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2 17:42:32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1)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涵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1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1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

12345678下1页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1些新的问题.

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该有新的内涵.本文中的有效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并通过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新的问题的1种教学活动方式.

2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障碍分析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思维障碍是怎样产生的呢?研究者归纳为:其1,学习物理受自身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制约;其2,学习物理还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的制约.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1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学生结果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均要创设良好的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直觉思维能力正处于萌发阶段,有的猜想或假说是很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加以爱护!引导;否则会扑灭非常可贵的直觉顿悟的火花,挫伤学生求知的欲望,抑制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为思维的1种形式,直觉思维还孕育着创造思维的萌芽,它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充分认识直觉思维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加强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能进1步完善知识结构!开阔思路,而且能充分释放创造精神,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前潜在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干扰,相近的物理概念的混淆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物理方法的类比不当引起的推理结果错误,将物理公式数学化造成的思维偏差,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形成乱套公式或规律的张冠李戴等.所以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需要,针对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障碍特点,要善于采用恰当的策略进行有效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1页12345678下1页

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3.1问题生活化策略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问题生活化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如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有1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0,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若将这1习题改成:某1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1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1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1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

很显然,后1种提问比前1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3.2问题搭桥策略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1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1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如1位教师在教牛顿第1定律中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提问教学片断(图1),教师演示.

上1页12345678下1页

演示(1):1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1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演示(2):1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1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教师提问

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你看到的现象,你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

提问2:(1)与(2)现象中,小车在桌面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

提问3:如果将小车放在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以下结果会怎样呢?

演示(3):1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力推车运动1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上1页12345678下1页

提问4: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1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

提问5: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1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

提问6:你现在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必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停止.这个观点对吗?你现在能描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吗?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很有效.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运动与力”的关系。而是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提问层层深入,逐步搭建问题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搭桥策略进行有效提问,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这比我们自己从嘴里说出来的要深刻,而且更具有说服力.

3.3以问引问策略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以“问”引“问”策略,就是要发挥有效提问的这种功效作用.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这里的以“问”引“问”策略中的第1个/问0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2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上1页12345678下1页

下面是教师A利用科学探究法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片段.在初中我们知道,当1部分导体在闭合电路中做切割磁感线时,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今天同学们亲自研究1下.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呢?

请大家选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两个同学1组,共同探究利用磁场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将你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表1).

接着让学生进入探究阶段,学生探究完毕后收集记录表,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记录表,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究过程,但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下结论,有1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教材上的答案填写在在记录表中,并不是自己探究的结果.也有1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不够来不及研究,所以没有完成记录表.这种教学生成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不难看出,教师A把课本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改成随堂探究实验,在课堂上重视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注重结论的获得与描述,这是1大亮点,但却没有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探究,忽视了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实验中就会缺乏问题意识,探究的效果不理想.

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而且还在于它能引导学生敢于去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创新教育理论表明,学习者不断地质疑!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就得到培养,发现新的问题是问题提出以后所引发的新的价值,因为发现新的问题比提问更富有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与勇气,并在方法上给予点拨或引导.如果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由于时间限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在课后继续探究.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让他们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感也会驱使他们有进1步求知的愿望.如果只是刻意追求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将不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会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作秀的形式主义.

上1页12345678下1页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2)

由于我们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致用,用物理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也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设身处地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思考、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如我在讲惯性时,我就给学生举例我们上学时骑的自行车中的惯性现象;在讲电学时,我让学生统计我们家中的用电器,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真正的实现了教学实践双丰收。

2.教学效果理想化

我们的讲课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如果是没有效果的教学谈不上高效教学,因此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因此我们要落实我们的课堂效果,课堂的最后一定要有一个理想的效果。

二、高效课堂实施的几点做法

初中物理高效教学,就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的收益达到最大化,让我们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佳化,我们就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提升,学习的方法更灵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实行。

1.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我们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上课的前提,因此在上课之前,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真正的做到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所谓的备课并不是对教材的生搬硬套,要做到灵活的应用教材,要以教材为根本去创新的使用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设置并确定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能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精心的设计重点与难点的内容,要想到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能突出重点,怎么样去突破难点,以求做到游刃有余。

2.妙用“多媒体及展台”,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课堂上我能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3)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我们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积极的自我,通过生物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对生物世界、生命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好生物的自信心,发展学生战胜挫折、勇于创新的积极心理,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特殊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在生物课堂中必须优化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借助于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和资料,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展示自我,分享成功。例如,笔者在教学“受精作用”这一内容时,给学生播放视频文件:“数亿的,其线粒体焕发出大量前进的动力,拼命向前游动,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与卵子受精的机会,虽然它们都前赴后继,但只有一个最优秀的子最终能够从数亿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完成受精,成为受精卵,再逐渐形成胚胎。”学到此,让学生感受到了“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曾经是佼佼者”,激活了学生的自信心。除了在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外,教师还要有积极的心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实践表明,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智、能、情健康发展。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互学、互谅、互助

1.正确定位师生关系

一个完整的课堂,应该有教师、学生和学习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处于主宰地位,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领跑者,是学生学习的同伴与益友,切勿一味地说教与命令,或是越俎代庖式地灌输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实践表明,教师和颜悦色的神态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自由,饱满真挚的情感让学生感觉到温暖,谦虚探寻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人格被尊重。唯有如此,学生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与教师沟通,对于自己努力探究得到的想法与结论才会积极地展示。

2.相互尊重,分工明确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合作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必须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能够尊重学生并虚心听取学生的主张和意见,将这种交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模仿,才会彼此尊重。当然,分组探究的目的还是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小组内部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这样不仅让学生习得了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精心设计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交相辉映的过程,充满了灵性与智慧,不是静态且无趣的。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倡导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其实说到“探究”,我们很多生物教师觉得“探究”就是实验,其实这个认识是有问题的。探究不仅仅是实验,还包括理论探究和知识应用。既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有效的教学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受到多方面影响,因此学情也存在复杂性。笔者认为学情分析,应该从“已知”“未知”“想知”“能知”这几个方面入手,梳理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最终能够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效果。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应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为此,我们的问题设置必须新颖有趣,要能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尤其是导入环节的问题引入。例如,在教学“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课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设置问题情境:“长江离我们很近,大家都听说过‘长江三鲜一毒’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有效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三鲜一毒”分别为刀鱼、鲥鱼、鮰鱼和河豚,感受到刀鱼、鲥鱼之所以价格不菲,原因在于其越来越少。那么为什么把“河豚”称为一毒呢?民间“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有什么科学根据呢?这是学生所不知道却又想知道的,此时可以给学生讲解“河豚毒素的来源———神经毒素”,河豚毒素的威力为何如此巨大,在于神经毒性比氰化钾的毒性要高近千倍。说到这里,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被有效激发,很自然地生成新的问题:它的作用机理到底是什么?这样,很顺利地过渡到教学的主要内容上来。

2.设置“我思故我在”的情境

好的问题情境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步入情境,融入角色,感觉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在学习枯燥的生物知识。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人流落荒岛,随身携带一袋玉米和一只鸡,请问他先吃玉米还是先吃鸡才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抛出来后,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了角色,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处理。“我思故我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更多的问题。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不妨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虽然在情境中学生有困惑、有焦虑,但笔者认为恰恰是这种轻微的焦虑和思维上的困惑让学生的心理萌生出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望,继而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3.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问题情境是“梯子”,设计一定的情境,提供学习问题,给学生一个有力的“梯子”,学生就可以自主思考问题,化解疑难,并用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教学“生长素的发现”时,可创设问题情境:“放在窗台上的植物,为什么会往窗口的方向长?”然后再引入多名科学家做的一系列实验,让学生分析。在整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只需适时、适当地加以提示和点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最后导向成功的目标,实现知识的内化,促成智慧的升华。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4)

2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特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互助、探讨、研究.在小组内进行,由小组长主持.上课伊始,各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自学成果,提出本小组碰到的疑难问题,班级各小组集体讨论后,自主发言,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接下来由教师给予点拨、总结.整个过程要求一人汇报,其他人注意倾听,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见解.小组长的任务:一是组织组内成员互动、交流,开展“生教生”活动,解决组内成员面临的疑难问题;二是记录组内经过互动、交流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便于提交到下一个环节(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来;三,负责记录本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四,分配下一环节要汇报的任务.小组长要行使管理职能,确保组内互动的有序进行.对老师的要求:不间断地巡视各组,要管好纪律,并协调小组长激发组员的参与热情;要调控课堂进度;要适时与各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要留心收集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思考点拨之法;要记录学生中的典型答案或对策,为后面的环节做好准备.要搞好及时性评价(从知识、习惯、语言、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纪律意识和竞争意识.

3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组与组之间交流、展示,由老师主持,主讲同学到讲台前完成.这一环节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各小组出示本组自学质疑碰到的疑难问题,寻求其他组同学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可自由发言,谈自己或本组同学的解答对策;第二、各小组推选一人或由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创新性思维或创造性答案,与其他组同学共享.第三、教师在新课任务结束后,可以同时给出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到黑板前面板演,板演结束后让每个板演的同学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学生不仅仅学进去了,而且能够在自身消化后,讲给其他同学听,做到自主学,教别人.对老师的要求:(1)设计好展示程序;(2)利用收集的典型习题及典型问题答案、对策进行引导,防止交流受阻;(3)在学生交流(辩论、辩解、质疑、反驳、补充、点评)过程中适时进行归纳、小结;(4)根据组间交流情况,变换交流合作方式(或演示、或表演、或评价);(5)弄清组际交流合作仍不能解决的问题;(6)及时进行激励评价,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对学生的要求:积极发言,大胆展示,注意倾听,善意批判;畅谈心得,抒感,介绍新法,展示奇思,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4启迪引领

从内容上讲,是传授方法,启迪思维,指点人生;从作用上讲,是铺路搭桥,扫除障碍,这各环节实际上一直融入在其他各个环节中,这个环节主要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需要拨动他们思维的堵塞之处,通过一言半语,引导他们的思路,让他们茅塞顿开.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启迪的过程不是灌输的过程,仍然要遵循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原则,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最近发展区.重在引导学生自我生成“三维目标”.对老师的要求:一是未雨绸缪,在备课过程中抓准重点、难点,并尽可能想好点拨、引导之策,包括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二是用好“生教生”的方法;三是把握点拨的原则,即学生已掌握的部分(或环节)不讲,不能确定学生是否掌握的部分(或环节)也不讲,超课标的谨慎讲.四是把握好点拨的时机.这一一环节可单独进行,也可以在2、3两环节内穿行.

5训练测评

发放训练题,当堂完成.以检验学习效果.课堂上的习题训练,要遵循系统性、连续性、梯度性等原则.每节课的练习,一般分为三个部分.A组习题考查的内容:全体学生都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B组习题的设置,则由知识、方法的单一运用向综合运用过渡.这组习题,在多数学生做完的时候就进行讲评.讲评力求言简意赅,少占时间,并展示个别学生与众不同的解法.C组习题是富有技巧性、灵活性或思维难度大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尝试.让分层教学体现在课堂训练中.对老师的要求:(1)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都能得到满足,从而达到分层教学.(2)巡视全班,察看进度,搜集问题以备点评.(3)点评要精当,多鼓励,多肯定,多让学生互评和自评.对学生的要求:独立完成,当堂巩固,及时矫。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5)

二、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想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前提就是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明确教学目标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前提。在最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必须以此为主要维度。同时还要注意应该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优化和个性设计,从而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做到因人施教,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能让学生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实际的成果,让学生们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出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认真阅读教材,有效备课

在阅读教材,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够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是基础内容自求化。教材上有一些基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很大的难度,比较容易理解、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备课时将这些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参照学习用书等自行掌握。其次是要做到要点内容问题化。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要点内容设置为问题的形式来进行解决。一个号的为物理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然后是将难点内容划分为合理的层次。教师必须要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找到其中对于学生来说的难点问题,然后精选例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对高效课堂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要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从教学设计中可以体现出一个教学的教学理念和其教学策略,从中能看出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轨迹。为了配合新课改,物理新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体系、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够在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应该根据现行的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及其他的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反思和方法,切实有效的提高物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能力。现在的学生由于他们平时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很多,因此他们在没有学习物理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甚至是这些物理现象所蕴含的原理他们也知道。例如:太阳的利用、各种信号的传播、超声波的运用、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像等等。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要了解到学生们当前的认知实际,然后在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与实际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1)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了,他们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2)他们掌握的程度如何;(3)即将教学的物理知识中有哪些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其中又有哪些超出了学生的生活实际;(4)即将教学的物理知识中有哪些需要利用现实情景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5)哪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就能掌握,哪些需要教师进行点拨;(6)对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何种教学策略,从而让他们都能够获得发展。

(四)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全员参与

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让物理课堂教学保持良好状态的保证,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等,灵活地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的设疑,给予学生鼓励、积极的引导等各种手段,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实践中。物理课堂教学,要灵活地运用好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分钟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就要注意驰张结合,动静结合。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知识要讲精、讲透,引导学生讨论,思路要宽,言语要广,讨论要透,使课堂气氛既扎实又热烈。例如通过探究教学方法教学“凸透镜成像”时,让学生在光具座上固定住蜡烛据和光屏的位置,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有的学生可以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放大、一个缩小的两个像,有的学生只找到一个像,有的学生连一个像都没有找到。怎么回事,成像的情况是否与物像之间的距离有关?学生纷纷提出质疑,引发激烈讨论。以此来创设出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们能够进行讨论。接下来就是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如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得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焦距时,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有的同学马上提出:如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时,光屏上将会得到怎样的像呢?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与学生共同讨论和探究。解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方法。

(五)多听少讲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基本没有多少动脑、动手的时间。学生的一切活动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展。新课程强调过程和方法,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和指导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听少讲,听学生们的发言,听学生们讨论,从他们的发言和讨论中发现他们的弱点以及他们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然后在一旁以引导为主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能力。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6)

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最能提高学习能力的手段就是“提问题”。新课改教学理念认为,老师教学的目的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善于提出学习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进而应用于实践。所以,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问题的设置,最好在课堂之初能够设置问题悬念,鼓励学生勇于提出物理问题。

2.物理实验的增设

物理作为一门研究性的学科,它需要大量的实验作为实践基础,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问题,解决物理疑难。加之,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因而他们抱有好奇的心态和探求的欲望,希望可以在物理世界里遨游,老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点心理因素,在课堂上增设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高效教学的目的能否完好达成,可见,教学方法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意义颇深。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科性质和学生特点,慎重选择教学方法,以免因教学方法选择失误而导致初中物理课堂高效教学失败。

二、实现初中物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具体手段

1.培养双向备课

简单来说,双向备课就是老师和学生各自分管一些独立内容,从而完成备课的全部内容,间接地体现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同时,备课质量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可以从两方面完成双向备课:

(1)老师备课。老师在进行课前备课时,需要仔细研读此节内容的大纲,注重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同时设立既定的教学目标,便于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2)学生备课。此处主要指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对学习内容大致轮廓有所把握,并且借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辅助课堂教学的资料,从而为高效教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课堂导入

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学生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为课堂开始后的10~35分钟,前10分钟学生的思想游离在下课的欢乐中,后10分钟处于学习的疲惫时间,只有课中25分钟左右的时间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如果老师想要延长学生的集中学习时间,也不是不可能,注重课堂导入过程即可。比如,在讲“摩擦起电”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老师可以事先将摩擦好的棒子准备好,再准备一些细碎的小纸片;其次,老师可以创设神秘的课堂气氛,扬言为大家变魔术;最后,小棒子吸起小纸片,完成整个魔术过程。可能这些游戏都属于小把戏,但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一学生来说,却是极为神奇的,而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法。

3.发挥学生主体

新课改施行之后,其内容标准中多处屡次提及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要以服务于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立于督导者、命令者的地位去监督学生,课堂也以展示老师个人的主置为主,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主体地位被忽略。针对此问题,老师需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教学位置,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比如,可以利用一些差异教学、任务教学之类的新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自主性、独立性,进而为课堂高效教学做好保障。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66

高中阶段的物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物理知识的升华,同时又为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目前存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现代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涌现,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及时找出存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新课改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积极的提升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物理实验教学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物理实验存在一定的懈怠心理,这就使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难以落到实处,既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成为影响学生的物理成绩提升的一个不良因素。

(二)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的学科,因此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同时很多物理定理都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摆脱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将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的话,那么就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目前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学生的学习激情难以被调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三)不注重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人才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较之于人文学科而言,自然学科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并没有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使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而没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起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难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生活能力。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教师不能将生活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例子运用于教学中,而是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物理教学仅仅停留在室内,不能有效拓展到课外,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

二、解决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对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也才能得到提升。

(一)对实验教学引起重视

新时期教师要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引起重视,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为了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实验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引导学生重视对实验的学习,为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思想基础。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学生在学习实验的过程中也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并在正确实验方法的引导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有趣的课堂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能够使学生收获更多知识,就物理实验教学而言,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第二,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运用于课堂教学。第三,加强师生的互动。第四,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中,总之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需要积极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三)通过物理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的传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而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与人才发展的要求。物理作为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学科,应该肩负起学科教学的任务,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培养,而且需要教师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8)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的形式进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长久的发展,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够构建高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则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更为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高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构建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导入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视频图片:赛车和小汽车启动对比;(2)小汽车和卡车启动对比,提出问题:汽车的启动快慢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利用这种贴近生活的实例去引入新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这一章节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注重课堂讨论,构建人文课堂环境

生本课堂强调以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平等、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由于过去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往往缺乏课堂讨论,缺乏一定的师生互动环节,导致物理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不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高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时,可以多增加一些课堂讨论环节,通过课堂讨论构建人文课堂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独立思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堂讨论,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展示自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演示实验“实验1:教师表演”筷子提米“,演示从米倒进杯子到提起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看到把米压实压紧再插入筷子压紧的步骤)”,“实验2:教师请学生伸出一个手指来推桌子.”通过引入演示实验为教学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为什么筷子能把米提起来?而我们没有推动桌子呢?这些静摩擦力是物体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为生本课堂教学构建人文课堂环境.

3进行分层教学,开展差异化教学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价值以及学业成绩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高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善待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前,首先要对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进行高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生高中物理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分析,以此为依据将学生进行分层,分为优生、中等学生以及差生三个层次.针对三个层次学生进行分层备课,进行分层教学,通过差异化教学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高中物理学习,让每一学生都能够通过差异化教学更好地发挥其学习能力,更有效地进行高中物理学习.只有进行差异化教学才能够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引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鸣.以教师在进行“感应电动势”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分层制定,对于差生要求学生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即可;对于中等学生则要求其能够应用电磁感应定律进行计算即可;针对优生则要求其能够综合性的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可.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去进行差异化教学,以学定教,通过差异化教学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33

随着教育事业和科技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的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也比之前明显增多,实验教室的设备也在不断完善。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倘若教师仅仅是枯燥的课堂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将难以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因此,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展开了调查研究。首先,本文对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异同之处作出分析,其次,本文将阐述高中物理n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优势,最后,本文会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作出方法建议。希望通过此次教学研究,能够让高中物理以后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更好地结合,以此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异同之处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同之处

教学的学科同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相同,是基于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之上的知识延伸学习,都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自主思考能力和推断事物的能力。

教学的重难点相同,重点都是学习课本中的理论内容,难点是其理解过程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不同之处

(一)教学方式不同,教学目标不同

课堂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拿着课本进行知识讲解和分析,显得很单调,学生真正接收到的内容不多。而实验教学则是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验教室,师生共同做实验,目睹操作过程以及实验中的反映,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直观的展现给学生看。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理论,能够在解答物理题的时候直接把已学过的理论公式运用起来。

(二)教学效果不同

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教师在片面的讲解物理的理论部分,几乎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参与的部分很少。而实验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都共同参与,共同操作,共同分析的一个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透彻的理解该堂课的知识内容,在遇到物理问题是灵活运用已学过的内容去解答。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一)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可以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课堂教学作为整个物理课堂的一个基础,而实验教学则就是强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已经学习的课本内容上,去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观察和体会。这样一来,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那些看起来复杂的理论,化难为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带殆”学生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

(二)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可以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到整个操作过程。学生也可以自己尝试去操作,真正参与其中。而不是在一边坐等老师作出实验结论。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理论,也可以把实验过程一步一步的操作出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的方法建议

(一)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学情来进行教学设计。譬如:这节课要讲的内容是相对难的磁学,学生可能接收起来相对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先进行实验教学。由易到难,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从已学过的知识点着手,把实验过程一步一步的简单明了的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每一步都不存在困惑,然后再导入重点,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点。反之,此堂物理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难度偏小,譬如力学部分。教师就可以先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大脑对该理论大概有一个印象,然后在进行实验教学。这样可以对学生原有的记忆加深,也能让学生觉得更加形象具体,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简单。

(二)教师要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大胆操作实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了以后,才会深刻体会到该堂课学习的内容的精髓。许多学生课堂上打不开思维,无法跟着老师演示的教学过程一步一步的走,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其实验的过程。熟能生巧,让学生循环往复的去操作,待到学生熟悉实验步骤了。学生就会思考关于实验的一些问题,比如:各种实验材料的比例的变化会引起实验结果的怎样的差异?这样一来就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和探讨问题。只有教师引领学生去大胆的尝试动手做实验,那才达到了实验教学的宗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分小组进行实验结果比赛和评比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差异,思维能力也有差异。实验需要学生具备仔细、认真、专注的能力。然后部分学生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应该分学习小组,然后组织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比赛,对比赛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进行评比。表扬实验操作较好的小组,让学生找出操作的好的小组同学的特征。比如:团结、谨慎、分工明确等等。对实验操作稍差的小组的同学进行鼓励,让做得好的那一组同学来之处做得稍差的同学的不足之处,比如:粗心、不认真、小组人员关系不和谐等等。让学生学会去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10)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事业日趋全球化,在高校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只有在双语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及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近两年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实践,文章就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想法。

0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事业不断与国际接轨,日趋全球化,培养一大批视野开阔、善于交流和训练有素的国际化人才已越来越被重视。早在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自此国内高校积极响应,先后开始对部分本科课程试行双语教学,取得了一些的效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自2008年起,我校也开始对部分本科课程试行双语教学,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物理化学专业课教学,经过近两年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认识和经验,在此对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以期共同推进物理化学双语教学。

1教学模式的选择和目标定位

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双语教学的实行大概有三种模式:①沉浸型教学模式(immersionbilingual education),学校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教学;②保持型教学模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③过渡型教学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用外语上课”,它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促进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提高。除了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外,双语教学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的交流和互动及学生掌握专业外语知识的表达和写作。通过对本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平时教学效果的观察,我们以过渡型教学模式为主。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用中英文重复解释,避免学生因听不懂而产生厌学情绪。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重视课前预习:遵循教学规律

由于物理化学学时数有限及其理论性较强,往往需要学生课前先预习,查找相关的英文单词和了解专业英文的表达习惯。通过对比,双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先预习和不预习的效果相差甚远。先预习的学生能理解教师提到的某个专业英语词汇的含义,并有兴趣继续思考下面的内容;而没有预习的学生在不清楚教师提到的某些专业词汇的含义后,失去了听懂和理解后续知识的耐心和信心,从而课堂效率低下。在我们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进行课前预习,提前阅读和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课堂预习笔记实行检查制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英文板书和制作英文多媒体课件,尽量用英文讲授。由于学生英文水平及专业领悟能力参差不齐,一些较难专业词汇及重难点内容的讲授采用中、英文并用的方式。双语课堂教学中,用英语提问,采取一些激励的措施(如提高平时成绩)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每一章学习完毕后,布置英文作业,鼓励学生用英文解答。遇到内容听不懂,英文不会表达等问题,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提供相应的英文网址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信息,并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文流和讨论。同时还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渠道训练口语。课后,找学习委员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与学习情况,并积极寻找与之相应的措施。所有这些尝试,将为我们逐步完善和实现物理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积累经验。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在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避免“填鸭”和“满堂灌”式教学。由于物理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论性科学,再加上英语毕竟不是母语,更会使得物理化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这门课敬而远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表现欲和兴趣等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取“问题一讨论”式、启发式和师生或学生间讨论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促使学生用外语来思考、陈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双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设计的内容很多,例如结合所学理论分析一个具体的实例;或为一个具体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或根据已学的概念自己演绎、推导新的概念及其特性;或根据多种现象归纳普遍规律等等。

4注重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和颜色鲜艳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管多媒体教学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并不适用于任何学科。由于物理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具有理论多、概念多、公式及条件多等特点,学生往往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随着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各专业的物理化学学时数大大减少,尽管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可以大大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板书时间,但涉及到一些公式的推导及使用条件,就必须结合板书进行推导和讲解,这样学生在较慢的速度中学习,才会融会贯通。

5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千方百计使传统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妙趣横生,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可以通过贴切、简单易懂的生活实例或从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引入讲授的知识内容;适当引入当代科技(前沿研究)简介学科新成就或把化学史和化学家史料融入课堂来活跃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引入新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原理”这一过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让他们思维进行创新活动。在讲到稀溶液依数性的时候,可以提问08年南方雪灾人们是如何让大雪融化的,它利用了物理化学中什么原理,然后利用物理化学中相平衡的知识解释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就饶有兴趣地接受新知识。比如2009年干旱,甘肃省进行人工降雨,利用了什么物理化学知识,农药中为什么要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为什么农民要锄地,仅只为除杂草吗,二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可用表面化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圆满的解释[8]。像这样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每一章中都有,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对周围遇到、看到或听说过的现象进行思索、寻求答案或提出解决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英语氛围。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空”对“空”的课堂说教,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的成就感和乐趣,从而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6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在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中,在教会学生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应注重教会他们学习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理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它在将经验事实上升到理论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①归纳法,即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②演绎法,即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③假设法,即当某一变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种可能时,假设该因素处于某种情况,并以此为条件进行推理的方法。④模型法,即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热力学四大定律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归纳得到的。然后,以这四大定律为基础,运用严密的演绎法,得到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方程和结果。所以在热力学双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用演绎法学习基础知识的培养,而不能靠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那些符号、公式及其使用条件。假设和模型法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很多。这种方法的实质是紧紧地抓住现象的主要矛盾,暂时撇开次要因素,建立一个能反映现象本质的模型。然后再用数学演绎出基本上符合实验事实的方程和结果。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近似性,但却是人们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最常用的方法。因此,要加强学生对这种方法和实例的学习,从而培养他们提出和建立模型和分析模型的能力。注重传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从而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

在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科学素质和品质的培养。通过例举象clausius、nernst}klevin, i,angmiur, gibbs及arrhenius等科学家们在科学上的建树,点评告诉学生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勤奋和具有百折而不饶的精神;②善于观察生活;③善于总结、提炼、升华;④尊重实验事实,不弄虚作假。除此之外,通过介绍一些我国科学家的成就,如黄子卿教授上世纪三十年代作的水的三相点,至今仍在世界通用等等,增强青年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在教学中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通过一些相关前沿实验的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课堂论文篇(11)

高中物理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高中物理知识一方面与其他学科知识紧密相关,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另一方面,高中物理知识也是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知识储备[1]。当前,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

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方式陈旧。

目前,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单一的“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知识,师生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及练习机会,他们不愿动脑思考,而是倾向于听老师讲,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1.2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物理对学生实践要求较高,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但是,一些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及相关原理的讲解,而忽视了物理实践活动。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实践与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只是注重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重点训练物理习题的解答能力,没有融入进对生活的实践观察,从而使得理论脱离于实践[2]。

1.3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及教材学习物理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不活跃,而且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浮于表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无法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2.1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唯有对物理产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欲望。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增强教学的层次性和丰富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原有课堂氛围的沉闷[3]。当前,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滑动变阻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晚会的视频,然后让学生仔细观看灯光的强弱变化,并围绕灯光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进行讨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目光会集聚在课堂上,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物理教学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精心设计问题有利于开启学生心智、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4]。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并巧妙地进行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明确提问目的,不能仅仅为了追求课堂热闹场面而盲目地进行提问。例如,教师不应该提“对不对”、“是不是”这类随意性的问题,这种提问不仅没有达到提问的目的,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的发展。

2.3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中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在进行课堂实验时,教师不应仅仅演示教材中规定的实验,而应将实际生活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引入实验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时,教师应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学生更能发现物理现象的奥妙,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结语

高中物理是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课程,在学生升学及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影响力。目前,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是物理教学的重点。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授理论知识与开展实践工作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大伟.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华章,2012(3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