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值计量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5-05 08:55:47

现值计量论文

现值计量论文篇(1)

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等准则中,广泛采用了现值的计量属性,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理念。

一、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中,现值计量属性具体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新准则对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企业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通常在正常信用条件期限内付款,但也会发生超过正常信用条件购买固定资产的经济业务事项。如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资产,且在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较长,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通常在3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该类购货合同实质上具有融资租赁性质,购入资产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而应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确定。

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应当按照各期支付的购买价款选择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各期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余部分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计量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于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

(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付款期在3年以上),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即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成本为购买价款的现值。因为企业在发生这项业务的过程中,实际上可以区分为两项业务:一项业务是购买无形资产;另一项业务实质上是向销售方借款。因此,所支付的货款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根据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要采用现值计价的模式,无形资产的成本为购买价款的现值。

(四)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资产减值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五)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由于分离办社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施重组或改组计划、职工不能胜任等原因,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满足辞退福利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项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

(六)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新准则要求企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时,如果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货方提供信贷,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作为财务费用的抵减处理。

(七)融资租赁

承租人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

新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其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和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

(九)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分拆

企业发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即混合工具,既含有负债成分,又含有权益成分,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对负债成分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二、现值计量属性应用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绝不仅仅是具体会计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会计理念的变化。我们应理解和掌握会计准则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重视这种理念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计量模式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无法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有时甚至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就有必要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比如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以期弥补历史成本的缺陷。但是由于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应用时很多需要估计,为了使所估计的金额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保证根据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以交易实现为前提的。会计的历史成本计量实际是以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完成为前提的。而新会计准则允许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后,特别是现值计量属性的使用,会计计量的交易实现原则在一些特定业务中已不存在,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二)财务会计从面向过去到面向未来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主要是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尽管会计信息也有相关性方面的要求,但是在实务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前瞻性,人们很难通过会计资料直接获得有关企业未来的信息。当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企业有关未来的价值信息时,只能通过主观预测或利用其他学科提供的数据。新会计准则使用现值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多的有关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这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现金流量是投资者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指标,使财务会计开始注重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未来的信息。由于财务会计主要面向过去,使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信息共享范围较小。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早已广泛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指标,而传统财务会计基本上不能提供这一重要信息,造成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一些重大决策与财务会计信息脱节。现值计量所提供的未来现金流量可以给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决策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增强了财务会计面向未来的功能。

(三)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的会计人员只熟悉简单的会计核算,不具备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等基本财务观念,这种现状造成会计人员对现值计量属性理解非常不够,运用起来会比较困难。就目前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新准则中的现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要求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现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价值量。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很少关注时间价值,这也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理财活动,比如资金收支的安排、债权债务管理,尤其是在通货膨胀较高、企业风险较大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采用现值计量属性可以使会计人员加深对时间价值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需要对未来多种因素进行判断,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的要求较高。但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会计人员缺乏职业判断能力,或者即使具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但由于受某些因素影响也不能独立客观地去判断,这将会增加现值计量属性计量结果的不可靠性。

总之,现值计量属性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会计信息,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不仅是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会计理念的变化,这种新理念将给传统的会计核算带来重大变革,同时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安富.我国现值计量属性运用探析[J].企业经济,2005,(10).

[2]谢诗芬.公允价值、现值和现行价值的关系辨析[J].财务与会计,2001,(9).

[3]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9).

现值计量论文篇(2)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200

1对商誉本质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提出了商誉的“三元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是会计界首次对于争论不休的商誉本质进行的一次权威总结。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愈渐成熟,大规模企业并购案例的出现,对金额庞大的商誉如何入账、如何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成为商誉会计中不得不直面的一道难题。

对商誉本质三种比较公认的认识:一是商誉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的要素和情形;二是商誉是预期未来超额盈利;三是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单个可辨认净资产价值的差额。(葛家澍,杜兴强,2007)

由此可见,对商誉本质的认识主要有“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直接计量法与间接法两种计量方法。

计量商誉,对其本质的透彻理解格外重要,当我们提及“商誉”时,实际上不刻意区分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之所以加以区别,仅为表明从外部购入获取的外购商誉来自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环境,体现的是共性与个性的差异。(李玉菊,2011)

2两种传统商誉计量理论及其衍生

21直接法(超额收益法)

直接法的理论依据是“超额收益论”,商誉作为企业预期未来的超额盈利,依据会计的持续经营和会计期间的基本假设,在外部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时,假设企业永续经营,那么可采用适当资本化率或者是折现率将超额盈利进行贴现,从而得出商誉。以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超额收益折现法为代表,原理如下: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

商誉=企业单项资产价值之和×(企业预期收益率-行业平均收益率)÷资本化率

(2)超额收益折现法

商誉=Σ企业当年净资产×(企业预期收益率-行业平均收益率)×折现系数

22间接法(割差法)

间接法的理论依据是“总计价账户论”。割差法里,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与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价值之差。我们常说1+1>2,企业作为一个各项资产或资源的结合体,其结合不是简单加总,而是各项价值体之间的有机的贴合,从而使企业内部产生协同作用,创造出1+1>2的效果。企业这种超乎平常的能力即商誉,通过割差,我们发现商誉终于能够在数量上剥离开来,模型也转化为对企业整体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

计算原理如下:

商誉=企业整体价值-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对于企业的整体价值有几种的理解。

第一,未来盈利现值。如果我们把资产的经济价值界定为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那么也可以认为企业的整体价值就是全部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贴现值,可以利用股利现金流(DDM)、股权现金流(FCFE)、实体现金流贴现(FCFF)等模型来估计企业的整体价值。

第二,股票的市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企业全部股票的市值总额,近似反映了企业的总体价值。此时割差法变为:

企业整体价值=公司市值=每股市价×流通在外总股数

商誉=公司市值-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资产公允价值与负债公允价值的差额。它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的列示,由企业评估师逐一进行会计估计得到其公允价值,存在很大的职业判断的空间,不确定性不言而喻。

在割差法基础上,利用BS期权模型计算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杜兴强(2003),等。原理如下:

G=V-[(S×N(d1))-X×e-r×T×N(d2)]

d1=ln(SX)+(r+σ22)TσT

d2=d1-σT

V槠笠档恼体价值;S为标的股票的现价;X为期权的执行价格;T为期权的执行期限;r为无风险利率,σ2为股价的波动率。

3对两种计量方法的评价

商誉计量方法源于对其本质的认知。无论是基于“超额收益论”的直接法还是基于“总计价账户论”的割差法,他们对于商誉的理解都无可厚非。

31理论的合理性

超额盈利法最大优点是突出反映了商誉“超额盈利”特性,利用企业预期收益率与行业平均收益率的差值,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采取年份各异的、适当折现率贴现。但仔细分析直接法的理论依托,“商誉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的要素和情形”和“商誉是预期未来超额盈利”,企业资产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不能单独存在的资产即商誉,这些都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盈利的有利因素。那么企业的超额盈利仅是商誉带来的吗?不,超额收益还受到诸多因素的有利影响,例如商标权等。显然,超额收益法的计算并没有筛除非商誉因素的“杂质”,结果导致商誉被高估。

反观割差法,采用企业整体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值来计量商誉,从根本上避免“超额盈利”的计量,从理论上来看较合理。

32操作的现实性

直接法的公式中存在着较多的需要主观判断的变量。贴现率在近期可借鉴市场无风险利率,然而经济形势的变化将使得这种选择飘忽不定;贴现期则建立在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上;行业平均收益率受到科技进步、全球经济的影响,例如通信、钢铁行业。总之,超额收益法需要建立在企业能够平稳发展,预期收益稳定的基础上。直接法在操作中数据获取不准确导致计量结果不准确,局限较大。

间接法计量只需考虑如何获取企业整体价值和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的整体价值可利用传统的企业估值模型(部分模型受限于贴现率、贴现期);利用股票的市场价值,但是实证样本仅限上市公司,不利因素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股价的波动不完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还有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等不利因素。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受到会计师职业判断影响,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存在。然而,利用BS期权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割差法的缺陷,只要设法对股价进行调整,使其客观反映企业真实价值,那么在此基础上计量的商誉是具有可信度的。

4结论

本文评价了两种传统计量方法的优劣,总的来说,两者的共性都是根据商誉定义出发进行的计量,差异性体现在操作难易程度的不同以及最终测算结果的可靠性。相比而言,割差法较为合理。商誉会计理论在不断丰富,基于期权的商誉计量研究也将进一步推进,笔者建议从割差法出发对现有的期权模型进行改进,并采用大样本实证检验其计量结果的可靠性。期待找到一种相对合理的商誉计量方法对商誉进行计量,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参考文献:

[1]ES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M].王澹如,陈今池,编译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87

[2]杜兴强,黄良文商誉估价模型探讨[J].中国统计,2003(6):53-54

[3]葛家澍,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李玉菊基于企业能力的商誉计量方法研究[J].管理世界,2010(11):174-175

现值计量论文篇(3)

 

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袭卷全球,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自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在人们纷纷指责房地产、金融资产泡沫破灭的同时,也在认真反思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弊端,即产生的顺周期性,对资产价格助涨助跌的作用,背离了资产的内在价值,人们曾经预言公允价值是目前最好、最合理的计量模式,却在这次危机中,扮演了“经济杀手”的角色,为这场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期盼经济复苏的同时,人们也更迫切希望找到一种更合理、更科学的会计计量模式,来消除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经济产生的负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及优点

公允价值,英文为Fair Valve亦称Market Valve或Mark to Market,所谓公允价值是指以市场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传统的计量模式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更强调资产、负债的现实价值,从而与账面值产生了公允价值变动,这种公允价值变动是通过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比较产生的,从而影响所有者权益,表现为对损益与权益的调整。以公允价值对资产和负债情况进行计量,由于其反映了资产负债现时真实价值,对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公众来说,以此为计量基础反映的会计信息提供了其决策更相关和有用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因此,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已经成为国际会计的一种潮流趋势,代表了国际会计发展和改革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向。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来加以运用, 特别是对于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交易或者事项中,以提高社会公众对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用性的障碍

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计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产生的顺周期效应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对资产的助涨助跌的作用,加剧经济的巨幅波动,从而推动了金融危机的深度与广度。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难以保证准确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合理性。具体说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公允价值理论的假设前提很难满足。首先,在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很难界定该交易行为是否公平,因为交易的双方最终结果有盈亏,对哪方是公平难以确定;其次,交易的双方也很难界定是熟知交易对象,事实上,市场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一方总比另一方要知道多的信息,另外熟知的定义,熟知的程度比较,实践很难界定;再次,交易市场总是存在强者与弱者,市场参与从来就没有公平性,那种理想的市场交易环境及公允价格在现实的市场很难得到反映,换而言之,理想的市场与现实的市场有相当大的距离;(二)公允价值反映的利润不真实。反对者认为会计必须是对过去的事项可以进行计量,而不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进行计量,否则财务会计变成财务预测,公允价值理论将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利润,违背了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原则----权责发生制;(三)、公允价值不能提供与收入、费用相配比的,以确定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四)、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会计计量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如果公司一旦被出售的话表现出的是清算价格而不是市场价格,其计算出的利得和损失没有依据;(五)、公允价值提供的信息没有相关性,当只有公司清算时,公允价值会计提供的脱手价格信息才具有相关性,如果公司将持续经营的话公允价值的脱手价格信息不具有相关性;(六)、利润反映不科学。如果存货以市场价格计量的话,那么其反映的销售利润为零,因此,会计核算的重点变成了价格变动,使报表阅读者无法获取真实的信息,则无法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七)、公允价值理论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因不能单独出售不予计价,因而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考虑不够充分,未能充分体现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八)、不具有可加性。公允价值认为,只有过去的或现在的经济活动为基础计量方法才是客观的、预期的数据不能于现有的数据相加,如果资产强行处置与渐进、有序处置存在差异的话,那么实际确定现行现金等价物肯定预计,那么就与公允价值模型产生矛盾,另外当单项资产处置与资产组合处置,价值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得出现行现金等价物本身不能相可加性;(九)、公允价值反映的资产市价,而不是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对资产价格助涨助跌的作用;(十)、在相关资产、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或实际成交时,其公允价值的计算确定往往带有企业对其价值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未得到实际公允市场交易的确认,因此其可靠性相对难于验证论文开题报告。(十一)、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未能正确反映所有者权益自身的价值变动。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来源于资产减负债的余额,其计量的结果与所有者权益实际价值相差较大。其原因是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所有者权益未进行市价计量,因此未能正确反映所有者权益自身的价值变动,与公允价值理论矛盾;(十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应该计入利润。这主要是因为1、价值变动并没有具体的交易行为,不产生收入、费用,且具有未来不确定性,无法进行计量确认;2、现行成本并没有节约,因采取某种行动而没有采取其他行动所带来的机会利得,当采取行动后就没有了,一旦购买资产,其成本就变成现实,唯一选择出售或继续使用,因此,现行成本法采取的财务资本观的持有利得缺乏理论基础;3、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不反映已实现的或预期的现金流量,那么计入利润是没有依据;4、没有证据证明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与现值之间存在联系;(十三)、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企业整体价值观认为,净资产是指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应该归属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说的更通俗些,它是企业过去形成自创无形资产及所有者投资的成本并且包括机会成本。两者之间在会计计量上并不完全相等,也并不是同一概念。如是同一概念没有必要用二个名称表达同一属性。因此,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是二种不同的概念。即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净资产价值不应等于所有者权益价值;(十四)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价值属性反映不清晰。根据公允价值理论应该反映是资产的交换价值,而实际运用中由于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市价计量为主,其他计量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因此反映的资产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投入价值、重置价值、交换价值、在用价值等价值属性,这样形成了理论与实际运用的矛盾,因此其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值得怀疑;(十五)、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没有保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同一时点下的可比性、可加性。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特别强调时点性,即考虑时间对会计计量的影响,换言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不同时点上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的特点,因此,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不应该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投入价值等其他价值属性替代公允价值,而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多种计量模式,其中包括了历史成本法,将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进行累加,将不同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进行累加,从而无法保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的真实性、公允性。

三、市价计量模式的建立

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又称为市价计量模式,所谓市价计量模式是指会计要素应按照会计当日的市场价格进行计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计量。1.逐日市价计量;2.报告日市价计量。即在会计日常核算上,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采取历史成本法计量,(特殊情况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等资产采用逐日市价计量),报告日时调整到市值计量,从而产生价值变动科目。市价计量模式反映的是企业时点上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并且考虑到时间这一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不同时点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的特点;它与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前提不同,现行的公允价值前提1.为公平交易形成的价格;公平交易是公允价值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交易双方应该彼此平等,自由的进行交易;2.为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这一假定实际上是对公平交易进行补充定义及说明。如果交易一方或双方在财务困难或面临重大经营规模调整,缩减时候,交易形成的价格往往是不是公允的,不是正常交易形成的价格。3.为交易双方应是熟悉情况的,这一假定仍然是对公平交易的补充。如果交易一方或双方不熟悉交易对象的情况,其形成的交易金额很难说是公允的。市价计量模式前提:1.名义货币发生变化。货币的价值如果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则对资产价值发生影响,通涨时,资产价值上升,通缩时,资产价值下降,从而使资产、负债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价值,不同时点上资产、负债不具有可比性、可加性;2.社会生产效率日趋提高,使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使商品价值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价值;3.商品经济和资本市场化、信息化、透明化。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已经基本市场化、商品化,人们从投资的需求,迫切关注会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效,其目的有助于评价与决策,因此从投资角度来讲,报告使用者使用报告的目的通过了解的会计信息,判断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市场价值是否合理,从而发现投资机会。因此,在市价计量模式下,应当真实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二)、理论依据不同。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论文开题报告。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最大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市场的确认。由于公允价值是在许多限定和假设条件下取得的,因此,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的确认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其实,在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的资产交换价格也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更何况在资产没有市价的情况下,其公允价值的确认更具有人为的因素。因此给盈余管理带来很大的空间。而市价计量模式,其理论依据来源于资产的价值属性决定于计量模式,不同计量模式体现的资产价值属性不同。采用市价计量反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交换价值,更真实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某一时点市场价格,与公允价值计量相比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采用市价计量并不去研判市场价格是否合理、公允,从而更加突出了会计的反映功能,因此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相关性强;(三)、价值属性不同。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是市价计量模式为主,其他计量模式为辅的混合模式,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是混合的价值属性,其所有者权益的价值量是介于投入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市价计量模式是单一的计量模式,反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交换价值,根据公允价值理论公允价值应该反映的资产属性是交换价值,而非混合的价值属性;(四)、核算的摘要是因为1.企业在正常运营情况下不存在发生会计理论所假设会计主体发生清偿责任,并且这种假设情形与会计假设的持续经营的前提发生矛盾;2.企业在持续经营情况下与清偿条件下,由于存在未来盈利的预期不同,因此价值量存在很大的差异;3.企业在持续经营情况下,会计的任务只能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某一时点的市场价值,相反并不能准确、真实地估算会计主体假设被清偿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即假如企业发生清偿情形,其所有者权益价值也取决于市场交易,而不是取决于会计计量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妨把该种会计理论称为“预测会计”或者“算命会计”更为贴切、妥当;(七)、会计等式不同。现行公允价值理论将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来源于资产减负债的余额,即资产与负责决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而市价计量模式认为,所有者权益价值来源市场交易结果,即供求关系是影响所有者权益最直接的因素,其他因素影响所有者权益价值也是通过供求关系实现的。因此所有者权益与净资产的概念不同,其价值也有差异,即净资产来源与资产与负债的减项,所有者权益来源与市价,其形成的会计等式:资产市价=负债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换言之,传统的会计等式: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不适用于市价计量模式。

四、结语

总之,在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各界已充分认识到现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正积极探索、寻找更好的计量模式,遵循谨慎性原则,运用有效计量方法,避免对资产或者市场的负面影响,而采用市价计量方法吸收了公允价值理论公允地反映资产、负债价值的优点,同时又从会计理论上解决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适应性的问题,有效地消除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经济产生顺周期性的缺陷,客观、真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和经营成果,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可靠性、相关性,因此市价计量模式将是未来会计理论探索、发展一种新的方向、途径。

参考文献: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1-6

2会计历史与理论研究,王光远.福建教育出版社

现值计量论文篇(4)

虽然人们多年来最关注和拟解决的难题是现值会计计量属性(以下简称“现值计量属性”)的“方法论”问题,①但研究并总结现值计量属性的“世界观”(理论基础)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将使我们发现和掌握现值计量属性乃至整个会计计量和会计本身的发展规律,从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但是,迄今为止,对现值计量属性之理论基础的系统研究仍属空白。

本文研究发现:现值计量属性不仅与规范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某些实证会计理论(如计量观)和财务学理论(如净盈余理论、有效市场假说)有紧密联系,它也体现了经济学中的经济收益概念、委托—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等的思想,现值还是许多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或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值计量属性不但能体现现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精髓(如决策有用观、未来经济利益说),更能祛除其内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使其能真正一贯地坚持作为概念框架所应遵循的规范的演绎法(而非中途转向实证的归纳法)。对本文主题的深入研究证明:虽然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共存是永恒的必然,但经济越发展,现值计量属性越重要。这是现值计量属性发展的历史规律,是会计计量发展的历史规律,也在相当程度上是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

一、现值计量属性符合经济收益概念

经济学家对收益所持的观点(即经济收益)与会计学家对收益所持的观点(即会计收益)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收益是随着未来服务的现值的增加而同时产生的。”②他们认为,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是不可分的,资产是依据企业使用这些资产所带来的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计量的,而收益则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现值变动的结果。

显然,要计量经济收益,在会计上就必须采用现值计量。而在fasb的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7)和iasc的现值问题文稿(issues paper)③等之前,如何计量现值多少年来一直是会计界的老大难问题,经济收益的计量也就成为会计学家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因此,“在过去的200年问,会计学上的企业收益概念和经济学上的企业收益概念是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的。”“但近来的文献表明,传统的会计学立场似乎正逐渐转向经济学上的收益观点”④。经济学和会计学发展史已经证明,经济收益是比会计收益更全面和正确的收益概念。可见,现值计量属性符合经济收益概念。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要求。

二、现值计量属性符合现代会计目标的要求

从这里到本文第六个大问题,我们从规范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角度来研究。

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关于会计目标,众所周知,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一)现值计量属性不符合受托责任观的要求

受托责任观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减少人出于自身利益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随意操纵的败德行为,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以事实性数据为基础并具有可验证性。受托责任观代表人井尻雄士(ijiri yuji)将此称为“硬”计量(hard measurement)。⑤因此,在这种观点下,对计量属性的选择主要采用历史成本。

但是,以历史成本甚或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都有其局限性。成本属性只能反映资源的存在、反映资源过去和现在用到何处,不能代表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对资源委托者的报酬。只有现值计量属性才能体现经管责任的全部要求。然而,由于现值计量基于一系列假设与判断,难以实现“硬”计量,因此,在这种观点下,现值计量属性不适用。

(二)现值计量属性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决策有用观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决策理论。⑥决策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要求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内容、种类和披露的深浅程度。信息在时间的分布上既表现为过去的信息,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更表现为将来的信息,因为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因此,会计计量往往采用多种计量属性,而现值是这多种计量属性中对决策最为有用的计量属性。随着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我国会计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将是大势所趋。因而,现值计量属性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现值会计信息符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受制于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人们一般认为,既然现值计量属性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那么它一定更具有相关性。所以,在所有会计计量属性中,现值计量属性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相关性最强,而其可靠性最弱。似乎现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从来就很难“鱼与熊掌兼得”。

作者以为,正确的(全面的)说法应该是:(1)现值会计信息的质量取决于环境。在理想状况下,现值会计信息既完全相关,又完全可靠;在非理想状况下,现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将有所降低并产生矛盾。(2)可以创造条件,改善非理想环境,从而提高现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经济学和财务学中的理想状况(ideal conditions)是指:(1)可以确定和公开地得知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和经济中的利率;或者,(2)在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折现率是已知和固定的,有一套完整的和为众人所知的状态(states),状态的实现可公开观察到,状态的概率客观和公开。理想状况下的市场是完美而完全的。理想状况下的会计模式就是现值会计模式,这时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基于期望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财务报表既完全可靠又完全相关,资产负债表包含所有的相关信息,收益表没有信息含量。⑦

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现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特别是可靠性,是许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国际会计界最新和一致的研究结论是:在现实情况下,完全可以得到既相关又合理可靠的现值会计信息。对这一结论的详细论证和总结,可参见有关文献。⑧

四、现值计量属性符合会计要素的本质定义

各会计要素均有不同的定义。以资产为例,主要有“未来经济利益观”和“成本观”两种定义。其中,fasb(1985)提出的资产定义最能代表资产的主要本质特性(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⑨而现值计量属性是最能恰当反映会计要素“未来经济利益”本质特征的计量属性。

显然,基于过去和现在的计量属性不符合资产定义的要求,未来重置成本和预期脱手价值只能计量资产未来的自身价值(表现为市场交换价格),不能计量资产未来的获利潜能。所以,理想的资产计量属性应是各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推而广之,可以说,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最能恰当反映会计要素本质定义的计量属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sfac3中,fasb中断了“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内涵”之后的演绎法,而开始采用归纳法,即在后续的“会计要素内涵会计要素外延会计要素确认会计要素计量会计要素报告”的过程中采用了实务中的做法,由于实务中不存在现金流量的确认与计量,因此,与现金流量有关的要素始终没有出现在概念框架中。此外,safcl一方面强调财务报告应能提供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另一方面又规定传统财务报告中确认和计量的要素仅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因此也不可能产生未来的现金流量信息。⑩总之,作者认为,fasb是正确地定义了会计要素的内涵,但却没有正确地界定会计要素的外延。

五、现值计量属性符合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动制的融合

按照fasb概念框架的结构,财务报告目标是起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连接目标与其他概念的“桥梁”,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计量、报告是财务会计目标的具体体现。

但从国际会计改革的现实顺序来看,却正好相反,即:先提出财务报告的改进问题,再深入研究会计计量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现值问题。(11)对会计确认的根本性改革(非局部性改革,如金融工具的确认)尚未启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最终产品,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意见最能使会计学术界感受到改革的迫切性;二是因为如上所述,fasb中断了概念框架的演绎过程而屈从于会计实务的现状。当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信息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时,改革财务报告的呼声虽不致撼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根基-财务报告的目标(因为它已相当正确地“提前”反映和考虑了信息用户的决策需要),但却会波及其未按目标演绎而来的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12)笔者认为,不论是报告内容的扩大(把许多表外披露内容纳入表内),还是计量对象的扩大(如包括许多金融工具),在概念上实际上都离不开确认范围的扩大化。因为,广义的确认是包括计量和报告的(sfac5,para.6)。

葛家澍、刘峰(1998)主张,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动制的融合。现行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符合现金流动制的要求。这里的现金流动制用公式表示就是: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其中的净资产是通过盘存法确定的。收付实现制只确认交易的影响;权责发生制除此之外,还确认一些对企业权利和义务已产生影响的事项或情况。现金流动制则彻底摆脱了交易与事项的限制,它从盘存制思想出发,只确认期初、期末净资产的现金等量(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笔者认为,不难看出,现金流动制所确定的收益与经济收益十分相似,只有一点不同,这就是,经济收益只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现值变动的结果”,而现金流动制收益除可以用净资产现值变动计量外,还可用净资产现行市价的变动来计量。实质上,这是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收益,当净资产的现行市价不能直接观察到时,就要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六、现值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的关键

sfac5曾指出:现行会计模式是一个以“历史交换价格”为主、同时采用多种计量属性的模式;fasb不企图选出单一的属性,强使实务进行变革,用该属性来计量一切类别的资产和负债;它还相信,多种属性并存的现状将会继续下去。可见现行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没有采用最能反映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现值作为主要计量属性。而且,正如后来的sfac7所指出的,现行理论和实务甚至从来就没有将现值作为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而“只是一种在资产或负债得到确认并按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进行了计量之后使用的摊销方法。”(safc7,para.6)

如前所述,按照概念框架的逻辑顺序,既然人们已普遍接受“未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项本质特征”,那么,在对资产计价时,就应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着重考虑现值属性。fasb已于1980年提出介于传统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之间、但更接近于经济收益的“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也称全面收益)”等概念,但其真正实施仍有赖于会计计量属性尤其是现值计量属性的变革。(13)但是,过去由于从可靠性考虑,因而,现行的资产计价都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至多用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来代替;同样,建立在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实现原则之上的传统会计收益一直充斥于会计信息市场,而经济收益则只是收益决定中的一个美好理想。显然,目前这种着眼于过去和现在的会计计量不能体现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它是会计理论界中断理想、规范和演绎而屈服于现实、实证和归纳的又一结果。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的呼吁迫使会计界重新审视现有的概念框架。作为一种信息商品,会计信息必须与其他各种信息进行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信息社会。只有细心体察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未来决策需求,面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处的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坚定地重续“理想、规范、演绎”之梦,财务会计才会有出路。而要实现这一远大目标,会计计量是关键,而其中的现值计量属性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七、现值计量属性符合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

证券市场中的实证会计研究有两大流派:信息观和计量观。它们都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而提出的关于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观点。

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的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现金流量(即股利)的现值决定的。但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不可能提供这一信息。那么,现行会计信息在股票定价方面究竟有什么作用?信息观和计量观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做了说明。

(一)现值计量属性不符合信息观(information perspective)

以ball和brown(1968)为代表的信息观以有效市场假设(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和决策理论为前提,对会计信息(主要是盈利信息)、股票价格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至少某些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估计证券报酬的期望值和风险。(14)

在财务会计理论中,“证券价格变化的程度=信息含量=决策有用性”的观点即信息观。(15)

由于信息观只是从外部研究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不研究市场是怎样把信息转换到股价中去的,因此,在这种方法下,股票价格的形成是一个黑箱。它认为,投资者将寻找和吸纳所有有关的信息(而不只是会计信息),以便自己做出对未来证券报酬的预测(而不需要会计人员为他们做出这种预测);为了使会计信息的竞争优势最大化,可通过充分揭示补充信息来提高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决策有用性。

作者认为,fasb产生于1978—1985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前6辑)在许多方面是体现了当时流行的信息观思想的。例如,如上所述,其对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会计要素定义的论述符合决策理论,但是,fasb又认为,财务报告并不一定包括对未来企业盈利的直接预测,因为,“编制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已经发生的业务和事项的财务结果”(sfacl,para.21)。相反,如果会计信息具有概念公告所希冀的某些质量特征,则它们可以是帮助投资者形成“他们自己”(sfacl,para.21)对这些盈利的预测的有信息含量的输入。(16)可见,从确认、计量到报告,现行会计模式在本质上是彻头彻尾的历史成本会计。fasb强调,财务会计旨在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客观地说,历史成本信息对于预测未来、做出决策有一定作用,但它毕竟不如直接着眼于未来的现值信息),但看来fasb没打算让财务会计尽力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预测和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新计量属性信息(如公允价值信息,包括现值信息),以减少信息用户搜寻信息的成本并更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竞争地位-当时的fasb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会计环境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fasb也没有打算改变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模式的现状,而只是希望通过增加披露来加强其相关性。但增加披露并不等于增加计量,增加披露也不等于改变计量,所有这一切表明,经过时间的洗礼和认真的分析,即使现在看来仍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研究典范的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昭然若揭的!我们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旧的sfac、最新的sfac7及一系列相关文献,才能理解现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它。总之,现值计量属性不符合信息观。

(二)现值计量属性符合计量观(measurement perspective,也译作计价观)

1968年至1989年,占绝对优势的、以证券市场有效为前提的、认为会计只是许多信息来源之一因而必须与其他更多及时的信息来源竞争的信息观首次对会计的地位与作用敲响了警钟。从balland brawn(1968)的10%~15%(17)到lev(1989)的2%~5%(18)的研究结果看,公布的会计盈余数字对公布日前后的窄窗(narrow window)内的股票超额报酬(abnormal return)的解释力日益减弱。然而,1990年代兴起的、以资本市场不那么有效为前提的、认为会计数据在股票计价和企业定价中有明确和重要作用的计量观又给了会计职业界一剂兴奋剂。ohlson(1990,1995)、feltham and ohlson(1995)的市值/帐面净值计价模型(market-to-book value model)(19)确立了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计量观,就是指会计人员承认,会计人员已有了增加了的责任把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均包括现值(20))体现在财务报表本身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对计量的注意(increased attention to measurement)(不仅是增加披露),或把更多的计量导向的(measurement-oriented)方法引入财务报告来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21)

所以说,现值计量属性是符合计量观要求的。不难看出,与信息观相比,计量观是更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的。当然这主要是为了未来会计的生存和繁荣。

计量观取代信息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实证方面,如上述,报告净收益似乎只解释了盈余公布日前后证券价格变化的一个小部分。这就提出了历史成本报告是否具有相关性的问题。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证券市场并不象人们先前所想象的那样有效。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需要比他们从历史成本报表中所得到的信息更多的信息来帮助评价未来报酬的概率。(2)理论方面,净盈余理论显示,企业的市场价值可以按照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变量来表达。尽管净盈余理论适用于任何会计基础,但其“企业价值取决于基本的会计变量”的证明与计量观是一致的。(3)实务方面也支持增加计量(不是增加披露)。因为运用市场基础方法、最高限额测试技术和其他现行价值基础方法的会计准则有助于减少审计人员对金融企业审计失败的审计责任。(22)

(三)现值计量属性符合ohlson的净盈余理论

净盈余理论(clean surplus theory)为直接根据会计信息(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数据)估价一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提供了数学模型。它也提供了一个与计量观一致的框架。该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其股利流。股利是投资者获得的报酬,所有股利的现值构成企业价值。在同前所述的理想状况下,一个企业在某时刻t的(简化的)价值计算公式为:

企业价值(pat)=资产负债表中的企业资产帐面净值(bvt)+未来非常盈利的预期现值(gt)

上式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所有利得和损失都必须通过收益表反映,这也是该理论“净盈余”术语的由来。gt为零是该模型的特殊情形,被称为“无偏见会计(unbiased accounting)。”也就是说,当会计无偏见时,非常盈利不具有持续性(persistence),这时,企业的全部价值都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收益表没有任何信息含量。(23)。

然而,feltham和ohlson指出,在现实中,理想状况并不存在,因此,有足够的理由说明收益表具有重要的作用。非常盈利的持续性越强,收益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一个企业的价值的作用也就越大。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知道,他们所处的非理想状况中的未来状态的出现概率是主观估计的而非客观公开的,因此,他们需要寻找其他有关信息来修正其可能错误的预测,而收益表就是这种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但是,有效证券市场异常(anomalies)的许多证据(24)表明,投资者并不能象信息观所假设的那样能自己熟练地从其他信息来源中算出gt.因此,会计人员应尽可能完整和精确地计量bvt,以减少市场投资者从其他信息来源估计gt的需要。例如,如果能合理可靠地做到的话,至少按市场价值估价某些资产和负债并在帐簿上记录无形资产,这样就会在bvt中包括更多的企业价值,而在gt中包括较少的企业价值,这样做可能对投资者有益处。

可见,净盈余理论直接导向了计量观-会计人员已有了增加了的责任把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均包括现值)体现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本身中,以提高财务报表的有用性。所以说,现值计量属性也是符合净盈余理论的要求的。

八、现值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四点启示

(一)虽然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共存是永恒的必然,但经济越发展,现值计量属性越重要。这是现值计量属性和会计计量发展的历史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会计发展的规律(因为“会计就是一个计量过程”)。

由上可知,现值计量属性之于财务会计的重要性早已为人们所感知。两百多年来,人们实际上已经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不少与现值计量属性有关的世界观,但由于长期以来现值计量困难所形成的桎梏,人们难以更深入地从理论上探究现值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否则,许多计量性经济学科(25)将会是另一个样子。随着经济的发展,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会计计量理论和实践问题日益突出和重要,当现值计量桎梏被打破之时,人们便有了探求计量属性发展趋势的强烈愿望。我们还不难领悟到,由于现值与公允价值有着紧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现值越来越重要)使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侧面诠释公允价值风靡21世纪的原因,它为从理论上进一步解开公允价值这一新的复合计量属性之谜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值计量属性,对现值计量属性的作用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不夸大,指强调现值计量属性绝不意味着该属性将取代其他一切计量属性;不缩小,指现值被使用的可能性正在加大,这一点与近年来各国和iasc将公允价值作为大多数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的目的的现实有关。作者认为,与活跃市场(26)国家相比,非活跃市场国家(如我国)运用现值计量属性的机会相对还较多。因为,按确定公允价值的一般原则,如果资产或负债或基本类似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在市场上可被观察到,就没有必要用现值计量。(现值的市场估价已被包含在价格中。)然而,如果被观察的价格不能获得,现值计量常常就是估计该价格应为多少的最好的可用技术(sfac7,para.68)。(27)不难推断,在活跃市场中,市价易得,因而使用现值的机会相对较少;在非活跃市场中,使用现值的机会相对还较多。

(三)也许我们以前没有明确地认识到,会计学和财务学中的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条线索(其中一条线索中的一个概念对应着另一线索中相应位置上的另一个概念,而每条线索上的所有概念又各组成一条相关和协调的概念链):

(1)决策有用观-相关性-未来经济利益-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动制-现值(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全面收益(经济收益)-损益满计观-资产/负债法-计量观(净盈余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的悖论

(2)受托责任观-可靠性-过去经济利益-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会计计量-传统会计收益-当期营业观-收入/费用法-信息观-有效市场假说

(四)现值计量属性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标准、会计实务都互有影响,研究现值计量的理论基础问题有助于提高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水平。

研究表明,在截至2001年底我国(修订)的16项和即将的3项具体会计准则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和现值的准则达56%,间接涉及者达39%,两项合计达95%。特别是,我国目前的具体会计准则在现值和公允价值运用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局面。(28)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研制我国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迫在眉睫!而在我国目前的概念框架研制中必然要涉及计量属性、计量模式的选择问题。忽视甚至回避现值和公允价值这一国际会计关注热点和发展方向的概念框架不会是高质量的概念框架,它将不能逃脱当初《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很快被淘汰的同样命运。因此可以说,探索现值计量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包括我国在内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fasb和iasc等组织已深入研究了现值计量属性的方法论问题(即:如何界定现金流量?什么是适当的折现率?如何反映内在于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已于近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参见谢诗芬,“现值研究的国际动态概述”,《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②参见chatfield,a history of accounting thought.new york:robert e.krieger,1997,chapterl8.

③参见谢诗芬:“现值研究的国际动态概述”,《当代财经》2oo1年第1期。

④参见chatfield,a history of accounting thought.new york:robert e. krieger,1977,chapterl8.

⑤ijiri,yuji,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sarasota,fl: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75,p.36.

⑥william r.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hall,inc.,1997,chapter 3.

⑦对此段的详细论述,参见william r.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hall,inc.,1997,p.15—16,p21.

⑧下列文献深入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均得出了上述结论,谢诗芬在《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第13章(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7月)中对此进行了总结性专题研究:

。iasc/cica steering committee o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ussion paper,accounting for financial assets and financial liabilities,march 1997;

。fasb,preliminary views,report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certain related assets and liabilities at fair value,appendix a,decemberl4,1999;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u.k),derivative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a discussion paper,july1996;

。jwg,financial instruments-comprehensive projeot:draft standard and basis for conclusions,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similar items,december 2000,p.150—155.

。america accounting association‘s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committee,response to a disussion paper issued by the iasc/cica steering committee on financial instruments,accounting for financial assets and financial liabilities,accounting horizons,march 1998,p.90—97.

。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comment letter of july 24,1997 on iasc/cica discussion paper,accounting for financial assets and financial liabilities.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⑨fasb,sfac6,1985,para.26.

⑩参见葛家澍、刘峰编著,《会计理论》第六题“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研究”,《会计大典》第一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58—159页。

(11)各国和有关组织研究上述问题的具体时间先后各不相同,这里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

(12)迄今为止,笔者似乎还未看到对会计要素外延的根本性的权威性的变革。

(13)谢诗芬,“综合收益会计理论浅论”,《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第5期。

(14)ball,r.j.and p.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autumn 1968),p 158—178.

(15)william r.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hall,inc.,1997p.126,p.100.

(16)iasc(1989)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第13段也指出:“不过,财务报表并不能提供使用者为了经济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因为财务报表主要是描绘过去事件的财务影响,而且不一定提供非财务信息。”

(17)ball,rayand p.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autumnl968),p.159—178.

(18)lev,b.,on the usefulness of earnings:lessons and directions from two decades of empirical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upplement 1989),p.153—192.

(19)ohlson,j.a.,a synthesis of security valuation theory and the role of dividends,cash flows,and earning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spring 1990),p.648—676;earnings,book values,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spring 1995),p.216—230;feltham,g.a.and ohlson,j.a.,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spring 1995),p.661—687.

(20)因为现值往往是决定公允价值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现值计量的可靠性是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前提和保障。参见谢诗芬,“公允价值、现值和现行价值的关系辨析”,《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9期。

(21)william r. 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hall,inc.,1997,p.134—135.

(22)详见william r.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hall,inc.,1997,p.135.

(23)其实,上述公式对任何会计基础都适用,而不只是在理想状况的无偏见会计下才能运用。例如,如果该企业使用历史成本会计,相对于其市场价值来说,bvt将有偏见地被低估。结果,未记录的商誉gt>0.

(24)详见william r.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prentice-hail,inc.,1997,p.136—143.

(25)指其中运用现值很多的经济学、财务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证券投资、金融、保险、精算、资信评估、资产评估、价值评估、数量经济学等学科。

(26)活跃市场“指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市场:(1)市场中交易的项目是同质的;(2)通常可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方和卖方;(3)价格公开。”(ias36“资产减值”)

(27)评估价有时也可以,但往往也要遇到折现问题,如使用最常用和最重要的评估方法之一收益现值法时。

(28)详见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第14章,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7月。

参考文献:

[1]william r.scott.financial accouting theory[m].prentice—hall,inc.,1997(first edition,)2ooo(second edition)。

[2]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a].会计大典(第一卷)[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3]谢诗芬。现值研究的国际动态概述[j].当代财经,2001,(1)。

[4]谢诗芬。公允价值、现值和现行价值的关系辨析[j].财务与会计,2001,(9)。

[5]葛家澍,裘宗舜。会计信息丛书-会计热点问题(第四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现值计量论文篇(5)

【关键词】公允价值;决策有用性

一、公允价值计量兴起的背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了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表被嘲笑为“报告无用的数字”,大多数人认为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难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历史成本注重以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这种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所生成的会计信息虽然在计量程序方面可靠性强,但计量结果的公允性令人怀疑,并且相关性很差,因而很难满足企业外部人的决策需求。

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渐渐受到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青睐,十几年来公允价值问题一直是国际会计前沿中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2006年底至2007年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接连了两项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对能够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资产和负债明确了其一般框架,提供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并强制要求美国公司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特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标志着公允价值计量开始得到广泛推行。

二、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石本仁(2001)J为资产定义的变迁、资产计价目的的变迁、收益确定方法的变迁蕴含了公允价值的基本思想。陈美华(2006)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是产权理论、价值理论、会计目标理论和会计计量理论。夏成才(2007)认为无论是财务报告的目标,还是全面收益决定的要求,都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践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谢诗芬(2008)认为,公允价值有十大理论基础。它符合:经济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现金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设、现代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现值和价值理念、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

个人认为,公允价值诞生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目标从经管责任制向决策有用论的转变,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目前一个会计主体需要向外界提供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目标就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既表现为过去的信息,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还表现为未来的信息。而历史成本仅仅只能反映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无法准确反应企业现在或未来的信息。因此,引入公允价值就水到渠成了。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决策有用性

(一)国内研究

夏成才等人(2007)认为历史成本会计对不稳定的经营环境的不适应性,是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诱因;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对经济学收益计量的追求,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则构成了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关键限制。

孙丽影,杜兴强(2008)提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是一种管制安排,披露制度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作者通过运用无管制安排和存在管制安排两个博弈模型,得出了管制安排就是为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的结论。

高学敏等人(2010)提出公允价值能够更好的权衡相关性与可靠性,并且由于其能如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因此,公允价值不单能够有效理清财务报告的逻辑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全面收益计量模式的实现,符合决策有用的目标。

(二)国外研究

William.R.Scott认为要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就务必要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他认为历史成本是一种“平滑”本年收益的计量方法,利用历史成本计量可以使这些收入与费用在一个长期持续的期间内得到均衡的计量。虽然这种“平滑”的财务报表备受人们喜欢,但其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够客观。

Petroni 和 Wahlen的研究表明,流动性较强的交易型证券相较于流动性较弱的投资型证券,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

Khurana and Kim的研究表明,根据公司规模的不同和信息环境透明度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信息含量不一定总是优于历史成本。

国外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实证研究文献比较少,就金融产品而言,国外实证研究的论文大部分都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要优于历史成本计量。

从上述来看,我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及时反映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并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得到体现。2006年我国财政部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在很多具体准则中引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国际会计准则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对会计信息的全面影响还尚无比较权威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四、如何运用公允价值

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全面、适当、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备理论依据并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为使公允价值信息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中发挥应有作用,报告主体除了要遵循公允价值计量规定之外,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披露,使信息使用者了解相关公允价值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包括: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和输入值,使用了重大的不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对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计量有影响的信息。另外,准则还要求针对重大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敏感性分析。

参考文献:

现值计量论文篇(6)

关键词:

公允价值;当代会计理论;思考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金融行业所用到的测量工具几乎是不包括结算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会计理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这也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各项制度的不完整。面对这种情况,相关研究学者也进行了研究,积极寻找符合当时社会的新的会计理论。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研究,相关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了,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公允价值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公允价值被很好的保留下来。

一、公允价值会计中核算理论所面临的问题

相关学者对公允价值会计中核算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了SFAC会计报告中所提及的公允价值会计内容观点与公允价值会计中会计数据信息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与公允价值会计中的基本核算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对这两方面的仔细研究比较,发现问题点主要是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方面,公允价值的描述在某个方面体现出我国现展下的会计理论基础内容,我国会计财务结构内容与实际会计内部运行机制也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对于这些不同之处也不能统一进行管理规划,两者之间有很大的问题存在。

二、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中核算理论和现代社会的相关冲突

(一)现代社会与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的部分冲突在SFAC会计报告第十五项内容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目标下,主要指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刻意强调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真实性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会计核算反应的真实数据。对于SFAC报告中的第十一项,其主要内容是对会计的明确阐述,会计信息获取者做出明确的决定,这样才能使得会计信息获取者所得到的信息是有用的,通过这样的决策从而减小差异的产生,对于公允价值财务报告和公允价值而言,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所发挥价值是没有意义的,它需要结合社会现实从而有效体现,这种计量不会造成会计人员信息的差错,能够便利的实现会计理论目标。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和SFAC会计报告第十一项内容中目标的分析实现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它们之间有着相同的会计理论内容。

(二)现代社会与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的整体冲突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可以与现代社会会计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现代社会会计理论与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之间的相互矛盾,使得它们之间整体之间冲突,对于现实社会中财务会计理论和公允价值会计核算理论是独立存在的,而且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共通点。在FASB所构建的现代社会会计理论体系中,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相继提出SFAC中第十一项、第十二项、第十五项以及第十六项内容,这些内容明确定义了财务会计理论的相关特性,而且这项报告还确定了会计理论作为计量和参考的共同组成,在这一体系特点基础下,会计研究人员也将国际会计基本准则作为其目标,从而对会计理论做出调整。

三、关于改善会计理论体系促进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相关问题的反思

(一)会计理论体系的团队建设以及其可持续性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理论而言,其体系的建设也不仅仅是少数会计研究人员在行业领域进行的研究,而是在这些会计研究人员做好细致研究分析理论前提下,进而范围式的会计研究进而实现整体理论体系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研究人员全天候的研究,而且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对于研究管理人员、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人员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能够做到操作人员管理、负责、建设与其他各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统一有效,对于单纯的专家理论要有效的避免,这样才能保证其理论体系的有效性。

(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要实现协同发展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完善,这样才能够有效协调,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所建立会计理论体系而言,是关乎全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执行中需要各个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提高其执行效率。关于这一协调的具体实施,需要相关财政部门、国家相关财政厅和一些金融会计公司等的参与,而且需要结合现代化社会会计发展变化形势,开展定期的会计研讨会议,对于相关会计人员也要进行内容培训和时事政治的普及,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也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宣传发扬,这样才能组织形成一个强大的会计理论体系队伍,在全国人士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够实现公允价值与现代社会的相互统一发展,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而言还需要结合时代的变化特征进行相应的改进,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化的发展。

(三)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在各个层次上,统一有效发展通过众多研究理论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在国内供应价值会计理论体系中,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首先是会计研究人员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创作出的相关理论研究、资料;其次是结合部分企业的相关经验总结出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综合性理论;再者是在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下,相关部门做出的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具体的有效性文件;最后是国家相关财政部门根据现有的理论进行相关结合,以此为前提,进行相关会计理论体系的调整改进。这样能够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其功能。

四、结束语

在当代会计理论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现代社会中公允价值和会计理论的研究则更为必要,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对公允价值做到充分的了解,从而做出改变,以满足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世驰.公允价值计量与动态反映会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金成瑜.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J].东方企业文化,2015,03:184

现值计量论文篇(7)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公允价值在国际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国外学者虽然围绕公允价值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公允价值的计量及应用阶段,并没有上升到其是否以及怎样影响企业价值这一经济后果。

一、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及发展历程

1.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衍生工具不断的被创造出来,其创新和应用初始是为了避险,但同时引发了投机。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性质是一种尚未履行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不是已经发生的交易,其所产生的风险和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用实现原则和历史成本,就不能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也不能在报表中反映;即以合约形式存在的金融衍生工具因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活动信息或价值信息无法进行披露。在这种背景下,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chard.C.Breeden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所有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此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试图推动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就我国而言,为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2006年颁布新准则并于次年在我国大范围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包括:符合现代会计目标的要求;符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其重要组成部分――现值计量属性,符合经济学关于资产、收益的概念和价值计量的要求,是会计计量的关键;符合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符合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符合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葛家澍)。

2.公允价值会计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最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会计原则委员会就有在部分金融证券投资方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提议,但当时未能得到通过。美国证监会主席chard.C.Breeden(1990)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告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毫无用处,公允价值信息是最相关的财务数据。此后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外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l)公允价值的概念;(2)确认、计量、报告和审计公允价值的原则及所使用的方法;(3)个别领域中公允价值应用的问题;(4)公允价值运用可靠性的问题。

3.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为了与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对会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争做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我国对公允价值运用的态度,表现出反复波动的态势。纵观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历史成本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阶段、公允价值观念的培养阶段、公允价值计量的回避阶段、大范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阶段。起初在我国经济环境下,广泛采用公允价值不符合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而且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条件也不成熟。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运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条件日益成熟,最终进入了大范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阶段。

二、企业价值的相关理论及计量方式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企业价值理论,而产权市场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企业在市场经济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其价值会明显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在企业中,资本与劳动的融合与重新创造表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价值并不一定等于资本的价值与劳动的价值简单相加之和,而是企业参与市场交换所能获得的价值总和。而企业自身价值只有得到市场认可,并由此寻求如何增加价值,才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目标。从财务角度来看,企业价值可以从多个视角解析:企业的账面价值、内涵价值、市场价值、投资价值、清算价值和公允价值。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2004年颁布《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对于规范以及提高企业价值评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意见指出: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行为和过程,与此同时需要明确企业价值的构成。总结企业价值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齐寅峰(1998)重点分析了收益法的一种:累计折现法;王小荣、张俊瑞(2003)对市场比较法的一种:相对估价法进行了分析;冯曰欣(2004)认为企业价值是本质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并用企业的项目现值之和来衡量;任娟华(2005)论述了期权估价法、折现现金流量法和相关估价法,并指出应按被估价对象的特征及性质选择合理的估价方法;王景升(2005)研究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演进,同时对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各自单独进行了适应性分析。赵玉霞(2009)进行了多重视角下企业价值相关研究:认为企业价值是一个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从长期看承担社会责任能提升企业价值。怎样使用和准确把握评估指标是评估企业价值的关键。

三、公允价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崔占兵(2008)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找出了公允价值和企业价值间的联系,进一步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价值的反映程度和影响因素。提出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更能有效反映企业价值,能全面有效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判断,进而影响企业发展,最终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一定的作用。公允价值计量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激励作用会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

吴可夫(2010)作了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价值评估,认为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实际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提出建立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前提的会计估价模型。指出公允价值不可加总,即各项资产价值之和不一定等于企业价值,,这一会计计量误差即为自创商誉。

冯建迪(2010)在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运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关于企业价值的一些基本理论,明确提出以托宾Q衡量企业价值是最为合适。接着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允价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关于公允价值和企业价值的两个相关性假设。最终提出引进全面收益的概念,建议编制全面收益表(含有公允价值)和单独的利润表(不含公允价值)。

王志亮、寇超(2010)指出公允价值“脱手价格”只能反映企业计价资产的市场价值,而不是企业的整体价值,而且公允价值与企业价值之间也不存在单纯的对应关系。某些情况下公允价值可靠却不相关,如果控制了与企业超额获利能力相关的所有参数,在价值相关性检验模型中公允价值将重新获得相关性。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企业价值之间也不存在的一一对应的相关关系。指出价值相关性检验模型必须能够控制企业超额获利能力相关参数。超额获利能力或经济利润信息在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时能够修正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价值过程中的噪音影响,再度使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

王召(2011)引用奥尔森模型来计量企业价值。而奥尔森模型的一大特点就是支持会计信息的计量观,建议引用公允价值,使账面价值更贴近公允价值,从而使得剩余收益的估计值所占比重降低,进而增强企业价值评估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另外,根据奥尔森剩余收益的思想,经营管理者应该关注企业创造超常收益,即剩余收益的能力。文章对剩余收益的来源也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和假设,研究了剩余收益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将经过改进的奥尔森模型应用于信息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中。文章最后还对企业剩余收益来源进行分析,得出了主要是企业的经营性活动创造了剩余收益的结论,进而可以指导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和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

邓(2011)认为公允价值作的运用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产生了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为估值的准确性。新会计准则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为企业估值计量开辟了新的土壤。如果企业全部的资产和负债都用公允价值计量,就基本上可以用账面价值反映企业当前的真实价值。作者通过投资性房地产的举例说明:在运用公允价值的情况下,企业账面上反映的现金流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被缩小,且可操作性也大为提升,这使得现金流量折现法得以使用。文章最后出结论,在引入公允价值背景下,由于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使得投资者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成为可能,使得现金流量折现法优势凸显,投资者最终会更多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而冷落相对价值法。

四、未来研究展望

在我国,学者们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介绍、分析以及相关背景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规范性论述。而且,即使有部分采用实证法研究企业价值与公允价值关系的文章,由于新准则实施仅仅四年多,之前的学者所能获取到的数据是极其有限的。虽然公允价值的应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所能获取到的数据对公允价值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近五年时间里,企业运用公允价值的程度以及由此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问题的研究,对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引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2006《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

现值计量论文篇(8)

prestressed beam, and made anlysis on deviation causes and precautions.

关键词: 理论伸长值;实测伸长值;偏差原因

Key words: theoretical elongation value;measured elongation values;cause of the deviation

中图分类号:TU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031-03

0 引言

预应力施工是桥梁施工中最关键的一环,预应力施工控制的好坏关系到桥梁结构的长久安全,但目前技术管理人员对预应力施工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对预应力束张拉中“双控”把关不到位,片面理解“以张拉力控制为主”,而忽视伸长值的校核作用,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很大而不去查找原因,这样就造成了张拉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无法被发现,留下很大的质量隐患,所以伸长值校核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很多施工人员不会正确进行预应力束理论伸长值的计算,且预应力束实际伸长值量测考虑不全面、计算不准确,有偏差的伸长值数据也起不到校核的作用。本文着重对预应力束伸长值进行分析、讨论。

1 理论伸长值计算

1.1 三个公式

①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LL=■。Ll━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②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Pp=■;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③尾端张拉力计算公式:PL=Pe-(kx+μθ);Pl━预应力筋每段尾端力(N);其他符号与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一致。

1.2 上述公式需要明确的问题 θ、κ、μ取值,按照设计规范定义:θ为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是将张拉端至计算截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次计算,是一种简化计算,实际理论伸长值的计算与简化计算有一定的偏差,需对预应力束按直线、曲线进行分段计算;κ、μ值取值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经验法直接从施工规范相应表格上查取,二是通过现场管道摩阻试验确定。

1.3 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实例 以某高速公路一座连续刚构梁纵向预应力前期顶板束18C为例进行理论伸长值计算,顶板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计算截面为跨中。κ、μ值采用经验法从施工规范表格查取。

预应力参数:采用270级,公称直径Φs15.2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弹性模量Ep=1.9×105MPa、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钢绞线有效截面面积Ap=140mm2、管道偏差系数κ=0.0015、管道摩擦系数μ=0.17(取大值);张拉控制应力f=0.75fpk=1395MPa。(图1、表1、表2)

1.4 伸长值简化计算和精确计算进行比较 对某连续刚构梁纵向预应力前期顶板束3C-18C、腹板下弯束A2-A16分别进行分段精确计算和整体简化计算,计算过程与18C相同,不再进行计算。

统计结果如表3、表4。

结论:由上述分段精确计算和整体简化计算比较可知,简化计算值较精确计算值是偏大的,对于相同部位管道,管道越长简化计算的精度越小,偏离理论伸长值越大,理论计算腹板下弯束最大偏差1.6%,前期顶板束最大偏差0.79%,相对与规范要求的偏差不超过±6%,已不可忽略,故当计算预应力束理论伸长值是需按照管道分段进行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2 现场实际伸长值的量测

2.1 钢绞线实际伸长值计算公式 Ls=L1+L2;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以本项目为例,初始预应力为10%σ,初应力以下推算伸长值L2取20%σ至10%σ的实测伸长值。

2.2 伸长值实测 目前预应力束伸长值的测量较多的是采用直接测量千斤顶活塞伸出量的方法,千斤顶工作示意图如图2。

2.2.1 一顶到位伸长值有效值 预应力束较短,预应力束张拉到控制力,千斤顶活塞满足一次到位行程要求,千斤顶在初应力10%σ时活塞外露量a1,20%σ时活塞外露量a2,100%σ时活塞外露量a3,b为需要扣减的因素(后文再述说),则单端预应力束伸长值有效值为:Ls=2×(a2-a1)+(a3-a2)-b。

2.2.2 两顶及多顶到位伸长值有效值 预应力束较长,千斤顶一次活塞行程不满足预应力束总伸长值要求,需反复退顶张拉。假设分两次张拉到位,0-60%σ为第一顶,60%σ-100%σ为第二顶。第一顶在初应力10%σ时活塞外露量a1,20%σ时活塞外露量a2,60%σ时活塞外露量a3;第二顶初应力为60%σ时活塞初始读数为a4,100%σ时活塞外露量a5,c为需要扣减的因素(后文再述说),则单端预应力束伸长值有效值为:Ls=[2×(a2-a1)+(a3-a2)-c/]+[(a5-a4)-c//]。

2.3 伸长值实测时需扣减因素b、c探讨 笔者认为目前预应力束张拉伸长值实测及计算过程普遍存在很多不正确的作法,主要问题是现场技术人员对张拉原理一知半解,张拉伸长值的读取随意性较大,扣减因素未考虑全面且取值过分依赖经验,未实测。

2.3.1 预应力束伸长值扣减因素 需扣减因素主要包括工具锚夹片回缩、工作锚夹片回缩、预应力束工作段长度伸长值、工具锚及工作锚夹片与预应力束滑移、锚垫板处混凝土压缩等。

2.3.2 试验 以某高速公路连续刚构梁纵向预应力后期底板束X7张拉为例进行扣减因素实测,后期束X7为12根?准15.2钢绞线,设计张拉应力值为1395MPa,采用YCW400B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张拉,一顶到位。

①工具锚夹片回缩量b1。工具夹片随着张拉力的施加会与钢绞线一起回缩,但千斤顶活塞在张拉过程是不会随着夹片回缩而回缩的,故工具夹片回缩量需计入预应力伸长值扣减因素。通过试验,安装工具夹片时用钢管将夹片敲紧后,工具夹片与钢绞线之间无滑移现象,夹片的回缩即为钢绞线的回缩。通过实测,工具夹片初始外露量为15.6mm,张拉到控制应力时工具夹片外露量为12.94mm,则工具夹片回缩为:b1=15.6-12.94=2.66mm。

②工作锚夹片回缩量b2。工作锚夹片回缩无法直接实测,比较正确的作法是:测量限位板深度及张拉到设计吨位值退顶后工作夹片外露长度,两者之差即为工作锚夹片回缩量。

根据现场实测:限位板凹槽槽深7.58mm,张拉到设计吨位退顶后工作夹片外露长度为2.5mm,则工作夹片回缩量为:b2=7.58-2.5=5.08mm。

③预应力束工作段长度伸长值b3。后期束X7采用YCW400B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张拉,现场实测工作段(工具夹片端头至工作锚端头)长度为44.5cm,在张拉应力1395MPa作用下,计算工作段长度伸长值大小为b3=3.27mm。

④工具锚及工作锚夹片与预应力束滑移b4。通过现场试验,用钢管适当敲紧的工具夹片与钢绞线之间并无滑移现象。千斤顶回油过程工作夹片与钢绞线的相对滑移值无法直接实测,但是能通过测量千斤顶回油前后千斤顶活塞伸长值大小间接求出。

通过现场试验,回油前活塞上标线外露值大小为12.96mm,回油后活塞上标线外露值大小为3.14mm,差值大小为:12.96-3.14=9.82mm。回油前后活塞标线外露差值组成为:工作夹片回缩+钢绞线工作段伸长+工作锚夹片与钢绞线相对滑移值,其中工作夹片回缩大小为5.08mm,工作段伸长值大小为3.27mm,则工作夹片与钢绞线相对滑移大小为:b4=9.82-5.08-3.27=1.47mm。⑤锚垫板处混凝土压缩b5。锚垫板处混凝土压缩值的大小需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张拉时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密实程度等确定,无准确值,通常可取1-2mm。

2.3.3 伸长值扣减因素结论 ①一顶到位。对纵向预应力后期底板束X7张拉,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一顶到位,张拉时单端伸长值扣减大小b=b1+b2+b3+b4+b5=2.66+5.08+3.27+1.47+1=13.48mm。②两顶及多顶到位。假设分两级张拉到位,0-60%σ为第一顶,60%σ-100%σ为第二顶。第一顶在初应力10%σ时活塞外露量a1,20%σ时活塞外露量a2,60%σ时活塞外露量a3;第二顶初应力为60%σ时活塞初始读数为a4,100%σ时活塞外露量a5,c为需要扣减的因素,则单端预应力束伸长值有效值为:Ls=[2×(a2-a1)+(a3-a2)-c/]+[(a5-a4)-c//],理论分析其中c/1+c//1=b1、c/2+c//2=b2、c/3+c//3=b3、c/4+c//4=b4、c/5+c//5=b5,则c=b。

结论:预应力束张拉时,实测伸长值有效值的计算不是简单的千斤顶活塞外露量的差值,还需考虑预应力损失引起的伸长值的减少及其他需扣减的因素,采用不同的张拉设备,扣减因素大小不同,需通过试验确定。用于本项目张拉的YCW400B穿心式千斤顶,前期按经验单端扣减的伸长值取值为8mm,通过现场实测发现需扣减伸长值为13.48mm,与前期的经验值有很大的差距;另:同一套张拉设备、同样的设计终张力,伸长值扣减因素与预应力束长短、需张拉几顶无多大的关系,扣减值与一顶到位一致。

3 影响预应力束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的原因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管实测伸长值的计算、量取有多么的精确,始终会与理论计算伸长值有偏差,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①预埋管道的偏差,管道定位不准确,直接影响到管道的计算长度,也使κ、μ、θ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产生偏差;②κ、μ值的取值产生的偏差,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取值为经验值,与现场实际有偏差;另:连续刚构施工每节段、每根管道的实际κ、μ值也不一样,不可能对每根管道都进行管道摩阻试验确定κ、μ实际值;故κ、μ的实际值与选取值是有偏差的;③预应力束的弹性模量Ep及有效截面积Ap产生的偏差,用于现场使用的预应力束弹性模量及有效截面积与设计要求或多或少都会有偏差,从而使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④张拉过程,分级应力大小的控制精度影响伸长值的读取;⑤伸长值读数时人为误差引起的偏差。

4 结束语

桥梁预应力是桥梁的灵魂,如人的骨骼,预应力施工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作为桥梁的每一位建设者都应该重视预应力施工。预应力施工的直接控制、监督者首先要掌握预应力控制的要点,掌握预应力束的理论及实测伸长值的计算、量测方法,真正使预应力“双控”能起到控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编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11.7.

[2]叶见曙,袁国干.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233-235.

[3]范立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31-33.

[4]侯曙明,邓志深,袁志宇.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及其施工控制》,《水运工程》刊登,文章编号:1002-4972(2001)02-0062-03.

现值计量论文篇(9)

[作者简介]曾永寿,供职于广西柳州市政协。广西柳州545001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018―06

自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价值理论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运用笔者获得有关经济学的新认识,并吸收学界已有成果,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为什么研究价值理论

据资料,在西方其他现代经济学中没有价值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现存唯一的价值理论。此外,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其主要目的是揭露资本剥削的秘密,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锻造武器。但是,我们早已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还要研究价值理论?

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也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笔者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这一现象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也可以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在计划经济中,“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这就是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没有异化为价值,因而也就不需要价值理论(社会生产计划和消费品分配可直接计算劳动)。“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只要有供给、需求、价格、成本、利润等范畴就可以了,不需要也不允许那种可能揭露资本剥削秘密的价值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它既是市场经济,劳动还必须异化为价值,因而需要研究价值理论;它又是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应当掩盖资本剥削的秘密,因而深入探讨价值理论没有任何顾忌。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中央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的意义。

显然,在今天。我们研究劳动价值论,其目的主要不是暴露资本剥削的秘密,更重要的是要弄清如何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不研究劳动者的劳动,不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组织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可能的。此外,即使是暴露资本剥削的秘密,也仍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只有知道资本剥削的秘密,我们才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资本及其剥削的某些合理性,并使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程度。因此,研究和完善劳动价值论,决不仅仅具有抽象的意识形态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意义。我们不能就“价值”谈论价值,不能停留在马克思时代来研究价值理论,而应当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来研究价值理论,应当把“价值”概念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过程这个系统中来研究,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获得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意义因而是真正科学的价值理论。

二、价值实体

研究价值理论,其首要问题是:什么是价值实体?关于此,笔者有如下三点答案。

(一)价值实体是活劳动而不是效用

本小节讨论“价值实体”概念的内涵。的确,对交易过程稍作考察容易看出,人们所交易的实物是商品和劳务;在经济学的概念体系中,作为实物的商品和劳务被称之为使用价值亦即效用。这里似乎存在如下逻辑推论:“实物”可理解为“实体”,“交易的实物”即等于“交易的实体”;此外,交易就是价值交换;于是,作为实物的商品和劳务等于价值实体。然而,上面的推论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混淆了两个基本概念:“价值实体”与“价值表现”。作为实物的商品和劳务是“交易的实物”,这没有错,但它们只是价值表现;而“交易的实物”的背后是劳动过程,是活劳动的耗费,只有耗费在商品和劳务中的活劳动才是价值实体。我们不能将“价值表现”的“实物”,误认为是“价值实物”亦即“价值实体”。

把商品和劳务亦即使用价值或效用当作价值实体,不仅有上述理论上的错误,而且在实践上也行不通。大家知道,各种商品、劳务之间的比价是经常变化的,如果将商品和劳务亦即效用当作价值实体,那么势必得出结论:价值实体是变化无常的。这样,也就取消了“价值实体”这一概念,从而取消价值实体的理论研究。一些学者也许会说,如果现实中真的没有“价值实体”这一事物,取消价值实体理论研究又有何妨?对此,笔者的回答是:现实中“价值实体”这一事物是存在的,价值实体理论研究是不能取消的。如果认为现实中不存在价值实体,那么只能认为现实中的交易价格及其变化纯粹由供求关系决定,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就是这样认为的,于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经济过程中的关系只有供求关系,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就只有调节供求关系一种途径。结果怎样呢?西方经济曾一度陷入全面的滞胀就是证明。须知,促使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决不是仅仅调节供求关系就可以了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改进分工协作格局亦即构造科学合理的组织生态。然而,要改进分工协作格局亦即构造科学合理的组织生态,就必须深入研究价值实体亦即深入研究劳动及其过程,从而构造科学合理的价值实体理论。

显然,效用即使用价值包括资源(土地、生产资料等)。因此,确立价值实体是活劳动而不是效用。包括否定价值实体是资源。一些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讲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资源也是价值实体。这是又一个误区。下面我们将要谈到,化解成本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由此我们可以也必须说,化解成本的劳动是价值实体之一。显然。成本包括投入的资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必然带来成本节约,由此我们可以也必须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价值源泉之一。但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这里的“配置”应理解为动词,于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一种劳动。由此可知,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讲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价值源泉之一,并不能也没有证明资源是价值实体,而只能证明活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种活劳动)是价值实体。

(二)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全部活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本小节讨论“价值实体”概念的外延。马克思说过,只有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在今天看来,马克思关于价值实体外延的划分太窄了,必须加以扩展,这几乎是当今学界一致的认识。关于此,笔者的观点是: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全部活劳动都创造价值,都是价值实体的外延。具体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大类:

第一,生产价值的劳动。所谓生产价值的劳动,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和为生产商品直接服务的劳

动。这部分劳动与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程的劳动大体相当。这部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而必须列入价值实体的外延,这没有什么疑问。

第二,化解成本的劳动。所谓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将化解成本的劳动列入价值实体的外延,其正确性可由成本化解理论和对“生产价值的劳动”这一概念加以逻辑引伸来证明:拙文《成本化解初探》证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都是在对生产成本的化解过程中生成的,它们都是生产成本的转化和替代,因此化解成本的劳动所化解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最终都是生产价值的成本;此外,显然有:化解生产价值的成本等价于生产价值,化解生产价值成本的劳动等价于生产价值的劳动;因此,化解成本的劳动应当列入价值实体的外延。

第三,保护价值的劳动。保护价值的劳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和救助自然灾害的劳动,二是防止和克服人与人之间掠夺行为的劳动。显然,对已创造出的价值,如果不加以保护,那么就会灭失,因此保护价值等价于生产价值。此外,保护价值的劳动与化解成本的劳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联系在于:自然灾害和掠夺行为可能降低人们进行生产和交易的积极性,就此来说,防止和救助自然灾害的劳动与防止和克服人与人之间掠夺行为的劳动,就是一种化解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劳动。其区别在于:防止和救助自然灾害的劳动与防止和克服人与人之间掠夺行为的劳动。本身有独立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即使将“自然灾害和掠夺行为可能降低人们进行生产和交易的积极性”这一点略而不论,防止和救助自然灾害的劳动与防止和克服人与人之间掠夺行为的劳动本身仍有存在的必要。正因为保护价值的劳动具有独立性,因此我们将其列入价值实体外延的第三个大类。

上述三大类劳动,不仅包含了一产、二产和三产等人们常说的三大产业的劳动,而且包含了政府公务人员的劳动、科学理论工作者的劳动,甚至还包含军队、警察等被称之为“暴力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因为这些劳动或者是生产价值的劳动,或者是化解成本的劳动,或者是保护价值的劳动。对此。一些学者可能有异议。尤其是暴力机关,可能成为统治集团压迫人民的工具。难道他们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吗?我的回答是:阶级压迫(一部分人强制另一部分人)是在人群分裂为利益集团的社会阶段民主政治不可避免的特征之一,因而也是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只不过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暴力机关不仅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更是保护价值的手段;此外,笔者并不否认,暴力机关可能成为统治集团掠夺人民的工具,但这最多只能证明这类劳动有负面作用(正因为此,本小节的标题有“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这个限制词),然而又有哪类劳动是没有负面作用的?综上所述,我们没有理由否认暴力机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应列入价值实体外延范围。

以往理论认为,化解成本的劳动和保护价值的劳动只是创造价值的条件,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这种说法会导致逻辑悖论。因为,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证明:资本也是创造价值的条件。于是,在价值生成的作用上,化解成本的劳动和保护价值的劳动与资本没有区别;于是,如果认定资本参与价值分配是掠夺,那么化解成本的劳动和保护价值的劳动参与价值分配也是掠夺!――这就是悖论。我们必须论证化解成本的劳动和保护价值的劳动就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而不仅是创造价值的条件);我们发现了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成本化解过程与规律,发现了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组织生态及其演化过程,我们也就证明了这部分劳动就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这样,我们就可能构造科学的、逻辑一致的价值实体理论。

(三)价值实体的量是劳动量而不是劳动时间

如果说前两小节是从“质”的角度讨论“价值实体”,那么,本小节就是从“量”的角度讨论“价值实体”。许多学者著文,把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成是价值实体的量。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笔者的观点是:价值实体的量是劳动量而不是劳动时间。

一些学者将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实体的量,往往引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段话作为根据,对此笔者有异议。马克思写道:“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这里马克思明确说“‘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本意是:价值实体的量是劳动量。诚然,马克思也提到“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从计量技巧角度说的,而不是从“价值实体”角度说的;作为技巧角度的计量,只能计量有形的东西亦即价值实体的量的表现;劳动时间当然是价值实体的量的表现,但价值实体的量还有其他多种表现。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得出如下结论:唯有劳动量才是价值实体的量,其他一切量(包括劳动时间)都只是价值实体量的表现。

本节第一小节,已经强调“价值实体”与“价值表现”的区别,但那是从“质”的角度来强调的。这里,我们再一次强调“价值实体”与“价值表现”的区别,这是从“量”的角度来强调的。因为只有从“量”的角度将“价值实体”与“价值表现”区别开来,我们才能获得科学的价值计量理论。综观学界对价值问题的讨论,争论最多和最不成熟的就是价值计量理论。其所以如此,笔者以为原因不在“价值计量”,而在“价值实体”,只有弄清“计量什么”,才有可能知道“怎样计量”。须知,价值实体的量只有唯一的一种即劳动量,但价值实体在量方面的表现则有多种,正因为此,现实中的价值计量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和发展变化的,决不是用劳动时间这一个种类可以概括。

三、价值计量

价值计量是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难点。只有深入研究价值计量理论,才有可能真正确立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才能将劳动价值论真正应用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价值计量悖论及其启示

在对价值计量这一课题进行探索中,笔者发现一个悖论,可称之为“价值计量悖论”,表达如下:一方面,顾名思义。“价值计量”是对“价值实体”进行计量;但是,另一方面,在逻辑上,“价值实体”不可计量。这一悖论包括对立的两个论点。其中前一个论点直接从概念本身引出,因而用不着多作解说,需要说明的是后一论点。如前所述,在计划经济中,劳动没有异化为价值,因此在计划经济中也就不存在价值计量(只存在劳动计量)。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异化为价值;显然,“劳动异化为价值”这句话表明:价值不可用劳动量来计量(否则劳动也就没有异化);且,劳动量=价值实体的量;于是,结论必然是: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实体”不可计量!显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涵盖了现存的所有经济形式,而我们证明:在计划经济中,不存在价

值计量;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实体”不可计量。于是,悖论中的后一个论点得到说明,上述悖论成立。

应当指出,价值计量悖论对价值计量这一课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史上,悖论的出现往往是科学发现的先导。这里的原因在于:有些悖论是假矛盾,其看似对立的两个论点之间往往存在可以游刃的缝隙――这一缝隙可能就是正确认识和表述问题的途径;而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述问题,那么离解决问题(亦即做出科学发现)就不远了。容易看出,上述价值计量悖论两个论点之间也有一缝隙,那就是:“价值实体不可计量”并不否定“价值实体的表现可计量”。于是,我们获得了价值计量问题的正确认识:必须区分“价值实体”与“价值实体的表现”,通过计量“价值实体的表现”从而间接计量“价值实体”。

那么,价值实体的表现有哪些?价值实体的表现的量又有哪些?考察现实的市场交易不难看出:价值实体可表现为各类商品,可表现为各种劳务,甚至还可表现为政府所生产的制度以及执行制度的公务,如此等等。总之,一切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劳务都是价值实体的表现。至于说价值实体的表现的量亦即上述商品、劳务等等的量,那就更复杂了。例如,商品量的单位,有的用克(重量单位),有的用尺(长度单位),有的用立方(体积单位)……又如,劳务量的单位,有的用时间(计时方式),有的用其他单位(计件方式)……此外,无论是商品的量还是劳务的量,不仅有数量的要求,而且还有品质的要求;不仅有内在品质的要求,甚至还有外在包装(包括从事劳务的人的特殊穿着)的要求。上述种种,都是价值实体的表现的量。由此,我们也就证明了上一节的论断:现实中的价值计量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和发展变化的,决不是用劳动时间这一个种类可以概括。

说到这里,有必要对价值规律做点讨论。以往,价值规律被表述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其所以将“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称之为价值规律,是因为价格是价值的表现。毋庸置疑,价格当然是价值即价值实体的表现,但是,如上所述,价值实体的表现决不止价格这一种,因此价值规律也就决不止“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一种表达。于是,可以将各种商品和各种劳务对应“价格”,可获得价值规律的第二种表达:各种商品和各种劳务(价值表现)围绕价值(实体)波动;也可以将上述各种“价值实体的表现的量”对应“价格”,又可获得价值规律的第三种表达:各种“价值实体的表现的量”围绕价值(实体的量)波动。――这样,价值规律就不是单维度规律,而是三维度即立体规律。

(二)价值计量的基本方式

如上所述,价值的表现及其量是如此丰富复杂,因而价值计量也是如此丰富复杂。那么,这如此丰富复杂的价值计量,现实中又是怎样实现(操作)的?在这方面,契约经济学提供了比较科学的答案。

据资料,“契约经济学是近20年来现代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主流经济学最有前途的研究突破方向之一”。契约经济学将“所有的市场交易(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显然,交易活动的实质就是确定被交易的商品或劳务的比价,因而交易的本质是价值计量。契约经济学将所有的市场交易都看作一种契约关系,也就是肯定任何一次价值计量都是一种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契约经济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如前所述,价值实体的表现及其量是丰富复杂的,因此,价值计量决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数学公式,甚至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通用模式。然而,“契约是一种合意……所谓合意是指,签约双方当事人意见一致的状态”。显然,从价值计量角度来说,所谓“意见一致的状态”,就是对价值实体的表现及其量的规定达成一致意见。由此可见,任何一次契约的签订都是一次特殊具体的价值计量,只有这样的特殊具体的价值计量才能适应丰富复杂的情况,因而才是价值计量的基本方式。

如前所述,价值计量决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数学公式,甚至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通用模式。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价值计量不能分类、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当然,前面已经肯定,价值计量的基本方式是也只能是契约方式,这就是说,价值计量的分类实质就是契约的分类,价值计量的规律实质就是契约过程的规律。关于此,契约经济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果。例如,就分类来说,契约可分为商品交易契约和劳务交易契约。可分为长期契约和短期契约,可分为古典契约、新古典契约和现代契约……如此等等。就规律来说,有所谓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息筛选模型、事后的道德风险模型……如此等等。

价值计量的方式亦即契约是发展的。据契约经济学的考证,人类经历了原始人(史前社会)的契约、古典式契约、新古典式契约和现代契约等发展阶段。价值计量方式亦即契约的发展,根源于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促使商品或劳务之间的相对比价、价值计量工具和技术以及制度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迫使价值计量方式亦即契约发生变化。

(三)价值计量的制度环境

价值计量的制度环境,也就是契约签订和履行的制度环境。尽管“契约是一种合意”即“签约双方当事人意见一致的状态”,但是,任何一种契约都要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甚至“当事人的意见”本身也隐含着制度环境的制约。制度环境包括法律环境和意识形态环境。“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实际上并不是物质商品本身,而是依附于这些商品的权利。然而,权利一般是由法律规定的。交易当事人的意愿受到习俗、道德、信仰等意识形态影响,由当事人签订的契约必然体现着所处时代意识形态的状况。因此,制度环境也是价值计量理论需要研究的内容。”

四、价值分配

价值分配是价值理论的应用和归宿。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之所以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其目的就是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可见,探讨价值分配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分配与其他价值活动的关系

据有关资料,近年来学界提出并讨论了“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由此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据说是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被称之为“分离论”。这种观点认为,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是“两个问题,不应该把这两个问题在因果关系层次上联系在一起”,价值分配不能由价值创造来决定。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被称之为“统一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必须“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统一起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与理论,必须有其相对应的价值理论”。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显然,如果“分离论”是正确的,那么也就无所谓按劳分配,因而也就没有必要通过研究劳动价值论来改进和完善价值分配政策;如果“统一论”是正确的,那么现实中就只有价值计量而没有价值分配,理论上也就只需研究“价值计量”而不需要研究“价值分配”。本文下面的研究

将证明,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有关系,但那只是间接关系(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之间有一个桥梁);这样一种间接关系的性质,既有“统一性”也有“分离性”。由此可见,持上述两种观点的学者,其错误首先在提出的问题(即“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问题)本身,正因为提出的问题本身不正确,其对问题的回答就不可能正确。

实践表明,在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价值计量即价值交易。因此,与价值分配有直接关系的不是价值创造,而是价值计量。价值计量即价值交易与价值创造不同,价值创造的主体只是活劳动,但价值交易则不限于活劳动之间交易,还有物化劳动之间的交易、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之间的交易。正因为此,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没有直接关系,价值分配与价值计量即价值交易才有直接关系。更深入的研究可以看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其所以需要价值计量即价值交易这一座桥梁,其原因正在于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异化为价值;因为劳动异化为价值,才有物化劳动(资本)与活劳动之间的交易,才需要有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这两种分配形式。一句话,才需要建立与价值创造理论、价值计量理论相区别的价值分配理论。

(二)价值计量中的矛盾

既然价值分配与价值计量有直接关系,那么,确立价值分配的正确原则,就应当对价值计量作更深入的考察。仔细考察可以看出,价值计量过程中至少存在三大类矛盾,这三大类矛盾及其解决,决定着价值分配的正确原则。

第一,各产业劳动之间的矛盾。本文第一节已经说明,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全部活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包括生产价值的劳动、化解成本的劳动和保护价值的劳动。与此相应,这里的“产业”是广义的,指包括上述三类劳动在内的所有行业。市场经济是分工协作经济,分工产生各个产(行)业,通过市场交易(价值计量活动)各个产(行)业实现协作。大家知道,被交易商品I(劳务)中的价值量是指物化在商品(劳务)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因此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生产的商品活劳动含量少,因而物化的价值量也少。在市场经济中,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迫使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的价值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转移。显然,所谓“转移”就是被无偿(通过形式上公平的交易)占有。这种无偿占有最终(或大部)是资本所有者占有,但在形式上则表现为产业劳动之间的交易过程即价值计量过程――这就是各产业劳动之间的矛盾。

第二,资本与活劳动之间的矛盾。关于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做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本文不可能再说什么。近年来,笔者发现,人类生活方式是迂回生产方式,这一方式发展到近代已进入自我完善阶段(完善的标志是人类原则上退出直接生产过程)。逻辑分析表明,迂回生产方式要自我完善,必然要求迂回生产方式人格化(只有这样它才能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资本是价值增值的价值,因而是迂回生产方式人格化的天然的社会形式。这就是说,不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存在资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既然存在资本,那么也就必然存在资本与活劳动之间的交易,存在资本对活劳动创造的价值无偿占有现象――这就是资本与活劳动之间的矛盾。

现值计量论文篇(10)

 

现行会计理论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二者的权衡得到的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层面上是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和对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相关者的增加,准则制定机构不得不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取舍,以决定企业应该选择哪些信息以何种方式对外披露。其实,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二者并不矛盾。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表面看起来会计计量有根有据,其静态的计量结果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显然,这种失真的会计信息是既不可靠又不相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些资产价值计量需要人为估算,但这种估算是以评估理论为基础,相似的资产市场价格为参照物,看起来会计信息不可靠,相比较而言,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真实性,因而相关性强。因此,可以确切说,历史成本计量因为会计信息可靠性差从而影响相关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因为能提供相对真实的会计信息因而相关性强。受托理论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由此认为应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因为历史成本更可靠,事实上,由于历史成本不考虑时间对会计计量影响的局限性,其实既不可靠又不相关;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似乎更重视会计信息相关性,忽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认识也不够清晰,不可靠的会计信息肯定不相关,失真会计信息难道更相关吗。显然,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二者并不矛盾,而使统一的。可靠性是相关性的基础,相关性是可靠性的升华,相关性必然以可靠性为基础价值属性,越可靠则越相关,反之不可靠则不相关。因此,从这个意义讲,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可以同时满足,并不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取舍,以决定企业应该选择哪些信息以何种方式对外披露。毫无疑问,会计最本质的职能是反映,而不是预测。即会计计量本质应该真实的、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上现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满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角度考虑,会计计量方法应该是现行市价法,而不是现值计量。更不是混合计量方法。

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体现资产价值属性是交换价值,其计量方法应该是现行市价,而实践中却采用了混合计量,使资产属性与计量方法之间存在逻辑矛盾,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具体体现在:1.公允价值计量企业资产价值并非是企业整体资产价值,或者说是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一部分,对企业自创商誉未予计量;2.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并非其市场价格,而是近似或者估算的清算价值;3.公允价值计量利润包含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者损失,由于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是所有者权益自身变动,因此这种利得或者损失不能形成所有者权益或者利润;4. 2009年4月2日,美国财会标准委员会(FASB)决定,放宽公允价值计价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由此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逐市计价)的会计准则,难道这种修订后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可靠和相关吗。

正如葛老在最近发表的《论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一文的结论,使用者需要的企业有利现金流量的信息与财务报告能直接或者间接提供此类信息是一致。或许,我们是否可以解读为,企业现金流表更为重要,因为它能为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现金流信息,其他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性有待检验,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能由未来或者人们的主观判断所决定,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真的有用、相关吗。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1-6

2、《会计历史与理论研究》王光远福建教育出版社

现值计量论文篇(11)

为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进一步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1月29日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这是我国首次对会计计量单独制定会计准则。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对当前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的重大影响,其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公允价值从概念的最早提出到在会计中正式提及最后到单独为此制定准则,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会计核算程序,亦对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概念都产生了影响或创新。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实务产生的重大影响首先表现为在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单独列为计量属性,并在各具体准则中大量应用,最重要的影响当属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本文以固定资产的核算为例,讨论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

公允价值问题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采用规范或实证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对其概念、性质、理论基础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基本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国际会计惯例是一致的。准则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通过与以前各种版本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修订后的公允价值定义更完善、更科学,交易主体、交易时点、交易方式的界定更加清晰,进而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这表明公允价值在我国正被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加强其运用(徐雅楠,2015)。

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更具有“工具性”,可以涉及到所有资产和负债,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涉及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公司合并等综合业务。其他资产,特别是长期资产,主要还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是现时价值计量,具有动态反映的特点,它能够全面反映交易、事项或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或者说权责发生制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直接理论基础,只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才能更彻底地贯彻执行权责发生制(张白玲、杜孝森,2009)。因此,现在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长期资产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陈国辉、杜孝森(201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长期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以固定资产为例展开讨论,认为固定资产折旧概念已经孕育了公允价值计量思想,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初步尝试。

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正确核算固定资产对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为了合理进行资产定价和收益确定,需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是固定资产核算区别于其他资产的重要特征。会计发展史告诉我们,固定资产核算最初并不存在计提折旧,这与早期简单的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发展需要对此作出反应。当大规模工业兴起时,为了实现固定资产的资本保全,会计按照一定方法把固定资产的价值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有鉴于此,折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成本分配活动。事实上,这也是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当然此时公允价值这一概念还尚未出现,只是人们注意到固定资产出现价值减损,为了使账面价值与现时价值更相符,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原值减去折旧就是实际价值。折旧是一种成本分配活动,也是一种计价手段,会计的核心职能是计量,可以说任何会计理论和准则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如何正确计量企业资产和负债进行的,通过计提折旧计入产品成本本身就是为了合理确定产品与固定资产的计价。可以说,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雏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会计的反映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当企业资产出现减值时,会计系统必须予以客观反映,这就是会计稳健性惯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从计提坏账准备开始,逐渐增加资产减值项目。事实上,资产的价值发生波动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所有资产都可能发生价值减值或增值。对于固定资产而言,仅计提折旧已经不能满足会计计量的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势在必行。所以,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双重核算,二者相互补充。二者都是对引起固定资产价值增减变动的会计事项或情况的积极反映,相比而言,计提折旧是一种“封闭式”核算,在资产初始入账时就已经确定了折旧方法和年限,通常不再考虑以后会计环境的变化,这种会计估计是一种静态反映;而计提减值准备是一种“开放式”核算,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不断捕捉和反映会计环境对资产价值变化的影响,是一种动态反映,这使得会计反映更科学、更准确。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关系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计量应对会计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严格意义上讲,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还是历史成本计量的产物,但蕴含着公允价值计量理念。历史成本计量对会计环境变化的反映是消极和滞后的。公允价值计量积极反映会计环境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具有前瞻性。公允价值计量是新事物,脱胎于历史成本计量这一旧事物。虽然折旧方法蕴含着公允价值计量的理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相关准则的出台,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

如果对固定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必要性便不复存在,而是在期末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当期成本或损益,这势必也会对产品成本计量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讨论的清晰性,现在暂时不考虑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可行性。按照会计稳健性惯例的要求,当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时,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所以,当期末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时,需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根据固定资产的用途分别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以便正确计量资产和损益。以生产性固定资产为例,如果计提折旧,一般计入产品成本,但金额一般是预先估计的,通常不再考虑固定资产价值的后续波动,比较保守和模糊。但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波动来自当期的市场状况,保持开放性,将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产品成本就比较准确,这也有助于改善产品成本会计核算。

无论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还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有个共同的前提,即资产价值出现减值,需要进行会计反映。客观事实是,固定资产也存在增值的可能,对于企业生产用机器设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企业生产经营用的房地产产生增值的情况比较普遍。在会计稳健性惯例的约束下,这些资产项目的增值普遍受到忽略。从客观性和公允计量的观点来看,这是不可取的。许多学者指出,随着财务会计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不断成熟,会计稳健性惯例的根基已经动摇,对交易性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是重大会计理论和实务突破。无论初始计量是采用历史成本,亦或是公允价值,期末根据当时市场变化情况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报告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将一定期间的资产分为两类:增值资产和减值资产,按照会计稳健性的要求,需要对减值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其实这也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只是会计科目设置不同而已。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对增值资产也按照现时价值计量,反映增值情况。我们发现,会计稳健性只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部分服从,在减值资产的核算上是一致的。公允价值计量全面兼顾增值和减值两种情况,反映更客观真实。

基于以上分析,从账户设置来看,设置“资产减值准备”账户,应稳健性的要求,考虑了资产减值的情况。要想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参考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固定资产价值变动”账户,此时,“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的功能就被取代了。

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取得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此设定了科学的计量技术,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固定资产的价格信息和流动会更透明和准确。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以前的会计实务中已经体现,例如,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已经预示相关资产的整体或个别公允价值是可以获取的。因此,在对市场价格合理预期和评估的前提下,公允价值是可以有效取得的。这为实行公允价值计量清除了障碍。

四、总结与讨论

从理论上看,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理论的结构和内容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从公允价值计量的视角重新构建会计理论。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正式和施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也将经历变革,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的变化可见一斑。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讨论公允价值计量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研究发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都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前奏,大胆提出对固定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观点。当然,理论上成立只是实践的开始,后续的审计等事项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杜孝森,张白玲.论公允价值会计与权责发生制[J].财会月刊,2009,(12).

[2]毛新述,戴德明.论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J].会计研究,2011,(4).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