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验经济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1:51

体验经济论文

体验经济论文篇(1)

(一)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在体验经济视野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壮大,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当前休闲农业企业积极与旅游集团合作,两者合作共创佳绩,这种合作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旅游业的业绩,也开辟了休闲农业旅游路线[4]。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1月,福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达到24个,同期增长了5个,在良好的发展趋势下,福建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休闲农业的类型上,从全国整体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上来看,休闲农业逐渐向规模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变了从传统单一的发展模式。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类型包括,观光果林,体验式渔业、农业生产、农业采摘(收获)、民俗文化休闲体验、体验式茶业等多种类型。

(二)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在快速发展背景下,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休闲农业项目开展不合理,众多农业资源利用呈现不合理状况。在当前的休闲农业相关活动中,各项项目的展开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农家乐”等活动难以得到创新,致使旅游资源浪费,休闲旅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会出现缓慢增长的状况。休闲旅游脱离农业文化。农业发展依附于农业的生产与劳作,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之中,逐渐形成众多农业文化,例如传统的采茶歌,之所以农业艰苦的生产体验得到众多群众的喜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文化的依托,在农业文化的渲染下,休闲农业才得以发展与壮大。但是从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休闲旅游脱离了农业文化,各项休闲农业活动并未体现出地方特色,对于农业文化发掘力度仍显不足[5]。休闲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实际需求。市场需求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休闲农业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前来消费,一方面希望得到质量较好的服务,一方面希望在实际的体验中得到人生与生活的领悟。但从当前的休闲农业发展来看,农业本属于第一产业,而休闲农业则偏向于第三产业,在这种跨维度上的转型中,农民的素质并未得到及时的转型,即使农民自身具备朴实祥和的形象,但是对于服务行业,与服务相关知识,农民仍然处于欠缺的状态,因此导致当前休闲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实际顾客的需求。

二、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提升途径

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呈现出的相关问题不可忽视,本文认为想要提升休闲农业发展途径,需从几下几方面着手。

(一)统筹全局,合理规划

在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发展逐渐呈现出疲软的状况,基于此,应着手于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查找当前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分析其原因,统筹全局工作,之后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在当前休闲农业中,不难发展休闲农业与其相关的各项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旦出现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将会牵扯至当地整个经济的发展。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将休闲农业与当地经济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正式休闲农业发挥的地位,统筹全局,运营周边城市发展带动休闲农业的进步,在政府国际的大力支持下,合理利用当地的相关农业资源,创新休闲农业各项活动。改变传统农家乐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例如可根据游客情况,在农家乐的基础上,结合游戏的方式,将游客进行分组,设置多个游戏环节,让游客既可体验到农业项目,还可在劳动中,体验游戏的乐趣。还可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建设相关的旅游景点,例如可组织游客到周边乡下、森林、湖泊等地进行旅游,增加相关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更好的体验自然生活。但在开发相关旅游项目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可持续性的开发,在享受自然资源回馈的基础上,保护和爱护自然。

(二)加强农业文化建设

农业文化是农业在千百年迁徙与演变过程中凝结的智慧结晶,因此对于农业文化的建设与开发,可帮助休闲农业提升其发展绩效,扭转其发展困境。加强农业文化建设需着手于农业文化的特征,打造当地特有文化的特色。在体验经济视野下,充分挖掘特色农耕文化,在进行农耕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进行相关充农耕景观建设,例如农业体验园、农业观光园、农业培育园,明确各个农耕景观的作用,并对其中的农业文化进行接受[6]。例如转基因农产品,有些城乡人士虽听闻过转基因,但并未真正了解,因此可在观光中进行讲解,让人们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的功效,转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在进行农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地特色农业文化。例如采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茶中可领略人生与感悟人生,而采摘茶时,也体现着一定的茶文化,例如采茶对于时间的要求,不同茶种对于茶嫩芽的要求与采摘手法也不同,在采茶中,一些民族要举行相关的活动准备,如服装准备、采摘工具准备等。这些活动准备中,各项项目的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应充分保护这些特色的民俗农业文化,与此同时,在建设文化时,也可利用周边城市,建立产业群效应,培育自身休闲农业品牌,以便于扩大当地休闲农业知名度,促进休闲农业更好的发展。

(三)定位于市场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市场需求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休闲农业的正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应积极定位于市场需求,转变其自身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在发展过程之中尤其注重提升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休闲农业在规模化发展中,需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即使为小型农家乐品牌其相关的经营人员也需进行服务教育,让顾客体验休闲农业生活,并非自租旅游,应在游客观光或体验过程之中,做好相关介绍与帮助工作。在当前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负面旅游信息屡见不鲜,对于休闲农业来说,亦是一个巨大考验,而分析其核心问题完全可以将其归类至服务领域范围当中,因此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得到有效发展,重要的手段便是全面明确市场需求定位,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尤其着重注意儿童与老人的安全问题,在采摘的过程之中防止儿童与老人受伤,也是休闲农业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让游客既体验到回归传统农业的乐趣,也需让游客感受到现代化的生活体验,以便于在体验经济视野下,更好的提升休闲农业发展。

体验经济论文篇(2)

一 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如何开发

(一)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提升

1.蒙古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是草原牧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蒙古族文化是草原牧业文化的典型代表,理应成为开发的重点和核心。蒙古族民俗与历史文化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内蒙古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2.蒙古族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增加

蒙古族文化旅游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何实行差异化竞争,就需要通过一种让消费者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来增加产品的经济价值,找到自身独特的卖点,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二)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

目前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需要从产品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从产品类型角度讲目前蒙古族文化旅游大部分还停留在观光游览的活动,属于基本层次,没有进一步上升旅游活动的层次。按照陈传康先生的观点,各个层次的产品均有一定数量,显然内蒙古蒙古族文化旅游需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图1 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1.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数量比例的优化

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数量结构优化,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顺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总量增多的潮流,要从总量上满足旅游需求的增长。

国内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增长速度快。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总量一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这表明内蒙古国内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内蒙古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旅游收入也呈现出较高的增长率。

(二)满足旅游者对不同类型旅游产品的需要。

分析目前内蒙古国内旅游市场现状,考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精品线路逐步推向市场等因素,未来区内市场是内蒙古旅游市场的基础市场;京、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是加大力度、集中力量开拓的主攻市场,与此同时,在与周边省区展开广泛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分区域有重点的进一步拓展京、津以外的周边省区市场及我国其他省区市场。

2.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类型结构的优化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品为基础,发挥传统旅游产品和资源优势,围绕草原、森林、冰雪、沙漠、湖泊、口岸等自然风光,紧密结合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人文特色,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延续历史文脉,体现自然、人文景观和城市特色,提升内蒙古旅游品位。根据内蒙古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在对未来旅游业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内蒙古旅游产品开发重点主要是民族民俗与历史文化、草原生态风光、大漠古韵、冰雪景观、地质奇观和边境风情六大类旅游产品。

(三)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合理

1.合理设计旅游路线

旅游产品最终是以旅游线路的形式出售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的组合反映了不同结构旅游产品的组合。一条好的旅游线路可以满足旅游者“最少时间和最大信息摄入量比”,可以满足旅游者不同的审美需求,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精神愉悦,同时旅游目的地能够在容许时间范围内将旅游景点全部展示。

2.合理选择开发模式

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强劲的浪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内蒙古旅游业直接面对更趋多边化、国际化的激烈竞争。现在国内外各地区都在打旅游牌,抢占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面对多元化、区域化、旅游资源类似化的竞争,内蒙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清形势,面对挑战,发挥自己自然风光组合优势、民俗风情垄断优势对外进行竞争。

内蒙古地处我国中西部,旅游业发展规模小、实力薄弱。所以,要避免单打独斗,以弱争强。内蒙古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横向联合,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与区外旅行社联合,建立协作关系,与具有客源优势、信息优势的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旅游资源优势互补,通过“联姻”,以客源共享,联合推销,发展壮大自己。

二 旅游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

(一)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开展全区范围内的旅游宣传工作,让所有居民尤其是农牧民了解到旅游产业对发展全区经济、促进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作用,提高居民的旅游发展意识,从而保证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措施能够得到及时的贯彻和实施。全面贯彻自治区有关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各项最新政策。充分发挥旅游部门的管理作用,实现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建立旅游业发展的法制保障

体系。

完善资金保障。旅游业投入,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目前,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投资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打破所有制界限,鼓励多种经济成份进入旅游开发领域,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或其它企事业单位开发内蒙古旅游产业,各级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不断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在区域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内蒙古还是要加强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建设,加快旅游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基础和接待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应以旅游交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区内外交通网络建设,大力修建通达各个景区和景点的公路。重点建设呼和浩特、包头、海拉尔、乌兰浩特、赤峰、通辽、锡林浩特等旅游交通中心,调整旅游交通结构,开发铁路旅游和航空旅游吸引中远距离游客,发展公路客运业务吸引周边区域游客。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主要以旅游饭店、宾馆为重点,加强旅游中心城市和主要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其接待规模和接待水平。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还包括开发特色餐饮,建设旅游商品购物商店、超市等。

(三)逐步建立、完善培训机制

体验经济论文篇(3)

前言

随着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实践证明,红色旅游对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推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偏远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休闲时代,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会空前高涨,世界经济形态也将因此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使得红色旅游产品自身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别是单一的观光性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等个性化需求,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足,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将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置于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等综合能力和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益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体验经济要素融入绝色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体验经济从旅游者表象的和潜在的需求出发,当旅游者的需求被充分发掘出来,他们会自觉地为体验付费。一方面,旅游者体会到体验的美妙感觉后,其消费行为往往受非理性因素的支配,这时,他们只要认为通过进一步的货币支出可以得到更高级的体验,甚至是高峰体验,必然意愿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的开发比在服务经济下更具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利润空间。例如在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利巴雅,有一座100多年前沙皇俄国建造的监狱。用红砖建成的监狱是一座二层建筑,位于高墙内。打开铁门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单人牢房的墙壁上刻有“我想回家”等犯人的笔迹。据导游讲,监狱曾经用来关押苏联军队的政治犯和扰乱军队内部纪律者。在苏联军队撤退后,自1997年被关闭,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如今,该国将这座在苏联解体后被关闭的监狱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在这种另类旅游项目中体验到囚犯的生活。游客们走过两层楼内阴暗的走廊,依次参观前克格勃监狱内部牢房,沿途可以感受到混合着血腥汗渍和悲惨过去的气息。如果额外消费,还可体验“遭受虐待”,体验严刑拷打的感觉,参与模拟处决,体验被处死的感受,也可以在牢房内过夜,不喝水、不睡觉。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界名人,而且还吸引了欧洲人前来参观。

2.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体验文化,就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与思维能力,对所经临的环境与过程,进行体会与感验。旅游者通过购买一个设计水平较高的产品,不仅能够学习知识、丰富经历、完善自我,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使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例如,旅游者通过参与红色旅游产品中的各种体验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红色旅游文化,这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对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更真实的了解和体会,从而将会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革命老区人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得到加强和振奋民族精神,他们将会为革命老区美好的明天而拼搏。

3.有助于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效益。体验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人的品味和格调有所提高。在文化的引导下,旅游者势必容易得到较高层次的体验,而非单纯的感官体验。从旅游者角度看,他们若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就说明产品的文化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从红色旅游角度看,若旅游者可时常参与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的消费,那么整个红色旅游的文化氛围会日益浓厚。这两方面都是红色旅游产品文化效益得到提升的表现。在体验经济的指导下设计红色旅游产品,必然要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的文脉,充分展现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文化底蕴,使各个活动项目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二、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不足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浏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工程。它融政治性、教育性、观赏性与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是一项专项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存。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加上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反扑中对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红色产品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具有内容、场地、线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与其他旅游景点相距甚远可展现、可参观、可吸引的内容有较大差距令旅游者难以尽兴。2.时效性强。由于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影响明显,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旅游形式单一。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内容的解说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场吸引力差。

4.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发展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学习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

三、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

1.以体验思维的新视角审视红色旅游产品的塑造。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培育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将是红色旅游竞争的关键。创品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红色旅游又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创造产品品牌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体验经济中,应强调以品牌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针对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特色,作好景区的形象规划,利用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形成自己的产品消费市场,大大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产品的宣传成本。如开发如“重走长征路”旅游产品品牌,使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未见其形,先领其意的效果。

2.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主题的新奇性与创意性。旅游者的眼球只会被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主题所吸引,因此同类题材的红色旅游产品可以构思风格迥异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对于周期性的体育旅游产品来说,要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主题做相应的调整,使主题对旅游者永远具有新鲜感,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紧密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升华和演绎主题,可以深化旅游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在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体验景区的各种自然元素与人文元素从而获得难忘的美好体验。例如以高科技手段再现红军的某些战争场面,如群马奔驰的蹄声、嘶鸣声、枪声、炮声、火光、硝烟等,通过高科技都是能艺术再现的,而且更逼真,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在纪念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中,以色列政府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历史场面,使参观的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震撼。

3.为旅游者创造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假如不考虑旅游者的体验,就可以把他们当作纯粹的观众来对待,在活动方式上仅仅选择静态的欣赏和观看即可。但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者要求登上舞台做主角,通过身心的全面参与获得体验。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体育旅游项目。注重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产品设计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如通过设计“四渡赤水”、“打游击战”等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既可扩大红色旅游的产品链,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加体育旅游爱好者,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又可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切身体验,提高对游客的感染力,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满足旅游者个性体验,利用多种旅游资源形成复式开发。由于组合型红色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为旅游者提供多种体验和感受,增加旅游者的体验消费价值,其吸引力往往大于单项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选择受旅游者欢迎、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设计。在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与绿、古、蓝、俗、新相结合。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古色”等拓展市场,如红、绿(自然生态)结合,红、古(历史文化)结合,红、蓝(海洋)结合,红、俗(民俗风情)结合,红、新(新都市风情)结合等等,形成优势互补,打造综合性产品,产生叠加吸引,从而参加旅游者的多重体验,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能起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体验经济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22-02

1 引言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实验室中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经济学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传统的经济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先验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与观测相互影响的观测科学。这是因为经济学是一门复杂性的学科,这一复杂性既来自于复杂的外在环境,更主要来自于人的因素。人们似乎很难在实验室中建立可重复的经济环境,所以人们一直普遍认为实验室中的实验研究只能用于“硬科学”,而不能用于经济学。直到19世纪80年代,经济学才将试验的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中。目前实验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被列入《经济学文献杂志》的分类体系中。

2 文献综述及实验经济学的发展

实验经济学是在受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分析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经济学家在挑选的受试对象的参与下,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并给以一定的物质报酬,以仿真的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室环境,不断改变实验参数,对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整理加工,用以检验已经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或者发现新的理论及为一些决策提供理论分析。

实验经济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738年波努利提出的“圣彼得堡悖论”,但是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实验可以在经济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则是200多年后的事了。1948年,著名经济学家张伯伦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张伯伦的学生史密斯很受启发,开始深入研究经济学的试验方法。他用试验方法检验价格理论,提出经济学领域的“风洞试验”,并具体提出了实验设计的五项原则,首次把实验经济学引入到教学中,为实验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30-50年代),是实验经济学的早期研究。主要包括Thurstone(1931)、Mosteller和Nogee(1951)以及Allais(1953)等对个体决策的实验研究,Nash(1950)、Dresher和Flood(1952)以及Schelling(1957)等对博弈假设的实验研究,Chamberlin(1948)、Siegel和Fouraker(1960)等对市场组织的实验研究。这一时期的实验研究缺乏思想上的指导,对实验的结果持怀疑态度。

第二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成熟时期。除了上述所说的人外,Charles Plot和Michael Levine(1978)的工作揭示了议程对选择机制结果的影响。把实验方法扩展到公共选择和政治经济学领域。在Charles Plot和Vernon Smith的努力下,实验经济学建立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也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实验经济学框架大体形成的时期。行为理论的成熟、合理的预期理论和计算机的应用为实验的进行创造了有力条件,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1998年,专门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的期刊(Experimental Econmics)创刊,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2年弗农•史密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实验经济学正式迈入主流经济学的行列。

3 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与应用

3.1 经济学的实验方法

3.1.1 实验设计

经济学理论的实验不可能完全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行过程,因此经济学家一般通过演化模拟分析和方针技巧来构造出与实际环境相似的实验室环境,让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反应。在实验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确定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确定实验条件的基本要素;

(3)选择和确定作为处理变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的干扰因素;

(4)为被实验者准备“实验说明”;

(5)进行测试性实验;

(6)根据测试性实验改进或者简化“实验说明”以及实验条件。

3.1.2 比较和评估分析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普洛特和史密斯将效率定义为被试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并把它作为比较分析互相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对理论模型标准的改进。

其次,采用独立自动变量。在实验中要独立的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准确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最后,评估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能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会使人的行为无法预期,因此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一般呈概率分布状态,评估出的结论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

3.1.3 运用行为和心理分析来解释实验结果

经济实验是以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而并非假设中的“理性人”,所研究是理性与非理的统一。因此,要借助行为与心理分析的方法,通过运用展望理论、心里间隔理论等行为心理理论,来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非理性现象。

3.2 实验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实验在经济学中主要有三种用途:理论的验证与评价,寻求新信息和新思想以及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2.1 理论验证和评价

对各种经济理论进行实验检验,是实验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作用。当对某个问题只存在一种理论时,可以通过实验找出解释这个理论的条件,并检验理论的效力,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存在偏差,并且这种偏差大到无法用随机或简单误差来解释,则这个理论就应该受到怀疑;当对某个问题存在多种理论时,通过设计一个能使不同模型得出不同预期结果的实验,可以比较和评价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

3.2.2 寻求新信息与新思想

实验经济学已在实验中引入原有理论忽略的因素,探索并发现新的理论。推进一个理论向前进步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设计实验,构想需要探索的实验情景,然后观察到底会发生什么,以此来搞清楚前进的方向。

3.2.3 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在经济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仅仅从理论上思考是不够的,而设计一个恰当的实验可以为问题的实际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例如,在政策推行之前,通过实验来检验政策可能带来的效果,能够明显的降低政策的试错成本,为政策的真正推行提供决策依据。

4 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实验经济学在我国起步较晚。1994年,汪丁丁教授发表的“实验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设”一文是我国最早介绍实验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文章。蔡志明(1997)、余剑梅(1999)、高宏祯(2003)等也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作了系统介绍,并阐述了其经济学方法论的意义和应用,介绍了实验经济学中的“最后通牒博弈”、“双向拍卖市场”等模型。

除了对实验经济学的总体介绍外,我国学者也逐步借鉴国外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模仿性质的实验研究。孙志明、黄民翔和迟峰(2004)设计了电力竞价实验,考察了按系统边际价格结算和按报价价格结算两种模式对市场电价水平的影响。金雪军、杨晓兰(2004)构造了一个信息完全对称的实验室证券市场,利用来自中国的实验数据对理性预期理论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其实,我国的每项改革方案的出台和经济政策的实施几乎都需要“实验”,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特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等。以我国二十多年来的金融市场改革为例,金融领域的改革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循序渐进,遵循着“试点――推广”的思路进行,不断地试错、完善,这本身就是一种实验的思想。中国金融改革按阶段一步步向前发展,每阶段的改革之前都要对前阶段改革实验的利弊进行总结,来指导下一阶段改革的方向和力度。

当然,中国的经济实验与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实验还是有一些区别。中国的经济实验一般是首先放在某个地区或单位来进行,即在综合的、在真实环境中实施的尝试,一般周期比较长,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弹性大。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则是放在实验室的仿真的环境下,可以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可以说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实验是一种小试,而中国的经济实验是一种中试乃至大试。

5 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5.1 实验经济学可以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导。

实验经济学中“风洞”方法的应用可以说是最具有应用价值的方面,即在某项经济改革实施前可以先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操作。例如在决定是否放开电力市场,是否对公共部门实施私有化、民航机票价格改革等问题上进行实验。中国目前正处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实验经济学的出现为我国经济改革模式的制定提供了先导性平台。目前中国的经济试点具有地区性,容易受到当地风俗习惯、政策、经济基础的影响,在向其他地区的推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应该寻找更好、适用性更广、成本更低的试点方式。

与我国传统的试点改革相比,实验模拟具有成本小、准确度搞、适用面广等优点,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中重复进行,以此找到规律性的问题。通过实验,可以找到许多规律性的内容和人们行为的共性特征,将其运用到政策的制定中去,从而避免地区改革试点中适应性不广的问题。

5.2 实验经济学在我国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史密斯认为,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将无数个人利己的综合作用反映在一个参数中。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例,很多经济学家都对股市进行了研究,但效果不大。因为股市中的每个人组合在一起并不一定是理性的,容易出现金融泡沫现象。原来传统的研究并没有对股市中的个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经济学能够使我们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观察个体的决策行为,对证券交易制度的有效构建具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5.3 实验经济学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将会起到重大作用

虽然实验经济学传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没有多少人了解它,但已引起了中国足够的重视。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陈禹教授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经济科学实验室。目前,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大学的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都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实验室,旨在将实验经济学方法引入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相信随着实验经济学知识的普及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扶持,实验经济学将会成为我国大学里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以改变目前国内纯粹地钻研经济学理论的现状。

6 结语

与传统经济学相比,实验经济学不仅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同时也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更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随着实验经济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到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实验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广,为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弗农•史密斯,李建标等译.实验经济学论文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Smith,Vernon L.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etitive Market Behavior[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111-137.

[3]Chamberlin,Edward H.An Experimental Imperfect Marke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48.

体验经济论文篇(5)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实验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50-06

所谓实验经济学就是针对研究的经济学问题,设计经济实验,对影响经济行为的因素进行控制,屏蔽那些与问题无关的因素,集中观察那些令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的作用,通过做实验取得实验结果,最后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充分认识实验结果的经济学含义,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实验经济学是发展历史较短的新兴学科,是一门正在“实验”的、活跃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学科。

一、实验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738年伯努利•丹尼尔(Daniel Bernoulli)提出的“圣•彼得堡悖论”(St.Petersburg paradox),但是,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实验可以在经济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近200年以后的事。其实,实验经济学的思想方法一直伴随着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只不过主流经济学的实验主要以思想实验表现,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主要以针对具体理论的验证实验表现。古典经济学核心的市场均衡理论是由亚当•斯密通过“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实验完成的;马歇尔的成就是将这种思想实验用数学模型逻辑地表达出来。最早期的经济学实验是1931年萨斯通(Thurstone)为检验传统的效用曲线而设计的实验。萨斯通实验要求每个主体在包括帽子与鞋、帽子与衣服的商品束中作大量的假定选择,然后在假定无差异曲线是双曲线的情况下,分析主体准备在帽子与鞋、帽子与衣服之间做出交易选择的数据,从而评价一个曲线是可能的。萨斯通得出的结论是:这类选择数据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代表,而且以这种方式评价无差异曲线是可行的。但这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另一个对实验经济学有影响的事件是1940的Tacoma Narrows大桥的倒塌事件。Tacoma Narrows大桥于1940年6月建成,因为设计的原因,该桥总是剧烈晃动,只好禁止通行。1940年11月,吊桥因为经受不住风力而轰然倒塌。这给人们以警示,桥梁的设计完成后,应制作模型进行实验,以检验设计是否合理可靠。部分经济学家从中受到启发,认识到依靠实际观察很难判断某些经济理论是否正确,于是决定借用工程实验的思想来验证经济理论。1947年,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 and Morgenstern)提出了个体选择预期效用理论,其基本内涵是:风险情境下最终结果的效用水平是通过决策主体对各种可能结果的加权估价后获得的,决策者谋求的是加权估价后形成的预期效用的最大化,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程度可用预期效用函数的线性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来表示,即斜率越大风险偏好程度越高,斜率越小风险偏好程度越低。预期效用理论的提出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有关个体决策实验的―个新热点。

对现代实验经济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张伯伦(E.Chamberlin)教授。1948年,张伯伦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张伯伦的实验数据显示实验中的实际成交价格与市场均衡理论中所述的均衡价格有偏差。虽然他本人没有把实验经济学当作一个研究工具,但人们都把张伯伦1948年的实验看作是实验经济学的开端。因为它是开创性的经济实验,这个实验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进行经济实验研究,使实验方法登堂入室,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1950年,约翰•纳什(John Nash)将博弈理论引进议价行为模型,并进行纯议价博弈实验。纳什提出有关谈判的对称性、效用线性变换的无影响性和不相关可选择方案的独立性二条公理。满足这二条公理,则存在纳什均衡。纳什通过实验,证明议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议价者对可能的选择结果的偏好及他们对风险的规避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1951年,莫斯特勒(Mosteller)和诺杰(Nogee)用实验研究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偏好(选择)。1952年,美尔文•爵烁和莫莱尔•弗莱尔(Melvin Dresher and Merrill Flood)进行了著名的“囚犯困境”实验,证明即使在一个平衡的博弈里,所观察到的行为也与博弈理论所预测的结果相反;同时证明了博弈理论的另一个预测,即对个人行为的刺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给博弈带来相当的难度。1953年,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经过反复实验提出了与效用理论相反的观点―阿莱斯悖论(Allais Paradox)(亦称“同结果效应”),这是最早通过实验提出的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怀疑。1957年,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进行了在信息对称下的博弈实验,发现暗示可能有助于产生明显的便于协商的结果,而博弈论的抽象模型可能排除了在协商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1960年,Suppes and Arkigson进行了系列实验,进行策略环境的研究,以验证在博弈情形下简单学习理论的预期力量。其试验结果较好地与学习预期理论相一致,但没有得出环境是如何影响博弈理论预期准确性的一般性结论。

将实验方法规范化使其成为经济学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的学者是张伯伦的学生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张伯伦并没有想将实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加以开发,但他的学生弗农•史密斯却以此为契机将经济实验方法发展为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体系。他改进了张伯伦的方法,在实验中采用了“双向拍卖”的交易制度,使得交易价格迅速收敛于竞争均衡,于1956年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etitive Market Behavior)不仅提供了如何科学严密地设计经济学实验的成功范例,而且将实验与十分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和假设相融合,揭示了先验的经济理论通过可控的实验进行检验的必要性,史密斯的实验结果经济中机制的重要性。这就促使理论研究对机制的关注,颠覆或改写了经济学不属于实验性科学的历史,展示了实验经济学的魅力和前景。

20世纪70年代,实验经济学进一步发展。1971年,史密斯与同事和好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他们认识到实验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经济学,而且还可应用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1976年,史密斯提出了“引致价值方法”(Induced-Value Method)。用这一方法,人们可以抛开先验的效用函数,直接从后验的交易量与价格数据中找出当事人对财产与商品的价值评价。这一方法论上的突破,撼动了效用函数理论。同时,史密斯还率先采用“风洞测试法”(Wind-Tunnel Method),使得诸如选择性市场设计这类新的尝试在投入实际操作之前能在实验室中先行实施。弗农•史密斯不仅首次阐述了实验经济学的重要性,明确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且用实验的方法检测了竞争价格理论和拍卖理论,提出了设计实验的五项规则,他是实验经济学奠基人。1979年,麦克•克里姆(MacCrimmon)和拉森(Larsson)回顾了若干公理体系和实验证据,以新的数据来论证阿莱斯悖论的稳定性。他们发现在不同参数下,阿莱斯悖论所提出的“一般逻辑效果”还是相当稳定的;当然,在极端的报酬和概率条件下,最具生命力。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整个经济学理论架构的改变,史密斯及其他经济学家又将博弈论引入实验经济学,并作为其理论的基本框架,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实验经济学的局限性,使之成为一种更具普适性的研究范式。于是,传统的个体决策实验、博弈实验和市场实验等三条实验主线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实验方法渗透到了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在效用论中,研究者开始纳入社会偏好;在微观领域中,有关消费者行为、公共财产、风险选择的研究开始出现;在产业组织方面,各种垄断形式都得到了更深入的剖析;在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学方面,财政政策、货币与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学乃至多部门经济的实验研究生根发芽;社会经济层面,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等问题受到实验的关注;在其他社会科学问题中,日程安排、社会困境等问题得到学者的实验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突飞猛进,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借鉴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文章被刊载于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刊物上,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亦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团体和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实验经济学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潮流日益扩展。2002年,被称为“实验经济学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在实验经济学先驱的努力之下,实验方法不仅取得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而且被成功地应用到实际的问题研究中,其在政策分析、决策和评估上的实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欣赏。目前,实验经济学一方面在传统的博弈论和市场均衡领域继续精耕细作,另一方面,已被应用于宏观经济学的许多领域,例如,股票市场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风险态势的比较、公共财产、消费行为、货币和通货膨胀以及国际贸易、投票理论、外部性等。近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电脑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实验经济学开始走向科学化、多样化和规范化。

二、实验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

经济学较早地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但是与其相应的实验检验却相对滞后。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新的裂变不断发生,传统的方法论基础也在动摇:一方面,经济学的传统假设,尤其是有限理性、纯粹自利和完全自控假设越来越受到诸多方面的质疑;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不断细分,社会的、心理的以及伦理道德因素在对人类决定进行理论与经验研究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形成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验过程中获得新的数据,而不是传统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实验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使经济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转而致力于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1.在检验方法方面的突破。长期以来,经济学用于检验理论的工具,主要是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靠对(过去的)经验统计数据的分析寻找答案。这种检验往往是事后的,不免有“事后诸葛亮”之嫌。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做工具,相当于以理论验证理论。直到近20-30年,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受控实验被引进经济学研究,随后行为经济学尤其是实验经济学诞生,从而改写了经济学长于经验统计数据描述而缺乏科学实验的历史。

实验经济学提出一种新的实验的研究方法,对传统经济学解释的方法进行了拓展。经济学是用来揭示现实市场运行的。经济学家虽然构造了大量的深奥的、技术复杂的经济模型,但这些依靠逻辑推理的方式建立的模型与现实市场的相符程度到底怎样?以真实数据为基础并主要依赖计量回归和统计推断的实证方法是否存在问题?都需要具体考察。首先,由于经济数据来自真实世界而不是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我们很难排除其他因素对实证结论的干扰。自然市场在不同程度上都被证明缺乏控制。有时候某些突出的数据在原则上存在,但实际上无法取得,或者难以精确取得,因而也就无法对现有理论或相互矛盾的不同理论做出取舍。例如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命题: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但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需求和供给无法直接观察和精确度量,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可靠性因此也就无法验证。尽管计量经济学的回归方法能够对一些扰动因素进行控制,但对其他控制变量的选取很大程度上融入了操作者的价值判断,因此,我们很难判断一个理论或模型是否失败、何时失败以及失败的原因所在。其次,传统的经验数据,作为检验依据,具有不可重复的缺陷,就是所谓的“历史不会重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缺乏可重复性经常是非实验观察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其得到的数据是在一个特定的非重复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自然发生过程中获取的,而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不能被观察的因素却总是在变化。由于“历史不会重复”,我们不能对进行实证检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再现,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对已有的实证结论进行重新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第三,传统经验性数据存在“整体性”缺陷。作为行为命题或理论结论直接反应的经验数据是一种整体的数据,不能成为区分理论的分类数据。因为这些经验数据中既包含特定理论假说的环境特性,又包括其他众多干扰变量所导致的结论特征,这样就失去了对行为命题和理论预测基本的检验能力。第四,传统经济学所主要依赖的检验工具计量经济学自身也存在局限性或弱点。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最初基于以下两个前提:一是经济学是不可实验的,或是必须在一定环境约束下的局部的实验性学科;二是偏好和知识是无法被直接观察和控制的。这两个前提使我们无法对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计量经济学由于受到变量和方程数量的限制,再加数据的不完全可靠,它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实际,而且会增加一些新的问题。总之,计量经济学将近70多年的努力虽然把数据分析提升到了一个高深复杂的水平,特别是对用总量数据的比较宏观经济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问题涉及新古典的基本命题的评估和改进时,计量经济学并没有提出让人信服的有效方法。

实验方法则弥补了传统检验方式的这些缺陷。它使得经济学可以从模拟现实的实验中获取接近真实的数据,以检验理论的现实性、客观性、科学性、公理性、普适性,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学用“理论检验理论”的尴尬。实验经济学家认为检验经济理论的实验工具至少具有两个优点,那就是可控性和重复性。可控性是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者可以人为地去干预、控制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即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来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环境,并且能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以便更好地揭示对象的内在本质。重复性是指实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独立实验并提出结论后,他人可依据他的条件重新进行实验,从而能独立地证实或舍弃前人的结论,也就是可以对前人的结论进行证伪。如果实验环境能尽可能地与现实经济环境相符,且重复实验的结果非常稳定,则这一结果就很有可能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再现。现实统计的经济数据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很难证实数据的精确性,而精心设计的经济学实验则可以生成源源不断的有效数据,进而可以模仿外界因素突然变化后的经济行为的反应,这就为判断某一经济理论是否正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实验与计量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总是能够在可控的重复环境中实施另一系列的“关键性”实验来检验完全相反的假设,以应对持不同信念体系的学者的质疑。比如,对于可以在实验室中精确地控制并作出测量的各种相关变量,制度与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学者可以在不同的实验中或者在同一个实验的不同时间点上,将所考虑的因素固定在某个水平上;或者是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变动,进而观察这种变动带来的结果,评价实验经济系统的绩效。实验方法的可控性和重复性使得我们对于经济理论的接受或拒绝是基于一个可以重复进行的严格证伪的实验过程,而不是基于权威、习惯或研究者偏好,从而保证了经济理论的科学性。

2.对“经济人”假设的突破。现代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为经济分析的科学化(特别是数学化)提供了理论前提。“经济人”假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1)人是自利的,追求自身利益;(2)人是理性的,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人”都是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他们做经济决策时,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曾几何时,经济学成了一种“沉闷无趣的”科学,就是因为它假定人是自私的和唯利是图的,人是“欢乐与痛苦的计算器”。“经济人”这架计算器,就像一粒充满着幸福渴望的水珠一样,在某些使它游离于幸福与痛苦之间的动因的作用下振荡不已,一旦它们那敏感的直觉嗅察到了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变化,就立即改变价格或改变定价原则。虽然“经济人”假设不失为经济学家分析个人经济行为的基本前提,但却并不完全是现实情况。“经济人”假说忽视了人类多方面的动机,因为除了金钱财富,还应包括情感、自我实现等,这些需要受到历史文化、道德习俗的重要影响,建立在自利基础上的逻辑演绎法抽象掉了复杂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成员的相互影响。

目前实验经济学中对于理性假设问题的研究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1)个体理性假定并不能保证必然达到个体效用或福利的最大化;(2)理性假定会受到行为重复性的影响;(3)理性假定受到“公平性条件”要求的影响;(4)非理性因素会受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实验经济学抛弃了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设,代之以一些行为的实证命题,作为理论和实践探讨的出发点。实验经济学将经济参与人实证化,定义为可犯错误的、有学习能力的行为者,更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合理性。显然,实验经济学预见到了传统“理性经济人”假定的某些缺陷可能带给实验分析的危害,即很难在众多被试者身上找到高度的认知水平和完备的逻辑推理能力普遍存在的依据。因为当事人思考问题和进行决策并不一定遵照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模式,那些更现实更具体的行为方式并不一定导致理论的失败。经济学家可在实验的基础上调整前提假设,增加理论的适用性。比如,阿尔文•罗斯(Alvin E.Roth)就提出了参与人行为理性低和参与人行为认识有限的适应学习者的命题。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证实了西蒙的思想:无意的行为可能会产生比按逻辑推理行为更合理的结果。

实验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理论学派不同,它不是以相对独特的理论体系为特征,而是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它揭示了传统经济学的缺陷,并且为此提出了经济学的前进方向。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使经济学的研究更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它把人们的决策行为当作了研究的对象,让人们参与到实验环境之中,使人们有机会分析他们亲身参与所产生的信息;把一些经济运行的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当中,以便于人们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随着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会更加完善,一定会对主流经济学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成为经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

三、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其实,我国也有经济实验思想。在邓小平总设计师的规划下,我国30多年的经济改革与其它领域内的改革一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遵循着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进行,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完善,这本身就是一种实验的思想。改革开放初期开办经济特区,这是一种大型综合的经济实验。此外,还有各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股票市场试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等等。当然,我国的经济实验和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实验有区别。我国的经济实验一般是综合的、在真实环境中实施的,一般周期比较长,结果的解释弹性大;而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实验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里的实验,可以对影响因素实现控制。有人说,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实验是小试,我国的经济实验是一种中试,这有一定的道理。他们各有各的用途,不能互相替代,它们的作用是互补的。在我国也应该可以开展实验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实验研究。

实验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陈禹教授发起并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经济科学实验室,并自主开发了基于网上运行的实验系统,启领了我国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先河。同年,汪丁丁教授在《经济学动态》第7期上发表了《实验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设》一文,系统地介绍了实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2000年,厦门大学的高鸿祯教授先后承担了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实验经济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验博弈论及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验博弈论及其应用”等,并主持了几期博士生的“实验经济学讨论班”,发表了一些相关的报告。在此基础上,他还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本较为系统地介绍实验经济学的著作《实验经济学导论》,填补了国内实验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随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的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实验室,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力量。

2005年8月,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守一研究员和全国经济对策论研究会倡导,在北京首次召开了我国“实验经济学学术会议”,与会人员经过深入地交流,总结了我国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明晰了实验经济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实验经济学的发展。2005年12月份在首都经贸大学召开“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学术会议”,就实验经济学与各个学科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当前,我国的实验研究现状还远无法跟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相提并论。由于理解上的误区与管理体制上的一些缺陷,国内建立的许多实验室走向“计算机仿真”,甚至走向电子计算系统如税收征管、国际贸易实务、证券交易、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系统的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实验室。因此,实验室变成了“机房”,成为学生学习使用各种软件的地方,而并没有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另外从已经出现的实验研究成果仍然局限在实验经济学出现的背景、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上,真正在实验经济学主题领域进行的研究仍然很少,更不用说系统性有计划的研究了。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主要是对经济理论证实或证伪的科学的方法,这也正是实验经济学备受经济学家青睐的关键之所在。正如史密斯所讲:一项未经实验过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设而已。而这种理性思辨、数学思维、实验方法等科学精神,正是中国经济学界所欠缺的。

当然,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发展实验经济学的条件也已经具备:(1)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学研究水平已经今非昔比。这种智力与知识以及研究经验的积累是可以直接借用的。(2)作为一门新兴不久的学科,中国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还处于发展之中,因此不会如传统经济学那样形成锁定。而且,刚刚起步的实验研究可以具有后发优势,因为国外许多实验研究的经验都是可以直接借鉴的。(3)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确保中国的研究者不会面临技术的瓶颈,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些资金的支持和围绕相关主题而进行紧密的协作。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随着实验经济学知识的普及,使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一定会从无到有并得到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学界而言,实验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为我们探寻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研究、借鉴西方经济学,提供了一门新的学科、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思维方式;对于我国的研究者而言,实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一个新的对话平台,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新理论的机遇。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为我们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源与样本源。随着人们对实验经济学的了解和深入学习,心理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实验经济学必将成为我国一部分经济学者和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工具,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不可忽视影响。

参考文献:

[1]Smith,V.,L.: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etitive Market Behavior[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il, 1962.

[2]Binmore, Ken:Why Experiment in Economics? [J].The Economic Journal,V.109, 16-24, 1999.

[3]Falk A.,Fehr E,& Fisehbaeher,U:DrivingForcesBehindInformal Sancaions[J].Econometrica,2005,73(6):2017-1030.

[4]张跃平.弗农•史密斯对实验经济学的贡献[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0(10).

[5]余剑梅.西方实验经济学文献综述[EB/OL].zxk118.省略/show_hdr.php?xname=2SPLG11&dname=AU6C1U0&xpos=110.

[6]叶泽方,方齐云.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演进[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2(9).

[7]栾天虹.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述评[J].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02(6).

[8]李增刚.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基础[J].北京:经济评论,2002(11).

[9]孙鹤,王瑞杰.实验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J].北京:经济问题,2004(1).

[10]刘兵军,欧阳令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实验经济学[J].北京:国际金融研究,2003(7).

体验经济论文篇(6)

中圖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4-0090-04

一、概述

计量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工具。当前,计量模型和实证方法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科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同时,随着跨学科融合研究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专业也开始将计量经济学纳入其必修课程。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在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时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新时期计量经济学教学需瞄准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新形势下,计量经济学不能再定位在较低层次的理论教学层面,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需要顺应时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创新与改革。

现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本课程发展,影响本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藩篱。打破这些制约瓶颈,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助力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工具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至关重要,要达到此目的,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的实验教学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实验教学是连通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与主动发现问题的关键桥梁,探究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与考核模式改革,推动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协同发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延展学习视野,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基础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考现状与问题

我国自1998年将计量经济学纳入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以来,对其重视度越来越高,目前所有开设经济类相关专业的高校普遍都开设了该课程。同时,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设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本科阶段的学习基础对硕博阶段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方向,因此,在本科阶段奠定良好的计量经济分析功底,对于今后的学习与研究至关重要。

在一项针对50所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重要性的调查中,计量经济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三门核心课程之一。与此同时,问卷调查显示,近88%的同学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必修课程中难度最大的一门,只有约40%的同学对目前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55%的同学表示学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面对基本的数据处理仍感觉不知所措,6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计量经济学的考核过分注重理论成绩,实验环节的权重过低,导致学完课程后只懂得模型和方法的数理推导,却不知如何运用,58%以上的同学认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总学时需要酌量提高,大多数同学都期望能通过实验教学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希望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去完成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分析。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是解决问题与开展量化分析的重要工具。如果学生在系统学习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不能借助现有的计量软件完成从建模到预测的一系列工作,就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因此,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不应聚焦于理论层面,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实验教学就是引导计量经济学教学由理论方法向实践应用的关键环节。目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导致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仍然很难将计量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中去。总体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总学时偏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欠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设置为48学时,与计量经济学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总学时严重不足。在这种课时安排下,教师针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内容的讲解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通过引用充裕的实际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停留在数学推导层面,而对理论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内涵理解不够。进一步地,由于时间限制,实际教学中往往都采取了教师主导的教学范式,从问题的提出数據处理实证分析,都是教师全程主导和讲解,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不够。同时,在总学时不足的情况下,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也变得更加困难。现阶段,很多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都将学时的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中,实验教学被视为学生自学的任务,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懂得一些假设和方法的理论推导,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具体的经济问题分析中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大大偏离了这门课的应用型目标。

(二)学生先修知识掌握不够,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学基础,尤其对数理统计的要求比较高。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数学课程的设置上与计量经济学并未接轨,加之经济类专业中有很大比例的文科生,他们本身对数据就存在畏惧心理,计量经济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大量数学证明和推导更是让他们望而却步。然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无法避开相应的数理知识,教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补充相关的数理统计知识,导致计量内容讲解无法完成既定目标。对于刚刚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而言,因为理论计量经济学涉及到的数理知识偏多,一些概念的糅杂更是加剧了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难度。另外,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难度往往会在上下届学生之间传播,这使得学生从尚未接触计量经济学起,就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最终,这种双向叠加的难度加剧了计量经济学的实际教学效果,造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三)认识存在误区,弱化了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属性

长期以来,关于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第一种观点将计量经济等同于经济统计,认为统计学中已经开设了相关统计实验,在计量经济学中再次开设实验,就过于重复了。此外,一些学生将计量经济学等同于数学课程,过分关注数学的证明与求解,忽视了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征。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于初次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应该以讲授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为主,只有系统理解了相关方法、假设和模型,才具备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然而事实上,一方面,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存在着明显区别,经济统计主要讨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计量经济则侧重挖掘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计量经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理应同步开展,理论知识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又能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先理论后实验的异步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理论与应用上的认知脱节,理论与实验的同步教学则让二者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重理论轻实验现象严重,造成理论体系与实际运用脱节严重

现阶段,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较为普遍的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一方面,在学时的分配上存在着理论学时严重多于实验学时的现状。很多高校都是系统讲解完理论内容后,才开始开展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往往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存在着重验证性实验,轻创新性实验的现状。验证性实验往往理解难度小,操作简单,在课时稀缺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往往将实验教学的重心放在了验证性实验上,但验证性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体系的帮助并不明显,虽然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掌握碎片化的验证性过程,但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具体的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却存在着措手不知的窘境。创新性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的综合性运用,需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查找数据、分析数据,并做出计量经济回归和检验,因此系统性更强,对学生的整体锻炼更明显,然而这种实验相对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而这往往是目前很多高校学生普遍缺乏的素质。

(五)考核方面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目前,很多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成绩构成中,笔试成绩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实验成绩本身权重相对较小,而且实验成绩的评定也往往依赖于学生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却关注不够,没有把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情况纳入评价范围,没有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行为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等做出评价,没有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指导功能。虽然总结性评价相对简单省事,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用有限,这种评价机制会造成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惰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在最后截止时间进行突击作业,可能通过抄袭或者搭便车,获得了一个较好的综合成绩,但实际学习效果却并不如人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应用型人才需求导向下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最佳的教学模式,需要谨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要帮助学生搭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计量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为此,实验教学要瞄准能力培养,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基本的分析软件,并能够基于该软件对基本的经济问题做出计量分析。实验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更是对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开放性原则。从实验的选题、具体步骤以及时间要求等方面,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而不必拘泥于教学大纲的一些硬性要求。第二,目标性原则。教师应帮助学生设定能够达到的基本目标,在目标导向下,鼓励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第三,创新性原则。实验教学从简单到复杂,最终是要利用已掌握的计量方法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不能一直止步于模仿已有案例。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如下两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教学和综合性实验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总体而言,验证性实验的本质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不是深化,该模式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无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当前的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标准是根据各个单项操作练习进行设定,过于固定和形式化,灵活性差,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限制了老师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进行具体项目设计的可能性。因此,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是解决这一难点的重要途径。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三步联动实验教学模式。

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内容需对应不同的实验模式。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检验模型在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通常所选用的数据与案例都极具针对性,是为了说明该问题而特别选用的,旨在让学生理解各个问题的基本特征,掌握其基本判别方式。综合性实验则相对具有系统性,所给出的案例与数据究竟存在怎样的问题,不具有特定性,需要学生自主去进行验证和处理;而创新性实验则从问题与数据的选择开始,全过程操作都需要学生自主去选择和完成,是一个集成式的体系,整个过程既会涉及到经济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又会涉及到具体的计量经济建模与操作方式。因此创新性实验会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需要教师在早期就要组织学生分组,并提早布置实验任务,同时为了切实加强组内每个同学的参与度,避免搭便车行为,教师需要科学干预每个小组的任务划分。

在系统掌握了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展开创新性实验,事实上,这是一个从基础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自我创新的过程。创新性实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重点在于通过自主完成课程论文,系统掌握论文选题、数据搜集、数据处理、模型设定、实证估计到假设检验的计量经济分析全过程。创新性实验利用任务驱动,变原有的“教师学生”单向模式为“教师学生”的双向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作为创新思维的启发者、“新精神的培养者、关键操作的示范者和实验过程的帮助者,其作用应由‘教’向‘导’转变”。这个阶段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换的过程,能够将计量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有效衔接起来,一方面,让学生懂得理论知识如何进行实际应用,另一方面,能够明确计量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中的基本功效,从而为将来更高阶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另外,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要渗透相关实验教学案例,通过理论与案例的融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生动的案例,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案例的选择上,教師应该合理选材,选用的案例既要契合学生的认知现状,又要具有与现实经济热点较高的契合度,对于那些陈旧性的或与当前政策导向不相符的案例应及时替换,要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运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尽可能保证案例库的代表性和时效性。在创新性实验环节,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自主完成计量分析的全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同时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规范,为今后的毕业论文以及更进一步的深造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应用型需求导向下计量经济学实验考核模式创新

课程考核的核心功能在于“导向、检验、评价与反馈”,针对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所提出的上述教学模式,需要配套创新型实验考核模式,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主要从如下方面予以展开:

1.构建注重过程化的多元考评体系,有效平衡理论与实验教学。一方面,实验成绩构成需要更加科学和多元,既要包含最终实验报告,又要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适当降低理论考核权重,提高实验过程性评价比重,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2.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应赋予不同权重。对于操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给予相对较低的分数权重,而对于工作量大,耗时量久的创新性实验,则应予以较高的权重。考虑到创新性实验需要小组协同完成,因此在评定成绩时,需要结合每位同学在报告完成过程中的各自贡献度,进行组内差异化评价,既要体现组内成绩的趋同性,又要体现出异质性。

体验经济论文篇(7)

Key words econometrics

theory-practice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links

计量经济学教学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是纯理论的教学模式,二是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应用型的教学模式。笔者自1997年接任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至今,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纯理论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应用基本脱节,而纯应用的教学模式会蜕变为僵化的计量工具的使用。第二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本科经济管理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体现出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工具型”课程的教学特色,符合本科生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一种值得推行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

笔者认为,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应该是理论学习服务于实际应用。本科生中的大部分人在完成四年的学业后要适应工作需要,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竞争力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比较重要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计量分析能力所关注的是:1、经济量化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了吗?通过课程的学习,重在传授给学生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加以强化。2、经济量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了吗?理论学习是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的源泉,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具有实质性的帮助。3、适当的难度和前沿进展涉及到了吗?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培养目标的不同, 计量经济学应该相应地界定为三个教学层次,即初、中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本科生教学定位于初、中级之间,适当地提高学习难度,有利于提升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学习内容的实用性,而前沿进展的介绍便于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自主学习和发展。4、计量分析软件掌握了吗?这是本科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的目的。目前计量分析软件种类很多,而制作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结合课堂理论学习一种计量分析工具具有触类旁通的意义。基于以上的关注点,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采用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体现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在实验中把握理论,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表现在于:1、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了基本计量分析理论,才可能掌握量化软件的应用,并且通过上机处理实际问题强化了这种认识,刺激了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了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上机实践中调动了学生对于已有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激活了学生的储备知识。3、上机实践中设计专题形式的现实经济问题分析,诱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二、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做法

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是:课堂理论+软件教学 实验室实践教学 课程论文评价,三个环节是递进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掌握经济量化分析的基本技能。

(一)课堂理论 + 软件教学环节。

1、学时分配。课堂教学部分将2/3学时用于讲授经济计量理论和方法,剩余1/3学时穿插讲授相关的计量方法在计量经济学软件上的实现形式、计量软件操作命令、实际案例分析和演示,即在课堂上同步完成软件教学。这样能够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牵制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有“即学即用”的感觉,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理论学习效果好,同时便于顺利地进入第二教学环节中的实验室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2、教材选用。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庞大,选取适当的教材是必须的。教材选用采取主导教材和辅助教材结合的方法推荐给学生。辅助教材的选择主要是国外引进的优秀版本,比较适合于课外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容的组织也吸收了这些教材给出的对本科生教学内容的建设性意见。

3、教学软件选用。目前采用的教学软件为EViews, 该软件是经济计量分析的专用软件,在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普遍。理论教学中紧密结合该软件的应用,讲授相应的经济计量理论,从而把握各种经济计量软件编写依据的的共性原理,这是学习其他计量软件的基础。

4、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体现在将课堂理论教学+软件学习+实际案例操作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其中教学案例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我国经济运行的统计资料编写。同时推荐经济研究方面的刊物,辅助学生课外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5、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将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板书结合在一起。多媒体方式授课的确可以节省教师大量板书时间,但事实上由于短时间内信息量强度过大,不如传统的学生思维跟随教师粉笔游走来得轻松,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重点章节内容,板书讲解穿插于课堂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6、校园网教学平台利用。在教学平台,教师上传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软件、课件等必要的教学文件,方便学生把握学习进度和复习预习。上传精选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学习并感受课堂理论在现实经济问题分析中的应用,进一步拉近理论和现实的距离。教师和学生课外对话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平台上也得到了拓展。这些方面都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实验室实践教学环节

1、编写上机实习指导书。上机实习指导书配合于课堂教学内容,编排的内容包括课堂理论精要、计量分析方法、实际案例EViews操作和单元上机实习设计,据此学生可以轻松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完成单元上机实习任务。

2、要求学生自愿组合二人学习小组,最终的成绩依赖于共同的努力。经过近三年的观察,学生选择弱—弱搭档的情况很少,多数都是强—强搭档或强—弱搭档。由于小组只有2人,分工和协作的表现好,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在上机实习的过程中互相提示和督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效率比较高。

3、布置上机实习任务。每个单元的课堂教学结束前,结合单元练习的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上机实习任务(课题)。实习任务框架由教师设计给出,具体研究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但强调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实证分析,涉及到如我国的生产、消费、财政、货币、就业、进出口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经济计量模型的设定、估计、检验与应用等,学生就建立一个稳健的经济计量模型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经济计量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实践。

4、预查上机实习内容。为了保证实习过程顺利进行,教师要事先检查学生二人组自拟的上机实习任务,目的有二:一是督促学生准备课题和数据,二是检查拟定的课题和数据是否可行,往往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暴露在拖拉的学习习惯、随意的学习态度、选题不恰当、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清、数据口径不一或获得性不强等,其中有些问题与统计学与经济学的学习基础有关。预查上机实习内容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指正和辅导。

5、指导学生上机实习。上机实习是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将课堂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环节。由于学生的选题多样、课堂学习水平多样、学习能力多样、出现的问题多样,教师在给予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指导的同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避免对于计量经济学课堂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拘泥和不切实际的僵化套用。

6、撰写单元实验报告。对于单元上机实习结果,要求学生及时形成实验报告。单元实验报告要详细报告实验过程和所得结果,重点考察是否掌握了各个单元讲授的课堂理论通过经济计量软件的实现方法,是否能够正确解释和分析软件的输出结果、是否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单元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是学生平时课程成绩评价的依据。

(三)课程论文评价环节

1、推荐阅读经济计量分析范文。在实习阶段中要推荐给学生经济计量分析方面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应该能够很好地展示课堂教学中关于构建计量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同时具有良好的写作范式,作为学生完成课程论文的参考。

2、完成课程论文。全部课堂内容讲授完毕后,要求二人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将单元实习的内容逻辑性地串联起来,进行一次综合性的上机实习,实习结果形成课程论文。这是对学生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思路、上机操作和分析技能、模型优化方法等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为了培养学生撰写计量经济分析论文的能力,课程论文在写作和表述方面要求比较规范,包括选题背景、理论依据、变量选择、数据处理、模型形式、模型的优化估计和检验结果及分析得到的结论。课程论文的水平是学生最终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单元实验报告成绩和课程论文成绩构成。

三、理论—实验教学模式中有待完善的方面

从笔者目前的教学实践看,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感到这种教学模式发挥作用的空间受到了一定制约,有必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地加以改进:

1、 课时约束。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课时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课时压缩的原因在于多媒体教学对于课时的节省。实际上,由于学科本身的发展和社会需要,如今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理论内容不但有所扩张,软件教学也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有学时在完成必要的课堂理论+软件教学后,留给学生上机实习的时间比较短缺,适当增加课时成为必要。

2、课程难度。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扰就是数学基础不好,这方面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只能借助于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课程学习的难度,保证后续学习的顺畅。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以怎样的要求、方式和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3、课程建设。这种教学模式对课程建设的要求较高。首先体现在基础工作中,如:课件中计量理论与软件操作内容的结合、制作典型教学案例、精选阅读材料、编写上机实习指导、设计单元上机实习内容及课程论文等。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方法探讨如何启发和引领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些工作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的。

本文得到中国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体验经济论文篇(8)

论文 联盟网

随着现代大众旅游的兴起,旅游模式正在经历一个由大规模标准化观光游方式向小众化个性体验游方式转变的过程。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购买传统“点线式”旅游产品,而希望通过个体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的参与,获得在某一旅游目的地游览的独特体验。“体验式旅游”这一命题的提出,吸引了众多学者从事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业界对“体验式旅游”的研究,集中在内涵分析、产品开发、营销改进等方面。大多数学者都是从经济产业角度开展研究的,而较少有学者从旅游的本质出发进行探讨,因此,对“体验式旅游”的研究在深度和系统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在体验旅游经济和人文关怀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文关怀是发展体验式旅游的基础,反映着体验旅游的本质这一观点,并探索渗透着人文关怀精神的体验旅游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带来的广泛效应,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WWw.133229.cOm

一、体验旅游的提出背景

(一)体验经济理论

1.体验经济理论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所著的《第三次浪漫》一书中,预言了“体验经济”的到来,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商家将依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其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体验经济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顾客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创造让消费者能够亲自参与的各种活动,从而最终满足其体验需要的一种经济形态。…

2.体验经济理论的发展

与其他任何经济形态不同,体验经济的特点是人性化。体验经济中与金钱发生交换的产品不再是实物或服务,而是人的心情、记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感受。通常,这种感受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转让的特点,使消费者愿意为其独特性体验而付费,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体验经济遵循着“顾客中心”的原则,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体验经济的运行,需要顾客参与。只有当顾客获得体验,整个交易过程才能够完成,其产品质量取决于顾客的体验质量。正是由于没有两个人可以获得完全相同的体验,因而要求体验产品的供应商必须依照顾客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是否能满足顾客个性化的体验需求,成为判断体验产品生产者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二)体验旅游的内涵

1.体验旅游理论的研究

1996年,邹统钎教授提出旅游的核心本质是“经历”,是“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而形成的感受与体验”,这一观点构成了体验旅游定义的雏形。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谢彦君教授率先提出了“旅游体验”这一命题,他认为,就旅游个体而言,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活动的主体内容,旅游者对其满意程度决定了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而就旅游总体而言,每个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容、时空特点和结构特性,是旅游行业规划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体验旅游的定义并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参与性、个体化这两个体验旅游所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2.体验旅游的特征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并认为人是在满足了低层次需要之后,才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同样,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体验旅游具有层次性特征,在满足了初级体验需求之后,消费者就会产生更高层次体验的需求。

为了满足消费者逐步深入的体验需求,除了应用营销改进、产品创新等商业手段外,依据旅游的本质,探寻支持体验旅游发展的核心因素,从根源上提升整个旅游体验经济发展的层次,是达到利益相关者共赢结果的最佳方式,人文关怀的应用对这一过程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3.体验旅游实践的发展

现代旅游市场中,供需双方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顾客已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是产品能够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追求的是能够引起个体共鸣或实现个体价值的个性化旅游产品。顾客需求的变化预示着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

体验旅游时代的产品与大众旅游时代的产品相比,出现了重大变化。从价值目标分析,消费者从注重产品内容向注重产品感受转移;从消费内容分析,旅游者从消费从众产品向消费个性产品转移;从消费方式分析,人们从直接购买已有产品向参与产品设计制造转移。

二、人文关怀理论与体验旅游经济

(一)人文关怀理论

14世纪,西方社会在欧洲文艺复兴期间兴起的“人本主义”思潮反对“神权”。是对人性的彰显,开创了人文关怀的先河。在我国,“人文”这一概念原意是与“天文”相对,后来发展成为与“自然”或“科学技术”相对应,专门表示人类的文明或者文化,具体则包含人的生存、尊严、自由、信仰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人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精髓在于对人的根本认识。“关怀”即关心、关注的意思,是行为主体发出的动作。

体验经济论文篇(9)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0引言

近年来,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不少学者专门研究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王少平、司书耀(2012)指出计量经济学教学应该以“教会学生学习”以及“干中学”为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提出问题与学生合作式讨论、理论与方法、实例与计量模型分析相结合。孙文杰(2015)认为计量经济学应从三个方面改革教学模式,即带着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引进教学案例、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刘晓平(2016)以青海大学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研究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其中在实践教学模式中还特别提到开展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于婷婷、乔鹏亮(2015)以钦州学院为例,分析了应用型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完善课程体系、增加教学课时、注重学生实践、引进师资力量、调整教学内容安排、编写适用教材等。石璋铭(2015)分析了新建本科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笔者所在的武汉轻工大学经管学院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较早,于2002年首次在工商管理专业以专业必修课的性质开课。之后,随着教学计划的修改,成为国际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该文将根据近些年来笔者承担该课程的教学经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研究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1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

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层次上来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层次,分别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目前武汉轻工大学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的教学,应该属于初级计量经济学,但是因为教材和课时的原因,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定位偏高,大概定位在初级和中级之间。其结果导致过于强调理论教学,而弱化了实践教学;强调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弱化了本科计量经济学应对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重点讲解的中心地位。其次,从本科专业类别看,共有7个专业,不仅有国际贸易、金融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对定量分析要求较高的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而且会计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对定量要求较低的专业也开设计量经济学。但目前,武汉轻工大学针对所有的经管类专业所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程都相同,教学大纲、课时、教学要求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这样就存在定位不明确、层次界定不明的问题,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太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1.2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强调计量软件的使用。因此,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我校的计量经济学课时一般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安排36学时,实验教学安排12学时。从整体课时安排来说,理论教学还是稍微偏多,实验教学稍微偏少。我校使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主要是Eviews7.2。尽管这个软件不复杂,已经菜单化了,但是计量经济学的实验教学仍然是薄弱环节,在仅有的12学时实验中,很难让学生熟练应用各种估计及检验方法,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实验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理论与实践教学两者的分离以及时间上的衔接问题,也容易产生问题。在理论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时间和各种相应的条件、设备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只能通过布置习题方式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而实验教学部分,由于时间上的滞后和学生已经按要求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导致此时的教学内容难以安排:讲授统计软件的应用偏离了课程的方向;布置学生完成教师所给或者是书本中的例题与习题,对学生而言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并不增加知识含量;要求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则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资源闲置,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教师评判的难度;教师指定分析任务、给出数据,由学生进行简单的软件操作和分析,则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体现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要求。

1.3案例教学缺乏,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相对缺乏。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空洞的理论往往显得枯燥而不易让人接受,缺少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使学生对课程的性质产生误解,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课、数学课,继而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更严重的是,学完后照样不会对实际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恰当的分析。同时,即使有一些案例讨论,但是这些案例大多比较陈旧,相互关联性不强,无法吸引学生,也很难到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的。另外,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目前,主要使用黑板作为教学手段,也曾经尝试过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黑板教学有利于学生利用板书的时间更好地思考相关问题,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但是信息量太小,节奏过慢。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教师大量板书时间,加快授课节奏,但同时却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强度和负担,减弱了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

2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2.1针对不同专业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在经济学界的越来越重要。计量经济学的本科教学更是奠定经济管理类学生定量分析的基础。针对不同的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国际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等定量分析要求较高的专业,可以开设为专业必修课,安排较多学时(如64学时),适当增加理论的教学力度,而对于会计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定量要求较低的专业,可以开设为专业选修课,安排较少的学时(如40学时),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2.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一些新的理论不断出现。从本科生教学来看,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应该是教学的重点。主要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含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估计、检验、预测,以及回归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检验(包括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除此之外,有些新的计量经济模型如Probit模型、ARMA模型、VAR模型等可以作为选学内容,作适当补充。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其实践性非常强。而以往的实验教学还相对比较薄弱,课时量有限,学生也仅仅会使用Eviews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验证,而无法使用软件独立建立一个完整的计量经济模型。所以,应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步骤外,要应该要求学生能够应用软件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可以使用自主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制定实验教学计划,把学生分为若干个3~5人的研究小组,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课题,检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保证学生的基本训练,而且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数量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2.3加强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应该配合案例进行教学。在不同的部分要选择适当的案例,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原理、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的知识点,比如对数据类型的介绍,可以分别举例说明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面板数据、虚拟变量数据等。在每一部分结束的时候,有必要对这一部分的理论做一总结,同时辅以能够贯穿这部分理论的案例,比如讲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找一个适当的案例(如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的案例),能够涉及到从变量选取、设定模型、搜集数据、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应用模型等建模的全过程。所选择案例的难度要适宜,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达不到预期目标。案例来源渠道其实非常多,比如:相关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案例、专业期刊发表的含有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论文、经济新闻等等。同时,在教学手段上,适宜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教学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和黑板教学各有利弊。笔者认为,有关公式的推导、模型的检验等过程还是比较适合黑板教学,而案例分析则比较适合多媒体教学。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增加信息量,又不影响教学教果,则最好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适当时候辅助以黑板教学,两种方式有机结合。

2.4积极开展计量经济学的第二课堂教学

积极开展计量经济学的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教育必要且有益的补充,对于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计量经济学第二课堂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社团活动、社会调研、科技创新竞赛,也包括实验操作模拟、创新课题申报、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等。

作者:王新华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7)

2孙文杰.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2015(2)

3刘晓平.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

4于婷婷,乔鹏亮.应用型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新西部,2015(14)

5石璋铭.新建本科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路径探析[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6阳玉香,谭忠真,莫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

7徐盈之.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2009(2)

体验经济论文篇(10)

关键词 :经济学;实验课程

一、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程的必要性

1.实现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传统经济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分析、应用能力较差,很多学生不明白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以及如何对经济学学以致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急需革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就成为突破口。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保证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提高经济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应用型经济学人才首先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从而提高经济学人才基本素质。此外,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合作的团队精神、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创新素质与协调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经济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构成的设想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实验课程也越来越受欢迎,很多专业纷纷开设实验课程,如会计实验课程、金融实验课程等,而经济学实验课程却刚刚起步。主要原因是传统经济学专业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对经济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较少涉及;经济学理论的特点也决定了设计开发经济学实验课程具有一定难度。

如何构建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在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现行模式可遵循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在教学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围绕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经济学验证性实验课程;二是经济学综合分析实验课程。

1.经济学验证性实验课程

验证性实验课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教师可以设计特定情来模拟经济社会,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经济学;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分析来验证经济学理论,如暨南大学针对中国学生特点开发的实验软件———Z-Tree系统。

如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实验。设计一个简化的蛋糕市场,由20位学生分别扮演买方与卖方参与交易,买卖双方要尽可能从交易中获得自身最大利润。实验前,教师可通过分发纸牌(数字1-10)的方式告知每位买方,纸牌的数字就是其达成交易时每单位商品对应的价值;同样也给卖方分发纸牌(数字1-10)告知每位卖方纸牌上的数字是达成交易时卖方的货币成本,要求所有参与者对纸牌上的数字保密。实验中,买方要勇于出价但不能高于所拿纸牌上的数字;卖方要价也不能低于所拿纸牌上的数字。按照以上原则,买卖双方公开叫价直至达成交易。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扮演商品的买方与卖方亲身体验市场中的竞争行为,感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挥下的市场效率。

2.经济学综合分析实验课程

验证性实验主要是针对单项经济学理论来开展实验,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需要开设综合经济分析实验课程。综合分析经济实验是由一门或若干门课程中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实验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对各门课程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把握其中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经济学综合分析实验的完成需要学生既具备经济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此外还要求学生会操作计量软件。一般常采用的模式:先由教师示范,然后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开展实验,最后撰写综合经济分析报告。这类实验综合性、应用性强,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如何应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三、经济学实验课程的构成内容

1.西方经济学实验

可以考虑设计竞争市场实验、博弈论实验、宏观经济学实验。

2.政治经济学实验

可以考虑设计货币流通规律实验、资本有机构成实验、资本周转速度计算实验等。

3.产业经济学实验

可以考虑设计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分析实验、投入产出分析实验;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实验;垄断下价格歧视实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实验等。

4.区域经济学实验

可以考虑设计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关系的综合分析;配第—克拉克定理的验证;威廉姆森趋同假说的验证等实验。

5.制度经济学实验

可以考虑设计政府价格管制实验;交易制度比较实验;搭便车、外部性验证等实验内容。

6.国际经济学实验

可以考虑设计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实验和战略性贸易保护实验等内容。

四、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1.经济学实验课程开设时间

经济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六大经济学理论。为保证经济学实验效果,我们建议在学生学习完相关经济学理论之后再开设实验课程。根据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方案,六门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全部完成,因此可以考虑将经济学实验课程设置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一是可以保证学生实验之前已具备相关理论基础;二是可以巩固、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三是可以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做准备。

2.经济学实验课程学时设计

经济学实验课程内容较多,每个实验都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此经济学实验数目不宜过多,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每部分实验内容可以选择2-3个具体实验项目,每学期将实验次数控制为10-12 次即可。根据每个实验数目与实验时间,可以考虑将实验课程总学时设计为48 学时或者是51学时。

3.经济学具体实验设计

经济学实验课程中的具体实验项目,可以由教师自主开发,也可以引进国外较成熟的实验项目,但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引进的项目要尽量本土化,便于学生理解;自主开发的实验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每个实验内容要明晰,不能产生歧义,避免影响实验效果。

4.经济学实验过程控制

经济学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控制实验过程,避免学生将实验当成游戏;但对经济学验证性实验,教师要避免对学生过多的影响,因为验证性实验多是以人为对象来进行实验,学生参与过程中如受到暗示,可能会揣摩实验的意图,改变自身本能行为,从而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体验经济论文篇(11)

0引言

构筑于经济理性与均衡分析假定之上的传统经济学通常被视为一门不可实验的学科。正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著名的《经济学》(SamuelsonandNordhaus,1985)中所说:“可控性的实验室是测算出经济规律的一种可行方法,然而,经济学家们还不能像化学家或生物学家那样做受控实验,因为控制其他重要因素对经济学家来说并非易事。所以总的来说,他们只能是像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那样,满足于观察而已[1]。”然而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与多样性,对经济世界的认识同样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同样受到了来自现实经济世界的各种冲击与挑战。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DanielKahneman和VernonL.Smith教授,标志着实验方法和实验经济学已经被主流经济学界认可,从而推翻了有关经济学研究不可实验的论断。随着产业组织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等经济学新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尝试用实验方法来认识多重选择的不同均衡结果,相关的实验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经济学开始步入了实验时代[2]。在实验方法进入经济学研究视野的同时,实验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分析实验等环节,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抽象的理论,也可以亲自证实或证伪理论,加深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对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微观经济学作为我国当前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长期以来一直以理论教学为主,是否可以将目前流行的实验方法引入教学当中?如何让学生巩固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进而提高其综合专业素质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微观经济学为何要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领域以及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未来经管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微观经济学为何要进行实验教学

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理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掀起了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边际主义革命”,随着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这也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在继承古典经济学有关自利经济人假说的基础上,通过定义一个更加清晰化、统一化的具有经济理性的行为个体,将数理方法引入到经济学研究框架之中以强化经济学理论推理的严谨性,建立起了一套描述个体经济决策行为的理论和均衡分析体系,使经济学的研究建立起了统一的分析范式[3],也形成了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生产和成本理论、要素价格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为主体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然而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经济学研究领域逐渐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的范畴,作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和分析方法也日益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主流经济理论受到挑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基于的理性选择假定暗示着决策个体或群体具有行为的同质性(均是最大化的自利行为)。这种假定由于忽略了真实世界普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差异特征和不同条件下认识的差异性,意味着作为基本理论前提的理性人假定在这种情况下是失效的,导致了主流理论的适用性大打折扣[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行为经济学将个体行为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理性假定下个体行为的同质性作为异质性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形,增强了对新问题和新趋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5]。此外,在传统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中,理论假说也需要通过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来判断真伪。通过观察现实发生的经济现象,从中获取实地数据是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而实地数据获取的不可重复性、缺乏可控性和难度较大等特点使传统经济学很难获得理论验证所需的全部有效数据,影响了经济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将实验作为科学研究方法引入经济学后,利用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优势,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实验在扩展理论、检验理论以及发现新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同时,在经济理论的教学方面,课堂实验也发挥着传统理论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构建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上的微观经济学这门理论经济学课程,由于基础理论本身具有抽象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更多采用的是静态分析方法或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讲授过程中充满了大量的数学模型和公式,导致学生面对理论讲授倍感抽象和晦涩难懂,而且这些运用数学知识推导出的结论虽然在理论上符合逻辑,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得不到验证或与实际不符,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使学生只能应付于相关结论的机械性记忆,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验的方法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验方法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理论所阐述的经济运行,亲自去证实或证伪一个理论,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此,无论是从微观经济学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将实验引入到微观经济学课堂中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2实验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介绍实验经济学的文献和专著大量涌现,实验经济学逐步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之中。根据AlvinRoth教授的说法,实验方法主要用于3个方面:“与理论家对话”(speaktotheorists),“寻找事实”(searchforfacts),“在君主耳边低语”(whisperintheearsofprinces)[6]。这3种情况,分别代表着实验方法在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发现新的理论和为公共政策决策提供参考等方面的作用。此外,实验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在经济学教学领域。最早的有记录的经济学实验可以追溯到1948年张伯伦在哈佛大学课堂上进行的市场供求实验,引起人们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方法的兴趣。回顾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集中在3个领域的运用:市场理论、博弈论和个人选择理论。因此实验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堂中应用也主要集中于这3个领域。

2.1市场实验

市场理论实验是西方经济学家进行的最早的一类经济学实验。1948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伯伦报告了他的第一个市场实验。他在哈佛大学的课堂通过让学生填写标记着价值和成本的纸牌,导出了这一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在这个实验中,参与实验的学生被允许在教室自由活动,并以分散化的方式与其他人协商。尽管市场结构是竞争性的,但是张伯伦发现实验交易的数量大于由供求曲线相交所确定的均衡数量,实验结果显著地偏离了竞争性市场的预测[7]。此后,以学生身份参加这次实验的弗农·史密斯对实验方法产生了极大兴趣。他认为张伯伦让学生在教室四处走动所发生的分散化交易不是检验完全竞争理论的合适制度环境。为此史密斯设计了一个“双向拍卖”实验制度作为替代方案,他证明了这样的市场能收敛到有效的、竞争性的结果。此后市场实验的方法除了被广泛应用于产业组织有关问题的研究,还进一步延伸到了劳动力市场、国际贸易市场和证券市场等领域,成为经济学实验中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

从微观经济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市场实验主要可以应用于微观经济学市场结构理论这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课堂实验,让学生扮演厂商和消费者,在课堂模拟不同市场结构的交易过程,亲身体验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的决策行为模式,感受和认识供求机制相互作用形成市场均衡的过程,发现不同市场结构之间的异同,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模型的结论,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2博弈实验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游戏论,随着博弈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地位的日益突出,实验方法的运用也日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实验方法能够用于检验博弈对局人的真实行为,并对博弈理论的预测能力和适用范围进行评价和界定。实验经济学家将博弈规则转换为环境和制度,通过观测实验被试对象的决策行为来检验博弈理论对均衡预期的正确性[8]。囚徒困境、最后通牒、公共产品是实验方法在博弈论领域运用得最多的3个方向。此外,随着维克里在1961年第一个用博弈公式解决了独立私人价值拍卖模型,拍卖理论引起了越来越多博弈论研究者的关注,而史密斯首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检验了这些拍卖理论。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博弈游戏亲身感受囚徒困境这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加强学生对占优策略、纳什均衡等概念的感性认识。还可以通过模拟“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环境,让学生通过参加博弈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理性人假设的认识,发现理性人假设的不足,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远非主流经济学所谓的“理性经济人”所能涵盖,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拉近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的距离,避免经济学成为远离现实的“黑板经济学”[9]。

2.3个体选择实验

传统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和自利性假设的逻辑推论,是个体能够在稳定偏好下合理利用掌握的信息来预估选择结果及各种可能性,然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但在现实中,个体的选择和决策往往与这些假设是不符的。由于个体偏好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被观察到,因此以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为代表的非主流选择理论开始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个体选择中经常出现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分析,这类实验多指不确定或风险情境下的个体偏好选择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所谓的“预期效用理论”而展开,实验形式大多为“”(lotteries)选择实验[10]。在个人选择实验中比较著名的实验有阿莱(Allais,1953)设计的“阿莱悖论”实验、Lichtenstein和Slovic(1971)发展的有关“偏好逆转”的实验,以及Kahneman和Tversky(1979)有关“前景理论”的实验[11]。因此,在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课程中可以通过模拟上述有关个体选择行为实验来验证期望效用理论。让学生参与实验做出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体决策,验证、比较实验结果和期望效用理论之间的偏离,进一步思考期望效用理论存在的问题。

3实验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经济学实验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它通过选择真实的行为人在模拟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因此实验需要在程序、激励等方面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实现实验设计的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目标。弗农·史密斯通过总结大量的实验设计的成功经验,在1967年提出了价值诱导原则这一实验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为了确保经济实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他认为实验设计必须满足显著性、支配性、隐私性与报酬的单调性等原则[12]。而实验的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到经济学的课堂中,虽然实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不如研究型实验要求的那么严格,但是同样需要遵循这些经济学实验的基本原则。除此以外,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遵循正确处理辅助性课堂实验与实验室实验、验证型实验与设计型实验以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等基本原则。

3.1价值诱导原则

价值诱导原则的核心是把实验被试者置于同真实市场交易相似的模拟实验环境中,在合理的实验机制设计下,通过为被试者提供真实的物质激励,考察其在物质激励下的经济行为,而将非经济方面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这也是实验经济学同心理经济学和其非实验经济学的重要区别[13]。在开展经济学实验时,要使具有不同特征的被试者能够像真实的经济人一样做出行为决策,就需要采用价值诱导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既可以是货币奖励,也可以是本身没有内在价值的物品或服务,只要是被试者渴望得到的就行)实现对实验参与人的控制,诱导实验参与人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性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使用报酬手段诱发实验参与人的特征应满足单调性、显著性、占有性3个条件。此外在实验中一般要求对每个实验参与者的所获报酬保持隐私性,实验者可以通过密封的纸条等方式让每个被试者只知道自己从每一次行为决策中所能获得的报酬。可见,价值诱导原则不仅是实验经济学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也同样适用[14]。在微观经济学的课堂实验中,除了可以使用一定的货币和物质报酬外,也可以使用本门课程的分数来作为激励手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做出决策。

3.2正确处理课堂实验与研究型实验的关系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进行实验教学时,首先要认识到经济学课堂实验和研究型实验的差别。研究型实验主要是通过受控实验对已有的经济理论进行检验或通过实验发现经济规律。而课堂实验的目标在于教学,因此需要从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来设计实验,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以及不同层次的实验对象,制定明确的实验目标,确保实验方法、实验制度、实验激励等环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保证课堂实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并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3.3正确处理课堂纸笔实验与实验室计算机实验的关系

将实验的方法应用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简便易操作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这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改变了过去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向信息流动的状态,形成了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的双向交流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实验工具来看,经济学实验主要可以分为纸笔实验和计算机实验两种类型。在实验经济学发展的早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所有的实验都是在教室或实验室中通过纸、笔、黑板、时钟等设备来进行。这种纸笔实验最大的优势在于实验工具简单,操作简便,对场地没有特别要求,在教室中就可以进行实验,作为一种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开始依赖于计算机进行[15]。计算机实验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实验效率,通过使用计算机,被试者在进行决策和选择时只需要填写某个数字或者点击一下鼠标即可完成,实验结果也会迅速在计算机屏幕上精确地显示出来。由于计算机实验的进行一般需要在专门的标准实验室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安排单独的课时来进行实验或者设置微观经济学的配套实验课程(根据专业的不同,也可以在高年级开设实验经济学课程)。

3.4正确处理验证型实验与设计型实验的关系

依据教学目标的高低和学生层次的不同,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时可以将实验分为验证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两种类型。验证型实验侧重通过对课本上的经济现象、经济理论等进行验证,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对经济理论和现象感性认识的不足,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是经济学实验教学中最为普遍的类型。但这种实验形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的安排走,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和思考能力。设计型实验是在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经过系统归纳并掌握了较强的实验技能后,只给出实验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设计型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实验查阅文献、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和提高。设计型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高级形式和阶段,比较适用于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

3.5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