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居民社保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1:22

居民社保论文

居民社保论文篇(1)

目前,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参保的居民也是城市居民比较多。乡镇的社会保险覆盖面比较窄。不少乡镇的社会保险种类少,规模也比较小,很难起到保障居民利益的作用。同时,不少农民的参保意识薄弱,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参保的热情很低。

2.社保资金来源单一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有限。整体上而言,国家承担起了大部分资金的来源,充当了主要保障者的角色。庞大的资金压力也让国家的负担较重,不少地方的保险经费面临着短缺和匮乏的困境。而在另外一些地方,保险经费过剩。一方面造成了社会保险经费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险经费不均衡,致使各个地区的发展很不均衡。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险的进城,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保险基金缺乏有效管理

完善、科学的信息基金管理对于社会保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制度规范行为,是指导社会保险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的准则和办法。只有具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才能规范信息社会保险人员的行为,使得操作有依据,社会保险相关人员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但是,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不少地区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使得很多行为没有操作依据,不少社会保险人员的行为得不到约束,出现了许多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阻碍了地区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

4.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关于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但是不少法律法规太过于笼统,不能适应所有地区的情况。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由于颁布的时间已经久远,其中很多条例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无法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反而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同时,每个地区的社会保险现状不同,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保险现状也大不相同,同一部法律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地域。有的法律也许适用于城市地区,但这部法律不一定适用于乡村地区。除此之外,现有的法律过于宽泛,只是界定了几个大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具体的细节适用性不强。对于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很难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这就为问题的解决带来不小的麻烦和阻碍,大大影响了社会保险的进展和全面开展。

5.专业人才缺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人才,组织就不能取得长远发展,更谈不上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目前,社会保险专业方面的专业人才还不够,可以说,社会还没有形成重视社会保险的氛围。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不少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人才十分匮乏。有的单位虽然有一些社会保险人员,但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经验也不够丰富,责任心不强,不能履行好作为一名社会保险人员的基本职责。

二、完善社会保险的对策

1.加大社保宣传

一些非政府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保险的思想深入人心,使传统的观念得以改变,努力营造一种全社会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步一个脚印加快推进参保工作。进一步增加补贴力度,努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防止农产品价格发生剧烈波动,使生产资料价格保持稳定,建立和完善农业保护制度。对农业收费严加管理,力求减少乱收费现象。不断增加政府对广大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稳定地发展农业集体经济。市政府可以考虑每年从财政收入中划拨一部分作为农村社会保险风险基金,并遵循专户专存的原则,真正使农民从中受益,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2.强化基金监督管理

良好的监督是社会保险正常活动的前提,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很难确保业务的正常开展。各个地区的社保单位应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为此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地控制,及时发现社会保险工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应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除了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内部的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外部监督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监督和社会大众的监督。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要认识到社会保险基金内部管理的不足之处,认真改正有缺陷的地方,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一项巨大的完整的工程,具有完善的体系和结构,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整个体系的良性运行,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扩大覆盖范围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受到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也呈现二元分化的特点。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通过单位制获得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各类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农民依靠家庭保障和生产社集体经济制度为基础的集体保障,以及集体经济资助的合作医疗,然而与城镇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在各方面均存在差距。我国上世纪末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至今日,各项改革依然受制于户籍制度对城乡的分隔,入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仅覆盖面小,而且往往享受不到与城市常住居民同等的待遇。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尽快完善社会保险各项制度,使得社会保险的开展有充分的依据,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真正做到社会保险惠及人民,全社会的人民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险的好处,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居民社保论文篇(2)

二、分析安县城乡居保财政补贴的情况

由于参保缴费人员大多选择低档次缴费,2013年参保补贴金额不高,仅为544.55万元。国家对中西部享受城乡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按55元/月全额拨付基础养老金,我省从2014年起对年满60岁人员额外增加基础养老金5元/月,因此地方财政没有相应的财政负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过5年的运行,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保障水平低。由于大多数人员选择投保低缴费档次,造成个人账户存储额普遍偏低,造成养老保障水平不高。按照100元/年缴费档次计算,缴费满15年后,每月可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仅约15元。而目前没有建立起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和与缴费档次挂钩的合理调整机制,不能有效激励参保人员选择更高档次缴费的积极性,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化,养老金事实上是在不断地“缩水”之中,不仅难以吸引老百姓参保,更难以真正起到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作用。二是政策缺乏合理性与公平性。国家已连续10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而城乡居保从2010年至2013年基础养老金一直没有调整,2014年虽然调整增加了5元/月,但是和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调整的幅度没法比,甚至不如城乡低保的调整幅度。再者,同为女性,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年满50周岁就可办理养老待遇领取手续;而参加城乡居保的,要年满60周岁才能领取养老待遇,不够公平。

居民社保论文篇(3)

住房问题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措施。江苏省淮安市“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的设计思路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淮安市住房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廉租住房实物配置量相对偏少

住房政策实行货币化补贴后,淮安市曾一度中断了相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造成向低收入群众实物供应存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实践证明。货币补贴的优惠政策难以抵消市场经济下的住房价格上涨压力。此外,淮安市加大了廉租住房的配套建设力度,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但由于低收入群体基数较大,收购的廉租住房实物房源偏少,廉租房实物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仍有部分低保无房等困难家庭未能享受到实物配置待遇。同时,随着城市拆迁力度的加大,淮安市拆迁户中的一些低收入家庭存在买房难题,也急需提供低廉的租赁性房屋加以解决。

(二)保障性商品房购买力相对不足

根据我国一些地区的实践,城镇人口的30%需要通过经济适用性房屋进行保障。淮安市2007年市区户籍人口为87.25万,经济适用房保障人口约为26.2万。按照每户3人计算,约有8.7万户需要购买经济适用房。按每户60平方米计算,淮安市约需经济适用房552万平方米,目前开发还存在较大缺口。淮安市市区保障性商品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性商品房近期房价控制在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套型建筑面积在50-85平方米,销售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800元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家庭。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以目前价格购买6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至少需要12万元,超出了他们的承受力。淮安市估算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总需求量在4000户左右,但今年实际有购买力的仅约600户左右。部分获得购买保障性商品房资格的住户有的在缴纳约占房价一半的首付款后已经倾其所有并有不同程度的举债,正忙于奔走筹集剩余款项。可以预计,这部分家庭购买保障性商品房后将面临基本生活的困难,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三)部分新增就业群体居住压力较大

随着淮安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增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包括城镇人口中自然增长部分、毕业后留在城市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郊县向市区迁移和定居的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等。他们收入不高,还没有积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近年来,淮安市虽然集中建设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职工宿舍,公共租屋也开始启动,但主要面向工业园区的劳动者,对于日渐庞大的城市新增低收入人口而言还远远不足,大多数外来人口需要直接面对水涨船高的房租。目前,淮安市在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待遇方面侧重于工业园区内大中型企业,对于相对分散的其他行业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还缺乏周全的考虑。

二、完善淮安市住房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分享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才能最终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淮安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一个新事物,仍有待精心设计完善。

(一)完善管理机构,组建专门的住房保障行政部门

住房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和多个职能部门。从国内外成熟的经验做法来看,均是普遍设置住房管理部门对住房保障进行专门管理,如美国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新加坡的政府房屋发展局、香港的公屋局、成都的住房委员会等。随着住房保障力度的加大,淮安市应组建市级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赋予其保障性住房规划政策拟定。调配住房保障资源,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审核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资格等职能。淮安市是否可以考虑将住房保障工作重心下移,在各区成立住房保障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编制、业务经费和办公场所,主要负责申请受理、调查走访、社区公示、年审回访等住房保障的基础性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分工联动机制。

(二)完善计划管理,及时调整住房保障的指标

淮安市应继续完善中长期住房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住房保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要在做好居民收入层次比例及住房总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以及房地产市场状况,对低收入家庭标准进行科学分析界定,研究淮安市住房保障的水平和范围以及各类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关系,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既要让真正的低收入困难群众安居乐业并逐步扩大覆盖面,也要防止产生“养懒人”的不良倾向,努力在群众期望值和政府承受能力之间寻找保障程度的最佳平衡点。应该说,淮安市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仍要加强,真正实现住有所居。比如,2009年淮安市共有产权房申购条件:家庭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下(2010年将放宽到1000-12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6平方米以下,具有本地城镇常住户口2年以上的家庭均可申请购买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无房家庭优先购买。廉租住房申购条件: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购买时根据家庭人口状况确定允许购买的房屋户型大小。

(三)加强供应管理,扩大保障供给

淮安市应继续推动住房供应,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实现住房供求基本平衡。要通过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满足群众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刚性需求。稳定市场房价,防止出现大的波动。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抓好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继续严格落实商品房销售网上备案和可售房源公开制度,逐步实现全市备案系统的联网运行。

(四)创新需求管理,满足保障对象的有效需求

居民社保论文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 居民消费 储蓄行为

社会保障是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再使用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其施行必然会对社会成员的收支路径、收支水平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的预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必定会与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产生连锁反应。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施行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性就成为社会政策决策与宏观经济分析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有关该内容的争议贯穿于全球社保制度变革的整个过程,各种不同的观点与理论以各自的模型为依据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笔者以为,其中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框架的模型给相关分析提供了一个比较恰当的方法,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多数有关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储蓄相关性的研究都是在此框架下进行的,然而,到目前为止该模型并不十分完善,其涉及的内容并未囊括社保支出与居民消费、储蓄相关性的全部方面。本文从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是否存在显著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试图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性进行全面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社保过渡时期的改革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储蓄函数构建

社保支出是社会保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外研究者在分析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性时,一般采用Modigliani与Ando(1963)的生命周期假说函数作为实证函数的基础:

C t =α+β1Yt+γ1 Wt-1

其中,Ct表示居民在第t期的消费支出,Yt表示持久性收入,Wt-1表示第t-1期末人均拥有的金融资产。那么,现在将社会保障支出变量引入公式,构建一个存在社会保障支出情况下的居民消费、储蓄函数:Ct=α+β1Yt+ γ1Wt-1+γ2SSWt

其中,Ct表示居民在第t年的消费支出,Yt表示第t年居民的人均纯收入,Wt-1表示第t-1年末居民的人均储蓄,SSWt表示第t年我国社会保障人均的支出额。笔者此处之所以用居民的人均储蓄代替人均拥有的金融资产,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工具较为单一,其发展也相对滞后,绝大多数居民金融资产的主体仍然是个人储蓄。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性检验

很显然,根据上述生命周期假说函数,社会保障支出必然会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选择2001年至200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GNP以及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储蓄率三个变量进行相关的回顾性分析,以检验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是否存在显著性,其具体数据参见表1。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居民储蓄率是反映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储蓄影响的代表性变量,以其为基础建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居民储蓄率的线性函数为:居民储蓄率=α +β人均社保支出水平。通过SPSS 软件计算,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居民储蓄率进行相关分析所得出的相关系数为-0.86,且经方差检验P

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性讨论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尽管现阶段我国因消化历史欠账,使得社会保障支出比率较高,但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NP的增长速度相比,社保支出水平的提高还是明显的降低了居民的储蓄率,提升了居民的消费能力。而且从国际经验也可以看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会增加人们现实的消费能力和欲望。从即时消费与延时消费的相互关系来看,当社会生产力与财富固定时,即时消费与延时消费往往成反向比例关系,因此,若要增加现实的即时消费量就需要减少延时消费的存储量,资产替代效应只有在财富增加时,才有可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从全国居民与企业的存款数据来看,我国不能说是“没有钱”,人民不愿意或不敢消费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完全覆盖,他们只能省衣缩食,为子女的教育以及生老病死进行储蓄,其消费支出主要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必要开支。由于老百姓的大部分收入要为预期消费做储蓄,手里钱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闲钱,如此怎么消费?怎能消费?笔者以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将老百姓的延时消费转变为即时消费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在当前我国利益分配制度尚不能根本改变之前,政府部门通过二次分配,将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与日常生活倾斜,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仍然十分必要。在社会救济、基础设施、医疗合作、医疗保险等方面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部分,主观上能降低居民对未知消费的风险预期、减少储蓄资金,譬如国家增加对养老保险的投入,则会将一定的储蓄存款转化为现实消费支出;客观上政府加大财政倾斜,还能相应地减少居民的个人负担,而居民个人负担的减少,就会提升其消费能力。实践证明,国家加大财政支出的投入,不但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而能促使经济的增长。

总之,现阶段中国居民的储蓄率持续偏高,而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除了要提升社会的总财富,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之外,还应做好过渡时期的社会保障政策决策,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减少居民后顾之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改善居民对风险的过度预期状况,以降低居民储蓄,最终刺激消费,拉动国内需求。降低风险与改善风险过度预期状况是实现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积极影响的关键所在,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形成居民的储蓄与消费、风险与预期之间的良性互动。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过渡阶段,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公平性与可靠性原则,尽可能的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低缴费率标准、高统筹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提高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才能减少居民的不确定性,改善居民对未知风险的过度预期,进而降低居民储蓄,拉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居民社保论文篇(5)

关键词:

社会保障;消费;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5402

1理论综述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安全网,社会保障的支出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具有基础作用,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途径。研究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非常重要,本文将从社会保障支出与消费的促进作用、对消费的阻碍作用、作用不明显三方面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姜百臣、马少华(2010)的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为0.1702,证实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有引致效应,且在长期上影响相对较大。赵建国、李佳(2011)经过分析,发现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均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即挤进消费水平;其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刘苓玲、徐雷(2012)以区域差异的视角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保障支出呈显著正相关,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黄丙志(2011)、刘畅(2008)、涂玉华(2009)、蒋南平(2012)等的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结论: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刘新、刘伟娣(2010)运用经济计量技术对1985―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居民收入和利率5个变量之问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5个变量之问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没有消除居民的不确定性预期,反而挤出了消费。纪江明、张乐天、蒋青云(2011)利用1995―2008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系数准为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不但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反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陈小军(2014)从城乡的角度,对2008―2011年间我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养老保险对大部分的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失业保险对部分地区的消费具有负作用,其他地区作用不明显;医疗保险则与是失业保险相同。杨天宇和王小婷(2007),王晓霞、孙华臣(2008),李晓嘉(2013)等人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论点。

谢文、吴庆田(2009)对我国1982―2006年间的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促进作用。余官胜,王睿(2011)采用动态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分析了五种社会保险参与率对消费率的影响: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参与率直接或间接地正向影响消费率;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参与率对消费率的影响存在经济增长的“U”型拐点;而养老保险参与率则存在“倒U”型拐点。也有很多学者另辟蹊径,从其他的角度进行分析,林毓铭(2002)以社会保障预期与居民消费倾向为着眼点、尹华北(2011)从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两个维度、杨辉(2013)以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民消费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魏先华(2013)从社会保障制度对家庭资产的配置方面出发,对社保支出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依据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研究角度,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影响在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2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2.1模型的建立

本文将莫迪利亚尼等人提出的生命周期函数作为分析的基础,该假说的前提是:消费者是理性人,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消费者行为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一目标所决定的;理性的消费者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建立模型为公式(1):

Ct=a+β1Yt+β2Wt-1(1)

在公式(1)中,Ct是指t年的居民消费水平,Yt是指t年居民的收入水平,Wt-1是t-1年的居民拥有的财富。引入社会保障变量SSW,得到:

Ct=a+β1Yt+β2Wt-1+β3SSW(2)

为了使数据平滑,对各个变量取对数,得到公式(3)。

lnCt=a+β1lnYt+β2lnWt-1+β3lnSSWt-1(3)

在对文献进行研究时,发现大多数学者对Ct、Yt、 Wt-1、SSW的指标选取基本相同:C指标选取时为居民总的消费水平或人均居民消费水平,Y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或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W是居民的储蓄总额或者人均储蓄。对于社会保障支出这项指标的选取却存在不同:一是包括社会保险、福利救济和优抚、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二是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救济和优抚、行政事业离退休支出以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三是在此基础上加上卫生事业费支出。因此本文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则用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社会福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的总和来表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以社会保障支出除以人口总数,居民消费水平用人均居民消费代替,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居民的收入水平,用人均储蓄代替留存的社会财富。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四个变量都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对四个变量分别做ADF检验,得出结果如表2。检验结果表明,四个时间序列均为不平稳序列,因此无法直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一阶差分分析,只有人均储蓄变量和居民人均收入两个变量平稳,但是经过二阶查分分析,四个变量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数据是二阶单整,具有平稳性。

通过Johansen检验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1。比较了五种协整方程产生的结果,确定了有线性趋势,并且存在着截距和趋势。执行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4,根据检验标准,当统计量小于临界值时,接受原假设,当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原假设;所以,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然后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协整向量系数、调整系数的估计值写出协整方程。从方程结果来看,系数为-0.068,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促进消费,反而挤出了消费。

3结论

根据模型的结果显示,消费与上年度人均储蓄、人均居民收入、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但是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使消费增长,反而对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使人们进行储蓄的行为更加积极。根据Feldstein的理论,社会保障对储蓄存在着资产替代和退休效应,资产效应是指得到的社会保障作为家庭收入的一种,使得人们在退休以后仍然可以获得收入,因此导致居民的储蓄减少;退休效应是指社会保障激励那些本愿意工作更长时间的提前退休,这意味着工作期间要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因此,从这两方面来分析原因。一是社会保障改革。近年来,我国持续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养老保险方面尤为突出。由于对社会保障未来的前景不明确,人们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得资产替代效应降低。二是社会保障支出对提高人们消费预期的作用较小。在社会保障支出中,对人们消费预期影响较大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保证了人们老年时的消费,而医疗保险使人们降低因病致贫的概率。但是现阶段,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标准较低,对人们消费预期影响较小,人们并没有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三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近年来,流动人口大大增加,异地缴费和转移等条件不成熟,使得大量流动人口弃保,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自我保障。再加上,在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广大农村人口没有参加社会保障,这些原因,都造成了人们不会增加消费,反而会增加储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姜百臣,马少华,孙明华.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3239.

[2]赵建国,李佳. 基于改进消费者最优理论模型的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11,(1):6871.

[3]刘苓玲,徐雷. 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3):7077.

[4]刘新,刘伟,胡宝娣. 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与居民消费效应[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4955.

[5]纪江明,张乐天,蒋青云.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2):4653.

[6]陈小军.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居民非食品消费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3):129133.

居民社保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1-2354-04

The Dilemma and Governance Path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LIAO Jun-hua1,2

(1.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iyang 550025,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enefit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increasing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is the key for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dilemma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the ways of increas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dilemma; governance path

随着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丰富的原生态自然和文化遗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相继以开发民族文化村寨、民族农家乐、生态博物馆等多种形式,逐步发展起民族村寨旅游活动,走出了一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旅游发展道路[1]。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既让当地社区居民脱贫致富,又很好地传承和保护了民族文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效应。然而,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出现了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问题上。总体来看,不同开发模式、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参与不足成为瓶颈性问题[2],导致民族村寨旅游的深度发展陷入困境,制约了其可持续性。因此,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提高其旅游参与度,是民族村寨旅游和谐发展的关键。

1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综述

国外学者较早地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1985年墨菲首次在旅游研究中引入了社区参与的概念,在《旅游:社区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社区参与”的概念,开始尝试从社区参与的视角研究和把握旅游。他在该书中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和社区的旅游参与,探讨了如何从社区角度开发和规划旅游的问题。他的方法强调社区居民参与规划和决策的制定过程,目的在于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规划,减少居民对旅游的抵触和冲突,以便更好地参与旅游活动[3]。此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进一步增多,国际著名旅游学术刊物《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都开办了专辑对社区参与旅游进行讨论,使相关研究不断向前推进。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该义程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必须保证社区成员,包括妇女和当地人,都能享受旅游所带来的益处。这是在旅游业的官方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将社区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当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在20世纪70~80年代间成为旅游学科的热点。主要涉及社区参与的类型、社区参与旅游的措施、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关系、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寻求可持续的旅游发展途径,中国学者开始研究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旅游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国内学者目前主要是从社区参与的民主性、内涵性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旅游规划过程、利益公平化、问题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4-8]。总体而言,国内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关于社区参与旅游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和宏观的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且多数研究是在西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反应性的分析,局限于西方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思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真正从中国社会文化特点及中国国情出发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比较匮乏。

2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必要性

2.1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旅游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旅游发展”明确定义为“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可持续旅游产品”是“与当地环境、社区和文化保持一致的产品”。可见,考虑社区因素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5]。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有利于居民获得相应的利益诉求,以积极的态度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区居民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旅游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2.2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居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是关联度强的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提供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发展中有大量外地人进入参与到旅游开发当中,就会使当地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或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出社区,出现旅游漏损现象,使贫困地区成为“旅游飞地”,削弱旅游乘数效应。事实证明,这样的地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9]。而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可减少外地人进入的机会,从而相应减少旅游漏损,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3社区参与是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是关键。对旅游者而言,高质量大致可归结为3个方面:设施的舒适性、体验的真实性和心理的满足感[10]。民族地区旅游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游客体验的真实性是旅游产品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少数民族居民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理解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的内涵,知道哪些民族文化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参与能使旅游开发符合当地的意愿和能力,从而获得居民的支持,有利于社区居民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和谐发展。民族村寨的居民既是旅游的参与者,其本身又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他们参与到旅游服务中,体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使游客能体验到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因此,社区参与是提高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2.4社区参与是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有力保障

旅游业并非人们所说的无烟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近些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伴随着相当的负面影响,许多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因发展旅游业而遭到了较大的破坏[11],民族文化出现汉化、西化和庸俗化的倾向。通过社区参与旅游,村寨居民可从中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居民逐渐认识到旅游业对他们生存的重要性。而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社区居民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并且表现在具体行动上。他们在参与旅游规划时,会对环境质量、游客容量等问题给予关注,并自觉监督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环保行为。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居民会身体力行地努力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他们还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旅游者。所有这些举动对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3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困境

3.1自身意识淡薄的障碍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和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习惯于接受集权式管理模式,对权势产生依附心理。由于社会、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活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居民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民主意识淡薄,参与意识不强。另外,经济的落后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首先关心的是生存问题,因为在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时,谁也不会对涉及长远的发展规划等问题感兴趣,更谈不上对旅游发展进行投资等活动[4]。村寨居民自身参与意识的淡薄严重阻碍了其参与旅游的程度。

3.2相关部门忽视的障碍

在我国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当地居民的存在往往被忽视,其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政府或公司在旅游参与中往往是强势群体,是占主导地位的利益主体。而社区居民是旅游业的相关者,占次要地位。目前,我国政府极力推行的旅游扶贫战略已经从主观上增加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因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的地位还没有得到体现,而常常是外来投资商成为主体。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忽视,当地居民从旅游中得不到相应的利益,他们对发展旅游就不会支持甚至是反对。

3.3体制与机制的障碍

旅游发展机制主要包括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保障机制、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提高参与能力的培训机制等。健全的机制是影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只有完善的参与机制,才能激励和保证社区居民全面参与旅游活动。然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我国还不成熟,机制有待完善,对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在立法方面,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社区居民应如何参与规划,以及如何保障社区居民参与规划的有效性,也没有社区居民利益保障的相关制度。体制和机制的缺乏导致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上障碍重重。

4提高社区参与度的路径

4.1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是前提

在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中(旅游企业、政府和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利益诉求得不到较好的实现。如果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过多地依赖市场机制的运作,旅游业对欠发达地区的扶助和发展机会的创造将难以实现,导致社区居民往往被排除在利益主体之外,被边缘化,达不到社区居民与村寨旅游和谐发展的目的。国内外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就发展快、效益好[12]。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的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完善社区参与自治体系,实现社区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社区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努力提高居民参与旅游的程度,这是提高社区参与程度的前提。

4.2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整体落后,发展旅游的资金和技术匮乏,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往往通过招商引资来开发旅游资源,造成旅游资源被开发商控制,从而使社区居民的利益受损,导致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被削弱,降低了他们支持旅游的热情,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居民的利益诉求得到保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对旅游的了解和支持。可以从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和参与旅游分红等方面予以考虑。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旅游发展的主人,从利益分配机制上加以保障,促进社区居民和民族村寨旅游的和谐发展。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提高社区参与程度的基础。

4.3提高居民素质和参与能力是关键

大多数民族村寨居民由于长期身处贫困落后地区,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能力较弱,制约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深度。因此,应重视对社区居民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首先,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相关知识教育,让他们认识旅游,了解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影响,感受到旅游给自己带来的切身利益,从而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要让社区居民全面参与到村寨旅游发展中来,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参与能力。只有这样居民才能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才能在旅游中获得应有的利益诉求。努力提高居民素质和参与能力是增强社区参与度的关键因素。

4.4借助外部力量推动社区参与是动力

社区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除了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提高其素质和参与能力外,外部力量的推动是当前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少的强大动力。能够起推动作用的外部力量主要是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也称为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它是与政府、营利组织(即企业)相对应的非营利组织,主要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管理[8]。在民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和市场作用的局限性,非政府组织活动空间很大。国外的非政府组织在旅游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还缺乏这种非政府组织,这对处于弱势的民族村寨居民是一种缺憾。因此,在民族村寨社区,要加强非政府组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借助外部力量推动社区参与是提高社区参与度的强大动力和保障。

5结语

社区参与旅游是民族村寨旅游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社区参与旅游还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由于居民自身知识水平和素质低下以及体制与机制不完善,其参与旅游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需要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借助外部力量推动社区参与,同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居民参与村寨旅游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民族村寨旅游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永志.民俗风情: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J].旅游学刊,2006(3):10.

[2] 肖富群.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7(5):161-163.

[3] 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63-68.

[4] 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 2000(1):47-52.

[5] 黎洁,赵西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旅游学刊,2001(4):44-47.

[6] 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透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89-92.

[7] 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08-111.

[8] 刘益,陈烈.旅游扶贫及其开发模式研究[J]. 热带地理,2004(4):396-400.

[9] 林红.对“旅游扶贫”论的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49-53.

居民社保论文篇(7)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

1985年,墨菲(p.e.marphy)的《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引入了“社区参与”的概念,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作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了社区参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社区参与是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物与公共活动的规划、决策、执行、监督与评估等环节的过程。因此,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应理解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和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环节和相关层面,并且在其发展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以保护当地环境和维护传统社会文化,促使旅游地和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核心体现在参与的内容和目的两方面:居民获得参与社区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利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是体现社区因素和居民意志的有效机制,包括了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活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文化维护等多方面内容,它更强调把社区作为旅游规划和管理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开发理念。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2006中国乡村年”,更掀起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在乡村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是实现其良好发展的保障,同时也符合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乡村旅游之所以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关键就在于它具有和城市景观完全不同的“土生土长” 的乡村自然、人文景观。就自然景观而言,当地居民是它们的拥有者、保护者,所以绕开当地居民参与而进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没有生命力的;就人文景观而言更是如此,如田园风光、农事活动、风土民情等,这些都是当地最生动、最鲜活的乡村旅游资源,而当地居民则是它们的重要载体,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才能使这些无形的精神资源得以展现。第二,当地居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决策管理,获得旅游收益。收益的提高会极大地促进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这种支持与友好的态度,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第三,当地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对乡村旅游的参与,会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生态保护观念和环保建设的意识。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他们会自觉保护当地的生态景观,美化环境,同时会更注重保护当地的乡土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当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社区参与发展不平衡

少数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开放的地区,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乡村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引导社区居民全面有效地参与到旅游开发、管理、规划、经营中去,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乡村处于摸索阶段,采用的是组织参与的模式,部分居民参与其中,主要从事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如为游客提供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等。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较为缓慢,在比较偏僻落后的地区,乡村旅游更是毫无社区参与可言。可以预见,这些地区的旅游业,最终会随着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不断加剧而逐步衰落。

(二)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偏低

社区全面有效地参与乡村旅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参与的规模上,应是全部居民,起码是大多数居民的参与;在参与的内容上,指当地居民全方位地参与到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包括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决策、管理、经营和当地的环境保护及文化的维护与传承;从参与的目的来看,居民不再仅以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为单一目的,考虑到他们今后的发展,居民还视环境保护、维护传统文化为己任,最终达到自身、社区、当地旅游业三者的共同发展。

目前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来看,社区参与程度和层次普遍偏低,多数地区主要表现为少数居民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真正在旅游决策、管理等方面的参与少之又少。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第一,政府部门一些拥有决策权的各级领导,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理解不透。认为只是简单的农民个体经济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利益、需求,在旅游开发决策中多采用“一言堂”的作风,未采取任何措施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全方位参与。第二,从当地居民角度分析,由于旅游管理者或规划人员在制定一些对社区产生重大影响的旅游规划时,常将社区居民排除在外,强化了社区居民不愿参与乡村旅游的意识。他们认为开发旅游是政府行为,是为公司谋利,进而有意无意将自身与旅游发展隔离开来。第三,由于农村居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整体素质较差,客观上限制了他们的参与。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1.当地农民直接利益受到损失。乡村旅游开发中居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利益分配,尤其是经济收入的分配。但由于农村居民参与程度低,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资源利用上,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可利用资源,在旅游开发以前是当地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源,其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当旅游区进行规划后,这些资源即变成景区管理部门所有,而景区在经营中所得经济利益没有或很少分配给当地居民,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同时在将这些资源使用归属权转让给旅游企业时,政府或村委会未能使农民获得最大利益,甚至个别地方出现权钱交易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其次,在就业机会上,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地大多数旅游项目是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权转让或租赁承包的形式委托给一些外地开发公司开发与经营,而不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大量外地人的涌入与参与,使乡村旅游区的旅馆、餐馆及纪念品经营等被外地企业所垄断。这样的结果,造成当地居民被排除在经营决策之外,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并使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和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向外地,致使当地居民丧失了在旅游活动中应得的直接经济收益,同时也削弱了“旅游扶贫”的效果。

2.当地居民间接利益的丧失。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所获得的利益除了经济利益外,还包括环境利益和社会文化利益。环境是当地居民长期生活、生产的场所,一旦遭到破坏出现生态问题,会首先危害到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乡土文化是当地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然而随着旅游的开发会被城市文化所同化。没有了良好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便失掉了发展旅游的“灵魂”。当地居民不是参与的主体,甚至根本无法涉及旅游开发的规划、决策等工作,由于开发者指导思想和管理上的原因,旅游开发中往往存在着重经济利益,轻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行为,进而使当地居民间接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社区居民对参与旅游活动的态度淡漠

由于当地居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得不到保障,却还要承受环境破坏、正常生活秩序受干扰和价值观念受冲突等不利影响,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对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态度淡漠甚至产生不满抵触情绪。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表明:一旦社区居民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导致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失败。例如印度海岸旅游地goa,因当地居民不满旅游者带来的种种不便,向游客散发敌意传单,并演变成向政府施加压力的消极行动。可见居民参与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成败。

保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有效性的措施

(一)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转变职能

如果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是利益的主体,又是政策的决策者,必然造成乡村旅游收入不科学合理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会大大降低乡村居民的“参与度”。所以政府要由包揽一切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在以当地居民为主体乡村旅游开发中发挥引导、协调、监督等作用。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处于中立地位,积极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规范居民参与的行为及过程,处理好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他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当地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及重要意义,提高重视程度。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各项鼓励扶持政策,例如通过贷款、补贴、税收刺激等措施,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给他们创造多层次的参与机会和就业岗位。当乡村居民在经济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得到平等的利益分配,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热情,乡村旅游才能真正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培训以提高乡村居民参与的能力

如前所述,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差是造成他们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意识淡漠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教育的力度。通过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商业意识、竞争意识;通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当地不同类别、不同人群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去,使当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业的主体。

综上所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欠缺,但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要确保当地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必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富群.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5

2.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2.4

3.王琼英.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农业经济,2006.11

4.潘秋玲,李九全.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人文地理,2002.8

5.彭敏,付化.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7.1

居民社保论文篇(8)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

1985年,墨菲(P.E.Marphy)的《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引入了“社区参与”的概念,2009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作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了社区参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社区参与是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物与公共活动的规划、决策、执行、监督与评估等环节的过程。因此,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应理解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和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环节和相关层面,并且在其发展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以保护当地环境和维护传统社会文化,促使旅游地和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核心体现在参与的内容和目的两方面:居民获得参与社区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利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是体现社区因素和居民意志的有效机制,包括了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活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文化维护等多方面内容,它更强调把社区作为旅游规划和治理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开发理念。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2009中国乡村年”,更掀起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在乡村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是实现其良好发展的保障,同时也符合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乡村旅游之所以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要害就在于它具有和城市景观完全不同的“土生土长”的乡村自然、人文景观。就自然景观而言,当地居民是它们的拥有者、保护者,所以绕开当地居民参与而进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没有生命力的;就人文景观而言更是如此,如田园风光、农事活动、风土民情等,这些都是当地最生动、最鲜活的乡村旅游资源,而当地居民则是它们的重要载体,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才能使这些无形的精神资源得以展现。第二,当地居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决策治理,获得旅游收益。收益的提高会极大地促进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这种支持与友好的态度,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第三,当地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对乡村旅游的参与,会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生态保护观念和环保建造的意识。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他们会自觉保护当地的生态景观,美化环境,同时会更注重保护当地的乡土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当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社区参与发展不平衡

少数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开放的地区,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乡村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引导社区居民全面有效地参与到旅游开发、治理、规划、经营中去,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乡村处于摸索阶段,采用的是组织参与的模式,部分居民参与其中,主要从事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如为游客提供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等。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较为缓慢,在比较偏僻落伍的地区,乡村旅游更是毫无社区参与可言。可以预见,这些地区的旅游业,最终会随着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不断加剧而逐步衰落。

(二)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偏低

社区全面有效地参与乡村旅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参与的规模上,应是全部居民,起码是大多数居民的参与;在参与的内容上,指当地居民全方位地参与到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包括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决策、治理、经营和当地的环境保护及文化的维护与传承;从参与的目的来看,居民不再仅以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为单一目的,考虑到他们今后的发展,居民还视环境保护、维护传统文化为己任,最终达到自身、社区、当地旅游业三者的共同发展。

目前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来看,社区参与程度和层次普遍偏低,多数地区主要表现为少数居民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真正在旅游决策、治理等方面的参与少之又少。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第一,政府部门一些拥有决策权的各级领导,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理解不透。认为只是简朴的农民个体经济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利益、需求,在旅游开发决策中多采用“一言堂”的作风,未采取任何措施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全方位参与。第二,从当地居民角度分析,由于旅游治理者或规划人员在制定一些对社区产生重大影响的旅游规划时,常将社区居民排除在外,强化了社区居民不愿参与乡村旅游的意识。他们认为开发旅游是政府行为,是为公司谋利,进而有意无意将自身与旅游发展隔离开来。第三,由于农村居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整体素质较差,客观上限制了他们的参与。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1.当地农民直接利益受到损失。乡村旅游开发中居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利益分配,尤其是经济收入的分配。但由于农村居民参与程度低,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资源利用上,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可利用资源,在旅游开发以前是当地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源,其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当旅游区进行规划后,这些资源即变成景区治理部门所有,而景区在经营中所得经济利益没有或很少分配给当地居民,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同时在将这些资源使用归属权转让给旅游企业时,政府或村委会未能使农民获得最大利益,甚至个别地方出现权钱交易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其次,在就业机会上,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地大多数旅游项目是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权转让或租赁承包的形式委托给一些外地开发公司开发与经营,而不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大量外地人的涌入与参与,使乡村旅游区的旅馆、餐馆及纪念品经营等被外地企业所垄断。这样的结果,造成当地居民被排除在经营决策之外,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并使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和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向外地,致使当地居民丧失了在旅游活动中应得的直接经济收益,同时也削弱了“旅游扶贫”的效果。

2.当地居民间接利益的丧失。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所获得的利益除了经济利益外,还包括环境利益和社会文化利益。环境是当地居民长期生活、生产的场所,一旦遭到破坏出现生态问题,会首先危害到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乡土文化是当地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然而随着旅游的开发会被城市文化所同化。没有了良好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便失掉了发展旅游的“灵魂”。当地居民不是参与的主体,甚至根本无法涉及旅游开发的规划、决策等工作,由于开发者指导思想和治理上的原因,旅游开发中往往存在着重经济利益,轻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行为,进而使当地居民间接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社区居民对参与旅游活动的态度淡漠

由于当地居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得不到保障,却还要承受环境破坏、正常生活秩序受干扰和价值观念受冲突等不利影响,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对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态度淡漠甚至产生不满抵触情绪。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表明:一旦社区居民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导致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失败。例如印度海岸旅游地Goa,因当地居民不满旅游者带来的种种不便,向游客散发敌意传单,并演变成向政府施加压力的消极行动。可见居民参与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成败。

保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有效性的措施

(一)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转变职能

假如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是利益的主体,又是政策的决策者,必然造成乡村旅游收入不科学合理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会大大降低乡村居民的“参与度”。所以政府要由包揽一切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在以当地居民为主体乡村旅游开发中发挥引导、调解、监督等作用。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处于中立地位,积极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规范居民参与的行为及过程,处理好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他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当地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及重要意义,提高重视程度。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各项鼓励扶持政策,例如通过贷款、补贴、税收刺激等措施,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给他们创造多层次的参与机会和就业岗位。当乡村居民在经济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得到平等的利益分配,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热情,乡村旅游才能真正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培训以提高乡村居民参与的能力

如前所述,乡村居民受教导程度低,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差是造成他们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意识淡漠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教导的力度。通过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商业意识、竞争意识;通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当地不同类别、不同人群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治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去,使当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业的主体。

综上所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欠缺,但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要确保当地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必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富群.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9.5

2.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9.4

3.王琼英.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农业经济,2009.11

4.潘秋玲,李九全.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人文地理,2009.8

5.彭敏,付化.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9.1

居民社保论文篇(9)

在学习____大精神上,能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落实。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自镇党委和社区党总支开展“和谐先锋引领行动”以来,她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较好的完成了社区党总支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____年评为____镇优秀共产党员。同时,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坚持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高度重视讲政治问题,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作为____街社区主管民政低保、工会、残联等工作负责人,自己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了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原则性强,明辨事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克服工学矛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了理论素质,理论上更加成熟。自觉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洁身自好、正直无私。坚持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能够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献身社区事业。

1、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全力推进社区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____同志在工作中认真加强对社区的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经常深入居民家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要,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努力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她是党员,也是社区的零薪主任,对居民之间出现的邻里纠纷,都能及时的与社区主任一同上门调解,对困难党员和居民有同情心和爱心,社区居民芦秀,长期生病,她长期坚持上门走访,将了解到得情况及时向社区汇报。在社区开展“两节”敬老服务活动中,她主动与社区困难党员____结对,长期对她进行帮扶。多年来,坚持经常上门看望,嘘寒问暖,在精神上给予慰藉,是她惯有的作风。____深有感触的说:“社区如此关心照顾,是我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我更加感谢党,感谢社区”。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推进社区发展

____同志充分认识到要加快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仅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认真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针,通过开展社区居民自治,规范了社区居民的社会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邻里互助、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等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辖区居民营造安定祥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氛围。通过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

3、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力推进社区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关注社区的事物,而且积极参与管理社区事务。“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街道社区居民的共识。通过广泛宣传,社区居民树立了自我管理、自我

居民社保论文篇(10)

同时我们注意到,作为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国政府不断地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即社保扩面)。2012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加人数分别达到30 379万、53 589万、15 225万、18 993万和15 445万。社保逐年快速扩面能否经由量变产生质变,有效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切实发挥生存保障功能,进而促进国内居民消费?房价与社会保险在影响居民消费上是否有交互作用?房价持续走高对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在这些问题上做一个清晰的回答。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大多都认同房价与居民消费是紧密同步增长的,但对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尚未达成共识,具体有三种假说:其一,房价上涨使居民的资产性财富增加,进而使居民消费增加;其二,房价上涨通过增加家庭可用的抵押品,可放松他们的预算约束,鼓励消费;其三,房价和消费都受相同因素的影响。究竟那种假说更可信呢?针对此,Attanasio等利用微观数据发现,房价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较年轻家庭比在较年老家庭更紧密,这与财富渠道假说相矛盾,他们坚信相同的因果因素是联接房价与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1\](P20)。Browning等利用家庭面板数据集,研究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房价与消费之间存在财富效应,但他们的数据支持房价通过信贷抵押渠道影响消费的假说\[2\](P415)。Atalay等利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数据研究发现,直接的财富效应和共同因果因素都不能解释房价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相反间接的放松信贷约束最可能解释房价与消费之间的关系\[3\]。

对于房价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国外学者大多选择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为样本,中国学者多选择国内房地产市场为样本,研究对象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明显差异。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房价上升会促进居民消费,然而国内学者大多发现在中国房价上升会抑制居民消费。杜江从理论上解释了住房价格过高会降低居民消费。认为购买力不强的消费者为了积累住房的购买力,就会减少其他消费,导致内需不足\[4\](P93)。杜莉等利用我国172个地级城市2002―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房价上升抑制居民消费,并认为房价抑制居民消费的机制在于中国潜在的购房群体比重很大,这些群体不得不为购房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从而产生房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5\](P27)。陈彦斌等从房地产Bewley模型出发,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使富裕家庭投资房地产市场,这种投机性房屋需求会进一步推高房价,反过来这种不断上涨的房价会不断加重年轻家庭的购房负担和压力,他们不得不增加储蓄减少消费\[6\](P36)。徐小鹰考虑到流动性约束和未来不确定性等因素,从预防性储蓄角度研究发现,长期和短期内房价上涨都会抑制居民消费\[7\](P15)。谢洁玉等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房价对居民消费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在有未婚男性的家庭中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更强\[8\](P25)。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赵伟,等:房价调控、社保扩面能促进居民消费吗?关于社会保险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通过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人们更放心地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的比例。Hubbard等支持这种机制分析\[9\](P380)。很多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种机理。Gruber等利用美国数据研究发现更好的医疗保障能显著增加居民消费\[10\](P1260)。Feng等利用CHIP数据研究了中国1995―1997年的养老金改革(旧制度已破而新制度尚未建立,增加了不确定性)对储蓄的影响,发现养老金改革使25~29岁的群体的1999年的家庭储蓄率增加了6~9个百分点,而使50~59岁的群体的1999年的家庭储蓄率增加2~3个百分点,也发现养老金财富的下降会降低更多的教育和健康支出,这意味着养老金财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更大\[11\](P482)。

国内学者比较关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消费的影响。关于医疗保险,马双等利用CHNS数据研究发现,新农合能使家庭热量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显著增加,使家庭的食品消费支出显著增加\[12\](P268)。甘犁等利用CHNS等数据研究发现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都能带动居民消费\[13\](P37)。白重恩等利用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新农合可以促进居民的非医疗消费\[14\](P52)。臧文斌等利用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入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相比未参保家庭,参保家庭的非医疗消费支出会显著增加,但对医疗消费支出没有显著不同\[15\](P84)。关于养老保险,白重恩等利用城镇住户调查2002-2009年9省市的数据研究发现,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能促进居民消费,但提高养老金缴费率则会抑制居民消费\[16\](P71)。在现有文献中只有余官胜等全面考察了五类社会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7\](P39),他们认为除生育保险外,其他四类社会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发生符号性的变化,具体地,当经济较为落后时,提高社会保障参与率会抑制居民消费;当经济较为发达时,提高社会保障参与率会促进居民消费。

总的来说,第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住房市场上房价与消费关系的研究结论与国外针对成熟住房市场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而国内现有研究,由于样本选取和模型设定等方面的差异,得到的结论差别也很大,这背后是不是因为忽略了某些重要差异?需要进一步探究;第二,现有文献大多把关注点放在房价与居民消费、社会保险与居民消费的两两关系上,很少有将房价、社会保险与居民消费三者结合起来的研究;第三,房价与社会保险在影响居民消费上是否有交互影响,房价的持续走高是否会影响社会保险应有的功效?现有文献对此还存在研究空白。

本文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寻找房价和社会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在购房负担不同的区域其影响效应可能是不同的,现有文献结论存在很大的分歧可能就是忽略了这种差异性。论文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三部分为模型介绍、变量说明和数据描述性统计,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

三、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模型

解释居民消费的理论和模型,主要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及预防性储蓄假说。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房价和社会保险则通过改变持久性收入、实际财富、信心等途径影响消费。本文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如下消费函数,来检验房价与消费的关系,形式如式(1):

lnCit=β0+β1lnPit+β2lnPi,t-1+β3Xit+uit(1)

其中,i代表省份,t代表时间,Cit代表人均消费性支出,Pit代表当期房价水平,Pi,t-1代表房价水平的滞后一期,一般将其作为预期房价的变量\[18\](P71),Xit是控制变量,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结构等。其中人口结构变量包括总抚养比和未婚男性比例,总抚养比反映的是家庭生活负担程度,少儿抚养比越高,意味着更多的教育支出等,老年抚养比越高意味着更多的医疗支出等。未婚男性比例越高,意味着将来会发生更多的开支,比如结婚、买房以及后来的家庭抚养负担等。它们都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人口结构因素。uit代表随机误差项。

接着我们将进一步考察社会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于社会保险分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五类虽然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漏保、“象征性”参保等现象。比如一些新成立的企业,它们尚处在发展起步阶段,职工年龄相对年轻,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老板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认为为职工参保缴费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愿为职工参保,或者为了应付检查“象征性”参保,造成实际参保人数与实际用工人数相差较大。另外,该类企业中职工相对年轻,参保意识不强,认为退休是很遥远的事,不如把企业应该为自己投保的钱拿到手中踏实,从而对参保有抵触情绪。由于存在这类现象,社会保险参与率具有类别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这也为我们考察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社会保险参与率对消费的不同影响提供了可能。,五类社会保险的参与率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它们做降维处理,将主成分得分变量引入模型,形式如式(2)。

lnCit=β0+β1lnPit+β2lnPi,t-1+β3Xit+β4factor+uit(2)

其中,factor代表主成分得分变量。

为了考察房价与社会保险在影响居民消费上的交互作用,我们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引入房价与社会保险主成分得分变量的交互项,构造新的模型如式(3):

lnCit=β0+β1lnPit+β2lnPi,t-1+β3Xit+β4factorit+β5factorit*lnPit+uit(3)

(二)变量说明

如表1所示。表1变量说明

变量名变量标签说明数据来源consumption人均消费性支出经物价平减,取对数CSMAR数据库income人均可支配收入经物价平减,取对数house price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经物价平减,取对数dependency ratio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unmarried men未婚男性比例15岁以上未婚男性/15岁以上男性CSMAR数据库medical insurance由于无法获得年末城镇职工人数这一数据,本文选择年末从业人员数作为其变量,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可能会出现某些样本点的取值大于1的情况。其他四种保险参与率的处理方法与之相同。医疗保险参与率国务院于2007年7月10日下发通知《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详见wwwgovcn/zwgk/200707/24/content_695118htm。该意见指出,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计划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在本文研究时间段(1999―2011)后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才开始试点推广,能收集到的数据很有限,因此本文使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与率作为医疗保险参与率的变量。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参保人数/年末从业人员数《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续表1

变量名变量标签说明数据来源pension insurance养老保险参与率养老保险职工参保人数/年末从业人员数unemployment insurance失业保险参与率失业保险年末参保人数/年末从业人员数maternity insurance生育保险参与率生育保险年末参保人数/年末从业人员数work injury insurance工伤保险参与率工伤保险年末参保人数/年末从业人员数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中国30个省市区(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除外)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用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作为消费的变量,用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作为收入的变量,用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作为房价的变量,上述三个变量均用CPI(1999=100)平减,同时为了平滑数据,消除或降低异方差性,对变量都取自然对数。

四、实证分析

(一)基本回归

如表2所示。表2基本回归(全国面板数据)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人均消费性支出(1)(2)(3)人均可支配收入0848 38***0857 70***0840 52***(0014 27)(0015 91)(0018 82)房屋平均销售价格0039 61*0042 55**0044 53**(0020 72)(0020 43)(0021 71)滞后一期的房屋平均销售价格-0027 14-0042 25**-0031 68(0020 33)(0020 37)(0021 10)总抚养比-0000 410000 08(0000 62)(0000 69)未婚男性比例-0007 03(0126 86)常数项1003 30***1026 23***1072 13***(0051 45)(0095 35)(0116 12)样本观测数360330270判定系数R20988 080987 480985 59注:回归方程(1)-(3)的样本为由30个省市区组成的全国面板数据,回归时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销售价格

及其滞后项均取对数形式,我们依照Hausman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括号内为标准误。

***、**、*分别表示在 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只引入收入、房价、房价滞后一期三个变量,而不加入其他控制变量时(见表2列(1)),我们发现收入的系数是0848,而且是显著的,若收入增加1%,我们预期消费性支出会增加大约0848%。当期房价显著为正,说明当期房价上升会增加当期消费。房价滞后一期为负,但不显著,从表2还可知,当我们逐项加入总抚养比和未婚男性比例时,尽管总抚养比和未婚男性比例的系数不显著,但收入、房价及其滞后项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根据现有研究,一般将房价滞后一期作为预期房价的变量,从这个角度我们得到当期房价显著促进消费而预期房价不显著地抑制消费的结论。这个结论吸引我们继续探讨房价对消费的影响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房价对消费是不是有不同的影响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按照“房价/可支配收入”比值的大小将30个省区分为两类区域“房价/可支配收入”可以被看作是房价可支付力指标(购房支出负担指标)。现有文献认为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机制在于消费者可能会为了买房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当房价与收入之比越来越高时,消费者这种储蓄激励会更加强烈,挤出效应可能更加明显。因此我们把30个省区按此变量进行分类,将该变量在1999―2011年分省区求平均值,再求总平均值,各省区的平均值在总平均值以上的归为区域1(即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在总平均值以下的归为区域2(即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具体地,区域1包括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9个省区,其余归为区域2。,回归结果分别如表3所示。表3基本回归(分区域)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人均消费性支出(1)(2)(3)(4)(5)(6)区域1区域1区域1区域2区域2区域2人均可支配收入0971 33***0967 22***0938 16***0804 98***0830 29***0813 26***(0024 54)(0028 24)(0036 37)(0019 65)(0022 16)(0024 79)房屋平均销售价格-0017 06-0017 09-0026 340057 91**0050 73**0058 01**(0032 18)(0031 74)(0033 81)(0025 65)(0025 02)(0026 71)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的滞后一期-0058 54*-0090 48***-0078 68**-0010 47-0015 80-0011 65(0030 45)(0029 97)(0031 08)(0025 86)(0025 72)(0027 05)总抚养比-0003 53***-0005 24***0001 220001 47*(0001 06)(0001 49)(0000 76)(0000 82)未婚男性比例-0565 21**0059 19(0250 94)(0157 77)常数项0594 86***1013 54***1461 68***1123 51***0937 55***0984 13***(0098 94)(0181 03)(0268 73)(0056 77)(0109 84)(0131 65)样本观测数1089981252231189判定系数R20990 210989 800987 700988 680988 700987 45注:回归方程(1)-(3)的样本为区域1(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面板数据,回归方程(4)-(6)的样本为区域2(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面板数据,回归时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及其滞后项均取对数形式,我们依照Hausman检验结果区域1回归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区域2回归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括号内为标准误。***、**、*分别表示在 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根据表3,区域1的回归结果显示,当期房价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预期房价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区域2的回归结果则显示,当期房价对消费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预期房价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将总抚养比和未婚男性比例两个变量依次纳入模型作为控制变量,这两个变量在理论上都会抑制消费,在回归结果中也容易发现,这种抑制效应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表现得更为明显,统计上也更显著。更重要的是,在加入这些控制变量后,房价对消费的影响未发生显著变化,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房价依然是抑制消费,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房价依然是促进消费,说明结论具有稳健性。

究其原因,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房价收入比较高,为买住房需要进行更多的储蓄,不得不压缩日常消费,当房价持续上涨或有持续上涨的预期时,购房压力会转向强制储蓄寻求舒缓。因此,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对于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房价收入比较低,购房压力较小,房价的上涨对购房行为产生的压力较小。不断上涨的房价使住房成为家庭投资的首选,很多家庭会投资房地产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家庭有意愿也更有能力拥有住房资产,当房价上涨时该区域拥有住房资产的家庭会因为房屋增值、拥有更多的财富而增加其消费。

对比区域1和区域2的回归结果,有两点重要结论:第一,前文我们做的区域划分是有意义的,因为房价对消费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有很大的差别,在按房价/可支配收入划分区域后,房价对消费的影响机制有了更精细的阐释。第二,现有文献关于房价对消费的影响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房价促进消费,即存在财富效应,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房价抑制消费,即存在挤出效应,从上述回归结果我们得到了一个更一般也更符合逻辑的结论,即这两种效应在我国是并存的,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表现为挤出效应,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表现为财富效应。

(二)加入社会保险因素并考虑交互影响的扩展模型

为了避免同类指标可能产生的共线性问题,同时又能尽可能多地保留五类社会保险参与率所包含的信息,我们采用全局主成分法对社会保险变量做了降维处理。

由于第一主成分对于方差的解释达到了9267%,我们把第一主成分得分作为五类社会保险参与率的变量。第一主成分得分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这五类社会保险参与率越高,第一主成分得分就越高。

从表4回归结果上看,不划分区域的情况下,当期房价会促进消费,预期房价会抑制消费,并且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第一主成分得分变量的斜率系数也显著为正,考虑到第一主成分的得分矩阵,可以发现这五类社会保险参与率的提高都会增加消费,说明社会保险的确能起到保障作用,在统计上能显著地促进居民的消费。但在做进一步的区域分类后显示出有差异性,我们发现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社会保险能显著促进消费,但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社会保险对消费没有显著的影响。表4加入社会保险的回归模型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人均消费性支出(1)(2)(3)(4)(5)全国区域1区域2区域1区域2人均可支配收入0823 51***0954 80***0773 85***0925 03***0776 65***(0019 78)(0046 52)(0029 85)(0048 04)(0029 98)房屋平均销售价格0056 78***0023 670047 04*0046 800054 66*(0021 72)(0036 60)(0026 43)(0037 75)(0028 05)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的滞后一期-0049 70**-0109 83***-0008 39-0128 70***-0007 46(0021 73)(0034 63)(0026 34)(0035 23)(0026 43)总抚养比0000 92-0003 79**0002 05**-0003 08*0002 12**(0000 73)(0001 60)(0000 86)(0001 61)(0000 86)未婚男性比例-0025 17-0403 15-0055 19-0373 37-0073 77(0144 35)(0297 80)(0189 00)(0290 80)(0189 88)社会保险参与率的第一主成分得分0028 46***-0003 660057 56***0177 58*-0091 19(0008 99)(0019 08)(0020 82)(0098 15)(0178 28)社会保险参与率的第一主成分得-0018 05*0018 91分*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交互项)(0009 60)(0022 60)常数项1240 17***1058 62**1423 90***1247 32***1332 56***(0141 09)(0396 48)(0196 46)(0399 40)(0223 19)样本观测数2306416664166判定系数R20982 940985 780985 510986 760985 56注:回归方程(1)的样本为由30个省市区组成的全国面板数据,回归方程(2)、(4)的样本为区域1(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面板数据,回归方程(3)、(5)的样本为区域2(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面板数据,回归时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及其滞后项均取对数形式,依照Hausman检验结果区域1回归选择了固定效应模型,全国面板、区域2回归选择了随机效应模型,括号内为标准误。***、**、*分别表示在 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究其原因,社会保险费用一般由个人和企业承担,参加社会保险对消费有两个相反方向的影响:(1)社会保险能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消费的不确定性,从预防性储蓄的视角可知,参加社会保险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性支出;(2)参加社会保险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这将减少可自由支配的当期收入,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的影响。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险会促进居民消费,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也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我们认为可能由于该区域购房负担较轻,没有增加储蓄压缩消费的强烈动机和迫切要求,参加社会保险的费用尽管能减少当期收入,但更为未来消费增加了保障,正影响大于负影响。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购房压力较大,尽管参加社会保险能消除一些不确定性,但会减少当期用以储蓄的收入。尽管参加社会保险的费用占当期收入的比重不一定很高,但因为较大的购房支出压力,会使得有较强购房需求和较重购房压力的家庭“锱铢必较”,两方面的作用可能使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正负影响相互抵消,因此在统计上不显著。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加入房价与社会保险参与率的交互项,试图将这两种相反的影响剥离开来。

在加入交互项后,我们发现社会保险参与率及其与房价的交互项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显著的(见表4的模型(4))。具体地,社保主成分变量系数为正,说明社会保险会促进消费,而交互项斜率系数为负,这表明随着房价的上升,社会保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弱,即房价不仅通过自身直接抑制消费,还可能通过削弱社会保险的保障能力来抑制消费。从模型(4)回归结论可知,社会保险对消费的偏效应为0177 58-0018 05*lnP,当房价不断攀升时,社会保险的偏效应会越来越小。而在不加入交互项时,表4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社会保险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异于0,可能就是该区域购房压力过重、房价过高的缘故为了考察结论的稳健性,我们分别用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替代上文的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和用人均工薪收入替代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回归,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限于篇幅未一一列出。有需要可与作者联系。。

为什么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房价会削弱社会保险促进居民消费的能力呢?我们认为社会保险本身具有减少未来收入和消费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家庭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和中国“居者有其屋”的传统观念,虽然房价持续上涨,住房依然很难被其他商品替代,超越可支付力的房价飙升使普通家庭对未来是否有能力买房的疑虑显著增大,特别是对有刚性购房需求的家庭,储蓄动机将变得越来越强烈,加上社保缴费会减少当期收入,相对于房价上涨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社会保险这把“保护伞”的保障作用正变得孱弱,提振居民消费信心的能力也越来越小。

从表4的模型(5)可以看出,对于区域2,即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交互项系数并不显著,甚至由于加入交互项,第一主成分得分变量的系数也不显著。这表明虽然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房价的上升会减弱社会保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房价则不会影响社会保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如前文所述,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房价对消费表现为财富效应,房价上涨会增加房屋拥有者的资产财富,与区域1不同,房价上涨并没有恶化居民对未来的预期。虽然社会保险会减少当期收入,但社会保险也更多地起到减少未来不确定性的作用。社会保险与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不同,所以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全国30个省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房价、社会保险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根据住房可支付能力将30个省区划分为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和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预期房价抑制居民消费,表现为挤出效应,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当期房价促进居民消费,表现为财富效应。这表明房价对消费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现有文献对房价与消费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很大分歧,可能是因为它们忽略了这种区域差异性。

我们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发现社会保险能够促进居民消费,但社会保险与房价的交互影响仍然具有区域差异性,即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房价的上升能显著减弱社会保险促进消费的能力,而在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房价与社会保险之间的交互影响不显著,即房价不会对社会保险促进消费的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因此,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需要有效控制房价,房价下降有利于增加消费;而购房支出负担轻的区域需要保证房价与可支配收入的同步增长,以免造成居民的购房支出负担过重,进而出现房价的挤出效应。由于在购房支出负担重的区域房价不仅通过自身抑制消费,还会减弱社会保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高房价有可能把社保扩面产生的消除未来不确定性、消除生存恐惧等积极功能抵消殆尽,因此这类区域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促进居民消费更有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改善居民的可支付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敢消费能力。唯有对未来形成稳定乐观的预期,才能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占收入的比重,增加居民消费。这需要一方面有效调控房价,减轻居民未来的购房压力,另一方面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的范围和能力,让居民没有后顾之忧。

房价调控应该重视供求基本面,在供给方面,继续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共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量。积极探索农地直接入市和小产权房规范治理的新途径。在需求方面,完善房屋租赁制度和政策,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搭建房屋租赁信息平台,将居民的一部分住房需求从购房转移到租房上来,分流住房市场压力。同时继续采用区别性的金融、税收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呵护刚性需求。

在社会保险扩面过程中要让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均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同时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比例。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使人们形成乐观积极的预期,唯有如此才能提振内需。

参考文献

\[1\] Attanasio,O.P.,L.Blow,R.Hamilton,et al.Booms and busts:Consumption,house prices and expectations\[J\].Economica,2009,(2).

\[2\] Browning,M.,M.Grtz,S.LethPetersen.Housing wealth and consumption:A micro panel study\[J\].The Economic Journal,2013,(5).

\[3\] Atalay,K.,S.Whelan,J.Yates.Housing Wealth and Household Consumption:New Evidence from Australia and Canada\[EB/OL\].ses.library.usyd.edu.au/handle/2123/8975,20130401/20130515.

\[4\] 杜江.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非均衡与商品房价格因素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 杜莉,潘春阳,张苏予,等.房价上升促进还是抑制了居民消费――基于我国17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8).

\[6\] 陈彦斌,邱哲圣.高房价如何影响居民储蓄率和财产不平等\[J\].经济研究,2011,(10).

\[7\] 徐小鹰.房价上涨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预防性储蓄效应视角\[J\].经济问题,2012,(10).

\[8\] 谢洁玉,吴斌珍,李宏彬,等.中国城市房价与居民消费\[J\].金融研究,2012,(6).

\[9\] Hubbard,R.G.,J.Skinner,S.P.Zeldes.Precautionary saving and social insur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21).

\[10\]Gruber,J.,A.Yelowitz.Public health insurance and private saving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6).

\[11\]Feng,J.,L.He,H.Sato.Public pension and household saving: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1,(4).

\[12\]马双,臧文斌,甘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1).

\[13\]甘犁,刘国恩,马双.基本医疗保险对促进家庭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S1).

\[14\]白重恩,李宏彬,吴斌珍.医疗保险与消费: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2,(2).

\[15\]臧文斌,刘国恩,徐菲,等.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2,(7).

居民社保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01-02

一、前言

社区参与的概念,由墨菲(1985)在《旅游:一种社区途径》一文中最先提出的,揭开了从社区的角度研究旅游的序幕。[1]随后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社区参与问题的研究中,Petty(1995)对社区参与划分成了象征式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物质激励参与、功能式参与、互动式参与和自我激励式参与七个层次。[2]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联合地球理事会共同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提出将当地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当做旅游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

国内学者对旅游参与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唐顺铁探讨了旅游地建设的社区化,提出从社区互动、社区进化和社区结构优化的角度指导社区旅游开发;[3]杨桂华指出,社区参与是保护生态旅游的重要原则,能够让居民从旅游中受益;[4]刘伟华认为社区参与是以当地社区为中心,进行旅游规划与开发,让居民参与到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中,社区是旅游发展的依托,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并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5]

综合国内外的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可以得出社区参与旅游是指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为依托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并特别注重社区居民的利益。探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能够为当前普遍存在的社区旅游中不和谐状况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促进社区居民更加积极地投入社区旅游的和发展,实现社区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社区参与旅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居民参与社区旅游发展受意识和行政制度制约

要在社区内开发旅游业,那么传统产业的东道主必须成为自愿的合作者(Murphy,1985)。[6]但是,在中国的儒家传统思想中向来崇拜权威,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淡薄。在西方社会,居民参与旅游规划是很普遍的事,旅游规划开发不是专家、学者们的特权。[7]

此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权力相对集中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参与机制的形成,一般居民想参与旅游开发往往受到极大的阻力。

(二)威胁社区的传统文化的存在

随着旅游的发展,在异质文化的强力冲击下,社区原有的文化风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地固有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冲淡、同化甚至被扭曲而变形。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致使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异化,诱使居民对传统的社区文化的遗失采取容忍态度,进而导致丧失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社区旅游形象缺乏个性特征

现在国内旅游形象设计,雷同现象异常明显,缺乏独立自主的创造性,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新意。某些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景点和人文现象没有被开发出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反而生搬硬套其他地方的旅游产品,导致本该令人叹为观止的东西变成四不像。究其根结,社区居民被排除在旅游形象设计之外,对当地社区旅游形象设计的话语权被剥夺。

(四)旅游社区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的政府、当地社区和旅游企业等利益主体的地位、作用的不对等,当地社区处于弱势地位。社区的地位决定其在旅游规划决策中的配角身份。社区旅游开发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当地社区只是象征性的参与。作为理性人的企业,唯一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政府部门出于GDP和政绩的压力,也更多关注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社区的环境问题益发突出,旅游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二是旅游消费过程中游客对社区内环境的污染。

(五)相对脆弱的社区参与能力

由于社区普通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限制了其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和机会。发展社区旅游不是仅仅把生产用地变为旅游用地,而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全体社区居民的创造力,并协调各方利益分配。在社区旅游发展中,设身处地的理解居民所处的综合社会环境,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并非一味地将他们推到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给他们带来风险和处于被剥削的地位[8],要培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所需要的观念,提高社区居民在社区旅游中的参与程度,加强社区自身参与能力建设。

三、社区参与旅游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科学社区参与机制,提高居民整体素质

建立科学有效社区参与机制是调动居民积极性的制度保证,将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与其经济利益相结合,规范参与各方的资源利用方式和行为,公平的分享利益。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同时必须参与有关的培训,以提高服务质量、居民的总体教育水平和居民的旅游意识,充分认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特殊意义。

(二)注重挖掘社区文化内涵,确保传统文化传承

社区传统文化的重要品质在于它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只有通过“品”才能被吸纳,才能够从有形的观赏上升到无形的精神享受,取得最深刻的满足感,[9]必然要求当地社区积极参与到旅游规划中,通过社区教育向青少年植入传统文化内容,延续文化传承,强化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社区凝聚。

(三)树立鲜明的社区旅游形象,突出反映社区文化内涵

旅游形象个性特征已成为旅游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筹码和社区标志。在社区旅游开发过程中,营造出各具特色、形象丰满的旅游社区形象。把社区旅游形象和社区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只有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旅游形象的设计、造型和宣传过程中,才能有效体现社区的文化内涵,使游客与居民双向互动,加深游客对社区的理解。[10]

(四)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提升社区自主决策地位

居民是保护当地社区生态环境的主体,社区参与是生态环境的核心内涵。Robert H.horwich在伯利兹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案例研究中指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必须考虑社区的参与,将当地居民看做合作者,保证居民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参与,并使居民必须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只有通过支持社区的发展,才能实现社区以及整个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11]

在政府和企业的层面上,要采用基于社区积极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首先考虑到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充分利用自然地地形地貌、现有资源,因势利导地建造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项目,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社区层面上,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环保的宣传和监督,形成一套符合环保要求的综合系统,通过社区居民自身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周围的游客,为他们树立一个爱护社区环境的榜样。

(五)赋予社区参与权利,提高居民参与度

在我国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往往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所制定的关于社区旅游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方案并不是经由他们做出的,但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弱势社区,需要给予一定赋权以提高参与能力。使他们由足够的能力参与到影响自身利益的重大事件。[12]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得出结论:没有赋权的社区旅游是难以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Scheyvens R(1999)提出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赋权理论,从经济赋权、心理赋权、社会赋权和政治赋权四个方面加以阐释;[13]孙九霞基于Scheyvens R的赋权理论框架,分析了国内的西双版纳傣族园、阳朔遇龙河、阳朔世外桃源等社区,认为只有进一步的赋权和加强社区参与能力建设,才能使社区旅游得到更好的发展。[8]

社区真正的主人是当地居民,承载着当地渊源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主体。只有赋予社区一定的自主决策权,才能保证社区旅游的可持续性。

社区旅游是方兴未艾旅游活动方式,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提出的关于社区参与旅游活动的思想,是在深入剖析社区旅游活动的基础上,分析社区参与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意识问题;政府体制建设;对待社区文化的态度;社区旅游形象设计;社区参与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建立科学的社区参与机制,提高居民整体素质;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传承传统文化;加强社区旅游形象设计;保护社区环境;赋予社区参与权几方面。认为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应从以上那个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寻找优势,规避劣势,发现机会,改善不利条件,发挥创造型思维,规划建设一个和谐共赢的旅游社区。

参考文献:

[1] Murphy P E. 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J].Methuen. New York and London ,1985.155~176.

[2]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4):401-403.

[3] 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2):145-149.

[4] 杨桂华.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新思路[J].经济地理,2000(1):88-92.

[5] 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47-52.

[6] 黄 芳.传统民居旅游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思考[J].旅游学刊.2002(5):54-57.

[7] 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2(2):38- 41.

[8] 孙九霞.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J].旅游学刊,2008(9):22-27.

[9] 冯淑华.古村旅游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32-34,60.

[10] 谢朝武,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2002(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