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还款风险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8 17:00:13

还款风险分析

还款风险分析篇(1)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普及,住房消费信贷大多以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形式打包发售,部分风险已从银行剥离。但对于MBS管理方,即所谓特殊目的公司(SPV)而言,提前还款导致原先基于贷款利息的现金流消失,用于支付债券利息的基础资产减少,需要进行再投资,而再投资资产收益可能较之于贷款利息为低,从而带来债券的收益风险,对于以MBS为标的资产的其他衍生产品,其影响程度甚至可能更大。就此而言,提前还款的风险承担主体尽管由银行转移出去,但其影响范围反而扩大了。

另外,就商业银行而言,如未进行资产证券化以转移风险,消费信贷提前还款行为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久期的变化。久期,指资产未来现金流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其权重为各期现金流值在资产现值中的比重,实际上反应了资产价值对于利率的敏感度。商业银行需要测算贷款的久期,以相应的负债匹配之,用来降低利率风险。提前还款实际改变了现金流分布,从而影响贷款久期,相应的负债结构也需要调整。如忽视提前还款风险,将造成资产负债不匹配,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二、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影响因素

考虑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行为,需要考察系统性影响因素和非系统性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所谓系统性影响因素,指影响所有借款人的宏观经济变量,在对数量较大的贷款组合进行分析时,这些因素是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非系统因素针对于单笔贷款,只对特定借款人有影响。

系统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

1)市场长期借款利率,这也是影响借款人提前还款行为的主要因素。当市场长期借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时,借款人可以从市场借入资金提前还款,之后享受较低的长期借款利率,形成了提前还款的动机。因此,分析提前还款风险的重要环节即为估计未来长期借款利率的变动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为浮动利率,与西方的固定利率有区别,因此利率对于中国消费信贷提起还款行为的影响可能较小。

2)季节因素,即由季节影响导致提前还款比率变化,如夏季为学生毕业的时期、天气和税收原因(征税时期)。

3)时间因素,即在贷款发放后的一段特定时间内出现提前还款高峰,之后提前还款比率会下降。原因可能是具有提前还款意向的借款人需要一定时间来筹措资金以归还贷款。

4)衰减效应。当市场长期借款利率首次下降时,会出现提前还款高峰,但当市场长期利率回升后又再次下降时,提前还款比率较前一次为低,此后不断减少。相应的一种解释是每次提前还款高峰都会将对利率变化敏感的借款人剔除出贷款组合(通过其提前还款的方式),剩下的借款人对利率变化相对不敏感。

非系统性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婚姻状况、教育水平、退休状况、性别、工龄等、收入状况等。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国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使用,消费信贷的风险承担者通过证券化不断的扩大并分散,影响单个个体的非系统性因素的效果将会减弱,主要影响因素为系统性影响因素。因此,西方学者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系统性因素对于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影响。而中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目前缺少证券化工具,商业银行为风险的唯一承担者,非系统性因素对于提前还款仍然重要。基于此,蔡明超和费一文(2007)在考察中国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时,将非系统性因素引入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收人、婚姻、工龄等因素将影响提前还款,并发现利率对于中国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影响并不明显。三、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相关研究

有关提前还款风险的研究众多。其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相应发展出的一系列金融产品受众广泛,提前还款行为影响了基础资产——贷款池的收益,进而影响相关所有资产的收益。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导致了相应研究的发展。有关提前还款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构造相应的提前还款比率函数,进而作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部分之一帮助定价。

Golub和Pohlman(1994)构造了一个基于公开数据的提前还款函数模型,其因变量为四个:季节因素、再融资利率、时间因素、衰减因素。数据来源为GNMA、FNMA和FHLMC三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近3000万个样本。结果显示此模型基本上与商业用模型区别不大,展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因而作者声称其为那些无力开发模型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

最近的研究有Tsai、Liao和Chiang(2009)的一个模型,其考虑了借款人的财务和非财务提前还款行为对于贷款资产的到期收益率、久期和凸度的影响。同时,他们分析了提前还款罚息和部分提前还款对于到期收益率、久期和凸度的影响,这一情况与传统的完全提前还款相比更为复杂,结果也更不确定。

当确定提前还款比率模型后,就可以依据其计算出相应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和久期,进而对资产进行定价,还可以根据其计算出相应的保险费率,作为其衍生产品的定价基础,可以说,提前还款比率模型是一系列相关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之一。

四、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控制方法探讨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对于提前还款行为主要采取罚息的手段,但不同地区、不同银行的规定不同。同时,部分银行还有一些硬性规定,如一年内不得提前还款等。上文中提到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采用浮动利率,提前还款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利率损失并不明显,而罚息这一工具实质为弥补利息损失,因此中国商业银行采用罚息进行提前还款风险管理并不合适。

商业银行控制提前还款风险,较为合适的方法还是建立提前还款比率模型,估计出提前还款比率随时间的分布,进而调整相应的资产负债结构。注意到,中国商业银行作为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的唯一承担者,提前还款比率的影响因素较多,既包括季节、时间等系统性因素,还包括众多非系统性因素,相应的模型也会更加复杂。建立模型,大量的数据积累是必需的,随着中国个人信用记录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贷款数据也会不断增加,这将有利于提前还款模型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BennettW.Golub,LawrencePohlman.MortgagePrepaymentsandanAnalysisoftheWhartonPrepaymentModel[J].Interfaces,1994,24(3):80-90.

[2]Tsai,M-S.,Liao,S-L.,Chiang,S-L.AnalyzingYield,DurationandConvexityofMortgageLoansunderPrepaymentandDefaultRisks[J].JournalofHousingEconomics,2009,doi:10.1016/j.jhe.2009.02.005.

还款风险分析篇(2)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迅速。据统计,至2008年12月,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达3.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消费信贷余额达3.3万亿元。消费信贷余额数量巨大,其面临的提前还款风险增加。当贷款人提前还款后,商业银行贷款总体期限结构将会改变,资金的匹配需要调整。因此,准确预计消费信贷提前还款概率,有效控制提前还款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管理的重点之一。 

 

一、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介绍 

 

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主要针对中长期消费贷款而言,以住房消费信贷为典型。所谓提前还款风险,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合约终止期限之前提前还清贷款,导致放款人提前收回资金,资金回报率降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普及,住房消费信贷大多以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形式打包发售,部分风险已从银行剥离。但对于mbs管理方,即所谓特殊目的公司(spv)而言,提前还款导致原先基于贷款利息的现金流消失,用于支付债券利息的基础资产减少,需要进行再投资,而再投资资产收益可能较之于贷款利息为低,从而带来债券的收益风险,对于以mbs为标的资产的其他衍生产品,其影响程度甚至可能更大。就此而言,提前还款的风险承担主体尽管由银行转移出去,但其影响范围反而扩大了。 

另外,就商业银行而言,如未进行资产证券化以转移风险,消费信贷提前还款行为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久期的变化。久期,指资产未来现金流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其权重为各期现金流值在资产现值中的比重,实际上反应了资产价值对于利率的敏感度。商业银行需要测算贷款的久期,以相应的负债匹配之,用来降低利率风险。提前还款实际改变了现金流分布,从而影响贷款久期,相应的负债结构也需要调整。如忽视提前还款风险,将造成资产负债不匹配,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二、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影响因素 

 

考虑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行为,需要考察系统性影响因素和非系统性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所谓系统性影响因素,指影响所有借款人的宏观经济变量,在对数量较大的贷款组合进行分析时,这些因素是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非系统因素针对于单笔贷款,只对特定借款人有影响。 

系统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 

1)市场长期借款利率,这也是影响借款人提前还款行为的主要因素。当市场长期借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时,借款人可以从市场借入资金提前还款,之后享受较低的长期借款利率,形成了提前还款的动机。因此,分析提前还款风险的重要环节即为估计未来长期借款利率的变动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为浮动利率,与西方的固定利率有区别,因此利率对于中国消费信贷提起还款行为的影响可能较小。 

2)季节因素,即由季节影响导致提前还款比率变化,如夏季为学生毕业的时期、天气和税收原因(征税时期)。 

3)时间因素,即在贷款发放后的一段特定时间内出现提前还款高峰,之后提前还款比率会下降。原因可能是具有提前还款意向的借款人需要一定时间来筹措资金以归还贷款。 

4)衰减效应。当市场长期借款利率首次下降时,会出现提前还款高峰,但当市场长期利率回升后又再次下降时,提前还款比率较前一次为低,此后不断减少。相应的一种解释是每次提前还款高峰都会将对利率变化敏感的借款人剔除出贷款组合(通过其提前还款的方式),剩下的借款人对利率变化相对不敏感。 

非系统性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婚姻状况、教育水平、退休状况、性别、工龄等、收入状况等。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国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使用,消费信贷的风险承担者通过证券化不断的扩大并分散,影响单个个体的非系统性因素的效果将会减弱,主要影响因素为系统性影响因素。因此,西方学者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系统性因素对于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影响。而中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目前缺少证券化工具,商业银行为风险的唯一承担者,非系统性因素对于提前还款仍然重要。基于此,蔡明超和费一文(2007)在考察中国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时,将非系统性因素引入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收人、婚姻、工龄等因素将影响提前还款,并发现利率对于中国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影响并不明显。 

三、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相关研究 

 

有关提前还款风险的研究众多。其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相应发展出的一系列金融产品受众广泛,提前还款行为影响了基础资产——贷款池的收益,进而影响相关所有资产的收益。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导致了相应研究的发展。有关提前还款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构造相应的提前还款比率函数,进而作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部分之一帮助定价。 

golub和pohlman(1994)构造了一个基于公开数据的提前还款函数模型,其因变量为四个:季节因素、再融资利率、时间因素、衰减因素。数据来源为gnma、fnma和fhlmc三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近3000万个样本。结果显示此模型基本上与商业用模型区别不大,展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因而作者声称其为那些无力开发模型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 

最近的研究有tsai、liao和chiang(2009)的一个模型,其考虑了借款人的财务和非财务提前还款行为对于贷款资产的到期收益率、久期和凸度的影响。同时,他们分析了提前还款罚息和部分提前还款对于到期收益率、久期和凸度的影响,这一情况与传统的完全提前还款相比更为复杂,结果也更不确定。 

当确定提前还款比率模型后,就可以依据其计算出相应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和久期,进而对资产进行定价,还可以根据其计算出相应的保险费率,作为其衍生产品的定价基础,可以说,提前还款比率模型是一系列相关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之一。 

 

四、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控制方法探讨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对于提前还款行为主要采取罚息的手段,但不同地区、不同银行的规定不同。同时,部分银行还有一些硬性规定,如一年内不得提前还款等。上文中提到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采用浮动利率,提前还款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利率损失并不明显,而罚息这一工具实质为弥补利息损失,因此中国商业银行采用罚息进行提前还款风险管理并不合适。 

商业银行控制提前还款风险,较为合适的方法还是建立提前还款比率模型,估计出提前还款比率随时间的分布,进而调整相应的资产负债结构。注意到,中国商业银行作为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的唯一承担者,提前还款比率的影响因素较多,既包括季节、时间等系统性因素,还包括众多非系统性因素,相应的模型也会更加复杂。建立模型,大量的数据积累是必需的,随着中国个人信用记录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贷款数据也会不断增加,这将有利于提前还款模型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还款风险分析篇(3)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迅速。据统计,至2008年12月,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达3.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消费信贷余额达3.3万亿元。消费信贷余额数量巨大,其面临的提前还款风险增加。当贷款人提前还款后,商业银行贷款总体期限结构将会改变,资金的匹配需要调整。因此,准确预计消费信贷提前还款概率,有效控制提前还款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管理的重点之一。

一、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介绍

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主要针对中长期消费贷款而言,以住房消费信贷为典型。所谓提前还款风险,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合约终止期限之前提前还清贷款,导致放款人提前收回资金,资金回报率降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普及,住房消费信贷大多以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形式打包发售,部分风险已从银行剥离。但对于mbs管理方,即所谓特殊目的公司(spv)而言,提前还款导致原先基于贷款利息的现金流消失,用于支付债券利息的基础资产减少,需要进行再投资,而再投资资产收益可能较之于贷款利息为低,从而带来债券的收益风险,对于以mbs为标的资产的其他衍生产品,其影响程度甚至可能更大。就此而言,提前还款的风险承担主体尽管由银行转移出去,但其影响范围反而扩大了。

另外,就商业银行而言,如未进行资产证券化以转移风险,消费信贷提前还款行为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久期的变化。久期,指资产未来现金流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其权重为各期现金流值在资产现值中的比重,实际上反应了资产价值对于利率的敏感度。商业银行需要测算贷款的久期,以相应的负债匹配之,用来降低利率风险。提前还款实际改变了现金流分布,从而影响贷款久期,相应的负债结构也需要调整。如忽视提前还款风险,将造成资产负债不匹配,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二、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影响因素

考虑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行为,需要考察系统性影响因素和非系统性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所谓系统性影响因素,指影响所有借款人的宏观经济变量,在对数量较大的贷款组合进行分析时,这些因素是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非系统因素针对于单笔贷款,只对特定借款人有影响。

系统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

1)市场长期借款利率,这也是影响借款人提前还款行为的主要因素。当市场长期借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时,借款人可以从市场借入资金提前还款,之后享受较低的长期借款利率,形成了提前还款的动机。因此,分析提前还款风险的重要环节即为估计未来长期借款利率的变动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为浮动利率,与西方的固定利率有区别,因此利率对于中国消费信贷提起还款行为的影响可能较小。

2)季节因素,即由季节影响导致提前还款比率变化,如夏季为学生毕业的时期、天气和税收原因(征税时期)。

3)时间因素,即在贷款发放后的一段特定时间内出现提前还款高峰,之后提前还款比率会下降。原因可能是具有提前还款意向的借款人需要一定时间来筹措资金以归还贷款。

4)衰减效应。当市场长期借款利率首次下降时,会出现提前还款高峰,但当市场长期利率回升后又再次下降时,提前还款比率较前一次为低,此后不断减少。相应的一种解释是每次提前还款高峰都会将对利率变化敏感的借款人剔除出贷款组合(通过其提前还款的方式),剩下的借款人对利率变化相对不敏感。

非系统性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婚姻状况、教育水平、退休状况、性别、工龄等、收入状况等。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国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使用,消费信贷的风险承担者通过证券化不断的扩大并分散,影响单个个体的非系统性因素的效果将会减弱,主要影响因素为系统性影响因素。因此,西方学者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系统性因素对于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影响。而中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目前缺少证券化工具,商业银行为风险的唯一承担者,非系统性因素对于提前还款仍然重要。基于此,蔡明超和费一文(2007)在考察中国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时,将非系统性因素引入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收人、婚姻、工龄等因素将影响提前还款,并发现利率对于中国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影响并不明显。

三、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相关研究

有关提前还款风险的研究众多。其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相应发展出的一系列金融产品受众广泛,提前还款行为影响了基础资产——贷款池的收益,进而影响相关所有资产的收益。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导致了相应研究的发展。有关提前还款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构造相应的提前还款比率函数,进而作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部分之一帮助定价。

glub和pohlman(1994)构造了一个基于公开数据的提前还款函数模型,其因变量为四个:季节因素、再融资利率、时间因素、衰减因素。数据来源为gnma、fnma和fhlmc三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近3000万个样本。结果显示此模型基本上与商业用模型区别不大,展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因而作者声称其为那些无力开发模型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

最近的研究有tsai、liao和chiang(2009)的一个模型,其考虑了借款人的财务和非财务提前还款行为对于贷款资产的到期收益率、久期和凸度的影响。同时,他们分析了提前还款罚息和部分提前还款对于到期收益率、久期和凸度的影响,这一情况与传统的完全提前还款相比更为复杂,结果也更不确定。

当确定提前还款比率模型后,就可以依据其计算出相应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和久期,进而对资产进行定价,还可以根据其计算出相应的保险费率,作为其衍生产品的定价基础,可以说,提前还款比率模型是一系列相关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之一。

四、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控制方法探讨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对于提前还款行为主要采取罚息的手段,但不同地区、不同银行的规定不同。同时,部分银行还有一些硬性规定,如一年内不得提前还款等。上文中提到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采用浮动利率,提前还款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利率损失并不明显,而罚息这一工具实质为弥补利息损失,因此中国商业银行采用罚息进行提前还款风险管理并不合适。

商业银行控制提前还款风险,较为合适的方法还是建立提前还款比率模型,估计出提前还款比率随时间的分布,进而调整相应的资产负债结构。注意到,中国商业银行作为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的唯一承担者,提前还款比率的影响因素较多,既包括季节、时间等系统性因素,还包括众多非系统性因素,相应的模型也会更加复杂。建立模型,大量的数据积累是必需的,随着中国个人信用记录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贷款数据也会不断增加,这将有利于提前还款模型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还款风险分析篇(4)

现代金融业的竞争与其说是资产规模的竞争,不如说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竞争。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下,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同时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对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也有借鉴作用。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都是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各种财务工具的运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目前,这种局面已经有很大的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由客户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级法和债项评价体系——贷款风险分类法所构成的两维评级体系。

客户信用评级法的现状

从2001年起,我国各商业银行先后改革了信用等级分类方法,全面引入国际先进的综合分析法,引入了量化评级手段,建立起信用等级评定的计算机系统,使信用等级分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各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基本上是参照1999年由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中对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评定方法。在具体方法上,均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比重一般占70%以上,定性分析的比重一般不超过30%;定量分析采用功效系数法,定性分析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以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评级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其信用评级指标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财务比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效益、资金营运、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价。评议指标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非定量因素进行分析。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现状

2002年起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一逾两呆”的期限分类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以风险为基础,通过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核心是对还款可能性的分析,对还款可能性的把握主要是从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非财务情况和信用支持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五级分类法的过程中,一些商业银行设计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七大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分别是: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借款人财务状况,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能力,宏观经济、市场、行业情况,还款保证情况,银行贷款管理情况,保证偿还的法律责任及其他因素。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全面推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逐渐由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转变,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显著下降,尤其是1999年后新增贷款的发放上,2001年中国工商银行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2%左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看到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客户信用评级法存在的问题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 评级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我国商业银行通常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评级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评级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评级指标和权重一旦确定就很少更改,使评级结果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风险状况。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不同,使用同一模式的评级标准,显然存在局限性;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因素对其信用状况的影响可能不同,用固定的权重进行评级也是不合理的。

评级结果缺乏前瞻性。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以企业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评级。对于中长期的预测,过去的情况往往与未来趋势的相关性不大,以过去的财务数据为依据的评级结果不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此外,现行的评级方法对企业发展前景重视不够,给予的权重较低,也使评级结果更多的是反映企业过去或现在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级没有与相应的信用风险度量相结合 企业资信状况的不同和资信状况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是通过违约率的不同和变化而被量化的。信用等级发挥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违约率水平以及信用等级改变会导致违约率变化来实现的,即AAA级的违约率应该低于AA级,AA级的违约率要低于A级,依次类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关于信用等级违约率的测量、统计,信用评级体系没有与违约率挂钩,信用评级仅应用于客户选择、授信管理等少数领域。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存在的问题

还款风险分析篇(5)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89-02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违约风险的研究始于90年代末,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研究的层次不断加深。首先是违约风险特征因素的识别,部分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探讨违约原因。其实是从供给者及市场角度,然后是违约风险的防范与预测研究。此外有些学者认为利率的变化等原因引发的借款人提前还款也应是一种违约行为,因为提前还款会造成银行资金流的变动,对其他还款人有着借鉴的影响。

1.1 从违约风险特征因素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雁,王雅林(2006)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评价判断矩阵,通过权重的计算,可以得出抵押物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环境风险、和抵押贷款条件风险所占比重较大。刘春红(2000)将影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微观因素分为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和中间因素三大类。在实证分析中,构造了借款人个人情况、贷款变量、房屋变量和衍生变量等4个变量。王福林(2004)在文中利用杭州某商业银行数据(样本容量为1861个)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马宇(2009)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也对影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杨红,陈德棉(2009)用定性分析法在文章基于借款人特征、贷款特性、房产特征三个维度构建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相关变量选择的分析框架,在违约微观变量的选取上主要使用了专家咨询法。上述学者实证研究的结论共同之处是都认为房产特征对违约的影响最大,然而对于受教育程度等借款人特征对违约的影响程度略有不同。王福林认为房产投资特征、区域经济、建筑面积因子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年龄婚姻、财务负担比率、贷款期限因子影响较小,学历职业因子对贷款质量影响不显著,而马宇(2009)则认为研究结果发现对违约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住房面积、月还款额占家庭收入比、是否期房、受教育程度等。

国内部分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中样本反映个体特征的信息不足,因此得出的结论出现了很多失真现象。即使采用了大样本数据,对于多变量加入模型中的方法,相对于国外依然有一定的差距,没有使用动态的数据来分析,如何优化样本选择将是今后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1.2 从博弈论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吴晨等(1999)是国内最早应用博弈论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进行研究的学者。他建立了个人借款博弈和个人还款博弈模型,认为银行对个人资信的判断最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获利情况。田启伟(2004)等人是将借款人作为一个理性的博弈方,而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作为一个自然博弈方;当房地产市场景气时,理性的借款人必然选择守约,从而构成了此博弈的一个均衡;当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理性的借款人会权衡自己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从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博弈的均衡。

陈颖(2007)认为住房抵押贷款合同签订后,借款人和银行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在还款阶段进行决策是一种博弈行为。通过重复博弈模型的计算,可以得出对借款人还款行为征收违约金,对借款人的违约行为采取诉讼手段追偿,是防止贷款违约的最有效工具。孙冰,刘洪玉(2006)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引入对个贷市场借贷双方信息结构的研究,在考虑个贷利率、抵押物价值和借款人违约概率的情况下,分别建立消费者借款购房目标函数和贷款人放贷目标函数,分析交易达成条件和贷款人放贷策略。

国内学者运用博弈论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个贷市场中,贷款人放贷策略的局限性,如利率管制会降低信用配给的有效性,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部分学者应用博弈论来分析违约原因,但是都只考虑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一个方面,将借款人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多方博弈分析,将会使得分析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1.3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者及市场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孙冰,刘洪玉(2005)认为细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专业环节,促进参与机构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使其在业务链上各类专业机构各司其职,相互牵连能够有效降低和分散风险。尚耀华(2006)从银行的角度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购房者违约风险、市场风险、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来源。牛明雷(2003)认为还款方式单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不完善以及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是住房抵押贷款中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主要可以采用抵押贷款还款方式多样化、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建立规范的社会共享的个人征信系统以及实现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张宇,刘洪玉(2009)利率市场化程度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层次单一、贷款产品模式单调等市场固有缺陷,导致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且潜在风险水平高、可控性差。

在这部分的研究中,国内学者认为个人住房贷款的供给者在市场中并不成熟,个贷市场上缺乏有效的保障机构以及二级市场。但是并没有在研究中对未来市场以及供给者如何完善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提出的建议多集中在政策层面,缺乏定量研究对于理论的支持。

1.4 从违约风险防范与预测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蒋勤、祁彦(2002)分别研究了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制度。认为我国应该调整保费结构及保费计算方式,国家应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体制。之后的学者在借鉴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何晓晴,谢赤,吴晓(2005)根据中国的现阶段的国情,可考虑采取积极的宽限期政策、无限责任抵押政策、积极的违约罚金政策和增加借款人的信用成本等具体的防范措施。买建国(2005)认为应该建立以政府担保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摊机制。尚耀华(2009)从期权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问题,建立了违约概率预测模型。明确了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条件,即抵押物的市场价格小于借款人的债务面值,从而把违约概率的预测问题转化为抵押物的市场价格和债务面值的确定问题。

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国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经验借鉴研究;另一方面是如何利用保险机制来分散和转移风险。此外对于风险的预测也有一定的涉及。但相比与国外的研究,一是对于抵押贷款保险费率的计算问题少有涉及,只是在宏观层面提出建立保险体系的想法。二是在用模型预测住房抵押违约问题时,模型单一且精度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

1.5 从利率以及提前还款角度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刘洪玉(2003)应用平行数据模型,研究了不同收入家庭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时,贷款比率、房价收入比和家庭收入特征属性对其贷款价值比(LTV)选择行为的影响。吴青(2005)认为可变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可以规避利率风险,是基于这样两个前提,一是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调整总能与银行资金成本的变化保持同步;二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还贷按借款合同有序进行。陈为涛(2005)认为加息会造成贷款居民提前还款的意愿增加,从而加重了银行的资金运营成本。刘洪玉(2007)运用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的显著因素.针对提前还款买权,引入了一种新定义的买权价值,其结果不仅表明新定义的买权价值与提前还款风险显著相关,而且还得到了与国外类研究不完全相同的结论,借款人收入与提前还款风险显著负相关,借款人年龄与提前还款风险非显著相关等。孙冰(2009)提出将风险跃迁概率引入到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违约概率的定量估计中。得到的实证研究结论包括借款人历史还款状态可以作为表征其未来还款状态的重要指标。姚捷(2005)认为提前还款行为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它直接影响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流的变化,从而改变着MBS的价值。吴青(2005)利率下降时提前还贷的选择而更受借款人欢迎。但对银行而言,固定利率的利率风险管理有较高要求。

国内学者认为利率的变化是引发借款人提前还款的重要因素,借款人的提前还款时抵押贷款合同的违约,并没有说明这种违约应该在合同中规定怎样的费率才能有效的解决。同时认为应该把集中在银行的违约风险分散到政府,保险公司等各个机构,从而降低违约风险。但是国内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对宏观经济层面的研究较多,提出的政策建议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在样本的获取上,国内学者数据来源有限。

2 结语

国内实证研究比较少,即使有研究缺乏数据,国内研究多为静态的模型,不能动态的分析各种风险。因此,在国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实证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增加扩大样本范围,增加样本选择的随机性和数量。二是应多采用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

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在影响风险的变量中加入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建立多维模型,可以考虑加入房地产周期,或是国家政策周期的因素,使得变量更为全面。人文,政策等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都应适当的加入到模型中,如何量化这些宏观因素是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雁,王雅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评价[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11).

[2]刘春红.上海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因素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0,(1).

[3]王福林,贾生华.国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理论述评及其启示[J].海南金融,2004,(7).

[4]杨红,陈德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相关变量选择[J].金融证券,2009,(4).

[5]马宇.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9,(5).

[6]吴晨,蒋晓枫,黄卫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博弈分析[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9,(12).

[7]田启伟,肖凯.住房抵押贷款理性违约的博弈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6).

[8]陈颖.住房抵押贷款偿还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8).

[9]孙冰,刘洪玉.信息不对称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交易与风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3).

[10]牛明雷,李爽.住房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4).

[11]张宇,刘洪玉.当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8).

[12]吴青.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分析[J].武汉金融,2005,(7).

[13]陈为涛,杨晓庄.加息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11).

[14]刘洪玉,孙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风险因素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

[15]孙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跃迁概率研究[J].金融论坛,2009,(4).

[16]姚捷.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提前还款行为分析商业研究,2005,(23).

[17]尚耀华,万威武.如何运用房贷保险控制违约风险[J].经济导刊,2007,(7).

还款风险分析篇(6)

第二条农发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农发行贷款业务特点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贷款风险全程管理,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各类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质量。

第三条贷款风险管理原则。农发行贷款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贷款风险管理一般原则与农发行贷款业务实际相结合;

(二)实行贷款按风险性质和历史成因分类管理;

(三)坚持贷款风险管理权责相结合;

(四)坚持把封闭管理措施纳入风险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农发行(含农发行业务机构)办理的各项人民币贷款。总行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贷款风险划分

第五条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是指银行在贷款业务运营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致使贷款无法按期收回本息,银行可能遭受资金损失。按照银行业对银行风险的划分原则,结合农发行贷款业务实际,农发行的贷款风险主要划分为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

第六条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农发行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实施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等政策和特定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执行政策出现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第七条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农发行根据借款人自身经营需要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经营管理、市场变化、灾害和道德因素等原因的影响,不能或不愿意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出现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第八条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银行内部控制及治理机制失效以及信息技术系统失效等可能造成的贷款风险。主要包括农发行内控制度和治理机制缺陷及内部员工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信贷决策超越权和道德因素等造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损失的风险。

第三章贷款风险预测

第九条贷款风险预测。贷款风险预测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测定。贷款风险预测是贷前调查、审查的重要内容。风险预测结果,是贷款是否发放、贷款期限确定、发放额度控制、贷款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

第十条政策风险预测。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与承诺保证情况、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情况为依据,对贷款的政策风险进行预测。

第十一条经营风险预测。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分别按照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风险性质及程度进行识别和预测。

(一)定性分析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内部各有关因素以及与借款人贷款偿还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和现象的不确定性分析,预测贷款风险。定性分析预测主要包括对借款人法人代表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能力、信誉程度和发展前景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特定行业或地区的经济政策、经济环境、市场供求变化、价格震荡等情况;各种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或诉讼、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的分析。

(二)定量分析预测。主要是依据借款人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测借款人经营风险主要采用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贷款项目评估、贷款风险度计量以及贷款风险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主要是根据借款人财务指标设置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划为不同分值,根据分值划分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识别贷款风险程度。贷款项目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财务指标和投资估算、筹资成本、项目效益测算和不确定性分析等量化指标评估,综合评价项目贷款风险。贷款风险度计量主要是通过设置贷款风险权重,计量贷款风险程度,量化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敏感性分析是指对贷款风险的主要或关键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测定和判断其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

第十二条操作风险预测。主要依据贷款行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决策能力;员工是否具备所承担职责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执行信贷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力;风险管理是否覆盖贷款操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手段等。

第四章贷款风险预警

第十三条贷款风险预警是指在贷款操作和监管过程中,根据事前设置的风险控制指标变化所发出的警示性信号,分析预报贷款风险发生和变化情况,提示贷款行要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贷款风险预警包括微观预警和宏观预警。微观预警是根据各种风险预警信号,及时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宏观预警是在微观预警的基础上,通过对贷款风险分类监测,依据贷款组合风险分析,综合评价贷款质量状况,判断全行或地区或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宏观预警详见第七章)。

第十四条政策风险预警。主要通过政策风险信号反映。政策风险信号一般包括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农业政策、其他特定行业政策、信贷政策、汇率和利率政策等的调整、变动。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与农发行贷款密切相关政策调整、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和承诺保证变动、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异动,应当作为当前政策风险预警的主要信号和监测的重点。通过对各种政策风险信号进行识别、分析,及时发现危及贷款本息按期偿还的风险苗头,提前对政策风险预警做出反映。

第十五条经营风险预警。主要通过财务预警信号、市场预警信号、行为预警信号和其他预警信号反映。

(一)财务预警信号。财务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各项财务指标如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收回率、现金流量等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变动。

(二)市场预警信号。主要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信号进行综合反映。市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所处行业或地区的宏观政策、特定行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发生改变,可能对行业经济周期和市场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变化;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发生持续性或大幅度的波动;贷款上限和贷款支持价格上限面临挑战;地区和行业信用环境以及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等。

(三)行为预警信号。行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存在违约记录,提供虚假资料套取贷款,在他行违规开立存款账户,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借款人贷款展期次数增加,借款人法人代表的变动,法人代表及其财务、会计人员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发生较大调整,改制改组不规范,担保物品价值下降或担保撤销,借款人未经银行同意对外提供担保等。

(四)其他预警信号。主要是可能发生各种影响借款人经营水平的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等。

第十六条操作风险预警。主要通过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信号反映。操作风险信号一般包括贷款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信贷岗位责任不明确、信贷档案不规范、客户信息资料不全面以及信贷管理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对不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不按规定办理贷款担保、不按规定用途或超权限发放贷款;贷款“三查”或审贷分离操作不规范、信贷监管制度不落实、信贷信息资料缺乏、借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文本遗失或失效、数据统计失真、风险预测失误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工作失误等。

第十七条建立和健全贷款风险预警系统。要建立微观风险预警与宏观风险预警相一致的预警体系。各级行要运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客户信息系统、行业或行情信息分析系统、信贷监管系统,特别是粮棉库存监管系统等信息,对贷款运营各环节和各种状态下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识别、反馈,对影响贷款安全的主要风险信号进行前瞻性判断,并制订处置方案,落实各环节的责任,提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预防性和补救性措施。

第五章贷款风险控制

第十八条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在贷款发放前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在贷款发放后、收回前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控制贷款风险的发生、扩大和恶化。应对不同性质的贷款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也可以对同一种类贷款风险同时采取多种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第十九条实行借款人贷款资格认定制度。应当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经营效益、资信情况定期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及贷款风险程度进行贷款资格认定。

第二十条实行有效的贷款管理方法。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贷款性质、种类,分别实行授信管理、逐笔核贷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一)授信管理。通过核定借款人一定时期内的授信额度,集中统一控制借款人信用风险。根据借款人的不同信用状况分别实行内部授信和公开授信。结合农发行贷款业务的性质和贷款的特殊要求,确定借款人的基本授信和特别授信。

(二)逐笔核贷管理。根据借款人资信状况和贷款的风险性质及程度,对不符合授信管理条件的,继续实行逐笔审贷、钱粮挂钩、购贷销还的贷款管理办法。

(三)项目管理。对各种专项贷款,要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对贷款项目进行立项、评估、审批、实施、验收、评价的管理过程,以确保贷款项目的成功。

第二十一条选择有效的贷款方式。应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贷款性质、种类,分别选择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方式。选择信用贷款方式的借款人,除总行另有规定外,原则要有相应的风险补偿金和一定比例的自有流动资金,并分别采取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和自有流动资金比例管理的方式。

(一)贷款担保。对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较多的贷款,可以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分别采取贷款保证、抵押、质押担保方式。

(二)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对借款人自主经营粮棉油的贷款需求,但又不具备发放担保贷款的相应条件,可以采取贷款补偿金方式,作为贷款风险补偿。借款人在贷款前,提供符合有关自筹要求的收购(调入)粮棉油价款一定比例的补偿金,存入指定的贷款补偿金存款账户。补偿金在贷款本息未结清前,不参与借款人的购销经营活动,专项用于弥补收购(调入)粮棉油产生的风险。借款人还清贷款本息后,开户行全额退还补偿金。

(三)自有流动资金比例管理。可以根据贷款种类和性质,确定借款人自有流动资金比例最低限额。

第二十二条严格执行贷款操作规程。实行贷款审贷分离和贷款审批授权制度,按照贷款“三查”程序规范操作,签订借款合同,确保要素完整,合法有效,规避操作风险。

第二十三条完善库存监管办法。根据收购资金贷款的特点,制定库存监管办法,对借款人粮棉油库存实施有效监管,控制贷款风险。坚持实行粮棉油收购报账制度、库存检查制度和货款回笼制度。定期检查或抽查责任人的管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四条加强对贷款管理制度办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稽核。信贷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信贷员落实贷款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情况进行检查。稽核部门要及时组织对信贷员贷款操作规范情况的稽核,以促进各项管理制度办法的落实,做到规范和及时操作。

第二十五条鼓励借款人投保。鼓励借款人对库存粮棉油商品和其他符合保险规定条件的财产办理保险,转移贷款风险。

第二十六条防范和控制借款人改革改制风险。对借款人实行合并、分立、股份制改造、破产等涉及农发行债权的改制行为,要全程参与,落实贷款债权,防止借款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对需要办理债务转移手续的,要规范签订债务转移协议,确保债务落实手续合法有效。

第六章贷款风险化解

第二十七条贷款风险化解是指对已发生的贷款风险,应根据风险的种类、特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采取财政补偿、风险补偿金抵偿、抵(质)押物变现补偿、以资抵债、保险理赔、依法诉讼、呆账核销等措施,避免或减少贷款损失。

第二十八条对已经发生的政策风险,应及时向相关政府汇报,以政策为依据,督促按政策规定落实补贴政策和消化计划,消除贷款风险。

第二十九条对已经发生的经营风险,应采取补偿金抵偿、向保证人追索、处置抵(质)押资产、以资抵债、保险理赔、诉讼和呆账核销等措施,化解、补偿贷款风险。

(一)用风险补偿金抵偿贷款本息。当借款人销售库存粮棉油发生价差亏损、贷款本息不能全额偿还时,要将借款人风险补偿金作为贷款的偿还来源,及时收回贷款本息。

(二)向保证人追索。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采取贷款保证担保方式的,应依法向保证人追索,督促其以货币方式或资产抵债方式偿还借款人所欠贷款本息。

(三)处置抵(质)押资产。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采取贷款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应依法对抵(质)押物品进行处置,处置价款优先用于偿还所欠贷款本息。

(四)办理以资抵债。借款人确无货币资金或货币资金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应对借款人事先抵押或质押财产办理以资抵债,通过处置抵债资产收回贷款本息。

(五)办理保险理赔。借款人因遭受灾害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借款人已经办理财产保险的,应督促其及时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理赔款应优先用于归还所欠贷款本息。

(六)依法诉讼。对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或故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借款人,应通过诉讼手段依法清收。

(七)办理呆账核销。对已形成的贷款风险,采取一切化解补偿措施后仍无法收回的,按照呆账认定与核销程序报批核销。对表外利息,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实行减免。

第三十条操作风险的化解。对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操作造成贷款决策失误,借款合同要素不全或合同无效,信贷监管制度不落实,信贷信息资料缺乏,数据统计失真,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工作失误等所产生的贷款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或补救,规范管理和操作,将贷款风险减轻到最低限度直至消除。

第三十一条根据国家或省级人民政府的政策规定,对“老粮(棉)”、“老账”按照债务剥离、分账核算、政策消化的办法管理。

第七章贷款风险监测与考核

第三十二条贷款风险监测。从强化贷款风险宏观预警出发,对贷款的质量状况和变动情况进行全面、持续、客观、动态地评价和反映,以便及时掌握贷款质量状态和贷款风险程度,迅速采取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第三十三条贷款风险监测的依据。贷款风险监测主要依据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依次反映贷款的风险程度。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为不良贷款。通过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分类的具体依据是贷款实际使用情况和物资保证程度,同时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包括贷款逾期天数)和还款意愿,以及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信贷管理等因素。

第三十四条贷款风险监测方法。贷款质量分类,由信贷和会计部门按有关规定适时认定,并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监测要求进行归并统计。实行贷款质量分种类、分地区动态监测。

第三十五条贷款风险监测内容。围绕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设置若干贷款质量评价指标,监测贷款质量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贷款质量的量比及其变动情况,贷款质量布局和地区、行业、种类等结构情况,评价贷款质量稳定性和不良贷款风险程度。

第三十六条贷款风险监测分析。通过建立自下而上逐级定期监测分析制度,真实、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状况。根据贷款风险的高危品种、高危地区、高危行业的分布情况,强化贷款风险的宏观预警功能。根据贷款风险监测结果,上级行及时完善信贷政策,调整授权管理,采取各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第三十七条贷款风险管理评价考核。实行贷款风险管理量化考核制度,通过对贷款质量动态监测,重点对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将其作为衡量各级行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对不良贷款绝对额非正常原因增加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三十八条贷款风险披露。贷款质量分类状况按规定统一对外披露,对银监会、人民银行有特殊要求的,按规定另行上报。

第八章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

第三十九条实行贷款风险管理行长负责制。各级行要建立贷款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实行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行长负总责。

第四十条实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分开管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应分别由不同的岗位或部门负责。建立贷款评审委员会,明确其职能和责任。贷款评审委员会只负责对信贷部门提交的贷款建议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贷款由行长或行长的授权人审批。

第四十一条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的贷款风险管理职责。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有关制度办法及分类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贷款质量的监测分析、评价与考核;会计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及按贷款科目核算反映;稽核部门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真实性、贷款损失责任认定和处理情况进行稽核检查;信息电脑部门负责贷款风险监测分类统计报表的生成与上报;法规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办法合法性的审核和风险保障措施的法律工作。

第四十二条实行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违规操作,工作及决策失误造成贷款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交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还款风险分析篇(7)

1、金融效率递减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银行业还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抗衡。随着外资银行的纷纷抢滩,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放开,我国银行业面对的挑战将更艰巨。一方面国内人民币业务的蛋糕将与外资银行分享,另一方面外汇国际结算业务将逐步被拥有人才、技术、资金优势的外资银行所垄断。如果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20%的客户拥有80%的存款,那么外资银行只要搞定20%的客户,就能在我国资金市场上呼风唤雨,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把炒得沸沸扬扬的“爱立信事件”和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分支机构对小额存款收费这两件事连起来看,外资银行的竞争是有备而来,目标非常明确。对中资银行来说,“引狼入室”已成定局,如何“与狼共舞”靠自身的努力,求生存、求发展才是燃眉之急。

2、信贷资产质量差

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偏高的不良资产率正困扰着金融业的发展。20__年,国务院为强化对金融业的监管工作,将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成立了银监会。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委重拳迭出,一是连下三道银行令,反洗钱;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局初定。成立农村商业银行也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加强全体联合,提高农商行整体抗风险能力的处置意图已十分明朗。

无论是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还是站在某一单一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角度看,加强对金融业的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需要在盘活存量、放活增量上下工夫。就微观经济而言,关键要健全银行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杜绝不良贷款的“超生”。

二、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

建立有效的银行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是指建立银行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银行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

(一)建立银行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

风险识别是一种实践。更多的是凭识别者的判断能力、识别手段和经验总结。建立银行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目的是为了认识风险。

宏观的风险,由于我们所处位置的局限性,事实上很难把握。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实际,风险识别应侧重于微观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的关键是抓好两方面工作。

1、建立较完善的信贷档案

“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真实记录,是进行贷款管理的必备资料。”参照国际金融机构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较完善的信贷档案应包括:(1)基本情况。(2)财务状况。(3)担保抵押文件。(4)分析报告。(5)备忘录。根据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求,所有企业贷款和大额个人贷款均需实行一厂一档管理,尽可能完善。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现在又在搞信用村镇建设,发放信用贷款,对千家万户的农民也应一一摸底登记,否则,信用贷款的风险就无法有效控制。这是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的基础。而要真正建立较完善的信贷档案,关键靠信贷人员自身的努力。如要建立一个企业信贷档案,就是腿勤、手勤、脑勤。和工办、税务、工商等部门经常保持联系,看企业是否依法纳税,是否已吊销营业执照,是否还生产正常;对其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以及住所地的村(居)干部要加强联系,以了解其人品和诚信状况;对其自身要经常联系,正面了解,必要时深入车间,就产供销情况进行现场解剖,并按季写出分析报告。

2、关注早期预警信号

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的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早期预警信号很多,主要有:(1)财务不健全。(2)三项资金占用不合理。(3)财务状况不良。(4)营销网络不健全。(5)企业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社会声誉败坏,等等。企业早期预警信号的出现有时是单一的、也有时是集中性发生;有时是短期的,马上会调整过来;也有时是中长期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能像测算股票一样绘制“k线图”,而只能靠管理者自身时时关注和把握,客观、冷静地判断、分析早期预警信号、这是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的关键。

(二)建立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

在银行风险防范的事前预警中,银行风险分析是核心。银行风险分析具体包括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两方面。建立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目的是为了把握风险。

1、财务分析。根据会计分析的要求,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盈利比率、效率比率、杠杆比率、流动比率四个。财务分析成功的关键是获取企业真实的、全面的、准确的报表。但遗憾的是我国一些企业在这方面信用极差。部分企业备有应付财税、银行、工办的三套不同的对外报表。本身就是一本糊涂账。这就使我们对企业的财务分析缺乏现实基础。为此尽管我国相继出台了《会计法》、《审计法》、《统计法》等,却管不住一双弄虚作假的手。这既有国民素质问题,也有法制的不健全问题,更有管理的不到位问题,等等。所以,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还需多张报表共同分析。

财务分析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的;财务分析指标不是孤立的、僵化的,而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指标。通过财务分析,我们才能对企业有比较真实、准确的了解。

2、非财务因素分析。按照西方商业银行的观点,非财务因素主要是指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 、经营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自然社会因素以及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

(1)行业风险分析

每个企业都处在某一特定行业中,将面对同一行业基本一致的风险。一般可以从借款人行业的成本结构、成长期、产品的经济周期性和替代性、行业的盈利性、经济技术环境的影响、对其他行业的依赖程度以及有关法律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借款人所处行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由此判断借款人的基本风险。

(2)经营风险分析

可从借款人的经营规模、发展阶段、产品单一或多样、经营策略等方面了解借款人的总体特征,分析其产品情况和市场份额以及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风险因素,来判断借款人的自身经营风险。对企业而言,这个过程是最复杂的,也是最根本的。如果说行业分析是群体分析,那么经营风险分析则是个体分析。通过它可以直接分析具体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程度。

(3)管理风险分析

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的组织形式、管理层素质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经营管理作风等方面来考察借款人的管理风险。在中国一般对客户重在物的风险分析,特别是客户的主要财务、信用指标的考查;西方许多国家银行对一般客户重在人的风险分析,特别是法人代表的“人品”分析。事实上,人是最能动的因素,忽视人的管理而只重视物的管理,其管理效率是令人怀疑的,这也是造成中国特色的信用危机的根源之一。通过管理风险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把握企业兴衰的脉搏。

作为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开户企业的管理,并不时督导开户企业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很有必要。

(4)信贷管理风险分析

实践证明,一些贷款不能及时、完整地收回,其原因并不完全在借款人一方,金融机构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有必要对金融机构信贷管理进行风险分析。

①违反法律、法规发放贷款。

这些贷款由于在法律上得不到充分保护,具有先天不足。如上阶段金融机构搞的福利贷款损失惨重。吃了几条鱼,发了几张煤气票,结果贷款被“套牢”。这是变相抬高利率发放所造成的。还有上阶段,有些金融机构片面强调存款立社,为了突击拉存款,甚至为了月末、季末的一夜潇洒,不惜泡大户,贷款累大户,结果鸡飞蛋打。这是不正常竞争引起的违规操作。

②缺乏有效的贷款监督。

这是可能造成贷款被挪用和资金使用不当的主要原因。如有的贷款被挪用于归还其他债权人的贷款,或未经银行同意将回笼资金投入炒房地产、炒股票、期货等另一高风险的交易中去。特别是以贷还贷现象事实上相当普遍,这将对担保合同的有效性直接构成威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贷款的以贷还贷率占40%左右,如果企业普遍性经营不善,合同纠纷将会把我国金融机构拖垮;又如贷款资金被挪用更是防不胜防。圈地热和房地产业“发烧”目前最引人关注。

还款风险分析篇(8)

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逾期、呆滞或呆账,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的严重不协调,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运行。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便成了银行能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着手,提出了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措施。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现况

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

1.1 内部风险

1.1.1 素质风险。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增大;品德素质较差的信贷人员则容易导致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的道德风险。

1.1.2 程序风险。信贷审批程序复杂往往使得贷款风险变得不易控制,有时甚至加大风险。

1.1.3 管理风险。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后管理能否落实到位是贷款能否正常收回的关键。从现行管理机制看,贷后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或不到位的现象,给贷款的安全回收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1.4 政策风险。每一种信贷业务的开办和发展都以相应的信贷政策作为前提,但在现实中,信贷业务有时很难与信贷政策变化相适应。

1.2 外部风险

1.2.1 经营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一旦银行贷款到手,主动权就转移到借款人这边,贷款使用和归还主要由借款人把握,贷款银行既不能参与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更不能干预其经营决策。借款人经营上的风险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从而导致银行贷款的风险。

1.2.2 中介风险。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了眼前利益或某些不正当收益,会为借款人出具不真实的报告,隐瞒借款人的财务状况问题。这种做法使贷款银行在不真实资料的误导之下错误地发放贷款,造成较大的潜在风险。

1.2.3 行政风险。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人事、行政、业务上不受当地政府管理,但并不等于不受当地政府影响,有时受影响的程度还比较大。

1.2.4 诚信风险。借款人还贷意愿与其法定代表的个人品德有关,还贷能力强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定强;还贷能力弱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定差。

2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还款风险分析篇(9)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特征

商业银行一般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由整个金融体系甚至经济体系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即由于国家经济制度变化而引发的制度性风险;二是由单个企业自身的因素造成的非系统性风险。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当前所面临的信贷风险相比,我国的信贷风险表现出明显的制度性和系统性的特征。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占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其贷款业务所遭受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系统性和政策性原因,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企业制度等原因而造成的,这从我国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可见一斑。从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看,表象上是企业和银行二者的问题,从深层次因素透视,则有市场、体制、行政、法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我国银行业的贷款风险主要表现为系统性和制度性特征。

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方法上的问题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经过自身不断摸索以及对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对原有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从信贷风险的识别、衡量等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着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事后纠偏多,事前防范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等缺陷。具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事前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缺乏

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长期以来都是基于手工操作的,信息层层上报、指令层层下达的迂回式操作流程已经严重制约决策层对信贷业务的有效管理。由于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几乎无从谈起。由传统信贷管理向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转变。但是由于管理体系、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对于事前风险控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很难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启用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近乎一片空白,主要通过贷款风险度、单个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比例等反映和监控信贷质量的一系列指标来约束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信贷行为,从而达到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的控制。但这种监控偏重于对粗放型银行经营行为的质量约束,已逐渐不适应国内银行经营管理模武的转变,并且不符合现代化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2.2 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方法落后

信贷风险测量主要为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观性太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习惯于根据以往的经验、感觉等这些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方法来进行信贷风险的管理。信贷风险的分析方法采用文字性叙述的定性的分析方法较多,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对信贷风险度量的模糊性,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信贷风险的实际状况。即使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一般也是静态的定量分析,受限于对财务效益和清偿能力的调查分析。而且,在调查分析中,我国商业银行只注重贷前的信用分析和财务分析等静态的定量分析,而末注重通过建立各种数理分析模型和专用的软件工具来对贷款的风险数量化、具体化,进而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监测和控制,并根据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变化来准确地识别信贷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3 信贷风险控制的手段单一

在我国,信贷风险控制与处理的机制还很薄弱,手段方法还很单一,一般传统的做法是进行抵押贷款或提供第三者担保贷款。抵押或担保贷款虽是银行防范及转移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抵押或担保并不一定能确保贷款得以偿还。即使好的抵押物也不会将一笔贷款由坏变好。对于担保贷款,银行可以控制一个潜在的还款来源,但并不能确保这一潜在的还款来源就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还贷款。而且。由于执行中的不规范还会出现企业间相互担保、多头担保、或担而不保的现象。因此,银行转移风险的同时,又承担了担保人的信用风险。近几年,银行逐渐增加了抵押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办理抵押贷款难度很大,一是抵押手续繁琐:二是对于一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来说,办理财产抵押所交纳的费用大;三是由于国内市场不健全,抵押物的处理难以实施。抵押或担保贷款虽然在贷款中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和转移风险的功效,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效果并未能尽如人意。

2.4 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风险可以防范和控制,但并不能消除。风险管理的意义是将风险控制在银行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获取最大的利润。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意味着银行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补偿机制也将成为银行承担风险并能维持正常经营的最后保障。常见的方式有:提取呆账准备金、补充资本金等方式。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呆账准备金提取不足、呆坏账不能得到及时的核销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不畅、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

3 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手段,通常是事后处理多、事前防范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立足局部分析多,站在全局分析少。创建和应用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一个新突破。

3.2 全方位的预警信贷风险

银行创建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体系应兼顾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个方面,选择最佳路径进行风险搜索,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信贷风险的早期识别。要实现有效的风险预替,必须对信贷风险全方位预警。一般而言,客户信贷风险由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部分组成。据国外有关机构专项研究表明。在充分市场条件下,经济个体所面临的全部风险中,系统风险的占比为30%~50%。按传统的习惯,我们总是将几乎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企业的非系统性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很少予以重视,而在经济开放的今天,企业受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会越来越多,并且,若信贷风险是由系统性风险所引发的,这种风险却又是我们难以克服与化解的,因此。把握系统性风险的特点及变动趋势是提高风险预警的关键。

3.3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的关键环节

(1)注重对先导指标的观测分析

风险预警和风险评级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时效性差别。风险预誓的关键在于提早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因此在设置指标时必须突出先导指标的作用。一般而言,信贷风险的传递顺序为:宏观经济风险。行业风险、区域风险,客户经营风险,客户财务风险,客户信贷风险。因此。在进行系统指标配置时,对风险源头应给予必要的倾斜,从而使风险预警体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出超前性特点。在各模块内部的指标设置中也充分考虑先导指标的作用。而对不具备预警功能的滞后性指标则给予必要的限制。

(2)强调对系统性风险的预警分析

过去的风险分析往往局限于客户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这样做不仅容易受到不真实数据的误导,而且降低了对未来风险的预警功能,结果通常是风险已经降临到眼前才试图做出反应。风险预警体系应在加强对客户个体风险进行预等分析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宏观经济、行业、区域以及特定客户群等系统性风险的整体监测。在这一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融入国家政策信息和行业专家意见,从根本上增强风险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4 采用新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法

(1)引进、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理论的迅速发展。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创新,西方银行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学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商业银行要在展开深入分析和历史统计的基础上,对这些模型结合本行实际进行修正、调整,按斯巴塞尔协议要求,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级模型、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模型等信贷风险分析的定量模型。准确评估信贷风险,以便于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还款风险分析篇(10)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分析

当前经济体制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存在和发生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这主要由住房贷款性质、特点及市场环境所决定。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主要源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产生提前还款风险,而操作风险多来源于银行内部。笔者重点从违约风险、提前还贷风险和操作风险三方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

1.1违约还贷风险

违约贷款指借款人和银行签订以住房为抵押取得贷款,且在规定时间未能还清贷款的行为。违约贷款风险亦称信用风险,它伴随贷款关系出现而生,贷款偿还或发生违约冲销坏账而灭。对于特定贷款人都存在违约还款的可能性,因此从贷款发放至本息收回期间都应开展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板块。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产生违约还贷风险的根源,而其中信用制度的不完善是信用风险发生基础条件。而此处信息不对称多为内生性信息不对称,一般借款人对自我信息清晰知晓,处于优势地位,而商业银行缺乏对借款人信息的充分掌握,属弱势方。当借款人借助信息优势使银行利益受损时,市场价格机制无法发挥职能,进而产生违约还贷风险,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行为愈严重,信用风险越大,即使商业银行单方面采取种种措施,也只能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程度,却不能避免和消除。

1.2提前还贷风险

提前还款风险多指借款人提前还款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当市场利率低于贷款合同的利率时,借款方提前还贷情况时常发生,此类提前还款使银行既承受利息的损失,又要承担为该部分资金寻找投资渠道的成本。影响提前还贷风险因素有外生和内生因素。外生因素多指非自愿性提前还款,如房屋受自然灾害影响,保险公司代为还款的情形;而内生因素包含利率和房价、贷款期限、经济周期。个人住房贷款包含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贷款,后者利息随利率浮动而变化,尤其对贷款期限长的借款者价值波动较大;经济繁荣时,个人住房贷款还款上升,而经济萧条时个人住房贷款的提前还款随之低迷。

1.3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中的操作风险多源于银行内部,违规操作是引发操作风险的重要因素。操作风险的产生和商业银行自身贷款制度松弛程度有很大关系,当商业银行贷款制度放宽时,操作风险较大;而当商业银行制度管理上严格约束贷款,则操作风险会相应降低。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经营重业务轻管理,在业务导向激励约束机制下,为提升业务量不惜违规降低贷款标准开展业务,或借助住房贷款违规办理个人高风险业务。

2.我国商业银行房贷风险防范对策

2.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借贷管理机制

加强房贷申请审查资格审查,该审查是风险防范的第一个关卡,可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进行资格审查时,应以借款人现金收入为评估基础,对其家庭收入、疾病预测等进行综合分析;对贷款人借款金额、合法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查,调查科侧重借款人还款能力、信用清理、担保情况;贷款人应规范审批流程,实现审查和贷款分离,确保贷款审批人员独立授权审批贷款;贷款人应设置合理借款者收入偿还机制,结合借款人收入、负债、日常支出等,确定科学的贷款期限和金额,保证借款人每期偿还能力超过还款金额。

加强个人房贷抵押物的审查,抵押物作为商业银行收款的第二来源,亦是银行收款的最后凭证,但同时抵押物自身伴有的风险性,因此,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抵押物的审查非常关键,越发严格的审查,越能为商业银行降低贷款风险。抵押物审查中要对抵押物合法性强化审查;控制抵押率,以规避因抵押物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对未能如期还款履行担保法的借款人,坚决拍卖其抵押房产。

2.2建立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预警系统

房地产是和国家宏观经济紧密联系的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和政策风险,为预防和规避风险,建立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预警系统非常关键。建立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对国家政策、市场变化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及早对房地产市场环境进行预测,继而采取一系列措施规避潜在的风险和威胁降低损失。预警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高难度的工程,它包含风险预警数据库、风险预警模型和快速反应和预控机制。其中风险预警数据库可通过不同渠道和途径收集全面、系统的资料和数据,为开发合理风险预警模型提供条件,风险预警模型中的参数综合我国经济实况、概率密度函数等确认;而快速反应和预控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迅速化解和消除潜在风险的威胁。

2.3建立并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转移机制和个人信用体系

房屋抵押贷款保险目的在于分散房屋毁坏的风险、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借款人的人参风险。国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种类单一,对各种风险没有进行合理划分。因此,可通过建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严格划分风险,并开发与之相关的保险产品,如财产险、失业险、人寿保险等;根据消费者收入情况开发不同种类保险,如对收入较低建立政策性抵押贷款保险,对收入高借款人提供商业性抵押贷款保险;加快个人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从根源上驱除商业银行“存短贷长”的矛盾和与之带来的风险。

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个人信用体系。严格按照借款人收入、信用等级、信用透支等综合确定是否贷款或贷多少。首先完善国内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可从国外引进先进可靠的计量模型,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同时加强全国范围内思想道德宣传和教育,强化诚信意识、守信意识,这对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余丽霞,窦.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J].浙江金融,2011,(01):34-38.

还款风险分析篇(11)

中图分类号: F832

风险是决定金融业发展及其行为的基本要素。金融系统的制度安排、结构设计、运作流程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配置。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产流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总枢纽”和“调节器”。而在本质上,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负债经营的独特性质决定了银行经营与风险相伴而生。能否有效地对其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在国内这样一个以银行体系为绝对核心的金融系统当中更是如此。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都是以定性分析、经验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各种财务工具的运用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目前,这种局面已经有很大的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建立起由客户评价体系――客户信用评级法和债项评价体系――贷款风险分类法所构成的两维评级体系。

(一)客户信用评级法的现状

从2001年起,我国各商业银行先后改革了信用等级分类方法,全面引入国际先进的综合分析法,引入了量化评级手段,建立起信用等级评定的评级系统,使信用等级分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定性分析法

商业银行的传统定性评价方法中,包括财务报表、行业特征、财务信息质量、债务人管理水平等方面评价。其中,财务报表分析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中,财务报表是其中的重要资料。财务报表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概括与反映,它以规范的归类方法向股东、客户和监管部门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向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分析、衡量经营业绩和控制经营行为的依据。

此外,专家分析法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信用风险定性分析方法之一。它由一些富有经验的专家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主观判断,对贷款企业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权衡以后,评估其信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信贷决策。在此方法下,信贷决策是由专家做出的。对信贷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专业技能以及对某些关键因素的把握和权衡。

根据专家分析的内容和要素的不同,又分为“5C”法、“LAPP”法、“5P”法、“5W”法等,其中“5C”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5C”法是通过分析借款人的5项因素作出信贷决策,具体内容包括: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周期形势(Cycle Condition)。在这一制度下,不同的专家在对同一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分析时可以运用完全不同的标准,这些人在选择客户时有着强烈的偏好,这样就加剧了银行贷款的集中程度,无法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合理分布。

2.定量分析法

(1)传统定量评价方法――财务比率分析

在财务报表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行财务分析,方法很多,包括: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指数分析法、边际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其中财务比率分析是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财务比率一般是通过将同一会计期间财务报表上的相关项目的数据进行相除求得。一般将商业银行的财务比率分为:收益比率、风险比率和其他比率。

(2)信用评分模型

信用评分模型是将反映借款人经济状况或影响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若干指标(如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借款人的收入、年龄、职业、资产状况等给予一定权重,通过某些特定方法得到能够反映信用状况的信用综合得分或违约概率值,并将其与基准值相比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以及贷款定价,主要包括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Probit模型和线性判别模型等,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3)信用风险度量模型(Credit Metrics)

该模型是一个以VaR方法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模型。由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美国银行、KMV、瑞士联合银行等)于1997年推出的信用度量术,旨在提供一个进行信用风险估值的框架,用于诸如贷款和私募债券这样非交易资产的估值和风险计算。计算VaR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P,而大多数贷款不会在市场上公开交易;二是金融工具市场价值的波动性或者标准差δ。在险价值法提出了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框架,利用可得到的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下一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和收益率,就可能为任何非交易性贷款计算出一组假想的P和δ,随之算出一项贷款的信用VaR。

目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缺乏一个多数人意见一致的模型或方法。各模型和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从风险定义、风险来源、信用事件、可回收率和求解方法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现状

从2002年起,各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一逾两呆”的期限分类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以风险为基础,通过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核心是对还款可能性的分析,对还款可能性的把握主要是从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非财务情况和信用支持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对银行客户的信用评级不同于对贷款(债项)的评级,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是对客户偿还银行贷款的历史记录、主观意愿和客户还款能力的综合评价,对贷款(债项)的评级是在对客户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结合贷款方式和违约率大小进行风险评级。在具体实施五级分类法的过程中,一些商业银行设计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七大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分别是: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借款人财务状况,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能力,宏观经济、市场、行业情况,还款保证情况,银行贷款管理情况,保证偿还的法律责任及其他因素。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全面推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逐渐由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转变,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一)客户信用评级法存在的问题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评级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我国商业银行通常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评级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评级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评级指标和权重一旦确定就很少更改,使评级结果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风险状况。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不同,使用同一模式的评级标准,显然存在局限性;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因素对其信用状况的影响可能不同,用固定的权重进行评级也是不合理的。

评级结果缺乏前瞻性。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以企业过去3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评级。对于中长期的预测,过去的情况往往与未来趋势的相关性不大,以过去的财务数据为依据的评级结果不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此外,现行的评级方法对企业发展前景重视不够,给予的权重较低,也使评级结果更多的是反映企业过去或现在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级没有与相应的信用风险度量相结合。企业资信状况的不同和资信状况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是通过违约率的不同和变化而被量化的。信用等级发挥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违约率水平以及信用等级改变会导致违约率变化来实现的,即AAA级的违约率应该低于AA级,AA级的违约率要低于A级,依次类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关于信用等级违约率的测量、统计,信用评级体系没有与违约率挂钩,信用评级仅应用于客户选择、授信管理等少数领域。

(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存在的问题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不尽合理。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人为因素较大。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很大程度上是信贷人员主观判断的结果,而信贷人员在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同一贷款不同的分类结果。更为严重的是,信贷人员有时甚至根据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原则进行评定,人为地操纵分类结果,例如在其收入与清收不良资产联系的情况下,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数量就可能人为地增加。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没有合理确定。一些商业银行在执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时,虽然设定了一些量化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如前文所提到的七大量化指标,但这些因素或被同等对待,或由信贷人员的喜恶来决定其先后顺序,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还款能力是决定按时足额偿付最重要的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与客户的关系或客户提供担保品等情况而没有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贷款风险分类没有与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结合。贷款的风险程度是通过贷款的违约损失率来衡量的,正常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关注类,关注类的违约损失率应低于次级类,依次类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没有和特定的违约损失率相联系,按贷款分类结果实行差别定价以及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调整下一年度的授信额度等深层次的风险管理无法开展。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对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等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尽快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银行界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法的对策

改进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评级指标和权重是评级体系发挥应有作用的基本前提。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因为充分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我国企业从1998年起才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商业银行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重视不够,可在现有的财务指标分析基础上补充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以完善财务分析体系。第二,加大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预期状况等评级指标的权重,使评级结果更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状况。第三,定期对评级指标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考察,根据影响企业信用状况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将违约率引入信用评级法中。违约率的取得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信用评级确定被评对象的违约概率,二是通过违约率模型直接测定违约率。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前一种方法更可行。各商业银行可以积累历史数据,通过对以往评级结果的跟踪,把违约数量或金额与这一等级的贷款总数量或总金额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等级的违约率,建立起违约数据库,这样就可以通过同一信用等级的违约率来预测目标企业的违约概率。

改革信用评级法中过于简单的量化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评级法主要是进行简单的财务比率分析,风险揭示不足。然而,要运用Credit Metrics、Credit Risk等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诸多条件还不具备。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型,例如阿尔特曼的Z评分模型。Z评分模型选择了一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的比率,构建了一个线性函数,Z值直接反映客户违约可能性的大小。Z评分模型所选取的财务比率可以从客户的财务数据中得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计算出来的Z值较为明确地反映客户的信用状况,运用这一模型对完善信用评级方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二)完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的对策

改进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设置。加强贷款分类标准的量化。对贷款分类标准中可以量化的因素,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评价,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得出同行业的平均值以及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以此为基础设定不同级别的标准值,使分类标准更具操作性。对于其他不能直接量化的标准,可以使用加权打分法,根据不同标准对还款可能性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权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设定每一级别的分数。

合理确定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顺序。不同因素对客户偿债的影响有所不同,必须根据各项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顺序。取得借款人偿债能力信息的最佳途径是分析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可将借款人财务状况评价放在第一位;借款人的正常业务经营收入是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贷款的抵押和担保都是第二还款来源,可将借款人经营及资信情况评价排在第二位,还款保证情况评价排在第三位;同理,根据其他标准对还款可能性影响的大小来确定其次序。

把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与预期损失率挂钩。贷款风险分类信息要反映贷款的损失率和清偿率,并以之作为银行制定贷款损失准备金和拨备政策及贷款定价决策的依据。我国商业银行尚未把贷款分类结果与损失率相联系,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跟踪过去的分类结果,对每一级别的贷款损失情况进行统计,把损失金额与这一级别的贷款总金额对比,得出这一级别的贷款损失率。由于贷款风险分类法在2002年才开始全面推行,所以现阶段要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各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加强合作。

进一步建立较为合理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度量和管理进行研究,对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提供合理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国雄.信用风险决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王光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 夏红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 叶蜀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5] 杨子健.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 宋效军,任若恩,张晓晴.商业银行运用内部评级法构造风险管理体系[J].企业经济,2006(4).

[7] 夏朝光,张绍平.关于改造现行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可行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1(2).

[8] 孙艳.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分析[J].新金融,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