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跨文化沟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8 11:32:55

跨文化沟通论文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1)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文化所引起的冲突,以及如何合理避免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的解决方法,即将矛盾冲突变为互相适应文化,学会在倾听中了解文化差异,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原则,加强中外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进行文化整合与创新企业文化。

关键字:商务活动; 文化差异; 策略; 沟通

On Strategies of Dealing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Abstract

In the intercultural business activities, cultures exert a direct impact on every aspect.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are not only a kind of economic activities but a kind of cultural activities. The Chinese managers need to seek the foreign markets, suppliers,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joint-companies. At this time, businessmen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languages will communication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carefully about the impac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Meanwhile,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help our company adjust to not only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bu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finally win the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markets.

The essay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defini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e cultural barriers and conflicts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nd the strategies of dealing with the conflicts : change from conflicts to adaptation to the new culture, learn to know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istening,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build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each other, enhance cross-cultural train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anagers, create new culture of a company by integrating different cultures.

Acknowledgements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2)

跨文化沟通是指在不同的文化单元之间所发生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随着跨国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繁荣发展,经济生活中的跨文化沟通已成为必然。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是跨国企业管理的出发点,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必须了解跨国企业中文化的多样性和沟通障碍产生的根源,有效处理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以有效实现跨文化沟通。

一、跨文化沟通问题产生的根源

1.价值观差异带来认知风险的可能性。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接受某种特定的行为和存在,而拒绝与其相反的行为和存在的态度。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反映了民族性格的基础,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沟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即使在同一文化领域内,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在跨文化沟通中,由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双方的价值观迥然不同,因此造成了双方之间交流难度的加大,有时会使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当沟通双方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想法涉及到必须表明态度的价值观时,矛盾就会显现,沟通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沟通双方涉及到的价值观的兼容性较大,那么双方实现有效沟通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2.语言差异带来误解风险的可能性。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和思想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带来了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差别是将文化沟通与跨文化沟通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跨国企业中,不同语言的使用主体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常常因对语言沟通符号的误解,在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引发歧义,使企业中跨文化沟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3.“文化休克”带来感知风险的可能性。“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沟通中,由于多元文化背景致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而产生深度焦虑的情况。跨国企业中成员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母文化与异国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不和谐或相抵触,极易造成思想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由于文化的差异性,跨国企业中的人员在沟通时难免遭遇“文化休克”,而这必然导致跨文化管理沟通障碍的出现。

二、跨文化沟通的实现路径

1.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跨文化认同。价值观反应了人们普遍的思想态度,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助于跨国企业中员工的深度交流和理解,进而促成在心理,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不但构成了员工归属意识的思想基础,也将带来员工积极的自我开发以及发挥自我潜能的欲望。在落实了企业内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在共同价值观念的作用下,员工的自我教育热情也会被激发。

2.了解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冲突。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跨文化中的沟通障碍是不可完全消除的,因此,在面对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冲突时,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给人的心理带来不适的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选择逃避冲突,结果是冲突得不到解决,个人目标也得不到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交流双方不仅需要明确各自的文化特点,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特点,然后加以比较,以明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忌。通过学习加强自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增强化解文化冲突的能力。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要做到正视文化冲突,首先要找到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能够洞悉文化冲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在明确这些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方式和途径。

3.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沟通亲和力。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的淡化需建立在交流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互相尊重上。跨国企业如果没有经常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沟通,这种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将会越发难以解决。企业内部进行一些文化交流,比如节日聚会和文体活动等,都将有助于加强跨国企业中员工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疏导员工内心的冲突,因此,跨国企业应尽可能的鼓励员工参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的避免员工个人行为、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产生冲突。但是,文体娱乐活动不能代替思想教育的工作,要使企业中员工真正了解企业的文化,还要从员工自身入手,培养员工献身于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价值标准,通过企业有计划的内训,使企业文化被大多数员工理解和认同,形成一种自发的动力机制。

三、结论

多元的文化背景必然导致跨文化沟通的障碍,由于文化的根深蒂固,跨文化沟通障碍需要长时间的交流来消除,跨国企业要正确认识跨文化沟通障碍,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进行跨文化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跨国企业中的凝聚力,提高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亮,林西. 管理沟通理论发展综述[J]. 中南大学学报,2003,12.

[2]聂春玉. 论跨文化的管理与沟通[J]. 市场周刊,2007,4.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3)

21世纪人们正逐渐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事实,现代组织正通过一些方式来反映这一事实,包括雇员、顾客、股票持有者、和所有人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经理们,并且正被日益突出的全球贸易、旅游和大量人口迁移所推动,因此全球经理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驾驭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以适应战略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需要,文化多样性的成本和收益被清楚的阐明和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多样性的收益远远的大于其成本。在本文中,试图阐述在文化多样性管理和在21世纪全球经济背景下的全球管理中的关键因素(指标)。

一、 全球化时代中的文化多样性管理概述

全球管理中的文化多样性管理包括创造和保持一个环境以鼓励个人去达到他的诛求组织目标全部潜力的过程(Jenner,1994;Thomas,1994)。另外文化多样性管理中的文化多样性管理主要包括培养特殊技能、创造政策

制定法规以使所有人都能从文化多样性背景中受益,这离开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管理是不可行的。一般而言,沟通是一个组织有效运行的关键,就像Thayer (1990)说过的一样:“没有沟通,组织中的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完成,组织中的任何事情都依赖于沟通”。

调查显示经理们每天大约花费70%~80%的时间在工作地点进行沟通(Harris & Vloran,1991;Putnis et al.,1996),这包括写、说和听,事实上,所有的商业都归根于交易,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理们如何更好的了解彼此,因此交流沟通加强了所有的经理职能,有效沟通对于在文化多样性工作地点保持和提高组织运行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

二、 文化多样性管理的实证研究

国家研究显示,大多数的国内和跨国公司显示出来的文化多样性是在澳大利亚主导下进行的,突显了管理沟通和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管理的不同观点,经理们一致认为管理沟通能力包括跨文化交流,是所有经理职能有效运行的核心,比如计划、工作地点交流、招聘/晋升、就职、培训、监管、劳资关系、管理变革、顾客服务、财政管理和组织内的市场营销,然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不同观点是通过被调查的经理们表达出来的。

经理们对于跨文化沟通能力详细检验后发现很多观点:比如,对跨文化沟通中经理的能力认识有明显不同的观点;并且一般来讲,文化多样性的管理和他们如何完成11项经历职能的期望有关,虽然文化多样性只是组织研究的劳动力、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核心价值观或大多数组织主流的道德文化反映出来的文化多样性没有什么价值。

总体上来讲,参加此次研究的澳大利亚经理们对于跨文化管理有一个有限的理解,就像Hofstede(1980,1991)观念上理解一样,在心理学理论中对于心里适应过程的短期停留着比如国际访问学者,就像Bocher(1981, 1982),Brislin(1981,1993),Harris和Moran(1979),Lysgaard(1955),Oberg(1960),.Searle和Ward(1990),Ward和Kennedy(1996)所发展的,就像Gudykunst(1983,1986)。这些经理们不熟悉跨文化交流能力中一些特殊知识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知识如何被应用到文化多样性的工作环境中,经理们对于跨文化交流知识的明显差距可也用来说明经理们在组织中面临文化多样性是遇到的大量挑战,经理们如何表达如此挑战比如处理不同文化差异、文化困难、性别地位冲突以及宗教差异,一些经理们视雇员的不同文化背景为巨大挑战;另外一些经理通过观察到的因为到的标准集中在一个部门反应出来的问题来表达文化的固定模式。

三、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主要指标和模型

当澳大利亚国家管理的研究和现行的当代跨文化沟通能力这现存的文化相对比,一般来讲,在文化多样性的管理中,下面的关于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式是概念上的。在表1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新模型中,关键的指标已经从相关的国内研究发现中提升,另外每个指标趋向与国际文化相一致。当然,下列的一系列关键指标已经被发展到能够体现和突显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显著指标,尤其是对于那些参与全球文化多样性管理的经理们。因此下面给出了一系列被调查者和参与此次国内研究的参与者精选和鉴别出来的关键指标,因此在澳大利亚组织环境下文化多样性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以及对于参与文化多样性的全球管理有一般的适应性。

四、 全球管理中文化多样性管理的模型以及跨文化管理的具体指标

最后,基于一系列文化管理和同时在澳大利亚进行的调查研究,本文已经合成了一个新的用于管理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多样性管理模型(全球管理侧重于跨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这个用于全球管理的文化多样性管理新模型包括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11项指标,用于11项经理职能,在表2中表现出来。

为了更好地介绍这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管理的最佳习惯的形式,以适应跨全球的经理人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需要,有必要形成一个团体文化不仅是支持文化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去庆祝和重视文化多样性,像麦克莱思和马歇尔引用穆林斯所说:“公司文化是一个公司有效运行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一旦融入组织成为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部分,管理的职责就是教导劳动力意识到在系统性和一系列行为中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管理职员们必须根据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型中的关键因素,管理层职员需要进行培训来发展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管理政策和制度需要被改善以融合跨文化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文化多样性管理主要是关于创造和掌握一个公司文化,用系统的方式掌握基本的价值观和文化多样性劳动力组织工作方法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鲍升华.论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管理科学,2004,(1):10-13.

2. 唐炎钊,陆玮.国外跨文化管理研究及启示.管理现代化,2005,(5):25-26.

3. George Benston, Paul Ir- vine, Jim Rosenfeld, and Joseph F.Sinkey, JR.Bank Capital St- ructure, Regulatory Capital, and Securities Innovations.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3,(35):301-322.

4. 陈剑平,徐伟军.跨文化沟通与管理浅析.经济论坛,2005,(13):111-113.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74-03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会将75%以上的时间花在沟通上,沟通问题在现代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实现良好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任何管理活动,从对象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与物的管理,二是人与人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效率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技术过程,而是与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人与人的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沟通。那么,何为管理沟通?沟通者为了某一目的,运用一定的策略和手段,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取得客体相应的反映和反馈的整个过程称为管理沟通[1]。而跨文化管理沟通强调的是沟通者和沟通客体都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他们要共享信息,这使得沟通之间传递信息、理解信息、反馈信息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开放性加强,人力资源在国内跨地域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在经济比较发达、比较开放的城市中,多元地域文化融合的机会更多。地方高校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方言的人,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教职员工有自己的文化认知、语言表达方式、性格特点和价值观。高校管理者与教师或者管理者之间常常因语言文化不同导致工作中出现意见甚至激烈冲突。国内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推行,使得高校管理部门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工作内容和使命,管理人员的沟通职能也被赋予更多更高的要求,而沟通障碍问题是高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通病,因此,探求有效的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方法势在必行。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溯源

管理沟通学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理论在信息经济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理论。它萌芽于20世纪初,从企业实际管理研究发展而来, 20世纪80年代取得深入发展。对它最早研究的学者是亨利・法约尔,之后梅奥、申农、维纳、巴纳德等也都对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管理沟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稚嫩,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此才开始真正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有效的沟通》之后,相关译著和专著陆续出现,如《管理沟通》(康青等,2009)、《管理沟通》(王怀明等,2007)、《管理沟通》(苏勇等,2005)等。跨文化管理沟通是管理沟通学理论的一部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发展,跨文化沟通问题越来越多,带动了一大批学者开始专注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研究。美国人较早地掀起了跨文化管理沟通研究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在总结和介绍国外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开展了大量研究。例如,《跨文化管理》(胡军,1995)全面介绍了跨文化管理理论,朱筠笙(2000)、马春光(2004)、陈晓萍(2005)等人深入研究跨国公司中的诸多中西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2]。

纵观国内外关于跨文化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发现,学者们着眼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着眼于跨国企业的管理研究居多,研究的关注点是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员工有效沟通,从而达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本文是基于国家内部的语言文化差异性,对高校管理中因不同语言文化交互作用导致的沟通障碍进行分析研究。

二、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特点

高校管理沟通指的是高校为了达成各种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各类管理信息交流的行为过程。高校各类管理过程如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都离不开沟通。通过沟通交流使得全校人员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协调步伐、共同实现学校学院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相比,高校管理者和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管理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文化差异性

首先,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存在文化差异性。高校教师文化层次高、知识水平高,是“文化人”。“文化人”一般来讲性格具有多样性、对事对物都会趋于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趋于批判性思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比较感性,但有时也未必能站在学校学院发展的大局上考虑问题。这与高校管理工作中崇尚制度化、数字化、量化标准有矛盾冲突,高校管理需要制度化,同时又需要人性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矛盾在这个差异性中常常被激化。其次,地域文化因素给教职员工带来的沟通差异。每个地域都蕴含着独特的人文气息,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教育特点等所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性格特点都会在沟通者身上有所体现。同时,需要注意社会大文化背景对教职员工的影响。高校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对社会发展变化特别敏感,各类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在校园中都会很快表现出来,这些都使得高校的管理沟通具有强烈的文化差异性特点。

(二)学术性

高校是学术和知识的聚集之地,沟通对象、沟通内容都带有学术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总是围绕学术知识开展各类沟通。不难发现,与知识分子的沟通有别于一般的沟通。“学术”在高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是高水平大学的立校之本,这点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高校因学术能力突出而被提拔的现象比比皆是,双肩挑的干部也不在少数,另外还有相当多的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院士等高级知识分子。高校的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学者参与治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这无疑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受语言的影响

语言是实现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手段,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是达成预期沟通效果的重要保障。高校的教师、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方言区地域,语言的差异性对管理沟通的影响更大。高校师生在社会中是一个文明程度和综合素养较高的群体,但在现实中,高校师生的语言表达不规范现象极为常见,教职工常存在语音不标准、方言词汇滥用、语调表达不当等现象,导致开会时大家听不明白,上传下达中信息失真或遗漏等,这些在管理沟通上形成比较大的沟通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紧密结合。语言上的差异性体现出说话者不同的“圈子”文化。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以能说一口上海话、广东话、浙江话而自豪,而一些本地域的教职员工也总喜欢用本地话来交流沟通,以显示其身份信息。他们以各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表达自己的本土文化。能讲同一个方言,说明大家是属于同一个“圈子”的。这种“圈子”语言文化也给高校管理沟通带来一定的沟通障碍。

(四)组织松散性

高校管理部门与企业组织不同,他们之间虽互相联系却又相对独立,马奇(James G.March)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松散联接”的系统,其内部存在着“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管理者有相当程度的自与独立性,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各职能部门和学院之间更多地存在着分隔与断裂。有时因某职能部门不断改革创新,下达各项任务指标,导致二级学院管理者疲于应付,未能配合默契。与此同时,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展,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组织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这种扩展不仅增加了信息的数量,还增加了信息传递的路线长度和渠道数量,沟通中信息易失真。从教师方面看,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不同,具有更大的松散性和自由度。教师上课安排自由、科学研究自由、上课以外的时间大部分都可以由自己支配使用。教师所在的学院系所的高度专业化也削弱了大学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一致性,弱化了一般组织所具有的超强秩序的结构[3]。组织松散性导致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存在较多沟通障碍。

三、高校实现有效跨文化管理沟通的对策

从上述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信息沟通效率低下、信息沟通障碍阻碍信息传递或曲解了信息内容等问题。这可能来自于信息发送者,也可能来自于信息接受者,也有来自于环境的因素。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沟通,高校管理者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管理者要具备较强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管理者的主观思想、文化水平、工作经验、思维能力等因素对沟通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跨文化管理沟通理论中,我国的沟通文化属于高情境文化,是一种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沟通者之间不太喜欢用直接、明了的语言完成沟通过程,所以管理者常常要综合考虑很多外在信息去“意会”和“揣摩”沟通对象。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高校管理者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对不同文化有识别和判断能力。在具体交际中能够注意获取对方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地域、宗教、学科专业、职务、喜好等,敏锐捕捉到沟通对方的心理态度是积极的、中性的还是消极的。其次,从心理管理学来看,需要管理者掌握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管理对象的认知方式和潜在要求,遵循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有效地沟通交流。

(二)管理者要了解管理对象的需要和动机,选择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沟通过程中,管理者敏锐捕捉到对方的心理信息和文化信息以后,能快速把对方需要的和自己所能提供的结合起来考虑,了解对方“要什么”和自己能“给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努力实现建设性管理沟通。所谓建设性管理沟通,是指在不损害,甚至在改善和巩固人际关系的前提下的确切、诚实的管理沟通方式。简单地说,建设性管理沟通既能解决目标问题,又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沟通效果的成败。针对不同的人可以选择运用不同的语言沟通方式,有的可能用电话沟通或网络沟通就可以解决,有的则需要坐下来面谈分析、了解和交流,有的则可以选择书信、邮件等方式谨慎沟通。针对不同的沟通范围,如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沟通模式。当然,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沟通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网络沟通方式因其沟通便利、节约成本、互动性高等特点成为高校办公室管理的新宠,如网络聊天工具、网络短信发送平台、电子邮件等。

(三)管理者要妥善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高校具有独特的学术性特点,管理者在强调“学术”重要性的同时,也需要妥善处理好“学术立校”、“教授治学”理念与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如何权衡取舍的问题,否则会导致沟通障碍,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沟通要注重管理的灵活性和人文性,而一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往往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世方面充满个性和创新性,因此,在管理沟通中可能会与管理者产生矛盾,往往体现在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冲突上。高校在大力崇尚学术、追求学术的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服务学术,也要妥善处理管理者和学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者在学术上的权力,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行政力量做好学者资源的调配和安排工作。在制度化前提下,使学者的知识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管理者要做好管理沟通的有效控制

控制是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的职能,跨文化管理沟通中的控制活动就是确保沟通目的的实现,对沟通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调整的一系列活动。高校管理者除了主观上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要提高认识,加强沟通,减少知识结构差距的障碍,减少信息传递失真等现象外,在客观环境因素上要做好管理沟通的有效性控制活动。比如,要构建平等快捷的多样化沟通平台,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减少信息输送的环节。另外,必须有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反馈形式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如设置内部意见箱、不定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非正式谈话等,实现良好稳定的沟通反馈模式。反馈不应是简单的对与错、失败或成功,而应是核实沟通对象是否真正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通过对沟通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管理者能够准确及时获得沟通对象反馈的相关信息,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和分析,不断调整和创新管理工作的方法。

高校要建立“开放”、“包容”、“自由”的校园语言文化氛围。面对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语言文化,高校要传承优秀语言文化,创造新鲜文化内容,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内化”过程。从语言上来看,高校要继续普及和推广普通话,进一步丰富和建设推普工作的内涵,通过在校园内组织各类丰富生动的语言文字活动或者举办语言类讲座逐渐减少教职员工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消除“圈子”文化现象。在管理沟通方式上尽量采用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使沟通过程既有信息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又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持久性;对各类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高校要积极找到各种差异性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发挥各自的优势,缩小差异,让校园中的个人文化、地域文化、群体文化逐渐从属于校园主流文化,产生文化协同效应。高校管理部门或者校工会可以组织文体活动消除人际交往隔膜,尤其针对新入校的教职工,还可以几个部门或学院联谊开展活动,或不定期面向全校师生举办有关地域文化差异比较的讲座,进一步促进了解,增进彼此友谊。通过各类活动消除部分教师因对管理模式和主流文化不了解导致与学校整体发展思路格格不入的现象,努力减少在日常管理中发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沟通障碍问题。

五味沟通谓之“和”,五音沟通谓之“谐”,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管理者开展积极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沟通。总而言之,良好的管理沟通对提高管理工作总体绩效作用甚大,管理者要善于倾听、鼓励和换位思考,积极实现建设性沟通,努力做到四多四少:即爱多厌少,表扬多批评少,关心多冷落少,理解多偏见少。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清除和避免跨文化管理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魏江,严进.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M].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0.

[2]晏雄.基于文化维度视角的跨文化管理理论述评[J].消

费导刊,2008,(3).

[3]陈运超.现代大学管理沟通的本质特征[J].重庆工商大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5)

二、民族地区校长和教师跨文化沟通障碍

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从一种文化中传来的信息,总是按照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由这种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方式加以解读,如果这种信息在不同的文化中赋予不同的意义,且没有被沟通双方所理解和意识时,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就产生了。笔者认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校长和教师在进行沟通时存在着跨文化沟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

在民族地区的学校里,如果校长和教师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他们必然就会有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心态系统、世界观,这必将使他们对同一事物感知有所不同,在沟通的过程中的“编码”和“破译”就会产生偏差,跨文化沟通障碍由此产生。

2.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因人而异,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其差异就更大。世界各种文化群体既有人类所共有的思维规律,也有在自己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特色的考虑问题、认识事物的习惯方式和方法。在跨文化沟通中,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基于这样的认识常使跨文化沟通难以顺利的进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校长和教师在在进行沟通时,校长(或教师)由一种思维方式组织起来的一套语言信息发出后,教师(或校长)以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去破译和重新组织,就可能会发生歧义或误解,在跨文化沟通时就有可能产生障碍。

3.刻板印象

在跨文化沟通中,经常会因为沟通双方刻板印象的存在,不是具体分析某一个人的特征,而是用某一文化群体共同的特征来分析沟通者的行为特征。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对某个民族这样的评论××族能歌善舞,××族性格豪爽,这样的结论虽然有利于加速信息的加工过程,但是它往往会导致过分简单化、偏见。这种因为刻板印象而导致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简化,有时可以有效提高沟通的效率,但是刻板印象常常是僵化的,难以改变的,往往容易造成沟通失误,造成对别人传达信息的误解,导致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产生。

三、消除民族地区校长和教师跨文化沟通障碍的对策

1.注重文化分析

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许多障碍都是由于对自己沟通对象的文化缺乏了解和认识,为了避免无效沟通或沟通误解,就需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注重文化分析,这是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基础。这就要求民族地区的校长和教师首先对自己的沟通对象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查,对学校存在的两种或多种文化进行分析,找出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探究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在对不同文化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沟通,可以增强理解和合作,减少误解和冲突,最大限度的消除跨文化沟通障碍,为学校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要有正确的文化态度

民族地区的校长和教师在沟通时应该要具有正确的文化态度,这是决定跨文化沟通是否有效的关键。如果校长和教师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往往会因为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影响学校的人际关系,拉大彼此之间的人际距离,影响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从而带来管理上的困难。正确的文化态度主要包括:(1)在态度上要保持积极的沟通心态,既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又对对方的文化给予充分的尊重。(2)文化上做到求同存异。民族地区的校长和教师应该认识到,只要存在跨文化沟通,那么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就必然是客观存在的,校长和教师都一方面应该正视文化间差异的存在,对他方的文化给予足够的认识、理解、承认和尊重,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学校里存在的不同文化的共同点。在文化上做到求同存异,承认并且做到沟通双方文化的地位是平等的。(3)在思想上要消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或许并不是校长和教师主观上的故意,在沟通时很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引起校长和教师的关注,也就是说在沟通时尽可能的做到客观公正的看待沟通对象的文化。

3.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消除跨文化沟通障碍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校长应有目的地针对学校存在的多元文化进行文化背景、文化认识、文化差异性、文化特质、文化本质、文化敏感性、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处理跨文化冲突的技巧、地区环境模拟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和校长能够了解彼此的文化,提高对对方文化属性及环境的自觉和自知,提高对对方文化在知识和情感上的反应能力,尽量避免由于缺乏跨文化知识的缺乏而产生的沟通障碍。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15-02

语言是交际的一种主要模式,文化建构交际的环境,交际需要使用语言来表达信息。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密切关系被Hall总结为“交际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交际”(Hall,2010:169)。外语教学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通过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

1 理论基础

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论以Abraham H. Maslow(1968)的需要层次论为基础,认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人性、培育出完美的人(张庆宗,2011:12-19)。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外语教师通过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以期形成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格。

1.2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Piaget的图式(schema)理论提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的一个建构过程。在Piaget看来,学习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徐刚:2008)。在众多图式类型中,文化图式的建立对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文化图式创建协作,交流反馈,最终达到意义建构。

2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研究,笔者对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沟通能力调查和结果分析。随机选取了非英语专业的80名大二学生在课余和晚自习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和文化测试,采取不记名方式,发放学生问卷和测试各80份,问卷全部回收;测试回收78份,回收率为97.5%。随机选取了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6名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放教师问卷6份,全部回收,教师访谈均有记录。调查结束后对问卷和测试及时回收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总的看来,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了对文化及文化教学的喜爱,认可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但学生对于文化方面的学习动机不强,教师对于语言教学太过于侧重,这些问题,都导致难以顺利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1)从学生方面来看,虽然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比较感兴趣,但学生过于侧重对四、六级考试的准备,用来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相对较少,英语学习被作为单纯提高考试分数的工具(即工具型学习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认为英语学习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提升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即综合型学习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普遍薄弱。

(2)从教师方面分析,部分教师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比较片面,忽略了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虽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兴趣浓厚,肯定了文化教学的意义,但部分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理解也不够全面、深入,他们的认识与文化教学所追求的学习者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提高的目标还有差距;为了满足应试的需要,部分教师过于侧重语言教学,缺乏系统的文化教学培训,导致教师的教学手法过于单一、内容枯燥、与文化教学衔接不自然等问题。

但英语学习的本身具备了跨文化的特性,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跨文化交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3 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等,拓宽提升文化素养的渠道;在教学目标和方法设计上,必须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合考虑,挖掘文化渗透的因素,营造课堂文化感知的氛围,创设学生跨文化交际和沟通的机会;多布置任务型活动,满足学生自我建构文化图式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learner autonomy);教师之间也应加强文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交流、讨论;将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内容整合到测试和评价中去,进行多元化教育评价。

3.1 用文化旁白法加强词汇、语法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文化旁白是指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加入相应的文化内容介绍,并组织同学们就该文化知识进行讨论。文化渗透则是指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把除了有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词汇,以及具有目的语文化特征的习语、俗语、成语和句法、篇章结构、文体风格等语言项目提取出来,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自特征及异同所在,从而更好的掌握及了解目的语文化(胡文仲、高一虹,1997:201)。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文化信息的积淀。语法使语言输入更系统化、更易于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词汇和语法浅层次的介绍上,还应该讲解其中包含的文化内容,通过用文化旁白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将目的语中的文化点与本国语言进行对比,创设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机会。

3.2 用语用对比分析法比较口语和听力中的语用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语境、语用的了解程度不够而导致的会话含义误解不在少数。许多学生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没有掌握英语中一些词语的社会意义和语用规则。人们普遍认为,由于语言上的不通所造成的误解和问题可以很快得到消除和解决,而在跨文化交际与沟通方面所犯的错误,则会在长时间内给交际的双方造成很深的心理隔阂,从而大大影响双边的合作和交往(潘亚玲,2006:359)。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顺利交流的能力,由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转向交际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如何使他们能恰当地(appropriately)、有效地(effectively)使用英语,是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自然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口语和听力材料中关于文化方面的素材很多,教师应有意识地用语用对比的方法,提高学习者的会话含意理解能力,跨越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障碍,帮助学习者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3.3 用活动教学法融入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内容

活动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个分支,是从学生课堂活动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教学计划应使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活动教学法中的“活动”,包括教学大纲的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充分运用网络和媒体资源,通过利用视频来介绍文化背景;或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推动教学气氛,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到大学英语精读第1册第8单元Reading Passage“An English Christmas”,针对该课文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希望通过中外节日的中英文表达方法和不同习俗的讲解,给学生制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讨论话题,创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自然互动,促进交流。教师可在网络媒体上准备好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中外节日庆祝视频,以及与课文内容配套的课件,在精心组织的课堂环节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还可以趁机介绍中西方节日背后的深层文化含义。然后,安排学生分成小组,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进行讨论,假定场景,组织对话,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短剧编排后,进行小组成果展示,以组为单位进行评分,选出最佳短剧,并给予奖励。

3.4 根据教学有效补充教材以外的文化教学内容

只利用教材作为文化教学的资源,范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文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在课前或课间,可指导学生观看具有文化内涵的视频或电影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化的氛围,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在课外,可推荐学生广泛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这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常用手段。其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内容与语言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恰当地将语言和文化并列理解。还可以介绍学生浏览一些传播现今西方流行文化的网站,与时事、世界、以及流行文化接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展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

4 结语

作为向导和组织者,教师不仅要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需不断学习外语学习理论、教学法,重视教学实践,采用多种文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教师肩负起身上的重任,将文化教学落到实处,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乃至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国际间的交流沟通开始逐渐增多,来自国际海内外的各国商务人士均开始相互进行频繁的商务交往。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中相关商务人士开始去往世界各国进行多种商务活动。在各种跨国商务活动中,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不同差异,影响了跨国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会直接导致跨国商务合作的失败。因此,尽快对这些跨文化沟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是帮助促进加强国际商务交流的有效方式。

一、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定义

跨文化沟通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或沟通行为,其特点在于双方文化背景存在文化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主体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接。全球各国之间存在着地域及种族的差异,因此,其整体文化也会存在着较大差异。在交流沟通中,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可能会造成双方之间的交流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形出现。跨文化的沟通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相互之间的不同文化很难实现良好的融合对接。而对接则是正在交流沟通中的双方在同一个文化中感知到同种意义。将文化实现融合对接是双方之间能够获得同种认知的唯一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交流的双方之间互相理解,良好沟通。跨文化的沟通则是将两种及以上的文化进行完美对接。第二,跨文化沟通的整体成本与固有的传统型沟通相比要更为高昂。第三,在跨文化沟通的过程中,其大多数的交流时间是花费在沟通双方对于某个事物的整体认知上。第四,跨文化沟通由于地域、语言以及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功效率与原有的沟通方式相比要更低。

二、商务活动中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1.语言多样形成的沟通障碍。在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便是语言,语言不仅仅在文欢构成中占据着重大比例,而且还是文化的关键性载体。在跨国的商务活动中,语言在交流沟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沟通双方间使用的语言无法得到统一,那么商务活动中的沟通便无从下手,更加谈不上成功合作。但是当前的状况是,在各类跨国的商务活动中,仅仅是对语言本身进行熟悉掌握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需要重视了解的是语言中蕴涵的深刻文化。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们都会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及基本行为,如果不能对其中 存在的差异深入了解,在跨文化的沟通中便会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各个国家的商务人士的合作活动方式各不相同。日本人崇尚的是礼貌,在商务沟通中一般不会出现警告、威胁的情况;法国人的沟通风格较为直接,有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都会摆在明面上来谈,因此,警告类的语言较为常见。在跨国商务活动中,如果沟通双方对于彼此之间语言行为的各类差异不甚了解,那么势必会给良好的沟通合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跨国的商务活动的沟通中,由于各种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及碰撞自然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能够对其中的差异有所熟悉掌握,运用好自己的语言,便能更好地化解矛盾,进行恰当的意义表达。

2.风俗习惯的差异造成沟通掌握。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相沿久积而自发形成的习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没有正式的法律规定但在一定范围内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各国风俗习惯的差异通常会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的各方面。光是我国便有56个民族,那么全世界民族种类的数量庞大更是不用多说。不同的民族会有着其自身不同的风俗习惯,而其具有特色的习惯及传统会逐渐形成此民族人们的大部分行为与态度。不同民族间风俗习惯的差异同样也会对其在跨国商务活动中的行为造成一定影响,并在跨文化的商务沟通中形成障碍。中西商务人员对于客户的接待习惯各不相同。对于欧美人而言,所有人员在进行拜访之前均必须提前预约,如果在无预约的情况下擅自造访会给欧美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被认为是无教养之人。欧美人的接待预约习惯是面向所有事情所以对象的,不分私事或是公事以及事情的紧急程度。欧美人的习惯行为从中国这边来看便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在进行拜访时通常是随心而定,提前预约的情况很少出现。而被访主人更是会依照事情的情况及紧急程度来进行接待。无论主人当时在做些什么,都必须想办法抽空接待客人。如果手头上有着无法离开必须解决的紧急事件无法接待客人,主人也必须先致电给客户道歉,之后再亲自进行拜访,不然同样会在他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被当作无家教无礼貌的人。因此,在跨国的商务活动中,务必要对沟通合作方的独特风俗习惯进行熟悉掌握,以此帮助跨文化的商务沟通能够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争端,有效提高沟通合作的成功效率。

三、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有效方法

1.克服语言障碍,实现良好沟通。(1)聘请专业顾问。各类有意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公司企业都应在企业内部配备一个具有专业性的跨文化沟通顾问人员。具备专业能力的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顾问人员能够有效帮助正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双方发生冲突碰撞的机率降低。尤其是对于在国外已设置分部的企业公司而言,具备专业能力的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顾问人员的聘用更是重要且必须的。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顾问人员往往都熟悉掌握各种语言技巧,并且对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可能引起的矛盾冲突能够做到尽可能的避免不触碰。

(2)积极学习目标语言。在学习目标语言的过程中,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与成本代价都不小,如果企业还想将员工送至海外进行实践教育培训,则更加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将自身员工送至海外进行实践培训时,如果员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语言及技术的双重学习提升,那么这种做法则是能够获得良好效益的。但是就算是如此,比较合理适当的语言学习方法还是进行一些语言训练班的举办并进行科学的培训。

2.讲究沟通技巧,有效避免误解。无论你是需要与哪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商务应酬,还是和文化多样化的群体一起共事,当你和他们交流时,都应该使用适当的技巧,并注意共性和差异、文化敏感性等问题。

对于跨文化的沟通技巧而言,应着重注意两个方面,即共性以及差异。对各国文化间的工序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商务人士更好地理解正在进行沟通中的对方对于自己的期望,从而促使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得以建立。而差异则是更加需要注意的一部分。在不同文化下成长的人其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各不相同,行为习惯也存在着诸多差异。对于语言方面的沟通的确是尤为重要,但只能说的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一个部分。有相关研究指出,在直面的交流沟通中,来源于语言的信息在四分之一以内,其余的信息均是通过其它形式进行传输。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的商务沟通时,应时刻注重文化的共性以及差异。

四、结语

现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企业公司间的沟通合作也逐渐增多。在此过程中,加强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商务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跨文化的商务沟通中,依旧存在着些许障碍及限制,找寻到克服障碍的有效方法能够帮助跨文化的沟通更好地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世界经济的科学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潇.论商务谈判中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2010(07):279.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8)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活动日趋频繁,国际商务谈判与日俱增。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满足某一需要,彼此通过信息交流、磋商协议来达成交易目的的过程。成功的商务谈判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进一步的发展。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不同国家的谈判参与者就共同和冲突的利益进行磋商。双方既有合作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谈判的任何一方在与对方合作的同时,都力图赢得最大利益。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因素很多,如国际经济因素、政治环境、法律的多元化及文化等,而文化因素是最难以把握的。它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在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民族或群体的显著特征。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冲突,从而导致谈判的中断甚至失败。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差异障碍,谈判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是由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先提出的。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在我国,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主要集中或局限于语言教学界(胡文仲等,1997:50),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试图通过不同文化在沟通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差异的比较来分析跨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并从跨文化角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沟通方式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布农认为,沟通“是将观念或思想由一个人传送到另一个人的程序,或者是个人自身内的传递,其目的是使接受沟通的人获得思想上的了解。”沟通可以定义为通过信息进行的社会相互作用。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决定着文化,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胡壮麟,2001)。即使是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讲话者之间也有约10%~20%的信息被误解或听错了,那么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用外语或第二语言沟通时,误解或听错的比例将会急剧上升。因此跨文化的国际商务谈判总是面临着语言障碍。

除了语言之外,谈判者还可以使用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指的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Samorar et al, 1981)。有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沟通中,那些来自语言文字的信息不会超过35%,有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形式传送的(刘建明,2006)。有时后者比前者更具有说服力。非言语沟通的主要方式有手势、身势、眼神、面部表情、服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等。这些不像语言和文字那样具有明确符号和意义,很容易产生误解,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非言语沟通方式。文化人类学家霍尔将世界文化分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并用此理论来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际行为(Hall,1976:85~103)。根据这一分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是典型的低语境国家。西方国家的谈判者推崇以明确、坦率、直接的方式沟通。而我国则是高语境国家的代表。在这种高语境文化中,非言语沟通是传递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要理解话语的含义,则领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是必要的。因此文化的差异会导致非言语沟通方式的巨大差异,甚至同样的动作传达了截然相反的信息。例如,中国人常用沉默表示同意,而美国人则将沉默理解为拒绝。中国人觉得尴尬无奈时会用“笑”来表示,而美国人是无论如何也没法理解的。绝大多数的国家是用点头来表示赞成,而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则以摇头表示赞成,这在中国简直不可理喻。由此可见非言语沟通也会给国际商务谈判带来障碍。

二、思维方式

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思维是谈判的原动力。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的谈判者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以中文为母语的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在使用语言交流思想时,其表达方式、说理方法、交际风格无不奉行各自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理念。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笼统到具体。他们喜欢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习惯将对象的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考虑。而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由于受线形思维和分析思维方式的影响,最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具体胜过整体。他们的思维过程是从具体事实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得出结论性的东西。由于谈判者思维方式的差异,他们在谈判过程中就会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中国人谈判时首先就合同双方共同遵守的总体性原则和共同利益展开讨论,并避免在谈判起始阶段讨论细节问题。不存在明显的先后次序,只有到谈判的最后阶段,才会在所有问题上做出让步,从而达成整体协议。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人并不先从整体入手,而是更注重细节 。因此,遇到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他们常常将整个谈判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依次解决,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推理方式,凭借事实,以理服人,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做些让步与妥协,从而解决问题。所以最后的协议就是许多小协议的总和。这些都是不同思维方式的显性体现。

三、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胡文仲,2003),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的文化中,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特德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归纳成东西方文化价值差异的重要维度(关世杰,1995:156)。笔者就这一维度来深入地分析价值观念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中国人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孕育下具有的社会等级观念使得中国人比较强调集体的责任,强调个人的权力,即“集权”。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中方谈判人员通常比美方要多,其行政级别也较美方复杂,甚至真正的决策者并不是谈判组成员。每一阶段的谈判结果必须向上级报告,上级领导需要一段时间审批再拿出意见传达给谈判组成员。这种决策机制是西方谈判者往往不能理解的。因此,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注重个人所属的群体,而群体又是由某个领导为代表,领导即是权威,最后的决策由领导来做。即众人谈判,一人拍板的现象。而西方人比较强调集体的权力,即“分权”,强调个人的责任。西方人表面看来是一两个人物,而他们身后却往往有一个高效而灵活的智囊团或决策机构。决策机构赋予谈判者个体以相应的权限,智囊团辅助其应对谈判中的复杂问题。西方人认为,责任、权力和精确的信息紧密相连,并且必须由个人掌握。每个人应该在上级领导下,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讲究效率,完成既定目标,解决实际问题。

四、跨文化国际商务谈判的对策

首先,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培养和加强谈判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带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它更多的是一门应用性的、‘形而下’的学科。它有着操作性强、实证价值高、实用意义大的优点。”(高一虹,2000:187)的确,跨文化交际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可以应用于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谈判是一种属于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感情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谈判;而且谈判过程涉及到了不同文化规范中未被意识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可能会削弱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跨文化谈判更加具有挑战性。除了基础的谈判技巧之外,理解文化差异并确定相应的技巧非常重要。此外,有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外,更为重要的是容忍和宽容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对方的习俗。在跨文化谈判中,我们对此要认真考虑,不能掉以轻心,否则,轻则会影响谈判进程,重则会使谈判不欢而散,这是谈判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其次,为了取得谈判的成功,谈判者必须克服沟通中的障碍。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无论是语言沟通还是非语言沟通都会给谈判带来障碍。谈判者必须克服沟通障碍,否则会影响谈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积极有效的沟通策略则显得十分重要。如认真倾听,适时反应,善于发问,内容针对性强,礼貌得体,适当赞美,含蓄幽默,委婉模糊,相互合作等。国内学者(邱天河,2000; 陈传显,2008)就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策略做了很多研究,这里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

再次,谈判者要善于变通,共同营造服务于双方的多元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政治、体制和法律上的差异,国际商务谈判很容易就陷入僵局,走进死胡同且不易破解。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应该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变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共同磋商。在谈判的过程中,不是一种文化支配另一种文化,而是双方善于变通,一起去创造第三文化。它超越原来的文化而服务于谈判双方。创造第三文化不是简单的妥协,而是和各自原文化取得和谐以及取得双方企业有效运作,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方法。跨文化谈判的双方要敢于发展自我文化,并同时考虑跨文化。只有了解跨文化差异,掌握谈判中的技巧才能成功完成国际商务谈判。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跨文化因素如沟通,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是隐性的、潜在的但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对于参与国际商务谈判的人员来说,只有了解跨文化沟通的各项因素,并将谈判技巧和策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具备驾驭谈判的能力,实现双方文化融通,利益双赢的国际商务谈判目标。

参考文献:

[1]Hall, E. T. Beyond Culture [M].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6

[2]Samovar, L. 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Wadsworth, 1981

[3]陈传显: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策略,企业经济,2008(5),79~81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9)

从非语言角度而言,环境是指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 而非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胡文仲, 1999)。因此笔者所研究的是人们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非自然环境的作用。环境因素可以提供交际信息, 同时也可展示文化特征,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人们必然会面对不同文化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之人,由于环境的空间和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可能出现误解或冲突。 因此研究环境语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环境语及其文化特性

作为非语言交际重要形式之一的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时间、空间、颜色、声音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因此环境语也可展示文化特性。这些交际信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更多情况下却因文化不同展示出不同的交际信息。人们既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会影响环境, 因为我们一旦对所处环境产生一种看法, 就会将这一看法体现在所发出的信息之中。这一信息一旦发出,信息接收者对环境的认知感也就有所

改变。

1.时间信息

不同文化对时间的期求和处理的规则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看待时间和使用时间的时候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根据霍尔理论,与文化有关的时间分为:正式时间、非正式时间和科技时间。科技时间是用科学方法来计算时间,因此与文化交流关系不大。正式时间是非科学的,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因此他直接影响着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感知能力,正式时间是某一文化的人看待时间的习惯,如一周七天,在西方文化,一周的第一天以周日开始,在中国,是一周的结束。这是正式时间中有序性的特点反映。非正式时间在跨文化交际中最能反映文化差异。 非正式时间用语常常是模糊不清的,当某人说“得过一会儿”时,我们只有对他熟悉并了解此话语境时才可能产生一个时间概念,因为“一会儿”这个模糊用语对来自同一文化的不同人们或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甚至更长。霍尔关于时间观念的“时间单一性”(即遵守日程安排,一个时间安排做一件事,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和“时间多样性”(不受时间限制,在同一时间可从事不同的事)理论就是文化差异的时间模式。他认为单一性时间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 多样性时间是亚非拉地区国家的模式。

2.空间信息

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在每种文化中,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有其特有的规则和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如体距差异;文化不同,空间范围所引起的联想和感觉也不同,如对个人领地的不同态度;文化不同,有关空间和距离的使用价值也不同,如利用空间距离显示地位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隐私的态度,这也是中西方人们之间在交往中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

3.颜色信息

环境语文化特性的另一体现是对颜色的理解。颜色使人产生的联想意义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寓意,中国人崇尚红色,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利、喜庆,常用于婚庆、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但在英语国家,红色之意褒贬兼备,可代表幸福、爱情、有活力,也可代表罪恶、冲动狂怒等贬义。因此人们也利用颜色与人的心情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各种环境,以达到某种目的。

二、环境语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根据学者研究,非语言行为可占整个交际沟通过程中的70%以上。由此可见,非语言行为在沟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作为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的环境语言,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尤其是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们将重点讨论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作用。

1.空间信息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空间信息理论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提出。空间语的非语言含义主要通过领域性、近体距离、拥挤态度和座位安排等来表达。

2.领地观念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领地范围是维护人的完整、自由、独处和安全所需要的空间。行为科学家认为领地性存在于人的行为之中, 它有助于调整人的交际行为,但也会成为交际冲突的根源。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态度。英语国家的人对于隐私的维护很强,在各种商务活动中的表现如入住酒店房间的安排。在中国,2人安排在同一房间是常见行为,可在西方国家, 除非亲人间会安排同一间房,如果是同事,个人的隐私是不容侵犯,享受独处权利的单人间是普遍的。因此在商务活动中安排外籍人士住宿问题上,更多考虑的是尊重隐私。领地观念在工作领域的表现是相对独立的个人工作空间和属于这个空间任何物品的不可侵犯。

3.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对拥挤的态度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10)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半个世纪以来,自我效能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得到许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和认同。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显学地位的确立,人们对跨文化沟通中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重视[1],自我效能感和跨文化交际的密切关系逐渐显露,本文结合社会心理和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的性质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进行深入探讨,以强调自我效能感在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促进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一、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同文化背景人进行沟通、合作、相处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它的界定一直以来是文化研究者关注的难题之一。依据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专家Lustig和Koester,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涵盖三大方面:语境层面、得体性与有效性层面,以及知识、动机和行动层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境维度表明: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非个体的稳固特性,相反,它体现在个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对跨文化能力的判断依赖于不同交际情境的相同或相异的文化预期。得体性指交际行为在特定文化情境和人际关系被认为是恰当适合的;有效性指交际行为或得预期的结果。充分的知识、恰当的动机和有技巧的行动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缺一不可。知识包括共性文化知识和特有的文化知识。动机涵盖跨文化交际中所预期和实际交际中感受到的所有情绪。人类情绪反应包括情感和意图。行动指跨文化交际中得体和有效的行为表现。[2]

作为动机与行为理论的重要概念,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为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维度。自我效能理论是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郭本禹先生指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等学术创见是基于对行为主义的继承批判和对认知心理学的兼容并蓄。在自我效能理论之前,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内部因素(认知的、情感的、生理的等)、行为和环境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决定。班杜拉用这种三元交互决定论来解释学习的人性基础和行为的因果关系。在这三个因素中,班杜拉特别重视人的因素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对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郭本禹先生的总结是: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既受直接经验影响也受观察活动的显著影响;人类具有应对内外事件的符号能力,并以符号为中介去预见和改变行为;人类不是单纯的反应者,他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他本身就是自己改变的动因。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超越了之前的学习论,它主要研究人的认知、行为、动机和情绪,强调人类的主体能动性,强调包含自我信念、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等的自我系统在自身行为调节中的核心作用。[3]

在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自我效能的概念也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80年代前,自我效能预期阶段。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个具体行为或产生一定结果所需行为的能力预期;知觉到的效能预期对个体的目标选择、努力程度等产生影响。80年代后,自我效能是指:对影响自身事件的自我控制能力的知觉,以及对自身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能力的判断。90年代,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目标任务导向下采取行动、调动动机和认知资源的能力的信念。当自我效能预期和自我效能意识,深入到个体价值系统中时,就形成了个体的自我效能信念。总之,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成功地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体性因素,而非行动或能力本身。它是介于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因素,影响并决定着人的动机和行为表现。[3]

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概念以及相关因素上,有很多交

企业需要的现实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先进的生产力的作用,体验和感受到多彩的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先进党员、模范人物、技术能手和勤劳的工人等深深感动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这些

生动、感人的事迹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真实、鲜活的教育内容,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教育目标明朗化。

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贯彻其中的就是努力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在工作上掌握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施展才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律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键,是党员切实从组织上入党过渡到思想上入党的表现,共产党员只有在学习、实践、生活等方面时刻做到自律,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因此,加强学生党员的自律教育,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四自”即“自觉学习、自觉实践、自觉改造、自我约束”,在学习中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想境界;在实践中自觉走在时代的前列,创造性开展工作,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自我改造中强化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在自我约束中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抵制诱惑,战胜自我,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二)增加学生党员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途径

1.逐步完善规章制度。

健全制度、建章立制,使党建工作者和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以《校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为基础。首先,在学生党员离校前所在系学生党支部,要开展一次集中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其组织观念党员意识,学习顶岗学习学生党员管理的办法和要求,并发放登记表;其次,系部学生党支部要将实习学生党员的联系人落实到人,联系人一般由实习带队党员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担任,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按季度向支部汇报,尤其是要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考察;最后,检查督促制度,把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列入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考核内容。

2.建立网络平台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实习、做毕业设计、找工作……学生大部分时间奔波在校外,传统的集中教育与新形势不相匹配,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党小组的形式化整为零,以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网络载体形式多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资源共享,便于动态管理。例如:建立 QQ群通过群空间、群公告形式信息,理论学习材料;通过QQ 论坛、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汇报;定期根据时政,制定学习专题让学生党员参与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党员间的互动,增强了凝聚力。这些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新平台,网络化使教育管理范围和深度得到延伸。

总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只有从政治、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在学院、实习单位乃至社会中树立起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团结广大学生共同进步,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对培养高职优秀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昭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2月。

叉和重叠。比如:自我效能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强调个体情感、动 机、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在跨文化交际目标驱动下,个体所采取跨文化沟通行为过程,也将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存在直接和必然联系。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内涵来看,自我效能感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体中的信念影响力和理性预期及判断的重要维度。有必要对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做进一步探讨。

二、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性质和结构特征

自我效能感在社交、管理和跨文化沟通中的呈现及作用,已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相继提出跨文化自我效能感、社交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自我效能感等多个相似概念。

通过考察自我效能感的性质和结构,我们对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

就其性质而言,自我效能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阶段呈现在个体从幼年、童年、青春期、成年到老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在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也是随着个体的文化接触和文化适应进程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目标语文化中生活时间较久,跨文化交际实践比较多,而且异文化适应较好的交际者,他们的跨文化自我效能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自我效能感是主体的动因机制,具有主体性、认知性、动机性和情感性。自我效能感也是跨文化沟通者的主体动因机制,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影响交际者的认知、动机和情感。只有拥有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交流者才会主动参与跨文化交际。建立了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交流者才会自信而有策略地调动认知和情感资源,进行有效地跨文化沟通。

自我效能感有具体性。它的具体性是指:自我效能不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相反,它的界定离不开特定的任务、活动和具体情境。自我效能感可以分为:具体任务自我效能感、领域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从自我效能感的具体性和普遍性特性来看,在跨文化沟通中,自我效能感是一种领域自我效能感和具体任务自我效能感。一名擅长文艺的人,文艺自我效能感高,但是他未必能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具有同样的行为能力判断与自信。同样,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充满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也未必会在跨文化学术沟通任务中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效能感。所以,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沟通中具有明显的具体性和情景性。

自我效能感还具有普遍性。比如,在学校教育、临床心理学、体育运动和职业指导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意义。所以,正如普遍存在于其它社会行为中,自我效能感也存在于跨文化交际中。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四方面的信息:一、亲历的掌握性经验,即个体通过自身行为操作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这种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影响最大。二、替代经验,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看见他人能做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行为结果,而形成的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的期待,获得关于自己能力的判断。跨文化交际中的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典型的替代经验。三、言语说服,包括他人的说服性鼓励、建议、告诫、劝告以及暗示。它是进一步加强个体对自身能力信念的手段。四、生理和情绪状态也可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提供重要的借鉴信息,比如:个体轻松地完成一项体育任务会增强个体继续进行这项任务的自我效能,再如:跨文化交流中的愉快情绪可为交际者跨文化自我效能提供积极信息。可见,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也主要基于这四方面信息。

自我效能感除了上述特征外,从结构变化维度上看,它还具有强度和广度两个十分重要的维度。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强度是指:个体确信自身可以完成困难行为的坚定性,即个体对完成困难或复杂任务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往往会选择从事有挑战性的任务或行为。[3]在跨文化沟通中,具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交际者,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和自信,他们会在复杂和困难的交际任务中,表现得更加坚定,采用积极灵活的认知、情感和交际策略,努力实现既定的交际目标。

自我效能感的广度是指:个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以某种特定方式影响自我效能的程度,或自我效能的改变是否延伸到其它类似的行为或情境中。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的沟通经验会帮助交际者建立更强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经验可能会动摇交际者的能力自信和判断。自我效能的改变会在其它类似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促进或影响交际者的跨文化沟通动机、行为和情感。

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主体动因机制,具有主体性、认知性、动机性和情感性。它在交际者的文化接触和适应中不断发展变化,具有普遍性和具体性,有强度和广度的结构变化维度。

三、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特征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四种中介机制调节人类的机能和行为,这四种中介是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它们协同发挥作用而非单独起作用。个体自我效能感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它影响个体目标设立、影响个体认知建构、影响推理思维、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的产生和使用等。就动机过程而言,自我效能感在人类动机调节时起关键作用,可以引导归因、结果预期和认知性目标。就情感过程而言,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影响情绪体验的性质和紧张性,即控制思维、行动和情感。自我效能通过选择过程影响人的行动过程,选择过程是第一步,但自我效能感是通过四种过程协同作用,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作用,也离不开这四种中介过程。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机制是:自我效能感作用于个体的选择过程,自我效能感差异使跨文化交际者选择参与或回避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也影响交际者认知沟通和情感策略等的取舍。自我效能感对认知过程的作用表现在:自我效能感强的跨文化交际者会设定比较具体的、接近自身能力水平、难度适中的跨文化交际目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更加自信、积极有序地构建跨文化知识体系;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他的推理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的使用也更为灵活有效。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动机过程,对交际中的因果归因和沟通结果预期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跨文化交际行为。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控制个体的思维、行为和情感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个体情绪体验的性质和紧张性。

自我效能感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升跨文化能力的基本技巧有:尊重、理解、移情、会话技巧、任务角色、关系角色、容忍分歧,以及描述性而非评价判断的沟通姿态。[2: 73] 尊重、移情、容忍分歧等离不开自我效能感对主体情感过程的操控。理解、任务角色和关系角色等离不开自我效能感对主体认知过程的影响。会话技巧和描述性而非评价判断沟通姿态则离不开自我效能感对主体行为过程的制约。

总之,自我效能感是具体行为中的感受力、控制力、预测力和行动力。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作用途径是:交际动机和自信心的形成、交际行为的掌控、交际策略的选择和交际结果的预测。在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的主要作用领域有: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动机;自我效能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表现和结果;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中的情绪调节和情感策略等。

结语

本文探讨了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密切关系,还对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性质和结构特征,以及作用方式、途径和领域进行了细致分析。自我效能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维度,它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并起到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自我效能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跨文化语境中自我效能感特性和动态变化的探讨,有助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跨文化沟通论文篇(11)

    1.沟通方式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沟通方式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是构成一种文化的关键因素,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表达了文化的思想特征。人们在交流和表达意图时,只有30% 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剩余的70% 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的途径体现的,非语言行为包括表情、眼神、姿势、衣着、空间距离等。

    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无论是企业内部沟通方式,还是企业外部营销网和生意伙伴的沟通方式都对跨国营销影响非常大。文化对于沟通和信息反应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对时间持有非线性观念的文化提供分散的信息而且没有清晰的结论。对时间有线性观念的文化更趋向于使用直接指出观察者的可靠信息来源,并提供合理的论据和可视化信息。沟通方式在信息收集、传递、接收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沟通中,要讲究语言,使之成为说服的艺术,特别是在广告宣传上务必讲究语言艺术性和效果,使语言表述成为“说服的艺术”。其次,注重语言与非语言文化交际的作用。熟谙目标市场的语言及非语言文化交际(如面部表情、眼神的传递、四肢的摆位、空间距离的远近等) 是跨文化营销策略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