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就业市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1:52

就业市场论文

就业市场论文篇(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市场导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将毕业生作为商品交易,并使之变成直接生产力的交换关系的总和,是毕业生流通的领域,反映毕业生的供求关系。即:政府调控,以学校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程序和形式,在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后,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洽谈起中介作用,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场所。它不同于其他人才市场,具有群体性、时效性、政策性等特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政府部门和学校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不可缺少的参与主体。

一、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就业政策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大政方针就业原则的确定及相关制度的制定等方面。为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毕业生就业活动的有序开展,使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和法规,并进行了相应的就业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就业市场已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要正常运行,必须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

1.建立供求平衡关系。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需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当供大于求时,通过市场调节,控制高校人才的培养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供小于求时,通过市场调节,扩大人才的培养,控制社会生产,但是市场本身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采用经济、法律、信息、行政等手段,限制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正常供求,使毕业生的供求达到平衡,符合国家的科教政策。

2.净化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的必然产物,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构成供需双方之问的竞争。为了建立公正的竞争意识,使之符合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需要政府部门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减少甚至杜绝市场竞争中的不正当行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在政策上唯贤是举,用其所长;在法律上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和政治声誉都受到保护。目前已经出台的法规有《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希望能够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实践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大学生就业法》,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法可依。

二、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中介作用

高校是毕业生的培养机构,专门负责学生的招生、培养工作,并指导学生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校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双选场所和机会,引导双方见面洽谈.达成协议。高校在政府部门和毕业生之间也发挥中介作用,高校要及时、准确地向毕业生解释国家最新的就业政策、政府有关部门统计的最新就业数据。同时,高校需要把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及本校的就业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以便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优化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下面具体谈谈高校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如果缺少高校的中介作用,双选的双方就难以充分信任,顺利签约。以学校为中介,毕业生可避免受到职业骗子的侵害,用人单位可避免假文凭、假证件的蒙骗。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往往带有零散性和一定的随机性,因此由高校来举办就业见面会,或把就业市场常设在高校,便于就业市场的运营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当然,其他辅的补充性就业市场也不能忽视。

高校要充分履行其中介职能。首先,高校需要准确领略上级的精神,及时向毕业生传达,并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政策在他们就业过程中的利弊。例如,高校毕业生援西工作的就业政策肯定不同于一般的就业政策,这就需要高校做好宣传,至少要让每个毕业生知道支援西部有哪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其次,加强收集就业信息工作。高校作为供需信息的主渠道,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有用条件,掌握充足有效的信息,独立举办一些供需见面会,邀请与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到高校来,为毕业生提供专业对口、直接的就业机会。再次,高校要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安排专业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

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行为主体,因此,在自主择业的市场机制下,毕业生享有独立择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也享有用人自。毕业生享有“自”是指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选择哪个用人单位完全由毕业生自己决定,不允许其他任何人干涉或强迫毕业生选择某个或某类用人单位,但是,毕业生必须在国家就业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某些行业急需人才时,毕业生有义务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或项目服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要随行就市,愿意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具体岗位由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自主选择毕业生,不能等、靠,应主动招揽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高个人施展才能的机会来吸引毕业生,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消费人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真正行使主体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就业市场的逐步建立,作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尺度——诚信,理应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市场规则。用人单位在招聘活动中应实事求是的定位,不应故意夸大宣传、虚报单位的基本情况或采取欺骗的方法招聘毕业生。同样,毕业生应如实地向用人单位介绍本人的成绩、特长、荣誉等基本情况,客观地提供本人的奖惩材料.不伪造获奖证书,不以欺骗手段蒙混用人单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本着“真诚、信实、平等”的原则,以自身实力参与竞争,进行双向选择。这样,才能保障就业市场的有序性,从而充分维护市场主体双方的合法利益。

四、用整合的视野看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体: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他们既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又需要协调好同其他各主体的关系;既要追求自身功能发挥的最大化,又要通力合作,达成合力,共同解决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难题。总体来说,我国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在地区和行业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短缺,而发达地区资源过剩;热门行业人才过于饱和,艰苦行业和一些冷门行业人才尚未脱贫;城市大企业人才竞争激烈,乡镇企业无人问津等。面对这种不平衡现象,单凭就业市场中的任一主体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需要市场中四个主体的整合合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快速地运行。

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强间接的宏观调控,实施必要的经济手段,根据人才供求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汁划提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包括总量、结构及其在部门和地区间的分布。国家重点和急需部门,艰苦地区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应给予优先安排,并用优惠政策和服务机制激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前往就业。政府要建立合理的就业市场价格,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形成,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成本差别很小,导致部分单位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同时,政府的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方向,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加强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名额的规划;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战略和长期规划,确定发展重点,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在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自的同时,探索建立公正的竞争机制,对一些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高校、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或者学术力量,减少招生数量;健全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府可进一步放宽政策,协调计划、公安、教育、工商局、社会保障等部门支持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工作。

第二,高校应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与市场的对接能力。一方面高校根据政府统计的就业数据及相关的教育文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校的办学能力和实际情况及时改革或取消就业难的专业,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高校要进行市场调查,合理预测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实行毕业生毕业后的服务跟踪,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优先设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控制长线专业;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真正能适应市场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加强学校的宣传工作,让用人单位准确了解高校和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并与用人单位共同探索培养人才的模式,从源头上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健全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指导水平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质量,指导内容主要有就业安置、信息提供、职业技能和辅助发展等;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结合本校和本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向毕业生解释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优惠服务,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正确的择业观,处理好国家需要和本人志愿、事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指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敢于到偏远地区,冷门行业去创业。同时,指导对象不仅仅是毕业生.而应是高校各个年级阶段的学生。

第三,毕业生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改变过去的“到大机关,到大城市,到富裕地区”的旧观念。在现阶段,尚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暴露出“三到”思想,多数毕业生把职业的收入及地位作为择业的首选条件,对高收入职业,如外资:合资等单位趋之若鹜,对公务员等地位较高的职业也格外垂青。他们看不上基础性的、工作一线的职业,往往容易错失就业良机。也有部分毕业生把工作地域作为择业的首要目标,特别向往北京、上海、深圳等信息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这些地区的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并且不是所有的工作都符合毕业生的理想。因而,这部分毕业生中不足所有人都能够留在大城市,最后有一大部分持这种思想的毕业生不得不待业,迟迟找不到工作单位。其实在我国,有相当的艰苦行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正迅速增加,一些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求贤若渴,广大农村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创业的机会,在这些企业、行业和地区毕业生同样能大展宏图。因此,广大毕业生应调整心态,以事业为先,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急待开发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建功立业,求真务实。同时,大学毕业生要有自主创业的精神:现在高校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以及对创业认识的更新和重视,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广博的发展空间。

就业市场论文篇(2)

一、前言

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激起不少学者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学的兴趣,但是因为很多人不太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内涵,而视其为高深莫测的理论。其实信息经济学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善于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事情就会发现信息经济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像笔者所在的高校,许多事情和现象,比如招生、教学、评职称、就业等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事情都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广阔且发育较成熟的市场。这个市场为了迎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获取充分信息的需要,通常要制定各种政策、规章并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来减少和消除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本文用博弈论(gametheory)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博弈分析。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机构或者群体,如本文涉及到的高校毕业生、接收单位。

根据博弈论中局中人的概念,即博弈过程中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者组织,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中。有两个局中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本文在研究中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二、高校毕业生及其就业市场的特征

高校毕业生虽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产品,但它也具有产品的一般属性。

(1)普遍具有知识并且素质差异较大。高校毕业生从参加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专业。经历或专科、或本科、或专科一本科、或专科一本科~研究生、或本科研究生等阶段的系统教育,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到毕业答辩,在这个知识资本原始积累的复杂过程中,毕业生身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文化氛围中,会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育效果。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接受同样教育历程的两个孪生仔,也会出现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就是毕业生品格和素质的差异性,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简单地将毕业生划分为质量好和质量差两类。一般来说,重点大学和名牌专业的毕业生要较普通院校和一般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博士生要较硕士生、硕士生要较本科生、本科生要较大专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视野、体能等方面均有较高指标(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并不排除那些虽未经较高层次教育仍然具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影响毕业生档次的因素很多,包括毕业生本身的素质、高校的教育水平、专业选择、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人才观等等。如果再加上毕业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性格、谈吐、外观等其他一些非质量因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良莠不齐。

(2)高校毕业生质量鉴定难以一概而论,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接受实践的考验。普通的毕业生和优秀的毕业生,一般人很难识别出来,更何况市场需求呈现多样性。单从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和面试来判断。也需要不同用人单位按照不同的需求,安排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才能精确地鉴别出某个毕业生的品质、拟给予的岗位和待遇。要考察毕业生的来源、学校、专业、课程成绩、鉴定、实践经历、品行、特长等等方面,要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心理、态度,还要和同类别的毕业生进行比较并分出优劣。必要的时候。还要组织考试和答辩甚至提前进入岗位实习一段时间,要承担“坏人在一定时期内会做好事扮演好人角色”的风险。这无疑在劳动力成本上加大了对毕业生做出正确判断的难度。

(3)判别用人单位的质量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难度较大。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象牙塔,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在学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业上,与外界企事业单位的接触有限。即使是身处信息时代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也较少自发地参与社会实践,一些实践机会多由导师或师兄师姐引荐。再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毕业生大多还处于被动等待分配的局面,虽然国家在高校扩招后不断推出就业新政策、社会不断推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高校近年来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这些资源往往只有毕业生和家长特别关注,对于那些还没有把就业列入议事日程的在校生来说很多情况下只是过眼云烟,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另外,目前媒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报道,往往更多地渲染就业的难度。并没有对学生择业进行正确引导,也没有非常有效地提供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流于表面,缺乏分析。因此,毕业生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信誉、待遇、市场潜力、专业需求程度等信息缺乏了解,往往单凭用人单位的地域、规模、声誉、是否外资等进行选择。择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忽视专业的对口以及社会的真正需求,难免造成就业市场的人才浪费和社会需求的供给不足。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博弈

因为有了上述3个外生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天生地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就存在以下3种博弈。

1.毕业生之间的博弈

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品学兼优、质量好的毕业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会想法设法把一切能够传递自己是优秀毕业生信号的信息,比如英语级别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专业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明等收集整理并呈现给用人单位,以证明自己优于其他毕业生。而品学一般、质量差的毕业生也会积极准备,并以降低待遇标准等形式获取用人单位的注意。有时候。个别毕业生甚至以制造假文凭、假证书等拙劣手段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当然这样做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好、质量差的毕业生展开一场无形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往往是质量好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希望将他们吸纳门下,加盟组织建设,创造财富,他们优先选择质量高的接收单位;而质量差的毕业生不会受到企事业单位的看好,在受到冷落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为了尽快有个安身之处常常被动与接收单位签订协议。另外,质量好的毕业生属于精英阶层,数量有限,在人才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因而身价较高,多数从事白领工作;而质量差的毕业生大量随处可见,与接收单位的协议成交价格较低,一般安排从事一些基层具体工作,即充当蓝领阶层。

2.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不仅毕业生因质量参差不齐而处于博弈中,用人单位也因有好赖之分而不断展开博弈。那些具有地域优势、待遇丰厚、声誉良好、个人发展前景看好的单位,比如处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他们会有意识地在市场上向毕业生展示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质的内部管理流程和自由宽松的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以战胜竞争对手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它们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优先选择到重点大学名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而经营状况不佳、效益较低、地处边远山区的中小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在博弈中往往只能接收到质量较差的毕业生。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毕业生(局中人B)是否愿意选择到用人单位(局中人D)服务,用人单位是否愿意接收毕业生。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的针对双方利益得失的选择和博弈问题。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由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事先并不完全得知双方的确切利益需求,因此,这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问题。在动态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修正有关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此时的博弈很简单,局中人D既不知道局中人B的真实类型,也不知道B所属类型的概率分布。他只是对这一概率分布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即有自己的信念。博弈开始后。D将根据他所观察到的B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信念,并根据这种不断变化的信念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

对应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是精炼贝叶斯均衡,这个概念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贝叶斯均衡的结合。这一分析方法中所用的贝叶斯法则是概率统计中应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对有关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进行修正的标准方法。用贝叶斯的分析思路量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如下:

毕业生申请加盟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知毕业生质量高还是质量低,但用人单位知道如果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2O%;如果毕业生是低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100%。这些行动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概率是一种主观判断。

博弈开始,用人单位根据现有的一切信息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的概率是7O%,因此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7x0.2十(1-0.7)xl=0.44

0.44是用人单位给定毕业生所属类型的先验概率下,毕业生可能采取E的概率。

当毕业生确实进行E时,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毕业生采取E的这一行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7(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先验概率)x0.2(高质量类型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0.44=0.32

根据这一新的概率,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32x0.2+(1-0.32)×1=0.744

如果用人单位再一次采取C,毕业生又采取了E,则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32×0.2/0.744=0,086

就业市场论文篇(3)

一、前言

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激起不少学者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学的兴趣,但是因为很多人不太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内涵,而视其为高深莫测的理论。其实信息经济学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善于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事情就会发现信息经济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像笔者所在的高校,许多事情和现象,比如招生、教学、评职称、就业等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事情都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广阔且发育较成熟的市场。这个市场为了迎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获取充分信息的需要,通常要制定各种政策、规章并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来减少和消除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本文用博弈论(gametheory)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博弈分析。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机构或者群体,如本文涉及到的高校毕业生、接收单位。

根据博弈论中局中人的概念,即博弈过程中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者组织,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中。有两个局中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本文在研究中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二、高校毕业生及其就业市场的特征

高校毕业生虽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产品,但它也具有产品的一般属性。

(1)普遍具有知识并且素质差异较大。高校毕业生从参加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专业。经历或专科、或本科、或专科一本科、或专科一本科~研究生、或本科研究生等阶段的系统教育,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到毕业答辩,在这个知识资本原始积累的复杂过程中,毕业生身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文化氛围中,会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育效果。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接受同样教育历程的两个孪生仔,也会出现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就是毕业生品格和素质的差异性,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简单地将毕业生划分为质量好和质量差两类。一般来说,重点大学和名牌专业的毕业生要较普通院校和一般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博士生要较硕士生、硕士生要较本科生、本科生要较大专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视野、体能等方面均有较高指标(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并不排除那些虽未经较高层次教育仍然具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影响毕业生档次的因素很多,包括毕业生本身的素质、高校的教育水平、专业选择、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人才观等等。如果再加上毕业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性格、谈吐、外观等其他一些非质量因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良莠不齐。

(2)高校毕业生质量鉴定难以一概而论,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接受实践的考验。普通的毕业生和优秀的毕业生,一般人很难识别出来,更何况市场需求呈现多样性。单从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和面试来判断。也需要不同用人单位按照不同的需求,安排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才能精确地鉴别出某个毕业生的品质、拟给予的岗位和待遇。要考察毕业生的来源、学校、专业、课程成绩、鉴定、实践经历、品行、特长等等方面,要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心理、态度,还要和同类别的毕业生进行比较并分出优劣。必要的时候。还要组织考试和答辩甚至提前进入岗位实习一段时间,要承担“坏人在一定时期内会做好事扮演好人角色”的风险。这无疑在劳动力成本上加大了对毕业生做出正确判断的难度。

(3)判别用人单位的质量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难度较大。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象牙塔,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在学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业上,与外界企事业单位的接触有限。即使是身处信息时代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也较少自发地参与社会实践,一些实践机会多由导师或师兄师姐引荐。再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毕业生大多还处于被动等待分配的局面,虽然国家在高校扩招后不断推出就业新政策、社会不断推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高校近年来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这些资源往往只有毕业生和家长特别关注,对于那些还没有把就业列入议事日程的在校生来说很多情况下只是过眼云烟,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另外,目前媒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报道,往往更多地渲染就业的难度。并没有对学生择业进行正确引导,也没有非常有效地提供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流于表面,缺乏分析。因此,毕业生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信誉、待遇、市场潜力、专业需求程度等信息缺乏了解,往往单凭用人单位的地域、规模、声誉、是否外资等进行选择。择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忽视专业的对口以及社会的真正需求,难免造成就业市场的人才浪费和社会需求的供给不足。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博弈

因为有了上述3个外生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天生地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就存在以下3种博弈。

1.毕业生之间的博弈。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品学兼优、质量好的毕业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会想法设法把一切能够传递自己是优秀毕业生信号的信息,比如英语级别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专业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明等收集整理并呈现给用人单位,以证明自己优于其他毕业生。而品学一般、质量差的毕业生也会积极准备,并以降低待遇标准等形式获取用人单位的注意。有时候。个别毕业生甚至以制造假文凭、假证书等拙劣手段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当然这样做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好、质量差的毕业生展开一场无形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往往是质量好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希望将他们吸纳门下,加盟组织建设,创造财富,他们优先选择质量高的接收单位;而质量差的毕业生不会受到企事业单位的看好,在受到冷落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为了尽快有个安身之处常常被动与接收单位签订协议。另外,质量好的毕业生属于精英阶层,数量有限,在人才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因而身价较高,多数从事白领工作;而质量差的毕业生大量随处可见,与接收单位的协议成交价格较低,一般安排从事一些基层具体工作,即充当蓝领阶层。

2.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不仅毕业生因质量参差不齐而处于博弈中,用人单位也因有好赖之分而不断展开博弈。那些具有地域优势、待遇丰厚、声誉良好、个人发展前景看好的单位,比如处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他们会有意识地在市场上向毕业生展示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质的内部管理流程和自由宽松的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以战胜竞争对手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它们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优先选择到重点大学名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而经营状况不佳、效益较低、地处边远山区的中小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在博弈中往往只能接收到质量较差的毕业生。

毕业生(局中人B)是否愿意选择到用人单位(局中人D)服务,用人单位是否愿意接收毕业生。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的针对双方利益得失的选择和博弈问题。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由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事先并不完全得知双方的确切利益需求,因此,这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问题。在动态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修正有关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此时的博弈很简单,局中人D既不知道局中人B的真实类型,也不知道B所属类型的概率分布。他只是对这一概率分布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即有自己的信念。博弈开始后。D将根据他所观察到的B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信念,并根据这种不断变化的信念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

对应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是精炼贝叶斯均衡,这个概念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贝叶斯均衡的结合。这一分析方法中所用的贝叶斯法则是概率统计中应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对有关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进行修正的标准方法。用贝叶斯的分析思路量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如下:

毕业生申请加盟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知毕业生质量高还是质量低,但用人单位知道如果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2O%;如果毕业生是低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100%。这些行动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概率是一种主观判断。

博弈开始,用人单位根据现有的一切信息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的概率是7O%,因此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7x0.2十(1-0.7)xl=0.44

0.44是用人单位给定毕业生所属类型的先验概率下,毕业生可能采取E的概率。

当毕业生确实进行E时,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毕业生采取E的这一行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7(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先验概率)x0.2(高质量类型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0.44=0.32

根据这一新的概率,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32x0.2+(1-0.32)×1=0.744

如果用人单位再一次采取C,毕业生又采取了E,则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32×0.2/0.744=0,086

就业市场论文篇(4)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根本变化

1.业生就业政策逐步放开搞污从五卜年代初开始形成的高等学校学生培养费全部由国家承担、些业牛全部由国家以指令性计划分配当国家干部的“统包统配‘·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统包统配”制度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主要是政府对毕业生分配统得过死包得过严,影响了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2、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逐步由单纯的管理型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各地方人事部门还成立了人才交流中心,其中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不仅如此,在原来供需见面的基础上还开办了人才市场,作为常设机构为广大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供经常。把学生、学校、用人单位直接推向人才市场。

3、毕业生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形式的承包制、租赁经营制、股份制、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制等,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在用人方面有了更大的自,可以挑选和聘用自己需要的人才,也可以拒绝接受自己不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扩大了用人自,使毕业生就业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就业环境。

二、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现状

近年来,不少学业有成,踌躇满志,准备走上社会大显身手的学子们,一走出校门就高不成,低不就地饱尝了择业的千辛万苦。突出的供需矛盾,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据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5个城市的22所高等院校的1682名应届毕业生调查表明,93.5%的学子对就业形势不感乐观。“学生们走出校门能顺利就业吗?”这种担心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当前,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主要有:

(I)期望过高心态。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择业就应该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供需双方可以自由选择。有的学生说:“我愿意去哪里,就选择哪里,谁也管不着”。“海阔凭鱼跃,天大任我飞。”这反映了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制度改革要求过急,期望过高,看不到改革是一个过程,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目前的就业政策。

(2)强求平衡心态。部分大学生认为:毕业就业应绝对公正。就业不太理想,就抱怨:“市场规律的公平到哪里去了?”这反映出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强求平衡择业心态,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不现实的认识。

(3)追求实惠心态。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关心的是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怎样、奖金有多少、住房状况如何、地处市区与否等。这体现了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观上追求实惠的价值取向。

(4)懦弱自卑心态。部分大学生面对突至而来的毕业就业,面对不可避免的职业选择,宿手宿脚,不敢展示自己,前怕狼后怕虎,消极等待,听天由命。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心理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被动依赖、懦弱自卑问题。

(5)自高自大心态。部分大学生认为:一本文凭在手、不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将自己禁锢在象牙塔内,自以为高人一等,对自谋职业不屑一顾,似乎精通十八般武艺,什么工作都不在话下。在职业选择上虚荣心极强,好说大话、空话,一味自我标榜。这反映在部分大学生择业观中仍存在自高自大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初探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教育,从经济学角度说,就业指导是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的一种手段;从社会学角度说,就业指导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一项必要工作;从教育学角度说,就业指导是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分内工作。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高校教育的关

(1)学校教育不是自我服务的封闭系统,它要通过培养劳动后备军和造就各类专业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必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关注社会对于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动态信息,以确定和调整学校教育的科类比例、层次结构、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等,但是这些都不能代替毕业生就业的信息反馈,因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为社会服务,毕业生的就业是对高校教育最直接的检验,就业指导中的信息反馈,对于学校教育的改革、工作的促进、目标和方法的调整,具有其它信息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2)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毕业和就业那一段时间的工作,应该延伸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也不仅仅是择业信息的提供和择业技巧的辅导,应该拓展到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全面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全面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说,就业指导是学校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过程中,高等学校必须把就业指导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和取得教育工作反馈信息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

四、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新路子

就业市场论文篇(5)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农业部、民政部、人事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有关司局就当前就业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后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的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增加了就业工作难度。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并且,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快速、不断地扩招,毕业生人数骤然增加。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2005年毕业生数量达到338万,到2006年毕业生已达到413万,年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社会所能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数量远远不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高校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并伴随有区域和专业不均衡等结构性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依然严峻。为了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目标,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健全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一直都是就业工作的新命题。

二、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场所。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是指有固定的场所、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特定的参加对象等。无形市场主要指毕业生联系工作不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依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其外在表现是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固定的场所,它是无形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业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市场制度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等现象。

(一)用人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到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以前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导致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追求高学历的心理,采用不当的用人观,一味地提高就业条件,出现了本科岗位招硕士,硕士岗位招博士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二)竞争机制不健全

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而在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大学生被推向市场的就业轨道。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受到性别歧视、出身贫寒、学业欠佳、性格内向、相貌平平、毕业院校等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使其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权利,在市场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弱势群体”。

(三)区域间发展不均衡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分配制度的影响,人才越来越向发达地区聚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一直长期存在。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基层就业政策不完善

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文件指出,“积极引导和鼓励一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机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以说,引导和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但是,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并不畅通,存在一定的“瓶颈”。

(五)网站信息管理不健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其便捷、快速、低成本、大信息量等特点,日益成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的载体与平台而倍受青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一个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进行网上“双向选择”活动,实现了远程“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求职,为毕业生获取快捷的信息提供帮助。然而目前全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网站信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和团体通过网络失真、虚假信息,存在招聘“陷阱”,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六)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很不完善,市场“交易”秩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未明确提出保护公平竞争的手段;对市场中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协议书的签订、违约的制裁、纠纷的仲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保障等亦无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成本。

三、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建设就业市场机制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要借鉴企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组织好大型市场会和小型招聘会,并运用企业营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沟通供求信息,以真诚和热情的办法留住老顾客,建立一批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形成“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增大市场自身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宏观调拉机制

政府的宏观调控应抓好招生与就业两个环节。在招生环节上,要从宏观上做好市场对人才需求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工作,以及对各类专门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工作,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主动为高校招生和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服务;在就业环节上,由于长期受到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分配制度的影响,人才越来越向发达地区聚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长期存在。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束缚,制定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加大宣传、狠抓落实,进一步的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超级秘书网

(三)健全政策保津机制

一是要落实国家现有的就业政策;二是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毕业生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要建立起规范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取缔限制人才流动的歧视性政策,真正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四是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就业政策更好地得以落实,权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五是建立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政策;六是要建立鼓励自主创业政策。

(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就业市场论文篇(6)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这是人立身处世之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遵循良好的道德准则是一名优秀大学生不可缺失的基本素质,但令人堪忧的是,信用危机已开始人侵大学生就业市场。因此,对大生就业市场的诚信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努力培养他们守信用、重良知的基本素质,创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就业环境,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就业市场诚信问题的若干表现

高校就业市场诚信的缺失,在大学毕业生和招聘单位四个方面均有表现。在大学毕业生方面主要有:

1.私自修改学习成绩。一些毕业生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学习成绩的要求,竟然明目张胆地修改自己的成绩单,把本来不及格或分数较低的课程改成及格或优秀,然后心存侥幸地拿着“技术处理”过的成绩单到学校审批盖章,企图蒙混过关,以获取考官垂青。

2.盗用他人成果。一般用人单位在审阅毕业生材料时往往先收取复印件,有些人就抓住这一空当造假。他们把别人的等级证书、奖学金证书、优秀学生干部证书以及发表过的文章、科研成果等改头换面变成了自己的辉煌履历,堂而皇之地交给用人单位。

3.制作虚假简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y。部分毕业生为了能顺利找到工作,在准备推荐材料时往往进行“注水”处理,别制作虚假简历,以此抬高身价。本来没担任过学生干部,简历中却出现了大量的要职如“班长”、“部长”、“学生会主席”等溢美之词。前几年,同一个班级出现过十多个“学生会主席”。而今万象更新,大学毕业生人人英语四六级,个个精通计算机。个别高校片面地追求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对此也通常视而不见,公然让学生蒙混过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

4.草率签约而造成违约。签订就业协议是一种法律行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是当事人,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受国家法律保护。按照规定,每个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协议书,以保证一个毕业生只能和一个用人单位签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可以存在合理的违约现象,如用人单位承诺的条件没有实现是可以违约的。这里的恶意违约是指毕业生采用欺骗手段获取多份就业协议书,同时和多家用人单位签约,而毕业生最终只能选择一家单位,造成对其他单位恶意违约,不仅会影响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和使用,对毕业生所在学校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高校就业市场的诚信问题表现在用人单位方面,主要是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等[2]。例如,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是诚意招贤纳士,而是“挂羊头卖狗肉”,夸张的宣传、不切合实际的承诺,让学生有上当受骗之感。有些用人单位盲目地人才高消费使毕业生不得不在“包装”上下功夫。有些单位盲目抬高招聘条件,明明只需要懂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简单操作,却硬强调计算机二级证书,明明不需要太高的英语水平,偏偏规定要过大学英语六级。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经济领域中的“诚信危机”集中体现在生产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上。政治领域也充斥着各种违反诚信原则的政治造假、瞒上欺下、等为官为利不为民的现象。文化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诚信危机”,造成文化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就连一直受人们所尊崇的学术界,也净土不再,出现了学术腐败。这些不诚信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严重影响,最近在大学毕业生中间流行一种说法:简历不造假,典型一大傻_3]。部分毕业生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铤而走险,效尤各种欺骗行为,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诚信问题。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偏执。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仅仅对孩子提出要勤奋、要多才多艺、要竞争等要求,却漠视要诚信做人这一重要道德品质。在学校教育中,只把追求高升学率当作根本任务,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即使在德育教育上,也只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负责,而无视学生应对自己负责;对受教育者只是一味的讲大道理,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环境,不利于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一些学校甚至在无意识中“纵容”了学生作假。[4]

3.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反思能力oEsJ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小事与大事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他们极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抛弃诚信观念,甚至做出背离公民道德规范的事情。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自己做什么,很少考虑自己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个别学生甚至把自己的需要建立在别人失去的基础之上,表现极端自私。

三、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的若干对策

1.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根本好转。据国家统计数据表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来60至7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要大力发展汽车、化工、机械制造、能源开发、建筑、电子等支柱产业,着力培育信息、旅游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只有经济发展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就业市场造假泛滥之风。

2.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一是要强化政府信用意识。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树立一个勤政为民、取信于民的政府形象,加强党政干部廉政建设,加大查处腐败力度。二是要努力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诚信道德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诚信的重要性,懂得诚信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良好舆论环境。三是要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诚信道德品质形成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说实话、办实事。比如,在学习上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良好学风,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平时的学习中去,努力克服考试舞弊、投机取巧行为。在评优和保送等问题上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对校园中发生的不讲诚信之人和事要进行道德鞭挞,逐渐确立诚实守信的良好校园道德风尚。

3.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当代大学生是一个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的诚信如何,不仅对他们个人的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对有诚信问题的学生进行通报,开展大学生诚信实践活动,举办诚信讲座、演讲比赛等。

4.高校要严把毕业生推荐关。为确保毕业生就业推荐的真实性,高校一定要严把毕业生推荐关。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必须经过院系审核盖章后加盖学校就业部门公章。要建立严格的毕业生协议书管理制度,明确违约责任,对就业协议书实行统一编号,每个学生只有属于自己唯一编号的协议书,杜绝协议书的随意转让或转卖现象。对于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在转接档案时,必须将就业协议书收回,对已经联系就业单位的,还必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并出具退函,否则学校不予办理转档手续,不给“一女多嫁者”任何回旋余地,尽可能维护协议本身的严肃性和签约三方的诚信。

就业市场论文篇(7)

一、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二、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09.7元,是男性收人的70.1%,男女两性收人差距比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99年的年均收人为2368.7元,是男性收人的59,6%,差距比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2.2户籍歧视

目前世界上还实行户籍管制的国家只有三个:朝鲜,贝宁,还有中国。正是由于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才导致了户籍歧视现象的产生。户籍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和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

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主要表现为各发达地区,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打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表现为在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对外地劳动力只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贝9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人。

2.3学历歧视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一纸本科以的毕业文凭就像“”时代的贫下中农出身一样重要。现在若想应聘,晋升,选拔,本科以学历儿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业率也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1年中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截至当年6月,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仪为40%。在各人才市场1=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非本科以卜学历不要。学历政视不仅表现在对低学历层次的劳动者的政视上,还表现在同一学历层次上,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政视上。普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或许不如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高,但这些普通院校中也不乏此优秀之才呀,这些限制性条款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政视,一种学历上的歧视,一种典型的统计性歧视!

2.4年龄政视

年龄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绝人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年龄限制,“女性20一28周岁,男性35周岁以下”。在一些行业和部门,更是对40岁的普通女性职工实行“一刀切”,说法委婉,称之为“内退”。40岁儿乎成了普通女性职下在岗与下岗的一道分水岭。

2.5身体歧视

在劳动的身体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容貌和身高的歧视上。在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提出这方面的限制条件。

三、如何消除歧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剥夺了被政视者的白由和权利,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而在消除歧视的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消除歧视时应从以卜三大方面着手。

3.1减少歧视偏好

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所以人们才会去主动地歧视别人。如果歧视偏好减少,那么歧视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在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的引毕日和法律的强制性来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政府在搞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立法,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在法律卜规定各单位在雇佣,培训,升迁,发放工资上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的人要同等对待,要司同酬。时还要注意区分招聘中的歧视与合理甄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正常的合理甄选。:

3.2减少节场缺陷

就业市场论文篇(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本该属于劳动力市场上强势群体的青年人,如今也开始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以往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也普遍遭遇求职难。面对就业这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难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们的国情应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新的机制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我们面对扩招与低就业率矛盾的基本原则。

一、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分析

1.“三峰叠加”的就业市场态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

2.高等教育的需求方教育投资决策行为非理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比较明显。表现为满足不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性质属于准公共产品,表现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同时,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在教育机会有限的条件下,一个人受教育就排斥了另一人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学生或学生家长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群体,在教育投资决策行为中,作为消费者个体的理性教育投资决策行为造成了群体行为结构的非理性。这表现为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先上再说,人们考虑的是先占据这份社会资源,顾不上考虑机会成本,结果导致毕业生专业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社会就业的需求结构没有映射到招生计划上。

3.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

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是指由于工作环境和待遇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社会需求区域结构和人员结构与就业人群选择的区域结构和人员结构的不对称现象。在就业地理选择上表现为,供求信息不对称和就业环境的盲目追求;在行业上,表现为大学所培养的部分专业学生超出社会的需求,而社会真正所需的人才又相对供给不足。导致结构错位的原因是:第一,用人单位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造成了社会对人才的虚假需求,给高校发出了错误信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第二,高校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没有根据市场的真正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使得不少专业的学生几乎成了固定供给,供给严重缺乏弹性;第三,一些高校出于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追求,不顾自己的资源盲目扩张,想法设法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视对基础学科建设的投入,导致了培养出的学生基础薄、知识面窄,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特别是改造社会的能力;第四,由于高等教育市场存在着形形的信息不完全现象,学生在选择学校、学科、专业时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问题,一些高校提供的笼统而模糊的招生宣传资料很难使他们做出正确的甄别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机制的运转,其效率势必受到影响。

4.自我的定位模糊

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模湖表现在对待就业形势心态不端正,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性质的工作。高校的定位廿三存在模糊的认识,绝大多数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培养出来的是“大众”,而不是“精英”。学生、家长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就业市场认识不足。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分层作用不同,精英教育背景下培养的社会精英可以不做普通劳动者,而大众化教育的分屋趋向多元化,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的毕业生应当是“大众”。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角度来看,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在充实大城市、大机构、大企业、大公司为主的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必须有一部分毕业生到小城市小机构、小企业、小公司为主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从事专业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就业方面的知识同样很有限,这就导致学生到了不得不就业的时候,才开始了解就业形势,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对就业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在临近毕业,才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上盲目、无助。同时因受父辈的铁饭碗思想影响,心态不正确,总是想一步到位,而不愿意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甚至是非事业单位不进,非理想工作不做,并且要求留在大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于是就有了宁可在家暂时失业,也不选择先就业的局面。

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同,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计划配置型就业机制、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和有控制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发达国家主要是市场配置型。

1.政府方面

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由于实行市场配置的自由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负担直接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限制,主要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

在法律保障方面,美国制定了《就业法》、《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紧急就业法》、《劳动力投资法案》、《瓦格勒》等;日本制定了《日本职业安定法》、《紧急失业对策法》、《日本职业培训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既规范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又保障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同时也维护了各用人实体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旨在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就业。

在就业激励方面,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英国的政策主要体现在“青年新政”(NDYP)上,即英国政府为失业6个月以上的青年提供帮助的综合性计划,政府在4个月内将为青年人寻找工作提供广泛的支持服务。如果在这期间,他们没能找到工作,政府将提供四种选择由其确认其中之一:补贴就业、参加全时教育与培训、参加志愿部门、参加环境部门。

在提供就业保障和服务方面,日本政府要求毕业后一年尚未找到工作或找不到全职工作的毕业生要在当地的就业保障办公室登记,以外包方式由公司和指定学校提供职业培训落实就业;德国则对毕业一年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失业保险金,以便学生尽快渡过难关,找到合适的工作。

2.高校方面: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这些就业指导机构设备齐全,资金充足。特别是这些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人员都是拥有高等教育学或心理学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士,同时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还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使学生得到最专业、最优质、最满意的就业指导。

(2)服务内容丰富细致,服务方式注重全程化。美、德、日等高校都十分注重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内容。从学生入学前,各个高校就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入学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入学后,各高校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而且这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全程式的跟踪服务,从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到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给予关注。

(3)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发达国家各高校都十分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此外,在各大学就业指导机构还备有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随时查阅。

三、新时期全方位就业市场体系的构建

市场经济规则是由市场配置资源,充足的资源有利于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在就业市场中,就业市场体系发挥了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适当的不完全就业固然是有利的,但是市场并不能解决人才就业的所有问题,失业率过高,特别是目前形成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逐步形成的社会问题决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政府简单地调整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发挥职能,社会和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逐步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

1.发挥政府职能,规范就业市场构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将大学生就业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尚未成熟,只有政府参与管理或通过立法才能规范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在这方面,尤其应当强化对机关事业单位各种招聘行为的规范,同时强化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用人方面的行为监察,真正消除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不正当行为,通过完善就业法制、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行政管治等手段,切实扭转就业市场的不公现象。

建立就业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上是供大于求,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小城市、小机构、小企业、小公司为主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和社会就业压力。

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不仅能实现就业,还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近几年为了懈决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顺应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而推出的一项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上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探索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从启动资金扶持等各个方面为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向希望创业并拥有创新科技项目或成果的学生提供贷款支持:协调有关单位、部门,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诸如简化开办公司审批手续、建立社会风险投资基金、设立小额贴息贷款、实行减免税收政策、配套健全人事制度以及户籍管理改革办法等,由毕业生就业中介机构工商登记、公司注册等一系列手续,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许多单位不参加社会保险或者有选择性地让一部分员工参加社会保险;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更是以无法参与社会保险为代价。在这种背景下,因此,国家应当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能够保护以不同就业方式就业的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

2.加强教育政策调控,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

招生与就业作为影响高校发展,关系社会稳定的两个重要环节,其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将直接危及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最根本的措施是要“以销定产,适销对路”。要打破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的招生计划制订模式,从源头抓起,建立招生、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促使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缩小社会需要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

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是供大于求,但是,高层次高质量人才不足,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把握失误将造成国家财力的大量浪费和就业形势的严重危机。比如:前几年,计算机专业异常火热,招生计划盲目扩大,招生中出现计算机专业生源聚集的状况,许多考生宁可降档录取,也拒不服从凋配。结果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严重压力。与此同时,一些艰苦的专业尽管是国家急需的,由于缺乏一些政策性支持而门庭冷落,个别专业处于人才奇缺力量薄弱的境地。因此,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进而实现生源结构于需求结构的对应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3.高校建立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教育体系

就业市场论文篇(9)

能源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削减贫困的重要资源,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宏观财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经济的发展不仅导致对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而且引起能源结构的变化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性能源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全球每年消费的一次能源总量已超过4.02x10(18)J,其中化石燃料的消费占总量占79.6%(石油35.3%、煤炭23.1%、天然气占21.1%),可再生能源及核能分别占13.9%和6.5%f1,且呈上升趋势。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l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

全球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导致地球亿万年积存下的宝贵资源迅速耗竭,据预测,世界能源中石油将在40a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a内用光,煤炭也只能用220a。同时化石燃料的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得温室气体增加,引起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已经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各国纷纷实施能源计划和能源工程。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法律,为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提供支持。德国、西班牙为了鼓励风力发电,颁布了“购电法”以吸引投资;英国早期实施“非化石燃料公约”制度,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障。其次,制定重大发展计划,切实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欧盟在能源政策白皮书中,把可再生能源视为“提高能源竞争力.保证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三大战略目标的关键,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欧盟总能源消耗量的12%的宏伟目标。

2001年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量近20亿t标准煤,约占全球一次能源供应总量的13.5%.其中可燃生物质能约占l0.8%,水能占2.2%,其他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新技术等开发量合计占0.5%。在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发展最快,到2006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422万kW。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太阳能发电发展也很快,光伏发电制造能力超过56.0万kW,实际装机容量在220万kW左右。2005年底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44GW;生物液体燃料超过369亿L。同时,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都取得新的进展。显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由此可见.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持续高涨。

1.2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依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从2001~2005年我国的实际GDP增长了45%.而能源消费却增长57%.按照我国“十一五”的能源经济发展水平。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保证GDP翻两番的既定战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有可能达到28亿~30亿t标准煤(据全国人大环资委数据)。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费,使我国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受资源限制.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占世界人均量的l1.0%和4.0%。加之能源利用技术落后,效率较低,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可能比国外更迅速,致使我国将更早面临能源枯竭的威胁;其次,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对煤炭过度依赖。煤炭的大量使用使66%的城市大气中颗粒物含量和22%的城市二氧化硫含量均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煤炭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重大环境问题。

此外。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矸石、腐蚀性水、煤泥、灰渣和飞灰等,已构成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成为制约所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过高。因此.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有限,只能通过增加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核废料的处理问题难以解决.致使我国核电只能保持适度规模发展;我国水电资源分布不均且受输电容量技术制约;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开发可再生能源是替代煤炭、弥补油、气供应不足、优化能源结构的一种重要选择。

我国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大.能源安全问题已十分突出。可再生能源属于本地资源.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可转换为电力和其他形式的能源.如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氢燃料,将减轻对石油的依赖,为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做出贡献。另外。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国60.9%的农村人口主要以传统方式利用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用能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水能等可再生资源,逐步实现农村用能的优质化和清洁化,既是促进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偏远地区居民用电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可靠方式。在农村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可以保护我国退耕还林的建设成果。为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由此可见,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2.1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

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能自给自足。都在努力寻求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方式和制定可行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近20年来,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开发利用量不断增加。已成为能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世界各国既定的能源战略来看.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步骤。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资料表明,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总比例将达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目前.部分国家已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2004年.波兰、德国、英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别占总发电量的1%.4%.3%和14%: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7.5%,l2.5%,10%和2l%网;到2020年将提高到20%以上:2050年德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到50%。日本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o4年的3%提高到2010年的10%左右,2020年将达到20%。

2.2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表1)。

我国正在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并通过增强相关设备制造和生产能力,建立产业化配套服务体系以及健全法规和机制,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商业化发展。我国计划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能源耗费总量的l0%,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l6%。为确保该目标的实现.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分以下两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2006~2010年),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配套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完善可再生能源经济激励政策体系。第2阶段(2011-2015年),大规模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大部分产品实现商业化生产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新兴行业。

3可再生能源产业与就业市场

3.1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就业市场潜力

可再生能源产业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兴产业,该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大商业银行关注的热点。200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总投资约为380亿美元,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可达250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同化石能源相比,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学者认为,投资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大约是石油、天然气的2倍。欧盟几个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也有类似观点。在欧洲已经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就业人口。以丹麦的风力发电制造业为例,1999年仅风机制造、维护、安装和咨询服务.为丹麦提供了1.2万~1.5万个就业机会:风机零部件的供应遍及全球,同时也创造了约6000个就业机会。据估计.到2010年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取得继续发展,届时风力发电达到约40GW、光伏发电约3GW、生物质能发电约10GW和太阳能集热器达到l亿m2时.总计可提供170万个就业机会。此外,每年相关贸易出口可达170亿欧元.还可以提供约35万个潜在就业机会。德国仅2006年可再生能源的制造、运行和维护.直接增加了l7万个工作岗位,预计2020年全球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新增岗位约24~30万个。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就业潜力。仅以小水电和其它可再生能源为例,2000年我国小水电企业有2万多家,固定资产近3000亿元,从业职工52万人,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太阳能企业、风能企业、生物质能企业共计2100多家。如果每家企业按20人计,全国从业人员也在4万人以上。显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可能提供近百万个就业机会。

3.2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

可再生能源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行业,对人员要求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再生能源行业人员层次性很明显。

首先,可再生能源是一个综合行业。它的发展将拉动基本建设、设备运行、小型机组生产、分布式设施服务、物流运输、研究开发、管理、教育培训、咨询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其次,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或综合素质。由于可再生能源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它的发展也需要行业技术人才(如研发人员、建筑师、安装人员),尤其需要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研发和管理人才。

此外.如前所述的广大农村地区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市场,同时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也符合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因此为了适应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所侧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明显落后,因此在该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应以应用技能为主。

就业市场论文篇(10)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英才教育、大众化憝育、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姑且不论特罗的理论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但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l5%,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因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加起来所有的就业岗位是4.3亿个。中国现在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亿个。很快就要达到7.5亿个。等于说,中国用7.5亿个就业岗位提供的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都不到。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仅用4.3亿个岗位就可以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甚至70%。从这个反差中看出:我国现在要么是充分就业。但是平均从业人员的收入肯定不会太多,而且有可能出现高学历向下积压;要么不就业,不就业使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大大增加,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产生了岗位和人才学历的不对等,用人单位呈现出人才“高消费”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大众化下的人才浪费,从整体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

二、就业市场化的选择

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市场观”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观是调节教育内部分配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有用的观点,是一种激发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思路,它包括教育在市场中、教育成为市场、教育遵循市场规律。

就业是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劳动生活,开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标准,亦或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其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

(一)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主导作用。收入期望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之就业专题调查(2002—2003)》指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很多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占84.9%)。”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经济收人的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其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偏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二是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人人才“市场”.企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是必经之路。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

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可能。部分同学成为就业大军的“校漂族”,部分人无业可就,部分人则有业不就。这也是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杠杆。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进人个人创业阶段。

(二)就业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矛盾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毕业生落户、档案划转等方面还约束着毕业生就业.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流动。

(2)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缺乏前瞻性,没有与就业市场化实现互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没有准确把握,盲目设置专业,一拥而上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3)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是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就业主动性。

(4)就业市场化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需要良好的就业信息流通.但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区域就业为主,还是围绕着接收大学教育的区域打转。

三、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增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大问题。(1)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人世”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人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2)我国就业压力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就业:其次。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高校连续扩招,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这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教育的“大众化”使很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化”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这就需要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平晾长仍然希望到传统受尊重的岗位就业,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而现实的状况是这些传统的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接收能力在不断减弱;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好工作”、“好岗位”越来越少,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白白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时就会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加入WTO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职业甚至新的行业在不断涌现出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的可能。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因此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社会的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现在的教育模式将从职业培养人才转向创业培养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只强调按照现有的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培养,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在未来,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教育的凸现,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人才就业的主导方式将不再延续传统的就业模式,即不再是先由社会出现一个职业位置的空缺,然后个体去应聘.而是转变为人才自己预见到社会发展需求.然后组织成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知识模式和能力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职业模式来。这种对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种创造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进行这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就业市场论文篇(11)

广义上的(就业市场)己称劳动力市场,它通过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市场组织者的有序管理,政府的宏观调控,承载着对全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功能,同消费品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类市场有机结合而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狭义上的就业市场仅指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提供就业选择的人才市场,从而区分针对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一般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在人才市场就业,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初次就业的特点又从人才市场中划分出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

1.1萌芽状态

建国初期,我国采用计划就业政策,没有就业市场的概念。通过牺牲效率强迫单位吸纳就业人口,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劳动力是不允许自由流动的。对大学毕业生实行有计划分配的就业政策。如:195l午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这些规定逐步确立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才发生了重大变化。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计划内招收的毕业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政策。由此国家给了高校部分自,学校开始参与制定毕业生分配计划。1986年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央精神,制定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1989年由国务院批准执行。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逐步把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高等教育,通过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这一重要环节,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改革的目的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1988年4月,北京数所高校首次在天坛公园举办大型供需见面和信息交流活动,这次活动虽然不具有直接招聘功能,由于有毕业生参加,已经有了“双向选择”的意味,显现出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最初形态。

1.2基本形成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标志着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开始。原国家教委《关于l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并轨”后所招毕业生,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自主择业,至2000年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

l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同时,自2000年起,教育部将建国以来一直使用的毕业生就业“派遣证”改为“报到证”,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计划、分配、派遣”就业制度的结束,开始进入市场化的轨道。

根据中央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从9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就业市场以现场招聘会的形式出现,举办方主要是高校和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及各级人才市场。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式比较单调,主要就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选招聘会。主办方一味求大求全,有时太注重规模效应而忽视了实际效果。各地就业市场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彼此没有太多的联系,形不成市场体系。部分高校还沉浸在传统毕业生分配思想当中,没有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来。

1.3快速发展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文件指出,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同时在毕业生流动、就业渠道、就业市场秩序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这意味着,今后毕业生就业将以主要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培育和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成了当务之急。同时,高校扩招致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参与就业市场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

经过前一时期的摸索,大学生就业市场开始向专业化、小型化、经常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以行业特点来区分的招聘会,如财经类、电子信息类、外语类、师范教育类招聘会。北京地区出现了固定场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从而使以往的季节性、集中两三个月时间的毕业生双选会,变成了经常性活动。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常年举办小规模的专题招聘会,使毕业生不再盲目参加招聘会,提高了就业效率。各高校之问、高校与人才之间开始横向联合。如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东北地区20余家高校成立了“东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形成群体优势,共同举办招聘会,推荐毕业生。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教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举办基层教育系统就业双选会。

网络招聘有了巨大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就业网站,及时上传毕业生信息供用人单位检索,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给毕业生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和人才市场利用网络开展招聘会。网上招聘会不再受场地、距离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用人单位、人才中心、高校、毕业生彼此及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互联网变得非常容易。多媒体简历、远程面试系统得开发,更是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企业、人才中介等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建立校企实习基地、就业培训、毕业生招聘会等方式,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来,成为市场中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遵守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构成要素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规则、交易条件等基本因素。交易主体指参与劳动力交换的买卖双方,一方是大学毕业生,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交易客体是大学毕业生的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合;交易规则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指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这方面的规定以及道德和社会习惯;交易条件是双方最终达成的就业的协议,包括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工作条件、工作期限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主要由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三个要素构成。

2.1价格机制

在就业市场中,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主要指工资收入。价格机制是工资收入变动对就业竞争和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它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的导向作用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价格机制的运行是价格、竞争、供求、价格之间的循环往复运动。大学生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可以分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供给价格是用人单位的群体工资水平,需求价格是毕业的收入要求决定供给价格与决定需求价格的因素是完全不一样的。供给价格的形成取决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需求价格由毕业生满足自身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决定。

就业市场价格机制的内容是,工资提高,单位的用人需求减少,竞聘的毕业生增多;工资减少,单位用人需求增加,竟聘的毕业生减少。但工资水平的变动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从某个行业或个别单位来看,工资的高低直接决定愿意在该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但就业市场供给总数不变,并不会因为工资降低而使毕业生就业人数减少,所以价格机制只是在局部市场发生作用此外,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工资收入,还包括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发展机会、个人兴趣、行业预期、职业稳定、单位地域等多种因素。工资收入虽然由就业市场来主导,但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各地政府往往都有最低工资和保险福利的规定,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2竞争机制

竞争包括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和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毕业生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以获得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用人单位提高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来吸引优秀的毕业生为其工作。竞争是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活动,本质是争利。竞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实现人职匹配,达到社会人力资源在各个就业岗位的最佳配置。

竞争机制是通过竞争、供求、价格、竞争的循环往复运动来实现的。有效的竞争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公平的环境、充分的竞争、有序的竞争。公平的环境就是要求国家在制订法律、法规、规章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所有市场主体,为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提供同样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同时,在人员流动、就业选择、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毕业生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保证毕业生的权益不受侵害、竞聘过程公正透明、竟聘结果真实有效。充分的竞争就是消除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壁垒和障碍,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权力过大,使市场主体进行双向选择的时候充分发挥自由意志。有序的竞争是指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应该在既定规则范围内进行,杜绝贿赂、任人唯亲等不正当现象,打击买卖用人指标、留京户口等违法行为。

2.3供求机制

供,指的是每年要求就业的毕业生总数,求,指的是单位用人需求。供求机制,简单的说,就是毕业生数量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的变动对工资水平变动和人才竞争状况的影响。供求机制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供求的循环往复运动来实现的。

供求直接影响到工资水平。近几年,由于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而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无太大变化,致使大学毕业生初次入职的工资水平连续下跌,甚至部分已经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重叠。也造成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能用本科的要硕士,能用硕士的要博士,这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供求失衡导致了毕业生之间竞争的自热化,如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个岗位的报名人数动辄上千;招聘会上常常是上百人争抢一个就业机会。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三者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又各自独立地发生作用,共同推动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转。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与其他劳动力市场相比,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3.1集中性

大学生毕业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在每年的六月份,因此签就业协议的时间也多集中在毕业前的半年时间里。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全国500多万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各地区针对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都异常火爆,经常出现摩肩接踵,非凡拥挤的场面。这种大规模、大批量的集中就业,与一般的人才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自由的、零散的个人择业形成鲜明对比。

3.2广泛性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大量的人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把接收高校毕业生作为补充新鲜血液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毕业生的问题,更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国家所有的单位和组织机构都参与其中。

3.3初次性

尽管人学毕业生是高层次的人才,但大多是刚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要胜任一项工作还需要一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部分用人单位也会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岗前培训帮助毕业生迅速掌握工作技能。

3.4政策性

正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政府各级有关部门都制订了配套措施,来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我国独有的人事户籍制度,也使得就业市场主体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制约。这些政策上的限制,是我们现行就、市场运转的依据,同时也为人学生就业的完全市场化设置了壁垒。

3.5失衡性

现阶段,人口的增长使社会总劳动人口的供给已经大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也超过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革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和一般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部分融合,一部分大学生逐步向一般劳动力市场转移,从事一些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其他国家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

我国的大学生就、市场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不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法律规范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