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欧美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30 11:28:36

欧美文化论文

欧美文化论文篇(1)

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份,首先将会对本文所指的「欧美现代派文学作一个适合讨论的界定,其次再解释「接受和「转化两个概念和关系,接着再分析卞之琳诗歌的接受和转化情况,最后在他的诗歌中,选取三首作品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及讨论,务求提供一个完整的论述过程。

二、欧美现代派文学的界定

对于何谓「现代派,还是「现代主义的讨论,这是一个十分宽阔的范畴,一直以来的讨论也十分炽热。例如现代主义是一种美学倾向和精神,现代主义和创作方法跟美学有密切的关系等方面的描述。而在中国较为著名的两种意见发表人正是王宁教授和袁可嘉先生。

以时间上来说,袁可嘉先生是中国较早研究现代主义的一位学者。他在《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中认为,现代主义文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国际文学思潮,「是一个包括象征意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流派的总称。[3]而就诗学来说,象征意义、表现主义和意象主义是当中具有影响力的东西。总括来说,袁可嘉对「现代主义的界定可以用「五国六主义来括概。

可是,另一位学者王宁教授却并不认同袁可嘉的说法,他认为「现代主义其实具有两种含义,即是指宽泛的现代主义创作原则,挑战传统文学理性和现实主义文学。另一种含义由他对外国的研究中所研发,例如在《现代主义:1890-1930年》一书中,已指出现代主义文学已成了一种历史现象,王宁便从中认为它的另一个含义是「作为文学运动和思潮,它应该被视为一个由诸多流派所组合成的结合体。[4]

综合而言,笔者总结上述两位学者的意见,认为现代主义有广义和狭义的意义。在狭义来说,它指一个已经发生了的文学思潮运动。在广义来说,则指一种反抗传统写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这一些创作原则,既有属于象征主义的,亦有属于意象主义的。笔者并不赞同它们被视为一个如袁可嘉所指的「流派的总称,因为每一种主义的文艺观未必相同,例如未来主义者具有反传统的倾向,但另外一些象征主义诗人如叶慈等却具有重视传统的一面。此外,据西方学者,认为它只是一场历史亦不能接受,因为普遍大众和学者已将「现代主义注入一种史学以外的美学讨论,不能令人容易接受。由此可见,现代主义本身极具复杂性,难以作出如科学化的解释,而笔者在本文中,综合袁可嘉和王宁的观点,作出取舍,以定一个可以讨论的框架,以广泛的现代主义来说明。

三、卞之琳诗歌的「接受和「转化关系

在文学上,所谓的「接受(reception),其实有数个方面的指涉,而现在则指一个作家如何接受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重点放在「接受者(即是

作家)对文本(Text)的诠释和产生出的创造性意义。而这一个意义产生的过程并非每一个接受者也会相同,它是受到接受者的「接受屏幕[5]所影响,所以同一样东西,来自不同的社会及文化背景的甲和乙所接受到的东西也会不相同。

另外,所谓的「转化(transformation),即是指一个作家在吸收另外一个作品或文学体系的影响后,从而化用在本身的文学创作上。这一种的创作在背后已有作者主观的文艺价值取向,使到被影响而创作的东西在艺术取向上和原本的东西有所分别,这正是作者经过艺术选择之下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

由此可见,「接受和「转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个作定受到某一种文艺所影响,而他会根据本身的「接受屏幕来选择接受那些东西。当他选择后,他便会将那种被选取的艺术取向融入自己本身的创作之中,并作出必要的消化变形(appropriation)[6],再创造出另外一种艺术特色出来,这一个由吸纳到再创造的过程,有助继承和发展原来的特点。

当时,西方象征主义[7]的诗歌艺术对卞之琳是产生了影响的,他亦对象征主义有所接受,并且从一个接受到转化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一种独特的智性诗歌风。卞之琳最初接触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已经对象征主义「一见如故,并谓自己的诗乃是有意仿照魏尔伦[8]。他对象征主义诗歌的钟情,一来由于他的老师梁宗岱的影响[9],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象征主义的题材取向和艺术形式和卞之琳本身的诗歌风格取向有接合的地方,从而发挥象征主义的内在涵意丰富的特点,提炼成一种知性上的关注,深化作品内内容,达至意象和意义的配合的内在意义。

由此可见,他有意识地根据本身需要来选择接受的地方,由早期借鉴波特莱尔和魏尔伦的诗法,以至到后期向后期象征诗人如雷里瓦等人学习,再应用在他的创作上,可见他的接受是有取舍的。卞之琳避免象征主义晦涩难懂的风格,受本身文化影响,形成一种清新的文字风格,意象的选择亦避免艰深,以反映内在精神世界为标准。而在题材上,卞之琳亦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智性取向有所选择和转化,把感性和理性融合,增强新诗的理趣,注入哲理性的沈思,表现一种独特的东方智慧,把西方的象征主义演化入自己的作品里,中西诗学得到融合。

因此,卞之琳的诗歌,并不如一些学者如袁可嘉所言,仅是借鉴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融合古化欧,其实当中是涉及一种诗歌艺术的再创造,并非全部接纳,反而,保留本身的优点,并向西方学习,形成卞诗的独特风格。否则,若如李金发般,只一味全盘接收象征主义的形式,只会得出一种失去诗味的东西出来,叫人难涩难明。

四、文本分析部份

接着,笔者将会选择三首卞之琳的著名诗作,作文品细读式的分析,从而体现他对象征主义的接受和转化,再创造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三首作品分别是〈长途〉、〈断章〉和〈白螺壳〉[10]。选择它们的原因是因为这三首普遍可以代表卞之琳的两个创作时期的特色,由最初接受魏尔伦到最后接受瓦雷里等人的后期象征主义特色。

1.〈长途〉的尝试

〈长途〉是一首属于卞之琳早期的诗歌创作。他接受象征主义的时间大概是三十年代,而〈长途〉则写于1931年。袁可嘉认为这首诗「有意模仿魏尔伦的一首无题诗的整首各节的安排[11]。卞之琳亦指写蝉的诗句是受瓦雷里启发[12]。在内容上,诗中透过一连串意象的营造,用「旷野、「蝉声、「太阳和「杨柳等刻划一个灰色调的城市画面,从而把城市描述成一片死气沉沉,这首诗无论在主题的取向,以及艺术形式的安排,明显受当时法国前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子。可是就艺术有价值而言,它的成就并不高,诗作品的歧义性(ambiguity)并不高,反而较为单一。另外,整首诗的语言之间的张力(tension)亦不足够,大大减低它的可读性,反而因为意象之间的普通化和简单化,使这一首诗的艺术成就并不高。

虽然〈长途〉只是徒具象征主义的形式,但是这一个尝试却有助诗人的发崛,使卞之琳的诗歌艺术日趋成熟。

2.

哲味深长的〈断章〉

标志着卞之琳诗歌艺术形式及题材的转化成熟的诗歌正是〈断章〉。这一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它虽然短,但却富有哲理,意味深长,引来不同的评论家对它作出分析,写下洋洋万字的评论。由此可见它的吸引力。例如余光中曾经指出,这一首诗有一种交相反射,层层更进的情趣,更阐明世间上万事万物的相对概念[13]。学者张曼仪女士亦指它把相对境况并列而层递推移,物我关系互相变易,境中有境[14]。

笔者认为,一首只有四句的诗能够吸引起广泛的讨论,一定和它的「内部肌质和「逻辑结构有关。首先在「逻辑结构上,它的内容十分简单,写「你「看风景人「明月和「别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基本上是没有具体的内容可言的。但是它的「内部肌理却十分有趣,尤其是在歧义 (ambiguity)这一点上,它更引发很多的联想,不同的人感悟到不同的东西和理趣出来。它透过主客两体的易位,把「矛盾语(paradox) 加剧,本来位于主体的「你在桥上看客体「风景,但转到以「看风景人在主体看「你,即「你又可以是一个客体。主客的认识,在乎你所位处的角度,而这种主客互调的相对关系,又正正是构成世界的原素,增强诗歌的艺术性,大大加强它的「张力。

整首作品中,作者选择用「风景和「明月作为意象,更加深诗中的象征意义,令歧义性更加复杂,不同的人可以各自解释当中的意义。但是,这一首意义深长的作品却没有晦涩难懂的问题,反而令人一看再看,实有赖作者接受象征主义中的表达内在哲理的命题倾,加上融化本身的艺术取向,使到诗中的表达十分畅达,令人一看明暸,它可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

3.

成熟的白螺壳

最后,〈白螺壳〉是一首较晚的作品,写于1937年。当时作者的创作经验已相当丰富,因此这一首诗可谓卞之琳诗艺最成熟之作,艺术技巧十分高,主题的歧义性 (ambiguity) 亦恰到好处,虽然未至于如〈断章〉及〈鱼化石〉般丰富,但是却有了一个较清晰的方向,指向人生至善至美的境界追求。诗中借「空灵的白螺壳,这一个意象,串连整首诗,引发诗中人的反思,「我感叹你的神工「你的慧心啊,大海而因为纯白而不留纤尘,从而引发出联想,由人生的困境至世情的处置也涉及其中,并以追求人生理想为目的。但最后妙的地方在于作品最后的部份:

「檐溜滴穿的石阶,

绳子锯缺的井栏—

时间磨透于忍耐

上述的情况事实上是不会发生的,石阶不会穿,井栏不会被锯缺,所以加以反讽 (irony),「黄色还诸小鸡鸡「玫瑰还诸玫瑰,原来所有的东西也没有改变,经历坎坷受尽得失,到头来只剩下一串「宿泪,人生受挫折而欷歔。整首作品的陈义极高,指向人生哲理的命题,而艺术技巧亦十分成熟,意象架构合理,可说是卞之琳的成熟诗作。

六、结论

卞之琳评价自己的诗歌创作时,认为「规格本来不大,我偏又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15]。再阅读他的诗作,笔者认为他的诗作的确具有哲理性的内容,而且表达恰到好处,不会习染西方象征主义的晦涩病弊,反而接受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在取材上和艺术形式上的优点,写成如〈断章〉和〈鱼化石〉般意味深长的诗歌。这一种特色,既符合艾略特对诗歌的主张,「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又融入本身的诗艺追求,融古化今,寻求智性的理趣,可以肯定他在中国现代诗坛的席位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先行者,实非过誉。

[1] 王宁:〈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命运〉,收录在王宁着:《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189。

[2] 1935年孙作云发表《论“现代派” 诗》一文,把当时有相似倾向的年青人的诗歌创作概括为“现代派诗”。

[3] 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的边界线》,收录在袁可嘉着《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页7。

[4] 王宁:〈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命运〉,收录在王宁着《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189。

[5] 可参考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02。

[6] 可参考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07-108。

[7]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它的得名由法国诗人让·莫雷阿斯(Jean Moréas)在巴黎《费加罗报》首先提出。它重视写个人内心感受,并透过建构意象来表达,详细内容可参考袁可嘉着《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的第五章。

[8] 可参考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9] 梁宗岱曾留学法国,回国积极译介象征派诗,并希望建立象征主义诗学。

[10] 本文依张曼仪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所收的版本。

[11] 袁可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收录在袁可嘉着《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页91。

[12] 张曼仪:〈卞之琳论》,收录在张曼仪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页262。

欧美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98-02

19世纪下半叶,美国虽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领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但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缺少历史和文化底蕴俨然成为其弊病。因此,如何在欧洲文化的笼罩和美国商业文化的熏陶之下构建一种理想的美国文化成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主要议题。作为一个长期旅欧的美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受个人经历的影响,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围绕“国际主题”展开,描述了美国人和欧洲人交往的问题,进而探讨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他的“国际主题”及其体现的文化理想,评论界大多止于欧美文化的冲突,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他理想中的文化构建,即如何解决这种冲突。虽然两种文化的冲突几乎在詹姆斯的每一个作品里都有体现,但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比较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和优劣,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视角,通过这些冲突和对照,摸索出一条构建理想中的美国文化构建之路,即欧美文化的融合之路。

一、欧美文化的冲突

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大多描述了天真、直率的美国人带着对欧洲文化的向往进入欧洲,踏上了文化朝圣之旅,却遭遇圆滑、世故、奸诈的欧洲的冷眼和排挤导致的个人的悲剧。个人都是特定文化和社会的产物,两个民族的人的激烈冲突往往反映了两种文化和社会的激烈冲突。而文化之间的冲突“究其实质,是两种道德观念和社会风尚的冲突”(侯维瑞,1996),由此可见,文化间的冲突是具体表现在宏观的观念以及微观的社会风尚的。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的欧美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社交礼仪与行为规范间的冲突,以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间的冲突。

由于欧洲与美国历史不同,因此形成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也不同。欧洲历史悠久,等级制度一直存在,因此19世纪末的欧洲的等级观念仍然很强。处在金字塔顶尖的贵族和底部的平民百姓是没有接触的,而每个人也会根据自己所处的阶级调试自己的行为和对待他人的态度。与此相反,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每个人的背景都不同,但人们更愿意将他人看成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社会构成打破了原有的等级制度和观念,使得美国社会更自由平等。因此这种对待等级的态度的不同,必然导致美国人和欧洲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冲突不断。在《黛西米勒》中,作为美国社会的产物,黛西没有等级观念,带着仆人去欧洲旅居,与仆人同坐一桌吃饭。她不仅将仆人带去欧洲,也将美国的自由思想带去了欧洲。这一被黛西视为正常的举动却遭到了习惯欧洲生活的斯蒂洛太太的反感,认为她没有教养,粗鄙不堪。这种平等对待仆人的行为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民族性格的不同也造成了欧美人的激烈冲突。美国人天性单纯、热爱自由、真诚直率、注重实用;而欧洲人与此相对,更注重礼节和形式,举止文雅,但世故圆滑,更传统保守,一切言行均将其他人作为模版。在《黛西米勒》中,这种民族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冲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黛西米勒是个文化象征性的人物,代表了大部分美国人,她“似乎过于大胆草率,全然不把旧欧洲大陆的清规戒律放在眼里,也没想过要向它们妥协”(周元晓,2009)。小说中温特伯恩是典型的欧洲人物形象,初见黛西的时候并没有搭讪,因为向未婚女子攀谈是不合适的。欧洲人传统保守,行为做事前总是考虑是否恰当,并且在意他人的看法。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黛西米勒认识温特伯尼的时候便热情交谈,甚至谈论家庭琐事。作为女性,她的热情率真远远超过欧洲男性,而这被斯蒂洛夫人厌恶和排斥,认为黛西是轻佻粗俗的、没有教养的。由此可见,欧美文化的冲突充斥在这些细微的礼节和行为准则里。

亨利・詹姆斯在将美国优点暴露的同时也将弱点展示给读者,那就是美国的精神匮乏。另一个欧美文化的冲突体现在欧洲高雅的精神文明和美国的物质主义中。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短暂的历史导致其缺少文化的传承和累积,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财富的积累就能过上好生活,导致了美国举国上下追求财富,注重实用主义,但精神高度贫瘠匮乏。亨利・詹姆斯本人对此也有深刻认识。他在评论文章《论霍桑》中说道:“我们可以一一列举出那些在别的国家里存在的、高度发达的文明所具有的‘文物制度’,而它们在美国社会的生活中却难觅踪迹,直至我们会惊讶地想,美国到底还有些什么。”(James,1984)而他对美国社会这种精神贫瘠的态度在小说《黛西米勒》中也有体现。黛西米勒对欧洲一无所知,也没有兴趣了解。在参观古堡的时候,她只关心同伴的琐事,而不在意历史;在罗马时,她只享受聚会,却忽略了这座影响欧洲大陆文明的城市历史。《美国人》中的主人公纽曼,是美国主流实业家。他逛遍欧洲的博物馆、教堂、画廊,却只关心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而对文化审美和欣赏上没有任何提高。小说中的代表人物都反映了美国文化精神匮乏、无知狭隘的状况,以及作者对此现状忧虑与不满的态度。

亨利・詹姆斯通过不同的作品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将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大到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冲突,小到社交礼仪与行为规范两个方面的冲突做了详尽而细致的描绘,使读者更深刻和直观地体会欧美文化间的冲突。

二、欧美文化的融合

詹姆斯认识到了欧美文化的不同,但他并没有评判好坏优劣,不谴责也不赞同,而是分别从两种文化中挑出他欣赏的部分,融合构建成一个他理想的文化模型。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表达过他关于文化融合的想法:“我们可以以任何一个民族都能更自由地对待不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形式,我们可以采摘、挑选并消化吸收,简而言之,不管在哪里发现我们都可以认作自己的财产。……我觉得美国作家也可以表明世界上不同民族志趣和智力上的融合和综合不是不可能的,并且这种融合的状况会比我们所见到的成就更重要。”(亨利・詹姆,2005)这种文化融合在小说的结局中也有所体现。

小说《罗德里克・哈德森》用一位美国艺术家夭折的悲惨遭遇,揭示了美国人完全抛弃美国精神全盘接受欧洲文化却被边缘化面临身份危机的尴尬处境。小说中,哈德森一到罗马就急于抛弃自身的美国特质,全盘接受欧洲文化传统。他爱上了克里斯蒂娜・莱特,抛弃了美国的未婚妻玛丽・加兰。这两个女性形象都极具象征意味。克里斯蒂娜・莱特代表着欧洲高度发达的文明美和伴随而来的颓废。玛丽・加兰代表着美国清教传统,即极强的道德感和坚贞不渝的信念。哈德森抛弃了未婚妻意味着他抛弃了美国的道德感和勤奋耐劳的美德去迎合欧洲文化,最后迷失在欧洲的文明里。詹姆斯在这部作品里向读者表明这不是他理想中的美国人形象,构建美国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摒弃美国特质。

小说《美国人》通过主人公纽曼的遭遇,揭示了坚持美国文化,不接受欧洲文化不是构建新的美国文化的途径。纽曼是典型的美国人,诙谐幽默、体魄健壮、慷慨大方、满目自信,缺少文化却充满道德意识。与哈德森不同,纽曼没有摒弃美国文化,而是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并一直坚持着美国的价值体系和民族特性。尽管他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富有同情心,资助他认为的落难艺术大师,但他把三流画家错认为艺术大师的举动遭到鄙视和讥讽。他的价值观就是金钱至上,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却对文化没有了解的欲望。这种缺乏对历史文化的体察和修养是不被欧洲人接受的。向贵族小姐求婚却被其家人挖苦嘲笑最后回到美国的悲惨结局向读者展示了作者的基本态度――拒绝接受欧洲文化的美国文化也不是他理想中的文化模样。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美国人的形象才是詹姆斯理想中的美国人和美国文化。与纽曼不同,主人公伊莎贝尔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乐于感受欧洲文化。纽曼只是形式上逛逛画廊等文化场所,但思考更多的是商业价值。他与欧洲文化的关系是很紧张的。而伊莎贝尔与欧洲文化的关系却是非常和谐的。她走遍各个博物馆和画廊,用心欣赏着艺术品并享受这一切,积极地吸收着欧洲文化的养分。但与哈德森的全盘接受欧洲文化抛弃美国文化不同,她对两种文化的态度更理性、客观。她对梅尔夫人的转变曾评价,“她已经变得太柔顺圆滑,太纯熟,太高雅了”(亨利・詹姆斯,1984)。这个“太”字就体现了以萨贝尔的态度――不过分接受吸取欧洲文化。在保留她作为美国人热情乐观、敢于冒险、追求自由的特质的同时,适度接受欧洲文化。而伊莎贝尔最后发现丈夫的阴谋后,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回到丈夫的身边,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她展示了融合了欧美文化的理想美国人,吸收了欧洲的文化精髓,同时具有美国民族的热情与活力,勇于承担、敢于牺牲、追求文化、成熟优雅。而这正是作者詹姆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结局的设计向读者展示的理想的美国人和美国文化。

三、结语

作为长期旅外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系列国际题材的小说中一直在构建美国人和美国文化。欧洲文化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詹姆斯挑出本土文化的羁绊,将欧洲文化作为丰富的资源,通过消化吸收欧洲文化来构建美国文化。异质文化不再是威胁而受排斥,而是作为一种正面的因素被积极地利用和吸收,即保留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也为这种深沉的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James,Henry.Hawthorne[M].New York: Literary Cla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Inc,1984.

[2]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欧美文化论文篇(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冷战爆发后,欧洲成为东西方对峙的中心。美国从对苏遏制的全球战略出发,奉行大西洋联盟政策,试图联合西欧国家共同遏制苏联,而后者由于经济困难及国家生存受到苏联的威胁,也迫切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因此西欧对美国的经济和安全需求与美国联欧制苏的战略需要结合在一起,就使共同反苏成为美欧利益的交汇点,从而为双方结盟奠定了基础。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正式结成了大西洋联盟(Atlantic A1liance),战后美欧关系的总体特征由此确立。

冷战的爆发和大西洋联盟的建立,构成了当代美欧关系研究的宏观背景和历史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欧美学术界就开始关注冷战新格局下大西洋两岸的互动,并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西洋联盟展开了持续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冷战时期发表的有关大西洋联盟和美欧关系的专著就有近百部,专题论文更是不计其数。从研究方法来看,有的采用微观方法,侧重对大西洋联盟和美欧关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有的采用中观方法,着重考察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美欧关系;有的采用宏观方法,对战后较长时期乃至整个冷战时期的大西洋联盟和美欧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

就研究的内容而言,一些研究侧重从理想主义的视角解释美欧关系,认为美欧关系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基础,故大西洋联盟坚不可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及其代表作有格雷戈里・特雷弗顿(Gregory Treverton)的《铸造联盟的成功:美国和西欧》、比阿特丽斯・休赛尔(Beatrice Heuser)的《大西洋关系:分享理想与成本》、杰弗里・威廉姆斯(Geoffrey Williams)的《永久的联盟:欧美伙伴关系,1945~1984年》、托马斯・里斯卡盆(Thomas Risse-Kappen)的《民主国家间的合作:欧洲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西蒙・瑟法蒂(Simon Serfaty)的《坚持到底:欧洲联合和大西洋团结》。还有学者强调美欧关系的共同体属性,例如卡尔・多伊奇(Karl w,Deutsch)1950年就提出了北大西洋共同体的思想。在他看来,美欧价值观的相互补充和对相互需要的高度反应能力,比共同安全威胁更能促进共同体的和谐团结。

与理想主义的诠释相比,更多的研究坚持现实主义观点,认为大西洋联盟虽有较牢固的基础,但由于美欧双方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双方之间的关系具有内在的冲突性。这一看法揭示了美欧关系矛盾复杂的一面,其症结在于双方在大西洋联盟内地位不平等,即美国充当盟主而西欧国家扮演从属性的“小伙伴”角色,这种不平等是美欧摩擦和冲突的根源。而欧洲一体化也带有美欧冲突的基因,因为欧盟谋求世界“一极”的长远目标与美国的霸权战略相抵触。虽然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但它强调这一进程必须被纳入大西洋合作的框架,即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美国的霸权利益。美欧矛盾与冲突在冷战紧张阶段被抑制,一旦国际形势和双方力量对比有变,它就会显现。进入1960年代后,随着冷战形势趋缓和西欧实力的增长,美欧关系初现调整,大西洋联盟内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凸显。此后双方关系虽在个别时期有所改善,但联盟总体上呈现弱化趋势。盖尔・伦德斯塔德(Geir Lundestad)指出,战后美欧关系的历史似乎充满了无尽的冲突,即使在北约成立后美欧合作被认为是最密切的时期,双方的冲突也几乎持续不断。

总之,从1960年代起,随着大西洋联盟内部离心倾向的加剧,欧美学术界对美欧矛盾的关注和研究日益增多。代表性学者及其著述包括理查德・贝茨(RichardBetts)的《北约的中期危机》、埃利奥特・科恩(Eliot Cohen)的《大西洋联盟的长期危机》、劳伦斯・弗里德曼(Lawrence Freedman)的《大西洋危机》、沃尔特・哈恩(Walter Hahn)和罗伯特・法尔茨格拉夫(Robert Pfaltzgraff)合编的《大西洋共同体陷入危机:重新定义跨大西洋关系》、罗伯特・杰克逊(Robert Jackson)的《纷争的延续:大西洋共同体的危机和反应》、约瑟夫・约菲(Josef Joffe)的《欧美关系:持续的危机》、罗伯特・克莱曼(Robert Kleiman)的《大西洋危机:美国外交面对复兴的欧洲》、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的《大西洋联盟的危机》、约翰・帕尔默(John Palmer)的《脱离美国的欧洲?大西洋关系的危机》、伊莉莎白・舍伍德(Eliz-abeth Sherwood)的《陷入危机的盟友》、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的《西欧和美国:不确定的联盟》,以及罗纳德・斯蒂尔(Ronald Steel)的《联盟的终结:美国和欧洲的未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学术界的研究,欧美的一些政治家和外交官也有关于美欧关系特别是北约的著述。最著名的当属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1965年出版的《麻烦的伴关系:重新评估大西洋联盟》一书,此外,还有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到了拯救北约的时候了》、让・弗朗索瓦庞塞特(Jean Francois-Poncet)的《欧洲和美国:危机的教训》、罗伯特・谢策尔(RobertSchaetzel)的《精神失常的联盟:美国和欧洲共同体》,以及保罗一亨利・斯巴克(Paul-Henri Spaak)的《大西洋联盟的危机》等著述。这些著述虽试图在美欧合作与冲突之间保持平衡,但对冲突的论述偏多,这从书名和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

概言之,战后美欧关系既有合作的动力和基础,也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合作与冲突是当代美欧关系的一个持久特征。冷战期间欧美学术界的研究结论与此大体相一致,普遍认为美欧关系是一部纷争与合作的历史,基辛格用“麻烦的伙伴关系”来定义大西洋联盟当属恰当。此外,这一时期的研究还具有两个阶段性特点:其一,虽然合作是大西洋联盟的主导方面,而欧美学者也大都认同这一点,但他们却更多地关注和研究美欧关系的矛盾与冲突。进入1960年代后,这种倾向尤其明

显,侧重论述美欧矛盾与冲突的著述在数量上明显多于论述美欧合作的论著;强调美欧分歧的论者多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而政治家和外交官对美欧合作与冲突的论述则相对平衡一些。其二,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北约体制下的大西洋联盟,以及美国与西欧大国的双边关系,而这也主要集中于安全关系。美国与欧共体的关系相对不受重视,相关研究数量少且不够深入。这种情况与冷战时期美欧关系的实际相符,它折射了冷战格局对双方关系的深刻影响,凸显了安全问题和安全关系在大西洋联盟中的极端重要性。

二 冷战后的研究概况及特点

冷战的结束是战后美欧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一方面,苏联威胁的消失降低了西欧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导致美欧联盟的基础发生动摇;另一方面,欧盟抓住冷战结束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紧推进内部整合,并要求与美国发展更加平等的伙伴关系。面对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冷战后美欧关系的调整是必然的。然而,这种调整又注定是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到双方不同战略和利益之间的博弈,要想在这方面达成妥协与平衡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初期国际政治的混乱和大量的不确定性,客观上也要求美欧不能立刻分道扬镳。因此,在调整中有合作、在合作中调整,就成为冷战后美欧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

冷战后欧美学者的研究大体反映了这一特点,虽然在不同阶段其研究的侧重点有所变化。冷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由于美欧在有关北约前途和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的一些重要问题上出现矛盾,研究内容更多地集中于美欧分歧。到了1990年代中期,当冷战后的世界逐渐尘埃落定、克林顿政府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采取灵活态度从而使美欧关系趋于改善时,研究内容又转向强调美欧一致性。但“好”景不长,小布什政府上台后采取强硬的单边主义外交路线,导致美欧关系再起波澜。研究的侧重点也随之逆转,退回到对美欧分歧的强调。九一一事件之初,分析人士一度对美欧关系的改善抱有希望,但他们很快便发现双方的分歧似乎变得比以前更加严重;分歧不仅涉及双边关系中的贸易问题,更突出地反映在国际事务层面,包括在国家导弹防御体系、京都议定书、国际刑事法庭,以及伊拉克战争和联合国的作用等问题上的分歧。

总的看,冷战后的研究所传达的信息似乎是矛盾的,论证美欧分歧增多的著述与强调美欧一致性的著述在数量上不相上下,观点明显呈两极化。欧美学术界和思想库都存在所谓的悲观派和乐观派。乐观派认为,冷战后美欧关系出现的紧张不会对大西洋联盟造成严重影响,因为联盟是建立在双方价值观共同体和经济相互依存基础上的,当前的摩擦同历史上的所有分歧一样,都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双方互示善意而及时得到解决。约瑟夫・奈(Joseph S.Nye)在《美国霸权的困境》一书中表达的看法接近于这种观点。斯滕・赖宁(Sten Rynning)更是对大西洋联盟满怀信心,称北约仍然具有非常好的前途。悲观派则另执一词,称美欧关系一直以来就是紧张的,而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紧张,因为曾经使双方团结在一起的主要粘合剂已不复存在,北约也因此失去了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大西洋联盟变得越来越敌对,北约进入了严重衰落的阶段。在悲观论者看来,欧盟加紧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表明了要摆脱美国控制的愿望和决心,这也将加速大西洋联盟的瓦解。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在《权力与虚弱》一文中直言:“当涉及到确定国家议程、界定威胁和挑战及制定和实施外交和防务政策时,美国和欧洲就分道扬镳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似乎证实了悲观派对冷战后美欧关系趋于恶化的基本判断。

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悲观论者的分析有着多元的角度。有的研究从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变革人手,强调苏联解体对美欧关系造成的强烈冲击,认为一个制衡美国的超级大国的消失不仅降低了美欧在安全问题上保持团结的需要,也鼓励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单边行动,美国不再像以前那样耗费时间和精力以谋求联盟的共识和一致。也有的研究立足于国家和集团层面的分析,强调美欧双方利益和目标的差异,认为美国追求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利益,而欧盟则致力于实现欧洲和欧亚大陆的地区性目标。还有的研究侧重于行为方式的分析,强调美欧处理国际事务的手段的差异,欧洲人讲究谈判艺术,致力于取得共识和妥协,而美国则倾向于使用军事力量来消除异己。卡根对美欧这一差异的解释是欧洲来自水星,而美国来自火星;欧洲人依赖外交是因为欧洲军事上弱小,美国人偏爱军力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享有无与匹敌的军事地位,他们倾向于使用武力是因为这样见效快,又不用担心受到报复。也有分析将美欧的这一差异归因于双方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这种分歧源于双方在20世纪的不同经历和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在欧洲人看来,战争对于失败者和胜利者来说都是一场悲剧,今后要想避免战争,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而对美国人来说,除了越南战争,美国在其他战争中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甚至还有一些更微观的分析,即把美欧关系的变化与领导人和政治人物的个性联系起来,强调不同个性的领导人(特别是美国总统)的变更对美欧关系的影响。

总之,伴随着冷战后美欧关系出现重大而复杂的调整,欧美学术界的研究更加活跃和深入,争论也更加激烈。从争论的情况看,乐观派和悲观论者大体上势均力敌,但后者略占上风,这在小布什执政时期更明显一些。这种两极对立观点的交锋与冷战时期偏重于强调美欧分歧的情况有所不同,究其原因或许在于,当时的欧美研究者想当然地以为大西洋联盟是不容质疑的客观存在,因而能够以相对超然和从容的心态面对美欧关系中的分歧与矛盾。但时过境迁,冷战的结束使美欧关系的基础发生了严重动摇,大西洋联盟陷入了深刻危机之中,未来美欧关系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严酷的现实,欧美研究者在关注冷战后美欧关系走向的时候,一些人的研究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对美欧关系多了一些忧患和同情。

除了上述乐观派和悲观派之间的论争,冷战后的研究还有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研究欧盟及其在美欧关系中的作用。欧盟作为地区和全球层面的一个重要机构,其组织形式已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虽然它仍存在明显的缺点,但毕竟拥有了一定的独立的政治和行政能力。就其对美欧关系的影响而言,欧盟不仅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其政策触角的不断延伸而被美国视为一个政治对话者。面对欧盟作为一个国际行为体的崛起,美国较以往更加重视发展与欧盟的双边关系。相应地,美国与欧盟关系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冷战后发表的大部分相关著述虽仍旧一般性地指向美欧关系或大西洋关系,而未将美国与欧盟关系作为讨论的重点,但已有越来越多的论述触及到了欧盟及欧盟与美国的关系。当然,也有一些以美国-欧盟关系为主题的论著,例如凯文・费瑟斯顿(Kevin Feather-stone)和罗伊・金斯伯格(Roy H.Ginsberg)合著的《美国和欧洲共同体:转变中的伙

伴》。此书运用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即复合相互依存范式,试图衡量美国和欧共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强度;埃里克・菲利帕特(Eric Philippart)和帕斯科莱恩・怀南德(Pascaline Winand)合编的《日益紧密的伙伴关系:美国一欧盟关系的政策制定》,则讨论了美国-欧盟关系的政策制定过程,特别强调了欧盟在美国一欧盟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约翰・彼德森(John Peterson)的《欧洲和美国:伙伴关系的前景》主要讨论的也是欧盟与美国的关系。

此外,还要指出的是,欧盟的崛起使得美欧关系中“欧洲”行为体更加多元化,从而导致欧洲国家的组织机构属性进一步重叠和交叉,特别是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同时也是北约成员国,而另有少数国家则不同时属于这两个机构;这些国家在不同组织机构内的利益诉求、政策主张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相悖。应当说,这一因素对现实的美欧关系产生了复杂影响,也给美欧关系的研究增加了难度。

三 围绕未来美欧关系走向的理论纷争

从理论的视角进行考察,就可以进一步发现,上述乐观派和悲观派对于冷战后美欧关系走向的判断属于典型的两分法,其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国际关系理论纷争。

如上所述,悲观论者的基本判断是冷战后的美欧(盟)关系在走向恶化。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指出,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也深刻地改变了大西洋联盟。他认为,大西洋联盟是建立在欧美拥有一个共同敌人的基础上的杂乱联盟;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及东西方在第三世界争夺的结束,曾经将欧洲人和美国人团结在一起的粘合剂已不复存在,结果是美欧关系不可避免地陷于崩溃。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 D.Krasner)说,冷战结束后,欧美已不必再为促进民主和多元主义、尊重少数民族权利和人权、推进市场经济及那些冷战期间体现西方世界与共产世界不同的价值观而战了。迈克・弗拉奥斯(Mike Vlahos)声称,冷战后世界上主要的文化地区将谋求摆脱美国的影响,以求获得更大的独立;欧洲人和日本人都不相信美国倡导的西方文明价值观,他们确实有自己的选择,这就是“走自己的路并主张他们自己的文化区”。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elhart)则坦言,世界上亲美国的态度有“显著的总体衰落”。

值得注意的是,持悲观论的理论学者认为,美欧关系今后面临的危险主要来自欧洲和美国。首先,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他们在战略上已不再亏欠美国,因为外部威胁的降低使欧洲待在美国保护伞之外的危险减小了。而对美国人来说,冷战后继续待在欧洲的动因似乎也在消退。戴维・卡莱欧(David P.Calleo)指出,随着孤立主义情绪抬头,美国人越来越质疑继续在欧洲保持大规模高成本军事存在的理由,对继续花钱帮助已有能力为自身防务买单的欧洲人的理由也表示怀疑。关于北约的前途,有人认为它早已丧失了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从长远来看,北约注定要消失。这种看法的依据的是欧洲人希望北约消失,或者至少要把它改造成一个欧洲人控制的组织,法国特别想利用欧盟或者西欧联盟(Western European Union)来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根据这一解释,“马约”(Maastricht Treaty)带有的“传染病菌”将会导致大西洋联盟的瓦解,因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等概念明显反映了欧洲谋求摆脱美国控制的意图。欧盟试图通过发展自主防务建立以法德轴心为基础的霸权,从长远看,如果欧盟直接或者通过吸收西欧联盟而发展成为一个军事联盟,将会导致大西洋联盟的解体,从而终结美国对欧洲的战略保障。1998年英法《圣马洛宣言》的发表和1999年欧元的启动,都表明了欧洲拒绝接受美国的霸权。简言之,这些学者虽不否认美欧之间的某些关系是积极的,但强调双方关系中为数不多的积极面在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冷战后欧美共同的敌人和威胁消失了,而双方争夺欧洲安全事务主导权的矛盾在上升、商业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在增加,从而造成美国与欧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与上述悲观判断不同,乐观派学者强调大西洋关系的深度。他们不否认美欧之间存在着一些冲突,但认为这些冲突是次要的,冷战的结束并未使美欧(盟)关系发生根本改变。他们也乐观地看待北约的前途,认为它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组织,几乎所有的中东欧国家都希望加入北约即是证明。有人甚至称,欧洲人对美国的感情远没有变弱,冷战的结束反而加强了这种感情。由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撤出欧洲记忆犹新,欧洲人始终都对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保持着警惕;而美国也从上世纪20年代的错误中汲取了教训,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美国非但没有放弃旧大陆,反而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来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在这些论者看来,美国与欧盟关系中有三个关键的成分:一是美国不反对甚至总体上支持欧盟建立欧洲安全和防务体系的努力,勒内・施沃克(Ren∈Schwok)认为,美国欢迎欧盟朝着建立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方向前进;二是美国同意在其不参加的情况下,允许欧盟使用北约的军事资产,包括运输和通讯系统等;最后,如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所指出的,美国接受这样的事实,即除了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中立国和非欧盟成员的欧洲国家也可以参与危机管理行动,并使用北约的资源。

不难看出,悲观论者对美欧关系的解释深受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该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国际体系中大国或主要行为体之间无休止的冲突和斗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国家间不可能有持久的联盟。新现实主义理论大师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waltz)指出,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基本单位,它们的互动构成了国际政治体系的结构。沃尔兹不承认国际组织的作用,认为国际组织要么作为新的国家行事,抑或是如此虚弱以致于国际组织中仍将显现国家权力。受这种概念性和意识形态式思维方式的影响,现实主义者对所谓的欧洲统一表示强烈质疑,他们认为欧盟更接近于传统的国际组织,而非像德国、美国或瑞士那样的联邦国家,因此欧盟不具有国际人格。现实主义范式不承认欧洲国家可以拥有和平的关系,更不接受欧盟与美国关系可以是非冲突的情形。

从现实主义的理论出发,悲观论者强调大国之间的霸权竞争,认为冷战的结束导致世界大国和集团之间出现了新的竞争,包括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竞争。由于不再拥有共同的敌人,美欧重新焕发了帝国主义的冲动,双方都寻求在世界各地获得霸权地位。美国和欧盟的竞争主要在东欧展开,美国试图把自己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扩展到前苏联的势力范围,而西欧也奉行同样的政策。这些论者经常援引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份防务计划指导文件,该文件建议美国应努力防止在欧洲、亚洲或前苏联地区出现任何一个竞争性的超级大国,“阻止它们挑战我们的领导地位或是谋求既定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在他们看来,欧盟和美国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问题上的分歧,就显示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日益加剧的斗争。

美欧之间的霸权竞争也反映在金融领域,悲观论者经常强调法国的一个观点,即欧元将会取代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国的经济、商业和政治权力将会受到一个更加自信的欧洲的挑战。不仅如此,欧洲单一货币通过限制美国的政治选择,还将减少美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因此他们认为美国有理由对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保持警惕,并应尽力加以阻止它的形成。马丁・费尔德斯坦(Mar tin Feldstein)指出,美国不支持欧洲单一货币的经济、财政和政治目标,就是因为“欧洲货币联盟……将改变欧洲的政治性格,从而可能导致与美国的对抗”。

与悲观论者的现实主义理论取向不同,乐观论者坚持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所谓多元趋势论,他们对解释性的、体系性的和预测性的理论表示怀疑,而倾向于采用“复合相互依存”的分析框架。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和约瑟夫・奈是这一理论范式的倡导者。根据复合相互依存理论,国际关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众多不同的渠道将不同的社会联系在一起;二是国际关系议程由众多的问题组成,不能将这些问题以任何清晰的或者模糊的等级固定下来;三是,当相互依存充分发展起来之后,政府将不能够使用军事力量来反对别的政府。费瑟斯顿和金斯伯格认为,复合相互依存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欧盟与美国的关系。大西洋两岸的众多渠道将美国和欧盟联系起来,而大量的问题组成了美欧关系的议程,这些问题不是以某种连贯和等级方式被固定下来;由于彼此间高度的复合相互依存,美国和欧盟都不再可能对对方使用武力。不过,复合相互依存论者对其他理论也并非全然排斥,有时甚至还采纳现实主义和重商主义的某些理论观点,例如他们承认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且国家通常是理性地行事,认为欧盟和美国根据形势也可能采取保护主义的措施。但尽管如此,他们仍强调多元论之分析方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认为国家并非国际体系中唯一的行为体,而且也并不总是理性地行事;对权力的追求并非国家唯一的外交政策目标。

从多元趋势论出发,乐观论者不接受霸权竞争的观点,他们认为美欧之间的一致性远远大于竞争。在冷战结束后的1990年代,美欧达成了管理世界事务的责任分担协定,1995年签署的《新大西洋议程》(New Transatlantic Agenda)和《联合行动计划》(Joint Action Plan)是1958年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y)成立以来美欧关系中的一个实质性步骤。美国认为欧盟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商业伙伴,而是成为了一支重要力量,几乎可以作为平等的伙伴同美国一起行动。文件中宣布的目标和大约120个具体行动,表明美欧之间取得了更大的共识,其程度比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任何国家集团的共识都要高,或许只有加拿大除外。他们还认为,欧美在处理欧洲安全危机方面仍有着共同的政治和军事目标,美国介入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冲突加强了大西洋关系;由于欧盟尚不具备独立解决重大危机的能力,美国在西方联盟和北约中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加强。在金融问题方面,他们强调指出,虽然有一些美国投机者希望欧洲货币联盟出问题,但这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实际上美国欢迎欧洲货币联盟。

除了在霸权竞争问题上的争论,两派学者还围绕孤立主义、保护主义和多边主义大做文章。悲观论者认为,冷战后欧盟变得越来越内向,其唯一目标就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市场、货币联盟和实行东扩来加强以西欧为核心的一体化。由于日益专注于内部问题,欧盟对国际事务的兴趣越来越少,也无意追求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政治影响。他们还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正趋向于建立保护主义的商业集团。欧盟通过建立统一市场和货币联盟深化内部一体化、通过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加强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的联系,以及通过联系协议加强与中东欧和地中海国家的关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国则主导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还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及中南美洲自由贸易的活动。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将可能引发一系列贸易冲突,并使得冷战后的冲突日益经济化。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指出,冷战结束后重商主义的竞争(经济民族主义)将会发展,欧盟正日益变成一个堡垒,滥用反倾销措施,而美国也使用了过分的保护主义工具如“超级301”等。美国正在丧失保障经济自由主义的能力。吉尔平预言多边主义将会被经济地区主义所取代,称“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和部门(sectoral)保护主义的混合体系正在取代多边自由主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然而,乐观派学者并不认同上述观点。他们认为欧盟并没有走向保护主义,因为建成后的单一市场比最初大部分专家预测的要开放和自由得多,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也正在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也更多地反映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减少国家控制的总趋势。他们同时指出,建立内部市场,以及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中东欧、地中海国家签署联系协议,也不意味着欧盟变得越来越内向,相反却表明了欧盟对外部是开放的、非歧视性的。同样,他们也不接受“贸易集团”的概念,不认为欧盟、欧洲经济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构成了某种“贸易集团”。在他们看来,这些安排都不是保护主义的,也不是针对第三国的歧视性安排,所有协议都是以自由贸易的原则为基础,符合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建立自由贸易安排的标准。美国不批评反而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也证明了欧盟的非歧视性质,而欧盟同样也没有反对美国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他们还指出,美欧合作推动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取得成功,表明了双方都支持自由贸易,不想让贸易和农业冲突加剧双方政治和军事关系的紧张;这一成功确立了美欧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主导地位,这是双方在世界上谋求合作领导地位的最佳证明。

四 结语

如文中所指出的,合作与冲突是贯穿战后美欧关系发展变化的一条主线。但对于研究者而言,判断美欧关系中合作与冲突到底孰轻孰重,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衡量的标准。如果以某种完美的和谐团结作为标准,那么,美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显然非常突出;如果与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一些非正式或临时性的联盟相比较,美欧合作又确实显得非常特别,不仅紧密程度前所未有,而且联盟时间也更加持久。伦德斯塔德认为,可以通过两个事实来证明战后美欧关系的密切程度:一是“欧洲人邀请美国到欧洲建立帝国”。战后初期,西欧国家最担心美国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覆辙而再次从欧洲撤退,为此它们主动采取了挽留措施,先是请求美国提供经济援助,接着要求获得美国的政治支持和军事保障,并最终通过北约建立了美国在西欧的强大军事存在。二是美国“帝国”不同于传统的帝国,后者大都奉行分而治之的政策,而美国则力促其控制下的最重要西欧地区实行一体化。欧洲之父让・莫内(Jean Monnet)说,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是历史上一个大国首次一贯坚决支持建立一个将从前分裂的各个民族团结起来的一个大的共同体,而不是奉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欧美文化论文篇(4)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主义】

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张骥闰磊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石家庄050000)

【摘薹1目前,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正逐渐引起学界关注。作为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因索而青较为隐性的文化因素,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其他因素难以企及的影响,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试从欧洲统一观念的形成、发展、演变.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欧洲观念的深化发展.歇洲共同的文化政策和在文化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压力面前欧洲的文化抗争问题及文化因素阻碍一体化进程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t谭】欧洲一体化;文化认同;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张骥,男.法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同磊,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固厍政清专韭礴±研究生

【中田分类号】A81,DO【文献标识码lA【宣章箱号】1001—5574(2004)Ol一0083—1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已经从最初的6孱发展到如今的15国,2004年将发展成25国,其内涵已从最初的煤钢联营深人劐趣国家机构的建立与共同货币政策及共同外交与安全致策、司法和甓驶事务的政策台作,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文化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对殴洲统一观念、歇洲文化认同、欧洲共同的文化政策和在文化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压力面前欧洲的文化抗争及文化因素阻碍一体化进程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欧洲文化认同与欧洲一体化的形成

“欧洲”或“欧罗巴”一词,源自希腊神话,13世纪以后开始在欧洲典籍中广泛出现。尽管欧湘人把欧洲视为同一文明体系的地理单元,妻张实行欧洲联合却是比较晚近的事情,但这种理念是深深植根于古罗马帝国的光荣和基督教的教义之中的。

欧洲一体化的深刻根源在于欧洲文明的同一性。源于希腊的欧洲古典文明在罗马共。本文为教育部t五规划立项课题‘国际政治文化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号为01JABl0011。・83

和国晚期和罗马帝国早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这个时期的“希腊化”进程使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相互交融,共同造就了欧洲文明的构架,这两者之间的交汇被认为是“人类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IJcp2”)。罗马文化对后世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古罗马帝国的光荣曾经照耀着宗教、文化同一的几乎整个欧洲。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以后,共同的宗教信仰则使得欧洲人彼此接近、互相认同。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但统一的基督教信仰仍然在精神上联系着欧洲的东部和西部。古罗马时期的文化成就使欧洲人难以忘怀,成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灵感源泉。古罗马文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文明,更重要的是,随着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向外扩张,它把同一种文明推广到整个西欧大陆,给其所属地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欧洲的民族和语言如何复杂,每个民族都以大体相同的方式接受了来自同~渊源的文化。随后,“基督教世界”的形成,标志着欧洲完成了从古典文明向基督教文明的过渡,两个文明之间有着巨大的分野,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使西欧保持了文明的一体,这种一体在中世纪还将得到强化。

中世纪以后,查理曼帝国曾经短暂地统一过欧洲西部,但这个帝国很快土崩瓦解,西欧陷入了长期的分裂之中。后来罗马教会曾试图建立普世的统治权。“普世主义”既来自于罗马教会维护其在“基督教世界”中精神统治的努力,也来自于古罗马帝国经久的魅力。十字军东征(1096--1270),作为西欧国家共同的对外宗教战争,增强了西欧世界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罗马教皇身为东征的倡导者和主要组织着,也太大提高了自己在道德和精神上的感召力及其一统的权威。基督教会的权势因此达到了鼎盛…(”脚-28)。有人评价说;“基督教会通过宗教信伸,通过它的宗教组织系统把当时那个分崩离析的西欧联结在一起,这种状况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西欧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速了欧洲文化的认同过程,为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确立莫定了基础。”【2】(-p5””’尽管基督教会不遗余力地宣扬和推广“普世主义”,强调基督教世界的统一性和教会权力的酱遍性,但终予戤不过王权,最后教会本身也分裂了,然而,谋求统一的追求与梦想覆盖了以后几十代欧洲人的昃魂。

17世纪以后,欧洲民族国家兴起,它一方面为欧溯各国人民的交往以及欧洲在世界的霸权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也使欧洲的分裂持久化,并导致了连绵不绝的战争。这些战争给欧洲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民族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此时,欧洲的理想主义者提出了各种统一欧溯的方案,以谋求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1713年,法国的圣一皮埃尔在<争取欧溯永远和平方案》中最早提出了建立“欧洲邦联”的思想;卢梭则认为,只有依据各民族人民的意志,欧洲联合才可能实现;杰・边沁在《国际法原则’中提出了“普遮和永久和平的计划”;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公布了一个永久和平计期;圣西门致力于“重新组织致溯社会”.提出要建立一个议会制的联盟;拿坡仑有过用武力统一欧洲的宏伟计划,他曾表示:“我要把还是计划的内容付诸实现。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货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这就是唯一的理想结局。”L3J(”16_1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联台的思想获得了新的动力。1925年,法国时任总・84・

理赫里欧明确表示:“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有一天能看到欧洲合众国的出现。”1929年,法国外长自里安向德国政府建议组织“欧洲联邦”.并于1930年向欧洲各国政府提交了备忘录,倡议建立欧洲主权国家的联盟。库当霍夫・卡莱吉认为欧洲必须保持它的个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共同的欧洲灵魂。他认为欧洲曼魂有三个特性:基督教的深度,希腊的广阔,日耳曼的高度。在这样的欧洲联邦里,每个公民都是一个优秀的本国的公民,同时又是一个优秀的欧洲人。如同人们热爱自己的父母,他们也能热爱他们的父国与母国——欧洲。库当霍夫断言,欧洲联邦是一个精神的领域,并且不能区分其语言、种族或宗教团体[4】(p坤27—83”。

纳粹在德国的上台宣告了欧洲联邦计划的破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剧了欧洲衰落的过程。在这场战争中。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希望。往日耀眼的“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5】<p578】。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苦难,欧洲人重新审视欧洲联合问题,他们坚信,解决欧洲问题的唯一出路,只能是欧洲的统一。战争使欧洲成为废墟,美苏对抗加深了欧洲的分裂局面,以德国为界,欧洲各国分属东西方两大阵营。历史的苦难似乎还没有结束,欧洲文明正在沉沦.欧洲人有失去自我特性的危险。正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后写下了《西方的没落》一样,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更大创伤后写下了《别了,欧洲历史》。而丘吉尔则发问:“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6】(p257)

1946年,丘吉尔提出:“我们必须创建一种欧洲合众国。只有这样,几亿辛劳的人民才能重新获得使生活具有价值的快乐和希望。…・一为什么不应有一个欧洲组织,让这个动荡而强大的犬陆上的迷茫的人民拥有扩大的爱国主义和享有共同的公民资格呢?为什么它不应拥有其应有的地位,与其它庞大的群体一起来安排人类的命运呢?必须有一个操多种语言的亿万家庭自觉参加的信仰行动。”【7“耐“)

1950年,好曼计划提出:“欧洲联邦的第一步是发展经济,煤、钢工业的联营立即为它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并将改变那些长期从事战争武器制造地区的命运。……为维持和平,欧洲联邦是必不可少的;依靠联合进行基本的生产,依靠设置一个约束法国、德国和其它成员国的高层权力机构,我们的建议将为欧洲联邦的实现奠定第一个坚实的基础。”11]1mIO—it)

1951年,欧洲统一之父——让・莫内在设计欧洲煤钢共同体时也强调了欧洲统一的前景。他指出:“煤钢共同体所属6国的煤钢事业在顺利发展,应该使其顺利发展下去,直到建成欧洲合众国时。才算取得最后胜利。”后来,莫内还在西欧领导了一个名为欧洲合众国行动委员会的运动。奠内后来评价煤钢联营时说:“它本身只是一个技术措施,但其共同机构下的新的程序,使人类的思想悄悄地发生了革命。”[7】《p20’他进一步论述说:“控制别国的思想支配各国的政策达几个世纪,现在我们肴到,欧洲已经克服了这种思想。这一点对我们生活在古老的欧溯大陆的这些人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它还对整个国家和人民将会把同样的心理传给欧洲以外的国家和人民。欧洲这个新的行动方式取代了民族国家的控制企图,它所依靠的是集体适应于新条件的一个稳定过程,这个过・85・

程是一个连锁反应,是使一个变化引起另一个变化的催化剂。”在阐述了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欧共体的远景后,他说:“实际上,当欧洲的统一开始影响到英国、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时,我们看到了这种世界责任感正在增长。欧洲统一不是一个蓝图,不是一种理论,它是一个已经开始的进程。……人类的本性没有改变,但当国家和人类接受了同一个准则和机构而保证采用它们时,人类相互之间的行为就会改变。这就是文明的进化。”¨J(p20’由于冷战国际环境的存在,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谈论的欧洲统一,主要限于西欧地区,不过戴高乐却是一个例外。

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在斯特拉斯堡发表的关于欧洲前途的著名讲话中提出,欧洲的真正统一意味着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他还强调:“要使欧洲成其为欧洲,必须有重大的变化。首先苏联不复是现在这样的苏联,而成为俄国。……这个提法只是一种历史的预见。”然而,历史的发展却证实了戴高乐这个惊人的历史预见。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冷战也随之结柬。冷战结束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时人们已开始谈论“大欧洲”,甚至整个欧洲国家的统一问题。在苏东演变过程中,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欧大厦”的设想。他认为,苏联对欧洲问题的态度,是由“我们首先是欧洲人这一点决定的”,“欧洲统一的思想应当重新集体研究探索”,“整个欧洲是由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和科技的因素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大家都被共同的命运拴在一起。”戈氏的这种思想后来为叶利钦、普京所继承。

“大欧洲”的范围基本上与欧洲的文化与地理范围相吻合,即戴高乐所讲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言:“尽管在现阶段欧洲东部的最终界限既不能明确说明,也不能最终确定,但从最广义而言,欧洲是从共同的基督教传统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共有文明。欧洲的比较狭隘的西方定义是与罗马帝国及其历史遗产相联系的。但欧洲的基督教传统中还包括拜占庭及其俄罗斯东正教的成分。因此,在文化上讲.欧洲的含义比耶稣使徒彼得的欧洲要广,彼得的欧洲则又比西欧广得多,尽管近年来西欧一直在盗用‘欧洲’的名义”[8】(耐“~07)。陈乐民先生指出:“俄罗斯有两个‘祖国’,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欧洲。这一点连饿国的‘斯拉夫派’也不能否认。其中原因之一(应当是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说到底是‘欧洲’的一部分,与西欧和北欧同属欧罗巴l东正教虽有东方色彩,桊奉的毕竟是同一一卜基督……俄罗斯文化刨根追底。其至今居于主流者,最终会追到小亚细亚到古希腊这一脉。¨9J(p3”)而且,在欧洲统一观念发展的历史中“有一种不合理的感情因素是不窖忽视的。不合理的感情比冷静的经济、科学或社会学的动力更容易推动大群构A,决定事件的发展。太们可以称之为‘欧洲梦’。它已经存在了许多世纪。但丁在他的‘帝翻论)一书中曾描述了欧洲大陆在~统之下得治的模糊愿望。……它从未实现,却也始终没有消失……歇洲是西方种种思想和希望的诞生地,是其故乡。我们要捍卫它们无非是因为我们知道,教有它们,生活就没有过头。”[IO](ppl一2)

欧溯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禺想渊源,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于实践。由此可以看出,欧洲统一的观念以欧洲的同一性和多样性为基础,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文化思想渊源和文化认同,这是其实现~体化的深层次原因。・86・

二、欧盟文化政策与欧洲一体化的深化与整合

欧盟文化政策是欧洲一体化深层次的整合,具有战略意义。欧盟对文化认同的构建是文化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体化与多元化国家矛盾和民族利益的反映.它正在推动民族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超民族阶段,这一阶段是民族发展的更高层次。它是多元与共同文化层次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

文化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文化政策可以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政策难以企及的空间发挥独特作用。文化政策作为政治、经济目的的辅助手段,反映了欧洲一体化深层次的探索过程和指导思想,它与政治、经济政策相辅相成,对一体化起到了引导、发展和巩固的作用。

(一)、欧盟文化政策的主要内窖

欧盟的文化政策包括视听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书籍与阅读政策、文化“2000”计划等层面。从资金、政策、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其文化政策的战略内涵包括:l,文化政策作为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组成部分。是经济、政治战略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渗透,弥合、融注和巩固了一体化的政治经济成果,从而将利益集团提升为具有悠远、广泛的文化理念的共同体,使之具有稳固性;2,欧盟文化政策是欧盟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一是与美国竞争.二是泛欧主义思想的反映,文化政策具有超前性,它在一体化中表现尤为突出;3,参与国际事务,提高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形象与地位,表现在:通过发展影枧业传播欧洲的独特文化,通过与国际组织的台作来扩大影响力,还加强了对第三世界的合作与资助,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欧洲和欧洲人的理念。

欧盟缔造文化认同的政策有:针对个人、群体、国家。泛欧层面。采取不同政策,加强文化认同意识;其途径是:强凋欧洲拥有共同的历史,以历史为纽带,也以欧洲观念来淡化国家和民族意识,通过跨文化对话确立欧洲的地位,形成归属感【111{plz83-87)。

(二l、文化欧洲蠢设簟精对欧洲一体亿的促进

今天的欧洲一体化面临着继续深入和扩大的双重任务。在这种情掘下,文化欧洲的建设便不可避免地提上日程。欧洲之父让・英内说过,如果髓重薪傲起的话,我将从文化人手。文化欧洲建设不仅成为深入一体亿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巩嗣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有力保障。因此,文化欧洲建设的重要性巴越来越受到救溯磐界人士的重视。

近年来默iIIf人谈得较多的一个概念是“欧洲文化”。他们所用的文化一词是复数,因此欧洲文化不是一种文化,而是多种文化的组合。”文化欧洲”的实质是主张欧盟各国在其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文纯融合,以便促进默溯一体化的深入和欧洲文明的发展。

在欧溯历史上,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文化。鉴于这一特点和历史现实,文化欧洲的建设必然要走一条多样性与一体化相结合的路。脒乐民先生在谈到“欧洲观念”时指出:“欧洲观念”反映了“同一性”和“多样性”两种古义的交织【12】(蝴’2”)。因此.文化欧洲建设必然要选择多样性与一体化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唯一可行的选择。・87・

近年来,欧盟各国在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它们认识到青年是文化欧洲的希望和未来。因此在教育合作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些计划,例如70年代将促进外语教学和高等教育合作提上El程,80年代又借“公民欧洲”计划加强了教育台作和培训方面的努力。欧盟一方面强调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明显差异,另一方面也提出,保护欧洲共有的重要文化遗产……在尊重民族和地区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各成员国文化的繁荣。但是,欧盟也认识到文化欧洲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它采取了“政治经济在先,社会文化跟上”的基本政策。所以,关于文化、教育的计划大多是为配合资本、人员跨国界流动而制定的。而且还强调,这些计划的实施都应本着“辅助性原则”,即“自下而上”,尽可能由各国自己负责11川(pp48-52)。

《三)、对文化欧洲建设前景的分析

毋庸置疑,相近的物质经济生活水平巳在大大均质化着成员国的社会文化需求及其基础性的价值观念。成员国间这种超国家的联合已经不仅是国际性经济与政治竞争的客观压力,也是社会公众追求并实现更高质量生活的内在需求。相应地,社会公众对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与文化认同标志及其对政治文化本身的理解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突出表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容忍一体化进程某一阶段可能暂时带来的物质利益牺牲,也可以逐步接受原有民族化文化与社会认同标志的放弃或将相应的身份识别符号转向更高的层次。所以欧盟委员会的Marcelino0reja呼吁:“为了忠诚于我们的文化遗产和使欧洲一体化与它所表现的理想相一致,我们必须有共同的远见。”u41

从历史上说,欧洲人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实现欧溯统一的历史机遇,欧盟东扩计划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要求。而超国家机构在中东欧地区的扩展,不仅会加快缩小欧盟与这些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从而实现经济一体化,而且能成为一种整合所属区域内社会公众社会需求与价值意识的规范性甚或强制性的重要力量。另外,欧盟深化与东扩的进展不可能是赢线推进的。虽然成员国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利益要求.始终是影响着歇洲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因素,但共同体内这种基于经济利蘸的纷争及其最后达成的政治妥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有意或无意地与社会与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当某一成员国的主体成员将共同体制定的某些经济与政治性规则槐为对它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传统的成胁时,我们就很难想象这些经济与政治规则得到这一成员国的社会甚至法律认可,同样,任何一个共同体范围内的重要推进如条约或协定的签署、决策权限的超国家层次转移、政治机构的建立等等,仅仅政治精英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各成员国公众的社会与文化屡面的理解与接受。

现在,欧盟成员的数量与地理意义上的扩大带来的冲击更将是全方位的。可以肯定.各成员国将首先致力于重瓤确定自己或小区域在欧盟大家庭中的有利位置,而这几乎必然影响到基于共同利益和身份认同的共同体感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很可能只是一个经济与政治一体化燕要进展后的“社会与文化消化期”。卓越的欧洲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也认为:“欧洲一定要从目前模式走下去,从长远来看,欧洲势必走向统一,但这将是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而且将会有抵制。"【”】我们认为消化期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不仅是必要的,还会成为下一轮一体化周期的重要促动性因素。

目前,在欧盟范围内,文化问题属于各国协调协作的范围,不具有强制性。不过,・88・

我们可以看到,欧盟试图通过立法,举办官方文化活动并加大财政投入,以此形成泛欧洲的文化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欧洲的同一性,构建文化认同。欧盟试图打破基于民族国家文化疆界而采取的各种文化交流政策,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从长期来看,仅仅通过官方努力和各国精英合作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这种官方文化认同还取决于外部条件性,尤其是在面对美国的文化霸权时。

三、应对美国文化霸权与欧洲一体化的建设

历史上,欧洲被称为“旧大陆”,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美国的主体文化实际上就是被移植的欧洲文化,所谓“欧风美雨”,常常被视为同根一体的东西。冷战中,美国扮演了“欧洲保护者”的角色,大西洋两岸结成命运共同体。欧洲是一个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地区,有着特殊和共同的文化自豪感,当美国以一种强势的方式介入和领导欧洲时,引起了不同层面的反弹。二战后,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整合,欧洲认同逐步形成。除了出于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的要求外,欧洲一体化还反映了欧洲人的一种内在心理要求,即通过“泛欧”情结获得~种现实的自尊和自豪。

冷战结束后,“泛欧”情结同美国的“唯美”主义显现了较多的不和谐点。很明显,欧盟在扩大的过程中,蕴涵着谋求强化欧洲政治力量的雄心。克林顿总统把文化称为“可以利用的软手段”,美国向欧洲发起强大的文化攻势。对这个问题,布热津斯基分析道:使欧溯感到痛恨的是,美国文化尽管有些粗俗,却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在青少年当中。而当文化优越感成功地得到维护和悄悄地被认可后,它就具有十分巨大的战略意义。在其他手段无法企及的层次发挥效果。由于美国主宰全球娱乐、通讯、大众文化的巨大影响,美国就在世界上建立了文化统治,美国的大众文化具有一种磁铁般的吸引力,它在全球的吸引力是不可否认的性“础-3s)。

在美国文化霸权的挤压下.欧洲意识到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谋求保卫和强化欧澜共同的文化独立性,确保歇盟在未来国际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一方面,意识到必须强调欧洲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同一性的必要。在后,当时的欧共体明显加强了与愿苏联东欧国家的文化交往与合作,同时加大了对该地区文化活动的资金援助。目前,欧盟已与东欧国家在文化领域广泛开展了台作。这种接近具有战略意义,是欧洲谋求强大,争取成为冷战后国际格局中重要一援的必要途径,是泛欧思想的具体反映,是欧盟加强自身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影视业、出版业、电子产品等方面,欧盟强调利用统一太市场及文化财富的优势,改良技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传播欧洲的独特文化。欧盟不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来扩大影响,而且加强对第三世界的合作与资助,通过组织并参与像“亚欧文化节”、扩大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响等手段,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欧洲和欧洲人的理念。以此反击英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川(蚪4_B6)。

在抵制美国文化入侵中,典型的事件是“迪斯尼兵败巴黎”。法国的左派示威者们用鸡蛋、番茄酱和写有“米老鼠回家去”的标语来对付剐建成的迪斯尼乐园。一些知识阶层的人士甚至将刚刚诞生的米老鼠和米老鼠公司视为对欧洲文化的污染,他们称之为-89・

可恶的美国文化。

不过,与美国相比,欧洲缺乏共同的理想与意识形态。这对于欧洲是不利的。大多数欧洲政治领袖意识到,欧盟缺乏鼓舞了美国宪法起草者们和那些为美国殖民地的独立作出最大牺牲的人——这是对政治使命感的关键性的考验——意识形态上的热情和人民的忠诚。到目前为止,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事实是没有一个“欧洲人”会愿意为“欧洲”而献身【16】(pp36—43)。

尽管美欧间的不和谐点在增多,但其文化共同性仍是主要方面。也许文化欧洲建设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美国的文化侵蚀,但其内部在此问题上的分歧势必将阻碍共同行动的步伐,比如,除法国外,没有几个国家将美国的电影、快餐等当作威胁,而是当作对自身文化的一种丰富。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欧洲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联合自强;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则应兼收并蓄,尤其是与其同源的美国文化似乎更容易吸收,进而促进欧洲共同的文化繁荣。

四、阻碍欧洲一体把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

不可否认。欧洲文化的同一性很久以来就存在。其他地区的人们往往比欧洲人自己更容易认出它来。但在看到文化因素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文化因索对欧洲一体化的阻碍作用。正如路易吉・巴尔齐尼所肓“是什么隐藏着的力量妨碍西欧像牛奶里放入凝固剂后立即形成鲜美的奶酪那样简单地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呢?有一点是极其明显的,那就是显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的敏感的民族自尊心……”[iol(棚”。他认为,各国都一味维护本国的尊严而产生的冷漠气氛阻碍着欧洲情感的自发产生,妨碍着实际统一的迅速实现。正如戴高乐曾经抱怨过的——有多少个成员就有多少种不可侵犯的利己主义。

目前,欧盟面冁东扩中的文化同一性问题。如果第五扶扩大能够成功,将促进实现欧洲人长久以来的“大欧洲”梦想——一个在经济、敢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高度统一融合的欧洲大陆。这样的话,英国主导欧洲事务的髓力和俄罗斯在欧iI}f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欧洲也将成为拥有强大敢治、经济和文化力量的世界一极。对中东欧国家来说,欧盟是其文明归属的“精神家同”,特别是入盟圆了它们的“回归欧洲梦”,改变了其国家属性,彻底摆脱了雅尔塔体系强加的文化撬念,回归它们的哲学和文化及基督教故乡。实现与西默国家文化上的平等。选就将进一步加强默溯抗击美国文化霸权战略的力量,但关键是欧盥如何整合同褥不同流的民族文化,尤其悬当中东欧国家有些是自成体系的斯拉夫文化时。同时还阅藉鲁着天主教与东正教上千年羽纠纷。逸就给欧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前德国总理施密特认为:“欧洲人希望……最终脱离一种以民族为根本的历史记载,而达到共同的欧洲的历史记载。它不应只局限于事件发生的历史,还应当讲述共同的文化演变。这样就能表明:欧盟尽管如今天常常说的完全是一个‘法律共同体’.但它所涉及的要广泛得多。

相对而盲,共同的文化发展只是较少地触及这个大陆的某些民族和国家。今天的欧・90・

盟15国属于那些被打上欧洲文化烙印的多数国家。现今被列人人盟候选国名单的国家并不一定都属于这一范畴。

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及斯洛文尼亚属于共同的欧洲文化,塞浦路斯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个国家在文化特点方面(除去今天岛上的土耳其部分)与欧盟成员国希腊几乎没有区别0其他人盟候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马耳他的文化归属存在疑问。这里没有提及的尚未成为候选国的巴尔干各民族只是很有限地融人到欧洲的文化连续性当中。

尽管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经历了来自西方的文化冲击,尽管他们对整个欧洲文化做出过贡献,但他们连同他们的2亿多国民只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圈。土耳其不属于欧洲文化圈,这一点毋庸置疑【"l(PP”。17)。

我们可以看到,新一轮的东扩带来了许多问题,不同文化的融台势必更将困难.不仅是新增的个体加大了共同文化建设的难度,而且本身文化属性不属于基督教文明的国家也参与欧盟,给欧盟的文化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文化相对于社会制度、民主政体等人盟标准是难以确认和不易改变的,其历史上形成的惯性似乎很难改变。基于不同文化基础的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阻碍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其原因在于民族文化决定民族的行事方式,欧洲舞台上代表不同民族文化的行为者,其行为是各自民族文化的逻辑延伸,因而伴随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和欧盟的东扩,各种民族文化差异的矛盾将凸显,并直接影响欧盟内部的合作,进而影响欧洲一体亿的政治进程,欧盟必将承担协调民族文化摩擦和建设欧湘文化的任务。

欧洲有些学者认为,西欧各国在思想、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之大,以致“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问刨建一个13益紧密联盟”的更高层次的一体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故他们被称为“欧溯文化差异派”。

欧洲文化差异派认为,民族身分是最重要的身分。“个人、群体和民族的身分蕴涵于行为、态度和道德习俗,即文化”之中;作为独特“生活方式“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确定自己的集体身分或集体认同和民旗身分或民族认同(nationalidentity)的基石,对。集体人格”(collectiveper,,onalities)和“各种行事方式”舶文化直觉使得人们将本民族的。我们一群体”(we—group)同其他民族加以区别。而且在西殴许多国家内部.地方文化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欧洲文化差异搌强调.。不要因为重视民族文化而低估地方文化的作用,城方型亚文化罴“歌_llIl戈纯话力的骣柬翱削弱民族文化霸权的工具”.是一体化深化的主筹障碍。欧洲文化差异派樗曲精论:“文化是欧洲一体化的迟滞因素,民族文化从不同方面制约和影响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接受一种欧洲政治模式凡乎是不可能的”118J(tnal-槲。

对欧盟而亩,敢治一体化不仅意味着融合不同的政治文化,也意昧着增加新政治单元中的文化差异。一体他成本的不同会影响公民对一体化现实和前程的态度,并因此而影响政治一体化本身。仅有政治精英的合作、没有公众支持的教治一体化是不可行的。因此,在当今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应当促使人们走出本鼠、本民族的圈子,用新的眼光正视国与国之间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适应和进入一体化进程,鼓励不同文化群体进行合作。如果合作在延续,只要没有过分的破坏或威胁合作者各自的文化价值,合作者之・91・

间就会培育出一种新的共同看法、准则和惯例。

“在现阶段,粗略统计,就可以看到欧盟成员国有大小32个民族,官方语言和地方官方语言至少有21种,在欧盟和其成员国内部,文化是多元的,而且一些成员国正大力强调纯正和发展本国语言文化。所以民族主义问题、特别是文化认同问题是欧盟深入一体化发展的最棘手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彻底消除民族主义、实现民族融合,那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以后的事情,只有在全世界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实现民族融合,实现了民族融合,民族主义也就自然而然地消除了。欧洲联盟当前的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政治加深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还得承认文化民族主义,还得尊重本民族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对欧盟内部的多元民族文化还只能相互认同,互相吸纳,而不能操之过急地进行融合。”【19“旧8】一个明显的例子足以说明现阶段承认文化民族主义的必要性:欧元是欧洲国家经历几十年努力才实现的单一货币,而小小的硬币上却为各国保留了一方“民族天地”,此举意味委实深长。用欧盟一位高官的话说:欧洲人需要团结的欧洲,而不是色调单一的欧洲【20j。欧元货币是欧洲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洲共创未来的象征,但决不意味着各个成员国将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性。

五、结论:如何正确看待文化在欧洲一体化中的影响

综上可以看到,文化因素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塑造欧盟的思想文化基础,这成为欧洲一体化深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要看到民族国家文化对共同文化政策的反击,切忌急于求成,唯此,欧洲一体化才能不断深化。

欧洲主义和民族主义必将长期共存,但总的趋势是民族主义的东西会逐渐地淡化。或许,留给民族的东西可能是具有各自特性的文化,这种特性,是与各自的历史和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化紧密相连的。单从语盲的角度看.亨廷顿明确指出:“文化的两个核心要素是语言和宗教。”【21】l”…一m’欧洲人对基督教普遍信仰,然而却坚持讲本民族的语盲。欧洲各种组织自建立以来一直将成员国的“语言平等”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例如,在2001年的“欧洲语育年”蒎议草案中就明确提出:“从文化的角度看.所有的欧洲语育具有相同的价值和尊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洲联盟具有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笔译和Is译服务部门,同时也有专项资金用于维护欧盛内部的“语言多样性”。

目前欧盟组织内部的交流是用十一种语寓进行的,随着欧盟的进一步东扩,势必带来更多的内部交流语言,而歇飘目前就已设有世界上最太的翻译服务机构。何况欧盟的座右铬“在多样性中发展”(Strengthindiversity)亦保证了欧洲人引以自豪的“多语性”,圣经中的巴比塔,岂是容易建成的?其实语言就是概念,概念就是简单化,同种同文的人之间的交流都难免出现误会,何况与“非我族类”交流了。在这一个问题上,亨廷顿却“没有研究西方文明各组成部分之间彼此不能理解的东西。以及具有整合作用的部分,就开始把西方文明放到和人类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去讨论文明的冲突了。”【22】(1,p”-25’因此,欧洲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必将长期共存。・92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计秋枫《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与思想渊源》,载《世界历史)1998年第1期。[2]沈教华、程栋:《论欧洲十字军东征的文化背景》,栽《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

[3]参见赵伯英《“欧洲统一”的源流厦历史遗产》。载《理论前沿)1999年第1期。

[4]PatriciaWeidemer,TheIdeaBehindCoudenhove—Kalergi’sPan—EuropeanUnion,

HistoryofEuropeanIdeas,PergamonPress,,v01.16.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6]参见朱宁等《变乱中的文明——霸权终结与秩序重建(1000—2000))。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0年版。

[7]李巍、王学玉主鳊:《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8][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法]路易吉・巴尔齐尼:《难以对付的欧洲人》,三联书店1987年版。

[11]参见丰藏《论欧洲一体化中的欧洲文化政策》,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12]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13]见马胜利《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栽《德国研究)1997年第3期。

[14]MareelinoOreja,Foundations

SpeechbyoftheEuropeanCommunity’aCulturalActivities,theEuropeanCommission,FerstelMr.MarcelinoOreja,Memberof

Palace,Veinna,6th

0603en.htmlMarch。1997,http://europa.eu.int/en/eomm/dgl0/oreja/

[15]RobertFrank,TheNewEuropeCulture—Clash:EuropeansSearchfora

tyAmidDarkSharedIdenti—Memories,TheWallStreetJournal,0etoher19,1998

[16][美]布热津斯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欧洲),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17][德]赫・施密特:<谁不属于欧洲>,裁<圈外社套科学文摘)2001年第9期。

[18]参见姚勤率:(民族文化的政治功托——认识欧洲一体化的一十视角》,栽《世界民族》

2002年第3期。

[19]胡瑾等:‘欧洲当代一体化思想与实战研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http://www.people.tom.cn/GB/paper66/5094/539515.html

[21][荚]塞缪尔・亨廷埙:<再论文明的冲突>,转引白《新华文辅)2003年第5期。

[22]罔弘:《欧洲文明源采>,载《欧渊)1998年第4期。

f责任编辑:马风书・93

万方数据

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张骥, 闫磊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石家庄,050000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ISSUES OF CONTEMPORARY WORLD SOCIALISM2004(1)7次

参考文献(22条)

1.陈乐民;周弘 欧洲文明的进程 2003

2.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1998

3.李巍;王学玉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 2001

4.朱宁 变乱中的文明--霸权终结与秩序重建(1000-2000) 2000

5.周弘 欧洲文明源泉 1998(04)

6.塞缪尔·亨廷顿 再论文明的冲突[期刊论文]-新华文摘 2003(05)

7.查看详情

8.胡瑾 欧洲当代一体化思想与实践研究 2002

9.姚勤华 民族文化的政治功能-认识欧洲一体化的一个视角[期刊论文]-世界民族 2002(03)

10.赫·施密特 谁不属于欧洲 2001(09)

11.布热津斯基 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欧洲 2000(05)

12.Robert frank The New Europe Culture - Clash:Europeans Search for a Shared Identity Amid DarkMemories 1998

13.Marcelino Oreja Found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s Cultural Activities,Speech by

Mr.Marcelino Oreja,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Ferstel Palace,Veinna,6th March,1997

14.马胜利 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任务 1997(03)

15.陈乐民 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988

16.车薇 论欧洲一体化中的欧洲文化政策 2001(06)

17.路易吉·巴尔齐尼 难以对付的欧洲人 1987

18.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996

19.Patricia Weidemer The Idea Behind Coudenhove- Kalergi"s Pan- European Union,History of EuropeanIdeas

20.赵伯英 "欧洲统一"的源流及历史遗产 1999(01)

21.沈敏华;程栋 论欧洲十字军东征的文化背景[期刊论文]-社会科学 2001(12)

22.计秋枫 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与思想渊源 1998(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马风书.任娜 欧洲一体化:一种文化的解读[期刊论文]-现代国际关系2003(9)

2. 姚勤华 民族文化的政治功能——认识欧洲一体化的一个视角[期刊论文]-世界民族2002(3)

3. 史晓东.SHI Xiao-dong 文化认同:欧洲一体化的隐性动力[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9(3)

4. 吴志成.龚苗子.Wu Zhicheng.Gong Miaozi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论析[期刊论文]-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5. 张旭鹏 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认同建构[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

6. 慕怀琴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研究[学位论文]2010

7. 陈春常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期刊论文]-国际观察2003(1)

8. 臧海蓉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学位论文]2009

9. 林晓娜 从圣经浅析欧洲基督教文化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期刊论文]-时代文学2010(7)

10. 陈耀华.CHEN Yao-hua 欧洲文化认同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期刊论文]-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

引证文献(7条)

1.宋娟 认同危机对欧盟一体化深化的制约[期刊论文]-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2.吴志成.蒋方兵 合法性视角下的欧盟东扩[期刊论文]-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3.王小海 欧洲一体化进程不同阶段理论评析[期刊论文]-现代经济探讨 2007(6)

4.王雅梅 试析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对欧盟的重要意义[期刊论文]-德国研究 2007(2)

5.孙洪魁.李霞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文化视角--打造区域合作的文化基础[期刊论文]-东北亚论坛 2006(3)

欧美文化论文篇(5)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是各个国家、各代学者探讨研究的主体。东方文明的历史痕迹现在仍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而西方文明离我们较为遥远,很难直接感受。这本《欧洲文明史》,是感受欧洲文明,了解它的特点的机会。

全书的主要目的是展现欧洲文明的发展趋势和欧洲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之处。首先从文明一词谈起,说明了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发展。此书的重点是展示欧洲文明的内涵以及特点,而且将仅从社会的角度来展示文明。

为什么我们对于欧洲文明如此感兴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使得西方的优势不那么明显,进而在历史上体现为全球史观代替了“西方中心论”。我们不会绝对地认为欧洲文化是先进的,东方文化是落后的或者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西方在13世纪或者15世纪后是“占得先机”的。

那么欧洲为什么是“占得先机”的?从“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欧洲能够占得先机这个问题。

在13世纪之前,东方在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都毫无疑问是走在前面的。但13世纪之后,欧洲开始显现出她的潜力,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大航海r代到殖民主义,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国家相继完成,欧洲在近代“占得先机”。过去我对于为什么欧美能够占得先机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局限在经济和政治层面,比如欧洲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以各种方式掠夺了殖民地,获得了资本原始积累才得到发展。我很少考虑文化或者说文明这一层次,我认为它很“虚无”,并不能够产生实质性的作用。这种思维受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较大,且意识形态色彩很浓。而此书给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基佐对于欧洲文明的多样性的分析,让我不能够忽视文明的作用。

首先,只说“欧洲在近代占得先机”是不准确的,因为一战二战后欧洲衰败,美国兴起,直到今天,美国仍旧是公认的实力最强的国家,因此谈论这个问题不能避开美国。那我们就需要说明欧洲文明和美国文化的关系。我比较认同陈乐民先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欧洲文明十五讲》第一讲中,有一个学生提问“美国文明是否超越了欧洲文明,怎么超越的?”,陈先生回答:“第一,美国继承了欧洲文明,它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里比较精华的部分……第二,美国人最早实现了欧洲人的理想……但是美国现在很霸道……”也就是说,美国文明的渊源是欧洲文明,只是用它自己的方式阐释、发展了欧洲文明。所以我们谈论欧洲文明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涵盖美国的。

欧洲文明是最具备多样性的。我们看欧洲的地图、欧洲的历史,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她的“破碎感”。她和大一统的中国甚至是日本、印度以及一些伊斯兰国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无疑是多样性。而欧洲文明的多样性不止体现在这一点。在欧洲的历史上,社会组织的一切形式、一切原则都在其中并存着;宗教的和世俗的势力;神权政治的、君主政治的、贵族政治的、民主政治的成分;存在着无数程度不等的自由、财富和势力。文学艺术方面,作者认为印度等地的文学是在“同一副模子里铸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印度等地的文明也就是东方文明,是不具备多样性的。这一点我不完全认同,我认为所有的文明都是复杂的集成体,都是具备多样性的。但欧洲文明无疑是多样性特征最明显的。

那么多样性的文明为什么能够引领欧美占得先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生物学的一些观念可以为人文学科提供借鉴。像赫胥黎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运用于社会学领域。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十分重要。物种越少的生态系统越脆弱。在森林生态系统里的蛇可以捕食鼠类和蛙类,而在草原生态系统的蛇就只能捕食鼠类,那么如果某种鼠类灭绝了,草原食物链就断裂了,森林食物链还可以维持。一个社会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政治上的多样性使得势力、原则、制度总是互相混杂、限制和无休无止地斗争;思想感情上,神权政治的、贵族政治的和平民政治的信条互相阻挠、斗争、限制和修改。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对权力的拥护者在他们的主张取得结果之前就退却了,也就是说不会出现绝对权力者,社会就在不安定因素的碰撞中向前进步。

欧美文化论文篇(6)

一、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发展

高校音乐鉴赏课作为促进学生审美情操发展的重要课程,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课程制定,保证能够在音乐鉴赏课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欣赏点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欧洲音乐作品作为一门涉及历史、人文、音乐史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其综合性和历史性令其能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欧洲音乐文化的巨大变革与发展。设定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鉴赏课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性、理解性和综合性的考察,对于其自我独立思考和音乐知识分析整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欧洲音乐发展中,从中世纪开始,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还是浪漫主义时期,都有着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不同音乐风格。当时涌现出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家,都需要学生需要利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聆听经典的音乐作品,充分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以高校的音乐赏析课为基础,在未来进一步深度探索欧洲音乐作品。

二、高校音乐鉴赏课对美育教育的作用

据上述,当前高校音乐鉴赏课中利用欧洲音乐作品来进行典型内容分析鉴赏必不可少,除了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之外,对于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美育教学也非常重要。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说,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念的内容,其教学需要充分对音乐中的美好事物进行辨析和探索,利用音乐分析、音乐聆听、音乐欣赏等多种方式来塑造自我健全的音乐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之中,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之中,对于其未来的心理构建、趣味人生和创造力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在现代化的音乐赏析课程中,以欧洲音乐作品为例来进行学生的美育教育,可以充分保证美育教学以经典文化音乐作品为例进行教育的实质化转变,以提升学生的现代美育特点为核心,充分保证欧洲文化中的经典音乐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自我音乐审美和理论起到提升作用。在相关的欧洲音乐作品赏析课中,为了充分提升学生对于美学观念的认知,教师可以从著名的欧洲音乐家入手,根据当时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引导学生聆听其一生中不同年龄层次所创作出来的不同作品,无论是曲式结构、创造手法还是作品内容,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和音乐家自我对于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提升。这样的音乐赏析方式是对于学生的不同审美内涵的考验和探索,保证了其利用对比法、聆听法、参与法等多种音乐赏析方法进行探索之后能够深刻理解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对于高校来说,其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和了解中充分扩展自我音乐知识领域,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自我音乐素养和道德素养也就能够随之提升。一般来说,鉴赏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才是美育教学的美学观念传递的核心保障。所以在进行欧洲音乐作品赏析的过程中,先从理论基础上向学生传递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再通过实际的聆听和鉴赏课来塑造音乐形象。这样的结合方式不仅能够坚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以美育教育为核心来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保证在实践和创新探索中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能够激发起学生性格中积极、乐观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总结

对于高校来说,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从经典的音乐作品中吸取知识和文化内涵,以此来提升和丰富自我思想和内涵。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音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特征,设定其为基本的鉴赏内容,就是对学生美育能力的锻炼和自我创造力的丰富,这样的鉴赏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定,保证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经典内涵能够充分影响学生对于美学的认知和对于自我审美能力的构建。总体来说,音乐鉴赏课中对于学生美育教育的方式和材料选择是决定其教育效果的基础,音乐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充分保证教育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04).

欧美文化论文篇(7)

但是,长期以来,美国和欧盟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国际趋同上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声音都相对弱小。如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最高权力机构提名委员会(NC)7名委员中,美国独占3名、欧盟共占3名,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竟然没能拥有1个名额。可见,中国尚未能取得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会计国际话语权。

然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并施加重大影响的时机已经到来。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分别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由于会计是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和商贸往来的共同平台,涉及金融、税收等各个领域,因此,“一带一路”沿线需要建立各方互认的会计准则,而中国便可以通过协调与主导“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在保证各国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改变当前国际会计话语权的格局,进而提高中国国际会计话语权。

美国单级主导期

1919~1973年为会计国际话语权美国单级主导阶段,该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其本土远离一战战场,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机遇。美国文化开始流行世界,由美国文化土壤滋生出的会计准则模式,也搭乘美国文化的快车进行文化输出。全世界由于贸易交往需求,不得不向美国会计准则进行单向趋同,美国也借此确立了会计国际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特征是美国会计准则模式产生的精神内核。在这种文化主导下,社会强调职业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低,人们思想自由开放,对社会事务参与程度高。美国会计职业团体由此逐渐形成自律监管的传统,早在1887年就成立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6年,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民间会计准则机构――会计程序委员会。个人主义文化特征使得美国在会计组织创新和会计规范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在国际会计领域,美国利用自身会计职业团体的强大和会计准则制定历史的悠久等优势,不遗余力地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世界银行(WB)、世界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经济组织传播美国的会计准则模式,这使得美国的会计准则模式被世界众多国家认同,甚至直接采用US GAAP作为本国会计准则,FASB的权威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确立,美国藉此获得了会计国际话语权的单级主导地位。

美欧话语权竞合

1973~2003年为会计国际话语权美欧争夺阶段,其中的文化因素是:欧洲统一文明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使其各成员国联合与美国相抗衡,欧盟会计国际话语权得以迅速提升。

欧洲统一文明的历史渊源为欧盟的建立奠定了不可取代的文化认同基础。在国际会计领域,基于对欧盟内部渊源统一文明的高度认可,以及作为现代奥运发源地的古希腊所倡导的竞争精神,欧盟渴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欧盟于1973年6月在英国发起成立了IASC并开始IAS,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欧盟内部会计准则“多而散”的深层次难题,而且逐渐取得了与美国相抗衡的会计国际话语权。

21世纪以来,美国文化和欧盟文化呈现出既竞争又联合的新特点:一方面,随着欧盟经济实力和文化的双重复兴,美国和欧盟展开了对世界文化领导权的激烈争夺;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世界文化日益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无论是美国文化还是欧盟文化都受到新兴市场经济体多元文化的挑战。为联合应对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挑战,美欧文化在竞争的同时也展开了合作。其结果导致美欧对会计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暂时达到一种动态均衡状态,共同主导会计国际话语权。

在竞争方面,美国于2011年5月26日提出了“趋同认可”而不是“直接采用”IFRS的新策略,即在FASB不放弃制定US GAAP的条件下,通过与IASB 合作制定新IFRS,力争将新IFRS纳入US GAAP体系以取得对欧盟的优势地位。在联合方面,2001年4月IASB重组时,美欧利用在会计文化、会计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联合对IFRS各权力机构成员设置了极为苛刻的“技术标准”,使发展中国家的力量被严重削弱。

中国会计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中国提升会计国际话语权应采取文化创新路径。

一是加强文化建设以提高IFRS权力机构的参与度。

首先,培养熟悉中西方文化的国际型会计人才队伍。中国应进一步完善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造就一大批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端会计人才,努力使中国高端会计人才达到美欧设置的“技术标准”;

其次,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和品牌声誉的民间会计职业团体。中国会计职业团体起步较晚且由政府主导,这为美欧诟病中国会计职业界提供了借口。中国应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和品牌声誉的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努力使中国的会计职业团体达到美欧水平;

最后,加强国内会计学术基础理论的建设,不能仅仅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会计理论和研究成果,国内会计学术界应当尽量构建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创建一套不仅适用于中国同时也对国际会计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的会计准则。

二是协调与主导“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经济体,确立中国会计准则为标准。

首先,拓宽国内会计理念的传播渠道,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交往深入具体地阐述中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文化脉络,传播好中国的会计之声;

其次,通过国内外“受语者”都认同的表达方式,传递我国会计价值观,以换位思考的角度理解并回应相关国际利益集团的利益关切,赢得对我国会计国际话语的认同;

最后,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秉持“平等参与、共同协商、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跨文化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努力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作为“新兴经济体总标准”与美欧作为“发达国家总标准”相制衡的目标。

欧美文化论文篇(8)

文化是电影的灵魂,任何一部电影反映的都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即便是一个国家的导演去拍摄另外国家的电影,其中也渗透着点点滴滴本国的文化。每个时代的代表性的电影,无一不明显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潮流与本国当前的文化,无论是拍过去、现代还是未来。

一、当前欧美电影的特点

(一)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的电影受到热捧。2008年,奥斯卡获奖影片《老无所依》、2009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10年《拆弹部队》包括之前的《撞车》之类的影片,受到了专家与人们的好评,这些影片都是社会现实的精炼与升华,反映了社会与人性的真实与虚假、善良与邪恶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在人们心中形成共鸣,从真实的再现角度,提高了影片的感染力,这类题材的电影成为了近十年欧美拍的最多的电影。

(二)以幻想为主线的电影不断挑战人们的想象力。以《哈利波特》、《指环王》、《阿凡达》为代表的颇具玄幻色彩的电影为代表,出现了很多想象力丰富离奇,甚至构思天马行空的片子,包括之后的《盗梦空间》等,将玄幻与悬疑有效结合在一起,用完全脱离现实的幻境反应简单的故事情节,用3D的效果代替了原有的成像技术,不仅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受到了成年人的推崇。

(三)还原历史,重提英雄与领导的力量。《国王的演讲》、《铁娘子》等获奖影片从内容来说,可以看到欧美文化强调英雄主义的文化气息很浓。尤其对于英美人,由于其文明不如中国、印度等国家这么久远,其历史题材的影片大多只追溯到了上世纪,尤其以一战、二战的影片为主线,拍摄了很多电影。此外,其宣传英雄的力量,与重溯历史,也是对欧美经济长期疲软的一个提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众的信心。

(四)多元化的文化融合。近十年的欧美电影中,东西方的文化交融非常密切。自上世纪《卧虎藏龙》的票房大卖之后,很多人开始关注东方文化,中国、印度的很多电影传入好莱坞,频频获奖,使得很多欧美人对东方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至于众多电影出现了东方元素,包括007系列,《碟中谍》系列,《生化危机》系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获奖更是将东方题材电影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电影反映的西方文化的发展

(一)“大胆”与“冒险”的开拓精神为永久的文化支撑。“NO one stands still.If you are not moving ahead,you are falling behind.”从“阿甘”到“勇敢的心”,从“哈利波特”到“少年派”,都反映出了欧美人热衷冒险的精神,从Discovery的成功就能看出,欧美人对未知领域是多么的向往。这也跟其国家发展与文化发展历史有关,英国一直以其工业革命那段历史为傲,美国也经常以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为题材,甚至现在的欧美人对现在所生存的世界心存不满,期待对新世界的开拓。

(二)“创新”是电影阐释西方文化的最直接表述。《盗梦空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等,都是用超乎常理的逻辑,而感觉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过程来描述一些简单的道理,奇妙的思维不光是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内涵上更突出了创新二字。创新思维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文化倡导的,其视角的突破性甚至略显叛逆,甚至颠覆了人们对影视的传统看法。

(三)不拘小节的生活习惯。我们东方最近倡导的“原生态”,是将繁杂的生活回归自然。而欧美,“不拘小节”甚至“随意”的生活与言论,仿佛代表了其更加的民主,电影中,很多细节都表现了其在礼节、规范、言论等各个方面的随心所欲,也许这就是欧美生活的原生态。

(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对于美国文化来讲,其文化历史并不长,但其接收的各国信息非常多,伴随着新思潮和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成为了当今美国文化的主要方向。对于欧美电影的发展,也将海外市场作为的主要额开发方向,不但要让世界了解欧美的文化,还要让世界接受欧美的文化,在此过程中,欧美电影慢慢的也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尤其是亚非的文化。加上美国外来人口众多,多种族,民族的融合,改编外来文化的故事早已成为美国电影市场的致富秘诀。

(五)宗教因素的宣扬。欧美国家对于基督教的宣扬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电影中也能时时刻刻的感受到。美国是最具宗教多样性的国家,而基督教仍是美国的主流。在美国大部分电影中,都能提到上帝,甚至在美国的国歌里,谱写了“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自然而然,基督教倡导的平等自由、友爱互助、同情弱者、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等价值准则和处世哲学,都是在美国电影题材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文化与电影的互相影响

电影作为一项近百年最为成功的文化与娱乐结合的传媒方式,已经成为了一项世界语言。人们通过电影,接受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一)电影的空间文化的发展,带动西方文化空间的扩展

电影在近百年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大多反应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发生的故事,反映现实与幻想,代表了人们的思潮。从乡村到城市,从时间到空间,从富贵到贫穷,电影用不同的空间符号,形成完全不同的空间语义内容。空间的不断重组,形成了稳定的文化空间。西方的文化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不断的多元化,进而影响到电影产业,也向多元化的空间拓展。

(二)以英语为主导向全球语境拓展

欧美电影的全球语境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各国,开始了学习东方语言的热情。很多中、日、韩语班常常爆满。全球的语言带来的全球的文化,在多元文化选择策略下,欧美电影吸收世界各地的艺术风格、将其成功地纳入作品中,逐步影响到的是西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三)电影直接反映了西方世界的价值观

电影反映的是一个社会普遍的文化认同和人们的价值观,即便很多电影表现小众生活,却引导了大众的探讨,即使有争议的电影,也能得到一个阶层的普遍认同。多样的欧美影片虽然有局限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打开了学习西方文化的窗口,也为西方了解世界创造了条件,是时代特征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不但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人民价值观的融合与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欧美文化论文篇(9)

一、两国国家关系驶入转型轨道

围绕伊拉克战争的国际事态演进,美国和法国的国家关系经历了深刻变化。战争结束后,两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谋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双边关系。

旧的跨大西洋主义概括了美国与法国双边关系的基本特征和范式。美法关系作为美国与欧洲盟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苏联威胁。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但通常采用协商和对话方式协调大西洋两岸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和行动。这种方式被表述为协商、达成一致、存在分歧、谈判的程序。

布什就任总统后,尤其在伊拉克战争中,越来越充分地表现出抛开欧洲盟国(包括法国),我行我素的单边主义姿态。布什先后退出一系列国际条约,拒签一系列国际协议。使多年来国际合作的成果毁于一旦或受到严重挑战。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做法把关法关系拖入一种新的范式。针对伊拉克战争,法国分别在北约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舞台对美国的颐指气使给予杯葛,强化了旧的跨大西洋主义范式的渐行渐远。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双方为弥合分歧所作的努力遮遮掩掩,使人们越发认识到美法双边关系的确发生了某些根本性改变。回到布什上台之前的老路上缺乏现实性.同时鉴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维持现状也非明智之举。美法迫切需要确立一种区别已往的新型双边关系。一种后大西洋主义的范式。

美法这种新型国家关系必须超越分歧。针对共同威胁。面向共同目标,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二战后,西方盟国之间的关系危机并非没有发生过,也并非只出现一次.但面对来自苏联的巨大威胁,大西洋两岸始终能够克服困难,团结为重。1966年,由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国力提升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北约面临生存的严峻挑战。1967年,由比利时外长哈默尔(PierreHarme1)领导的小组提交的哈默尔报告(Ha硼elReport)兼顾美欧立场,为北约采用建立在共识之上的缓和(Detente)战略,兼具进攻和防御、军事和政治双重手段,继续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由佩尤中心(PewC~nter)所作的民意调查也显示,74%的法国人认为法美矛盾的根源是布什和它的施政方针,只有2l%的法国人把法美矛盾与美国本身联系起来。历史和现实都为美法两国缓和紧张,建立新型双边关系创造了积极条件。

综上所述,美法关系已步入转型期。深入探究造成传统跨大西洋主义终结和新的后大西洋主义诞生的根源,是正确理解人们拭目以待的未来两国关系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

二、两国对21世纪世界蓝图的设计之间横亘着战略鸿沟

美国设想的世界新秩序是美国霸权主导和操纵的世界秩序,被称之为布什主义的核心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宏观上看,布什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霸权稳定理论,具体上则是新保守主义的崛起。

当代霸权稳定理论发端于经济学家奥尔森(MantlrOlson)建立的静态公共产品模型(staticpublicgoodsmode1)和集体行动理论。金德尔伯格(CharlesKindleberger)从国际政治和经济互动关系角度分析近代以来英国(19世纪后期)和美国(20世纪中叶)两个霸权模型后,认为国际经济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国际体系中供不应求。除非某一占据控制地位的国家有兴趣并且有能力提供。于是国际经济的稳定系于这样一个具有霸权特征的稳定者。20世纪70年代,以吉尔平(RobertGilpin)为代表的部分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将这一经济学流派扩大到国际关系领域,确立了具有广泛影响的霸权稳定论的理论基础。

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与国际秩序的稳定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霸权国家依赖其超群实力。为国际社会提供以国际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公共产品,促成国际秩序的形成和稳定。而且霸权实力越强,国际机制和国际秩序越稳定。时下全球治理理论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将全球治理狭义化并嫁接到霸权稳定理论而形成了新的霸权治理理论,使霸权建立和维持不仅具有“客观需求”,而且被涂抹上西方的价值观。具有了“人道”、“人权”、“民主”色彩。

源自斯特劳斯学派(Straussianschoo1)的新保守主义是布什主义的具体理论基础,伴随布什主义的演化而逐渐炽热。极端保守的《旗帜》(TheWeeklyStandard)杂志主编克里斯托尔(William Kristo1)是曼斯费尔德(HarveyMansfidd)的学生,另一代表人物、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维茨(PaulWolfuwitz)是布鲁姆(AIlanBloom)的学生,而两位老师都是被称之为新保守主义“教父”、曾培养100余名博士的施特劳斯(LeoStrauss)的骄傲弟子。

施特劳斯在其代表作《自然权力与历史》(NaturalRightAndHistory)一书中阐述了新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强权领导国际社会完成其目标是智慧和强力发展的“自然权利”。古罗马帝国是自然权利的典型,其最终法律都是自然法:有些自然正确,有些自然错误。由这种自然权利不可避免地派生出“无限正义”(InfiniteJustice)。显然,掌握这种“无限正义”的国际实体就是具有霸权特性的国家。

1981年,里根在英国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自由不只是少数幸运儿独有的特权,而是全人类的天赐权利。里根把苏联称为“邪恶帝国”与布什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纳入“邪恶轴心”,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即美国拥有判断善恶的“自然权利”和“无限正义”,美国成为事实上的“道德帝国”。新保守主义主张处理与美国安全相关联问题时。必须同时推广美国价值观,珏要时,须使用其超群的强大军力,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手段。表现为布什主义的新保守主义是布什继承了其前任里根总统对抗思维和军事遗产、其父老布什的政治抱负、克林顿总统丰硕的经济遗产,在后冷战条件下,特别是9·11事件后的总爆发。

美国今天建立“新罗马帝国”的鼓噪也深深孕于其建国史中。美国国父们在《联邦党人文集》中的笔名都是古罗马时期军事统帅普布利乌斯的名字,美国议会和国会山也都借用了古罗马的称呼。当年,这种借用更多地体现了古罗马共和时期的民主理念,今天人们联想的则是古罗马对内民主、对外霸权的帝国形象。

而法国主张世界多极化(multipolarite),仅对华关系中,希拉克总统就曾在与江泽民、胡锦涛会谈中和在中国春节招待会上多次强调这一点。希拉克说:只有一种主导力量的世界是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支持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欧洲也必然会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法国未来世界的蓝图设计与美国截然不同。

无论是“霸权稳定论”向外输出霸权化机制。还是“新保守主义”向外输出霸权价值观,都是围绕霸权的诞生、维持和强化而展开,因此,必然在行动上都表现为相似的进攻性、掠夺性和单边性。2002年9月,布什政府公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强调“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原则”,把布什主义的政府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布什主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霸权稳定论”和“新保守主义”。

而按照所主张的世界多极化蓝图,总结法国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法国国情和未来发展设想,法国采取的是和平对话与平等协商的方式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法国历史上战乱不断,尤其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使法国愈发珍惜可贵的和平国际环境。同时,法国拥有西欧最大的穆斯林社区。总数达四至五百万,占法国人口总数的近1/10。海湾战争中法国的参战曾在法国社会造成文化、宗教的分裂气氛。当时,法国实施了名为“PlanVigipirate”计划,也加强了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内务安全措施。这些都使法国进一步认识到在不同文明之间激化矛盾和冲突的危险。

希拉克说:“我们不能接受任何可能导致冲突,导致’文明冲突’或’文化冲突’或’宗教冲突’的事情。最重要的结论是互相尊重,在掌握真理的问题上没有人更有特权。”2002年被法国定为“阿尔及利亚文化年”,2003年又被定为“中国文化年”。法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增进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和睦共处。上述举措正是法国所主张的区别于关国的多极化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两国对21世纪法国国际地位和作用引发的认知冲突

关法两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国未来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尖锐对立。

法国认为。法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保证了法国在21世纪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从经济角度看,欧盟与美国伯仲之间,伴随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成员规模扩大,欧盟将越来越有能力发出影响世界的强音。处于这一进程核心位置的法国凭借自身大国的综合国力以及欧盟的雄厚依托,必然在21世纪获得更加充分的话语权和享有更加广泛的行动自由度。法国不是欧洲衰落的象征,而是力量重新凝聚的代表。

正是基于上述判断,希拉克才表现得自信而果敢。我们姑且称之为希拉克主义——面向21世纪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戴高乐主义。与对其它崛起国家的态度类似,美国对法国同样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认为21世纪是亚太世纪,法国不过是正在衰落中的欧洲的一员而已,欧洲一体化的实质是一群无助的乘客拼命挤上一艘正在下沉的航船之中。美国有理由漠视和忽略它。我们可以称之为“法国势微论”;

另一相反的观点认为,欧盟成员国部分主权让渡的结果将导致未来形成一个再生的强大欧洲,新欧洲经济上与美国平起平坐,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必然构成对美国霸权的挑战和威胁。而美国冷战结束后所力图避免的正是这样性质的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势力出现,即使这一假设挑战来自它的盟友。我们可以称之为“法国威胁论”。

无论是“法国势微论”,还是“法国威胁论”,其结果都是相同的,即打破传统跨大西洋主义的束缚,在全球范围推行霸权战略,对法国也不例外。科索沃战争以来,美国不仅对联合国采取有用拿来、无用踢开的策略,而且逐渐摸清了欧洲的军事软肋。伊拉克战争终于为美国提供了抛开联合国和北约的契机。美国的轻蔑还表现在布什上台后不与欧洲盟友协商,单方面退出一系列国际条约。

针对欧洲联合自强的趋势,美国还对欧洲采取“分化”(disaggregation)策,大力扶持英国和“新欧洲”担当“特洛伊木马”,发挥牵制和制衡作用,实质是发动针对欧盟的先发制人式的搅局攻势。显然,在这次美法伊拉克危机中,美国一方面分化欧洲,给法国贴上“旧欧洲”标签,另一方面把欧洲当成一个任意选择玩具的盒子,通过组成临时性的自愿联盟(CoalitionoftheWilling)壮大美国势力,削弱欧洲团结,破坏欧洲一体化进程。

四、两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能源利益存在根本矛盾

中、近东地区既被欧洲,也被法国看成它的后院,正如拉丁关洲被美国当成后院一样。

法国除对因美国发动战争引发文明冲突和宗教冲突心存顾虑之外,更有其积极推动的一体化欧洲与美国在21世纪的长期能源利益矛盾。

世界能源贸易的90%来自石油。从上表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基本实现了石油进1:2来源的多样化(其中,美国在西半球进12:中,加拿大占16%,委内瑞拉占15%,墨西哥占10%),似乎在中东地区并不存在能源利益的聚积和冲突。

2002年,美国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25.4%,欧盟占18.1%;美国石油消费的52%需要进1:2。欧盟也是52%。从表面上看,美国与欧盟大体相当,也并不矛盾。然而。两者的潜在矛盾非常突出。2002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65.4%在中东地区,余下依次是中南美、欧洲与中亚、非洲、北关和亚太,分别为9.4%、9,3%、7.4%、4.8%、3.7%。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占据绝对优势。而当年,中东地区石油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28.5%,其它中南美、欧洲和中亚、非洲、北关和亚太地区,分别为9,4%、22%、10.6%、18.7%、10.7%,均相当或超出其储藏量所占比例。据预测,2010年后,以中东地区为主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世界石油产量份额,将由目前的39%增加到50%以上。2015年前,世界石油供需大体平衡,当年产量达到45亿吨峰值,其后趋于紧张,石油供给更加依赖于中东地区。欧盟扩大将增加石油进口,石油消费量与关国更加匹敌。21世纪,欧盟若要发挥与它政治预期相称的作用,不可减轻在中东地区的发言分量,否则它所设想的多极化将成为空中楼阁。法国从来不会对事关其未来大国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的中东能源利益这一原则问题与美国作任何交易。美法因此而较量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政治历史造就的民族心理特征差异

从政治史和心理学角度看,法国与关国双边关系始终在波折中演进,造就了法兰西针对美国的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

1778年,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法国对美国反英的民族独立力量给予支援,法美关系正式展开。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关英《巴黎合约》就在凡尔赛签署。然而。1793年,华盛顿总统撕毁美法同盟条约,发表著名的中立宣言,拒绝帮助法国大革命者反抗英国领导的第一次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法关矛盾由此而产生,也首次在法兰西民族心底埋下对关不信任的种子。而且拿破仑战争遗产之一的民族主义在其诞生地法国更加深入人心,使法兰西民族的遇美反弹心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表现得尤其强烈。

戴高乐曾说过:在法国的伟大与它国的自由之间有着绵延2000多年的公约。历史上,法国始终作为欧洲和世界强国而发挥作用,长期的传统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以及作为先进政治文化诞生地孕育了自豪、甚至自大的民族心理,大国观念往往同道义使命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法国人特有的心理特征。

欧美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文化夹缝 流散写作 困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060-02

随着后殖民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流散现象和流散写作的研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关注的又一新的热点。随着全球化大潮的高涨,世界范围内的移民潮也日益加剧,流散批评以及对流散文学的研究因而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但学者们更多地关注西方主流话语中的族裔文学的研究,而忽视了西方历史上的经典作家及作品。其实,流散写作不是今天才有,而是历史有之。从西方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来看,广义的流散写作有其先声。

亨利・詹姆斯就是西方历史上比较独特但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流散”作家,自我流散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亨利・詹姆斯的文学创作。其作品的“国际主题”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国内外对亨利・詹姆斯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小说理论和国际主题作品进行探讨,比如:代显梅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龙昕的《探寻不同文化的融合之路――解读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的国际文化主题》等。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的对欧美文化的不同思考以及其根本原因。本文尝试以后殖民理论大师赛义德的流散理论为思想基础,阐释亨利・詹姆斯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倾向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 詹姆斯的流散生活以及赛义德的流散理论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批评家。184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老亨利・詹姆斯一生追求哲学与神学研究,是当时美国文化圈里的一位著名人物。像当时所有有教养的美国人一样,老亨利认为他的孩子们应该接触欧洲的文化和生活。他偏爱欧洲教育,认为它比美国的优越。所以。詹姆斯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到了欧洲。此后,他们经常往返于欧洲和美国之间。所以亨利・詹姆斯所受的教育是世界性的。他在英国、瑞士和法国等许多学校读过书,受到过良好的“全球化”教育,尤其欧洲文化的熏陶。“越界”一方面使他摆脱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具有了双重视角;另一方面与本土的分离以及与寄居国之间的隔膜使他成了边缘人,始终徘徊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自我流散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亨利・詹姆斯的文学创作。他的小说最常反映的就是国际主题,独特地描写和反映了欧美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而不同时期的作品则体现了他在不同的流散阶段对两种文化的思考。

针对流散经历对流散者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赛义德在《流亡的反思》(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Essays)中写道:“Exile is strangely compelling tothink about but terrible to experience,It is theunhealable rift forced between a human being and anative place,between the self and its true home;itsessential sadness can never be surmounted,And whileit is true that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ontaln heroic,romantic,glorious,even triumphant episodes in anexile’s life,these are no more than efforts meant toovercome the crippling sorrow of estrangement,”(Said173)也就是说流散者通常会陷于一个中间状态:他们既不能与本土文化完全分离,也不能完全融入到新的文化中去。人们会觉得流散者是他所处环境中的~员,但他自己总是格格不入。

二 作品:作者夹缝状态的最佳展示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詹姆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美国人》,《贵妇画像》,以及《美国的景象》,说明詹姆斯不同时期的“国际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对欧美文化的不同感受,并结合流散理论阐释这三部作品体现出不同文化倾向的原因。

在詹姆斯的早期作品《美国人》中,主人公纽曼因为不满于既有的生活,决心到一个新的世界(巴黎)去感受异样的文化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还是被当地贵族奚落和捉弄,最终还是在异己的生活圈子之外徘徊。而纽曼的经历也是很多初到欧洲的美国人的共同经历。他们的单纯天真很容易被老到的欧洲人所愚弄。流散使詹姆斯接触到欧美两种文化,因此他具备了双重视角,可以真实的描写美国人在欧洲的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反映了欧美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立。

《贵妇画像》是詹姆斯更为成熟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通过塑造主人公伊莎贝尔,细致地描述了流散者在欧洲的经历。

伊莎贝尔对欧美文化的看法体现在她对于婚姻对象的选择上。她拒绝了代表典型美国文化的戈德伍德和代表典型的英国文化的沃伯顿勋爵,这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出生在美国的伊莎贝尔对欧洲充满了向往,于是拒绝了追求她的戈德伍德。来到英国遇到沃伯顿勋爵,并被其深深吸引。不久,当她逐渐适应了英国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之后,伊莎贝尔又缅怀起了在美国的“自由”,于是当沃伯顿勋爵向她求婚时,伊莎贝尔虽然很犹豫,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外人看来幸福美满的生活。

其实这个阶段的伊莎贝尔是非常矛盾的,她始终处在美国文化与英国文化选择的摇摆之中。而她最终选择了代表欧洲文明的美国人奥斯蒙德,似乎两方面都兼顾了。但是她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品末尾,当伊莎贝尔发现自己被骗后,还是没有接受戈德伍德和沃伯顿勋爵的好意,也说明她终于明白自己无法回到未出国前美国人的状态,也无法完全融入英国人的生活。

这部小说更完整地描述了流散者在他乡的心理感受:在初期,流散者对异邦充满兴奋和好奇: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流散者清醒地意识到欧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流散者并不能被旅居国完全接纳,与欧洲文化总是格格不入。在阅读流散作家的作品时,我们往往不难读到一种矛盾的心理表达:一方面,他们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某些不尽人意之处感到不满甚至痛恨,希望在异国他乡找到心灵的寄托:另一方面,由于其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根基难以动摇,他们又很难与自己所定居并生活在其中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因而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召唤出来,使之游离于作品 的字里行间。(王宁78)

《美国的景象》是詹姆斯的后期作品之一。在欧洲定居了很长时间之后,詹姆斯不免开始怀念祖国:于是带着思乡之情重返美国并记录此行的所见所闻。令他无法接受的是,美国完全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了;在美国他也有了格格不入的感觉,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英国作为老年生活的地方。

这三部作品完整的表现了流散者在流散过程中对祖国以及寄居国的不同倾向:初期,流散者被欧洲的文化吸引;中期,流散者意识到流散者并不能完全融入到寄居国;后期,流散者开始怀念祖国,却发现在祖国自己同样是个局外人。于是流散者处于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这正反映了赛义德的流散理论。

三 《小说的艺术》:作品是现实的反映

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可以用来证明流散经历始终影响着詹姆斯的创作。他在书中写道:“Novel is in its broadest definition a Dersonalimpression of life;that to begin with,constitutesits value,which is greater or less according tO theintensity of the impression……”(James 121),詹姆斯认为作品是反映生活的,因此他作品中流散者的流散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亨利・詹姆斯的流散经历的再现。正因为詹姆斯深刻地了解流散者的感受,具备了双重视角,他才能成功地塑造了国际小说中的流散者形象。同时,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倾向也正说明了其不同时期的流散经历一直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

结语

欧美文化论文篇(11)

一、“欧洲中心论”的定义

 

“欧洲中心论”,也称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出现于18世纪中后期,在19世纪得以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教育思想偏见。欧洲中心论由于其视角上的偏狭性,近年来在学理上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是由于“欧洲中心论”并不是一套完整而固定不变的原则体系,而是由各种不同表现形式而呈现出松散的观念系列,因此对于“欧洲中心论”并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定义,相关研究和评论在这一问题上显示出纷繁混乱的局面。因此,在对“欧洲中心论”展开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对“欧洲中心论”的内涵做出界定,否则这场讨论将无法展开。

 

当代美国学者J·M·布劳特的说法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在其近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基本上指出这一信仰的概念,指的是欧洲文明具有某种独特的历史优越性,某种种族的、文化的、环境的、心灵的或者精神上的特质,这一特质是欧洲人群在所有历史时代直至当今时代,永远比其他人群优越[1]。从上述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中心主义,或者叫种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也叫种族中心主义,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的一种倾向,即易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这种文化中心主义自古就有,可以说世界各族群文化相处上文明发展处于先对先进位置的民族常有的状态。

 

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而欧洲中心论则把文化中心主义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并利用强大的历史哲学和理论、方法将“欧洲中心”变成一种信仰,以最不易于察觉的方式向世界扩张。欧洲中心论,作为一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世界的影响是多层面的:让欧洲以及非欧洲世界无视历史真相的存在,也忽视其他地区的文明贡献,因而导致欧洲对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理解,而非西方世界学者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最终造成整个世界,包含学术界在内,长久以来都是以西方意识作为主体意识的现象。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拟分析这种文化中心主义——“欧洲中心论”和世界史体系之间的关系。

 

二、欧洲中心论对世界史学的影响

 

欧洲中心论对于世界史学的影响是多层面的,既有赤裸裸的显示,又有温情的,不易察觉的影响。因此,我们将“欧洲中心论”对世界史学的影响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1.显性的影响。表现在世界通史编纂的内容比重和世界史体系方面。表现在以往编纂的世界通史的欧洲的内容比例过重,世界史成了以欧洲式为主轴的历史。在这一点上,我国学界早有察觉。早在1928年,雷海宗先生在评论韦尔斯所著的《世界史纲》时,就提出该书作者在谋篇布局、篇幅比例方面存在着问题。吴齐本《世界史》是一本整体史观指导下的开创之作,但在近代史编纂的比例上,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该书的近代史编上下两卷共6章24节中910页,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历史合在一起大约只占21%的篇幅,其中79%的是关于欧洲和北美的内容,因此,认为该著作仍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例如早期对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世界由多个文明中心组成,每个文明的发展过程有早有晚,有急有缓,世界历史进行统一的分期是没有意义的。

 

2.隐性的影响。表现在世界史的逻辑前提和研究方法上。这一切要归功于西方强大的历史哲学。西方学者从宗教、种族的、环境、文化的维度来阐释欧洲文明的优越,并把西方文明的先进性设为世界历史的前提假定,由于宗教、种族的、环境、文化是变化较慢的因素,因此欧洲的先进是永恒的。认为欧洲的道路具有普遍性,把其他一切文明的欧洲化是说成具有绝对的“世界意义”。此外,还表现在创造了一系列基于欧洲自身的发展经验的概念。这导致非西方世界的学者在承认西方的先进性的同时,对非西方世界的历史进行分析时,往往以西方为标准,非西方世界对世界历史的阐释都以西方确定的标准为圭臬。西方文明成了参照体系,非西方地区的历史往往被机械地表述为对西方历史和发展道路的模仿和赶超。

 

三、对“欧洲中心论”的反思、批判和超越

 

“欧洲中心论”的危害是巨大的,如果我们不对此警惕,我们的历史叙事将会被同质化,而一个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悲哀的。对此我们要反思、批判和超越。反思是批判的前提,批判又是超越的前提。反思什么?为何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已持续有年,为何仍不能走出这种文化中心论的影子?

 

(1)欧洲中心论史观在意识形态上对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的学术研究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短时间内是难以清除的。这是这种文化中心主义长期浸淫的结果。在西方的世界史编纂方面,以反欧洲中心论为根基的世界历史的解释,具体表现形式为以全球史观,人类中心史观和多中心史观。

 

例如威廉·莫克尼尔通过考察和对比通讯和运输网络,认为欧洲的先进与它得天独厚的位置密切相关,这与黑格尔的“地理决定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类中心的史观代表认为是贡德·弗兰克和巴里·吉尔斯,他们主张以涵盖面较广的世界人类中心论来代替欧洲中心论,认为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能够也必然会超越意识形态上的文化自我肯定,通过多样性认识到我们历史的整体性和时代的统一性。关注人与资源和环境为核心,人类世界的历史就是一部对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史。

 

多中心史观则走得更为极端,如萨米尔·阿明的东地中海沿岸理论和以及非裔美国学者提出的“非洲中心论”。强调非洲对西方文化的贡献以及非裔美国人对美国的贡献。前者故意回避“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心”这个问题,后者则是用另外一种文化中心主义来代替“欧洲中心论”,而且其论据的落脚点仍落在西方文明上,强调非洲对西方文化的贡献,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心。

 

(2)世界学术格局严重失衡。在学科、理论方法以及在知识贡献上,西方世界建树颇丰,非西方世界在批判欧洲中心论时,知识储备则显得单薄,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J·M·布劳特在其《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列举了八位对欧洲中心论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他们各自从不同的维度论证了欧洲文化的先进地位和优越性,这其中包括文化决定论者马克斯·韦伯的《新教的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林恩·怀特的《中世纪的技术和社会变化》,认为欧洲人有着举世无双的发明才智和伟大科学技术,等等。而与此相对的非西方世界的学者,则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显得不足。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学术界对于西方理论和方法大多是由衷的崇拜,他们引进多元化的理论,用以解释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绝大多数中国学者模仿现代西方的模式构建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叙事,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欧洲中心论,这种局面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学的编纂和叙事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知识分子对“欧洲中心论”批判意识增强,甚至一度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局面,但在批判的理论和方法储备上则显得薄弱。由此可见,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那么怎样批判“欧洲中心论”呢?其内涵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不可以对其全盘否定。对此,马世力将“欧洲中心论”的合理部分和不合理部分剥离开来,将“欧洲中心论”分为“欧洲是世界近现代中的中心”和文化上的“欧洲中心主义”。

 

(1)二者的内涵不同。马世力认为,“欧洲中心论”在承认欧洲是世界近现展的中心的这个层面是合理的[2]。怎样理解“欧洲中心论”的“欧洲是世界近现展的中心”这个层面呢?马世力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有中心的,这里的发展中心定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的先进地区和国家的历史示范作用以及地位”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来证明中心存在的合理性,“中心的存在恰恰是历史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和表现形式”,只有历史发展还不能消除不平衡性,也就不能没有历史发展的中心,承认欧洲是世界近现代中的中心,这个中心是一种发展形态的示范作用,并比较二者的区别:承认欧洲是世界近现代中的中心,建立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方面,这种“中心”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而“欧洲中心论”则是建立在地理决定论和种族优越论基础上,因此具有永恒性,因此是不合理的,要坚决批判的。

 

(2)在研究方法上。“承认欧洲曾经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中心”是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西欧或者欧洲,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的一般规律。因此,它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占有中心地位。而“欧洲中心论”者使用的则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方法,认为西欧或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就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完全否认和抹杀了非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与贡献。

 

(3)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欧洲”内容的界定的不同。这里的“欧洲”包括欧洲各民族、各进步阶层,尤其是无产阶级,而不仅仅是欧洲的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