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15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1)

然而,在整个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当前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一是法制建设滞后。国土资源管理五大领域(土地、矿产、海洋、测绘、地质环境),目前只有地质环境没有立法。二是投入严重不足。地质环境管理不像土地、矿产管理一样,不仅不能给各级财政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还需要各级财政大量投入。三是基层管理薄弱,基础工作不牢。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地质环境管理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来之不易。

地质环境是人类居住的环境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各类建筑的工程基础。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地质环境的强力支撑。为提高地质环境安全保障程度,促进人与地质环境和谐相处,当前地质环境管理工作要着力抓好“四点”。

着力突出“亮点”,打造生态“名片”

地质公园集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环境修复、地学生态重建、地质科学普及、地学旅游以及发展地方经济、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当地居民就业、促进文化建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对地质遗迹及其依附的“青山绿水”进行积极保护,并加以合理利用的地质公园建设,克服了传统模式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能两全的困境,与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地质公园是地质环境工作中一个耀眼的“亮点”,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新的发展模式必然带来新的机遇。目前,衡阳市有常宁庙前、南岳两家省级地质公园。对这两家公园,我们要完善建设、加强管理、提质升级(部级),使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使地质遗迹依附的山更清、水更绿,所在地区的业更兴、民更富,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

着力消除“暗点”,修复矿山生态

长期以来,由于普遍存在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的倾向,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地貌破坏和生态退化。据初步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市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的土地达1834.52公顷,其中林地736.91公顷,未利用地或居民建筑用地593.77公顷,耕地335.46公顷;废渣堆放地486处,累计积存量6794.77万吨。矿山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暗点”。

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矿山环境恶化趋势迫在眉捷。实现矿山环境“不留新的暗点,消除旧的暗点”,一要明确责任。对新建、在建和生产矿山,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同时,要强化地方和部门的监管责任。二要加大投入。对责任主体灭失的废弃矿山和历史遗留问题矿山,申报、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逐步治理;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治理。三要创新机制。包括提高采矿权准入的环境门槛,全面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重要矿业遗迹通过建立国家矿山公园的方式进行保护和抢救。

着力防堵“漏点”,保障人居安全

衡阳市是一个地质灾害相对多发区,并具有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等特点。据《衡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年)》,全市查明已发生地质灾害的灾害点39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528处,高易发区10个、重点防治区8个,受灾害威胁的群众3.4万余人。

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只要有隐患在,灾害就随时可能发生。防治地质灾害,保障人居安全,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隐患不放,抓住“漏点”不放,对隐患进行“查、防、治”。“查”,就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做到隐患不漏查。“防”,就是实行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群测群防,及时躲避地质灾害;同时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防止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做到隐患及灾害不漏防。“治”,就是对无法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对工程治理投资大于搬迁避让投入的,则实施搬迁避让,做到该治的隐患不漏治。

着力弥补“空白点”,拓展服务领域随着国土开发利用强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地下水的过量开采,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潜伏着地面沉降、地裂缝、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并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始显露。然而,这一问题在许多地方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地质环境工作应及时调整思路,填补空位,超前部署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的勘查、评价、监测工作,并加强监管,研究区域地质环境容量,提议开发建设总体规模,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地质环境保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2)

1 矸石场概况

贵州盘江月亮田煤矿位于盘县(红果) 北北东方向约25km,距断江镇8 km。该矸石场位于其月亮田煤矿北东侧的半山之高处斜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04°29′27″-104°31′33″,北纬25°55′00″- 25°56′13″。占地面积约326亩,其中:老矸石场占地面积约60亩,新矸石场占地面积约70亩,拟征地扩容面积约196亩。堆填高度一般60-90m左右,堆填量500万m3以上。矸石场曾经发现了两处历史滑坡和一处小型泥石流,随着各种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将具有继续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矸石场南西侧下游500m之内密集分布有月亮田煤矿的主井、风井、矸石运输系统及设备、机修车间、砖厂、瓦斯储藏罐等有关工业重要建筑,以及密集居民村寨、水柏铁路、拖长江、公路等,与密集重要建筑物集群距离特近(见图1)。

2 矸石滑坡的可能性预测

矸石场南边高边坡垂高为50多米,斜长100多米,北边高边坡垂高为60多米, 斜长120多米 ,西侧边坡高90米,斜长280米,现有的边坡高度和安全坡度多已经超过安全限度。西边的简易挡墙现在已被淹没或破坏,矸石场在大气降水产生的地表水流和矸石场排水的共同作用下,成为矸石堆体中地下水稳定的补给水源,对矸石场的松散堆积产生了强大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矸石场的拦碴坝和挡墙多被淹没,矸石堆为随便堆积而成,引发矸石场矸石滑坡的可能性大。矸石场随着矿山持续开采矸石场还将继续堆填,随着堆体高度增加,边坡的稳定性越来越差,失稳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剧、引发矸石场矸石滑坡、滑塌的可能性大。并在强降水和山洪的作用下,同时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也大,可形成滑坡一泥石流灾害链,影响范围将可达数百米。因此,该矸石场边坡稳定性差,呈不断发展的趋势;它将影响到矸石堆场南西边所有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形成地质灾害隐患;煤矸石中含有部分危害元素,还会进一步污染环境。

3 滑坡地质特征概述

该矿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是矸石大坝滑坡(PH2),滑区位于矸石场南西侧,滑坡体面积约5000m2,(南西长约100m,东西宽约50m),滑坡方量约5万m3,总体滑动向南西。滑坡体后缘高程1600.0m左右,滑坡体前缘高程1560.0m左右,形成高差将近40.0米,滑坡体前缘滑动鼓丘明显,隆起高度5-10m,滑体轴向方向约为SW245度。滑体中裂缝发育特征明显,滑体边界裂缝发育明显,滑体裂缝呈波状起伏,滑坡体为人工堆积物(煤矿矸石和洗煤粘土及煤泥、淤泥等),最大堆积高度5-10m,滑坡前矸石场呈缓坡台阶状堆积,平台间堆积坡角一般10-45度。滑坡后,除滑坡壁坡角较陡(45度左右)外,其他各阶均遭破坏,从滑坡壁坡角至滑坡体前缘,总体坡度30度左右。原始地貌为平缓山坡,地面坡度10-20度左右,地表物质组成为第四系粘土层,厚度0-10m。上部已经形成大面积的矸石山(见图1)。 。

4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

①岩性疏松、斜坡坡度较陡是本区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

②存在软弱结构面,尤其是顺坡结构面对滑坡形成十分有利。

③节理裂隙发育、岩性破碎地段,既是基岩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加速风化,形成松散层,有利于疏松层滑坡的形成。

④水的作用极其重要,是诱发滑坡的最主要因素。

⑤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使山体斜坡变陡、堆积层加载增厚或与基岩接触面,前缘临空,在其它因素配合下,容易诱发滑坡或导致已有滑坡复活。

5 矸石场滑坡预防治理措施

①建议开展矸石堆南西边坡滑坡的勘查工作,评价其稳定性及相关参数,为矸石堆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②在矸石堆场南西边坡滑坡的前沿的地形狭窄处选择利用地形修建一道拦渣大坝,从而形成足够适宜的库容,达到消除或防范滑坡的作用。

③对矸石堆场西边的高边坡放缓矸石场边坡,进行削方放坡与卸载,使边坡高度和安全坡度均不超过安全限度,严格控制矸石堆场的堆放高度,从而消除或减缓滑坡、泥石流。

④在矸石堆积物W及SW侧地段,修建有效的挡土墙,防治堆渣体边坡产生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

⑤在矸石堆放过程中,必须对各矸石堆放工程中形成的高陡临时软弱边坡进行夯实,修建挡土墙、拦矸防灾大坝,结合削方放坡等切实可靠的防治措施。

⑥合理规划煤矿井下开采范围,留好矸石堆场的保安煤柱,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3)

中图分类号:TP9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71-01

一、基本灾情与险情

1.地点

该山体崩塌所在位置属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管辖,位于西湾自然村后西山上,地理坐标:地理坐标:东经113°42′49″、北纬36°08′26″。

2.灾害类型

2015年1月,经现场调查,该区域发生了崩塌灾害,主要表现为一崩塌落石(7×4×4m3)将一村民家两层楼房从中间砸穿,周边邻居家房屋出现不同程度裂缝。

3.危害与险情

经现场调查,造成灾害发生的只是整个崩塌危岩体的一部分,总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崩塌隐患直接危及西湾村62户221人的生命财产及道路安全。

二、崩塌发育特征与成因分析

1.崩塌体发育特征

崩塌方向75°左右(东稍偏北);崩塌高约80m、宽25~30m、厚4~7m,崩落物总方量约12000m3,属中型崩塌。崩塌灾害点与村庄斜距约220m,高差约277m,中间有三级台阶:一级台阶东西宽约30m,崩落体大部堆积于此;二级台阶宽3~5m;三阶台阶东西宽180~200m,剩余崩落体堆积于此(其中有5×5×4m3巨石被树挡住未继续滚落)。

2.崩塌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本次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有关资料,初步认定不良地质、地貌条件,加之自然风化剥蚀是造成此次灾害的主要因素。崩塌灾害发生在西湾村后西山寒武系水平层状白云质灰岩、石英砂岩中,垂直裂隙发育,地形陡峭(>85°)。由于地层存在软弱夹层,软弱夹层经风化剥蚀后,较硬岩层成悬空状态,受重力作用沿垂直裂隙剥离崩落。

三、崩塌稳定性分析评价

目前西湾村后西山崩塌已导致一户村民房屋被毁坏,其旁边崩塌危岩体多处裂缝,处于不稳定状态,如遇持续降雨、融雪等,产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将危及西湾村居民与过往车辆的安全。

四、防治建议

1、组织对崩塌堆积物进行及时清理,清除危岩,消除次生灾害隐患;

2、尽快编制该崩塌点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在治理工程实施之前,安排人员加强对崩塌危岩体的进行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或避让;

3、在危险区域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4、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发生灾害区域及周边开展详细调查,查明该区域岩土体的岩性、结构特征及围岩稳定性,划定危险区;

5、建议对该隐患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1]

五、结束语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境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达162处[2],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为主,是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县市之一。近年来,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有显著上升趋势,危害着人们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面对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应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原因,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使林州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郅杰,范涛,余芳. 林州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研究[J].资源导刊,2012,(1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4)

“必须去看看,出事了就迟了。”张进东告诉自己。

年近花甲,皮肤黝黑的张进东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永茂镇永茂居委会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十年来,他在大山中穿巡,呵护着山下镇上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进山的路崎岖蜿转,荆棘密布。他不时用柴刀砍掉路前的刺草,并驻足观测山中地表是否出现有裂缝,时而拉绳子,作标记……行进中,他全身衣服已经湿透,不时用衣袖拭去从头上流到脸颊的雨水。

今年,永顺县国土局实施了滑坡治理二期工程,张进东的工作强度小了许多。以前只要一下雨,即使是小雨,山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滑坡。此时,张进东就要鸣锣张罗乡亲们安全转移。现在,滑坡得到了治理,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但是雨一下大了,张进东还得上山进行地质监测。他说,就怕万一。

铁肩担重任

永茂镇地处湘西州永顺县东南部,境内山高坡陡,溪涧交错,地表结构疏松,是地质灾害的频发区。 2003年7月9日,一场特大地质灾害袭击了这里。瞬间,镇上的交通、电力、通信全部中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毁坏殆尽。108栋房屋全倒或半倒,504栋民房受到地灾隐患的威胁,仅张进东居住的崔家铺组至舒家湾组那段不足1公里的地方,就有17人遇难,1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在7000万以上。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张进东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确实,那场灾难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包括他在内的乡亲们心中。

为不让灾难重现,在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下,一场轰轰烈烈灾后重建开展起来。张进东志愿加入灾后重建工作,为重灾户力所能及提供帮助,并主动请缨当起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担负起崔家铺组至舒家湾组地段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当时,他刚满49岁。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尤其是他所负责监测的隐患点涉及158户、726人,其中有留守老人和儿童。

忆及初衷,他说到:“作为一位共产党员,这是我应尽的义务;作为农民,更不愿看到灾难再来。”

十年艰辛路

为尽快进入角色,张进东积极参加县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地灾防御培训,努力掌握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灾知识和应急常识。每年汛期来临之前,他都全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逐户上门登记各家各户的人口情况,填发张贴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测设安全转移路线,设定警示牌,画定安全转移线路标示,并将地灾防御手册一一送到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家中。遇到不识字的老人,他就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把学来的知识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直到他们弄清楚为止。

就这样,他用一句句话、一个个手势让乡亲们明白了什么是地质灾害,该如何辨认,怎样撤离才安全。在平时监测中,根据坡度高低、裂缝大小,张进东还创造出了“埋桩法”和“扯线法”观测险情,为减灾减损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隐患点监测工作艰苦程度不言而喻。必须爬岩坎,穿刺蓬,走茅路,划破皮肉是“寻常小事”,摔过的跟头也是“家常便饭”。2004年5月13日,他爬到崔家铺后山监测地表裂缝埋的木桩,一不小心被野葛藤绊了个大跟头,从坡上滚下3米多远,手脚脸被野刺、芭茅和砂石划破了10多道口子,左脚踝骨摔成骨折,疼得无法走路。最后,还是儿子把他背下山送到了医院。事后,妻子和儿女坚决反对他再当地灾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员。但是,他丢不下山上那些牵着绳刻着印的木桩桩,放不下住在山下的父老乡亲,耐心地做家人的工作,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结果,不等骨折痊愈,他又爬上了山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5)

一是全员重视,各级切实履行职责。记得2010年9月9日晚上,玉屏自治县大龙镇崇阳坪村民组响起了阵阵锣声,寨子里的地质灾害监测员洪再发沿路呼叫:“明天有大雨,各家各户要提防滑坡和落石头……”锣声让人记起当地入汛1个多月来的一幕幕情景:6月27日,监测员洪再志在全县地质灾害拉网式排查中,在轿子山东侧丛林发现巨石有裂缝,宽约20厘米长约30米,在西侧也发现类似裂缝。他们立马上报,防治网络立即启动:村、镇干部来了,县委书记杨春光和分管副县长姚敦发来了,地区国土局请来了专家勘查;县、镇迅速帮助危岩最近处的4户24人先行搬迁,其余23家也列入分期搬迁计划;县里对每户发了地灾避险明白卡,并进行了避险演练;村、组增补监测员,由洪再志、洪再兴等4名精壮汉子昼夜观察山体变化。洪再志等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群防群治网络效应,正在玉屏的县、乡、村、组四级地质灾害防护体系中日益彰显,并日益成为铜仁地区防治地质灾害的常态。不管是国土所,还是乡政府,还是村组以及检测员,他们都恪尽职守,心系群众,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有了这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防灾工作就能取得实效。

二是严密预防,避让为主。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及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支持帮助下,地区坚持群防群治,截止2010年,建起了拥有专、兼职监测员12800人的县、乡、村、组四级监测网络,安装100余台报警器、泥石流伸缩仪等科技设施,随时掌握滑坡体或地块位移情况。10县、市、特区按照“十有县”总体要求,层层签订责任状,量化岗位职责,精细管理厉行问责,广大群众通过强化宣传优化氛围,防灾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联动防灾体系,共筑抵御地灾的铁壁铜墙。万山特区汞矿采空区塌陷群危及1012户4130人的安全,区里组成5名警察带队的护矿队,并从其他警种抽出16人配合,每天对49个废洞细致巡查,防止不法人员进洞挖矿造成地面塌陷。由于监测到位,举措有力,从2005年到2010年的5年已成功避让7起地质灾害,50户265人幸免于难,所有隐患点无一伤亡,群众人心稳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这充分说明,加强基层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基层群防意识和能力,实施群防群治的极端重要性。

三是科学防灾、科学处置。2010年年6月8日晚,思南县鹦鹉村月斜溪监测员黄祖涛、李亚听到寨后有响动,立即赶往监测,见到山腰出现不少裂缝,滑坡体掀倒10余棵大树。天未亮,他们紧急向村主任代仁强报告险情。半小时内,村镇干部就赶来了;中午,县长胡洪成率县国土等部门人员赶到;下午,地区国土局干部和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铜仁分院的专家,也从200公里外赶到了。黄、李二人也从此忙开了,又是安插警示牌,又是动员离滑坡最近的4户搬迁,又是帮着乡亲扎帐蓬,每天还常到山腰监测裂缝。他们在苕土里钉上木桩做标记,发现第二次雨后木桩下沉30厘米,急忙报告上级。如今,月斜溪全寨整体搬迁方案正在实施,68家农户年内即可迁居2公里以外的安全地带。这些事例都说明科学防灾、科学处置的力量,实行“科学防灾”是防灾抗灾工作中极其重要的法宝和武器。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我们还必须把做好这一工作从一般性具体工作的视角跳出来,从一般性的防灾救灾工作思维提升起来,应看到这也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做好这项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6)

为切实做好全市交通运输系统2021年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根据《彭州市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彭州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彭地灾办发〔2021〕4号)和《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做好2021年公路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成交函〔2021〕114号)要求,结合我局职能职责,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市地质灾害指挥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挥下,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汛期及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汛期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安全平稳度汛。

 

二、组织机构

 

因工作需要,成立市交通运输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泽玉担任,副组长由各分管领导担任,各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安科,办公室主任由党委组织员谭露兼任,办公室联络员:王晓亮,联系电话:83701646,15281053699。

 

三、职责分工

 

(一)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市地质灾害指挥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有关防汛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自觉履行市地质灾害指挥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负责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全市管养范围内公路、桥涵、水运设施的防汛安全和抢险保通工作;负责组织、协调过境高速、铁路等下穿隧道排涝及抢险保通工作;负责管养范围内的县级及以上道路下穿隧道排涝设施的设置、运行监护和抢险保通工作;负责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二)运输安全保卫科职责。认真落实市防汛办、市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成都市交通运输局防汛办以及市交通运输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完善《彭州市交通运输局2021年防汛和地质灾害抢险应急预案》;负责应急物资的筹措、保管及领取工作;负责督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防汛工作;负责组织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洪涝灾害损失统计工作;负责汛情(险情)信息上传下达,按时完成总结上报。

 

(三)办公室职责。负责市交通运输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后勤保障;负责汛期和地质灾害抢险的宣传工作。

 

(四)交通战备办公室职责。负责协调配合汛期期间市域铁路的安全运营工作;负责部队支援我市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抢险工作的交通保障协调工作。

 

(五)财务审计科职责。负责市交通运输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费保障。

 

(六)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科职责。检查指导仓储物流和寄递行业做好防汛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行业安全平稳运行。

 

(七)建设管理科职责。督促在建交通项目制定汛期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监督检查交通在建项目企业做好防汛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指导在建项目工地做好汛期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负责组织全市公路、桥梁、隧道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指导全市公路、桥梁、隧道抢险工作。

 

(八)规划产业科职责。负责针对公路、桥梁、隧道安全隐患中需采取工程治理措施的,制定科学治理方案。

 

(九)交通管理服务中心职责。组建应急队伍人员应不少于20人,负责辖区公路、桥梁、隧道的安全巡查,收集、整理、上报辖区公路、桥梁、隧道的安全状况;负责落实威胁公路(乡道、村道除外)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管理工作;负责督促水上运输企业落实汛期安全工作;督促经营性停车场做好防汛抢险工作;负责指挥调度由客运、货运企业组建的防汛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客运车辆不少于25台,货运车辆不少于25台,应急运输保障人员不少于20人),保障受灾人员和抢险物资的运输;负责经营性道路运输、车站、维修、驾培等交通企业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监督检查工作。交通管理服务中心防汛及地质灾害抢险值班电话:83871629、86235308。

 

(十)养路段职责。组建50人以上的防汛及突发地质灾害的抢险突击队;完善道路抢险预案,加强管养道路巡查和清障作业;负责组织储备抢险物资和机具;做好道路养护施工现场的安全度汛工作;配合建管科开展全市公路、桥梁、隧道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坚持“雨前、雨中、雨后”的“三查”制度,确保公路畅通。养路段防汛及地质灾害抢险值班电话:83736096。

 

(十一)其他科室(单位)。按照局防汛及地质灾害抢险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四、防汛监测预警

 

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地质灾害指挥部的领导下,加强同市气象部门的信息互通,及时掌握每日天气情况,当汛情预警信息后,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快速响应,积极部署,有效预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汛期暴雨级别,掌握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汛情及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时调整防汛及地质灾害抢险应急级别,确保人员、设备、物资、车辆全部到位备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组织有效处置。

 

五、处置程序流程

 

灾情发生后,在实施抢险中,按照先人后物,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抢险操作。

 

(一)各级值班人员接到灾情报告后,及时了解灾情,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或带班领导。市政府值班室电话:83892919;市防汛办(市水务局)电话:83711636,83713606;市应急管理局电话:83709807;市交通运输局电话:83701646。

 

(二)局值班人员接到灾情报告后,迅速报告当日值班的局领导、分管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局领导。同时,通知相关局属单位、机关科室负责人做好应急抢险准备,等待抢险局领导下达处置指令。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7)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调查区概况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东与承德丰宁、北京怀柔接壤,南与怀来、北京延庆毗邻,西与崇礼、宣化交界,北靠坝上沽源。国土总面积5288.66Km2,其中山间河谷地带和盆地面积528Km2,中低山地面积4760.66Km2。赤城县属燕山西支余脉,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中低山起伏较大,平均海拔1000m。境内出露岩性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赤城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采用专业调查与地方政府部门参与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查清工作区所有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危害对象,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2地质灾害现状

赤城县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三种类型,共有地质灾害点101处,其中泥石流73处、崩塌27处、滑坡1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其中大型1处,中型22处,小型78处。

赤城县101处地质灾害点危害对象主要为村庄、农田、公路。赤城县地质灾害共威胁776户、2350人、财产3944万元。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多为小型-中型,险情等级大型的8处、中型38处、小型55处。

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1 空间分布规律

赤城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侵蚀构造中山区、低山区:101个地质灾害点中82处分布于侵蚀构造中山区 ,19处分布于侵蚀构造中低山区。赤城县北部中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褶皱密集,断裂发育,降水集中,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南部低山丘陵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

3.2 时间分布规律

从时间分布来看,区内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尤其是7、8月,并具有与大雨、暴雨同期或略为滞后的特点。降雨、震动、冻融和削坡卸荷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工程建设(如公路、水电施工)爆破震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 滑坡规模小,险情等级为小型,欠稳定。

本次调查发现滑坡1处,为赤城县茨营子乡千松台大栅子滑坡,形态呈凹形,控制结构面为岩土结合面,岩土体有明显蠕动,规模为小型,威胁2户7人,险情等级为小型,欠稳定。

该滑坡后部为陡崖,为自然岩质,确定此处为滑坡后缘,陡崖下部为碎石土,构成滑体,坡度30°~60°,堆积体坡脚为前缘,堆积体两侧为基岩出露的斜坡。滑坡整体上呈长舌状,纵向长约25m,横向宽约100m,平均厚度约10m,体积约2.5万m3。

4.2 崩塌规模小,险情等级中、小型,控制结构面为节理裂隙面,变性破坏迹象为剥、坠落、拉张裂缝为主。

赤城县有崩塌27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的26.73%。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轴部、断裂带附近及河流沟谷两岸陡峻斜坡上,崩塌主要发育在山体斜坡的中部、顶部、河谷两岸,长期构造、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的孤立山峰、陡崖上,在降雨、冻融、震动等作用诱发因素下,极易形成崩塌,对分散农户造成极大隐患。除此而外,各级公路边坡开挖形成的高陡斜坡,由于差异风化,下部软弱岩层抗风化能力弱,形成凹岩腔,使上部坚硬岩石突出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被卸荷裂隙及层面,构造裂隙切割贯通形成崩塌。

赤城县崩塌中自然土质崩塌6处、人工土质4处、自然岩质14处、人工岩质3处。现状基本稳定或欠稳定,发展趋势多属欠稳定~不稳定。调查区崩塌以倾倒式和滑移式为主,崩塌运动形式多为崩落式和滚动式。

赤城县崩塌主要发育于太古界变质岩基底、早元古界样墩组、侏罗系、第四系地层中,岩性以变粒岩、变质斜长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白云岩为主,岩体呈碎裂状,少量块状。

4.3 泥石流规模中、小型,险情等级中、小型,易发程度多为易发、低易发。

赤城县泥石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中型泥石流17处、小型泥石流56处。险情等级多为中、小型,其中大型8处、中型31处、小型34处。易发程度多为易发、低易发,其中极易发1处、易发20处、低易发52处。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松散物源及水动力条件控制。赤城县境内沟谷发育,支沟较多,两岸地形陡峭,横剖面多呈“V”、“U”形,纵剖面呈阶梯状,沟床纵坡降较大;构造作用强烈,岩体较破碎,大量松散堆积物堆积于沟谷中,暴雨时容易诱发泥石流。据本次调查,泥石流一般沿区内河谷两岸分布。

赤城县泥石流多属山区暴雨型泥石流;物质组成以泥石流为主,多属稀性泥石流;从泥石流发展的阶段划分,多处于发展期;根据泥石流易发程度判定标准,易发综合指数在64~129之间,易发程度多属易发。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根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区特征,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赤城县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赤城县可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针对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是:

(1)在潜在危险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周围要建立地质灾害醒目标志;

(2)对存在潜在危险的地质灾害点要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进行工程治理;

(3)加强本区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加强生物工程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增加水土保持;

(4)对新建、扩建工程,要加强审批手续,统一规划,合理开挖坡脚;不在泥石流沟谷流通区及沟口堆积区兴建房屋等工程。

一般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整治。

参考文献

[1] 张雷,马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研究[J].地球.2013(11).

[2] 褚宏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8)

云南省盐津县是全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县,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成为云南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之一。在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盐津县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恶化,人类工程活动的 日益频繁 ,地质灾害有着 发展 并蔓延趋势 .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制约当地 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及成因

1.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

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2 263m,最低海拔 330m,山势以中高 山为主 ,呈南高北低状 ,地形险峻,山势陡峭 ,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山有 四季 ,十里不 同天”的地理气候 ,夏季炎热 ,冬季湿润偏暖。由于人多地少,森林覆盖率低,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环境十分复杂。随着工农业生产 、城镇建设、 交通 建设和其它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工程活动 日益频繁 .对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破坏 日趋严重,特别是横江和白水江两岸斜坡岩土体处于超荷载或重荷载状态 ,不合理的开挖以及沿江地带洪水的淹没与冲刷作用,导致了多处斜坡变形、建筑物开裂等,地质灾害尤为突出。

盐津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点有 90个(条),主要分布在盐井、普洱 、豆沙 、庙坝等乡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 、崩塌、泥石流、危岩 、地面裂缝 、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近几年来,在盐津县十个乡镇 ,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 298个 ,其中滑坡 114个 ,不稳定斜坡 123个 ,危岩崩塌 43个 ,泥石流沟 15条 ,地面塌陷 2个,地裂缝 1条。其中,具有一定规模 、稳定性差 、危险性高 、危害程度大的重要地质灾害点有 90个 (条 ),含滑坡 30个 ,不稳定斜坡33个 ,危岩崩塌 19个 ,泥石流沟 8条 ,较为严重的有县城滑坡群、庙坝乡滑坡群、柿子乡滑坡群、中和镇滑坡群 、普洱镇滑坡群等。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地质环境的 日益恶化 ,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87年 12月 12日,由于连降暴雨,普洱欧家扁村发生山体滑坡 ,造成 6人死亡;1988年 8月7日,盐井镇由于连降暴雨产生山体滑坡造成经济损失 250万元 ;2001年 9月 13日,中和乡中堡村茶园一、三社 由于连降暴雨产生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造成 6.3ha耕地及 35间房屋被毁 ;2002年 8月 12日,由于连降暴雨,庙坝乡民政村皮匠沟产生山体滑坡 ,造成 7户 13间房屋被毁 ,22人死亡,7人失踪,4人受伤,摧毁桥梁 1座,损坏省道(柿子至牛街)1 000余 m,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2002年 8月 8日.原艾 田乡仁和村高洞子社由于连降暴雨,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产生山体滑坡,造成 4间房屋被毁 、5人死亡。由于地质灾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3 849.34万元,受威胁资产 43 116.40万 元。

1.2盐津县地质灾害成因

盐津县地质灾害类型多 、分布广 、危害大的原因主要与大气降水强度、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岩土类型 、地质结构 、地震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相关。

①县境内滑坡地层为中生代“红层”,岩性以泥岩 、页岩和砂岩为主 ,岩层节理裂隙发育 ,岩体破碎遇水易软化 ,中一强烈风化 ,地层倾 向大致与坡 向相反,形成逆 向结构斜坡 ,主滑方 向与岩层倾 向相反属基岩切层滑坡。

②县境内山谷和斜坡地形绝大多数位于软岩斜坡地带 ,斜坡原始坡度较 陡(近 45),斜坡临空条件好 .为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而软质岩体抗风化能力弱.表层岩体风化强烈,在其表部形成较厚 的松散土体,其透水性大于底部泥页岩 ,在接触部位易形成软弱带 ,而导致滑坡 。

③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高强度降雨后 ,造成岩土体饱水 ,物质容重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地质蠕变而导致滑坡。

④河水对边岸淹没或冲刷,造成斜坡受浮托力和动 、静水压力的严重影响 ,斜坡易失稳下滑。

⑤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使环境条件更加恶化森林的乱砍滥伐 ,矿山的乱开滥采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 ,致使地质灾害频有发生 。如庙坝乡境 内 5家石灰厂在生产过程中管理松懈,监督不到位 ,把石灰渣长期堆放 、存储在 白水江 、乌撒溪和干沟等河岸最高水位线以下斜坡地段 ,在 2006年 8月 28日和 9月 7日晚,由于天降大雨 ,石灰 厂跨塌。河水暴涨 ,大量石灰渣冲人河中,导致大量鱼被毒死,造成白水江水污染事故。

⑥盐津县是地震多发地区.2006年发生有两次5.1级 、一次 4.7级地震 以及频繁连续不断的小震今年,全县又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地震和无数次余震加剧了岩土体的破坏 .形成一系列地质构造(如大大4~/.b的裂缝 ),成为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2 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盐津县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 的影响.尽管政府部 门已引起高度重视,有的放矢地编制了防治规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教育 ,制定防灾预案 ,有效地降低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多样,当地经济技术条件落后 ,加之对地质灾害认识不足 .地质灾害仍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不乐观 ,防治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

①对地质灾害重视不够。区内地质灾害点多面广 .各职能部门、部分乡镇和基层组织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到位。

②地方财力匮乏,严重缺乏治理经费。由于地方财力匮乏 .治理经费不足,专项治理地质灾害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等。

③地质灾害防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由于每年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加之地质灾害隐患点量多面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致使地质灾害点的调查不到位 ,对很多隐患点无法深入调查和进行预防,致使地质灾害仍然频繁发生。

④地质灾害防御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淡薄 ,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如森林的乱砍滥伐,矿山的乱开滥采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不按操作程序施工等不规范、不安全生产引起的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频繁发生 ,致使 自然 生态环境遭受污染破坏的事件屡有发生。

3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

针对全县地质灾害存在 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盐津地质灾害的防治应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期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治工作指导思想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量多面广 ,成灾 因素复杂突发性强,形势十分严峻。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国土资源部门承办、有关部门配合、广大群众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把自然 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把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村组干部和灾害隐患点村民。切实做到职能部 门主动抓,干部群众联合抓,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确保领导认识到位 ,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资金投入到位。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到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建立健全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制 ,健全完善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通讯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全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做好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利用 现代 科技手段技术指导地质灾害防治 ,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引入现代技术和手段,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库,对重点地段的危险性作出判断 ,采取 科学 的应急防范措施 ,作为监控现有地质灾害点的依据.有条件的地区,对重大滑坡、崩塌隐患点设立适当的自动或几何变形监测点,做到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建立医疗救护组、秩序维护组、搬迁安置组和抢险救灾调度组 ,分别承担灾害发生后 的伤病员施救维护灾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失确保灾害发生后抢险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3.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构建人与 自然 的和谐 发展 全县地质灾害绝大部分与人类工程活动息息相关,”天灾 ”难测 ,”人祸”可防,坚持”以防为主 ,标本兼治”的方针。围绕以人为本,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普及预防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帮助广大 农村 地区尤其是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掌握地质灾害监测 、撤离避灾的基本常识提高农村基层防御地质灾害的意识和群测群防水平 .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使灾害多发 区群众掌握灾害突发前的主要征兆和发生时的紧急处置办法及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山区和居民点建设管理,帮助山区农村进行房屋选址、建设 ,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3.3规范工程开发建设行为,使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应遵循 ”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对在工程建设中不按规划设计方案操作 。不作灾害危险性评估,不作地质勘察的施工队伍或个人 .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引发地质灾害的,要依照有关 法律 法规从严从重处理。对破坏环境或擅自在松散岩土体或建筑物体上增加荷重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和处罚。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 中,要将地质灾害防治于其中.特别是要重点整治大关河和白水江岸边的滥挖乱建和危岩附近的开山取石现象。

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安全生产隐患 、生态环境等 问题 ,县国土资源局、煤炭 工业 局、建设环保局等部 门要相互配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检查督促并监督采矿权人认真制定防灾减灾方案和整治措施 。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矿山 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3.4建立群防群治 网络 ,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群防群治要重点发挥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纽带作用,做好上传下达信息反馈工作,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预案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对预报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斜坡、陡崖、古泥石流沟(堆积区)做好巡查、监测遇临灾险情时采取紧急避让措施 ,避免人员伤亡暴雨期 间要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按群防群治网络的责任区落实到乡镇 、单位和监测人。直接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直接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送达到受威胁人员手中,将防灾措施落实清楚凡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应立足于本辖区地质灾害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 出防灾减灾预案.明确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灾区,进行分类管理监测信息工作要做到灾害易发区 日测 日报 ,定人定岗监测.随时洞察灾害变化发展态势 ,保持上下左右的信息联系,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便于灾害调查组及时对辖区内险情明显的区域或已发生灾害的范围、成 因、危害程度及发展态势展开全面的调查 ,以有利于产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人员、物资的转移、避让及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4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 ,在防治灾害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运作机制, 总结 经验教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降低因地质灾害传播作用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生存环境与 经济 建设协调发展达到地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高度协调统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9)

云南省盐津县是全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县,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成为云南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之一。在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盐津县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恶化,人类工程活动的 日益频繁 ,地质灾害有着 发展 并蔓延趋势 .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制约当地 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及成因 

1.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 

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2 263m,最低海拔 330m,山势以中高 山为主 ,呈南高北低状 ,地形险峻,山势陡峭 ,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山有 四季 ,十里不 同天”的地理气候 ,夏季炎热 ,冬季湿润偏暖。由于人多地少,森林覆盖率低,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环境十分复杂。随着工农业生产 、城镇建设、 交通 建设和其它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工程活动 日益频繁 .对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破坏 日趋严重,特别是横江和白水江两岸斜坡岩土体处于超荷载或重荷载状态 ,不合理的开挖以及沿江地带洪水的淹没与冲刷作用,导致了多处斜坡变形、建筑物开裂等,地质灾害尤为突出。

盐津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点有 90个(条),主要分布在盐井、普洱 、豆沙 、庙坝等乡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 、崩塌、泥石流、危岩 、地面裂缝 、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近几年来,在盐津县十个乡镇 ,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 298个 ,其中滑坡 114个 ,不稳定斜坡 123个 ,危岩崩塌 43个 ,泥石流沟 15条 ,地面塌陷 2个,地裂缝 1条。其中,具有一定规模 、稳定性差 、危险性高 、危害程度大的重要地质灾害点有 90个 (条 ),含滑坡 30个 ,不稳定斜坡33个 ,危岩崩塌 19个 ,泥石流沟 8条 ,较为严重的有县城滑坡群、庙坝乡滑坡群、柿子乡滑坡群、中和镇滑坡群 、普洱镇滑坡群等。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地质环境的 日益恶化 ,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87年 12月 12日,由于连降暴雨,普洱欧家扁村发生山体滑坡 ,造成 6人死亡;1988年 8月7日,盐井镇由于连降暴雨产生山体滑坡造成经济损失 250万元 ;2001年 9月 13日,中和乡中堡村茶园一、三社 由于连降暴雨产生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造成 6.3ha耕地及 35间房屋被毁 ;2002年 8月 12日,由于连降暴雨,庙坝乡民政村皮匠沟产生山体滑坡 ,造成 7户 13间房屋被毁 ,22人死亡,7人失踪,4人受伤,摧毁桥梁 1座,损坏省道(柿子至牛街)1 000余 m,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2002年 8月 8日.原艾 田乡仁和村高洞子社由于连降暴雨,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产生山体滑坡,造成 4间房屋被毁 、5人死亡。由于地质灾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3 849.34万元,受威胁资产 43 116.40万 元。 

1.2盐津县地质灾害成因 

盐津县地质灾害类型多 、分布广 、危害大的原因主要与大气降水强度、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岩土类型 、地质结构 、地震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相关。 

①县境内滑坡地层为中生代“红层”,岩性以泥岩 、页岩和砂岩为主 ,岩层节理裂隙发育 ,岩体破碎遇水易软化 ,中一强烈风化 ,地层倾 向大致与坡 向相反,形成逆 向结构斜坡 ,主滑方 向与岩层倾 向相反属基岩切层滑坡。 

②县境内山谷和斜坡地形绝大多数位于软岩斜坡地带 ,斜坡原始坡度较 陡(近 45),斜坡临空条件好 .为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而软质岩体抗风化能力弱.表层岩体风化强烈,在其表部形成较厚 的松散土体,其透水性大于底部泥页岩 ,在接触部位易形成软弱带 ,而导致滑坡 。

③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高强度降雨后 ,造成岩土体饱水 ,物质容重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地质蠕变而导致滑坡。 

④河水对边岸淹没或冲刷,造成斜坡受浮托力和动 、静水压力的严重影响 ,斜坡易失稳下滑。 

⑤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使环境条件更加恶化森林的乱砍滥伐 ,矿山的乱开滥采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 ,致使地质灾害频有发生 。如庙坝乡境 内 5家石灰厂在生产过程中管理松懈,监督不到位 ,把石灰渣长期堆放 、存储在 白水江 、乌撒溪和干沟等河岸最高水位线以下斜坡地段 ,在 2006年 8月 28日和 9月 7日晚,由于天降大雨 ,石灰 厂跨塌。河水暴涨 ,大量石灰渣冲人河中,导致大量鱼被毒死,造成白水江水污染事故。 

⑥盐津县是地震多发地区.2006年发生有两次5.1级 、一次 4.7级地震 以及频繁连续不断的小震今年,全县又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地震和无数次余震加剧了岩土体的破坏 .形成一系列地质构造(如大大4~/.b的裂缝 ),成为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2 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盐津县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 的影响.尽管政府部 门已引起高度重视,有的放矢地编制了防治规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教育 ,制定防灾预案 ,有效地降低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多样,当地经济技术条件落后 ,加之对地质灾害认识不足 .地质灾害仍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不乐观 ,防治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 

①对地质灾害重视不够。区内地质灾害点多面广 .各职能部门、部分乡镇和基层组织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到位。

②地方财力匮乏,严重缺乏治理经费。由于地方财力匮乏 .治理经费不足,专项治理地质灾害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等。 

③地质灾害防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由于每年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加之地质灾害隐患点量多面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致使地质灾害点的调查不到位 ,对很多隐患点无法深入调查和进行预防,致使地质灾害仍然频繁发生。 

④地质灾害防御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淡薄 ,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如森林的乱砍滥伐,矿山的乱开滥采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不按操作程序施工等不规范、不安全生产引起的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频繁发生 ,致使  自然 生态环境遭受污染破坏的事件屡有发生。 

3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 

针对全县地质灾害存在 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盐津地质灾害的防治应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期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治工作指导思想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量多面广 ,成灾 因素复杂突发性强,形势十分严峻。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国土资源部门承办、有关部门配合、广大群众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把自然 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把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村组干部和灾害隐患点村民。切实做到职能部 门主动抓,干部群众联合抓,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确保领导认识到位 ,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资金投入到位。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到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建立健全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制 ,健全完善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通讯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全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做好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利用 现代 科技手段技术指导地质灾害防治 ,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引入现代技术和手段,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库,对重点地段的危险性作出判断 ,采取 科学 的应急防范措施 ,作为监控现有地质灾害点的依据.有条件的地区,对重大滑坡、崩塌隐患点设立适当的自动或几何变形监测点,做到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建立医疗救护组、秩序维护组、搬迁安置组和抢险救灾调度组 ,分别承担灾害发生后 的伤病员施救维护灾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失确保灾害发生后抢险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3.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构建人与 自然 的和谐 发展 全县地质灾害绝大部分与人类工程活动息息相关,”天灾 ”难测 ,”人祸”可防,坚持”以防为主 ,标本兼治”的方针。围绕以人为本,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普及预防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帮助广大 农村 地区尤其是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掌握地质灾害监测 、撤离避灾的基本常识提高农村基层防御地质灾害的意识和群测群防水平 .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使灾害多发 区群众掌握灾害突发前的主要征兆和发生时的紧急处置办法及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山区和居民点建设管理,帮助山区农村进行房屋选址、建设 ,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3.3规范工程开发建设行为,使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应遵循 ”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对在工程建设中不按规划设计方案操作 。不作灾害危险性评估,不作地质勘察的施工队伍或个人 .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引发地质灾害的,要依照有关 法律 法规从严从重处理。对破坏环境或擅自在松散岩土体或建筑物体上增加荷重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和处罚。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 中,要将地质灾害防治于其中.特别是要重点整治大关河和白水江岸边的滥挖乱建和危岩附近的开山取石现象。 

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安全生产隐患 、生态环境等 问题 ,县国土资源局、煤炭 工业 局、建设环保局等部 门要相互配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检查督促并监督采矿权人认真制定防灾减灾方案和整治措施 。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矿山 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3.4建立群防群治 网络 ,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群防群治要重点发挥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纽带作用,做好上传下达信息反馈工作,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预案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对预报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斜坡、陡崖、古泥石流沟(堆积区)做好巡查、监测遇临灾险情时采取紧急避让措施 ,避免人员伤亡暴雨期 间要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按群防群治网络的责任区落实到乡镇 、单位和监测人。直接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直接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送达到受威胁人员手中,将防灾措施落实清楚凡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应立足于本辖区地质灾害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 出防灾减灾预案.明确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灾区,进行分类管理监测信息工作要做到灾害易发区 日测 日报 ,定人定岗监测.随时洞察灾害变化发展态势 ,保持上下左右的信息联系,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便于灾害调查组及时对辖区内险情明显的区域或已发生灾害的范围、成 因、危害程度及发展态势展开全面的调查 ,以有利于产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人员、物资的转移、避让及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4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 ,在防治灾害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运作机制, 总结 经验教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降低因地质灾害传播作用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生存环境与 经济 建设协调发展达到地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高度协调统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10)

(一)领导挂帅,把地质灾害治理列为民生一号工程

2002年,广西在全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中,就已将梧州市列为地质灾害高发区。2003年,梧州市便开始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004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把地质灾害整治作为今后几年工作的一号工程,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同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整治的日常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市人大、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等部门人员组成,并设立了工程项目组、工程技术组、项目资金组、房屋拆迁组、房源安置组、综合信息组等6个小组,按其职能分别开展工作。3个城区也相应成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二)强化责任,严格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1、制定“6.8”灾害治理方案。“6·8”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及时组织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及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等有地质灾害防治勘探、设计、施工资质的专业队伍,对市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并编制了《梧州市区“6·8”灾害治理方案》,根据灾情及分布情况,按照“统筹安排、连片治理、方便工作”的原则,将210个地质灾害点列为急需治理的灾害点。该治理方案于2006年7月28日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对210个灾害点的治理工程措施有2种,一是采取截水渠、重力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板桩、锚杆格构、挂网喷砼护坡等永久治理工程措施;二是采用绿化护坡、筑拦沙坝、建沉沙池、修排水渠等临时防护措施。所有治理工程项目均由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委托广西3家有甲级地灾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和市内3家有地质灾害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查设计,将项目分门别类,相对重大、危险的工程项目由广西设计单位负责,相对中型及小型工程项目由梧州市内设计单位分城区限时完成。

2、明确地质灾害治理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要求210个治理点必须赶在2007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主体工程,以发挥防灾抗灾作用。在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不少治理点 交通 不便的情况下,市政府进一步落实责任,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210个治理项目均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包括项目责任人、技术责任人、行政责任人)和具体工作目标,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问责制度,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2月出台了《梧州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问责对象在整治地质灾害中,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或者在整治过程中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将被问责,并规定了问责方式和程序。

(三)积极筹集地质灾害整治项目资金,严格资金管理

该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面广量多,所需投资巨大。为解决整治资金不足的问题,梧州市除了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外,市政府自筹部分资金。同时,还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的整治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210个急需整治的灾害点中,有50个灾害点确定了整治责任单位,如公路局后山边坡,全部由公路局自筹资金实施整治;有38个灾害点由市直、区直、中直机关共56个部门单位捐助资金进行治理。由于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地灾治理工作,从而有效缓解了资金的压力,确保治理工作的推进。

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执行资金的支付程序,每月下旬由分管财政的副市长主持召开资金调度会,审定各城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业主的资金支付额度,然后按规定代扣税金并经财务总监复核后,直接支付给施工队伍(业主),这样既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又防止资金被积压、挪用。

(四)严把工程质量关

该市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办法对治理工程质量实施监督。一方面从市内各设计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质量检查组对各项目进行实时跟踪检查,尤其是在施工中不定期深入工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市地灾办,由市地灾办项目联系人加强督促落实。质量检查组经常同各项目的监理、设计和施工队伍及时沟通、协调,尽量在施工现场将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推进。另一方面,根据国土资源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重庆市的做法,由市地灾办请示市政府同意,下发了《关于市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统一了验收的资料,明确了各类地质灾害治理的验收标准、程序。并委托广西两家有检验资质的单位对各治理项目的关键工序如抗滑桩、锚杆、锚索、挡土墙等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经过检验,目前治理工程绝大部分项目都达到设计要求,对个别不达设计要求的,则由设计单位提出意见,施工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补充完善并验收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二、有效整治地质灾害的几点思考

梧州市大规模整治地质灾害是近几年的新工作,没有更多经验可循。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梧州市目前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质灾害治理的责、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

梧州市“6.8”治理方案按“谁受益,谁治理,谁引发,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原则去实施。但由于 历史 原因,市区山多平地少,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居民建房不断自山脚向山顶扩展,房屋依山而建,且无规无序,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之房屋密集,边坡支护及排水设施不到位,每逢暴雨季节,山体经常崩塌塌坡而引发地质灾害,危及周边房屋的安全,其责任认定难度较大。如“6·8”灾害是属 自然 因素造成还是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很难确定,因为很多都是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房屋,完全认定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治理责任难度大。另一方面,一些确需治理的边坡,在实施工程治理时必须拆除部分周边房屋,需要给予拆迁补偿,这部分资金若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有难度,若由政府全部出资治理和补偿,又会使群众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地质灾害治理是政府的责任。因此,目前梧州市规定,近几年房地产公司建设的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所在地的边坡治理责任,由这些房地产单位、部门承担;而私人住宅及原单位(部门)70~80年代建设项目和学校的边坡需进行地灾治理的都由政府实施治理。今后,必须进一步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居民房屋等所有受益者,应该有一份治理责任,也就是要担负一定比例的治理费用;对于需搬迁避让的,政府只给予 经济 补助,而不能作为房屋拆迁补偿全额补足,也就是不能完全依赖政府。

(二)必须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梧州市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受威胁人口多,且很多房屋建在山上,如何保证老百姓不被地质灾害威胁需要全市统一规划,全盘考虑, 科学 治理。一方面地质灾害的整治不能为治理而治理,应与城市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如对石鼓冲、平民冲、冰泉冲等万秀区河东片80年代前建在山上的房屋实行搬迁,进行集中安置,并对河东片的土地进行城市建设,既可以进行旧城改造,又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彻底消除地质隐患,让居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地质灾害治理必须与城市景观改造相结合。梧州市属于一个山城,应利用山来点缀、装饰城市,使之更漂亮、美观。因此,工程措施必须结合山坡以及周边环境、建设物的特点,有些植被、建筑物和设施能保留的,应尽量保留,对景观有影响则在设计时就应考虑拆除,根据山坡的不同景观而采取不同治理措施,以达到既消除地灾隐患,又改善城市景观的效果。由于地灾点多且广,要全面彻底整治,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目前只是实施近期整治,而中期、远期整治必须严格按照《梧州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全面分步实施。

(三)解决好治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篇(11)

引言

地质灾害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在不断地提高、改善。然而,近年来的地质灾害仍旧频繁发生,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部门逐渐认识到,虽然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已经建立以及健全,但是仍旧存在大量仍待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防治和控制系统的许多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鉴于独特的地质环境,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为视角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建立一个相对可靠、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地质安全的评价环境。

1我国防治地质灾害有关设施

1.1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

我国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并且地质灾害强度以及受灾的规模都相对较大,对我国人民人身财产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特别是我国西南部的山区,时有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破坏当地的通信以及交通,给西南地区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我国整体发展水平下降。为了有效强化我国西南部山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关政府应该加大人力、技术以及资金的投入力度,在重大灾害地区设置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开展灾害防治预测工作,使西南部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

在我国,为了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因地质灾害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有关部门应当在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西南地区建立灾区调查区。派出专业调查小组研究调查频发区的气候特征以及地貌地质特点,估算地质灾害的出现以及使用紧急应对措施,并且根据其特点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当专业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考究一段时间之后,科学研究每个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出现灾害的时间频率以及特点,拟定有效地质灾害防范措施,为后续地质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3建设地质灾害警报装置

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研究重大灾害地区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需要在地质灾害经常出现的地区设置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重点是预警管理以及预警技术两个方面,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灾害进行检测,在发生地质灾害前及时采集灾害产生的特点并且向相关部门报告,给出灾害报警预示,及时相处解决对策,减少灾害出现的频率。

1.4建立健全搬迁体制

如果受灾地区发出地质灾害预警,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分析灾害信息,分析的信息包括:灾害危及范围以及地质灾害危险等级,如果灾害危及范围广、等级较高,则必须使用有效的搬迁举措。相关部门应当安排灾区居民有组织地搬出危险区,搬迁到预先设置的安置安全区,以确保受影响地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地质灾害后,根据受灾地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灾后重建工作,必须做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加强对居民住房的质量,为居民送暖。

1.5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体制

目前来看,我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较强,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当地质灾害出现之后,可以及时对灾区进行善后处理操作。我国拟定的灾害应急处理系统的中心是严重地质灾害出现地区居民服务,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现有的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一般包括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应急设备和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地质灾害出现之后,能迅速做出应急反应,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工作人员抵达受灾地区,进行赈灾活动,有效、科学的减少受灾地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降低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利用地质环境与防治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2.1地质环境给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地质环境是人类活动以及地球自身运动之间相互作用出现的结果,并且地质环境在持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别的地质灾害,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地质环境出现了相对快速的变化,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度与速度在不断增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所以,地质环境变化的速度,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并且超越了环境自身承受的范围,如此的结果,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发;地质灾害在某些地质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其不能独立地从地质环境脱离出来,地质、地貌以及地形构造形成了地质灾害频繁出现的先决条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断的变化,是导致地质灾害出现的导火索。

2.2地质灾害改变地质环境

根据定义,特指环境学的定义,所谓的环境质量多数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默写要素以及环境的总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繁衍以及生存的适宜程度。”对于地质环境来说,环境质量一般是指组成地质环境的每一种要素对人类的发展以及生存的适宜程度。正如前面提到的,如果地质环境的变化超出了地质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这将导致某种地质灾害的出现。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这方面来看,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在我国这样一个气候因素繁多、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地域辽阔的国家,地质灾害导致的损失每年可达数十亿美元。总体来说,地质灾害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①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巨大影响;②间接地影响全体人类社会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保护地质环境的角度出发,地质灾害的发展与产生,对反映地质环境质量好坏的地质环境全部要素对人类发展以及生存的适宜程度有着巨大影响。地质灾害影响越大,发展就相对较快,随之风险也就越大,对地质环境质量的改变也就越明显。

3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必须要将其自身的特征放入考核的范围之内。其自身具备服务、基础以及公益等特点,在环境调查与地质勘测中使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分析其地质的安全状况。通过使用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要充分认识利用地质环境监测领域的状况。强化地质环境的使用,同时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任务全面完成后,还要实现人文环境和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其环境评估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的研究思维以及视野,必须勇于探索、发现新的想法。确保工程地质环境安全的安全问题,一般包括环境相关区域内外因素和地质信息以及伴随相关的风险性和可能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评价的地质环境计划,以避免由于违规项目造成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必须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地质环境的思想。在构建系统和利用地质环境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人与自然环境,人类行为之间的和谐相处,适应和改造自然本身相结合。这不仅限于对地质和工程开展评价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利用地质环境,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安全系统,规范化建设,促进利用地质环境规范化发展。

4结束语

地质灾害的防范不但是牵涉社会保险、行政、立法等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是科学技术的问题。从危险的角度来看,一般是指发现地质环境的危险区,我国大陆地区已经建立了地质防治系统,其包括科学技术支撑、应急处理、搬迁治理、监测预警以及调查评价等;从安全的角度看,一般是指发现地质环境的安全区,因此能够架构区域地质环境功能区划、质量评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工程容量评价以及风险调控的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