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认知语言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2:12

认知语言学论文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1)

每个人的认知侧重点不同,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心理结构上,人翻译语言、运用语言、总结语言的方法各不相同。与其他感知觉一样,语言对视觉、听觉、触觉的影响力也相当大,在没有特殊命题的环境下,语言往往会通过环境传递给人潜意识。潜意识强烈,则说明人的行为会向着某种惯性而发展,并不会捋顺思想规律、行为规范而行。同时,认知意义下的语言发展,是依附于人本思想基础、社会外部环境来拟定的,认知语言学需根据哲学思想来创建自己的心智结构、判定自身感知能力。

2.心智体验性

体验是认知语言学的中心思想,与传统科学不同,体验是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可以直接主导人的思想,而不需要后天教育。又如人一出生便对世上所有事物好奇一样,体验是人的精神特质,是人思想不同的根本原因。从唯心主义角度看,心智的体验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形式上的语言计算、装饰、总结、统计都是对情感体验的亵渎。从本质思想上看,社会经验、行为要求、语言规范都是限制思想自由飞翔的障碍,但是它们的影响能力有限,真实体验是可以弱化认知语言障碍的。综上分析,“体验”犹如贯穿人身体的血液,感知犹如人的肌肉,它们是建立人思想外观景象的组成要素,也是促进思想与现实发生景象反应的助推力。

3.思维隐喻性

经上文可知,认知是不需要思维逻辑处理的情感,传统哲学对这个情感是排斥的,认为它映射了所有人类的本质执念,让人失去了约束范围,回到了思想自由、思维自由的时代。但是,从理解经验上看,认识语言学是具有一定思维形态的,并非全然忽略逻辑价值。人在社会大环境中,他的思想、行为大多在规范内很少会出现“越轨”行为,所以认识是人行为的感性冲动点,虽然它非常关键,直接能够影响语言体系的建立,但是隐喻的地位却是这个感性冲动点的节点,它能够让正向思维影响人,进而潜移默化干扰人的认知。长此以往,人的体验会自动排解掉思维定性部分,变成体验语言内容。

二、从体验哲学得到的认知语言启示

人的心智是通过认知、学习、实践得来的,从客观角度分析,身体、思想在特定环境、特定事物的化学影响下,它们的空间能动性、情绪感知能力、思维辩证想法都有所提高。由此可见,认知语言是人经历的特写,是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从体验哲学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构想,如语言将思维和思想分开,转换成相对独立的语言体系,在人理解、思索、概括的基础上完成语言交流,这种交流模式是具有一定认知功能的,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事物。除此之外,体验哲学还能带给认知语言丰富的精神养料、具有主导效果的启示。具体内容如下:

1.语言符号象似性

认知语言经历两论相持、索绪尔、后索绪尔三个时期,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特征逐渐明朗。早期认知语言的词汇是平面的,语音、语义的解释范围单一,只作为供人们交流的工具。而如今在体验哲学的帮助下,认知语言的词汇逐渐变得立体化、多面化,句法、语法、语言篇幅都可以在格式、语句、词汇的变化下体现语言美。因此,体验哲学的基础学说丰富了认知语言的体裁,使认知语言在大多文学作品中广泛引用、备受关注。同时,认知情感会改变语言符号,让语言脱离自身语义,与环境结合,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经验之言”。这一特征,让认知语言符号失去了理据性,而更偏重于情感的宣泄和情绪的抒发。

2.思维隐喻的制动能力

(1)使认知语言的体验价值升高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深受情感、社会关系、身体疾病等情绪波动因素影响,在大脑中产生一种冲动基因,这个基因会帮助认知语言扩大情感侵扰范围,成为占据人思维主体的语言要素。由此可见,无论是情感趋势,还是感觉运动,理性思维都可以将这些互不相关的体验组合在一起,变成集合型的认知语言,升华体验价值。

(2)认知语言“思维模式”的构建

体验哲学中将感性体验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了一起,认为它们同为人的潜意识。从这个角度考虑,认知语言是完全可以构建符合自身语言风格、语言体系的思维模式,如“时间与金钱”。从概念上看,二者是两种不同特性的事物,但是隐喻思维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时间是人最根本的资源,如自然资源一样,它们的概念是共通的,金钱是人最看重的资源,如生命一样,在潜意识思维中,二者虽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它们完全可以在认知语言中使用。综上可知,认知语言的思维模式较为抽象,语言结构黏合范围非常大,可以囊括众多性质不同的词语。

(3)拓展抽象思维在认知语言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与科学论证不同,其体现的体验哲学是一种自由形式的情感和思想,如“理解是看见”,笛卡尔运用视觉域映射人心理情绪变化,让人的心智思维和直观触觉相互联系、相互解释。依靠抽象本体,转换直观事物,这是认知语言今后发展的主要路径,无论是“存在是数”,还是“珍爱是眼睛”,认知在这些语言中的引导能力丝毫没有减弱,反而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语言情感,发人深思。

3.体验情感对认知语言中心意义的影响

认知语言中的符号、顺序、动作与体验情感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形式上的中心意义并不占主导,语言认知效果是在大背景下完成的。体验哲学将认知语言划分成了若干个点,以点带面,将思想倾注到认知语言中,这样情感会成为语言的添加剂,形成较为多元、饱满的中心意义。如同象似性语言一样,认知语言也是有自治系统的,在这个系统中,人在社会上的现实经验、情感认知、生理基础都会干扰中心意义判定。所以,通常情况下,认知语言的解释能力和说服能力并不强,因为体验虽是深刻感悟,但是它们的语言结构对人类真实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只存在客观意义,并不具备主观价值。

三、基于体验哲学研究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方向

认知语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体验哲学的丰富和融入下,其语言体系的创建效果显著,在当代语言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下一个阶段,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仍会围绕心智、思维、认知策略等方面依附体验哲学,创建符合自身语言隐喻思维模式的认知体系。

1.体验哲学的主导地位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根本,从思想、思维、情感等多个角度影响着其语言体系的发展,因此,体验哲学的心智主义可以连通认知语言与其他语言科学,让它们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同时,在体验哲学的主导作用下,认知语言将摒弃掉传统自治体系,采用创新方式,客观、直接地体现情感,让语言更具描述功能,以提升语言的解释能力和说明能力。

2.与客观世界互动

人类是认知语言的使用者,所以认知语言应学会帮助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让心智、思维、情绪帮助人类在社会中处于和谐发展地位,不被孤立、不被遗弃。情感在转换生成语言的途中,势必会经历客观世界的打磨,这种打磨不完全是正面的,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认知语言与客观世界的互动情况可以改变这个影响趋向。由此可见,认知语言要想长远发展、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不仅要提高其认知功能、体验效果和理性思维,还需让其融入客观世界,与世界互动,形成自我语言影响,让认知语言影响人的客观情绪,引领人的社会行为。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在就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对外交流中缺乏深度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英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但总体来说,中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现象,投入的精力和收获不成正比。多数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重视不够,一方面,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语言知识讲解上,而不是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上。另一方面,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应付了事。此外,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基本是“粉笔加黑板或PPT,教师满堂灌”的“讲解”式授课。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剥夺了积极创作思考的机会,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在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中消极对待。到了语言输出阶段,学生不知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说。这种教学不但有违语言教学的初衷,同时不符合语言认知的过程。2000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依据《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指导方针,提出以文化为依托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以文化为依托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以文化为依托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一方面,研究尝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扩展认知教学理论的实践研究,丰富和完善依托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种新范式,将认知语言学和文化依托教学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大有裨益。另一方面,现代英语教学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把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依托教学,重在提倡语言教学的多元化,为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外语教学提供有价值参考。重要的是创新模式解决了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学生的语言能力将有显著提高,满足了21世纪对人才外语素质的要求。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要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文化素养。

二、文化依托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以文化为依托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借助内容依托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将语言教学基于多元文化内容展开,研究这种模式对大学生应用能力影响的有关问题,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它是根据人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研究知识如何被获取,储存和使用[1]。二语习得是一种认知技能,该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一般认知机制从输入中习得,把语言看成与各种不同认知能力及各种经验相联系的系统而不再是彼此封闭又分割的子系统[2]。语言理解分为感知处理、解析和使用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信息先进入人的认知系统,然后学生构建信息的意义,最后将新意义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结合应用,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相互切换。依托内容的语言教学模式(CBI)主张将语言教学基于某种主题内容或某个学科,结合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旨在使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的同时习得语言。近几十年来,这一教学理念在国外外语教学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获得了广泛认同。文化依托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内容依托模式,但它又是这种模式的灵活应用。

三、文化依托教学模式课堂实践

这种教学模式的思路是:文化依托教学不是按照僵硬语言大纲或类似的大纲安排教学,而是围绕学生即将学习内容的相关文化背景信息组织教学[3]。因为以这种方法组织的课堂教学对知识内容和与之相关的背景文化给予了充分关注,有利于激发学生通过目的语言思考学习新知识和多元文化。这样做学生能更好地锻炼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各种语言技能,又可以帮助他们学到未来需要的专业和社会知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操作中,课前,学生和老师按要求准备教学单元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材料的真实性对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影响。结果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教材内容的专业性,弥补教材内容枯燥、深度不够和不真实的缺点。课上,学生反馈背景信息,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考核:1.课上请学生展示相关背景或课前收集的信息。2.在课上充分展示及讨论之后,请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专题的作文。教师通过互联网与同学们进行课前课后交流。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由于学生的语言知识有限,如果缺乏语言技能输入,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监督,学生在语言输出阶段很可能因为表达障碍出现消极对待的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就在于课前保证学生沟通、交流必需的语法知识和语言交际需要的相关技能,而互联网的应用使之成为可能。同时建立相应的形成性考核机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体现为教学重点不是探求语言本身,把语言学习作为封闭且分割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传授给学生。相反,英语习得是一个感知处理、解析和使用信息的认知过程。学生作为过程的主体,应该主动学习和应用语言,而不是老师强加灌输。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利用文化背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氛围,让学生浸透式学习,完成语言认知过程。

尽管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比较关注依托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比如:常俊跃、刘晓渠、邓耀臣从对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方面做了调查分析[4]。袁平华、刘婷、王丽娟从依托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策略及英语水平角度作加以探究[5]。但是我们发现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以文化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至今还鲜有人尝试。虽然公共英语教学偶尔涉及英美文学知识,但是由于大学英语阶段各种考级测试的反拨作用,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体验还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不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文化依托教学模式不但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方面填补空白,而且能解决跨文化交际的一些问题,对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全面推动辽宁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O’Malley,J. M. and A.U.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Anderson.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New York:W.H.Freeman,1995.

[3]Richards,J. c. &amp:Rogers,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3)

何谓小清新?

曾几何时,“小清新”还只是指一份单纯的宁静美好景象。然而,不断发展的现代物质文明在重塑群体精神文化的同时,也造就了语言范式的极大改变,使得“小清新”也已不单是感官上的清新、静美之代名词。

现今所谓“小清新”是从都市和网络亚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代表的是一种审美趣味,一种生活态度。小清新是指喜爱阳光、雨露、蓝天与白云,追求淡雅、自然、朴实与静谧,想象着在精神世界中自我陶醉的一群受众。作为形而上的意识理念总是需要有一个出口来表达情感,释放自我。于是,无论是在电影、小说、音乐还是话语方式,抑或生活情态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找寻到他们的痕迹:电影中有“老清新”鼻祖宫崎骏的纯真动漫系列;小说有充满“萌点”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音乐中亦有干净清澈,低鸣浅唱的小众音乐风与之相衬;时尚教母Lady GaGa总以“出现都要放倒一片”的夸张姿态示人,但同样也有仿佛洁净到不染尘埃的一众人群在执着着棉布裙、海魂衫、帆布鞋。

通过不同形态的文化范式,小清新们多元地向大众显露着他们的追求。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现实世界”。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曾说“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不同范式反应的文化心理,都需要通过语言来寻求出口。小清新作为一种新的潮流文化现象,同样也在用语言来塑造他们的文化价值,播撒着他与众不同的温情与文艺的情怀。

关键词——雅致

索绪尔认为,汉语属于“超等词汇的典型”,词汇在汉语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词汇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成果,每一个词都是对客观事物认识、概括,即思维的结果,词汇反应了话语人的心理情态。

语汇是有情调的。就像人说“屁股”是粗俗的,“臀部”像医学术语,如果你说“臀”就稍微有了些调感,而用“人体腰部以下的后侧位置”,那么就显得准确又雅致了。

小清新的话语构成,就是一系列清新标签的集合。小清新们最擅长用淡漠而不失雅致的词藻来描绘其生活的小世界,其语言仿佛缺乏一种现实细节,却是乐于构筑内心世界的自我感知。事实上,用来构筑小清新话语的词应该有两类:一种是刻意的去寻求语言的“萌”化,另一种是用本身细腻优美的词汇来描绘。所谓“萌”在现代词义中是指“幼小”“娇嫩”的意思,常用来形容可爱的女性,以指低年龄阶段的人为主。语言“萌”化是指将言语表达故意低龄化、稚化,以时间概念上的“小”来表达自我定义的“清新”感。于是,他们将“漂亮”说成“漂漂”,把“东西”说成“东东”,把“吃饭”说成“饭饭”,到处都是“好好可耐”,“好好喜欢”,“真的也”和“人家”这类词更是屡见不鲜。这样一种集体装可爱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圈话”,以此来表明你属于这个圈子,也就拥有了很潮、很幽默、很年轻的心态,符合了小清新的“萌化”态。但是通常更为认可的小清新语言,是另一种自然朴实的表达方式,但求如沐春风。语言在他们笔下变得神秘而空灵,用雅致而含蓄的形容词进而使其话语充满了无限情调,有一种淡然而忧伤的美。这类小清新们所选用的词汇都尽量避免口语化,而是多用一些繁难的文言词,如“缱绻”“酴醾”,以彰显文艺的功力深厚;一般也不会用感情色彩过于浓烈的词,否则就不够清冽;而鄙俗之词更是留给重口味们去肆意吧。

语言体式——银镯体

小清新首先是由一种网络现象,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就是说其属于网络时代的产物。小清新的语言实际上也可归属于网络语言的一种,就目前的网络流行语来看,除了新词新语的层出不穷,各种“格式化”的话语类型近年来也纷纷涌现,成为一种新的语言范式。网络语体特指在网络聊天、网络论坛、各类BBS及网络文学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格调、气氛。相比于单一的字词来说,语体的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充实,整体性更强,能更好的表情达意。银镯体就是现今流传最广的小清新式语体。

所谓“银镯体”是一种以词藻空洞华丽,使用生僻词语,频繁地利用句号,表现出略带矫情特征的文体。但同时又由于其文字流露的清新、小众、高品位,或间有的高文学性以及内涵的丰富性,逐渐成为一批年轻人竞相效仿的对象。“银镯”一词源于安妮宝贝的《清醒纪》,文中安妮宝贝表达了对银镯的喜爱与敬重之情,语气神秘空灵。银镯体而后滥觞于80后畅销书作家郭敬明。银镯体之初实则是温婉、淡雅,清丽脱俗的,行文间满是诗意与唯美,这和小清新们的审美范式形成了强烈的契合。也因此银镯体成为小清新的代表性语体。

小清新银镯体的经典句式“……的人,本来就是……的人”,“·……的男子/女子”、“45°仰望天空,笑着流泪,明媚而忧伤”。

具体来看,银镯清新体的特点有三:其一是句号的使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缱绻隽永的艺术感。一个句子,一般以词或短语为单位,用句号隔开。例如:

喜穿。棉质的衣裙。看。好看的电影。读。平静的书籍。

她是。那样一个。左手银镯。右手红线的。凛冽女子。

其二,词汇的运用。小清新所推崇的词汇亦是银镯体所惯用的词汇。由于句号的非常规运用,致使银镯体的句子就像一个个词汇堆砌起来,像是词汇的语言。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4)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语言学的一些领域里领导着当今的研究新潮流。同时认知语言学也不断拓展,表现出的趋势是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出新的研究视角,比如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全新的研究领域。此方面系统阐述的专著并不多见,Randal Holme的这本《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出版,列入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是一个大胆且有益的尝试。

二、本书内容介绍

此书共分为九章四个部分。第一章序论明确了全书的主旨是倡导并在课堂中实施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全新教学理念,此理念可以跨越生成语言学引领的理论指导型教学法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引领的实用理论型教学法之间的鸿沟。第二到第四章为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认知语言学关于人类认知的体验性的基本观点。语言学习作为一种认知过程,也是基于体验的。体验性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的契合点,这也有力地说明前者在后者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其中第二章关于语言的意义的难题。作者认为对于二语学习而言,关键不是拿二语所提供的新的语言形式去套学习者用母语能够熟练表达的旧的意义,而是去掌握二语中的新的概念和范畴,以及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体系。本章最大亮点是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出发,为二语课堂里的词汇教学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活动。第三章围绕概念化过程(conceptualization)、体验性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和意义的起源(origins of meaning)进一步论述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和认知的理念,并探讨这些理念对二语教学的启示。第四章的主要观点是语言交流总是伴随着肢体动作或手势,因此,如果能有意识地调动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或手势,应该有助于语言的习得。

第五、六章构成第二部分,论述认知观及认知视角和认知方式对语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和作用。其中第五章重在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跨语言和跨文化的差异对于二语学习的影响。从认知观出发,作者提出了语言学习的新理念,即“语言学习应该完成于同目标语的文化实践长期的和系统的接触中”并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在单一文化环境中生存的学习者,而是在各种文化群体之间能自如地交流和沟通的学习者。第六章的重点是从那些不同的认知视角和认知方式出发,探讨语言教师如何能对其善加利用来有效地讲解目标语的形式和意义,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第七、八章构成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基于认知理论的具体教学方式,涉及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第七章关于百科意义的教学,作者提出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构筑相关的框架或知识域,也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构建词语的上下义关系。第八章作者设计了一些示范练习,说明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识别构式、在实践中总结构式的结构、在语境中尝试构式的具体形式等方法来促成学生的二语学得。

第九章构成第四部分也是全书的结论,提出了开发认知语言学大纲(cognitive linguistics syllabus)的构想,这让认知语言教学在课堂的真正实行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书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层层推进,为二语教学打开一个全新的思路,提出一套在课堂中切实可行的认知教学方案。

三、本书的亮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

认知语言学传承古代哲学大师们的思想,又经过近几十年的迅猛发展,涵盖的内容已相当广泛。此书择要性地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比如体验观、范畴观、认知识解等,这些都堪称认知理论的基石,同时与语言教学又紧密相关。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不仅仅倡导基于这些认知观的二语教学理念,更致力于指导认知语言教学观的课堂操作,比如作者设计了诸多生动有趣的相关课堂活动和练习来实行此教学理念。这些课堂活动涉及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等,有一定的操作性,这使得认知语言教学观不仅仅停留在空泛层面,同时也让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运用并掌握之。可见,此文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际操作性。

(二)论述流畅,图文并茂

无论是理论介绍或是课堂活动的阐述,此书的语言平实流畅,衔接自然。除了文字说明外,此书还配有图表、图示,尤其是生动形象的图示和其相关文字的完美结合清晰地传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便于读者理解和操作,增强了阅读效果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一定的视觉享受。

(三)观点原创,尝试有益

此书不仅是理论层面对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结合系统阐述的尝试,同时在实践层面也对二语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全书贯穿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和原创性的思路,虽然一些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际的效果还有待于教学实践来检验,但这种尝试必定是有益且值得鼓励的,也是值得读者思考和学习的。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5)

20世纪80年代,基于普遍语法的研究在诸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学派以研究人类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为其主要目标,试图解释第二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路径,人们开始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索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如以lantolf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和以watson-gegeo为代表的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paradigm)。这两种理论模式相辅相成,不仅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社会系统的认识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本文拟从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对这两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一、理论基础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侧重研究学习者如何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语言认知能力,但其理论基础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文化理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对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就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借助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重构自己的心理结构。因此,在vygotskv看来,语言学习过程就是连接社会语言和心理语言的支架,学习者则是在复杂的社会认知任务中的积极参与者。vygotsky关于调节、活动、支架和最近发展区等概念的论述形成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核。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antolf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将vygotsky的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进行了不断的解读,并尝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揭示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

语言社会化理论最早是由人类学研究者schieffelin和ochs提出的,后来被watson-gegeo等一批学者广泛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根据schieffelin和ochs的研究,将语言社会化定义为儿童或初学者通过语言形式的学习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其间包括接受相应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习俗。其概念的形成可追溯到早期人类学家sapir和who等人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论述,即认为儿童在获得语言的同时亦形成了自己观察世界的视角。然而从其心理学基础看,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受到了vygotsky的学习理论影响,即强调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在心智功能发展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另外,生态语言学的整体论思想也为语言社会化研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为此,学界有人主张从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分析和研究语言,把语言的学习和社会文化的适应看作同一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作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两大新兴流派,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前者的理论来源为认知心理学,后者则主要源于语言人类学的研究;社会文化理论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语言社会化理论则把儿童对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的过程。

二、主要观点

在语言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背景下,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语言习得现象进行了解释,两者虽有一些重叠的地方,但仍不难看出其观点上的差异。根据社会文化理论,人类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一辅助工具的调节才能得以发展起来。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儿童或不成熟的个体总是离不开父母、老师等他人的指导或调节,所以儿童的语言主要经历了从社会言语、自我中心言语、自我言语到内在言语的发展路径。其中,自我言语是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常见形式,儿童的这种自我话语不是针对外在的谈话伙伴,而是有意或无意的自言自语。儿童常用的自我话语形式包括模仿、重复等,在交互作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作为语言发展从外部转向内部的过渡阶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这种自我言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后进行的针对成人二语学习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学习者的自我言语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纠正,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

除了调节理论和自我言语之外,社会文化理论还阐述了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将活动定义为心理发展得以实现的社会实践,包括主体、客体、行动和操作的集合。对语言习得而言,活动的意义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增进语言规则内化的社会文化背景。目前,活动理论在二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主体性研究、词汇学习、交互活动分析等。

另外,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的作用在于协调社会互动和更高层次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为揭示二语学习者可能达到的心理表征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kinginer从技能、支架和元语言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最近发展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就技能习得而言,kinginer认为,就是在语言课堂中,学习者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交际活动,发展其语言使用的技能。而所谓支架就是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儿童通过他人调节的方式完成原本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获得新的知识技能的一种辅助物。kinginer提出了支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两种途径,即rif(激发一反应一反馈)模式和ire(激发一反应一评价)模式。ellis的研究认为,支架对第二语言学习具有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初学者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如果缺少教师交互性的反馈,就很难在课堂上获得提高语言技能的机会。

与社会文化理论相似的是,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着眼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但其关注的焦点是学习者如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习者所参与的社会交互过程密切相关。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许多社会文化信息,如社会习俗和规范、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等都是通过语言的习得内化为学习者的知识系统的。因此,在儿童母语习得中,认知能力的建立与儿童的环境体验和社会交际密切相关,语言习得过程与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属于同一过程。由此可见,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必然会制约儿童所接触的语言形式,同时也对儿童如何使用语言产生影响。由于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句法、语义和语篇能力的习得对儿童构建其语言与文化知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思考,一些学者(watson-gegeo和neilsen,zuengler和cole等)指出,语言社会化理论不仅适用于儿童母语习得研究,而且也能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现象。因为语言学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直接影响所教语言的具体形式以及语言的表征方式。就课堂学习环境而言,其中蕴含的语言社会化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二语言课堂虽然无法复制外界的真实社会环境,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种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全新文化体系,有助于儿童和成人克服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促进语言社会化的进程。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使语言、学习和认知等概念获得了新的解释。与传统的语言习得观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不再把语言看作单一、孤立、理想化的系统,而是把语言和社会文化行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二语习得研究摆脱了模块化的语言观。

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语言习得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两者均认为,语言与文化的习得以及认知水平的发展均取决于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的社会互动,这与过去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流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普遍语法为导向的研究剥离了语言的社会属性,着重研究语言内在的原则与参数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体现了人们对语言属性本质的再认识。

三、简要评价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出现的社会学转向并不是偶然的,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关。从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普遍语法学派的影响由来已久。根据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简称ug),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由于每个人的语言认知体系中都有ug知识系统,而ug体现了每个人的心脑语言机制,因而ug由一套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广义规则和原则构成。20世纪80-90年代的二语习得研究大都是在上述ug的框架里进行,并成为当时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流派。基于语言普遍性的观点,也有学者(如anderson,kasper等)主张把二语习得纳入认知科学的领域进行研究,认为习得一门语言意味着建立一套新的知识结构,应该在认知科学的框架内解释二语习得现象,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则仅仅起着辅助l生的作用。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vygotsky的认知心理学观点,因此,两者都不否认认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但与传统的普遍语法学派和认知学派观点明显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强调认知源于人的社会交互作用,因此,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文化理论则把语言学习看作社会活动与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不仅展现了这一问题的多维视角,而且也是对语言习得认知过程复杂性的全新解读。

不过,无论是社会文化理论还是语言社会化理论,还都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就前者而言,有的学者指出,社会文化理论没有将语言本质作为一个系统做出深入细致的研究,难以回答一些涉及语言本体习得方面的问题。例如,二语初学者在习得英语过去式时,可能会将不规则动词(如go)误用为规则动词形式(goed),这种不正确的用法显然是学习者错误推论的结果,单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很难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另外,也有学者批评说,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i+1”)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很难在实际研究中确定最近发展区的内涵。针对这一点,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解释说,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同活动,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则涉及被动性的接受过程。lantol也曾辩护说,把最近发展区等同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完全是一个误解。不过笔者认为,人们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在实证研究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难以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的边界,这也使得人们把对krashen的批评指向了社会文化理论。

作为一个新兴的流派,语言社会化理论也存在概念解释不清的问题。就语言社会化这一概念本身而言,大多数研究者依然沿用schieffelin和ochs在人类学早期研究中所下的定义。其实,正如zuengler和cole所指出的那样,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语言社会化概念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从广义上说,语言社会化是一个伴随人们终身的过程,不是仅限于儿童时期。因此,学者们在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二语习得研究时,应该对其涉及的各种关系和因素进行明确界定,否则,就会由于概念的模糊而导致实证研究的解释力被削弱。其次,二语习得领域的语言社会化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基础性的研究比较薄弱,这一点也得到了语言社会化研究者(如watson-gegeo和neilsen)的承认。另外,从研究方法来说,语言社会化研究不仅需要对学习者的语料进行微观的分析,发现语言认知的细微变化,而且还要研究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对语言认知的影响。而如何将这两方面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四、结语

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趋势。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二语习得作出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其遵循的路线是一致的,即从社会情景互动的视角考察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为认识二语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启示。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对支架概念的论述,在课堂中组织合作学习,开展同伴互评作文等。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语言社会化的概念引入课堂,通过分析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课堂交际,发现课堂话语所蕴含的认知价值倾向,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实现第二语言的社会化。因此,在社会学转向的背景下如何将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应用于课堂实践,是二语习得研究者和语言教师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lantolfjp,thorne sl.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besis of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watson k a,neilsen s.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sla[m]//doughty c j,long m h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blackwell,2003.

[3]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1978.

[4]俞洪亮《口头话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导读[m]//boxer d,cohenad口头话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高一虹,周燕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2009(1):123-128.

[6]schieffelinb,ochse language socialization[j].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1986(15):163-169.

[7]bronerm,taronee is it fun?language play in fifth gradespanishimmersion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1,85(3):363-379.

[8]k1nginerc,defining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rnent in us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2):240-261

[9]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nity press,2003.

[10]watson—gegeo k a mind,language and.epistemology:towards alanguage socialization paradigm for sla[c]//plenary address presentedat pacslrf,honolulu,october,2001.

[11]zuenglerj,cole k language soclalizatio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lm]// hinkel e handbook of research m 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maha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

[12]chomsky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foils,1981.

[13]anderson j.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83.

[14]kasper g“a”stands for acquisition:a response to firth and wagner[j].themodemlanguagejournm,1997,81(3):307-312.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6)

20世纪80年代,基于普遍语法的研究在诸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学派以研究人类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为其主要目标,试图解释第二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路径,人们开始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索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如以Lantolf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和以Watson-Gegeo为代表的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Paradigm)。这两种理论模式相辅相成,不仅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社会系统的认识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本文拟从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对这两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一、理论基础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侧重研究学习者如何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语言认知能力,但其理论基础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文化理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对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就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借助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重构自己的心理结构。因此,在Vygotskv看来,语言学习过程就是连接社会语言和心理语言的支架,学习者则是在复杂的社会认知任务中的积极参与者。Vygotsky关于调节、活动、支架和最近发展区等概念的论述形成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核。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antolf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将Vygotsky的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进行了不断的解读,并尝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揭示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

语言社会化理论最早是由人类学研究者Schieffelin和Ochs提出的,后来被Watson-Gegeo等一批学者广泛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根据Schieffelin和Ochs的研究,将语言社会化定义为儿童或初学者通过语言形式的学习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其间包括接受相应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习俗。其概念的形成可追溯到早期人类学家Sapir和Who等人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论述,即认为儿童在获得语言的同时亦形成了自己观察世界的视角。然而从其心理学基础看,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受到了Vygotsky的学习理论影响,即强调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在心智功能发展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另外,生态语言学的整体论思想也为语言社会化研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为此,学界有人主张从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分析和研究语言,把语言的学习和社会文化的适应看作同一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作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两大新兴流派,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前者的理论来源为认知心理学,后者则主要源于语言人类学的研究;社会文化理论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语言社会化理论则把儿童对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的过程。

二、主要观点

在语言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背景下,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语言习得现象进行了解释,两者虽有一些重叠的地方,但仍不难看出其观点上的差异。根据社会文化理论,人类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一辅助工具的调节才能得以发展起来。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儿童或不成熟的个体总是离不开父母、老师等他人的指导或调节,所以儿童的语言主要经历了从社会言语、自我中心言语、自我言语到内在言语的发展路径。其中,自我言语是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常见形式,儿童的这种自我话语不是针对外在的谈话伙伴,而是有意或无意的自言自语。儿童常用的自我话语形式包括模仿、重复等,在交互作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作为语言发展从外部转向内部的过渡阶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这种自我言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后进行的针对成人二语学习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学习者的自我言语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纠正,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

除了调节理论和自我言语之外,社会文化理论还阐述了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将活动定义为心理发展得以实现的社会实践,包括主体、客体、行动和操作的集合。对语言习得而言,活动的意义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增进语言规则内化的社会文化背景。目前,活动理论在二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主体性研究、词汇学习、交互活动分析等。

另外,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的作用在于协调社会互动和更高层次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为揭示二语学习者可能达到的心理表征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Kinginer从技能、支架和元语言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最近发展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就技能习得而言,Kinginer认为,就是在语言课堂中,学习者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交际活动,发展其语言使用的技能。而所谓支架就是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儿童通过他人调节的方式完成原本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获得新的知识技能的一种辅助物。Kinginer提出了支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两种途径,即RIF(激发一反应一反馈)模式和IRE(激发一反应一评价)模式。Ellis的研究认为,支架对第二语言学习具有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初学者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如果缺少教师交互性的反馈,就很难在课堂上获得提高语言技能的机会。

与社会文化理论相似的是,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着眼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但其关注的焦点是学习者如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习者所参与的社会交互过程密切相关。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许多社会文化信息,如社会习俗和规范、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等都是通过语言的习得内化为学习者的知识系统的。因此,在儿童母语习得中,认知能力的建立与儿童的环境体验和社会交际密切相关,语言习得过程与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属于同一过程。由此可见,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必然会制约儿童所接触的语言形式,同时也对儿童如何使用语言产生影响。由于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句法、语义和语篇能力的习得对儿童构建其语言与文化知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思考,一些学者(Watson-Gegeo和NEilsen,Zuengler和Cole等)指出,语言社会化理论不仅适用于儿童母语习得研究,而且也能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现象。因为语言学习总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直接影响所教语言的具体形式以及语言的表征方式。就课堂学习环境而言,其中蕴含的语言社会化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二语言课堂虽然无法复制外界的真实社会环境,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种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全新文化体系,有助于儿童和成人克服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促进语言社会化的进程。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使语言、学习和认知等概念获得了新的解释。与传统的语言习得观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不再把语言看作单一、孤立、理想化的系统,而是把语言和社会文化行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二语习得研究摆脱了模块化的语言观。

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语言习得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两者均认为,语言与文化的习得以及认知水平的发展均取决于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的社会互动,这与过去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流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普遍语法为导向的研究剥离了语言的社会属性,着重研究语言内在的原则与参数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体现了人们对语言属性本质的再认识。

三、简要评价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出现的社会学转向并不是偶然的,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关。从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普遍语法学派的影响由来已久。根据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简称UG),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由于每个人的语言认知体系中都有uG知识系统,而UG体现了每个人的心脑语言机制,因而UG由一套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广义规则和原则构成。20世纪80-90年代的二语习得研究大都是在上述UG的框架里进行,并成为当时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流派。基于语言普遍性的观点,也有学者(如Anderson,Kasper等)主张把二语习得纳入认知科学的领域进行研究,认为习得一门语言意味着建立一套新的知识结构,应该在认知科学的框架内解释二语习得现象,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则仅仅起着辅助l生的作用。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Vygotsky的认知心理学观点,因此,两者都不否认认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但与传统的普遍语法学派和认知学派观点明显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强调认知源于人的社会交互作用,因此,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文化理论则把语言学习看作社会活动与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不仅展现了这一问题的多维视角,而且也是对语言习得认知过程复杂性的全新解读。

不过,无论是社会文化理论还是语言社会化理论,还都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就前者而言,有的学者指出,社会文化理论没有将语言本质作为一个系统做出深入细致的研究,难以回答一些涉及语言本体习得方面的问题。例如,二语初学者在习得英语过去式时,可能会将不规则动词(如go)误用为规则动词形式(goed),这种不正确的用法显然是学习者错误推论的结果,单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很难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另外,也有学者批评说,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i+1”)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很难在实际研究中确定最近发展区的内涵。针对这一点,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解释说,最近发展区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同活动,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则涉及被动性的接受过程。Lantol也曾辩护说,把最近发展区等同于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完全是一个误解。不过笔者认为,人们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在实证研究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难以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的边界,这也使得人们把对Krashen的批评指向了社会文化理论。

作为一个新兴的流派,语言社会化理论也存在概念解释不清的问题。就语言社会化这一概念本身而言,大多数研究者依然沿用Schieffelin和Ochs在人类学早期研究中所下的定义。其实,正如zuengler和cole所指出的那样,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语言社会化概念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从广义上说,语言社会化是一个伴随人们终身的过程,不是仅限于儿童时期。因此,学者们在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二语习得研究时,应该对其涉及的各种关系和因素进行明确界定,否则,就会由于概念的模糊而导致实证研究的解释力被削弱。其次,二语习得领域的语言社会化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基础性的研究比较薄弱,这一点也得到了语言社会化研究者(如watson-Gegeo和NEIlsen)的承认。另外,从研究方法来说,语言社会化研究不仅需要对学习者的语料进行微观的分析,发现语言认知的细微变化,而且还要研究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对语言认知的影响。而如何将这两方面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四、结语

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趋势。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二语习得作出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其遵循的路线是一致的,即从社会情景互动的视角考察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为认识二语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启示。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对支架概念的论述,在课堂中组织合作学习,开展同伴互评作文等。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语言社会化的概念引入课堂,通过分析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课堂交际,发现课堂话语所蕴含的认知价值倾向,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实现第二语言的社会化。因此,在社会学转向的背景下如何将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应用于课堂实践,是二语习得研究者和语言教师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LANTOLFJP,THORNE SL.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besis of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WATSON K A,NEILSEN s.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SLA[M]//DOUGHTY c J,LONG M H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Blackwell,2003.

[3]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1978.

[4]俞洪亮《口头话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导读[M]//BOXER D,COHENAD口头话语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高一虹,周燕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2009(1):123-128.

[6]SCHIEFFELINB,OCHSE Language socialization[J].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1986(15):163-169.

[7]BRONERM,TARONEE Is it fun?Language play in fifth gradeSpanishimmersion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1,85(3):363-379.

[8]K1NGINERC,Defining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rnent in US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2):240-261

[9]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nity Press,2003.

[10]WATSON—GEGEO K A Mind,language and.epistemology:Towards alanguage socialization paradigm for SLA[C]//Plenary Address presentedat PacSLRF,Honolulu,October,2001.

[11]ZUENGLERJ,COLE K Language soclalizatio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LM]// HINKEL E Handbook of Research m 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Maha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

[12]CHOMSKY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Foils,1981.

[13]ANDERSON J.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83.

[14]KASPER G“A”stands for acquisition:a response to Firth and Wagner[J].TheModemLanguageJournM,1997,81(3):307-312.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7)

引言:语言是文化的有效载体,不同民族文化的氛围内势必会出现不同形态的语言文化,这种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就成了语言的差异。通过语言的对比分析,我们能够找到其他民族语言的特色和风格,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语言研究层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有个新的认识,发现其中有利于母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先进经验,这种研究不仅有利于认识了解外语文化的特点,还有利于减少语言文化交流时的表达错误,避免不适当的运用,进而促进中西语言的交流互通。

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是基于认知科学和语言科学的结合是人类语言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新的发展趋势,这门学科的主要观点对传统语言理论的观点提出了明确的、全新的挑战。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者都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前景充满着希望。

(一)哲学基础

在认知语言学的形成过程中,其哲学理论的体现非常明显,它是建立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是现实主义认识论的直接体现,其研究过程不受唯心主义的影响,也没有受到客观主义的左右,这种新的经验主义理论与传统的经验主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它认为一切的认知都是非绝对的,不可能离开客观现实而存在,其存在的环境只是相对性的,这样的认知和经验才是具有价值的和真实的。同时它还强调经验对于人认知客观事物的影响,进而影响语言的表达和描述。认知语言学会对传统的一些观念、知识、推理等作出新的解释和阐述。

(二)认知心理学基础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认知心理学,这个新的分支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论,用于研究人的认知心里的变化过程,还主张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在认知的影响下进行的。认知语言学继承和发展了经验主义和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和观念,并将二者进行了融合和运用,它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神是分不开的,认知的过程就是人主动扩展的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认知和语言基础

语言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反映,是智力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与认知语言学密切相关,是认知过程的组成要素。

1、认知与语言相辅相成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又是认知的直接体现,当认知的过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语言就出现了,是认知的衍生物。以英汉为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体现了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同,导致认知上的差异,进一步的体现就是汉语和英语在结构、语法、语句等方面的差异。

2、语言促进认知的发展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人们会找到更加快捷的方法来表达认知,这就锻炼的人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有利于认知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的基础上,人类通过语言可以发现一些具有相关性的新事物,这就是新的认知过程,再加上人与人之间语言的沟通交流,交换彼此认知的经验,有助于个体认知的发展。英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的,在语言的运用中,逐渐完善,发现新的语言符号,不断地扩充语言的结构和要素。

3、语言是认知的有效载体

人类认知的过程总共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的认知;二是间接地认知。间接认知简单地说就是拿前人的认知来认知事物的过程,对于前人来说是直接认知,而对于后来引用的人来说是间接认知。直接认知是人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交流、记载等方式传下去,人对事物的认知只有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表明是自己的,经过一系列的演变过程最终变成社会的认知,从而不断地积累和传递。

二、认知语言学在英汉语言差异性方面的体现

(一)语言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英汉语言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这些差异直接或者间接的与语言文化观念有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世界观方法论的差异、认识论的差异等方面,英汉语言观念的差异对语言的运用、方法、所起到的功能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也决定了在实际交往中交往风格、行为的差异。

西方人在语言使用上讲究的是介绍,惯于表明自己,这种做法是向外扩展和延伸的体现,通过语言将内心的一切感触都表达出来。然而在中国文化中,人民不那么热衷于用语言表达自己,讲究的是婉转、隐含,减少与别人的对立,有意无意的在克制自己,在语言交流中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是民族特点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二)在语言词汇的逻辑运用上存在差异

词汇是语言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发展赖以生存的支柱,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词汇运用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词汇运用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搭配习惯的不同,就拿简单的姓名来说,汉语中讲究姓氏在前,名在后,而在英语中却是恰恰相反;汉语中一个简单的“开”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汇,但是在英语中却因表达对象的不同而意义就不同;在词汇搭配意义上,英语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文化涵义,并不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所能包含的,这就造成了在英汉互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解。

在英汉语言的研究中,不仅要注重研究方法、研究原则、研究理论的科学运用,还要注重不同民族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英汉语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8)

二、主要观点

在语言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背景下,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语言习得现象进行了解释,两者虽有一些重叠的地方,但仍不难看出其观点上的差异。根据社会文化理论,人类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一辅助工具的调节才能得以发展起来。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儿童或不成熟的个体总是离不开父母、老师等他人的指导或调节,所以儿童的语言主要经历了从社会言语、自我中心言语、自我言语到内在言语的发展路径。其中,自我言语是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常见形式,儿童的这种自我话语不是针对外在的谈话伙伴,而是有意或无意的自言自语。儿童常用的自我话语形式包括模仿、重复等,在交互作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作为语言发展从外部转向内部的过渡阶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这种自我言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7]。随后进行的针对成人二语学习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学习者的自我言语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纠正,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除了调节理论和自我言语之外,社会文化理论还阐述了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者将活动定义为心理发展得以实现的社会实践,包括主体、客体、行动和操作的集合。对语言习得而言,活动的意义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增进语言规则内化的社会文化背景。目前,活动理论在二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主体性研究、词汇学习、交互活动分析等。另外,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的作用在于协调社会互动和更高层次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为揭示二语学习者可能达到的心理表征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Kinginer从技能、支架和元语言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最近发展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8]。

就技能习得而言,Kinginer认为,就是在语言课堂中,学习者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交际活动,发展其语言使用的技能。而所谓支架就是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儿童通过他人调节的方式完成原本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获得新的知识技能的一种辅助物。Kinginer提出了支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两种途径,即RIF(激发—反应—反馈)模式和IRE(激发—反应—评价)模式。Ellis的研究认为,支架对第二语言学习具有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初学者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如果缺少教师交互性的反馈,就很难在课堂上获得提高语言技能的机会[9]。与社会文化理论相似的是,语言社会化理论同样着眼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但其关注的焦点是学习者如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语言社会化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习者所参与的社会交互过程密切相关。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许多社会文化信息,如社会习俗和规范、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等都是通过语言的习得内化为学习者的知识系统的。因此,在儿童母语习得中,认知能力的建立与儿童的环境体验和社会交际密切相关,语言习得过程与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属于同一过程[10]。由此可见,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必然会制约儿童所接触的语言形式,同时也对儿童如何使用语言产生影响。

由于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句法、语义和语篇能力的习得对儿童构建其语言与文化知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思考,一些学者(Watson-Gegeo和Neilsen[2],Zuengler和Cole[11]等)指出,语言社会化理论不仅适用于儿童母语习得研究,而且也能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现象。因为语言学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直接影响所教语言的具体形式以及语言的表征方式。就课堂学习环境而言,其中蕴含的语言社会化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二语言课堂虽然无法复制外界的真实社会环境,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种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全新文化体系,有助于儿童和成人克服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促进语言社会化的进程。把语言社会化概念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使语言、学习和认知等概念获得了新的解释。与传统的语言习得观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不再把语言看作单一、孤立、理想化的系统,而是把语言和社会文化行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二语习得研究摆脱了模块化的语言观。虽然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对语言习得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两者均认为,语言与文化的习得以及认知水平的发展均取决于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的社会互动,这与过去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流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普遍语法为导向的研究剥离了语言的社会属性,着重研究语言内在的原则与参数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体现了人们对语言属性本质的再认识。

三、简要评价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出现的社会学转向并不是偶然的,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关。从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普遍语法学派的影响由来已久。根据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简称UG),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由于每个人的语言认知体系中都有UG知识系统,而UG体现了每个人的心脑语言机制,因而UG由一套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广义规则和原则构成[12]。20世纪80—90年代的二语习得研究大都是在上述UG的框架里进行,并成为当时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流派。基于语言普遍性的观点,也有学者(如Anderson[13],Kasper[14]等)主张把二语习得纳入认知科学的领域进行研究,认为习得一门语言意味着建立一套新的知识结构,应该在认知科学的框架内解释二语习得现象,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则仅仅起着辅的作用。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Vygotsky的认知心理学观点,因此,两者都不否认认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但与传统的普遍语法学派和认知学派观点明显不同。语言社会化理论强调认知源于人的社会交互作用,因此,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文化理论则把语言学习看作社会活动与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不仅展现了这一问题的多维视角,而且也是对语言习得认知过程复杂性的全新解读。不过,无论是社会文化理论还是语言社会化理论,还都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就前者而言,有的学者指出,社会文化理论没有将语言本质作为一个系统做出深入细致的研究,难以回答一些涉及语言本体习得方面的问题[15]。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9)

特定的语言和其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围绕结合社会因素探索语言问题这一观念,Firth继承和发扬了Malinowski关于语言是一种行为方式、具有社会功能的观点,强调要把语言放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研究,提出了言语情景的概念,创立了语言学研究中的语境学说,认为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在语境中的可能。随后陆续发表的语境和语域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在人使用语言认知和交流的过程中,肯定会程度不一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然环境中也包含历史文化风俗等因素。正因为如此,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层次的认知取决于社会文化因素。最新的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语境的各个方面都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过程。如Norton从身份构建这一切入点出发,揭示了社会文化语境形成的二语习得者与目标语之间的权势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影响。[5]正因为语言具有社会性,所以语言习得(即语言知识的构建)很难与语言产生和使用的社会文化割裂开来。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二语习得的社会学转向肯定了语言的社会性,认同语言是社会现象而非心理现象,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与学习者的环境体验和社会交际密切相关。从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派的角度来看,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充分肯定了语言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二语学习的社会因素理论化,并且通过这个宽泛的框架,为二语研究注入了社会化理论。

二、研究视角的靠拢:对交际互动的重视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当前较为活跃的社会文化派与认知派理论上的最大分歧在于,社会文化派不赞同学习发生在个体内部,而认为人的高级认知来源于社会交往活动,因此特别强调交际和互动在认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于交际本身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这样,身心、内外或思维和交际活动就通过语言符号得到了统一,即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在心智功能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但交流不仅仅只是语言学习的工具,按照Hymes的看法,交际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语言交际能力问题涉及很多因素,除了语言结构、语境文体、跨文化言语行为意识等方面外,还有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1960年代,受人权运动时代的影响,语言问题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基于Fishman对移民语言状况的考察,Bernstein对不同阶层成员,特别是儿童语言的考察,以及Labov对黑人英语的调查,社会语言学在兴起之初已发现三条重要的原理:语言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的;人们有可能掌握几种结构各异的语言或变体;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语言规划和社会规划加以改变。也就是说,在社会语言学研究者看来,社会中的语言使用者具备使用变体的能力,对变体存有主观态度,可以在交际中加以选择使用。语言系统是异质性的,充满内部变异。语言作为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系统联系在一起,从心理学角度考察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变体的主观认识和态度,以及上述带有社会性质的评判对语言使用者言语行为的影响,是社会语言学主流之一语言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从个人角度研究说话人对语言的态度是可行且必要的。语言态度归根结蒂反映了对语言使用者和用法的态度。对社会心理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心理实验的方法获取研究素材,如配对变语法测试受试者对操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态度,并且经常结合使用语义微分尺度,使说话人的特点得到更确切的分析。语言社会心理学对语言态度的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的理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二语习得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ambert和Gardner的二语习得中的态度与动机理论,其研究重心主要放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对他们最终的成功所具有的影响之上。研究结果表明,二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态度会影响其习得效果。Giles的言语适应理论是继Lambert方法后该领域在理论上的新进展,也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语境中交际者的心态和言语选择行为。语言使用者趋同或趋异的言语选择,突出强调了社会交流中语言使用者对对方的认同或不认同的态度和行为,解释了言语交际中风格变化的策略背后的主观情感和动机。[6]言语适应理论为语言变体研究增添了动态的角度,体现了社会语言学自身从典型描写到解释预测的研究发展路径。这种解释性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Labov对语言变异描绘精细但局限于静态的不足。另外,这方面的研究也凸现了个人是如何通过语言选择来显示自己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在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社会因素可以被视为是相互建构的:身份影响语言的使用;语言的使用也是塑造身份的过程。总的来讲,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与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派注重真实语境、身份和体验,这与多种语言互动的主张不谋而合。从理论上讲,当前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中语言变异研究的成果,如语言变体的辨识、语域的认知等,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提供了系统的、受社会条件影响的二语变体数据,对二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语码混合、语码转换及言语适应策略等交流中的言语选择,使交际语言运用能力目标得以形象化地表达。对交际中的语言行为,如道歉、赞美、邀请、拒绝、请求等的研究,为二语习得跨文化言语行为意识的培养勾画了发展目标。

三、学习观的认同:基于使用的学习

如前所述,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派主张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始于人际交往的。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与人交往,在交往互动中进行意义的建构。比如,学习者很容易注意到词汇的习得伴随着对一定社会文化情境的深入了解,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汇意义可能会发生改变,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并不固定。对范畴的掌握意味着根据交流需要对语言规范遵从或背离。事实上,语言的习得和使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语言是人际交流、社会活动的中介,而言语交流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因此语言学习即语言使用。反过来,语境中对于语言使用也可以巩固和加强语言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文化派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习得过程即语言的使用过程,认为真实世界中使用的语言对学习来说是根本性的而不是辅的,使用不是习得的结果,也不是手段。正因为社会文化派坚持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间划等号,如此强硬的立场招致了认知派主张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是二语习得而不是语言的使用的激烈批评,反对把二语习得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二语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7]。在习得即使用这一点上,社会文化派完全可以从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的最新流派———认知社会语言学那里找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认知社会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和经典社会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的普遍原则与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但由于语言意义并非孤立存在,是在人类互动中产生及传递的,因此认知语言学所理解的语言概念及其基本结构也关系到社会和文化情境下的认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从话语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越来越关注语言的社会性。基于用法的主张本来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立场,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来源于使用,说话者为了交际和社会交互的目的识解自身体验,而听话者也为同样的目的识解说话者的话语,因此认知语言学渴望对语言的社会交互性做出自己的贡献[8]。上述原因将认知语言学引向社会变体研究。对于在基于用法的方法论体系中该如何理解语言系统、为什么变体研究具有重要性的问题,认知社会语言学家Geeraerts认为,由于语言使用的行为是语言学的最基本事实,语言系统只被看作是对语言行为中出现的模式进行抽象和概括。他谈到,“Thereisusage,thereistheinteractionbetweenpeople,theinteractionissociallystructured,andthelinguisticsystemisanabstractionoverthatsocialstructure……”[。可见,语言使用者学习语言的过程并不是将自己与所谓的系统进行校正的过程,而是在社会互动中与其他语言使用者相互调整的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Geeraerts认为,由于每个人的接触范围有限,这些调整都是不完全的,并具有各自的社会结构。因此,在基于用法的方法论里,语言变体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互动影响了语言使用者的个体语言知识系统。综上,结合语言习得,可以有如下理解。第一,任何语言的使用者都是学习者;第二,习得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结果,更应将其看作是一个永远的、不间断的过程;第三,应重视真实的语境、不同的参与者、不同的身份,应重视不同的社会语境、交际者、社会群体导致的隐喻变异,重视隐喻背后的文化模式,其重要性可能不次于教室语境。

四、对学习对象的共识:关于规范和标准

语言的变异性和标准化都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面对语言内部变异和动态发展的事实,有必要编撰一整套言语社会遵循的统一规范,来对上述情况有意识地压制,以便服务于国家化进程、国家象征、社会统一、实际需求与学校教育的开展等。这就是标准语产生的缘由。其本质也是一种发生在一定社会和历史空间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按照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语言变体没有优劣之分。从功能的角度看,语言形式对应社会功能,社会语言学关注的是交际功能和交际任务的完成及其效应。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标准语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能满足适应较高语体的功能需要,但不能由此认为标准语就比其他变体更为优越。从学校教育角度上来讲,课堂教学也需要一套规范,因而标准语是很好的选择。由于学校教育的强化,学习者倾向于认为标准语形式是正确的,而其他方言和变体形式是错误的、不规范的、听起来是不对的。事实上,在交际者感情不认同的场合,如团结模式中,由下而上的力量有可能出现对标准语的趋异和背离,比如,标准语显然难以适应较为低端的语体。另外,标准语虽然保守,其变化虽然缓慢,但是它仍然是有变化的。标准语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的标准化程度是不一致的,其程度最高的是书面形式,较低的可能是它的语音。特别是在当今语言国际化、多元化、多文化、多变体的形势下,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二语学习者应尽量了解语境和身份的多样性,尽可能地增长变体的知识和使用变体的体验,以有利于二语学习。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10)

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常见现象,它能调节气氛,减缓压力,修复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幽默的研究引起了各学科学者的重视,其中包括心理学、文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等等。本文将简要的介绍语言学角度的幽默研究。

一、三种经典幽默理论

关于幽默的研究历史悠久,在早期众多的西方理论中,人们大致将其分为三种:(1)社会行为角度的优越论,这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代表人物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所谓优越,即指幽默源于人们对于他人的优越感,是对他人的缺陷和错误的嘲笑。(2)精神分析角度的释放论,主张这种观点的是弗洛伊德,即幽默是用于缓解紧张或应付交际中困难或窘迫的情况的。(3)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主要人物是康德和叔本华。他们认为,幽默是在荒谬的,意想不到的,以及不协调的上下文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三种被视为经典的传统幽默理论。尽管这三种理论都有其不完整之处,但是它们提出的幽默的基本机制都为以后的幽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后来各个学科的学者在对幽默的研究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三种经典传统理论的影响。

二、幽默的语言学研究

幽默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们极大的关注。在语言学范围内,大多数学者们从修辞学,语用学,等不同角度来研究幽默。

(一)修辞学角度

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的幽默研究主要集中于修辞学研究方面。代表作有胡范铸(1991)的《幽默语言学》和谭达人(1997)的《幽默与言语幽默》,他们对幽默的修辞结构和技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都把幽默看作语言使用中的修辞方式。幽默修辞学研究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重视幽默的深层特征以及幽默共有的普遍特征,因而忽视了对幽默内部原理及其产生动因和过程的考察,同时对幽默相关的语境因素、主客体因素重视不够。

(二)语用学角度

与修辞学不同,语用学在研究语言现象时,注重语境和主客体因素。在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言语幽默的理论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是格莱斯的合作原则(CP)、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RT)。

(三)认知语言学角度

在运用认知工具解读幽默之前,语言学家们只把言语幽默当做一种表面语言现象、一种文体、一种修辞手法、或者仅仅是一种语用现象。但是,学者们渐渐地意识到,幽默的发生离不开人类的心理认知世界对致笑的解读和意识干涉,因此,真正解开幽默谜团的首要步骤和根本途径是探索和揭示人们在发笑的同时的认知过程。对于幽默的生成机制的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并非一个封闭的、自足的系统,句法与语义是不可分的,语义在句法中起着中心作用,句法结构与句子的意义都是有认知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给幽默的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

1.语义脚本理论(SSTH)和言语幽默的普遍理论(GTVH)

自从Raskin(1985)的开山之作《幽默的语义机制》发表以来,幽默语言学研究就确立了以认知为取向。Raskin在乖讹-消解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幽默的语义脚本理论”(SSTH),用“脚本”来表示无标记的认知结构。认为笑声源于处于一个语篇内兼容的两个脚本之间的对立,这个理论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关于幽默理解的理论。为了对SSTH进行修正,Attardo和Raskin(1991)提出了“言语幽默的普遍理论”(GTVH)。GTVH在语义脚本重合与对立的基础上,引入五个知识资源,并按照由低到高的层级加以排列。尽管GTVH已经具备认知因素,并在解释力上大人超越前人,但正如一些学者批评的那样,从计算的角度来看,GTVH仅仅是一个模型的早期草图,许多基本建构尚未严格界定,对脚本或脚本对立的确定还是依赖于分析者的直觉。

2.概念整合理论

以上两个理论是用来专门研究幽默言语的理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可以用于幽默研究,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

概念整合理论的理论雏形是心理空间理论,理论源头是莱考夫和约翰森的概念隐喻理论。简要地说,概念整合理论认为,人脑中有两个输入空间,被编为1和2,他们是来自两个不同认知域的心理空间。除此之外,还有合成空间和类指空间。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人们使输入空间1和2中的成分有选择有结构的进入合成空间,而类指空间则概括它们的某些共核结构。两个输入空间一经整合,即可展开推理迁移,其间通过组构、完善和扩展的方式在合成空间产生新创结构。概念整合理论对人们解读幽默言语时的认知心理过程及其所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维系统做了详细科学的诠释,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框架转换理论

认知语言学范畴内的“框架转换理论”也被用于研究幽默言语,代表人物是明斯基和库尔森。明斯基总结了许多幽默言语的一些共同的特性,认为说话人为了制造幽默效果,开始从一种视角来描述场景,然后忽然的引导(典型的方法是使用一个词)听话者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来重新解释原来的场景。库尔森将解释意义的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称为“语义跃迁”。这借鉴了三大传统幽默理论之一的乖讹论,与语义脚本理论也有很大的相似处。

4.其他理论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在研究言语幽默的过程中,不单一的使用一种理论,而是将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如王文斌、林波(2003)就将概念合成理论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应用于幽默的解读机制,提出了一个认知语用工作模型。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关联理论中推理的过程也是从认知的视角对幽默言语进行解读的,而上文中提到的语境也不仅仅是指语用学中的语境,而是强调了“认知语境”。所以,我们可以说,关联理论在解释诸如幽默等语言现象的时候,已经涉及了认知的因素。

三、结语

对于幽默的研究,不管是国内都是国外,都历史悠久,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此需说明的是,语言学范围内的研究主要关注言语幽默,不包括动作幽默,情景幽默等现象。语言学家们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研究,所拥有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可以说他们只是在某一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语言学领域的幽默研究,希望对各领域学者进一步深刻的揭示幽默的奥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蒋冰清. 预设理论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阐释[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14-18.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11)

 一直以来,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等普遍关注思维、语言、文化中的相关性问题。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共性论的争论始终没有停休,由于不同时期的流行思潮有所不同,因此两种观点也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交替占据主要位置。sapir-whorf是语言相对论的代表人物,他对语言机思维的相互关系提出假设。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将对思维惯性产生直接影响,思维是“概念思维”或者“语言思维”,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内容与表达方式。[1] 

 一、语言相对论概述 

 在whorf的语言相对论中,表达方式往往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因此很多学者在理解相关观点时产生一定疑问。有关他对语言、思维、文化关系的研究,被统称为“沃尔夫假说”。沃尔夫假说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极端语言决定论;二是温和语言相对论。一方面,语言决定论中,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了思维方式,对于现实的感知不能独立于语言之外; 另一方面,语言相对论中,语言产生了某些认知中的偏差,引导更多人们关注这方面问题,因此说语言的差别体现了思维的差别。[2] 

 一直以来,诸多学者批判语言决定论,认为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那么whorf将无法获知霍皮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whorf的本族语言为英语,因此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在英语基础上,那么就无法关注到霍皮语的人生观、价值观。实际上,whorf表达的观点与理论仅引发人们的关注,但是他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极端思想产生的矛盾逻辑。更多时候,他表达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通过语言引发了几种认知偏差,语言模式并没有绝对性限制,而是与其他文化模式相融合,将人类的思维与感知推向习惯性渠道;②语言引导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③每种语言都可以表达概念,但是表达的程度有所不同;④语言对事物的范畴化方式,将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3] 

 whorf认为,在一种语言中将词汇划分为动词与名词,将会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影响。例如波浪、烟雾、闪电等,并没有更多地倾向于实物物体,但是在英语中属于名词;但是在霍尔语中,却将这些自然现象定义为动词,因此可以说霍尔语主要通过不同方式来看待这些现象。在上世纪50年代,“沃尔夫假说”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诸多人类学、心理学研究者围绕这一假说进行实验,但是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矛盾性。相关证据表明,沃尔夫在分析个别霍尔语时,存在一定简单化、狭隘性,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也有一些实验结果表明,“沃尔夫假说”也有合理之处,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4] 

 二、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随着whorf对语言机思维关系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语言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在语言相对论中借鉴了先进的理念。认知语言学强调切身经验,以此认知人类心智,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有机结合。在认知语言学中,认为语言来自人类的心智,同时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的组织原则基本类似。[5]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认知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心态、文化、心理等。 

 1.经验范畴研究 

 在“沃尔夫假说”中,深入探索鉴于语言普遍性基础上的语言特异性。以普遍性作为标准,分析某种语言的特殊性。whorf认为,所有思想语言都可以共同享用同一个概念,甚至处于连自己都不明确的队列中。因此,各种语言最终都会步入“普遍性”发展之路。以当前认知语言学的语义分析情况来看,思想的影响已经发挥作用。whorf将特殊的语言规则认定为既独立又约束的基本范畴,同时明确具备普遍性特征的语法范畴,[6]而认定语言思维基础成为人类的认知共性,每一种语言都与其他语言有所区别,可作为独立性的系统模式,体现了不同的形式和范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既可实现沟通,也可分析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认识到或者忽略某种特定的现象与关系,细化推理过程,形成个性化的意识空间。 

 whorf认为,每一种不同的语言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模式,这一意义也就是通过语言结构、语言之外的标准等共享而建立。大家普遍认为,来自语言之外的标准,就是奠定在人类生理学基础上的一种情感经验与普遍感知。whorf认为,这种普遍性已逐渐被“格式塔心理学”所接受并充分证实。[7]若想描述语言的各种差异,就需要寻找通过非语言学作为标准对象的描述方法。一般所谓的人类经验,没有考虑到哲学或者语言学方面的问题。仅仅认为视知觉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样的,并与熟悉的知觉类似,难以超越法则。应该认识到,这种有关视觉的处理,体现了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轮廓类似。有关类别问题,运动感知大多与模糊的轮廓感知相关。[8] 

 在“沃尔夫假说”中,将视觉经验认定为可以直接、间接地“投射”,提供了人类经验的模板,并在投射过程中产生外在的“场”。同时,whorf认为,在人类思维意识中,存在一些普遍性、大众性经验,即“自我场”。在“自我场”中,具备独特的格式塔规则,包括节奏、感觉特性等,可以从中判别思维与情感,“自我场”拥有自己独特的格式塔规则,包括节奏性、感觉特性等,可以从中区分思维、情感、听觉、味觉等词素,而谈到某一具体事物时,也可以体现“自我”。观察者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及他人的语言,再加上结合“自我场”的作用,[9]whorf认为在霍皮语中,并没有将“时间”一词看做是一种平滑性、流动性的连续体,在这一连续体中,世间万物都是遵循同一规律进行。在“沃尔夫假说”以及相关学术学派中,霍皮语的“无时间语言”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抽象的概念无法转变为具体的实体,也不可能存在于隐喻空间中。 

 2.语义范畴的深入研究 

 在whorf假说的经验主义理论研究中,有很多处理意义问题,但是并没有在经验现象中充分体现,例如work、sincere、mistake、promise等词汇。在人们的思维世界中,将形而上的本体论范畴和各种各样语言相关联,坚持“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原则,可以给霍皮语、英语等不同语言之间产生巨大差异提供一个参考框架,这一论点已经被认作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原理与前提。目前,有关利用经验图式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研究发展的动力。 

 whorf认为,所谓词汇意义就是单指某个单词的固定含义,通过所处的语法模式、句子中而控制。例如,在 “i went all the way down there just in order to see calvin”一句中,其中只有一个固定实指,就是“calvin”,而剩下的词汇在句式中则没有确定的内容,甚至我们常见的“see”,也并非日常所指之意,仅作为一个视觉图像而存在。[10]将词汇的意义当做一个抽象建构的过程,以单词“see”为例,在短语“to see”中,并不专指“receive a visual image(of calvin)”,而直接为“to meet(calvin)”,这种意义就是来自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相互融合。 

 在“沃尔夫假说”中,强调单词只有在具体的使用情境中才能体现真实意义,但仅此也有所不足。首先,我们必须表达出某一特定话语中的具体含义;其次,如果某个单词依赖于其他单词而存在,在互相融合的情况下,不会滋生其他释义,而真实的意义范围应该被限制在一定集合体中,也需要特殊方法来表达不同含义,以此证明它们和不同语法框架相联系。当然,“沃尔夫假说”并没有发展为真正意义的语义表征,仅认为语法意义具有高度抽象特征,但是无法通过语言来描述。[11]通过建构意义性概念,蕴含了深刻的语法意义。 

 为了可以应用各种语言,对语言范畴进行比较分析,再加上深入研究语言类型的客观需要,whorf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意念框架”。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假设意义存在于每个人可以感知的经验中,通过特殊的结构形式而存在,在客观世界发展中表现了映射关系。意义和认知域的范畴密切相关,包括时间与空间。任何一个范畴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刻画,如运动、场景等。可以将场景划分为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运动可以划分成连续性事件与孤立性事件;事件又可以划分为事件起因与事件结果;事件的起因再划分为“力的分配”,包括动力来源、任务、目标等。通过这一观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语言相对论的观点。 

 3.其他概念 

 whorf经常采取强烈性的建构手段,提出“原因-结果”、“行为-目标”等关系标记,深入研究“指令性与工具性”的因素可能性,同时也构建了如“联系性动词”、“状态动词”、“使役动词”、“结果性动词”等范畴,集合并分布“数量范畴”概念,对各种起始动词、延续动词、反复动词、进行体动词、完成性动词、未完成性动词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whorf的观念中,还对部分格、所有格、名词范畴等有所研究,认识到情感表达模式,包括话语方的情绪与情感等,并不是确切的观点。另外,有关关系意念、视觉意念、因果意念等,已成为不同语言之间比较专业概念的关键要素,应用广泛。[12]实际上,无论应用何种语言,若想确定范畴,都需要对语义、指称关系等进行判断。如果缺乏语义的概念指标,就无法判断某个因素到底是因果关系、延续性关系还是部分格标记。 

 whorf指出,他完全认可在确定不同结构语言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基本采取语义标准。但是“沃尔夫假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更加深入,而是将更多有关语言、思维的启发性、趣味性观念留给后人,为经验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引导人们思考更深层次的语言差异性。因此可以说,语言相对论的观点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为进一步发展认知语言学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艳艳.语言相对论的多维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2]林丽玲.从“语言相对论”看中西方文化语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陈利红.语言相对论视野下的语言视差现象分析及相关翻译方略[j].课程与教学论,2008. 

[4]蒲冬梅.自然语义元语言之思想探源及理论形成的机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5]陈运香.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6]林鉴.语言与思维的“蓝”与“绿”sapir-whorf假说的实证研究回顾[j].东京文学,2011,(8). 

[7]邱立中.论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的视觉与手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8]孙志青.二语习得中语境与文化问题的社会语言学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吉益民.试论沃尔夫的发现及其语言相对论[j].牡丹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