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后勤服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1:47

后勤服务论文

后勤服务论文篇(1)

从2月6日除夕夜开始,恒源祥的电视广告在全国多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1分钟内,广告背景音从“鼠鼠鼠”一直叫到“猪猪猪”,把12生肖叫了个遍。单调的创意和高密度的“轰炸”引来了不少公众抱怨——简直就是在挑战观众的忍耐极限,一些网友将此斥为“比脑白金还脑残”的恶俗广告。但是,对企业广告来说,被人记住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比如被人认为恶俗的脑白金广告,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到商店买保健品,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脑白金。

恒源祥原是1927年创立的一个小商店,专门销售人造丝和手编毛线。之所以能从1987年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关键就是恒源祥利用品牌优势撬动了庞大的社会有形资产,1987年,刘瑞旗除了恒源祥这个100平方米小店之外,一无所有,只剩下一个老字号“恒源祥”三个字,可是,恒源祥人就是将眼睛盯上这个老字号,将其名称注册成了商标,此后,充分运用老字号这一无形资产的魅力,以品牌为纽带,通过联合经营而非直接投资的方式组建了日长夜大的“战略联盟”,并使恒源祥这一品牌价值达到6个亿,实现年销售额30亿。这就是企业形象的魅力所在。

所谓企业形象是指一个企业在用户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说是消费者合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认识与综合评价。它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市场效应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它是企业在社会中对公众所形成的综合认识。有时也称为“企业识别”或“企业个性”。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形象的好坏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存在着确定的因果关系。在CI理论中。企业形象只是一种结果和目的。为了树立企业形象需要经历多方面的努力。从短期收益来看,这种投资和收益是不成比例的,企业形象战略是一种长期投资。从长期发展战略来看,它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眼光瞄向了企业实力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形象。根据国家设计协会的估计,企业形象预计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227美元的收益。这充分说明,企业形象作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战略手段受到各企业的重视。

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如何树立自己特色的企业形象?在提升企业形象力的过程中。如何与消费者树立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并谋求双方的共同利益?这是21世纪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重要道路,是国际企业间竞争的新趋势。

一个优秀的企业形象对一个企业的作用应在于:

(1)在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确立该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该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明确该企业的市场定位,属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

(3)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最高的品牌忠诚度;

(4)提高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士气。

因此,没有企业形象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消失在茫茫的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若即若离;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低落的士气。

但是,用一局时下流行的话来说,企业形象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企业形象固然能帮助提升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失败的企业形象也一定会为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妨碍企业更上层楼。

一个企业形象的失败往往表现在:

(1)对该企业的视觉定位模糊不清,让人觉得似是而非或产生不正确的联想;

(2)视觉效果与企业经营范围和理念乃至企业文化的精髓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3)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外在的美感;

(4)过于追求时尚,缺乏长久的生命力;

(5)复制别人和自我复制。

国内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运动鞋品牌,其产品标志简直就是干脆把Nike和Adidas两家的标志和二为一!国内目前偶有一些高水平的作品的出现,但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的存在使得国内的企业形象从整体上来看仍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企业决策者与设计师。

那么,如何树立良好的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企业形象呢?

(1)首先,树立集团企业形象的第一步骤是制定明确的企业理念及企业战略。这一步骤也是树立集团企业形象的核心。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切与过去的经验大不相同。所以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具有洞察时机的慧眼和超越时代变化的远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集团企业理念和企业战略目标。

树立正确的集团企业理念有两点必须注意:

第一,要突出集团企业理念的差异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单纯地依靠技术因素,渐渐地也无法达到脱颖而出的效果。那么,强调集团企业形象的“差异化”就引起了企业界的重视。而企业形象“差异化”的核心又是指企业理念的“差异化”。企业理念的差异化又首先决定于企业经营者是否能以有远见的新眼光来重新审视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以建立一套独树一帜的企业理念,其次,也为集团提高识别能力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第二,要强调集团目标的超前性。具有真正实力的经营者善于透过各种现象,取得有创意的远见,并且能独具慧眼,果断实行,就会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决不落伍。

(2)树立集团企业形象的第二步骤是把企业理念和企业目标活动具体化。即要通过活动塑造一流形象来表达出企业的理念和所追求的目标。首先要通过教育活动,使集团的理念成为集团全体员工的共识。

其次,当集团的理念得到企业员工真心实意的拥护时,要求集团的全体员工在参与企业各种内外活动过程中,都能按照集团所实施的战略来统一行动。

(3)树立集团企业形象的第三步骤是把集团理念视觉化。所谓视觉化包括两层内容:一是把集团理念应用于企业基本要素的设计,即使集团的标志、标准字等内容能反映出集团的理念:二是把基本要素用于应用要素上。

集团的标志、标准色和标准字等基本要素的设计,应把集团的理念通过色彩、图案,形状、声音等方式,制作成商标和标准字,使人看到这些视觉形象,不仅能加深对集团理念的理解,而且可以做到过目不忘,产生双重效果。把企业的基本要素用于各种应用要素(如广告、刊物、办公用品、运输工具等)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媒体来传递企业的信息,这种信息传递的量越大,越持久,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就越牢固。

恒源祥企业的成功,在于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企业形象,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和显著性。把恒源祥三字拆开,恒古常青、源远流长、吉祥如意,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美好的含义都凝聚在品牌当中,这是恒源祥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根据调查,当看到恒源祥的时候,人们会想到什么?80%的消费者会想到中国文化、会想到儒家、会想到源远流长,这就是恒源祥概念,恒源祥品牌给消费者的记忆。

但是,恒源祥作为一个老字号企业能赞助奥运会很不容易,但怎么宣传这个事件却值得仔细研究,恒源祥应该在怎么塑造有文化有责任的民族企业形象方面进行品牌延伸,应该考虑长远的企业文化和形象,而不仅仅是让人记住。

所以,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为了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必须在对集团竞争对手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策划,为集团的发展和形象的塑造制定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勤服务论文篇(2)

二、后勤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准”

后勤管理工作要做到准确、准时。后勤多与学校各部门密切相联,与师生员工打交道,校内校外联系面广,教科研活动要求多,做好后勤工作不易,只要做到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是能干好的。一是后勤人要从思想上热爱后勤工作,全新全意为师生服务;作风上廉洁奉公,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上准确无误,认真负责,敢于创新,坚持原则;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财政规定,遵循学校的需要和发展,掌握一定的后勤管理知识和能力等等。所谓管理的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所以要准确选拔调配和培训后勤管理人员。二是准时。时间对后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后勤的许多工作具有临时性和突发性,因此后勤人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保证工作及时完成,避免因为推迟时间而耽误工作,滋生其他事情。后勤人要善于把握自己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后勤人要把工作做到位,每天都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后勤人要分清主次,做到心中有数,善于计划时间;后勤人要善于处理上下级关系,把握时机,及时请示,汇报处理。

三、后勤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体现在“细”

后勤管理工作要细致,具体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后勤工作承上启下,与各部门互动,每个后勤人办事要想的细,做到位,不越位,要认真仔细、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校园公寓维修、食堂卫生、绿化植树、教学楼物业管理及维修、校园公共卫生、食堂和商业街消防安全、采购询价、校园车辆安检及调度、资产核查及调整、监管校医室、学生公寓洗衣机和开水炉管理、鼠蚁防治等等。后勤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后勤工作必须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食堂安全卫生量化考核、商业街管理流程、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流程、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流程、校医室相关制度、采购的工作流程、维修队的工作流程等等,用严谨有序的工作流程去落实,不漏掉疑点,不忽略细节。平安是福,安全顺利、身体健康才能幸福,只有安全操作才能控制危险的源头,我们要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后勤工作要深入第一线,从表面走入实质,检查并整改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所以要坚持每天巡视校园公寓、教学楼、等各个角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查找漏洞还增强了后勤人责任心,不能流于形式,如:食品卫生检查要走进后场、现场观察绿化、配电房24小时值班,进宿舍、走教室、查水电、下厨房、查档案资料、跑锅炉房、巡外墙。只有细致,才能排除安全隐患,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师生满意。

四、后勤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体现在“严”

后勤服务论文篇(3)

二、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特性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在占据学校工作重要部分的同时,有着其区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身特性。

(一)基础性与保障性的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后勤保障工作具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用。它不单单在物质上给与保障,在通过后勤人员良好的服务与热忱工作态度的同时也无形中给师生们提供了情感保障。

(二)服务性与安全性的结合

后勤的工作人员应该以最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规范的工作来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师生能够拥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进行学习。

(三)管理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就在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表明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学校是一个无形的大讲台,后勤人员同时也是不站讲台的教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劳动教育、爱护公务教育、爱校教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

后勤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地位与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其自身的特点也正是顺利推进后勤工作改革的基础,所以必须创建节约型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理念作为一种理想、观念,在现代的企业管理和教育中已经大量的应用到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尤其是在大型的上市企业。因为理念一词不仅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其中的成分也很多。理念对于实践的意义与意识来说更加的浓郁,其内涵迫切表达了改进对于管理团队的意义。因此,后勤管理与服务制度在高职中不仅是表达了一中观念也是一种理想诠释,可以作为行动指南是它独特的一面。伴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进步,示范性后勤管理观念在高职院校中的不断更新,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格局,在新格局中稳步地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牢固的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我们知道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它不同于任何一个社会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它具有特定的运行目标与市场,并且这个市场的主体也是特殊的,它主要围绕高职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必须在实现教育人、培养人的前提下,以科研、教学的改进和师生的生活水平提高出发,通过公益实现服务带来生存,服务带来发展,服务带来效益的最终目的。总体来说,高职院校中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是通过管理规范、管理思想以及优质服务来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的。它具有教育与服务的双重性。因此,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与服务理念,是顺应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最基础前提,同时也是科学化管理的必经之路。

(二)有效创新“精细化、柔性化”管理与服务的模式

一定的模式既体现一种管理的理念,也是活动内容与流程的重要展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和完善,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进步的灵魂。在国家不断深入地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汹涌浪潮中,高职中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更加有效的创新采用“精细化、柔性化”的管理服务模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管理过程与细节,实施精确的计划、控制、考核、决策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拥有人本与科学的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注重细节;二、科学量化;三、立足专业。为了把精细化管理做的更好必须把这三点落实到位。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更是一套管理方法。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性越来越强的今天,企业要向做大做强就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也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其中包括:一是精细化操作,就是指后勤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与标准进行,为了让学校的基础运营更加正规化、标准化,员工都应该遵循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二是控制方面的精细化,它要求后勤的管理工作必须遵循设计、审核、执行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全局控制,这样就可以减少管理上的漏洞;三是精细化的分析,这一点尤为重要,它是精细化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后勤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跟踪。柔性化管理重点强调以人为本,根据组织的文化、精神气氛以及共同的价值观进行人格化的管理。在研究人的心里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强调尊重人格、适应人性,重在文化的渗透与情感的触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必须要加强学生队伍的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服务与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其次要发动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坚持后勤部门的领导基础上建立各种自律委员会,时时掌握学生们的需求与意见。当然要不断加强和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做到以德服人、以情动人,以修己安人方式,在师生中创建持良好的管理形象,进一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三)打造一支业务素养高、竞争力强的后勤团队

高校的后勤工作渗透在包括从师生衣食住行到校园安全,从教学科研到管理服务等等方方面面,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是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高校的重要保障。但是从当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来看,管理与服务人员的配置结构不均合理,后勤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后勤职工或者一些分流职工。这些人很大程度上缺乏娴熟的业务素养,年龄结构老化,缺乏生机与活力,并且知识面比较狭隘。因此,高校就必须适时引入新人新方法,挑选知识性与技术型并存的鲜活力量来充实后勤管理队伍。在建造一支知识型、专业型的骨干队伍的同时,要加强队伍的培训工作,让员工在知识水平与业务水平上不断地提高,增加人力价值。其次,还要加强监督与激励制度,完善招聘、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方法,激励员工的认真工作态度。总之,高职院校中的各种工作与后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模式戚戚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与服务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建立多种培育模式,将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四)着力培养具有深厚底蕴的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

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形成。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等等内容。对于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而言,文化贯穿于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之中,同时也是管理工作人员和师生生活的具体形式。由此,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就这样地应运而生。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不仅是高职院校文化的展示,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它既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战略部署,有效地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在高职院校中的建设与发展并作为精神食粮贯穿在师生的生活当中。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历史使命,他们表现出来的服务意识与道德行为不仅了体现了荣誉感与责任感,还展示了一种文化。通过对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的培育,营造一种向上的氛围,产生顺应发展的凝聚力。这种培育战略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天然动力,大力加强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内涵文化建设的指标之一,同时占据重要地位。

后勤服务论文篇(4)

一是能力培养的原则。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要契合高校教书育人的宗旨,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定位。吸收组织学生参与后勤管理,共同进行学生宿舍管理、食堂管理等,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是学生自愿的原则。在校大学生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其主要的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形成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学生只是以兼职的身份参与后勤管理。因而目标定位必须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在岗位设置、任务安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创造有利于吸收学生自愿参与的环境和条件。

三是有偿劳动的原则。有劳动就要有报酬,尽管高校需要以学生志愿者形式或者义务活动的模式,吸收学生参与后勤管理,以达到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思想素质的目的,但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学生参与管理大多数必须实行有偿劳动的形式,这既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价值导向。

四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原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模式,其当初设定基本方向是恒定的,即“高校后勤归根到底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这是高校后勒社会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大学生参与后勤要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要有利于促进后勤管理部门提升后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后勤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也随之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但无论高校后勤发展程度如何,在校的大学生仍然是高校后勤企业主要的服务对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会变化。高校后勤所具备的教育属性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高校后勤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日常性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部门,是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教育角度看: 高校后勤服务体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系是大学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功能。一方面后勤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其中也能从中学习到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从经济角度看: 高校后勤企业与大学生是一种服务与消费的利益关系。后勤企业通过服务获得经济效益,大学生有偿的享受提供的服务,有权利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监督。

一、高校后勤管理现状

虽然高校后勤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后勤服务的类型仍分为两类: 公益型与经营性。其中公益型( 包括食堂与宿舍服务等) 又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也是学校后勤重点监控对象。长期以来,存在着服务对象对后勤管理工作的不理解、不信任。涉及后勤服务价格方面的改革与调整难以得到彻底的推行,保持学校稳定运作的成本居高不下,这些已严重影响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发展。

二、高校后勤服务需要大学生的参与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以服务学生为主体。评价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是以学生的满意度为基准。充分发挥学生的服务参与,进行广泛深入的监督管理,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后勤管理及服务工作需要学生参与评价

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学生最有发言权。大学生参与后勤服务评价,能有效促进后勤管理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而后勤管理中一些新措施的制定、工作方式、方法改变,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2. 后勤管理及服务工作需要学生认可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基本上处于幕后,其具体工作属性表现的并不直接。让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能够起到一种中间的纽带和缓冲作用,让学生与后勤管理服务部门增加互相沟通的环节。这样才能够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互相理解,从而让和谐校园的建设目标落到实处。

3. 后勤的改革推进需要学生的聪明才智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勇于探索,对问题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虽然不一定切合实际,但其思维方式往往可供管理者借鉴。后勤管理新政策的推出,可以征求学生代表意见,做到交换意见和自由表达见解。也可以让学生对后勤管理的具体工作献计献策,确保后勤改革的顺利推进。

4. 降低成本需要大学生参与

学生勤工俭学既能够帮助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又能在后勤经营服务中降低成本。让大学生参与后勤服务管理,还可以增加学生生活安全感。如让大学生参与后勤饮食服务,让学生接触从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制作到售饭的全过程,让学生对食堂的卫生、饭菜的质量、出售的价格、成本核算及服务态度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增加学生就餐的安全感。同时也增进学生对饮食服务工作的理解,使其体会到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不易。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的方式

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后勤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1. 在学生会设立管理部门,如设立生活部或权益保障部,日常工作主要是基于学生视角,对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与学生关系密切的饮食、水电、宿舍管理等进行监督考评,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收集反馈有关后勤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2. 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参与后勤服务。高校后勤工作涉及面广、服务内容多,通过学生勤工俭学,可以弥补现有后勤管理人力、物力不足,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可以弥补管理的漏洞和不足,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

3. 通过学生会或相关社团举办校园征文、校园风光摄影比赛,激发大学生爱校、爱国热情,让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后勤工作具体体现。甚至可以在校园某个区域、道路周边景观设计,举办创意大赛,吸引大学生参与校园建设。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从而使后勤管理者能更好利用大学生聪明才智,完善后勤管理。

4. 提供一定空间,为大学生模拟开办自助创业空间,模仿格子铺经营手法,提供学生交易平台。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前适应社会,进行实际岗位训练,也规范大学生校内经营行为。

5. 组织学生参与后勤各项活动,参与早会或例会,自觉融入后勤管理。通过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展示,把后勤员工的一言一行、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通过比赛等各种形式展现在大学生面前。无形之中也把后勤员工的优良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自觉配合建设节约型社会活动、节约型校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卫生与环保知识的宣传,增强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使学生在参与后勤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增加使命感与责任感。

四、几点体会

1. 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可以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养成良好习惯。在与后勤部门的接触过程中,后勤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员工的辛勤劳动对在校大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后勤人员的平凡、朴实、恪守岗位、勇于奉献的精神又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既培养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又提高社会活动和组织工作能力。

后勤服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91-02

高校后勤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各方面服务,更是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即寓育人于优质的服务之中。高校后勤在不断加强管理建设的同时,应主动发挥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作用,为促进高校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进而创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诺丁斯关心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她围绕着“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这一主题对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长期以来,全国各高校在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服务育人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关心理论对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有很大的启发,本文通过对关心理论与高校后勤等相关论文进行研究总结和调查研究分析,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论述,希望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榜样――塑造良好的后勤队伍形象

榜样是人们模仿的对象,榜样教育是通过引导学生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而实现的,大学生个人对榜样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从而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后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教学及其他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高校后勤员工是青年大学生最接近的榜样,一个好的后勤员工应是青年学生模仿的对象,后勤员工对学生不仅仅只是服务人员,更应主动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后勤员工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将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生起着感化、熏陶和示范的作用。

(一)努力提高后勤员工的综合素质

高校后勤可以通过引进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作人员,大力加强后勤员工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各高校后勤员工文化水平大多较低。因此,高校后勤首先要做的是对现有后勤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随着社会数字化与现代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广大教师与学生对后勤服务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因此,更需要高校后勤员工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提高自身的服务本领,主动承担起管理者、服务者和育人者的角色。他们的服务对象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因此,高校后勤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文化以及素质各方面教育,使他们与学生有话可谈、有理可讲、有道可传,更重要的是使后勤员工能对学生提供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引导。高校后勤也可以组织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劳动技术比武竞赛活动,在员工中形成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从而通过后勤服务工作全面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二)展示后勤员工热情关心的服务言行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要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自觉关心学生,并努力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高校后勤员工首先要做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关心话语,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让他们体会到人与人交往的关键在于关心和真诚。高校后勤员工应多与学生交流,对学生体现出关心,让他们体会到在家一样的感觉。高校不仅要保障后勤人员的工作生活利益以增加后勤的凝聚力,还要改变他们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临时工”等错误的观念。从而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体会到归属感,同时也能把这种正面的力量传达给学生,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倘若学生在深夜突然发高烧,来到学校校医院就诊,我们的校医要像担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尽自己的力量去医治学生,关心他们的健康安危,毫无怨言地为学生们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让学生们感受到在家一样的贴心与温暖,在他们年幼的心理种下难忘的情怀,后勤员工用敬业的服务精神感染着学生,当学生毕业走入社会以后会自觉遵守真诚、热情的为人处世态度,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出好业绩,促进自己的成长成才。

二、增加对话――加强员工与学生的沟通

(一)培养后勤员工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高校后勤要实现服务育人的目的,就要增加后勤员工与学生的沟通,因此,每一个后勤员工都应从亲切、友善、热情的言行举止开始,从自己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使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从点点滴滴这样的小气候开始,坚持下去、推广开来,长此以往就可以形成具有良好道德风貌的校园大环境。后勤员工通过提高自身的优良作风和先锋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的对学生服务教育。后勤员工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对大学生们产生微妙的影响,对在校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作用。后勤员工自觉地将“服务育人”运用于服务的全过程,如此才能促进学生与后勤员工的沟通和谅解,从而进一步实现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目标。

(二)构筑后勤员工与学生关心和沟通的交流平台

高校后勤应是勤劳朴实、兢兢业业、热情亲切的一支队伍。高校后勤员工要加强自身的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开展挂牌上岗制度。开设后勤服务热线、后勤障碍报修服务台、意见箱、后勤网站等,为方便广大教师和学生报修,及时排难解忧,争取学生、老师以及员工们的理解、合作与支持,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举行听证会,与学生展开讨论。值得注意的网络沟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后勤也要不断开拓与学生沟通的新途径,后勤可以安排网络监管小组,使后勤网站不仅仅只是一个摆设,而是实实在在与学生交流、拉近关系的工具,时刻注意学生的需求,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后勤员工的热情与温暖,从而转变师生对后勤的偏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使高校后勤服务可以实实在在地贴近学生,逐步实现后勤服务育人的目的。

三、深化实践――举办有利于关心的活动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服务

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具有主动承担责任和奉献他人和社会的品质和意识,大学生承担责任和贡献自己力量的最重要途径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后勤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举办实践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能力,实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存在感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作用。高校后勤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更容易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人民的意见、社会的情况等等,深化他们对书本知识的体会和理解,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贴近他人和服务他人,这样的精神也使大学生能进一步树立真诚、友善、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大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利于他们实现社会需求和自我价值,在实践活动中改正自身错误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提供丰富的实践岗位让学生体会关心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高校后勤可以提供多样的勤工助学岗位,这些岗位将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现行的教育宗旨是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全面发展,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补充,高校后勤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和岗位,后勤员工也能够指导他们,后勤员工用自己爱岗敬业的专业行为和充满热情的服务态度去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使大学生也可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热爱劳动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达到服务教育的目的。

四、强化认可――内化关心行为

(一)深化后勤员工关心育人的思想

在校学生以及教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后勤的各种服务之中,包括教学楼宇、餐厅食堂、学生寝室以及教师公寓、校园超市、校园洗浴中心、学校医院、校园环境、绿化以及各种维修等等,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后勤服务。优质的高校后勤服务,可以对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正面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强化服务意识,深化员工的关心行为、实现优质的后勤服务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各项服务工作中,后勤员工不仅要满足广大师生的一般需求,也要努力满足教师和学生们多层次、多方面的不同的需求,高校后勤不仅要努力解决现在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更要探索并解决好某些大学生的个别问题。在赢得高校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和员工理解与支持的同时,也被社会所认可,在各种高质量的服务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在校大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对学校、社会的信任和责任感。

(二)增强大学生的关心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关心意识,首先要使高校后勤员工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职业精神,要善于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的各方面素质,使后勤员工掌握专业的服务技能,努力提高后勤员工的服务水平与综合能力。后勤工作服务人员通过自身人生阅历、生活常识等方面对大学生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他们表现出体贴与关心,努力帮助广大师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加强自身技能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及良好的正面积极的职业道德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关心,并通过和他们交流起到相互帮助的效果。这种来自于人性最真切的关怀才能使大学生们感动并付诸行动,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如此以往,他们才会自觉地去关心他人。

在后勤服务育人的工作中,大多都蕴涵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育,高校后勤工作应该立足于大学生们的个人发展、着眼于大学生们的未来发展,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努力。高校后勤的关心育人教育是大学生们在课堂上和教科书中学不到的,这些对大学生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以及促进大学生们形成健康、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对教师素质的全新要求[J].外国教育研究,2003(3).

后勤服务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竞争靠质量,质量靠管理,管理出效益[1],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而得到发展,已由经验型、事务型的业务工作转向集约管理型、理论型、实用型的专门学科。后勤队伍建设越来越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医院管理中和实践中不仅可以优化医院后勤管理,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对整个医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院后勤管理是保障医、教、研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也是构成医院基础质量的基本要素。它不仅为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运行提供基本的条件,而且还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因此搞好医院后勤管理,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功能和作用,能更好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服务、为患者服务,是医院管理方面必不可少的内容。

1 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后勤学科研究不深,基础理论薄弱

中国医院的后勤管理,已经或正在从一项经验型、事务型的业务逐步发展成集约管理型、理论型、实用型的专门学科。从总体上看,医院的后勤管理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不少医院的后勤管理者并没有对该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尚未形成专业细化和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后勤科研团队,大多数医院后勤管理还在走经验型、事务型的旧路,后勤管理学科基础理论薄弱。

1.2 对医院后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后勤竞争乏力

从经济属性和本质上看,后勤管理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影响医院的品牌和形象,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是,对于后勤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至今尚未得到广大医院管理者的普遍认同。有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后勤光花钱不赚钱,光消耗不创造,人难管活难干挨骂受气地位低,看不到后勤管理在医院整体管理中的重要性。看不到后勤管理得好,能省钱、省心、省力,能为医疗服务增加附加值能赚小钱,也能赚大钱。所以,对后勤工作缺乏重视,忽视挖掘和发挥后勤为医疗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仍比较普遍。

1.3 医院后勤资源配置不到位

后勤部门的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后继乏人,年龄偏大,长期凭经验对后勤进行管理,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后勤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后勤人员对医学知识缺乏,所以对医学科技发展的现代需求很不适应。另外机电、水暖、设备专业人才缺,缺少系统培训。班组长及管理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他们文化水平低,长期只是埋头苦干地工作,而没有接受过理论管理培训。

1.4 医院后勤改革不主动

对后勤改革存有疑虑,怕改革,怕改革失败,怕引起利益冲突。有的以“稳妥”为名,等待或观望,有的以“条件不成熟”为由,不改、少该或跟着别人后面慢慢改。

2 加强医院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

2.1 加强后勤职工的思想建设

(1)党政齐抓共管 后勤党政领导必须根据自身的岗位责任,掌握结合点和侧重点,共同抓好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开拓意识。其次,要保证行政政令的通畅。再则,要确立真抓实干的观念。要深入到后勤班组,注意把握职工的思想,及时倾听职工的呼声,对待职工诚心诚意,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注意力引导到医院改革与发展的轨道上来 。(2)坚持正面教育 根据后勤工作人员素质和岗位的特殊性,要实行分类教育,对党员干部应经常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想来协调自己和病人及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主动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尽心尽职。 (3)倡导爱岗敬业 组织后勤部门的职工学习、参观、研讨,清除部分职工对后勤工作的偏见,纠正那种低人一等的错误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后勤与临床只是分工的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后勤职工只有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岗位,以认真负责的精神来协调自己和病人及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主动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尽心尽职。

2.2 提高业务技能

为适应改革、顺应发展,后勤职工渴望有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后勤管理应着眼长远和未来,切实把职工培训、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要结合实际,正确引导、积极支持,创造条件,帮助和促进职工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要不断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使职工在竞争中得到磨炼,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更好地在竞争中实现 自我价值,通过竞争培养一支技术精、业务强的后勤职工队伍。的宗旨教育,发扬吃苦耐劳、勤政为民的光荣传统,对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技术创新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病人”的思想;对青年职工进行规范、责任和义务教育,自觉做到不违纪、不违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适应改革、顺应发展,后勤职工渴望有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后勤管理应着眼长远和未来,切实把职工培训、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要结合实际,正确引导、积极支持,创造条件,帮助和促进职工学文化、学技术 、学业务。要不断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使职工在竞争中得到磨炼 ,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更好地在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通过竞争培养一支技术精、业务强的后勤职工队伍 。

2.3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后勤各班组要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级各类标准,岗位服务规范以及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实行规范化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建立主动征询意见制度,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有序运行。 (2)端正服务方向:后勤工作为医护人员服务,同时也为病人服务,医院医疗需求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后勤工作的保障服务来提供的,这就需要后勤工作必须统观全局 ,把医疗、保健、科研、工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工作提前做好 ,牢固树立“病人第一,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职工病人服务的思想,推行文明服务、主动服务、就地服务、限时服务 ,主动为临床做好保障工作。

2.4 拓宽服务项目

从改善病人就诊环境做起,绿化美化院内环境,要切实把职工 、病人的膳食搞好,热忱为病人提供营养卫生、经济方便、热情周到的膳食服务;要认真解决职工住房、环境卫生、防署降温等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保证医院水、电、汽和车辆、消防安全,为医疗一线提供有力的支持。

后勤服务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71-02

近些年来,文化因素在人类进步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全球性的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必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后勤文化正是服务与文化的结合,同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其中以高校后勤文化尤为突出。高校后勤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样式,是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向社会化发展的标志,随着“文化后勤”工程列入《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六大工思路程,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成为全国高校后勤系统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对高水平大学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大部分高校后勤的运行体制以及机制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形成了准企业的运行模式,但因种种原因,多数高校后勤实体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法人企业和高校分离的状态,长此以往高校后勤出现了独树一帜的企业与行政部门的双重属性,所以认真研究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后勤的长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高校后勤文化的内涵

高校后勤文化是在长期的服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项制度的总和。是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文化主要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部分组成。

(一)精神文化

高校后勤精神是一个高校后勤实体的整体精神面貌,是高校后勤企业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的共同心理和行为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以及精神价值传统。具体来说,高校后勤体现的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奉献精神、互助友爱的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它是高校后勤人员在长期的行为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理念,通过对这种精神的不断传播与传承,可确立行业规范,引导价值取向,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最终达到塑造良好后勤实体形象的目的。

(二)制度文化

高校后勤的制度文化是后勤人员为了后勤实体生存、高校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简言之就是服务规范,也是行为准则。制度文化是以高校后勤文化宗旨“三服务,三育人”为基础的,“三服务”包括为师生生活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三育人”包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建立一个系统、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有利于高校后勤文化的健康发展。高校和后勤实体的工作和监督关系要有制度约束;人力资源管理要有激励竞争机制;对人、财、物的管理也同样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制度文化对于高校后勤实体的意义在于有力地支撑了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在得到后勤人员的认可下,巧妙地将人与人的矛盾转变为人与制度的矛盾,从而可以更好更公平地约束员工行为,减少矛盾冲突,形成后勤实体自身特色。

(三)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即行为层,高校后勤行为文化具体来说是指后勤人员在后勤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后勤行为文化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后勤实体业绩的提升以及后勤实体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人员和员工组成了后勤人员,各司其职。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创造出一种可以让员工最大限度发挥才干而又和谐竞争的环境,员工则需要做的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积极配合后勤实体要求以及实现身心全面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要以高校为载体对广大学生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循序渐进地推行文明服务、行为规范和承诺,力图使学生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物质文化

高校后勤的物质文化也称为物质层,是指后勤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物质形态为主的表层后勤文化。主要包括后勤环境和后勤产品。后勤环境包括校园环境以及提供给广大师生职工的服务环境。通过不断优化这些环境,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物质文化氛围,起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并且可以为后勤人员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后勤产品是我们能直接感受到的物质文化表现,比如后勤实体创造出的可口饭菜以及温馨舒适的寝室还有干净整洁的教室等等,这些是有形产品。无形产品指的是服务,这是后勤独有的无形产品,它的质量与效率的高低以及态度的好坏是衡量高校后勤文化水准的标志之一。

二、高校后勤文化的特征

高校后勤文化不仅具有高校文化的特征,同时因为高校后勤实体是以准企业的模式运行,所以同时它还具备企业的共性,但高校后勤文化是有其区别于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特性的。

(一)育人特性

高校后勤所处的大环境――高校注定了它一定具有教育为重的育人特性,在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服务宗旨。谢焕忠同志在2013年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上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党的十之后,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再次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和各领域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刻认识宏观改革发展形势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影响和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

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后勤员工接触的时间和机会非常多,后勤员工不仅是劳动者、服务者以及管理者,也是教育者的角色,可以通过服务过程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有别于课堂中的教育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影响,充分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特性。

(二)保障特性

高校后勤是以准企业的模式运作的,所以注定它与社会企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利益问题。高校后勤不是以追求市场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为学校以及全体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为根本。

目前,有部分高校将校内的一些经营项目比如食堂、商店等采取面向社会企业公开招标的形式。高校后勤的严格把关加上社会企业的丰富经验,势必可以给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报名资格上,学校招投标领导组秉承公开公正、质量优先的原则,选定了一些口碑良好的优秀企业,在定标时,则是以报价的合理性作为参考标准,不会因为报价的高低来挑选承包经营商。高校的承包商在运营中,秉持薄利多销、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达到了双赢的有利局面。因为高校的特殊性质,高校内的服务经营项目存在一定的垄断性,如果承包商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以次充好、拔高价格,则会损害高校后勤的形象,所以这就对高校招投标组选择承包商一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服务特性

高校后勤的设立是为了高校更好地运作,为广大师生以及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它的根本任务。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的服务特性,即一切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切服从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之大计。我国高校的后勤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已有35年的历程,从最初的承包责任制到如今的社会产业到校内参与项目竞争,有竞争就有动力,这从制度上大大提高了后勤集团整体的服务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后勤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

(四)社会效益优先性

在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上,特别是与高校以及师生切身利益相关方面时,高校后勤总是优先考虑社会利益。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建立了高校后勤实体,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准企业实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调控下,通过有偿服务等方式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受到学校的有效制约,甚至有时会出现零利润的纯服务,这体现了高校后勤的社会效益。由于市场物价不稳定,后勤实体的产品受到波及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学校的控制力量便得以体现,为了稳定学校大局确保师生利益,只能放弃经济利益,这其实是与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符合的,也影响了高校后勤实体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牢固树立后勤职工“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

后勤在高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始终扮演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教育部早前提出的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和为师生员工服务”,这一论述强调了高校后勤的主要宗旨,同时也阐明了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一切工作动力和方向都要以为高校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为前提,要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目前,高校后勤职工呈现多元化用工特点,临聘员工的比重加大,整体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高校后勤要加强对职工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利用各类文化活动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

(二)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重点把握后勤顶层设计

高校后勤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充分考虑后勤发展的各项因素,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目前我国高校后勤实体顶层设计有多种模式。其中,两套牌子一套人马是最常见的,还有后勤服务保障类实体和经营类实体分类管理也是特色之一,一些规模较小的高校则多采用全托管社会企业的模式等等。总之,在加强高校后勤文化的过程中,更强调后勤改革要适应学校的发展和特点。

(三)淡化职工身份、重视后勤人才队伍建设

后勤员工中非事业编制的比率逐年上升,多数高校已占到后勤职工总数的70-80%,而且就目前形势看来,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大。后勤员工“以校为家、奉献爱校”的精神,这是老一代后勤职工保留下的财富,是对后勤保障有力的褒奖,然而不管是新老员工,事业编制员工还是非事业编制员工,都是对学校充满感情的,对工作事业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对于这样一群有着最平凡朴素事业心的后勤员工,我们势必要以更为平等合理的体制机制来回报多年默默奉献的后勤员工。

参考文献:

[1]王中秋.以高校后勤为研究对象的后勤梦浅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4(5).

[2]黄核成,王晓萍,冯伟明.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后勤服务论文篇(8)

总公司将继续以“建设师生满意的后勤服务”为工作目标,以品牌建设为工作重心,结合后勤实际,努力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在后勤整体管理的系统性、二级服务实体管理的精细化、服务流程的科学化、服务产品的专业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后勤管理升级。后勤党委重视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后勤”建设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推动后勤管理升级,为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佳保障作用。

后勤服务论文篇(9)

总公司将继续以“建设师生满意的后勤服务”为工作目标,以品牌建设为工作重心,结合后勤实际,努力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在后勤整体管理的系统性、二级服务实体管理的精细化、服务流程的科学化、服务产品的专业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后勤管理升级。后勤党委重视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后勤”建设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推动后勤管理升级,为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佳保障作用。

后勤服务论文篇(10)

作者:张俊燕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后勤党委

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的新要求后勤党建工作要始终坚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然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提高,高校师生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对校内后勤服务提出了“物美价廉”的服务要求。在物价、人力、资源等成本日益上涨的今天,后勤党组织如何在改革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更好地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和谐稳定地发展,值得广大后勤党员深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后勤的党风建设工作必须结合我党新时期的理论政策,结合高校后勤的实际情况,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真正起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党建工作的战斗性和实效性。从现有的问题出发,以“三服务、两育人”为根本目标,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知识学习、组织工作、反腐倡廉等角度稳步推进,不断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干部凝聚力与感召力,提高党组织的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后勤党风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后勤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做好后勤职工的党建及思想工作,提高后勤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高校后勤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个别职工甚至会受落后思想观念影响和限制,尤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下,部分校内在编职工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的调整或消失,如果不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就会成为后勤实体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另外非事业编制员工在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中,承担着繁重而辛苦的服务保障任务,其中不乏一些年轻、学历高、有一定专长的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受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影响,在非事业编制员工中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党员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后勤实体的党组织要全员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员工良好的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水准。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建设学习型后勤党组织思想素质是做好后勤工作的保证,而理论知识水平是全面提高后勤党员队伍素质的基础。后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后勤人员的服务精神和辛勤工作,也离不开顺应时代潮流的学习与思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后勤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后勤队伍中非事业编制员工较多、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和大学生对后勤保障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不断强化学习型后勤建设,全面提升后勤干部和员工队伍的素质,继续加大管理干部、骨干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党员学习力和创造力,提高技能和政策业务水平,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在学习型后勤党组织建设中,也需要切实把学习变成整个后勤组织的行为,通过不断地学习,真正促进每一位干部思想水平、理念境界、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每一位员工综合素质、技术能力、服务水平的提高。结合后勤特点,加强和改进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后勤党员干部作为党组织在后勤系统的代表,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推动者,是维持学校后勤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高校风气的代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作风建设方面树立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党员干部作风状况不仅关系到科学发展观能否在后勤部门得到贯彻落实,也关系到能否有效协调后勤内部各种利益冲突、防止不良干群关系的出现,以至影响广大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信心。必须加强干部队伍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管理,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加强和改进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发挥中层管理干部的重要性,他们在单位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对上,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运转效率和工作成败;对下,他们是单位员工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作为高校正常运转的保障部门,后勤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言行举动,直接影响着学生及周围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鉴于这种情况,后勤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党员的廉政管理,防范不正之风和不良侵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后勤实际,强化后勤制度建设,并贯彻落实到后勤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保障服务工作中,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新时期高校后勤党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要通过后勤党风建设工作持续增强后勤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改进工作方式与方法,使后勤人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高高校后勤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保障。

后勤服务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校行政后勤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行政后勤管理为高校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在高校行政后勤管理体系当中,行政后勤队伍建设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只有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高校后勤队伍,才能保证高校后勤管理有序的运行。所以,对当前高校行政后勤队伍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新疆高校后勤队伍现状

1.1、人员结构复杂,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现阶段后勤职工队伍来源构成主要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学校的教工家属、子女以及由学校安置就业的社会事业、企业人员;二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分流出的富余人员;三是根据岗位需求招聘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目前正式职工中绝大多数是学校教师家属、子弟,具有高学历教育背景的人极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工作经验丰富但工作主动性不够、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总之,后勤服务人员进人门槛相对较低,绝大部分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致使后勤管理发展后劲不足。

1.2、新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后勤职工队伍中,复合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在后勤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中,真正具有专业管理背景知识的人员极少,大部分都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并凭经验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加上后期培训学习深造的机会很少,导致工作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在重要的技术岗位,凭经验做事的旧方法,技术手段与社会同行业相比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导致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1.3、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感不强,队伍不稳定。由于高校后勤始终以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需求为首要任务,“公益性”程度较高,在人才的选聘、培训及管理上无法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在员工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方面,与社会同行业相比,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由于现行的人事分配体制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同工同酬”问题,致使学校与聘用员工之间难以培养安全感。在关键管理及技术 岗位上学校无法对聘用员工“委以重任”,而聘用员工始终也没有完全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中,缺少归属感,导致职工队伍不稳定。

1.4、缺乏科学合理的用工及培养制度,职业发展受限。长期以来后勤队伍建设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由于对后勤工作在学校中所处的地位的重要性认知不够,没有将后勤保障工作放到影响学校生存发展和安全稳定的大局上来考虑,后勤人员在业务进修、职称评定、技术培训等方面与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存在巨后勤职工身份限制严格,自身发展有限,人员积极极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1.5、人事用工管理不规范,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劳动用工管理日益规范严格,在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学校后勤人力成本面临着巨大压力。在聘用工的管理中,存在不按规定购买保险、加班没加班费等问题。在聘用员工作用的定位上,不同单位也存在差异。有些部门如饮食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日常主要工作绝大部分由聘用员工承担,但正式职工与聘用员工之间的薪酬待遇却存在很大差距,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职工队伍存在不稳定因素。

2、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2.1、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了深刻变革。近几年来,随着广大师生物质生活水平和需求不断提高,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工作快速发展,加上高校中多校区办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都使后勤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后勤工作队伍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也是高校后勤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2.2、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是后勤发展的先决条件。加强后勤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后勤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做好后勤各项服务保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形势、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对我们如何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后勤系统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就必须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业务技术精、管理能力强、服务意识佳、人际关系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队伍。

2.3、建立一支有较高素质的队伍是后勤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是高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服务体系。高校后勤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后勤工作直接影响着高校师生员工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尽管从某种角度来讲,后勤工作只是一些不起眼的杂事、小事,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后勤工作无小事,哪怕只是半天的清洁未做或是临时停电一小时,都有可能对学校的整体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后勤工作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后勤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高校后勤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发展。

3、新疆后勤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3.1、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后勤的福利性质在师生心中根深蒂固。在服务对象的心目中,服务者为自己提供服务是理所当然的,而服务者自己觉得“低人一等”,无论主客体都对后勤员工从事的劳动价值存在疑问,后勤员工价值定位存在偏差,缺乏全局意识跟主人公意识。再者,深化改革的结果必定影响个人价值观,“有钱就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的雇佣思想滋生蔓延。那些吃惯“大锅饭”的同志则害怕改革损害到自己的既得利益,有消极抵触情绪,甚至个别具有一定职务或一技之长的职工,见利忘义,,其高校后勤人员“服务为本”的根本理念受到严重冲击,职工的思想教育问题成为队伍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3.2、关系处理

首先,应处理好“正式工”与“聘用工”的关系。后勤员工数量占据了学校教职工总量的“半壁江山”,而从后勤员工队伍结构可以看出,聘用员工的数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服务一线基本由聘用员工组成,因为体制问题,与正式工相比,聘用工经济待遇较低,缺少晋升渠道。导致聘用员工心理失衡,怨言较多,双方矛盾较大。其次,要处理好后勤“老人”与“新人”的关系。“老人”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象,他们对学校普遍怀有深厚感情,工作经验丰富,服务育人意识强,其缺陷就是没有技术专长,综合素质不高。后勤“新人”是后勤发展中的新生力量,是后勤改革的动力,他们享受“同工同酬”待遇,晋升机会多,在后勤实体发言权和影响力日渐增强。“老人”不服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新人”排斥情绪严重。二者的关系处理是后勤人事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关系着后勤整体队伍的稳定。

3.3、加强培训

创新员工培训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建立和全面规范各中心不同岗位的员工培训工作,实现人力培训资源有效共享。要建立一套“分层培养,分类培训”的职工教育培养模式,对于管理干部,重点加强创新力、执行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对于专业技能人才,重点加强技能操作、技术更新等方面的培训;对于一线服务人员,则应该侧重服务态度、服务礼仪、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如厨师培训班、水电工培训班、物业管理人员培训班,以及岗位技能竞赛等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3.4、机制创建

后勤职工队伍难带、难管,究其根本就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后,具体表现在机制的薄弱上。首先,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现阶段,虽然“按岗定薪”的人事分配制度已经建立,但在后勤管理中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虽然有一些规章制度,规定了工作内容与职责范围及与之相使用的奖惩措施等,但是在具体考核中缺少结合后勤部门实际的绩效考核办法,考核没有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而且考核的内容缺乏量化标准,缺乏具体的衡量尺度,随意性很大,缺乏公正、客观、科学的标准。再者,绩效考核反馈机制缺乏,员工得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没有真正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没有通过结果帮助员工在工作能力、行为态度等方面得到切实提高,起不到激励导向作用。其次,缺乏有效的人才选拔和评聘机制。

3.5、文化建设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社会人文环境和大文化背景下,在学校后勤部门这个特定社会空间内,后勤职工依据岗位的特殊条件,在从校园管理和服务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并承载着这些精神财富。丰富的高校后勤文化不仅可以积极引导后勤职工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观念,还可以让职工感受到人文关怀和归属感。 因此高校需要通过各种措施,不断丰富后勤文化,从而达到增强后勤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6、创新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高校后勤工作本质是服务,但是它与其他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它的服务对象是学校广大师生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高校后勤工作是一种非盈利性的公益,它是围绕培养人才这一宗旨,通过服务育人,达到教育的全面育人目标。 因此,后勤服务工作要始终树立“以生为本”这一宗旨,做到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创新服务理念,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实现服务育人的目标。

4、结语

不断加强后勤队伍建设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后勤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形势之下应该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将高校的教育资源利用起来,同后勤工作具体实际结合,不断探索,做好队伍建设工作,同时给高校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提供高效优质的保障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金长星,王宏来,张承光,黄步耕.关于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72-75.

[2]黎伟,金良媛.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97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