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主价值的要求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22

民主价值的要求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1)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发展之梦的综合体。当代中国,国家梦想和民族梦想高度叠合,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实践和发展中,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国家梦想和民族梦想的实现,以民主法治为路径,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以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轨道;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梦的梦想主体,社会个体的发展梦想以自由平等为基础。国家、民族的梦想需要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每个人的梦想,要靠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凝结。中国梦是进步的、理想的社会质态的梦想,一切价值活动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梦的灵魂,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进程。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担当。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神圣的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统领全社会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保障。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是每个人发展梦想的汇聚。而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消弭冲突,形成合力,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规约。每个人的梦想凝结成国家之梦、民族之梦,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个体价值追求的召唤,也是实现个人梦的价值规范。

中国梦不是空洞虚泛的幻想,而是现实具体的价值理想。中国梦的民族复兴,是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水平等现实具体的要件为构成,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发展目标,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维度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中国梦既是宏大壮观的梦想框架,是高度统合的梦想系统;又是现实具体的实践过程,是分层、具体的梦想追求。中国梦是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在社会各领域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和生态文明的目标中,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整体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梦的实现,既有国家、民族和人民不同梦想主体的特性,也有梦想目标的具体内容上的不断递进;既包括物质的、精神文化的梦想追求,也包括价值理念的梦想目标。国家的强盛,人民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社会主义的发展,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也是世界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梦想,既关系我国国民的幸福,又关乎世界的文明水平和发展状况。中国梦的实现,必将增加中国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推进世界梦、人类梦。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2)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09-02

2015年9月28日,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在讲话中阐发了“共同价值”重要思想,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新论断。但共同价值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共同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是什么、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等相关理论问题,成为学术界当前研究的热点,科学阐述“共同价值”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不是凭空脱离于社会历史事实而孤立产生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共产主义运动、一种理论形态、一种社会制度,也是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伦理理想的价值追求。过去许多人常常把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概念当作资本主义独特的历史产物,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独特的价值观,甚至加以批判和斗争,其实这在理论上完全是一种错误,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尽管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利益追求,也存在全人类共同的利益要求,共同的利益追求反映到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上,就形成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凡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理想,真正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共同价值”,都可以而且也应该被吸收、容纳到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人权、科学、效率、全球治理等反映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共同价值”,这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吸纳、借鉴,并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发展和提升这些共同的文明成果。新形势下,更是站在全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上,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首先,当今世界格局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实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诉求,也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在批判旧社会、建立新世界中,马克思主义同样高度重视和追求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最后,民主、自由是人类共同的普遍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民主、自由、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这就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同时,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人民的自由。共产主义社会将成为那样一个社会,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

深刻地理解“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有助于准确把握提出“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相对西方某些国家主张和宣扬的“普世价值”,中国提出带有中文化色彩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共同价值”的提出,是中国追求在国际上获得主动发言权和话语权的具体体现,可以化解西方某些国家利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对中国在价值观上的诘难和攻击,澄清国内外在价值观问题上对中国的误解和非议,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观建设的理解和尊重。

二、“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根本区别

自近代至今,“普世价值”经历了从宗教到神学再到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从近代基督教倡导的普世主义到20世纪中叶神学家倡导的全球伦理,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普遍伦理”,直至当前特指西方强势话语、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这一概念在国内开始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但真正成为理论上研究和交锋的焦点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之后“普世价值”又总是借助各种场合特别是中央重大决策之际不时沉渣泛起,企图混淆视听,制造思想混乱。2015年9月,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重要思想后,有人更加迫不及待地提出,“共同价值”本质就是“普世价值”,只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达法而已。不管“普世价值”如何改头换面,对“普世价值”的欺骗性、虚伪性、蒙蔽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结合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深刻认清“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扫除“普世价值”的思想障碍。

首先,二者产生的根源不同。“共同价值”源于全人类的共同需求。在新的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日益成为当今时代各国人民在解决内部发展问题和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基本共识,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愿望,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观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是指超越一切时空而被普天下所有的人共同接受并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始终,即普遍绝对适用、绝对永恒存在的价值,实际上,这种脱离社会历史发展而孤立静止的“普世性”的价值带有浓厚的西方政治色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这种所谓的“普世价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二者的特性根本不同。“共同价值”从不追求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理念,只是寻求适用于特定时空领域下各个国家和民族具体的价值关系中的共同价值追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随着全人类共同利益需求的条件、范围、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是历史的、相对的、发展的全人类的共同需求。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被赋予“终极真理”意义,是适用于一切人、一切时代的绝对的、静止的、普适的、必然的、超阶级的利益诉求。最后,二者的目的根本不同。“共同价值”主张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全人类共同利益需要的满足,实现自身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协调发展。而所谓的“普世价值”则在宣扬价值普适性的基础上,试图把各国的发展道路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建立所谓的西方式的民主政体。

三、“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

“共同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有助于澄清理论上的误解。仅仅从词义上看,“普世价值”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似乎是一回事,但实际上“普世价值”的目的是,通过“普世价值”这一极其容易混淆的概念演变他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对此,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坚决反对。为此,国内外在理论上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一些误解,似乎拒绝“普世价值”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拒绝现代政治文明理念。而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治等各种属于当代政治文明的“共同价值”的提出,避免了价值观上表述的不必要的含糊和矛盾,澄清了国内外舆论界对中国政治文明理念上的误解。“共同价值”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也不可能站在人类现代政治文明之外,相反,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不拒绝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权等政治理念,而且,一再强调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权等政治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话语权。自“”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努力用西方的知识体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即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下,某种程度上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对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和当代的社会实践仍然习惯于用西方的话语系统和知识体系来解释。现在,我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在意识形态领域没有自己的话语系统,掌握不了话语权,即使GDP高速增长,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相结合,创新具有民族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共同价值”理念就是用中国文化语言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话语系统、建构中国特色的价值观表达方式的重要体现。

最后,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制度价值,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制度与价值方面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价值目标与价值手段的统一。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实现“共同价值”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⒓大增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力量,也必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显著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3)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

一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和理想追求集中表现为该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既决定于经济基础,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规范、引导和推动作用。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

当代中国,只有“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真正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人类基本价值观的结果。虽然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固有的局限以及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它根本不适合中国,任何照抄照搬都是不现实的,都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颠覆性的危害。特别是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步性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借鉴和发展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合理因素,具有鲜明的历史进步性。这在民主、和谐、公正、自由等价值上充分展示了出来。

民主是关于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规定和要求。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简代夏作民主”,意为作民之主。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西方,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一书,是由“人民”和“统治”两词构成,指人民的统治或权力。后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光大了古希腊的民主含义。比如卢梭认为,民主就是把权力“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密尔提出,最好的民主形式是代议制民主。现代西方思想家们对民主作了进一步阐述,比如哈贝马斯重视和强调程序民主等。虽然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较之以往有很大进步,但根本上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的民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民主首先表现为国家形态,同时也体现在体制、原则和价值观等方面。马克思指出,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态和基本制度,其特点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而“国家制度无论如何只是人民存在的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281页)所以,民主体现人民主权和人民意志,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和自决权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前提和基本要求。

公正是关于社会政治伦理关系及其原则的规定和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公正的思想。《礼记》设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庄子也说:“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在西方,柏拉图明确提出“正义就是平等”。近代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平等论”,进一步宣扬了古希腊的正义思想。卢梭提出,公正就是公意,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西方现代思想家们非常重视对公平正义的研究。比如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而公正的本质在于社会制度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仅仅追求公正是远远不够的。公正需要历史的依据,一旦忽视了历史精神和历史依据,对公正的追求和理解就会陷入“永恒公正原则论”和“乌托邦空想论”。与这些思想家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公正问题,把公正建立在对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以往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基础之上,把公正的理想与历史精神融为一体。在他们看来,只有共产主义制度才能真正体现公正,是公正的真正实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当代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产生强大凝聚力,把整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必定会遭遇许多不可预料的重大历史课题和风险挑战。因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效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匮乏现象严重,一小部分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等。如何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统一不同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旨在应对并且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价值认同和共识,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4)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史学家班固对河间献王刘德的一句评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在古代中国用这个词来指“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的治学态度,后作为一种学风,形成实学思潮,从宋至清延续数百年,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学术研究及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过长期的重大影响。从湖南岳麓书院的门匾,到清末北洋大学的校训,再到茅盾的小说《子夜》,“实事求是”四个字随处可见。

把“实事求是”作为与主观主义相对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风而赋予了新的含义。1941年5月19日延安干部会上,在所作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恢复和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表述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个表述中提到的四句话是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了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既简明扼要,又完整准确地表达了一种先进的学风,一种优良的作风,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们通常用其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简称。

无论是作为学风和作风,还是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们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往往多是从认识论的维度展开的,这的确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仅仅从认识论的维度理解“实事求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从价值论的维度对“实事求是”给予更多关注,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实事求是”的完整含义,找到现实世界中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因,进而更好地“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的价值内涵

(一)“实事”的价值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其认识论内涵自然就意味着作为人的认识对象的“实事”应该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范围的“实事”才是现实的认识对象,而那些超出主体实践范围或被主体实践活动遗漏的“实事”,只能是其潜在的认识对象。除此之外,唯物辩证法还告诉我们,“实事”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是随着时间、地点和场合的变更而发展变化的。因此,“实事”因其无穷性和变化性而极具复杂性,使得历史上任何现实的个人主体、集团主体都不可能对作为整体的“实事”达到绝对全面的认识。党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全面地看问题,必然得对“实事”的范围和认识的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作一个明确的界定,而这个界定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呢?这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实事”的价值内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不同时期里,如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们党始终以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不同的“实事”,既是认识的成果,也是价值选择的结果。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的“实事”“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二)“是”的价值内涵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它首先是个认识论命题,因为规律不会自动进入我们的头脑当中,而是隐藏在事物表面现象之后的本质联系,需要主体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认识的努力才能够把握。我们把对规律的正确认识称为真理。“是”同“实事”一样,貌似完全客观,实则也是有其价值内涵的。人们不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规律,认识规律的根本目的还是要运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正如所言:“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众所周知,规律是有条件性的,主体合理运用规律的前提就要包括对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适合运用哪些规律作出适当的主观判断,而这个判断(“是”)既应包括对可供选用的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是1”),也应包括对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客观性认识(“是2”),更要包括主体对哪些规律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价值性认识(“是3”),这就是“是”的价值内涵。例如,曾经指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由此可见,在眼中,具体的真理是有好坏之分的,之所以作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1”)是“最好的真理”(“是”)这样一个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判断,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是2”)下,只有它能够“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是3”)。

(三)“求”的价值内涵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是一个动词,表示主体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实事”和“是”的统一,内在地包含着“求”什么、怎么“求”、为谁“求”等问题,因而最具能动性,也就最能体现“实事求是”的价值性。“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还是为了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去学习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消极被动“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还是积极主动“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是为个人或小集团的狭隘利益而求,还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求。这些问题无一不带有强烈的价值色彩,而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关乎到能不能“实事求是”,而且关乎到愿不愿“实事求是”和敢不敢“实事求是”。

从以上分析可见,“实事求是”的三个组成要素中,每一部分都既含有真理的成分,也含有价值的内涵,而当三个要素构成一个整体,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简称时,其价值内涵更是得到了彰显。也就是说,“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内涵显示了其科学性,而其价值论内涵则显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先进性和伦理道德高尚性。可以说,价值维度的“实事求是”,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二、“实事求是”的价值要求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历史上最早获得“实事求是”称号的河间献王对此问题的理解。刘向的《说苑》中曾收入刘德佚文四则,其中一则如下:

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以导之,凿江通于九派,酾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不怨苦者,利归于民也。”

此处可以说是刘德借大禹之口,说出了“实事求是”价值要求的最早表达。

中国共产党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既是对其科学的认识论内涵的自觉坚持,也是对其高尚的价值论内涵的自觉选择;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自觉继承,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立场的自觉维护。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人民群众是其价值主体

“实事求是”的价值内涵要求必须首先明确其价值主体。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其价值内涵必然要求党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党只有自觉地把人民群众作为“实事求是”的价值主体,才能从人民群众的最大“实事”出发,才能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而“求”,才能求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是”,才是求得其所,才能求得其法。因此,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指南统一起来,必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联系起来,必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通起来,必须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必须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应起来,才能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其他主体,完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鲜明彰显出无产阶级政党思想路线的阶级先进性,真正实现在“实事求是”价值要求问题上的人民性。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共产党员是其价值客体

“实事求是”的价值内涵还要求必须明确其价值客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首先要把自己看成是“实事求是”的价值客体,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总纲》中明确提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可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价值内涵要求作为行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把自己作为价值客体。自己为价值客体,他人为价值主体,这是一种先进的价值选择;自己要付出不小的成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必要成本)、甚至是很大的代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是一种高尚的价值选择。这就要求党员必须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并把“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列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辩证地看待主体价值和价值客体的统一

从人民群众的内涵和外延来看,共产党员(除了那些不合格的但暂时还没有被的)本身也包含在广义的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因而实际上党本身也是“实事求是”价值主体的一部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对此,《·总纲》中明确告诫全体党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风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而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用自己的正确主张、方针、政策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人民群众也是“实事求是”的行为主体和价值客体。党和人民群众在“实事求是”价值利益上的这种高度一致,决定了“实事求是”在价值要求上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辩证统一,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辩证统一。

三、“实事求是”的价值影响

(一)价值观念对“实事求是”的影响

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对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量,决定其愿不愿“实事求是”、敢不敢“实事求是”,制约其能不能“实事求是”。

只有树立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行为主体,才能自愿地遵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价值要求,心甘情愿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才能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才能愿意“实事求是”;也才能不怕“丢位子”,不怕“掉帽子”,不怕“挨板子”,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才能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所谓的“逆淘汰”环境中敢于“实事求是”。这种价值观念甚至可以帮助主体克服巨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序上弥补其认识水平上的不足,有助于其能够“实事求是”。这样的人即使没能做到“实事求是”,往往是“有心无力”,最多就是“好心办错事”,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态度上的“不愿”或“不敢”,而往往是因为水平上的“不能”,或者说不是价值观念的问题,而是认识能力的问题。

如果没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行为主体是不会主动放弃、更不用说牺牲自己的半点利益而去做任何利他却有可能损己的“傻事”的。这种人没能坚持“实事求是”,有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敢”;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不涉及到“敢不敢”的问题,那就只剩下“愿不愿”和“能不能”的问题了。有些人即使有“实事求是”的能力(主要指认识能力),不存在能不能“实事求是”的问题,也“不愿意”自觉地“实事求是”(做好事),甚至有可能会把“实事求是”进行庸俗化解释(片面地把自己作为价值主体,为了追求一己私利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声称这是对自己的“实事求是”),从而去“理直气壮做坏事”。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弄虚作假现象与其说是主观主义的流毒,倒不如说是极端个人主义的恶果,与其说是行为主体水平上的不能“实事求是”,倒不如说是态度上的不愿“实事求是”,与其说是客观上不理解“实事求是”,倒不如说是主观上故意曲解“实事求是”。

(二)利益因素对“实事求是”的影响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5)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6)

破解浙江发展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是认真思考“浙江为什么特别关注文化”这个问题。通过在浙江的调研,使我们认识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三个文化理念是:

第一,文化是发展的精神动因。民本经济的本色是草根经济,它发端于草根文化。浙江历史上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注重民生、开拓创新的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转化为经济的创造力、社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浙江民本经济大发展的精神动因,就是特定自然与历史条件下浙江民众的经商传统。温州模式、义乌模式靠的正是浙江特有的草根文化和体现在老百姓身上的文化基因。

第二,文化创新是浙江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和增长点。浙江发展模式区别于广东、上海。浙江发展有其体制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使浙江形成了以民营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浙江在现阶段之所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历史文化是其深层原因。制度文化和经济结构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浙江模式的核心是浙江精神,这种地域精神造就了浙江的经济结构和体制优势。精神文化作为软实力,软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敢为天下先,抢喝头口水,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在国内,与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区域不少,但只有浙江形成了这样的经济结构,这与浙江老百姓的文化生存理念直接相关。这种人文理念不仅表现在民众的创业精神上,也体现在政府行为上,允许和支持民本经济发展的“认可行政”本身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体制和行为上的表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和体制作为最高层次的增长方式,而制度和体制就是精神文化转化的行为文化。

第三,把文化发展落实到人的发展。全面的文化意识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文化生产不仅生产文化产品,而且生产人,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而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活动。所谓“塑造人的心灵”,是强调文化创造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其多样性产品形式来塑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人们的精神和谐感、幸福感和认同感,即它把人自身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来生产,并通过人而把人类世界当作文化产品来生产。正因为这样,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渗透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中。惟其如此,文化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才获得了“软实力”、“支撑力”、“凝聚力”等称谓,我们也因此可以说“人在文化中”和“文化在人的活动中”,从而可以从文化的观点来观察、理解和解释所有领域的人类活动。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一个根本方面是落实到人的文化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是统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社会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省明确提出满足人的三大需求,既满足“经济人”的生存需要,使民众在普遍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社会人”的交往需要,使民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满足“文化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使民众实现人生价值。人的生存需求是恒定的,而人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需求则是无限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已经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浙江省着力落实广大群众的文化权利,着眼于百姓文化、大众情怀,明确提出搞大馆、大师和大作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大众,始终把大众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抓住了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富裕”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共同”则鲜明体现了团结互助、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体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统

一、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尊重人权等方面。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就是人民、人民至上。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古今中外,尽管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千差万别,但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先进、进步的意思。这里的“文明”,主要指狭义的精神文明,特指与精神上的愚昧、思想上的保守和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精神上的进化、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目标,既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又与时代进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多变的条件下,“文明”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精神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五个统筹”,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实现途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自由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既要求摆脱人格的依附,摆脱贫困和恐惧,也要求发展个人能力与共同承担社会和政治责任的机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指人不断摆脱旧的不合理分工的限制,摆脱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态,逐渐获得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追求,又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价值观。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自然保障、社会条件和情理支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是一个阶段性实现的长期过程,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质而言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因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价值合理性依据,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建构。

第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价值理念,是立足于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民主”就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导向上的价值理念,是立足于社会层面上提出的要求。“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人们追求自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幸福。“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也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公正”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法治”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障体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价值理念,是立足于公民个人层面上提出的要求。“爱国”从根本上来说是个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作为个人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观,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传统爱国主义、近代以来的爱国志士的爱国壮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爱国要求的集中概括。“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强有力的体现,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诚信”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友善”指朋友之间亲近和睦,强调公民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和睦友好,以此塑造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价值指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价值指引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中华民族在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上越来越和谐。中国梦是富强的梦、民主的梦、文明的梦、和谐的梦。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内涵与集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于一身的中国梦的高度统一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的提出,为我们逐梦和圆梦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价值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价值目标。确立了这些基本价值目标,就能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立足社会集体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要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梦是自由的梦、平等的梦、公正的梦、法治的梦。正如所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这既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庄严承诺,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全体社会成员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中国梦是爱国的梦、敬业的梦、诚信的梦、友善的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准则及人们所追求的价值理想,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梦想而奋斗。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向每一个中国公民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为每个中国人提供了价值准则,形成了普遍的认知和认同,这样既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更能加快中国梦的实现。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亿万中华儿女为追求各自梦想汇聚而成的民族的梦、国家的梦。要实现中国梦,需要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积聚力量。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动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凝练,更是对这条道路精神旗帜的鲜明昭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基石和支柱的明确揭示[2]。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价值自信。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依托、共同传承的文化精神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弘扬和发展中国精神提供价值导向,为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8)

破解浙江发展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是认真思考“浙江为什么特别关注文化”这个问题。通过在浙江的调研,使我们认识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三个文化理念是:

第一,文化是发展的精神动因。民本经济的本色是草根经济,它发端于草根文化。浙江历史上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注重民生、开拓创新的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转化为经济的创造力、社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浙江民本经济大发展的精神动因,就是特定自然与历史条件下浙江民众的经商传统。温州模式、义乌模式靠的正是浙江特有的草根文化和体现在老百姓身上的文化基因。

第二,文化创新是浙江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和增长点。浙江发展模式区别于广东、上海。浙江发展有其体制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使浙江形成了以民营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浙江在现阶段之所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历史文化是其深层原因。制度文化和经济结构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浙江模式的核心是浙江精神,这种地域精神造就了浙江的经济结构和体制优势。精神文化作为软实力,软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敢为天下先,抢喝头口水,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在国内,与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区域不少,但只有浙江形成了这样的经济结构,这与浙江老百姓的文化生存理念直接相关。这种人文理念不仅表现在民众的创业精神上,也体现在政府行为上,允许和支持民本经济发展的“认可行政”本身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体制和行为上的表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和体制作为最高层次的增长方式,而制度和体制就是精神文化转化的行为文化。

第三,把文化发展落实到人的发展。全面的文化意识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文化生产不仅生产文化产品,而且生产人,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而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活动。所谓“塑造人的心灵”,是强调文化创造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其多样性产品形式来塑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人们的精神和谐感、幸福感和认同感,即它把人自身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来生产,并通过人而把人类世界当作文化产品来生产。正因为这样,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渗透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中。惟其如此,文化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才获得了“软实力”、“支撑力”、“凝聚力”等称谓,我们也因此可以说“人在文化中”和“文化在人的活动中”,从而可以从文化的观点来观察、理解和解释所有领域的人类活动。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一个根本方面是落实到人的文化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是统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社会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省明确提出满足人的三大需求,既满足“经济人”的生存需要,使民众在普遍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社会人”的交往需要,使民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满足“文化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使民众实现人生价值。人的生存需求是恒定的,而人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需求则是无限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已经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浙江省着力落实广大群众的文化权利,着眼于百姓文化、大众情怀,明确提出搞大馆、大师和大作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大众,始终把大众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抓住了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富裕”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共同”则鲜明体现了团结互助、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体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统一、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尊重人权等方面。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就是人民、人民至上。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古今中外,尽管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千差万别,但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先进、进步的意思。这里的“文明”,主要指狭义的精神文明,特指与精神上的愚昧、思想上的保守和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精神上的进化、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目标,既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又与时代进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多变的条件下,“文明”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精神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五个统筹”,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实现途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自由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既要求摆脱人格的依附,摆脱贫困和恐惧,也要求发展个人能力与共同承担社会和政治责任的机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指人不断摆脱旧的不合理分工的限制,摆脱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态,逐渐获得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追求,又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价值观。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自然保障、社会条件和情理支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是一个阶段性实现的长期过程,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质而言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因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价值合理性依据,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建构。

第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9)

一、破解浙江发展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是认真思考“浙江为什么特别关注文化”这个问题。

通过在浙江的调研,使我们认识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三个文化理念是:

第一,文化是发展的精神动因。民本经济的本色是草根经济,它发端于草根文化。浙江历史上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注重民生、开拓创新的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转化为经济的创造力、社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浙江民本经济大发展的精神动因,就是特定自然与历史条件下浙江民众的经商传统。温州模式、义乌模式靠的正是浙江特有的草根文化和体现在老百姓身上的文化基因。

第二,文化创新是浙江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和增长点。浙江发展模式区别于广东、上海。浙江发展有其体制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使浙江形成了以民营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浙江在现阶段之所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历史文化是其深层原因。制度文化和经济结构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浙江模式的核心是浙江精神,这种地域精神造就了浙江的经济结构和体制优势。精神文化作为软实力,软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敢为天下先,抢喝头口水,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在国内,与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区域不少,但只有浙江形成了这样的经济结构,这与浙江老百姓的文化生存理念直接相关。这种人文理念不仅表现在民众的创业精神上,也体现在政府行为上,允许和支持民本经济发展的“认可行政”本身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体制和行为上的表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和体制作为最高层次的增长方式,而制度和体制就是精神文化转化的行为文化。

第三,把文化发展落实到人的发展。全面的文化意识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文化生产不仅生产文化产品,而且生产人,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而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活动。所谓“塑造人的心灵”,是强调文化创造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其多样性产品形式来塑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人们的精神和谐感、幸福感和认同感,即它把人自身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来生产,并通过人而把人类世界当作文化产品来生产。正因为这样,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渗透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中。惟其如此,文化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才获得了“软实力”、“支撑力”、“凝聚力”等称谓,我们也因此可以说“人在文化中”和“文化在人的活动中”,从而可以从文化的观点来观察、理解和解释所有领域的人类活动。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一个根本方面是落实到人的文化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是统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

二、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社会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省明确提出满足人的三大需求,既满足“经济人”的生存需要,使民众在普遍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社会人”的交往需要,使民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满足“文化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使民众实现人生价值。人的生存需求是恒定的,而人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需求则是无限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已经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浙江省着力落实广大群众的文化权利,着眼于百姓文化、大众情怀,明确提出搞大馆、大师和大作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大众,始终把大众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抓住了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富裕”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共同”则鲜明体现了团结互助、公平公正、平等和谐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体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统一、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尊重人权等方面。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就是人民、人民至上。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古今中外,尽管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千差万别,但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先进、进步的意思。这里的“文明”,主要指狭义的精神文明,特指与精神上的愚昧、思想上的保守和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精神上的进化、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目标,既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又与时代进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多变的条件下,“文明”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精神支撑作用更为突出。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五个统筹”,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实现途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自由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既要求摆脱人格的依附,摆脱贫困和恐惧,也要求发展个人能力与共同承担社会和政治责任的机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指人不断摆脱旧的不合理分工的限制,摆脱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态,逐渐获得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追求,又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价值观。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自然保障、社会条件和情理支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是一个阶段性实现的长期过程,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质而言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因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价值合理性依据,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建构。

第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10)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价值目的,即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就是要坚持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保障人的平等权益、增进人的安康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所在。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尺度是以人民的利益需求为基准,而不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为基准,当然这个尺度本身还要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形成来实现;当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包括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所有这些利益的满足最终归宿就是为了追求人民群众的本质性需要即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的需要,追求当下的人民群众的历史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党的十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国人民自觉行动的指南,成为指导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而人之本就是指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价值诉求,是指满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只能说明人同样有动物性的生存的本能需求,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最本质的需求不能停留在这个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层面上,尽管这个是人的最基础的需求,但还不是人的最终本质需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归宿,在现实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自身的解放和自由自觉活动承载了人自身的发展区别于动物世界本能生存状态的特殊意义。在实践层面,必须做到以人的利益需求为根本目的,时刻要牢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必须做到实施一切发展政策和措施使绝大多数人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从本质上要满足大多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绝大多数人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劳动;必须做到一切科学发展路径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考虑到发展的成本与代价,利益与风险共担,共建共享,从本质上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他人和社会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相互结合。

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客体的核心要素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能力发展的整合性

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所指向的最具本质属性的价值客体,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就是要从本质上以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为手段,尊重人,解放人,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现实的科学发展的价值本质关系体现在现实的科学发展必须做到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发展来满足追求人的自由自觉活动需要。但在现阶段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现实的劳动还必须体现为谋生的手段,尽管人的本质性需求包含在人的劳动目的追求中,而人民群众的劳动既是实现人的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目的的根本手段,又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劳动欲望和快乐本身和本质目的的历史展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即人自身的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本质意义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而人的生存和发展更为本质的意义不是人活在世上从社会、自然和他人那里占有和索取的多寡,而是以不断的创造性劳动来解放自己和他人,以相互成为人的解放和自由条件为快乐,即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科学发展结果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创造需求或者创造快乐,而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自己个人对现有成果的占有或者享受。“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据为己有和占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把所有的人和物,其中包括自己都变为我的占有物”[1],而重生存的生存方式的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对已有的给定的现存的存在物(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存在和人本身)的占有和消费,而是人的内在的创造力的发挥和本质力量的实现。现阶段劳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从社会主义主体上表现为自己做主的劳动。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诉求是追求人民群众自由自觉活动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谋生需要与某种外在目的规定而从事的劳动,主要体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但是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活动本身目的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的整合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最为本质意义就是人民群众以自身素质发展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发展这种特殊属性,即人的生命体内本质力量对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存在的需要意义。人民群众的活动能力的整合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最重要的目的,又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最本质的价值客体。无论是物的价值,还是人的价值,无论是他人的价值,还是社会的价值,都要通过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人,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才能创造各种各样的价值。正如前所述:社会有机体科学发展是一个有机系统的发展,总是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以及人的文明即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过程,因此,科学发展观所诉求的客体价值总是表现为经济的价值、政治的价值、文化的价值、和谐社会的价值、生态价值和人的价值。其中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真正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人民群众是最终的决定性的核心因素即人民群众既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主体。无论是生产力的革命和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还是上层建筑的相应的变革和完善,都是人民群众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实践活动成果和历史进程体现;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本质正是人类社会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逐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统一的自然存在物,其本质在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其发展在于这种自由自觉活动的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因此,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才能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拓展对自然物质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是确保物质资源持续涌流,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而且也是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

三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关系的形成路径体现为当下人民群众活动的实践性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关系的形成既不是单方面的当下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的纯主体性所能决定的,也不是单方面的当下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的纯客体性所能决定的,只有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既把握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的本质性需求,使追求当代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成为当代人价值本质性需要,又把握一定历史阶段的实现人的本质需求的内在本质力量发展程度。而当代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劳动既是当代人的最高本质的需要,又是当下劳动性质和劳动能力发展程度的具体体现。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而人的最高本质就是指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劳动,不同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劳动特质,正是这种特定时代的劳动特质界定了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的本质内涵;当代人民群众的劳动特质即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既要体现人的类本质特性展现程度,又要体现这个时代的特征。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的本质意义,最为本质的路径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即人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实践活动。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握当今阶段的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体现为当下以继承性为基础的创造性,既体现为对前人的活动成果和前人活动能力的继承性,又包括当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创造性活动,即在前人活动继承基础上所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当下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既不是天定与他定的活动,也不是人的抽象的主观思维活动;而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对象化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劳动的最一般意义意味着人民群众从自然束缚中、从社会束缚中、从自我束缚中不断解放出来,实现对自然、社会、人的自我超越,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以既定性为基础的自主性活动;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履行方式从本质上看是自律的,可以按照自己兴趣和自己意愿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劳动,但是从实质上看并不是说个人在一切领域的表现为自由,而是在有兴趣领域充分的自由,人的本质力量和本质意义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展开。从现实生活来看,人民群众的劳动总是要受到市场压力、金钱、资本,甚至法律和制度等外界他律性的支配和控制;物质生产劳动的他律性自然会反映到政治上,人民群众的政治活动受到法律和纪律的制约,政治上坚持民主与集中统一,纪律和自由的统一,人民群众文化活动表现为双百方针和双为方向的统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统一等等表现形式。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深入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越来越走向自律,走向自觉自愿,走向活动的本质意义。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11)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文化反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近几年学术界在不断的研究和热议。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内容是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提出的,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中国建设的实践,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是否认同这种价值体系和观念是我们应该考量的一个问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形成一些零散的、非系统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此基础上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而总结出的理论体系,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即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信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一切方针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这种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深入人心的前提是这种理论指导的社会实践究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哪些福祉,近年来,虽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存环境改善了,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加剧,社会矛盾凸显,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收入差距拉大,医疗、教育、就业等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治安和生产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导致国内反对主流文化、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错误思潮产生的重要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升整个民族各个阶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真正使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一、 一个民族如果在民族意识上保存民族生存的空间和保存民族生存的权利必须进行认真的文化反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因此,必须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并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普及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希望借此来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但矫枉过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并没有起到提升民族精神的作用,反而产生了奇特的、反常的民族虚无主义和。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曾在80年代笼罩了整个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和新闻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民族虚无主义无视民族特点抹煞民族差别,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甚至认为“民族”是虚构的概念根本否认民族的存在实质上是大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一种表现。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一种,是强大民族的地主、资产阶级在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大民族的统治阶级打着维护“民族利益”的旗号,把本民族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宣扬“本民族优越”论,实行民族利己主义。他们在国内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压迫、剥削、歧视少数民族,谋求和维护民族特权,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隔阂、民族纠纷,镇压各少数民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在国外,推行民族扩张主义,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镇压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 当然,不只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也可能存在这种思想。苏联在冷战时期对东欧诸国施行的措施便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回应这种消极的社会思潮,当代中国的新民族主义应运而生,其基本诉求始终围绕着“强国富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对全球化进行冷静的反思,提醒国人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着自己的命运,“惟有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全球化才是有利的。”其次,对中国现代化新模式的不懈探求,虽然没有提出令人满意的现代化新方案,但没有完全照办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发展建设的实践,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再次,对民权和民主的热切期望。对内要求大众民主,遏制精英主义,强调广大平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和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对外要求在国际体系内的和平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最后,对民族虚无主义的严厉批判。

新民族主义者提醒人们:全球化是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向全球渗透、蔓延的整体过程。全球化有不同的层面: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我们不仅要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对策,更要警惕西方的文化全球化,对西方的文化霸权、话语霸权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抵制。一个面对即将来临的后殖民时代的民族,必须进行认真的文化反思,才能在民族意识上保存民族生存的空间,保持民族生存的权利。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软实力是相对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它是通过吸引人而不是强制人来达到目的的能力。文化软实力包括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法纪整合力、艺术熏陶力等方面内容,其核心部分主要是文化价值观及其政治价值观的认同及影响力。对内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对外它以其独特的扩散性和渗透性吸引别国追随或认同其价值观念,从而构成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文化软实力首先体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理想的共同认同。因此,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使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为大众广泛认同,增强其对大众的归化力和向心力,有助于从文化精神深处感召大众,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必要性

1、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内出现了鼓吹全球化的思潮。把全球化作为最高标准,要求政治、经济、文化一切都要“与国际接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要求生产力无限度的发展,其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同时压低工人的工资,限制他们的购买力,从而必然产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此时商品滞销,只好向外寻求市场,通过资本向全球扩张来维持其经济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全球化仅仅意味着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决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不会带来“全人类的利益,而只是西方利益的思想工具。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以及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健全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保障制度使得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消费主义的观念,即毫无顾忌、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只重视个人的目前享乐,忽视人的精神价值和人的发展。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而这样一种文化,会使所有文化体验都卷入到商品化的旋涡之中。消费主义文化传入中国后,在生活方式、实践领域和日常活动中对人们的道德、思想、观念进行控制与主宰,其实质是一种文化的霸权。目前,通过各种媒体来展示西方发达国家生活方式的休闲娱乐、饮食服饰、起居用行等节目诱导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对物质享受的欲望,并由此引发和导致了他们对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等问题的重新定位。

2、从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层次性看,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形成统一的认知理解和认同。

马克思曾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意识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反应,那么这种反应关系由于人们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必然形成不同层次的价值意识。通常情况下,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对客观事物的重要性和意义做出一定的评价,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这是一种简单、朴素的、非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价值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的认识上,虽然人们都会形成一些简单的、自己的价值意识,但往往是非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对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而经过高度抽象和概括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能够有效指导人们从事社会生产和实践的。

3、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性看,人们需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社会实践中来,同时又要作用于社会实践,它是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性要求社会成员超越个人立场站在社会角度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存在并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和渗透到社会中去,必须要武装人民群众,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并且被认同。从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回归社会的双重维度看,需要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积极推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至关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首先要经过人们的理解、消化并转化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积极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出身、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诉求也不同,特别是面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呈现出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根据综合素质的不同划分为:应用型、学术型、拔尖创新型等类型的大学生。应用型是以就业为主要价值指向,学术研究型是以继续深造为主要价值指向,拔尖创新型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内容、心理需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独特的表现,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有着和以往不同的特点。他们具有关心与冷漠、个人与集体、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的矛盾心态,具有既注意吸收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也注意吸收传统价值观中的美德的多元性,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少,较多接受西方思想,个性世界不断丰富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较弱,越来越带有物质和感性色彩,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大学生在价值观上的层次性差异,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的矛盾、多元、自主、实用性等特点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及道德规范的阻力,因此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发挥,把拔尖创新人才的价值观引导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的路径上来,这样才能带领大学生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价值观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和完善。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路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认同” 看作是“自我将环境中的现实对象与本我对满足需要之物的想象相对应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度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在社会层面上,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对于价值认同,学术界的看法不一,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的一种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认同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心理学和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大学生认同,才能内化为自觉的价值观念并且外化为实践行为。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作为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和其他任何理论一样,都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相互关系构成的,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样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众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要突破这一障碍,一是让理论通俗化,二是让人民大众的所有成员都变成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毫无疑问,后一种方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借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通俗化,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话语代替抽象深奥、艰深晦涩的学术话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达方式适合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理解和认同。

2、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载体形式。

原有的载体形式只是通过宣传告知、理论学习等形式,为了让大学生易于接受并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和形象化、将这一抽象的理论体系渗透到典型事例、影视作品、文学艺术、时代楷模、公益广告、人文景观、物化环境、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形象具体的载体中,以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载体来体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抽象概括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具体的生活逻辑、将其由抽象概括的理论形态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大众的心理形态和实践形态。

3、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觉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产生于实践,来自于人民大众,但它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不直接等同于大众的实践,而是经由我们党及其思想家、理论家对大众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提炼而自觉建构的。因而它来自于人民群众又高于人民群众,也不会自发地回到大众。理论要回归到人民群众并被认可,必须要“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宣传教育,灌输的方式是人们认知理解和认同并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的重要环节。

4、高校教师要重视示范作用的发挥,才能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俗话说:“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自明,为人师者榜样的作用不可低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健全、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因此,在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行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的实践者、示范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生动的诠释和形象的演绎,发挥其“身教重于言传”的道德示范效应和典型辐射作用。

5、要切实改善民生,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

这里的合法性不是指法律意义上,而是指政治学意义上的“正当性”,它是指某种政治秩序或者价值观念为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顺应历史和时展的要求,集体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因而具有合法性即正当性。但是,这种合法性,只有在它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效,才能得到巩固。马克思指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将自身掌握群众的理论诉求建立在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之上,建立在对广大民众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注之上,其自身的合法性才能得到巩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矛盾,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就必须从解决这些关系人们生存境遇的利益问题入手。因此,只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深入人心,为人们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

任何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占有主动权,对文化进行认真的反思,将抽象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价值观,这个民族才能获得独立与生存的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石,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价值目标体系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提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共同推进,也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当前,我们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信力,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和对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从而最终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这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稳定的需要,同样也是利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周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0(3):83-86

[5]周玉.三谬――哲学和历史的透视[J].理论导刊,2010(3)165-166

[6]吴潜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