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竞技体育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7 15:14:22

竞技体育管理

竞技体育管理篇(1)

1.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问题

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以学生群众性的社会团组织来传播和发展,其应当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为主体。而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进行同一的监管,此为典型的政府管理行为。并且在实际管理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则替代了大学生体育协会在直接的行使行政管理权,这种管理方式如今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2.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下运动存在的问题

(1)赛事太少,运动员无法通过比赛得到磨练

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管导致商业性和社团性的比赛展开并不尽如人意,每年举办的赛事过少。赛事太少直接导致运动员缺少比赛经验,运动员无法通过比赛得到赛场的临场心理和生理的磨练,对其成绩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

(2)教练专业化水平有限,没有专业培训制度

高校竞技体育教练专业水平普遍低于欧美等国的先进水平,而且我国没有长期的教练培训制度,教练员因为其训练、培训所受到的限制,使其无法接触到世界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导致教练的水平无法得到及时的提高,无法掌握最为前沿的训练技术,导致高校竞技体育水平发展受限。

(3)大量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竞技体育体系

高校为了能够快速的提高学校的体育成绩,大量招收退役的运动员,这种做法违背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初衷,使得高校竞技体育自身培养的运动员减少,不利于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美国与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体育第一强国的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就比较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寻找自身发展的策略。

1.全国大学体育协会的有效管理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管理核心是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和我国的大学体育协会不同,美国的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已经建立起专业的管理团队,全面领导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

2.竞技体育模式的建立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同时也是美国整个教育体制下体育管理体制的延续,美国从中学开始建立了全国的学校间竞技体育的模式,将中学作为培养顶尖体育人才的摇篮,而高校竞技体育则是这一模式的延续。这种发展模式既培养了良好的竞技体育氛围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有效的激励制度

美国高校通过高额的奖学金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参与到了高校竞技体育的活动中来,使得整个高校竞技体育的专业水平非常高。而我国大学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体育人才,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使高校竞技体育的专业水平偏低。

三、发展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主要对策

1.统一认识,明确高校竞技体育的定位及发展目标

我国高校建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大革新,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对此建立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发展适应高校体育教学需要的管理制度。高校所开展的竞技体育是为体育的发展探索方向,也是提高大学体育水平的重要表现,因此,各个阶层只有做好统一认识,才能将我国高校的竞技体育发扬光大。

2.组建全国和省级高校竞技体育指导委员会

我国高校建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并不是单纯群体行为,其应当建立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与政府相结合,树立资源共享、特色共建、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的理念,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让校园的竞技体育部门与政府职能部门做到有机结合,组建全国和省级高校竞技体育指导委员会,不断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3.明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各级组织的职能定位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功能定位是中介兴致的组织机构,其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大学生竞技体育的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校园竞技体育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协助工作,提高其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民主性,为高校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建立贡献一份力量。

4.多元化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竞技体育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G80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3-0086-06

1研究目的

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特指以培养在校大、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竞技体育人才而建立的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为竞赛管理体制是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脱颖而出、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和谐发展的“推进器”,其机制的有效运行能为各级各类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提供保证。

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研究No.3 2013 多年来,由于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举国体制”中的专业队三级训练网培养体制的双轨运行模式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在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始终呈现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分置管理、单线运作的格局,以及学校业余体育、专业竞技体育、社会企事业群众体育竞赛管理组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呈条块分割状态。致使中运会、大运会、城运会、青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中的参赛运动员资格难辨,以及专业、业余和一些单项锦标赛级别不清,以大欺小的现象屡禁不止;搅乱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全面性,使各项运动赛事难于按照竞技运动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规划竞赛内容、形式、频度和规模,造成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运动员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细分的等级标准与同类型、同档次、同级别的对手进行公平竞争。此类问题不但抑制了部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成才,还打击了基层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积极性,阻碍了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奥运时代,随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的逐步开发与利用给竞赛制度的内外部结构带来相应的变化,使我国原有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本研究以我们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依托,从和谐发展的视角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竞赛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运动竞赛的效益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2研究方法与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检索了大量有关运动竞赛的网页、书籍、论文、期刊与相关报导。在阅读、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筛选出8个竞赛体制改革的难点问题,走访了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竞技司的相关领导和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得到了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见解。

同时,我们将900份调查问卷发往北京、上海、湖北、广东、江苏、辽宁、安徽、山西、福建、河南等省市体育局和教育厅体卫处的竞赛管理责任人以及省、市、区级体校和体育传统学校、体育试点学校的教练员,回收有效问卷762份,回收率84.67%。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处理与逻辑分析,重点剖析体育部门所属的以培养专业运动员为目的竞赛管理体系和教育部门所属的以培养学校业余竞技体育人才为目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通过构建“体教结合”式的新型竞赛管理体制,对未来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进行拓展性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竞赛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分析

3.1.1竞赛管理体制与特征

我国现行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是在政府领导下的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其管理机构的“条块分割”型体制。一条是以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为龙头,以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主导,以各省市体育局和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体育总会为主干的竞技体育竞赛链;一块是以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为主帅,大学生体协和省市教育厅体卫处为主干的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网。两部门各自实行“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纵向型管理体制。其特征是体育部门的竞赛组织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和“举国体制”的优势,围绕锦标至上,鼓励各级各类各层次的运动员快出成绩的工作目标,逐渐形成了级别分明、结构稳固、运作高效的竞赛管理体系;教育部门的竞赛管理组织协会化程度较高,但组织体系发展不够均衡,基层协会不够健全。教育部直属的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作为中国大学生体协、中学生体协的常设办事机构,承担了所有全国及国际各级各类学生体育比赛及学生体育相关活动的组织、策划、研究、比赛训练、市场开发等工作,各省市教育厅体卫处和单项运动协会的功能难于体现,相比之下,大学生单项运动协会的运动竞赛工作开展的较为活跃,而中小学各个层面的竞赛组织管理与运作却不够理想,原因在于组织竞赛的人、财、物力都相对缺乏,没有建立基层竞赛组织网络。

3.1.2竞赛运行机制与效益

竞赛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体育竞赛效益。效益是指通过举办竞赛以及相关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体育竞赛的效益是竞赛目标和功能实现程度的集中标志,是体育竞赛的活力所在,也是竞赛赖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相伴的各类体育竞赛是一个从重社会效益到重经济效益的过程。儿童少年的比赛侧重于后备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由省市体育局按项目布局规划赛事,拨款办赛,不同项目参赛频率不等,一般情况下一年比赛1~2次,属非营利性质;青年和成年优秀运动员的一般性比赛,则侧重于运动员队伍的锻炼,多年来各级体育竞赛部门已形成许多常规赛事,如一年一度的锦标赛、冠军赛、巡回赛等,运用竞赛招标制度,在承办赛区和企业的大力协助下举办赛事。教育部门每四年一次的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和某些单项年度锦标赛也逐渐形成了规律。上海市走“体教结合”创新之路,已将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纳入体育局与教育厅共同管理的议事日程,协同举办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新型人才为目的的各级各类比赛,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收益。目前,具有经济效益的体育比赛还只限于一些高级别、高水平、群众喜爱的热门项目上,多数级别和运动水平不高的青少年比赛,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这类比赛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对高级别、高水平的体育竞赛而言,经济效益则是衡量办赛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不同项目、不同对象、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体育竞赛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尤为重要,必须在全面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竞赛机制的有效运转。

3.2竞赛管理系统中的各类问题

3.2.1单项协会难于发挥作用

有78.8%的管理人员认为在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管理逐渐向单项协会制过渡的前提下,大部分省市除了足球、篮球等几个有市场的项目外,多数项目的单项协会形同虚设,没有资金,没有专职人员,具体事务仍由省以上体育局一手操办,管办不分的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单项协会难于成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独立实体。

3.2.2竞赛体制导向有误,不利于业余训练

有86.4%的教练员反映,省运会与单项竞赛体制没有与时俱进,跟上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步伐;竞赛名次、成绩与培养单位、教练员及运动员自身利益和荣誉挂钩,使得人们更加急功近利,后备人才在打好基础与快出成绩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出现了省运会、大运会、青运会、中运会参赛资格混乱,“假引进,真租借,以大打小、以专业队打业余队”等弄虚作假,片面追求奖牌、积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业余训练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

3.2.3运动员注册和人才交流制度不健全

有76.9%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对现行的运动员注册和人才交流制度不满,认为现行制度不能很好地解决基层训练单位与上级接受单位的利益平衡问题,向上级单位输送了运动员既不能得到相应的奖励与补偿,也不能让其运动员代表输送单位参加比赛。由于人才交流制度不健全,一些交流活动演变成私下交易。

3.2.4竞赛功能单一,缺乏系统规划

有90.3%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反映,青少年后备人才的竞赛“量少质差”,赛事宣传不够,群众观看和学生参与率低,没有把提高竞技水平的竞赛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各个层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竞赛组织规划不系统不全面,“以赛带练”的系列赛事偏少,竞赛氛围营造不够,不利于后备人才的自信心培养和参赛心理素质的锻炼。

3.2.5竞赛内容不科学,不利于学生运动员成长

有70.8%的被调查者认为,竞赛项目与奥运项目雷同,竞赛内容过于成人化、专业化,没有按照学生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设计竞赛内容。现行的比赛制度要么为普通学生而设计,要么为体校学生而制定,对于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试点学校,以及普通大学的优秀体育人才而言,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竞赛体系,造成这类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很少有比赛机会。

3.2.6竞赛影响力不够,难于进行市场运作

有86.3%的管理人员反映,企业赞助商投资青少年体育竞赛的意识不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一是政府部门对企业赞助商的期望过高、过急,缺乏与其长期合作的政策保障体系,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企业投资风险,企业投资回报率不能得到保证;其二是青少年体育竞赛项目没有和社区体育、群众体育相结合,使竞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面小,难于引起体育中介及媒体的关注。

3.3竞赛管理新系统构建与实施对策

3.3.1竞赛管理新体制设计

根据我国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分置的国情以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趋势,整合体教两部门与社企个体的竞赛资源,将教育部门已有的竞赛组织体系,编入体育部门总的竞赛体系中,构成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运作的、由上至下的、非营利性的、新型的以竞赛为纽带捆绑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串联小学—中学—大学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结构链,凡以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为目的的竞赛全部纳入体育部门的竞赛轨道,科学分级、混合竞赛,实行“国家投入+市场运行的纵向分级混合赛制”。竞赛管理组织框架见图1。

1)设立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有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竞赛工作涉及体育、教育两部门中多个单位,管理的跨度大,需要相互配合,协同运作。在体育协会组织中设立由省市至社区、乡镇的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履行相应的体育竞赛管理职能,负责日常赛事监管工作,统筹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竞赛事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负责文教的官员牵头,体育、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和赛事运作机构负责人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竞赛中出现的问题。

2)明晰各部门职能,强化管办分离。为避免相关职能部门的“交叉”、“错位”或“越位”,必须强化单项协会功能,由单项协会负责赛事的组织运作、裁判培训、竞赛招标等工作,做到权责明晰,对竞赛的主办者和承办者各自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在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下,按市场规律实施竞赛的计划。

3)加强信息采集交流,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档案。各级单项协会竞赛管理组织中,必须配备竞赛信息处理员,专门负责区域内竞技体育人才竞赛成绩的采集、整理、归档、上报、公布等工作。

4)研究竞赛功能,提高竞赛分级与竞赛内容的科学性。组织相关专家对不同项目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规律和训练竞赛规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地进行竞赛分层和竞赛内容设计,增加比赛频率,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参与竞赛的热情,提高各级学生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

5)注重法规建设,完善检查评估制度。随着体育竞赛产业的兴起,依法治赛的观念日益增强,针对使用禁用药物和裁判员不公正执法这两大顽疾,体育行政部门不但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还要加强竞赛举办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明确执法程序,建立有针对性的竞赛评价体系,做好各级赛事的检查评估工作,把竞赛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提高办赛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6)改革青少年体育竞赛形式,扩大竞赛影响面。打破现行青少年体育竞赛专业化、成人化格局,以挑战赛、对抗赛、大奖赛、等级赛等形式将运动会办进学校、社区,增加竞赛的娱乐性、观赏性、群众性,利用节假日办赛,扩大赛事的参与面、影响力。

7)制定优惠政策,保障竞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虽然投资后备力量体育的公益性程度很大,但只要青少年体育赛事宣传力度大、人气旺,商家们就一定会抓住青少年“爱酷,爱运动”的特点,利用这一广告市场宣传自己的产品。所以协会组织中要有专门负责青少年赛事宣传和资金筹措的部门,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协调与投资者的关系,保证企业赞助商、个人、单位组织投资方能够在赛事中得到相应的回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良性循环的竞赛管理系统作保障,而当前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运作的竞赛管理体系不但没有使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反而因竞赛导向、制度、资格等问题,影响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此,改革现行竞赛系统势在必行。

4.1.2现行体育部门的竞赛体制是为培养专业运动员而设计的,而教育部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而设置的竞赛管理系统,为普通学生制定的竞赛制度显然不适应学生运动员成长的需要。为此,构建以体育部门为主干的“体教结合”型竞赛管理新体系,设立各级体育协会专职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实行“国家投入+市场运行的纵向分级混合赛制”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

4.1.3新体系的实施对策需要抓住6个环节,即:设立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明晰各部门职能,强化管办分离;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档案;深入研究,提高竞赛分级与竞赛内容的科学性;注重法规建设,完善检查评估制度;改革竞赛形式,扩大竞赛影响面;制定优惠政策,保障竞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

4.2建议

4.2.1完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现行培养专业运动员的竞赛体制应转变为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竞赛体制,教育部门抓人才培养,体育部门管运动竞赛,两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4.2.2完善运动员的注册制度和比赛身份的核实制度。积极组织专家研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度和核实制度;加强现行竞赛体制的宏观管理,各项竞赛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同类竞赛体系内的衔接,又要考虑到不同竞赛体系间的连接,使各项竞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健康成长。

4.2.3充分调动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学校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学校体育竞赛与社区体育、乡镇体育竞赛结合起来,共同运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郑婕,杨桦.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新体系构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229-231.

[2]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69-71.

[3]谷云峰,程. 我国30年高校“体教结合”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构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1):21-22.

[4]胡剑波,汪珞琪. 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77-79.

[5]张运亮,赵志强.从“体教结合”到大举国体制下的“体教分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47-50.

[6]牛云杰,闫民,等.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44-46.

[7]潘前,陈伟霖,等.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2):25-27.

[8]杨烨,倪京帅.上海市中学竞技体育竞赛组织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28.

[9]邱伟昌,等.上海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 2007(2):22-27.

[10]陆作生,周爱光.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法律规范[J].中国体育科技,2007(3):9-12.

[11]王朝军,赵均,纵凤侠.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J].体育学刊,2007(4):19-21

[12]丁勇春.高校体育竞赛的社会化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100-102.

[13]景忠伟,杨新生.对新时期下普通高校校运会模式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4):77-78.

[14]李金龙,等.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1):135-137.

[15]武守江.安徽业余体校现行运动员培养体制及发展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5(2):69-72.

[16]肖林鹏,李宗浩,裴立新.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回顾与总结[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2):58-62.

[17]陈榕,潘前,陈伟霖.我国大、中学体育衔接的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4(4):42-44.

[18]金琼,郝萍,李云.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10(3):63-65.

[19]汤国进,孙任,龚大利.体育院校训练课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指标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1):59-60.

[20] 胡莉萍,储志东.江苏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6):110-112.

竞技体育管理篇(3)

二、关于竞技体育的效益分析

(一)竞技体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效益

最初,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竞技体育一般都由国家相关部门拨款,或者社会基金组织赞助竞技体育,所以竞技体育在当时的开展、举办也都是交给国家来完成,个人基本上无法举办竞技体育。由于是国家来举办,所以竞技体育在当时是有专业的教练和专业的团队去发展的,竞技体育成为了一项专业体育。但是,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开始发现,民众对竞技体育的认识非常片面,长时间以来,竞技体育一直备受上层社会吹捧,而普通民众则很难融入到竞技体育的行列当中,所以在民众的潜意识里认为竞技体育是上层社会的专属,这种认识给竞技体育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浪费资源的现象。

(二)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1985年,国家终于将竞技体育归纳到了第三产业的行列当中,竞技体育不再只是上层社会的享受,它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竞技体育隶属于我国体育部的管辖范围,为社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竞技体育开展需要一定的场所、服装和运动器材等,这些方面都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另外,体育项目的开展,特别是像奥运会这样的体育活动,都是需要门票的,而这也给我国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第二,竞技体育是一项运动量很大的体育活动,它的推广促使人们进行更多的体育活动,提高了运动者的身体素质,促进了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国民素质得到了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三,当今社会,各个行业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育行业的发展也能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并给其他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体育行业的发展能够推动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第四,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行业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从竞技体育中看到了商机,这样的商机又带动了经济的变动,例如体育用品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能够促进竞技体育目标的实现

基于许多体育前辈的经验和实践,要想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训练。竞技运动又与一般运动不同,在竞技运动中,胜出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将所有运动员都变成优胜者,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去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但是不管怎样,也还是有人会淘汰,在训练过程中应该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激发运动员的潜力,将优秀的部分集中再训练,实施一定的管理手段,将小部分成功变成群体成功。研究表明,我国的竞技体育系统的管理相对较为薄弱。人力资源是竞技体育得以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它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也是竞技体育的主体。竞技体育的开发具有创造性、连续性和能动性,这些特点能够影响竞技体育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实现,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能够促进竞技体育目标的实现。

三、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劣势分析

马克思认为,人是主体。人类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竞技体育是人类实践的一种形式,自然,人必然成为竞技体育的主体。人力资源是竞技体育长期发展所需要的最为关键的资源之一,它也是一种最为稳定的资源,也充分体现了在社会生产中人作为原始驱动力的特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中,社会发展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作为核心目标的发展,竞技体育是一项以人为载体的广泛的社会性活动,因此,在此基础上重点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我国以国家为龙头的高水平运动员队伍训练群体尚未成型,国家队的运行机制尚未成熟,运动员人才管理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健全,各项改革还处于启动阶段,地方特色较为严重,人才流动的渠道不是很流畅,科学合理的运动员转会市场发展缓慢。目前我国教练队伍的综合素质总体偏低,多数教练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更有甚者理解和借鉴他人成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状况对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与此同时,教练制度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很多有关竞技体育的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不到严格的执行,另外,竞技体育相关政策的制定涉及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单位和部门相互之间不能科学合理的配套,总体上来看严重缺乏系统的整合,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练队伍的建设,同时也影响到教练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李富荣局长曾经在全国教练员的培训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竞技体育事业中,教练员的培训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很多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说,我国的教练员目前还没有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体系,培训工作相关的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专职教练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训练……”另外,后备资源方面的人才分布不够均匀,数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队伍中一、三线运动员比例过低,一线、二线、三线的竞技体育运动员的配置一直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同时,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输送结构也不均衡,普通业余体校和体育中学属于三线队伍,然而这些学校的人才输送率明显高于二线运动员所在的重点体校。省、市等重点体育院校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资源的主要阵地,但是在实际输送方面却并不乐观。除了上面的一些问题之外,我国体育科技人才队伍的配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高科技人才严重匮乏,总体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根据国家体育部科研所等等单位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全运会和奥运会成绩的贡献方面,竞技体育队伍中竞技运动员和教练的贡献率在70%以上,而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等贡献率仅仅在20%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两千名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中,55岁以上的人才有680人,仅占总体数量的34%。当前我国竞技体育高技术人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学科专业人才相当匮乏。近年来,除了不可避免的部分高级人才退休,另外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外流,这个问题在某些体育学科专业中相当严重。

四、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建设

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内容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运动员;

2)教练;

3)科研教育工作者;

4)后勤;

5)管理者;

6;医务人员;

7)经纪人;

8)裁判;

9)与体育事业相关的经营者等。竞技体育的主体是运动员,竞技体育的高质量服务应该应用在他们身上,并通过他们展现出来,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参赛、选拔、计划的实施等过程需要体育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我国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四类队伍的建设

1.强化运动员队伍建设在当代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国家对于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体育运动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也越来越关注,期望能够建立属于自己国家的现代化竞技体育体系,使竞技体育的发展更加规范和科学。要强化竞技体育运动员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开发一套专属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模式,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适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也使其具有中国特色,学校是培养人才最好的地方,我国应该加强高校建设,特别是高等体育学校的建设,对学校进行重点培养,善于发现优秀的运动人才,并在学校推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使学校成为培养优秀竞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2.强化教练队伍建设

第一,提高竞技体育教练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着重引导他们学习并且大力弘扬“为国争光、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科学求实”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帮他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第二,提高竞技体育教练队伍的专业水平。尤其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观念,督促他们自觉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保持知识的时代性。与此同时,要科学制定教练队伍训练的整体计划,尽可能地给教练员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增加他们的职业发展的机会,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竞技体育教练队伍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的能力水平。第三,竞技体育教练不应该只是空有一套理论,教练员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优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加强自身的实战经验,经常参战,对于体育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必须了解过,实践过,甚至包括体育器材的选购也要亲力亲为,不断锻炼自己,磨炼自己,让自己不断学习,使自己更加职业,更加专业。第四,建立健全竞技体育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教练员以多种方式继续深造、不间断学习,培养且强化他们终生教育、终身学习的科学的理念。

3.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可以兴国,科技也能够振兴体育。特别是在当今科技无处不在的社会,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种生存必需的手段。在我国最不缺的是人,最缺的是人才,科技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要想竞技体育在全球体育行业站稳脚,就必须创新方案,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对现有的竞技体育人才进行培训,强化他们的科技知识,加强实战训练,牢固专业知识,建立一批高效、实战的人才。另外,也要对现有的高校进行整合,科技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在校学生开始,他们是新兴的社会人才,接受事物的能力较强,学习能力也大于现有的体育人员。当然,也要建立一个科研团队去研究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方法,建立一套高效的运动体系。培养人才的途径多种多样,国家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积极鼓励其他对竞技体育感兴趣的人才的加入。

4.加强产业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竞技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是现代化竞技体育人才更加深入的拓展,是在职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形式。[4]作为新时期竞技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他们对竞技体育竞赛的流程非常了解,同时又熟练准确地了解相关体育经济政策内容,并且拥有全新的科学的体育事业发展观。竞技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主要以市场经济的运营方式引进竞技体育所需要的资金,并且按照市场竞技的基本规律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体育经营创收向产业化方向和经济利益方向的转化,这些基础条件都是我国竞技体育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和其他各类综合性的大学中的体育专业可以进行联合培养竞技体育经营管理以及教育科研型的高端人才。

(二)两个关系

1.处理好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形成了“塔基越大,成绩越好”的发展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塔基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塔基拓宽的难度原来越大。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以及中国某些项目已经发展起来的某些下窄上高的结构向我们表明这条路是可以走得通的。我国今后的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高质量和高效益上下工夫,必须摒弃不讲成本的粗放型管理方式。

2.处理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由于人力资源的培育需要以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投入一定的成本为代价,这就会导致部分急功近利的管理者只盯着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而不会去开发、培育新的人力资源。结果会导致很多竞技体育项目的后备人力资源匮乏,业余训练队伍严重缩水,人才合理梯度也随之发生严重的断层现象,造成了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袁伟民同志在2001年的全国竞技体育战略发展研讨会上严厉指出:“竞技体育事业中的有些同志,在工作中鼠目寸光,追求一时的效果,不考虑将来,严重忽略二、三线队伍的建设。导致各类体校严重萎缩,业余训练严重滑坡。在竞技体育的选材方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科学选材,不考虑是否有培养前途。在训练工作中,不按规律训练,揠苗助长,导致不良的后果。”

竞技体育管理篇(4)

一、各国对金牌争夺更加重视,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已逐渐走向成熟。奥运会赛场正在成为显示各国实力、扩大影响、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随着新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各国更加重视奥运会,并将奥运会作为展现民族精神的场所和窗口,树立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一)各国更加重视奥运会成绩和排名

法国青年体育部曾制订了长达10年的“体育复兴计划”,强化政府对竞技体育的管理。美国奥委会也对10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并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将资金集中投入到这些项目中。同时美国奥委会还制定了“金牌行动计划”、“运动员奖学金计划”、“就业计划”,使运动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准备奥运会。俄罗斯总统曾经颁布加强奥运会准备工作的命令,强调将全面帮助开展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国家的有限任务。澳大利亚不惜重金向俄罗斯购买“奥运金牌计划”,制定“奥运会运动员培训计划”,并利用奖学金等形式激励运动员出成绩。韩国对7个重点项目加大投入,并采取对优秀运动员的“终身津贴奖励”和免服兵役的奖励政策。新加坡等国家也都确立了自己的重点项目。这些国家都期望这些重点项目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或争得奖牌。亚洲、欧洲、美洲一些发达国家或发展中的国家也都确定了各自的重点发展项目,并在管理、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优先发展。

(二)从战略高度调整项目发展结构

加速形成优势项目群,各国均如此。美国在田径、游泳等项目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26届奥运会美国在这两2大项上获得27枚金牌,17届奥运会上获得25枚金牌,为其在奥运会上连续稳坐奖牌榜首位打下稳固的基础。俄罗斯将体操、摔跤项目作为传统强项,重点投入,并针对备战第28届奥运会重新确定13个重点项目。法国的自行车、击剑和水上项目,德国的皮划艇、赛艇项目等,甚至一些处在奥运会第二集团边缘的国家也拥有自己的优势传统强项,如古巴的拳击,韩国的射箭、跆拳道等。加拿大把奥委会的一些职能转为政府行为强化实施,并调整项目结构,形成自己优势项目的群体。

(三)优化训练方式,促进优秀选手水平的迅速提高

建设高水平、多功能的训练基地成为各国普遍的共识并加大投入加速发展。我国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发展方式。现在韩国也在学我们,集中起来发挥奥运会的导向作用。搞一些训练基地。朝鲜也在搞。美国也在搞,美国有3大训练基地,其中科罗拉多训练基地集中了一批多学科专家,开展运动训练的科研和技术诊断。法国体育学院、澳大利亚体育学院、意大利体育学院都在研究高水平的训练、教学、科研的教学方式,逐步形成集中型、专门化的训练模式,有意识地将高水平运动员组织起来,以替代传统的自由训练的方法。

(四)扩大人才交流,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体育人才和技术流动

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才流动,实现人才引进、转会、培训的交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这对竞技体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在很多项目上聘请了外籍教练,如足球、篮球等项目都请了外籍运动员及教练。我国的一些优势项目的教练也到外国去任教,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这种世界性的人才交流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全球性的潮流,所以,我国也必须实行“请进来,走出去”。

二、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更加广泛,实力格局有所变化

(一)参赛国家和地区增多

不仅是奥运会,包括世界上其他的一些重大比赛的参赛队伍都在不断扩大,大多数国家参赛的人数和队伍都在呈现增加的趋势。这个趋势也使得竞技实力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剧增,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参赛人数增加更快。1988年奥运会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是160个,1992年增至172个,1996年达到197个,实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国全部参赛,运动员人数也首次突破了万人。到2000年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达到199个。参赛国家的增多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奖牌分布相对广泛,使获得奖牌和金牌的国家机会增多,从而导致了世界竞技体育格局的变化。参赛国家及地区如此广泛、快速增加,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竞技体育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奥林匹克运动普及教育的结果。

从文化功能上来讲,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古希腊奥运会还是21世纪全面进步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都始终追求着“和平、竞争、谅解、发展”的主题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罗格又提出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这些精神倡导的一个主题,体现了竞技体育运动在人类文明的价值存在,体现了体育运动的本质,也成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成因。竞技体育所追求的教育功能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始终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因素,尽管它也有一些负面因素,但积极的因素是主要的。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力士多德等都对体育的教育功能有所论述。如柏拉图就曾参加过古希腊竞技大会并取得过优胜。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说道:为造就完美和谐的人而去健身。

《奥林匹克》规定: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寻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竞技体育所追求的主旨,加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参加奥运会和世界重大比赛的热情越来越高,参加国越来越广泛。

(二)奥运会排名格局的变化

以2000年悉尼奥运会为例,与亚特兰大奥运会相比,第一集团由三强变为二强。中国、澳大利亚取得重大进步和突破,实力格局发生变化。第27届奥运会获得金牌的国家和地区有51个,第26届53个,没有明显的区别。获得奖牌的国家和地区第27届有80个,第26届有79个,看起来相当。但金牌分布及不平衡,前三名共获得100枚金牌,4-11名共100枚金牌,其余40个国家和地区共获得100枚金牌。

2000年奥运会金牌分布:欧洲56%、亚洲17%、北美洲14%、大洋洲6%、中美洲4%、非洲3%。从这一点上看,实力格局有所变化,尤其是在第二集团以后竞争会更加激烈。以上数据说明,欧洲仍然是金牌争夺的主要对手,而且欧洲国家普遍表现出竞争项目多,发展全面。在亚洲,除了我国发展比较快,韩国、日本竞争力还不够,主要原因是优势项目过少。非洲和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总体的潜力有待开发。从总体上看,我国尽管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了好成绩,但优势项目不多,比较窄,总体的实力还不够雄厚。

(三)奥运会项目变化对奥运会竞争格局造成了影响

尽管要求压缩奥运会项目的呼声不断,但要求进入奥运会的项目也比较多。要裁出去的有几个项目,但要进来的项目排着队,比要出去的项目排的队还要长,而且,要求进来的呼声更强烈。这种趋势体现了奥运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本项目的发展,各个单项协会都想进入奥运会,以此壮大和发展自己。国际上如此,国内也如此。许多项目都想进入全运会,若进入全运会,这个项目就可以得到发展。所以,奥运会项目的变化,也会给竞争格局带来很大影响。

目前,国际奥委会对项目有一个基本的划分。大致分为几类:一是尽可能减少人与机械运动。现代奥运会只有马术运动是人与动物融为一体的项目,马匹作为选手参加奥运会;二是人与机械的,如自行车、帆船、帆板等项目;三是器材类。总的来讲,奥运会把项目分成几大类:1、正常的竞争,排除其他因素,突出个人,是单人的竞争。还有双人及多人的竞争,有累计记分的,还有人为因素的。2、打点积分项目,靠裁判的肉眼判断,容易引起很大争论的项目,如体操、跳水、花样滑冰、竞走等项目。这些项目很难判断。3、棋类的项目,如国际象棋、桥牌等也在申请。这类项目是智力项目。还有是尽可能减轻东道主负担的项目,有的项目要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等。个别的需要调整。总体来说,要发展观赏性强,经济实用的项目。还有就是要使更多的协会参加和容易组织的项目。要减少船的项目,如帆船等小项目一是要靠天吃饭,天气对比赛的影响很大;二是器材昂贵,许多国家都没有开展;三是没有观众,就是有观众也什么都看不见,船一出海谁也看不见,电视转播也很难转播,还要出动直升飞机,要开轮船,所以成本造价太高。这种项目的发展空间就小一点。

具体来看,情况是这样的:

1.增加女子项目的空间更大。从2000年奥运会来统计,女子项目仅占男子项目的60%,应该说女子项目还有增加的空间。国际奥委会一直提倡提高女子的地位,要求增加女子项目。一般的来讲,奥运会的主办国都要求增加自己国家的强项。如美国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增加了女足、女垒、沙滩排球和游泳接力等项目,并在这些项目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也增加了铁人三项、自行车、女子撑竿跳高等自己的优势项目。如果要增加项目,女子项目的空间更大些。

2.一些新兴而又易普及且观赏性强、容易组织的项目有可能进入奥运会。尽管要求压缩奥运会规模的呼声不断,但一些项目执意进入奥运会的要求似乎更为强烈。要想使项目得到发展就必须进入奥运会,这样项目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加之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需要,特别是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的需要。我国也如此,如一些项目希望进入全运会。从总的趋势上讲,仍将会有一些新的项目进入奥运会。目前,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已从1984年的223项增至2000年的300项,还有10多个大项正在申请成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国际奥运会要缩减奥运会的项目。奥运会项目的变化,对奖牌的分布和实力格局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就目前看,增加大项比较困难,但小项有可能变化。如击剑已经调整了一些小项目,拳击、摔跤也调整了一些级别,还有一些项目也作了调整。这些小项目的调整也会给奥运会的格局造成影响。

3.奥运会项目规则的变化给竞争格局带来变化。奥运会竞赛规则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整个竞争及实力的格局都将带来很大的变化。现在很多项目都在不断修改规则,比如乒乓球除了无遮挡发球,还有11分。体操规则现在规定,运动员在比赛之前没有练习的时间,点完名马上就比赛。尽管这些变化很小,但对运动员的比赛都会带来影响,都会给竞技格局带来变化。

三、竞赛活动日趋频繁,导致传统训练观念发生变化

(一)作为竞技体育最集中的表现形式,竞赛制度、方式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名目繁多的竞赛越来越多,奖金越来越高,并且还有继续增加和升级的趋势。

(二)频繁的赛事对传统的训练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竞赛形式增多、规摸扩大、周期加长、频率增加、奖金增多。比赛机会的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训练观念和方法,包括周期观念、系统观念。运动员告别传统的训练方法,使比赛成为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随着国际竞赛种类和次数的增加,各国原有的竞赛体制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冲击,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竞赛制度改革。

四、科技含量不断加大,成为运动成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体育科技朝着集约化和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集约不是指单项。有效的组织成为重要措施。

(二)加强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解决问题。竞技体育作为复杂的人体科学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综合研究,需要生理、生化等微观层次的研究与有机体运动能力间的结合研究等。它对科研方法、组织管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研究要求。

(三)建立更加开放的体育科研体系。体育科研还要借助其他科学领域,如军事科学、材料学等。

(四)不断拓展新的科研领域,多方位提高训练水平和人体运动能力。包括提高力量的万法与手段,促进恢复疲劳,以及营养、新器材、新设备、新方法等。

五、产业化、商业化、职业化对竞技体育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一)竞技体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这个话题被人们谈论的更广泛并被普遍实践。无论是恪守奥林匹克“纯洁”精神的国际体育领导人,还是拥有开拓精神的新一代领导人,都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缺乏雄厚资金支持的竞技体育将是苍白无力的,不但难以发展,还会逐渐萎缩。“纯体育”的体育观念正在受到商业化、产业化和职业化的冲击。竞技体育的社会性,群众的喜爱程度及市场经济的导向使得竞技体育必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越是普及程度高的项目越会先得到发展。

(二)“三化”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动力

竞技体育管理篇(5)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管理体制 现状 发展

一、引言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竞技体育确定举国体制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也暴露了举国体制的一些弊端,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体育管理中起主导地位的行政化干预,而政治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文化的传承,以及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是竞技体育管理行政化的根源。综文献所述中国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为多渠道的资金筹协会的实体化、改善管理队伍结构和构成与去除体育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而笔者在此大胆假设,既然“行政化”管理创造了辉煌的过去,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

二、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

(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特点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经过多次的变更,并设立了多种与时期所对应的管理机构。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多种客观原因,体制改革和机构的撤并不能同步,造成了当前管理过程中多种机构并存的状况。我国当前管理体制虽然改变了由政府统管的局面,但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我国“公益性”体育发展目标影响,使得竞技体育管理带有异常明显的行政化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从前适应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就显得落后且封闭,并且显现了高度集权式管理、政治利益干预体育、竞技体育无法社会化等弊端。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使得竞技体育管理的行政化严重,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导致忽略了各社团、俱乐部的自主决策权。高度行政化有其自身优势,如优秀的执行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但行政化势必带来微观层面的被忽视,而本应拥有微观决策权的社会团体组织、俱乐部等没有其独立决策的权利,这势必会影响体育管理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有机联系,同时对于运动员选材、训练等都有影响。同时资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很难引入外部资源,也导致了社会化程度不高。

三、我国竞技体育管理w制发展

我国走的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制度是不理智的,国外的管理体制有其自身先进的地方,其本身是为了资本主义国家量身定做的,而最近主流的声音都是“去行政化”。但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中,也不乏出现像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水上项目等优势项目,这说明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并非一无是处,而国外的管理体制也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处于先进地位。应设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并借鉴而并非照搬国外先进理念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才能使我国的管理体制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举国体制的优劣

举国体制保证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整体实力,集中有效的人力,财力、物力以求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使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打开了总奖牌数异地和金牌数第二的奥运史的新篇章。其弊端在于政府包办了体育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同时这种体育制度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的高度社会化和产业化。高度依赖计划和政府投入,体育人才流动性弱,竞技体育社会化薄弱等劣势都随之一一体现。

(二)国外体制的优劣

在此我们以美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为例,美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社会管理型,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始终是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动因,政府的作用被限定在最小范围,市场的功效都得到充分地展现和发挥,其所有的优势恰巧是中国“举国体制”所欠缺的,但其自身也具有局限性如美国模式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在各体育组织内部进行不受外界干扰的有效管理, 但在全局上缺乏有力的协调和统一。

(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以美国为例的国外管理体制恰巧在我国劣势的地方具有其可借鉴意义,但其体制成立的基础是竞技体育的社会管理型要求整个社会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整体实力和人均GDP水平较高,体育组织成熟,参与竞技体育管理的主体多元化等,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要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就不能完全照搬外国体制,应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以半行政化管理为主,整合其他社会管理组织并形成多方管理为辅,在不改变本有体育管理优势的情况下,逐渐改变其完全行政化管理策略为目标,形成更加合理的管理机制。

四、结论

中国竞技体育管理机制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的去行政化,而应在保留其自身优势的情况下,采取半行政化半社会化管理制度,在高水平竞技层面独立出一套行政化的管理体系,而非高水平竞技或者是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改革,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竞技体育管理篇(6)

目前云南所组建的各种形式的相对较为成熟的竞技体育运动队,按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以云南省体育局及各市县体育局管理下的省队及各县市队、云南高等校院校竞技体育运动队、各公司企业竞技体育运动队、各种单项体育协会及俱乐部形式的竞技体育运动队。本文拟从政府主导下的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的现状出发,从管理理念创新的角度探讨如何激发教练员、运动员的全部潜能,解决当下运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云南竞技体育又好又快地实现科学发展。

一、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

就如何解决政府对各竞技体育运动队资金投入不均衡的问题而言,可以适时、谨慎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加以尝试解决。我国竞技体育所带有的强烈的政治功能决定了政府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必然处于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仍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经费所占比例较小。

具体到云南竞技体育的实际,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保障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政府加以资金倾斜本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主导的地位不容打破,否则将会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创伤。但是,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挖掘非优势竞技项目的潜力,打造新的更多的优势竞技体育项目。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云南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为彻底突破资金的制约,除加大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扶持力度外,要逐步树立“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

所谓的“市场运作”管理理念,就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大竞技体育的市场价值的开发力度。与此同时,发掘竞技体育在产业化、社会化方面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从而提高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组织保障和市场机会。最终实现从以政府投入向以社会投入为主的方式转化。

引入“市场运作”管理理念,可以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的产业化程度以及组织机构投资主体的社会化比例,从而彻底转换以往“等、靠、要”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拓宽竞技体育的资金来源渠道,改善竞技体育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程度低的问题。

伴随管理理念的创新,政府型管理主体的职能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稳重、谨慎地推进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为主要特点的俱乐部制和协会实体的发展进程。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同时,充分挖掘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寻求社会效益目标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平衡点。

在2010年召开的云南省体育局长会议上,副省长高峰在回顾2009年云南体育事业发展时指出:“坚持发展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互促进。”由此可以看出,在坚持正确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竞技体育走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道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界也已形成广为认同的共识。“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人的自身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议题。管理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是管理中的主体,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另一方面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根本。

具体到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对管理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从事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人,如竞技体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练员(也是被管理人员)等。被管理者也是人,如运动员、科研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我国著名体育学者徐本力明确指出:“运动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信念上”。这就要求管理者将竞技体育运动队伍内人际关系的处理放在首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

概括地说,竞技体育运动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以运动员、教练员等竞技体育参与者的需求作为一切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发挥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潜能,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和比赛质量。

(一)以教练员为本,建立和完善符合建设高素质教练员要求的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

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是造就高水平运动队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这就决定竞技体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包含以教练员为本。目前,面对云南竞技体育运动管理中个别教练员“职业懈怠”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教练员的培养主要是由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转变和体育教师到教练员的转变。云南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培养也大致相同。这种教练员的培养、选拔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部分教练员学历偏低,又缺乏有关训练、比赛、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机会,进一步深造的途径单一、狭窄;二是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认识不深刻,大多以经验训练为主,导致整个训练存在较大盲目性,缺少针对性,突破口模糊不清。

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建设高素质教练员要求的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的举措。

一是高度重视在职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改善教练员的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鼓励教练员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增强教练员的创新、科技和管理的意识、能力。从而,改善教练员队伍结构,促进教练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学习型转变。

二是加大优秀中青年教练员选拔培养工作力度,实施“教练员学术带头人”工程,帮助重点优势项目队的骨干教练尽早脱颖而出。

三是加大高水平教练员引进力度,为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与之相应的要进一步完善教练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流动机制。对水平低、能力差且工作积极性不高、多次考核不合格的教练员要给予警示,建立和完善教练员的退出制度。

(二)以运动员为本,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机制。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练员的管理对象。长期以来,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中,教练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人本化”意识薄弱,不重视对运动员的 “人本化”管理。突出表现是“唯奖牌论”,即一味追求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而忽视了运动员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

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制约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体现运动员的尊严、实现运动员的价值、维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体育运动管理者亟须牢固树立“以运动员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的说来,以运动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应该以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要为首要任务,以提升运动员的精神境界、实现运动员的人生价值为重点,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在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的实践中,运动员“重训练、轻视文化课学习”,由此导致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及退役后的再就业培训等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无法消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机制。

2010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以[2010]23号文件的形式,正式转发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共二十一条。其中有四个方面明确指出了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拓宽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为运动员就学、就业创造条件;完善并落实各项激励和保障政策,切实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帮助运动员顺利实现职业转换。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体育系统人事处长会议在云南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召开。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深入学习领会刘延东国务委员就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所做重要指示精神。

可以说,对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已引起了上至国家体育总局等国家部委,下至各省体育局等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就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而言,在找准突破口的同时,必须打造一个平台作为实施各项具体措施的载体。

在笔者看来,加强云南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最佳平台就是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加快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步伐,引进具备较高教学技能和水平的文化课教师,充分发挥“体教结合”的教学特色。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分批轮训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实现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总之,在充分发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使其真正成为加强全省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龙头”。

就加强运动员保障而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既是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以运动员为本”管理理念的根本要求。这需要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在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理念创新方面,要逐步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适度引入市场,多方筹措资金,实现各竞技体育运动队伍资金投入的相对均衡。在保持优势项目的领先地位的同时,发掘其他竞技项目的潜力。决定云南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不断拓展和丰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切实做到以教练员为本、以运动员为本。建立和完善符合建设高素质教练员要求的教练员培养、选拔、使用制度及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工作机制。公正合理的看待、对待教练员和运动员,充分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各种潜能,实现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推动云南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雪峰.中国高水平竞技体育多元化管理主体发展特征与发展走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

竞技体育管理篇(7)

体育运动学校是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竞技运动训练的同对,读训并重的中等体育专业学校。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基层运动员的出路问题,延长了业余训练的年限,完善了业余训练向专业训练的过渡和衔接,起到了其它任何形式都不可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有浓厚计划性色彩的体育体制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发生碰撞,竞技体育与社会的接轨出现了偏差,特别是社会就业机制的转型和高校招生的快速扩展,给体育运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关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问题,在几年前就引起了体育工作者的关注,不少的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一些看似有效的举措,多数只是解决燃眉之急,还摆脱不了制约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的瓶颈,还不能称为成功的范例,不能代表体育运动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面对困境,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认真研究国家各项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探寻体育运动学校的改革方向和发展出路。

一、学生特点分析

(一)性格特点

(1)就个人而言,自尊心强、自信心强、好奇心强、好动;

(2)就集体而言,团结但又充满个人英雄方义、独立竞争但又相互帮助。

(二)文化特点

(1)运动员年龄跨度大,水平参差不齐;

(2)学习内容单一枯燥,针对性不强;

(3)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自觉性较差。

二、何谓双目标

(1)基本目标,又称保障目标,即在体育运动学校的三年中专学习训练后至少要达到的目标。如完成三年的学业,掌握一门体育技能等。

(2)理想目标,又称极限目标,即在体育运动学校的三年中专学习训练后想达到却又几乎无法完成的目标。如进入专业队、国家队等。

基础目标保证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理想目标激励学生持续奋斗。二者相辅相承,将现实与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学生的目标最终都会位于二者之间,进而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同时,这一过程也可以很好的鞭策学生,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努力才能更接近理想目标,让学生一直处理兴奋的拼搏状态。

三、双目标管理的实施

(一)目标的制定

这是双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预定基础目标和理想目标。学生、长家、教练、教师四位一体,综合学生的想法、家长的期望、教练的科学预测以及学生的文化底子,提出预定设想,然后充分讨论商定基础目标及理想目标(或者进入专业队、或者升入高校、或者根据学习的体育技能走向社会)。

(2)明确责任分工。体育运动学校既有训练又有学习,教练主抓训练、教师主管文化教学、家长提供支持和学生后勤保障,明确任务,相互协调、相互沟通。

(3)确立学生目标。学生首先要明确基础目标和理想目标,然后分别与教练、教师商定分目标。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采取科学的训练和教学手段,制定既能实现(基础目标)又具挑战(理想目标)的目标。如一个训练周期后要达到的成绩,或者参加比赛所需取得的成绩,或者学习测试所需达到的水平等。

(4)教练、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付出的努力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

(二)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

双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并不等于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由众多分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定期检分目标是否实现。教练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练、教师与家长之间及时沟通,相互了解监督分目标完成情况。

其次,家长、教练、教师均要时常提醒学生目前的进度,便于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再次要全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训练、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方面的问题。当出现意外、不可测事件(如训练受伤)严重影响基础目标实现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家长、教练、教师沟通修改。

(三)总结和评估

竞技体育管理篇(8)

关键词 NCAA 规章制度 大学体育 管理启示

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是美国大学体育总会英文简称,它是由全美国千百所大专院校所参与结盟的一个体育协会,以其详尽全面的规章制度,使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处于一种非常有序的状态,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着美国大学竞技体育持续发展。NCAA规章制度体系的完善既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也在世界范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研究其规章制度,结合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经适当的消化、吸收,制定出我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管理规章制度,使学生运动员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参加以校际及更高一级的竞技体育竞赛,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我国高校竞技运动的研究和开展拓宽思路,从而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框架,深化我们对高校竞技运动工作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益,对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NCAA规章制度研究

(一)NCAA规章制度制定

“立法”是美国大学体育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校际体育运动应遵循联合会的“立法”及其条款。NCAA立法的条款分为关键条款、区域关键条款、一般条款、联合条款,每种条款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产生过程。关键条款是十分重要的条款,它适用于所有成员,关键条款的制定需要在联合会每年一度的全体会议或特别召集的会议上,由全体成员投票且执行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才能通过;区域关键条款是指适用于本区域所有成员、十分重要的条款或规定,区域关键条款的制定需要在每年一度的相应分区的全体会议或者特别召集的相应分区的会议上,由全体成员投票且执行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才能通过;一般条款指适用于一个级别以上的法规制度,所有适用这一条款的分区成员高校均应遵守,由该分区成员高校内部通过各分区的立法程序制定;联合条款是由联合会内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分区或各分区下属机构采用、分别通过各分区自己的立法程序制定的条款,仅仅对采用它的机构产生效力。不同的条款适用的范围不同、产生的过程不同,各种条款都是针对相应的分区、特定的问题而制定的,这种条款的制定方法既有利于有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联合会规章制度的发展与完善。NCAA立法的条款的制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合理性,适用多种范围、不同条款之间紧密结合、依存互补,形成了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二)NCAA规章制度管理内容

1.运动员招募

NCAA为保证招收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是把住资格审查这一关。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审查是由NCAA资格委员会全权负责,其他机构无权干涉,保证了招生的统一性和公平性,资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高中毕业;(2)高中期间必须修完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与核心课程,并且成绩合格;(3)SAT考试或ACT考试成绩必须达到最低分数线。

规范的招生程序不仅保障了准高水平运动员的日常学习,而且避免了招生过程中不平等现象的发生。完整的高校运动员招生程序分为四个阶段:接触阶段、评价阶段、安静阶段、封闭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整个招生过程中是相互穿插、交替进行的。NCAA对不同级别高校、不同运动项目招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精确的期限,任何在本阶段禁止的活动,如会面、通电话等,是完全不被允许的。

2.参赛资格

NCAA规定:(1)学生运动员必须满足学校全日制学习量的最小限度,学习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获得有望取得学士学位的学分。对于新生则对其在高中时的课程做出了规定,而且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分数和绩点,否则就没有参赛资格。促使学生运动员和准高水平运动员必须努力学习达到相应的学术要求。(2)在校学习期间,运动员每天参加训练的时间和其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多于4小时,每周的时间不得多于20小时,每周必须保证一天的休息时间,学校不得安排任何与训练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事情。此外,参加心理训练、力量训练、个人技能指导、观看比赛录像等不得多于8小时。(3)NCAA运动员要想获得参赛资格,则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管理标准,从而促使学生运动员表现出公平比赛的荣誉和尊严以及与健康竞争相联系的高标准,也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4)只有业余大学生运动员才有资格参加某一特定运动项目的校际体育竞赛。学生运动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才能保持其业余身份,这些规定保证了学生运动员的正常文化学习,真正以学为主,有助体教结合。

3.奖学金

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员勤奋学习和刻苦训练。成员高校在给学生运动员提供经费资助时,首先要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检查,二者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学生都不能享受经费资助。而且享受经费资助是以学年为单位的,每一学年进行评估一次,不合格下一年度则无法享受此待遇,而且运动员获得奖学金的人数有具体的规定。有了这样的规定后,不仅防止了因奖学金的多少,造成运动员流向的失控。NCAA规定学生运动员想要获得奖学金和学校资助时,学习成绩达到要求,运动水平达到标准,这一规定对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也起到了牵制和激励的作用。此外,联合会学生还对运动员的奖励、花费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与控制,既激励了学生运动员努力训练获得好成绩,以赢得相应的奖励,同时又对奖励的数额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避免学生运动员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训练中而忽略了学习。

4.竞赛管理

早在1883年,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代表大会便做出决议,明确规定所有大学校际体育竞赛都必须在参赛学校中某一学校的场馆进行,这一做法直延续至今。通常各类周边校际比赛以及全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之下的各地区协会举办的锦标赛由各成员高校轮流主办,各类全国大学锦标赛则由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执委会批准委任某一学校主办,同时指定与竞赛管理工作有关的人或组织负责,保证了竞赛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比赛机会给全国范围内的合格参赛者,调动了各高校参加校际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业余运动训练的开展,也为联合会与它的锦标赛获得充足的经济来源并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提供了机会,也加强了学校间的相互交往与学术交流。

财政管理透明化,市场运作垄断化。NCAA规定每届锦标赛的财政总结应在每年的联合会报告中公示,所得收入在支付了每个锦标赛的比赛和管理费用之后,应把剩余的钱作为联合会日常的运行资金,用来支付联合会的其他费用以及在锦标赛委员会的指导下分配给成员高校。透明的财政运作不仅有利于取得成员高校的信任,也是NCAA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维持其非营利性的一个重要保障。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使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井然有序,也较为频繁,形成了完善的校际体育竞赛体系。

二、对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管理启示

(一)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使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针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以及一些单项大学生体育协会(如,CUBA)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完善,仅有的几项规章制度还处在分散状态,各自为政,甚至互相冲突。不健全的规章制度,导致一些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的发展。因而急需建立与健全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规章制度体系。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以及一些单项大学生体育协会应该在学习NCAA“立法”分类及程序的基础上,通过调查了解各成员高校的体育活动开展、资金的投入和需求、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对协会的看法和意见等情况,以此作为制定和修改政策、法规的依据。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立法,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体育协会立法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以及一些单项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促使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转变观念,扩大契约性权力,增加自主治理空间

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其单项体育协会依托于民政部门、教育部门以及体育总局的模式,使组织自身行政性的公共管理权力的范围过于宽泛,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直接的干预的范围较大,不利于协会内部契约性权力关系的发展和协会自主治理空间的培育,也不符合现代社会事业的运行规律。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被定义为非营利性的全国群众体育组织,所以它跟NCAA一样也属于一种服务性机构。因而,在日常管理中应逐步减少行政性权力的运行范围,增加契约性权力的范围,不应以“管理者”的姿态发号施令,用行政手段来实施所谓的“管理”,而应借助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调节和管理大学生竞技体育的开展。通过大学生体育协会内部民主机制产生的契约性权力,即实现了“自愿”和“强制”的统一。通过民主程序制定行规、行约是全体成员的“自愿”选择。而共同遵守则是自愿选择之后的必须执行的强制后果。这种权力的实施更能代表成员高校的权益。因而,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应将行政性权力逐步转为契约性权力,增加协会的自主自治空间。此外,我们要转变观念,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其单项体育协会不应只是赛事的组委会,要扩大协会的管理权限,真正成为管理与大学生竞技体育相关的所有事务的管理机构,促进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建立合理激励机制,促使学生运动员学术水平、竞技能力协同发展

我国大学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实行了降分的方法,而且降分幅度较大,比普通大学生的分数低了将近200分。此外,学生运动员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在训练和竞赛上,这就给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难题。我国高校为了缓解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困难,给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训练与竞赛,采取了减免主干课程、把运动训练学分加入毕业总学分中、奖励学分与奖励学习成绩等方法,牺牲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这与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相违背,使学生运动员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因此,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以及各单项体育协会也应主要从学生运动员的竞赛资格与奖学金这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合理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对各成员高校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赛季时间和比赛场次、学分与成绩做出一定的限制。设立多种经济援助制度,为学术水平与竞技能力俱佳的学生运动员提供奖学金,减免或部分减免他们的学费,以此来激励学生运动员努力学习、训练,促使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

(四)深化竞赛体制改革,推动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的社会化、制度化、多样化的形成

大学竞赛体制改革时要正确处理竞赛市场化和竞赛为训练服务的关系;竞赛体制改革的着眼点要放在充分调动高校和社会的积极性,提高大学校际竞赛的管理水平,使竞赛工作服务于教育和社会。竞赛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运动员学习以及系统训练的需要。要深化全国大学生综合性运动会、全国大学生单项体育竞赛的改革,建立起一套适应竞赛市场要求、有利于服务大学高水平训练需要的竞赛管理体制。通过借鉴NCAA的竞赛体制,我国应建立起一套全国性、区域内和区域间这三个层次的大学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缩短大学生运动会的周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竞赛层次少、数量少等问题。

三、结论

NCAA规章制度“立法”的每项条款制定过程严谨、合理,其招生过程非常规范,避免招生出现不平等的现象,完整的高校运动员招生程序分为四个阶段:接触阶段、评价阶段、安静阶段、封闭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整个招生过程中是相互穿插、交替进行。其他机构无权干涉,保证了招生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参赛资格保证了学生运动员的正常文化学习,真正以学为主,有助体教结合。奖学金在起到激励作用的同时又避免学生运动员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训练中而忽略了学习。竞赛管理保证了竞赛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比赛机会给全国范围内的合格参赛者,加强了学校间的相互交往与学术交流。财政管理透明化,市场运作垄断化不仅有利于取得成员高校的信任,也是NCAA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维持其非营利性的一个重要保障,并且在财政运作中尽可能的节约了成本,因而获得最大的净收入返回到基本运作基金中,从而为学生运动员提供了充足的参赛机会。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使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井然有序,也较为频繁,形成了完善的校际体育竞赛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纯献.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基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11.

[2] 潘前.当代美国学校运动竞技的发展特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 徐金.论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管理体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竞技体育管理篇(9)

一、全面推进运动员素质教育

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对运动员培养来说,把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各级各类公办体育学校要积极吸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办、共建等形式开展多层次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训练规律。合理把握运动员从事专业训练的年龄,切实保证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每周文化学习时间不得少于 10-12 学时。全年完成 30 周 300 学时以上学习任务。文化课成绩不及格的运动员不得进入省级运动队,体育中等专业学校要将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纳入运动员文化教育必修课程。

就培养围棋运动员方面,笔者认为,在各个围棋学校,要把九年义务教育纳入围棋学校的基本课程当中,合理把握围棋运动员的围棋训练时间,一般围棋运动员每周的文化学习时间不得少于 10-12 学时,每天都需要留有时间来学习文化知识,对于运动员文化知识经行考核。对于特别有围棋才能的运动员,就应更加培养他的围棋才能,文化知识作为辅助来培养。无论是一般围棋运动员或者是有天赋的围棋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应该贯彻终身。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

教育需要方法,不同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对运动员,比如围棋运动员下棋要下得好,是要拥有棋士的性格,也就是适合下棋的性格。一个人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就慢慢养成某种性格,而良好性格的养成也是围棋教育的重点之一。而科学合理的文化教育模式就能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好性格。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展现不一样的倾向,其教养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小孩只要稍微称赞一下,就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属于自动自发型的;我们就可以让他更自由些,以能更好的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也有一种是被动型的,有的孩子是喜欢嬉闹、玩耍;我们就要通过不断鼓励和约束来让他学习围棋。

下围棋,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顶尖的棋士都有超强的意志力,有的人棋艺非常强,可是拿不到头衔,这与意志力也是有关系。意志力最难得的就是可以忍受最低潮、最枯燥、最不良的状况,而依然保持着意识的高昂状态。在很爽快的环境下,大家都是可以坚持下去的,例如溜冰、玩水等,很多人可以玩三、四小时而不累的,这不能说意志坚强的,因为这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快乐的事情可以做很久而不累,这不能称为意志力。在处理一个东西有困难的时候,甚至是很难时,虽可以耐着心,一步一步地要将其解开。这才是意志力的体现。

另外的则是思想的、创意的教育。知性、悟性、甚至是灵感,都是包含在广义的心智里,我们也可以讲这是人的智慧面。这些地方有高低之分,要如何训练呢?第一要训练思考模式,第二应用思考模式在其所碰到的问题中如何去消化、解释,如此一来,在面对知识的态度就不太一样了。

竞技体育所表现的最美的艺术在于经过悟性、知性和灵感,旧有的组合会产生新的组合方式,甚至无中生有的奇思、异想,这就是创造和进化。

竞技体育管理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转变。竞技体育的发展交织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中,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社会评价还没有规范的学科理论,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也未建立起来。若不尽快建立起来,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竞技体育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以体育社会学为基础,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进行探索。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概念

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不断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发展交织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之中,不断影响社会的发展。

竞技体育具有本体功能(作用于个体)和社会功能(作用于群体和社会)。本体功能,又称为自然功能,主要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主要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竞技体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但具有经济性,它不能成为物业的生产部门,但它又与经济相联系,影响物业生产部门经济的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建设是为人民的劳动条件、劳动组织形式服务,是间接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服务。

竞技体育是一项事业,国家予以投资。对于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关系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竞技体育投资决策以可行性研究为科学依据,其核心就是对投资项目的评价,即对项目进行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评价。在我国,将竞技体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强调竞技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则逐步强调竞技体育的经济性,强调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投人。

为此,可以认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指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对国家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对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这一定义阐明了两点:一是竞技体育的功利性评价,因为竞技体育对国家发展目标的贡献与影响具有功利性;二是竞技体育的生存性评价或可持续发展评价,前者具有纵向性,后者具有横向性,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立体的综合的社会评价。

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从社会评价的理论来看,社会评价包括经济评价。体育是服务性的行业。由于体育产品的服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在已有的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竞技体育评价体系的社会评价,因此,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我国的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定位在不包括经济评价的社会评价。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2.1竞技体育项目的投资决策需要社会评价

投资与竞技体育发展、投资与竞技体育管理、投资与竞技体育社会环境、投资与自然环境、竞技体育对社会生产目标实现的作用与影响等是社会评价的范畴。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在于全面评价投资的综合效益,以减少投资的短期行为和盲目建设,克服投资建设领域各级领导与管理机构决策的种种片面性,加强投资的宏观指导与调控,有效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的变革、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导致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投资结构亦发生了变化,如果对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投资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竞技体育社会目标的实现。

2.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评价

对于竞技体育投资的财务评价或经济评价一般采用全国统一的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方法。而对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对竞技体育的投资、资源的有效利用、竞技体育与社会各系统的相互作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只运用经济评价方法是不能有效地调控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发挥竞技体育的综合功能的。只有结合社会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对竟技体育项目的建设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影响予以分析,使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竞技体育项目的运行过程得以合理配置,提高投资效益,使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得以整体优化,有助于建立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有助于竞技体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体系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必须符合国家发展的目标,就是说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标,从根本上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体系应是资源配置、发展指标、管理体制、社会功能等(见图1)。

3.1竞技体育资源配置评价

(1)竞技体育资源的界定。

竞技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扩大参与竞技体育活动的人口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及物资、资本、人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竞技体育资源是发展竞技体育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竞技体育资源越丰富,体育活动就容易开展,其发展水平就越高。社会越是发展,人们越是感到竞技体育资源的紧缺。

(2)竞技体育资源几种主要形式。

1)人力资源。是指从事竞技体育工作的专业工作者,如运动员、教练员、科技人员、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等。

2)资金。由于竞技体育的规模和科技含量不断加大,需要大量的资本投人,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竞技体育越是发展,需要的资金就越多。

3)体育设施。竞技体育训练需要一定的空间,要取得好的训练效果需要一定的场地条件和先进的设备器材。

4)余暇时间。余暇时间是重要的竞技体育资源,有了余暇人们才有可能观赏体育比赛,从而刺激体育消费,导致其他竞技体育资源的增长。余暇时间的增多对竞技体育资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健全的组织体系。

1)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调控有力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原有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也将进行改革,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将逐步精简,而精简后的竞技体育组织体系将发生变化:一方面行政机构缩小,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是少而精;另一方面由于职能调整使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加强。各级政府仍将设立体育管理机构或在政府管理机构中设立体育管理机构或在政府管理机构中设立专人负责体育工作。体育行政组织在发展竞技体育中仍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保证国家奥运目标和区域竞技体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2)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协会化管理的组织体系。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向协会化方向发展是总的趋势,协会管理的组织体系将不断得到健全和加强,不仅是在国家一级成立各运动项目协会,在省(区、市)、地(市),甚至县(市)将分别成立各层次的协会组织,协会组织是各级各类运动训练的直接管理部门,各类业余与职业俱乐部将逐渐取代各级各类运动队,政府管理的主要作用是运用政策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协会则按照市场规则和协会章程独立运作。

3)建立国家管与社会办相结合、业余与职业相衔接的运动训练组织体系。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以协会管理为主体,要求训练组织体系与之相衔接,即未来运动训练组织体系应该是业余与职业相衔接,过去那种运动队训练体制将被新的体制所取代,逐步建立符合协会管理体制要求的业余运动训练组织和职业体育发展需要的俱乐部训练组织。

(2)完善的保障体系。

改革竞技体育的统包统配体制后,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保障、人事制度保障、场地器材保障和经费保障,在人事制度的保障上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如运动员的就业保险、运动员的伤残保障等;运动项目按协会制管理,应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如运动项目协会管理的法规、制度、俱乐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在经费保障上,要建立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资制度、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制度,以保障竞技体育经费的有效投人。

(3)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鼓励竞争,而公平竞争是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源泉。竞枝体育竞争突出的表现是在赛制上,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运用好这个杠杆,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因此,竞赛体制是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发展水平,提高我国整体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功能评价

(1)竞技体育价值的社会性。

竞技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竞技体育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性特点。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方式,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进行价值活动的。竞技体育从它一开始就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人们之间身体运动能力的相互比较而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论竞技体育活动是满足个体的需要、群体的需要或是社会的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某种条件下的利益追求。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及推动的过程,因此,任何一种社会因素都在影响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经济、科学技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环境等等都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正因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竞技体育的价值才体现出社会性的特征。

(2)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

竞技体育产业是最能体现体育自身经济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的体育本体产业,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有利于培养和建设体育市场。未来10年,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初步形成竞技体育的国家投资、社会资源配置、体育产业经营3大经济支柱,竞技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率;形成以竞赛表演为核心的竞技体育市场体系,增强竞技体育产业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经济政策,基本形成我国竞技体育市场管理规范体系。

4、结论

(1)竞技体育资源的配置涉及到资源的种类、来源,影响因素和资源投入后的最终产品,社会之所以要向竞技体育投入各种资源,是希望从投入这些资源会换得理想中的产出结果,社会对竞技体育产出的价值判断及对其性质的认识,对其资源配置具有关键的导向性意义。

(2)评价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能用单纯的某一指标,它应包括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包括奥运会、亚运会成绩、单项国际大赛中的成绩等),教练员、运动员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运动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竞技体育管理机制,竞技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3)评价我国现有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必须建立好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应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包统配、国家集权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向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竞争有序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过渡。

(4)竞技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竞技体育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特点。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

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初步形成竞技体育的国家投资、社会资源配置、体育产业经营3大经济支柱,使竞技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率。

5)信息。发展竞技体育事业需要大量的信息,诸如科学训练的信息、社团组织经营管理信息、政府政策法规信息、企业商品信息等。在现代社会竞技体育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源,电视台的体育专用频道、报纸的体育专版、传递的都是体育信息。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有关竞技体育资源及其配置方面的信息,却往往是稀少的。目前世界上竞技体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充足的体育信息资源,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公布的渠道畅通,网络完整。

(3)竟技体育资源的来源。

社会对竞技体育的资源投人量及投人方式与对其最终产出的期望有直接关系。由于竞技体育产出既有社会公益性特点,又有巨大的商业开发性,这种双重性的本质特点会带来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因此,其资源投人有政府和非政府(私人)两种渠道。政府对竞技体育的资源投人,主要基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其资源投人期望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以社会效益为重,非政府的私人投人除了公益性慈善捐助之外,多出于谋取经济利益的考虑。

(4)竞技体育资源的配置。

由于资源紧缺,而社会对竞技体育资源的要求却与日俱增,在资源稀缺规律的作用下,社会不得不对资源的投向作出选择。一个社会如何给自己的竞技体育事业以必要的资源投人?如何在不同的体育部门间分配有限的竞技体育资源?资源的投人以什么样的机制进行运作?是评价该社会竞技体育发展形态的一个基本线索。

1)计划机制。经济学家将计划机制描述为“资源的分配由政府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体育资源是由政府行政组织根据其制定的计划强制分配的。

这种根据政府的计划配置资源的机制,一般强调体育的公益性,突出体育的社会效益,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在公有制的社会结构中,依据计划机制进行体育资源的配置,也易于与社会主流思想保持一致,从而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安全系数。由于这种机制较少,或根本不考虑投人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社会各部门的运作均依计划行事,因此以这种机制为基础的体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持正常运转。它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个体育环境,如强制性向企事业派遣退役队员,以维持运动训练资源流通渠道的通畅;指令企事业利用部分工作时间开展群众体育,以牺牲部分有效生产资源来弥补体育资源的不足。

2)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就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之间对利益的竞争、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机制的基本点是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

由于市场机制以利润和亏损为标准来解决资源配置的各种问题,“具有物质利益性、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等属性特征”,因此它对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极有效率,充满活力。

3)两种机制的互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都是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以计划机制作为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3.2竞技体育发展指标评价

构建具有代表性的竞技体育发展指标体系和科学方法,对反映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定性、定量评价,在同一评价体系下对各有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是评价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也是确定评价竞技体育发展目标的科学依据。评价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能用单纯的某一指标,它应包括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包括奥运会、亚运会成绩,单项国际大赛的成绩等),教练员、运动员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运动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竞技体育管理机制,竞技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根据竞技体育发展指标的评价内涵,就是充分发挥竞技体育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的多元功能与作用;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和奥运会“第2集团”前列的地位,努力缩小与美国、俄罗斯的差距;争取全面提高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努力进人竞技体育强国的行列;竞技体育运动的成绩中科技、教育含量显着增加,运动项目和运动队结构更趋合理,通过发展竞技体育,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的普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竞技体育管理篇(11)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19-03

“后奥运”是一个热门的、非常重要的词语,但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当前提到的“后奥运”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讨论,很少从政治制度来谈。奥运会的举办会使举办国的政治、经济等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里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一时期尤其以体育制度的变化最为明显。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的参赛目标(坚定地立身于第一集团)的强大压力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国还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与发展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2008年奥运会后会出现一个以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为核心的体育改革新局面,并以此促进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奥运会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是必然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体制都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这不仅取决于竞技体育竞争的残酷性,也受制于体育的全球化,以及必须同步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变革”。本文在分析美国、日本、韩国等奥运会举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变化的基础上,展望我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改革。

1 奥运会举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变革

1.1 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变革

美国于1984年和1992年先后成功举办了洛杉矶奥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尤其是洛杉矶奥运会对奥运会的运作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与美国的竞技体育开展的模式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奥运会的举办也极大促进美国竞技体育向职业化发展,加强了高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力度。目前,“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依托于各级各类学校,训练竞赛管理主要由中学运动协会全国联盟和大学生体协(NCAA)进行”。美国的竞技体育以学校为中心,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基地。大学生运动员是美国竞技体育队伍的主要力量,目前美国教育体制下的大学能够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较好的条件。

美国竞技体育的成功是举世瞩目的,她成功的竞技体育基本模式是职业体育加学校体育。

1.2日本竞技体育体制的变革

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由于“日本的体育方针从侧重于‘提高’向侧重于‘普及’的转变”使日本竞技体育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大倒退。为提高竞技运动的水平,文部省于1988年对体育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并于1991年把JOC(日本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正式从日本体育协会分离出来作为独立机构。该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细致的短、中、长期的强化竞技体育体育人才培养的计划。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体育政策和发展计划,如1989年的《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2000年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都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发展的重点;2001年日本政府全面启动(JTSS)(日本国立体育科学中心1的功能,专门为竞技体育开展各种科学研究。为配合JTSS的全面启动,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日本又制定了《奥运会奖牌数倍增计划》对日本竞技体育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日本在竞技体育指导员(包括教练员、运动医生和训练员)的资格认证上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严格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为日本竞技体育水平的发挥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日本代表团夺取了16金、9银和12铜,以奖牌总数37枚和综合得分第5名的成绩实现了日本竞技体育的崛起。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竞技体育体制一系列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日本竞技体育的崛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制定完善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计划,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以高新技术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1.3韩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变革

在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后,在金大中政府时代开始实施竞技体育市场化政策,这一政策使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援的竞技体育开始向市场运作转变。但经过亚洲经济金融危机后,韩国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滑入低谷,竞技体育水平也大幅度下降。但在2002年7月的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之后,韩国再次将体育局调整为现在文化观光部下属的1局4科,管理着整个韩国体育,重新把竞技体育推向市场。目前,韩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项目发展正向着行政管理经费支出由政府负担、运动项目管理和发展基金由协会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合作运营的方向发展。另外,委托大学共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韩国实行的商业化体育模式是国家政权机关通过行政手段对体育加以干预,一切大众活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各种竞技比赛的经费、组织和管理等均由社会、集团或个人解决。其特点是依靠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按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核心。韩国对竞技体育的管理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保证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并吸取“举国体制”的某些做法。其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以国家投资为主,以社会投资为辅的经费管理体制,逐年增加体育经费,并用高薪、高额奖励刺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韩国汉城奥运会后竞技体育改革的成功提示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竞技体育商业化的运作,联合大学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此过程中政府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2 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展望

2.1 竞技体育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属于政府管理型,体育协会代替政府行使职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不是实质性的协会。“而后奥运时期,对奥运争光计划的逐步淡化,也是像日本等发达国家承办奥运会的经济发展史一样,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奥运会的政治等功能会有另一种体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后奥运我国应该吸取韩国竞技体育管理的经验,政府应当将决策与执行分离,政府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强化政策投入、法规调控以及宏观监督上,将执行任务和其它管理职能转移给体育协会。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培育体育协会,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协会在体育管理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政府与体育协会密切合作的管理体制。学习韩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优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以社会投资为辅的经费管理体制,将政府拨款主要集

中于能够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取胜以提高国家、省市形象的精英体育,其它任务主要由地方政府和体育协会承担。

2.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一直是由体委(体育局)专门负责培养的体制,其基本形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职业队)三级训练网。“指导思想是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国争光。其明显特征是竞技体育与教育分离”。“我国现行的‘三级训练网’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三个失衡现象’,即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失衡,国家奥运战略与地方全运战略的失衡,产权边界模糊、激励机制不足造成的投资与收益主体间的失衡”。要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加强学校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我国的高校众多且竞技体育也在蓬勃发展,但是学校体育在人才输入上还不能与职业体育接轨。美国体育的基本模式就是职业体育加学校体育,是美国竞技体育取得如此成功的关键。韩国在汉城奥运会后委托大学共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了该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这些优点都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后奥运我国的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应进一步分担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任,例如:在职业体育俱乐部二线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打破传统的培养方式,由高校来承担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结合培养体育人才;从而建立“体教型”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另外,目前我国教练员的培养主要由运动员到教练员转变和由体育教师到教练员的转变,这种教练员的培养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一方面运动员出身的教练员虽然有大赛的经历和技术水平,但缺乏技术理论的创新;而高校教师出身的教练员虽然有理论创新的优势,但缺少高水平竞赛的经历,严重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要进行教练员培养体制的改革,应该从建立“教练员岗前(职前)岗后(职后)教育的教练员培养制度”出发,实现教练员向专业化发展。同时借鉴日本竞技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的经验,建立教练员资格认证制度。

2.3竞技体育的投资主体和运行模式

虽然我国与美国、韩国、日本的制度不同,但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美国、韩国的竞技体育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体育市场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广大群众基础、观赏性较强、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网球等,应当尽量市场化,俱乐部通过商业运作形成投入产出的自我循环,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联赛水平低,竞技体育俱乐部市场运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另一类是群众基础较差、观赏性不强、难以市场化的项目如射击、体操、水上运动等,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今后我国应该不再向竞技性的职业体育直接投资,而是通过完善竞赛市场体制,通过市场运作实现竞技体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