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启蒙文学的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6:02

启蒙文学的特征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37-02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中最早关注大众文化的人,也是最早提出“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人,他对大众文化有自己一套独特并且完整的文化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大多从哲学和现实两个维度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梳理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阿多诺“文化工业”思想提出的背景研究

阿多诺集中体现“文化工业”核心思想的著作是《启蒙辩证法》,它写于法西斯主义盛行猖狂的日子里。很多学者对于阿多诺“文化工业”的研究都强调他提出这个概念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纳粹德国的极权主义和战后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脱离这两个典型的语境去研究他的思想是片面的。有的学者对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与纳粹极权主义批判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他们都是异化的产物,实质上并无什么本质的不同。二战期间,为躲避迫害逃亡到美国的阿多诺,“一方面他以饱受心灵创伤的目光打量着美国的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就不可能不反动;另一方面当美国的大众文化成了他流亡生涯中的一个生活内容后,他又不得不时时带着打量大众文化的目光来反观法西斯主义,于是心中的创伤就始终无法愈合。这一切决定了阿多诺不可能对当代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有辩证的看法,也无法预见现代文明的最终走向”。赵勇教授在谈到大众文化与法西斯主义之间的联系时这样说:“在法兰克福人那里,法西斯主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存在下去,它就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法西斯主义的替代形式——极权主义,而大众文化又是孕育、催生极权主义的巨大温床。”

2 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的理论基础——哲学思想的研究

很多学者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社会批判的理论基础——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不同的学者对阿多诺的哲学思想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研究的关键词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对阿多诺辩证法中反同一性研究、启蒙思想研究和自由思想研究。

2.1 学者对阿多诺“反同一性”辩证法的研究

阿多诺强调辩证法的否定性,他的否定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反对同一性。夏莹副教授从阿多诺的辩证法思想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联系出发来研究,指出“阿多诺所发现的这种同一性矛盾显然经过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洗礼,如果没有黑格尔对康德的形式主义所作出的深刻批判,特殊性、个别性,或者说作为认识内容的现实事物本身,在认识(即思维的同一性活动)中是不可能获得其自身的合法性的。这样一种改造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他者存在的合法性。逻辑的普遍性被阿多诺从逻辑之内打破了。这种示范显然具有相当的说服力”。有的学者将阿多诺辩证法思想的否定性与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否定性异同点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他只是在理论哲学领域对否定性的一种彰显,而马克思是在实践哲学领域对否定性的诠释,最后得出结论是,由于“否定的辩证法”还是一种理论哲学,所以它强调的否定终究还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的否定。仰海峰副教授对阿多诺非同一性的新哲学基础的探索——星从结构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并且认为阿多诺将批判理论的逻辑推向了极限,同时也更加揭示出批判理论的内在困境,即在激进的哲学批判背后,缺乏走向现实实践的理论中介。就在较多学者认为阿多诺将马克思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天国到人间”的实践批判理论又转回了天国,只是对现实苍白的斥责时,有的学者就提出事实上,阿多诺的这一转换,背后蕴含的是他对“实践”这一概念的重新审视。“他所提出的‘否定’概念,也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否定,同样是对于一切物化现实的“技术上的实践”的否定。但这一“否定”并非否定一切实践,更不是放弃一切实践,恰恰相反,对于被物化的技术世界(被知性分析和整纳的世界)的否定,是为人类不受外界所决定的内在自由开辟出道路,从而真正的、自由的实践才成为可能”。

2.2 学者对阿多诺启蒙思想的研究

有不少学者针对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一书引入启蒙思想这个中介理论。有的学者论述阿多诺认为“随着社会的演化,科技的发展,理性日益嚣张,以理性为其内在支撑的启蒙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自身的反面——对自然、对人、对人类的统治与压迫。这样,启蒙不但不能承担解救人类的职责,甚至还将人类推向了异化的深渊”。也有的学者指出,“在神话——启蒙——真理的启蒙历史结构中,阿多诺认为启蒙倒退为神话一开始就蕴含在以启蒙为中介的历史结构当中,启蒙与神话在最初的同一并不全是和谐的,而是蕴含着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这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与矛盾,必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辩证地展示出来”。刘森林教授根据对《启蒙辩证法》这一文本分析,提出“国内很多相关论文都把《启蒙辩证法》一书的启蒙观解释为,启蒙已经倒退为神话、欺骗和堕落,而没有注意到,该书作者说这种话本身就是启蒙话语,就意味着启蒙对自己身陷囹圄的清醒认知和提醒。这一说法本身就是启蒙精神和力量的体现”。还有的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分析阿多诺的辩证文化观念,从文化的起源谈起,对于文化和启蒙的发展过程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阐述。

2.3 学者对阿多诺辩证法中自由思想的研究

有的学者将阿多诺的自由思想与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指出“马克思强调要把个人的自由和解放与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统一起来”,而“阿多诺把自由同社会压抑联系起来考虑,把自由视为对压抑的抵制”。有的学者认为,阿多诺之所以批判大众文化却捍卫高雅文化,其真正兴趣不在于文化形式本身,而在于文化作用下的作为解放力量的人的阶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存亡可能,其实争取人类自由才是阿多诺建构文化工业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对文化工业具体内容的研究

3.1 对“文化工业”特征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都提到了“文化工业”是1944年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先使用的概念。阿多诺在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时,“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这两个术语是没有区别的。由于阿多诺没有给“文化工业”下一个具体的定义,所以许多学者在总结他的思想后给出了自己理解的“文化工业”内涵。虽然具体定义各不相同,但实质内容大同小异。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还指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化、欺骗性、操控性和统治性特征。对于这些特征,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赵勇教授认为,“文化工业的商品化特征是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形式,文化商品被抽去了所指(使用价值)而变成了没有实际意义指涉的空洞能指,从而进一步具有了马克思所谓‘幽灵般的’特征”。有的学者就从马克思对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内容具体展开来分析商品为何具有神秘特征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而有的学者从操控性和统治性特征入手,认为“文化工业”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维持其统治现状的软性策略,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其中还对文化无论是艺术还是反艺术形式都与幸福有关进行了探究。有的学者就只指出了商品化、标准化和欺骗性质这三个特征,因为他们认为操控性和统治性特征都是通过欺骗性特征表现出来的,都体现出意识形态的渗入。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工业是一个具有意识形态控制功能的商品化、标准化、技术化的文化工业体系,并且指出文化工业是从技术理性的角度对科学技术作为工具理性进行了批判,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张和平教授还提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呈现出单向度性,并且广告化了,欺骗启蒙正是通过这一广告化,实现对人们的操控。

3.2 对“文化工业”特征产生的原因研究

也有不少学者对“文化工业”这些特征隐藏在背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这个原因就不仅仅是阿多诺“文化工业”产生的原因,更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产生的原因。他们看到了现代启蒙理性已经堕落为工具理性。有的学者将阿多诺强调的文化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人的异化联系起来研究,并提出“我们需要将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批判转换为是一个解放的机制,也就是在启蒙的背景下,以构筑一个理想型的文化形态来深刻揭示出社会本身的非合理性”。有的学者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家们在吸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韦伯的工具合理性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当代的资本主义异化现象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科学技术的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人们已经摆脱了维持生存的劳动异化状况,而变成一种日益遭受现代启蒙理性统治和奴役的异化个体。有的学者还指出,如果说在马克斯?韦伯这里,工具理性还成为了人类进入现代性社会的推手,那么在法兰克福学派这里,工具理性则成为了人类社会异化的根源。

4 对阿多诺思想存在局限性的研究

有的学者对阿多诺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概括成以下四个方面:过分强调技术和技术理性的作用;没有对新的文化生产形式产生的必然性给予必要的肯定;无法解释新的文化现象;存在对大众文化的歧视。赵勇教授认为,“阿多诺在特殊语境下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同时也打上了他本人那种‘上流文化保守主义’的烙印。这样,此种理论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某种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色彩,这也正是它后来遭人质疑、为人诟病的地方。”但也有学者从阿多诺的后期文本分析,认为他的思想还是存在着积极性,并且从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阿多诺大众文化具有历史性特征;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否定、超越的特质;大众文化自身存在着“解毒剂”;大众不易控制并且有选择能动性。有的学者指出,“一般认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主张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大众已被大众文化牢牢控制。然而,自早期《启蒙辩证法》到后期《论闲暇》,阿多诺又在多处论及大众文化转化及大众反抗的可能性。与他对大众文化及大众的悲观判断相比,这是阿多诺悲观文化工业思想中的积极性判断,是穿透社会水泥的希望”。

5 对阿多诺思想现实性意义的研究

学术界对阿多诺文化工业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学者就从这些评价中进行研究。他们中有的认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一贯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哲学思辨与经验研究的二者结合,并指出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局限的超越只能是立足于此二者基础上的对当代文化现实的具体的内在的批判。有的学者认为,“即使在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壮大的今天,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论批判,仍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们提出的许多关于大众文化方面的问题,比如人的物欲享受与意义世界的对立,不但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而且变得越来越严重。如何让大众从大众文化产品中摆脱出来,既享受大众文化产品所带来的精神欢愉,又不当其奴隶受其左右,仍然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并阐明了具体的启示。有的学者认为,“分析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对现代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理论反思,其审视的视角不单纯只是文化领域的,也不单纯是政治经济领域的,而体现为一种复合的视野而从现代文化研究的历史路径来看,这种研究方式的建构,极大程度上开拓了我们对于现代文化以及社会的理解”。

从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来看,对阿多诺思想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可以说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显著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阿多诺“文化工业”思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个领域的研究,文章涉及领域不广、综合性不强;二是以前的研究重在阐释性研究,阐述阿多诺“文化工业”思想,将其思想进行对比的研究较少。它具体表现在: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比较研究不够,以前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对比研究涉及的不全面;“文化工业”发展与各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比较研究不够;阿多诺与他同时代的社会批判思想家的思想所进行的对比研究不多,例如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其他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的比较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姚明今.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历史语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李俊.阿多诺的大众文化理论评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

[3]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23.

[4]夏莹.回到黑格尔:后马克思主义的隐形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1,(6).

[5]王成.马克思与阿多诺辩证思想的比较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仰海峰否定.的辩证法与批判理论的逻辑终结——阿多诺《否定辩证法》解读[J].学习与探索,2010,(2).

[7]李宁.阿多诺的“否定哲学”与批判理论的思辨转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8]陈春敏.否定性批判:阿多诺“文化工业”观[J].重庆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12,(1).

[9]吴亚南.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的神话与启蒙的倒退——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4).

[10]刘森林.启蒙与焦虑:以《启蒙辩证法》为核心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1,(6).

[11]谢永康.文化与启蒙——阿多诺的辩证文化观念[J].求是学刊,2010,(3).

[12]王开智.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中的自由元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7-190.

[14]赵勇.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的文本解读[J].贵州社会科学,2011,(6).

[15]李博.关于“文化工业”本质的再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12,(1).

[16]唐文娟.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再思考[J].文学界,2010,(11).

[17]李讯琪.浅析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J].文学界(理论版),2011,(5).

[18]何海华.浅谈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5).

[19]张和平.单向度是西方文化工业的典型特质——霍克海默、阿多诺“欺骗启蒙”所展现的西方文化工业[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0]贺翠香.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

[21]魏艳芳.阿多诺论大众文化及大众的积极性[J].唯实,2011,(12).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2)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涵是理性主义,理性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知。理性主义认为应当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识。理性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当中,从事工商业的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商品经济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商业活动受到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严重限制的现实状况,使得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自身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被压制的地位;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王权的需要形成了启蒙运动产生的阶级、社会基础。启蒙运动的主导力量是一部分追求理性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启蒙运动主导力量的根本原因是在欧洲逐步异化并偏离基本基督教信仰精神的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由于受到世俗贵族势力的渗透而逐步腐化。因此,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直接促成了启蒙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使得启蒙文学带有思想政治倾向

    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斗争的年代。因此启蒙文学从产生开始就带有十分明显的思想倾向性并同政治理论主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众多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学形式宣传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这给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带来了鲜明的政论性特征。为资本主义制度鸣锣开道,向封建制度本身进行猛烈攻击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的重要时代使命和历史特征。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对文学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促成以思想主张为主流的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出理性精神。在牛顿等人的推动下,对世界的认识本身甚至上升到了对上帝进行思考的深度和高度。这些大胆的思想主张为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一时间,倡导怀疑、思辨的理性精神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流。在文学作品当中,将普通的个人作为直接的描写对象并号召人们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和生活,成为当时的启蒙作家普遍反映出来的思想主张。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使得文学成为政治理论载体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形式在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通过作家本身的思想观点和文字描写显现出鲜明的政论性特征。这一时间内,很多思想家本身就承担起了启蒙作家的功能。卢梭、洛克、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将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形成了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这些政治理论主要通过当时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1.形成以民主思想为主的文学

    卢梭是民主思想的集大成者。卢梭通过文学形式折射了他的这些主张。《忏悔录》《新爱洛绮丝》是他的两篇着名的文学作品。《忏悔录》与以往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该书注重平民的思想品质、感情和性格特点。卢梭在《忏悔录》中以诚恳直率的态度完整地记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内心动态的各个方面。他的另一部作品《社会契约论》,将这些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政治主张集中总结和反映了出来。在政治主张中,他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和社会的形成是个体为满足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所形成的总体。国家中每一个个体的目的是通过集体的存在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基于这样的分析,国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在政治地位上保持平等。没有任何一个公民在国家当中应当具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甚至能够奴役其他人的权利。当国家不能保证自身利益时,个体可以选择离开国家。国家政治权利的形成是公民为实现个人利益将公共权力提交给一些具有决策能力的管理者的过程的结果。由于公民推举政府的初衷是实现个人利益,因此公共权力的持有者具有保障公民利益的职责和义务。

    2.自由平等思想的文学体现

    启蒙运动中的重要思想主张是自由平等思想。这一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在政治思想理论当中英国政治学家洛克旗帜鲜明地主张自由的观点。洛克以基督教神学作为依据,提出“天赋人权”的主张。天赋人权中主要包括的权利有追求个人幸福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洛克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向上帝赎罪,上帝赋予人们自由意志。人应当具有自由的思考能力。洛克的自由思想主要集中于人们思想的自由和政治自由。但自由具有一定限度,不能伤及其他人的自由,危害其他人的利益。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国家应当保障个人利益的观点也包括个人追求合法权利的观点,因此也蕴涵一定的行为的自由主张。在基督教神学的视野下,人类具有原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向上帝赎罪的过程,因此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人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这一神学观点也为平等观念奠定了基础。在理性主义得以广泛传播的背景下,这一观念也逐渐被人们发掘出来。

    3.法治思想和分权制衡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学

    启蒙文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同样身兼文学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是法制和分权制衡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着名的文学作品是《波斯人信札》。在作品当中,他通过小说的形式将自己的法治思想逐渐描述开来。在《论法的精神》当中,孟德斯鸠提出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应当是公正的法律制度。在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当中,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具有相应的规律,上帝在创造世界与规律之后就让世界按照规律进行运转,而人类社会应当具有的规律就是社会的法律,社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才可以正常运转。在基督教神学当中,由于人类本身具有原罪,因此人们在面临一定的特殊环境时就会产生犯罪的可能。政府组成人员同样也有可能违背公共利益而以权谋私,因此应当进行分权制衡以对政府进行约束和监督来保障公民的利益。

    三、启蒙运动对欧美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西方现代文化的独立思考精神

    理性精神强调人们按照自己的思考对事物进行推理以进行对现实事物的认识。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当中,人们应当具有充分怀疑的精神,敢于突破旧有传统进行创新,鼓励人们大胆怀疑。这种思想主张促成了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独立思考精神的产生。西方现代文化中强调的独立见解的思想观念来源于理性精神,并在西方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在西方的教育模式下,人们被鼓励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开拓,勇于怀疑权威,挑战权威,使欧美思想文化层面充满了进行自由交流、大胆创新的氛围。

    (二)西方文学中人本主义的产生

    人本主义是在启蒙思想当中占有重要成分的观念。理性精神本身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推理和认知事物。在人们的认识过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被充分调动和运用。人作为思考主体的价值和尊严应当被广泛认可尊重。在现代欧美文化中,这种产生于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的观念已经广泛推广。现代欧美社会强调的人道主义、人权等观念就是在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倾向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目前,在欧美各国,人道精神已经被广泛认可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死刑的废除、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的广泛建立和发挥作用都是人本主义的重要表现。

    (三)西方文学中个人价值的体现

    由于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建立的重要基础是人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在现代欧美文化中被广泛肯定,独立人格也因此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想中被广泛肯定。个体的独立性是人们进行理性精神指导下的独立思考的重要条件。独立思考的意义和价值需要个体的独立作为实现条件。在社会生活当中,民主的政治环境也为个体实现价值和尊严提供良好的现实保证。

    (四)选举文化的产生

    在欧美社会当中,强调自由平等和民主法治的政治思想氛围是思想文化重要的特征。经过大革命和欧洲的广泛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欧洲现代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民主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所产生的选举文化,已经成为欧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欧洲现代社会当中,人民实现政治诉求的方式已经逐渐多元化并得到充分的拓宽。人们通过具有法律保证的参政渠道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见解,也更加促进了欧美文化中的其他诸如重视法制和契约等特征。

    另外,经过启蒙运动建立起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也为欧美文化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市场经济模式中强调的公平交易和诚信精神广泛存在于欧美文化生活当中。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共道德标准在西方社会当中正占据着越来越主要的位置。但欧美各国由于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程度不同,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差异性。现代欧美文化可以被概括为西欧文化、南欧文化和东欧文化等基本形态。由于启蒙运动长期以英国和法国为核心,因此法国和英国等国具有的理性精神更加明显。南欧文化具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倾向,更加重视家庭的作用,法治精神弱于西欧国家。东欧国家相对其他国家比较缺乏民主精神。

    四、结语

    欧美社会生活的形态深刻地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欧洲现代社会当中已经基本变成现实,启蒙精神的思想内核已经成为西方各国的重要精神特质和内涵,对西方社会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3)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涵是理性主义,理性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知。理性主义认为应当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识。理性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当中,从事工商业的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商品经济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商业活动受到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严重限制的现实状况,使得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自身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被压制的地位;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王权的需要形成了启蒙运动产生的阶级、社会基础。启蒙运动的主导力量是一部分追求理性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启蒙运动主导力量的根本原因是在欧洲逐步异化并偏离基本基督教信仰精神的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由于受到世俗贵族势力的渗透而逐步腐化。因此,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直接促成了启蒙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使得启蒙文学带有思想政治倾向

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斗争的年代。因此启蒙文学从产生开始就带有十分明显的思想倾向性并同政治理论主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众多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学形式宣传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这给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带来了鲜明的政论性特征。为资本主义制度鸣锣开道,向封建制度本身进行猛烈攻击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的重要时代使命和历史特征。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对文学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促成以思想主张为主流的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出理性精神。在牛顿等人的推动下,对世界的认识本身甚至上升到了对上帝进行思考的深度和高度。这些大胆的思想主张为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一时间,倡导怀疑、思辨的理性精神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流。在文学作品当中,将普通的个人作为直接的描写对象并号召人们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和生活,成为当时的启蒙作家普遍反映出来的思想主张。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使得文学成为政治理论载体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形式在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通过作家本身的思想观点和文字描写显现出鲜明的政论性特征。这一时间内,很多思想家本身就承担起了启蒙作家的功能。卢梭、洛克、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将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形成了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这些政治理论主要通过当时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1.形成以民主思想为主的文学

卢梭是民主思想的集大成者。卢梭通过文学形式折射了他的这些主张。《忏悔录》《新爱洛绮丝》是他的两篇着名的文学作品。《忏悔录》与以往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该书注重平民的思想品质、感情和性格特点。卢梭在《忏悔录》中以诚恳直率的态度完整地记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内心动态的各个方面。他的另一部作品《社会契约论》,将这些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政治主张集中总结和反映了出来。在政治主张中,他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和社会的形成是个体为满足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所形成的总体。国家中每一个个体的目的是通过集体的存在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基于这样的分析,国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在政治地位上保持平等。没有任何一个公民在国家当中应当具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甚至能够奴役其他人的权利。当国家不能保证自身利益时,个体可以选择离开国家。国家政治权利的形成是公民为实现个人利益将公共权力提交给一些具有决策能力的管理者的过程的结果。由于公民推举政府的初衷是实现个人利益,因此公共权力的持有者具有保障公民利益的职责和义务。

2.自由平等思想的文学体现

启蒙运动中的重要思想主张是自由平等思想。这一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在政治思想理论当中英国政治学家洛克旗帜鲜明地主张自由的观点。洛克以基督教神学作为依据,提出“天赋人权”的主张。天赋人权中主要包括的权利有追求个人幸福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洛克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向上帝赎罪,上帝赋予人们自由意志。人应当具有自由的思考能力。洛克的自由思想主要集中于人们思想的自由和政治自由。但自由具有一定限度,不能伤及其他人的自由,危害其他人的利益。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国家应当保障个人利益的观点也包括个人追求合法权利的观点,因此也蕴涵一定的行为的自由主张。在基督教神学的视野下,人类具有原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向上帝赎罪的过程,因此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人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这一神学观点也为平等观念奠定了基础。在理性主义得以广泛传播的背景下,这一观念也逐渐被人们发掘出来。

3.法治思想和分权制衡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学

启蒙文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同样身兼文学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是法制和分权制衡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着名的文学作品是《波斯人信札》。在作品当中,他通过小说的形式将自己的法治思想逐渐描述开来。在《论法的精神》当中,孟德斯鸠提出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应当是公正的法律制度。在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当中,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具有相应的规律,上帝在创造世界与规律之后就让世界按照规律进行运转,而人类社会应当具有的规律就是社会的法律,社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才可以正常运转。在基督教神学当中,由于人类本身具有原罪,因此人们在面临一定的特殊环境时就会产生犯罪的可能。政府组成人员同样也有可能违背公共利益而,因此应当进行分权制衡以对政府进行约束和监督来保障公民的利益。

三、启蒙运动对欧美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西方现代文化的独立思考精神

理性精神强调人们按照自己的思考对事物进行推理以进行对现实事物的认识。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当中,人们应当具有充分怀疑的精神,敢于突破旧有传统进行创新,鼓励人们大胆怀疑。这种思想主张促成了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独立思考精神的产生。西方现代文化中强调的独立见解的思想观念来源于理性精神,并在西方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在西方的教育模式下,人们被鼓励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开拓,勇于怀疑权威,挑战权威,使欧美思想 文化层面充满了进行自由交流、大胆创新的氛围。

(二)西方文学中人本主义的产生

人本主义是在启蒙思想当中占有重要成分的观念。理性精神本身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推理和认知事物。在人们的认识过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被充分调动和运用。人作为思考主体的价值和尊严应当被广泛认可尊重。在现代欧美文化中,这种产生于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的观念已经广泛推广。现代欧美社会强调的人道主义、人权等观念就是在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倾向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目前,在欧美各国,人道精神已经被广泛认可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死刑的废除、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的广泛建立和发挥作用都是人本主义的重要表现。

(三)西方文学中个人价值的体现

由于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建立的重要基础是人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在现代欧美文化中被广泛肯定,独立人格也因此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想中被广泛肯定。个体的独立性是人们进行理性精神指导下的独立思考的重要条件。独立思考的意义和价值需要个体的独立作为实现条件。在社会生活当中,民主的政治环境也为个体实现价值和尊严提供良好的现实保证。

(四)选举文化的产生

在欧美社会当中,强调自由平等和民主法治的政治思想氛围是思想文化重要的特征。经过大革命和欧洲的广泛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欧洲现代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民主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所产生的选举文化,已经成为欧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欧洲现代社会当中,人民实现政治诉求的方式已经逐渐多元化并得到充分的拓宽。人们通过具有法律保证的参政渠道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见解,也更加促进了欧美文化中的其他诸如重视法制和契约等特征。

另外,经过启蒙运动建立起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也为欧美文化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市场经济模式中强调的公平交易和诚信精神广泛存在于欧美文化生活当中。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共道德标准在西方社会当中正占据着越来越主要的位置。但欧美各国由于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程度不同,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差异性。现代欧美文化可以被概括为西欧文化、南欧文化和东欧文化等基本形态。由于启蒙运动长期以英国和法国为核心,因此法国和英国等国具有的理性精神更加明显。南欧文化具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倾向,更加重视家庭的作用,法治精神弱于西欧国家。东欧国家相对其他国家比较缺乏民主精神。

四、结语

欧美社会生活的形态深刻地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欧洲现代社会当中已经基本变成现实,启蒙精神的思想内核已经成为西方各国的重要精神特质和内涵,对西方社会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4)

AreflectiononthemoderncritiqueofEnlightenment

Abstract:AlthoughEnlightenmenthadgainedagreatachievement,italsohasbroughtlotsofproblems,henceitconfrontedadestructivecritiqueinthemoderntimes.ThemoderncritiqueofEnlightenmentcanbeinquiredfrommanyaspects,duringwhicharetwomainpoints,firstfromtheEnlightenmentitself,secondfromtheblindnessandoverreachednessinmoderncritique.ThemoderncritiqueofEnlightenmentitselfisacertainkindofenlightenmentessentially。

Keywords:Enlightenment;critique;romanticism;problematicconsciousness

作为“理性的勇气和思想的激进主义”(卡西尔语)之象征,启蒙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毫无疑问,通过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人类的普遍事务和人类永恒幸福的追求,启蒙运动已经作了大量有益的事情:减轻了人类的苦难,避免或者阻止了不公正,揭示了无知;教条得到了反驳,偏见和迷信成功地受到了公众的嘲笑。启蒙时代的人们相信,求助于主义、无知和权威以证明专断行为的合理性是行不通的,那只不过是自私、懒惰、愚昧或我无聊的托辞。事实表明,如果拿这段倍受诘难的启蒙运动的历史来与19世纪更为混乱的理论表征和20世纪伤痕累累的历史记忆相比较的话,我们肯定会意识到启蒙运动的思想更少引人误入歧途。由此看来,“18世纪天才的思想家们的理智力量、诚实、明晰、勇敢和对真理的无私的热爱直到今天还是无人可与之媲美的。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妙、最富有希望的乐章。”[1](P25)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极具天才特性的启蒙运动的确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启蒙运动不仅提高了人类生活在物质方面的舒适水平,而且缓解了人类的饥饿、疾病和恐惧的痛苦。在启蒙的旗帜下,个人的天才力量和理智无畏的探险共同构筑了一个“英雄化”的时代,这使得我们今天视为进步的许多成果相形之下变得黯然失色。

但是一切合理的现实存在都不是最终的,都必将面对历史的烈焰和事实的考验。曾经是启蒙运动一面大旗和时代精神标志的那个巨大的疑问词Quid(为什么)如今又悬在了后启蒙运动时代的上空,成为人们心灵中一个新的兴奋点(其实这种疑问和惊异乃是人类的基本本性)。后来的浪漫主义、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甚至几乎所有的现代哲学都以“启蒙”的Quid来质疑启蒙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在所有的光荣梦想彻底幻灭后,康德的诚实之思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费马大定理。康德欣喜地看到:“人类走向改善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它现在是已经在望了。”[2](P163)历经沧桑巨变的我们却不禁要问,这位诚实可靠而又严肃认真的哲人是凭借什么来认为“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吗”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除去被人们抨击过的理性乐观主义之外,康德似乎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而对该答案的求证就成了后康德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或者说,证实或证伪这个思想史上的“费马大定理”就成了左派、以及中间派的共同目标。由此福柯才会认为,“现代哲学没能解答而又无法摆脱的这个问题(按指“何为启蒙”)随着此文(按指康德的《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而悄然进入思想史中。”[3](P528)也许启蒙是一个永恒的,即所谓“不能解答而又无法摆脱的”问题。虽然人们没能解决该问题,但该问题却不断地滋养着后世的思想。同样地,康德的启蒙之思终究成了现代问题意识的源泉。

现代学术思想由于缺乏统一的严密的研究纲领,因此在较为零碎的发散性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以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或者不落窠臼、不落俗套为美学境界。加之近现代历史的巨变导致人们心态失衡,怨心浓烈,在激荡的历史境遇中往往以“证伪”的方式来求得思想的发展。对启蒙而言,后世的思想家大多从否定的方面来看待先辈的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必须的,所谓相反者相成,同时也是持不同意见者的正当权利。但无论如何,单向度(one-dimensional)以及过火(overreached)的批判都有陷入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洪流中去的危险。而如果要超越时下对传统的“解构”或“酷评”(套用坊间的世说新语)的混乱和偏激,同时又能挖掘出一些真问题,我们必须小心在意。的确,我们是在泥沼上寻找着前进的道路。

从宏观上说,最近两百年来人们对启蒙运动的批判甚至反叛是以下几种诱因的结果。一是启蒙运动本身的缺陷,如平庸、肤浅等等;二是社会文化主旨的变迁,这是转型中常见的现象棗并非由于启蒙自身的问题而使启蒙“过时”,而是由于时代精神兴趣的变化使然;三是在文化道路上的退化、下降的结果,这在孔子、赫西俄德(Hesiod)等的“退化历史观”看来,文化是“一代不如一代”的一种沉淀,也就是说,后世在精神承受能力和思想品格上已不具备同前辈对话的资格而导致对古典的传统思想的陌生、不以为然甚至“怨恨”(如马克斯暽崂账担凰氖巧缁崂方痰脑帜训贾氯嗣撬枷肷系钠睿嗣呛苋菀自谕期迷鹑蔚南肮咝裕ㄈ酥G椋浚┑淖龇ㄖ邪汛饲暗奈幕弊髋诨液吞嫠拦恚饩褪窍执说亩槁洹⒈拔⒂肟杀伞4送猓侵侄云裘捎止秩刃囊灾掠行┎〖甭彝兑降幕耪啪俅胗朊つ抗橐颍涫等匀皇窍嗤枷敫吹慕峁?/P>

我们的思想需要一种“问题意识”。在启蒙批判问题上,我认为启蒙运动自身肯定存在许多“毛病”,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它的毛病,如急躁冒进与通俗肤浅等,才构成了它的伟大。同时我们不能对这些后世才能清理出来的“毛病”作目的论和情绪化的处理。当然,我们也不必为贤者讳,启蒙运动之中必定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从外在形式上说,各种各样的思潮大量涌入启蒙运动之中,致使这个新的理论世界太过繁杂,也就必然充满矛盾。其次在新的精神启蒙之中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会使玉石共泥沙而碎、神圣与陈腐同消。启蒙在反对经院哲学的过渡性斗争中激起或产生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幻想”。一方面,启蒙运动自以为是地割裂了历史联系的纽带,幻想自己已经发现了人类的永恒真理,还以自己取得的一些暂时性观念来代替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并以此勾画出未来的蓝图,对此卡西尔虽一再袒护启蒙运动,却也不得不承认:“启蒙时代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对历史距离和历史隔阂缺乏理解,出于天真的过分自信,它拿自己的标准,作为评价历史事件之绝对的、唯一有效的和可行的规范。”[4](P6)而妄自尊大的启蒙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确走得太远了,也就必然产生了对传统的极端态度。高昂的激情变成了野性的冲动,试图解构一切而从头开始便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红火也最不切实际的目标。“在此,启蒙运动的弱点很快随着自身的优点而产生了。和往常一样,启蒙运动从人或万物普遍的永恒性质中吸取它批判现存制度和提出改革现有制度的准则;因此它看不见历史现实的合法性和生命力,并且它相信,在现存制度表现出违反理性的地方就有必要将现存制度变成一块tabularasa(白板),以便根据哲学原则建立完整的社会。”[5](P714)可以说,关于tabularasa的观念是启蒙运动的形而上学幻想中后果最为严重(甚或惨重)的方面,正是它铺平了法国大革命之后与历史实际破裂的道路,而神圣的启蒙演变成血腥的暴力和无边无际的痛苦,盖源出于此。更为深远的效应可能会延伸到19世纪末传统的幻灭和20世纪的灾难性空想,任何试图抛弃传统而另起炉灶的做法,就会遭到相同的厄运。那种以为“重建…”的现代性工程需要首先破旧,并且是在毁灭性的意义上先把传统变成一块tabularasa的先锋行为,在20世纪的尝试中只有血的教训和荒凉的虚无感、幻灭感。在20世纪人类所经受的考验中,我们愈发能明白一个以超出我们承受能力的灾难所换来的简单道理:从幻想到幻灭,原来只有一步之遥,其演变之自然就好比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今天的人们之所以尖锐地反对启蒙的“过失”,大概属于“痛定思痛”的余绪,即任何时候都要提防形上的幻想。不幸的是,这种“痛定思痛”的思仍然带有一种形而上学幻想的成分,人们对启蒙的反思采用了几乎同样的tabularasa观念和妄自尊大的态度。大概形而上学的幻想乃是社会文化转型的根本特征。

从维护者一方的利益来说,法国大革命使启蒙运动的进程走向了终结,仿佛是法国的政治动荡革了启蒙运动的命。但是不可忘了,法国大革命正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我以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许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更不是同一历史进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实际上,它们都是“欧洲精神危机的表达”[6](P178),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法国革命是以现实层面中更为让人触目惊心的铁与血的方式展露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所积累的种种力量,而稍前的启蒙运动是在思想领域内以赤诚和坦荡的气度横扫精神世界的一切“牛鬼蛇神”。达朗贝尔在《哲学原理》中总结到:“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发现和运用,伴随着这些发现而来的那种激情,以及宇宙的景象使我们的观念发生的某种升华,所有这些原因使人们头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亢奋。这种亢奋有如一条河流冲决堤坝,在大自然中朝着四面八方急流勇进,汹涌地扫荡挡住它去路的一切。……人们头脑中的这种普遍亢奋,其产物和余波使人们对某些问题有新的认识,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却投下新的阴影,正像涨潮落潮会在岸边留下一些东西,同时也要冲走一些东西一样。”[4](P2)在这场暴烈的思想洗礼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的成就、宏伟的蓝图、永恒福祗的信念,以及闪烁不定的“黑子”或“暗斑”。现代启蒙批判便是启蒙思想历程中的一个波澜壮阔的“潮起潮落”。

如果把启蒙扩展为一个宽泛的历史命题,那么法国革命亦从属其间。甚至远到21世纪更为冷静客观的反思,以及了结历史恩怨、收拾历史残局、开创转型新局面的整个“现代性工程”都可以“启蒙”名之。而文艺复兴那种诸因素错综交织并使人百感交集的场景再三再四地出现于现代启蒙批判中,实在不足为奇。这种场景在社会文化转型的高潮时期最为清晰:富于创造性,但却步履不稳;情绪激昂,却往往耽于乌托邦式的幻想。正如布克哈特所说:“和极端的堕落一起出现了最崇高的谐和的人类个性和一种艺术的光辉,这种光辉给人类生活罩上了一层光彩,而这种光彩是古代文化或中世纪精神所不能或不愿赐予的。”[7](P446)这种艺术光辉不仅是文艺复兴顶上的光环,同时也是启蒙运动体内所孕育的浪漫主义胚胎棗虽然浪漫主义最后成了启蒙运动的敌人。正是浪漫主义开了现代启蒙批判的先河,而我们在后来的所谓“现代性”启蒙批判中,常常看得到浪漫主义的影子。他们的相同点便是在思想上都领有一种唯美的浪漫气质,虽然没有人这样称呼,但把他们看作浪漫主义者绝不是毫无道理的棗其实只有把他们共同具有的感伤气质视作浪漫主义的核心才是理解他们思想精髓的关键。其实,现代启蒙批判根本上就是一首浪漫的歌谣,丝丝入扣地秉承了老浪漫主义的风骨。

在浪漫主义者看来,启蒙运动只是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精神家园变成了虽然现实存在着的、但却是不能种植粮食的酸碱土。启蒙运动所提倡的人类的幸福只不过是一种实利主义的小商小贩的观点。浪漫主义着重于诗和历史的创生性功用,追求天才和直觉的权利,因此在浪漫主义者看来,启蒙运动所贯彻的精巧细致的思辨、讲究实际的健康常识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没有诗意的理智文明,缺少艺术的熏陶和足以美化精神家园的那种轻灵的生机。从此,在自然科学巨大成就的诱惑下,包括哲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学科被硝制成了科学的标本。在随后的20世纪末全面的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后现代思想家看来,文化走向科学主义及其终结等历史性“大灾变”(catastrophe),最终都要算在启蒙的帐上。

浪漫主义在内容上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即便在启蒙者的内心生活里或许同样地关注那种不受人干扰的艺术享受。因此后来的“狂飙突进运动的年轻人谴责(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冷冰冰的古典主义理性化规则和不自然的趣味。”[8](PP111-112)人们于是在自然世界和理性主义之外设立了另外一个维度的世界,通常把它叫做“文化世界”,也就是思想的、价值观的、信仰的、艺术的、语言的、象征的、神话的、制度的、历史的世界。启蒙运动因为过分的矜骄而不注重历史的传承,历史主义在后来的浪漫主义那里被发掘了出来,作为启蒙运动特征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被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克服了。

在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颠覆过程中,最耐人寻味的便是浪漫主义重新给自文艺复兴以来被启蒙思想打入地狱的“神话”观念以文学性的崇高地位。在浪漫主义者那里,神话不仅成了最高的理智所感兴趣的对象,而且成了敬畏和崇拜的对象。神话被认作是人类文化的主要源泉,因为在他们看来,艺术、历史都起源于神话。所以海涅在谈到德国的浪漫主义时也认为:“它(按指浪漫主义)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9](P5)在海涅对浪漫主义的杰出评论之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浪漫主义这种没有被命名的新“文艺复兴”的历史轮回或回归的趣味。这莫非就是历史的宿命?此间我们是不是更能明了批判者与被批判者、颠覆者与被颠覆者之间的有趣关系呢?

正是在启蒙运动这种“一切都显得简单、协调、一致、合理,一切都合乎理性”的社会观念中,“逐渐地,民众的想象抛弃了现实社会,沉湎于虚构社会。人们对现实状况毫无兴趣,他们想的是将来可能如何,他终于在精神上生活在作家建造起来的那个理想国里了。”[10](P181)所以这种脱离现实的理性主义空想很快就在法国大革命及紧接着的血腥历史中破灭了,从此引发了直至今日的混乱与“黑暗”。因为在浪漫主义中贯穿的正是启蒙的理智信念和道德信念,因此浪漫主义并没有启蒙运动,他们只不过是移动了一下启蒙运动的重心而已。这次移动最终在康德哲学显示出了作用。虽然浪漫主义者的批评没有摧毁启蒙运动,但他们对启蒙运动的诊断却比较准确。浪漫主义对启蒙的这种攻击的情形有如苏格拉底在高贵而庸懒、自以为是却不知黄金时代已然过去、危机就要来临的雅典所发出的沉沉呐喊一样,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激烈攻讦恰好是一种典型的“启蒙”行为。福柯在思想“回归”后的晚年指出,批判就是启蒙,那么,现代启蒙批判亦必就是一种启蒙。

启蒙运动的浅薄是在形式上被受后世垢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有关启蒙运动的各种针锋相对的评论中间,几乎每个流派(哪怕是互相对立的)在这一点上却取得了一致,都认可启蒙运动的肤浅。海涅风趣地论述到启蒙运动的平庸,他说:“最可怜见的平庸作品当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盛行,空洞愚蠢之物象寓言中的青蛙似的,吹得天花乱坠。”[9](P22)当然我们要看到,个中原由大抵在于这种肤浅是必需的,因为要唤起广大人民的觉悟,开启民智、祛除蒙昧,就需要思想为效用的宽广而牺牲深刻,在此之前必须把理性的思想作一些通俗化的处理,结果启蒙运动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庸俗的实利主义和小市民的世故圆滑中去了,因此有人刻薄地认为理性不过是小市民的世故圆滑。黑格尔从一个扬弃了启蒙运动的更高的理性主义角度总结到,启蒙运动沉没到一种没有生气的通俗状态中去了,而“通俗的东西是深刻不了的”。在启蒙思想这种呆板的严格性和学究气之中,人们已经陷入一种踏实却单调与空洞的状态中,而失掉了那种聪明的生动性、活跃性和独创性了。[11](P235)

当然,虽然“浅薄的启蒙运动”这一口号依旧时兴,但却不能不说那是一种偏见。如果深入到启蒙运动的创造性维度中,我们完全能够编织出启蒙运动的另一幅图景,启蒙运动毕竟成就斐然。若以后发的情况和后来的思想来要求前代,则总能在此前的奋斗历程中找到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如果我们对历史的总结老是耽误在这种无聊的游戏中,那么除了证明后继思想的更完善并由此满足论者的虚荣心以外,恐怕了无趣味、一无用处,反而同样会陷入启蒙运动那种曾经倍遭谴责的狂傲之中。如果再由此以为后继者的思想是对“浅薄”的前代思想的一种胜利,并以这种精神胜利法和几近暴发户心态去衡量重大的历史事件,那么它显然就会变成一种新的蒙昧。与其说,启蒙的“浅薄”是一种“善意的愚昧”,[5](PP696-697)倒不如说这种对启蒙的浅薄的理解才是一种真正的善意的愚昧。现代启蒙批判就摆脱不了这种嫌疑。

现代启蒙批判由于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那么它对启蒙的评定就需要我们给它衬上它的时代特征来加以理解,而发现了启蒙批判的浪漫主义特征。早在1820年法国作家诺迪埃(CharlesNodier)认识到:“浪漫主义诗歌萌生于我们的苦恼和绝望,这不是我们的艺术缺陷,而是我们日益进步的社会的种种发展所必然带来的后果。”[12](P5)言辞中透着意味深长的讽刺和无可如何的悲凉,这便由于他把浪漫主义看成了生活在社会危机时代的个人应对危机的一种负面的自卫性反应。浪漫主义自身的双重特性在此决定了它对启蒙运动的态度的两分局面,当然结果都一样,都是总体上都是对启蒙的瓦解。那么现代启蒙批判就更值得仔细审查,而整个现当代思想亦当作如是观。

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现代启蒙批判对启蒙理解的推进性价值。其中,尼采对启蒙的批判就具有特别深刻的学理意义。尼采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掀翻了西方尤其是启蒙运动以来的经典教导,他把苏格拉底以至启蒙运动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哲学视为干瘪的谱系和概念的木乃伊。因此尼采在现代社会文化转型方面就成了一个过渡性的关健人物,他对启蒙运动的颠覆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更是大大地超越了具有小家子气和病态美的浪漫主义棗虽然尼采本人身上的“权力意志”在凡俗的常规模式看来仍不免是一种病态,是一种富有激性和创造力同时也愈加可怕的病态,但尼采对启蒙运动的批判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深度,在此人们已不能靠喋喋不休纠缠于启蒙运动的浅薄来掩饰思想对自我卑微的深刻解剖。随着认识的深入,20世纪的思想家越过了尼采这道世纪之交的门槛。从另这个方面来说,处在尼采所生活的下一个世纪之交的人们面对展现在自己面前的这幅历史长卷,自觉不自觉地把启蒙运动放进了现代思想史的总体性去考察,也就必然更有史学的韵味和后发的优势。

另一方面,现代启蒙批判却无疑大有可垢病之处。德国文学家伯尔(HenrichB?ll)在20世纪60年代这个动荡的岁月里深情地眷顾马克思的丰功伟绩时所抒发的感慨恰好可以用来评价整个现时代人们对传统(包括启蒙)的态度,他说:“一部进步史乃是一部忘恩负义史。后生者只是一味地捞取和享用好处,至于曾为好处所付出的代价连想也没去想。掺和在这种忘恩负义之中的还有愚蠢、无知以及理论家、知识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视。”[13](P60)伯尔以“忘恩负义”来指称那个正好是“后现代主义”崛起的时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我们这个时代亦与之相去不远,伯尔的评论仍然适用。在反启蒙、反传统中究竟有多少属于愚蠢和无知,我在此不敢妄言,但“知识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视”却实在泛滥成灾,可以肯定地说这乃是现代病的病源之所在,也是现代启蒙批判的主要症结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柏林.启蒙的时代[C].孙尚扬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2]康德.重提这个问题: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吗?[A].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福柯.何为启蒙[A].杜小真编选.福柯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4]卡西尔.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5]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9]海涅.论浪漫派[M].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0]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5)

类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相似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在《月光启蒙》的备课过程中,我设想学生会被“月光是如何启蒙作者的”这个问题吸引,但是对“启蒙”的含义可能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启发”,它与“启蒙”的含义相近,因此,我想通过类比来帮助学生认识“启蒙”。在教学中,学生看到“月光启发”的板书后,举手示意书写错误了。这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词:“启发”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帮助我们解决疑难问题,而“启蒙”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帮助我们开启了认识新事物,认识新世界的方法。民间文学对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事物,所以这里用“启蒙”更合适。理解了“启蒙”的含义,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帮助,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用歌谣和童谣来说明不同的内容对自己的不同影响,但对学生而言,区分度并不明显,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歌谣和童谣的不同,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歌谣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包括民歌、民谣。童谣是指在儿童之间流行的歌谣,内容简短。歌谣中渗透着作者的故乡情,而童谣讲述了一些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和小道理。通过类比,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了解得更加清楚了,也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对比

对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对立的学习资料,通过正反分析,突显对立事物的特征的方法。《月光启蒙》一文中,作者提到“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我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体现作者和母亲日子清苦的词语或句子。母亲的衣服是母亲自己动手用一块白布做的褂子,煮饭用的是院中的干草堆,在那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作者的精神生活却是丰富的。表现作者精神生活丰富的内容,包括歌谣、童谣、神话故事、谜语。通过作者清苦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形成的对比,以及作者现在的文学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描述,学生认识到,精神生活的丰富远比物质生活的优越更有价值,更能促进个人的成长。个人的价值不是通过物质条件的攀比来体现的,而是通过精神生活的充实来体现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学习目标,在业余生活中多读有内涵的书,多做有意义的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而对比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三、横比

横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同一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在各个方面的状况和矛盾,然后进行比较的方法。《月光启蒙》中提到的歌谣、童谣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教师可以比较歌谣和童谣的内容,具体分析这些内容对作者的影响。“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这寄托着作者家乡人的期望,也使作者从小树立起奋斗和努力的目标。“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这首童谣反映的是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作者在小时候帮助大人上山割荆草、编箔篮,这些劳动带给了作者很多乐趣。作者家乡特有的生活,加深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认识。歌谣中渗透着作者家乡人的希望,童谣渗透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童年乐趣,内容和形式都各具特色。

四、纵比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6)

一、类比

类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相似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在《月光启蒙》的备课过程中,我设想学生会被“月光是如何启蒙作者的”这个问题吸引,但是对“启蒙”的含义可能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启发”,它与“启蒙”的含义相近,因此,我想通过类比来帮助学生认识“启蒙”。在教学中,学生看到“月光启发”的板书后,举手示意书写错误了。这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词:“启发”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帮助我们解决疑难问题,而“启蒙”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帮助我们开启了认识新事物,认识新世界的方法。民间文学对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事物,所以这里用“启蒙”更合适。理解了“启蒙”的含义,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帮助,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用歌谣和童谣来说明不同的内容对自己的不同影响,但对学生而言,区分度并不明显,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歌谣和童谣的不同,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歌谣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包括民歌、民谣。童谣是指在儿童之间流行的歌谣,内容简短。歌谣中渗透着作者的故乡情,而童谣讲述了一些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和小道理。通过类比,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了解得更加清楚了,也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对比

对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对立的学习资料,通过正反分析,突显对立事物的特征的方法。《月光启蒙》一文中,作者提到“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我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体现作者和母亲日子清苦的词语或句子。母亲的衣服是母亲自己动手用一块白布做的褂子,煮饭用的是院中的干草堆,在那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作者的精神生活却是丰富的。表现作者精神生活丰富的内容,包括歌谣、童谣、神话故事、谜语。通过作者清苦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形成的对比,以及作者现在的文学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描述,学生认识到,精神生活的丰富远比物质生活的优越更有价值,更能促进个人的成长。个人的价值不是通过物质条件的攀比来体现的,而是通过精神生活的充实来体现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学习目标,在业余生活中多读有内涵的书,多做有意义的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而对比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三、横比

横比指的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同一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在各个方面的状况和矛盾,然后进行比较的方法。《月光启蒙》中提到的歌谣、童谣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教师可以比较歌谣和童谣的内容,具体分析这些内容对作者的影响。“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这寄托着作者家乡人的期望,也使作者从小树立起奋斗和努力的目标。“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这首童谣反映的是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作者在小时候帮助大人上山割荆草、编箔篮,这些劳动带给了作者很多乐趣。作者家乡特有的生活,加深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认识。歌谣中渗透着作者家乡人的希望,童谣渗透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童年乐趣,内容和形式都各具特色。

四、纵比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7)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教会和封建的特权,主张人人平等,鼓励人们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历史上很少有别的运动像启蒙运动那样对人的思想和它的行动发生如此深刻的影响。这场运动对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音乐也不例外。启蒙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复杂的运动,并非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持完全一致的观点,但总的来说,这场运动源自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并主要体现为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和世界主义等特征。本文拟就从这几个方面探讨启蒙运动的特征以及对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认为人是万物之本,反对神主宰一切的观念。人是一个自由的生命体,应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对于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人来说,诸如“原罪”这样的观念再也没有立足之地了――这体现了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特征。“‘音乐是一种无罪的奢侈,对于我们的生存确非必要,但它给予听觉巨大的享受和满足’查尔斯•伯尼在1776年出版于伦敦的《音乐通史》第一段中如此声称。”反对一百年之前安德里阿斯•维尔克梅斯特曾说音乐是‘上帝的恩赐,只能用来颂扬上帝’。”[1]也就是说,音乐是应该为人服务的,所以应当悦耳动听,能给人以愉悦感,应该淳朴自然,易于为人所接受。卢梭站在第三世界立场上,他认为,音乐应该表现平民世界的美。他唾弃富人们的奢华,赞扬穷人们高尚而动人的纯朴,他提倡艺术家去描写平民的朴素而真实的生活,去表现平民精神的美。这种音乐要服务于人的观点直接影响了音乐从复调风格向主调风格的转变。既然音乐要表现普通人的情感,要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这就要求音乐作品避免过分的繁杂,要简洁、悦耳。音乐的质朴与平民化正是启蒙思想家们的理想。此外,他还认为好的音乐应该模仿自然,旋律模仿人的语气、语调。宣叙调模仿语言声调,语气更直接,更能连接贯通戏剧情节。格鲁克歌剧改革成果的歌剧《伊菲姬妮在奥里德》和《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在音乐语言上音乐风格上,也力求单纯朴实自然清新。音乐自然朴素、情感表现丰富,与意大利歌剧沉于声色和法国歌剧浮华音乐的堆砌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格鲁克强调音乐应始终为剧情服务,要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做法,以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效果。在音乐题材和内容上,力求表现普遍的现世的情感,充满了启蒙主义的光辉。

二、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对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发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8世纪欧洲和法国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就,它“综合了过去历史上一直是零散地、偶然地出现的成果,并且揭示了它们的必然性和它们的内部联系”,“知识变成了科学,各门科学都接近于完成,即一方面和哲学,另一方面和实践结合了起来”[2](第1卷P656-657)另外,《百科全书》试图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起来,确定一切科学的体系,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了人们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和社会进步的精神。

格鲁克不但进行歌剧创作,同时在创作理论上也下了功夫,他在1767年上演的歌剧《阿尔采斯特》两年后出版的总谱序言里,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歌剧改革原则。在音乐风格上,追求一种符合理性的激情。“力图使音乐为诗歌服务”,认为音乐是手段,歌剧才是目的。虽然格鲁克也创作传统题材,但是创作的时候,他力图体现当代社会对艺术和人的新的理解,即真正的人需要有道德和责任感,艺术则要表现出崇高的理性与伦理的价值。像《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伊菲姬妮在陶里德》,都体现出古典主义时期文化人对严肃主题、英雄主题的殷切渴望;夫妇之爱、青年之恋,或者亲情、友情,都与舍身忘我的牺牲精神相连;高尚的人性最终会战胜一切。

三、启蒙运动的世界主义对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影响

首先,任何一种文化思想都不可能是单独存在于某一个国度,它是某一时期民众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渴求的产物。启蒙运动的传播就体现了世界主义的特征,是一场超越国界的运动。启蒙的运动大约于1680年首先从英国和瑞士等国掀起,随即影响了法国。伏尔泰曾专门到英国考察,他十分赞赏英国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运动,并致力于牛顿和洛克的科学和哲学思想的研究和在法国的传播。后来,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了高峰,并影响了德国等欧洲其他国家,甚至影响了遥远的美洲大陆。我们可以看到,启蒙运动其本身的展开与传播就是世界主义的。当然,这与人们对地球进行的探险航行是有关的,欧洲人通过航海发现了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国、印度、伊斯兰等非基督教的历史文明。人们对地球的视野开阔了,他们超越了国界的束缚,相互借鉴与学习,使启蒙运动呈现出世界主义的特征。不仅是在思想领域,在生活方面也体现出国际化的倾向。德、意、法、英等国的许多王室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匡茨于1752年在柏林撰文指出:“人人都会同意,一种混合二者(德国和意大利)的优良要素的风格必然日益普遍,更受人们喜爱。一种被许多人,而不是只被一国、一省或一个特定民族所接受的音乐风格……”[1](P496-497)。

格鲁克歌剧中,既吸取了意大利威尼斯歌剧学派的乐队写法和咏叹调写法,又引进了法国的芭蕾舞和哑剧,还融和了英国和德国的歌曲、法国的歌谣曲、巴黎的城市小调等。但这一切不是凑在一起,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成为新的古典传统。“它是意大利的,同时又是德国的,既知道歌唱,又懂触动心弦,它从卢梭那些已经很是浪漫的思想中受到启发,同时超越了贝多芬和莫扎特,酝酿着一个与法国古典作曲家的理想完全不同的遥远的未来”。

1773年,格鲁克还应法国歌剧院的邀请,用法语创作了《伊菲姬妮在奥里德》,为适应法国观众口味而修改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和《阿尔采斯特》,两剧在法国上演,深受欢迎。

综上所述,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原则是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进步思想影响之下形成的,它同第三等级的思想家、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卢梭和狄德罗的许多美学观点更是一脉相承。 “质朴、真实、自然,就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三个重大原则”这一美学观点是对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卢梭具有人文关怀单纯、朴实、自然、清新的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这也决定了他的歌剧改革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从整出戏剧的整体出发,强调歌剧主要的是内容本身,即以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强烈的感情为基础,而音乐的使命则是同诗相配合,以加强感情的表现。

格鲁克用自己的歌剧改革实践,展现出一个有理想的艺术家的成功探索。英雄性的崇高题材,简洁直率的表达手段,明晰的主调和声风格,这些新的思想内涵和音乐语言特征,使歌剧这种传统的综合性体裁,在世纪之交引起了听众及作曲家新的关注,传播了启蒙主义的思想,闪烁着启蒙主义的光辉。(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8)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17(2013)06-0022-04

一、课题的背景

(一)基于对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人深省。其实质是“如何掘与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而要培养出杰出人才,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是关键。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操作、尝试、现、创新是将个人带到成功终点的交通工具。”我们需要把幼儿好奇心、探究热情、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培养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最关键的目标。

(二)基于对幼儿园课题深化研究的思考

“十一五”期间,我园依托课题《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从幼儿科学探究环境、内容、途径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教师的角色与定位四个方面进行扎实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科学启蒙教育特色”。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价值取向仍把握不够,理解不透,常常导致幼儿创新意识、探究热情和能力培养的缺失。“十一五”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我们确立“十二五”研究的生长点提供了可能。我们将以幼儿的内在需要和学习特点为依据,立足园本,研究和构建“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策略,践行幼儿园“爱德、求真”之园训,改变传统科学教育中“重知识,轻过程”“重结论,轻素养”的教育观念,创新科学启蒙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三)基于对师幼科学探究素养内涵式提升的考量

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形成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和善于动脑、不断反思的科学作风。初步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求异的思维力、多维的创新力,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品质,使幼儿的智慧得到生,个性得到张扬,生命价值不断被唤醒、显、弘扬、提升。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去结果”式

“去”即除掉,减掉。“结果”即在某一阶段内事物达到最后的状态。

“去结果”式:指的是以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以尊重幼儿本真、关注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过程为首要目标的科学启蒙教育策略和方式。“去结果”式是一种注重过程的科学探究。整个科学活动不在乎幼儿最后做出的结果是什么,而是要看他们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想象、记录、实验、讨论等等;“去结果”式是一种注重品质的科学探究。它注重幼儿求真态度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而不只是知识性的东西;“去结果”式是一种注重开放的科学探究。它是一种多元的科学探究策略,是一种“去权威、去答案、去规则”的科学启蒙教育实践。“去结果”说明有无限可能性和一切皆有可能。它强调去“有形结果”,留“无形结果”(即“探究过程”),这种“探究过程”就是“结果”,就是“价值”。对于幼儿来说,“去结果”式是一种最为重要、最自然、最基本和最有效的科学探究方式。

(二)科学启蒙教育

指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地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操作、游戏等方法与途径,自主寻求答案或信息,自主建构意义与理解,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激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究和现的乐趣,感受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重在教授大量的科学知识。

三、支撑性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过程,新知识也是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图式基础上逐步生成的。”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唯一主体。

(二)布鲁纳的“现学习”理论

“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他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展思维能力。

(三)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理论”

探究学习就是儿童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该理论倡导在观念上注重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强调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表现生动、多样、有趣;在目标上追求现代的务实、多元。

据此,我们认为:幼儿科学教育应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以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出点和归宿,以尊重幼儿本真、关注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过程为首要目标。

四、研究目标

(一)梳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内涵特征,形成较为系统、理性的认识,构建具有园本化的、前瞻性的科学启蒙教育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及应用策略。

(二)提高教师在“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指导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求真、解放、游戏、体验为基本指导策略,以实物感知、多通道参与、游戏探究、交流分享等为主要学习方式,激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愿望,点燃幼儿创新的火花。

(三)更新教师观念,以“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理念为指导,有效促进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的形成,养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素养,丰富园本科学特色内涵。

五、研究内容

子课题1:《科学启蒙教育的现状分析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本园教师组织和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持续的、跟踪的分析研究,探讨影响其成效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子课题2:《“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价值取向和内涵特征的研究》

研究和梳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其内涵、特质等进行理性思考,通过查阅资料、实践验证、活动分析、经验总结等方式,探索并建构园本化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策略。

子课题3:《“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框架建构的研究》

研究和构建以“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核心理念为支撑,以游戏、生活、教学为主阵地的框架体系,为教师分析、处理和评价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引领。主要包括理念系统、操作系统和评价系统三个层面。

子课题4:《“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

研究求真、解放、游戏、体验等多元指导方式在“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策略,提高教师指导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

子课题5:《“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学习方式的研究》

研究实物感知、多通道参与、游戏探究、交流分享等学习方式在“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策略,让幼儿在亲历探究全过程中,建构个性化、多元化的经验,养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子课题6:《“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研究》

研究提升教师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实现我园教师科学素养的内涵式提升。

研究重点:“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内涵特征是导向、是核心、是灵魂,框架的构建、指导策略和学习方式的运用等都需要以此为支撑。因此,子课题2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关幼儿科学教育文献资料,以理论指导“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

(二)行动研究法

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性研究,改进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

(三)个案研究法

在“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对教师或幼儿个体进行跟踪观察、分析与研究。

(四)经验总结法

及时总结、反思、提炼,形成可供借鉴和应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点和研究措施

(一)操作要点

本课题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关精神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现学习、探究学习理论等为支撑,从科学启蒙教育现状分析研究入手,构建既有理论深度,又在实践上有效可行的“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理论体系和应用策略。

(二)研究措施

1 课题组的构建与课题的策划充分挥民主,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民主管理体系,对课题进行整体构思,明确分工职责,明确“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内涵和特质,围绕总课题制定相关子课题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

2 建立、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在研究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初制定学期计划,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献学习、研讨交流、观摩培训等活动。

3 遵循“十一五”期间形成的“研到‘实’处方是‘真’”的课题管理思路,创新课题管理模式,以名师工作室、市幼教学科中心组、课堂观察协作组为载体,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与专家、同行互动交流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

4 实施教师专业展分层考评和成果考核奖励机制,课题研究成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及时总结,不断反思,现问题,及时调整,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逐渐从实践上升到理性,探索“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规律。

5 依托课题网络管理、环境创设等平台,动态展示课题研究过程和阶段成果,丰富幼儿园特色内涵。

6 设置局域网,每班配电脑,订阅幼教专业杂志和相关理论书籍,为课题组教师搜寻、查阅资料提供保障。

7 聘请吴江市教科室主任、幼教教研员、苏州市教科院专家担任学术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以弥补课题组成员理论造诣不深之缺陷。

八、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01~2011.06)

1 组建课题组,采用文献法,对课题内涵、特质等进行理性思考。

2 举办设计论证会,逐级申报。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07~2015.06)

1 围绕课题涉及的六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探索性研究。

2 定期组织开展文献学习、研讨交流、观摩培训等活动,丰富理性修养和实践经验。

3 依托课题网络管理、环境创设等平台,动态展示课题研究过程和阶段成果,丰富幼儿园特色内涵。

4 总结提炼,形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修改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逐步形成基于“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理性认识,并给予实践印证。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9)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意义

1.1促进文化精神的传承,强化民族归属感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对文化精神的传承十分有利,同时对于民族归属感的增强也十分有利。融入传统文化属于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幼儿启蒙教育中,极大的激发孩子们的音乐灵性,强化幼儿对国家的认同感,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开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一定要立足于幼儿实际,学习方式的选择一定要认真加精心,与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及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强调学习积极性的促进。

1.2激发音乐潜能,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

激发音乐潜能,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学习音乐本身是一种审美体验。儿童想象力丰富,感官灵敏,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力强。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将合适的情境融入到其中,对幼儿的音乐体验很好的丰富,将幼儿发自身体内部的音乐潜能有效的激发出来。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途径

2.1传唱民间童谣

很多童谣幼儿都比较熟悉,同时童谣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民间童谣朗朗上口,韵律感节奏感强,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民间童谣的传唱率很高。民间童谣的旋律相对简单,趣味性十足,幼儿更容易接受和喜爱。因此开展幼儿启蒙音乐教学,高效发挥民间童谣本身的教育价值,在合适的条件下完成应用,对于幼儿学习兴趣的点燃百利无一害。在选择民间童谣的识别必须紧密结合幼儿音乐教学目标,选曲要特别注意,尽量选择思想性,教育性,音乐性都兼具的童谣。例如让幼儿传唱《卖汤圆》不仅对幼儿音乐情感体验有很好的丰富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充分了解元宵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再例如学习歌曲《二十四节气歌》《凑十歌》等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对于幼儿知识记忆,理解效果的增强都十分有利。

2.2将民间舞蹈融入到其中

将民间舞蹈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一种方式。儿童天性好动,喜欢表现自我。所以将民间传统舞蹈融入到其中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多样化的艺术兴趣,促进其综合音乐素养不断提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肢体动作是传统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例如点头,击掌等。因此,对幼儿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可以引导幼儿用这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对音乐情境进行模仿,例如双手散开由上向下来回摆动模仿下雨的情境,模仿鱼儿游动的情境,将音乐同这些基础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幼儿肢体的协调性提升很有帮助,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增强幼儿对这些音乐节奏的感受力。例如在学习《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将一些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融合进去,通过这些舞蹈动作的融入,幼儿对音乐的节奏,韵律的感受更加深刻了,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深刻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2.3制作节拍器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10)

霍克海默尔(MaxHorkhEimer,1893一1963)在与阿多诺合著的名作《启蒙辩证法》中对“启蒙精神”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他的这一批判对于正确认识哲学及人类文明,充分揭示其现实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科学地建设和发展哲学及人类文明,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霍克海默尔对“启蒙精神”的批判也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焦虑、文化困境的批判,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霍克海默尔的这一批判,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转向,因而对他的这一批判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并指出其局限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霍克海默尔对“启蒙精神”的批判

要弄清楚霍克海默尔对“启蒙精神”的批判,首先需弄清在霍克海默尔那里“启蒙精神”指的是什么。在霍克海默尔看来,“启蒙精神”并不单指18世纪的启蒙精神,而是主要指文化中的根本精神,也即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不仅独立存在,而且也规范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霍克海默尔说:“总是致力于把人从恐怖中解放出来,并确立其的最一般意义下的进步思想”就是“启蒙精神。“启蒙运动的纲领就是要消除这个着魔的世界,取缔神话,用知识代替幻想。”

在霍克海默尔看来,从古希腊发端的“启蒙精神”虽然创造了人类几千年文明,但由于它自身的内在规律性,它已走向了自己最初目的的反面。它不仅成了现代野蛮的基础,而且将导致人类走向毁灭。“启蒙精神”发展至今日,已经是灾难性的了,启蒙成了“自我毁灭的启蒙”,启蒙已经成了极权主义的了。为了使人类走出现代困境,就必须全面、深人、系统地研究“启蒙精神”,吸收其合理的精华,剔除其内在的导致人类处于现代困境的部分。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对人类文明及其核心精神进行系统的批判研究,以解决现代人的存在问题,也科学地规范未来“启蒙精神”的合理走向。

那么“启蒙精神”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呢?霍克海默尔主要从以下方面回答了这一问题:

1.“启蒙精神”的出发点是破除神话,消除迷信,而白己却走向了神话、迷信

“启蒙精神”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打着消除“世界魔力”的旗帜,也即破除神话、消除迷信的旗帜,但发展的实际是“正如神话已使启蒙得以实现那样,启蒙也一步步地陷人神话之中”。把自然界神秘化、神化,把人类理性的迷误赋予自然,是神话的特征,而启蒙也采用了这一神话原则。说到底,它们共同的本体基础是人,正是人这一主体把自然界神化了。在神话中,每发生一件事,都是对以往事件的救赎,在启蒙中也是这样,一方面启蒙想摆脱过程的命运和惩罚性,而另一方面,它又把命运和惩罚输人过程。启蒙的最初出发点是要人们摆脱迷信和盲目,但它却又使人们陷人了迷信和盲目之中,人们失去了理性精神,深深地陷人了经验之中,所以重复事实成了人们必然的选择,人们的思想失去了独立性和批判性,只是单向地同义反复;启蒙意图消除迷信和盲目,从而本质上对设置持反对态度,但事实上,启蒙也设置,它也像神话一样,对现实设置“超自然的特征”。“拜物教”是启蒙陷人神话的典型特征,启蒙陷人神话的又一特征是精神的客体化,反过来又作用于人类本身,现代的人类,深深地陷人了自己创造的事物的束缚之中。面对当代西方社会的发展,马尔库塞进一步认为:“异化概念本身因而成了问题。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

2.“启蒙精神”旨在正确认识世界,而其实际的结果是歪曲了世界

“启蒙精神”的出发点是正确地认识世界,但实际上人们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对世界歪曲的反映。现代“启蒙精神”反对普遍,因而放弃了对意义的追寻,它用公式代替了概念,用规则和可能性代替了原因和动机。“启蒙精神”要为世间一切事物寻找到发展的规律,因而它把许多形式还原为固定的方法和位置,“数成了启蒙运动的准则”。启蒙精神取消个性,因而使得许多事物成了它的牺牲品。“启蒙精神”把抽象视为自己的工具,这实质上取消了客体的地位和作用,取消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真实可能性。总之,“启蒙精神”在现代,不是实现了对世界的正确把握,而是歪曲了世界的符合规律的客观存在。

3.“启蒙精神”旨在增强人的能力,但却使人软弱无力

人类今天表现出来的软弱无力,并非只是统治者谋略的结果,而是“启蒙精神”逻辑发展的必然归宿。“启蒙精神”导致统治合理化了,这意味着“启蒙精神”已经堕落成了统治的工具,它的原有的批判性和战斗性已经丧失殆尽。“启蒙精神”把在统治的操纵和组织下发生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视为合理的必然的行为方式,从而取消了真正属于人的行为方式,甚至可以说,它取消了人的存在,“每个人仅仅把自己规定为一个东西,一个静止的、或者成功或者失败的因素”。

4.“启蒙精神”本质上是反对极权主义的,但它却在发展的历程中走向了极权主义

“启蒙精神”的出发点是理性主义的,因而它本质上是反对极权主义的,但它发展至今日却走向了极权主义。霍克海默尔说:“启蒙运动就是极权主义”,“启蒙像任何体系一样,也是一种极权主义”。“启蒙精神”的极权主义主要表现在对待自然和对待人方面。在对待自然方面,“启蒙精神”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占有欲和统治欲,并且它是以知识实现自己的这一欲望的。“启蒙就像一个独裁者对待人民一样对待万物,一个独裁者熟悉人民,意指他能操纵人民;科学家们认识万物,则意指他们能驾驭万物”。“启蒙精神”的认识论,意味着我们是在对自然有支配权的基础上认识自然,它是整理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这就自然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认识自然,正是为了奴役自然、统治自然。随着人类对自然统治的扩大,这一极权主义也施加于人类,这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极权主义,作为“启蒙精神”,作为思维和行动的规则,必然要施加于人类,人类因而也成了这一极权主义的牺牲品。“思维的敌意扩大到了对早已被征服的时代的想象及想象中的幸福方面”,“人间也变成了地狱”。马尔库塞也认为:“当代工业社会,由于其组织技术基础的方式,势必成为极权主义。

5.“启蒙精神”的标的在于进步,但却导致了倒退

“启蒙精神”一开始就把追求进步视为自己的标的,但却导致了倒退。这种倒退是全面的,也即自然在倒退,社会在倒退,人类在倒退。这种倒退也是惊人的、恐怖的、令人生畏的。但可悲的是,人们并没有看到潜存在进步后面的倒退的事实,还陶醉在进步的胜利之中。因此,为了人类的幸福,必须使人类清醒地看到倒退的事实,从而自觉地与倒退进行斗争。而要实现这一点,人类就须克制、压抑和否定自己,也即是说,人类须反省自己和“启蒙精神”。倒退导致人类文明的产物转而反对人类自身,也即人类将自己的活动异化了。进步与倒退是对立的两极,倒退寓于进步之中,进步越巨大,倒退也就越严重,人类正处于倒退的煎熬之中。这就是启蒙的辩证法。

霍克海默尔对“启蒙精神”的批判,虽然主要是就哲学而言的,但也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史、文化史的批判,从其哲学根基上讲,这一批判带有否定人类文明、文化的本质特征,因而是存在严重问题的。这是因为他全盘接受了18世纪浪漫主义哲学的观点,在这一哲学看来,人类只有毁灭一切文明,重新回归自然,进人田园牧歌式的状态,才是本真的状态,才可以避免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霍克海默尔以这样的哲学作为参照系,观照人类文明进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自然是有极大的局限性的。但他对人类文明进步中负面因素的哲学反思,却是极具价值的,这提示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观察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化自然的发展以及人本身的进步,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在理性、科学的基础上推进人类各方面事业的合理发展。理论与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论上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实践中总是不予理睬,因而导致实践总是存在问题。我们今天的实践如能科学地吸纳霍克海默尔对“启蒙精神”批判的精华,则一定会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二、对霍克海默尔“启蒙精神”批判的分析

可以说,霍克海默尔是一个善良的救世主义者,因而他的观点具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尤其是他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批判,更是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他对人类文化在前进中出现的问题的批判也是富有警觉意义的,它启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看到前进的曲折性,都要自觉地反思我们的文化建设,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在前进与证错的相互作用中,科学地合理地推进我们的文化建设。

同样明显的是,霍克海默尔虽然把他对“启蒙精神”的批判,称之为辩证法的批判,但实质上是缺乏辩证思维的。他看不到哲学和文化如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发展的辩证性,它呈现为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因而在前进中出现反面的东西是发展之必然,但人类哲学和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不是倒退的。霍克海默尔在看到人类哲学和文化前进中的曲折时—尤其是现代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时—把哲学和文化的发展看作走向了反面,这就走向了倒退论,走向了哲学和文化发展的悲观主义,走向了只见问题不见前进的一点论。

下面具体分析霍克海默尔对“启蒙精神”的批判。

第一,“启蒙精神”是否走向了神话和迷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哲学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导致了对人的全面束缚,科学技术影响着社会和人的存在和发展,人在科学技术面前表现出受制约的态势,尤其是二战中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更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极端,它成了人类最大最可怕的敌人;哲学理性对阿那克萨哥拉“努斯”(心灵)的不断发展,却导致了极权主义和法西斯的产生,奥斯维辛集中营灭绝人性的恐怖,令人想来犹然生惧;现代西方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普遍的异化。哲学家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对传统的哲学理性产生了怀疑,尼采的“上帝之死”,开启了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批判,而这种怀疑和批判发展到今天,就成了解构性的了。霍克海默尔正是适应着这一怀疑和批判的主流思潮,对“启蒙精神”进行了批判。

从上面引述的材料可以看出,霍克海默尔十分激进地把现代哲学文明视为是神话和迷信,笔者以为,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理由是:哲学文明的总的发展趋势是进步的,而不是倒退的。

人类文明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一般说来,总是不断趋于进步的,如其不然,我们就无法解释科学技术在今天的飞速进步及其对人类生存的贡献;无法解释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我们今天面对的灿烂的人文科学成果。哲学理性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当然总的发展趋势是进步的。所以,我们认为,霍克海默尔把哲学文明视为是由反对神话和迷信,而走向了神话和迷信的观点,不能成立。但他对哲学文明包括整个人类文明的反思和批判却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人类文明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它肯定的成分中存在着否定的成分,因而批判的精神,否定的精神是任何时代的人类都需要的。只有具有这种清醒的批判意识,人类才能克服文明的不足,合理地规范自己的存在,合理地发挥文明的作用,合理地对待文明。使人类文明在理性的基础上不断走向进步。现代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说明我们的文明确实存在问题,这是因为,人类是文明的存在,如果人类的存在有了问题,能不说明文明有了问题吗?因而,反思和批判文明中存在的问题,正是我们进一步前进的基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霍克海默尔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功不可没。我们应该充分地借鉴和汲取霍克海默尔“启蒙精神”批判中的合理成分,为哲学文明以及整个文明的进步服务。

第二,“启蒙精神”是否歪曲了对象世界。

现代西方社会的人们,由于物化意识的作用,因而十分重视实际的功利价值,这就必然地导致人们过分地关注眼前的实际利益,而无暇或没有兴趣去关注普遍的、终极价值的问题,因而产生实证的实用的哲学思潮,并且这种哲学很有市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这是人的异化的存在,恰恰是哲学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人的真正的自由的开放的存在,是必然要追寻普遍,并且用这种普遍来规范人的存在的。就是一些推崇技术理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如马克斯·韦伯不是也以他的充分的材料,展示了技术理性使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吗?他对技术理性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不是逻辑地昭示了它的致命的局限性吗?人类把自己的认识活动限制在技术理性的水平,就必然要在局部、片面高度有效的同时,带来长期的负面作用,这将使人类背负沉重的历史重担,从而也以持续的影响作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这说明“启蒙精神”确实有问题,也说明人类的文明存在问题,但这绝非“启蒙精神”的全部,也非人类文明的全部,这恰恰说明了人类文明的时代性以及时代性所呈现的局限性,而这正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实质上,人类文明正是以这样的批判的否定的方式不断前进的。这种发展具有必然性,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对于这种发展,人类要有清醒的理性意识,从而自由地超前地解决这一问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霍克海默尔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我们的自觉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但他把“启蒙精神”视为是走向了没落,歪曲了对象世界则是错误的,这是缺乏历史眼光,缺乏辩证思维的表现。

第三,“启蒙精神”真的导致人们软弱无力了吗?

“启蒙精神”确实有霍克海默尔所说的导致人们软弱无力的方面,这就是“启蒙精神”与统治意识相一致的方面,作为现实地规范人的存在和行为的方面,以及将人异化的方面。这些方面无疑具有文化异化的性质。但这是否就是“启蒙精神”的全部呢?如果是全部,那么我们怎么解释现代哲学文化批判的超越的方面呢?如何解释包括霍克海默尔在内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呢?又如何解释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文明的解构呢?

其实,“启蒙精神”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既有它的负面作用,也有它不断否定、超越的方面,正是文明的这一矛盾,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地趋于上升。因而只见文明的否定方面,不见其肯定方面的意见,肯定是不全面的形而上学的意见,因而,霍克海默尔的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但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启蒙精神”负面作用的揭示和批判,提醒我们,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应清醒地看到文明的负面作用,并有效地予以解决,从而健康地推动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如若不具备这样的辩证意识,一味地沉浸于自己的伟大正确之中,那必然要影响文明的发展,也必然要阻碍社会历史的前进,从而使自己成为历史的罪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已经清楚地告诉了这一点。因而,霍克海默尔这方面的贡献应予肯定。

第四,“启蒙精神”是否走向了极权主义?

正像上面所分析的,“启蒙精神”的作用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性,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启蒙精神”由于社会总体性的运作,必然整理呈现出历史性,而在当今西方社会,由于这一社会的本质属性,因而如卢卡奇所分析的,物化意识成为普遍意识,这就导致了霍克海默尔所洞见的极权主义的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启蒙精神”的必然归宿,也不意味着“启蒙精神”走向了末路。

实质上,“启蒙精神”内在地蕴含着批判性和超越性,它对于自己的历史局限性始终是持批判、超越态度的,包括霍克海默尔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正代表了这一批判性和超越性,尽管他们的观点有许多问题,但总体上他们是代表了这一方向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他们的工作岂不是徒劳的嘛?因而在总体性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人类一定能超越历史阶段性,而不断迈向更新的历史阶段。而在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极权主义一定会被人类所克服,这是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因而我们说“启蒙精神”并不会终止于极权主义,而注定要走向更加进步的阶段。

值得高度肯定的是,霍克海默尔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具有重要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我们应当善待自然,应当既将自然视为客体,也将其视为主体,在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实现物质的双向交换。而人类对自然的贪得无厌的掠夺,对自然的极权主义,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冷酷报复,从而使人类处于生态、环境的困境中;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极权主义,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沦丧,从而阻碍了人的自由与幸福的实现,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两个方面的极权主义确实是人类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第五,“启蒙精神”是否导致了倒退?

启蒙文学的特征篇(11)

综合性研究方面,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以下省去“年”)、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等以“中国教育史”命名的十多部。这些著作都对两汉的文教政策、学校制度、官学和私学,作了程度不同的叙述,对两汉蒙学教育的研究有很多借鉴。值得注意的是肖川、何雪艳《中国秦汉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是论述两汉教育史的专著,其中两汉私学和蒙学教育的内容值得参考。

教育制度研究方面,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以儒家经学教育制度为主来介绍汉代教育制度,对汉代私学的恢复与发展、办学形式、教学内容、蒙学和蒙养教材、家庭教育等都作了较为详尽地论述。郭齐家《中国古代学校》(商务印书馆,1998)对汉代学校的发展作了介绍。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是目前对汉代学制问题研究较为深入的著作,该书详细地考察了汉代官学与私学的产生、发展乃至演变过程,分析了学校的施教人员、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及教学形式,论述了四姓小侯及皇储和诸侯王的教育,并指出太子教育与诸侯王教育的异同。对汉代家庭教育和书馆教育的论述也颇为翔实。

关于教育史料,程舜英《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都是资料选编,程书以分专题按编年的方式陈述教育制度及其实施的历史发展,从文字和书籍、书馆和书师、私学等方面对汉代教育的有关材料进行梳理。熊承涤《秦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选入的内容涉及两汉学校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与方法、书师和师生关系等。

此外,还有一些专题著作也涉及童蒙教育的内容,如熊承涤《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吴洪成《中国学校教材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对两汉学校教材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胡幸福《中国古代平民教育》(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等从蒙养教育与生存技能教育和生育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平民教育的状况。幼儿教育涉及两汉童蒙教育内容的有乔卫平、程培杰《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杜成宪、王伦信《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等。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的一套中国古代生活丛书,其中有毕诚《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阎爱民《中国古代的家教》。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的出版推进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史的研究。

学界对蒙学教育的专题研究成果,影响较大的有喻岳衡主编、岳麓书社出版的《传统蒙学丛书》,主要是对古代的童蒙读物的搜集整理,并进行简单的注释、评价,进而汇编成书。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按时期对古代蒙书进行了梳理,具体介绍了两汉时期各种体裁和类型的蒙学读物。徐梓的蒙学研究涉及两汉的还有《历史类传统童蒙读物的体裁和特征》(《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清代以前的启蒙教材》(《文史知识》1999年第1期)、《传统学塾中塾师的辛酸苦痛》(《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等多篇论文。徐梓的研究深入而细致,是近年国内蒙学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研究者,为后学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论文类

两汉时期的蒙学教育的研究论文较多,内容涉及蒙学教育内容、方法,识字教材以及私学教育等诸多方面,现择其要者概述如下。

王子今《两汉的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兼用简牍和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汉代童蒙教育的具体形态,指出汉代童蒙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地位。熊承涤《我国古代的儿童早期教育》(《人民教育》1983年第4期)、黄智允《汉代童蒙教育中的儒家因素:以天才儿童形象的探讨为中心》(《兰州学刊》2012年第5期)介绍了我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学习情况。周永卫《两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唐都学刊》2000年第1期)、周慧梅《试析传统蒙学的主要教育方法》(《寻根》2007年第2期)也对蒙学教育方法、特点做了论述。曾钊新、刘良湖《古代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途径》(《教育评论》1993年第5期)、张迎春《中国古代童蒙养成教育中的德育思想》(《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论述了勤俭、礼让、诚实、孝亲等古代童蒙养成教育中德育思想精华。

关于两汉童蒙教材方面论文数量颇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熊承涤,他的《中国古代专科教育的教材》(《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第2期)作者对中国古代的算学、医学、律学、武学、书学和画学等专科教育做了介绍。《谈谈中国古代的儿童教材》(《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1期)概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儿童学习教材的发展和情况。《汉代学校的教材与经学(上、下)》(《课程·教材·教法》1986年第1、2期)指出汉代私学教学的程度不一,大致分为授字书、授《孝经》《论语》、讲授专经三阶段,但这三个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年级和年龄界限。吴洪成《试析我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特点》(《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3期)、李良品《试论古代蒙学教材的类型、特点及教育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指出童蒙教材具有集中识字、押韵、注重实用知识和道德等特点。贺科伟《汉代蒙学识字读本出版及其特点浅述》(《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11期)介绍了汉代蒙学识字读本的编撰和出版特点。于兴汉《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编选特点》(《教育史研究》2000年第1期)、李宝迪《我国古代儿童历史教材编篡的特点》(《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等介绍了两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并分析了教材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情况。

李建国《汉代的童蒙识字教育》(《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概括介绍了汉代童蒙识字教育的情况,认为汉代童蒙教材承前启后,并指出汉代童蒙识字教学在西汉中期前以识字写字为始,对书法和文字规范非常重视。沈元《<急就篇>研究》(《历史研究》1962年第3期)从西汉社会生活史的角度来分析蒙学识字教材,并对《急就篇》进行了目录学的考察。丁毅华、陈国忠《<急就篇>的史料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阐述了《急就篇》的史料价值。

近年来,利用简牍资料研究汉代蒙学教育也有突出成果。张金光的《论秦汉的学吏制度》(《文史哲》1984年第1期)对秦汉字书的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秦时《仓颉》、《博学》、《爰历》,两汉《急就篇》都是当时学吏识字、学书、识名物的课本,并非一般的蒙学教材。又在《论秦汉的学吏教材——睡虎地秦简为训吏教材说》(《文史哲》2003年第6期)再次加以强调秦汉字书为当时学吏者专用的启蒙教材,其内容分为识字学书教本、吏德教本、法律典章教本。而张传官《谈<急就篇>等秦汉字书的性质——与张金光先生商榷》(《辞书研究》2012年第3期)反驳了张金光将《急就篇》等秦汉字书视为学吏者专用启蒙教材的说法,认为从秦“三苍”到汉之《急就篇》等,都是书写范本,与当时的籀文、小篆、隶书等书体紧密相关。启蒙教材、字书、和书写范本三位一体,是社会各阶层通用的启蒙教材,而非学吏专用。

两汉私学教育研究为考察童蒙教育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刘良群《论汉代的私学》(《争鸣》1992年第5期)、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李军《论秦汉时期的私学》(《上海社会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3期)都有对两汉蒙学教育的论述。其中,张鹤泉对东汉的私学类型、招收学生的特点及师生关系等都作了阐述,是目前对汉代私学问题研究较为深入的成果。并将私学划分为蒙学教育和“明经”教育两个阶段,蒙学教育与“明经”教育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而孙峰、肖世民《汉代私学考》(《西安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和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育》(《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则认为汉代私学分为蒙学(书馆)—初读经书(乡塾)—专经(精舍)三个上下相互衔接的阶段。而王炳照(《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则认为初读经书作为私学教育的基本类型尚不十分稳定,有时和“书馆”教育相联系,作为蒙学教育的深入;有时又和“精舍”教育相联系,作为专经教育的过渡或预备。可见,对初读经书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有关两汉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台东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林文宝《历代启蒙教材初探》(《台东师专学报》1983年第11期),介绍了两汉的蒙学教材。本文后经作者丰富成《历代启蒙教材初探》一书,1995年由台东师院语文教育学系出版。妙芬《作为蒙学与女教读本的<孝经>:兼论其文本定位的历史变化》(《台大历史学报》2008年第41期)对两汉童蒙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