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生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48:56

初中生教育论文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1)

1授课时偏向高、深、难

教师讲课,讲一些理论性强、答案随意性较大的内容;只注重了部分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的发展。其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痕迹太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存在误区。采取的措施是教师应该讲授的重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高、深、难,而是要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高度重视,课本是知识的载体,而能力的培养,又是从基础抓起的。没有全面准确的基础知识,无法谈能力的培养。对于课本一要读懂,二要读精,三要读深。读懂,就是对课本中段与段、节浅议初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几个问题谭建军(重庆市石柱县民族中学校)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中一些内在联系要让学生读明白,要挖掘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寻找事件的起因即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外因与内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对一些注释内容也要领会。读精,就是要善于归纳总结。读深,就是要深读课本,这实际上是要挖掘课本里的一些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迁移。兴趣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积极思维,没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苦役。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己,以自己的才华、热情及治学的严谨态度去吸引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以此促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上课就上课,只教书不育人

其原因在于,没有认识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采取的措施是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矛盾。教书育人是“教”与“学”的双向结合,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历史教材中就有大量思想教育的范例,历史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历史中的优秀人物事例,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间隙和学生多交流谈心,多交流思想观点,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教师要爱护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爱护学生是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爱护,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应有的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严格要求学生,通过严格要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要言传更要身教,须知学生具有天然“向师性”的特点。作为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严格自律,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标准就是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思维敏捷、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和气、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朴素大方;严于律已,有错必纠。在中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需要克服,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需要每一个教师沉心静气,既坐下来研究,又走上讲台实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新的佳绩,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作者:谭建军 单位:重庆市石柱县民族中学校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2)

二、联系生活,关注身边的林林总总

针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里度过的,因此这两个活动范围对其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学校方面,学校特有的文化特色、教学研究与实施的经验积累、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优秀教师与同学的榜样作用等等,对孩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可以更加直接的影响学生的一举一动,尤其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教育面临的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例如:在讲解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长大的感觉》的时候,我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的长大的感觉,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有的说:长大让我的各种能力都有很大的增强。有的说:爸爸妈妈还是那我等小孩子,什么事都管,烦人。有的说:上小学的时候整天无忧无虑,长大了事儿越来越多。这时,教师就应该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可以是耐心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一些自导自演的场景回放式的表演,找到根源和应对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冷静的合理的分析身边的各种情况,包括家庭与学校,把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合理的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用孩子们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物与情景进行教学,实现孩子们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说服力,实现思想品德的高效教学。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

1968年美国一位教育学专家出版的《生命教育》一书具有重大意义,该书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探讨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等问题。此后,该理论风靡全世界,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各种相关的学术团体。那么,什么才是生命教育呢?从广义上来说,生命教育不仅关注生命,也关注对人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从狭义上来讲,生命教育关注对生命本身的教育,包括对自己和他人以及一切自然生命的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倡导生命教育,其宗旨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及最终达到生活质量提高的目的。

二、传统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及缺失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倾向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以迎接考试,这种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只是把知识作为一种符号或标签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考试时再把这些符号或标签粘贴到所需的地方,所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学生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在注重对学生满堂灌的同时必然忽视了对学生生命情感的培育,造成了学生对完整生命意识的残缺,正所谓从根本上失去了对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正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课文《紫藤萝瀑布》时,学生领略不到自然对人的无限魅力以及自然引导人们保持蓬勃旺盛、积极向上的精神,只追求表面上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忽视了挖掘书本深处存在的真、善、美爱等最有人文关怀的东西,显然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

(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我国历来注重“尊师重道”,这在有利于维护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同时,也使得在传统教学上教师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次要地位,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则是低声下气,师生之间的情感得不到交流。因此,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中不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只是“填鸭式”“满堂灌”地给学生倾倒知识,不给予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机会,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感到恐惧,老师也感觉到教学越来越吃力。

(三)封闭性的中学语文教学,阻碍了学生生命意识的提高

由于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压力和升学压力,无论是学校的老师们还是家里的父母亲人们,又或者是身边的同学好友们,大家都在讨论着考试成绩,都只关心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完全被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冷漠环境所封锁,本来中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为他们开辟一块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崭新天地,使他们内心的压力和困惑、矛盾能够通过一些优秀的语文阅读教材得到疏导和解答,然而,遗憾的是,语文教师们总是注重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材的一些理性分析和训练,忽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这样就给中学生本已紧缩的心灵又筑了一道围城。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做好生命教育的实践探讨

(一)在初中语文的学习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

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语文老师们要善于从平时的语文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如人教版第一册的课文《生命,生命》,作者通过描绘危险境地中不断挣扎的飞蛾,墙缝中不断生长的瓜藤,听诊器中不断传出来的心脏的搏动,热情讴歌了生命的旺盛和涌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通过描绘春天嫩绿的小草和树叶、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鸟、牛背上的牧童和地里劳作的老农,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再如,七年级下册的沈石溪先生的《斑羚飞渡》,老斑羚主动为其他斑羚搭起飞渡悬崖峭壁的臂膀,通过自我牺牲而保全其他年轻斑羚,让学生们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感悟到了对生命的敬重。

(二)在课堂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的意识

由于现在的初中生们大多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着父母和所有亲人们的宠爱,他们习惯了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很少会去想用自己的爱回报给他人。因而,语文老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以及人世间美好的感情。在教授朱自清先生《背影》时,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有关亲情的优秀音乐作品,如刘和刚的《父亲》,通过悠扬的歌曲和老师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们感受普通父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关怀、真诚与善良,很好地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是多么的不易,学会感谢周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他们的亲人。

(三)在作文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

当代著名文学家余秋雨在谈到写作时曾说过,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他是要启发我们将生命教育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然而,从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作文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头拦路虎,写作文是最让学生们头疼的事情,即使语文老师讲的口沫横飞、激情四射,学生们还是写不好或者不会写作文,然而,若写起自己最为喜欢的小狗小猫之类的话题,那滔滔不绝的样子,又是别一番景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对这些小动物关怀备至,与动物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初中语文老师们要善于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去体验自己乃至他人生命之快乐,引导学生们从身边的人和物写起,以“人际”高度体验自我生命与他生命的关系,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上,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弘扬生命意识,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受到人世间每个生命的个性和尊严。

四、结语

总之,要想成为一个合格且优秀的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们学习语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也要让学生们能够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尊严,提高学生们的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建构学生们完满的人格和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4)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且不谈互动量的多少,但互动的主体依旧是教师和学生。但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制作电子课件,关注演示效果上,而学生则是花大把时间接受新知识,观看屏幕演示,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少了。

2.由于教师处理不当,导致课堂互动的异常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独立意识较强,传统被动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他们更渴望成为学习活动的发展者、探索者和创造者。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空间上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经常违反纪律,打闹、游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若是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师生心理和情绪上的冲突,造成不良的“互动”,影响教育工作。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多么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忽视、密不可分的关系。多年来,体育教师都习惯于用自己的设计思路来教学,教师怎么样示范,学生就怎么样模仿,教学活动沉闷死板,学生感到压抑无趣。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的大环境下,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式,不但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还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师生有效互动构建平台,实现师生互动。

二、教学探索和研究

1.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是集图像、声音、动画、色彩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它生动活泼,新颖多样。不仅能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立体模拟,平面模拟,情境重现,呈现动态过程的优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克服了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被动模仿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促进了教与学双方的交互作用。再加上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的原因,兴趣容易发生转移,而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刺激学生感官,保持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2.巧妙把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授课比例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重要的教学作用,但是由于体育科目教学本身在户外锻炼的特殊性,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需要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只能是辅助体育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忌刻意追求,喧宾夺主,而是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和利用,避免出现用多媒体将知识“倾泻而出”,学生“囫囵吞枣”,课堂“零交流”的现象。

3.建立双向评价和管理机制,避免不良“互动”现象

首先,建立师生互评机制,促使师生共同发展。长期以来,以教师评价为主,忽略学生评价的单向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合理设计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会让学生失去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在网上创设了一个“我们都爱评”的互动交流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平等地参与进来,畅所欲言,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发表并反思自己的学习体验、不足,通过自评,提升自己;大胆说出对老师的评价和要求,通过评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笔者还可以制作“我的成长”电子表格以及走势图,记录学生每节课的成长与不足,以一个月或者半个学期为周期,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其次,建立师生双向管理机制,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体育教学大都处在户外,教学的管理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的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其积极参与,勇于挑战,还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能力,促进良好课堂教学和学习风气的形成。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5)

人的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即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加强初中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突出。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

4.独立意识增强

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对多数初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5.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由于此时其整个心理发展尤其是品德发展尚未成熟,常导致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为“差”的做法,甚至把自己的固有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逆反,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品行不端,对孩子起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学生的心灵情感不健康。

3.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对教育产生误导,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另外,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诱惑使青少年蜕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策略

重视和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依据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心理教育课程化

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应提倡开设心理教育课,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开展讲座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⑴趣味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心理修养;⑵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⑶针对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而且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增强合作意识,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理解他人,避免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

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二是间接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⑴保密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⑵交友性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在解决心理困惑时没有顾忌;⑶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

4.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心理疾患都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⑴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⑵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⑶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坚强品德;⑷尊重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⑸经常与学校沟通,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⑹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6)

二、初中生物学课堂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途径

探索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人们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这个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内容。我国的《教师法》中关于“教师义务”部分规定,教师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宪法做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想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根据初中生物学学科特点和法制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教育。

1.法律意识的教育。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实践证明未成年人的坏习惯一旦养成,要通过说教法进行校正是很不容易的,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帮助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就可以做到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能够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和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在生物学中可以体现为认同爱护植物、保护植被的重要性,激发植树造林、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观念,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同法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强化参与环保社会决策的意识。教学案例:在人教版七年级上的第六章的《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是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在教学环节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是学生明确保护植被的最主要措施是依法保护,并积极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的活动,增强爱好植被的意识。对于如何依法保护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分析,展开辩论,学生在辩论中达到“理越辩越明”的自我内化的效果。这里的案例可以是反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这里还必须指出课外的活动是课堂的重要延伸,是实践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爱绿、护绿入手,逐步形成自觉爱护校园,保护环境的情感与意识,也认同法律在保护植被的重要性。

2.行为准则的教育。行为准则就是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行为所服从的约束条件。行为准则可以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应该”型行为准则,二是“不能”型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具有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其中有一点就是严格遵守社会规则。例如,公务员要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提高遵纪守法和执行法律、政令的自觉性,严守纪律、严守机密;依法执行公务,不得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第二个重要内容是高度认同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念。任何人类行为都是在一定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要想使人的行为具有更高的价值效率性和目的性,更好地符合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念。认同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念实际上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更好地符合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就是了为追求“真”、拒绝“假”。初中生物就指出教育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之一是“认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第三节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情感目标就是确立保护生物圈意识,这可以在学习好“资料分析”中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地域的角度分析生物圈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在具体的典型例子的分析中真实地理解生物圈的一个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着其他的生态系统。同时意识到人类活动对整个生物圈的各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产生珍惜和保护地球这个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家园的意识。从知道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到具体行动,比如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践减碳行动,这就是从意识的认同,实现指导生活中个人行为准则的践行,这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课堂教师的分析引导就是让学生达到意识的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课堂效果的反馈检验也是重要教育途径之一,教师可以进行阶段性的调查,比如设计表格,让学生记录自己在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中个人所做出的努力,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肯定和表扬,从正面的角度给予学生学习的案例。这是对学生的行为准则的肯定,也是能让这种行为延续形成习惯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7)

所谓逆商是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简称AQ,一般指面对挫折、摆脱困境、战胜困难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及教学环境的日益优化,初中优秀学生在除了成绩之外的遇挫、解决问题能力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就目前来说整体逆商相对较低,具体主要有下列几点表现:

(一)心理素质比较差,心理比较脆弱。家境优越、独生女子,在家是全家人的宝贝;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子。这种环境自然而然的就让其产生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一旦有一些不顺心的事出现,就显得不知所措,心情大大低落,甚至悲观厌世。比如说明天就是月考了,而今天恰好这个学生的QQ号码被盗了,就这一件小事就会使得这个学生情绪非常低落,还会直接影响到其第二天的考试,考的非常差或者不想参加考试了,这也就是在逆境面前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经不起风雨,也就很难见彩虹了。

(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难以融入社会群体。由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再加上同一个场合中不可能有多个中心,在交往中难免会出现更多的不应有的摩擦,摩擦多了也就渐渐导致彼此的不交往,不交往的话每个人还可以成为核心,这本身就成了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实际生活中这些优秀生往往喜欢独处,回到家也不愿出门,对其以后融入社会也增加了很多困难。

二、多措并举,全方位入手提升优秀生逆商心理教育

(一)心理教育首先需要从学生心理入手,摆正学生心态。初中生正好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形成时期,心理方面明显欠缺,正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引导的时候,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做好心理引导工作。

1、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长辈对孩子正确进行家庭教育,而不是一味的溺爱,不能只表扬不批评。父母在给孩子关爱的同时也要显示出家长的威严,上下学没必要亲自接送,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一块上下学,既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又可以建立伙伴关系;饭桌上要让孩子养成尊敬长辈的礼俗,将好吃的东西都给孩子吃其实就是惯孩子,应该让孩子学会替长辈着想,可以时不时的给家长盛饭,帮家长洗碗等;周末可以带孩子去外婆家,让孩子陪老人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假期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运动,和邻居家的小孩一块踢足球、打篮球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每位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方法要得当,不仅考虑当前,更多的还要考虑长远。

2、学校在基础课程教育的同时,要更多的注重心理教育。初中生在学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多,而且更多的教育是来自学校,需要学校对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做好心理引导工作。首先要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的心理引导教育课程,心理教育不能泛泛而论,要具有针对性,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多做观察,多和学生沟通,课堂上可以多让学生讨论自身的认识,教师再加上自己平时的观察结果,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心理引导;其次平时的任课教师对优秀学生不仅要关心其成绩,也要关心其平时生活,和学生进行内心交流,表面上也许学生不愿多说,但可以通过网络,网络交流是时下初中生的最爱,拉远了距离却拉近了内心,可以建一个班级的Q群,学生在群里发言就自由多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心理,也就能更好的知道该怎么去引导。

(二)实践出真知,从实践出发培养优秀生逆商。除了正常的心理教育,还需要更多的实际实践活动,能够更直观的给学生以感触,使其在面对挫折、逆境时不再手忙脚乱、心浮气躁,能够坦然面对。

1、组织学生参加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一种在野外尤其是在山区进行的主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战胜困难的意志力,使其明白“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的理念。这种拓展训练都是由专业机构组织的,通过爬山比赛、分组合作完成指定项目、感恩教育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明白很多东西,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做好笔记,写下自己的感触,拓展训练那两天是短暂的,但在脑中的影响是深远的。当然,拓展训练是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的,这需要学校与家长做好协商工作,自愿参加,家长一般都会支持的。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8)

另一方面在了解个别学生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班上的基本情况,对班干部与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学风班风、师生关系、当前存在的问题都要掌握。对好的方面要及时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了解研究学生的方法是通过观察、谈话、研究书面材料、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通过和学生的频繁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的交谈,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研究学生的档案,学生的自己介绍、学生在新学期的打算,以及调查科任老师,进行家访,都是了解研究学生的很好手段,这样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全面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就是对学生要有爱心,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乐学生所乐,忧学生所忧。耐心教育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重视师生感情的培养。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要威风,使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力争做到既严肃、又活泼,既庄严、又亲切,使学生尊重你,又愿意接近你。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密切,就是爱的体现。有爱才有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建立良好班风的前提,是建立良好学风的保证。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建党__周年”等重大事件,召开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进行校史教育。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重点学校,通过校史教育,帮助新生认识新环境,增强他们作为我校学生的光荣感,增强自信心。

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举行“读书与做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明确学生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握主动性,增强竞争意识,为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思想基础。

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朝气蓬勃的班集体是全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建立文明班级,其次是培养积极分子,选拔班干部,形成集体的核心力量。再次是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通过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班风。每一个学生都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力争为集体争荣誉。在开学初的军训汇操表演中,在学校举行的广播操比赛中,在校运会上,我班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进行纪律教育。教育学生严守学校纪律。组织学生认识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十点要求》,以及《文明班评比条件》使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纪律观念,不迟到不早退,集会、课间操做到快、静、齐,上课、自习课纪律良好,及时打扫好室内处卫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本班连续几个月被评为文明班。

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努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独力性,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友善地对待别人。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

学习是学生的中心任务。对初中新生进行各种常规教育,其中学习常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初一的新生一般还保持小学时的一切做法,不具备初中生应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一般不会做笔记,不能围绕教师的教学积极思考。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只完成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往往认为不是作业。不会平衡各科的学习,顾了这头丢了那头,等等。

针对学生上述种种情况,班主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去进行教育。

首先是要作好课前预习。由于时间有限,并不一定要求每门课都要课前预习。凡是课任老师要求预习的,一定要认真预习。或是自己感到困难、感到吃力的学科,也应先预习。因为预习就是超前学习,这样对一节新课的学习内容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效果会提高。

其次是要学会上课。做到专心听,认真记,仔细看,勤思考,多练习。专心听就是凡是自己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主课、副课都一样要求专心听讲。关键在于懂得抓住重点,合理分配注意力。认真记,不仅要记下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还要记下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或者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地方。仔细看,就是要认真阅读指定的章节或段落。勤思考,是说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发言,促进思考。多练习就是课内练习主动迅速完成,不拖拉、不延误。口头练习也要努力抓紧完成。

再次是要完成课后任务。要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各门新课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虽然是“软任务”,教师不可能每天能检查每个人,但它却是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求学生每天、每门学科要力求做到。要及时、认真、独立完成书面笔头作业。杜绝抄袭作业、拖拉不交现象,对有这种思想和作法的学生,严肃批评教育,直至改正为止。

除此之外,还教学生如何安排好学习时间和设计科学的学习计划。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9)

二、抓住有利时机,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一个人的事业、生活一帆风顺,芝麻开花——节节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上第一节课时,我就宣读了地理课的要求。在此后的地理课上,我不仅重视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表扬表现良好的同学,而对表现比较差的同学进行惩戒教育,树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表扬或惩戒,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崇高理想

理想是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培养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用崇高的理想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地理教师责无旁贷。在地理课上,我经常用张海迪等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逐步形成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奉献社会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同时引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课堂教学中,名人的先进事迹和名人名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学生的未来保驾护航。

四、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

生命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实质还是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例如,在学习《西北地区》时,学生先了解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概况:位于西北内陆,山脉众多;我见机提出问题“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位于西北内陆,又有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比较干旱;”接着我又提出问题“这样的气候对河流、植被有哪些影响?”学生回答:“由于降水少,河流、湖泊数量少、水量小;自东向西随着降水的减少,植被由草原演变为荒漠草原、荒漠;”最后我又提出问题:“这样的气候和河流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由于降水少,农业多分布在地表水相对丰富的地方,如山麓、塔里木河沿岸,发展绿洲农业”。

又如:在学习《青藏地区》时,引导学生按照上节课的学习,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对本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可推出很多:一、可推出本地区气温低、多冰川,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二可推出本地区冬寒夏凉,无霜期短,所以热量条件差,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种植青稞,饲养牦牛等;三可推出本地区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四可推出本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由三、四可推出本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高。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层层推进的分析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真正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生命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实质还是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懂得了礼貌待人的重要性,逐步学会了与人交往,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10)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脚步的逐渐加快,我们的教育怎么才能培养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的人才,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目前的初中基础教育以及新课标才要求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放到重要位置。那么,什么是人文素质呢?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治根于心,其声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是人们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而学生应该具有的人文素质是从全面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甚至整个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能够使学生正确的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之中的关系,并且不停的追求自身人文品质的完美。

一、为什么要进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未来社会需要具有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实验设想》中提出的未来人才素质目标是:具有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感;奋斗与实干精神;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意志;工作的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善于解决问题、捕捉信息的初步能力;珍惜时间与注重效率的观念;健康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21世纪里充满了各种形式的竞争,而竞争的最根本条件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素质的好坏取决于教育。作为最基本的最核心的语文教育,应该要放眼于市场的长远利益,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以便适应社会对于素质人才的需求,更适应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

2、学生初中阶段需要受到人文素质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人格素质逐渐形成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渐形成,他们性格的可塑性很强,接受能力也很强,正是急需人文素质滋养的好时期,初中语文教育也正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其“载守明理、表情达意、文道统一”的优势,就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整个初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是无法想象的。

3、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育要体现人文思想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就提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争论的探索的结果。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只是提出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言文字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我们不反对这是错误的,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对人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具有人文思想的文学作品,能够影响学生,激励学生,改变学生的观念,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初中语文教育应该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只有二者共同进步时,才能说我们进行了真正的语文教育。

总之,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学生、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所以,初中教育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初中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优势

1、语文教育开发了语文学习资源,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条件。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人文学科,包括各种各样的语文学习资源。初中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给学生讲一些我们生活中的的实例,真正的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统一在一起。课外的很多人文资源都比较直接,教师可以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语文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初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断的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长处,适当的给以鼓励和肯定,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辅以人文知识的学习,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基础。

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性格特点,给学生留下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理解、关心他们,创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发展,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初中语文教师能注重学生人格的形成,并在形成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

语文教师不仅要能教书育人,还要能在自己的课程之外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也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初中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用宽容和感动帮助他们养成正确人格,有助于更加完善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其中就包括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提到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结合我国丰富的人文知识,加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了解,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初中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项具有进步意义的工作,将语文的实用性和文化性结合在一起,开拓了教育的事业,为学生以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雪恩.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2011年

初中生教育论文篇(11)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对于农村初中生物的教学可说困难重重;从师资力量薄弱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力度来看,急需增强师资力量和加强教育管理,使之促进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从现行的教育体制来看,生物学主要考虑的是高中生物,迫于高中生物有高考的压力,相关部门和学生们几乎很少顾及初中生物,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生物学科,要教好学生,的确要克服很多障碍,希望还是有的。先从学生说起,思想上加以引导,他们眼中的初中生物是门“副科”必须花力气克服掉,任课教师自己先行一步,从备课到上好每一课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本文就摘其笔者多年来教学的积累与生物教学成功的曙光来说,向大家谈及有关生物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一、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挖掘生物实验教学可行性的潜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思维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陈旧的教学模式将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机械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的余地,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起来教育学论文教育学论文,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需要各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尝试。在讲述《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这一节的内容中,文中的难点是是消化酶概念的理解,我要求我的学生仿照课本上的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用圆规和剪刀做出了消化酶图模型,并且在上面标注消化酶和大分子物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乐中学,学中乐”。在如讲述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改变,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静止的,实际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指导学生做染色体模型,剪好两个大小性状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中间用图钉钉起来,这样可以活动,然后模仿课本中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从而是静止变成动态。另一个例子是讲解生物发育中的动物胚胎发育过程,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橡皮泥,课堂上仿照胚胎发育过程的各项变化进行训练操作,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争取农村教学的有限条件,发挥演示教具的立体化和动态化作用,为生物实验教学铺平道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好和热忱产生。”无数实践表明,立体感强、动态化好的教具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格式模板。例如,采用一张葫芦藓的挂图就不如采用一个纸制作的葫芦藓立体模型生动。再如,采用蝗虫头部形态结构图就不如采用活动的蝗虫头部形态结构的分层挂图,或活动的明胶片等教具的教学效果好。这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生物模型若据有高度的立体性,学生不仅可以看清并掌握它们的特点,而且可以动手装卸,进一步了解各器官的位置和仔细观察某些器官的内部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生物模型若具有动态的性质,能清晰的反映生物或其器官的运动原理,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实验教学内容要花功夫,立足教材,又要超越于教材。

在教学中,不把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上,教师要善于创新,更新和完善教材。要将教材与其它基础学科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与各类知识和前沿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补充、延伸、拓宽和重组,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教师在同一探究内容上给予学生不同的课题。如:在进行“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教学时,让学生尝试制作甜酒、面包、酸奶或泡菜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最后,生物实验也少不了挂图、模型演示的所发挥的作用。虽然,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学设施要次后些,演示实物时,由于实物较少教育学论文教育学论文,或因是活动,因而对其形态和内部结构不易清晰感知,但是只要做有心人,课前作充分准备,挂图还是好找,一些模型生物老师还是可以自制。因而在演示实物的同时,最好运用该实物的挂图、模型,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同一教学内容,如蝗虫、蜘蛛、沙蚕、蜈蚣等。而且还应与讲述、板书相结合,边演示、边讲述、边板书,用文字书写实物上有关生物学各结构名词术语,帮助学生观察,认识实物。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千万勿忘实验教学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在采取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上述几点要求外,教师还应该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参与生物功课学习时,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看、听、嗅、触、写等结合起来,激活教学,最大限度地强化信息,提高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成功的教学会引吭高歌,一路走好。

组稿人:何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