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1:49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1)

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内部,如何衡量不同岗位人员因工作量组合不同所致差异的绩效问题,已成为现代管理者的关注重点。例如,2名全科医师1月份均提供1500人次的服务,全科医生A提供了1300人次的诊疗服务、200人次高血压病人的随访;全科医生B提供了200人次的诊疗、600人次的规划内疫苗预防接种、600人次的儿童保健体检、100人次的生产访视。这2名医生谁的绩效更高,以及如何评价,这需要采用一种“统一的工作量衡量标准”进行转换,并直观地衡量不同岗位、不同中心之间的服务量。为此,本研究在完成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的运行成本研究后,对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社区基本医疗和管理共84个工作量进行了成本测算研究,并建立了以“标准工作当量”为参照单位,把84种工作量转换成以统一的工作量衡量单位进行内部绩效管理。

2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内部绩效管理的建立

2.1岗位的设置及岗位人数的计算

2.1.1全科医学服务理念与岗位设置的关系真正意义

上的全科医师是“以家庭为单位,面向个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提供健康管理”为医学服务理念的,即:从服务项目来看,全科医师对于固定或已建立服务关系的居民不但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同时还要提供预防保健等健康管理服务、专科疾病的转诊负责等工作项目,是一种“综合(多项目)、连续的管理”服务(一个人从胎儿期到老年),而不是既往那种“一个医生只提供一个项目”的“专科化服务模式”。因此,可以采用两种模式设置岗位:①如果基于“综合、连续”的服务理念,在岗位设置上,可以采用“服务流程”为主来设置岗位,如前台服务、全科服务门诊、护理及辅助部分。②如果采用“专科化服务”,则在“全科服务门诊”中,就应该按专科系列分出全科医疗门诊、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保健门诊、妇女保健门诊等多专科服务项目来设置岗位。

2.2.2岗位人数的计算

①岗位人数=岗位负荷量÷每位工作人员每年所能完成的工作负荷量。其中“岗位负荷量”为“该岗位预计年总服务人次”。对于疾病诊疗,需要考虑“两周发病率”、居民就医习惯、政策引导、社区医疗资源等因素;而对于公共卫生项目而言,需要考虑社区人口结构特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公共卫生目标(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强制性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②每工作人员每年所能完成的工作负荷量=1名岗位人员1年中的工作时间÷单人次服务时间。按照目前相关劳动要求及实际情况,1名工作人员1年平均上班时间为226.41d(除法定节假日、法定休息日后的工作时间),即1181.26h、108675.45min(每天法定上班7h)。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项目”的流程岗位为例,得出运行成本结果显示,每提供1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不含门诊治疗部分)”的单位时间为20.05min,即1名全科医生1年能提供8314人次的服务,同时还需要考虑全科医师参加工作会议、培训、学术活动的时间,根据相关强制性培训要求,以及实际工作情况,这部分任务占用了全科医师18.65%的比例,即在工作日内,只有81.35%的时间用于提供服务,即:每名全科医生1年能提供7170人次的服务(见表1)。因此根据此数据,结合居民的“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两周发病率”以及“就医习惯流向”,就可计算出岗位人数。见表2。③全科医疗门诊医生配备数=服务人口×社区常见病两周发病率×26.07×每次患病平均就诊次数×居民到社区的就医习惯流向比例÷7170。④公共卫生岗位人数=为达到公共卫生设定目标所需要的服务量÷11620.25。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与人群结构、社区人群健康水平、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相关,往往是强制性要求(如妇幼保健的覆盖率、预防接种完成率、慢性病管理率等),这些往往与人群结构及健康水平有关。

3岗位人员工作目标的设置与计算

岗位人员的工作目标设置必须以医疗安全和符合医疗服务规范为前提,以完成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任务、促进工作人员提高效率、鼓励多劳多得、建立公平绩效管理机制为目标。

3.1工作目标的设置

按“基本管理目标”、“工作数量目标”、“工作质量目标”、“科研带教工作目标”等4大类进行设置。3.1.1一般基本管理目标的设置即遵从法律及相关规范、医德医风、考勤、机构整体管理目标的分担,往往采用“一票否决”和“分级设定”(如违反1次、2次、3次等)按等级设置,也往往采用“每月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目标的达标情况。3.1.2工作数量目标的设定与计算由于“工作数量目标”与“工作质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矛盾,即当工作数量超过一定额度后,工作质量就会随着工作数量的上升而下降,就会导致医疗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上升和服务质量下降,因此,在工作数量的设定上,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公式为:1名医生的年度工作数量目标(平均)=该岗位的年度目标÷从事该岗位项目的医生数。3.1.3“封顶线”与“基本线”的设定工作数量目标采用“标准工作当量”为单位,当“1名医生的年度工作数量目标(平均)”>13944个标准工作当量时,说明人员的配备设置不足,需要增加人员,否则将出现服务质量下降;反之,当“1名医生的年度工作数量目标”<9296个标准工作当量时,说明人员配备过剩,效率下降。因此,我们以“13944个标准工作当量”作为“封顶线”,超过此线部分按此额计算绩效(即超出部分不再奖励);以“9296个标准工作当量”作为“岗位最低业务要求量”(即“基本线”),实际业务量低于此线的则按“实际完成比例”发放基本工资,而绩效工资则是参照“基本线”与“封顶线”之间部分进行计算,同时根据工作质量等级计算“有效服务量”,以此作为绩效工资的参照,具体计算公式及方法见本文第4部分。3.1.4年目标与每月目标的设定由于机构内部的绩效考核往往是“以月为单位”和“年终综合”的方式,1年的工作数量目标需要在每月中进行分摊,而医疗卫生服务受人文习俗、季节性影响较明显(如春节、季节转换等),所以在设置“年度总目标”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分摊,我们根据近3年来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服务量在每月的变化情况,制定了“每月分摊目标额度表”。见表3。另外,由于需要考虑职称及岗位特点,对不同职称人员给予一定的目标调整。

3.2工作质量目标的设定

每月的“工作质量目标”与年度的质量目标一致,或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完成,往往把总体目标略为调高(1%~5%之间)。

3.3科研带教工作的目标设置

科研带教目标根据实际需要以及职称要求进行设置,往往把这部分目标设为“附加奖励项目”或者独立的考核项目,但列入常规目标有利于强化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工作。

4岗位的绩效考核

4.1采用“标准工作当量”设置目标工作及目标等级

包括基本工作量目标线、奖励目标线、限制线。①基本工作量目标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必须完成的工作目标,数量指标一般按:11620标准工作当量×岗位调控系数,当月目标=年目标×当月分摊比例(见表3);②奖励目标线是指在完成基本目标后,提倡多劳多得和主动奉献,一般奖励目标线设置在:11621~13944个标准工作当量之间(即基本目标值的1.0以上、1.2以下);③限制线是指为了避免工作人员为了单方面追求效率和数量,或为了达到单方面经济利益而出现的以牺牲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或因过度追求利益而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一般限制线设置在13944个标准工作当量,超过此线者,不作奖励并以13944个标准当量计算,同时设置“加重处罚条件”,如:因片面追求效率而出现医疗差错或责任事故的,高于同条件下的正常处罚额度。

4.2根据情况设置“管理调控系数”

对于存在操作难度大,或比较薄弱,或本年度需要强化的项目,可以在“标准工作当量”计算的基本上,乘以“管理调控系数”(>1.0),如在夏天进行“产后访视”,原来为2.7183个“标准工作当量”,为了平衡此项工作,可以通过“管理调控系数”设置到2.0,即:调整后,每人次产后访视为5.4366个“标准工作当量”。同理,对于需要弱化的项目,可以设以<1.0的系数进行调控。

4.3设置绩效分配标准

根据项目成本、补助经费的分配以及绩效工资分配额度,设置合理的绩效分配标准。每个“标准工作当量”值=项目经费÷项目工作目标数量×可分配系数。可分配系数一般保留10%~15%的比例作为管理或机动分配预留,即在0.85~0.90之间,或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这部分预留,一是可以作为法定休假人员休假期间的平均奖励,二是可作为年终奖励。

4.4进行每个岗位的绩效评价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2)

预防服务是一类准公共产品或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品,政府提供补助或直接予以提供就是必然的解决途径。本论文通过分析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可以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管理学的结果表明,预防经费投入与目前开展服务实际需要之间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按基本预防服务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社区预防服务、改善工作效率是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测算 政府财政拨款是社区预防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通过分析当前社区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能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合理配置有限的预防服务经费,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由医院人事部门或办公室提供该院所有预防服务人员的基本情况;与社区预防服务相关的各种财务收入和支出数据均由医院财务部门提供。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调查所有从事社区预防服务的相关人员,获得其各项服务的工作量及每项服务平均耗费的工作时间,6家社区医院中共有151名社区预防服务人员,其中有27人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人员,承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社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故予以剔除。124名社区预防服务人员中,119人为在职职工,其中专职75人,兼职44人;另外5人为聘用人员,各种费用和收入的主要构成如下: 1.人员费用 在职成本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①工资:基本工资、职称/职务工资、工龄工资;②津贴:本市和国家规定的各种津贴、防保津贴、其他津贴;③奖金:固定奖金和其他各种奖金;④医院收入分配:超劳务收入和医院其他收入分配;⑤社会保障和福利费: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福利费用。聘用人员的费用就是聘用金。 2.预防服务业务费用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经常性费用和非经常性项目费用。经常性费用指预防服务直接的物耗成本、办公费用;为便于统计,本研究将职工在职教育费也归入经常性费用。非经常性项目费用主要包括大修购中医院投入部分、直接用于预防或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点而发生的交通/通讯等设备购买和房屋租赁/基建费用。鉴于此类费用与社区提供预防服务的关系较间接,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偶然性,因此,本研究未将其计入预防服务成本中,仅供分析参考之用。 3.预防服务经费 包括区县财政拨款的防保专项经费与社区承担的预防项目/课题经费。 (二)分析方法 调查资料用Epi-info6.0软件录入,用SAS6.1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笔分析。 1.社区预防服务各项目的人力投入由调查所得各服务项目的工作人日直接相加获得。8小时/人/天为1个工作日,每年250个工作日。 2.兼职人员的人力投入根据其从事预防服务工作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比例折算后获得。人员费用根据其用于预防工作的时间比例进行折算,计部分费用。 3.医院用于预防服务而发生的各种其他费用,除预防服务的直接物耗成本外,其他费用均按预防服务投入的人力占全院卫技人员的比例进行分摊。 4.基本预防服务项目成本以城市社区的各项目平均人力投入和人日成本为标准进行计算。部分未全部开展的项目以开展社区的平均人力投入为测算标准。 预防服务是一类准公共产品或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品,政府提供补助或直接予以提供就是必然的解决途径。本论文通过分析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可以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管理学的结果表明,预防经费投入与目前开展服务实际需要之间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按基本预防服务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社区预防服务、改善工作效率是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测算 政府财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3)

预防服务是一类准公共产品或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品,政府提供补助或直接予以提供就是必然的解决途径。本论文通过分析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可以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管理学的结果表明,预防经费投入与目前开展服务实际需要之间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按基本预防服务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社区预防服务、改善工作效率是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测算 政府财政拨款是社区预防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通过分析当前社区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能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合理配置有限的预防服务经费,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由医院人事部门或办公室提供该院所有预防服务人员的基本情况;与社区预防服务相关的各种财务收入和支出数据均由医院财务部门提供。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调查所有从事社区预防服务的相关人员,获得其各项服务的工作量及每项服务平均耗费的工作时间,6家社区医院中共有151名社区预防服务人员,其中有27人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人员,承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社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故予以剔除。124名社区预防服务人员中,119人为在职职工,其中专职75人,兼职44人;另外5人为聘用人员,各种费用和收入的主要构成如下: 1.人员费用 在职成本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①工资:基本工资、职称/职务工资、工龄工资;②津贴:本市和国家规定的各种津贴、防保津贴、其他津贴;③奖金:固定奖金和其他各种奖金;④医院收入分配:超劳务收入和医院其他收入分配;⑤社会保障和福利费: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福利费用。聘用人员的费用就是聘用金。 2.预防服务业务费用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经常性费用和非经常性项目费用。经常性费用指预防服务直接的物耗成本、办公费用;为便于统计,本研究将职工在职教育费也归入经常性费用。非经常性项目费用主要包括大修购中医院投入部分、直接用于预防或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点而发生的交通/通讯等设备购买和房屋租赁/基建费用。鉴于此类费用与社区提供预防服务的关系较间接,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偶然性,因此,本研究未将其计入预防服务成本中,仅供分析参考之用。 3.预防服务经费 包括区县财政拨款的防保专项经费与社区承担的预防项目/课题经费。 (二)分析方法 调查资料用Epi-info6.0软件录入,用SAS6.1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笔分析。 1.社区预防服务各项目的人力投入由调查所得各服务项目的工作人日直接相加获得。8小时/人/天为1个工作日,每年250个工作日。 2.兼职人员的人力投入根据其从事预防服务工作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比例折算后获得。人员费用根据其用于预防工作的时间比例进行折算,计部分费用。 3.医院用于预防服务而发生的各种其他费用,除预防服务的直接物耗成本外,其他费用均按预防服务投入的人力占全院卫技人员的比例进行分摊。 4.基本预防服务项目成本以城市社区的各项目平均人力投入和人日成本为标准进行计算。部分未全部开展的项目以开展社区的平均人力投入为测算标准。 预防服务是一类准公共产品或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品,政府提供补助或直接予以提供就是必然的解决途径。本论文通过分析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可以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管理学的结果表明,预防经费投入与目前开展服务实际需要之间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按基本预防服务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社区预防服务、改善工作效率是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测算 政府财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4)

摘 要 预防服务是一类准公共产品或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品,政府提供补助或直接予以提供就是必然的解决途径。通过分析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可以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预防经费投入与目前开展服务实际需要之间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按基本预防服务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社区预防服务、改善工作效率是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社区 基本预防服务 成本测算 政府财政拨款是社区预防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通过分析当前社区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能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合理配置有限的预防服务经费,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由医院人事部门或办公室提供该院所有预防服务人员的基本情况;与社区预防服务相关的各种财务收入和支出数据均由医院财务部门提供。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调查所有从事社区预防服务的相关人员,获得其各项服务的工作量及每项服务平均耗费的工作时间,6家社区医院中共有151名社区预防服务人员,其中有27人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人员,承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社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故予以剔除。124名社区预防服务人员中,119人为在职职工,其中专职75人,兼职44人;另外5人为聘用人员,各种费用和收入的主要构成如下: 1.人员费用 在职成本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①工资:基本工资、职称/职务工资、工龄工资;②津贴:本市和国家规定的各种津贴、防保津贴、其他津贴;③奖金:固定奖金和其他各种奖金;④医院收入分配:超劳务收入和医院其他收入分配;⑤社会保障和福利费: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福利费用。聘用人员的费用就是聘用金。 2.预防服务业务费用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经常性费用和非经常性项目费用。经常性费用指预防服务直接的物耗成本、办公费用;为便于统计,本研究将职工在职教育费也归入经常性费用。非经常性项目费用主要包括大修购中医院投入部分、直接用于预防或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点而发生的交通/通讯等设备购买和房屋租赁/基建费用。鉴于此类费用与社区提供预防服务的关系较间接,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偶然性,因此,本研究未将其计入预防服务成本中,仅供分析参考之用。 3.预防服务经费 包括区县财政拨款的防保专项经费与社区承担的预防项目/课题经费。 (二)分析方法 调查资料用Epi-info 6.0软件录入,用SAS6.1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笔分析。 1.社区预防服务各项目的人力投入由调查所得各服务项目的工作人日直接相加获得。8小时/人/天为1个工作日,每年250个工作日。 2.兼职人员的人力投入根据其从事预防服务工作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比例折算后获得。人员费用根据其用于预防工作的时间比例进行折算,计部分费用。 3.医院用于预防服务而发生的各种其他费用,除预防服务的直接物耗成本外,其他费用均按预防服务投入的人力占全院卫技人员的比例进行分摊。 4.基本预防服务项目成本以城市社区的各项目平均人力投入和人日成本为标准进行计算。部分未全部开展的项目以开展社区的平均人力投入为测算标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社区预防服务的人力投入与人力成本 经专家咨询确定的86个基本预防服务项目中(1),6个社区目前均已开展的共有46项,另有12项仅在部分社区开展或试点,其余28项尚未开展。 1998年,6个区已经或试点开展的58个预防服务项目的人力投入共为12 191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5)

1.1自治理论

自治理论在农村社区自治研究中可以定义为农村社区内部的各种事务均由村民共同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来管理。自治理论着重强调政府与社区内部自治组织之间权利的分配,在社区中形成高度自治的权利主体,这一理论相对比较合理。但这一理论在防止各个权利主体因权力关系而发生冲突方面以及对权力组织的定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1.2新公共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对政府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政府作为多元管理主体的核心机构,在社区的事务管理方面,应该扮演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应该去负责政策的制定而不是执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降低成本,减少规模,有助于社区管理的长远发展。但这一理论也有一定的缺陷,即过于强调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了社区内部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

1.3治理理论

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治理理论整合了以上两种理论的长处,并避开了它们的缺陷,最终发展成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对治理理论的定义主要包含三个重要观点:一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和市场无法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自组织机构以第三个补充因素的身份出现是必然的;二是新的治理模式与格局打破了长期存在传统的公私分明的组织界限;三是社会自组织团体的核心机制是信任和合作,而不是政府的行政命令和相互之间的竞争。

2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的社区制管理起步较慢,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资料大多是个别示范农村的零碎经验,而国内已成型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也大部分是借鉴于城市社区,尚不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村党支部―社区党小组―党小组组长―党员示范户”为构架的党组织领导运行机制;以“村委会―社区理事会―社区服务站”为构架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以“监督委员会―社区监事会―村民义务监督员”为构架的社区监督运行机制。但实际上,我国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能并不完善,运行也不是十分的顺畅,可以说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去不断改进和完善。

2.2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2.1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在社区内部实施自治管理机制。但在实际生活中,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农村社区内部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基层社区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真正实行民主的社区数量十分有限,甚至有的政府采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社区,导致社区农民的自治功能严重弱化。

2.2.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而且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制度的建设正刚刚起步,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筹资方式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农民自筹资金,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2.2.3缺乏因地制宜的科学、合理规划 随着我国一些农村社区试点的建设取得成功,农村社区建设的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开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有些地方以试点的成功做法为模板,盲目的进行模仿,导致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根本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求。

2.2.4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城市社区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和志愿性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在社区服务质量上则明显较差,大多数农村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相对薄弱,主要是传统的、邻里之间的和救助性的服务。不仅规模较小,服务水平较低,而且还缺少面向社区居民的物质、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服务,不能满足社区居民逐渐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3国外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经验及其启示

3.1国外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经验分析

3.1.1政府主导推动与村民参与相结合:韩国“新村运动”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到70 年代后期,全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车,基本公共设施全面完成,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的法制水平和道德水平有显著提高,城乡得到了同步发展。韩国的“新村运动”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村运动”加强了政府对农村的发展和管理的干预,但又不是完全包办代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切实符合农民意愿的建设项目,具体建设方式由社区内部召开村民大会自主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对“新村运动”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主导推动与村民参与相结合;二是“新村运动”提升了政府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新村运动”为这些传统政府官员们提供了为村民服务的机会。通过“新村运动”的实施,地方官员的管理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三是“新村运动”促进了农村民主和民间组织的发展。通过实施新村运动,农民民主决策能力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增强了农民内部的决策能力和组织化程度。

3.1.2 “小政府、大社会”:美国乡村社区自治模式 美国的乡村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实行公民自治,美国乡村社区里的事务通常由社区中心进行管理。在每一个社区中心都设有一个委员会作为议事机构,委员会成员是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这些人在当地通常都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威望,能普遍反映社区居民的意愿,有较高的管理、决策水平,对本社区的长远发展有一定的认识。社区内重大事情实行民主决策,由社区居民自己组织社区内的各种活动,自己管理和解决社区中出现的问题,使得社区内居民和组织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乡村社区自治。从长远来看,美国的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乡村社区自治模式将成为世界各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对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中的民主参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3.1.3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新农村建设管理模式 多年来,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农业政策的整体目标,德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也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确立了“城乡等值化”理念,并自下而上,由地方社区进行引导,对土地分布的调整,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娱乐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做出了整体的规划并加以实施。把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同当地独特优势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科学的进行规划,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延伸政府的公共服务到农村,使得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因此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3.2国外的农村社区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少数外国比较完善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综合分析可知,虽然每个国家对农村社区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但是鉴于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国外政府的一些措施是值得学习、借鉴。

3.2.1坚持以农为本 从韩国、美国以及欧盟的农村社区管理过程可以发现,都通过把农民看作农村社区管理的主体,坚持以农为本来激发农民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对于我国农村社区管理来说,坚持以农为本是完善农村社区管理的关键。

3.2.2加大财政投入 从上述几个国家农村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充沛的资金投入是社区管理体制完善与发展的前提。因此我国政府应增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投入,使各项农村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开展,促使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稳定、长期发展。

3.2.3注重科学规划 尽管上述各国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使得农村社区发展各异,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进行了充分的、科学的前期规划,使得目标最终得以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地方以及民族的差异,结合当地农民的根本需求,合理的、科学的对我国农村社区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

4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4.1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区自治机制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转变政府职能,并建立有效的社区自治机制。使政府逐渐由全能型政府转为主导型政府,使社区逐步承担起由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职能,逐步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行为。构建权责、分工明确的农村社区自治机构,并坚持以民主自治为原则,保证社区的自治性。制定社区的自治标准化章程,保障社区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从满足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出发,广泛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文体教育活动等,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培育社区非政府组织团体,鼓励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社区自治功能。

4.2拓宽资金吸纳渠道,建设农村社区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和城市相比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精力大等特点。而资金问题则是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只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单一渠道,而缺乏有效的投入机制,很难满足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大量需求。因此,必须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吸纳渠道,除继续逐步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外,还应该增加社会力量的投入。

4.3注重科学的规划引领,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6)

2013年,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服务社区居民百姓,农大社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党委书记欧坤祥、主任姜忠军的领导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实施“双轮”驱动工程,以社区党建创新带动社会管理创新。今年社区党委整合了居委会、物业办等人力资源,成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改造了500平方米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和民愿诉求室、人民调解室、综治维稳工作站、党建活动区、爱心超市等功能区。通过公推直选,选举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通过党建工作创新带动社会管理创新,在社区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共设置了9个网格,设有9名网格管理员、78名楼栋长,建立了居委会、网格管理员、楼栋长“三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模式,使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了管理服务结构由条状向网状转变。强化分片包干职责,实现管理服务多元化。明确网格为其所对应管理服务团队的责任区。网格团队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和多元化、人性化服务。结合主题宣传、平安创建等中心工作,定期确定服务主题,增强了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服务高效化。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日志,每个网格团队都要及时记载民情日记,通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点评,推动服务承诺事项的落实,形成监管互动、分工协作、动态有序的管理服务新模式,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不断向纵深延伸。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打造服务型社区。社区党委恪守为百姓优质服务的理念,不断改善民生,服务社区居民,为创建“三优”文明社区和服务型党组织谋篇布局。几年来,农大社区组建了以党员为主体的环境保洁、民情信息、治安巡逻、就业指导、爱心救助和文体活动等六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使广大居民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得到满意的服务。社区党员干部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标准,发扬 “三创”精神,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标准,让广大居民切身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带领支部一班人,处处以居民需要为第一信号,以居民服务为第一需求,真心实意办实事、办好事,制定了民愿诉求操作流程,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3000多张。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积极主动为社区建设、服务和发展献计出力,排查隐患、化解群众纠纷200件次,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0多件次。社区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小区和法律进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提高。投资100万元改造的140平方米的“爱心超市”,已救助特困家庭300多人次、特困学生700多人次,发放救助物品40万余元。为重病患者陈玉清捐款24000多元。

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幸福美丽社区。以“服务社区、繁荣社区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 党员干部以社区为舞台,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成立了文体协会总会,下设乒乓球、台球、象棋、秧歌舞等十个协会组织。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极大地活跃了城区居民文化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平安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农大社区开展了以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楼道文化、诚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努力打造北大荒文化之都。社区成立了文体协会,下设秧歌队、合唱队、篮球、乒乓球等10个分会。社区一家亲拔河比赛、共建“三优”文明城镇、广场大合唱等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提高了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品位。《城管人之歌》、《贴心知己》、《送给你》、《北大荒儿女更风流》等自主创作歌曲,将朴实、敬业、乐观的社区服务者形象通过文艺的平台实现了升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社区的美誉度、群众依存度逐年提高。

服务社区能力增强

一年来,社区党委狠抓干部职工作风建设,以学习党的十精神、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入手,努力提升干部员工的业务素质,开展了服务意识大讨论、服务意识公开承诺,通过承诺、践诺、评诺,以社区居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以居民满意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社区百姓的民心,让百姓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提升服务能力,培养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农大社区党委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规范行为、树立形象、取信于民的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培育管理团队,叫响“金牌”服务品牌。在广大员工中树立了“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区,诚信敬业、打造一流团队”的企业发展理念和“爱者无疆、贵在精诚服务,信诺有恒、缘自情系万家”的服务宗旨。以“成长进步快乐”为主题的大学生论坛,结合“三项”教育活动,社区党委开展了北大荒精神主题教育和学习关龙友精神、争做新时期北大荒人的座谈、演讲活动,使广大青年员工加深了对垦区的认知感,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升服务意识,全行业争创服务标兵。今年社区党委以提升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服务意识为抓手,全面推行机关部门、基层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员工公开承诺制,部门争当先进部门、党员争做优秀党员、员工争当先进员工,做到各行各业争先创优。社区党委以“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载体,让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亮身份、公开承诺,转变作风服务居民,通过党员奉献日、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已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200多件次,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在党员职工中积极开展“创一流工作业绩、争做文明岗位标兵”活动,要求党员职工爱岗敬业,孜孜以求,争先创优,树立良好的员工形象。

注重服务效果,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一年来,农大社区党建工作以服务为先导,以创新服务载体、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活动内容为抓手,努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实现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工作目标。党员干部走基层、听民声,记录“民情日记”,召开座谈会10余次,听取意见建议8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50多件,得到广大居民称赞。机关党支部提出了读一本书、种一片林、义务监管一条路、每月义务劳动一次的“四个一”活动目标,积极改进工作作风,服务基层。在社区党委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绿化公司党支部以“争做绿化先锋、管理先锋 ”为载体,建立党员义务管护责任区,五年来,共计栽种各类乔、灌木7万多株、草坪20万多平方米、花卉70多万株,城区绿化率达到了65%以上。今年春季打造的总面积57000平方米的四条绿化景观带,增加了城市绿化园艺景观效果。城管环卫执法队在共产党员、队长张伟的带领下,全面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管网格化,狠抓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带领城管和环卫队员,不怕脏和累、甘于奉献,创建环境卫生标兵区,环卫工人被亲切地誉为“城市美容师”。供水中心党支部组建共产党员突击队,带领员工奋战在供水保障和抢修维护第一线,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确保了水厂如期竣工,让广大居民喝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三网”交融同步运作

一年来,农大社区新一届党委班子全面推进社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围绕创建和谐社区党建品牌、建设美丽社区的目标,全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努力打造垦区最佳生态宜居城镇、创建“三优”文明社区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围绕“抓班子、建队伍、提素质、打基础”的工作目标,农大社区党委创新地提出了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突出一个中心,以创建和谐社区党建品牌为中心,全面推进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一个主题即“554321”工程,开展以 “五争、五创、四转变、三满意、两服务、一提高”为主要载体的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一条主线“抓服务、重承诺、惠民生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双轮驱动,做到党建网格化、社会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网格化“三网”交融同步运作。围绕创先争优、服务党组织建设、党建示范点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和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等五项载体活动,今年开展了“八个一”活动,即党员人手一本书、全员发放一本书《服务意识》、开展一次服务意识大讨论、实施服务公开承诺一次、每季度开展居民座谈一次、每季度深入居民大走访、每月开展志愿服务一次、每月一场文化体育活动。实施党建基础建设规范化、活动载体系列化、服务功能完善化、居民自治制度化、文化建设协会化五大精品工程。落实党员队伍、精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志愿服务和文化惠民五项措施。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建立了很多新型的社区,甚至广大的农村社区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短时间内如此多的社区建设起来,就必然需要大量专业的管理与服务人员。政府社会职能中有一点就是加强社区建设,政府为实现这一职能,就需要通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员来提供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比如提供养老、医疗、基本生活服务,推动将来社会保障福利体系的的实现,均离不开社区管理与服务。《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0年11月3日)中就已经指出“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区开展专业化管理与服务的诉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意味着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而如何提供更多专业性的人才就取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将就如何在加强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山西省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社会供需情况分析

(一)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山西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从2008年开始起步,经过近十年发展,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影响度得到明显提高。近几年,政府对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那些综合能力较强,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实践型人才,更容易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其发展空间也毋庸置疑,并最终成为专业化的城市管理专家。按照《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表述:我省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到2020年达到6万人,其中医务社会工作者达到1400人,教育辅导和青少年社工达到9400人,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达到22700人;而目前我省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才近500-600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未来省内对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就目前的专业化人才供给而言,山西省还比较缺乏这方面的人才。那么,加强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供给,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本专业人才供给情况

政策支持方面,《山西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一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支撑。推动建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机制,依托高校资源,鼓励支持社区业务骨干采取进修、短训、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进行专业培训,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在职教育。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2〕5号),鼓励和引导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基层岗位就业工作。可见,在政策方面,政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高校专业设置方面,目前山西省的高等院校中仅有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管理职业学院2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此专业,其他本科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主要为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仅有5所,每年所培养的毕业生数量非常有限。本科院校更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这7所高校每年培养社工类人才仅五、六百人,只占到该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其中仅有不到五成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对口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缺乏了解基层、扎根基层,能够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型专业人才。现有相关社会组织及专业人才供给量方面,据相关资料显示,山西省目前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组织不到40家,而全国有6000多家;截至2016年底,全省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持证人员3120人(其中社会工作师1157人、助理社会工作师1963人),仅占全国的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紧缺,因此高职院校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理论扎实、技能过关、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就显得尤为紧迫。

二、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首先,目前山西省内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仅有2所高职院校,其余的为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5所本科院校拥有相近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较小;其次,该专业毕业学生中仅有10%-30%的学生选择从事本专业学相关的工作,其余大部分学生则选择从事非本专业的其他工作,因此导致人才严重流失,未能较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未能真正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具体原因如下: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首先,由于山西省内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不多,课程设置方面针对性不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以适应社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开设的社区与服务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方向性。

(二)专业实践、实习方面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强调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一直不自觉的被放在主导地位,而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有时甚至被忽略,导致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弱。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一门对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必然需要较为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而目前大多数院校缺乏专门的实训教室和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如实习仅仅是简单的了解工作环境、程序,缺乏实地工作体验。这样很难切实的了解该专业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难以和所学到的理论相结合,也不能较好的地掌握实践技能。

(三)专业教师队伍难以满足专业教育的发展

由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起步较晚,1988年国家教委先批准了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1991年7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并于1992年正式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并将此视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开端。目前,该专业的代课教师多为从事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专业的教师,真正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则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的发展。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定位

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旨在为社区的建设提供专业化的基层工作人才,人才培养要突出“管理”与“服务”的双重理念,培养能够满足社区建设人才需求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保障业务能力,信息整合、获取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日常问题的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特色方面,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公共管理的专业背景,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及社区服务专业技能。鉴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在强调社区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体现社区服务的特点,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和技巧引入课程中,在培养专业认同感的前提下,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应用技术教育的结合,实现“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注重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首先应该具备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尊重个人价值和尊严,尊重个人的独特性、个人意愿等,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尊重案主自我决定的权利,引导案主认识自我并积极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等。在基本价值理念的指导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社区宣传与教育能力、社区服务能力、社区建设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物业管理能力、社区调解能力、社区日常行政性事务处理能力七个方面的能力。以上七个方面的能力需要相应的理论课设置来使学生掌握基本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社会工作、社会学概论、行政管理等基础知识,社区建设理论与服务、社区工作实务与管理、社会调查与预测公共关系、谈判技巧等专业知识。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为实现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的理论及实践技能,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以素质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课程主要由思想品德修养、大学英语、网络与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文书写作与办公事务处理等素质类课程构成;专业理论课程主要由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实务、行政管理、社会调查与预测、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谈判技巧、物业管理概论、社区工作实务与管理、社区建设理论与服务等核心课程构成;实践教学课程则由顶(跟)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物业管理实训、社区活动策划实训等课程构成,以此来构成立体式的知识结构。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强化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相结合,尤其重视岗位实训,不断强化职业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其中包括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建立专门的社区管理与事务实训基地,用于专业实验教学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社区相关各方面资源的联系,建立充足的校外实践基地。如联系学校附近的社区、养老机构及其他社会福利机构,也可与一些社会工作组织进行联系,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并直至建立长期联系。目前,山西省已孵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有281个(其中登记注册37个,社区备案244个),可为本专业建设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2、发挥校内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发挥积极性,以社团的名义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形式下,也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社会帮扶和社会救助活动,锻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社会工作者或社区管理者的眼光、角度、思维去解决专业性问题,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任何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因此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可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如物业管理员资格证、速录证书、办公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证书,也可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8)

作者简介:温雷雷(1982-),女,浙江温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86-04

党的十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特别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城乡社区服务创新。高职学生社区是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和高教后勤社会化中应运而生的一类特殊教育型社区,在管理上充分借鉴参考了城市社区,是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过渡时期的重要学习、生活载体。因此,探究如何创新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加强社会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和借鉴的方法论,本文将从社会学社区的内涵出发,在高职生社区和居民社区之间的比较基础上,分析这两者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居民社区作为社会学理论的资源库和参照物,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改革为例,进而探讨可适用于高职生教育型社区的创新管理举措,使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特殊基层单位的高职院校,让其学生社区管理既能契合社会管理的要求,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有效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一、基于比^视角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内涵

(一)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概念界定

“社区”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他的成名作《社区与社会》(1887年)中提出。在我国最早将“社区”概念引入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48年)。社区明确的定义可见于《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1986年),该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高职学生社区是高校学生社区概念的延伸,是基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大背景下,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离设置的一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模式。即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1]。

(二)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比较分析

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虽然有着许多共通性,如集中性、生活共同体等。但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在居住对象、功能结构、社区活动可控性、社区环境可塑性等方面不尽相同。

1.居住对象。高职学生社区的居住对象由年龄相仿、文化层次相似的青年群体组成,人员结构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小,目的相对统一,即从“准职业人”转化为“职业人”。居民社区是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城乡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

2.功能结构。高职生社区不仅仅具有简单的生活功能,更主要在于教育功能,以社区为载体培养高职生的社会生活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促使高职生自我成长。居民社区则只是简单的生活区域,其管理的主要出发点即在生活上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3.社区活动可控性。高职生首先以学校的学生身份居住在社区之中,因此,必然要遵照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而高职学生社区相对统一、独立的场所,也较易于学校社区管理者管理。居民社区人员成分比较复杂,在文化、习性、情感、归属感等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很难掌握和把控居民的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

4.社区环境可塑性。高职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学校会对社区环境施以一定目的的塑造,高职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会反作用于社区环境。由于居民社区居民的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的难以把控、居民自我发展需求首先基于职场而非社区等因素,则自然很难对原有社区环境进行塑造。

基于上述比较,可以发现,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的由于居住对象的不同,直接导致社区功能结构的区别,表现在管理目的上,高职学生社区是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居民社区则更多是在促进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的基础上做好社会管理。

二、高职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以学生寝室为基本细胞,隶属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由入驻社区的思想政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作为协调保障,涵盖日常管理、勤工助学、道德教育等各方面,最终形成分工明确、层级明晰、科学有效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然而,高职学生社区发展历史较短,其理论与实践还不够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2],特别是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目标不清,很少将之与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相结合。

(一)对“物”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自从社会化的物业管理进入学生社区后,高职学生社区的行政管理逐步淡化,学生社区管理呈现多部门和多头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区管理工作者没有明确职业化的身份和工作任务,使管理者本身也缺乏职业认同感。另外,高职学生社区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不及时和不完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的不认同,其根本原因是校外物业管理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服务目标有悖于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育人为本教育宗旨。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缺乏对经费、设施及校外物业公司的监管劝,导致管教分离,教育、管理“两张皮”现象。

(二)“自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在学生社区管理的实践中,吸纳学生参与管理,成立自治组织成为许多高校摸索出来的经验做法之一。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导,以及高职生年龄、社会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因素。高职生在在社区的自我管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均显不足。而在传统居民社区中,居民自治有成熟的制度依据,居委会选举有规范的程序,居民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自治,而且,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大部分社区均通过居民大会或听证会进行决策。高职学生社区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实现“自治管理”。

(三)社区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不能同步发展

学生社区在原有的公寓管理基础之上已具备安全、纪律、卫生、文化等方面管理功能,且这些功能日益得到强化。高职学生社区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管理思路与方法没有摆脱旧的公寓管理思维,存在着“管理在前、服务在后”、“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这降低了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为此,高职学生社区应该学习社区服务比较健全的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获得学生认同感,强化社区教育功能。

(四)学生社区管理目标和原则不够清晰

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普遍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成熟。因此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从观念上不重视,较模糊,导致了在实际中缺乏指引,工作中不能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实践[3]。随着高职教育从增量到提质量的转变,高职学生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势必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发挥学生社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准居民”意识,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是当前高职生社区管理的主要目的。

三、构建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

目前,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应该以城市居民社区管理的理念和经验为可借鉴的模式,而非照搬照用的模型,一方面吸取居民社区在服务型社区、社区自治、社区文化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形成高职学生社区自身的理论和运行体系,兼收并蓄,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理论模式。从管理机制、服务网络、学生自我管理、生活文化活动等方面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六位一w的管理服务模式为例,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一)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一站式服务管理运行模式

当前,社会层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以其办事集约化、流程化、便利化,凸显了行政部门执政为民的便民服务意识和效能竞争意识,方便了个人、单位,节约了社会成本,正逐步向各层面推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办事大厅具备十大功能:即学业咨询指导类功能:选课指导、继续教育咨询等;就业创业服务类功能: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就业创业咨询等;生活服务类功能:公寓调寝、住宿安排咨询等;文化服务类功能:活动场地申请审批、宣传品张贴申请审批等;健康服务类功能:医保咨询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后勤服务类功能:物资借取、一卡通充值挂失服务等;教务服务类功能:缓考免试咨询审核、学分素质分查询、学籍证明等;勤助贷险服务类功能:勤工助学、资助、保险理赔政策咨询;助学贷款材料递交、信息核对和问题反馈等;安保服务类功能:突发事件处理、消防火患警示检查服务等;综合服务类功能:党团组织关系转移;出国留学咨询与手续办理、学生证补办等。

高职学生社区管理鉴于“行政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启迪,在社区内创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集中办公地点,简化办事流程,势必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以服务认同提升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形成“准居民”和“职业人”意识。

(二)拓展服务网络,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本旨在便民利民,提供社会福利。以在校学校群体为居民人群的高职学生社区服务则更加注重保障全部学生在受教育期间的基本生活权益,因而,社区服务应该成为学生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工程。拓展社区网络,整合管理服务特色,加强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即“网络化”、“网格化”、“项目化”[4]。

1.“网络化”。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团委和后勤服务部门(后勤公司)、物业公司相互配合,建立统一的网络运行机制,加大服务社区学生的力度[5]。建立网络在线办公系统,学生请假、调寝、设备报修等实现网络申请,方便学生。

2.“网格化”。为落实、保证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时、周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保洁、维修等各项服务,解决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的条块分割、互相推诿的现象,建立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的管理格局[6]。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步伐。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明确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使其责权利一致。

3.“项目化”。学生社区可以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从党团、安全、文化、心理、后勤、学业、情感等方面进行项目化服务,搭建“六位一体”的项目化服务平台,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思想。一是开展勤工助学岗位预约、学生请假审批、寝室纠纷调解等学生日常事务服务,便利学生的生活学习。二是建立三级党建工作格局和共青团工作格局等党团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党团服务学生的功能。三是开展生活指导、生活服务讯息、指南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校园生活品质。四是严格实行“主管公寓辅导员”、“24小时无间断总值班”等制度,建立了一套直线式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反应处置体系,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服务,保障“准社区”模式运行的平稳有序。五是提供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专家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着重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六是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审批、场地和设备支持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文化娱乐服务,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三)力促学生自我管理,探索社区学生民主自治建设

高职学生社区自治的基本途径和标志就是基层民主建设,这与居民社区的治理路径与目标相一致,都是以“和谐社会”为蓝图,以“和谐社区”为前景。学生自治是社区自治建设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项目,意在通过社区自治管理锻炼和培养在校学生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群体的社区成员角色意识,促进其职业意识发展。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和谐“准社区人”的同时,尝试建立听证制度。学生社区设立听证监督委员会,由学校的学工、检查、审计、人事、后勤等部门的资深工作人员担任委员,监督学生社区规范听证,切实保护学生权利。同时,行政复议及监督制度是听证制度的有力补充,学生社区成立学生事务行政复议及监督机构,凡是涉及到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部门及其所属的组织(含学生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方式和处理结果有异议的,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从而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管理氛围,使其明了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熟悉相关社会规则,促进相关职业素养的形成[7]。

(四)引入健康生活理念,完善社区文化育人活动体系

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立足于居住环境和生活文化,而高职教育则更侧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学生社区在面对学生日益增强的多元意识时要给予学生更自由的生活环境,注重课外的成长成才过程教育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浙江经济职业学院在探索社区文化育人功能方面,引入“健康生活,尊重生命”理念,构建高职学生社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1.搭建文体活动平台,营造浓郁文化育人环境。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广泛开展科技、体育、艺术等精彩文娱活动,使社区呈现出健身、健脑和谐的新景观,也到处洋溢着“爱读书、勤实践”的新气象;通过创建社区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通过创建社区家园网站,开展网络文化引导,发挥网络在文化环境塑造中的优势;同时,加强社区与周边社区的互动,用健康向上、情趣高尚、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占领社区宣传阵地,发挥先进文化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2.搭建自我服务平台,调动社区学生主体力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培养责任感和“职业人”意识。一是通过校园勤工岗位公开招聘,选拔党员、社区志愿者以及有专业特长等优秀学生组建大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共同策划社区内外景环境设计以及各项日常管理服务。二是设立社区接待日,由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负责社区工作,及时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后勤及学校相关部门反馈社区管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所想所盼所需,做好安抚工作,筑起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3.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创建混合式学习型社区。一是通过开辟社区自习室、广场学习论坛等,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拓展“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广度。二是采用问题、实践、矫正等学习法,提高社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高度。三是对不同的业余爱好,分别组建特色学习小组和兴趣学习小组等,挖掘富有特色的学习园地,深化“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深度。在不断的努力下,“热爱学习、自觉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社区逐步树立。

综上,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提升不是单纯的理论构架,而在于充分比较研究现有社区管理和服务实践的基础上,规避缺点、吸收优势,克服瓶颈,寻求突破。本文正是从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功能上进行优化,从而探索构建基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需求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3]常子龙.中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07.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单位制解体,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我国于2000年左右开始在全国进行社区治理的改革与试点。社区治理成为了学者和改革者关心的话题。已经有很多学者阐述了社区志愿组织对社区治理的各种功能。这些研究对社区志愿组织的“服务”性质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然而缺乏以社区治理的视角探讨社区志愿组织治理如何发挥的相关研究。社区治理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即公共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基于这两个理论视角,社区志愿组织实际与社区中其他的治理主体进行互动与合作,展现了一种“共治”的社区治理生态。

1社区志愿组织:社区治理的主体

社区治理,可以简单地阐释为在社区之中,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进行互动与合作而形成多元共治,以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本文所讨论的社区是城市社区,而城市社区乃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是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制式微,传统的、单一的、垂直型的街居制已经转变成为现代的、多元的、扁平型的社区制,社区政治话语的变迁和社区治理方式的变革表征着社区时代的来临。这种社区时代即为现代社区摆脱传统的政社不分的单位制和整体性社会特质,行政性直接干预慢慢地从社区治理领域中退场,多元社区治理主体登上社区治理舞台,共同地面对社区事务,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达成一种共治的状态。如果现代中国社区已经完成了由街居制到社区制的转型,那么当前的社区治理就理应是一种多元共治的状态。

社区志愿组织包含着社区居民志愿参与以及志愿精神的培育等重要内涵,正成为社区中一元愈发重要的治理主体,社区多元治理将志愿组织纳入以后,将会为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注入活力。

社区志愿组织成为社区治理重要的治理主体,在理论上,早就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社区治理包含了两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一个是公共治理理论,一个是公民社会理论,这两个理论都认可社区志愿组织是社区多元治理的主体以及它是代表社会的重要治理力量。首先,公共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1995 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治理进行了界定:所谓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社区志愿组织本质上是属于民间性私人联合而成的机构,并且也参与到了社区利益、冲突的调和之中,与其他治理主体保持着一种或明或暗的合作关系。其次,公民社会理论认为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 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 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公民社会的本质是国家、市场、社会的三方合作互动,社区治理被当做公民社会培育的载体,社区自发形成的志愿组织便是重要的非政府志愿性团体,能够推动公民社会的培育。

公共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为社区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实质主张社区治理通过多元主体共治的方式进行,也有相关的研究称其为“多元治理”或是“多中心治理”,由此可知,社区治理中其实包含多元的治理主体,社区志愿组织是其中的一种,它能够与其他的治理主体通过合作共治的方式促进社区公共利益的实现――社区公共利益乃是社区治理的最终目的。要探讨社区志愿组织如何在社区治理中进行成长以及在社区治理中如何发挥的治理,需要在多元共治的视野之下进行。社区志愿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治理主体,不仅仅在理论上早有定论,在实践中也是有成熟案例的。本文依据对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的调研和思考,对社区志愿组织如何成为治理主体以及发挥的治理进行阐释。

2百步亭案例的概况

百步亭社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占地3平方公里,入住12万人。规划将建成一个占地7平方公里,入住30万人的百步亭新城。百步亭社区是由百步亭集团主导的企业主导型社区,在社区开发之初,武汉安居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百步亭集团)就采取了一种“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即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2000年,成立了中共百步亭花园社区委员会,由社区党员代表推选党委书记,下设若干党支部、党小组。在百步亭花园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并按照国家有关的自治法规,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区政府对社区管委会实行“全面授权、达标上岗、窗口服务、挂牌承诺”的职能管理。百步亭社区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由此原来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模式得到创新,变成了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居民委员会所形成的新的“三位一体”、“三级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百步亭社区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了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它还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是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

百步亭社区所获得的诸多成就,与社区中大量志愿组织中志愿者的劳作分不开。该社区已有 1 个志愿服务中心、23 个志愿者服务工作站、820 个楼栋志愿服务小组、780 个小小楼栋志愿服务小组、160 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 形成了社区志愿服务网络。本文将这些志愿服务小组和志愿服务队统称为志愿组织。

百步亭志愿组织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志愿组织,这些组织发挥着治理功能。百步亭社区倡导的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倡导的是一种“全民志愿”的文化,所以志愿组织名目众多。除了以各个居委会为名的志愿组织以外,有物业、红十字、地书、低保、抱抱团、助残、风景线治安巡逻、管得宽等涉及关爱健康、生态环境、空巢老人和残疾人、治安、邻里关系问题的志愿组织。另外还有“李小海购物服务队”、“九哥巡逻队”、“QQ雏菊服务队”等160多个特色志愿组织。

3百步亭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

百步亭社区志愿组织的历史与百步亭社区本身的历史长度相当,自1998年首批住户入住百步亭社区以来,就出现了社区志愿者以及早期的志愿组织。百步亭社区志愿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从散乱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志愿组织与党委、居委会、百步亭集团这三大社区治理主体进行互动、合作,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事务,从而逐步地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治理角色。志愿组织是民间性自发组织,它的发展离不开其他治理主体的帮助和扶持,尤其是具有官方色彩的党委组织,但是,随着志愿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它和其他治理主体还是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客观而言,志愿组织相对来说处于弱势的治理地位,对其他治理主体的依赖性更大一些,志愿组织也处于被治理、受整合的微妙地位,可是,仍然不能够否定和忽视社区治理的共治状态已经形成的现实。

3.1依赖党委:获得参与社区治理的合法性

党委的认可和支持为志愿组织的治理主体地位提供了合法性。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国家治理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这种政治的逻辑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治理国家”。其实“政党治理国家”已经体现在了国家治理的各个层次,包括在社区治理之中,也十分明显地体现了我国作为无产阶级国家“政党治理”的特色。2002年12月,经由500名党员代表选举产生由社区相关代表组成的、直属于江岸区区委的百步亭社区党委,标志着百步亭社区进入了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动员社区内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和全体居民参与共治的新阶段。百步亭党委的组织结构为: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门栋党小组。根据调研得知,党小组组长基本上都是志愿者,是志愿组织的骨干或负责人,而门栋党小组深入到了居民家庭,保持与居民的密切联系。社区志愿组织与党的组织设置有重合的地方,也体现了社区党委对社区志愿组织的认可和整合。社区所有的社会性组织必须要获得党委的认可方才具有发挥治理的合法性,反之 ,志愿组织在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方面、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作用方面、自身组织体制建设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也为党委的权威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首先,党委将志愿组织作为重要的精神文明载体。对于执政党来说,社区志愿组织成为一种新的传递主流价值的载体,而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便很自然地将志愿组织纳入到治理正轨之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属于社区党委主管的重要内容,它关乎社区精神文明与和谐稳定。百步亭社区设置有专门的与上级党的组织宣传部所属的中央文明办、地方文明办相接洽的百步亭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社区党委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到了治理范畴之中,承认了社区自组织的大量志愿组织,由此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共治也就有了充分合法性。党委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我”作为志愿服务理念,明确要求百步亭社区建设依托各级党组织成立的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依托各级文明单位成立的各级文明办直属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以及建设由党支部和居委会牵头依托物业公司成立的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其次,社区党委动员党员充分参与到志愿组织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样做,显然是承认了社区志愿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建构党委权威的载体作用,期望通过发挥党员在志愿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党与群众的亲密联系。百步亭社区党委推行活动登记、表现反馈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形成在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常态化机制。通过及时了解入住社区的党员情况,并建立党员联系卡;根据在职党员工作性质和特长,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党员每人每年承诺为社区办1~2件实事。2011年以来,有2000多名在职党员志愿者为居民办实事好事1.1万件;对贡献突出、表现优异的在职党员,将其在社区的表现和评价反馈其所在单位。

再次,社区党委将党员志愿者组织化、网络化,既推动了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也体现了党委的领导核心。百步亭党委将党支部建在苑区,将党小组建在楼栋,如今社区内的6000多名党员,成立了8个党支部,530个党小组,党员志愿者队伍达到了4000多人。党委号召党员在社区“浮出水面”,要求做到“五个负责”:党员负责家庭,党小组长负责楼栋,支部委员负责片区,支部书记负责全苑区,党委负责社区。由此,党委将党员志愿者组织化和网络化,已经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党员志愿组织网络体系。

3.2依赖居委会:获得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

居委会为志愿组织发挥治理提供了参与平台。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显然,居民委员会承载着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组织化平台,它协调和组织社区公共事务的自我管理,引导社区自主提供社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大小事务成为重要的治理对象,它使得社区志愿组织实质性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

首先,社区诸多的繁杂事务最终还是需要居委会进行治理,百步亭居委会在治理社区之初就借助了志愿组织的力量。百步亭社区规模巨大,入住人员结构庞杂,且以中低收入阶层普通群众为主,在这样一种社区环境下,如何营造居民之间的“亲情、友情、邻里情”,如何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如何提升居民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等问题是摆在居委会面前的一道难题。百步亭居委会选择了创建志愿组织、组织志愿活动、弘扬志愿精神的方式来应对这一难题。居委会鼓励和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充当志愿者以参与社区自治事务,并通过每年的志愿者评奖和订阅报刊书籍、发放粮油等鼓励方式激励普通志愿者成为骨干志愿者,从而使骨干志愿者在“居委会――主管楼栋长――楼栋长――小小楼栋长”的治理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社区建设的早期,居委会就开始着手骨干志愿组织的创建,社区中的“抱抱团”志愿组织便是一个典型代表。“抱抱团”志愿组织的成员包含了大量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一些曾经在居委会任职的离退休人员,这些成员成为骨干志愿者,他们以“常务志愿者”身份自居,充分地参与到居委会治理事务之中,成为居委会的得力助手。

其次,从居委会职能角度分析,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共治是居委会职能所需。百步亭社区居委会面临两大职能,一是组织居民的自治活动,搞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二是协助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涉及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等诸多方面。百步亭居委会根据自身面临的诸多职能需要,引导社区志愿组织建设,对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志愿组织进行备案注册。本文统计了百步亭社区中十分有代表性的志愿组织,它们分担着居委会的某些职能,发挥着调节矛盾纠纷、关爱空巢老人、组织和表演文化节目、维护社区自然环境、开展兴趣培训以及传递精神文明等治理(见表1)。

3.3依赖百步亭集团:获得参与社区治理的推动力

百步亭社区是由百步亭集团主导的现代企业主导型社区,集团总裁茅永红是百步亭社区的党委书记,他在推动志愿组织参与共治过程中展现了个人的人格魅力,这为他经营社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百步亭集团一边管理社区、一边建设社区、一边服务社区,它重视社区志愿组织,成为社区志愿组织参与多元治理的积极推动者。百步亭集团将社区当成一种产品进行经营,但是它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的长远利益,它积极营造一种志愿文化并投入资金鼓励和支持志愿组织发展,用意在于在社区群众中建设一种无缝的服务之网,从而提升和宣扬百步亭集团的人文关怀和经营理念,百步亭集团不仅仅是商业化的企业,同时也肩负起了社会责任,百步亭集团在推动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同时,实则也将企业的长远利益融入到了这个过程中。

首先,百步亭集团总裁茅永红在治理社区之初,就主张开展志愿服务。1998年,社区迎来第一批住户时,社区还存在三多:小偷多、蚊子多、垃圾多。而正是在此时,志愿精神已经有了初步的萌芽。百步亭集团老总茂永红成为了社区的第一名志愿者,他带头利用空闲时间在社区捡烟头、搞卫生,还进行治安巡逻。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一些有责任心的居民尤其是社区党员居民自发加入到维护社区环卫、治安的志愿行动中来。在此志愿精神不断扩散的基础上,百步亭就成立了社区最早的环卫志愿服务队和治安志愿服务队。

其次,作为百步亭社区的主导治理主体,百步亭集团通过投入资金、发放福利等形式支持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百步亭集团带头捐款1000万元作为基金,在社区内成立了“武汉市安居教育援助会”、“武汉安居慈善援助会”、“百步亭社区慈善会”、“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基金会”等民间基金形式。这些资金可以为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某些具体的项目之中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另外,百步亭集团还会联合粮油企业、大型商场等社区共建单位,通过直接的植物油产品、购物券等物质奖励形式鼓励社区骨干志愿者继续开展志愿服务。

再次,百步亭集团下属社区物业公司通过组建物业志愿组织和与居民志愿组织合作互动等方式推动了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共治。2012年《关于建立物业“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方案》规定:2012年6月,在全社区选取1个有一定基础的物业服务处建立示范点,在领导体制、工作方案、重点项目、服务队伍等方面摸索经验,然后于2012年7月―2012年8月,在百步亭社区推动建立物业“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最后希望在2012年9月―2012年底,推动社区实现物业“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全覆盖。另外,百步亭社区物业公司也在社区治理中与社区志愿组织进行互动合作,实际是认可和推动了社区志愿组织的治理发挥,百步雅庭绿色环保志愿服务队队长与社区龙华雅物业服务处经理曾志的一番对话可以证明这一点,队长吴惠琼说:“我们居民志愿者为了配合物业管理工作,采用居民志愿者与物业管理人员互动的方式,每周一次对整个苑区的死角、枯枝烂叶进行全面打扫、清理,通知物业的保洁员重点突击。我们居民志愿者愿意支持和协助你们的工作,与物业工作人员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曾志则说:“感谢一年来对物业工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物业公司所有工作人员是社区工作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今后大家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事,尽量开口,我们一定热忱为大家服务,也希望大家对我们的不足提出宝贵意见。感谢你们的志愿服务!”

4小结与启示

社区治理存在两大理论基础,分别是公共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主张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对共同事务进行共同的治理,而公民社会理论将社区作为培育公民社会的微观单元,主张在国家之外还存在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社区组织等,这些社会性组织应发挥更大的治理。虽然这两个理论都是来自西方社会,并具有西方语境和价值的重要内涵,但是不可否认,公共治理和公民社会理论倡导的多元治理理念是值得推崇的。从百步亭社区的经验来看,我国社区志愿组织的成长符合公共治理和公民社会理论的内在要求,它实际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并能与市场组织、自治组织、党组织等社区治理主体互动合作,通过参与社区多元共治的方式,在社区治理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促进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社区志愿组织从成立到成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发挥治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原有社区治理主体的合法性认可、平台支撑、以及积极推动。虽然社区治理需要志愿组织等民间性组织参与共治,但是如果社区志愿组织缺乏了社区内原有治理主体的扶持,社区治理的多元共治生态也将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所以,期待社区志愿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参与多元共治并发挥积极的治理,还需要对原有的治理主体即党委、居委会和重要的主导性治理主体进行民主改造和革新,并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制度规范来保障社区志愿组织在社区民主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社区安全、社区公共矛盾协调等更多治理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仅仅希望通过百步亭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实践的案例分析,抛砖引玉,引出更多的讨论和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机制与模式研究”(批准号:13BGL146)的阶段性成果;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2] 顾丽梅.治理与自治: 城市政府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8.

[3]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治理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10)

服务中心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特别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城乡社区服务创新。高职学生社区是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和高教后勤社会化中应运而生的一类特殊教育型社区,在管理上充分借鉴参考了城市社区,是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过渡时期的重要学习、生活载体。因此,探究如何创新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加强社会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和借鉴的方法论,本文将从社会学社区的内涵出发,在高职生社区和居民社区之间的比较基础上,分析这两者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居民社区作为社会学理论的资源库和参照物,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改革为例,进而探讨可适用于高职生教育型社区的创新管理举措,使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特殊基层单位的高职院校,让其学生社区管理既能契合社会管理的要求,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有效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一、基于比较视角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内涵

(一)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概念界定“社区”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在他的成名作《社区与社会》(1887年)中提出。在我国最早将“社区”概念引入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48年)。社区明确的定义可见于《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1986年),该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高职学生社区是高校学生社区概念的延伸,是基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大背景下,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离设置的一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模式。即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1]。

(二)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比较分析

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虽然有着许多共通性,如集中性、生活共同体等。但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在居住对象、功能结构、社区活动可控性、社区环境可塑性等方面不尽相同。1.居住对象。高职学生社区的居住对象由年龄相仿、文化层次相似的青年群体组成,人员结构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小,目的相对统一,即从“准职业人”转化为“职业人”。居民社区是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城乡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2.功能结构。高职生社区不仅仅具有简单的生活功能,更主要在于教育功能,以社区为载体培养高职生的社会生活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促使高职生自我成长。居民社区则只是简单的生活区域,其管理的主要出发点即在生活上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3.社区活动可控性。高职生首先以学校的学生身份居住在社区之中,因此,必然要遵照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而高职学生社区相对统一、独立的场所,也较易于学校社区管理者管理。居民社区人员成分比较复杂,在文化、习性、情感、归属感等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很难掌握和把控居民的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4.社区环境可塑性。高职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学校会对社区环境施以一定目的的塑造,高职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会反作用于社区环境。由于居民社区居民的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的难以把控、居民自我发展需求首先基于职场而非社区等因素,则自然很难对原有社区环境进行塑造。基于上述比较,可以发现,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的由于居住对象的不同,直接导致社区功能结构的区别,表现在管理目的上,高职学生社区是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居民社区则更多是在促进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的基础上做好社会管理。

二、高职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以学生寝室为基本细胞,隶属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由入驻社区的思想政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作为协调保障,涵盖日常管理、勤工助学、道德教育等各方面,最终形成分工明确、层级明晰、科学有效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然而,高职学生社区发展历史较短,其理论与实践还不够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2],特别是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目标不清,很少将之与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相结合。

(一)对“物”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自从社会化的物业管理进入学生社区后,高职学生社区的行政管理逐步淡化,学生社区管理呈现多部门和多头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区管理工作者没有明确职业化的身份和工作任务,使管理者本身也缺乏职业认同感。另外,高职学生社区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不及时和不完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的不认同,其根本原因是校外物业管理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服务目标有悖于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育人为本教育宗旨。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缺乏对经费、设施及校外物业公司的监管劝,导致管教分离,教育、管理“两张皮”现象。

(二)“自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在学生社区管理的实践中,吸纳学生参与管理,成立自治组织成为许多高校摸索出来的经验做法之一。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导,以及高职生年龄、社会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因素。高职生在在社区的自我管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均显不足。而在传统居民社区中,居民自治有成熟的制度依据,居委会选举有规范的程序,居民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自治,而且,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大部分社区均通过居民大会或听证会进行决策。高职学生社区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实现“自治管理”。

(三)社区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不能同步发展

学生社区在原有的公寓管理基础之上已具备安全、纪律、卫生、文化等方面管理功能,且这些功能日益得到强化。高职学生社区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管理思路与方法没有摆脱旧的公寓管理思维,存在着“管理在前、服务在后”、“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这降低了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为此,高职学生社区应该学习社区服务比较健全的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获得学生认同感,强化社区教育功能。

(四)学生社区管理目标和原则不够清晰

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普遍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成熟。因此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从观念上不重视,较模糊,导致了在实际中缺乏指引,工作中不能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实践[3]。随着高职教育从增量到提质量的转变,高职学生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势必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发挥学生社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准居民”意识,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是当前高职生社区管理的主要目的.

三、构建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

目前,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应该以城市居民社区管理的理念和经验为可借鉴的模式,而非照搬照用的模型,一方面吸取居民社区在服务型社区、社区自治、社区文化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形成高职学生社区自身的理论和运行体系,兼收并蓄,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理论模式。从管理机制、服务网络、学生自我管理、生活文化活动等方面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六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模式为例,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一)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一站式服务管理运行模式

当前,社会层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以其办事集约化、流程化、便利化,凸显了行政部门执政为民的便民服务意识和效能竞争意识,方便了个人、单位,节约了社会成本,正逐步向各层面推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办事大厅具备十大功能:即学业咨询指导类功能:选课指导、继续教育咨询等;就业创业服务类功能: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就业创业咨询等;生活服务类功能:公寓调寝、住宿安排咨询等;文化服务类功能:活动场地申请审批、宣传品张贴申请审批等;健康服务类功能:医保咨询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后勤服务类功能:物资借取、一卡通充值挂失服务等;教务服务类功能:缓考免试咨询审核、学分素质分查询、学籍证明等;勤助贷险服务类功能:勤工助学、资助、保险理赔政策咨询;助学贷款材料递交、信息核对和问题反馈等;安保服务类功能:突发事件处理、消防火患警示检查服务等;综合服务类功能:党团组织关系转移;出国留学咨询与手续办理、学生证补办等。高职学生社区管理鉴于“行政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启迪,在社区内创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集中办公地点,简化办事流程,势必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以服务认同提升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形成“准居民”和“职业人”意识。

(二)拓展服务网络,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本旨在便民利民,提供社会福利。以在校学校群体为居民人群的高职学生社区服务则更加注重保障全部学生在受教育期间的基本生活权益,因而,社区服务应该成为学生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工程。拓展社区网络,整合管理服务特色,加强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即“网络化”、“网格化”、“项目化”[4]。1.“网络化”。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团委和后勤服务部门(后勤公司)、物业公司相互配合,建立统一的网络运行机制,加大服务社区学生的力度[5]。建立网络在线办公系统,学生请假、调寝、设备报修等实现网络申请,方便学生。2.“网格化”。为落实、保证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时、周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保洁、维修等各项服务,解决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的条块分割、互相推诿的现象,建立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的管理格局[6]。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步伐。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明确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使其责权利一致。3.“项目化”。学生社区可以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从党团、安全、文化、心理、后勤、学业、情感等方面进行项目化服务,搭建“六位一体”的项目化服务平台,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思想。一是开展勤工助学岗位预约、学生请假审批、寝室纠纷调解等学生日常事务服务,便利学生的生活学习。二是建立三级党建工作格局和共青团工作格局等党团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党团服务学生的功能。三是开展生活指导、生活服务讯息、指南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校园生活品质。四是严格实行“主管公寓辅导员”、“24小时无间断总值班”等制度,建立了一套直线式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反应处置体系,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服务,保障“准社区”模式运行的平稳有序。五是提供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专家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着重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六是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审批、场地和设备支持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文化娱乐服务,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三)力促学生自我管理,探索社区学生民主自治建设

高职学生社区自治的基本途径和标志就是基层民主建设,这与居民社区的治理路径与目标相一致,都是以“和谐社会”为蓝图,以“和谐社区”为前景。学生自治是社区自治建设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项目,意在通过社区自治管理锻炼和培养在校学生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群体的社区成员角色意识,促进其职业意识发展。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和谐“准社区人”的同时,尝试建立听证制度。学生社区设立听证监督委员会,由学校的学工、检查、审计、人事、后勤等部门的资深工作人员担任委员,监督学生社区规范听证,切实保护学生权利。同时,行政复议及监督制度是听证制度的有力补充,学生社区成立学生事务行政复议及监督机构,凡是涉及到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部门及其所属的组织(含学生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方式和处理结果有异议的,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从而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管理氛围,使其明了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熟悉相关社会规则,促进相关职业素养的形成[7]。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27(5)

1 社区、社区发展模式和我国社区研究的历程

“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他在1887年发表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认为,社区是指那些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自此,西方国家社会学家对社区和社区研究的解释有很多,不外两大类:一类是功能主义的观点;另一类是地区性的观点。由于西方国家历史原因,形成了西方社会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社区发展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3种: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型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模式。

我国的社区理论研究起源于吴文藻先生,在他的倡导下,社区及社区发展理论被引入中国,吴文藻积极推动社区理论本土化研究,视社区研究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他主张运用英国的功能主义学派理论和方法研究社区,不仅如此,还鼓励学生们针对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继吴文藻先生之后,费孝通先生也对中国的社区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费孝通先生于1993年8月在《略谈中国的社会学》一文中提出,所谓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社区中的人们以多种社会关系的结合方式,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活动,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社会实体。他主张社区研究和社区工作模式要在借鉴别国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本土化。1949年以后,新中国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54年我国制定了《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街道办事处是市或市辖区的派出机构,是我国城市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除此之外设立居民委员会,属于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居委会并未体现出多少居民自治的功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工作,之前建立的街居制管理模式显得过于行政化,官僚化,使国家财政吃紧,办事效率低,不能做到真正地为民服务。基层社区管理受到重视。2011年“两会”期间,总理提出了要将政府的工作重心从社会建设转移到社会管理中来,强调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并且提出了“社会管理”的新概念,充分体现了发展民生的重要意义。在国务院的大力倡导下,各地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迅速行动起来,我国各地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也在积极探索,力求在借鉴别国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管理新型治理模式。先后出现了上海社区建设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模式;哈尔滨政府主导型模式;沈阳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自制模式;在沈阳模式基础上,江汉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贵州省贵阳市也乘此东风,开始了城市基层社区管理改体制改革。

2 贵州省贵阳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2.1 借鉴哈尔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哈尔滨模式,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在社区管理中,强调了社区党委和区政府的领导地位,要求以党和政府为核心,强化民政部门的职能,增强各行政部门在工作上的协调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在社区设立专门的社区管理机构,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一切社会行政和社会服务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分配和管理。

2.2 借鉴上海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上海模式的本质是半自治半政府主导型,其特色是把社区建设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市、区两级政府的一部分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分给街道办事处,这样就增强了街道办事处的权力、地位和作用,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政府减压,还能通过合理的分权,提升下属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便于在其职能范围内进行创新,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2.3 借鉴沈阳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沈阳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社区组织自治型模式,其理念是将社区管理定位于居民自治并且强化社区的自主决定权。它将城区的政府组织结构引入社区,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的共同管理的格局,并且通过调整社区规模,强化社区的管理、服务以及监督职能,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起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的,政府指导和监督,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以及进行自治管理的大社区。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来讲,不仅有了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使其管理上更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委员会等居民自治机构体现了社区居民民主参与。

2.4 借鉴江汉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武汉市江汉区在学习借鉴沈阳模式的基础上将社区定位为“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通过民主协商和依法选举,建立起了社区自治组织,即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协商议事会,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2010年2月,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比较流行的“街居制”过渡到“社区制”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在小河区、金阳新区开始了“贵阳特色”的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贵阳市借此次改革,希望能突破原有滞后的街居制管理模式,建立起全新的基层社区管理结构,通过在贵阳市小河区、金阳新区城市进行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分析并且解决目前贵阳市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此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社区居民参与的热情,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

3 贵阳市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特色

3.1 变“四级管理”为“三级管理”。

三级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撤销原来的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原街道办事处和原居委会的行政职能,将“街居制”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社区制”。这有利于社区治理模式朝着“扁平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3.2 增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

贵阳市此次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具体做法是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党委的领导班子实行选任制,社区党委的直接领导单位是区党委,基层社区党委对社区的党务工作负责,并在每个社区底下的居民委员会中设立党支部,党支部负责居委会日常的党务工作并定期向社区党委汇报,基层党组织网络得到逐步完善。使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工作变得更为便捷。

3.3 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创新,优化人力资源。

贵阳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变化就是依据实际情况,定位社区的功能,合理设立社区服务中心。这种以地域功能为标准划分社区的方法,很好地改善了社区的管理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改良了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地域层级关系,社区服务中心是按照一定规模的地域划分建立起来的,每个社区服务中心所管辖的范围内又依据人口数量、人口类型、治安管理因素设立了若干个居委会,打破了原来“一社一居”的形式,开始实行“一社多居”,居委会成员由社区居民通过选举担任,选举出来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由于本身就是社区居民,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关注到基层民众的利益。再者,通过选举出来的工作人员由于不是国家公务员正式编制,只需对他们支付少量的补贴即可,不需要发放固定工资,这样也节约了国家开支,改善了之前岗位众多,人浮于事的状况。

3.4 剥离经济职能,强化社区服务建设。

贵阳市新成立的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区政府的直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是政府在社区实施服务和管理的平台,不直接承担区域经济发展职责,突出服务功能,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开展工作。将原来的经济职能剥离出来,这样不仅精简了人员配置,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减轻,还能使社区服务中心专心做好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做到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4 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

我国非常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区传统工作难以适应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社区社会工作是新生事物,如何在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合理介入社区社会工作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4.1 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如果没有这一步,社会工作在社区活动中的开展就失去持久生存和发展内在条件,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这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4.1.1 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要实现科学化、正规化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吸收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介入社区工作

全国各省市社会工作专业每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是很多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2012年第一批毕业,要把这些学生吸收进城市基层社区工作,就要制定更灵活的就业政策,而不是现在所谓逢进必考的就业模式。只有制定更灵活的就业政策,在不久的时间内,才会从根本上改观现在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专业化队伍的问题。

4.1.2 建立社会工作统一准入和资格认证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还应该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统一招聘和管理,并且要确立一个资格认证和凭证上岗制度,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这点毋庸质疑,在国外,社会工作者是要经过数年的实习培训才能走上工作岗位。我国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资格认证方面,有一个国家社会工作师资格认证考试,在城市基层社区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中,可以规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都必须要有社会工作师从业资格,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如没有社会工作执业资格,应在两年内拥有执业资格,对已经拥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上的考察,避免产生“一劳永逸”,不求上进的情况发生;在人员和职称管理上,要在民政部门单独设立社会工作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对社会工作者进行注册登记和管理,规范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通过这样的改革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更能保证社会工作在社区管理中更好地嵌入。

4.1.3 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职责

在城市基层社区服务中心里,社区工作者承担了很多行政性事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做好社区的日常工作以及季节性和临时突击性任务,这样就使社区工作者的精力不能完全放在走访居民住户,了解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针对以上问题,一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行政性事务,让他们把心思和精力完全放在社区服务上面,提高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的质量;二是明确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当好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居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要通过积极走访及时地将居民的诉求和意愿转达给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并代表居民群众对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监督;三是要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和定位,规范社区服务中心办理居民事务和受理居民诉求的工作流程和办法,并对社区日常事务,专项社工服务和居民利益诉求等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使社区居民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在工作衔接上形成规范、稳定和有效的工作机制。

4.2 提升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和自治意识

随着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理念已经显得愈来愈明显,各社区服务中心也都在尝试着制定措施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基层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处于积极探索过程中,有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居民的实际参与度不是很高,具体表现在居民对社区服务中心实施的很多便民服务在平时都充耳不闻,到自己有了实际困难了才会想到去找社区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居民一直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社区的帮助,很少主动与社区有关部门配合,给社区的服务工作支招,居民建设社区的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这就很容易使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趋于形式化。要采取积极有力措施,提高社区居民“建设社区”、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让社区居民产生自我认同感和主人翁感,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好社区居民自治的资源配套建设,政府要在社区的运行经费上加大投入,通过多种渠道拓展服务资源,在居民公益设施的建设上利用招标建造如市民广场、公园、公共厕所、体育场、市民活动中心等基础硬件设施,确保满足社区的正常运转和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4.3 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

要使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社区中介组织和志愿组织,为其介入和发展提供平台。我国在社区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在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这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现实的需要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为此,必须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参与城市基层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

4.3.1 政府部门要积极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参与城市基层社区建设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些原来由政府部门负责的任务下放到社区,而社区并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管理,并且还影响其自治功能的发挥。因此,政府需要转变管理观念,大力鼓励和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让非营利组织承担一些职责,不仅可以缓解政府压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还可以更好的整合社会资源,还原社区的自治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4.3.2 充分发挥志愿者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的作用,培养高质量的社区服务人员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建立健全招募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志愿者的制度,是壮大和规范志愿者队伍的第一步。只有招募到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才能使志愿活动顺利开展。在人员的招募过程中应该拓宽渠道,面向社会招募爱心人士。为此,多渠道多方式做好社区志愿者招募工作,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在志愿者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指导和培训,实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向志愿者灌输志愿服务的目标的和宗旨,提高志愿者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另一方面要培养志愿者的工作技巧和实际能力,确保服务效果。

4.3.3 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稳定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

要想解决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稳定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志愿者能够通过提供服务实现自我价值,更加努力工作。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建立激励机制:物质方面的激励机制,如提供一些必要的生活补贴等。精神方面的激励机制,如定期组织看电影,出游等活动,给志愿者发放纪念品,开展评优表彰活动,颁发荣誉证书,节日时对志愿者主动关心祝福,使之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4.4 注意调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管理的策略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管理的时候,需要针对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法策略。社会工作的初期介入,可以以方法介入为主。因为无论是社区服务中心的干部,还是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习惯运用的是以往行政化的工作方法,加上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所以面对今天社区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任务时,经常因为传统方法无效、低效而产生困扰。为此,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教育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角色。所谓教育者,主要是教授一些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准确评估居民的需求,运用专业知识策划和设计服务方案,协助社区的工作人员执行方案,评估成效,让其在行动中学习和反思。这些过程所产生的有效性,能够较好地促成社区工作者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另眼相看”,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社会工作的中期介入可以以理念介入为主。专业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与个案、小组工作的重要区别在于其强烈的社会改革意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正义、民主、参与、制度取向、社会责任感等价值取向。社会工作在介入初期注重方法获得初步认可后,就可以逐渐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逐渐引入到社区实践中去。这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倡导者”的角色,一方面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理解社区互助行为背后的涵义,以及对“助人者”和“受助者”的积极意义,倡导建立关怀社区;另一方面,让他们学会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角度分析问题,学会运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讨论问题,带动他们自我意识、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全面提升,从观念层面接纳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后期介入,可以以吸纳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主。无论方法的介入,理念的介入,都是针对那些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区工作者的。我国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区建设工作,有明确的岗位专业要求。在现行的城市基层社区人才队伍中,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人员偏少。而经过系统学习过的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又学非所用,聘用的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却没有从事社区建设或福利工作,较多的是从事行政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在社区服务中心架构内组建新的社会工作部门,使社工专业人士能够在新部门的领导下,形成“专业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协调与合作,既有行政工作,又有转换深入第一线的要求,并强调运用“整合社会工作”实务,发挥专业的综合优势,满足社区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

[4] 侯玉兰,侯亚非.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5]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 丁茂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

[7] 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1994,(1).

[8] 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