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9 16:03:00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环节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中原工学院属于二类本科院校,计算机学院目前开设三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在2007-2008学年,中原工学院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培养计划修改和制定,随后又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课程研讨。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和建设者,我们根据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和调整。

2培养计划修改的必要性

步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出现了生源质量和就业率下降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专业来讲,绝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学习了一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外还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这就使得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身的专业优势[1]。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十分明确、服务面向和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培养计划制定不合理、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陈旧等方面,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专业自豪感,对所学专业存在畏难情绪。外部不利的因素短时间难以改变,因此要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主要应从解决内在原因着手。为此,根据我校的招生及就业状况,我们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

3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规格

根据我校办学层次要求,我校先后下发多个关于进行培养计划修订的文件,认真研讨了CCC 2005,调研了兄弟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情况,如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等,参考他们的培养计划,并结合我们的专业定位,制定出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运行及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1知识结构

(1) 社会科学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英语、数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等知识。

(3) 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包括专业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Windows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等知识。培养学生的系统认知、系统实现、开发应用能力。

(4) 专业方向知识:按照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嵌入式系统设置3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方面的能力,有所专长,发展有方向。

3.2能力结构

(1) 专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应具有的技能包括:①分析、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学生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学习,如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等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进行保证;②学生具有分析、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能力,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方向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践环节进行保证。

(2) 专业特色方向的能力

在全面掌握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必须在3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嵌入式系统)中任选一个专业方向。

(3)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毕业生能够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灵活、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分析、设计和开发以及运行维护。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和实践环节保证。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也是适应计算机快速发展的需要。

(4)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学习中的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协助,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3.3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4课程设置

教学总学分(学时)为186学分,2412学时。其中必修课115学分,1902学时,占77.1%;专业限选课25学分,375学时,占16.8%;专业任选课分,135学时,占6.1%;实践环节37学分,37周。

CCC2005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为CS、CE、SE与IT四个课程方向。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时及开课学期如表1所示。以往教学执行中老师和学生普遍反应专业课课程设置偏后,前两学年专业课少,大三专业课偏多,使得对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不牢靠,为此我们将一些专业课适当前移。

依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服务面向以及培养目标,结合社会上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我校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如表2所示,每个专业方向的第一门课程是考试课,学生选择了一个专业方向后,其他两个方向的课程也是其任选修课,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实践环节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对于每一个专业方向的具体要求为:①计算机网络方向培养计算机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管理能力。②电子商务方向培养电子商务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以及物流管理能力。③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嵌入式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能力。

5教学环节

5.1理论教学环节

由于理论教学环节重点在课堂教学环节上,因此上核心课程的教师必须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每一门核心课程由3~5名老师承担,年轻老师由老教师帮带,定期进行教学反馈,及时进行教学改进。增加一门“新技术讲座”任选课,由教授或者博士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进行讲解,该课程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学生普遍反应效果较好。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培养计划中增加两个学分的“科研学分”,引导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必须在课外获得一定的成果,而且成果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才能获得“科研学分”,这对于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近几年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大多数高校都选用国内主流的教材作为考研参考教材,因此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都选用国内和国际上流行的主流教材,对于非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可以选用自己编写的教材。

5.2实践教学环节

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有实验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环节对学生是一个综合性锻炼的机会,要求学生从工程的角度进行考虑和设计,考核时不仅要看程序的运行,更重要的是要看设计思想和程序代码及逻辑,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一个学生做出来其他同学就都拷贝的现象。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题目事先要进行筛选和评议,根据课程设计的时间长短,题目的难度要进行相应调整,偏难和偏易都不合适。

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力度。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即一些考试成绩高的同学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而考试成绩中等的一些同学实践动手能力往往较强。为此,我们加强了实践考核,通过机考、提交一个完整系统的程序代码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

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选择一种开发语言和开发平台,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和以后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目前流行的开发语言和开发平台有多种,学生不知该如何选择。为此,我们开设了C/C++、Java、C#等高级语言课程。由于针对不同的应用,每种开发语言和平台都有其长处和不足,作为任课教师应熟练掌握几种开发语言和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

毕业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接受工程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经过该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毕业设计题目要先进行审批,在难度适宜的情况下,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际应用性,并力求有所创新。通过审批的毕业设计题目都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在做好校内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提出申请到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获得批准后,就由校外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同时配一个校内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毕业论文的批改以及负责毕业答辩的事宜。到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一般是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都是公司里的实际工程项目,是较好的实际锻炼机会。为了做好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我校将毕业设计时间设置为一年,在时间上对做好毕业设计给予了保障。

6结束语

中原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办了多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使得教学环节不断完善,毕业生的整体知识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一次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在逐年提高,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 陈平, 张铭, 朱敏悦. 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 计算机教育,2004,(08).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164-02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现代科技信息服务作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及科技信息工作者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创新资源与信息,促进高校发展

院校建设需企业科技资源的支持,立足于现有优势科技资源,探索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结合,以联通产业研发、融通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畅通要素流动为突破口,以贯通中介服务、互通资源共享为保障,营造研发有力、转化顺畅、交易活跃、服务高效的大环境,加强高校信息化,努力形成具有六安特色的立体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科技成果、技术专家、科技文献、共享仪器、专利成果、技术需求、投融资信息、科技中介机构、政策法规等创新资源数据库,并与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其它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相互链接,形成各类创新资源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为我市企业搭建科技信息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面向企业和院校开展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高校人才资源等各类信息。

2 打造专家和经纪人队伍,加强院校科技人才培养,充实科技人才库

经高校特训或外聘的形式建设一支专家队伍。形成集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谈判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分析检测服务、法律/财务咨询服务、资产评估服务、自动化及网络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专家团队。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培训一批技术经纪人,请外面专家来开展各类专业讲座,提升高校学生的业务水平,挑选技术服务骨干送出去培养。

3 发展新型教育体系,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探索“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上下联运、联合互助”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在区域内与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孵化器、产业协会、重点企业、各类中介机构、投融资机构合作,建设基层服务站,由基层服务站的专业人员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专家、设备、文献等各类科技基础资源支撑,开展技术咨询、产学研对接、技术交易、投融资咨询、平台资源利用培训、技术成果推介交流等服务。

3.1 校企特色服务模式

3.1.1 “培训+收集+走访”模式

站点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各类免费培训班,一方面提高了站点在高校的认知度及美誉度;另一方面收集了大量企业基本信息,然后根据所收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信息库,定期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服务。通过此种模式的建立站点逐步完善了企业技术信息需求库的建立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1.2 “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

站点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及扩大服务范围,更全面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逐步建立了“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先后与金融机构、财务咨询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及金融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财税、科技咨询、企业内训、融资担保等一条龙服务,全方位解决企业困难,与此同时,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3.1.3 “传帮带+保姆”服务模式

针对我地区中小企业对科技政策及科技项目等信息渠道闭塞等问题,站点逐步建立“传帮带”服务模式,即站点负责传达各级科技政策信息,帮助企业分析信息,凝练科技成果及技术需求,带动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及成果转化、对接。通过各类形式的服务模式综合对本地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逐步形成企业的“贴心保姆”。

3.1.4 “桥梁+纽带”服务模式

通过站点将企业向外进行推介,同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向企业介绍,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2 通过不同平台开展服务,共促校企合作

3.2.1 网上服务

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网上信息资源涵盖了各种创新资源数据库,上连国家及安徽省各类数据库资源,下接六安市各类特色创新服务平台及基层服务站,形成上下贯通的资源共享体系,为企业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科技文献及共享仪器资源等各类信息。为校企提供创新要素供给、为研发载体提供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服务。

3.2.2 网下服务

通过建立基层创新服务站整合各种创新服务资源,发展技术转移合作伙伴,建设创新服务工作体系,协同合作,为企业创新链各个环节所需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建设专家队伍、技术经纪人队伍及高效人才队伍,提升站点自身能力及科技服务水平。

4 企业发展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

一是强化学生挖掘创新信息的能力。通过走访企业,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并提供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通过专家咨询指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及创新销售策略等,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加快自身发展。

二是高校才人必须有做好科技信息服务的决定。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信息服务,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有的放矢,提高服务效率。要坚持走访企业,到第一线挖掘技术需求,开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需求调研、技术需求鉴别、技术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等工作,并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甄别、筛选与,并请专家为企业会诊,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

三是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院校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通过举办各种高校人才创新服务培训,帮助企业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参与举办各类技术交易对接会,成果会、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促进高企之间信息和成果的交流;提供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投融资、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真正为企业搭建科技路路畅通平台和高校才人输出。

5 校企协同合作,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

5.1 围绕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利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省内外各服务平台的协同合作,集成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伙伴寻找、技术转移、技术商业化及后续服务。帮助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高校人才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5.2 人才需了解在企业要求依靠行业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服务

高校培训中要强调企业发展重点,行业技术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有效形式,也是整合行业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主要方式。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设置行业技术中心定位:通过服务广大中小型企业,服务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解决,使其努力成为同行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枢纽。

5.3 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服务,使高校输出人才对企业有新的认识

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立足支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深化认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深入研究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产学研用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三大载体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加强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有序展开。高校人才要大胆提出疑问,协助企业发展并加强自身能力。根据不同行业、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鼓励探索推进技术创新的多种有效模式。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才人培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需高校学生的不断探讨而升华。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院校要强化训练。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3)

1.1健全的法律或规章制度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法律手段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出台了《史密斯—利弗法》等法律法规帮助美国建立了“教学、科研、推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质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法》和《农业改良助长法》等法律的颁布开始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制度,也使得日本更加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印度农业大学《规划法》确立了其农业教育体系。中国台湾也出台了《台湾省农业推广实施办法》、《实施要点》等规章制度指导农业科技推广和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

1.2科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关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研究中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具有科学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美国政府在联邦农业部、各州、各县都设有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各部门之间联系紧密,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同时,美国建立了以“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政府或当局领导、各级部门组织相互协调的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各级推广单位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教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形成科学、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能系统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

1.3与时俱进的高校教育体制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高校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教育体制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质量。美国赠地学院的运行机制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美国高校开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项目,为培养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提供了渠道,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现代化。日本众多与农业相关的高校,农业教育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向多元化与综合型发展,日本农业高校在如何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培养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值得推广借鉴。因此,中国始终要把农业高校作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断改革并完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招生标准、培养方案上围绕农村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做出适时调整。

1.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在农业科技推广人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参加农业生产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农业生产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提升推广人员掌握农业科技并进行全面推广的能力。日本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上更加看重个人的实践能力,要求推广人员或学生先进行一定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再学习有关知识。印度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上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中国目前培养模式还是过多地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广大高校与教育培训部门应当结合实践教学,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带到田间地头,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实际农业生产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用最直接的方法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到农村,真正实现先进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需求的无缝对接。

1.5多元化培养路径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通过长时期的实践与应用,不仅已趋于多元化,而且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国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供了多种选择项目,同时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灵活安排开学时间。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教学方式不仅是集中在学校进行学习培训,而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培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此外,这些国家和地区高校或科研机构通过短期培训、定期培训的教学方式对在职技术推广人员、基层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推广水平。

2.加快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2.1探索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新体制,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面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增长缓慢的现象,必须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制。国家层面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明确各部委,各省、市、县,以及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责任。地方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现状,依托高校与培训机构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因地制宜地探索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机制。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要从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出发,瞄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农村改革的热点、重点与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农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所需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与新手段,因校、因地制宜地完善并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不同层次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一批懂理论、有技术、会推广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目前,部分高校中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正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典范。

2.2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服务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加快了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要在高校农业科技扎根农村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将高校院所、地方政府、农业企业与广大农民通过这一全新平台紧密地结合起来。安徽农业大学利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平台,打造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合作新模式,改变了依据农业科技项目提供服务的传统方式,由合作双方共同设立固定岗位、固定编制、固定人员服务“三农”。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期新阶段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2.3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壮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

将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到农业中,不仅要依赖科技专家,更要重视不同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素质培养上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方向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特别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推广经验的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基层熟练从事农业工作人员等不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区别培养,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农广校和短期进修培训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分别为其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发展路径,有层次提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有效发挥不同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能力。

2.4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法律体系,充分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权益

当前中国与农业科技推广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收入得不到保障,也造成了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不断减少。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法律体系建设,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多渠道法律保障体系和规章制度。紧密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在培养上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机制、在考核上制定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业绩激励机制、在工作上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应用平台,在生活上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充分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权益。让更多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4)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现实条件和现有水平,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将是把现有高职教育定位于专科,应用型本科定位于高职本科,促进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有效衔接,无疑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和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合理的选择。而二者的衔接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专科升为本科制度衔接,它涉及的面比较广,既包括国家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等制度层面的重新构建,更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一场教育观念的大变革,是高职专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主体行动的协调与配合。

一、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段人才培养实施依据

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技术方面的培养,体现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全面发展。因此,根据我国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发达美国、德国和我国发达地区办学成功经验,针对我们自身的建设基础和建设条件,构建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解决目前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段人才培养实施目标

为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当地“转方式、调结构”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职与本科联办“2+2”分段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本科教育,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基础,以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按照企业业务重构和序化教学内容,打破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与创新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具体目标包括:

1.构建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2+2”分段培养层次的整体职业教育人才系统培养体系,形成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高职、本科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2.重构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加强各有侧重的技能训练,避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叠、能力倒挂的现象,建立灵活的弹性学分制,实现高职、本科教育的柔性衔接。

3.改革考试方式,使高职入学考试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适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

4.构建高职、本科衔接质量监控机制,贯穿高职、本科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5.完善专本衔接、实践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6.遵循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律,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学科课程、项目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技能、技术应用和物流管理方案设计能力培养;

三、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段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在学制结构、课程结构、技能训练、考试方式、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形成机制。

(一) 建立管理机制, 做好顶层设计

做好项目的协调工作,由当地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了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领导小组。组长由双方的院长担任,成员由两校分院领导、教务处及系部领导组成。为做好专本一体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成立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工作小组。

(二)采用 “2+2” 分段培养模式

统筹协调高职、本科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前两年(专科段)在高职院校学习,后两年(本科段)在本科院校学习,实习分段联合培养,明确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由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制定,整体设计两个阶段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两年专科结束后,颁发专科学历;转为下一阶段后,注册专升本学籍,两年本科段结束后,注册本科学历。

(三)构建实践导向的专本衔接课程体系

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总体思路上一是高职本科的课程模式将从学科体系导向走向实践能力导向。二是整合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使二者相互融合。三是专业技术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从相互分离走向相互整合。在实践导向的课程中,技术课程和文化课程都围绕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展开,彼此之间从一种分离的状态走向一种整合和服务的关系,并且文化基础课程越来越体现出为技术课程服务的功能。

(四)实行高职、本科各有侧重的能力的培养

高职层次主要培养从事企业业务精操作及基层管理工作。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教学内容,侧重学生对企业实际业务操作流程的掌握和熟悉所从事相关工作岗位行为规范和标准。应用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侧重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职业素质高,理论基础厚,技术水平硬,应用能力强,适应多个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层次在学生能力培养上,重在常规业务操作、技能性实践能力, ,即运用娴熟的技术,按照既定行业、企业规范操作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强调技术熟练性、规范性。应用型本科注重全面、系统的专业思维训练,培养技术性的实践能力,重在非常规操作。

(五)实行一体化的专本衔接学生管理机制

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同时也要在本科院校教务系统注册,以便本科院校全程跟踪与管理学生的学习状况,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各校配备专职导员与兼职专业导员负责学生的管理和专业学习指导。在高职2年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授课内容,并且成绩合格者可以选择进入本科学院继续下一阶段学习。如果2年内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高职阶段学习要求的学生不得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六)构建高职、本科贯通式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高职、本科职贯通式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是提高高职、本科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高职、本科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科要提前介入高职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高职、本科教育质量监控评价网络,建立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机制把发现的问题、对高职的教学建议等及时向高职学校进行反馈,实行质量监控前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推进贯通式培养模式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联办,我们从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已从制度层面主导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引导高职专科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育人,这势必要求高职专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打破传统观念桎梏,走向教育理性,准确定位、协同合作,共同破解其面临的发展困境。(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5)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以后,一线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传统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所难以培养的,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以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完整体系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到20世纪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与此同时,我国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工占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对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制约。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到2009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9761所,在校学生4640.91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14401所,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8.39%,在校生2195.1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2%。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高职高专1215所,占普通高校的52.71%),在校生2145万人(高职965万人,占普通高校的4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院校数和发展规模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各层次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法,多数情况下将人群分为四大类型:(1)学术型人员(科学型、理论型、指导型)。主要由科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归纳总结科学理论和知识;科研发现客观规律;将成果表现为科学原理或学术思想。(2)工程型人员(设计型、决策型、组织型)。主要由科学应用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把科学原理演变成自然工程或社会工程的设计、规划、决策和指挥;规划、决策,包括全局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指挥;关键性技术开发。(3)技术型人员(工艺型、执行型)。主要由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或成果;工作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工作包括了局部的资源分配和管理组织;需具备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需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4)技能型人员(技艺型、操作型)。主要由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的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与完成的设计,规划与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和成果;在生产第一线的具体岗位上工作,直接负责产品的生产或者成果的形成,完全是操作性和执行性的;需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熟练的经验技术、动作技能和服务品质(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根据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结合中国对“人才内涵技术劳动者也是人才的界定”,还可以增加技术劳动者(工作型)这一层级。它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或劳动部门进行针对性的专门短期培训,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某一具体工作岗位上完成某项专业工作的任务和操作,对某项技能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2.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体系。应用型人才是指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突出、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主要由职业教育类型来培养完成,其完整体系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属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人才,本身包括了高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研究生等几个层次。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与探索:(1)初级职业教育。主要由分布在县一级的职业中学、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服务“三农”为对象,目前每年完成着上亿人次的农民工培训。(2)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各级职业高中、技校、中专和州市以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养城乡产业一线需要的技术工人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3)高等职业教育。一是高职高专教育。主要由目前独立设置的一千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来实现,主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二是高职本科教育。主要由目前六百多所设置有职业技术学院的本科院校及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十万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三是高职研究生教育。主要由目前具有相关专业硕士点的本科高校来实现,主要以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千计的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

1.进一步构建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规范和完善初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县乡一级职业中学、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加大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和资源的建设力度,增加和丰富教育及培训内容,规范教育及培训标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农”问题解决、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和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对教育新理念和新政策的认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一半以上的发展和稳定,为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系统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规模接近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的关键在于真正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于贯彻实施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相关精神,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四是扩大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本科的规模。高职本科也称应用本科,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本科层次,它由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是顺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的要求,是对教高[2006]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精神的贯彻与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和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激励与促进。中职、高职的大发展一方面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打开通道和提升层次;另一方面也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培养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它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能够在我国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类型。

做好试点与规范工作。为防止一哄而上,遴选一批办学理念先进、思路清晰、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已有应用本科专业、特色和成果突出的本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作为试办高职本科的试点。对试办高职本科的学院有明确的办学指标要求:(1)办学模式切忌套用普通本科模式,应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三是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路子;四是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五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模式,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法手段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2)人才培养目标严格区分同一类型不同层次培养目标,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高职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3)专业培养模式确立“大类宽口招生,基础学,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层次的基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平台教学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以专业模块教学发挥专科针对性的优势,实现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4)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柔性专业方向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要求;柔性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职业性特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现技术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可持续性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5)专业课程教学安排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6)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发跨学科及文理渗透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开发隐性课程,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行为素质养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是深化改革本科高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现有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硕士的培养引导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尽快研究设计构建专业博士的培养框架,努力构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

2.研究设计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和规格客观上要求有明确的区别,各层次培养的目标应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广度、深度和高度要求而确定。本文在这里仅提供一个近期和中期性的参考意见。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6)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以后,一线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传统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所难以培养的,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以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完整体系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到20世纪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与此同时,我国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工占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对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制约。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到2009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9761所,在校学生4640.91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14401所,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8.39%,在校生2195.1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2%。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高职高专1215所,占普通高校的52.71%),在校生2145万人(高职965万人,占普通高校的4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院校数和发展规模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各层次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法,多数情况下将人群分为四大类型:(1)学术型人员(科学型、理论型、指导型)。主要由科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归纳总结科学理论和知识;科研发现客观规律;将成果表现为科学原理或学术思想。(2)工程型人员(设计型、决策型、组织型)。主要由科学应用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把科学原理演变成自然工程或社会工程的设计、规划、决策和指挥;规划、决策,包括全局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指挥;关键性技术开发。(3)技术型人员(工艺型、执行型)。主要由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或成果;工作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工作包括了局部的资源分配和管理组织;需具备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需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4)技能型人员(技艺型、操作型)。主要由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的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与完成的设计,规划与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和成果;在生产第一线的具体岗位上工作,直接负责产品的生产或者成果的形成,完全是操作性和执行性的;需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熟练的经验技术、动作技能和服务品质(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根据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结合中国对“人才内涵技术劳动者也是人才的界定”,还可以增加技术劳动者(工作型)这一层级。它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或劳动部门进行针对性的专门短期培训,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某一具体工作岗位上完成某项专业工作的任务和操作,对某项技能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2.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体系。应用型人才是指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突出、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主要由职业教育类型来培养完成,其完整体系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属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人才,本身包括了高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研究生等几个层次。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与探索:(1)初级职业教育。主要由分布在县一级的职业中学、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服务“三农”为对象,目前每年完成着上亿人次的农民工培训。(2)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各级职业高中、技校、中专和州市以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养城乡产业一线需要的技术工人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3)高等职业教育。一是高职高专教育。主要由目前独立设置的一千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来实现,主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二是高职本科教育。主要由目前六百多所设置有职业技术学院的本科院校及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十万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三是高职研究生教育。主要由目前具有相关专业硕士点的本科高校来实现,主要以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千计的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

1.进一步构建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规范和完善初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县乡一级职业中学、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加大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和资源的建设力度,增加和丰富教育及培训内容,规范教育及培训标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农”问题解决、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和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对教育新理念和新政策的认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一半以上的发展和稳定,为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系统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规模接近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的关键在于真正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于贯彻实施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相关精神,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四是扩大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本科的规模。高职本科也称应用本科,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本科层次,它由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是顺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的要求,是对教高[2006]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精神的贯彻与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和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激励与促进。中职、高职的大发展一方面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打开通道和提升层次;另一方面也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培养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它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能够在我国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类型。

做好试点与规范工作。为防止一哄而上,遴选一批办学理念先进、思路清晰、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已有应用本科专业、特色和成果突出的本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作为试办高职本科的试点。对试办高职本科的学院有明确的办学指标要求:(1)办学模式切忌套用普通本科模式,应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三是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路子;四是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五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模式,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法手段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2)人才培养目标严格区分同一类型不同层次培养目标,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高职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3)专业培养模式确立“大类宽口招生,基础统一教学,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层次的基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平台教学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以专业模块教学发挥专科针对性的优势,实现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4)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柔性专业方向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要求;柔性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职业性特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现技术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可持续性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5)专业课程教学安排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6)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发跨学科及文理渗透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开发隐性课程,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行为素质养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是深化改革本科高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现有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硕士的培养引导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尽快研究设计构建专业博士的培养框架,努力构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

2.研究设计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和规格客观上要求有明确的区别,各层次培养的目标应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广度、深度和高度要求而确定。本文在这里仅提供一个近期和中期性的参考意见。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7)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以后,一线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传统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所难以培养的,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以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完整体系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到20世纪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与此同时,我国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工占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对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制约。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WWW.lw881.com明确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到2009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9761所,在校学生4640.91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14401所,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8.39%,在校生2195.1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2%。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高职高专1215所,占普通高校的52.71%),在校生2145万人(高职965万人,占普通高校的4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院校数和发展规模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各层次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法,多数情况下将人群分为四大类型:(1)学术型人员(科学型、理论型、指导型)。主要由科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归纳总结科学理论和知识;科研发现客观规律;将成果表现为科学原理或学术思想。(2)工程型人员(设计型、决策型、组织型)。主要由科学应用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把科学原理演变成自然工程或社会工程的设计、规划、决策和指挥;规划、决策,包括全局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指挥;关键性技术开发。(3)技术型人员(工艺型、执行型)。主要由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或成果;工作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工作包括了局部的资源分配和管理组织;需具备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需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4)技能型人员(技艺型、操作型)。主要由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的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与完成的设计,规划与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和成果;在生产第一线的具体岗位上工作,直接负责产品的生产或者成果的形成,完全是操作性和执行性的;需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熟练的经验技术、动作技能和服务品质(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根据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结合中国对“人才内涵技术劳动者也是人才的界定”,还可以增加技术劳动者(工作型)这一层级。它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或劳动部门进行针对性的专门短期培训,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某一具体工作岗位上完成某项专业工作的任务和操作,对某项技能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2.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体系。应用型人才是指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突出、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主要由职业教育类型来培养完成,其完整体系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属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人才,本身包括了高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研究生等几个层次。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与探索:(1)初级职业教育。主要由分布在县一级的职业中学、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服务“三农”为对象,目前每年完成着上亿人次的农民工培训。(2)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各级职业高中、技校、中专和州市以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养城乡产业一线需要的技术工人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3)高等职业教育。一是高职高专教育。主要由目前独立设置的一千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来实现,主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二是高职本科教育。主要由目前六百多所设置有职业技术学院的本科院校及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十万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三是高职研究生教育。主要由目前具有相关专业硕士点的本科高校来实现,主要以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千计的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

1.进一步构建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规范和完善初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县乡一级职业中学、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加大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和资源的建设力度,增加和丰富教育及培训内容,规范教育及培训标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农”问题解决、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和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对教育新理念和新政策的认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一半以上的发展和稳定,为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系统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规模接近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的关键在于真正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于贯彻实施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相关精神,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四是扩大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本科的规模。高职本科也称应用本科,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本科层次,它由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是顺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的要求,是对教高[2006]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精神的贯彻与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和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激励与促进。中职、高职的大发展一方面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打开通道和提升层次;另一方面也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培养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它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能够在我国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类型。

做好试点与规范工作。为防止一哄而上,遴选一批办学理念先进、思路清晰、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已有应用本科专业、特色和成果突出的本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作为试办高职本科的试点。对试办高职本科的学院有明确的办学指标要求:(1)办学模式切忌套用普通本科模式,应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三是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路子;四是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五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模式,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法手段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2)人才培养目标严格区分同一类型不同层次培养目标,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高职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3)专业培养模式确立“大类宽口招生,基础统一教学,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层次的基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平台教学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以专业模块教学发挥专科针对性的优势,实现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4)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柔性专业方向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要求;柔性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职业性特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现技术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可持续性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5)专业课程教学安排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6)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发跨学科及文理渗透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开发隐性课程,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行为素质养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是深化改革本科高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现有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硕士的培养引导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尽快研究设计构建专业博士的培养框架,努力构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

2.研究设计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和规格客观上要求有明确的区别,各层次培养的目标应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广度、深度和高度要求而确定。本文在这里仅提供一个近期和中期性的参考意见。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8)

为探索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3年1月教育部启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重点项目,全国掀起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的浪潮。作为转型发展的主体,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仍属探索阶段,故研究和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凸显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首先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认为其人才培养理念及体系构建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此为目标构建包含R到ㄉ琛⒖纬烫逑怠⑹导教学、培养环境在内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及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1]。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凸显“应用性”特征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其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与“研究”大学和高职高专“技能型”大学有本质区别,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特征方面体现出“应用性”特征: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社会服务方面,强调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输送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遵循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原则,强调教育呼应地方经济或行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合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基础牢、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及较强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目标定位决定其培养体系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总原则。

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设置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专业建设水平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特点是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应以市场发展动向为风向标,紧密围绕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专业设置应体现明显的职业针对性,且具有相对稳定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立足点不在于发展学科,不追求学科门类齐全,而在于以学科支撑发展应用型专业。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主张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历史发展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应用型专业。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应基于充分的调研论证基础,并充分考虑学科根基和办学定位,科学规划,不断优化。

(二)设计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依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又不能满足于职业教育“够用”的标准。应用型本科人才对于理论的要求应该是“坚实”,既不过深又不过浅,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并着重于将其转化为实践[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比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比普通教育本科人才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要构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实际,实现基础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的结合,以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首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针对专业对应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知识的广度和交叉融合,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将课程体系模块化。打破按学科设计教学内容的框架,将应用型本科课程按基本知识、基本素养、操作技能等能力培养进行模块化重构,做到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具体可分为通识模块、基础模块、方法论模块、实验模块。通识课程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品德、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础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思维,为后续的专门知识学习打基础;方法论课程模块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所需的方法、技术;实验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

再次,重构课程比例和内容。在课时安排上,调整理论授课课时与实验实践课时的比例,适当在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源上倾斜;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适当裁并课程,合理整合内容相关度较大的课程,更新、设计和开设全新的课程。

(三)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实践教学体系能否支持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坚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坚持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具体来说,应有效开发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相应设置成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课内实训或实验的方式开展与基本技能和初步综合技能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开放实践的形式开展涉及高级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将核心或主流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开设为必修课,将新兴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开设为选修课,将能力拓展或深度提升的教学内容开设为课外的开放实践。此外,学校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开放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实施创业项目。

(四)创造促成职业能力素质发展的环境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持续改进,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专业师资队伍、畅通素质拓展渠道来支持人才培养。

1.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办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力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有相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中获得,也只有在实际工作场所中才能将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传授给学生。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在实践教学、师生培训、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将校企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构筑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学校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作为重要参考来设置和优化专业,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作为重要依据来编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征求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与企业联合开发技术应用项目,保证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新颖性和师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依靠企业开设实训实习基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邀请企业名家进行技术示范和就业指导,保证毕业生就业创业道路的畅通。

2.打造职业能力本位的师资团队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求专业教师掌握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求教师掌握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状况,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教师应由业务素质高、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构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打造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师团队:“走出去”是定期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技能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的指导能力;“引进来”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高级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师,开展讲座或技术指导,满足专业教学多样化的要求,实现学与用紧密结合。

3.畅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素质拓展渠道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个方面共同完成,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创新思维、发展职业能力和学生竞争力的关键。素质拓展一般包括思想道德、职业素养、身心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等。应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调的应用型、职业性特点,通过拓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艺术文化节、职业论坛、职业技能大赛、辩论赛、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和创新,锻炼职业能力。此外,要重视职业和就业指导教育。根据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及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确定指导工作重点,合理安排指导内容。前移职业与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发挥潜能,为就业做足准备。

三、结语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也是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岗位能力、专业能力,还要有行业能力、综合能力、创业能力。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更新的应用型人才观念植入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构筑起开放且不断创新的教学体系,才能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全新局面,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3]李烨阳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研究[J].才智,2012(13).

[4]李定清.关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杨文,罗曼予,陆巍.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视角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探讨[J].传承,2011(8).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9)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技术本科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鄂甜,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06-06

2014年5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该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又联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层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就“人才培养层次”提出了明确的“两步走”目标,即到2015年,“初步形成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层次结构更加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在职业教育内部,建立从中职、专科到本科,层次结构科学合理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而要构建层次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确立各级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层级分明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既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

本文将以“‘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的人才定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分层解析的横向视角,将以英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资格框架”作为纵向视角,对职业教育体系内各级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层解析”,分析各自分工,研究各自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规格,构建从中职、专科高职到应用技术本科,各层次定位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一、基于“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人才定位

(一)“科学-技术-生产”链条

在当代大工业生产时代下,“科学-技术-生产”这一价值链条构成了现代生产的基本过程。[1]在这一价值链条中,涉及了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及其相应的复杂的社会分工。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各类教育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都能找到各自相应的位置,相应领域的社会分工成为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教育划分的基本依据。因此,一方面,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类各级教育应以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完整覆盖“科学-技术-生产”这一谱系中的位置(见图1)。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由于过于强调“应用工程教育”,造成“应用技术教育”的缺位,以及应用技术人才的过度匮乏;另一方面,各类型、各层次教育要明确所培养的人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上相对应的位置,并据此确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结构。

(二)四个基本领域

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我们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分别是“科学”领域、“科学—技术”领域、“技术-生产”领域和“生产”领域。在纯粹的“科学”领域中,从事职业活动的人是科学家、理论家,主要负责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等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属于应用工程人才,一般被称为工程师,主要负责应用科学知识进行产品的设计、规划和决策等,因此,需要具备较为宽厚的科学理论知识。在“技术-生产”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属于应用技术人才,主要负责应用技术,对生产现场进行统筹管理、指导监督等。因为工作地点经常在生产现场,所以也可称之为“现场工程师”。这类人才需要掌握综合的实践技术技能,同时,还要具备深厚全面、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生产”领域直接负责生产工作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技术员或技术工人,需要具备更高的操作技能水平。

(三)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定位

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应用技术本科、专科高职应都以“技术-生产”领域为目标,其中应用技术本科应更侧重于技术领域,在“技术-生产”领域中更接近“技术”领域的位置,培养的人才要求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知识解决生产现场一些不确定的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等工作。因此,要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对一般生产流程、工艺也要有所掌握,同时,要求能够进行一般生产实际操作,但不必非常熟练。因此,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应强调“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其中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应用性”,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性的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且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应用技术本科相比,专科高职教育应更侧重于生产,在“技术-生产”领域中更接近“生产”领域的位置。培养的人才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具备“能够运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但与中职教育相比,专科高职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胜任当前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而且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具备适应未来发展变化岗位的综合能力。因此,专科高职教育应更强调“实践性”、“技术性”这两个基本特征。

中职教育则直接以“生产”领域为目标,为生产领域培养在生产一线进行熟练常规工作的技术员或技术工人。与应用技术本科和专科高职相比,中职培养的人才能力要求相对单一,对技能力求“规范熟练”,对理论知识只求“必需够用”,因此,中职教育应体现“实践性”特征。但同时,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2],部分学生有继续升学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中职教育也应体现“基础性”特征。

二、基于国际资格框架视角

从国际视野来看,发达国家普遍将建立涵盖范围广泛、层级结构完善的资格框架体系作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英国、欧盟的资格框架为代表的国际资格框架作为一个“分层解析”的纵向视角,分析国际资格框架中3-5级资格标准,以期确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我国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与国际资格框架中的3级、4级、5级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①,但它们三者都是涵盖在3-5级教育范围内,专科高职教育又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分析国际资格框架中3-5级资格标准,研究其分层的基本理念和趋势,对确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CF

英国自2011年起,修订原《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NQF),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简称QCF),成为目前英国唯一的资格框架。QCF中依据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和自主与责任的不同而划分为九级,分别为入门级和1-8级。[3]QCF中3-5级资格标准见表1。

(二)欧盟资格框架EQF

2008年4月23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正式通过欧盟资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EQF)。欧盟资格框架以学习结果为基础把资格标准分为8个层次,跨越各个教育阶段,能够有效认证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公民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流动,推动终身学习的实现。每一层次分别描述了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的学习成果,即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分别在EQF中的3-5级范围内,三个层级的资格标准见表2。

(三)QCF与EQF的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和《欧盟资格框架》中与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相关的3-5级资格标准,可以发现两者具有以下共同点:(1)突出学习结果导向。QCF和EQF均强调以学习结果为标准建立统一的资格系列,即将资格标准表述为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学习结果。(2)均将资格标准划分为三个维度。QCF中每一层次的学习成果用“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和自主与责任”三个维度表述,而EQF中统一用“知识、技能和能力”形式呈现。虽然,QCF与EQF在这三个维度的划分策略上稍有不同,EQF中以更直接地形式强调学习者“独立、负责”的能力与水平,但都涵盖在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中。(3)强调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不同层级的学习者在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资格标准均可表述为“能够完成不同复杂程度、不同范围等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强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独立承担责任、对个人及相关他人负责的能力,以及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的能力。

从“工作任务”角度,QCF与EQF中3级至5级的资格标准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有以下三点:(1)从3级至5级,工作任务的性质上,技术性逐渐增强,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此外,刚性的工作任务和日常性的工作活动越来越少,任务的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逐渐增强。(2)从3级至5级,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求学习者需要综合运用越来越全面、甚至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更加综合复杂的、弹性化的工作任务。(3)从3级至5级,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独立并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所赋予的责任和权利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从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个维度分析,QCF与EQF中3级至5级的资格标准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知识维度来看,从3级至5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量在逐渐增多,学习者应具备更全面宽泛、更综合复杂、甚至跨学科领域的知识。(2)从技能维度来看,简单地执行性的、刚性的操作技能含量在逐渐减少,要求学习者创造性的、专业化地完成综合、不确定的工作任务的能力逐渐增强。(3)从能力维度来看,对学习者的团队评价、管理和监督能力要求增强,对具体复杂、不可预知的工作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

(四)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格标准

通过以上关于QCF和EQF的综合比较分析,借鉴QCF和EQF中3-5级资格标准确立的分层理念和方法,本文尝试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适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格标准(见表3)。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要素分别是:人才类型、人才层次和人才规格。[6]三个要素的统一体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人才类型定位,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与其他类型教育相区别的最本质特征,体现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的任务分工。人才层次定位,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各自分工,避免各层次职业教育交叉重复。职业教育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资格标准,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7,8]。

结合上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要素,并基于“‘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的人才定位”和“国际资格框架”两个视角的分析结论,构建我国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见图2)。

从“类型”要素来看,我国中等、专科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均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与“技术——生产”相关的领域,三个层次人才都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只不过工作岗位分工和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说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均定位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

从“层次”要素来看,可以简单地说,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这里的层次高低,从表象上看是各层次人才的能力水平、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高低不同,但本质上却是各层次人才的工作分工不同导致的所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的类型、复杂程度、综合化程度以及工作情境的不可预知程度的不同。

对于具体“规格”要素,即各层次教育毕业生应具备的资格标准,将分“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具体呈现,前面表3中已经有所分析。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体系内,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如下:中职教育是为生产领域培养能够完成熟练常规生产的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高职教育是培养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应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生产、并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中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现场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注释:

①中职与国际资格框架中的3级教育相对应,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应5级教育,属于5A2范畴,而4级教育属于高中后、高等教育之前的一个教育层级,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真正意义上的4级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建立和发展。

②图中KSC分别代表表述规格的三个维度:知识、技能和能力,KSC-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则分别代表三个层次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方面所应达到的资格标准,如K-中职:代表中职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0-46.

[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教发[2014]6号,2014.

[3]刘育锋,等.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与实践——英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借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63-65.

[4]吴雪萍,张科丽.促进资格互认的欧洲资格框架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102-106.

[5]谷峪,李玉静.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25):84-89.

[6]黎荷芳,查吉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20-27.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10)

关键词:

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模式;就业能力

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根据往届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及就业相关企业对毕业生能力及素质的反馈,在对企业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以“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此目标确立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通专结合、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围绕“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培养目标,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在与国内其他开办此专业的工科院校进行交流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确立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专业发展道路,确定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借鉴CDIO、能力本位和产学研教育模式的“通专结合、理实并重”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社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个人道德素质以及各种就业能力。

2.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质量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社会服务为宗旨、互惠共赢促产学合作”的四大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前期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划分“教育游戏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影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育培训”四大人才培养方向,并根据这些方向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指导后期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模块划分重组。

3.构建“厚德博学、厚基础、重提高”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前期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将对学生的培养划分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两个阶段。根据这两个培养阶段和前面所确立的四大人才培养方向,以“基础性、全面性、服务性、灵活性”为原则,以“厚德博学、厚基础、重提高”为主线来构建课程体系。“基础性”是指课程体系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逐渐辐射其他课程。“全面性”是指课程建设要以四大人才培养方向为导向,四大研究方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课程。“服务性”是指课程体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真正实现为教师、学生服务“。灵活性”是指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课程资源要便于二次开发,最终达到课程体系服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4.构建架构于“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之上的理论教学体系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之后,架构基于“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之上的教学体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围绕“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来进行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5.构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项目实践、校企合作”四维一体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本文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项目实践、校企合作”四个维度出发,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验教学——学生从学习教育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知识课程入手,通过实践教学,具备基本实践能力,能独立自主地解决一些初级问题。课程设计——学生已经接触本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群,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制订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实践——学生逐渐开始接触各类中小型甚至更高级别的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体会团队项目开发的流程,包括角色扮演、团队协作等,有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校企合作——学生通过实习的方式参与到对接的企业中去,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可以结合企业需求来完善自己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6.建立“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谋科研、以项目推实践”的产学研合作教师队伍从“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实施名师工程、引入企业教师”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融合本校教师和企业或科研单位实战工程师的教师队伍,形成“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谋科研、以项目推实践”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文理融合、理实并重的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根据专业特色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构建完备的师生异步交互体系,以学生的实时反馈来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和专业化发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助于解决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和机会。

7.构建“课程导入、课堂渗入、日常融入”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在摸清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研究其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课程导入、课堂渗入、日常融入”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通过专业人文教师的“课程导入”授课方式来灌输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通过本专业普通教师的“课堂渗入”来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通过邀请社会及学校的优秀模范开展讲座等“日常融入”活动来加深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在“三入式”人文素质培养环境下培养出的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校期间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高,能掌握更多的技术,自身技术应用能力强。学生到企业就业后能快速融入集体,业务素质强,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能被单位赏识和重用。

综上所述,针对企业对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本研究制订了以“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此目标确立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改革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和人文培养环境,实施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实施,大大提升了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这对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晓娜.教育技术学专业中《摄影基础》课的作用与教学改革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篇(11)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竞争在进一步加剧,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推动着机械工业不断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一个工业化国家一定要有大批的技术创新人才,应用性本科在培养一线创新人才方面应更有作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应用性本科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业界需求分析

从机械行业看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社会和业界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只关注教学本身,而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与业界需求,从而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努力使学生更加接近社会需求,应是教育回报社会共同的追求。结合机械类专业特点进行业界需求分析,深入调查毕业生的生存状况,了解社会机械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正确把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与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试分析如下:①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知识内容非常基础,专业教材知识陈旧、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广而深的专业知识。②课程体系设置: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有些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当前企业需要,尤其缺乏现代设计与制造新技术的内容。③实践实习环节:学校实践和实习大都流于形式,企业迫切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与持续的创新能力。④素质教育:高校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较少,企业要求毕业生富有责任心,具有踏实、勤恳、虚心和不怕吃苦的职业品德。

根据培养模式与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客观分析,结合机械类专业特点,培养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对机械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

2 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中重点高校主要培养工程研究型人才,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教学型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重点是培养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用结合,注重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我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技术工程师。工程师主要使命是“能够帮助改善生命质量、提高工业和个人生产率、进而提升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21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机电工程基础知识理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潜力, 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3 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了配合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习实训体系、课外实践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同时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管理与考核,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强化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3.1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程和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构建创新型国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工科专业,应该将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列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特别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与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开发、培养则是教育更本质,更核心的内容。以此为旨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异常重要。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必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将理论、实践教学与实际工程背景紧密相连,并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从而使素质教育、工程教育及创新教育始终贯穿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2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构建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优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确保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以主干课程为核心,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对相关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为了构建面向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表现为:①扎实基础:通过思政课程、数理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②拓宽口径:专业基础课程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知识于一体,专业课模块按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注重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③明确方向:在专业基础平台上设有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方向明确并且学有专长。④注重应用:注重学生交际能力、人文素质、工程意识、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点。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使新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树立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

3.3 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实现设计与制造、机械与电子、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经典内容与高新技术、单元技术与系统思想、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融合,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设计制造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模块。①基本技能模块包括物理实验、工程制图测绘、工程力学实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验、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和外语应用等,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理工科素养;②专业技能模块包括、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电液控综合课程设计等,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②工程实践模块包括数控技术、CAD/CAM/CAE、先进制造技术等工程实训,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④创新设计模块包括创新科技活动、机械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与技术创新能力。⑤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模块。根据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开展数控技术、PRO/E、ANSYS、UG、Solidworks和CATIA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提高学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职业技能。

“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该实践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实现学校与业界深度关联,形成很好的创新教育生态 整个国家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的教育生态系统,一个学校也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很多是直接为业界服务的,通过学校与业界的深度关联来构建良好的工程与创新教育生态。高等学校的教师有义务主动搭建高校与业界深度关联的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业界的真实需求。创新的思想源泉都是由业界迫切需求所直接驱动的,与业界人士共同解决企业中的工程实际问题,则更有利于高校师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锤炼。要想在我国形成很好的创新教育生态,高校应该主动地和业界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应该把业界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

3.5 融入新技术,树立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工程教育观 现代的先进设计技术、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和制造生产模式及系统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全新的理念,而且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生产方式。为了培养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融入新技术新工艺,让学生认识宏观的、崭新的设计与制造思想及发展动向。

制造自动化和微细加工技术为代表的加工方式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在教学中,应当实现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制造技术的知识融合。如在机械类等课程中增加现代制造业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工程知识。包含有制造自动化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逆向工程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等。

机械制图课程应引入三维建模方法,企业采用了三维设计与工程分析平台,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实现高新技术与经典内容相结合,即应用层(图形CAD、三维建模和多媒体技术)、设计层(虚拟设计、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逆向工程)和创新层(智能CAD、专家系统和人机设计)的结合。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工程分析技术已经深入应用于企业实际,因此有必要基于CAD/CAM/CAE数字化新技术进行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获得使用CAD/CAM集成软件工具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竞争力。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