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记文学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7 15:36:07

传记文学的特点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1)

【考纲阐述】

2011年高考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要求为:(1)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2)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4)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5)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知识梳理】

一、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

二、传记的主要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并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三、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自传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自传》,《沈从文自传》。自传特点是:①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②展现人生历程与成败得失。

他传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他传特点是:①叙述性传记:第三人称。②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2.从表达方式看,还有叙议结合的“评传”

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命题特征】

本考点考查方向:(1)考查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2)考查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3)考查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分析与概括能力。(4)考查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5)考查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能力。

本考点的命题特点:在高考卷上一般有四个小题组成,18~25分,分值很重。其中第一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等级为C。第二题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对文章内容整合能力的考查考查,能力等级为C。(考查内容包括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手法)第三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以及社会影响。属于鉴赏评价,能力等级为D。第四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等级为E。

【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程高考的考查方法,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阅读方法】

从传记阅读的命题上来说,除了关注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文章主旨,艺术手法等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掌握关于传记的文体知识,特别关注如何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这类内容。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必定会受到所处的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真实的。但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了解了传记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其艺术魅力,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

【考点梳理】

一、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经典题型】

1.请结合文中×××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生前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二、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经典题型】

1.你从×××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品格?(从基本事实分析精神品质)

2.×××作为时代的风云人物,受到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结合本文,谈谈对×××精神和品格的认识。(从基本事实分析精神品质)

3.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怎样的感情。(从基本事实分析情感)

4.读完这篇文章,从×××身上你能学到哪些东西?(从情感把握基本事实)

5.作者为什么说×××是×××的“真正典范“?(从基本事实分析性格)

三、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经典题型】

1.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叫评传。它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兼具两者特点。结合本文谈谈这篇评传是怎样兼具二者特点的。(从基本事实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2.文中称×××为“××的××”,“××”应该包含哪些含义?根据文意归纳你对“××”的理解。(从作者评论把握基本事实)

3.在评价×××时,人们最常用的词语是“××”。结合本文,诠释一下词语“××”的内涵。(理解作者评论和思想)

4.为什么说×××是“……”?(理解作者评论和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和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四、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经典题型】

1.以××××对×××的影响为例,简要阐述人生经历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分析作品的选材的目的)

2.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此文用大段文字讲述×××的经历与事迹,为什么?(分析作品细节描写的目的)

五、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此点经常设置为探究题)

【经典题型】

1.作为一部以××××形式创作的作品,《×××》哪些内容反映了×××的现实生活?(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人物传记讲求在真实的事件中彰显人物性格魅力,此文中有两个段落写×××的“××”,你觉得这是作者行文的匠心所在还是作者的败笔,为什么?(能对作者所用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3.联合国要授予××ד××××”荣誉称号,请你为××××拟定一则颁奖词。(考察学生能否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4.请你就“×××”和“×××”二事,谈谈×××这样处理的得失。(通过谈对事情的处理得失主来探讨文本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及对作者的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备考策略】

一、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

二、熟悉传记文学的写法

从创作方法来说,传记可分为历史传记和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方式来写作,即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人物生平,以平实明快的叙述为主,穿插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评说,增加一点抒情和议论的色彩。

三、理解“评”与“传”的关系

传记中的“评”往往是解题的要害所在。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一方面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熟悉解题策略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2)

捧在我手里的这部三十多万字的《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是传记文学作家郭久麟教授继《传记文学写作论》和《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之后连续撰写出版的第三部传记文学的理论专著。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郭久麟教授一鼓作气,连续出版三部近百万字的有质量、有份量的传记文学理论专著,这在当代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我为郭久麟在传记文学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感到由衷的高兴。 中国是传记文学大国,从《史记》开始,两千多年来,我们不但有二十五史中的浩如烟海的史传作品(其中不乏优秀的传记文学佳作),而且还有被称为杂传的散见在各种书籍中的传记文学精品。二十世纪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世纪,传记文学也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巨大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传记文学大家,涌现出大量的传记文学佳作。世纪初有梁启超、章炳麟、蔡元培等,“五四”以来,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胡适、郁达夫、林语堂、沈从文、张默生、朱东润、谢冰莹、沙汀、周而复、吴其昌等传记文学作家。当代传记文学成绩更大,而且作家更多、品种更多、数量更多、影响更大。建国初期,主要是青年英雄、革命家、革命烈士的传记,这就是《刘胡兰》、《董承瑞》《》、《》、《丁佑君》、《向秀丽》、《把一切献给党》、《我的一家》、《王若飞在狱中》、《战斗的一生》等;六十年代初期还出现了《雷锋》、《焦裕禄》等传记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发行量大,流传甚广,受到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欢迎,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导师和朋友,对塑造新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些传记人物,至今影响不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是传记文学创作和出版最活跃、最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家,如刘白羽、叶永烈、王朝柱、毛毛、匡亚明、铁竹伟、权延赤、陈廷一、杨绛、王火、张紫葛、陈晋、廖静文、陈贻焮、邓在军、戴煌、桑逢康、徐铸成、胡辛、郭宝林、陈白尘、韦君宜、许渊冲、张俊彪、张维、王晓明、章诒和、余德庄、郭久麟、陈祖德、刘晓庆、袁世海、新凤霞、赵宗祥、黄昌勇等。随着思想的解放、的冲破,传记文学创作的领域拓宽了,从领袖人物到党政军杰出人物,从革命英雄到革命烈士,从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到民主人士、海外侨胞,从当代名人名星到中外历史名人到普通百姓,从正面人物到反面人物到有争议的人物,方方面面的人物,都有人写了。传主的类型,传记的范围、传记的内容大大扩展;出版的品种多,数量大;传记的写作水平和质量更大大提高。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的传记文学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传记文学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生力军。 可是相对于传记文学的兴盛,传记文学的研究却相当滞后。“五四”以前,中国几乎没有传记文学的研究专著;直到新时期,才出现了几部关于《史记》及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史的研究著作;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品评论,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郭久麟决定总结自己多年从事传记文学写作的经验和教训、心得和体会,从事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他写的第一部传记理论著作是《传记文学写作论》,该书在论述传记文学的性质、特点、作用、中国传记文学的历史及传记文学作家修养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传记文学写作的规律和方法。 该书于1999年出版,是中国新时期以来较早出版的传记文学理论专著。2003年,他又出版了《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该书对从古到今的八十余篇优秀传记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鉴赏和评析,是第一部把传记文学理论研讨同传记文学作品分析评价结合起来的专著。在这个基础上,郭久麟针对二十世纪末只有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史,而没有二十世纪及当代传记文学史的状况,决定撰写一部《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如果说《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是对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的散点式赏析,有较大的随意性的话;那么,《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则要求对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作历史性的、系统性的、科学性的研究和评价,要求对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的精品作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分门别类,分类排列,然后系统地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并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二十一世纪传记文学的发展。这是郭久麟传记文学研究工作的又一次飞跃,也是传记文学史上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本书虽名为二十世纪传记史,可是在写作时却扩大到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一世纪初叶,较二十世纪略有扩张,为的是更清醒地认识二十世纪传记文学的发展和成就。 本书最大的成功是作者完全按照自己的认识来选择作品、安排纲目,并独立地进行评价。 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传记文学不但数量极大,而且每部作品字数又很多(一般都是三十多万字),并且几乎没有人做过评价。这就给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的写作提出了极大的难题和挑战:你怎么去认识、评价和选择那浩如烟海的传记文学作品?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可以进入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的入围范畴?其中又有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可以真正地入选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对此,郭久麟就不得不阅读大量的传记文学作品,并在研究分析中制定了把握的标准:那就是在传记文学创作和研究中有突出贡献和显著特色,首先要求该作品是传记文学或者说是文学的传记,即要用文学的立意、文学的手法、文学的语言,写出真实的、历史或现实的人物的经历及其性格乃至于心灵、性格和感情。从这个标准出发,凡是史传性的传记,作者一般不选;传记小说,一般不选;一些评价甚高,但没有以人物为中心或是没有很好地写出传主的经历及个性的传记,也没有选用。其次,则是对属于文学传记的作品,因数量太大,而能选入传记史的则应是有相当水平、相当质量和相当有代表性的。因此,作者又拟定了几个条件:首先是在中国文学史、传记发展史上有重大成就、巨大影响、突出地位的作家作品;其次是在传记的历史性、真实性、科学性与文学性、艺术性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或者在传记写作的某些方面有突出特色的作品:或者在传主的选择、传记形式的开拓、人物的塑造、人物心灵和感情世界的开掘、艺术的手法及语言的创新上,或者在传记理论研与创作的结合上有贡献的。总之,郭久麟完全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标准,确定了入选作品。#p#分页标题#e# 在初步选好入围作品后,作者再按纵的时间线索和横的逻辑关系,安排出全书的构架及纲目。本书的结构安排较为科学;材料取舍也很得当:全书分为六篇:绪论、近代、现代、建国后、新时期、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全面涵盖了二十世纪中国(包括海内外华人)的传记文学。近代部分最少,现代部分较多,而当代部分最多,这充分反映了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发展的实际;这个结构显然是非常清晰的、合理的,也是高明的。 在对所选传记文学作品的评价上,作者没有按照正统的、一般的文学史的写法:由编写组共同讨论,分头执笔,限定每篇、每章、每节的字数,然后由主编或副主编定稿;而是根据他个人的感受和理解,融合着他的文艺学、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的观点,对作品进行比较自由的、文学的、审美的、历史的、社会的评价。郭久麟往往是抓住作品突出的特点展开论述,灌注进他的感情,他的体验,他的共鸣;所以,他的评论写得舒展自如,摇曳生姿,文采焕然,并显得很有感情,很有个性,很有特点。评论的篇幅,也不完全固定,有的很长,有的较短,不象一般文学史那般拘谨、死板。评论的长短并不完全同作品的质量成正比。 由于是个人写史,所以在本书中郭久麟大胆地、酣畅淋漓地融入了个人的独特、新鲜的见解。作者大胆地为四川大学教授、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张默生恢复名誉,对其平民传记文学作品《义乞武训传》、《厚黑教主传》给予了如实的评价。郭久麟还对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谢冰莹的《一个女兵的自传》、萧红的《回忆鲁迅》、陈晋的领袖电视传记片等做了较高的评价。此外,对一些有争议的作品,如刘晓庆的《我的路》、《心香泪酒祭吴宓》,作者在认真研读了作品、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做出了自己的评论。为了对《心香泪酒祭吴宓》提出自己的见解,作者甚至专程到成都采访了张紫葛先生。作者对作家作品,不但谈优点,谈成就,谈贡献,而且也敢于谈缺点、谈不足、谈教训。如对朱东润、对权延赤、对王朝柱、对王晓明,甚至对李敖等,郭久麟都在高度评价其成就的同时,也如实地、甚至是比较尖锐地指出其不足或缺点。作者绝不风大随风、雨大随雨,也不为名人或领导的言论所左右,而是凭着自己的良心、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感受来独立地评价作家作品。作者对我讲:“我的观点可能有偏颇,甚至可能有错误,但是,它绝对是我的一家之言,是我对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的独立见解。而且我的用心绝对是好的、真诚的、坦白的,是为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更好地发展。我非常欢迎专家、作家、学者、读者对我提出批评指正。我很高兴,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给了我发表独立见解的条件和机会。”对郭久麟的这种学术观点和立场,我是很欣赏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郭久麟能在十年时间里推出三部传记文学理论著作,是他对传记文学矢志不移的爱的结晶,是他几十年在传记文学写作与研究上艰辛奋斗的结果。据我所知,郭久麟从中学起就热爱传记文学,粉碎“”以后即开始从事传记文学写作,出版了五、六部传记文学作品。尽管他有数千册书籍,但是,他却感到大大不够;为了写好《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他不得不经常到市区和学院的图书馆去查阅、借阅、复印有关资料,到各大书店和旧书店去寻找、去掏宝;他放弃了所有的爱好和兴趣,把教学以外的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投入了传记文学的阅读、研究和写作之中,他也在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钻研之中,感受到精神的快乐和充实,感受到思想的提升和生命的价值。 这部书气象宏大,内容丰赡,论述深刻,文笔畅达,对于广大的传记作家,传记爱好者,大中小学的语文、历史教师,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史志编修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以作为大学文科院系的补充教材。我特向大家推荐,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它!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3)

阅读传记的一般方式是:①梳理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特别是每件事情体现出来的传主的品格。②把握传主形象特征。通过对事件的理解和分析,对传主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把握,概括出传主性格特征、形象特点等。③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体会传记体现出来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观等。④理解传记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等。

纵观近几年高考,对传记作品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

1. 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012年全国课标卷)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主要是从题干的要求出发,寻找答题区间,然后按照具体要求用筛选词句的方法进行。

《谢希德的诚与真》主要叙述了谢希德这样几件事情:①热爱祖国。全国解放后,谢希德回到祖国,在复旦大学任教。②关注物理学研究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自己熟悉的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转入表面物理的研究领域。③关注教师意见,解释学校决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后,大多坐校车。④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生活。⑤勤劳朴实,对丈夫至诚至爱。1987年,谢希德在丈夫生病期间总是抽出时间陪伴丈夫。⑥对待科学求真,工作细致认真。1999年,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编委,认真修改文章。

本题要求筛选、概括出传主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联系传记中的相关事件,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谢希德努力探索新知识,研究过程认真细致,修改科普文章认真等。

【答案】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2. 把握传主形象,概括传主精神

(2012年全国课标卷)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把握传主的形象、精神,要注重分析传记中叙写的传主的事迹以及传主的语言、心理等,同时还要把握传主做的一些事情与时代的关系等。

B项中的内容来源于文章的第三段,写谢希德当了复旦大学校长后的事情:谢希德有自己的专车,但她还是经常坐校车,按照谢希德自己说的话就是能够在车上处理一些公事,同时也能够听取老师的意见等。由此可以看出当了校长后的谢希德十分平易近人,能够通过老师的议论判定学校的决策,同时也在校车上宣传学校的决策等。选项符合文意。

E项的内容整体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是对谢希德精神品质的概括,其中“热爱祖国”说的是她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献身科学”主要指她回国后进行的科学实验,“关爱亲人”指她对生病的丈夫态度和做法等。由此可以判断选项正确。

3. 分析语言特色,赏析表达技巧

(2011年福建卷)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

传记的语言特色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语言风格(质朴平实、含蓄蕴藉、诙谐幽默、准确恰当等);②语言技巧(词语运用富有特色,生动传神;句式整散结合,变化多姿;引用诗句,丰富文章内容,富有诗意);③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加强烈;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对偶,整齐,富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突出强调等)。

传记的表达技巧主要有四个方面:①修辞手法;②人称变化(使用三种人称的作用);③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等);④写作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照应、过渡、详略等)。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一文主要讲述了“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的事迹。文章第一段写2006年6月的一场大雨,记者看到被脚手架包裹的正阳门箭楼,以此引出对朱启钤的描述。文章接下来介绍了朱启钤是北京旧城改造的第一人,是《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和“营造学社”的创始人等。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的还是文章开篇的那场雨,描写的地点改在了故宫端门外的西朝房,这是营造学社的旧址。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①文章开篇和结尾都提到了这场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目的是什么?②文章开篇的雨与后文写朱启钤有何关系?思考这些问题,就能得出答案。

【答案】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②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结尾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

4. 评价传主观点,探究人生意义

(2012年辽宁卷)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评价传主观点、探究人生意义”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①梳理与传主相关的事件,把握传主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分析事件与传主某种观点、态度的关系。②把握传记的写作背景,从背景中理解传主的思想。③分析传主与他人之间的关系。④理解作者对传主所持的观点、态度等。

《克罗齐的求索》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第一段交代了克罗齐遭遇的地震灾难,双亲、妹妹去世;第二段写克罗齐辍学后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第三段,写克罗齐出版《美学》;第四段写克罗齐的痛苦和孤独以及他的办刊过程;第五段写克罗齐对自己理论的修正和完善。第六段写克罗齐注重研究方法;第七段写克罗齐对与法西斯党徒金缔雷的论战以及发表《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和自己的寓所被洗劫等内容;第八段写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与题目相关的内容集中在文章的第一、四、七、八段,可以从这些段落中找到克罗齐的苦难遭遇以及这些遭遇对克罗齐的影响等,然后加以简单分析即可。

【答案】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4)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 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 《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2.揭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 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这也是传记文学享有崇高声誉和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课文中的传主,如廉颇、谭嗣同、屈原、张衡等,都是历史名人,其事迹史书都有记载,真实可靠。近几年来高考卷中出现的人物如狄仁杰、姚崇等也是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人物,其事迹均有明确记载。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 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相当完整性。传记文学主要是表现人物的, 要使人们对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些小传,如“逸事”等,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但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

            3.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传记文学刻划人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加以分析归类,能使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5)

在语文考纲中明确指出,现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中的重中之重。高考中科技文和散文阅读已不能统一天下了,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一般论述性文章、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均已不同程度出现在了高考语文的试卷中。我们要引导和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现代文,让学生能够把握精髓,掌握作者思路,评论作者观点态度,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表达技巧。下面我就谈一下人物传记类文章的有效答题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把握传记主人公形象,概括传主精神品质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实际中的表现来把握形象。学生要尤其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并对其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另外,学生还需要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中去把握传主形象。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的人际关系去把握传主的形象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二、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品味语言表达魅力

语言是传记表达的基础。不同类别的传记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应该总结和分析这些特点,并且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例如自转往往采取第一人称,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例如在阅读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这篇文章时,学生会感觉到此文诙谐幽默,有些句子读后会令人忍俊不禁。我提醒学生作者用到了这样一句话:“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这个句子暗示丘吉尔成为了倒数第一,和另外两个人对于成绩不好的逃避作对比,突出了丘吉尔坚毅的性格、不服输的精神,给下文丘吉尔留级,成绩差,却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以及考取了军校做了铺垫。这句话用一种轻松的语气就写出了丘吉尔的坚忍不拔、越挫越勇的品质,学生不但要看到语言的表面,还要看到文章语言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和语言魅力。

三、探究传记的表现手法,了解传记的文本特征

学生通过对传记的阅读,应该了解传记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另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例如《悼念鲁迅先生》,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遗体等有关的情况,我问到: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想要描写、介绍鲁迅却写了很多孙中山的情况,这明显是衬托手法,用孙中三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衬托对鲁迅先生的敬意。衬托是传记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写作手法,这样写可以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使读者对他的了解更加全面。

四、鉴赏传记的材料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影响

传记作者要通过对材料的深加工来透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并有力地表现出来。所以,学生要学会鉴赏传记材料。首先,阅读时要体会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地表现传主的特点,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阅读应该能够准确地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其次,学生要了解传记阅读的特点和传记的有关知识,深入了解传主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最后,学生要把自己置于文中,阅读传记就像和传主交朋友一样。

例如在阅读《解读毕加索》的时候,学生会看到文中说:“这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句中的“双重悲剧”指什么?我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出了艺术家的悲剧:创造了一大堆亘古未见的、斑驳灿烂的作品,而受众没有能力去鉴别;受众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无能力去鉴别。文章中仅用了“双重悲剧”四个字,却表达出了令人深刻思考和感悟的内涵。学生只有深刻体会才能够领悟作品的艺术影响。

总之,人物传记类的文章需要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了解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和态度;掌握传记的常用写作手法,熟练传记的文本特征;掌握文章的内涵,了解主人公的形象和精神品质。经过学生的不断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95-01

一、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了解文章主要信息

1、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即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类的试题,应力求全面、准确。如何全面准确地筛选、整合传记文本中的信息呢?首先要整体阅读感知全文,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主张、个性及其相关事件)。要善于利用标题、首段起领、尾段总括以及文中的评议句等来快速提取有关传主的关键信息。其次是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与标准。第三,通览全文,确定信息筛选的范围,然后在其范围内找寻关键句,或提取重组、或概括转述,力求语言简明、连贯,切忌大而无当,机械照抄。

2、把握文章整体内容

分析语言特色,既要感知本文整体的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又要品味局部段落乃至语句的遣词造句的技巧和效果。把握文章结构,就是要看清传记文本的材料选用和组织安排的特点。结构是思路的具体表现,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阅读传记文本,可以从划分段落层次、观察段与段的衔接转换、判断叙事的详略、抓住过渡句、关联词语等方面入手,快速理出文意演进的脉络。概括中心意思,要紧紧抓住传记文本所写传主的事迹,从事件的表象中探寻人物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应依据题干的具体要求来概括,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如段首句、段尾句等。要注意表述的语言格式,一般按“事实要点+品行、德性要素(或精神内涵)”的结构来概括,语句宜简要。

3、分析文章写作特点

即细读全文,能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能分析传记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能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评传等一般写作特点。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有双线并行,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等等。传记文本以叙述、描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叙事是其基本特征,此外还有议论、说明等,用以揭示传住的历史贡献、思想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等。阅读时,要关注事件的因果关系、作者的评论、抒情,从中发现其对表现传主形象特点及意义的作用。分析表现手法,重点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的有关表达方式的写作常识来组织答案,避免张冠李戴。

二、引导学生评价鉴赏,明确文章感情倾向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阅读传记,应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中把握作者的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倾向,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解答“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一类的试题,要主意区分文本中作者、传住、他者等不同人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撑自己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合理判断。这类试题多要求分点论述,组织答案时最好显示出多点的组合,点与点之间不前后重复和左右支绌,概括全面,突出要点。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解答“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类试题,要善于“出入传记文本”,即在通读理解传记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入”)能由此及彼地联想开去,将文章放到当时或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相应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基层的关注层度等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和阐释(“出”)。上述试题的第二问就体现了“由读悟写”的命题意图。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7)

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纪实性和文学性的特征。

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虚构。可以说,纪实性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有真名实姓、生活经历、历史背景等,反映了人物在品行修养、志趣追求与才能业绩诸方面的真实面貌。写作时,这些事实是不能随意虚构的。

但传记又属于文学的范畴,具有文学性。它并非对历史原封不动地再现。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作者在材料剪裁、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运用上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在对传主生活经历的叙述与评论中可以表达自己的爱憎。

由此可见,对“文体基本特征”的考查主要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结合艺术手法进行设题。

【典型题例】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11题(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题方法】首先要读懂题干,审清题目,明确考查方向(该题题干用“自传”二字暗示从文体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特色)。其次要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传记类别有不同的特点。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评传亦采用第三人称,记叙与议论各半,须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再次要紧扣住传记的真实性(主要指传主的人生经历、品行修养、才能业绩等)和文学性(主要指介绍人物时运用的一系列的艺术手法,如在介绍传主人生经历时使用的人称、叙述的顺序、语言风格等),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辨析作答。

二、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

传记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从叙述顺序、描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

1.叙述顺序

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在阅读时,考生要能根据时间的顺序准确地判断出是运用了何种叙述顺序,从而理清人物的生平经历,明白作者这样处理的缘由。

【典型题例】《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这篇文章中,开头写谢希德先生的辞世及遗嘱,这是什么记叙手法?这样写的作用及效果是什么?

【答题方法】辨别记叙的顺序,要注意插叙与倒叙之间的区别: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都是同一件事。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对照相应的顺序常见的作用进行逐条分析。

2.描写方法

传记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和小说刻画人物有相似之处,往往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传主形象,展示其内心世界。

(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接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鲜活丰满。在阅读时,考生要特别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传记文学的血肉,它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使得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活,富有感染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即间接地通过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使其形象鲜明突出。主要有景物烘托、他人的衬托或对比等。另外,还须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对刻画传主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如2013-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对传记的考查,均在文本结束之后有“相关链接”,对人物形象作一补充说明。

【典型题例】《一代怪杰辜鸿铭》这篇传记中,除了肖像描写,作者还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题方法】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其次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考虑(熟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中常见的手法),分析出其所用的手法;最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妙处。

3.修辞手法

在鉴赏语句或是刻画人物形象时,常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复、引用、排比等。其中引用尤为重要,是传记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它可以帮助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典型题例】《南开之父张伯苓》第七段中引用吴大猷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题方法】首先分析引用内容的性质(故事、诗词、还是与传主有关的资料),理解引用的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该处引用在结构上(如照应前文,引起下文或是和文中某个人的行为或某物构成对比)和内容上(可从“传主、读者、文本、作者”四个方面分析)分别有什么作用。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8)

在先秦典籍《尚书》《礼记》等书中就有对中国古代史传文的记载,但是直到司马迁创作了《史记》之后才进入了中国古代史传文记载的成熟阶段。在中国古代史传文记载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我们在寻找这些因素时,可能重点都会放在司马迁的家世与个人才能上面,但是不可忽略的是战国诸子叙事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一、以特定人物为核心的叙事结构

《史记》从编撰结构看,是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个部分组成的,其中列传的比例是最大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后人的影响深远。后面出现的家传、祭文、碑文等的叙事手法都源自《史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列传是作为成熟的史传文的代表。这种史传文的写作是取材于特定的历史人物,依照时间的秩序来组成一个整体,并且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但是这种叙事手法在战国诸子的著作里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已经熟读战国诸子的各类著作,且他的生活年代相距战国时期并不久远,因此,《史记》的创作必然是受到了诸子百家叙事实践的影响。

自孔子逝世到秦统一以及中间历经的韩非子时代,都是战国时代,而在战国前后期诸子在叙事的手法上存在很大的区别,《论语》《孟子》以记录师门言行为主,《晏子春秋》《管子》以记录贤人事迹为主,《韩非子》《荀子》以个人独创为主等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诸子著作。其中师门言行记录对司马迁列传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司马迁所创作的《史记》大多数篇章都是以特定的历史人物进行叙事的,叙法很类似,以核心人物作为写作中心,例如《论语》以孔子作为核心,《晏子春秋》以晏子为核心。不过,由于作者对于叙事材料的选取不同,叙事者和叙述对象之间的身份差异,导致这两种史传文的著作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语》是夫子卒后,由孔门弟子所记载的,这与当时的授问教学有关,因为在当时弟子们都是把夫子作为学习的榜样,然后对夫子所教导的内容进行重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司马迁对孔子及其弟子作传时,都是以《论语》中所记载的内容作为依据的,与《论语》是孔门弟子编纂所处的角度和位置都是不相同的。这类师门记,在战国诸子学派中出现过很多,但是在发展中又存在着变化。以《孟子》为例,《史记》上记载这本书是由孟子在晚年与其弟子共同编纂而成的。但是以现在的考究对于孟子是否真正地参与了《孟子》的编纂存在争议。《庄子》《韩非子》大多数的篇章是庄、韩两人的独创,而孟子处在诸子自著风气之初,难免会受孔子述而不作思想的影响,但是孟子的生存年代略同庄周,因此,孟子亲自参加《孟子》一书的编纂也是有可能的。通过弟子来对自己生平进行词,从《论语》到《孟子》的演变可以看到,诸子越来越偏向于自著新书从而使师门记开始慢慢走向衰落。如《庄子》一书除庄周独作之外,还有一些庄周后学所写,所记录的并不是庄周的言行,而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发扬庄周的思想,这与之前孔子弟子注重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以《论语》作为开创先锋的师门记虽然受到战国诸子自行著书立说的风气的影响,但是也并未因此而完全没落。如《晏子春秋》并丰晏子的弟子所作,而是晏子去世百年之后由晏子的仰慕者广泛搜集材料编纂而成的,与《论语》《孟子》相比这类著作相对于师门记更加自由。

当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师门记转变到以《晏子春秋》为代表的记古类诸子叙事时,在叙事方式上无疑是一种突破。《晏子春秋》单独进行争辩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把《晏子春秋》与战国诸子叙事联系到一起来看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演变,才能对其有本质的认识。当《晏子春秋》在战国时期的大量出现,无疑促使司马迁将特定的历史人物来作为自己的写作核心,以核心人物的成长次序来进行编排,从而使列传体史传文开始诞生。

二、多元化的叙事人物

战国诸子在叙事时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诸子叙事所表现出来的侧重点不同,如《论语》《孟子》是以学派宗师以及其优秀弟子为表现对象,而《晏子春秋》《管子》则是以历史人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每类诸子在叙事时都会因为学派的不同所写作出来的多元化因素也是不同的,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局面。师门记中各学者所属的学派不同,叙写的对象也是不相同的,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主张以及所处的背景都是不相同的,而这些都是叙述的核心。在战国时期,有许多的诸子学派,而诸子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则成为了叙述的重点。战国时期不稳定的局面,每个诸子所代表的社会群体以及思想报复都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在客观上,诸子叙事延及到当时社会中的各阶级的人物,如《论语》中童子、荷老人等,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存在于诸子叙事的实践中。这就代表着上层人物并不是唯一的叙事对象,各社会阶层的代表的人物才能在整体上体现一个时代的特征。

同样值得重视的是,战国诸子在叙事时将人物的范围扩大,将人物的特征和事迹变得多元化,叙述者与叙写对象的差异使其在进行人物特征的描述时手法细腻。如《论语》,基本上采用的是实录,重在记录夫子与弟子之间授学的情景,与周王朝记录上层人士存在很大的不同,将严肃和厚重的气息褪去了,用亲切、随和的氛围代替。如《晏子春秋》中多次叙述了晏子具有戏剧性的言谈举止,有些甚至是在非常庄重的场合也出现过这样的行为。因此,以战国诸子叙事的整体看,在叙事手法上向生动细腻的方向靠近,这一点代表着中国古代史传文走向成熟。战国出现的《左传》《国语》《战国策》这三部史传为例,它们在对人物进行刻画时,以小见大,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种写作手法很明显地受到了战国诸子的影响,按照传统的说法,《左传》《国语》与孔子的弟子之间有莫大的关联。

战国诸子叙事人物范围的扩大,以及以细腻的写作手法来表现,这样的两个特点对于中国古代史传文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战国诸子叙事的演变为中国古代史传文走向成熟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主要表现在:其一,战国诸子以特定的人物作为核心直接启发了司马迁在对《史记》创作是以单篇传记来记录历史人物;其二,战国诸子后期所形成的生动细腻手法的叙事特征对于《史记》中人物的刻画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三,战国诸子重义理的精神对后世史家所带来的深刻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君辉.战国诸子与民间智慧[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7).

[2]刘敏锐.从战国诸子典籍看孔子形象的变异[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3).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9)

一、柳宗元传记散文的概况

柳宗元作为唐宋家之一兼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辞赋,其文学作品中以散文成就最高,不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还写出一些别具特色的传记文,为中唐后的传记文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如果把他所写的碑、行状、墓志等带有传记性质文章都归入传记文学,将近有六十多篇。这些传记依据题目形式和内容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明确标记“传”的文章,如《郭橐驼传》、《宋清传》、《传》等;另一类不明确标记“传”,却有鲜明传记性质的文章,如《段太尉轶事状》、《捕蛇者说》等。

二、柳宗元传记散文在内容上的特点

柳宗元的传记文继承了司马迁人物传记文《史记》的“真实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传统,在其中掺入了自己的褒贬态度,“借传言志”并“以传明道”。

1、借传以言志

柳宗元以传记言己之志,可从他所做传记文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内容中看出。柳宗元的一生依据所居地可分为三时期:长安时期、永州时期、柳州时期。其传记文也可依此分为三阶段:《郭橐驼传》和《梓人传》作于长安时期;《宋清传》、《李赤传》等作于永州时期;《童区寄传》则作于柳州时期。

柳宗元居长安时期,在朝为官春风得意,锐意改革,关心国家政治,故写《梓人传》和《种树郭橐驼传》来表达其吏治理想。《梓人传》中将木匠统筹规划的方法联想到宰相治国的道理,“彼佐天子相天下者,……尤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1]。《郭橐驼传》则以种树之理喻为官治国之理,文中所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吾问养树,得养人术”等,表明为官治国应顺应百姓需要,满足后者的劳作规律,不繁政扰民以达到政通人和的道理。

2、借传以明道

柳宗元对传记散文上的发展体现在“借传以明道”。“文以明道”是柳宗元引领古文运动时的一大纲领。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他提到“乃知文者以明道”[2]。到《寄许京兆孟容书》提到“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3],及《时令论》中“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人”[4]。可见他的“道”即为辅时及物,匡世济民的理想。他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表达道的理想:

批判一切“假丑恶”来宣扬他辅时及物,匡世济民之道。如《郭橐驼传》表面写种树实际写为官治国应政令繁简,实则暗讽当时统治者的繁令扰民;《捕蛇者说》则血淋淋地揭露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河间传》更通过一个受到迫害的贤良淑惠的纯洁姑娘的悲惨遭遇来批判当时混乱不堪的社会风气;《传》通过寓言形式来揭露当时贪官污吏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些传记都带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上至揭露统治者的残酷统治,下至批判民风不纯。这些须得极大的勇气写出的文章,归功于他对“道”的坚持。正如他在《与韩愈论史官书》中所说:“古之志于道者,不若是……其宜恐惧尤大也”、“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5]。

三、柳宗元传记散文在艺术上的特点

柳宗元的传记散文为传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他之前的传记文大都是借人物形象来描写历史现状,但柳宗元却将传记文从史实中解放出来,将传记文提高到与诗词赋等高的文学地位。柳的传记文相比以前更注重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虚实结合和小说化倾向两方面。

1、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传记文学的生命在于史的真实,但柳的传记文却不乏虚构成分,这些虚构成分不但没有给文章减色,反而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如其在内容上的虚构:《郭橐驼传》中虚拟出作者与郭橐驼的对话,来引出养民与种树相通的道理,这种以实带虚的方式恰好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李赤传》中柳引入虚拟的“鬼神”到传记文中,借用李赤迷恋“厕鬼”而死的故事,揭露社会以丑为美,自甘堕落的氛围,并进一步批判培育这种不良观念的社会大环境。另外,其传记文在艺术构思上也偏于虚构,如《传》中即是用先虚后实的表现手法,以虚拟虫子的形象引出后文中写人的实。

2、小说化倾向

柳宗元传记文小说化倾向也是其具有文学色彩的一个重要表现。他的小说化倾向表现在善于利用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形象。《童区寄传》中在写到区寄利用盗贼分开之机杀死在睡觉的贼,读者原以为他可以借此逃脱时,柳宗元文笔一转,描写了原先离开的盗贼赶回的情节,让矛盾冲突陡然紧张。可见其情节矛盾一层紧接着一层,人物性格则不断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角色也由此得以刻画圆满。

四、结论

综上来看,柳宗元传记文的特点在不同时期的其出发点都是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即“借传言志”;其文章表现了柳宗元借传明道、辅时及物的理想;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更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社会黑暗原貌,给人们以反思警醒;小说化倾向的特点与古文运动的宗旨一脉相承,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道路,也是他“利安元元”的道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梓人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 308-310

[2]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 542.

[3]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寄许京兆孟容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480.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10)

一、古文传记教学的现状

传记教学要贯彻语文学科的“育人”理念,但古代传记既有高中课文的一般属性,又有文言文以及传记文体的特殊属性。因此在目前的传记教学中,对于古代传记的教学,存在很多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

1.对于古代传记,具有文言文学习的共同毛病,即过于强调文言基础知识,忽略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高中阶段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更注重字词梳理,从字、词、句等角度来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样固然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但却使文本被肢解,文学因素被缩小。这种状况已出现多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字词句的过分重视就相对弱化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学生鉴赏感悟文本的时间被缩短。

于漪老师认为:“素质是一种心灵的塑造,在塑造人的心灵的过程中,中华文化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而当今的常态课堂,多是教师讲解,将文章肢解揉碎,全面分析到各细节,学生耳听笔录,单调的抽象思维盖过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于是通过文本阅读来以情怡情,积累人生经验,获得人生感悟的设想成为空想。

2.传记教学中,学生没有正确区分传记和小说,教师则过于强调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忽略传记本身的特点。

传记文学生动地再现历史,以探究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思考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典型意义。因此可以说,传记文学是历史和文学的综合体,它具有真实性、艺术性以及现实借鉴意义。现今传记教学的课堂上,由于不够重视师生的互动,教师不自觉地把传记和小说的教学模式等同起来,忽视传记文学特殊的文体属性,学生不清楚传记和小说的区别。

好的传记文学,未尝不是优秀的小说,但这不是高中生和高中课堂所最终追求的。传记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清楚地让学生注意到“传记文学”和“小说”之间本质的差异。传记的真实性要求它的素材是真人真事,真实可靠,决不能凭空虚构。传记的魅力在于它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实际的人生活动为描述对象,塑造充满人格魅力的传主个人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让学生专注于传记“真实性”的属性是绝对必要的。

二、对高中传记教学的思考

高中阶段设立传记教学板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种文体,通过榜样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素养,让其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并就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传记学习,应注重以下方面。

1.通过拓展比较阅读法,形成互动式课堂,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常常有同一人或事被不同作者记录,于是传记呈现出很多“不同”,对于这种“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拓展比较进行趣味学习。

首先,通过对比阅读,比较不同传记的优劣或特色。如节选《史记》的《鸿门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与班固《汉书》中的相关描述做对比。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由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扬马抑班”或“扬班抑马”的争论中获得成就感,拓展知识面。

其次,通过对比阅读,比较传记素材选择和作者的关系。如节选自邓小平女儿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中的《在哈金森工厂》和英国作家伊文思的《邓小平传》中记载的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的经历,由于作者的身份国别不同,对于素材的选择也不同,呈现出来的人物也是不同的。通过比较阅读能探讨事实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了解传记的写作特征。

再次,通过他人对史料的评价来更全面地认识传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人们在赞扬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等美德的时候,课外链接明代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人们对蔺相如如此巨大反差的评价,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争论,让学生在质疑和辩论中获得自信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2.教师自己要全面认识课文,注重对传记文学“艺术真实”的认识,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评价中“三省吾身”。

首先应注意,在小说中常常通过人物的肖像、心理、细节等来概括人物形象,如果也以此来推断传主形象是不太客观的,因为传记是史家对于历史的一个“再现”,有些事件发生时史家并未亲临,所以对其中的动作、对话、神态等的记录,只是史家的一种合理推断,我们称之为“艺术真实”,以这样的“艺术真实”为立足点来为人物定型是不够客观的。

其次,在传记欣赏中要提倡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自己去为历史人物定位,寻找心目中的英雄。有的学者提出,英雄崇拜是和人类存在一样古老的现象。如果传记的“现实意义”和“榜样作用”在课堂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分析中被忽视,致使学生不能够从传记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传记教学便失去了育人的功效。如《鸿门宴》中,以刘邦和项羽为中心,拓展至其他历史人物,展开“谁是英雄”的主题讨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学生在自己真正喜爱的榜样的示范作用之下,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未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3.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摆脱“戏说”类数字媒体作品带来的恶劣影响,并在对历史真实的执着追求中,做一个有品位的“学者”。

语文是一门审美的学科,如果日常教学过于功利化和世俗化,就失去了语文之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知识的接受方式由早年单纯的文字、图片扩展到今天的数字媒体。但影视界甚至出版界的功利化,让越来越多恶搞性质的所谓的“颠覆经典”和“戏说”毒害了没有判断力的孩子,于是出现陈世美是专一深情的,刘邦是重情重义的,穿越是可以实现的等等许多错误却流毒甚广的认知。

传记文学的特点篇(11)

1.集体记忆理论的引入

20世纪后半叶,记忆理论被引入史学,学界对记忆与历史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深入的研究。虽然关于记忆在历史上和历史研究中的确切功用,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意见,但“历史学家使用记忆来超越记忆”――在主流的专业历史研究中,这个观点从未被质疑过。①也就是说,借助记忆去思考的话:“之前被认为得到充分描述和理解的现象,便会获得全新的含义。”②

这样的论断从某方面承认了记忆在历史研究中的特殊意义。在历史研究中,历史中“过去的过去性”和记忆概念中存在的现在/过去时间观存在事实上的一致性,这给我们研究历史与记忆的结合――人文景观提供了依据。

与历史学产生深刻联系的主要是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人类活动承载物就是建筑,其中自然也包括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对自然的改造与雕琢等等。在研究中世纪欧洲历史时,我们就常常需要借助教堂、城堡、宫殿之类的物质遗产。对人文景观的解读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新路径,它的具体方法论还在众说纷纭,但它联结历史与记忆的独特视角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还是较为完善的。

记忆最初的提出是生物学、心理学的概念,关注个人的经历和学习能力的习得。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学者则更关注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而非个人记忆。由于记忆概念内涵的时间的过去性,从事记忆研究的这类学科中的某一学科,它的每一个方面都或明或暗地展现出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中的某些特征问题。③

2.集体记忆的特点及其对于历史学的意义

集体记忆首先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每一个集体记忆,都需要得到在时空被界定的群体的支持。”①这意味着集体记忆的社会性。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社会事实的又一呈现,解构集体记忆是从群体出发来到个人:

记忆,只有在相应的群体思想中去定位它,我们才能理解每一个个体思想中的记忆。②

也就是说,个体的记忆不过是群体的分子,而个体记忆只有在群体中解读才能得到它所要表达的意义。

集体记忆又有显著的传递性。一方面记忆中含有过去时间性,一方面记忆的文本可以在时间传递中重组,因而集体记忆不只是含有记忆对象时间点的内容,也含有记忆过程中的内容。如施瓦茨指出:“集体记忆既可以看做是对过去的一种累积性的建构,也可以看做是对过去的一种穿插式的建构。”③记忆是通过时间上的延续在个体思想中传承的,传递过程中伴随着后来者对前者的修正,所以记忆传递的过程也是记忆重组的过程。

哈布瓦赫赋予集体记忆概念社会属性的依据是集体记忆的认同性。刘易斯・科瑟在谈及集体记忆时说:

不用说,新的历史书往往也会有自己的偏倚,但在摧毁旧的历史这一点上,他们却是同出一辙。④

历史哲学家阿兰・梅吉尔曾评论这是“有关集体记忆的最好的论述”。集体记忆之所以从个体上升到集体,就在于它包含了集体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在个体记忆上升到集体记忆的过程中,记忆就已经在结构和属性上重组了,而不被认同的集体记忆成分,在记忆的传递过程中就已自然中断了。

本文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集体记忆理论,对历史事件及其人文景观的解读方式不仅是对历史重建的过程,也是在思辨中建立新的历史意识的过程。

从景观欣赏到文本阅读,托马斯・贝克特之死都在不断地获得有效的集体记忆。

1.景观欣赏:集体记忆的承载与储备

在充斥着基督教文明的欧洲中世纪历史上,教堂是多种历史记忆结合在一起的物质遗产。特别是重要教区的大教堂(Cathedral),研究其内饰的圣祠、壁画、雕像、墓碑,可以解读历史上的诸多人物和事件;研究其艺术装饰,可解读当时的文化习俗与风俗;研究其建筑手段,可解读当时的技术水平,甚至社会交易水平和物质能源开采水平等。同时,教堂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点,人们在这座建筑里进行集会、学习、礼拜和追思。所以,教堂建筑在研究人文景观的历史中是一个重要的对象和依据。每一个教堂都是多种历史的汇聚点,承载着从个体到集体的、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忆。

宗教、科学和文明在英格兰这座岛屿所找到的最早的“避难所”就在坎特伯雷。⑤坎特伯雷大教堂是英国历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堂,英国圣公会首席主教的主教座堂,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全英教会的精神领袖。教堂位于坎特伯雷市的中心地区,是整个坎特伯雷教区的主体建筑。教堂规模恢宏,由于多次重建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对教堂建筑模式的研究和解读也是研究中世纪建筑技术的重要资料之一。

作为一座宗教建筑,宗教意识的物质承载者,教堂内充斥着种种象征形态的纪念物,供人礼拜游览之余也是解读历史上集体记忆的非常好的工具。比如圣奥古斯丁留下的加冕椅,黑王子爱德华的墓碑和托马斯・贝克特的祭坛等等。

英国历史上教俗之争的重要角色、金雀花王朝早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一代明君亨利二世的挚友和对手――托马斯・贝克特的事迹贯穿12世纪的英国政坛。大卫・休谟在他的《英国史》中用了几乎整整一个章节来叙述贝克特的生平,而亨利二世本人也只占了两个章节。从当时的史录来看,整个12世纪60年代的政治线索更是几乎都为亨利与贝克特的政教争执所占据。⑥

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贝克特存在于个人记忆里,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贝克特转而升华于集体

记忆之中,并且逐渐演化为历史:一方面,记忆是历史的一个原材料;另一方面,记忆是时常萦绕在历史之上的一个他者。①历史、记忆、传统的联系可以用圣托马斯・贝克特之死举例解释:事件本身是历史,这件历史“被人们记住的方法”是集体记忆,而人们出于这事件进行的朝圣活动是传统,被记录下来的传统则又是历史了。景观承载记忆的方式与史书有所不同,景观中所含的记忆是直观的。实体的景观是最单纯的记忆载体,景观本身已经蕴含着有无穷横向展开的历史了。

2.祭坛品鉴:集体记忆的景观设置与身份认同

第四十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出生于1118年。1143年,通过多年苦读已是一名饱学之士的贝克特成为西奥伯德主教的属员,在为教会工作的过程中逐渐一路高升。1154年,贝克特已经是教会的首席执事,进入英国教会的高端,同时也结识了英王亨利二世,他纯洁的神圣修道之路开始被政治杂糅。1155年,贝克特应国王之邀出任了枢密大臣,与国王的交好推动他的人生事业走向巅峰。1162年,在亨利的力排众议下,贝克特出任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英国教会的领衔人物。

但是,圣职的巅峰同时暗含着俗世的危机。贝克特开始明显地偏向教会,甚至开始破坏他在枢密大臣位置上时建立的世俗司法体系,这当然为国王所不容。经过一系列权力和权利之争,贝克特和国王彻底决裂,亨利甚至通过邀请约克大主教为儿子行涂油礼来彰显对他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教权的蔑视。但是,贝克特依然在教会和教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他的影响力也并非完全脱离政坛。他在教皇和法兰西国王的支持下,以“最招摇的方式”杀回英格兰接管被教皇逐出教门的约克、伦敦、索尔兹伯里教区,强有力地抨击国王本人,并将协助亨利亲王加冕的贵族逐出教门。

虽然在贝克特大半生与神和贵族打交道的生涯中,他确切呆在坎特伯雷大教堂修行祷告的时间有限,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教堂里留下深刻的痕迹。亨利二世被贝克特高调的挑衅激怒了,他在狂怒之下向侍从们抱怨贝克特这个“忘恩负义的傲慢僧侣的折磨”。四位内侍认为国王的发作即是暗示他们除掉贝克特,于是秘密前往英格兰,在大主教府邸内威胁他未果后,尾随贝克特至坎特伯雷大教堂的晚课祭坛前,以多次打击劈开了贝克特的头颅。②

贝克特的一生注重自我修养,公正又博学,虔诚又纯净,真正将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他的信仰。但是,他在被封为圣徒、镌刻在史册上却是在他遇难之后,也就是说他的声名其实主要是源于他作为坎特伯雷大主教而殉道。③贝克特的记忆在此后的漫长历史中逐渐形成,坎特伯雷大教堂里是记忆的主要承载者,而后人设置了圣徒祭坛和墓碑作为“纪念碑”来作为贝克特之死记忆的具体表现。

当21世纪的记忆概念在史学中被运用时,讨论常常聚焦在某些“创伤性的”或“悲伤的”记忆上。学界有描述记忆研究的局面为:

创伤性记忆的显著地位与其对历史学的影响,可从70年代后大屠杀在20世纪灾难史中日渐增长的影响力得到证实……与之相比,相对良性时间的遗产在当代集体记忆研究中难得一见。

创伤型记忆的物质缩影与人文景观的联系是最密切和表面化的,创伤型记忆是集体记忆概念中最常被提起的一种记忆类型,除了与创伤的社会学、心理学内涵相关外,创伤型记忆的物质承载者――纪念碑的普遍存在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贝克特死后葬在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墓地里,墓室中他的墓碑供教徒景仰追思,渐渐在此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祭坛。在他遇害之处的祷告台上,悬挂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和两把交叉的宝剑,在墙上投射出四道黑影,寓意着四位凶手。十字架和宝剑指向他被杀害的地点。这个小型祭坛在大约1184年大教堂重建时由英国建筑家威廉・安格拉斯完成,④至今仍在大教堂角落里用围栏围起,仿佛在提示着见到它的每一个人这里曾发生的悲剧。由于贝克特个人经历的缘故,他的祭坛与墓碑已经不只是他个人的安息之所,更是成为了供人缅怀祭拜的一个“纪念碑”。这些证据遗存的价值被贝克特的生命和奇迹放大了。⑤

在历史研究中,纪念碑常常是创伤型记忆被引入的一个切入点,如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铸剑为犁”纪念碑、20世纪80年代的越战纪念碑、柏林墙残段等等。一般说来,纪念碑的设立通常是战争或屠杀之类大型惨痛的历史痕迹,与个人有关的“纪念碑”形式往往就是祭坛或墓碑。在贝克特的事件中,他的集体记忆认同是“殉道者”身份,围绕纪念碑发生的“贝克特殉道――人民朝圣行为”是典型的创伤型集体记忆引起的。

3.文本阅读:集体记忆的叙述与重构

贝克特遇害后2年,也许是单纯出于对他纯洁灵魂的尊敬,也许掺杂了教皇和英王的权力博弈――他被教皇追封为圣徒。因为贝克特的牺牲不能说是无谓的,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的王室都避免直接干涉教会。亨利二世本人则被迫向教皇发誓没有参加这场刺杀,才得到教皇的赦免。①自此而后殉教者圣托马斯的遗体历3世纪成为英国最风行的神龛。②中世纪的教众们一方面信服大主教的品格和虔诚,一方面尊他为教权胜于皇权的代表,纷纷到坎特伯雷大教堂里他的墓碑前朝圣。

这段殉道者的集体记忆由于它的戏剧化和代表意义,常常被用文本表达出来。雅克・勒高夫认为文本的书面记录是集体记忆成型的重要阶段,它包含了记忆的整理、重组、表达、认同诸多要素,因而证明了个人记忆的社会性、认同性集成为集体记忆:

在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过渡中,集体的记忆,有其是“刻意的”记忆受到的影响最为深刻。③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描述:

尤其在英格兰地方,他们从每一州的角落,向着坎特伯雷出发,去朝谢他们的救病恩主、福泽无边的殉难圣徒。④

这里指的就是殉道者贝克特,后文中并用反复的吟诵和暗喻称颂贝克特的品格,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道貌岸然者。20世纪戏剧家T・S・艾略特的《大教堂凶杀案》以贝克特为题材,再一次叙述殉道者事件,借“村民”之口唱出“因为一处地方只要有一位圣徒生活过……一位殉道者把自己的血为基督的血而献出过,那里就是圣地,圣洁将不再与它分离”。⑤其表达却侧重于这场教俗之争中各方势力的拉锯和对“主”的热爱与追求。不同的文学文本对记忆的叙述就是记忆的重组与表达。

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一种文化记忆。德国学者阿斯曼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概念用“文化记忆”概念进行了升华,指出文化记忆以文化体系作为记忆的主体,是超越个人的。⑥文化记忆也是集体记忆的一种类型,鉴别方法之一就是它主要地以文化产品作为载体存续。文化记忆概念也侧重集体记忆的认同性:

文化记忆对传统社会的价值……更在于它对维护君权神授、宣扬文治武功、实施道德教化和确立集体认同所具有的重要作用。⑦

这和文化作品的文本叙述重组是一致的。在中世纪的历史条件中,文化产品的主要形式就是文学和艺术。法国学者诺拉进一步解释文化记忆为不只停留在语言与文本中,还存在于各种文化载体中,比如博物馆、纪念碑、文化遗迹、歌曲以及公共节日和仪式等。⑧为了便于归纳整理思路,我们可以把诺拉所说的广义的文化记忆简称为传统。

4.文化传统:集体记忆的传递与重组

文化传统的形成是基于记忆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基于视觉文化的历史记忆,它是集体记忆的另一种升华。记忆是主观的、个人的,但传统超乎主观和个人,在主观和个人之上。阿兰・梅吉尔就认为历史更接近于传统,而不是记忆和纪念。⑨这是因为传统本身是对集体记忆的剥离,传统的形成不仅有本身的历史过程,也加入了一代代记忆承载者的抽象。但是传统本身也需要历史来审视。

与贝克特有关的记忆到了都铎时期,民间断续的、自发的朝圣行为慢慢演变成了更为狂热的宗教仪式。僧侣们极力鼓励朝圣者向贝克特的坟墓表示虔诚,由于声称圣托马斯的遗骨能产生奇

迹,他们每年展出一次贝克特的遗体,甚至在那一天举行庆典,称为“化体日”。“化体日”变成了普遍的节日。坎特伯雷一度记录过十万朝圣者。①地下墓室中贝克特石棺前的台阶被跪行拾级而上的朝圣者们磨得光滑凹陷,数不清的珍贵金银祭品曾经被虔诚地摆放在那里。

当时的人们通过朝圣行为表达对贝克特崇高地位的认可,认为他的遗物可以创造奇迹,对他的朝圣的“数量、荒诞、无稽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忏悔者或殉道者”。②大主教圣托马斯・贝克特的声名在历届大主教、甚至殉难者中都脱颖而出,甚至有时候教堂中对贝克特神龛的供奉超过了上帝和圣母神龛的供奉。③这些事迹表明朝圣行为已经超出了对个人的祭拜,进而形成了传统。

朝圣属于传统的另一种历史记忆。贝克特殉道二百多年后,英国教俗之争风云再起,亨利八世为了打击教权,冲进坎特伯雷大教堂毁坏了贝克特的墓碑,将圣徒的遗骨付之一炬,劫走了祭坛前代表教众们虔信的珍宝。国王还下令从日历上删去托马斯的名字,从所有祈祷书上删去他的纪念,并且焚骨扬灰。④

现在的坎特伯雷大教堂中,光滑、略微凹陷的石阶还在,但本该是墓碑和石棺的地方已是空空如也了。墓碑的实体是殉道者集体记忆的设置点,它的毁坏和朝圣行为的中止是记忆的一个中断。此后大规模的献祭行动停止了,也不再有人献上财物。后来人们改在教堂地面上贝克特遇害处设置了一个祭坛,用十字架和长剑来隐晦地表达对殉道者的追思,到墓碑的朝圣集体记忆到这里重组成为简单的到祭坛表达哀思的集体记忆。不过,亨利八世的作为也恰好表明朝圣本身成为传统是得到集体记忆认同的,所以他选择以毁坏墓碑的做法来宣扬他对这一传统中蕴含的价值的蔑视。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