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养生活动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4 05:13:37

养生活动总结

养生活动总结篇(1)

活动地点:zz大道

活动参与人员:营养保健协会成员、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5月20 日,大家关注更多的是520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然而,对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节日----全国学生营养日却鲜为人知。为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合理营养,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科学健康生活,也为了庆祝学生营养日的到来,我们营养保健协会与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联合举办了一次以“健康营养,伴你成长”的活动。

本次活动是中心组成员换届以来的第一次活动,往事开头难,整个活动过程历经曲折,但我们有团结的队伍,有永不言弃的精神。活动在会长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宣传部负责前期的宣传工作,张贴海报并制作好展板;学习部制作体能测试数据表格,收集整理参加测试学生的相关体能数据;组织部联合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管理活动期间人员的分配和职责的分派;外联部和财务部负责做好财务预算和报销工作,配合宣传部购置活动所需材料;秘书部负责做好活动总结。此外,在活动之前,协会成员还多了一项任务----学习体重计、血压计、血脂计的使用方法。

在摆好展板,挂好由生命科学学院大一各班出的手抄报,准备好仪器后,活动正式开始。由于我们的大力宣传,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测量,在我们值班人员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的测量工作,并做好了相关的数据记录。

根据数据记录情况,我们做了一下总结:参加本次活动并填写表格的学生总共有98人,其中男生56人,女生42人。男生血脂人体体格指数(BMI)正常(20—25Kg/m2)的占57.1%,稍廋(18.5—20Kg/m2)的占23.2%,过廋(《18.5Kg/m2)的占19.6%;女生BMI正常的占64.7%,稍廋的占28.6%,过廋的占6.7%。而大多数学生血压正常。

活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大家进一个星期的准备工作终于有了回报。我们营养保健协会要做的不仅仅是在5月20日全国营养日时宣传营养保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养成良好的保健意识,掌握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并能够合理的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养生活动总结篇(2)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所以,良好的观察能力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W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

三、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四、培养学生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在家长看来,支持孩子学习科学,就是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科技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去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养生活动总结篇(3)

一 、班级概况 

六年级三班现有学生80人,男生为39人,女生为41人,班级民族学生(维族4人、哈族2人、锡伯族1人)共7人。目前班级风貌优良,班级曰常工作平稳有序,班中学生们爱好广泛,各具特长,在班、校组办的各项活动中,同学们都能奋勇向前,体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因班中部分家长对孩子只是生活上给予满足,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上还存在欠缺,所经班中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在学习上学困生相对比较多,尚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习惯及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仍是本学期班级的工作重点。 

二、指导思想: 

       德育:开展净、静、敬、竟的品行教育。 

       学习:追求“三实”,以求实效。 

       组风:自立、合作、共同进步。 

       班风:健康、活泼、团结、向上。 

三、工作目标  

1、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为低年级的学生做表率。 

2、关爱他人,有集体意识,创建“团结、活泼、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3、进一步加强纪律性教育,继续狠抓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尤其要重抓个别副课的课堂纪律,以提高班级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 

4、继续在巩固中求提高、发展,培养学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四、具体措施 

1、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明确本学期班级目标,明确个人目标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及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显示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2、组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及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队活动。活动之前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用活动来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指导培养小干部  

精心培养小干部,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注:班干部每周开一次总结交流会,会议的重点找出问题及解决问题,会议做记录,期末评优秀班干时参用。)  

4、加强常规检查评比  

从学生自身出发,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认真抓好晨检、大课间加餐、两操、夕会总结、优秀小组、每日静思等工作,使班级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5、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2)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指定小干部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3)开展互帮活动。通过“结对共进”等活动,从学习方面对学困生进行关心帮助。 

五、活动安排 

(一)目标: 

1、完成校、少先队安排的各项活动。 

2、每月举办班会两次,主题队活动两次,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创新能力,振奋学生的精神。  

3、主题队会活动由班干部组织举办,活动做到全员参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具体安排  

二月份:1、暑假生活总结。办相关内容的小报、写相关内容的文章及读书总结,并出一期展板。2、订好班级和个人目标,明确班干部的工作任务,落实日常工作的分工,稳定班级日常工作秩序。3、完成少先大队的收旧利废等工作,并及时做总结。 

三月份:1、开展庆“三八”的活动,并办相应的展板、小报及黑板报。 2.开展“我爱读书”的交流活动。  3、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 

四月份:1、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积极参加校运会。校运会总结表彰。2、开展“腾飞的新疆”主题队活动。并举办此主题的诗文朗诵会。小报、展板、演讲会。  

五月份: 1、班级工作总结,进一步稳定班级的日常工作。2、优秀作业展。3、举办主题班队会:我是怎样学习的。4、好书推荐介绍交流会。 

六月份: 1、惜时勤学,制定复习计划迎接毕业。  2.做好学期测评工作,撰写学生评语,各项工作总结表彰。 

六、奖励机制 

1、彰各活动中表现突出者。 

2、表彰优秀大组中的各个成员。 

3、表彰优秀小干部、全优生。 

                   

养生活动总结篇(4)

二是解题方法不灵活,不会运用题型结构特征灵活的选择解法,不是东拼西凑乱用公式,就是滥用条件。

三是解题不总结,只会就题论题,解之忘之,结果题山无顶,题海无边,收效甚微。

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在近几年教学中探索着运用:“做好解题总结,扩大解题收益”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略谈于后。

一、总结的内容

“解题总结”是指:每当解完一题后,必须总体的对解题的全过程进行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尽量的扩大解题收益,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一般地可总结下列五方面的内容:

1、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解法是如何分析而来,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有何规律?

2、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上容易出错误?原因何在?如何防止?

3、解决问题的关键何在?如何进行突破?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解法?试比较各种解法,哪种最优、最合理?

4、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何种结构?运用这些特征是否可以将条件和结论加以推广?

5、在解题过程中起初遇到哪些困难?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解题总结”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且这五个方面也是个整体,不能分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和问题特点灵活的有机的选用。

二、总结的方法

培养学生做好解题总结的方法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1、耐心引导。

在课堂数学中运用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开始时,学生感到无话可写,而且觉得是个负担。因此,总结的质量不高,体会不深,收益不大,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必须运用典型例题耐心引导从模仿开始,逐渐入门。例如,学完了有理数加法以后,我用顺口溜形式总结如下:有理数加法并不难,先定符号再计算,符号相同号不变,绝对值相加记心间。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等学完有理数乘除法后,有一位学生总结如下: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规律,通过这一阶段的引导和培养,要使学生对总结有兴趣,兴趣是动力,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从粗浅转向细深,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总结,初步尝到总结的甜头。

2、大胆放手

在课外作业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训练总结能力。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把“总结”作为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起初,教师针对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先列出总结提纲,而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总结,对总结写的好的同学及时表扬,一人体会,大家受益,变成同学们的共同财富。

三、总结的好处

总结的过程就是知识再现的过程,是学生解题能力再训练的过程,也是“信息”再反馈的过程,学生从一个例题,一次作业中能吸取到极为丰富的知识营养,的确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实践证明“解题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培养了思维的正确性.

由于学生对解题通过总结,这样解题就有了经验,又有教训,更能运用题型特征,运用解题规律,寻求解题途径,因此,学生遇题就能全面地、仔细地观察、分析条件或结论、能正确、较快、合理的找到解题的方法,在解题时真正地能做到“有法可循,有据可依”。

2.培养了解题的灵活性

通过总结,由于学生能对问题进行联想、推广和变化。因此学生就能“灵”在适应题目变化上,“活”在解题的方法上,能遇新题,忆原题,想变化,定解法。使学生可以跳出“题海”,可以以“法”取胜,以“活”取胜和以“变”取胜.

养生活动总结篇(5)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其基本特征是主要依靠直接经验和各种外在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判断、自我分析、自我观察。依靠自身的实践活动得到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动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的有效方式。小学实践活动的具体类型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动手实践型

动手实践型就是根据教材学过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动手实践以验证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就学过的知识进行现实的运用,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测量和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测量计算黑板书桌的长度;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有关的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活动,剪裁各种图形,拼成各种美丽的图片,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公园等场所进行实地观察哪些是长方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哪些是圆形的,并进行实地测量及运算。这样的教学既接近日常生活,又能够把知识综合运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启发诱导型

启发诱导型即根据教学中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以启发诱导的形式对知识进一步的拓展和加深,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计算周长的规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动手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模型来进行实际测量,同时就正方形的特点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予以指导,努力使学生自己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规律,以此培养学生思考、总结、自学的能力。

3.数学方法渗透型

数学方法渗透型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学生自己对现象的观察、动脑、思维来学习数学方法,理解数学知识。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做游戏――排队形,让学生观察队形的长度,队伍越长就表明人数越多,队伍短的则表明人数少,让学生有了“统计”的概念。再如,教师组织学生玩投硬币的游戏,并做好人员分配进行准确记录正反次数,计算出各自占总次数的比例,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概率问题。这些方式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4.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即结合自己的数学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例如,学习了统计图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家附近的客流量进行观察,制作客流量统计表,并总结规律。这样既运用了数学知识,又方便了个人生活,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开展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前制定合理的实践活动计划

合理的实践活动计划的制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首先,实践活动开展要围绕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安排。活动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活动中要使用的用品提前做好准备,活动过程的开展顺序提前做好安排,以保证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确保实践活动的效果。

2.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实施与之相符的数学实践活动

由于教育对象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因此,实践活动的展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而开展。例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理解力差,就要安排简单、有趣的实践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字模具游戏、跳绳游戏等;对待稍微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提高游戏的难度,组织一些游戏竞赛,如智力竞赛游戏、小组课题研究游戏等。

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动手、积极地思维,探索学习知识。教师则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发挥其指导作用。教师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中真正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4.做好数学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

养生活动总结篇(6)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依据《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来分析,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德育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目的就是使儿童学会关心、学会爱、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必然成为习惯养成课的总目标,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习惯养成课教学的主题,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新课程最大特点之一。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因此,倡导教师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让他们能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式的实践性

我们知道,小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过程。“行”是四者的关键,也是习惯养成课的重点。习惯养成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行为训练,重视行为习惯的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让学生有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内化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习惯养成课的课堂所呈现的学习内容,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教材,还应引导儿童回到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去,去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实学习内容。课堂所呈现的活动方式,应是老师根据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设计的活动。

二、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模式

研究表明,下面“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较适用于习惯养成课型。

1. 激情设趣,有效导入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如果在导课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则能更快更准地切入主题,使教学更高效。

在导课时要注意遵守“准、实、快”的原则,准是准确定位导课的作用;实是注意导课的实效性;快是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力求高效。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和“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实验、调查、参观和体验等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切实得到自我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在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初步建立正确行为习惯的认识。

3. 感悟明理,育情导行

在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总结、提升、引领”的作用,这是教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环节的教学里,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特点,与学生一起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做出“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从学习习惯上讲,归纳总结是引导儿童体验发现的快乐,促使儿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去,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完美结合;从教学实效上谈,归纳总结的作用是在整个探究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进行正确树立的有利时机。

4. 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发展”,行为习惯的培养单靠习惯养成课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小学品德学科习惯养成课教学策略

(一)接受式教学策略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策略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它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系统的知识,且在实施上经济、可行。

如一位教师在教《爱惜每一张纸》时是这样做的:导入时,利用图片导入法,为学生展示生活、工作、艺术各方面纸的用途,让学生谈观后感,学生纷纷表示“原来纸的用途这么广这么大!”从而让学生明白纸的用途,感受纸的重要性。接着又为学生播放生活中浪费纸张的视频,唤起学生共鸣,发现浪费就存在身边。然后为学生出示造一张纸需用的树木量,并提供大量数据,一个班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学校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城市一天浪费的用纸量,一个国家一天浪费的用纸量,全世界一天浪费的用纸量,当数据越来越大时,学生震惊了!屏幕上即刻显示:树木砍伐、生态破坏、物种减少等由树木减少带来的灾难画面,学生屏息凝神,专注地盯着屏幕,直观数据和场面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体会到“纸张太重要了,爱惜纸张真要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

这位教师采用这种接受式的教学策略直观地告诉学生爱惜纸张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好习惯,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爱惜每一张纸。

(二)探究式教学策略

与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是一种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身边的事物或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樱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是其最大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其重要的学习形式。

(三)体验式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背景出发,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习惯,实现"自我教育"的教学策略。品德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才能使认知内化为行为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当然,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用到这些教学方法,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使它们互补共存,达到和谐统一,共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服务!

【参考文献】

养生活动总结篇(7)

六年级三班现有学生80人,男生为39人,女生为41人,班级民族学生(维族4人、哈族2人、锡伯族1人)共7人。从总体上来说,本班的学生基本上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班级日常工作平稳有序.小学生特有的天真、活泼、可爱的特征在班内充已分显现,团结、活泼、健康向上的班风已基本形成,目前班级风貌优良,班级曰常工作平稳有序,再加之班中学生们爱好广泛,各具特长,所以在班、校组办的各项活动中,同学们都能奋勇向前,体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在学习上,虽然班里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积极上进,成绩优良,但是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在学习上学困生相对比较多,个别的学生或受家庭的影响,或天性迟缓,学习成绩较差,这些问题对班级整体进步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所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与习惯,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仍是本学期班级的工作重点。

二、工作目标

在新的学期中,为了使我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新的发展,为进一步完善班级特色,特制定本学期工作目标如下:

1、学习落实《小学生守则》,人人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力争为低年级的学生做表率。

2、关爱他人,继续培养集体意识,继续创建“团结、活泼、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3、进一步加强纪律性教育,继续狠抓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尤其要重抓各别副课的课堂纪律,以提高班级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

4、继续在巩固中求提高、发展,培养学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围绕以上工作目标,本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如下:

1、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明确本学期班级目标,明确个人目标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及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显示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2、组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及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队活动。活动之前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用活动来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指导培养小干部 

精心培养小干部,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注:班干部每周开一次总结交流会,会议的重点找出问题及解决问题,会议做记录,期末评优秀班干时参用。) 

4、加强常规检查评比 

从学生自身出发,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认真抓好晨检、大课间加餐、两操、夕会总结、优秀小组、个人日评等工作,使班级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5、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2)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指定小干部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3)开展互帮活动。通过“结对共进”等活动,从学习方面对学困生进行关心帮助。

三、管理目标及措施

(一)纪律

    目标:按时上学放学,有事、有病按要求请假。遵守校制规章制度,言行举止文明规范,课间、课堂上纪律力求优秀。 

    措施:

1、专职小干部组织管理总结评定班级的日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每日实行小组考评、个人自评制,针对个人书具、纪律、两操、路队等进行考评,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小组及个人日评成绩期末评优参用。

(二)学习

目标:上课专心听讲 ,听、说、读、写姿式正确,课堂上发言积极 ,作业书写整洁美观,做到认真完成并上交各科作业,作业中的错误能及时订正,学习成绩在稳定中提高。

措施:

1、小组长收交时认真检查,发现漏做、乱做的要及时指出,并监督其改正。优秀作业者红花奖励,名额不限。

    2、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 ,按要求及时改错。

    3、大量阅读有意义的课外书籍,做好记录,期末表彰“读书之星”,名额不限。

4、及时用红花奖励发言、测验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者。

5、期末表彰各科成绩优秀者(全优生),名额不限。

(三)卫生、劳动、活动等    

目标:保护环境卫生,不制造垃圾,爱劳动、会劳动,穿戴整洁大方,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勇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争光。

措施:

1、专职小干部督检个人、室内卫生及红领巾的佩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放学时专职小干部组织同学们互捡纸片、摆桌椅、排好队,迅速离校。

3、值日一组一日,小组长全面负责,不但要做好分工工作,还要做好总结评定和交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提前做好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者及时红花奖励。

四、活动安排

(一)目标:

1、完成校、少先队安排的各项活动。

2、每月举办班会两次,主题队活动两次,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创新能力,振奋学生的精神。

3、主题队会活动本学期由班干部组织举办,活动做到全员参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具体安排 

九月份:1、暑假生活总结。2、订好班级和个人计划,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3、调整班干部,落实日常工作的分工,做好班级日常工作。4、完成少先大队的收旧利废和首次黑板报、手抄小报等工作,并八及时做总结。5、做好校动会的准备工作。

十月份:1、运动会总结表彰会。2、人人办“腾飞的新疆”手抄小报一份。3、班级写字展 。4、“新疆辉煌50年”主题队活动。5、举办精选诗文朗诵会。

十一月份: 1、班级工作总结,进一步稳定班级的日常工作。2、召开小干部会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3、“红领巾才艺大挑战”主题队活动。4、班级写字展。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展示活动。

 十二月份: 1、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一样本领。 2、优秀作业展。3、举办主题班队会:我是怎样学习的。4、推荐介绍好书演讲会。5、举办庆迎新小报和黑板报。

元月份:  1、惜时勤学,制定复习计划迎接期末。 2、各项工作总结表彰。

五、期末表彰

1、红花少年:本学期得红花累积为50朵以上者,获“红花少年”奖。

2、“书法之星”奖:本学期两次写字展和一次作业展均参加,而且成绩为“优”者,获“书法之星”奖。

3、“读书之星“奖。(备注)

4、表彰各活动中突出成绩获得者。

养生活动总结篇(8)

第二条 疗养院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本着勤俭办事业的原则,艰苦创业,充分发挥现有人员和设备的作用;学术上提倡“百家争鸣”,努力攀登疗养医学高峰,团结依靠全体职工群众,实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创办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疗养院。

第三条 疗养院的工作必须坚持以医疗为中心,同时加强疗养生活的组织管理,不断提高疗养效果。

医务人员是办好疗养院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加强疗养院的业务技术建设,教育和鼓励医务人员努力钻研医学理论和业务技术,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保证每周有六分之五的时间从事业务活动。要逐步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疗养医学队伍。

第四条 办好疗养院的要求是:

(1)要有一个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坚持党性,联系群众,有革命事业心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年富力强的干部组成的领导班子;

(2)疗养效果(治愈、近愈、好转率)、床位利用、床位周转、床日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尽快恢复到本院历史最好水平,并达到或超过全国同类疗养院平均先进水平;

(3)建立和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4)医疗作风、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以及疗养员膳食和文娱生活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

第二章 体制、机构和编制

第五条 疗养院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省、市、自治区总工会应加强对疗养院的领导和管理,对疗养院的日常工作必要时可委托疗养院所在地的地、市、县工会具体管理。

凡疗养院新建、扩建、资产转移、改变性质或改作其它用途,均应报全国总工会批准。

疗养院党的组织受当地党委领导,医疗业务接受政府卫生部门指导。

省、市、自治区总工会和疗养院集中的省辖市总工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应设立专门机构或专人,加强对疗养事业的管理。管理干部要懂业务,热爱疗养事业。

第六条 疗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或职工大会制)。院长对疗养院内医疗、行政、财务、后勤等各项工作全面负责。副院长协助院长搞好分管的工作。院长要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工作,解答提案。

各科室实行主任(部门负责人)负责制,科室党支部(小组)保证监督各项任务的完成。

从院级领导干部到各科室每个工作岗位,都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规度。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

第七条 疗养院的领导班子要精干,不足三百张床位的一般设三人,三百张床位以上的最多不要超过五人。领导班子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对医疗、行政、财务、后勤等方面的工作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个院最少要有一名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医务人员任副院长。院长要逐步变外行为内行。

第八条 疗养院的行政办事机构实行两级制,即院级和科(室)级。

三百张床位以上的疗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办公室、医务科、疗养科(区)、理疗科、膳食科(或营养室)、总务科、财务科(室)。

各疗养院的机构设置,由省、市、自治区总工会根据每个院的性质、规模,按照精简的原则和实际需要确定。

第九条 工会疗养院的人员编制标准,按各省、市、自治区总工会疗养床位数的百分之五十五配备,也即床位数与工作人员数的比例为一比零点五五,由省、市、自治区总工会统一掌握,根据疗养院的性质、规模和各种具体情况,确定每个院的具体编制。省、市、自治区总工会在确定每个疗养院的编制时,应掌握在最低不少于一比零点四五,最高不多于一比零点六五为宜。

在疗养院的编制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行政管理干部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十六。如医务人员不能配齐,应保留空缺,不得以其他工作人员顶替。

第十条 疗养床位比较多的省、市、自治区,要选择条件较好的院办成重点疗养院,逐步做到医疗、科研、教学三结合,帮助本地区的疗养院提高疗养工作水平、培训医务人员。

各疗养院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收治病种要有重点,院内各疗养科(区)的病种也要有重点,逐步向专科化发展,集中力量研究提高疗养效果。

第十一条 疗养院的收容任务和床位分配由上级工会组织决定,要根据就近疗养的原则,保证绝大部分床位为生产第一线的患病职工服务。全国总工会可对疗养院的床位进行必要的调剂。

第三章 医疗工作

第十二条 疗养院要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治疗疾病,区别不同病种,科学地采用物理、药物、体育、饮食、心理等疗法以及动静结合的规律疗养生活,进行整体综合治疗。

要努力继承、学习祖国医学治疗慢性病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

疗养院要保护和研究自然治疗资源(如矿泉水、矿泥、海水、日光、空气离子、气候、景观等),科学、合理地开发使用,防止污染破坏。

第十三条 疗养院要根据自然治疗资源和技术、设备条件,制订适应症和禁忌症,由上级工会组织批准执行。对禁忌症病人不应接收。对非适应症病人,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第十四条 一般慢性病和矿泉疗养院的疗养期为二至三个月,结核、肝炎、职业病等专科疗养院的疗养期为三至四个月。有特殊情况者,由经治医生提出,疗养科(区)主任批准,可适当延长疗养时间,但最多不超过一期。

第十五条 必须加强医疗技术管理,健全各项医疗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技术,保证医疗质量。疗养院对各种适应症要制订检查、治疗常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对可能出现的急症,要制订抢救常规;各种技术操作,都要制订操作规程。各级各类医务人员都应熟练掌握和认真执行本岗位的职责分工、工作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业务技术考核,考核成绩做为晋职升级的一项依据。

第十六条 做好临床诊疗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疗养员入院后,医生要在四十八小时内进行详细的检查,作出诊断(或印象诊断),完成住院病历,并及时制订出治疗计划。治疗计划要依病情变化随时补充修订。要将治疗计划向疗养员作适当交待,取得密切配合。

医生应每天深入疗养室巡查,及时掌握每个疗养员疾病和思想情况,进行疗养生活指导。对每个疗养员每周最少要作一次系统的检查。对病情加重和出现急性合并症的疗养员,每天最少诊查一次,必要时要随时增加诊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每个医生分管疗养床位以二十张至二十五张为宜,疗养科(区)主任也要分管一定的床位。

病历书写应及时、清晰、完整、准确,真实反映疾病情况,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要按时完成病程记录、阶段小结和出院总结。

医务院长和疗养科(区)主任要经常深入疗养室,领导查房,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要定期组织会诊和病案讨论,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

第十七条 疗养院的护理工作是一项专门科学。搞好护理工作,对提高疗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强护理工作的领导,教育护理人员树立专业思想,加强护理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疗养院要制订各种慢性病护理常规,进行专科护理,依照病情划分护理等级。

疗养科(区)以平均每十六张至二十张床位配备一名护士为宜。

疗养科(区)的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疗养生活指导和疗养室管理。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医嘱,认真执行查对、交接班等制度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详细填写护理记录。要随时注意观察疗养员的病情变化,对病情加重或急性合并症的疗养员,要做好重症护理。疗养生活管理是疗养院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重要内容,要指导疗养员进行动静结合的规律的疗养生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指导疗养员进行适量的医疗体育,功能锻炼;掌握疗养员的思想活动,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思想工作,帮助疗养员树立向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要搞好疗养科(区)管理,做好消毒隔离,经常保持疗养室整洁、安静,为疗养员恢复健康创造舒适的疗养环境。

第十八条 物理疗法是疗养院的重要治疗方法,应当逐步充实加强。疗养科(区)医生必须熟悉物理疗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合理地应用于临床。理疗科医生的工作重点是配合疗养科(区)医生选用最有效的理疗项目,进行疗效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开展新的理疗和科研工作,检查指导和改进理疗护士的技术操作。理疗科护士要根据医嘱进行治疗。理疗科医生与疗养科(区)医生对治疗有不同意见时,要共同研究解决。理疗科要积极创造条件,自己解决理疗设备维修问题。

第十九条 医疗体育对防治慢性病、职业病有重要意义,疗养院应当普遍推广。既要开展疗养员群众性的医疗体育活动,又要区别病种有针对性的指导疗养员进行适合病情特点的医疗体育。科学地选用散步、慢跑、爬山、海浴、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各种医疗保健操以及器械体疗等方法,帮助疗养员增强体质,提高疗效,锻炼革命意志,活跃疗养生活。各项医疗体育活动要适量,循序渐进,注意安全。体疗医生、护士要协助和配合疗养科(区)医生开展医疗体育,选定运动处方,进行辅导和监护。

第二十条 药剂、检验、放射、供应、各项功能检查等医技工作,要结合临床需要,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扩大业务范围,积极开展新技术,做到操作正规,结果准确、及时,努力提高工作质量。要与疗养科(区)建立联系制度,密切协作,保证临床需要。

加强医疗仪器和设备的维修、保养,保持设备完好。大型设备、精密仪器要有严格的操作制度,建立管理档案。

第二十一条 加强中西药品的管理,健全药品的采购供应、保管制度。要改变“以存定销”的办法,逐步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麻醉和毒、限剧药品,必须按照规定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有条件的疗养院可以开展药材栽培和药品制剂工作。药材栽培要为临床需要服务,并和疗养环境美化相结合。药品制剂应根据本院需要逐步开展,制剂配方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中药应按炮制规范加工炮制,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剂型改革和技术革新。要保证药品质量,严禁粗制滥造。

第二十二条 住院处要做好疗养员出入院工作,加强与厂矿企业的联系,有计划地安排床位,及时组织入院,提高床位利用率。在分发疗养证时,对需要疗养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和老工人要优先安排。

疗养员入院时要热情接待,主动介绍情况,使疗养员感到亲切温暖。

疗养院要根据可能有计划地深入厂矿企业调查研究生产环境条件与疾病的关系,追访出院疗养员的远期疗效,研究改进工作。

第二十三条 疗养院要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搞好病案管理和医疗统计工作,这是疗养院的一项基本建设。

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疗养员出院时应将病历及时整理归档,统一编号,建立各项索引卡片,用科学方法进行保管,便于综合研究利用。

加强医疗统计工作,经常研究诊断符合率、治愈率、近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床位利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床日成本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原因,改进工作。医疗统计必须真实、准确,注意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

第二十四条 疗养院要保持院容整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厨房、食堂、厕所、浴室、理发室等公用设施的卫生管理,做好餐具消毒和污水、污物的卫生处理。

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疗养院或疗养科(区)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痰液、粪便等排泄物以及痰盂、便盆等消毒处理。教育疗养员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和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肺结核病疗养员外出要带痰瓶。疗养员活动区和职工宿舍区要严格分开,并间隔一定距离。

第二十五条 疗养院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作风,力争减少医疗差错,消灭医疗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减轻疗养员痛苦和减少损失,并应认真追查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要建立健全差错、事故的登记、检查和报告制度。一般差错、事故由本院处理;造成人身重伤、致残、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由省、市、自治区总工会调查处理,并报全国总工会备案。

第四章 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

第二十六条 积极组织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技术,坚持经常性的业务学习,培养又红又专的疗养医学队伍,是疗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疗养院要加强对业务学习的领导,要有培养本院医务人员的规划和技术指标,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学习方法,以在职学习为主,采用自学、专题讲课、病案讨论、参加院外学术活动、举办学习班等各种形式,把学术空气活跃起来。要鼓励医务人员结合本职工作,按照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的要求,订出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提倡认真读书,刻苦钻研,加强基础理论学习。要建立图书阅览室,为职工提供专业书刊和科技情报资料。

各疗养院要有计划地选派医务人员到院外进修学习。

疗养院各类医务人员除不断提高本专业业务技术水平外,均应学习理疗学、医疗体育和有关疗养学的基本知识。疗养院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业务,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变外行为内行。

有条件的疗养院应当自己培训初、中级卫生技术人员。

第二十七条 加强疗养科学研究工作是提高疗养医学水平的重要一环。要积极鼓励、支持和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提倡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研究要结合疗养院的医疗工作实际,以总结临床经验为主,选题要明确,设计要周密,计划要落实,每个研究项目都要有总结,写出专题报告或文献。科研成果要及时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对经过临床试验和鉴定,确已得出肯定结论的科研成果,要积极慎重地推广应用。

要充分发动群众,不断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推广合理化建议,改进技术措施,改进操作规程,改进医疗设备,对有发明创造的人员,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五章 疗养生活的组织管理

第二十八条 组织好疗养生活是进行整体综合治疗的基础和疗养员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必须把疗养生活管理做为疗养院的一项重要和经常工作。要依靠群众,实行民主管理。以疗养科(区)为单位,成立疗养生活管理委员会(简称疗委会)。

疗委会是疗养员的群众性组织,在疗养院领导下,协助疗养科(区)对疗养员进行政治思想、组织宣传和生活管理等工作,反映疗养员的意见要求,积极配合治疗。疗委会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由疗养员和工作人员中推选组成。疗委会以下按疗养室划分若干小组。要保持疗委会组织的健全和连续性。

疗养院领导干部中要有专人分工负责疗养生活管理,疗养科(区)医生和护士要参加和指导疗委会的工作。疗养院要每月召开一次疗养员座谈会,听取意见,沟通情况,增强工疗人员的团结,不断改进工作。

第二十九条 要建立动静结合的规律的疗养生活制度。在保证按时治疗和充足睡眠的前提下,组织疗养员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体育锻炼和学习,积极配合治疗。各项活动都要依靠和发挥疗养员中积极分子的专长。

要搞好供疗养员活动的俱乐部(或游艺室)、图书阅览室。搞好庭园绿化、美化,室外应有活动场所和设施,组织疗养员经常接受自然因素的治疗和锻炼。

要有一定的时间组织疗养员读报、收听广播、学习有关文件。医务人员要定期给疗养员讲卫生课,宣传慢性病的治疗、预防常识,掌握与慢性病做斗争的方法。

第三十条 开展竞赛评比活动,保证疗养生活管理规律化、制度化。各疗养科(区)之间的竞赛评比由疗养院负责组织,各小组的竞赛评比由疗养科(区)组织,优胜者发流动红旗。评比内容包括:遵守院规、配合治疗、团结互助、学习、室内外整洁等。各小组开展评选优秀疗养员活动,疗养院应把被评选的优秀疗养员,通知选送疗养的单位。

第六章 经济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

第三十一条 坚持勤俭办院的方针,加强经济管理工作。疗养院实行经济管理,就是用经济方法管理全院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不断提高疗养效果,这是疗养院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疗养院要有一名副院长主管全院的经济管理工作。

上级工会对疗养院按编制床位实行定额补助,采取“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办法。大型设备购置、房屋大修、扩建,不包括在定额补助之内。

养生活动总结篇(9)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轻视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和培养,采用强制、高压、灌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进行机械、被动的学习,毫无“乐趣”而言.而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则强调对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快乐学习、愉悦学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中,要将情感培养作为首要条件,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激起高中生主动探究的内在情感,另一方面要利用数学学科的情感激励特性,将数学学科生活应用性、历史趣味性等特点进行有效运用,引发高中生主动探究的内在情感.

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内容时,教师为激发学生探究该知识点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伊始,就利用数学学科的现实生活应用性,设计了“火箭在升空的某一时刻,速度可以分为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前的两个分速度,即一个速度分为不同方向的两个速度的和”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上述物理现象中感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内容,使学生内心能够受到激发,认知潜能得到激发,从而实现学习探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内在情感的有效激发.

二、注重策略传授,让学生掌握探析技能有效探究

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是探究活动有效开展的“方法保障”.探究活动的深入推进,需要学生良好的解题技能作为保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探究、解答问题策略和方法的传授,认真研究教材,分析问题解法,设置具有典型特点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解题活动,初步获取解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归纳过程中,逐步明晰问题案例的解题策略,为学生有效探究问题提供方法指导.

问题:已知sinα-sinβ=13,cosα-cosβ=12,α,β为锐角,求sin(α-β)的值.

上述问题案例是关于“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方面的问题案例,教者在该方面问题案例教学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对该问题案例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学生意识到该问题案例是考查两角差的正、余弦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的应用方面.此时,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分析问题活动,师生在互动探析中认识到,要求sin(α-β)的值,考虑到已知条件的特征,可先求cos(α-β)的值,即求cosαcosβ+sinαsinβ的值,为了出现cosαcosβ,可对已知的两式的平方进行相加,由此求出cos(α-β)的值.此时学生进行解答.在解题策略总结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题实际,进行总结,得出“对于条件sinα±sinβ=a,cosα±cosβ=b(a≠0,b≠0),常将两式平方相加,可较方便地求出cos(α±β)的值,进而求出sin(α±β),tan(α±β)的值.”的解题策略,这样,就为学生更好探究解答问题提供了解题指导方法论.

三、强化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探究素养深入探究

高中生在阶段性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进程中,逐步总结和提炼了解题思想和解题策略.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函数和方程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等解题思想策略,在高中生探究分析问题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同时,这些解题思想策略的有效形成,能够对探究活动的深入推进起到促进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此方面的指导和教学,有意识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对解题策略进行归纳总结,逐步积淀和形成进行问题有效探究的思想素养,为探究技能型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养生活动总结篇(1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安全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查隐患、压事故、抓基础、保平安、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法行政、强化监管、狠抓落实,以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安全规控培训、应急演练”三到位活动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工作,为全区的安全稳定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此活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安全监管能力;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加强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正确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

三、活动步骤及内容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日至3月10日)

传达贯彻全区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制定《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区民政局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召开全区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与全区各养老机构签订《2012年养老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书》。广泛进行宣传,营造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1日至4月10日)

1.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对全区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用气用电、消防安全、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养老服务机构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2.建立《市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检查档案》。检查档案内容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基本情况,消防器材、安全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的措施等。将养老服务机构安全检查档案发放到各养老服务机构,结合实际认真填写。

3.举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安全工作培训班。聘请区安监、卫生、消防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工作知识讲座,食品卫生知识讲座,健康知识讲座,预防传染性疾病知识讲座等。

4.组织安全应急演练。3月下旬,在全区养老服务机构中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确保每个养老服务机构至少进行一次,以增强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以及住养老人的安全应急意识和应急救援、自救能力。

5.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事后监督体制。4月上旬,在安检组对养老机构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对重点单位进行回访检查,督促整改,确保做到每月两次的回访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养生活动总结篇(11)

数学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作出了规定。学生的思维起点源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作为思路点拨的起点,尽可能多地以直观演示提供数学原型和数学范式,科学地去发现思维通路,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一,数学教学过程的创新注重开展研究式学习

以科学认识方法开展研究式学习,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学生自主认识活动的基本内容。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仅通过讲授的形式是不够的,要结合课堂讨论,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教师指导中要注重学生的科学认识方法启迪,引导学生正确质疑和研讨。㈠强调讨论过程中学生内容表达的准确和合理。要求学生根据科学认识方法进行质疑研讨,开展活动。学生往往就形式要求进行思考,结果表现形式化,内容不够准确和合理,反映了学生的质疑研讨的不足。㈡与学生交流讨论中,重视科学认识方法的启发。教师指导中,要强调科学认识方法的重要性,养成学生将问题与方法结合,进行质疑研讨的习惯。例如:⒈有哪些疑问?如何确定问题的存在?⒉问题怎样表现?教师既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讨论,也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分析,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教材内容和名人的科研事实启发学生转换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尝试不同的认识方法。教师指导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质疑研讨,增强讨论过程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研究活动的信心,就是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

二,数学教学过程的创新注重设计复杂多变的课堂程序

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三,数学教学过程的创新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是门理论性与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表面的数字游戏,实际千变万化。教师在数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定义、定理、公式外,还要让他们用其理论的知识去演绎,去实用,更重要的要让他们结合身边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到工厂去核算企业生产的经营,去寻找数学应用的闪光点;让他们去寻找知识、思维、能力的结合点,带学生去农村丈量土地,计算面积,运用三角形原理去远距离丈量建筑物的高低;在生活、生产、企业中学习数学,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形成知识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利用诡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例如: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已知:ABC是任意三角形;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如图,作∠A的平行线交BC的垂直平分线于E,自E作EFAC于F,EGAB于G,连接EC、EB。

EF=EG(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等距)

EC=EB(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等距)

AEF≌AEG 则AG=AF;RtEFC≌RtEGB 则GB=FC;因此,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以上证明错在哪里?通过错题的解答证明,让学生在求知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