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幼师专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4 15:12:57

幼师专业论文

幼师专业论文篇(1)

引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贯彻、实施《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而师资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即教师专业化水平。2O世纪8O年代以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方向和主题。通过前期调研我们了解到,我省幼儿师资队伍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职业素养普遍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二是教育理念比较陈旧、缺乏,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较差;三是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安于常态,敬业精神有待加强;四是幼儿教师虽然已认识到应该加强职业素养,但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迷茫无措,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省幼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此,作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的学前教育方面的负责人,笔者牵头承担了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确定了我省哈尔滨市的尚志幼儿园、市政府一园、市政府二园、省委二园、建新幼儿园、香坊幼儿园、哈锅炉幼儿园、靖宇幼儿园、哈尔滨工业大学幼儿园等九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同方面的子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切实促进了我省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我们的研究多属于教育行动研究,也就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专职教育研究人员密切配合,针对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采用各种可能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并以最终寻求解决问题、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宗旨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因为这种研究能面对我们不同幼儿园的不同教育实践课题、不同的教师发展水平、教师面临的不同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我们按照计划一行动一观察一反思一修改计划一行动等几个环节之间循环的行动研究步骤,逐步推进我省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标我们确定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科与教育的专业知识、实践智慧、合作和反思能力、人文素养、批判理性等多种职业素养。另外,幼儿教师还承担多重社会角色,他们还应该是幼儿身体健康的护理者,认知发展的促进者,适宜环境的营造者,游戏的参谋和同伴,社会化的指导者,健康人格的塑造者,同时还应是具有不断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儿童教育研究者。

一、引导幼儿教师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任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存在着发展的阶段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就是幼儿教师本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一个蓝图,为引导、监督和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参照框架。因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首先应尊重其自身的需求、兴趣和意向,这些是幼儿教师成长的内部动因。各实验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儿童的发展与未来,都与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密切相关。而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必须制定一个既有长远目标,又有现实目标的规划。包括自己的发展优势分析、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及方法、专业化发展评价与检核等。这样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上有了主攻方向和明确的目标,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有位新手教师,计划在三年内完成从新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的过渡,还想在五年以后成为区级的骨干教师,为此,她制订了一些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措施。再如,另一位37岁中年教师这样写道:“以前,自己工作就是跟着感觉走,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总是没有什么头绪和方向,现在通过学习,认识到不进行专业化发展,不仅会落伍,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发展。”她也制订了三年内成为一名研究性的教师,五年内能成为幼儿园的科研骨干力量的个人发展计划。虽然幼儿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有差异性,但都是积极向上的、主动发展的,努力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幼儿园领导者通过了懈每位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了解本园教师的成长需求,掌握每位教师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能更好地打造本园的师资梯队,也能找到调动每位教师工作及改革积极性的良好契机,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二、构建灵活多样的学习共同体——将读书学习作为教师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幼儿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建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幼儿园为基地,以幼儿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整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在这样的学习型组织里,人人平等合作和交流,能发挥每位教师在组织中的主体作用,让个体的聪明才智得以尽情施展,从而激发每位教师的自信心、责任心和成就感,还发挥共同体的凝聚、辐射功能,充分展示教师集思广益的群体智慧,达到资源共享、信息沟通,使整个组织充满朝气和活力。我们组建了灵活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有全省网络化的学习共同体;有各地市视导员组织的区域学习共同体;有各个幼儿园的学习共同体;还有园内每个年级组的学习共同体等等,她们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任务、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问题,开展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要学习就要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教师“读书、读书、再读书”。幼儿教师只有边读书、边实践、边反思,学以致用,才能获得专业化发展。读书既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个人进行。读书的内容可以选择是与教育、幼儿教育有关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好书。每所实验幼儿园都购置了大量的图书,支持教师的学习。通过读书,不断丰富了幼儿教师的精神世界;也不断增长了职业智慧。通过读书,他们更加能读懂幼儿的内心世界,读懂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需要,使他们的教育实践更有科学性、针对性、适宜性。当然,他们的阅读也经历了从粗浅的看到仔细读懂、写书评感想再到与同伴交流、分享、辩论。就这样,我们的幼儿教师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其专业化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三、组织多元化的培训——利用专业引领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关键

要全方位地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单靠他们自身学习与同伴的相互学习还是不够的,因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标是包含多方面的要求的,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培训,应该寻求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引领,才能高屋建瓴地预测未来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能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更新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深刻地认识NJD童观、师幼关系、课程观的不同会影响我们国家未来人才的素质,影响儿童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邀请了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专门研究的华爱华、刘占兰、梁雅珠、姚伟、王晓英等知名教授来给我省骨干幼儿教师及教研员作了“园本教研——给教师以专业支持”、“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与教研员的作用”、“新时期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学前儿童朴素理论发展与教育对策”等专题报告,这些报告使我们幼儿教师比较准确地解读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明确了如何把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逐步落实在自己身上。而且新《纲要》对幼儿教师及教研员提出了角色转变与作用的新要求;而且结合教研员工作的实际,必须具体带领幼儿教师进行五个“一”的研究;即研究每一面墙饰;每个区域;每一个领域的教育活动;每一个生活环节;每一次师幼互动。并且要三位一体地研究,即研究学科、研究幼儿、研究教育策略和教学法。再如,专家指出园本教研要求以园为基本单位,建立各种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有一致的认同的核心人物(园内专业引领与促进者)各有各自的优势,能有效合作与互助;实质性的互动与同构新经验;以实践作为判断的依据;有相对稳定的人员。专家这种具体的引领和指导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教师明确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使他们知道具体做什么,怎么做。除了省级培训之外,我们还分区域培训和园本培训等多级培训,在培训中倡导参与式培训和现场研修的形式,都是结合本地区本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来开展的。通过多级培训,幼儿教师丰富了幼教专业理论,学会了解决自己实践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四、开展各种园本教研、科研活动——依托园本课程、园本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研究素质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基于幼儿园内部、幼儿园自身实际的保教工作的实践问题,以促进幼儿园以及教师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旨在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研究活动。而园本科研也是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基于本园的一些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地改善幼儿园保教质量、管理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研究过程。过去幼儿园虽然也有教研活动,但多是自上而下的被动式的教研,教师缺乏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习《纲要》,教师不断更新了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等,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再只关注自己怎样教,而是更多地关注儿童怎样学,关注儿童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注怎样引导幼儿与环境和材料之间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各个实验幼儿园探讨了不同的园本教研形式;例如省委二园的结合本园实际开展了参与式教研强调人人参与,亲身感悟和体验,使教师成为园本教研活动的主人;诊脉对话式教研集中在本园教师普遍感到困惑并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体分析和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和不同的解决策略。建新幼儿园在分享交流式的教研活动中探讨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提问策略;尚志幼儿园结合本园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开放表现的园本课程构建等专题进行深度会谈,由浅表的教育现象的教研逐渐进行原因性、本质性、规律性深度探究和改革。园本教研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去幼儿园的科研工作,多数是专家指导少数教师开展自上而下(即由幼教专家根据研究兴趣选题,幼儿园实验教师参与的)、形式单一的研究,大多数教师都因缺乏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缺乏科研经验和信心,认为科研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而很少参与科研活动,还形成了教研和科研两层皮,不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改的理念。尤其结合本课题的行动研究,通过专家的引领使教师认识到科研工作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解决幼儿园实践中问题的良策,幼儿教师恰恰才应该是幼儿园科研工作的主人。幼儿园的科研课题不是专家的理论设计和假设,而是为了改进教师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不适宜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敏感性,使他们更有效地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行动研究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改进教育实践的研究方式,更是一种促进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幼儿教师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幼儿教师更加用心去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和构成自己生活的教学生活;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学与研究成为了幼儿教师职业生命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化发展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使他们在这种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中,不断地获得新生、乐趣、成功感,将理论、经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发展。

实验幼儿园还根据这几年的科研课题,打造研究性教师队伍。在专家的指导下,先系统地学习了科研的基本理论,然后从选择适宜本园的问题进行科研立项申请到研究方案设计,再到研究方案的实施,再撰写研究报告,直至最后的结题验收等都让本园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积极参与到不同的研究分工中,使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改革意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幼师专业论文篇(2)

 

我园在近几年的教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教研工作之准则,教研活动一直立足本园实际,扎实有效地进行(简称“园本教研”)。它让全园教师享受到了园本教研为我们专业水平的提升所带来的快乐。我园教研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幼儿教育论文,供同道们参考。

1.查找问题 有效研究

2006年10月,我园园长、业务园长在参加省“以园为本制度建设”培训会后,及时回园传达会议精神,迅速成立了紫幼园本教研领导小组,带领全园教职工参加市、区组织的理论培训,组织全园教师认真讨论,分析查找我园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国论文网。我们发现:(1)、教研组织形式单一,不能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效结合,教研活动不能更好的解决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们注重教研过程,不注重总结幼儿教育论文,缺乏成果意识。(2)、在家园共育中,家园协同比较困难,部分教师对开展家长工作有倦怠情绪。(3)、幼儿园的体育教育开展较为薄弱。一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的现象;二是教师担心幼儿在园进行体育活动时出现安全问题,不敢大胆、创新地开展体育教育,教法比较陈旧、活动内容单一;三是幼儿园体育锻炼环境开发与利用不够,体育活动器材匮乏,体育锻炼质量不能充分保证;四是幼儿的动作发展,身体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等意志品质的培养。经过园本教研领导小组成员反复讨论、研究,形成了最初的园本教研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再次对园本教研方案进行了修改幼儿教育论文,结合家长工作,把“快乐体育”,作为我园开展园本教研的突破口,同时也作为课题研究。

2.健全制度 确保实效

为确保园本教研落到实处,我们建立比较完善的园本教研制度,如奖励制度、学习制度、反思制度、总结交流制度等,确立合适的教研组长(有工作激情、有学习欲望、有协调与组织能力等),将教研的权利交给教研组长,并为教研组拨取适当的教研经费。我们坚持每周一下班后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每次教研人人轮流做中心发言人主持教研活动,并做好资料收集与整理幼儿教育论文,每月进行教研工作总结中国论文网。我们强化了考核机制,把教师的园本教研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聘的重要条件。

3. 增加投入 满足教研所需

在我园资金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仍不断加大教研的经费投入,为教师办公室配备电脑、各班添置了电子钢琴,桌面操作玩具等;为各班组购买了小蜜蜂扩音器,订阅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20余种专业杂志和其它书报,并制作了1000余件户外体育器械。还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对积极参加学历再提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幼儿园多次邀请校外专家及名师来园辅导,提高了教师的教育与研究能力。

4. 提供多元操作平台,帮助教师形成教育特色

4.1以赛促练,强化学习

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多次竞赛活动幼儿教育论文,如:环境创设评比、幼儿早操评比、师德演讲比赛、教师自制玩具展评、半日活动评比、教学反思评比等,通过比赛,激发教师积极向上,达到“以赛促研、以研促学”的目的。

4.2 教学展示,自成风格

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展示、青年教师汇报、送教下乡、师徒带教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平台。每次活动前执教者先讲自己的设计思路,活动后进行自评,听课者进行问答式的点评,共同剖析教育行为,商讨相适宜的教育方案,使大家在不断的实践与研讨中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

4.3 结对互助幼儿教育论文,资源共享

我们一直提倡以能者为师,向教有所长,干有所长的教师学习,在互相结对、互帮互学中,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中国论文网。

4.4 建立分享互助的研究共同体

我们努力为教师建构合作与反思的研究平台,强调教师的学习与分享,特别是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学习,大力推进“提问(疑问)——研讨——验证——反思的研究方式。”

(1)班级研讨:以班级为单位,在特色展示中分享班级日常工作的做法与思考。如就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环境创设、区角活动开展、互动家长会的召开、庆祝活动的筹备、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策划等内容展开研讨,有效提高了各班教师对常规工作的研究与分析能力。

(2)、教研组研讨:开展年级组研讨一直是我园园本教研的活动载体。我们积极转变教研视角幼儿教育论文,注重创建开放的教研氛围。一是进行参与式研讨,让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二是利用“一课三研”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三是开展专题研讨,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策略。四是开展“好书分享”,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中国论文网。

(3)、积极参加区与园际间的“幼教沙龙”研讨。

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参加顺庆区教研室组织的“园本教研可持续性发展论坛”、“幼儿园教材研讨与分析”、“民间游戏研讨”、“幼儿园早操观摩”、“体育教育观摩”、“秋日诗语朗诵会”等活动,实现各园教研的优势互补,变封闭式教研为开放式教研;而且我们还注重幼儿园内各教研组的沙龙活动。

4.5 自我反思,加速成长

“反思”主要引导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做到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最后达到提高。我们带领教师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制作个人成长档案,每月书写教学反思,并鼓励教师将反思整理成经验文章或论文在各种杂志与网站上发表。

4.6 课题研究形成本园特色

课题研究是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的最佳载体幼儿教育论文,在课程改革与师资队伍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坚持将课题研究与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相结合;我园的科研课题《开展快乐体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实践研究》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已经结题,并获得了南充市政府二等奖。我们承担了顺庆区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现场观摩”,先后接待县市区的姐妹园所1000余人次观摩学习。我们一直将科研工作园本化,每周坚持两次集中体育锻炼,做好对孩子活动的观察与记录,班级、班组坚持对活动的反思与内容的调整,并坚持制定每期科研工作目标、每月科研活动计划、每周具体的体育锻炼内容,每月还进行科研工作总结中国论文网。我们形成了家园共构体育活动模式:共同制作体育器械,共同制作幼儿的成长档案,共同搜集民间体育游戏、积极参与到游戏的改编与创编中,共同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5. 收获付出之后的快乐

幼师专业论文篇(3)

 

我园在近几年的教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教研工作之准则,教研活动一直立足本园实际,扎实有效地进行(简称“园本教研”)。它让全园教师享受到了园本教研为我们专业水平的提升所带来的快乐。我园教研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幼儿教育论文,供同道们参考。

1.查找问题 有效研究

2006年10月,我园园长、业务园长在参加省“以园为本制度建设”培训会后,及时回园传达会议精神,迅速成立了紫幼园本教研领导小组,带领全园教职工参加市、区组织的理论培训,组织全园教师认真讨论,分析查找我园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国。我们发现:(1)、教研组织形式单一,不能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效结合,教研活动不能更好的解决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们注重教研过程,不注重总结幼儿教育论文,缺乏成果意识。(2)、在家园共育中,家园协同比较困难,部分教师对开展家长工作有倦怠情绪。(3)、幼儿园的体育教育开展较为薄弱。一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的现象;二是教师担心幼儿在园进行体育活动时出现安全问题,不敢大胆、创新地开展体育教育,教法比较陈旧、活动内容单一;三是幼儿园体育锻炼环境开发与利用不够,体育活动器材匮乏,体育锻炼质量不能充分保证;四是幼儿的动作发展,身体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等意志品质的培养。经过园本教研领导小组成员反复讨论、研究,形成了最初的园本教研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再次对园本教研方案进行了修改幼儿教育论文,结合家长工作,把“快乐体育”,作为我园开展园本教研的突破口,同时也作为课题研究。

2.健全制度 确保实效

为确保园本教研落到实处,我们建立比较完善的园本教研制度,如奖励制度、学习制度、反思制度、总结交流制度等,确立合适的教研组长(有工作激情、有学习欲望、有协调与组织能力等),将教研的权利交给教研组长,并为教研组拨取适当的教研经费。我们坚持每周一下班后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每次教研人人轮流做中心发言人主持教研活动,并做好资料收集与整理幼儿教育论文,每月进行教研工作总结中国。我们强化了考核机制,把教师的园本教研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聘的重要条件。

3. 增加投入 满足教研所需

在我园资金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仍不断加大教研的经费投入,为教师办公室配备电脑、各班添置了电子钢琴,桌面操作玩具等;为各班组购买了小蜜蜂扩音器,订阅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20余种专业杂志和其它书报,并制作了1000余件户外体育器械。还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对积极参加学历再提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幼儿园多次邀请校外专家及名师来园辅导,提高了教师的教育与研究能力。

4. 提供多元操作平台,帮助教师形成教育特色

4.1以赛促练,强化学习

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多次竞赛活动幼儿教育论文,如:环境创设评比、幼儿早操评比、师德演讲比赛、教师自制玩具展评、半日活动评比、教学反思评比等,通过比赛,激发教师积极向上,达到“以赛促研、以研促学”的目的。

4.2 教学展示,自成风格

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展示、青年教师汇报、送教下乡、师徒带教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平台。每次活动前执教者先讲自己的设计思路,活动后进行自评,听课者进行问答式的点评,共同剖析教育行为,商讨相适宜的教育方案,使大家在不断的实践与研讨中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

4.3 结对互助幼儿教育论文,资源共享

我们一直提倡以能者为师,向教有所长,干有所长的教师学习,在互相结对、互帮互学中,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中国。

4.4 建立分享互助的研究共同体

我们努力为教师建构合作与反思的研究平台,强调教师的学习与分享,特别是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学习,大力推进“提问(疑问)——研讨——验证——反思的研究方式。”

(1)班级研讨:以班级为单位,在特色展示中分享班级日常工作的做法与思考。如就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环境创设、区角活动开展、互动家长会的召开、庆祝活动的筹备、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策划等内容展开研讨,有效提高了各班教师对常规工作的研究与分析能力。

(2)、教研组研讨:开展年级组研讨一直是我园园本教研的活动载体。我们积极转变教研视角幼儿教育论文,注重创建开放的教研氛围。一是进行参与式研讨,让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二是利用“一课三研”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三是开展专题研讨,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策略。四是开展“好书分享”,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中国。

(3)、积极参加区与园际间的“幼教沙龙”研讨。

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参加顺庆区教研室组织的“园本教研可持续性发展论坛”、“幼儿园教材研讨与分析”、“民间游戏研讨”、“幼儿园早操观摩”、“体育教育观摩”、“秋日诗语朗诵会”等活动,实现各园教研的优势互补,变封闭式教研为开放式教研;而且我们还注重幼儿园内各教研组的沙龙活动。

4.5 自我反思,加速成长

“反思”主要引导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做到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最后达到提高。我们带领教师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制作个人成长档案,每月书写教学反思,并鼓励教师将反思整理成经验文章或论文在各种杂志与网站上发表。

4.6 课题研究形成本园特色

课题研究是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的最佳载体幼儿教育论文,在课程改革与师资队伍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坚持将课题研究与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相结合;我园的科研课题《开展快乐体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实践研究》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已经结题,并获得了南充市政府二等奖。我们承担了顺庆区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现场观摩”,先后接待县市区的姐妹园所1000余人次观摩学习。我们一直将科研工作园本化,每周坚持两次集中体育锻炼,做好对孩子活动的观察与记录,班级、班组坚持对活动的反思与内容的调整,并坚持制定每期科研工作目标、每月科研活动计划、每周具体的体育锻炼内容,每月还进行科研工作总结中国。我们形成了家园共构体育活动模式:共同制作体育器械,共同制作幼儿的成长档案,共同搜集民间体育游戏、积极参与到游戏的改编与创编中,共同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5. 收获付出之后的快乐

幼师专业论文篇(4)

终身教育理念主要是说贯穿每个人一生过程的是教育,没有人能够在年轻时候就拥有一生享用的知识。幼儿教师面临的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以及终身教育的行动。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所有的人一样,幼儿教师获取知识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这个需要学习的时代,幼儿教师想要长久的生存,必须也要经历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和改善,幼儿教师的陈旧观念即将被重新确定,教育体系中将纳入“校内、校外教育;职前、职后教育”。

1.2幼儿教师建立坚实的合作意识

幼儿教师的发展,依靠的是所在的教学环境,通过平时工作上的互补与合作,幼儿教师可以很好地完善自己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进而增加教学的效率。同事之间的学习和相互交流、资源成果的共享,都能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工作的绩效有明显的提高。

1.3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端正教学态度,同时保持与同专业人员的联系,了解全国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近况,让自己时刻保持学习的先进性和积极性。

1.4幼儿园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在精神上的激励与评价偏多一些。旧的制度存在着许多漏洞,体现在评价的方法、主体及内容都比较单一,评价的最终结果对于实践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想加快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就要建立一套幼儿园改制的相关改革制度。改变以往单一的幼儿园领导独自评价模式,实行幼教老师的互评,同时也要让家长参与进来,其内容也要实现多元化。

2学前教育专业化在幼儿园和个人的发展中的意义

2.1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是树立幼儿园良好形象的根本

如果幼儿园要获得长期的发展,在众多幼儿园园所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是幼儿园发展潜在的巨大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自觉地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重视早期教育的发展。假如幼儿教师不能适应这样的发展速度,从而导致自身的专业水平不能提高,也就得不到孩子家长的认同,势必造成生源的流失。

2.2幼教老师专业化的成长是必然的

现在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终身教育,在这种趋势下,所有教育工作者取得进步和提高的唯一途径只有不断接受教育,这不仅是今后维持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的一种需求。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教育及远程教育这些新形式已经走进了每一个家庭。

3学前教师专业化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3.1职业放松现象明显,敬业精神缺乏

幼教老师只有拥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可事实上职业放松的现象却尤为突出。一部分幼教老师失去了对工作的兴趣,出现了职业放松的现象,这就影响了平日的工作、生活和心理。针对孩子们的世界会出现出其不意的问题,不进行自我检讨,只是凭借着经验来解决,导致幼教老师们感觉身心疲倦,没有了成就感,从而出现职业放松的现象,影响了他们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

3.2职业素质及综合素质不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完全赞同幼教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的作用,也对幼教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专业的幼教老师,不但要具备关于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有关幼儿教育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熟练的互动技巧。由于幼教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所以幼教老师不仅仅只是一个传道授业的师傅,同时还要担任例如促进者、护理者以及参谋等不同的角色。现在我们缺少一些有关于幼教的职业培训和提高实践效率的机构和机制,导致许多幼教老师不仅专业知识不牢固,而且专业的技能匮乏,在教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也有着严重的不足。

幼师专业论文篇(5)

本期的教师专业发展专题以河南特岗教师队伍建设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从探索和完善教师建设计划的长效机制、重视教师的录用与培训、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其中,在加强教师培训方面有了新的途径,进行网上自学,这对于没有外出培训机会或机会较少的教师,不仅能够丰富专业理论知识,还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罗 竞

摘要:网上自学是一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它有三大优势:学习方便、信息丰富、解决问题即时。幼儿教师网上自学的方式与内容主要有四种:幼儿教师查阅幼儿心理、教育相关文字资料;观看幼儿教育相关图片和视频;通过QQ、邮箱、论坛等方式在线交流与讨论幼儿教育问题;参与以幼儿教育为专题的在线讲堂。幼儿教师通过网上自学不仅能够丰富专业理论知识,还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关键词 :网上自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04LX397)的段阶性成果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各地都加快了教育发展步伐,开展了各种以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在职培训工作。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调查了解到,多数幼儿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愿望很强烈,相当部分幼儿教师参加了在职培训,开始培训的热情高涨,但多次培训之后感觉收获不大,培训中学习的内容没有内化,难以真正解决自己的实际教学问题。调查中,很多幼儿教师都表示经常通过网络自学,如网上观看优秀教学活动视频,查阅名师名园的幼教论文,在QQ群里讨论交流,网上论坛发表言论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也受到了大家的重视,网上自学将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效且重要的新途径。

二、网上自学的优势及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网上自学的优势。对于没有外出培训机会或机会较少的幼儿教师,网上自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目前,部分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网上自学的实用性,相对于其他学习途径,它主要有三大优势:学习方便、信息丰富、解决问题即时。现在幼儿教师多是80、90后一代,都是网络高手,习惯于上网查询与讨论,网上自学促使他们较快地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2.网上自学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幼儿教师通过网上自学,不仅能够丰富专业理论知识,还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有效促进专业发展。第一,网上有相当多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文献资料和专家讲座,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观看的方式自学,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第二,网上也有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文章,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咨询、讨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技能。

三、网上自学的方式与内容

网上自学什么,怎么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网上自学:查阅幼儿心理、教育相关文字资料;观看幼儿教育的相关图片和视频;通过QQ、邮箱、论坛等方式在线交流与讨论幼儿教育问题;参与以幼儿教育为专题的在线讲堂。

1.查阅幼儿心理、教育相关文字资料。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查阅相关文字资料。互联网上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共享,那些与幼儿教育教学相关的论文可以丰富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空间就像个虚拟世界,空间大,信息广,知识涵盖量大,但是由于言论自由,同时也充斥着不正确的言论。因此,在上网查询时,首先要选择正规的专业网站,然后要学会鉴别、筛选各种信息,透彻理解《幼儿教育指导纲要》、《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把握好学前教育专业新理念、新动态,同时,还要多阅读教育专家的论文,以实现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2.观看幼儿教育相关图片和视频。视频形象直观、生动,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观看网上优秀的幼儿教学视频,吸取经验。在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很多幼儿教师都期望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教育,但是缺少机会去实地参观或观摩,而网络则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网络上全国各地的幼儿教育教学视频都有,而且还有很多名师教学视频,教师们可通过观看发达城市的幼儿园教学视频,了解我国发达地区幼儿园教育的情况,并向他们学习。例如,看看名师如何尊重幼儿,与他们互动,并学习他们如何不断创新,如何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展活动,等等。但借鉴不是全盘照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采取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3.通过QQ、论坛、邮箱等方式在线交流与讨论幼儿教育问题。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遇到问题,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可以求助于他人。网络上有多种交流方式,如QQ,MSN等,尤其是QQ,它功能多,使用便捷,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通过QQ可以进行个人聊天互动,也可以通过QQ群发起群聊,广集智慧,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许多学前教育网站还开设了论坛,如北京学前教育网、上海学前教育网等论坛都非常活跃,由学前教育专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斑竹”,浏览网页和参与讨论的人非常多,也可在学前教育专家发起的论坛里发文。此外,还可以用发邮件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这样,通过与专家交流,可以积累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幼师专业论文篇(6)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是幼儿园教育的专业人员。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提高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幼师十分重要。幼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好坏,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幼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幼师专业化提升将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现阶段汉中地区幼师专业素质的现状

对汉中市幼师素质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小型座谈的调查。共发出教师问卷432份,回收368份,回收率为85.2%。通过调查发现幼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反思是影响幼师走向成功的桥梁。[1]

1、幼师的专业知识

作为幼师,应该掌握相关的儿童心理知识、教学理论知识以及通识知识等。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一题目,受测教师的平均答对率只有35.3%,这显示了幼师的相关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幼师的专业态度

(1)幼师对儿童的指导方面存在差异

幼儿教师在对待幼儿时应该有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数据显示,只有32%的教师会对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幼儿进行耐心指导,而45%的教师会置之不理。

(2)幼师的职业热爱度不高

3、幼师的专业反思。

专业反思是幼师经常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的相关情况以及活动结束后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的反思。调查显示,有45.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写反思总结,32.5%的幼师偶尔写反思总结,10.6%的教师从不写,只有11.4%的教师会经常写。

三、在职幼师的专业素质所存在的问题

当今幼师专业素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幼师自身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专业能力不足、专业情意淡薄三个方面。

1、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我国高校设置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具体的实践课程较少,但很多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深刻理解,因此学生大都不理解其实践含义。

2、专业能力不足

(1)专业技能

大多数幼师入职后表现为专业艺术技能差。[2]因为我国高等院校对幼师的培养过于注重理论,因此专业技能课程较少,学生得不到有效锻炼,学生自身底子也弱,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减弱,自信心不足,自我学习的效能感也降低。

(2)教育教学能力弱

当前的高等普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了教育实践课程,但由于实践时间短,且学生态度差,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3)教育研究意识缺乏

大多数在职幼师认为教育研究研属于教研工作者的事情,这种想法制约了我国幼师的发展。

3、专业情意淡薄

相关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生源大多数是被调剂的。他们对这一专业的兴趣不高,且幼儿园工作过于繁琐,幼师易产生厌倦心理。

四、影响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的因素

幼儿园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依赖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然而由于目前幼儿教育队伍存在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偏低,教研能力欠缺,职业倦怠现象突出,敬业、奉献精神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

1、R邓匮偏低,综合素质不高。

幼师她们大都是本科以下学历,缺乏相关的职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他们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扎实,而且在教育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

2、敬业精神不强,奉献精神缺失。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部分教师出现了拜金和享乐倾向,敬业奉献精神缺失。

3、职业倦怠现象出现,缺乏职业幸福感。

幼师工作任务全面细致、繁琐且幼儿数量多,家长要求易多变,使得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也感受不到幸福。[4]

4、专业素养较低,教研能力差

许多幼师不仅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还缺乏实践中的反思和探索,以至于难以运用理论知识探究问题的成因、条件及解决途径,教研能力乏力。

五、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1、重视对幼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针对现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建议教育机构采取措施促进幼师专业知识发展,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具体实践中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含义,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2、大力提倡奉献、敬业精神,展示幼师良好风貌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师应严格以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展示幼师良好风貌。

3、幼儿园应该注意在职幼师的职业情绪,给予自由时间

幼儿园应该适当给予教师自由,时间发展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或者通过在园开展一些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丰富幼师的生活;还可以鼓励幼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参加一些比赛,实现自身价值。

4、引导幼师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和外界的交流

鼓励幼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提倡幼师发挥自身特长、优势进行学术研究。并提供幼儿园教师学术自主的空间,邀请专家学者来园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沟通。

六、结语

幼师是幼儿园中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专业人员,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幼儿园最基本的力量和保证。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幼儿教育的好坏。因此,培养一支高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杨玲,孙晓轲. 常州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报告[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02).

[2]赵方方,张桂荣.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策略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3]刘小林. 基于《专业标准》的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4.

[4]陈文东. 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职前培养[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

幼师专业论文篇(7)

[6]教师资格条例[EB/OL].2007-12-15.

http:///jyfg/juti/014.htm.

[7]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EB/OL].2007-12-23.

http:///law/law_view.asp?id=14702.

[8]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EB/OL].2007-12-1.

http:///rsj1/zck/zcfg10.asp.

幼师专业论文篇(8)

随着幼儿园课改的不断深化,受我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教师已有的观念和行为受到了巨大冲击,要求教师的“角色及其作用得到拓展,从单一角色到多元角色,从跟随课程到参与课程,从适应教学到提升专业。”

一、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

很长时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育主要采取师范教育和进修培训两种方式。可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导致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理论修养欠缺,无法适应新时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学习《新纲要》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新纲要》)得以颁布,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理论与实践的主体,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给予热切关注与积极支持,《新纲要》呼唤幼儿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对《新纲要》精神实质的理解较为深刻,一方面转换为教师富有灵活性、创造性与开放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使教师与幼儿共同的教育实践活动转换成儿童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转换的过程既为幼儿带来快乐而富有创造性的幸福童年,也是教师不断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

(二)全方位不断充实自己

幼儿教师要全方位充实自己,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在政治方面,要延续一贯认真学习的作风,积极学习园里下达的学习内容,研读文件,对照自己,改正不足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二是在业务方面,不断吸取新知识,还要通过外出学习和参观的机会吸取别人之长,结合自己加以改进和创新,并能真正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

二、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来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成就动机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因素

“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阶段起步的。一个教师能否实现从最初的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成就动机。幼儿教师也不例外,研究人员发现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是优秀幼儿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即对幼儿的关爱、对工作的热爱。

(二)低起点必然使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现在的社会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认识仍是肤浅,“幼儿教育无非是教幼儿认几个字、唱几首儿歌而已”,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和技能不高,有的只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即使这样也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未能达标,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今后幼儿教师的学习进修、学历提高,这种低起点必然使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三、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更新为目的的成长路径”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幼儿教师和幼儿园都应充分发挥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努力运用专业智慧为一线教师打通这条路径,引导他们自我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一)激发成就动机的根本动力,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由于各方面的差异,每一个人成就动机的水平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可为幼儿教师提供一面适时的“镜子”,引导幼儿教师及时、准确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个适当的“靶子”,帮助合理确立研究目标,及时进行自我的发展规划;为幼儿教师提供一双明亮的“慧眼”,指导学会观察幼儿,与幼儿有效互动;提供给教师一架可攀“梯子”,帮助幼儿教师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并能更深入地开展教学反思。

(二)开拓幼儿教师的专业视野

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和其他师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理论视野相对狭隘,在多元教育思想面前,难以把握,更不能自主应对。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提出未来理想教师的素养为:“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知识结构,有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扩大幼儿教师的理论视野,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幼儿园在管理上,应建议将扩大教师论视野列入议事日程,提供教师学习的时间、资料和经费,让教师不断获取丰富的专业营养。

幼师专业论文篇(9)

“教育要面向未来”,意味着教育所要造就的是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人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理念要成为现实,必须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就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这一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取决于幼教师资的质量。

一、专科层次幼儿教育的专业特性

对专业特性的准确认识,是高效、有序地进行专业建设和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的前提。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具有师范性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即学生既要具备从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师范教育特有的教育专业知识,接受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师范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学科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融入教育的思想,注重对陶冶年青一代有价值的知识的研究。教育课程的开设在于营造教育研究的氛围,构筑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造就未来的教育家。幼儿教育专业更应体现师范性特点,因为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有特殊的要求,幼儿教师除了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教育素养以外,更应具有如何实现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面的知识,这也是能否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的条件性知识。因此,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是其显著性特征。

(二)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专科的层次性

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有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以及幼儿师范等多种学历层次。各层次的培养规格存在着区别。《高等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中等幼儿师范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当代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幼儿教师”。很明显,对专科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上均高于中等幼儿师范教育。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必须反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更体现在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方面。

(三)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具有其专业要求的特殊性

高等师范教育长期以来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要任务,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中学师资的培养模式,幼儿教育专业对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必须从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出发,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二是幼儿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胜任多学科的教学,尤其是幼儿教育的包班制,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三是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艺术教育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即能承担一门以上艺术课的教学。因此,培养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不能套用中学师资的培养模式,必须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科学的设计。

二、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幼师专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1-0040-05

近现代中国幼儿园教师的称谓经历了从“保姆”“幼稚园教员”“教养员”到“幼儿园教师”的变迁。称谓的改变,不单单是字眼的变化,更反映了幼儿园教师角色内涵的不断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仅仅做幼儿身体的养护者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了,幼儿园教师需要承担的角色责任越来越多样化。幼儿园教师既是幼儿生活的照顾者,又是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幼儿园课程的建构者、幼儿活动的指导者、教学资源的整合者,等等。从“保姆”到“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展呈何种趋势。这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从称谓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保姆”:封建礼教的代言人

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教师被称为“保姆”,主要是由经过培训的育婴堂中的乳媪、敬节堂中的节妇以及愿做保姆的女佣、贫妇充任的。1903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草拟了《奏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重新修订后正式颁布实行,史称“癸卯学制”。学制规定设立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并把这一机构称为“蒙养院”,还拟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当时的中国严禁设立女学。在没有女师范生可以充任蒙养院师资的情况下,《章程》规定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附设蒙养院,通过培训乳媪和节妇让她们充当蒙养院的教养人员。乳媪、节妇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后,“讲习认真,保育、教导合法者”可以获得保姆教习凭单,以此单作为入耳只凭证。

对蒙养院师资的培养,主要以传授学习《孝经》《列女传》《女诫》《女训》及《教女遗规》等为主。蒙养院虽然引进了若干外国家庭教育的书籍,但只择取“与中国妇道、妇职不相悖者”教授。可见,此时对于师资的培养,是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和礼教为基本特征的,只重视妇德教育,忽视体育和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教育,旨在教授“为女、为妇、为母之道也”。

随着蒙养院的发展,原有育婴堂、敬节堂中的乳媪、节妇数量少且总体素质偏低,已很难满足蒙养院对师资的要求了。为了解决蒙养院师资奇缺的问题,同时迫于社会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政府禁止设立女学这一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现象的激烈批判的压力,清政府不得不于1907年颁布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创办了女子师范学堂,用以培养小学堂教习及蒙养院保姆。虽然《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没有规定设立单独的幼儿师范学堂,但是毕竟是在官方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到了培养幼教师资的问题。《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对女师范生的文化水平、年龄、人格品性等均有具体要求:“①以毕业女子高等小学堂第四年级、年15岁以上者为合格。毕业女子高等小学堂第二年级、年13岁以上者亦可入学;唯当令其先入预备科补习一年,再升入女子师范科。②须取身家清白,品行端淑,身体健全者,且有切实公正绅民及家族为之保证。”从《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对女师范生的具体要求来看,这一阶段对幼教师资的外在要求增多,且更为严格。蒙养院的师资不再是思想封建落后、文化水平低下的妇女,而是具备一定文化知识、身家清白、品行端淑的女子了。

《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把培养女子小学堂教习、蒙养院保姆作为根本宗旨,要求女师范生在德育、体育、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德育方面,要求女师范生养成“贞静、顺良、慈淑、端俭”等诸多美德。体育方面,废除女子缠足,以使身体强健,能吃苦耐劳。重视理论知识的教习。开设“教育原理”“家庭教育之法”“蒙养院保育之法”等专业课程,同时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凡是有关日用生计及女子技艺的科目,“务注意讲授练习,力祛坐食交谪之弊”。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设有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学、格致、图画、家事、裁缝、手艺、音乐、体操等诸多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女师范生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协调发展,具有实用性、技艺性、科学性及师范性的特点,“与近代幼稚园所开设的课程差不多”。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新政府对清末的教育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由“蒙养院”改为“蒙养园”,蒙养园保育幼儿者为“保姆”。保姆必须是女子并且具备国民学校正教员或助教员的资格,或者是由相关部门验定合格的人员。至此,对幼教师资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求女师范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而且要求对女师范生进行爱国守法教育,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教授的内容更强调实用性,还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及教学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女师范生的专业化水平。

2.“幼稚园教员”: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准专业幼教从业人员

1919年的,将中国革命推向新民主主义阶段。模仿日本痕迹较深的壬子癸丑学制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了。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最终于11月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学制规定在小学下设幼稚园,“幼稚园收受六岁以下之儿童”,并把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系统,改变了以往蒙养院和蒙养园在学制中没有独立地位的状况。幼稚园的师资称为“幼稚园教员”,必须是幼稚师范学校(入学资格为初中毕业)毕业的师范生或是具备小学教员资格并有1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女子。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就需要接受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所组织的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的检定。

1935年国民政府修正的《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规定师范学校要附设幼稚师范科,教学科目为公民、体育、游戏、卫生、军事看护、国文、算学、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劳作(农艺、军事、工艺)、美术、音乐、伦理学、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幼稚园教材及教学法、保育法、幼稚园行政、教育测验及统计、实习。实习包括参观、试习、试教,在每项实习前后都要完成预备、报告、讨论三项手续。师范学校还要附设幼稚园,以便于师范生实习。在附设的幼稚园实习,使师范生能够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具体运用,以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3.“教养员”:教育与养护结合的专业幼教工作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改善教育不均衡现象,中央政府于1951年公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即“1951年学制”。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幼儿园收3足岁到7足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1952年的《幼儿园暂行规程》将“幼稚园教员”改称为“教养员”。正规幼儿师范学校承担培养幼儿园教养员的任务,修业年限为三年,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年龄不作统一规定。在幼儿教育师资特别缺乏的地方,初级师范学校要附设幼儿师范科,招收年龄较长的高小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对教养员的数量、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幼儿园对师资的需求,为幼儿教育创造良好条件,1956年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大力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养员的指示》,提出大力培养幼儿园教养员的策略,“一是要大力发展师范学校和初级师范学校,主要招收高级中学毕业生;二是采取一些非正规的短期训练措施,以补足当地师资的缺额。短期培训的对象至少应有初中一年以上的文化程度,一定的政治觉悟和一定的业务知识技能”。

1951年学制颁布后,国家对幼教师资的培训更加重视,幼儿师范生的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院教育系幼儿教育专业暂行教学计划及其说明》规定幼儿教育专业开设的科目包括世界通史与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儿童文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幼儿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教育史与学前教育史、幼儿师范教育科目教学法、专题课堂讨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选修科目及各科教学法等。与以往相比,此时幼儿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专业内容更加丰富,理论与技能并重。教育见习的增设,使师范生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观察优秀教养员的实际教育活动,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减少物理、化学等科目,增设有利于培养师范生专业素养的科目,如钢琴等,使幼教师资的专业内涵进一步凸显。

4.“幼儿园教师”:具有自主精神的专门幼教从业人员

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确定了“幼儿园教师”的称谓。作为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幼儿园教师”必须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在专业化水平上,要求幼儿园教师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取得幼儿园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幼儿园教师的具体职责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订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等。幼儿园教师被赋予了极大的自主性,其专业性也得到了承认与肯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称谓的变化过程,实质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癸卯学制时,充任保姆的乳媪、节妇和贫妇都是恪守封建礼教的妇女,大多文化素质低,思想落后。可见,当时对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要求非常少,入职门槛非常低。政府更多的是把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当作一项“补益贫民生计”的惠民政策。直至壬子癸丑学制时,对保姆的专业要求开始凸显。壬戌学制对幼稚园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经过幼稚师范学校的系统培训,获得毕业资格,同时还需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一阶段,不仅要求幼儿园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技能。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学制对于教养员的要求愈加严格,需要高级中学毕业且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知识技能。当幼儿园教师的称谓确定为“幼儿园教师”时,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幼儿园教师须具备专业合格证书,这一规定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到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相同的地位上,这在之前的任一阶段都是没有出现过的。由最初的基本无识字能力的封建礼教代言人——保姆,发展到具有自主精神的专门幼教从业人员——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了大跨度质的提升。

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机构的职责也从癸卯学制阶段的“专在发育其身体”逐渐发展到保障儿童身心的健全发展,凸显教育的职责。1932年的《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幼稚园开设的课程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以及餐点,而且列出了每项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具体内容。及至1951年学制阶段,幼儿园更加注重有保有教,保教结合,既要保证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又要发展幼儿的智力,开设的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其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师由最初单纯强调保育的“看护者”,发展到“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二、启示

1.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应当理论、技能、实践并重

对以往学制的分析发现,从保姆到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要胜任这份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可否认,目前还有一些学校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偏重理论性课程,忽视专业技能培养,以致学生毕业进入幼儿园工作时无从下手。某些专科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则过于偏重钢琴、舞蹈等技能课,轻视理论知识教育,以致学生专业理论素养不高,踏上工作岗位后很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

事实上,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是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修养,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又要求幼儿园教师具备一定的弹、跳、唱的功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力求促使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协调发展,要努力提升实践课的地位,因为无论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要应用于实践。实践不仅仅为内化理论知识服务,更为职业能力的提高服务,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较高的专业品质,为今后尽快适应幼儿园教师工作提供帮助。因此,各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增加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以促使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积累实践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资格认证: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

自壬子癸丑学制以来,政府开始对幼儿园教师的任职资格作出具体规定,强调幼儿园教师是专业从业人员。

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是保证教师质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的准入制度相对宽松,主要体现在高级别资格向低级别资格融通方面。这种“下位融通”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可以去幼儿园执教,幼儿园教师却不可以去中小学执教。这种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每一阶段学生(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是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即便是最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也未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下位融通”制度的存在还导致在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一是因为许多教师更愿意去考取更高级别的资格证书,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因为许多强调教师弹、跳、唱等技能功底的幼儿园更倾向于招聘音、体、美等专业毕业的教师,而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许多音、体、美教师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大大降低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进入工作岗位的一项重要凭证,完善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有利于严把教师质量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应改革现有的“下位融通”制度,实现教师资格证与教育阶段相对应,即持有哪一阶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就在哪一阶段执教。幼儿园应把幼儿园教9币资格证作为岗位任职的首要条件,实现持证上岗。教师资格证的定期复审也很有必要,可以借此防止出现教师资格证的执照化和终身化问题。

3.寻求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从以往学制的变迁看,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与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近代女学的创办为幼儿园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机会,而历届政府不论是通过改革学制还是颁布文件来发展幼儿教育,都引导着幼儿园教师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可见,幼儿园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当前,我国政府已经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对于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不仅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更着重强调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标准》的颁布体现了政府对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这份《标准》不仅是幼儿园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更是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园教师可以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春美.现代幼儿园教师的角色〔J〕.早期教育,2012,(3):27.

〔2〕〔3〕〔4〕(5〕〔18〕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4-99.

〔6〕〔7〕〔8〕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75-582.

〔9〕陈汉才.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94.

〔10〕李定开.中国学前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89.

〔11〕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00.

〔12〕〔13〕唐淑,冯晓霞.百年中国幼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85.

〔14〕〔15〕〔17〕〔19〕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6〕秦奕.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幼师专业论文篇(11)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学术生命,首先取决于它的专业化程度。从理论上讲,幼儿园教师职业应该被视为专门职业。因为它要求教师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作支撑,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要求教师以“儿童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行动的原则;要求教师能“专业自主”。然而社会公众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根本不能像医生、工程师那样享有社会声誉和地位。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这样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降低了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1、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的问题及原因

1.1基础文化素养较低,制约专业成长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多是初中毕业后经过三年中职学习直接就业的中专生。近年一些学生因考大学希望渺茫,上高中吃力的情况下才选择幼师,使得幼儿教师的基本文化素养较低。学习上出现了学习习惯差,自制力薄弱,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问题。有的学生,除了艺体类的课程,对语数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兴趣。这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职幼师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制约了他们的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艺术化倾向。多年来,在中职幼师课程以至于大专课程设置中都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化倾向。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往往被当作幼儿教师能力结构的突出特色而夸大。而事实上 ,艺术技能并不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许多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 ,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一定是技能型的。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功不仅仅是艺术技能 ,除了唱、弹、跳、画之外 ,还包括说、写、字、操、编、做等,涉及到多个学科。事实上,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艺术技能并不是很高 ,要求高的恰恰是怎样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幼儿的学习。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而不是自身的艺术技能。教育水平并不必然取决于艺术技能水平,艺术技能水平也并不必然决定教育水平。因此,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当扭转“艺术化”的倾向 ,跳出只重技能技巧的 “技工型” 培养模式。

1.3中职幼师生专业发展目标的缺乏。幼师生从入校之日起,即确定了将来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但随着环境和学习内容的改变,尤其从初中的老师喂养式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放养式自主学习,许多幼师生进校后感到很不适应,茫然无措,无所事事。这些问题延续到职后就是将自身发展视为管理层的任务,这样的状态必然影响他们投入幼儿园新课程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无论职前职后幼师生哪种缺乏学习动力情况,都是属于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依据工作要求和自身特点进行规划与设计。结果在中职学习阶段影响了幼师生基础知识、业务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在就职阶段影响了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投入,都不利于个人专业成长。

2、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2.1不断地专业化学习。作为一个专业教育者,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活的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与需求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改革中,教师的学习首先是作为一种终身学习的形式而进行的。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为儿童一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师生在中职阶段就应该树立这个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理念。

2.2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欲望,其表现形态为兴趣、情感、信念、理想等,它们构成一个人的行为动力系统。中职幼师只有在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方面的素养才是教师专业成长恒久的动力。

有些人认为职业规划就是职后规划,这有失偏颇。对幼师生来说职前规划也很重要。因为大多数中职幼师生初中毕业后就进入到中职幼师专业或幼师学校学习,年龄普遍偏小,作为未成年人尚有很大的身心发展或学业发展空间。所以与一般中职生不同的是,幼师生自我完善、自我定位的任务更重要,必须重点设计好学业阶段的路程,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业任务,做到在身心健康、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全方位进步与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师生要将职前规划与职后规划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来看待做好职前规划。

2.3调整中职幼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升准教师教育能力。首先,不能按大学艺术专业的要求进行艺术技能训练,避免艺术技能类课程的过分细化。其次,通过设立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培养幼儿教师的一技之长以适应市场需求。第三 ,应在幼儿园实际运用的艺术技能上下功夫,加强其 “幼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 ,重点放在学生创编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如幼儿歌曲创作、幼儿舞蹈创编、游戏创编、幼儿健美操创编和幼儿手工制作及幼儿科技活动设计等。第四,要切实加强艺术教学类课程,尤其是要加强学前美术教育和音乐、舞蹈教育等相关艺术教学类课程的建设,关注这些课程对教师艺术技能养成的作用,注重教师怎样教的学习,而不仅仅是自身艺术技能的获得。

总之,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幼师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忽视一位学生的成长就可能影响一批幼儿的发展。而作为幼师师资的培育者,必须要认识到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的重大意义,致力于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工作,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幼师生教师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