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技资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40:21

科技资讯论文

科技资讯论文篇(1)

二、技术学院

目前台湾技术学院设有网络工程专业学校有永达技术学院,大汉技术学院,和春技术学院,慈济技术学院,亚东技术学院,桃园创新技术学院,德霖技术学院,兰阳技术学院华夏技术学院,黎明技术学院,亚太创意技术学院,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共12所,本文以大汉技术学院[8]为代表,学校位于花莲县新城乡大汉村树人街1号,现有九大科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与环境资源管理系、电脑与通讯工程系、企业管理系、物流管理系、观光事业管理系、休闲运动管理系、休闲事业经营系、珠宝技术系,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系是电脑与通讯工程系其专业特点分析如下:(一)教育目标[9](1)培养电脑与通讯专业技术人员所需专业数学能力、科学原理与工程知识。(2)培养能应用所学原理及技术,进行实作和除错能力。(3)培养能团队合作,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4)培养沟通管理能力,并对社会具有责任感及使命感。(二)培养方案[10]本系培育学生成为电脑与通讯技术应用之专业人才,课程设计为能力本位课程,以产业界所须之就业技能设计,同学接受此课程之训练即可获得就业所须之技能。此外课程中亦涵盖专业技能检定之理论及技术,以利同学通过证照检定,更为就业技能加分。特色发展模式:一、引进业界师资至学校授课,让同学取得第一手就业资讯,并透过产学合作机制,为同学建立合作厂商之就业机会。二、推展符合产业界能力之专业证照检定,并将证照检定内容融入教学课程中,以协助同学取得专业证照,并透过合作厂商,将取得证照同学之资料,公佈于人力网站中,为同学创造就业机会。三、以电脑技术结合通讯技术之专题制作成果,参加各类竞赛,以提升同学之升学及就业竞争力。(三)课程规划特色[9]本系课程发展以下列步骤进行,首先进行S.W.O.T分析,根据本系之优势、劣势、威胁点及机会点,再配合系科本位课程设计,订定学生就业之职业类别,并知悉业界对于该职业类别之能力需求,再依能力需求进行课程之规划与设计,于课程实施后,收集教师及学生之回馈,再修正课程设计,本课程规划之目标希望培养学生之专业能力、人文素养、实作能力及就业之竞争力。系课程委员会负责课程规划及检讨,电脑与通讯工程系的课程规划为三个模组:(1)通讯技术模组。(2)晶片应用与设计模组。(3)基础网路与程式设计模组。(四)核心课程设计[11]四、科技大学目前台湾科技大学设有网络工程专业学校有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国立勤益科技大学,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树德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健行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岭东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修平科技大学,醒吾科技大学等46所,以建国科技大学[12]为代表,它位于台湾彰化县彰化市,前身为私立建国商业专科学校,建国科技大创立于1965年。1999年改制为建国技术学院,2004年改名为建国科技大学,学院系所有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系暨机电光系统研究所、电机工程系暨研究所、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脑与通讯工程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资讯管理系;国际企业管理系设计学院:空间设计系、商业设计系、土木工程系;人文学院:应用外语系、运动健康与休闲系、美容系,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是工程学院中的电脑与通讯工程系其专业特点分析如下:(一)教育目标[13]1.培育计算机与通讯专业知能,训练业界所乐用之人才。2.扩展跨领域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具备实作技能,解决实务问题。4.健全人格发展,涵养职场伦理。(二)培养方案[13]1.本系设立宗旨在于配合国家资通讯科技、计算机网络、电信自由化后之发展与人才需求,以培养专业之计算机与通讯人才为目标,并致力于相关领域之应用研究,期望为台湾中部地区提高计算机与通讯产业之竞争力2.强调通讯与计算器系统整合,尤其着重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无线通讯技术、射频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3.专业课程与硬件规划上以建立实务技能教学环境为重,辅以基础理论和工程伦理教育,藉以提升学生素质,强化就业能力并兼顾升学需求。(三)课程规划[14]本系在电脑与通讯的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内容专精不失广度、理论与实务并重、课程结构层次分明,对于学生取得证照与实务训练极有帮助。其中,网路电话、网路安全、电脑程式设计、卫星定位与数据广播、射频辨识技术(RFID)、嵌入式系统、电信工程技术等课程,顾及了市场发展趋势及产业需求。本校和工程学院亦制订有跨领域学程,可提供学生多元选择,例如资通讯学程、防灾科技学程。此外,为因应社会多元发展以及培育学生在非专业领域之人文素养,在共同必修通识课程中规划有人生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语文类科及其他类科等五类供学生选择。(四)核心课程设计[15]

科技资讯论文篇(2)

当代21世纪的教育核心理念就http://是“素养”与“能力”的教育。根据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2003)所提出的报告指出,理想中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应该有二个部份,第一是“知识”的向度,包括了语言、艺术、科学和数学等核心科目(core subjects)以及全球意识、公民素养、健康素养和环境素养等议题能力(themes);其次是“技能”的向度,包括了学习与创新、资讯媒体与科技以及生活与事业的技能等,其中又分别涵盖了创造和创新、批判思考、问题解决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另外也纳入了资讯素养和媒体素养(如表1所示)。

此外,由于现代传播媒体的日益发达,学生们的学习管道其实已经不再局限于制式环境的学校教室,相反地,媒体传播(包括网路、电视、新闻、报纸、广播等)的各种讯息已经成为学生各类学习的重要管道之一,媒体其实已经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学校(invisible school),能够提供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各种学习内容。就科学教育的情境而言,透过科技新闻的接触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准以及科学本质观可以视为是提升科学素养的一种取径,本文将以此概念架构为主,尝试分析科技新闻批判阅读的重要性。

二、资讯、媒体与科技的技能:

1科技新闻与科学传播

在现代的科技社会中,科技相关知识传播的方式有许多种,举凡学校教育、电视传媒、杂志…等。就一般社会大众而言,在脱离了校园环境后,要再学习到科技知识的机会也相对减少;科技相关的新闻报导可以看成是一般大众在走出校园后仍能持续接收科技知识与接收科学讯息的重要管道与来源(黄俊儒、简妙如,2006;norris, phillips & korpan,2003)。然而对非科学相关背景的民众而言,科技相关的知识通常是艰涩与难以亲近的,所以必须藉由传播媒体的力量,将科技的内容与知识转化成大众熟悉的传播符号,包括文字、影音以及图像等表征形式才能方便社会大众的学习与理解(关尚仁,2006)。

所谓的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可以是多面向的概念,以科学领域而言,科学传播是将科学讯息传播于科学家或相关技术人员;以传播领域而言,科学传播是将科学讯息透过传媒传播给一般大众(谢灜春,2006)。科学传播的路径通常分为两种,其一是学校的正规科学教育课程,其二是一般的大众传播媒体;前者目的在于传承人类文化中的科学知识,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而后者的目的则在于确保一般大众在离开学校教育体系之后,仍可获得相关的重要科技知识。事实上,一则好的科技新闻报导可以帮助大众了解现在科学家在做什么或是能理解科技知识的内容,增加自身的科学素养,进而能理性地辨别或评论相关科学议题;相反地,一则不适切的科技新闻报导,则容易造成大众对科学认知的误解,也会增加大众和科学之间的距离。就报导内容而言,科技相关的文教类节目,因为涉及科技知识与专业面,所需成本比较高,因此电视业者投资也较少,所以一般社会大众主要只能藉由西方节目,如discovery频道、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 international,ngci)或是相关的科技新闻来吸收科学知识。但有时常因为编译的错误及记者科学素养的薄弱而造成知识传递上的谬误(曾国峰、徐美苓,2004)。此外,若仔细分析科技新闻报导的过程,可以发现其报导的手法常以”印象”来取代“内容”,忽略完整的科技研发与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仅以广泛甚至夸大的报导来满足一般人的好奇心(nelkin,1995)。更有研究发现,

转贴于 http://

学生在阅读科技新闻的时候,普遍对于科学发展的社会脉络、科学报导知识的内容、新闻背后的相关讯息以及相关的价值关怀等面向都有认识不足的现象,也因此有可能造成对科技议题认识上的简化、难以进行有意义的论证、无法对讯息做出判断以及忽略个人公民角色等缺陷(黄俊儒,2008)。 http://

2科学教育与传播媒体

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目标都在强调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希望学生在经过学校的科学教育之后,可以“体会到明了和理解自然世界后所带来的丰富感受和兴奋心情”、能够“运用适当的科学过程和原则做出个人的决定”、更可以有能力”智慧地投入有关科学与技术事物的公开论述和辩论”,最后,进而可以“运用以科学素养所带来的知识、理解和技能来增加经济的产出力”(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其实“科学素养”是一个非常多元的概念,会因为在不同的情境脉络下而衍生出其他新的内涵。例如shamos(1995)就曾指出科学素养包含了“文化性”、 “功能性”以及“真实性”等三种层面,其中“文化性科学素养”(cultural scientific literacy)就认为一般人对于在社会沟通过程中常用到的科学名词都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因此民众可以阅读报纸及杂志中有关的科技资讯内容,甚至能参与公众议题的讨论;millar(2006)就提到资讯时代中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具备相关的阅读能力,可以阅读和理解传播媒体或新闻报导中有关科学事务的讯息,而且可以针对这些相关资讯进行批判的反思(reflect critically),以辨认出报导中所包含的资讯,甚至是报导中忽略的讯息。jarman 和mcclune(2007)更将新闻中的科学成份(science in the news)同时看成是资讯时代提升科学素养的必要条件,也是表现科学素养的一种平台。

一般而言,所谓的素养(literacy)就是指语言或文字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但是在现代科技的媒体环境中,素养的概念内容必须加入一些必要的元素。诚如美国媒体素养联盟(alliance for a media literate america, amla)所提出的概念指出,“媒体素养是一系列的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包含对于各类型式的印制(print)与非印制(non-print)资讯,具备取得(access)、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以及沟通(communicate)的能力”(amla, 2004);媒体素养也是一种能够运用不同形式去获取(accessing)、分析(analyzing)、评估(evaluating)以及沟通(communicating)讯息的技能(hobbs, 1998)。具备媒体素养的人可以同时是图像(images)、语言(language)和声音(sound)等讯息的批判思考者(critical thinker),也是一位创意的产制者(creative producer),所以媒体素养就是一种在媒体与科技讯息环境中的技能性应用能力(skillful application),能够理解一些具有批判观点的问题,例如媒体中呈现了哪些说服的讯息? 为什么媒体要有特定的呈现形式? 谁可以从这些讯息中获利? 我们会如何受到媒体的影响? 以及应该如何改善媒体系统或环境等,而这些反思能力正应该是媒体素养或是资讯素养中的重要元素。

malamitsa、kokkotas和kasoutas(2008)曾经提到,在现今教育研究上,普遍接受批判思考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教育是让世界发展与和平的希望,也是批判思考最好发挥的环境(handford,1993)。许多研究者在谈及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定义时,也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如表2所示)。根据表2之内容整理,研究者主张,批判思考就是对于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关心的人、事、物等对象,经由一系列的观察、假设、存疑、评估及判断等过程来解决问题的历程。

转贴于 http://

台湾自1993年7月后,多数家庭开始安装有线电视,且陆续有许多传播业者加入有线电视的行列,之后随着电脑与网路系统逐次兴盛,对一般民众来说,现今取得各类资讯的方便性已经大为增加,随手打开电视、开启网路,映入眼帘地尽是各种不同的讯息资源(李明哲、唐志宏,2002)。但随着广播、电视频道的林立,以及网路的普及性提高,衍生出的问题也非常多,例如,所呈现之内容趋向以商业利益为导向,http://逐渐地对社会不同的面向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冲击和影响;节目内容常常都是宣传广告与灌输等谈话性的娱乐节目;记者报导或主持人言论易有个人主观意见或偏见以及节目内容充斥着虚实不分的资讯等(余佳贞,2007;李明哲、唐志宏,2002;关尚仁,2006)。在这样的情形下,一般社会大众渐渐地缺少了想像与思考的空间,甚至在教育现场,部份学生为了贪图方便,直接采用网路上所查询到之相关资料并照单全收,而不加以选择或思考;或是常因媒体传播或网路资讯所提供的资讯而受到误导,甚至受骗(洪敏怡、黄万居、彭彦璟,2008;苏明勇,2003)。这表示出一般社会公民或学生对于传播资讯的内容无法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也缺乏批判思考的能力,更显示出批判思考的能力培养将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沈家平、陈文典,2006)。

科技资讯论文篇(3)

[分类号]G350

1.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面对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企业情报人员不仅面临着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同时还面临着如何高效管理企业信息,特别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技术信息。在动态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竞争情报、技术情报作为辅助企业的战略管理工具,对于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发展和重要决策都需要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报,例如最新技术、最新专利、竞争对手动态、行业动态等。打造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开展企业情报服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的智力支持,是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就是以人为主导,利用情报学理论及方法,以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为辅助,以技术情报的收集、分析、交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企业效益、效率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一个工作系统。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的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如上海宝钢集团、青岛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基本都是情报服务模式、模型的探讨,对于企业构建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指导性不强。

宋新平提出了基于B2B平台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白冰提出了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模式;李嘉提出的中小型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更多注重的是内容管理;李艳提出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系统概念模型和李会提出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更多注重的是理论研究。目前有不少企业认识到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但对于如何构建存在较大的困惑。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宏观需求和功能需求,引入Web2.0的理念和技术,阐述了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技术实现和实施效果,希望为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2.Web 2.0理念和技术

Web 2.0是O’Reilly Media公司的Dale Dougherty和Medialive子公司的Craig Cline在2004年的一次因特网发展趋势头脑风暴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目前关于Web 2.0的具体定义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互联网协会对其定义为:Web 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由于Web 2.0具有参与、互动和分享等基本特征,理念集中表现为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个性化服务、互动性、分享等,互联网呈现出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用户参与、集体智慧、内容聚合、信息多样化等特点。近年来Web2.0技术(RSS、Tag、Ajax、SNS、Wiki等)的采用,涌现了一批以Facebook、Flickr等为代表的优秀Web2.0网站。融合Web2.0的理念,运用RSS、Tag、SNS、Wiki等Web2.0技术,对于中小企业构建个性化的、强调用户参与、用户互动、提倡共享的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3.1宏观需求分析

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满足企业三项宏观需求:①企业开展技术竞争情报的需求。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不仅能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完善竞争情报的内涵,更能发挥出强有力的预测作用,为企业行业的决策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②企业培育核心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的需求。如何在技术变化速度加剧的竞争中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技术情报服务平台能协助企业分析竞争对手、最新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同时用于科研人员的技术交流和企业的知识积累。③企业高层提供决策的需求。情报服务平台作为科技资源和专题资讯的集中展示平台,可以为高层决策及时提供最新技术成果、产业动态、产业链上下游等全方位信息。

3.2功能需求分析

传统的情报服务平台主要强调资源采集、资源搜索与分析,忽视了用户的参与和互动,用户的粘度和忠诚度较差,大大限制了情报服务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全面融合Web2.0的理念,可以大幅度提升平台用户参与度和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是Web 2.0的核心理念,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将围绕用户而构建,将平台关注的要素浓缩为资源、管理、服务三要素,将Web2.0的理念融合到各要素需求功能的设计中,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3.2.1用户 以用户为中心是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理念,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同样围绕用户进行,注重用户服务的个性化、用户参与和用户协作。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用户主要有三类:研究人员、情报服务人员、企业管理层。研究人员主要享受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情报服务人员利用平台开展情报服务,企业管理层根据用户权限设置查询相关研究报告。平台将打造用户个性化服务平台一个人信息中心,“一站式”享受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在Web2.0理念下的情报服务平台中,用户不单纯是服务的享受者,同时也是资源建设与情报服务的参与者。为提升用户的粘度,引入SNS(Social Network Sofware)理念,允许用户根据研究领域创建研究群,并以群组为基础开展好友资源共享、协同写作(WIKI)等服务,及时了解群组动态。为加强用户交互和互动,平台还提供资讯评论功能,用户可以针对资讯内容进行讨论和评价。

3.2.2资源 文献资源是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重要基础,Web2.0强调开放共享理念,对于资源的理解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情报服务平台将以开放理念进行资源建设和资源整合,不仅整合本企业的科技文献资源,还有各类专题文献数据库的资源。平台整合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传统情报服务平台对于资讯内容不够重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企业对于资讯信息尤其关注,包括行业资讯、技术资讯、会议信息、展会信息等。平台将构建技术资讯及展示平台,并最终形成关于专题研究的、类型多样化的、海量的、权威的专题文献资源体系,并根据企业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标引,采用元数据采集、加工、著录的标准规范(Dublin、XML),建立元数据仓储知识库。平台还将收集企业的科技成

果,包括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企业标准、产品信息等,形成机构仓储库。机构仓储的来源还有平台的用户,平台提倡共享,鼓励用户上传、共享收藏的资料。

3.2.3服务 个性化服务、一站式服务、特色服务将是平台的重要特点。通过构建个性化服务平台――个人信息中心,集成系统提供的所有情报服务,包括文献检索、文献传递、定题服务、专利申报、科技查新等以及收藏夹、我的文档等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一站式服务的需求。平台含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库,为了方便用户检索和利用科技文献资源,提供一键枪索、高级检索、资源导航等服务。平台提供的个性化情报服务还有情报订阅和资讯月报。情报订阅是指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文献需求进行情报订阅,平台对于最新的相关文献将进行主动推送;资讯月报是面向企业领导推出的情报服务。根据宝钢的实践经验,能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是平台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为方便领导及时掌握最新资讯,平台提供资讯月报服务,定期报道行业最新资讯,直接发送到领导信箱。平台还提供部分特色服务,根据企业科研人员在外文文献阅读方面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为方便企业科研人员阅读和查找外文文献,平台提供专业词典查询、中英文关联智能检索功能。

3.2.4管理 为提升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管理水平,对平台的用户、资源、服务进行全而有效的管理,管理模块将集成平台的全部资源和服务管理,管理的对象主要为用户、资源、服务、元数据。通过资源配置和有效管理,最大限度优化情报服务的管理,通过提供的统计报表和决策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元数据是专题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日后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的保障,元数据管理用于对平台采用的元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平台具有权限管理模块,为了平台的安全性,对于用户的访问权限、下载权限进行管理。情报服务平台不能成为孤立的系统,应该积极和企业的信息化平台、OA系统等进行衔接,平台提供开放接口,方便和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4.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不仅要涉及到现有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对其他服务和功能拓展的需求。技术情报服务平台根据平台关注的服务、管理、资源三要素,以SOA(service oriented arehitecture)架构为基础,构建了5层系统架构,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和扩展性,系统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服务、管理、资源分别对应服务层、管理层和资源层,另外还有硬件基础层和系统层。每层相对独立,又是整体架构中的一部分,以保障每层有变化或者进行单独升级,不至于影响其他层。

・硬件基础层。硬件基础层是情报服务平台运行的基础保障,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等保证系统运行条件的硬件设备。

・系统层。系统层是整个系统的软件基础平台,包括服务器或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语言、关键Web2.0技术(RSS、Tag、Wiki等)、系统架构。

・资源层。资源和数据是系统的核心,也是平台运行和情报服务的必要条件。资源层还可以划分为元数据层和数据层,元数据层包括Dublin、XML等元数据标准,数据层则为平台的各类业务数据(用户数据、服务数据等)以及平台的文献资源数据、资讯数据等。

・管理层。管理层包含情报服务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数据和文献资源数据的管理。平台具有决策管理模块,根据用户使用平台的情况进行分析,辅助平台发展决策,同时拥有权限管理、元数据管理和接口管理模块。

・服务层。服务层是最终面向用户的,是SOA架构建设的目标,将平台提供的各项情报服务、文献资源、技术资讯,通过个人信息中心、资源检索平台和情报服务平台,一站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实践研究

5.1平台开发与运行环境

技术情报服务平台开发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其中表示层的Web访问以浏览器的形式向用户展示业务的操作界面(即B/S模式),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将用户的业务处理请求和数据发送至逻辑层,并将逻辑层的处理结果样式化、个性化后显示给科技人员。逻辑层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封装实现了系统的业务逻辑。业务管理系统构建大量采用Flex、Ajax、RSS、Tag、Wiki等Web2.0技术,Flex技术具有如Flash的表现能力、丰富的媒体和离线能力、界面表现能力一流、跨平台性好等优秀性能。平台开发与运行环境如表1所示:

5.2平台实践研究

5.2.1资源检索平台

・文献资源检索平台。文献资源检索平台检索的范围包括图书数据库、期刊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标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提供一键检索、高级检索、资源导航等功能。一键检索是指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采用模糊检索,检索所有文献数据库,根据文献类型返回检索结果。实现一键检索的技术难点在于不同结构文献数据的混合展示,解决方法为: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将一键检索的字段(题名、关键词和摘要)数据类型和字符长度保持一致,建立统一的全文索引。根据建立的全文索引和输入内容,实时检索全文索引并展示未输入的相关内容,提供智能提示的特色功能。系统提供多种类型的资源导航功能,方便用户查看各类专题文献,资源导航包括资源类型导航、技术领域导航、中英文导航。中英文智能关联检索是平台的特色检索功能,实现原理为将企业提供的专业词典根据标准格式导入到平台的中英文词库,平台根据输入的关键词自动检索中英文词库,找出对应的中英文翻译,根据输人的关键词和中英文翻译一同构建检索式,自动实现中英文词库关联检索功能,提升检索查全率。一键检索按照文献类型显示检索结果。并提示检索结果数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文献类型缩小检索范围,实现中英文关联检索(输入关键词“玻璃”,系统同时检索中英文词库中“玻璃”对应的glass关键词),并对输入的关键词红色加粗显示。一键检索结果页面如图3所示:

・技术资讯检索平台。资讯检索平台集中展现行业的重要资讯,包括行业新闻、行业动态、下游产业、原料动态等。并提供资讯检索(检索途径有标题、关键词、内容)、热门资讯(点击量较高的资讯)、资讯导航、资讯Tag、相关资讯等功能。提供资讯多级分类导航功能,一级分类为行业新闻、行业动态、下游产业、原料动态;二级分类为专题技术领域分类,方便用户逐级查看浏览。资讯检索平台采用了Tag等Web2.0技术,系统自动提取部分关键词作为Tag,用户登录后还可以自行对资讯进行Tag标注,也可以根据Tag选择感兴趣的技术资讯。平台展现资讯内容时,同时根据关键词显示相关资讯,引导用户阅读其他相关资讯内容,并允许用户对资讯进行评论。Tag和评论功能的采用,可有效提升用户的参与性和资讯的关联度,方便用户查

询相关资讯。技术资讯展示页面如图4所示:

・机构仓储平台。将企业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申请的专利、企业标准等文献资源,纳入机构仓储,建设机构仓储库,一则作为成果的积累和集中展示,二则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参考。机构仓储平台包含产品库、专利库、标准库、论文库、著作库、专家库,均提供浏览和检索功能。其中论文库收录企业的内部资料、技术文档等灰色文献。中小企业信息中心或者图书馆,文献收藏较为不足,为完善机构仓储平台,提倡参与和共享的Web2.0精神,鼓励用户上传收藏的灰色资源(资料和论文)。

5.2.2个人信息中心

个人信息中心提供一站式平台,集中展示用户在整个系统中的所有信息,并集成所有信息服务(包括情报服务、资源检索、资源导航、专业词典等),个人信息中心页面如图5所示:

图5中左侧为功能导航区,中间为信息展示,右侧为群友列表。“服务状态”让用户清楚、及时地了解各项服务状态的变更,如文献传递受理、文献已经上传等;如果系统有最新的月报、培训资料上传,及时提醒用户查看和关注。“情报订阅”是平台的特色功能,实现原理为根据用户订阅的关键词自动检索最新添加的文献库,如果自用户上次登录后添加了最新的相关文献,用户下次登录自动提示阅读。为增加平台的粘度,提供研究群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建立群组,其他用户可以加入群组,同一群组用户自动成为好友,属于同一研究群组的用户具有共享文档库、协同写作(Wiki)等功能。个人信息中心将及时显示群组动态,包括用户加入群组、资料共享、协同写作动态等。个人信息中心还提供如收藏夹、我的文档等个性化服务功能,用户可以申请将文档库的技术资料充实到资源库,经审核后正式加入到资源库,以此提升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度。专题月报具有邮件推送功能,对于经常没有时间光顾平台的领导,平台及时将最新的月报进行推送,满足领导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用户通过情报服务平台可申请各类情报服务,包括文献传递、专利申报、科技查新、定题服务、情报推送、企业月报等,并可以随时查询情报服务的状态,查询服务是否已经被受理、服务最新进展、下载服务结果等。

5.2.3系统管理平台

・全面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服务管理)。用户管理主要有用户审核、用户信息管理、部门管理、用户数据批量导入等功能。文献资源管理对于平台拥有的各类文献资源的管理模块,包括文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情报服务管理完成平台提供的所有情报服务(文献传递、定题服务、科技查新、专利申请、专题月报等)管理职能,每项服务均具有服务列表查看、服务受理、资料上传、服务归档等功能。

资讯是情报服务人员经常收集的信息,为提升工作效率,平台利用RSS技术和网页分析技术聚合各专题网站的资讯信息,构建专题资讯聚合平台,并根据服务人员的需要纳入平台的资讯数据库。资讯聚合平台根据网站资讯内容提示是否有更新,管理员选择资讯进行数据审核后纳入资讯数据库。专题资讯聚合平台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网页分析技术和RSS技术,对于没有RSS服务的网站采用网页分析技术提取资讯。网页分析技术的缺陷在于如果对方网站进行了结构调整,需重新制作获取接口。RSS聚合采用的是微软提供的RssToolkit工具,该工具包包括RssDataSoume和RssHyperlink两个控件。资讯聚合平台如图6所示:

・统计决策管理。平台具有完备的统计报表功能,包括用户统计、服务统计、资源统计等内容。其中,“用户统计”是按照注册时间、部门等进行注册,及时了解平台用户的总体情况;“服务统计”用于统计各项服务的开展情况,包括资源检索、文献请求、专利申请、定题服务、科技查新、专题月报等,统计服务量、受理量、完成量等指标;“资源统计”用于统计平台拥有的各类文献资源的数量,可以根据文献类型、添加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平台具有决策管理模块,根据用户使用平台的情况进行分析,辅助平台发展决策。例如:根据平台检索词和检索结果的统计,分析平台满足用户检索需求的比率。

・权限管理与接口管理。平台全部采用角色管理,事先定义管理角色,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给不同用户赋予不同权限,实现灵活的权限管理。为了鼓励用户参与情报服务,系统可以给部分用户赋予管理角色,如参与文献传递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提升平台建设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元数据管理对于平台的元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接口设计采用Web Service技术。

6.企业技术情报服务平台的实施与应用

科技资讯论文篇(4)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社会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企业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总结:“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forPublicEconomicandPublic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GlobalPerspective:AssessingTheProgressofUNMember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WideWeb,WWW)传输资讯给民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诠释“电子化政府”。[5]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是将“电子化政府”定义为:政府使用资讯与通讯转换公民、企业和其他行政单位的关系,这些资讯通信科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目标,使政府传递更好的服务给公民,透过资讯充分授权公民,使政府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网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会计、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电子化政府之内容

目前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发展的需求不同,实际应用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科学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分析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PartnershipforReinventing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参考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OnlineCitizen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问题,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教育学习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21Strategic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经济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电子化政府之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应用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经济发展

资讯通讯科技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企业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教育,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社会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转引自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2]转引自刘淑华:《资讯政策决策者在电子化政府中的责任——以县市政府为例》,直到教授:黄朝盟,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第5页。

[3]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20页。

[4]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页。

[5]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19页。

[6]TheWorldBank:《ADefinitionofE-Government》

[7]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1-22页。

[8]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21页。

科技资讯论文篇(5)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 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社会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企业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总结:“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 for public economic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assessing the progress of un member 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 wide web,www)传输资讯给民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诠释“电子化政府”。[5]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是将 “电子化政府”定义为:政府使用资讯与通讯转换公民、企业和其他行政单位的关系,这些资讯通信科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目标,使政府传递更好的服务给公民,透过资讯充分授权公民,使政府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贪污腐败、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网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贪污腐败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会计、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电子化政府之内容

目前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发展的需求不同,实际应用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科学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分析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参考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 online citizen 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问题,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教育学习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 21 strategic 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经济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电子化政府之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应用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 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经济发展

资讯通讯科技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企业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教育,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社会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 转引自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2] 转引自刘淑华:《资讯政策决策者在电子化政府中的责任——以县市政府为例》,直到教授:黄朝盟,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第5页。

[3] 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20页。

[4] 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页。

[5]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19页。

[6] the world bank:《a definition of e-government》

[7]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1-22页。

[8] 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21页。

[9] 参见徐仙卿:《电子化政府之研究——以户政资讯化为例》,指导教授:史美强,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三年,第27-32页。

科技资讯论文篇(6)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社会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企业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总结:“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forPublicEconomicandPublic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GlobalPerspective:AssessingTheProgressofUNMember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WideWeb,WWW)传输资讯给民众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诠释“电子化政府”。[5]世界银行(WorldBank)则是将“电子化政府”定义为:政府使用资讯与通讯转换公民、企业和其他行政单位的关系,这些资讯通信科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目标,使政府传递更好的服务给公民,透过资讯充分授权公民,使政府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网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会计、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电子化政府之内容

目前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发展的需求不同,实际应用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科学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分析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PartnershipforReinventing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参考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OnlineCitizen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问题,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教育学习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21Strategic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经济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电子化政府之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应用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经济发展

资讯通讯科技将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企业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教育,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社会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转引自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2]转引自刘淑华:《资讯政策决策者在电子化政府中的责任——以县市政府为例》,直到教授:黄朝盟,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第5页。

[3]石宜昌:《台湾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研究》,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20页。

[4]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页。

[5]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19页。

[6]TheWorldBank:《ADefinitionofE-Government》

[7]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1-22页。

[8]参见赖建名:《中国电子化政府之研究》,指导教授:高长博士,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五年六月,第20-21页。

科技资讯论文篇(7)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3791

国内刊号:11-5042/N

邮发代号:82-23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科技资讯论文篇(8)

而就中小企业而言,长久以来最為人所詬病的,即是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特别是在会计制度方面,大多不甚健全,内部的作业程序也未标準化,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其财务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备受质疑,发生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加,这些都是我国中小企业在传统人工作业环境下的普遍缺失。依据资策会(民86)的调查结果,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电脑的比例约為68%,且有逐年提昇的趋势,故本研究的目的即欲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是否能藉由电脑化而建立管理制度,并在作业流程中植入关键性的控制点以提昇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而探讨在不同的电脑化应用程度下,其作业流程与内部控制的调整情况。

研究目的

中小企业电脑化的情形

包括电脑化的时间、资讯专职人员多寡、电脑作业系统的复杂程度、电脑化的范围以及资讯系统的开发方式為何。

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

瞭解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受到组织系络或电脑化情形的影响。

电脑化前是否先合理化

瞭解中小企业在会计电脑化前,是否先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以及探讨合理化与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的关系。

会计电脑化对企业作业流程的影响

探讨中小企业的作业流程是否因為会计电脑化而有所改变以及不同的会计电脑化程度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会计电脑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瞭解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对作业的效率、组织结构以及整体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共四项,以下针对各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的结论:

[1]、瞭解我国中小企业电脑化的情形

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由於资金人才的欠缺及本身业务性质较為单纯的关系,对於资讯专职人员或电脑专业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在2人以下;硬体设备与架构方面,使用中型以上电脑者佔少数,大多使用个人电脑搭配单机作业系统,部分企业可能因业务需要搭配使用工作站,并以架设区域网路居多,显示样本企业的电脑系统复杂程度不高。样本企业对於ERP或电子商务等当前的新兴资讯技术应用的普及率不高,显示中小企业由於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的不足,对於新兴资讯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意愿都不高,大部分企业仍以购买套装软体的方式导入会计资讯系统进行电脑化。

[2]、探讨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和组织系络与企业电脑化的情形有关

本研究以导入会计资讯系统模组个数衡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导入的会计资讯系统模组中,以会计总帐和进销存系统居多数,显示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不高,以帐务处理与作业控制层次居多,王惠真(民86)曾对中小企业引进会计资讯系统的程序作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採用会计资讯系统的动机,主要是基於企业本身的需要,当企业规模扩增、业务量增加时,进销存及帐款的管理能够对企业的商务往来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而且作业层次的电脑化所需投资的成本最少但收效却最快,恰能符合中小企业投资的经营特质。

在探讨组织系络和电脑化情形是否与会计电脑化程度有关方面,本研究提出组织系络、电脑化时间、资讯部门人数、电脑系统复杂度以及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等因素并形成相关的研究假说,藉由适当的分析方法验证是否与企业会计电脑化程度之间有关联存在。研究结果显示,会计电脑化程度会受组织规模、成立年数、电脑化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企业随著时间经过,业务量及规模的扩增,会计管理的相关作业变得更加复杂,為提昇效率,自然会导入更多的会计资讯系统以因应企业所需。

[3]、探讨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

有关作业流程合理化与会计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在导入会计资讯系统前若曾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其资讯系统的整体使用满意度较高,显示先合理化再电脑化成功机率较高,系统的使用满意度也会较高,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支持此一说法。

关於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本研究採用相依样本t检定验证样本企业的作业流程控管在会计电脑化前后是否有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作业流程控管五个构面下的各变项在会计电脑化前后均呈现显著的差异,表示会计电脑化对企业的作业流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会随著会计制度的电脑化,在其作业流程中建立原先没有的控制点,并强化原先并未确实执行的程序,进而提昇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

而会计电脑化程度高低与企业作业流程控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成正相关,但是,进一步对作业流程各构面进行分析,结果并无显著的情形,亦即会计电脑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整体而言其作业流程的控管越健全,但无法观察其对各个作业流程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

[4]、探讨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影响

根据个案结果可知,企业的文件表单并未因為会计电脑化而消失,大部份企业仍要求将重要的凭证和报表印製出来供审核,只有部分作业可由电脑稽核取代之,可能原因是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程度普遍较低,且大多以购买套装软体的方式进行资讯系统的开发,缺乏整体性的规画,各子系统无法有效整合,导致资料的传输和稽核无法透过电脑执行一贯性的作业,只好延用电脑化前人工书面审核的方式。

就资料处理的速度而言,会计电脑化后,资料处理的速度明显增加,為企业节省许多的时间,但并不代表输出的资讯就一定正确,资料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人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遗失、隐瞒、增加、重覆处理或其它不正当的异动,导致最后输出的并非正确完整的资讯。

就资料处理的成本而言,企业的软体若选购不当,资讯系统的品质即受到影响,如系统的维护及维修和使用不易导致错误或无效率等等,而使资料处理的成本增加。除此之外,使用者本身的素质也会影响资料处理成本的高低,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高或训练不足等都会使资料在处理过程当中发生错误,导致处理资料的成本增加。

同时,企业在电脑化后,许多资料的储存、传输方式均已格式化或标準化,导致弹性调整的空间相对变小;且电脑化省却了一些人工作业下的繁琐动作,员工的工作方式也会变得较為单调且例行化,工作的负担和责任也有所减轻,但也导致职务的分工程度降低,有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

根据个案结果显示,当企业在人工作业的环境之下已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时,电脑化并不会改变原先的作业流程,大部份仍维持原先的程序,电脑化带来的效益只是让处理的动作变得更有效率。反之,当企业在人工作业的环境之下并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时,电脑化会促使企业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并建立或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但前提是企业导入电脑时有妥善的规划,且资讯系统也符合需求的情况。

[二]、研究限制

[1]、样本取得问题

本研究的样本资料取自中华民国中小企业协会所出版之民国八十九年中小企业协会会员名册,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家数、行业眾多,加入中小企业协会的会员只佔少数,样本较不具代表性。

[2]、样本数有限

本研究的有效问卷77份,回收率仅12.83%,样本数稍嫌不足,可能原因是本研究问卷的题项过多,寄发时间又正逢企业的忙季所致。

[3]、衡量变数的问题

本研究变数的衡量有部分為主观性的指标,并无相关的文献支持,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看法上很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以致於本研究在作变数的分析时,可能流於主观或武断。

[4]、访谈深度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电话访谈方式进行资料的蒐集,由於访谈的时间有限,仅能针对简要的问题作询问,自个案公司所得的资料的品质不高。

[三]、建议

[1]、对企业的建议

1.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不高,并以导入交易处理与作业控制层次的会计资讯系统居多,显示企业会计资讯系统的应用层次有待提升,方能确实改善企业的经营体质,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竞争优势。

2.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会计电脑化对企业的作业流程及内部控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有受访企业是藉由会计资讯系统的导入而建立了较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显示企业在导入会计资讯系统之前并无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可藉由会计电脑化的进行,检讨己身的管理制度,进而促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2]、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1.本研究是以问卷调查辅以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在资料的可信度方面较為欠缺,故未来相关研究可以藉由个案访谈的方式,对会计电脑化是否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作更為深入详尽的探讨。

2.本研究探讨的是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情形以及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未来相关研究可以针对大型企业引进资讯技术对其内部控制的影响作探讨,相信可以对大型企业在导入资讯技术时,在其内部管理及控制制度上造成的影响以及因应方式提供有用的资讯。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会员名册(民89),中华民国中小企业协会。

王长智(民89),中小企业导入企业间电子商务之研究,文化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王义云(民85),会计电脑化对会计原则的衝击,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36-45。

王蕙真(民86),中小企业会计资讯系统引进程序之研究,台湾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甘文政(民89),中小企业面临电子商务发展推行企业再造之研究,长荣管理学院经研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朱文源(民85),企业会计电脑化备忘录,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27-29。

江敏志(民83),会计资讯系统内部控制之建立-以电脑化总帐会计系统為例,东海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江瑞凯(民77),台湾中小型製造业电脑化困难之探索性研究,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东霖(民87),会计资讯系统对资讯使用者及竞争策略影响之研究,政治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棕璠(民88),审计学,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吴棕璠、谢清佳(民87),资讯管理理论与实务,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吕方尧(民85),跨越会计制度电脑化的障碍,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19-27。

李馥源(民84),中小企业策略运用资讯科技的初探,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周政贤(民73),中小企业电脑化过程对组织之影响研究,中原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志宏(民87),资讯技术与企业流程再工程关系之探讨,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耀钦(民83),资讯科技对企业程序之影响研究,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

侯君溥(民87),中小企业电脑化与组织变革过程--一个服务业之个案探讨,中山管理评论,第46卷第12期,pp.1137-1170。

柯琼凤、陈专涂、谢清杰(民88),会计资讯系统。沧海出版社。

柳中冈(民83),中小企业管理电脑化指南,松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洪许智源(民89),电脑化资讯系统内部控制之研究与评估—以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為例,成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范明玲(民85),企业会计电脑化现况大调查,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12-18。

高孔廉、王约成(民72),台湾中小企业合作经营可行性之研究,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人伟(民75),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方法,台北中国预算管理学会。

张力仁(民88),影响中小企业管理者导入电子商务因素之研究,东华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淑光(民75),我国职场合理化、民主化对劳动者人格之影响,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纬良(民79),资讯技术之运用对组织的影响,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许志甫(民84),资讯科技运用对企业作业流程的影响研究,成功大学工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功源(民71),中小企业中长期资金筹措问题之研究,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吴美如(民88),企业内部网路企业内部网路(Intranet)对会计人员之影响,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俊良(民89),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彭俊华(民78),中小企业电脑化之策略性规画分析—企业制度典之构想与应用设计,淡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汤宗泰(民85),中小企业电脑化之难题、失败原因与成功因素,台北银行月刊,第26卷第11期,PP.39-55。

经济部工业局网站(民87),moeaidb.gov.tw/

经济部中小企业处网站(民88),moeasmea.gov.tw

詹怡婷(民89),电子商务资讯与环境特性对中小企业衝击之模式,元智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资策会(民76),我国软体发展环境、问题及需求之现况调查。

刘士豪(民83),资讯系统与组织竞争优势关系之研究—资源基础理论之应用,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

刘水深(民78),台湾中小企业之内部管理问题,臺湾银行季刊,第34卷第3期,pp.127-137。

楼雍仪(民86),由价值鍊观点探讨EDI在及时存货管理上的运用—以电子业為例,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千姿(民78),中小企业电脑化资讯系统发展之描述性研究,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文贤(民74),台湾地区电脑化资讯系统规划之研究,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邓泗堂(民7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之研究,政治大学财政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国庆(民80),资讯安全的门神-通行码,资讯教育丛书(三)。

萧逸之(民85),中小型零商业合理化与电脑化优先顺序之个案研究,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开平(民84),中小企业製造业内部控制现况探讨,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赖柏乔(民84),后勤资讯技术运用策略与竞争优势之研究─以电子相关產业為例,台湾科技大学管理技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钱钦嫄(民84),作业电脑化与企业再造工程,今日会计,第58期,pp.71-73。

戴西君、张家铭(民78),台湾中小企业发展之研究,经社法制论丛,第三期,PP.151-170。

闕志铭(民85),企业电脑化与合理化孰先孰后的主张--从组织程序模式来推论解释,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淑慧(民86),电子资料交换使用状况及其对内部控制影响之探讨,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耀新(民88),会计资讯系统,松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Anthnoy,R.N.andJ.Dearden(1980),ManagementControlSystem,Illinois:RichardD.Irwin,Inc.pp.6.

Banerjee,R.I.(1993),DeLong,D.W.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HowMuchCompetitiveAdventage?LongRangePlanning,pp.29-40.

Cushing,B.EandRomney,M.B.(1994),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6thE.D,pp.59.

Delone,W.H.(1990),DeterminantsofSuccessforComputerUsageinSmallBusiness,MISQuarterly,pp51-61.

French,J.A.(1990),TheBusinessKnowledgeInvestment-BuildingArchitectured,NewJersey,YourdonPress,pp.15-20.

Murray,R.J.(1991),TheQuestForWorldClassITCapability-ITISKeytoAchievingQualityGoal,Journalof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pp.7-15.

Nunally,J.C.(1978),PsychometricTheory.Mcgraw-Hill,NewYork,pp.21-23.

Porter,W.tandPerry,W.E(1987),EDPControlsandAuditing,KentPublishingCompany,5thEd.Boston,pp.176-180.

Rahman,M.andHalladay.M(1988),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Principles,ApplicationsandFuturesDirection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pp.26.

Raymond,L(1985),OrganizationCharacteristicsandMISSuccessandFailureofanInformationSystemforProductQuality,MISQuarterly,pp37-52.

科技资讯论文篇(9)

林东清 国立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教授

摘要

资讯科技的发展将人类文明带进了资讯时代,但也因利益冲突而产生一些伦理议题,如资讯隐私权、资讯产权、资讯错误之责任归属及资讯资源存取权等问题。由于社会资讯化的结果,资讯产品之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各种资讯行为中不论是资讯产品的开发、生产、交易或使用,资讯决策者(如系统分析师、产品供应商、购买者、使用者)可能因为决策不当而引起伦理议题,并使得许多人因此而受益或受害。所以决策者该如何制定一个适当的决策,以避免伦理议题的发生,是资讯时代相当重要的课题。因此本文提出一个伦理导向的决策制定架构,在这个架构中包括五个阶段:伦理议题的界定、伦理议题的分析、伦理理论的导入、伦理导向之决策实施、决策的回顾,并在一个阶段中提供决策者该注意的重要参考依据,使决策者的决策更能符合道德伦理。

关键字:资讯管理、资讯伦理、决策制定、伦理议题

一、绪论

资讯科技的发展将人类文明带进一个资讯化的社会,使得社会的发展与结构起了很大的变化。它一方面替人类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改善,拉进了人际间的距离,但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利益冲突与权利的丧失,甚至威胁到社会大众的基本福祉。社会资讯化的结果使得人和人间关系迅速的转变与日趋复杂,加上传统社会约制力的减弱,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建立之际,冲突摩擦及违法乱纪自然随之增加,这是资讯社会发展的瓶颈与两难。因此,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资讯伦理议题,经济利益已不再是资讯科技应用者唯一的考量,而是必须在追求效率、利润之外,还必须保护社会大众福祉。

资讯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生活中充斥许多资讯产品,如电脑软体、硬体及各种资讯。产品之生产目的本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但往往因人类不当使用而衍生出许多问题,资讯产品也不例外。由于资讯产品在特徵上与其它产品有许多的不同,这使得它为社会所带来的问题较一般的产品复杂。Collins(1994)曾指出资讯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1)软体本身的逻辑结构复杂度较高,使得许多软体的问题在经过测试之后,仍然继续存在;(2)很难建构一个统一的软体评估标准,使得软体的检查很难有一套规则可以依循;(3)由于电脑的广泛使用与网路的普及,软体的流通性增高,使得其影响力大大增加;(4)因为软体产业的起始成本(startup cost)少,许多单位都可以生产软体,使得软体得以普及化;(5)软体的风险是分散到一个使用者身上的,不像核能电厂或有毒废料的处理,将风险威胁集中化。

传统上资讯人员在发展或应用资讯科技时,都著重于技术面的优势或强调利益的最大化,使得社会资讯化的结果衍生出许多伦理议题,而且资讯产品具有许多其他产品所没有的特色,不当使用而产生的问题也较其它产品复杂。因而随著资讯化的脚步加快,资讯产品使得一些原本就存在的伦理议题慢慢地在社会中发酵、扩散,同时它也带来一些新的伦理议题。例如,当越来越多的资讯产品被设计用来执行人们委托的任务或辅助人们的决策,若资料输入错误或设计不周全,将有可能带来财务的损失,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此外,原本不起眼的讯息与知识,透过资讯科技的组合、分析或重新包装之后,便变成了有价值、有产权的资产,无论生产、销售或使用这项资产的人,可能因而增加财富而受益。但是资讯产品的开发者,也可能轻易地遭人非法复制或转售,而引发智慧财产权的伦理议题。

虽然目前已有法律规范来制止资讯科技所产生的不法行为,但由于资讯科技的议题不仅牵涉范围广泛,而且许多议题的产生并非法律可以解决,况且法律的制定永远赶不上资讯科技发展的脚步,所以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有必要以伦理层面来规范。

目前在资讯管理学术的研究上,有关于资讯科技之伦理层面的研究已逐渐受到重视,如Paradice(1991)曾探讨资讯系统与社会伦理的关系;一些学者也探讨到资讯时代的重要伦理议题〔Shim 1988;Mason 1986;Parker 1979〕;Taylor and Davis(1989)及 Bommer(1987)则研究科技对伦理决策之影响;Oz(1992,1993)及Collin(1994)等人试图从资讯伦理守则(ethical codes)的订定来规范资讯人员的行为;Mason(1995)及Conger(1995)两人则从伦理理论的阐述出发,希望资讯人员能从基本的伦理理论认识起。本文则从个人决策制定的观点出发,希望决策者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能思考伦理面的问题。

二、资讯伦理的定义与议题

(一)、资讯伦理的定义

根据Frankena(1963)的定义,伦理是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系统,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之基准。所谓的伦理议题是指任何一个群体(party)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所产生的行为,对其他同时也在追求自己目标的群体之实质上的影响〔Masson 1995〕。本文以上述之伦理及伦理议题的定义为基础,将「资讯伦理定义为:决策者对于资讯相关之伦理议题上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赋予决策者对此伦理议题在决策或行动上之是非善恶判断之基准。更明白地说,资讯伦理涉及到一些关系人的受害或受益的行动决策。因此从资讯产品的政策订定、规画、设计、制造、销售及使用等不同阶段之决策人员,在制定相关决策时,都会面临不同的资讯伦理议题。

(二)、资讯伦理的议题

基本上伦理议题是因为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引起,这与决策者的决策直接相关,例如系统分析师与软体设计人员对资讯产品之开发、制造商对资讯产品之生产、供应商与购买者间之间的资讯产品交易、使用者对资讯产品之使用、甚至一般大众之资讯传播等资讯行为,都可能因行为不当而引起各种利益冲突。虽然在任何一个社会或团体中,人际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但若事先能考虑可能引发的伦理议题并加以防范,则社会便会因此减少许多无谓损失(deal-weight loss)。

资讯伦理的议题首先由Cooper(1979)提出,而Masson(1986)提出资讯时代四个主要的伦理议题:资讯隐私权(Privacy)、资讯产权(Property)、资讯错误之责任归属(Accuracy)及资讯资源存取权(Accessibility)。资讯隐私权规范个人拥有隐私之权利及防止侵犯别人隐私;资讯产权是维护资讯或软体制造者之所有权,并规范那些盗用者之责任;资讯错误之责任归属是规范对那些靠正确资讯来制定决策的人所应拥有之正确资讯的权利及此资讯或软体提供者之责任;资讯资源存取权是维护个人对资讯存取之权利并规范那些拥有分配资讯资源权力者之义务。

三、伦理导向之决策制定架构

鼓励道德行为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将伦理理念融入决策及生活细节中。在资讯伦理议题之生活化方面,学者们都同意书面伦理规范条文(ethical codes)的必要性〔Oz 1992,1993;Anderson 1993;Khazanchi 1995〕。然而伦理的规范条文,若无其他的奖惩措施的配合,对一般人的不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是相当有限的。但是条文规范在本质上是属于「治标性质,并不能提供一个整合性的效果,因此必须从整体面考虑资讯伦理之解决方式,而伦理的决策制定是方法之一。

在描述决策制定的过程,许多不同的模式相继被提出,虽然一个模式都描绘出一些主要的步骤来,然而大部份的模式都包括下列步骤:(1)设定目标;(2)寻找可行方案;(3)评估方案;(4)选择方案;(5)决策实施;及(6)控制结果等。为了将伦理思考导入此六个步骤,本文将这些步骤修正为(1)伦理议题的界定;(2)伦理议题的分析;(3)伦理理论的导入;(4)伦理导向之决策实施;及(5)决策的回顾等五个阶段(如图一所示)。

由于决策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大都偏向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的考量依据,容易造成冲突,因而伦理导向决策制定的第一阶段为伦理议题的界定,主要是确认问题的本质是否具有伦理的层次。第二阶段为伦理议题的分析,针对问题的性质寻找相关的事实,找出受决策影响之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并建构这些关系人之间的责任矩阵,藉此找寻可行之行动方案。第三阶段是伦理理论的导入,将伦理理论导入行动方案的评估,以弥补在一般决策制定中只强调利益评估的缺点。由于不同的伦理理论会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因此第四阶段必须从第三阶段之伦理观点的评估结果中,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决策执行后,决策者对决策结果的态度为何?是否可从决策的过程中学习?是否可再应用此决策方法至类似情况?这些问题都是决策者必须思考的,而这有赖第五阶段的决策回顾来完成。本文下面即针对一阶段做一说明。

(一)、资讯伦理议题的界定

伦理导向之决策制定的第一阶段是要确认问题的本质是否具有伦理成份。一个伦理议题必会让决策者在思考层次或情感层次上产生疑问,甚至会有利益冲突发生。资讯伦理议题可大可小,影响的范围也不同,因此在认识资讯伦理议题的过程中,必须确认整个议题的冲突层次。资讯议题本身所涉及的冲突层次可以是个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团体机构的或社会的,对于冲突层次的了解将关系著决策者未来伦理思考的程度。

由于伦理议题的界定有赖于个人资讯的搜集及判断,下列几个要点将有助于个人伦理议题的界定:

从个人资讯工作中寻找与道德有关的层面,利用个人的伦理基准决定相关的道德水准。

搜集资讯,但不要妄下结论。若因时间限制而无法搜集更多的资讯时,必须以一些客观的假设为辅助再下结论。

在时间的许可下尽可能使用越多的事实与情境来叙述问题。

(二)、资讯伦理议题的分析

界定出资讯伦理议题后,下一个阶段是进行伦理议题的分析。分析的目的是找出议题所处情境下之相关的事实(facts),而伦理议题之所以时常发生便是因为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些事实。

为有利于伦理议题分析的进行,Mason(1995)将伦理情境中的事实归纳成四种因子,包括道德人(moral agent)、可能的行动方案(alternative courses-of-action)、行动的预期结果(dilineation of the result)及被行动结果所影响之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等。

Mason认为伦理分析的第一步骤是要界定出有那些类型的道德人,亦即有那些资讯决策者。对于资讯系统的开发,伦理决策必须包含于系统开发过程〔Iivari 1991〕,而系统分析师是系统开发分析阶段之道德人〔Walsham 1993〕,程式设计师是软体设计阶段之道德人,且不同道德人会面临不同的资讯伦理议题。为了解决资讯伦理议题,道德人(资讯决策者)必须有因应的行动方案,因此伦理分析的第二步骤是设定可行之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会产生行动结果,所以第三个步骤是描绘出一个行动方案的预期结果。伦理分析的最后步骤是要找出那些可能受结果影响的利害关系人,而利害关系人可能包括个人、群体、组织及机构。资讯伦理议题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要建构决策者、决策者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及利害关系人等四个因子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构非常有利于系统使用者、系统开发人员或电脑制造商等资讯决策者在制定任何决策时能专注于主要伦理议题上。

Wood-Harper(1996)曾将此观念运用于系统分析上,他认为系统分析师在系统开发的分析阶段必须考虑伦理议题,因此他提出进行伦理分析的五个步骤:(1)找出伦理情境中之利害关系人(2)确定利害关系人的主要优势(3)建构一个连结资讯决策者与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伦理冲突网路,一条网路接线代表两个角色间的冲突(4)如果某一接线的冲突不显著,则将此线去除(5)集中心力于待解决的冲突上。

由于资讯伦理议题分析是伦理决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了清伦理情境中四个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可以采用Freeman的利害关系人分析法〔Freeman 1984〕。利害关系人分析法可以评估决策者的权力、法规及道德责任应如何才能符何各种利害关系人的需求,它已广泛地地被应用于企业伦理的分析上。在这个复杂的资讯多元化社会,有些群体会影响资讯决策者,有些群体则会被资讯决策者影响,不论是影响决策者的人或是被决策者影响的人,都可能与资讯决策者有复杂的道德关系,利害关系人分析法可以用来将这些关系清并进行必要的管理。

利害关系人的分析过程包括四个步骤〔Frederick et al. 1988〕:(1)找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2)评估一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与权力本质(3)建构利害关系人的道德责任矩阵(4)找寻可行方案。以下是一个步骤的说明:

步骤一、找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

找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是以资讯决策者为核心,找出会影响资讯决策者的行动或受资讯决策者之行动影响的利害关系人。Collins(1994)曾利用John Rawls的社会契约理论(social contract theory)来进行软体建构与使用之伦理分析,并导出软体供应商、购买者、使用者及第三关系人(penumbra)等四个角色间的义务。因此,若资讯决策者是软体供应商,则软体购买者、软体使用者及因该软体使用而被影响的第三关系人都是软体供应商的利害关系人。根据这四个角色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建构一个四类十六项的伦理的冲突网路关系,见图二。

步骤二、评估一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与权力本质

找出利害关系人与资讯决策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必须评估一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与权力本质。在利益方面有五点可以做为评估的指引〔Hatten 1988〕,包括:

对象-资讯决策者必须确认利害关系人的态度以决定有哪些支持者与反对者。

行动-哪些行动会刺激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会敏感的事情以及利害关系人的目标。

信念-指利害关系人对决策者的了解、对决策者所持的假设、他们认为决策者会如何影响他们或他们会如何影响决策者、他们如何衡量决策者的绩效及时间与趋势如何影响他们的权利与行动。

合作潜能-利害关系人之间是否互相关联、利害关系人与资讯决策者之间有何差异、这些差异是基本的或是表面的。

筹码-利害关系人与资讯决策者各自拥有哪些筹码及这些筹码的重要性。

在权力评估方面,必须了解(1)一利害关系人的政治力与经济力(2)一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是否公平(3)利害关系人是否会寻求其他的权力来影响决策者(4)决策者对于利害关系人的权力本质。

步骤三、建构利害关系人的道德责任矩阵

步骤二之利益与权力本质的评估是确定利害关系人的优劣形势,并用以建构一个完整的冲突网路。然而,冲突的解决并非完全以利益及权力为依归,还必须考虑决策者的责任与道德义务,因此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有必要建构利害关系人的道德责任矩阵。本文归纳Collins(1994)对于软体建构与使用之伦理分析所导出的四个角色的责任,建构出此四个角色间之利害关系人责任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软体建构与使用之利害关系人责任矩阵

软体供应商 购买者 使用者 第三关系人

软体供应商 赚取合理的利润 合理的使用保证

有关测试过程及潜在缺点的报告

清楚的操作说明

教育使用者安全及有效地使用系统

对于不当使用有保护措施

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援

公开软体所提供资讯的正确率

软体应有公开的测试以保护身体、精神或经济上可能的损失

购买者 与软体供应商有合理的议价

得知软体相关的情报并评估其价值以做出合理决策

协助软体供应商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

在合理的预算下提供适合使用者高品质的软体

代表使用者利益来面对供应商

公开软体的功能及其限制

所买的软体能保护社会大众的安全

使用者 尊重资讯产权 对软体计算能力的合理要求

主动地与购买者沟通

在软体的学习与使用方面愿意与其他使用者分享 降低可能对社会大众的伤害

熟悉软体的能力与限制

第三关系人 熟悉软体的能力与限制

提倡一个适合品质优良软体发展的经济与法令环境

熟悉软体的能力与限制

提倡一个适合品质优良软体发展的经济与法令环境

从使用者处期待合理服务

熟悉软体的能力与限制

认识软体的能力与其限制

科技资讯论文篇(10)

一、电子化政府之定义

有关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有学者观点与官方观点之区分。

(一)学者观点

1、西方学者观点

mcginnis在讨论电子化政府时,认为电子化政府指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人所需要的服务,而这项服务不仅是让每一个人得到欲寻求的答案,也是让每个人得到实质上的服务。因此,电子化政府是使用各种硬体、软体工具建立一个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canales则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改变提供给民众的服务型式,民众可不分昼夜地轻易满足其需求,而民众满足需求的地点不是在政府机构之办公地点,而是在网际网路上。joshua dean说,电子化政府即为政府运用现今科技的优点提供给民众更多及更好的资讯与服务。rowena和caroline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提供给民众一个实现自身权益的管道。forman认为,电子化政府是利用数位科技(digitaltechnology)针对政府之作业模式做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使得政府的服务更加有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人们利用本身的智慧,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而这股发挥至极限的力量所产生的效益,将使得政府的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relyea及shuler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表现,透过资讯科技的使用,提供 社会 大众讯息的传递、资讯的流通、公共事务的服务,以提升政府作业的效率。[1]

2、我国 台湾 地区学者观点

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利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形成网网相连,并且透过各式各样的服务设施,如自动电话语音、提款机、网际网路、公用资讯站等,提供各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主动完整的服务。也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运用电脑网路系统,以及各种资讯服务设施,依机关、 企业 及民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提供自动化服务之总体概念。简言之,电子化政府是透过资讯网路系统,将政府机关、民众及资讯串连起来,建立即时互动系统,让政府资讯及服务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2]还有学者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政府机关因应网际网路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相关的资讯与服务设置于政府机关全球资讯网,作为民众与政府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的沟通管道,此一管道的运作以民众的权益为主要考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资讯与优良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民众。[3]

上述学者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实际上大同小异,我国台湾有人进行了如下 总结 :“电子化政府”乃指政府机关运用资讯通信技术形成相互连结,进行资讯交换,透过电话、电脑网路及共用资讯服务站等各种资讯设施,依企业与民众需求,以最方便的程序,直接提供更快速及创新的自动化服务。并以达成“单一窗口服务”为理想目标,不仅只是利用资讯通信科技的优势取代人工作业,更重要的是透过流程创新来加强各机关协调合作,改变传统作业流程,调整各机关的权责分工,并进而无形中打破传统组织层级节制的限制。[4]笔者认为该总结相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电子化政府”的本质。

(二)官方观点

根据联合国 经济 暨社会理事会(unitedn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desa)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division for public economic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dpepa)与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2002年所发表的《benchmarking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assessing the progress of un member states》报告中,对“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泛指公共部门所有资讯通信科技的平台与应用,其从政府透过“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网”(world wide web,/manages/" target="_blank" title="">管理更有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机构的回应性与课责型、避免较多的贪污腐败、提升行政透明度、提供人民较多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并使政府税收成长。[6]

从上述官方机构的诠释可以发现,“电子化政府”是一种通过资讯通信技术,将政府、民众和企业联系在一起,使政府资讯和服务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企业和民众,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并且 网络 的公开性与透明性,有利于避免贪污腐败的发生。

二、电子化政府之起源

电子化政府的称谓首次出现在1993年美国政府在《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报告中,目的是用来强调“利用资讯科技来革新政府”。根据美国政府资讯科技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声明,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中心精神在于塑造顾客导向的政府,而更主要的目标在于创造更容易取得、更有效率以及更容易运用的政府服务。1993年美国政府将政府资讯政策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轴,并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计划”(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作为支持“电子化政府”运作的基础,此后的报告中设想建立起运用资讯科技与顾客互动的政府机制,并提出了八项服务重点,除包括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公共安全资讯网络、国际贸易资料系统外,还有“电子政府”运作的支持机制,具体包括保护隐私权与资讯安全、整合政府服务资讯基础建设、改善资讯科技的取得、增加联邦人员的生产利与提高资讯科技的素质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各其他先进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三、电子化政府之应用形式

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是指政府与顾客群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包括三种形式,即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简要内容如下:[7]

(一)政府对政府

电子化政府的g2g应用形式是指,应用软体设备,改善政府内在的运作,其中包括 会计 、预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另外也包括文件的概念或所谓资料库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通常能够减轻资讯管理的负担。g2g方案的目标是促进资料整合,以及经由除去分裂的系统来改善整个流程。这样的系统经过建立整个组织而不是单一机关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改善整个组织的决策。对于大型组织来讲,g2g方案对于g2b以及g2c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政府对企业

此种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并把焦点放在了改善政府采购的效率上。政府机关内的职员都清楚,对于采购流程的改善是很艰难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政府采购实行电子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网上申请功能,电子邮件传递的安排,以及对文件管理都有利于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与效能。g2b方案把焦点放在市场交易时能够减少采购的行政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的机会,这与简化工作流程,减少邮寄时间,增加资料的正确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政府对公民

当人们习惯于使用网际网路与银行、书店及其他商务服务进行交易时,他们会预期希望与政府能够进行类似的电子交易。g2c方案的范围包括努力减少交易成本,改善资讯传播,增加公民参与,以及使得传递简化且更有效率等。

从上述三种“电子化政府”的应用形式来看,资讯的取得、服务的传递以及双向的沟通,是“电子化政府”的基本核心功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应用,可以达到资讯公开透明、服务申办跨越时空限制、民主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而g2g的跨组织创新服务、g2b的便商服务、g2c的便民服务则是“电子化政府”用以提供顾客导向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族群需要的手段,进而强化“电子化政府”功能应用的层面,这实际上是全球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趋势。

四、 电子 化政府之 内容

目前 世界上各国虽然对“电子化政府” 发展 的需求不同,实际 应用 也基本属于因地制宜的情形,但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8]

(一)电子化公文

公文的管理与传输通过网路进行,使得公文更加 科学 和环保。

(二)电子资料库

政府建立起各项电子资料库,收集政府所有的数据和资讯,并且方便让民众通过网路获取资料。

(三)电子邮递

政府建立起电子邮递系统,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间以及政府与 社会 间的沟通效率。

(四)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

政府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等技术处理政府与各种社会保险作业,直接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给受益人。

(五)电子商务

利用资讯技术建构网路安全的环境下,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 企业 之间以电子资料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和交易处理。

(六)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

在电子商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厂商进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七)政府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政府多项业务,如网上报税、海关报单、政府文件等业务,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向政府提交业务申请。

(八)政府电子决策系统服务

该系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象决策 分析 等一样的服务帮助。

五、电子化政府之推动

资讯与通信 科技 的创新及普及应用,掀起了全世界电子化政府的浪潮,近年来无线、宽频及网路服务技术的创新进展,各种技术汇流整合,加上顾客关系管理、资料管理、知识管理等软体功能的进展,更为电子化政府注入了加倍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创造了公共服务的全新空间。因此,世界主要国家无不将电子化政府视为创新竞争优势的推进策略,竞相投入可观的资源,规划全新的e化服务,并配合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下面就主要及各国家对电子化政府的推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9]

(一)美国

美国因全球化危机、庞大官僚体系的行政支出及民众对政府信任的衰退,特别是在没有效能的行政成本上,公共部门的开销远大于私营部门。于是,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提出了国家绩效评鉴计划,并于1993年3月3日命令副总统高尔组织国家绩效评鉴小组提出改革报告,并于同年提出了“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其虽不是完全针对政府电子化目标所设定的。“但是,nii的提出揭示了美国政府重视资讯网路的发展,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来奠定资讯网路的基础,以促进网路的发展与普及化。”[10]1998年9月7日克林顿将全国绩效评鉴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协力推动政府再造委员会”(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npr)。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水银”任务编组,改组由40多个机关65位代表组成,规划在2003年完成22项跨机关资讯整合性应用计划,并于2000年9月完成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提供2万多个联邦政府网站和4700万个政府网页的搜索服务,在1/4秒内完成5亿份文件的搜寻,建立90多个跨机关整合性、特定用途的入口网站。为使社会各阶层均能享受到电子化政府的服务效益,推动“延伸数位化效益:为众人工作的公共事务与服务指引”,作为各机关推动e化服务的 参考 依据。而在规范电子化政府的运作方面,制定了“电子化政府法”,强化网际网路的应用和民众参与。

(二)英国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于1998年采用“续阶计划”改革方案,期望让管理者能自主管理,并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技巧和实务经验,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发展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技术。

为推动e化服务,英国政府在2001年2月推出公民网上服务入口网(uk online citizen portal),除了提供政府资讯与服务的目录与检索外,主要提供民众多种生活主题式服务,如犯罪报案、死亡、旅行等,更进一步的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管道的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服务及提供个人化服务;整合性网上申办等。

(三)加拿大

为推动电子化服务,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完成了网上政府方案,不但将现有的服务与资讯上网,而且设计了新的服务,通过internet提高施政透明度与效率,促进民众参与政府决策,其主要策略包括:联邦机构约200项关键服务上网;健全基础设施,以电子平台解决认证及安全 问题 ,协助整合服务;订定资讯管理与采购、认证、安全等政策;合作办理网上服务所需人力资源培训等。

(四)日本

日本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e-japan计划,其重点内容包括:构建世界最先进的资讯与通信网路;推动资讯 教育 学习 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政府行政数位化,发展电子化申办服务;建构电子认证机制,推动资讯及网路安全;发展电子投票选举等。

日本政府在推动行政数位化方面,2000年9月中央政府已发展网上服务项目120余项,占全部10541项的1.2%.2000年3月中央机关已设置网站874个,公务员每1.4人拥有1台电脑,地方政府已设置网站的比例为66.4%,公务员2人拥有1台电脑。日本政府在2003年推出相关行政数位化重要措施,包括:政府资讯电子化服务、电子申办、电子税务、电子采购、行政无纸化等。

(五)新加坡

新加坡以2000年公布的《infocomm 21 strategic plan》作为推动蓝图,藉由资讯通信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国家资讯通信产业的发展,促成新加坡晋升主要世界 经济 体行列。

推动计划包括商务e化转型、政府e化服务扩展及e化生活的提升等方面。

针对政府e化服务不分,新加坡于2000年7月投入15亿新加坡币推动为期三年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其施行的策略有提倡知识平台、推动政府e化服务、引进新技术、改善作业效率、完善的资通基础建设,如智慧卡、资通训练等。

六、 电子 化政府之未来 发展 趋势

综合上述各国推动发展的情形,各先进国家未来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1]

(一)政府服务上网

政府将广泛 应用 网际网路为民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包括预约、网上换发证明文件、网上报税、网上缴交罚款、网上申办等,民众将逐渐习惯使用浏览器以自助的方式上网取得政府资讯及服务。同时,政府也将广泛为运用设置于公共场所的“公用资讯站”,以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提供单一窗口及多元化的服务。

(二)智慧卡的应用

智慧卡(smart iccard)将逐渐作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及网上申办身分辨识的重要媒介,政府将推广应用智慧卡提供民众身分识别、网路安全认证、医疗保险认证、假释许可等各种服务。

(三)知识 经济 发展

资讯通讯 科技 将成为 影响 各国经济发展荣枯的重要因素,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电子化政府将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网路上安全认证技术之采用,以网际网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普遍为政府、 企业 及民众利用,藉由资讯与通讯科技,电子化政府将大幅提升资讯公开和流通的效率,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四)消除数位落差

电子化政府的推动必须避免造成资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失衡现象,必须普及城乡宽频网路建设与资讯 教育 ,让资讯的应用普及到 社会 的每个层级和地理上的每个角落,并且照顾到弱势群体,减少知识落差。

(五)迈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智慧或企业智商,也就是为了要使机构的“生产力”、“应变力”、“工作职能”及“创意力”的再提升。而机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该机构是否广泛分享资讯,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观念成长。配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将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通讯科技的应用发展,电子化政府也将由资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慧型政府。

「注释

[1] 转引自石宜昌:《 台湾 电子化政府:县市政府网站属性 研究 》,指导教授:孙国祥,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年,第18-19页。

科技资讯论文篇(11)

摘要

由于国际资讯资本主义扩张的趋力,使以美国为首的三大强权的资本家与国家相结合,藉跨国性组织的结盟与合作,推动资讯科技协定(ITA)与全球资讯通信基础建设(GII)。在这一波的全球资本主义重组中,台湾以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在新形成的全球经济结构之下,由国家扮演主导角色,组织民间资本力量与整合政府资源,藉新成立的跨部会推动小组建构国家资讯通信基础建设(NII),并配合著资本家的市场经济逻辑,由政府进行经济自由化与私有化、管制的解除化、以及建立配合全球经济发展的国际标准与相关法规,为连结全球市场进行努力,使台湾网际网路与产业得以蓬勃与快速的发展。

一、前言

网际网路(internet)的诞生与广泛的应用,虽然不到20年,但已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自1990年代开始,全球电脑网路市场就呈现了极为快速的成长趋势。 譬如,相较于1995年而言,1996年全球网路硬体产业的市场量经历了高成长率,其增长情形分别为网路卡23.1 %、集线器28.1 %、交换器202 %、路由器49 %、数据机29 %以及整体服务数位网路57 %(资策会,1997a:27)。而台湾自1995年始,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资讯产品生产国以及第四大半导体制造国,对网路产业的发展也不余遗力的在推广当中。台湾外销商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比例,已由1989年的33.92 % 逐渐提高至1992年38.02 %与1995年的45.50 %(国科会,1997:30)。这显示了资讯相关产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性。

台湾网际网路使用人口成长的很快,至1997年三月止,商业用户超过35万户,加上学术用户,网路使用总人口数已超过70万人,预计1997年底前会超过100万人,国内企业连网家数已达2,300家,已建Web站家数亦超过800家,且持续高度成长中(资策会,1997e:9)。网际网路的电讯传播基础建设之存在,使许多工业组织得以用作全球化内部沟通网络,降低对电话与传真的依赖。当跨国公司逐渐倾向于使用网际网路为基础的传播工具时,对于商业电讯传播器具的使用与花费则减少了。同时,处理更多元化利益的能力以及管理散布在全球的生产过程的能力则增加了(Breslow, 1997:251-252)。因此,网际网路在跨国商业应用上的发展一日千里,1996年全球网际网路使用人口超过5,000万,在Fortune所列的 500大企业中,也有超过八成的企业建置了网站(资策会,1997e:9)。

依曼纽·喀司戴尔斯(Manuel Castells)的说法,由于网际网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现象,它所型塑的「全球化经济(global economy)亦是一个历史上的新实体,这个实体有别于社会经济史家布劳岱(Fernand Braudel)与世界体系理论大师华勒斯坦过去所提出的「世界经济(world economy)的概念,因为在全球化经济中,其经济运行单位,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备在全地球规模上共时性(in real time)运作的能力(Castells, 1996:92-93)。为了了解台湾网际网路的兴起与发展,若仅将焦点放在国内的因素来讨论的话,将犯了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的偏误,以致无法观察到真实现象发展之全貌。这是因为在全球化经济中,参与共同建构社会经济实体的行动者是多方面的,主要工业国的国家机器与国际资本家、跨国性组织、以及国内政府与民间资本,都与一个非强权国的网路建设与发展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全球化的观点来分析国内与国外互动的因素是必要的作法。为了解台湾的网路起源与发展,本文首先针对网际网路产生的西方历史起源与发展因素来加以探讨,并且深入解析国际资本强权与跨国性组织对全球网路基础建设的推广过程,进而分析在此全球化结构下,台湾网路基础建设、电子商务的推展状况以及台湾网路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形。透过对国内外相关议题的分析,一方面建立对台湾网路兴起与发展的基本了解,另一方面则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网际网路全球化的意涵。

二、网际网路产生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一)工业资本主义扩张与冷战后全球资本之重组

当工业革命在欧洲带来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迁之后,工业主义的兴起逐渐使产品进入了标准化的量产阶段,在产业界高度的竞争之下,各类商品不断的推陈出新,市场经济的形成,经交换机制而使生产与消费扩大,进而促使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消费社会的来临。而资本主义的本质,一方面是奠基在其对国际资源与机会的剥削,另一方面则是依赖在法律认可的垄断之上的(Braudel, 1977:111)。因此,自由市场中集中化的发展与跨国间贸易的合法性推动,便在国际资本累积的运作逻辑之下,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舞台。随著各西欧国家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充,西方新兴的民族国家,便挟持著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积极向海外寻求工业产品的外销市场,同时奠基在对弱势国家的资源剥削之上,建立了一个以西方强权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使资本主义朝国际化方向迈进。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并经过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分裂成两大相互较劲的对立阵营 ━ 即国际资本主义集团与国际共产主义集团,彼此分别致力于科技发展与国防武力之竞赛,通讯卫星、武器装备与核能发展,都是在此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中研发出来的。

为了预防当核子战争爆发时,苏联与其他共产阵营国家,可能对美国的传播通讯设施产生严重的破坏或因而导致美国遭到敌方之控制,因此研发了网际网路这项新的战争通讯设施。网际网路最早起源于美国1960年代神秘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画室(DARPA),参与此计画科技人员的任务,就是要使军方通讯系统即使在严重空袭下仍能畅通(施依萍,1996:83),以防止共产主义藉核子战争入侵美国资本主义之生存发展空间。就某种程度而言,网际网路乃的游击战争武力分散策略之电子翻版,当在广大的地域中与敌人遭遇时,这种分散策略能克服敌人的机动性以及其对地域的了解。因此,一个无法由单一中心主控的网络建构于是被创造出来,并且是由成千上万个自主的电脑网路透过无数管道连结在一起,因而得以超越了电子通讯的障碍(Castells, 1996:6)。由此计画室所开发出来的ARPANET,便成为众多独立电脑全球性平面连结的开端。

依喀司戴尔斯的说法,网路科技的应用与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一种「不预期的社会结果(unintended social consequences)。从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为分析单位的观点来看,喀司戴尔斯的论点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网际网路的商业化与成为新的全球通讯工具,如前所述,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环节中(specific conjunctures)所产生的不预期结果。然而,若要发掘网路发展的深一层历史意义,则需要从更长的时段去加以思考,如运用布劳岱史观中的「长时段(long duration)内涵,才能掌握其真正的脉动(高承恕,1997:4-5)。从一个长时段的角度而言,网际网路的全球化发展,并非不可预期的,它其实是资本主义扩充张力的一种新的展现,为了有效解除1980年代末期以来资本主义社会中所产生的经济危机,并寻求资本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对于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的融合,以来对第三世界的加强整合,成为资本发展新出路。有效的全球化商务连结与推动,便成为创新生产工 具的依据,这可以从过去传真机的创新、卫星通讯的发明与商业应用,以及当今网际网路的发展得到验证。因此网路的兴起绝非是历史的偶然,它是深深值基在工业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充的历史动力上的。

(二)网际网路的全球化用户与商业发展概况

自从网际网路成为全球商业化的用途之后,它的发展即一日千里,全球使用的情形呈几何级数的成长。如表一所示,全球网路的连网数从1993年的8,300万,1995年的44,500万,增加到1997年的134,400万,在这五年间成长超过了15倍。而全球网路连线的主机数,也从1993年的131万个增加到1997年的1,614万个,成长了11倍多,预估在2000年时,将增加到12,000万个。就全球网站用户数而言,预计将由1995年的1,200万户增至2000年的18,600万户。

就全球商业用途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全球企业连网数由1995年的60万户、1997年的220万户增至2000年的700万户。全球商用网站数,也将由1995年的二万三千个、1997年的88万个增至2000年的367万个。以网站所产生的营收方面来看,其成长率也是相当惊人的,从1995年的40百万美元、1996年的280百万美元、1997年的1,330百万美元,预计增至2000年时的21,700百万美元,这些趋势充分显示出网际网路的商业应用,正极为快速的在成长当中,且因网路发展而型塑的全球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市场之扩充,使企业营收与日俱增,成为资本家的新兴获利来源。

(三)网际网路的电子商务发展

藉网际网路的新传播科技为首要工具,电子商务是资本累积的新形式,对全球化资本的扩充而言,扮演尤其重要的角色,线上消费、线上广告(online advertising)营收与各种线上服务(online service)的利润,构成电子商务的几个主要获利面向。依IDC与Yankee所作的估计(资策会,1997e:67),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就消费者市场方面而言,由1995年的2.5亿美元、1996年的7.3亿美元,而预计将进一步成长到1998年的49.3亿美元与2000年时的100亿美元。而依Forrester在1996年初对美国企业所作的调查显示(资策会,1997e:83, 145),企业希望透过网路接受客户订单的比例,由1995年的13 %增加至1997年的 48%,显示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契机。另一方面,线上广告自1995年开始萌芽后成长速度惊人,依ADSPend的估计,1996年第一季线上广告收入已达2,600万美元,比1995年第四季之1,240万美元,成长率超过100 %。另外,1995年全世界线上服务市场总金额为176.70亿美元,比1994年的152亿美元成长了16.2 %。以线上服务市场各项细目而言,1994-1995年间线上服务市场金额均提高了许多,其成长率分别为即时金融市场资讯16.8 %、信用查询6.5 %、财经消息/研究报告12.4 %、客户市场行销资讯15.2 %、专业资料库12.0%、法条或税等政府资讯7.6 %、针对特定客户群的服务44.6 %、商业/专业总计13.6 %以及最终用户/消费大众总计为67.5 %等,线上服务范围与项目之广泛,如此可见一斑。

(四)网际网路的全球集中化发展情形

然而,几乎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观察,网际网路的全球化集中情形非常的明显。以前述的电子商务利润而言,在1995年时,美国线上服务业者的国内外营收占去全球营收的64.2 %,欧洲线上服务业者则占去29.5 %。其他地区的业者则拥有剩下的6.3 %,由此可看出线上服务的主要市场目前还是集中在美国与欧洲(资策会,1997c:109-110)。同时,全球线上广告的收入也多集中在前20大线上广告站上,排名前十名的企业营收更占广告总营业额的65 %强,显示线上广告市场的高度集中性(资策会,1997e:145)。

除了网路服务业与商业的部份以外,与网路相关的资讯设备硬体与应用软体等方面,也都在全球主要的工业国家当中,呈现出高度的成长与集中性,为这些国家带来新的商机与发展。1996年的世界主要资讯国硬体工业产值,都反应出成长的状态。

其次,就网际网路伺服器全球各区域成长的情形来看,虽全球各地区均有成长(如全球七大区域合计从1994年的246万台、1995年的486万台,增加到1996年的804万台),但主要的网路伺服器仍集中在北美及西欧二大地区。如表二所示,1996年的全球伺服器座落在北美地区的有511万个,占所有的63.57 %、西欧地区有206万个,占25.61 %、亚太地区有69万个,占8.6 %、以及其他四个地区总共拥有18万个,只占2.25 %,显示网路发展高度集中在少数地理区域当中。

网际网路虽是全球化的商品,但受惠者却是少数的工业资本国家,从1980年展出来的「整合服务数位网路(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s,简称ISDN)新传播科技的发展,即是一个由少数国家与供应商获利的显明例证。而网际网路浏览器软体的使用集中情形更是明显(见表三),由美国网景(Navigator)与微软(Internet Explorer)二大

公司所制造的浏览器,虽彼此所占市场互有消长,但他们共同所控制的市场,从1996年二月的77 %、1996年八月的91 %,一路成长到1997年一月的98 %,几乎囊扩了所有全球浏览器市场,其他较小公司却由原先的23 %的市场占有率,在短短一年内降低即到只剩下2 %,显示网路浏览器软体市场兼并之快速,已不是过去经验中所能想像的。依懋拉那(Mowlana, 1996:57)的观点而言,「新的科技形式所产生的新秩序,提供了少数掌控者在发展上的一个全新意义与概念。

三、国家、国际资本与跨国性组织对全球网路基础建设的推展

(一)全球化经济中的主要推动角色

在这个新的全球化经济当中,企业的竞争力高度依赖著国家与「跨国性组织(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s)如何有效地引导其领域内成长策略的政治能力。政府的行动并不只限于对跨国贸易的管理,它同时可以提供必要的技术发展与人力资源的训练、与资讯经济运作的基础,底层建设即是国家可推动的重要发展项目。同时,来自政府部门的市场(如国防与传播通讯)以及政府补助与柔性贷款(用作研究与发展、训练与外销),对国内公司在全球竞争的定位上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Castells, 1996:105)。因此,各国莫不积极的由民间资本家提议,由政府制定政策与法令,推动资讯全球化的发展。 在网路先锋国方面,在资本家利益的敦促之下,美国的政府与民间企业高度的配合,首先推动所谓「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以私营部门为主导,减少法令限制,降低政府干预。并且,加上由政府与民间所组成的双重力量,主导对某些具高度重要性的跨国性组织之目标设定与发展方向,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充得以加速进行,而有利于工业强权掌握新的全球经济、有效累积全球资本。因此,美国与其他工业国的资本利益、国家的政策发展以及跨国性组织之结盟与合作,便成为网际网路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主要推动角色。

(二)从NII到GII:美国资本利益与政府对全球网际网路的推动

由于受到美国国内企业利益的影响,美国的传播政策在1990年代进一步的松绑,国会、白宫与联邦传播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简称FCC)先后发表对发展资讯高速 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支持声明。克林顿政府在1993年9月15日针对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所提出的「行动纲领中,阐明政府巩固资讯工业结构的政策。进而在1994年3月间,美国副总统高尔(Al Gore)在联合国电讯传播会议中,首先提出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全球版本 ━ 即「全球资讯基础建设(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GII)(彭慧鸾,1997:46; Bettig, 1997:145),强调全地球资讯网络的建立,将使全球资讯市场成为可能,而得以使消费者在网络上买卖产品,使电子商务更趋发达。1995年2月,七国高峰会(The Group of Seven,简称G-7,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与义大利)亦在布鲁赛尔的会议中,采用美国的说法,至此,GII的理念正式被工业资本强权运用来推广其资讯全球化的方针(Bettig, 1997:145)。

1. 民间推动资讯产业自由化

在美国,除了国防部对网际网路进行研发外,私营部门也一直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网际网路的发展,IBM与MCI/!/对网络建设的参与即为一例。而当网际网路逐渐成熟后,美国与欧洲国家的一些私营部门均期待政府部门应少插手网路的底层建设,如在 1993 年间,美国三家主要的电信公司 AT&T, MCI与Sprint以及区域性公司 Bell South 等,强调政府不应以财政资助网路的底层建设;同时,欧洲亦出现「欧洲的资讯社会之创造,应由私营部门与市场力量决定的要求(Mansell, 1996a:114-115)。而在1997年7月1日,美国多家资讯领导厂商包括微软、Intel、Compaq、Novell、DEC等多家总统联合向美国政府进言,极力促使政府开放电子商务,期待未来电子商务可提供一个免税环境,并针对隐私权的保护等方向提出多项建议(资策会,1997e:161)。

2. 美国传播法案的商业化发展

美国参议院与众议院在1995年所通过的传播法案(The 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5),保证以互动式电脑为基准的的资讯高速公路,将以商业利润的极大化为其基本准绳。此法案由企业界有效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企业界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并且,美国1996年通过的电讯传播法案(The Telecommunications Act),亦在悬殊的投票表决下完成立法(众议院414票赞成,16票反对;参议院92票赞成,5票反对),规定政府将整合电脑、电讯传播与媒体工业的障碍降至最低(Bettig, 1997:143)。而在美国1996年的传播道德法案(The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of 1996)内容中,网路管制者得以透过对网路的「洗净(cleaning it up)作用,以提供对多数人所谓「安全(safe)的上网,合乎商业利益的潜在阅听对象因而得以被突显出来。管制者与商业利益,于是共同将网际网路带入商业的主流之中,使企业家拥有更多的商业契机(Breslow, 1997:237)。这些攸关网路发展的法案,均强调对市场竞争的承诺,并应允大幅降低管制作为,依麦克肯士尼(McChesney, 1996:99, 104-105)的分析指出,这种做法必将导致产业进一步集中化的趋势,且当网际网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被商业化后,超大媒体企业正积极地企图掌握网际网路的发展。

3. 美国政府推动资讯基础建设

美国政府对与资讯革命相关的传播科技的研发,也提供极大援助。尤其是网路方面,军方单位所补助的占很大比例。曾经在某一段时间中,即使最后从中获利的是私人公司,美国电子工业的研究与发展的经费中有 85% 是由联邦政府所补助的(McChesney, 1996:104-105)。为宣示政府对网路底层建设的企图心,美国总统柯林顿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公布全球电子商务白皮书(The Framework for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针对税务、电子付款、契约关系、智财权、隐私权、网路安全、通信建设、资料内容、技术标准九项议题提出「不干涉的政策宣示,强调全球电子商务发展将依据下列五项指导性原则进行:(1)政府仅扮演发起者的角色,后续扩展将是在产业自律的前提下,成立私人团体(Private Sector)推动执行;(2)产业交易模式将因应技术瓶颈突破而快速更新,而政府将尽量减少对电子商务的限制;(3)政府将努力促成可预测、简单化、具有一致性的法律环境;(4)政府应承认网际网路的独特性,当其与既有法令(如电信法、广电法)不符时宜适当修法;以及(5)应以全球观点建构网际网路电子商务(资策会,1997e:167-168)。至此,美国政府正式具体的确立了网际网路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发展方针。

(二)跨国性组织对GII的推动

1. 经济自由化与管制的解除化

电子商务网络的运作在愈开放与自由化的环境下,对贸易往来与资本的国际化愈有利,因此,影响网路底层建设与服务的管制办法,以及跨国界贸易的财务管制措施等,都对国际资本的流动产生重大影响力(Mansell, 1996a:125)。跨国性组织为了推动GII与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发展,纷纷召开会议,透过结盟与公约订定的方式,研讨如何使各国遂行开放与自由化的贸易政策。降低贸易壁垒、减低资讯产品关税、解除对外资的各种限制等等议题,便成为跨国性组织的首要任务。

在自由经济的目标下,没有障碍的国际贸易成为各国努力的目标。在欧洲方面,欧联(EU)于1991年通过马斯垂克条约,加速经贸整合,欧联成员亦将于二十一世纪逐渐扩及东欧国家;在美洲方面,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于公元1994年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南美的南锥五国(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智利),于公元1995年通过南锥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协定(MERCOSUR);在亚洲,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于公元1994年通过茂物宣言,宣示于公元2010年及公元2020年时,已开发国家及开发中国家分别完成贸易及投资全面自由化,东南亚国协(ASEAN),亦希望在下个世纪达成全区之自由化;在全球方面,继世界关贸总协(GATT)多次协商后,世界贸易组织 (即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于公元1995年成立,预计未来十年,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将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范围将由制造业扩大到农业、服务业及投资活动,关税税率也将大幅降低(国科会,1997:1)。

2. 国际资本与跨国性组织对科技资讯协定之推动

1995年初,七国高峰会(G-7)在比利时召开有关「资讯社会化会议前夕,资讯科技先进国(包括美国、欧盟与日本)的民间资讯产业工会, 在同一地点集会达成共识,并且宣示:「为了尽早促成GII,畅通市场通路,包括电信科技产品、零件如半导体等有关资讯市场流通的关税都应尽快取消。1996年四月,美、日、欧、加四国产业协会再度在日内瓦集会,列举如电脑、半导体、积体电路与电信设备等产品应在2000年时达到零关税的目标。其后在美国的强力运作之下,科技资讯贸易自由化的议题在1996年11月召开的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中,获得多数与会代表的支持,以公元2000年为目标达到资讯产品零关税的「科技资讯协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简称ITA),支持将此议题纳入WTO首次的部长及会议当中,由于全球十大资讯产品出口国中,APEC会员国即占了八位,因此,APEC的共识是获得WTO关键多数签署同意的重要基础(彭慧鸾,1997:34, 38)。

在ITA议题形成的背景之中,主要科技大国的产业公会的跨国合作之整合力量,是ITA议题设定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而美国与日本的政府与民间为幕后的主要动力来源。其中,又以美国扮演最积极的协调角色,成功推动欧盟加入的主要策动力量即是美国。日本则在先前的APEC电信小组会议中,和韩国共同提出「亚太资讯基础建设(Asia Pacific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APII)的构想,整合亚太地区的资讯建设,为GII进行先期作业,并且在1996年电信会议中,讨论如何建立亚太技术中心与协调中心(彭慧鸾,1997:39-40, 47)。跨国性的科技资讯协定,即在工业强权的带领之下,透过国际资本介入主要的跨国性组织之运作,而使全球经济更朝向自由化的方向迈进。

3. 国际化政权之兴起与跨国性组织权力集中化

依罗宾·曼索(Robin Mansell)的分析,一个新的「国际化政权(international regime)正在形成当中。这个国际化政权意图使各国公私部门的相关单位,共同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建构一个传播网络的底层建设。一方面,促进网络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合作,以发展网络之建筑蓝图与运行办法;另一方面,强化在各国领域内公司的竞争力,这点则表现在智慧财产权的保护以及对全球资讯创造者能充分的回收其利润的确认等方面。「世界贸易组织,一个九年代的新组织,即是在结合对全球资讯与传播网络的国际性监督与管理之目的下所成立的。此外,国际通讯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简称ITU)、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与国际关贸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简称GATT)等跨国性组织,也积极地介入各地区有关合作与竞争力方面的议题(Mansell, 1996b:188-189)。

而在此过程当中,跨国传播企业是全球化的最大获利者之一,为有利于全球化资本(global capital)的发展,他们领导著支持 NAFTA与GATT的决策方向与引导其他有利于全球化资本累积的制度性安排(McChesney, 1996:113)。而就技术生产、资讯底层结构、资金、市场与工业生产等资源而言,其拥有权仍集中在少数参与跨国性组织的国家手中。譬如,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的成员加上四个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而言,预计在2000年时,其总人口虽只占全世界15.7 %,然而却将生产全球69.5 %的工业产品(1988年时此数字为72.8 %)。而七国高峰会(G-7)的资源集中情形更明显,1990年时有90.5 %的高科技产品是由这些国家制造的,且握有80.4 %的全球电脑权力(Castells, 1996:108)。而在1998年11月在加拿大举办的APEC会议中,亦将电子商务的推动列为三大共识之一。同时,中国大陆也同意有条件的逐步降低贸易壁垒,为GII商品化的发展往前更推进了一步(联合晚报,1997年11月26日)。

(三)科技资讯协定中的标准设定与智慧财产权保护

1. 强权领导的国际标准设定

当电讯传播与传播科技在1980年代戏剧性的成长后,跨越国界的国际组织随之兴起之后。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卫星传输是主要的跨国新兴媒介,跨边界资讯流通(transborder data flow,简称TDF)、卫星摇控机制与直播卫星能力等面向,使有关资讯的隐私权、智慧财产权与国家管辖权的议题逐渐浮出台面(Mowlana, 1996:40)。学者Genschel 与Werle(Hawkins, 1996:177)即论述说,电讯传播工业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努力,反映出已开发工业国家或组织,在多数地区的国家垄断结构让步给自由化市场的情形之下,企图以共同标准(standards)的设立,来重新再确立与这些地区以往既存的控制层级关系。

经济的诱因也在推动著国际标准之施行,因为传播体系间相连结以及交互合作的需要,使国际标准成为进入全球市场与进行对这些市场控制的工具。而这些国际标准的订定,与技术、企业体、政治与消费者的观点有密切关系,由于认知与利益上的差异,订定过程往往导致一些争领导权组织间的冲突,然而,如汉林克所言(Hamelink:1994, 262-263),在国际传播政治舞台上,只有主要政治权力的掌握者,才是真正拥有定义权者。

2. 智慧财产权的保护与国际资本扩充的保障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软体产业方面,因为软体是资讯与传播科技世界中,另一项对技术与社会经济面产生影响的重要项目。资讯的生产与消费,在智慧财产权的保护与软体的制造与包装设计下,与传播经济同样的被商品化了(Silverstone & Mansell, 1996:217-221)。尤其是美国强权,在软体的生产与发展方面,已形成一种独有的「软体文化,并产生了其对全球媒体供应的霸权(Carmel, 1997)。美国在1988年时所通过的「综合贸易法案(Omnibus Trade Act)中明列「特别三一条款,对智慧财产权保护不力的国家进行报复,为美国厂商提供了最佳的政策利器(彭慧鸾,1997:47)。

就交换价值而言,拥有资讯、互动式多媒体方 面最高价值的智慧财产权者,逐渐的集中在大型的传播与娱乐业的公司手上。也因为如此,跨国公司之间的结盟与国际资金的融合,对要求国家保护智慧财产权方面产生更大的压力。依贝逖克(Bettig, 1997:140, 150-151)的观点指出,由世界贸易组织所管制的跨国智慧财产权体系,已成为资本藉由全球化过程,剥削人类艺术及智慧创造力的法律底层建筑。智慧财产权的保护、国际资本扩充的保障、以及传播商品化现象之间,是密切关连而不可分的。

四、台湾网路基础建设与电子商务的推展

在美国与各跨国性组织推动GII的同时,由国科会编纂的第一部中华民国「科技白皮书也在1997年公布。依本书开宗明义的说法(p. i),是要「为我国跨世纪之科技发展作前瞻性规划,期能提升科技水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建立自主国防能力,换言之,就是要以科技发展带动国家现代化,提升国家在国际上之竞争力。这部白皮书的提出,其实也就是要在全球化经济中,呼应GII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国家资讯通讯基础建设的蓝图,以在重组后的国际资本主义发展中,建立国内产业与国家竞争力,配合由强权领导的新兴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科技岛的政府政策与NII推动小组之设立

为促进国内网际网路上电子商务之发展,并健全线上交易的环境,由经济部商业司召集的电子商业协盟于1996年11月27日举行筹备大会,共有70多家业者、资讯厂商、ISP、金融单位、物流等相关单位参与,针对协盟成立宗旨、运作办法等进行讨论,1997年2月正式成立电子商业协盟,目前已有近300家厂商参与(资策会,1997e:173)。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由政府单位推动的国内基础建设项目,包括建设NII高速频宽实验网路,新竹区于84年6月完成,台北区于84年9月完成(资策会,1997b:51)。而政府所支持的电子领域计画,87年度的经费为新台币25亿元,包括国科会的「微电子工程研究计画、「毫微米元件研究、「晶片设计实作计画以及经济部的「电子科技发展专案计画等(国科会,1997:59),为建立台湾成为一个「科技岛而努力。

政府为具体推动国家资讯通讯基础建设,拟定了一个跨领域、跨部会的「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计画,并在此计画下,于1994年八月成立「行政院NII推动小组,依NII的中程工作计画显示(自动化科技,1996年九月号:17),在迈入21世纪前,我国将投资62亿元在网路建设上,而投资67亿元在技术研发的部份。由专业领域而言,本计画涉及了电脑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由业务内容而言,本计画涉及了网路建设、应用推展等许多层面。因此,本计画的推动小组,由相关部会副首长组成,并由主管科技的政务委员召集。这个计画下设六个分组(国科会,1997:69-70):

网路建设组,由交通部召集,负责国家资讯基本建设所需网路建设事宜。

人才培育组,由教育部召集,负责应用国家资讯基本建设计画于教育工作,并培育家资讯基本建设计画所需的人才。

资源规划组,由经建会召集,负责检讨推动国家资讯基本建设计画的法规环境面问题。

应用技术与推广组,由经济部召集,负责规划示范应用项目,开发应用技术。

便民服务组,由研考会召集,负责规划推动「网路化/电子化政府业务。

综合业务组,作为整体推动的幕僚。

NII推动小组的目标则有五项(资策会,1995:3),其中包括建设我国成为最先进的资讯化国家之一,亚太营运中心的落实,开发新技术支援新一代的资讯通信产业发展,藉网路应用系统提升生活福祉,以及创造良好人文环境使资讯相关知识得以流通等。而此小组的具体成效则包括网路的建设、相关法规的修定以及NII相关标准的制定。其中在资讯强国与跨国性组织的压力下,为配合国际标准的制定,经济部中央标准局提出「NII相关资讯通信国家标准研拟与制定情形,预计在1998年六月底,完成资讯通信国家标准550种,以迎头赶上国际间组织的标准,并符合WTO的规定,以避免造成贸易的障碍(自动化科技,1996年四月号:22)。

在法规的订定方面,著作权保护与电信自由化法规的订定是其中最为跨国性组织所重视的,因此著作权法与电信三法(包括电信法修正案、电信总局组织条例修正案与中华电信股份公司条例等)均在NII推动小组的努力下通过,其他朝自由化发展的法令,如「有线电视法的修正建议,可望使有线电视业者得以进军网际网路,降低资讯产品关税,也由政府其他相关单位草拟当中。

NII小组为了推动各项计画,与国内、外资本家进行合作,推广台湾网际网路的发展。一方面,积极与国外资讯大厂建立合作模式,专案推动小组召集人夏汉民在1995年间即指示资策会执行长果芸,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高级主管签定软体支援合约,以推动NII软体相关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科技,1995年三月号:51)。此外,NII推动小组并下设「民间谘询委员会,成员则由代表国内资本的产业界领袖与公协会之代表组成,下设产业发展小组、法规条例小组、应用推广小组、人文建设小组与网路建设小组等。其五大具体目标分别为 (1)促进资讯通信产业之发展与升级,并特别著重外销市场;(2)新的资讯通信加值服务事业之主导发展;(3)主要新兴服务事业(如VOD、家中购物)的先导业务的推动;(4)积极推动数据通信的扩大应用,如民间应用网际网路进行商业业务;以及(5)促使民间积极参与NII建设计画,建立共识(资讯与电脑,1995年八月号:47)。民间谘询委员会首度会议于1994年八月召开,历任召集人均为台湾资讯业界的大厂商负责人,包括宏柱资讯董事长施振荣、神达电脑董事长苗丰强,以及联合光纤总经理金世添。这个代表民间资本的委员会,与政府共同携手推动台湾的网际网路发展,使台湾纳入全球化经济体系当中。

(二)台湾政府制定的网路发展与应用目标

为有效推动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网际网路的 发展与应用,便成为政府最重要的发展策略之一。除了NII应用技术及推广小组召集单位经济部提出「电子商业规划构想,力图促成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创造巨大商机以外(自动化科技,1994年九月号:35),政府所设定的重要网路发展目标与方向,实包括以下三大方面(国科会,1997:44-45):

推广网际网路普及应用,在公元2000年前,达到三百万用户。

推动台湾学术网路(TANet)到中小学,整合教育资讯资源,在全省各县市建立教育网路中心,连线各高中、高职及国中、小学,提供服务。

推广网际网路商业及电子给付,开创新的商业通道,建立蓬勃健全的电子商业发展环境,吸引厂商及消费者上网交易。

2. 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网际网路的枢纽。积极推动电信自由化,加速网路建设,与亚太各国及世界各洲直接连线;以优势的技术、高品质的服务及开放性的市场环境来吸引国际网路业者(ISP)及大型网路用户。

3. 积极发展网际网路多媒体相关研发及产业

推动「电信国家型科技计画,结合产、官、学、研共同研究,发展宽频网际网路及无线通讯等先进技术。

透过「科技专案计画、「新产品开发奖励措施、「产学合作计画及上述「电信国家型科技计画等多重管道,研究发展3C(电脑、通讯及民生电子)及多媒体相关之关键性技术,奠定网际网路多媒体相关产业之基石。

以上所述的网路发展与应用目标,一方面以网路使用的普及化为标的,一方面也企图建设台湾成为区域性的资讯流通中心,同时,也计画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以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五、台湾网路相关产业的成长与发展

(一)网路总产值与网路产业集中化

台湾虽然在网际网路上的发展远比欧、美、日等国家起步的晚,然而,网路在台湾短短几年的发展,却呈现相当蓬勃的一面,无论是网路产业的总产值或外销值,都呈现稳健成长的趋势(见表四)。以网路产业的总产值而言,1993年为台币69.2亿,1994年为90.6亿,而1995年则增至115.2亿,三年内增长率为66.59 %。 从网路制造厂商方面来看,三年内厂商的增加的数目为12家(从50家增至62家),然而网路产业却呈现出集中在少数几家的趋势,以台湾前三大网路制造厂商(即友讯、智邦与台达三家公司)的产值而言,1993年时占总产值的47 %,而到1994与1995年时,逐步升高至52 %与55 %。而就前十大网路制造厂商来看,其所占产值也由1993年的75 %提高到1995年的81 %。其次,就区域网路的生产而言,1995年时台湾前四大厂商占了总生产量的64 %,这个数字在1996年时升高到75 %(资策会,1997a:81),因此网路生产的集中化趋势是很明显的。

台湾网路产业依附著全球快速成长的市场为其销售目标,因此在1993-1995年间的网 路产业总产值当中,平均高达89.50 %左右的产值是外销到海外市场的。依网路产品主要的销售区域来分析,美国、欧洲与日本分别是排名第一至第三的主要海外市场,1993年合占网路总出口值的73.7 %,到1996年时略降低至67 %(见表五)。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外销至美国市场的情形,在1993-1996年中虽略有起伏,但基本上维持类似的比例,而外销欧洲的比例却由1993年的32 %逐渐降为1996年的20 %。相对的,外销日本的比例却逐年增加,由占4.3 %提高到11 %,而外销到中国大陆、东南亚与东欧的市场也增加当中。这充分显示了台湾网路产业的外销出口导向,是以美国市场与逐渐兴起的亚太地区为其腹地。

另外,就主要网路硬体产品而言,台湾的全球占有率是相当高的,某些产品并呈现占有率成长的趋势。譬如,网路卡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8 %至39 %;集线器的产量在1995年时占全球产量的22 %,但后来增至1997年的39 %;数据机占全球产量的39 %(1995)与44 %(1997);而ISDN转接器与数据机则由1996年的3.6 %占有率,成长至1997年的15.5 %。这说明了台湾网路产业在全球网路制造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并显现台湾网路产业与全球化经济的依存关系。

(二)与网路相关的软体、硬体以及服务业发展

1. 网路相关硬体的成长

台湾无论在网路软体、硬体以及商业服务业方面,过去这几年都经历了显著的成长,电脑网路产业的产销值也逐年持续上升当中。以区域网路产品而言,1995年产值为454.4百万美元,而1996提高为553百万美元(成长率为21.7 %);数据机部份,1995及1996年产值分为518与870百万美元,成长率为68 %,而数据机产量方面则成长了33.7 %(资策会,1997b:32)。如表七所示,乙太网路卡、集线器、区域其他产品、桥接器/路由器、以及网际其他产品等网路产业主要硬体项目产值,1993-1994与1994-1995年间成长率分别为30.9 %与27.2 %。

同时,我国网路关键性零组件市场,在全球之地位亦与日俱增。在1995-1996年间,与网路卡(由57.8增至62.4百万美元)、集线器(由22.4增至37百万美元)、交换器(由0.33增至7.5百万美元)与数据机(由339增至518百万美元)有关的零组件市场日益蓬勃,总额由1995年的420百万美元增加至1996年的625百万美元,成长率为48.81 %(资策会,1997a:80)。 由此可知,台湾网路相关硬体产业,包括区域网路产品、网际网路产品、以及关键性零组件产品,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使网路市场的发展,对企业的成长依资策会资讯市场情报中心的分析(资策会,1997e:181),1996年台湾与网际网路相关的业者,总共约有350至400家。其中,网路资讯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有30-40家,系统建置、首页设计、资讯服务业者约150-200家,网路咖啡、红茶店有60家,资讯内容提供有50家,网路电子商店30家,而网路行销、广告企划公司约20家。同时,在1995年10月到1996年一月这四个月期间,国内的加值网路服务公司增至20个,成长了54 %,网路顾问服务公司增至38家,成长81 %,而网路教育训练公司,则增至15家,成长了50 %(资策会,1996:45)。因此,这些以电子商务市场为主的商业与服务业,也正在台湾经济活动中不断的发展。

六、资本主义重组与全球化经济下台湾网际网路的兴起

台湾网际网路的兴起,是在资本主义重组后的全球化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产生的。资本主义扩充全球市场的欲求,提供了电脑与电讯产品的创新动能,因此使传播与资讯相关工业,成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投资对象,且在世界经济中也成长的最快,取代了以往钢铁、铁路与汽车所扮演的角色(McChesney, 1996:111)。在全球资本经济中,透过在跨国公司间产权的交互拥有、合作事业之发端、合并与结盟等方式来扩大市场经营范围,一种具弹性(flexible)的资本累积体系已俨然形成。正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所言(Bettig, 1997:141),资本主义逐渐由散落的、地理上流动的特质所构成。并且,变得以更有弹性的方式来回应劳力市场、劳动过程与消费市场。

曼纽·喀司戴尔斯也指出(Castells, 1996),资讯科技革命的出现,经复杂的科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而使人类社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变迁。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部门与全球经济以及世界地缘政治(world geopolitics)形成互动,使资本主义经历一种全球化的重组,以资本主义化的(capitalist)与资讯化的(informational)面向扩充发展,并落实了一种新的生产、传播沟通、管理与生活方式。整体而言,这种形式以资本主义与国家主义(statism)为生产模式,辅以工业主义与资讯主义为其发展模式,而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资讯资本主义(informational capitalism),藉分散形 式的新兴网络,使全球化资本愈来愈集中化。同时,这样的发展也使国际分工模式重新改组,以日本为主导的亚太地区形成新的核心,与美国、西欧共同成为各自独立而相互连结的三大强权(triad power)。

从推动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到全球资讯基础建设(GII)的发展,这三大强权的国家与资本家,藉跨国性组织的结盟与合作,扮演了主控性的角色,建立了这些国家在全球竞争上的绝对优势,进而控制发展中国家较小型的市场。台湾以及许多非强权工业国家也在这一波的全球资本主义的重组中,由国家结合公、私营部门资源,提供对资讯与网路产业的广泛支持,并由政府进行经济自由化与私有化、管制的解除化、以及建立配合全球经济发展的国际标准与相关法规,并为连结全球市场进行努力。如布雷司洛(Breslow, 1997:237)所指出,在此过程中,网际网路和过去电视所被建构出来的性质一样,在商业与政治利益力量的介入下,网路已同时被塑造成一种「商品化的传播机制(commodifi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以及是市场化的产物。莫斯寇(Mosco, 1996)在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论述当中,除了提及传播商品化的分析外,他还说明了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空间化(spatialization),亦可以用来解释网路的发展。空间化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克服时空障碍的过程,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空间化,则主要是指传播工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性扩展。网际网路突破了时空的束缚,并且全球与台湾网路市场与产业的集中化趋势,正可以呼应莫斯寇所提出的空间化概念。

台湾网际网路的兴起,就国际政治经济因素而言,在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构性扩张驱力引导之下,受到(1)以美国、欧洲与日本为主的网路强权国家之全球化网路政策发展;(2)跨国性组织对推广网际网路所制定的全球法案;(3)美国主要网路相关产业的全球化策略与资本复制需要;以及(4)美国与跨国性组织推动资讯通信协定中标准之设定与智慧财产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台湾的政府与产业界,透过对跨部会的NII推动小组的成立,推动电信自由化、法规的修正、国际标准的订定以及其他有关网路之建设,以积极配合工业强权与跨国性组织之政策,加入资本主义重组后的新兴全球经济体系。换言之,由于国际资讯资本主义扩张的趋力,三大强权国由民间资本家与国家结合,藉跨国性组织来推动资讯科技协定(ITA)与全球资讯通信基础建设(GII),而台湾以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在重组后的全球资本主义结构之下,由国家扮演主导角色组织民间资本力量与整合政府资源,藉NII推动小组之设立建构国家资讯通信基础建设(NII),并配合著资本家的市场经济逻辑,使台湾网际网路与产业得以蓬勃与快速的发展。

参考书目

施依萍

1996 台湾网路的发展历程与环境的互动。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资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议论文集 (1)65:87。

高承恕

1997 布劳岱与台湾中小企业。辑录于东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编之地方社会。台北:

联经出版社。

陈冠甫

台湾高科技工业的依赖发展与空间结构 ━ 新竹科学园区的个案。台湾社会研

究季刊 3(1): 113-149。

叶启政

1996 对资讯科技社会来临的一些思考。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资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议论文集 (1)29:39。

虚拟与真实的浑沌化 ━ 网路世界的实作理路,宣读于「TANET’97 第三届台湾区网际网路研讨会,台北:教育部及台湾大学主办,1997年10月21日至23日。

彭慧鸾

亚太地区的科技竞争与合作:「科技资讯协定的政治经济意涵。问题与研究

36(2):33-47。

杨忠川

1997 网际网路与全球资讯高速公路对电讯传播管制政策的冲击。新闻学研究 55:16-39。

张绍勋

1996 资讯科技引进的适切性及对开发中国家冲击之研究。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资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议论文集 (1)1:16。

瞿海源

1997 资讯网路与台湾社会 ━ 网路使用的社会意义,国科会「NII对社会的冲击研究计画报告, www.stic.goc.tw/stic/1/home_test/scitech/chapter-7.htm。

工研院电通所

1996 ’96 电脑网路产业的现在与未来,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

台湾网路资讯中心

1997 台湾网路资讯中心通讯97-1,台北:台湾网路资讯中心。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中华民国科技白皮书 -- 科技化国家宏图,台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资策会(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1995 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 ━ 100 问,台北: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1996 中华民国 Internet 应用现况与展望,台北: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1997a 我国电脑网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台北: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1997b 亚太资讯产业与市场发展趋势,台北: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1997c Internet 风潮下的产业发展机会分析,台北: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1997d 亚太竞争国家资讯电子产业政策与技术竞争力比较,台北: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1997e 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我国业者机会分析,台北: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Berslow, Harris.

Civil Society,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Internet. In Steven G. Jones (eds.),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pace. London: Sage.

Bettig, Ronald V.

1997 The Enclosure of Cyberspac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4:138-157.

Braudel, Fernand.

1977 Afterthoughts o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armel, Erran.

1997 American Hegemony in Packaged Software Trade and the “Culture of Softwar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3(1):125-142.

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Hawkins, Richard.

1996 Standards f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Negotiating Institutional Biases in Network Design. In Robin Mansell and Roger Silverstone (eds.) Co mmunication by Design: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p. 157-186)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melink, Cees J.

1994 The Politics of World Communication: A Human Rights Perspective. London: Sage.

Mandon, Shirin.

1997 Information-Based Global Econom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Bangalor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3(3): 227-243.

Mansell, Robin.

1996a Designing Electronic Commerce. In Robin Mansell and Roger Silverstone (eds.) Communication by Design: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p. 103-128)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b Network Governance: Designing New Regimes. In Robin Mansell and Roger Silverstone (eds.) Communication by Design: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p. 187-212)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hesney, Robert W.

The Internet and U.S. Communication Policy-Making i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Winter, pp. 98-124.

Mosco, Vincent.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owlana, Ha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