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沟通交流模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8 17:00:13

沟通交流模式

沟通交流模式篇(1)

一、交流式

交流式是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索,或做个案分析,或开经验交流会。新型家长会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以往一个人口干舌燥却常常徒劳无功地唱“独角戏”,到教师、家长或者和学生一起交流;开会时不再是老师站台上家长坐台下,而是围成一圈,相邻而坐。而学生也不再被一概排斥在家长会之外,成为永远的“缺席被审判者”,有些家长会让学生参加,有些家长会的内容还请学生讨论决定。

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儿女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同样,班主任也想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某些情况。因此,交流式新型家长会的重要内容是相互交流学生情况。教师要注意引导家长尽量讲一些教师想知道的情况,内容要集中;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某些内容反馈给家长后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副作用,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二、对话讨论式

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是由教师和家长共同确定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中,学生、家长与教师同为主角,教师与家长相邻而坐,平等对话。此时,亲子、家长与教师不再由教师讲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和家长讲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而是由学生自己向教师和家长讲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情况和表现。家长与教师自由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家长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分析、解答家长的困惑,双方形成共识。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慢慢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开始有了逆反心理,父母和子女之间交流开始出现障碍,这使得亲子对话讨论式家长会的召开成为必然。家长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还从别的家长身上学到了好方法,感受到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学生的感受是家长会架起了一座沟通的心桥。

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为家园共育之车注入了剂。一方面,教师有效地锻炼了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同时他们借此对日常教育进行反思、调整、梳理、小结,增强了对学生和家长的了解、认识,从而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家长在宽松的氛围里与教师零距离地交流,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通过相互沟通,家长能更正确地了解、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与不足,以及双方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家庭教育策略。

三、展示式新型家长会

家长会时,教师把家长会办成一个学生作品展示会,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展示区分为两大部分:

静态的:首先,班主任把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展示给家长,包括学生的作业本、写字本、日记本、英语单词簿等,平时家长只看到自己孩子的本子,家长会的展示使他们可以看到全班孩子的本子,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孩子的综合能力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其次,展出的是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的小制作、图画、手抄报等创造成果。让家长看看浸满孩子们智慧和汗水的小报纸,它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写字能力、绘画能力、搜集整理资料和使用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后,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成功快乐袋,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成长档案,里面记载着他们一天、一周、一月、一个学期以来的成败得失,包括思想道德表现、学习态度表现、学习方法表现、日常生活表现等。

动态的: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他们的才华,如采用老师介绍,学生自己展示、表演的形式等,使学生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让家长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时应特别注重那些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但在体音美劳信息技术等其它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要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四、联谊式新型家长会

沟通交流模式篇(2)

沟通是学校满足教育要求、达到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而学校沟通的主要对象为教师与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关系为主,学前期关系最亲密的是父母,进入小学后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信任超过了家长”[1]。由此可见,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且经历的时间长久。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项专门的师生沟通模式――舒缓沟通,并分析了该模式的运作原理,阐述了该模式在师生沟通中的意义及运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师生沟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师生沟通的特点

教学是两个活动主体相互交流、沟通、引导,以传递知识、情感、意志等信息为目的的交往活动,而教学过程必须通过师生沟通来实现。师生沟通是师生之间为改善学习和生活现状、促进相互理解而进行的信息、思想、感情的相互传递、交流、共享活动。师生之间的沟通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这决定了师生沟通具有主观性、引导性、多面性的特点。

(1)师生沟通具有主观能动性

沟通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应积极交流交换信息,彼此了解并理解对方的动机才能达到交流的基本目的。但现实生活中,教师一味指导、说教,未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或者学生一味盲从,将老师当作自己学习生活的路标,养成了将自己的事情交由别人负责的习惯。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

(2)师生沟通具有引导性

教师在师生沟通活动中充当着引导提示的角色,是沟通活动的组织者,但绝对不是沟通的主宰,教师不能带着高人一等的身份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倾听;教师应该将自己放置在一个理性、坦诚、成熟的位置上,积极为沟通创设一个和谐、平等、坦诚的环境;教师应该消除学生的顾虑,引导学生正视问题的本质,积极为打开学生心灵世界做好铺垫。

(3)师生沟通具有多面性

同一个教师会在多个师生沟通活动中充当主体,对于一个班级来讲,师生沟通的影响对象不仅仅是该沟通活动的两个主体,也可能是整个班级。一个教师在组织进行一次师生沟通活动时应该综合考虑全班的情况,适当顾全大局又不能忽视了具体的沟通对象,因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的本质出发,分析考虑各个学生独有的一面,从而科学地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师生沟通活动,结合个体间的不同性格差异分别对待。

2.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

(1)从老师角度出发

大多数教师简单地认为师生沟通与日常的人际关系或非正式交流相仿,未能意识到这种沟通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特点,未能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可塑性强,易于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内心形成以后的可逆性很低,加上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积累会在潜移默化中导致经验主义的形成,因此他们通常会习惯性地采用经验手法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例如,在与学生沟通交往过程中采取以下语言或行为与学生沟通,往往容易引发一些足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重视的师生沟通问题: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诫、说教,中伤、归类、揶揄,给予泛泛之辞,不愿积极地聆听,随意指责与批评。

(2)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叶澜教授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也隐含了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2]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而我们知道沟通是交往的基础,由此可见,沟通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身心并未发育完全,他们的生理心理仍在变化,这使得他们具有不成熟、片面、极端的个性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沟通交往的需求更大,由于他们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需求的矛盾使得他们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例如:前后矛盾,推卸责任,无所畏惧,敷衍应付,自卑、放纵。

(3)师生沟通问题总结

师生沟通是一种双向行为,其影响效果也是双向的,但从个体身心角度来看,教师是成年人,相比于学生,教师受到的不良沟通后果的影响较低。一方面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强,自我调节的能力较高;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阅历丰富,自我防御保护机制健全。相对而言,学生受到师生之间沟通问题的影响会比较大。不良的师生沟通问题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能力障碍等问题。因此,新的师生沟通模式――舒缓沟通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

二、舒缓沟通模式的运作原理

1.舒缓沟通的原型

由完形疗法的宗师费里茨・帕尔斯和家庭疗治大师维基尼亚・萨提亚提出,并在1975年由理查德・班德勒,约翰・格林德尔发展完成,可以使受导者重组其内心世界,从而在思想、心态及行为上有所改变的独特语言模式――检定语言模式,在全球各职业、学科领域广泛传播,影响并转变了一大批受自身信念、价值观、规条束缚,或总是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而无法完整地从多角度认识世界的人。

而反观中国目前状况,尚未出现正式、系统同时适合本国教育情况的操作性强的师生沟通模式。因此,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及教学实践,尝试将NLP最重要最基础的技巧――检定语言模式,运用到师生沟通行为中,结合对情绪理解及转换分析总结出一套基于教师为主体的适合中国基本教育现状的沟通模式――舒缓沟通模式。

2.舒缓沟通模式语言运作剖析

被誉为“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先生曾在《重塑心灵》中说过:“话语,都始于内心层次的一些意念(深层结构),经过扭曲、归纳、删减三个程序的反复运用,最终形成一些有效的文字语言。”[3]本文结合国内师生沟通问题的实际状况提出舒缓沟通模式,该模式是以老师为语言操作对象,以学生为语言分析对象,通过初步解析学生的语言运作规程,收集信息数据、还原语言本意、消除陈旧局限思想,采用一系列语言询问引导技巧来分析学生语言背后的隐性信息和深层情绪的一种专门适用于教育领域的语言沟通模式。

表1、表2、表3以列举师生沟通中出现的学生消极语言为分析对象,结合语言形成的阶段,分别从扭曲类语言化解、归纳类语言化解、删减类语言化解[4]三个方面剖析教师运用舒缓沟通模式的运作程序。

表1、表2、表3形象通俗地解释了舒缓沟通模式的运作程序,帮助教师们理解舒缓模式的运作原理,培养从简单的沟通交流中获取学生语言文字隐藏的深层信息的能力,准确抓住文字信息反映出来的负面情绪,从而接近学生的心理本质,最终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模式。

三、舒缓沟通在师生沟通过程中的运用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心的沟通引导真教育的产生。”[5]根据人本教育的理念,影响成功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舒缓沟通具有师生沟通理论的优点,因此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也具有运用意义。

1.舒缓沟通改变教师以往的思考模式

教师对待事物的心态很大程度是由其接触的事物本身决定,而事物往往是复杂多样的,通常教师不乐意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去理清学生问题的各种矛盾冲突,转而习惯以惯有的思考模式去处理面临的学生问题,但也正是这种惯性思维导致教师将印象停留在表面,而采取经验解决方式以达到快速处理的目的。

舒缓沟通则会帮助教师在交互使用三种语言化解模式时软化学生问题的根本,使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获得大量隐性信息(往往也是最有效的信息),然后理解学生的动机,从而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各项问题。

2.舒缓沟通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在使用舒缓沟通改变了教师沟通心态以后,能有效地帮助缓解学生的顾虑,自然而然地暖化沟通氛围,让整个沟通过程的氛围坦诚、自由、和谐。使得教师更轻易地引导学生直面问题的本质,激励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3.舒缓沟通帮助师生建立温暖真实的情感连接

学生内心是细腻的,同时也是敏感的,通常情况下,得知老师请他去进行沟通交流都会不由自主地心存顾虑,担心自己会受批评,这是以往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合理处理导致的通病。舒缓沟通则避开了以问题为主题的沟通方式,它关注学生自身,以老师引导为方法,以平等、自由交谈为方式,以收集话语背后信息、洞悉潜藏于内心的想法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轻松交谈活动。这种沟通模式旨在深入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改变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能通过与学生进行舒缓沟通来准确清晰地察觉并分解学生潜在思想动态,教会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转换负面情绪为正面能量,进而实现科学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四、教师运用舒缓沟通进行师生沟通的注意事项

1.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舒缓沟通的基础是和谐的氛围。坦白、真诚、积极、关怀的态度是体现教师在乎学生而不是想控制学生的表现,要想运用舒缓沟通实现良好的师生沟通除了准确了解舒缓沟通模式的语言运作程序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充满和谐气氛的环境。坦诚、自由、和谐的气氛是师生沟通的前提条件,能让双方都感觉到安全自在,不会存在一方控制大局而另一方处于被主宰的地位,和谐气氛能使双方无须启动自己的保护机制。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这个状态下,个体脑里前额叶的理性中心(掌握分析思维、理解、解决问题和策划的部分)会更活跃,更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让舒缓沟通在这个和谐的环境中达到最佳效果。

2.充分体现教师的亲和力和同理心

亲和力是一种和谐互信、互相影响的体验;是舒缓沟通的核心所在,能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是由配合对方潜意识的身体语言所产生。简单来说,亲和力就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

而同理心则是舒缓沟通的灵魂,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首先,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其次,要充分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最后,是让对方了解这种设身处地的情况。同理心使沟通双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经验感觉,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立场观念来看待事物,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处境来体会对方的行为,感受他所经受的独特感受,并把这种设身处地让对方明白。运用同理心能帮助原本完全独立的教师和学生意会一种不可言传但却能清晰感受到的内在思想情怀,从而保证了舒缓沟通在师生沟通活动中的顺利进行。

3.在沟通时注意积极回应

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你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听进去了什么。好的教师应该在采用舒缓沟通与学生进行交流时,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想法、体会和感觉。

当对方的响应不是你所期望的时,你便需要对自己的沟通方式进行检讨,并试着改变它,因为良好的沟通效果是你的目标,所以不能只考虑自己说得对和是否抓住了对方的真实意图而忽略学生的及时回应,教师要不断试探学生的心理体会和学生对意见的看法。如果得到的回应还是不能到达你预想的效果,那就继续改变你的沟通方式,直至你所期望的响应出现,然后,你应继续采用这个沟通方式,保持良好的沟通效果,直到理想的响应重新出现。

总之,教师的沟通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师生沟通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与学生建立深层信息联系,多方面了解体谅学生,从而为学生制定最适合其身心发展的学习策略,并为他们创设最舒服安全的学习环境。舒缓沟通为教师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沟通模式,该模式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李中莹.重塑心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4] 李中莹.NLP简快心理疗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5]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 [美]理查・班德勒.自我转变的惊人秘密[M].胡尧,李奕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7] [日]木村佳世子.图解NLP自我沟通练习书[M].连雪雅,译.台北:世贸出版集团,2009.

[8] [美]罗伯特・迪尔茨.语言的魔力[M].谭洪岗,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9] [美]罗伯特・迪尔茨.从教练到唤醒者[M].黄学焦,李康诚,译.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10] 孟瑜.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沟通[J].天津教育,2004(10).

[11] 孙发利.交互主体论与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构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12] 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5]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沟通交流模式篇(3)

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对学生管理工作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与现实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对策,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结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及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沟通管理的角度来阐述其对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改革与多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就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不断的创新,更要准备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1.高校当前学生工作特点

(1)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各高校的不断扩招,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转变,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其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正逐渐转变为服务职能的管理,单一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学校的发展。这些转变需要有更加系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来保证实施。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思想较独立,思想的选择性增强,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注重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工作模式,建立适应起适应时展的新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与模式。

(2)网络技术的普及给学生管理信带来新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迅速普及,对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思想观念方面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其也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能够更快捷地获取信息,网络巨大的信息量,掩盖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信息,学校教育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再加上网络上不良信息及反动信息的任意传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污染了学生的思想教育环境,大学生上当受骗,受网络毒害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毁了学生的前途,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在这种时代形势下,国内高校在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交流与竞争中,在诸多方面都面临新的机遇及挑战。由此,高校学生工作也必须要和国际同步,进一步改变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外来思想观念与文化习俗影响很大。综上复杂的环境因素给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与问题,如何促使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高校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给学生工作带来新问题。学分制的实施,打破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工作由学年制的指令性管理转换为学分制的指导性管理。一方面,学生的管理工作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选好所修课程,构建起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自主选择性的学习。另一方面,我国多数高校目前都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开放高校市场,允许社会资金、技术及设备进入校内市场,学生不仅仅只陷于交纳各种学习费用,其已经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自我实现的意识,对学校软硬件条件与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独到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工作者们应适应新形势,改变原有的工作作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2.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对滞后的学生工作理念。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常常重管理、轻服务。在管理实践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与运用。也就无法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相对有利的环境条件。还有就是在日常管理与教育中,一些教育工作者习惯运用灌输的方式教育学生,把学生看作教育与管理的直接对象,态度强硬,以训教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强势地位,不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与沟通。

(2)单一僵化的学生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学生工作中,其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多数人认为学生工作无非就是对学生的管理,谈不上服务,也不需要服务。其只看重对学生的行为的规范,教育管理目标是让学生服从与服从。以处罚与规章制度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单一僵化的学生工作模式,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举步维艰。

(3)缺失学生道德教育评价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受理念与机制的影响,目前在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实践中,缺失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客观评价机制,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应试分数,理论考查与操行考核相脱离,对学生品德评价缺少“认知”与“践行”的有机结合。管理者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客观。

二、如何实现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针对如上所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学生工作者应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采用沟通管理模式,积极做好学生工作。

1.遵循高校有效沟通的几条原则

(1)诚实性原则。沟通管理工作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诚实性的原则在于管理者沟通信息的真实性。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主要是管理者与学生间的沟通,达到有效沟通的基础应是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就需要在沟通中坚持诚实性原则,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大学里的价值观应是建立在真诚的言语及师生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所以,真诚与信任是学生工作有效沟通的基础。

(2)及时性原则。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尽可能地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以便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避免学生产生怨恨情绪,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管理者要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态度及满足度等,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避免时间过长导致隔阂与误解,给下进一步的学生管理与沟通工作在无形中设置了障碍。

(3)准确性原则。沟通交流时,所采用的语言形式能被接受者所理解,这才是达到了沟通的准确性原则,表达方式的不当可能会给沟通带来障碍。因此,要达到这一原则,就必须对沟通的接受者有清醒的认识与了解。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学生,所以其不但要选择合适的语言并准确地表达,还要选择合适的场合,这样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用合适的、易理解的表达方式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4)策略性原则。所谓的策略性原则,指的是管理者通过非主流渠道有效地进行沟通,并因人因事因场合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应采用的沟通策略。高校是一个思想与言论汇集的场所,学生们思想活跃,其精神需求与心理愿望常常会通过非主流渠道真实直接的反映出来。管理者可通过非主流渠道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采取合适的方式积极主动的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理想的沟通管理效果。

2.如何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沟通

决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沟通模式,高校长期沉淀形成的学生管理沟通模式,是学校与学生交流中比较常用的并被长期运用的工作模式。高校的学生管理沟通模式是大学为取得特定的教育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战略手段。无论如何,沟通交流管理模式的运用,都是学校的学生管理者开展学生工作的最好选择,其将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成败及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沟通的培训。学校管理者应更新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管理模式。并采取合适的方式不断提高管理者的沟通管理意识。要做到这一点的有效途径就是对其进行沟通管理培训,让学校管理者通过培训学会与掌握沟通的技术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沟通管理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2)变换方式,合理利用各种沟通渠道。在对学生的沟通管理中,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采用对应的沟通形式。面谈、电话沟通及网上交流都是可采取的沟通方式,在和学生沟通时,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逐步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沟通管理顺利有效的进行。

(3)减少沟通环节,并适时地进行反馈。沟通管理要求有良好的形式与途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与学生的沟通是心与心的直接交流,所以,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效果最为理想。一些高校为了省时省力,就悬挂意见箱。这种表面民主的交流方式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所以,对学生的沟通管理要尽量避免中间环节,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4)设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加强沟通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推进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向着教育目标逐步迈进,怎样做好学生工作,采取何种工作方法,学校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合理的利用沟通的渠道,进一步提高管理沟通的意识,成立专门的沟通机构部门,规范化的管理学生沟通工作的有效进行。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或部门,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高校管理沟通的主体缺位现象,使沟通沟通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信息化不断进步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明白肩负的责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其健康持续的发展。学生的管理工作者通过有效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地认知社会,为其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晟,韩西莲,王元红.素质教育是学校的灵魂.人民教育,2008.

沟通交流模式篇(4)

二、来访者交流模式分析

高校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和教师来访者,与学校心理咨询师间的沟通交流也呈现出一定的PAC交流模式与交流特征。依据人际交流的PAC模式,将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交流方式进行分析,可以观察出来访者对他人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使来访者学习有意识地掌握和控制非建设性的交流方式。来访者常见的人际交流模式有以下几类:

(一)相辅相成交流

两人之间进行彼此期待的相互交流,与平行性持续交往相联系。例如,新婚夫妇的交流,情报的交换,基于相互信赖理解的咨询者和来访者的咨访关系也属于这种典型的交流模式。

(二)交叉交流

交流一方期待着某种反应才开始进行的交流,但出现的却是意外的反应,最终导致了相互间的不信任、吵架或沉默,由此而产生的不和谐交流关系。青春叛逆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属于交叉交流,孩子被父母强行带到心理咨询室,但孩子依旧沉默,或者是大声吵闹反抗,不愿接受心理咨询。父母的交流方式是典型的P姿态交流模式,孩子的交流模式是典型的C姿态交流模式。

(三)表里不一交流

表面看起来似乎表现一种合情合理的信息,但实际背后却隐藏着某种不纯、另外动机或目的的交流方式。诸如怀有目的性的阿谀奉承、有意识的社交辞令等。再如来访者为了早日结束咨询,对学校咨询师假意配合,表现出良好一面的交流方式,属于典型的A姿态交流模式。

三、PAC交流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具体应用

(一)持有合理交流动机

交流模式因人而异,不同时刻,面对不同人群,我们采取不同的人际交流PAC模式。以案例来说明。一位年轻女教师因经常受到男教师言语挑逗而苦恼,不知如何应对。在咨询辅导中,年轻女教师逐渐明白正是因为自己腼腆和不知所措形成了C姿态交流模式,激起了男教师继续挑逗的欲望。持有合理的交流动机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案例中男教师并没有不良企图,只是把言语挑逗当成是同事之间正常开玩笑逗乐。当年轻女教师明白男教师的为人和交流动机后,轻松释然了许多,咨询师继续引导女教师以成人的方式即A姿态交流模式与男性交流沟通,咨询目标达到,咨询效果良好。

(二)摆正积极交流姿态

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总有些团体成员不愿发言,坐在旁边,不停玩手机,问他有什么想法,总说没什么想法,但事后发现其实他很关注这个话题,但觉得大家交流沟通太浅薄,不愿参与进去。其实,这种人过于清高,自以为事,总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别人说的都很离谱,表现出消极的应对和交流方式。咨询辅导时,学校咨询师通常要引导来访者先要摆正自己的交流姿态,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要想融入这个团体中,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姿态,以分享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才能有所收获。这类来访者需要学会应用A姿态交流模式,才能达到沟通交流与自我提高的目的。

(三)看重大胆交流过程,看轻事后评价结果

一般情况下,我们身上所持有的交流姿态大多来自于原生家庭。曾有一位来访者,小时候很喜欢跳舞,参加了县级比赛,并获奖,但是她母亲并没有看过她的比赛,要求孩子再跳一次。但孩子因害羞,不愿意跳,一直到孩子长大也没有机会再跳。很多年后,这件事成为孩子的一个心结。直到前来咨询时,孩子才明白当时与母亲之间的交流模式属于典型C姿态交流模式,孩子过分看重母亲的评价,担心自己无法承受母亲负面评价所带来的影响。咨询师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担心和顾虑大胆告诉母亲,以积极成熟的A姿态来应对,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件,不必考虑评价后果带来的影响。

沟通交流模式篇(5)

(一)沟通是协调功能的基础。从企业的组织内部来讲,一个企业或组织要协调全体员工去实现某项目标,必须使每一个员工都了解明确其目标,就需要某种形式的沟通。缺乏沟通,则成了没有方向的目标,其员工也将如一盘散沙。因此,所有的协调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沟通形式中进行的,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就无法协调。所以,沟通首先是协调的基础,通过组织内部的沟通,我们可以了解各部门的生产或工作进度、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员工的士气,以及管理的效能,等等,从而做出如何协调的决定。

(二)沟通是企业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增进了解、理解和保持一致的工具。一致,为组织内部的持续稳定提供了前提条件。企业领导者为了动员下级和员工努力工作,要说明方针、政策、任务和要求,以帮助下级和员工理解和明确组织目标;同时领导者还必须善于倾听和沟通下级和员工的意见、要求,通过意见沟通和信息交流来理解与培养员工的感情,改变员工原有的态度,并表现出合作的行为。作为员工要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变化,积极献计献策,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正确的意见,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能够互相理解、支持,并保持一致行为,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三)沟通是企业组织了解掌握公众需求、建议和深化与其它企业关系的一个有效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与市场和广大的消费者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企业决定生产何种产品,完全是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来进行的。对于产品的规格、性能、质量,又是根据市场信息和广大消费者的意见、要求确定的,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组织生产。另外,企业组织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关系,也要经常的进行沟通、往来。体验对方企业对本单位的态度和反应,不断增强企业间的了解,密切企业间的关系。如果缺少必要的沟通或沟通渠道不畅,就会使企业之间发生误会、矛盾和纠纷,影响到企业之间的关系与合作,给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因此,沟通是企业组织了解和搜集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建议,以及深化与其它企业之间关系所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形式。

二沟通是人们在生活中和企业经营中相互发生联系和接触的活动,是解决矛盾分歧,密切员工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模式。在沟通过程中,实际的沟通行为和彼此产生的效果是多种多样的,由此所形成的沟通模式和类型也是千差万别的。沟通的种类或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从企业组织的结构和系统来划分,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又可分为企业组织外部和内部。企业组织外部,如企业组织与其他企业组织的实际往来、商谈、或通过公函、信件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企业组织内部,如企业组织决定的传达、各项通知、领导者讲话、定期会议、部属上级报告和企业的组织所举办的各种聚会活动等。正式沟通是企业组织在正确的渠道内进行的。这种渠道决定了规定、要求、信息在一个企业组织内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之间流通传播的方向。正式沟通是企业组织进行信息传达和征求建议、意见的一个最基本的形式。非正式沟通,包括所有正式沟通以外的信息传达与意见交流,如同事之间的私下交流,朋友之间议论企业里某人某事,等等。非正式沟通不仅能够表露或反应员工的真实心理动机,同时也能给管理者通过正式沟通而得不到的内外部信息。因此, 现在企业的管理者都很重视非正式沟通,常利用私人聚会及非正式团体的娱乐活动等,从与员工接触中获取各种信息,作为改善管理或拟定决策的参考。

(二)按沟通流动的方向可分为以下三种:下行沟通。即企业组织内最常见的将上级所拟定的组织目的、管理决策等传达至属下各基层。传统的企业组织都偏重于下行沟通。上行沟通,是指员工向管理者报告工作情况、提出建议、意见,表达自己的意愿等。平行沟通。也就是横向沟通,在企业组织内部,同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沟通。

沟通交流模式篇(6)

和谐社会要求中国建立一个依法行政、公开透明、服务到位、廉洁高效、运转灵活的高效政府,不仅要起到领袖模范作用,还要竭诚为群众服务。在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时,成功的政府公关,能够通过政府管理机制改进来提升其社会服务水平,在有效传播公共信息的同时,兼顾信息的反馈,最终达到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实现和谐社会的目的,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双向对称沟通理论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专业学者和管理精英都聚焦于研究该理论的新模式,政府也不例外。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良好政府形象,亟需打破传统行政管理逻辑,探索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研究政府管理与双向对称沟通之间相互平衡、相互融合的公关模式势在必行。探索双向对称沟通在政府管理中的公关模式,要求政府从信息反馈、权力监督、动态系统三个方面建立新型公关模式——双向对称沟通的政府公关模式,打破传统政府公关,在此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重塑政府公关形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双向对称沟通理论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以及双向对称沟通在政府公关中的具体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重树政府公关形象中的运用作出了一些建议。

1 双向对称沟通理论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

双向对称沟通理论认为,公共关系一方面要把组织的想法和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和解释;另一方面又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向组织进行传播和解释;目的是使组织与公众结成一种和谐关系。这种公共关系模式,在公共关系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与传播。

“行政之要,首在得人”是我国清代杰出政治家曾国藩的行政理念,体现了国家在行政管理时最重要的核心概念,这就要求政府在行使其管理职能时要得民心。实现一要求就需要准确掌握民众之所求,巧妙运用行政来迎合民众之所好,以求国泰民安。传统行政通过公开栏、民意信箱、信访等手段实现与民众之间的传播沟通,但由于手段相对粗放,收效甚微。

第三次技术革命叩响了信息时代的大门,计算机和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每一处,政府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多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如此宽广的平台上时刻受到公众的关注,政府开始将双向对称沟通融入行政管理之中。政府与公众走出飞鸽传书和策马急报的时代,不再隔河相望,而是在网络空间里实现信息共享、政务公开、绩效回馈等,双向对称沟通的政府公关模式雏形诞生。通过信息传播与平等沟通,相互了解,做出理性的认识,这一新型模式创造出令人惊讶的经济规模和效率增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 “双向对称沟通”的政府公关模式

政府公关模式就是要根据政府公关工作的不同目标、任务和对象来构造一种充分发挥政府工作职能的具体方法和系统。在和谐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建立一种争取信任,体现民主公平,整合社会关系,协调矛盾冲突,树立良好形象的政府公关模式非常必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可以建立以下三种“双向对称沟通”政府公关模式:信息反馈回流模式、权力监督制约模式、动态系统调整模式。

2.1 信息反馈回流模式

依据信息反馈原则来处理组织内外部事务,追求组织内外和谐的目标,保障信息在反馈过程中不带有任何制约性所建构起来的一种方法系统,称为信息反馈回流模式。

为了能够克服政府内部互相推诿的“内耗”情况,协调沟通政府对外的公共关系,政府积极探索建立信息反馈回流模式,其途径有三种:

(1)内部公关反馈模式。政府在系统内部建立起纵向和横向的沟通机制,从信息交流中整体掌握各职能部门的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现实可行的依据。在政府领导部门作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之后,隶属部门的执行情况及时地反馈到上级,对于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立即给予指导和完善。同级部门之间也要保持沟通联系和经验交流,这些对于政府新决策的制定、调改、修整等环节都是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的。这种系统模式在政府内部有辐射面广,程度深的优点,是多方面、多向度的协调与沟通。

(2)外部公关反馈模式。政府可以根据外部公众的合作与否的程度来具体操作,即与支持者间的信息反馈,与反对者间的信息反馈,与潜在公众间的信息反馈。对于支持者,建立信息反馈模式相对轻松,只要告知其信息反馈流程的具体操作方式便可获得反馈资源;而与反对者之间的模式建立,主要运用协调和说服的沟通手段,动之以情,晓知以理,用真情和真相去感化反对者,得到其理解和支持,并调查其反对原因的相关信息,为下一步公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作基奠;与潜在公众之间建立反馈模式,必须要回到信息传播的环节上,检查是否传播环节有漏洞,才会致使公众对政府信息传播的冷漠不关心,持中立态度,作出修正后要号召潜在公众成为政府活动的参与者,并保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这一系统模式的对象复杂,操作方式变化性强,但可以做到信息的全面反馈。

(3)特种公关反馈模式。政府管理部门与特定部门之间总是因为一定的特殊因缘而形成特有的关系,两者间的反馈模式是一种局部的信息反馈系统,是对总体信息反馈体系的补充。具有目标单一明确,解决问题方式具体的特点,虽不如前面两者的涵盖面广,但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强于它们。

2.2 权力监督制约模式

建立在与组织公共关系主体之间的,一种平等相待、相互协调、彼此沟逋的原则基础上的政府公关体系和方法,称为权力监督制约模式。

从政府公关协调的主体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权力监督制约模式的途径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沟通交流模式篇(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的就业也进入市场白热化阶段。企业在招聘、录用大学毕业生的过程中对沟通能力非常重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于能让企业看到并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形成的其他综合能力。然而,大学生如何在市场法则面前将自己最优秀的品质、最突出的才能表现出来,除了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事实证明,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通行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走访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沟通能力分析

1.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据对本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2011、2012两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60.5%的大学生认为“沟通、相处能力”是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超过“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程度”等选项。在众多能力中毕业生表示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其比例高达55.2%,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过对全球近千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在10项MBA才能指标中最为重要的3种能力分别是分析、判断能力、商业经营思想、良好的沟通能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对1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被解雇的男女员工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的沟通能力不好即使机遇降临也会从身边悄悄溜走往往会失去实现身价值的机会。

2.对外事单位的调查走访。2010-2013年通过对外事单位的走访,一些企业领导表示:“当谈到对当今大学毕业生印象的时候,老板说,在来应聘的大学生中,有不少人成绩的确优秀,可是在与人打交道时,却明显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样的人是高分低能的人,不堪大用。”那么,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企业欢迎?伟达(中国)公关公司上海董事总经理赵军告诉记者,在专业成绩相近的条件下,会优先选择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他说,工作中学要的不仅使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协作和沟通能力,那些专业知识虽然扎实,但不善于沟通讯息、交流情感,处事死板、遇事不能应变的工作的员工,我们不要。有的企业更直言不讳地说,对专业成绩要求不高,但沟通能力一定要硬。知名企业也把“沟通能力”放在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列。

3.沟通能力低的原因分析。通过对毕业生和企业的随访,造成学生目前这种状况是有原因的,1.家庭因素。90年代至今,中国的经济迅猛增长,既反映了周期性经济扩张的固有趋势,也受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深刻影响。中国正面临着国内外许多挑战,需要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加深认识,不断做出更为科学的战略决策。在这种大环境下,“90后”就已经被确定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中:物质条件丰富,生活安逸。父母整天都在忙,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短,甚至是少的可怜。独生子女居多的“90后”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MSN、QQ、MAIL、微信几乎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的主要沟通工具,他们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的沟通环境,“人机交往”代替“人际交往”,使得他们怯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

二、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

1.提高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参加社团活动:学校社团是培养沟通能力的最佳舞台。社团常常和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联合组织活动,像演出、义卖、知识竞赛等。大学生可以尝试活动组织、节目主持、广告宣传等多种角色,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

公司实习:利用寒暑假去企业实习,是培养沟通能力的传统方式。通过熟悉公司文化,了解办公室的生存方式,学习如何和上级、同事相处,等于提前补上了社会大学的课程,有未雨绸缪的功效。

当志愿者:当志愿者可广泛接触世界各地的文化,学会和不同语言、不同国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士沟通交流,是锻炼沟通能力的又一途径。

兼职销售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在企业兼职做一些市场推广或产品销售工作,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同时改善羞涩或怯场的问题。市场调查和促销是较有挑战性的项目,它要求大学生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言辞富有说服力,这样人们才可能接受调查并购买产品,多尝试参加这种工作,对提高沟通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除了以上这些,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类似商务沟通的课程,过去,在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时候,往往把教学内容人为地割裂为“口才与沟通”“商务礼仪”“应用写作”等课程。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进行商务活动交流时,以上几个因素都是交叉并行的。人与人之间所传达或接收到的信息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得到的往往是对事物的一个整体印象。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调查,对企业用人要求的分析,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把“商务交流”课程的知识结构分为五大模块:群体交流、商务谈判、商务礼仪、有效的商务文件、演示与演讲。

模块一:群体交流。该模块选取了在商务交流过程中最常见的几种群体交流形式作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商务面谈、求职面试、商务会议、倾听。模块二:商务谈判。模块二:商务谈判。该模块按照商务谈判的流程进行设计,知识点主要包括:谈判的准备、开局设计、磋商、结束。模块三:商务礼仪。该模块知识点主要包括:社交礼仪、办公室礼仪、迎送礼仪、赠送礼仪、商务宴请、风俗习惯。模块四:有效的商务文件。该模块按照“够用、能用”的指导思想,选取了职场上最为常用的商务文件作为学习的对象,摒弃了过去“应用写作”课程中大而全的做法。该模块知识点主要包括:通知通告、求职信与述职报告、计划与总结、经济合同、招投标书、商务专用信函。模块五:演示与演讲。该模块主要包括:演示技巧、演讲技巧。该模块保留了“口才与交流”中演讲的知识点;同时考虑到时代的发展,新增了“演示技巧”这一新兴事物,把演示技术、视图交流手段的运用都放了进来,体现了现代商务交流的新要求。经过教学、就业调查,我们发现“演示技巧”已经成为学生最感兴趣、最常用的一项基本技能之一。

这五个模块之间联系密切,“群体交流”之中需要遵循“商务礼仪”,“商务谈判”需要准备“商务文件”,“演示与演讲”可以为“群体交流”“商务谈判”服务。这五个模块的设计考虑到工作中商务交流的实际情况,对实际工作进行提炼,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进行编排,将商务交流分为五大工作任务,即五大学习任务;避免了过去人为地割裂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语言表达礼仪、动作礼仪与着装礼仪、应用写作与辅助视觉表达的做法,摆脱了本科教育的影响,重构知识体系,使知识点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与习惯,真正把“商务交流技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工作任务导向指导下的“商务交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通过描述工作任务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任务上,并以此为契机,把学生逐步导向工作体系;教师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阐述、传授相关理论知识。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仿真的职场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通过“做中学”和“学中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操作、讨论,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思考,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最终能独立完成典型工作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教学情境的特点,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广泛采用实施性强、操作性强的工作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1)工作情境教学法。就“商务交流”的教学而言,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现实生活工作情境。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利用一定的教学条件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师生之间在融洽活跃的情境中交流学习,唤起学生在学习中的愉悦体验或认知冲突,教学效果很好。(2)角色扮演法。由于社会交往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几乎与所有的职业有关系,角色扮演在高职各专业的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角色扮演有两个方面,即学习和掌握自己的角色并了解对方的角色,做到知己知彼。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工作岗位让学生扮演,来达到锻炼学生技能的目的。在设计岗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工作难度与相应的教学目的相对应,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改善处理冲突的水平,并提高自主决定的能力。通过这个方法学生能了解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社会作用,并对自身位置做出适当的判断和评价。(3)项目教学法。将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某个项目而进行的一个教学活动。在高职教育中,项目是指以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目的任务。作为一种项目教学的一个教学内容,它就是一个教学项目,它的工作过程可以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项目教学形式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一个完整的单元项目。

管理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和艺术,沟通能力的提高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提高。因此,高校要在不放松基础理论培养的前提下,加大沟通能力训练力度。(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使大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自己的成长路线,并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为大学生进行外部沟通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学人员选择一定的背景和场景,设计具体的沟通问题,给出特定的沟通对象,让大学生深入第一现场,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提高实际沟通能力。(3)鼓励大学生加强自我训练。沟通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自我训练非常重要,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 自觉地进行自我训练, 促使沟通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沟通交流模式篇(8)

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医学类高职高专内科学课程设置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岗位的需求及实际工作的过程为依托,突出能力的培养。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强内科实践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沟通技能的培养[1]。

高职高专内科学传统教学多为填鸭式,学生只有在最后 1年的临床实习中才进入医疗活动,学生绕着教师转,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听,使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严重压抑,个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展,使交流与沟通能力有很多缺陷;学生与病人交往中普遍存在缺乏自信,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如在采集病史时羞于主动开口询问,只是一味抄写门诊病历或上级医师内容;引发医疗矛盾和纠纷;还有些学生缺乏和护士、医疗辅助人员的交流与沟通,耽误医嘱的执行。这些现象往往阻碍了学生向住院医师的角色转变,从而严重影响实习质量[2]。

良好的沟通不仅能使所做的事情事半功倍,更能使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变得融洽而愉悦。沟通能力是医疗活动的基础[3]。学生“沟通技能”的拓展反映出重视培养医学生与他人有效沟通以达到建设性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对医学生今后有效开展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工作产生深远影响[4]。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交流和沟通能力,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也符合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医学生角色模拟训练的模式。

1小课堂角色模拟训练

在校内进行,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纲要,编写内科常见病 70例的问诊标准化病历,建立资源库,将临床三年普专医学生分成若干个训练小组,进行角色模拟训练。每组 10人,两两结对,分别模拟问诊的医患双方。每组指导教师 1名,指导教师组织学生两两组合分别扮演“医生”或“患者”练习问诊(1学时),扮演“患者”的学生根据本次课学习的症状构思 1份简单病历,由扮演“医生”的学生进行问诊,并提出可能诊断,与“患者”核对,讨论如何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最后指导教师点评并示范标准化病历的问诊内容及技巧(1学时)。物理诊断学结束后参加临床实践技能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并完成问诊能力的自评问卷调查。

2走近患者,真实角色模拟

在医院进行,学生在有诊断学及内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走近患者,真实角色模拟。首先教师要选择相关的病种,取得患者同意后带领学生进行床旁询问病史,一定要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能更加真实,病人的配合能使整个临床诊疗过程更加顺利。起初,学生面对患者往往不知道如何开口,而且总是不能抓住询问重点,这其实是接触患者过少,对临床过于生疏的表现。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进入到医生的角色中来,体会真实的医生角色,学生才能有成功的感觉[5]。学生在询问过程中,带教老师鼓励学生相互补充,争取获得最完整的病史。教师充当启迪和补充的角色,可以补充询问,针对病人的某一症状需要补充讲解的,可以适时告知学生,使整个过程更加充实,还能避免学生出现冷场时的尴尬,让学生的角色体验更加真实。

询问完病史后,集中各小组的学生,教师要让每组学生汇报病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可组间交叉了解病史,获取更多的病例分析的机会,通过教师对各组学生询问的分析,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分析患者现有症状与疾病的相关性,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3专题讲座与讨论

从医护关系、医患关系及临床辅诊关系等三个角度,围绕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设计12个讨论专题。

聘请主要临床科室的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主要辅诊科室负责人主持各专题讲座及讨论,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幻灯片,并准备相关的模拟情境问题。举例:医患关系角度,专题:如何简明地解释疾病的诊断情况?情境问题:如何与诊断为原发肝癌的患者进行谈话? 每次专题 2课时,其中主持人讲座 0.5课时,提出情境问题,学生按问诊角色模拟训练的划分分组讨论 1课时,小组集中代表发言、主持人总结0.5课时。

课后主持人根据代表发言内容给各讨论小组评分,各组学生完成自评问卷调查。

4社会实践

节假日期间开设兴趣小组,学生自愿参加,在敬老院和社区14天的社会劳动实践。带队老师将学生分成2个劳动小组,分别在敬老院和社区各劳动7天。承担在敬老院和社区的老年慢性病人医疗服务,同时也承担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工作。通过交流和沟通把微笑带给老年人,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劳动结束后由学生完成交流与沟通能力的自评问卷调查。

采用多种角色模拟训练的方式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临床交流和沟通能力,不仅需要临床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以及相互交流探讨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而完善,教学效果也需要通过不同的评价体系而改进和提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缎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模拟训练后参与争论,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全面的思维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6]。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7],为学生提供演示、动手实验练习的机会,使其在实践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新知,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找到学习这门学科的金钥匙。

总之,高职高专的内科实践教学通过诊治演习、讨论,互换角色,病例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病人和医生的角色,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了解基本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思维过程,增加学生的临床沟通和交流能力及人文关怀,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发主动完成学习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学生顺利进入医院实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正庆,许伟,倪衡建.加强实习医生沟通技能培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41~42

[2]张萍,金蔚,黄炜.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9): 47~49

[3]王劲,戴肖黎.美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5,3(3):166~167

[4]许崇涛,何萍,刘少文,等.医学生沟通技能课程的设置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4:18~19

沟通交流模式篇(9)

晨间交班体现了护士工作中的整体性,是实践交接班制度的重要过程,是对前阶段工作的概括总结分析和临场表达能力的考验。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顺利交接是患者安全过渡,并接受良好后续治疗和连续性护理的首要因素。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为,改善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有助于防止不良结果的发生,增进团队合作。 目前我国大多数护士汇报病情时,通常只陈述表面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不能将所有相关信息准确地报告给医生。SBAR(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即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模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交流模式,用于传递患者病情信息,保证了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1]。我科在晨间交接班中试行了SBAR交流模式,通过培训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科室医务人员24人,平均年龄33.1±4.23。其中男5人,女19人;医生5人,护士7人,治疗师12人;硕士5人,本科11人,大专及以下8人;高级1人,中级5人,初级18人。

1.2实施方法

1.2.1 建立SBRA沟通模式 根据SBAR的标准沟通方式和国外医院的经验介绍,结合科室常见疾病特点和治疗护理标准,经过医生、治疗师和护士共同讨论,建立责任护士与康复小组其他成员之间患者康复状况的报告模式。S:Situation现状,包括报告者自我介绍、患者床号和姓名、目前存在的问题;B:Background背景,包括患者入院原因、日期、诊断,相关的既往史、过敏史、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诊断结果,目前主要的治疗护理措施以及使用的药物;A:Assessment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临床表现、异常检查检验结果、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问题的评估、观察要点;R:Recommendation建议,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对问题处理的建议以及需要得到的帮助或指示。

1.2.2 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 由医疗组长、护理组长和护士长组成培训小组,负责SBAR培训项目策划和实施。沟通是在工作领域内相处的同事之间双向进行的,所以培训对象除了护理人员,还要医生和治疗师共同参加。培训内容包括SBAR的含义、内容及优点、使用SBAR工具的意义及实施方法。培训方法包括讲课、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演示训练等。

1.2.3 SBAR沟通模式能力的考核 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考核。理论考核:针对模拟案例,运用SBAR模式,独立完成向医生或治疗师汇报的内容。实践考核:模拟情景演练,观察护士在交班时是否能够按照SBAR模式进行病情汇报。

1.3 效果评价 (1)护士SBAR评价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愿意继续实施SBAR模式、SBAR模式更具有优势、条理性清晰便于记忆、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得到提高、与医生沟通更有效五项内容,实施3个月后进行评价;(2)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自行设计满意度问卷,分别于SBAR实施前、实施3个月后进行调查;(3)平均交班时间:从患者病情交班开始到交班结束,不包括文件、通知等传达时间,计算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护士对SBAR评价调查结果显示,87.5%护士愿意继续实施SBAR模式,100%的护士认为SBAR沟通模式具有优势和条理性清晰便于记忆,87.5%的护士认为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75%的护士认为与医生的相处更有效。

2.2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及平均交班时间结果

表1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及平均交班时间

项目 患者满意度(%) 医生满意度(%) 交班时间(min)

实施前 94.7 89.6 12.6

实施后 99.1 98.7 10.3

p

3. 讨论

3.1 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SBAR沟通模式帮助护士收集相关资料、归纳分析,确定患者的主要问题,并向医生简明扼要的汇报重要,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既保障了患者的得到安全的医疗服务,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2 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构建和谐团队 Rosenstein等报道[3],护士在和医生进行沟通时,有时会表现出迟疑和害怕,有时候会延迟重要信息的沟通,耽误患者的治疗,有些缺乏经验的护士在沟通时无法提供全面的信息,或对医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做出及时的回答,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能够全面、系统的汇报病情,提高了医生对护士的认可度,促进了良好医护团队合作。

3.3 SBAR沟通模式优化了护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升护士评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SBAR要求,护士需要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这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A和R部分是难度较大的,需要增加专业知识和反复练习以提高实践能力。面对这种压力,护士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随着SBAR交流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能快速完整的完成交班汇报。

沟通交流模式篇(10)

案例一:沟通屡谈屡败

“我想和他们说,但是每次都不欢而散。”从前,小A一有事就喜欢和父母说,但是,上高中后,她发现和父母的沟通开始产生许多困难。每次在学校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和父母倾诉,父母就责怪小A处事不懂得人情世故,认为小A太孩子气,不懂得与人相处,然后就搬出他们的“宝贵经验”来,这使小A非常不耐烦。这样的聊天每次都以两代人的争执告终。“没有办法,我知道父母是为了我好,我也觉得最秘密的事情向他们倾诉最安全,但每次他们都搬出他们的东西来压我。”

双方在沟通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和自我错位,造成了小A和父母的“屡谈屡败”。在认知上,父母一直抱有的态度可能是自己的经验足以教育孩子,而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独立个体。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要自己学着长大。十八、二十岁前后的年轻人,正处于遭受挫折、积累经验的时期,任何成功或失败的体验都将成为他(她)在人生渐入佳境时的宝贵财富。因此,当子女向自己倾诉困惑、反映负面情绪的时候,不妨多给一些共鸣,不要急于驳斥、“传播”经验。作为子女,在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也可以向父母“套话”,以一种邀请参与解决问题的姿态与父母沟通,请他们站到自己所遭遇的事件中心,请他们来切身体会一下,这比单纯地向父母抱怨生活学习的不如意再遭到驳斥要好得多。

把单纯的倾诉和抱怨变成双方真正的互动,是完成这类沟通的关键。

案例二:干脆避而不谈

“唉,我就干脆什么都不讲,反正也讲不清。”小B采取的是躲避政策,每天放学回家除了吃饭,就是躲在房间里上网,除非父母有事叫她,不然极少主动和父母攀谈。“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讲的,和父母讲不来,感觉是两个世界的人。”小B说,她的一些同学更“可怕”,一星期和父母亲说的话不过几句,也是“闷锅”一个。“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太不一样了,所以干脆不讲”,小B说她还打算搬到学校去住,这样更不会被父母唠叨了。

小B的例子让人很容易感到这个家庭的沉闷。子女采取回避态度,父母压抑沟通热情,双方在看似平静的环境里生活,却缺少了家庭成员之间必须的情感交流。小B认为这样“相安无事”,省去被父母唠叨的麻烦。但却忽略了一点,原生家庭关系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在其他社会范畴中的交往方式和习惯。在家庭中形成的不良沟通模式往往让一个人在和其他人交流时也难以做到得心应手。

不能为了“省事”而消极逃避家庭中的沟通,主动积极地寻找两代人之间的结合点,对于小B来说更有益处。即使父母和自己所关注的对象有太大差异,但维系成员之间的亲情不因年龄而有分别,这个时候,子女主动的交流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分享自己在父母视线之外的体验,能给予父母一种积极的暗示,弥补他们原先缺少的心理体验。

案例三:沟通因人制宜

小C觉得和父母沟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或者冲突。“关键是因人制宜”,她说父亲对于流行事物不怎么感兴趣,和父亲谈论的时候,就避过不提。而烹饪、历史等父亲颇有研究,这方面小C和父亲就会有讲不完的话。谈到时尚资讯、新的健身方法,母亲的兴趣更大,此时,母亲就成了小C交流对象。

沟通交流模式篇(11)

一、QQ群功能简介

腾讯QQ(简称“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标志是一只戴着红色围巾的小企鹅。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群主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d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可以设置管理员,帮助群主管理QQ群,可以改马甲。在群内除了聊天,腾讯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QQ群的理念是群聚精彩,共享盛世,可以让很多人在一起聊天。 在500人QQ群不能满足一些人讨论交流的时候,2012年12月4日,腾讯QQ正式开放了人数上限1000人的QQ群。

二、基于QQ群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是学校教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与家长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培育好学生在倾注着全力,为造就国家有用人才而不懈地拼搏奋斗。但是,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差异,即现实与理想的目标存在的差距。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国家赋予学校的重要职责所在。而家长则是把心灵的寄托――孩子交给学校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唯一场所。可谓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把孩子培育成才,完成学习任务,达到理想的目的是共同的愿望。传统的沟通方式是家长会,这是嫁接于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这个特殊的例会,加以沟通,加以结合,共同把孩子推上学习的巅峰,应该说这种沟通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形式最大的弊端是一个学期仅有一次,使得学校与家长之间难于畅所欲言,有效沟通。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手机沟通,但依然受着家长与老师时间的约束以及手机费用的制约,使沟通并不畅快。如何运用QQ群强大的功能,将传统的学校与家长沟通模式转变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做好学校与家长新的沟通方式,研究建立基于QQ群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对创新教学管理意义重大。

(二)QQ群的建立

我班现有42人,首先以班主任为群主,通过学生与家长联系,把建立小学班级QQ群的意义,向学生家长讲清,获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功的建立了全覆盖的金城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基于QQ群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

(三)QQ群的运行

可通过电脑也可通过手机登陆QQ群,学生通过电脑登陆班级群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情况,班主任随时通过手机与家长交流沟通,家长也可随时向班主任、任课老师了解自己家学生的在校表现。

三、基于QQ群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运行效果

基于QQ群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运行,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模式,使沟通无极限,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使家庭与学校如在一个教室,这对学生的成长意义极大;对班主任来说尽管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对班级管理带来更大好处,与家长的沟通便捷畅快了,运用科技手段创新了教学管理,使班主任更加有成就感;对于学生来讲,尤其喜爱这个平台,解决了有些学生作业记不住,通过QQ群很快知道了语数英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极为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