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特色街道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1 08:36:27

特色街道设计

特色街道设计篇(1)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地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形成的。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近十几年间快速发展,在此趋势下,时有“建设性破坏”的发生。急速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中,老街道逐渐陈旧狭窄,新街道往往忽略对城市历史人文的挖掘。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积累,已形成了自身的地方特色。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聊城市按照100万人口规划的道路已经呈现先天不足的弊端,面对主城区人口610(2011年统计数据)多万,其中常住人口560多万的现实,聊城加速了道路的规划建设。快进的后果就是:传统街道被国际化的现代化街区取代,街道景观趋同。

一、聊城古城区的现状及问题

古城区十字大街中,楼东大街为传统商业街,楼西大街是旅游商业街,楼北大街设置为餐饮美食街,楼南大街为文化商业街,四口大街为古城次干道,道署(东、西)街设置为政治中心,其中府衙、依绿园、府文庙、老粮库、杂技团礼堂和万寿宫遗址都在此街,这里也是古城重要的旅游游览区。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街道的设计也在盲目追赶潮流,生搬硬套,引入的造景和绿化模式与传统街道的尺度、风格极不相称。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街道景观无地域特色,强调现代化的大尺度,造成比例失调,缺乏层次感。

(2)缺乏完整统一的艺术形象,沿街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

(3)缺少必要的人往、休憩空间。绿化不足,同时缺乏景观构成元素。

(4)车辆占道严重,造成视觉环境影响。

二、地域文化特色及在街道景观营造中的作用

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此地域形成了东昌文化、临清文化、战国高唐文化等,具有深远影响。弦子戏是聊城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自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是聊城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有具有线条豪放、形式朴素、乡土气息浓厚特点的茌平剪纸,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的郎庄面塑,流传在茌平县的洪屯乡泊渡口村和贾寨乡一带的平调秧歌,发挥了凝聚中原文化力量的作用。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了地域性和文化性两部分。地域特色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根基,文化是街道景观内涵的代表,体现的是城市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应该积极地理解和综合运用地域文化,强调整体与统一,着眼于地域特色,创造有个性的城市街道景观。

三、街道景观的设计原则

(1)尊重和体现地域文化原则

不同城市的发展脉络不同,历史是街道魅力与个性的体现,深入研究城市的历史演变、自然地理风貌、传统风俗习惯,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来营造街道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2)整体性原则

从城市的整体角度出发,既要考虑街道的个性问题,也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布局。在统一的基础出上求变化,在变化中找统一。

(3)以人为本原则

街道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在城市环境中的活动需要。人群的活动也是景观角度的一个方面,因此景观应该服务于不同人群,根据不同的爱好、行为习惯,合理布置公共设施和绿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

四、古城区街道景观的特色营造

聊城市古城区的街道大致可以分为交通、商业、步行和其他生活类街道。街道的景观特色可以根据城市或某个区域的个性,结合整体形象来营造。

(1)承担交通的街道往往连接着城市的各个区域,路幅宽、交通量较大,道路除了车行道,还有人行步道。当路幅宽度超过30m时,人的视觉尺度已经无法与空间进行连接。这类街道景观的设计目的是满足快速行进过程中的欣赏。沿街建筑物、行道树、标志物等构成的街景是这类道路中比较典型的景观,因此,建筑物的连续性、建筑轮廓的统一性、绿化的完整性都是为了营造均衡、适度的空间。可根据道路所在的地区的个性,布置标志物或雕塑来丰富景观,通过道路铺装和地域植物来强化地域特色。

(2)商业街通常地处城市核心区,两侧或单侧由店铺组成。由于步行的人流量较大,街道的宽度要考虑商业街的性质和规模以及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之间的矛盾。商业街道一般是由沿街建筑、行道树、标志物构成,景观模式比较固定,因此需要注意建筑物和街道的连续和统一,适当地通过构筑物和街道家具创造均衡的空间,突出商业街特征的同时也突出文化地域特点。

(3)步行街是商业街的另一种形式,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区,除了满足居民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的需求,还承担着展示城市魅力的职能。东昌楼东大街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上可追溯至宋代。解放前后的楼东大街是聊城城区最繁华的街道,当时街道长400米,宽18米,既短又窄,却“天天如赶会,日日似过年”。随着商业向多元化发展,新的楼东大街集商业、娱乐、休闲、美食、文化、旅游为一体,使得这条百年老街重新焕发生机。值得注意的是地域文化不应只集中在个别要素的设计上,而应采用反映街道整体个性的设计手法。其次街道的步行人流量大,密度高,且步行持续时间较长,因而需要设置人群休憩空间及设施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在步行街中,因为商业店铺的聚集,使人的活动有一个诱导性的、集聚性的规律,街道设施和小品的设计可成为既满足功能又有个性的街道景观亮点。比如座椅、雕塑、指示牌等都可以被赋予地域文化内涵,为人群提供舒适、识别、便捷的功能,同时起到烘托、点缀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4)生活类街道是为城市各个功能区服务的。这类街道的氛围与本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聊城市古城区现还留存了部分体现城市个性特征的和历史文化的街巷、牌匾,是生活类街道的特色部分。从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角度来看,老街道比起城市大道更为重要。它们给人以历史感和对往事的回味,因此对待这些道路要慎重,改建时要注意不要改变道路基本形态。在尺度较小的街道空间,应尽量避免各种设施及构筑物的妨碍。在街道绿化方面可采用单行种植、自然式种植的多样形式,结合局部的装饰性铺装,还原一定的风貌。沿街建筑的修葺和道路的修补应符合街道的地域特色,街道上遗留的水井、石碾等生活物件要尽量保留,它们可以还原老街的生活场景,展示当地百姓长年积累的民俗文化。

结束语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域特色的流失问题我们应予以重视。街道承担了展示城市地域风貌的使命,街道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城市的特色。作为“城市窗口”,其内容性质都是丰富而复杂的。营造街道地域文化景观,要从环境的整体出发,正确处理地域的与世界的关系,通过艺术手段协调景观要素,揭示要素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对城市既有街道进行整合改造,保留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对于新的城市街道,则赋予其深刻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特色街道设计篇(2)

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街道景观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是一种贯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凸显区域特色、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价值和道德的体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促进整体环境的文化发展。个城市的街道景观应具有地理性、地方性,才能反映城市的景观特色,不同的地形、气候是有塑造特色城市街道景观的基础,街道景观特色的体现就在于城市本身与自然以及文化的和谐。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哈尔滨市地理位置及特点

哈尔滨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又传承古今的城市,是一个集西方的浪漫与东方的典雅、悠久的历史与现代的节奏于一体的城市。哈尔滨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著名旅游城市,是一座具有异国情调及特殊历史进程的文化名城。哈尔滨位于北纬45’20,,4酽20,、东经]26‘15,,127’30,。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一6℃。每年的冰雪期长达4个月之久,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以及“东方小巴黎”之美称。

1,2哈尔滨市街道景观现状分析及研究目的意义

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历史不长的哈尔滨而言,可以展现的历史文化景观较少,尤其是反映城市景观的街道景观设计,更是缺少地方文化特色。与哈尔滨历史面貌不相融合。城市街道功能单一、文脉断裂、人性化缺失、特色趋同、人文色彩淡化、历史风貌破坏、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等问题,己对哈尔滨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打造特色化的街道景观成为哈尔滨现实而迫切的课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城市街道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原则出发,重点对哈尔滨街道景观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对城市街道的功能和街道景观的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求运用艺术手段介入,期望以最佳街道景观设计模式来构建最具哈尔滨特色化的街道景观。从而完善优化环境品质,增加文化氛围及亲和力,让哈尔滨街道景观的建设在城市总体设计的理念下呈现出完整的城市地域特色。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迷人的冰雪风光和欧陆风情的城市,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城市历史及独特的冰雪文化积淀。因此在营造城市街道景观时应充分利用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欧式建筑等优势资源,从而打造出哈尔滨特色化的街道景观。

2,1结合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凸显特色化街道景观

冰雪,对于哈尔滨来说是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冰雪资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哈尔滨是中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冰雪文化的排头兵,哈尔滨创造了许多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冰雪文化之最和第一。哈尔滨丰富的冰雪文化积淀有着南北兼收,中外并蓄的特点。

如何利用哈尔滨的冰雪资源,提升城市景观的品位和魅力,使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冰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特色化的街道景观。我们需进一步的利用冰雪文化的拉动作用,使哈尔滨冰雪城市的形象再上一层楼。

做足了冰雪文化。不论是街道、还是街道广场,均主打“冰雪世界、冰雪文化”主题街道景观,使哈尔滨变成硕大的冰雪舞台,全力打造哈尔滨冰雪版的街道景观。让市民及外来游客亲身体验冰雪体育刺激的同时,更加深入的品味冰雪文化无处不在的欢愉,徜徉在哈尔滨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冰雪氛围。

2,2借用独特的欧式建筑打造特色化街道景观

冰城哈尔滨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因它独特的建筑而闻名,因它浓郁欧陆风情的百年老街而闻名中外,在这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建筑和最具洋味的中央大街中,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建筑。

营造哈尔滨特色化街道景观,应充分利用这些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不仅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建筑艺术长廊和最富特色的商业街道。而且还要打造风格各异的街道及休闲广场,构成了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使哈尔滨精深久远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建筑艺术在街道景观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漫步美丽如画的街景中,欣赏着新异而独特的欧式建筑,犹如置身于建筑艺术长廊,五步一典,十步一观,使“小巴黎”的特征愈加凸现,诱人瞩目。

打造特色化城市街道景观,需要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城市优势资源,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pl使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优美舒适、特色突出的景观城市。

2,研究结论

特色街道设计篇(3)

现代化城市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涉及环境心理学、道路美观、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等多门学科知识,其有助于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商业街道的景观风貌。商业街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相关设计原则,结合当前城市道路绿色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设计策略,提高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水平,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现状

1、没有体现人性化

很多城市的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没有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例如,有些商业街用绿地设置隔离带,没有考虑到人们交通出行的方便性,有时很短的路程需要走很长时间;有的商业街没有为幼儿和老人设置专门的休息场所,并且没有考到残疾人的出行需求,绿色景观设计比较单一,没有准确、真正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街道环境。

2、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失衡

各种花卉植物是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其以独特的布置形式和特有的韵、姿、香、色,不仅有助于改善商业街道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有助于强化人们香化、彩化、美化商业街环境的意识[1],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益。但是很多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人员的植物造景意识淡薄,在商业街有限的绿化空间中,设计大量的假山叠石、走廊、亭台等景观,绿色植物景观较小,植物造景设计和布置不合理,没有考虑到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导致商业街的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失衡。商业街道上过多的硬质景观,虽然迎合了一部分人求超越、求新、求快的心态,但是破坏了商业街整体绿色景观效果。

3、花卉、树种选用不当

很多城市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过度追求时尚、新颖,购买一些外地的昂贵花卉和树种,不但增加了很多的绿化费用,而且很多花卉和树种讲究维护管理难度较大。同时,商业街绿色植物设计不重视草木、灌木和乔木的复层植物结构,单位面积的绿化量较少,没有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另外,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平面布局不合理,忽视了草坪和地被植物的分层搭配以及垂直空间的乔灌木配合,没有体现出多样化的绿色景观效果。

二、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原则

1、功能性

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在选择树种时,应重点考虑不同植物调节小气候、净化空间、减弱噪音的功能。商业街两边和道路中心位置绿化带,应结合人们的步行习惯和速度,合理设置绿色景观的距离,体现出商业街立体和平面的美感,为人们一个舒适的道路环境,特别是在十字交叉路口和丁字路口的绿化景观设计,应避免遮挡人们的交通视线[2],确保商业街交通安全。

2、生态性

绿色植物叶面积和植物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成正比,因此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尽量增加绿色植被数量,采用草木、灌木和乔木混交的复层结构,增加绿色植物叶面积,在商业街有限的绿地空间中,获得较高的环境效益。

3、融合性

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突出融合性,结合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等内容,实现艺术、文化和绿色景观设计的融合,处理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三、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策略

1、突出以人为本

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最主要的是为广大市民服务,因此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到人们到商业街来的需求和行为规律,将商业街规划布景和绿色景观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合理设置休息设施和服务设施,由于商业街人们主要是以步行为主,在浏览过程中人们的体力消耗较大,因此可在商业街的合适位置布置专门供老人和小孩休憩的绿色景观区域,设置供人们休息的凉亭、座椅等,充分体现商业街的景观美、自然美和植物美,满足商业街的绿色景观和功能要求,促进城市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

2、合理选择植物

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合理选择植物和花卉,注意不同植物和花卉的色彩、形态,使其和商业街的自然生态环结合起来,乔木应雄伟挺拔、冠大荫浓,树形应整齐,花灌木应无异味、无刺、花期长,例如,种植杜鹃、月季等色叶灌木或花灌木,云杉、珍珠梅、玫瑰、紫薇、丁香等中层乔木,国槐、油松、垂柳、杨树等上层乔木[3]。考虑到商业街道的日照和遮阳要求,在商业街的休息空间区域种植落叶乔木,冬季乔木的树叶脱落,可使人们享受到充足的日照,在夏季乔木高大浓密的树冠可以为人们遮阳避暑,在不同季节为来到商业街的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地域特点,合理布置绿色植物,北方城市商业街尽量多种植暖色调植物,南方城市商业街可布置冷色调植物,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街道环境。

3、协调硬质景观和绿色景观

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考虑街道两旁的建筑群体和各种硬质景观,在原有的建筑空间上合理规划绿色景观设计,形成错落有致的街道空间,利用不同花卉和植物色彩、形态的差异性,精心规划商业街绿色景观布局,突出商业街的娱乐性特点,合理控制绿色景观和硬质景观数量。

4、突出绿色景观设计的文化特点

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突出城市的文化内涵,绿色景观是商业街道的一种立体造型,应展现鲜活的生命力,通过各个层次的绿色群落布置,使商业街常年保持绿色,并且还可在商业街中心位置设计水帘或者喷泉,周围搭配合适的绿色景观,美化商业街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人们在购物之余,可以亲近大自然。另外,城市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突出文化特色,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结构和文化肌理,通过强烈鲜明的文化特色,展现城市风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在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从全局出发,配合独特的雕塑、景观小品等,在街心适当设计一些花坛,增加商业街的绿色景观特色和识别性,融合生活、科技、教育、哲学、艺术、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采用独特、先进、健康的设计理念,创造具有鲜明性格和特征的绿色景观,实现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街越来越繁荣,而商业街的绿色景观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是自然环境和人为设计规划的一种创造和有机结合,是自然生态景观在商业街道的再现和提炼,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一个缩影,是展示城市形象、文化和意境的一个窗口,因此商业街绿色景观设计应难满足现代化城市道路设计的功能性、生态性、融合性等要求,优化绿色景观设计,种植合适的花卉和绿色植物,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健康、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

参考文献:

特色街道设计篇(4)

1 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分类与特征

商业街景观设计是指对街道、建筑立面、各种商业店面、摊位、绿化植物、灯箱招牌、公共设施、公共艺术品、水景等视觉景象进行形式处理和功能优化,使之形成具有良好观赏效果与多种功能作用的街区风景。它由街道地面铺装、建筑立面形态与色彩、各种商业店面形象、固定或移动的摊点形式、绿化方式和植物选种、广告路牌的控制要求、各种公共设施的形象设计、公共艺术品设计、水景观设计以及市政要求与景观环境相配套的管网设计等要素组成。

对于银川市商业街而言,其特征要求其兴建必须根据银川市内的区域经济条件、文通条件、消费状况、人居数量、人文背景、传统习俗、文脉遗址等基本因素,来决定其建设的规模和街区的形式风格。

2 商业步行街区景观设计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2.1 商业步行街区景观设计内容

商业步行街区景观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从整体到细节都必须经历周密深入的思考。使街区景观从形式到观察视角都能充分地体现良好的设计感。商业步行街区景观设计大体分为6个部分:街区整体景观规划设计、步行街区道路及空地环境平面景观设计、店面形象及建筑立面部分改造设计、商业街环境中公共景观艺术品与造景设计、商业街功能设施的形式设计、街区环境的绿化配景设计等。

2.2 商业步行街区景观设计表现形式

根据我国目前步行商业街景观的现状以及银川市的地域景观特色及回族建筑文化,在景观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几个表现形式:从“线性设计”到“整体设计”、从“灰色设计”到“绿色设计”、从“建筑设计”到“文化设计”。

2.2.1 从“线性设计”到“整体设计”。商业街作为城市道路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城市线性空间的组成部分,其虽然是一条街道,但在建设时不仅仅要考虑街道本身,还要考虑到街道周围的道路和环境。实践证明,单纯的线性街道空间的吸引力相比于丰富的纵横结合的街道空间是很低的。街道上的空间毕竟有限,除了要满足正常的人们通行外,还要布置各种街道设施、休息设施,这就使原本紧张的空间变得更为紧张,种种情况迫使我们要考虑步行商业街以外的与其相连的横向街道空间,这样就扩大了原本单一的线性空间,而是形成了一个网络状的街道空间。

2.2.2 从“灰色设计”到“绿色设计”。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保护生态,要从以往的“灰色设计”逐步向“绿色设计”转变。现代科技的发达与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城市景观建设的速度,但也给城市景观留下了许多遗憾,大量的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的运用,使人们离自然环境越来越远。所以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运用银川市的地域景观自然要素(植物、水体)来弥补、缓和由高楼大厦带给人们的压抑感。要实现真正的绿色设计除了增加绿化外,在景观设施材料的要求上,也要求是绿色环保的,垃圾箱也应是分类回收的,照明应是节能的。

2.2.3从“建筑设计”到“文化设计”。银川市独特的回族建筑文化,是其商业街设计依托的精神支柱。所以,在银川市商业街景观设计艺术表现形式上,要充分的完成从普通的建筑设计到回族文化设计的转变。例如,将伊斯兰的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手法相融汇,通常采用白、蓝、绿等冷色调,在重点装饰的建筑商以彩画和金色花卉等图案。在商业街布局的完整性上,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其建筑以一定的中轴线排列,具有完整的空间序列性。其间每一院都有独特的功能和艺术特色,又井然有序,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3 结语

总之,景观设计是城市开发建设、环境保护等系列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思想、新方法。对于银川市商业街景观设计,我们要注重对其前期的综合分析工作,注重构思过程中的反复推理阶段,找出可行性方法。同时,在实际的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尊重和合理利用银川市地域景观特色及回族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更科学的运用技术与艺术手法,使得建筑同景观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特色街道设计篇(5)

1 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的基本概况

武汉中央文化区位于武汉市核心地段,武昌区东湖和沙湖之间,地理位置相当于武汉市的几何中心。项目规划面积1.8km2,总建筑面积340万m2,是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倾力打造的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2011年9月30日,楚河汉街开业,项目总建筑面积21万m2,从开工到开业仅用8个月时间,建设速度创造业内纪录。

2 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的设计特色

2.1建筑特色

商业街的特色首先取决于街道及建筑特色,汉街采用了民国建筑风格,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乌漆大门、铜制门环、石库门头、青砖小道、老旧的木漆窗户,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同时,汉街将具有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在民国风格建筑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3]。

2.2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汉街设有5个以湖北地方历史名人命名的大型广场,分别为“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俞伯牙、钟子期),“医圣广场”(李时珍),“太极广场”(张三丰),每个广场按照广场主题布置一处整石雕刻的名人雕塑。汉街的小吃餐饮方面还是穿插了武汉热干面等地方特色小吃,景观的布置以及地面的铺设都很好的体现了地方的文化特色。

2.3景观设计特色

“楚河”贯穿武汉中央文化区东西,是文化区的灵魂。楚河全长2.2km,连通东湖和沙湖,滨河景观绿化带设计颇具特色,驳岸的处理古朴自然,整体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交响互应,很好的体现了主题。夜景的灯光设计极具绚烂,很好的照亮了楚河的景观带和和汉街的建筑群,成为城市夜景旅游胜地。

2.4公共设施设计特色

公共设施是一个商业街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街的小品设计极具历史文化品味,每一段主题广场的小品设计例如路灯,路边指示牌都很好的呼应了每个广场的主题思想,垃圾桶及其座椅的设计也同样融入了每个主题广场的文化氛围。

3 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步行街设计过于狭长和狭窄

传统商业步行街的适宜长度是600~1000m,汉街总长1500m,过于狭长的街道会令步行者身心俱疲。专家认为,步行商业街的宽度以20m左右为宜。[1]汉街的宽度设计过于狭窄,总宽度只有7~8m,而两边的建筑设计过于密集,很容易令游客在步行中产生压抑的感觉。另外,过于狭窄的街道难以保证充足的日照条件。

3.2商业定位模糊,缺乏特色

商业街定位是一个商业街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商业类型的定位要以突出传统商业街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前提。汉街集合200多个国内外一流商家及其品牌,内容包括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但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专业化, 令人感觉只是一个品牌及中外知名商家的大杂烩,没有自己专注的特色。

3.3街道绿化景观设计过于单一、平淡

汉街的绿化植物种类少而且单一,很多大的乔木选择比较牵强,而且不容易存活,街道两边的景观设计平淡而没有特点,无法很好的烘托气氛,体现主题。

3.4建筑设计不够体现主题文化

汉街的建筑设计整体和谐,但是很难体现主题“楚河汉街”这个中国历史文化意念很强的主题,整条街道几乎看不到中国古典建筑的影子。汉街中分布有最具特色的5座名人广场几乎都是中国历史人物,民国风格的建筑毕竟不能代表闻名于世的中国古典建筑,很多人并不了解民国建筑,并且整个汉街穿插了过多欧式风格的建筑,使我们这个太具历史地方风味的步行街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4 完善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规划设计的一些相关建议

4.1 进一步完善景观绿化设计

汉街两侧的绿化应该加强,特别是休息区的绿化作为重点,利用植物的暗示作用引导空间,帮助人们建立起行进中的目标,力图使步行者在行走过程中不产生压抑的感觉。楚河沿岸两边的景观设计应该增加其丰富性和层次性,提高植物生态效果,切实保证其夏季遮荫冬季透光,考虑在冬季主导风向一侧布置常青树挡风,在向阳一侧布置落叶乔灌木,并和休憩设施综合布置。改善楚河水质,恢复临水区应有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能够把水这一天然资源结合到游览活动中来[2]。

4.2注重商业策划与市场定位

圈定目标顾客,重点分析人口因素,明确目标顾客的年龄构成、职业构成、受教育程度和消费特色,从而对商业街的销售方式和商业特色有一个大致的分析。商业类型的定位要以突出商业街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前提,要有一定数量的反映当地风俗习惯的特色经营,比如突出荆楚地区的一些特色餐饮和商业品牌。

特色街道设计篇(6)

前言:街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受历史背景、人们行为习惯等影响,在长期的积淀中逐渐形成生活场景、空间序列、形态肌理、功能关联等内在秩序,人们对这一空间进行感知的时候会形成敏感的视觉秩序,但由于建筑平面布局的丰富多样,使街道的空间形态的尺度、空间闭合、空间划分等受到破坏,街道的视觉秩序也因此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研究力度,提高街道的视觉秩序。

1建筑平面布局形态与街道人文特色

1.1延续城市肌理

材料表面的细微的结构就是肌理,肌理的色彩和变化会赋予空间一种物质知觉。城市的肌理的构成通常是包含城市的建筑等实体的结构组织、方位、格局、大小。例如北京的城市肌理,从微观尺度、宏观尺度来看,可以发现城市具有一定的规律,从而形成古城城市特有的肌理和格局,但是当代的街道设计,则淡化和毁灭了古城原有的城市特征。因此,在进行街道建筑平面设计时,应当在保证原有的城市肌理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对建筑物临街处的组合方式、面宽、体量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如在更新改造中华门东地区时,保持了城市原有的肌理,采用量体裁衣的方式,保证建筑体量上不被破坏,使当地的文化得以延续[1]。

1.2保持地域特色

在进行街道建筑空间的设计时,设计来源的重要源泉之一就是城市代表性的特征符号,加强对延续地域文化的重视,有利于在街道平面设计时创造出更加鲜明的街道形象。例如在设计昌都昌庆街时,以当地传统民居柱网为建筑柱网的基本参考模型,同时保留当地传统民居的柱廊、三合院、天井等建筑特色进行平面空间设计,另外采用曼陀罗的平面形状,以几个重要的生活广场为中心节点进行街道建筑空间设计,然后根据广场的形状对建筑平面形状进行削切处理,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街道空间。

2建筑平面布局形态与街道视觉美学规律

2.1节点空间

在面对一条长度相对较长的街道时,如果在设计中没有进行适当的节点划分,就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乏味。街道空间如果缺乏明晰的层次,就会使街道变得平淡。利用建筑平面布局等要素,对街道空间进行恰当的尺度划分,可以增加街道的趣味性。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亲切的城市空间布局中,街道的宽度通常小于24.38米,文雅的空间布局中,街道宽度通常小于137米。因此,相关学者提出,可以在街道每隔30米处设置一个节点,构建成一个新的节点空间,有利于序列创造街道空间。另外设计节点空间还可以根据街道地势地貌变化、街道转折处和交叉处、绿化广场、标志性建筑、历史性建筑等特点。例如根据标志性建筑物设计节点空间,节点之外的建筑平面设计采用整齐的布局方式,节点处的建筑平面布局可以在平面形态、体量、距离、方向、组合方式等方面突出设计彼此间的差异性,形成强烈的主要空间、次要空间,塑造出具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的整体形象[2]。

2.2空间层次

在街道空间层次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主从法进行明晰,主要是突出视觉的中心和街道的重点,将街道次要要素进行弱化。可以利用形态变异的基本原理,在进行建筑平面布局时利用对比街道动与静、规则与特异、繁杂与简洁、大与小的方式,或者通过位置、方位、构图、轴线等明晰空间的主次。例如在严整的街道建筑空间构图中,在轴线中心位置上的建筑和中轴线位置上的建筑,使整个建筑布局中的最重要的建筑。而在不对称的街道建筑空间中,中心位置是最为重要的。如圣马可广场上的钟塔[3]。

3建筑平面布局形态与街道自然特征

3.1地形特征

在平坦的街道中,通常以交通性来进行构建街道视觉秩序,重视顺应街道的实际走向,同时削减街道的单调性,在视觉感知能够连续的基础上,对建筑和街道进行有节律的组合。在街道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就会增大可见范围,与街道相组合的建筑艺术的构图也不存在视野限制的问题。当街道两侧的地形存在高差时,就会增加街道两侧建筑的景深层次,从而增加视觉在平坦处的停留视点,因此在建筑设计时要注意建筑间的层次关系,突出地形的特征,根据地形形态的风格进行协调的设计,达到丰富街道景观、强调街道地形特征的目的。例如某山地海滨城市,利用街道的自然地形,设计出垂直等高线的道路,从而形成特色的街道建筑空间。

3.2自然要素

街道的自然要素主要包括植被要素、自然水体要素。植被要素和自然水体要素中的味、影、色、光、形等是城市进行街道建设和建筑设计时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在街道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精心设计、审慎利用,为街道设计增光添彩。当面对点状自然要素时,应当将其设计为视觉秩序中的焦点,根据使用需要和地形特征可将建筑平面设计成众星捧月形或原地退让,以此来节省出更多的节点空间,使街道和建筑平面形成独特的标志性场所。当面对线状自然要素时,可以根据建筑平面之间的排列特征,设计出相应的街道特征空间,建设人们休闲的场所。例如香港某街道,该街道总长达370米,在进行设计建筑时使用形式和材料比较的单一,建筑平面整洁,凸显出街道中心成排的老榕树,从而形成街道休闲、散步的特色[4]。

结论:综上所述,街道视建筑空间觉秩序在构建的过程中,有效的结合建筑要素、非建筑要素、人们生活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有利于建造生动的城市环境。同时加大对建筑平面布局形态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完善的设计,有效利用环境因素,不断创造出更加和谐优美的街道建筑空间,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岑. 城市外部空间构形手法对建筑复合空间设计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3.

特色街道设计篇(7)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们对景观环境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目前许多城市已经转入城市环境整治的阶段,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纷纷开展了“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活动。街道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反映一个城市风貌"特色的最直接表现。它是城市形象的载体,是人们介绍城市不可或缺的因素。

街道景观的概念

与其他景观相比,街道景观相对更具有广泛的使用性,它是人们生活需求与美学需求综合的产物。究其组成元素来看,可分为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两个方面。动态景观主要是指使得街道动起来的人和车辆,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街道具有活力;静态景观主要是指街道两旁的建筑、小品、绿化、环境设施等,由于它们的加入才使得街道景观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提供更好的美学享受等。

街道景观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同时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这些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城市中的人们带给街道,街道所承载的文化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城市中的人们,这些城市中大大小小的街道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呈现出自然、自由、看似随意却又与城市紧密相关的文脉。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特性

城市街道需要满足大众的生活必须性以及对美学的享受,落实到街道的景观设计中,就应该从它的特性出发。综合来看,街道的特性主要包括城市肌理性、视觉传播性、连续性、文化性等方面。

基于城市肌理的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的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体制制度、自身局限、历史环境等,这就导致了街道线性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模式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空间,而这种空间就直接反映城市的肌理,是城市生活的真实再现,设计者可以通过对城市肌理的研究,分析城市街道成因,预测街道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指导新的街道景观项目。

城市街道景观的视觉传播性

街道上的住户和行人作为街道景观的主要受用者,他们的视觉和使用感受才应该是街道景观设计的标准。但现在一些城市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仅仅依赖自身的设计经验或者哲学美学理论,就捏造出架空于城市本身的街道设计,出现了一些模式化的设计手法,割裂了城市自身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这在强调城市个性化发展的浪潮中是极不可取的。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应该站在居民角度去处理街道上人与人之间、环境与人的关系,要着眼于解决街道景观是否能够与使用者达成沟通,并达到传递正确合理信息的效果。

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性、连续性

街道风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化,是不同历史阶段街道形态的叠加,街道景观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是城市线性空间的基本构成,但连续性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个矛盾的因素,比如一栋建筑设计非常出色,但不能代表整条街道景观具有特色;但是若一栋建筑设计得不好,与周围建筑格格不入,那么它就会破坏整条街道景观,这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影响着整个街道的发展。因此,城市街道景观应该是以整个城市文化背景、城市环境、建设情况为基底的统筹性设计。从景观的设计层面上看,街道景观可以分为节点、界面和细部设施3类。节点是街道景观高潮所在,是形成好的街道景观的关键因素;连续而明确的界面则是形成好的街道景观的重要前提;细部设施是提高街道景观质量的媒介,同时也使街道空间充满活力。通过这种点、面、细部的处理,可以让街道更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在沿街建筑立面的改造中,应利用沿街建筑立面上的细部、墙面本身等进行有效合理地装饰设计、色彩规划和文化元素运用,并在城市街道的整体风貌特色的把握考虑下进行。

城市街道景观反映城市文化性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色,实质上就是“城”的文化和“市”的文化。“城”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反映到街道上主要是指对建筑和道路系统的整体规划,它是城市的格局和肌理;“市”的文化则为非物质文化,强调的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行为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在街道景观中的体现就是物质实体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人们可以通过对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形成对城市的印象,从而对城市的文化有所理解。

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方法

根据城市街道所处的位置、使用功能等将街道分为传统地域文化的街道、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现代商业步行街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

传统地域文化街道景观设计

传统文化符号在内容形式上是根据当时的文化特色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产生的,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所以传统地域文化街道景观要注重原有街道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如对于一些老字号要予以保护等。街道设施应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要提取传统文化要素、组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注重街道色彩表现等。起到强化空间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

交通性街道景观设计

交通性街道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道路,它主要是为城市的车辆通行提供通道,是人、车流的高度集中区域,承担着城市交通的功能。通常交通性街道景观的设计主要有沿街的线形设计、建筑形式、街道设施、街道绿化等。沿街的建筑可以结合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得街道的空间、比例感协调。街道并不一定要等宽,可采用局部空间放大的手法,将城市广场、绿地引入街道空间中来,使街道空间丰富多彩,增强街道的形象性。交通性街道的街道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信息显示牌、护栏、标志广告牌(如图所示)等,

图1

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是美化街道的重要载体,在设计时除应避免自身对景观的不利影响外,还应强化它在视觉效果上对快速路的美化与修饰功能,可以通过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并反映到街道设施中,让人们即使在快速路上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情。

图2

此外,一些特殊的交通性街道,如高架桥、立交桥等,它们与地面会存在一

定的高差,这样的高差给交通性街道景观带来了立体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增添攀爬植物,缠绕包裹高架桥的桥体外侧达到绿化效果,或者可以在桥侧固定盆栽,形成立体的绿色景观。

生活性街道景观设计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街道中最普遍,也是最多的一种街道类型。生活性街道景观设计要抓住其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特点,强调它的场所感和邻里感,如在街道景观的空间形式设计中融入满足人们日常购物、生活的超市和菜市场等居民需求的服务性区域,并根据街道功能特点,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利用植物或者街道小品、座椅等来组织丰富空间,给居住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场所。由于生活性街道中行人的数量比行车多,在绿化设计中应注重行道树的选择,便于人们在夏季遮阴,冬季可以得到足够的日照,同时可以采用花坛、花池的种植方式为街区增添景色。

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现代商业步行街主要是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将其从商业集聚区域中划定部分为步行区域,给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购物环境。商业步行街道景观设计必须满足商业空间的要求,如在商业街中举办活动、表演需要的空间等。便利的到达方式是集聚人气的主要来源,诸如停车场、自行车停车位、道路指示牌、电话亭、自动提款机、垃圾桶、导游图、座凳等便民设施的配套完善是保证街道品质的基础,同时从街道应急考虑,在通道宽度、地面铺装强度上都要考虑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的进出方便等。

滨水区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泛指毗邻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区域的土地。在设计时应强调它的空间秩序性和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包容性,可以在临水区域间隔设置亲水平台,让人们近距离与自然接触,还可以在滨水区域沿水种植行道树,修建自行车道,形成供人休闲的慢行通道。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街道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城市街道逐渐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工作必然是我们应当考虑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特色街道设计篇(8)

街道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在城市景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城市街道除了其所具有的运输、行走等实用价值以外,还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烘托城市建筑以及打造城市印象上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园林设计理念,将城市建设和园林设计相结合,以期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城市街道作为这项建设和打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1.景观的概念

所谓景观,实际上泛指的是某一地区或地表的自然景色。比如我们熟知的城市景观,其指的便是城市的整体景色,包括自然景色和人造景色。而城市街道景观所涵盖的内容则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景色,以及人为制造和装饰的景色。

园林是西晋沿用下来的名词,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是文科和理科的贯穿,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交融。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2.城市街道的景观功能

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街道也是其设计中的一项内容。即是说吗,城市街道也可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也同样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设计。下面对城市街道所具有的景观功能作详细介绍。

2.1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

街道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只是地域的连接者,还是一个为人们提供公共生活和公共活动的舞台。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整体框架,它承担着城市交通运输、观光、交往的重要职责。对外来游客而言,街道景观是其了解城市文化、感受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

2.2街道格局可体现城市的特色

纵观国内城市,几乎每个城市的街道格局都独具特色,很难找出一模一样的城市街道格局。这是由于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形成的时间不同而导致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与城市用地面积也得到了相应的正增长。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市在原有基础上实施了城市扩建策略,将临近的老城或乡镇纳入到城市的规划建设范围中,扩大城市的版图;有的城市则选择脱离老城,在附近另开辟新城;也有的城市会选择新旧结合方式,将老城和旧城市结合起来,在两者之上谋求发展。

但概括而言,不论城市的发展形式如何,其城市街道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一种记载,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或者说反映了一段历史,记载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正是因为街道格局所具有的这一特性,所以当人们在经过城市街道,经过特殊地点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联想到这个城市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从这一点来看,城市街道其实是城市发展和历史活动的见证者和记载者,它蕴涵,并积淀了城市的文化。而反过来,城市形成和发展形态取决于,城市某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具有代表性历史事件而形成的街道格局,同时也形成了城市在空间布局上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2.3城市街道代表城市的形象

人们对街道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立交桥等等。这一系列事物共同作用形成了街道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种事物质量的低下,都影响整个街道的形象,而街道的形象又影响城市的形象。街道景观质量的优劣对人们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响。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街道景观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外地的旅游者和办公者来说,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大部分时间在街道上度过,因此街道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

3.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动物和微生物无不藉山林和水泽等生长和繁育。山林包括了水、空气、土壤等主要的生态因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 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 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条件。

4.城市街道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街道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街道形式的选择要根据街道环境特色决定的。例如两侧建筑景观比较有特色,要表现建筑那么就选择比较低矮的植物。街道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隔离带的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到大、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的结合,使街道景观呈现层次化。

5.结束语

目前,城市街道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街道的景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本文对城市街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城市街道不仅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是体现城市形象和特色的窗口,还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发展的记载和见证者。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城市街道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和景观功能作全方位的考虑,尽量拓宽对城市街道的研究,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中国园林,2002,4:13-16.

[2]徐文辉等.杭州市城市街道绿化的研究.中国园林,2002,3:23-25.

特色街道设计篇(9)

关键词:街道;景观;设计

Key word: streets;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025-01

1概念探讨

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的所有景色。景观原于英语“Landscape”。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2街道景观功能

2.1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

2.2 城市街道格局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城市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在城市中由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格局,也就确定了该城市的发展形态,由此形成了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从而在市民中形成相应的文化特色,可以说城市街道格局反映了城市的特色。

2.3 城市街道代表城市的形象人们对街道的感知不仅涉及铺装本身,还包括两侧的建筑、绿化、配套设施等。这些共同作用形成了街道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种事物质量的低下,都影响整个街道的形象,而街道的形象又影响城市的形象。

2.4 城市街道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一般人很少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史这些专业角度来认识。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观、街道上的尺度,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看热闹的市民……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3我国城市街道景观现状

3.1 功能设施不健全在我国有许多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环境现状,仅仅考虑道路交通的基本要求,忽视街道各种设施的建设,如交通标志,街道照明,以及其他供人使用的各种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3.2 环境质量差我国街道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环境质量问题;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没有特色;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的精心的设计。街道配套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

4我国街道的共性

4.1街道共性同环境存在的问题我国街道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环境质量问题。

4.2 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作用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城市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的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因此,街道景观需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3 整体性原则城市街道格局的设计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为突出城市的个。

4.4 可持续性原则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也不断在恶化,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强调满足人的需要,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一层是关注影响发展的因素。

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街道环境设计中也要遵循这一点,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调整、运用和恢复。

5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5.1 街道形式的考虑对于交通性街道,我们要以直线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植物景观的配合,给人以空间感受。也为行驶的车辆提供刺激服务。

步行街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在设计时要注意功能的需要及景观环境的点缀,如雕塑小品,水景、绿植的合理布置,及配套设施的合理安排等。这些都会增加步行街整体环境。

5.2 配套设施设计风格统一,所用材质协调,色彩和谐,造型上要具有变化。这些要素的组合既要满足功能需要,又要能达到现代都市人的审美观点。

5.3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的。街道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街道形式的选择要根据街道环境特色决定。街道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隔离带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高低错落,使街道景观呈现层次化。同时也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大力推广本地自然条件适宜的树种。

另外,在选取行道树时,不要为了美观而忘了行道树的遮阴功能,例如广州的滨江路就一味的追求美观忽视了行道树的功能。

特色街道设计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81-01

一、街道节点中的环境小品的设计

城市街道景观空间构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是环境小品,实用性应是街道小品设计的主要目的,在特定的场所,可以将一些观赏性高的、艺术性强的小品,如花坛,雕塑,喷泉之类设置于此,但无论街道小品是以实用性还是观赏性为主,都要以适合人和街道的空间尺度作为其设计思想。不同街道的小品不但要有优美的造型,且要争取设计得有特点,从而使街道的识别性得以加强。

欧美各国十分重视对市镇广场和街道的节点环境小品的设计建造。城市中各色街道景观小品、街具与街道构成了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的环境景观,使城市空间得以丰富,较高的城市品味因此形成。如:注重街道小品的艺术性处理。极尽精美华贵的神化人物、历史名人、神圣动物等艺术雕塑散立在街道两旁,使欧洲文艺复兴后浓厚的人文精神遗风呈现出来;街道两旁如护栏、树围等基础设施,都具有独具匠心,各臻奇妙的设计。注重以色彩突出造景以及宜人的造型。以灰白、淡黄、赭石、青绿等作为城市主色调,其它各类跳跃的色彩掺杂其中,别有情调。在小品设施设计中重视人体工程学特性,使花坛、台阶、水池等与坐椅相结合设计,达到多功能的目的。并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且布置的位置、方式、数量与环境心理学相结合,既有艺术性又有功能性,尤其使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要求得到充分考虑,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欧美国家的街道边沿,会有一些特别设计过的设施,例如一些坐凳高度的矮墙,或者是连接人行道的台阶边沿。

二、街道水景景观的设计

装点街道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水景。它是表现生命动感不可或缺的元素,水景按形态可分为动水与静水,即可分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喷泉,瀑布。湖泊,河道。溪流等。不同的视感可由不同形态之水给人带来。在组织与设计中,若使水景配合特定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在创造特定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又可获得相得益彰的功效。但是,纵观现在大多数的城市,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街道景观水景,诸如喷泉、叠水、瀑布、水池等,缺乏城市特色,在强调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近年来,城市中自然要素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认识到,城市街道景观开始寻求人工与自然山水生态的融合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的因素在水景设计中更加被注重利用,例如水景旱做、生态湿地、生态溪沟等“半自然化”景观设计方法的人性化水景设计开始出现。

三、街道绿地植物造景的设计

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都属于城市街道绿地景观的范畴。景观中各嵌块体通过绿色廊道连接起来,绿色联网的形成可以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引入城市内部,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城市街道景观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将植物配置水平提高,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加强植物群落设计的合理性,提高生态效率,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注意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创造景观效果,使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配合城市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得以形成;同时通过错落种植,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利用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形成景观的韵律美。选用植物品种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使用地方植物,有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乡土特色;通过适当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使本地造景植物与植物景观得到补充,使植物生态群落形成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体系。

四、街道空间及其路面景观的设计

街道空间尺度的设计要依据人的感受进行,使人在其中既不感到闭塞,又不会觉得过于空旷。当人在其中活动时,安全感的产生需要一种围合感和一定的私密度;但过于封闭的空间又会对人产生一种压迫感。所以在街道空间的设计上应强调序列性、模糊性、领域性的重要性,可以把街道两侧的凹凸角处,以及人行街道与车行街道的交汇处空间进行着意塑造,使人流与车流的冲突得到缓和,丰富街道空间层次。

街道路面可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材料制作:沥青类、混凝土类及合成高分子材料、混凝土砌块、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砖材、陶瓷类人工烧制材料。在车流量和人流量均较大的交通性街道上应使用沥青类、混凝土类材料。而色彩鲜明、造型自由的人工烧制砖材、陶瓷材料或观感自然亲切、质感舒适宜人的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则多在步行街、风景园林道路等生活性道路上采用。总之,构筑街道及城市景观的建筑材料应根据其设计标准及空间环境的性质特点进行分析并合理的选用。

特色街道设计篇(11)

一、城市品牌战略与城市特色发展

关于城市品牌和城市品牌战略的概念,国外早在20世纪就已经形成,我国则在2000年以后逐渐引入国外的相关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政与彭健的《城市文化品牌》(2003年) 以及相关的学术论文。

城市品牌战略则是根据城市品牌的建立,规划城市未来的品牌建设方向和发展思路,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的建立主要是在当今城市发展“千城一面”的趋势下,建立城市自身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面貌。由此,可以发现城市品牌战略是城市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特色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城市自身的定位、城市文化内涵、城市视觉识别元素等都是城市实态的具体内容,都是建设城市品牌战略必须考虑的内容。

二、街道家具对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的影响

街道家具又叫公共环境设施、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街道设施等,英文名称street furniture,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等于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 。街道家具主要包括一下几类:①交通系统:公共汽车站等;②信息系统:电话亭、导示牌等;③购物系统:售货亭等;④卫生系统:公共厕所等;⑤游乐系统:游乐设施等;⑥休息系统:公共座椅等;⑦照明系统:路灯、景观灯等;⑧自助系统:自动售货机、自动售票机等。

街道家具是城市中直接跟人接触的物品,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重要终端,也是城市功能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街道家具又是城市视觉识别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街道家具是城市功能完善、人文关怀、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集此三个方面与一身的城市终端,因此,街道家具的优劣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巨大,是从功能、人文和形象方面的综合影响。

街道家具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巨大,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有良好的城市终端——街道家具来体现。但是对于建立城市品牌而言,良好的街道家具还是不够的,良好的城市家具体现的是城市良好的使用功能、人文关怀等,但要想体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特色品牌,还需要有自己特色的街道家具,这样才能在各个层面展示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品牌。其中,随着世界范围类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城市品牌的建立均以每个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地域特点为基础,从而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品牌,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的奈良等。由此,街道家具由于其对城市品牌的独特影响,也理应跟着城市品牌走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地域特色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的提升分析

街道家具走有地域特色之路,实际上是指街道家具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从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城市定位等方面汲取灵感,既能使街道家具特色发展,又能增强和丰富城市的特色。如同样是以现代科技和经济为城市定位的纽约和东京,其街道家具的使用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一样而不同,纽约的街道家具如标识牌、座椅等同东京的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风格。这样的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直接明确了各自的城市品牌,不会使人感觉到纽约和东京是完全一样的城市。

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的提升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特色街道家具体现城市个性

一件街道家具是城市中点睛之笔,一件普通的街道家具可能能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的需要,如普通的一个路灯、一张户外座椅等,但是如果一个路灯、一张座椅没有任何倾向性和特点,这样的路灯只能是满足城市照明的基本需求、座椅只能满足休息的基本需求,而不能展示出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而一个有鲜明特色的街道家具则截然不同。

如北京鸟巢周边的街道家具,不论是照明灯还是景观灯,都是特色鲜明,以鸟巢的建筑创意为背景,综合展示出北京奥运会的精神,并以个性鲜明的形象体现出鸟巢的与众不同,成为北京市一张靓丽的名片,从而为北京整体城市品牌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元素。当然,如果在鸟巢周边设置一般的路灯、景观灯一定能满足鸟巢照明的需求,但是这样的街道家具就没有任何特色,不但不能突出城市个性,反而会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破坏城市品牌战略。

因此,特色街道家具的设置,有利于体现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展现出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发展理念。

2.特色街道家具提升城市特色视觉形象(城市VI)

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提升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提升城市有特色的视觉形象,对应于城市品牌的概念,本文认为就是提升城市VI,也就是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当然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不仅仅包含街道家具,但是街道家具由于其包含类别的广泛性,对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已经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上述的鸟巢周边的街道家具就能说明这一问题。

同样,如果街道家具的设置是一般性的、随意的,那么就不会产生有特点的城市VI,反而会扰乱城市整体的视觉形象,破坏城市VI的系统性。一般意义上的视觉识别系统中主要表现元素就是标准色和特形图案,这二个设计元素只能在特色街道家具中体现,一般通用的街道家具在用色上、造型处理上考虑的是各个城市的通用性,不可能产生独特的视觉形象。而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由于植根于每个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脉络,自然能产生与众不同的造型元素和色彩,因而能提升城市的特色视觉形象。

图2所示的是开封市街道家具的设计方案,由于开封市是我国“七朝古都”,历史文化特色明显,方案集中体现了中式元素的造型特色,用色上使用了能体现古都的古木色与青砖色,用色古朴、造型典雅大方。这一方案在造型和色彩上均植根于开封市的地域特点,体现的是中原古都的文化,所以在造型上端庄、规矩、大气、硬朗,用色上古朴。暗合了视觉识别系统的造型特色,从而能丰富和提升开封市的整体城市视觉形象。试想一下,在中国当下的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售货亭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售货亭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只有符合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城市定位的街道家具才能真正的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而这一点正是地域特色街道家具能做到的。

3.特色街道家具凸显城市特色内涵(城市MI)

街道家具在城市个性、城市形象方面的重要价值,仅是其对城市品牌外在的表达,同时街道家具在表达城市内涵层面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内涵是一个城市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是同人类的精神文明相挂钩的,因此,对一个城市的品牌建立意义重大,在本次研究中认为这就是城市理念(MI)的核心部分。

城市内涵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一切城市中能表达深层次理念的物质都能从不同侧面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但是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其实就只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物件。“说到经典的公共汽车,应道首推伦敦的红色双层公共汽车。它几十年不变,并且和红色电话亭、黑色出租车已经大本钟一样已成为英国的象征之一。” 作为英国伦敦城市品牌及其内涵的象征,最具代表性的只有这几件物品,因为红色双层公共汽车、红色电话亭、大本钟等代表的是英国人的城市记忆,别的国家、城市所没有的,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的。在这几件物件中,可以发现,红色电话亭、大本钟等其实都是街道家具。街道家具同人的接触最频繁,形成的城市记忆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图3所示的是波兰克拉科夫市(Krakow)在“第三帝国”时期建造的协和广场,由于地处昔日犹太人街区的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名为“犹太英雄广场”。广场上的街道家具——椅子设计的灵感就是来自于犹太人的历史记忆。在第三帝国时期的一张旧照片上一个小女孩在广场上拿着一把下方藏有包裹的椅子,在当时犹太人总是带着他们最珍贵的财物离开。 作为椅子的街道家具,现在人们时常在广场上休息,坐在这些椅子上面,除去休息的最基本功能之外,这些椅子带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的记忆、民族的记忆,以至于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表达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内涵。

试想一下,只有这样的座椅才能凸显城市的内涵,这是其他造型、种类的座椅所无法取代的,因为这样的座椅是独特的、有地域特色的。同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北京大学俞孔坚先生为秦皇岛市设计的“红飘带”座椅凸显了中国的民族特色、荷兰人设计的“城市狗奇遇记”系列街道家具凸显了荷兰人保护动物的城市理念等。这些街道家具由于其特有的地域特色,凸显了城市的内涵,强化了城市的品牌。

四、结语:地域特色街道家具推动城市品牌战略

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在城市个性、城市特色形象、城市特色内涵等不同的层面推动着城市品牌的形成,提升与强化城市品牌,因此,在城市品牌战略下应积极提倡街道家具的地域特色发展。城市品牌与地域特色街道家具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城市品牌引导街道家具的地域特色发展,地域特色街道家具强化与提升城市品牌的外在与内涵。这一关系值得学界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政,彭健 著 《城市文化品牌》[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2]张小开,尚金凯 《城市品牌战略下的城市景观形象建设》 [J] 商场现代化,2010(4),Vol.607:60-61

[3]薛文凯 著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