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竞技篮球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4:54

竞技篮球论文

竞技篮球论文篇(1)

关键词 篮球竞技 后备人才 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

当前篮球界对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加重视,并对当前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为了做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体育竞技,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当前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还不健全,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主要由体委负责。体委对篮球运动员智力和文化素质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篮球人才的综合素质较差。另外,中小学校严重缺乏篮球馆、器材等,而且很多教练员自身的业务素质较差。尤其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其更不利于篮球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单一

我国篮球运动员培养的主要模式是在业余体校训练的基础上,然后通过体校的相关训练,最后进入体工进行专业培养。这种培养篮球运动员的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形成的,其已经不能满足篮球运动更深层次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拓展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促进篮球运动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影响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政府行为的影响

1.竞赛制度

竞赛制度在篮球竞技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前竞技的条件在不断变化,其已经出现了多层次阶梯的现象。但通过对我国篮球竞技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其在竞赛形式、方法、内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对竞赛条件的转化起到阻碍作用。通过对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参赛情况进行统计,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参赛的次数较少,我国篮球竞技制度严重落后。

2.政策导向

针对省、市的全运会而言,很多省、市为了获取更好的地位优势和名次,为了拿到更多的金牌和分数,往往会砍掉实力较弱的竞技项目。对于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单位而言,其不能得到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导致一些单位会减少篮球人才的招生人数。这样的现状将埋没一些篮球苗子,最终造成篮球人才的严重浪费。

(二)科技能力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使我国体育事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体育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体育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篮球人才培养单位不断增加篮球竞技科学化的训练。

(三)教练员水平

在篮球竞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练员起主导作用。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很多教练员并没有分开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导致其坚持错误的身体训练指导思想进行训练,通常教练员过分重视专项身体训练。这样的教练员不利于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篮球竞技教练员不断增加训练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外界支持

通过对很多参加篮球训练青少年的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家长支持子女参加篮球训练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希望通过篮球训练能够提高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还能够锻炼子女的意志品质,使子女终身受益,显然家长的支持有利于促进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关于篮球内容报道的途径很多,包括:电视、报刊等,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参加篮球训练的积极性,并逐渐壮大篮球竞技后备队伍,显然外界支持是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物质保障

在实际的篮球竞技后备人才训练过程中,训练设施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则说明该地区的篮球竞技训练设施较好。在体校、业余训练学校中,如果具有齐全的训练设施,例如:篮球馆、专业身体训练器材等,这样的物质条件有利于篮球竞技运动员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篮球竞技后备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很多发达地区在社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开展了较高程度的运动会,显然物质保障在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在我国篮球竞技人才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存在陈旧思维模式的现象,传统的训练思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体育界长远发展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守旧的训练思维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了使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能够可持续发展,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对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视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省、市篮球竞技后备人才领导部门,扩大篮球业余训练,促进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竞技篮球论文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篮球规则及其演变。

1.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逻辑分析法;(3)对比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影响篮球运动规则演变的外因

2.1.1文化因素

郭永波在《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中指出:根据文化的定义可知篮球运动也是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隶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中的子文化,是人们在从事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篮球的自我观、价值观,篮球的技术、战术,篮球的各种思想、观念,从篮球发明到如今的规则比赛和制度,以及为篮球发展过程中物质成分和为炫耀篮球比赛过程的各种辅助活动。篮球也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现象,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肯定的。

2.1.2经济因素

李青梅、张华在《篮球规则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篮球运动的竞技性与商业化的矛盾不断出现,篮球运动的商业化成为促进篮球竞赛规则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商业与篮球运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商业的介入,使得篮球竞赛不单纯的是一场比赛,而是逐渐的使得篮球比赛带有某种商品的性质。篮球运动的商业化使得篮球运动发展更具有活力,人们渐渐的意识到,篮球运动不仅仅具有娱乐、健身、教育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篮球运动商业化的具体体现主要是传播媒体的介入,特别是电视转播的普及和广告的介入,这些对篮球运动的宣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它们也促进篮球运动发生适应商业化要求的变革,主要的是在篮球竞赛规则方面的修改,例如,比赛时间方面的修改和电视暂停的增加等。同时竞技篮球也是一种产业,经济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经济也越来越成为制约篮球运动的重要因素。

2.1.3政治因素

基拉宁认为在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8年间,发现他所遇到的95%的问题都是政治问题。萨马兰奇说他每天处理的问题90%是政治问题,而体育问题只占10%。这说明了体育与政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篮球运动不单纯是一种体育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不可能超越独立于政治活动之外,必然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篮球运动是人的运动,篮球规则是人来制定的,要人来遵循,其过程也是由人来执行。而人是社会中的人,他们是和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是和一定的政治联系在一起的。规则的制定者必然会植根于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之中,使竞赛规则尽可能的适合本民族运动的习惯和特点。

2.1.4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有所不同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制作方法与技能。

自从nba开拓中国市场以来,越来越受到我国观众的喜爱,nba是一个很注重科技因素的职业联赛,在篮板的边缘装上一圈红色的灯,每节结束时便会亮起,这样方便裁判员判定投篮是否有效,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现场的录像来加以确定。这无疑对判罚的精准度有很大的提高。

2.2影响篮球运动规则演变的内因

2.2.1基础因素

篮球是一项比其他对抗性项目更注重三维空间争夺的项目,所以在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认为是巨人的运动。这无疑是一种运动项目本身的不平衡因素。

翻阅nba60余年的历史,在其发展的早期和中期,身高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得内线者得天下,从乔治·麦肯、张伯伦、拉塞尔这些统治这早期nba的明星中,我们可以看出身高这一因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早期的篮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这项运动可能不会有发展的空间甚至是生存的余地,所以规则的限制就相应产生了。

图1是nba半场的演变过程,从的化定、扩大、到三分线的产生,都把篮球从过分的强调高度这一特性逐渐平衡化,这也是现在篮球能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期的nba,拥有高水平中锋的球队才会有竞争力,随着场地的逐步发展,适应这种变化的球队才能更强大,早期的冠军队伍只要有强大的内线就可以,而进如80年代后,无论是拥有魔术师的湖人、拥有伯德的凯尔特人、拥有托马斯的活塞还是后来拥有乔丹的公牛队,都是内外线结合的很好的队伍。

2.2.2技术因素

篮球即将进筐之前被人打掉,这曾经是篮球运动中的一个麻烦问题,因为这样就无法得分,出现类似无法解决的技术上的不平衡同样需要规则的改变。进攻干扰球和防守干扰球的介入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样的,规则在改变,技术也在改变,而且最犀利的技术往往都是在对现有规则极限发起挑战。

nba曾经因为巴克利和马克·杰克逊的臀部挤人而定了一项规则,背身单打不能超过3秒。在篮球规定了合理的身体接触后,合理的运用规则来进行技术上的改变,乔丹也曾经被称为是最会合理利用身体冲撞的球员。

大量游走于规则边缘的技术很实用,但挑战了竞技规则,所以规则会做出相应的限制,在新规则下,仍然会产生这种“合理利用规则”的技术,这是类似于“从混沌到有序”的循环。

2.2.3战术因素

在nba胶着的比赛的最后几分钟,我们往往会看到双方战术的比拼,而这些战术大部分都是在利用现有的规则:落后球队在最后30秒左右所采用的犯规战术;落后球队罚球故意不重的篮板战术;领先球队的拖延时间战术;领先球队的故意罚球不中战术;甚至nba中经典的“坎鲨战术”都是在运用规则。

3 结论

3.1篮球规则的演变受到体育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而篮球规则的发展受篮球本身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少,篮球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和文化现象已经超越了运动本身的范畴。

3.2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都飞速发展的今天,篮球规则将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受众人群和经济利益。

3.3随着项目愈加的全球化,项目本身的发展就要在竞争性、观赏性、娱乐性和大众参与性上找到均衡点,这的调节的砝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则的修改。

参考文献:

[1]张才超,叶庆辉,冯锡垣.fiba规则演变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郭杰.fiba与nba的规则演变对篮球技战术发展的影响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竞技篮球论文篇(3)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Men’s Sport Basketball in China

ZHOU Yanfeng, WANG Hengtong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00)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as a form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basketball reform in our country and it has played import the superiority and economic value. Wi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 basketball, It still exis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how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 basketbal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article puts a forward that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port basketball.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en’s sport basketball;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4年底至1995年初,中国篮协以赛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篮球事业由专业队向职业化运作模式的转变。经过近20年的探索,基本建立起了职业篮球的基本框架雏形,但如何在职业化背景下实现我国男子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目前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决定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是多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而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左右的。同样,我国男子竞技篮球的发展也是由多维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某个人、某个部门或某个俱乐部及团体所单独决定的。如何总结职业化以来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的得失,分析目前我国男子职业篮球发展的现状,预测未来职业化背景下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采用横向与纵向的多维视野,对其深入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是未来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1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这一时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萌芽阶段,其代表学者有,前苏联科学家维尔纳茨基、美国的奥尔多・利奥波德、威廉・福格特、蕾切尔・卡逊及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该理论深入发展的阶段,但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理论还尚未定型,还需要不断改进、修补和完善。《哲学大辞典》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一种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5大子系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发展,这5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3个基本方面: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社会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高峰[1]在《社会发展导论》中指出: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提高生活质量、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有3个方面: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陈钧等[2]认为篮球职业化的发展既要满足通过职业篮球运动获得经济方面效益(通过职业篮球的运作,国家有收益、俱乐部能盈利、运动员等有高收入),又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篮球职业化的发展既满足一代人欣赏与体验篮球运动和一代运动员等以这项运动作为职业和谋生的需求;而满足这种需求所采用的途径、方法以及造成的社会效应和结果又不会对下一代人欣赏与体验篮球运动、下一代运动员以这项运动作为职业和谋生的需求产生不良影响)[3]。

由上可见,可持续发展定义起源早、种类多、含义广,但不同学者都是从某一具体实际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和界定的,因此,借鉴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结合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发展的现实状况,将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发展中关于人、财、物、信息、制度等要素协同发展的理论和战略,也就是球员(裁判员、教练员、从业人员)、资金投入、设备保障、信息交流以及管理规章制度之间相互的协同进步和发展。

2职业化以来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改革的方向是无容置疑的,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成绩,主要体现在联赛招商引资能力加强;与国外篮球强国交流频繁;多项管理规章制度出台;竞技篮球训练与比赛能力有所突破;俱乐部逐渐成型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和延滞了我国篮球在职业化背景下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进行多维分析和研究,这将有助于实现我国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一套人马、2块牌子”的管理组织机构,导致了联赛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政俱不分、政资不分、产权不清、垄断专治、利益独享的局面,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制约、监督、机制。2)职业篮球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不能适应联赛发展的进程,在某些管理上出现了法规不完善、甚至缺位的现象,而在另外某些方面又产生了越位的现象,在“依法治球、健全法制、以法治赛”工作上力度不够,运动员和裁判员法律意识淡薄。3)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职业化意识和职业素养不高,导致了运动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竞争力不强;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了“官哨、主场哨、人情哨”,甚至在一些关键场次出现了“黑哨”现象,亵渎了竞技职业篮球的纯洁和降低比赛的质量。近期出现的足球“假、赌、黑”现象已经阻碍了中国竞技足球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竞技篮球运动对此更应引以为戒、不断创新和发展。4)国内较优秀运动员在市场上转会流动受到限制,成为建立职业联赛的一大阻碍因素,部分优秀运动员具有双重身份且转会资格异化。年轻运动员后备储备能力薄弱,在国家“奥运争光”和全运会积分制度的影响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不力,不能为联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支持。5)各俱乐部综合实力、竞赛成绩竞争不平衡,差距较大,不能做到俱乐部之间的均衡发展,不利于联赛整体、协调、统一发展。6)职业联赛自身保护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不强,往往受到国内外一些集团的干扰和诱惑,另外在与中国NBA公司的竞争和对抗上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7)职业化以来,我国竞技篮球在历届大赛中的成绩徘徊不前,甚至在一段时期出现下降的现象,而在部分比赛中运动员的精神面貌不能另广大球迷和观众满意。8)运动员个人和全队的技战术打法与国外优秀球员差距较大,在个人、局部乃至全队打法上差距明显,竞技能力不高。9)职业化以来,竞技篮球改革的步伐过快,脱离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人们对篮球的价值认识和对篮球项目的消费水平不高,过快的职业化改革脱离了目前篮球项目发展的现状,人们的职业篮球文化素养还不能跟上高度发展的职业篮球要求和标准。

竞技篮球则又是由职业篮球、国家队、青少年篮球、篮球教练员以及篮球科学研究几大基本的相关要素构成,各要素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4],因此,中国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发展不是某个、某些方面就能决定的,而是由综合的多维因素叠加而成的,只有充分认识近20年职业化以来我国经济篮球改革的成败得失,才能总结经验教训,为实现我国篮球在职业化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可持续化发展的多维透视

3.1男子竞技篮球中“人”的可持续发展

竞技篮球中的人力资源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具有高水平的球员是实现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否则,会直接制约我国整个篮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受奥运争光计划和全运会对三大球发展的影响,我国原有的篮球三级训练培养体系严重萎缩,导致现在我国竞技篮球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严重短缺。当前的联赛每个俱乐部只能以高水平的外援来支撑,国内球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能力逐年下降。据统计王守恒[5]统计:截止到2013年8月,男子一线队伍注册运动员519人,二线队伍运动员1160人,三线队伍注册运动员323人,后备人才基地注册运动员2035人。女子一线队伍注册运动员153人,二线和青年队注册运动员391人,后备人才基地注册运动员1480人。 而在2013年斯坦科维奇篮球赛期间,一位篮协官员说:“我们现在的注册人口不到1000人,虽然大家很喜欢篮球,业余市场很火爆,但专业篮球方面还需要长远的发展。[6]”因此,国内球员的数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竞技篮球在世界大赛中的成绩,甚至滑落到亚洲前3名之外,让国人震惊。目前CBA职业联赛几乎所有俱乐部均以外援比赛为主,严重制约了国内球员竞技能力的可持续化发展。据统计,2013至2014赛季,球员得分、篮板以及助攻排名见表一所示。可以看出,处易建联外,其余全被外援占据,说明目前联赛过于依赖外援进行,可喜的是在2014至2015赛季,篮协调整了外援的使用政策,但实际效果有待检验和提高。

男子竞技篮球系统中“人”是实现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化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国内竞技球员的储备少,尤其是高水平的竞技球员匮乏,无法实现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化发展和进步。基于此,管理部门必须制定科学的政策,尤其是培养球员的倾斜、优惠政策,加大对球员资源的投入力度,实现竞技球员的可持续化发展。

3.2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主因

充足的资金是保障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目前看,资金短缺制约了国内男子竞技篮球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对竞技篮球后备队伍的资金投入少,俱乐部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对二、三线的队伍培养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的断档和紧缺。在篮球强国美国,俱乐部的老板都是由大财团组成,他们资金雄厚,投入稳定,充分保证了球队和球员的培养以及后备力量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样一个完整的篮球选拔和培养的链条,保证了NBA联赛持续、长久的发展,成为全球职业篮球赛事开展的标杆。最后,联盟实施的保证金制度确保了联赛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陷入被动或者导致联赛夭折情况的发生。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也启动了高达上千万的联赛保证金制度,对联赛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3场馆与设备是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沿海城市和中部城市目前已建立了一大批综合性体育场馆,基本能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但相对于群众篮球来讲,室内外场馆的数量严重不足,人均比例非常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竞技篮球所需基本设备设施方面,与篮球强国相比也不能令人满意。近些年,随着科技体育的兴起,国内竞技篮球领域运用先进的设施设备的比例逐年提高,尤其是国内职业俱乐部普遍采用了国外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设施设备,充分保证了竞技篮球人才的培养和锻炼。随着,我国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引导,其中体育器材设备市场不断进步和完善,如今的产能可以满足部分大中城市竞技篮球培养单位和群众对篮球器材设备的基本需求,但在实际运用当中还存在场馆与设备资源分配不均衡、利用率较低且科学转化率不高的情况。

3.4信息交流有待提高

百度百科指出:“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储备量多少决定的。同样,在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中也存在这一现象。在国内男子竞技篮球系统中信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男子竞技篮球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联赛举办资料传播、竞技篮球技战术内容体系以及竞技篮球与社会其他系统所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等内容。

要实现我国男子竞技篮球信息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需做好以下几点内容:1)建立男子竞技篮球信息输入和输出渠道,实现竞技篮球系统与学校篮球、群众篮球、职业篮球系统以及社会其他系统的沟通和协同发展,是实现竞技篮球与我国社会发展的融会贯通;2)实现竞技篮球信息资料公开平台和搭建畅通渠道。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组织建立各俱乐部、基层体校、篮球项目传统学校之间的竞技篮球信息收集、整理和共享,实现竞技篮球信息的更新和互动;3)实现国内男子竞技篮球与国外竞技篮球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国外世界强队的技战术信息资料、联赛管理信息以及与职业篮球协同发展战略等信息的交流和处理。

3.5先进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国内对竞技篮球的管理规章不够完善,大多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下专业队体制的做法,其活力不够、较为僵化,更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竞技篮球的内在要求和运行规律。尤其是在CBA职业联赛背景下,竞技篮球与职业篮球二者的冲突和矛盾更是凸显,因此,如何在职业联赛制度下设置科学的竞技篮球管理规章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这是实现国内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对竞技篮球的管理多由各省市体育局负责执行,篮管中心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成年队的比赛上,对其他梯队竞技篮球的培养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特别是对青少年后备竞技篮球人才的投入上普遍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也反映出了对后备人才的管理规章建设上不够完善和科学,才造成了如今青少年队伍萎缩的被动局面,因此,有关竞技篮球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科学且有效的管理规章,切实保障我国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随着职业篮球联赛的不断发展,它对竞技篮球的冲击日趋加大,尤其是“假、赌、黑、毒”等现象在联赛进程中屡有发生,严重侵蚀了竞技篮球青少年群体的正常成长。一位篮协官员表示:“大家都清楚的危害性,我们必须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它侵蚀职业篮球,否则将对CBA造成毁灭性打击。”随着我国CBA职业联赛法制的不断完善,在联赛中产生的一些难以预料的棘手问题,都将会得到依法解决和处理。

4我国男子竞技篮球可持续化发展的多维对策分析

建议中国篮协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讨论,科学地制定未来合乎发展规律的恰当的发展战略,纲举目张。这样,使我国竟技篮球运动发展有方针、有目标、有特色,才能有章可循沿着正确道路和既定目标快速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使中国篮球进入世界篮球强国之列[6]。我国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化发展不是单个体育系统所能解决的,它需要我国社会其他系统的积极配合,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交流,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化发展;而在竞技篮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也要协同发展,统一于一体,并时时保持自身系统的更新和完善,这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此,1)培训和储备高水平的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以及高水平的教练员;2)多方筹集资金用于我国竞技篮球的建设和发展;3)确保竞技篮球场馆、设备与设施的齐全和充足;4)建立公开、透明且客观的竞技篮球信息收集、传播和发放渠道,实现竞技篮球与社会其他系统的交流与沟通;5)继续完善和加强竞技篮球管理制度建设,以此作为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化发展的灵魂和保障。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我国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化发展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它不是单个因素所能决定的,是受多维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竞技篮球后备人才、资金量、基本物质保障、信息传播以及竞技篮球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在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中后备人才是基石,资金量和场馆设备是保障,信息传播是纽带,规章制度是核心。

5.2建议

为实现我国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化发展,首先要整合竞技篮球球员资源,建立人才储备库,国家投入一定资金,保障竞技篮球为国争光功能的实现;建设场地(馆),布置科学的设备设施和器材;其次是收集、整合竞技篮球信息资料库,建立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最后是继续完善和加强竞技篮球制度建设,为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化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高峰.社会发展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7.

[2]陈钧, 刘益群. 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的初步构建[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2:21-23.

[3]朱天明.构建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结构的理论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3.7,17(4):57

竞技篮球论文篇(4)

 

1 前言

街头篮球又名街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街头篮球进入我国,然后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风靡全国各地。目前街头篮球运动不仅成为大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更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被广大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接受和喜爱。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使其成为我国篮球文化除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之外又一部分内容。那么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篮球文化有何影响?本文根据街头篮球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其特点

2.1 街头篮球的起源

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贫民区。最初他们只是在自家的后花园或贫民区的空地上搭建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和用不知何种材料制成的篮球,作为无所事事时的消遣和发泄的一种爱好。街头篮球的比赛相对宽松,一般是在比较繁华的大街上或社区里,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以半场三对三斗牛的形式进行比赛,或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进行各种个人篮球技巧的展现。因其组织简单,风格独特,别具魅力。所以,这一从竞技篮球运动中分离出来带有浓厚平民色彩的运动,一经问世,在全世界很快流行起来。在街头篮球的发展中,受Hiphoop文化的影响较大。直到目前,NBA许多球员在场下还耳戴钻钉,衣着Hiphoop服,十分欣赏这种文化。

2.2街头篮球的特点

街头篮球除具有传统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自身特点:

2.2.1条件宽松形式简单易于开展

街头篮球对比赛场地和设备要求宽松:城市广场、社区空地,随便一块平地,一个简易篮架,便可开展起来;对参与者不加限制:无论高矮胖瘦,年龄大小,无论在校学生还是普通百姓,三五人自由结合成组,轮流对抗,即可走上舞台,展现自我。街头篮球比赛规则相对简化,赛程较短,便于组织,易于开展。

2.2.2内容丰富气氛浓烈观赏性强

街头篮球一般是在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其内容有三对三比赛,有展示个人篮球技巧的各种表演,有扣篮比赛,有球迷参与的各种游戏等。与传统篮球相比,比赛内容多,比赛气氛浓,观赏性更强。因此使参与者极大地满足了竞赛的情感体验,从而愉悦了身心。

2.2.3崇尚时尚张扬个性

街球手们的着装往往别具风格,与众不同。有的街球手身着印有夸张图案的T恤,宽大拖沓的板裤,脚穿名牌运动鞋,头戴棒球帽;有的把头发模仿黑人编成许多小辫子,或做成染色的“鸡冠头”;还有的包着头,佩戴着大耳环,身上纹着各种图案等等。这种自由与前卫的着装,“酷”的打扮,体现出他们张扬的个性,标新立异的自我风格。

2.2.4注重个人勇于创新

街头篮球在比赛时因场上人数少,攻击区域大,而注重个人攻击能力。比赛多采用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斗牛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参与者发挥个人攻防能力;表演时为了征服对手和赢得观众的赞同,每个街球手总是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篮球技巧。街球场上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体现出自信。

2.2.5篮球表演与商业化完美结合

无论“哈林巫师”篮球队遍布世界各地的演出还是世界规模较大的街头篮球比赛都明显带着浓厚的商业化。其组织比赛和表演大都是公司、企业为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街头篮球的比赛和表演既是青少年的篮球盛会,也是各商家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比赛具有明显的大众化与浓厚的商业化特征。

3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街头篮球的时间较晚。论文格式。1995年在广州首次举办“羊城晚报杯”三人篮球挑战赛,1998年街头篮球在全国大规模推广。论文格式。1999年“百事可乐杯”三人篮球赛参赛队伍达1590支,创造了世界三人篮球赛历史上规模最大、比赛场次最多、组别最全的一次比赛。2002年6月我国街头篮球联盟成立,其网站也正式开始运作。近几年我国街头篮球多以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划分组别,在各级城市普遍进行比赛。目前我国中央5套《篮球公园》节目的播放,让我国街头篮球爱好者的队伍更加壮大。

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连续几届NIKE全国3对3街头篮球赛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街头篮球因成为都市时尚运动的代名词而获得男孩的宠爱。论文格式。同时,在各级校园里都有着大批的街头篮球爱好者。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每一个篮球场都是男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在这里不会有学习上的压力,也不会有生活中的烦恼,只有街头篮球带来的无穷乐趣。

4 街头篮球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街头篮球作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已成为篮球文化的部份内容。但街头篮球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对我国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1 街头篮球对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4.1.1 弥补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

多年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讲集体,轻个人思想的熏陶,致使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形成了个性含蓄而不张扬,缺乏自信和勇于负责的氛围。具体表现在我国竞技篮球的战术机械而缺乏创新,讲究整体配合而严禁个人单打独斗;技术讲究实用而不求好看,动作单一而缺乏变换;个人坚决服从整体而过于谨慎,比赛关键时刻队员总是缺乏个人战斗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传统篮球运动(特别是男子篮球)长期徘徊于世界二、三流水平,而无法上升到世界强队行列的原因?而街头篮球由于强调个性张扬,自由表现,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特点,既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以及即兴发挥的欲望;又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这对改变我国竞技篮球关键时刻柔弱的作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1.2 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

我国CBA联赛已走过10多个年头,但与享誉全球的NBA联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把我国的CBA联赛“打造为除NBA外全球第二大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联赛”的目标,就必须提高我国CBA联赛的观赏性和市场影响力。NBA中球星的即兴表演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世界球迷陶醉其中。而街头篮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使个别街头篮球出身的队员进入了CBA联赛的舞台,相信他们精湛的球技一定会带动我国CBA联赛观赏性的提高。同时我国CBA各篮球俱乐部也可通过举办街头篮球比赛,让CBA篮球明星与球迷同场参与,面对面交流,以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培育我国CBA联赛的市场。

4.2 街头篮球对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于街头篮球注重个人、张扬个性和观赏性强等特点,青少年成为喜爱街头篮球的最大人群。而他们也把街头篮球带进了校园。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县城中学调查得知:73.5%的学校每年对男生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3.0%的学校对女生每年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4.4%的男生和41.5%的女生都喜欢参与学校举办的“三人制”篮球赛或“一对一斗牛”篮球表演。在课余时间,学校篮球场地随处可见学生自发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和表演,而学校文艺演出舞台上也经常见到街头篮球的表演。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繁荣。

5 结论与建议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之处,也促进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篮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街头篮球的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一)街头篮球因其独特的风格,使参与者找到了自信、愉悦了身心、释放了压力、张扬了个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育人的功能。建议把街头篮球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使其进入体育课堂,进一步实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快乐教育理念。但我国的街头篮球在发挥育人功能时,必须清除一切不健康的东西,杜绝一切不良行为。那种无赖撒泼,浑身刺青的现象不应成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内容。

(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参与体育的愿望更加强烈。街头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健身运动,正符合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建议我国街头篮球应朝向平民化、休闲健身化方向发展。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唐煜章. 三打三篮球高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2] 柴建设等. 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发展及发展方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46-48.

[3] 李元伟. 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4.

[4] 吴建春. 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19-420.

[5] 严精华等.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49-50.

[6] 陈 韵等.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18-20.

[7] 郭永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篮球运动[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78-80.

竞技篮球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5-0101-05

A Study on the Landslide of China’s Competitive Basketball Game s and Countermeasures

XU Bo,XIE Tietu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rational thinking and lo gical reasoning, the thesis explains the inherent philosoph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asketball with in-depth thinking. Through the 2009 Asian Cup analys is,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causes of the landslide phenomenon and the strategi c response of Chinese basketball competitive games. The paper also explains tha t the quality of domestic league CBA is a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power. The capacity of the national team can only be enhanced substantially by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the domestic league CBA.

Key words: Chinese basketball competitive games; landslide phenomenon;countermeasures

兵败天津,无疑是将这个盘桓已久的问号,如巨型灯箱一般树立在迷雾之夜中,越发醒 目,然后越发迷惘。12年前的沙特亚锦赛无缘争冠,中国男篮需要面对的还只是修正心态, 偶然事故发生后很快重归自然。12年后天津亚锦赛功亏―篑,中国男篮却被逼到了十字路口 的临界点,何去何从,核心问题只是两个字 ― 风格。

中国队在决赛中失利,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更何况是这样的惨败。但这样的失利迟早要 来到,近些年来竞技篮球在全世界蓬勃发展,西亚篮球水平迅猛提高,而中国男篮却有故步 自封之嫌,中国篮球的霸主地位已经动摇。当拥有NBA球员已经不再是中国队的专利,当西 亚篮球迅速发展,已经迎头赶上的时候,我们怎么还能无动于衷呢?中国男篮应该走一条“ 广积粮,缓称王”的长期路线。从联赛抓起,从年轻球员的培养和基本功的训练抓起。

中国篮球队员糟糕的防守,不正是源于防守松散的联赛吗? 年轻球员经验的缺乏不也正 是受害于联赛引进外援缺少激烈对抗吗?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们就要着手解决。只有这样 ,中国男篮才能突破现在的瓶颈。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篮球水平始终不能有所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起来一整套 专项训练理论。现代竞技篮球训练的发展要求有科学的专项训练理论,为此,我国竞技篮球 训练界为建设训练理论做了大量的工作,邀请国外专家学者讲课,国家队出国与国外优秀球 队交流观摩等等,同时我国竞技篮球教练员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也不断地对训练进行反思, 归纳总结训练的得失成败。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专项训练理论构建这些国外专家带来的训 练理论,在交流中的心得体会和对教练员对训练的归纳总结处于零散状态,无法形成完成的 理论体系,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因此,研究中国竞技篮球滑坡现象有极其重要的 现实意义。

1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现状

现代竞技篮球是高智商、强体能、精技艺的人为赢得更多的时间,控制和扩展更高、更 宽大空间,而展开地面与空间的立体争夺。一百多年来,竞技篮球在中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 的社会文化形态,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传统的 “篮球之乡”“篮球之城”和“篮球三校”布及全国各省、市,培养篮球人才从娃娃抓起逐 步形成了网络。为了在普及的基础上迅速提高竞技篮球水平,以适应我国国际交往的需要, 中国竞技篮球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 战术指导思想,使中国竞技篮球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国内竞赛中显露出不同风格与流派的打 法,它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中国竞技篮球攀登世界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国际交往的增多,整个中国篮球 界思想活跃,不断探索改革之路,篮球竞赛的人文与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日

投稿日期:2009-12-07

作者简介:许博,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益增 加,中国篮球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强化了中 国篮球协会的社会团体的群众性指导职能,并重新制定了从上而下的篮球竞赛制度、训练体 制以及培养竞技后备人才、教练员人才、裁判员人才的网络性、长期性计划和规划,还相应 采取了建立各种运行、管理机制的一系列举措,举办了甲A、甲B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 业化过渡,并进而有序地推动了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推出了CU BA联赛,以及各种形式的业余性篮球俱乐部和篮球竞赛活动,群众性篮球活动再蓬勃发展起 来。

2 中国竞技篮球滑坡现象的原因

2.1 CBA联赛引进外援给中国竞技篮球带来冲击

相比NBA联盟,我国篮球职业联赛起步较晚,1995年中国篮球开始职业化改革。CBA联赛作为 中国竞技篮球最高水平的比赛,担负着为国家队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联赛竞技水平的 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队的实力。外援的加盟为CBA联赛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各支俱乐部球队 寻求新的战术打法带来了新的契机。

从1995年第一名外援登陆CBA联赛,历经13年的拼杀,外援在联赛中的作用已有目 共睹。一时间外援似乎成了扭转乾坤、决定命运的主宰。从收效来看,球队通过引进外援确 实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实惠,一名优秀的外援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球队的尴尬,更多的球队正 是依靠外援在 CBA赛场一路高奏凯歌。但是,这种表面的短期效应实则掩藏了更大的危机, 许多俱乐部引进外援等于给国内球员设定相对简单的角色,容易一战成名,更催生了球员们 不再潜心修炼的浮躁,而忽视了对自己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注重训练。各队为了在联赛中取 得理想的成绩,都尽可能的把“四节八人次”的外援政策用足,大大减少了自己年轻球员上 场锻炼的机会,导致我们自己的年轻球员联赛年年参加,水平却一直得不到提高,在一定程 度上耗费了年轻球员运动生涯的黄金时间,也造成了我国优秀年轻球员的匮乏,与世界篮球 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对球队乃至于中国竞技篮球都是很大的损失(表1)。表1 2008-2009赛季 CBA联赛新疆与广东比赛技术统计(55场)

姓名出场首发时间 投篮三分罚球 进攻篮板

防守篮板 助攻抢断盖帽失误犯规场均得分

场均朱芳雨544632.061.4%42.3%87.7%1.373.612.182.140.5 1.962.1619.5总和54461732.7236-384130-307193-220

74195 118 116 27106 117 1 055王仕鹏593829.052%39.6%62.7%

0.762.912.401.590 1.741.8913.759381716.6169-325134-33874-118 45172 142 94 0 103 112 814杜锋573026.459.0%36.6%81.1%1.432.492.150.920.241.783.0514.857301 510249-42284-229 95-117 82142 123 5314102 174 845苏伟428 12.060.8%0% 52.2%1.521.780.140.450.281.162.165.35428 506.5 84-138 0-157-109 64756 19124991225积臣605231.45 5.3% 0% 72.4%2.737.131.111.650.862 2.6

15.560521 886.4367-6630-10 197-272164 428 679952120 156 931帕克352731.060.5%39.4%67.1%0.743.944.943.880.372.743 17.035271 086.4138-22873-185 102-15226

138 173 136 1396105 597徐国626238.650.7%45.9 %82.2%1.082.081.171.620.171 .832.9315.562622 394.1144-284200-43574-9067129 73101 11114 182 962木拉提582323.765.4%0% 72.0%1.551.390.871.080.081.082.627.4358231 377.3182-2780-167-93908151635 63152 431巴特尔626238.556.9%35.6%74.1%

2.178.064.110.961.243.013.4815.562622 388.7266-46799-278 132-178135 500 255 6077187 216 961西热力江434 12.251.6%31.3%68.4 %0.370.761.040.740.090.901.74 3.62434 524.9 31-6027-8613-19163345324 3975156胡安625838.660.8%35.7%73.8%3.126.461.591.141.372.773.2224.162582 395.9408-670155-433215-291194

401 997185172 200 1 496迈龙-艾伦 625842.157.6%37.0%82.4 %1.884.226.513.510.384.223.22 21.762582616.3324-562153-413244-296117 262 404 218 24262 200 1 351 从表1来看,对2008-2009赛季CBA联赛新疆与广东(55场)在个人技术统计 中,外援各项技 术指标跻身其中,尤其是篮板球、盖帽、抢断这三项指标以及出场、首发所占总时间(场均 )外援竟力拔头。而投篮、三分、罚球三项投篮次数都高于国内队员,导致关键比赛和处理 关键球都是由外援控制,这样压制了大批年轻队员的成长,使他们不得不长时间地坐“冷板 凳”。仅仅一、二十人的老外队伍,竟然与100多名中国球员形成了对峙之势,不能不让人 感慨万分。1997年八运会,是一次纯国内球员的比赛,各队的实力都降了一大块,主要表现 为阵容残缺不全,年轻尖子少见,这就是引进外援给中国竞技篮球带来的最大的负面作用。 最让人担心的是外援的加盟,可能给中国竞技篮球带来虚假繁荣,就像泡沫经济一样。

中国竞技篮球求生存、谋发展、到国际大赛中争夺金、银牌,最终要靠中国人自己,依 靠本国的人才储备。而目前各支球队恰恰在这方面走入误区,帮兵助阵的外援却反客为主, 个别球队完全把精力和热情押在外援身上,原本财力就已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俱乐部还要 将大量的资金花费到引进外援上,给后备梯队的建设带来了沉重的经费负担,致使一些俱乐 部的后备队伍形同虚设。外援来了,球市火爆了,球员富了,但我们的竞技篮球人才却没有 培养出来,水平没有提高,这明显违背了我们搞职业化联赛的初衷。作为中国人的球迷更愿 意看到的不仅是外援的出色表现,而更希望看到国内优秀球员主宰赛场。

2.2 中国竞技篮球传统风格的精髓丧失了

“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 是中国竞技篮球传统风格的精髓。认识竞技篮球趋势与潮流的前提,是基于对竞技篮球本质 特征、规律的真正理解,以及对当今世界竞技篮球最高水平现状的客观了解和掌握。第28

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竞技篮球的最新发展趋势是高度与速度的完美结合 才是永恒的主题,攻守并重、整体配合,战术简练、快速流畅,移动进攻,永远在跑动中找 到空挡和完成进攻。各国球队都在力求缩短推进阶段的时间,加快了推进阶段的节奏,然而 ,由于战术指导思想和采用配合方法的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中国队在推进阶段 所用的时间和美国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2)。

表2 中-美球队在推进阶段中所消耗的时间对比(平均值) [1 ]

X±S

t 显著性中国4.55 ±1.844.49 p

从表2来看,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竞技篮球过多关注身高的发展而轻视了速度和技术, 造成球员意识淡漠、技术粗糙,习惯于慢吞吞地打球,或者过于强调整体配合而压抑了队员 个性的张扬,战术墨守陈规无创新,打法显单调,线少面窄。持球后找人,在等待中接球屡 见不鲜,难有快速流畅激情四射的表现,或者注重进攻而轻视防守,没有能有效的控制对方 的进攻速度,消耗对方的进攻时间,打乱对方的进攻节奏和遏制对方的快攻。

速度是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它不仅指攻守中的转化、推进以及动作速 度,更重要的是战术间的衔接速度。我国男篮在攻击前的准备时间过长,与美国队存在着显 著性差异(表3)。

表3 中-外球队在攻击前所消耗的时间对比(平均值) [2]

X±S

t 显著性中国4.49 ±2.572.46 p

从表3来看,我国男篮仍停留在传统的进攻节奏上,快慢分明,快攻不成即停下来,缓 慢地组织阵地进攻,快攻与阵地进攻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而美国队在比赛中,注重了快攻 与阵地战的衔接,打破了队员固定的位置分工,在快攻中即便没有得分的机会,也要利用快 攻的余势连续展开攻击,不给防守队调整和组织全队防守的机会。并且强调了2-3人之 间的机动配合,把快攻、抢攻和阵地进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连续进攻体系。

改革撞了墙,更准确一点说,中国竞技篮球回归传统撞了墙,这大概就是亚锦赛之殇的 本质。大半年前,郭土强那份详尽而周全的竞聘报告里,“快、准、灵”三个字,加上一个 想象空间无限的“变”,无疑是最关键、最撩人的字眼。中国竞技篮球传统风格的精髓,实 际上已经被这三个字囊括殆尽。20世纪90年代中国男篮掀起第一波“闯八”高潮,正是运用 了中国竞技篮球传统风格的精髓而发扬光大。从国家队今年的第一期集训始,“快”就成为 郭士强从不离口的要诀,尤其是在攻守转换中,他比自己的前任尤纳斯更强调整体提速,用 全队的快速反击来实现战术升级,但却忽视了“快”往往是需要用“准”和“灵”来衬托的 。

2.3 倡导“以我为主、以小打大、以快制高、以巧克强、以智应变、以悍拼搏、以准取胜 ”的训练指导思想未能形成

训练和比赛是一个统一体。没有训练就会丧失比赛的基础,而没有比赛就会失去训练的 意义。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比赛,比赛的目的是为了体现价值。现代训练学理论认为,比赛也 就是一种训练,而且是竞技篮球实现社会价值的核心途径。从某种程度而言,比赛是一种高 强度的训练,它有利于运动员提高专项素质和掌握高质量的稳定技术,它是积累比赛经验和 提高心里素质的有效途径,并且能有助于促进训练质量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要“高”还是要“快”,其实对中国竞技篮球来说,早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已故的我国 著名教练钱澄海在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时就曾完成过由“高”至“快”的转折。最初中国队 有穆铁柱高举、高打很容易就称霸亚洲,后来又取得世界第九的好成绩。那时候钱澄海总结 经验时,用的字眼还叫“小、快、灵”。如今中国男篮没有姚明,亚锦赛阵容的平均身高仍 然达到2.01 m,纵然求“快”,已经绕不开一个“高”字。当中国球员身体条件日渐接近 世 界级水平时,技战术素养却比往日有了不小的退化。归根结底,中国竞技篮球追赶世界强队 的难度,甚至是要比前辈们更小的。当年与钱澄海齐名、两人更携手奠定中国男篮“小、快 、灵”风格的杨伯镛,前一阶段就直言不讳“大型化才是发展方向”,而且他不仅执教中国 女篮时重用陈月芳、郑海霞,后来转战CBA也始终不忘发掘中锋,浙江队时有余乐平,陕西 队时有盖茨。两位泰斗这般泾渭分明,你又能说谁一定对? 理想的状态肯定是“高、快结合 ”,而中国竞技篮球最不擅长的正是有效、合理地消化吸收,十年前“中国长城”横空出世 之时,中国男篮外线力量趋弱就彻底被忽视。“高、快结合”,这是中国篮球的惟一出路, 当前世界竞技篮球的潮流是“快”比“高”好、“狠”比“准”实用。

2.4 中国竞技篮球教练员水平制约了对训练理念的认识

竞技篮球教练员在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练 员能给一支球队技、战术水平带来质的飞跃。长期以来我国竞技篮球教练员理论水平,对现 代训练发展的认识和综合能力制约了对训练理念的认识,在训练理念上缺乏继承性和创新性 。同时,教练员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不能站在整体的高度去总结训练中经验和教训, 因此,教练员在训练理念的认识一直处于停止状态,在现实中往往是学习、训练、落后、再 学习的低水平循环,始终处于国外训练能力的滞后状态。

中国竞技篮球教练员的能力与水平是制约集体项目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目前,在我国 同场对抗集体项目高水平运动队中,90%以上的教练员是运动员退役后直接留队执教,这就 自然地造成教练员群体普遍的存在文化、科技和理论知识贫乏,知识结构单一,思路相似, 缺乏科学化管理、训练和实战指挥的本领,训练中缺乏创意,训练水平不高。在教练员队伍 组成中,教练组成员单一,缺乏专业的体能教练、营养师和科研类型的教练员互补。岗前系 统学习未能正规化、法治化,敬业思想不够坚定,以竞技篮球为事业的责任心不够强,基本 上是应急上岗,从而导致近几年来国家队和甲A、甲B球队教练员的选聘极其困难。球队训练 、管理质量难以适应改革中职业化建队的需要,以致少数运动队和运动员职业道德与全面技 能、素质训练的质量、强度不尽如人意。这些都必将埋下了中国竞技篮球教练员施教能力先 天不足的弊端。

3 中国竞技篮球滑坡现象的对策研究

3.1 CBA俱乐部要限制外援政策,培养CBA联赛本土队员竞技水平的能力

当今,运动竞赛体现出极值化、系统化、信息化和程序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着运动 员参赛过程,决定着影响参赛众多错综复杂因素的科学筹划与控制,决定着运动员竞技能力 的表现和优异成绩的获得。因此,围绕重大比赛系统整合决定比赛成绩的诸要素,力求其结 构效益的最大化,并降低影响参赛的诸不利因素至最小化是成功参赛的关键。

CBA 引进外援为中国竞技篮球仿佛注入了催化剂,各队由于外援的加入提高了球队的整 体水平,比赛对抗性也越来越强。外援精湛的球艺、出众的素质和优秀的战术素养必将激励 中国本土队员学习。CBA本土新生力量在经历CBA 联赛的锻炼后,已成长为今后中国竞技篮 球发展的主力军。但是,这些队员要真正成长为改写中国竞技篮球历史的运动员,还需要在 更高水平的联赛比赛中得到锻炼。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提高CBA 联赛的水平来锻炼我们更多 的年轻的队员,使中国竞技篮球队员走向世界。

3.2 CBA俱乐部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减少对外援的依赖感

同场对抗竞技篮球集体项目的竞赛是以一支球队整体的实力为基本前提,双方球员的较 量。球队整体竞技能力不是单个队员能力的机械拼凑,而是将各个队员按一定规律和一定方 式组织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无论多么有才能的个体,如果不按一定的要求和一定的结构方 式把他们组织起来,那就只能是一盘散沙,而不能成为一支优秀的球队。个人竞技能力相对 优势集中为整体优势,产生新的创造力。每个队员都有他自己的相对优势,把个人的相对优 势集中起来使其相得益彰和互相补益,在协同作战中形成一种新的优势,整个球队的创造力 可以使个人创造力得到综合放大。

CBA 篮球联赛在2004-2005 赛季采用了新的《竞赛规程》,其中规定: 外援上场实行4

节4人次,最后一节只能有一名外援上场。对比上赛季,显然是限制了外援的上场时间、上 场次数。其目的就是避免CBA 联赛各球队过分依赖外援,忽略了自身队伍的建设,使得本土 队员得不到充分锻炼的现象,同时积极地为实现中国竞技篮球的新突破培养新人。中国篮协 通过限制外援,应解决在以往赛季中,各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都会派上外援,而本土球员得 不到处理关键球和关键时刻的机会,所以,限制外援来培养CBA联赛本土队员竞技水平的能 力,提高队员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并迸发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

3.3 掌握优秀竞技篮球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多途径地储存后备人才

20世纪90年代末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首先恢复了篮球人才培养网络体系的建设,相继命名 全国24个基层单位为“全国青少年篮球训练重点单位”,以求探索形成以篮球学校和体育运 动学校为龙头,以篮球基层布局单位和业余体校为重点,以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的社会 性篮球一条龙后备人才训练体制,辅之建立起以大学为龙头(CUBA联赛),以中学为重点,以 小学为基础的教育系统篮球人才培养网络,最终形成高层次以国家篮球队为龙头,以多支国 家青年队和希望队(特体队)为重点,以俱乐部队为基础,以各类基层青少年队为源泉的全国 大网络,这是十分重要的举措。为了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篮球活动,特制定了游戏性的《三 人制篮球赛规则》、《小篮板趣味游戏与规则》以及《全国篮球业余锻炼标准》、《业余篮 球辅导员制度》,推行小型多样的趣味性擂台赛、远投大赛、扣篮比赛,相应配套出版篮球 知识性读物,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培养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还决定推行“全国篮球城市、篮球之乡的评选活动”。只要狠抓落实,付诸实践,必将有助 于今后中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促使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

3.4 坚持贯彻“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提高竞技篮球训练的质量“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训练原则是我国竞技工作者通过长期实 践总结出来的制胜经验,是在举国体制的模式下,曾为中国竞技体育造就出无数世界冠军, 为许多竞技项目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从一大” 的训练原则强调的是吃苦耐劳的 精神,是专业运动员为攀登世界高峰必须要付出超人努力的行为准则,其核心是“从实战出 发”,就是要将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场上的拼争残酷性体现在平时的训练中。因此,“三从 一大”应当赋予新的内涵,即在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 ” 的训练原则基本理论的同时,必须赋予坚持科学手段,先进方法、先进设备的内容。目 前从省市队到国家队,竞技篮球训练的次数和时间相对较长,训练节奏松散,训练要求低, 导致训练质量不高,效果不好。贯彻“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的关键是对教练员的现代训 练理念的确立和自身科技文化知识的提高,其重点主要突出竞技篮球本体规律性的核心内容 ,其训练指标以及达到指标的身体负荷必须量化,决不能淡化“大运动量”训练与实战脱节 ,或把“大运动量”训练同科学训练与技术创新割裂开来。实践证明,要大运动量训练,就 要摸索对训练负荷极限,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3.5 建立中国新颖的竞技篮球理论体系,发挥理论指导运动实践的作用我国竞技篮球科学研究四十多年来取得显著的成绩,不少成果填补了历史空白,为不同 层次的篮球实践领域服务。但从整体上讲,我国竞技篮球理论研究滞后,对篮球运动规律把 握不准,制胜要素模糊不清,未能形成完整体系,篮球理念未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科学 研究未能重视与实践结合,配套展开。科研成果应用率不高,形成训者不研、研者不训的现 象,造成篮球科研队伍松散,自发性、个体性研究行为普遍。当前,必须加深篮球界整体对 提高中国竞技篮球科研水平的认识,要采取非常举措,把院校篮球理论和教学工作者与竞技 篮球训练工作者两支队伍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协同发展,并设计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 管理中心到基层省市俱乐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共同合作参与的科研攻关网络,针对我国 竞技篮球中暴露出的问题,分轻重缓急确立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课题,并给予人力、财力和 实验、检测条件的保证,定时召开全国性和系统性的科研成果交流与展示活动。通过科学研 究,在竞技篮球理论和技术、战术训练手段、方法中,进一步形成高层次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竞技篮球实践服务。

4 结束语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 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是中国篮球传统风格的精髓。它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中国篮球运 动攀登世界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BA联赛引进外籍球员,给联赛注入了活力,推动了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这种表面的 短期效应,实则掩藏了更大的危机,许多俱乐部都将许多精力都放在外援的引进身上,大大 减少了自己年轻球员上场锻炼的机会,导致我们自己的年轻球员联赛年年参加,水平却一直 得不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年轻球员运动生涯的黄金时间,也造成了我国优秀年轻球 员的匮乏。

我国教练员普遍的存在文化、科技、理论知识贫乏,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科学化管理、 训练和实战指挥的本领,训练水平不高。岗前系统学习未能正规化、法治化,基本上是应急 上岗,从而导致近几年来国家队和甲A、甲B球队教练员的选聘极其困难。因此,俱乐部要努 力提高自身水平,减少对外援的依赖感,多途径地培养与储存篮球后备人才,坚持贯彻“三 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积极倡导篮球运动的科学研究,为竞技篮球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桦,等.竞技体育实战制胜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0).

[2] 刘丹.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评[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

[3] 杨桦,等.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 006.

[4] 信兰成.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共同奋斗,能力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篮球 训练工作研讨会总结报告[J].篮球综合信息,2000.

[5] 李国忠,篮球运动员涉外交流现象对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CBA)的影响[J].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4,27.

[6] 马春林.限制外援对CBA篮球联赛的潜在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2 3-25.

[7] 邓飞.从悉尼奥运会看中、美男篮差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5):77-8 0.

[8] 鲍勇.我国CBA职业篮球联赛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 3):44-45.

[9]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第一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 肖丰.中国篮球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4,7(4).

[11] 戴永冠.从文化学角度对CBA外援引进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 ).

竞技篮球论文篇(6)

 

1 前言

篮球运动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技战术的不断进步比赛日趋激烈,队员技术全面位置分工日趋模糊攻守能力强,攻守速度转换加快,防守进攻地位趋于平衡。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国内外篮球比赛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观察分析法

3 制胜因素

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组成结构分析制胜因素是指比赛双方取胜对手的要素。篮球比赛制胜因素是由篮球竞赛规则和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特点决定的。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的组成: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竞赛规则,裁判行为,对手水平,教练员临场指挥水平,本队的竞技能力,篮球比赛的胜负是以上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1 时空因素

从哲学的观点分析,时间与空间一起构成运动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则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时间同运动的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空间和时间又是相互联系的。篮球运动中技术和战术的运用过程所表现的特点就是物质在一定时空范围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运动形态。篮球运动中的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比赛场地(面积),得分目标(高度),各种区域等的空间限定和各种有关时间规则的时间限制等。它们对篮球比赛(胜负)的影响是通过人这个主体表现出来的,并最终反映到球这个客体的争夺和控制上。篮球则是竞争胜负的唯一工具,是攻守对抗的目标。在篮球运动攻守交替的矛盾运动中,双方以球为中心进行同场对抗争夺,占有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时间和空间就成为竞技篮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和制约因素。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各种合理的对抗获得攻守时间空间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论文参考网。

3.2 主客观因素。

随着世界篮球运动对抗强度进一步增强,各国普遍重视运动员个体与队伍整体素质、素养和技能能力综合化、多样化的全面提高,具体表现在:第一,队伍整体文化氛围浓厚,世界强队队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他们对现代篮球运动有较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科学知识的熏陶与渗透使他们的思维、想像、观察、判断、决策和对新事物的可接受力、可承受力大大加强,而且敬业拼搏求进精神突出。第二,重视体能素质水平的提高,特别重视每个运动员制空高度和意识的提高,同时又重视身体体能质量提高,如体重、力量、速度、灵活性、心理承受力水平等,尤其是拼抢力量和快速爆发力的提高,从而使许多特高大运动员达到既高又壮、又悍、又捷、又敏的要求。第三,比赛对抗意识强,攻、守技术全面。当今世界篮球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在普遍重视进攻的同时,十分重视防守技术和抢篮板球技术能力的提高,认为防守是基础,是进攻之本。因此,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倡导防守、防守,篮板球、篮板球,抢断、抢断,封盖、封盖,以及“进攻能赢一场球,而防守能获冠军”的观点。第四,全队整体实力的提高。篮球比赛是两队轮换) 人上场进行集体能力的较量,充分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是篮球运动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在强调全队整体能力和个人全面素质的同时,还注重个体力量的作用和个人特长技术的发展。因为,个体力量是集体力量的基础,只有具备强有力的个体力量,才能组成强大的集体力量。其中场地,观众,媒体等客观因素也起到相当的作用。

3.3 篮球竞赛规则因素

由于篮球竞赛规则影响着篮球运动制胜因素的组成结构及制胜规律的内容,因此,探索篮球运动的制胜规律,应主要从探讨篮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及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这两方面的制约性入手,以寻找在这些约束条件的限定下,制胜对手的必然途径。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的时空特征,篮球竞赛规则的时空特征篮球竞赛规则的时空特征表现为对抗空间较小、时间限定较多。其首先体现在对比赛中的时间与空间的各种规则限定方面。如“七秒,二十四秒”规则是在时间运用上的限制;球回后场、干扰球、合法防守位置、垂直原则等规则是在空间占用上的限制;“三秒,七秒”规则是对一定空间所占用的时间进行了限制以及场地上各种线、区的空间界限等等。其次,在规则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每一阶段、每一次规则的修改,都始终围绕着时间、空间两个范畴进行。随着竞赛规则的不断演进,对时空的限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也推动着篮球技、战术进一步丰富、发展,使篮球比赛更加激烈,更富有吸引力,更加引人入胜,并使时间和空间的争夺成为篮球比赛的焦点。能否获得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则成为影响篮一次规则的修改,都始终围绕着时间、空间两个范畴进行。随着竞赛规则的不断演进,对时空的限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也推动着篮球技、战术进一步丰富、发展,使篮球比赛更加激烈,更富有吸引力,更加引人入胜,并使时间和空间的争夺成为篮球比赛的焦点。能否获得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则成为影响篮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

3.4明星球员的培养

明星队员是球队的灵魂、核心和得分手,一个队的战术往往围绕他来制定,教练的意图由他来贯彻,在比赛出现困难的情况下,由他解决问题。论文参考网。明星队员给对方制造最大的防守困难,为同伴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队伍中缺少明星人物,往往全队思想不统一,攻击点不明确,成功率低。因而世界强队制少拥有1 名明星队员,有的甚制多个。

3.5各方面关系的处理

要学会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 运动员的关系是全方位的,如和对内的领导、教练员、队员之间,和队外的裁判员、对、,观众之间都要搞好关系。特别是在比赛中不要刺激和得罪裁判员。

以上因素归纳起来就是:提高实力,活用战略,搞好关系,抓住机遇。如果能做到这4个方面,比赛获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4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正在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竞争将更加激烈,竞技水平会不断提高。论文参考网。篮球项目制胜因素的运动规律是人们在篮球运动中不易观察而又必须时时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进行篮球运动发展战略决策和篮球运动实施操作过程必须遵循的准则。篮球比赛的最终目标是制胜,篮球运动是围绕着取胜这一目的展开的,比赛取胜是整个篮球运动的起点,也是终点,在比赛中制胜对手就成为队员们直接的追求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若在比赛中战胜对手,人们必须遵循比赛取胜的制胜规律。为达此目的,首先必须把握和理解篮球项目制胜的运动规律,即在篮球规则的限定下,根据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分析篮球制胜因素,并寻求其制胜的基本运动规律

5 参考文献

[1]. 臧宝柱'篮球'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2.3

[2]. 白喜林;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 [D];北京体育大学; 2003年

[3]. 金加升; 现代篮球比赛过程阶段划分及其一般应对策略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年09期]

[4]白金申;篮球实践会萃, [D]北京人民体育;2003年

[5]孙民治主编.现代篮球高级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竞技篮球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1篮球的运动规律

1.1集体性规律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项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篮球运动的集体规律,将全队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战术、制定战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动场上队员和替补队员的积极性。

1.2对抗性规律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对抗,篮球运动的百年史,无疑是篮球运动的对抗条件不断提高的发展史,是对抗环境不断改革的完善史。

1.3转换性规律

篮球规则规定,比赛中有“活球”、“死球”两种不同区别和限定,根据球的不同状态,可将攻守转换分为“缓变”和“突变”两种不同类型。

1.4动态性规律

篮球运动是动态性运动,不停地移动是篮球运动的具体表现。

2篮球制胜因素――体能

2.1竞技能力的组成

在竞技运动中,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的一个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自身的竞技能力要胜出对手,当然篮球运动员也不例外。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其中“体能有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运动素质;技能有技术的合理性、稳定性;战术能力有出色发挥自身的体能、技能及心理能力,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干扰对手竞技能力,对于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施加合法影响能力;心理能力有参赛情绪、竞技意志;智能有运动员智力状况及一般的和专业知识水平”。

2.2制胜因素排序

影响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形成的因素,也就是影响篮球比赛成绩和胜负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正确认识和把握篮球运动的制胜因素,杨鹏飞教授将制胜因素的进行排序,依次为:投篮准确、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技战术理解、爆发力、身高、弹跳高度、意志品质、心理稳定、战术储备。

2.3篮球体能的重中之重

运动员的体能是竞技篮球运动中技战术发挥的前提,离开体能谈技术、战术只能是空中楼阁。

在竞技篮球运动中,力量、爆发力及协调性是首要的体能要素,因此无论何种位置的球员,在这三方面都应特别注重。

2.4不同位置的体能要求

根据对竞技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调查问卷显示,在身体素质方面,运动员的速度及敏捷性对于 1、2、3号球员就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常要发动快攻,并能迅速、灵活地抄截球,故其重要性较4、5号球员为高。在耐力方面,因1号球员在防守时要不断压迫对方的控球员,所以其重要性也较其他球员高。而5号队员因常常在篮下和对手中锋或大前锋对抗,该位置对队员的绝对力量要求就相对其他位置要高。

2.5篮球比赛中供能特征

根据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映,以心率为标准,一般划分4种强度等级, 即每分钟心率在157次以上为大强度;156-139次为中等强度;138-120次为小强度;120次以下为一般活动。

篮球比赛活动的特点是大范围的活动和频繁的换位。如比赛中快速持球突破,传切配合, 跳起争抢球、跳投 、防守滑步、移动换位以及快速的攻防转换等,完成这些动作大都在10s以内,且强度较大。因此,从时间和动作要求上看,篮球运动的许多动作需要快速爆发力。ATP-CP系统是篮球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能量系统。从中强度来看,运动员场上的主要活动,也是分布在 1- 15s区间, 占总数的79%。因此,我们可以说,1-15s之间的持续运动,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讲非常重要,这就为我们制定训练方案、练习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3结论

总之,在篮球比赛的实际供能过程中, 各能量系统相互交叉、混和供能, 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决不能孤立地看待彼此,既要看到它们的区别, 更应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彼此的发展与提高的进程中,更多的是存在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由于项目特点的不同,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项目特点的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白金申.篮球实践荟萃(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32.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8-69.

竞技篮球论文篇(8)

关键词:

篮球联赛;产品;生产要素;替代弹性;供给弹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8602

1篮球联赛产品生产要素的特征

篮球联赛产品作为体育产品的一种,其核心本质应当符合体育产品本质的内涵。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将篮球联赛看作厂商,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

从本质上来说,篮球联赛产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是以篮球运动员、裁判员、篮球设施、比赛场地、篮球服饰等为生产要素而生产的产品,是整个篮球产业的核心,是我们对篮球产业进行研究的逻辑起点。

1.1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

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化后,它与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变动率。许多体育产品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比例是固定的,更改会影响体育产品的正常生产。篮球比赛是篮球联赛的最终产品,其主要生产要素投入固定比例是10名篮球运动员、一个篮球、一块比赛场地与二个篮球架。无论篮球运动员的价格多么昂贵,都不能用更多的篮球,更多的比赛场地来替代,它们的投入比例是固定的。因此,篮球联赛产品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为零。

如图1所示,K与L分别表示篮球运动员与篮球的投入量,各自以a、b和c为顶点的三条含有直角的实线,顺次表示生产既定的定量Q1、Q2和Q3的各种要素组合。以生产Q2的产量来说,b点要素组合(K2,L2)是生产产量Q2的。

最小要素组合,以b点为顶点的两条直线上任何一点(不包括b点),都不是生产Q2产量的最小要素投入量组合。表示投入更多球员,f点表示投入更多篮球,意思是一场篮球比赛上场运动员超过10名,或者比赛用二个或以上的篮球,这显然不符合篮球比赛的规则,会影响篮球比赛的正常进行。

如果产量由Q2增加为Q3,或由Q2减少为Q1时,则最小要素投入组合相应地由b点移到c点,或由b点移到a点。意思表明,当有更多篮球运动员和篮球时,则可以进行多场次的篮球比赛;反之,进行较少场次的比赛,但必需保证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是固定的,即一场比赛有10个运动员、一个篮球、一块比赛场地与二个篮球架。

1.2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是指其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变动的影响。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是产品的生产者,他们具有高超的篮球竞技水平与优异的身体天赋,普通人无法替代他们进行篮球比赛。

像科比这类篮球运动员,他们的篮球运动竞技水平以及运动综合能力达到了最顶端,对于这类篮球运动员来说,无论价格怎么变化,都不可能有更多的“科比”出现,因此这类篮球运动员的供给弹性几乎为零。如图2,P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价格变化并不能影响数量的变化。

普通篮球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篮球运动水平,但又不像科比这类运动员一样,处于无可替代的位置。由于篮球专业运动员需要掌握较高水平的篮球竞技能力,而且在身体条件方面还要具有天赋,例如身高等,而且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成长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时,通过常规训练与合理规划可以将自己的竞技水平提高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如果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处于较高的阶段,可能需要付出百十倍的努力与刻苦训练,才有可能将自己的竞技水平提高到更高的阶段;而如果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本来就处于非常高的阶段,即使付出更多努力与训练,采用更多的训练方法,也不一定能够将自己的竞技水平再次提高。因此,这类篮球运动员成长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他们对价格的变化并不是非常敏感。当这类运动员的价格发生变化后,运动员的数量并不可能随之以上调整,他们的供给弹性介于0到1之间,如图3。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篮球联赛产品的生产要素替代弹性为零,像科比这类顶级篮球运动员的供给弹性也为零。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选择科比作为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有科比这类顶级篮球运动员参与的比赛比没有这类运动员参与的比赛要精彩。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认为NBA站在篮球产业的最高端,因为这个联盟几乎把所有最好的篮球运动员都吸收了进来,这些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的比赛是最精彩的比赛。

2对我国联赛的启示

2.1打造精彩的赛事是我国篮球联赛取得长远发展的基础

篮球比赛是整个篮球产业的核心,打造精彩的赛事是我国篮球联赛取得长远发展的基础。各俱乐部要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最核心的要务是要提高自己球队的竞技水平,从而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NBA联赛取消升降级,并采取选秀的方式让前一年比赛成绩靠后的球队优先选择有潜力的新进盟的运动员,这样来维持各球队竞技水平的均衡。NBA联赛还更改了一些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篮球比赛规则,如每场比赛的时间、限制区面积的大小、暂停次数、犯规次数、进攻三秒等等。NBA联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比赛的可看性,让比赛更加精彩。

2.2俱乐部应做好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与球队梯队工作

篮球联赛产品生产要素间无法替代,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也无法取代,因此,各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做好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是为了防止出现运动员供不应求的局面,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对价格的变化并不是很敏感。俱乐部中有一些具有潜力但能力暂时还无法应付高水平比赛的运动员,为了达到锻炼这些运动员的目的,可以组建相应水平的次级联赛。NBA组建了自己的次级联盟,叫NBA发展联盟(NBDL),属于NBA的二级联盟,是NBA的人才库。当NBA球队认为自己队里某运动员的水平不适合顶级的比赛时,会将其送到NBDL;当球队认为NBDL有某个运动员水平很突出,会将其纳入队中。

3结论

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篮球联赛产品的本质及相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篮球联赛产品就是篮球比赛,它是整个篮球产业的核心。

(2)篮球比赛有特定的规则,根据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篮球联赛产品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为零。

(3)篮球运动员作为篮球联赛产品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供给弹性有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顶级篮球运动员的供给弹性为零;第二种情况是普通篮球运动员的供给弹性介于0到1之间。

(4)我国篮球联赛应该以打造精彩的篮球比赛为基础,各俱乐部同时应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做好球队梯队工作。

参考文献

[1]P.Cyrenne.A quality play model of a professional sports league[J].Economic Inquiry,2001,39 :444452.

[2]David Shilbury,Hans Westerbeek,Shayne Quick.Strategic Sport Marketing(2nd)[M].Australia:Allen & Unwin Pty Ltd,2003:78.

[3]陈慧敏.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及其制度经济学释义[J].体育与科学,2010,(11):911.

竞技篮球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3-0083-03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concern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basketball,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it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spirits, system and materials by using cultural and sociology The author aims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basketball cultural, further haste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basketball and improve Chinese basketball competition level

Key words: basketball; culture; construction

1 篮球文化的界定

2005 年全国篮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在《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开创中国篮球新局面》的讲话中指出:“篮球文化是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

王家宏教授将篮球文化表述为:广义上,篮球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篮球运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篮球文化包含了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物态文化层是指有关篮球运动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相关产品的总和,以满足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最基本需要为目的。制度文化层是规范篮球运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篮球规则、竞赛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篮球文化的行为层是指人们在篮球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心态文化层是篮球文化的核心部分,使篮球运动的长期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成就体验及篮球思维方式等。

孙民治教授认为:篮球文化的精髓是文化沉淀、高超技艺、人文景观等的形式与价值观念。篮球文化也是为篮球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塑魂的系统工程中的基础环节。篮球文化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的总称。篮球文化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反映时代演进水平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它的内涵丰富多彩,它包含人的思维方法、行为形象、社会制度特点、竞赛形式手段方法及其他综合保障因素,核心是物质与精神的价值现象。

2篮球文化的结构

一般情况下,文化包括心理、行为、物质三方面要素,也就是三个不同层面,体育文化也不外乎这三要素;体育文化的心理要素,就是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称之为精神文化;行为要素就是体育文化的行为方式、制度范围层面,称之为行为制度文化;体育文化的物质要素,即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称之为物质文化,包括凝结体育文化特质的各种物质产品。

篮球文化结构的最内层是精神文化层,包括篮球的思想、观念、精神;哲学、心理和谋略,这就是篮球文化的核心。

由内向外拓展是篮球的制度层,包括篮球的规则、比赛秩序、法规以及在这些规则和制度规范下的技战术行动。

第三层,是物质文化的内容,主要是指人类加工的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既物化的知识构成的物质文化层,如篮球的各种设备和物质。

在物质文化和精神制度文化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要素,称之为象征文化。如篮球文化中的象征内容,队徽、队旗、队歌、队标;会徽、会标、会旗;联盟协会的徽、旗、标;比赛音乐、吉祥物等。这些象征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见图1)。

3 篮球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培养人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因此,我们要重视篮球文化建设。搞好我国篮球文化,必须主动建设,要以篮球物质文化建设为前提,以篮球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以篮球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3.1 篮球制度文化建设

篮球制度文化层面包括篮球的规则、比赛秩序、法规,在这些规则与制度规范下的是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行为表现。据此将篮球竞技水平,篮球技术、战术,管理体制归类于篮球制度文化层面。

3.1.1 篮球竞技水平

篮球竞技水平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居于首位,高水平篮球竞技观赏性、趣味性、艺术性能够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富有魅力的精神享受,使得篮球竞技、技艺和篮球比赛能够成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竞技水平是篮球竞赛运动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标志。竞赛水平越高,竞赛所提供的商品价值和文化价值越高。没有高质量的比赛,就没有观众,也就没有市场。观众对篮球比赛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构成篮球竞赛质量的主要要素是“运动员高超技术的运用”、“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和“战术的灵活多变”等。篮球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提高运动竞赛的水平,在此前提下借助音乐、舞蹈等多种综合性的文化符号来搞好篮球赛场文化的建设,使得篮球的文化内涵能够在比赛中得以系统体现,以获得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回报。

3.1.2 篮球运动管理体制

篮球管理体制就是指为实现中国篮球运动目的而设立的篮球组织机构在实施管理方面的体制和制度。管理在竞技体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训练、选材、竞赛都与管理密不可分。在具体篮球战略的制定过程中要排除传统不利思想因素的影响,参考借鉴世界职业篮球运动发展的经验,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作用。①调动全国篮球参与者的积极性,推行职业篮球与非职业篮球共同发展的格局。②强化管理,狠抓训练,通过提高对训练上作的重视程度和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③聘请外教吸收国外先进篮球理念。④普及篮球运动,扩大篮球人口,重点加强青少年训练,多途径地培养篮球后备人才。小学、中学、大学(大超、CUBA)、业余体校、重点体校、青年队。⑤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引导媒体对篮球的参与和关注。⑥探索备战世界大赛的模式。⑦建立以和谐篮球为目标的篮球文化的建设模式。

3.2 篮球精神文化建设

篮球精神文化层面包括篮球的思想、观念、精神、哲学、心理和军事谋略。据此将民族文化,篮球理念,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篮球文化的认识,归类于篮球精神文化层面。

3.2.1 民族传统文化

在“天地人合一”“知行合一”哲学观的引导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身与心、机体与自然协调发展整体效益的价值取向。受“中庸之道”、“持两用中”的影响,使得体育文化也毫无例外地被纳入“不争”的节制之下。其负面影响在我国篮球运动中突出表现为:我国篮球在战术上历来注重整体水平的提高,但对个体的自我意识重视不够,导致中国篮球少个性张扬,缺少侵略性,缺少技术独到的明星球员。现代竞技篮球运动所具有的竞争、对抗、个人技艺与整体配合的完美结合是传统文化所欠缺的,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性和地理文化的多样性对篮球职业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人生观,弥补了西方文化的不足。对于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对中国篮球文化影响的认识与实践上,既不能一味的否定,也不能固步自封,对外来文化抵制排斥。应该在中外篮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3.2.2 篮球理念

中国与世界篮球强队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篮球场上竞技结果的差距,在篮球的理念上也具有一定差距。这也将深层次制约着中国篮球的发展。例如:国内教科书定义篮球:“将球投入对方篮框,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球类运动项目”,这种观念视篮球为一个投篮取胜的比赛,至于人的发展完全委托给自然了,这是典型的见物不见人的思想。但是,美国NBA篮球的观念与中国截然不同。美国NBA认为篮球的本质是通过这项运动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见美国篮球观念是人性的篮球观念,是“以人带球和人生自会有所成长”的思想,是研究“人道”与“物道”合一的篮球。相反,国内“物道”的篮球,是“以球带人”的运动。国内篮球观念的落后,也反映了中国竞技“重物轻人”的倾向。例如:英国足球总会认为足球是培养会踢球的全面发展的“人”,国内认为足球是用脚支配球的两队同场攻防的比赛项目。国外的竞技是为“人”,国内的竞技是为“物”。这种观念上的滞后、人文精神的失落是运动文化深层次的落后,是中国竞技与国际高水平竞技存在差距的关键所在。偏重于研究开发运动员生物体能的“物化”训练,忽略同步进行人格修炼,将限制运动员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理解国外先进的篮球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观念意识,丰富我国篮球文化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与长远价值。要变革过去“重物轻人”的旧观念,建立人物并重、更重“人”的新理念,研究篮球育人规律的“人道”与“物道”的整合效应,这与孔子在《论语》中提倡把做人与治学融为一体的理念相一致。

3.2.3 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

在目前的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下,学历仍然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一名教练员,也预示着其在训练、指挥比赛等方面的潜在能力。据陈钧在《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对CBA篮球教练员学历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学历的仅占68%、大专学历占了728%、高中和中专各占68%和136%。我国的篮球教练员队伍多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升师傅”的模式,虽然直接从事篮球专项训练,但对篮球运动专项训练理论的研究探索能力较弱,对篮球运动专项特点、发展趋势、训练实践规律把握不清,很多都是以经验训练,制约了我国篮球运动的科学化训练。因此我们应加大对于各级篮球教练员的培训,促使教练员不断吸收和拓展新的科学知识,建立教练员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①丰富篮球理论知识,更新观念,强调科学化训练。②培养教练员的韦业心和责任感。③掌握世界篮球运动的最新发展趋势,发挥创新思维能力。

篮球运动既是身体的较量,又是双方队员智力的较量,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基本上是在省体校或地市中专上学,由于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从事半专业化训练,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没有受到系统的基础文化教育,不仅不利于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对今后运动员的就业也将造成重大影响。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关键在于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解决学习与训练竞赛的矛盾,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途径。①解决读训矛盾,发挥体育院校的办学优势,建立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加大体育院校竞技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利用社会和高校的教育资源,提高运动员文化水平。②科学管理,加大经费投入,为各级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③通过政策法规的配套,使运动员文化教育上作切实建立起有效的制约、监督、激励和保障制度。

3.3 篮球物质文化建设

篮球物质文化层面包括篮球象征文化和实物。据此将篮球文化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篮球文化的交流、传播,篮球运动的普及,职业联赛,明星队员,国家队大赛的成绩归类于篮球物质文化层面。

3.3.1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在体育与政治这对互动关系中,政治始终影响和控制着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与政治互动作用的人道主义文化触点是现代体育文化和当代政治的内容。经济的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促进和有利于体育的发展,体育作为一种职业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谋生的经济手段。经济的发展对篮球文化的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针对篮球文化的行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而言的,对篮球文化的精神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是间接的,只是促进篮球精神文化实现的一种手段。我们要使篮球的文化精神与经济之间达到和谐发展,必须坚持:①篮球文化精神核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②篮球精神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同步增长的,避免“经济决定论”。

3.3.2 篮球文化的交流、传播

对于文化来说,传播是至关重要的。在王慧琳《关于体育传媒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中表明:大学生对于明星的崇拜7247%受媒介的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媒介对于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作用。大众媒介能够大大加快篮球信息的传播速度,使许许多多不能自接观看篮球比赛的人能够尽快甚至同时得到篮球的消息,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篮球比赛的赛场氛围。媒介的传播具有综合的,长期的和客观的社会效果,职业篮球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炒作,但要防止新闻传播中的肆意炒作以及广告泛滥的现象,既要加大与媒体的合作,把销售转播权作为收入,增强社会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3.3.3 篮球运动的普及

在NBA、CBA、CUBA的影响下,喜欢篮球的人越来越多。与足球和排球相比中国的篮球无论是在普及程度,还是竞技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都要高出许多。受市场经济及金牌战略的影响,传统篮球后备人才的“三级网络培养”模式正处于困境。目前,全国各省市篮球运动队断层现象严重,业余训练萎缩。全国注册的俱乐部成年队有54支,而注册的青年队仅为36支,呈不合理的“倒三角”现状。这将影响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和篮球运动的普及。群众性篮球运动的普及和业余篮球竞赛的广泛开展,是篮球市场发育的前提条件,培育和发展中国的篮球市场关键还要加大篮球运动的普及。①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体育社会指导员为广大社会篮球爱好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活动空间,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②体教结合,共同培养后备人才,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以校园篮球推动大众篮球的普及。

3.3.4 职业联赛

篮球职业化运作模式是竞技体育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体现了某种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对竞技体育的要求。篮球职业化的系统运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围绕着整个联赛发挥各自的功能,丰富了篮球文化的内涵。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负责经营事务的职能部门少,各部门的管理分上过于笼统,没有形成各自的具体分上,尤其在法律事务、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球员的培训上没有具体的分上管理。

篮球职业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篮球职业化的经营有其特殊性,必须用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护和制约。当前开发和培育市场主要应:①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篮球消费意识的引导;②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篮球俱乐部经营者实现自负盈亏创造法律和物质条件;③健全和完善职业篮球俱乐部体制,明晰责、权、利;④加强篮球市场的理论研究。

3.3.5 明星队员

职业联赛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就必须具有自己的品牌,篮球明星就是联赛品牌中的一个有力的砝码。明星的作用不仅仅使得比赛变得更精彩,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巨大的号召力,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是票房的保证。姚明加盟NBA以及出色表现,不仅提升了亿万中国人民对NBA的关注程度,实现了NBA商家们的商业利益追求,也提升了我们CBA职业联赛的受关注程度。这就是明星的效应,我们的CBA联赛现在正是缺少让媒体、观众津津乐道、难以割舍的明星。所以我们的联赛也必须培养自己的明星队员,除了队员自身应有的超群篮球技艺外,还要通过媒体的包装宣传。以球星的魅力带动更多的球迷对中国篮球的关注。

3.3.6 国家队大赛的成绩

篮球运动的真正水平是通过国家队大赛的成绩体现出来的,奥运会阿根廷男篮的夺冠,掀起了阿国人对篮球运动的狂热,在北京时间2008年8月国际篮联公布的世界各国男女篮国家队排名中,我国男篮只列第10名,女篮列第6名,这说明我国男女篮整体水平与世界强队还是具有一定差距的。世界赛场是展示中国篮球文化的最好舞台。伴随着姚明的更加成熟、易建联的成长,还有王治郅、巴特尔以及在中国的CBA联赛中涌现出的很多有潜力的年轻人,这必将极大地提高中国男篮的整体实力,但是还要认清世界篮球发展的最新状况,以先进的篮球理念指导我们的训练比赛,争取在世界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 吴克礼,褚敏,士琳,等文化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2

[4] 孙民治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30-34

[5] 丘诚 中国篮球文化的观念更新――构建“以人为本”的篮球运动理念[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5,(2)

竞技篮球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841.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67-03

Watching Basketball G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Competition

LIU 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Modern basketball provides splendid skills for humans.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will have various appreci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for the sport. However,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for basketball is to get pleasure from it and enjoy the beauty in it.

Key words: basketball; competition; appreciation

体育竞赛,从狭义来看,它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特定的评定行为,为争取优胜而专门组织实施的竞技之间相互较量的方式。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体育竞赛不仅仅是运动成绩的评定、比较或展现的方式,还是一种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作为体育竞赛的参加者,运动员在竞技较量中身心经受着疲劳、冒险、疼痛、失败、胜利、喜悦和自豪等来自竞赛真实的感受。而作为观众,从竞赛者形体、技术和体能的角度来观赏比赛,可以得到外在美的享受。从竞赛者战术、智慧和精神的角度来观赏,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内在美。观赏者不仅可以从激烈的竞赛中得到优美、协调、节奏、崇高、悲壮与谐趣等美学感受,观众的心绪随着比赛过程的起伏而跌宕,从而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要。

1观赏篮球比赛的美学原理

1.1观赏的哲学与美学原理

篮球比赛是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运动项目,观赏者的哲学修养在观看篮球比赛时会得到充分体现。在篮球比赛中,攻守对抗规律、攻守转化规律、制约与反制约规律等无不蕴涵矛盾对立统―、否定之否定等哲学原理。篮球比赛要素间的科学与和谐关系、结构与功能统一关系是历经上百年的历史演进而积淀下来的运动文化精华,篮球比赛所倡导的互通友谊、公平竞技等优良文化精神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美好理想。经常观赏篮球比赛,能够从中得到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的启迪。

篮球比赛还是蕴涵深刻美学原理的运动项目。在初次观赏篮球比赛时,观赏者仅从激动人心、群情激奋的比赛场面中受到熏染,从自己关心的球队领先和落后中获得直接的视觉、听觉器官的情绪高昂的舒适感,使最初的审美体验和归属感得到满足;而随着对篮球比赛知识的逐步学习和了解,观赏者不再是无知的观赏,而是对篮球比赛的技术表现力、球队配合的战斗力有着一定理解的爱好者。此时的观赏者得到的不仅仅是感官快适和归属感的满足,而是升华到对篮球比赛和对国家、地区乃至单位荣誉的情感审美体验,把自己与球队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一的境地。随着对篮球比赛审美能力的提高,观赏者对篮球比赛有了更为深刻的哲理领悟,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揭示篮球比赛的本质,并能创造性地提出篮球技术、战术发展的新趋势,这样的观赏者已经进入到审美的理性超越阶段,实现最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1.2观赏的社会学原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赏篮球比赛,可把比赛看作是不同国家、地区乃至社会群体之间的竞争。大量社会学研究成果证明,风靡全球的“球迷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极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其原因在于观赏篮球比赛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观赏者的民族归属感、团体归属感和乡土情结,人们在观赏比赛时把自身的期望与本国、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球队成绩表现联系起来,使观众与球队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当自己的球队表现不俗并取得胜利时,观赏者的期待得以实现,感受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体验使观赏球赛的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

1.3观赏篮球比赛的体育学和教育学原理

从体育学的角度来观赏篮球比赛,可把篮球比赛看作健身、娱乐、休闲和竞技表演的具体形式。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健壮,高超的技术、技巧无不给观赏者以健与美的精神享受,许多青少年把篮球明星看作英雄,是学习和效法的榜样。正确地观赏篮球比赛,可建立和强化对篮球比赛的兴趣,激发学习与掌握篮球运动方法,投身于篮球比赛的热情。篮球明星们的行为对广大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经常观看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可促进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培养崇高的人文精神意义重大。

1.4观赏篮球比赛的世俗文化原理

篮球比赛的本质是竞技性游戏,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娱乐。也是余暇文化交往及活动方式之一。篮球运动的全球化普及程度较高,除竞技篮球运动以外,在各国的民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篮球运动方式,如街头三人篮球、一对一“斗牛”、水上篮球、冰上篮球、轮椅篮球、骑驴篮球、荷兰式篮球、无板篮球和扣篮表演等等,构成了篮球运动多样化的世俗文化形态。尽管世俗篮球比赛形态、形式多样,但却遵循相同的篮球原理――以投中篮为基本得分手段,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观赏篮球的各种比赛活动,从中不但能够了解到地域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还能了解地域文化的习俗,从中透视当地民族的民风。

2从体育竞赛的不同角度来观赏

2.1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观赏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特质的有意义的现象世界,即各种文化特质构成的意义的复合体系。文化特质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存在物。文化世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社区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价值观念。体育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德、智、美育并列的一种教育方式,以身体的直接活动确保培养人的身体健康。日本教育家筱田基行指出:“体育是确保人性的恢复、克服人间疏远的一种有利的文化活动”,“在精神、道德方面更有不可估量的效果和作用。”体育文化是体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体现。“体育文化”一词最早源•于西方,英文为Physical Culture,被译为“身体文化”。19l8年德国学者G•A菲特在其《体育史》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一术语;其后很多学者对这一名词进行了解释。1983年卢先吾和熊斗寅合译的由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主席尼之•阿莱克塞博士等在l974年出版218条《体育运动词汇》对“体育文化”解释为“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尽管人们目前对“体育文化”的定义尚未界定,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它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极人地丰富了人类社会文化,对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文化围绕运动空间组织,综合运动、娱乐艺术和现代文明,是整体和形式的和谐与统一,近几百年来,体育文化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呈现一种追求新颖和独创的主动性冲动,通过对社会状态及意识流捕捉,寻求未来表现形式与社会轰动效果,其影响力不亚于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它冲破各种限制,连接各种文化感知形式。新的感觉及有关行为方式在体育文化的旗帜下迅速开展,成为文化发展的引路先锋。体育文化给予人们一种灵感的鼓舞。引导人类文化指向灿烂的未来、揭示文明的前景。

作为观赏者,首先要认识到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比赛。体育运动具有文化的特征,包括价值观念、运动知识、运动规范和体育设施。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体育的固有特征,才能够理解体育对社会的进步、政治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世界的和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观赏者对体育比赛才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体育的观赏会更加投入。

2.2从专业的角度来观赏

2.2.1从熟悉竞赛规则,了解有关赛制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比赛的首要条件是熟悉竞赛规则和有关赛制。众所周知,近年来竞赛规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均无统一规则。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有6l条和57个手势图。了解了竞赛规则的变化,观看比赛时便可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茫茫然”,同时又可跟着比赛的节奏张弛有度。即通盘欣赏了整个比赛,又从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刺激”。

2.2.2从了解双方打法类型,不同风格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比赛前,首先利用多种渠道(报刊、杂志、评论)了解参赛运动员的打法、类型及比赛的风格,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观察双方的首发阵容后,就要看双方的排兵布阵和战术的选择。比赛中场面可能激烈、复杂,但我们要有重点的看。对于排兵布阵和战术的选择,首先看防守,然后再看进攻。篮球界有句行话:“表演看进攻,赢球靠防守。”所以,各队都非常注意防守。防守可从落位的形式看出该队的防守战术选择,盯人、联防、区域紧逼、还是综合防守?盯人是扩大还是缩小?联防是2―1―2还是1―3―1?弄清楚防守之后再看进攻,从进攻的落位阵形,再看战术打法的选择。是“1―4单中锋”落位、“1―3―1双中锋”,上下落位还是无中锋外线马蹄形落位等等。进攻打法是围绕中锋展开,还是移动进攻或换位进攻。总之,几个回合下来,就应对双方的排兵布阵、基本战术打法有所了解。通过以上认真、细致、全面的观察,才能使观者真正融入到整个比赛的全过程,使观赏比赛的水平升华到更高的层面。

2.2.3从看热闹变为看门道,由外行变内行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篮球比赛,不仅看比赛结果,更应注重整个比赛过程。观看前可先比较双方参赛队员的技术实力,预测一下比赛结果,哪方的胜率更高。如果篮球比赛是一台戏的话,那么,运动员就是篮球比赛的主角。比赛一开场,首先要观察双方的首发队员,谁先上?阵容是“三大两小”还是“两大三小”。开局对一场比赛的胜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员的配备,不是随意或偶然,各级教练员都很重视,所以,从双方首发阵容中我们就可窥测其中某些隐含着的战术意图。如果比赛结果与预测结果相悖,应从中分析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所在,如结果与预测的相同,说明自己的预测是趋于理智、合理的,无论结果如何均可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

2.3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观赏

现代体育比赛,场面激烈而紧张,战术机智而灵活,让观赏者情绪亢奋,时而消沉。此时观赏者的情绪完全被比赛的节奏所控制,如果此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许会发生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只有遵守比赛规则,营造一个良好的竞赛氛围,才能使双方运动员高水平的发挥,观众才能观赏到精彩激烈的比赛,同时也能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高雅、文明、绅士般的观众。

3观赏篮球比赛的导向

3.1正确认识篮球运动的价值

篮球比赛是一项游戏,它作为健身娱乐的手段和竞技表演的体育项目,为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提供了交流场合,更创造出大量的商业机会。但是,有些年轻人往往将篮球比赛过分神化,认为篮球比赛代表了一切,篮球比赛也能创造一切,从而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可以称为艺术表演,需要用艺术的眼光去观赏,但是观赏表演只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调整好心态是更高层次观赏篮球比赛的基本要求。

3.2正确认识个人素质与观赏比赛之间的关系

不同层次的观赏者在观赏篮球比赛中,能获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愉悦,这主要是受观赏者知识结构的影响。人们常常形成某种误区,认为低文化水平的人观赏不了高层次的篮球表演,从而把广大群众排除在外。其实,作为篮球观赏者的最大人群,一样有精神生活的需要,较低层次的观赏也是篮球比赛观赏人群的组成部分。观赏的目的是精神享受,人人都有这个权利,这正是篮球比赛魅力广博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篮球人口的整体素质,是篮球推广工作的重要方向。让观赏者既了解篮球的历史、技术、战术、规则、裁判方法等篮球专项知识,又了解运动心理、运动生理、运动训练等专项基础知识,还了解社会学、美学等相关知识,才能使篮球比赛观赏水平真正上一个台阶。

3.3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发展中的改革与多样化问题

近几年篮球竞赛规则的变化较大,其他各方面也做了许多改革,一些特殊的规则也先后出台,以适应不同篮球活动。据国际篮联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三亿多人参加篮球运动。篮球运动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正是由于它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但是,作为篮球运动主体的篮球竞赛,由于要求有规范的场地、专业的裁判员,要求队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掌握娴熟的技术和熟练的战术等条件,这显然不能使大多数篮球爱好者投身其中。在这种条件下,街头篮球(三人篮球)、轮椅篮球、舞台篮球等应运而生。由于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游戏,而参加者只是想从中得到乐趣,并找到一种终身锻炼的方法。他们在各式各样的篮球比赛和游戏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宣泄自己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并以自己的行动和快乐感染和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此项运动,使得篮球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可见,篮球运动中的改革和多样化实际上是篮球竞赛的完善和补充。满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和年龄的爱好者的需求,是篮球运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4结束语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要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去观赏,在人们观赏的同时,会有一种力的美感、雅的体验、美的熏陶,而这些正是篮球运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现代篮球运动为人类提供了精彩纷呈的技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观赏层次,其观赏和解读篮球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只要能从中领略篮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就是对这项运动最好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运动训练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桂玲.论体育欣赏与素质教育[J].体育科研,2002,23(4):26-27.

[3] 王德洪.大学生体育欣赏意识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3):185-186.

[4] 席冲.论体育与美育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00(2):60-62.

[5] 肖英.论当代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153-155.

[6]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竞技篮球论文篇(11)

1.新世纪篮球运动特征与特点新的内涵|

1.1理念

当前篮球运动已经向技艺化、职业化、观赏化、商业化发展,重新认识篮球运动的基本发展规律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首要任务,研究出自己的训练、管理、指挥、参赛、技战术多元素结构的新思路、新举措,形成新的篮球理论与实践的架构体系,进而整合成自己独特的理念。这将是创建自我篮球训练竞赛指导思想,适应与实现训练竞技目标。

1.2制空

实践证明"无高不成队"、"不高难赢球"以及"得高水平、高大中锋得天下"的理念,竞技篮球运动的确已成为巨人们的游戏,然而"高"的内涵都在于控制挂在空间的篮板、篮筐和篮球。因此,比赛规则对此不断修改,很多方面也无不既鼓励而又限制这一"高"的发展趋势。

1.3节奏

当今世界竞技篮球运动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但是,随着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篮球比赛的对抗性,篮球比赛规则对进攻阶段再次进行了缩短时间的规定,不仅使比赛速度加快,而且比赛节奏反复变化,所以,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技术的训练、掌握和运用,对战术组织的配合与应变,都应该加强时间意识和节奏意识。

1.4高分

篮球运动取胜的唯一手段和目的就是要投篮准,现代国际比赛已经形成高比分,想要的高分,首先要做到三分投手多,命中率普遍提高,投距远,投点广;其次攻守转换快,投篮机会增多,远、中、近要有强投手;最后,重视投篮基本功训练,投篮技术动作扎实、正确和规范,要具备对抗条件下投篮的质量。

1.5凶狠

篮球运动允许职业选手参加世界性大赛以后,运用高强贴身攻防的对抗手段以及凶悍拼争的顽强作风是现代篮球比赛当代化的明显特点之一。防守时普遍采取规则允许的身体接触,通过凶悍的逼、抢、断等防守手段的运用,从而使现代篮球比赛更具凶悍的拼斗性。为此,世界强队强化凶悍作风的培养和体能的基础力量训练,以利于进行更凶悍的拼争。

1.6综合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平衡的攻守对抗性运动项目,而对抗的胜负取决于上述诸因素的综合统一,达到协调地融合成整体。从选材组建队伍,实施训练、管理、培养规划过程中,都必须重视全面检测与培养运动员必备的专项基本条件。如篮球运动的悟性与意识;智能结构全面性;体能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技能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的全面性;掌握与运用攻守技术、战术的全面性等。从而使现代高水平运动队在比赛中适应不同的队伍,不同的打法,适应不同比赛阶段的不同环境下自由保持正常的心态,掌握应变的主动性。

2.新世纪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2.1篮球运动全面普及,比赛氛围全面提高

篮球运动已独有的特点使它充满活力,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新世纪大众性篮球运动将进一步普及,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文化和民众健身强体、修德养身的工具以及手段,而这种运动性人文、文化色彩的氛围将不断的深化为社会特殊人文景观和人们生活的特殊组成部分。

2.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

篮球运动的增智、健身、教育、宣传、社交功能越来越被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认同,积极开展学校篮球运动将成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健身水平、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修养品行、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意识的特殊教育形式。

2.3职业篮球运动商业化气息加强,观赏性加浓

职业篮球比赛的竞技水平的技艺化,进一步产生了特殊社会性魅力和经济效益,促使新世纪职业篮球俱乐部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建立,职业性竞赛的商业化行为将日益在规范中完善法治经营,逐步形成一种新兴产业。随之现存的国际性和各国的篮球组织形式迟早会有新的组合,竞赛的规则、竞赛的制度与方法的不断变革势在必行,以适应人们观赏、健身和发展科、艺化篮球竞技运动的需要。

2.4篮球运动逐步形成新结构、新体系

现代科技已经渗透到篮球运动,使传统篮球观念,篮球理论、技术、战术和体能水平与训练手段有了新的创新。训练手段更科学化,多元科技与训练比赛实践相结合,形成篮球观念的新转变,新的理论观点将层出不穷,新的技术、战术不断产生。

2.5竞技篮球运动呈现新特点

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水平和实力将形成跌宕起伏的新格局,这是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发展、提高的好趋势。然而总体上美国仍将居先,欧、美地区一些国家在一个时期内仍将处于先进水平,但各国实力将接近,排名将反复出现更迭。在亚洲、澳洲和非洲地区某些国家将向先进强国冲击。篮球运动总体发展朝着智博谋深、身高体壮、凶悍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和全面准确这一总趋势与不同流派风格以及多种多样打法的方向发展;比赛规则将应时修订,促进攻守平衡发展;高度与速度进一步相互依赖与制约;技术和战术进一步技艺化、精湛化、实效化、多变化、高空化、全面化和综合化;空间与时间的拼争更趋凶悍激烈,使运动员综合体能、机能、人文素质、文化修养提出更高要求,特殊才华球星的社会效益显得格外重要;教练员的职业素养,知识结构和智慧才干及人格魅力更需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宝霞.篮球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J].体育文史,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