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0 15:04:34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1)

职工是组成企业的“元素”,企业的任务是发展生产,而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无疑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生存发展发挥出智慧和创造力。正如1986年6月4日国务院修订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中指出的:“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这就为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主要目的做出了明确的定义。

毫无疑问,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就是要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来展开,它的范围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两方面的改进和完善。这就要求企业职工必须围绕这一内容去开展活动。所谓必须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宏观方面是通过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改进和完善,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微观方面则是根据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中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因为一个企业包括若干个车间,一个车间又包括若干个小组,每个车间和车间,每个小组和小组都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任务,企业与企业之间更是如此,就电力企业而言,基建、发电和供电企业虽有相同的共性,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施工企业着重电力安装,如何提高机组的安装进度、质量和工艺等方面是该企业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主要课题;发电企业则把机组满发、稳发、良好运行等方面做为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主要课题,而供电企业则把供电保障、售电服务等方面做为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主要课题。如果不注意密切联系自己实际或不了解自己的实际,就如同盲人摸象,在找不准路子的情况下,让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进展呈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由此可见,我们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切不可只图表面上的认识和理解,即不要只停在宏观方面的对待,那样做往往会造成职工误入表面文章和不求实际的怪圈,一方面都知道合理化建议是针对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一方面又盲然不知所从。如果我们注重引导职工在生产实际中,密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把课题最小化地分解到各个岗位,让职工在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擅长的工作实践中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使他们在心中有数的前提下,更大潜力地去发挥作用。

二、合理化建议活动必须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合理化建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大秘书网和秘诀,是提高职工素质,开发职工创造力行之有效的措施。合理化建议可以按性质作用等方面分类,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进步的措施和想法都属于合理化建议范畴,这样它就必然与企业的各项工作和因素发生联系,有了这种联系才会导致合理化建议的活力产生,合理化建议才会有其成长壮大的土壤。

从这一特点看,合理化建议与企业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可以说,企业文化包含有合理化建议的内容。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意识,具体讲,它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全体职工的各种力量统一与企业共同方向所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等,是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由于企业文化关注的是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培育群体意识,换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以全体职工为主要对象的企业合理化建议活动更能从企业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位子。

由于在现代化企业发展进程中,知识经济的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外向型的开放导致企业越发重视人的价值观念和个性的引导和发掘,更注重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些在企业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便能得到体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体合理化建议看成是企业成功的秘诀,是增加企业效益改善管理人员和工人关系的秘方。在我国社会主义企业里,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更是为了发挥职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正是围绕企业的主体-----职工来做文章的。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通过与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生联系后,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动能,激发出职工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例如:在电力施工企业,由于安全事故频率相对偏高,给企业管理带来难度,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便自发引导了后方职工、家属给前方职工写“安全家书”活动,形成电力施工企业特有的文化,它与发动职工为企业发展进步献计献策是一脉相同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恰恰证明了(合理化建议==主人翁精神+问题意识+新设想)公式的正确性。

不难看出,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一部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就必然包括重视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离不开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随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职工中观念和实践成熟,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必须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联系就会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让职工在浓郁的企业文化中熏陶,才能更有效地激发职工投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热情。

三、合理化建议活动必须与职工的实际利益相结合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企业里,职工无疑是企业的主人,但主人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让他们在生产实践和创造中得到应有的实惠和报酬,这种实惠和报酬自然应该是与付出和贡献成正比。这也同时说明职工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必须是针对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而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是游离于企业之外的,没有针对性的个人意旨,因此说合理化建议就必须有它的特征,即可行性、进步性和效益性。凡职工在合理化建议活动中能体现出上述“三性”,他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调动职工投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把职工看成是企业主人的重要体现。

当前,在一些企业里,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导致对企业职工主人翁观念的淡薄,要么随意克扣工人工资,总想在经济上制裁“不听话”的工人,要么对付出和做出贡献的工人认为是应该的而不去在物质上给予补偿,这种脱离具体实际的不科学作法,久而久之导致工人与管理者的陌生和矛盾,换句话说,就是让工人感到伤心。因为按人的生存本能看,人们的付出就是为了索取,索取又是为了生存,而在能生存的基础上,更多的付出无疑是为了更大的幸福,这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的。

那么,从这个道理来推论,我们要想充分地调动职工投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相应的物质奖励是必不可少的,这本身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就是一致的。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二次大战后,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下子从废虚中发展成世界强国,其中企业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是重要的一条原因。由于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使日本企业在合理化建议上数量多、质量高而闻名,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提出有价值建议的职工及时兑现报酬,这样做可以让投入者在享受到劳动报酬的同时,感到上司和管理者对自己劳动的尊重和支持,主人翁的意识也便油然而生。

正是看到奖励对调动职工投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性有着重要价值。1950年,我国政务院便通过了《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随后的几十年运作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奖励办法,使我国的有关合理化建议的决定和条例成为企事业单位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优质土壤,有效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2)

 

按照省、市总工会的安排部署,我会于2014年6月12日至6月17日组织职工深入煤炭、建设、运输行业和经开区所属企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深入开展了企业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专题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11年来,我们在全县认真开展了以“立足本职、建功十二五、和谐奔小康”、“金点子”、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全县713家企业,参与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职工达16753人次,累计提合理化建议23756条,已采纳实施14712条,节约和创造经济价值8346.5万元。其中,职工提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5276条,采纳实施3720条,节约和创造经济价值986.7万元;取得职工创新成果106项,创造经济价值6157.3万元。

二、主要做法

在组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工作中,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级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企业职工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对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工作的领导

县委和县政府历来重视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工作。1992年由县总工会等10个单位成立了县劳动竞赛委员会和县职工合理化建议工作和技术改进活动领导小组。随着形势的发展,2013年又调整健全了由县总工会、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国资办、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县地税局、团县委和县科协等12家单位组成的县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县总工会,加强对全县合理化建议工作的领导。同时,为加强对全县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推进力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职工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意见》,对全县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活动重点、工作机制、工作职责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基层工会参照建立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工作机构,并由相关部门和专人负责,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县职工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意见》,精心组织本单位的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建立和健全“党组织领导、行政支持、企业推动、工会运作、职工参与、各方协同”的合理化建议工作格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合理化建议工作体系。加强合理化建议工作的舆论引导、平台搭建、荣誉激励、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全面推进职工合理化建议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在县总工会的组织领导下,各基层工会积极配合行政,建立和健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引导、参与机制,评估、转化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健全合理化建议工作分工负责制度、分级处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评审奖励制度和成果推广制度;加强中途管理,完善合理化建议的提出、评审、管理和奖励等工作流程,努力实现合理化建议活动流程化运作、网络化管理、程序化控制和项目化实施。同时将合理化建议工作与职工评优、晋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合理化建议活动作为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

各级工会配合行政,对在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职工予以表彰;对经实际应用,并在生产或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合理化建议,要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未被采纳实施的合理化建议,只要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也可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已形成技术秘密和知识产权的合理化建议成果,要积极探索实现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激励方式,保护和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活动。

(三)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合理化建议工作的管理水平

合理化建议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系列,同其他系列一样,必须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近年来,由于职工参与率、建议条数和实施率的提高,原来的管理方法遇到了报表填表数量多、工作量大,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准确,统计、综合、分类、反馈不便于处理等问题。现在全县普遍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合理化建议,做到数据准确齐全,查找方便,避免重复造表,提高了工作效率;分类明确,便于考核,统计工作快速、及时、准确,存档内容安全齐备,可供查询、考核、验收和评比,提高了全县合理化建议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存在问题

县开展的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已形成一种态势,逐步形成了一条适合企业特点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新路子。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县的合理化建议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上还不够深。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合理化建议工作认识还不足,重视还不够,忽视了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潜在效益,因而对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组织和资金投入力度都不够大。

(二)机制上还不够强。不少单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推进合理化建议活动工作发展的有效管理机制,有的单位管理组织机构还形同虚设,管理不到位,运作不顺畅。有的奖励力度不够,合理化建议活动还未能同职工的晋级、评优挂起钩来,有的对已实施的合理化建议奖励不到位,影响了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

(三)推进力度上还不够大。表现在有些单位的发动面还不广,合理化建议活动成为了少数人的活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性。有些单位还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益的“广种薄收”现象:“提出建议上百条,效益却难找得到”。

(四)县总工会对基层开展活动的分类指导力度不大。合理化建议活动怎样适应多种所有制发展的需要,怎样在非公企业,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大力推进合理化建议活动,这方面的指导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工作建议

今后,我们要把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作为激发职工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为主体的理念,以深化职工素质工程为主线,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奔小康”活动为主题,广泛发动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深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形成企业人人提建议、个个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的良好局面。

(一)抓住“一个重点”

要把解决企事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难点作为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重点,着力在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上下功夫。要紧紧围绕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围绕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围绕实现服务标准、服务项目、服务功能的创新;围绕解决疑难课题攻关、优化工程方案,在各行各业广泛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当前,要重点围绕“节能减排、资源节约,降本增效,环境保护”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高能耗企业中,当前要结合“查跑冒滴漏、比节能创新、看节约贡献”活动,广泛发动职工献计献策,为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作贡献。

(二)注重“两个提高”

1.注重提高合理化建议活动广泛性。一是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参加的广泛性,即领域的广泛性。不仅要在国有及控股企业和非公企业中深入开展,而且要在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国有及控股企业要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成为合理化建议工作的“领头羊”; 非公有制企业要把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作为实现企业和员工和谐共建、互利共赢的工作切入点,作为增强工会活力、推动企业发展、建立劳资和谐关系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适应自己特点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机制和方式,通过动员和组织职工围绕解决企业生产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科教文卫系统以及行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要重点围绕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推进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升本单位的服务、管理水平。二是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各单位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个技术工人、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合理化建议活动不能成为少数人的活动。各基层工会要积极配合行政,每年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主题和重点,确定主攻目标,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设立“合理化建议箱”,建立“合理化建议日”,举办“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竞赛和优秀成果会”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引导、组织和鼓励广大职工广泛参与提合理化建议活动。

2.要注重提高合理化建议活动实效性。合理化建议活动要坚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从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出发,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合理化建议的参与率、采纳率、实施率和贡献率。合理化建议活动不能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和效果,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同时,要重视对职工新技术、新知识培训,普及创造知识,推广创造技法,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水平,以提高合理化建议的质量,促进合理化建议的进步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三)抓好“三个结合”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3)

有企业就须管理,有管理必然有合理化建议活动。企业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用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企业管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合理化建议。因为“进步”就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合理化”的结果。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早在1880年,英国苏格兰邓伯敦造船厂就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当时英国企业家认为:“这是一种在企业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收入的妙主意”。法国、日本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仿效。

100多年来,尽管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合理化建议这一传统的管理方法不但未被淘汰,反而伴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得到完善和升华,成为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将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是靠技术进步;二是靠科学管理。归根到底,是靠企业职工群众的创造力。社会主义企业的职工,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只有依靠广大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的目标。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人人献计献策,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工作,这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上台阶的有效途径。

另外,合理化建议具有先进性、可行性,每个职工都来关心企业的发展,都为企业的技术进步、节能减排、降低消耗、优化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动脑筋、想办法,众多的合理化建议成果汇集起来,就会形成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能创造人间奇迹。具有实践经验的广大职工,最了解自己使用的设备、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的问题所在。关键是要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欲望,有意识地去发现在管理中的各个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解决。

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三个管理阶段

实现合理化建议工作程序化、活动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这是合理化建议活动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就管理程序而言,合理化建议活动一般分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三个阶段。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4)

当前,我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初见成效,党员干部自觉遵循“知行合一”的民主管理基本逻辑,不仅从思想源头上入手强化认识,找准方向;而且在行动实践中真正做到“问计于民”,不断探索联系群众、促创新、谋发展的具体路径。对企业的民主管理而言,“知行合一”群众路线实践的落脚点就在于以依靠工人阶级为宗旨,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引导并促进企业全员立足发展现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提出企业创新发展建议。基于此,企业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的开展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知行合一”的必然途径,是依靠群众推进企业发展的有效形式,是重新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益的助力器。对企业而言,只有将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打造成企业民主管理与践行群众路线的“新常态”活动,才能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汲取创新的动力源,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智慧源泉

实践证明,在“创新当道”的市场经济时代,有效的创新不仅能转化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为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发展内涵与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企业而言,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就是来源于群众实践运动的创新,是集合群众智慧的有益举措与活动。事实上,企业全体职工提出的创新发展建议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根植于企业职工在日复一日工作中的实践积累与深刻体会,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对企业职工而言,职工积极参与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到自身作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同时,职工在感受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职工的奉献精神,从而形成了企业内部良性循环的工作进取精神与积极向上的企业工作环境,自主型职工队伍因此而得以构建。企业的发展依靠优秀的人才,具有极强自主性与主人翁意识的优秀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保持竞争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参与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大胆进谏的企业职工因此成为企业创新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

对企业自身而言,发动全体职工为企业发展提出各种建议与意见,探索企业群众性创新之路,是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效益水平的根本形式。来自于全体职工的合理建议是企业的创新基础,只有不断开拓企业发展视角,在深挖全体职工主人翁品质内涵的基础上,听取职工有关企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合理建议,以此加强企业对员工管理及员工培养。由此可见,离开全员创新这一基础,促使企业产生更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成果就是镜花水月,无从谈起了。全体职工所提的创新发展建议经过认真思考、研发、推进后,必将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与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更是当之无愧的企业创新发展的智慧源泉。

二、全員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甘当学生问计于民,使群众中蕴藏的无穷创造力竞相迸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就应深入企业职工中间,坚持倾听企业职工的心声,听取职工对企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在企业的发展与决策中体现职工的意愿。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开展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无疑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佳载体。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凝心聚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通过开展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真正做到决策有职工参与、过程有职工监督、结果由职工评价。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企业能够见微知著,体会到全体职工对企业发展的意愿,促使企业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集纳民智、统一共识、凝聚民心,从而形成企业共同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企业只有深入到全体职工中去,加强与职工的深刻联系,才能真正了解职工的需求,企业要想获得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的良好效果,必须问需于职工,问计于职工,重视职工中蕴藏的创新潜力与创新需求,在激发职工工作活力的同时,将职工塑造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给职工提供能够发声的空间与平台,将职工是否满意、职工的真正需求作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根本标准,才能切实将企业发展与企业管理向更高的方向与目标逐步推进。

三、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职工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保障职工民主权利是企业提升现代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如何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职工全身心投入参与到企业发展之中,也是企业着力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对企业职工而言,其所享有的企业治理等民主权利一直缺乏有效的实践途径,绝大多数职工都只能被动的完成本职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做一个旁观者。在“知行合一”群众路线的践行过程中,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为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的每位职工都享有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与义务,这既是企业职工享有言论自由的表现,更是职工参与企业或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从当前企业发展现实来看,职工针对企业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如果这些建议与意见被企业采纳并转化为管理效益,那么职工依法形式自身民主权利、参与影响企业发展及利益决策就得到了现实体现。另一方面,通过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的开展,在广开言路的企业文化氛围下,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工在意见与建议的提出过程中开展了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一职工民主权利行使的平台上,利益协商机制的建立保障了职工的权利与利益,推进了企业与职工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四、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企业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

面对当前人才流动、流失比例较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能够留住人才已成为关乎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课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激发企业人才储备、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策划的有效途径,在企业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在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里,企业在收获大量有益建议的同时,也能够发现更多富有创造力与干劲的职工人才。事实上,企业职工全员参加的创新发展建议活动不仅为企业的智慧发展奠定基础,更是解决企业人才危机,激励企业职工知识创造与分享、促使企业人才踊跃出现的重要途径。对企业而言,创新的根源在于企业职工,创新坚决不是高学历科研工作者的专有权利,普通职工的创新作用也不容小觑。如果在企业工作的职工感受到自身价值得到认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尊重,不仅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而且有利于解决企业人才储备不足、实现人才超前培養的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因此,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对企业人才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激发普通职工的创造性,促使普通职工也能够在活动中闪耀出惊人的光芒,在全员创新局面的带动下,达到发现人才、发掘人才潜力的作用。但是,企业还应注意对提出创新发展建议的职工进行合理的激励,设置专门的可兑现的奖励基金,使得普通职工中源源不断的出现创新型人才。这说明,只有建立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基础上的提建议活动才能演化为可循环发展的企业文化新内涵,而不是变成时断时续的运动式活动。

五、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形成企业发展合力的重要抓手

加强践行民主管理中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最终目标就是在“知行合一”思想指导下促使企业形成发展合力,而企业的发展正是由全体职工的建议凝结而成。以激发企业职工潜力为核心的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在凝聚人心、形成企业发展合力方面意义非凡。首先,企业围绕自身发展实际,开展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发动全体职工建言献策,引导职工在具体工作中深入思考、积极探索,鼓励职工在自身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上立足实际进行创造性工作,因为实践证明,来自职工本职岗位的创新发展建议是最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建议,更是促使职工成为企业发展合力构建的最坚固基础;其次,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必将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解决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瓶颈问题,促使不起眼的小建议变成具有创新创造力的大效益,这无疑是企业形成发展合力的重要途径。最后,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体现了企业对每一位职工的尊重与认可,是企业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全员经营和开放式管理的重要途径,鼓励职工全方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合理化建议,从而给企业职工提供一个关心企业发展,参与企业建设,与企业融为一体的渠道,不仅满足了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企业凝聚力,又可以达到推动创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来自工作一线的创新发展建议最终将成为企业发展合力构建的重要抓手。

综上所述,在企业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作为实现“知行合一”这一群众路线重要途径的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必须得到长期的坚持开展。国外某些知名企业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开展员工合理化建议的征集与采纳工作。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落实,只有坚持不懈的将这项活动作为群众路线践行的重点内容,克服诸多困难,不断提高企业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满意度,激发职工创新与创造精神,促其规范化、制度化,走全员决策的发展之路,才能最终推动企业自身的全面提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洪生.知行合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实现逻辑[N]文汇报2014年2月20日第012版.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5)

0引言

合理化建议是对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企业素质全面提高等方面的建议或改进;是对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技术、试验方法、计算技术、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运输及储藏等方面的改进或建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配方,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及开发新产品,节约原材料等;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和推行企业现代化管理,是企业革新挖潜、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公司每年合理化建议月活动也是公司“员工安康和谐金牌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调动公司干部员工积极性,激发主人翁责任感,营造争金夺标氛围的重要措施。每位基层员工要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还存在着电量增长总体趋缓,电网发展相对滞后,安全生产压力大,精益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诸多困难,需要公司广大职工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积极做好基层合理化建议工作。

1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合理化建议

1.1建立基层合理化建议领导小组

在每年年初成立合理化建议活动领导小组和优秀合理化建议评审组,建立组织机构,并且基层领导要与各班班长、专责人签订每一年度的本单位本部门合理化建议目标责任书,严格按照创新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各项工作。

1.2制订基层合理化建议考核细则

要使广大基层职工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需组织本单位认真学习上级部门下发合理化建议相关文件和标杆企业相关合理化建议考核办法,制订了本单位合理化建议考核细则。

1.3制订基层合理化建议实施 计划签订责任制

努力做好基层合理化建议工作,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上级部门及同业标杆创新型企业建设要求,将上级部门及同业标杆本年度创新型企业指标,合理分解全年指标和任务,全面落实员工责任,基层领导与各班班长、专责人签订本年度本单位本部门合理化建议创新目标责任书。使合理化建议任务完成情况与各班组、技能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做到“年度任务目标化、中间管理透明化” 。

1.4合理建议实行周汇报制度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6)

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之一,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的重要途径。每年,各企业的工会组织都会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一些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但活动往往收效不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工会组织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呢?

一、找准位置、选准路径是工会组织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关键

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收入的有效举措,我国在1950年就颁发了《关于奖励有关生产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30多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法》的出台,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不仅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具有法律保证。工会作为企业合理化建议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能否开展好这项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在于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找准位置、选准路径。具体来说,就是在活动中注意做到两个结合:

1.活动必须注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不同的企业在这两方面的工作重点是不同的,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主题也是不同的。如,施工企业应着重在提高工程进度、提升工程质量等方面开展活动;发电企业则要围绕如何降低煤耗、提高热能利用率、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等方面开展活动;供电企业则要把如何确保供电、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等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作为培训中心和学校,开展活动就要从如何为职工、为学生做好服务,提高培训教学工作质量等方面着手。如果不注意联系各自实际,活动就会事倍功半,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在开展活动中,组织者还应注重引导职工在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擅长的工作实践中去发现和挖掘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更大潜力地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2.活动必须注意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合理化建议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推进技术进步、实行科学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举措,其实质是通过活动,调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群策群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企业独特性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种文化一旦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并与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生联系后,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激发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一点来说,二者有着本质的联系。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让职工在浓郁的企业文化中得到熏陶,才能更有效地激发职工投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热情。

二、适应形势,创新思路是工会组织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根本

1.做好宣传工作

工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广泛宣传征集合理化建议提供了有效途径。(1)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闭路电视、局域网、集团网、会议等形式,深入做好开展合理化建议的宣传动员工作,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调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要宣传合理化建议的定义和范畴,让职工明白什么是合理化建议,知道合理化建议不仅仅是指出问题和不足,还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3)要让职工清楚了解合理化建议提交的渠道和程序,避免职工想参与但不知道怎么办的困惑。

2.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1)在工会组织中设立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随时接收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并进行认真分析,筛选分类,及时传递到行政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评估;对决定采纳的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组织实施,使职工的好建议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2)开通多种提建议的渠道,如,邮件、局域网、建议箱等,方便职工提交,同时设立有效的反馈渠道,便于职工及时了解自己所提合理化建议的落实情况,增强自豪感和满意度,更好地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3.建立激励机制

合理化建议工作成效,取决于职工参与的情况,要激励全员参与,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常见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1)组织各方面技术专家对每年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进行评奖,对有价值的优秀合理化建议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进行公开表彰;(2)对其他参与这项活动的职工,即使所提建议并不合理、没有新意,也要安排相关部门在相应范围内及时给予回复,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鼓励;(3)对职工参与合理化活动的情况进行备案和存档,通过活动发现职工的潜力和特长,从而为以后的职工培训提供相关依据。

工会组织是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会员分布在单位内各层次,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做好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宣传和发动工作,以合理化建议活动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金点子”激发出来,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献计献策,使职工在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和构建和谐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的展现。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7)

一、广泛宣传培训,员工积极参与

“网络问企”活动开始时,大家比较生疏,为使此项工作在矿业公司处于上游水平,厂长、综合管理室主任、企业管理业务主管带头先提合理化建议,并及时录入系统。

为了保证“网络问企”工作的顺利推进,真正使员工对此入脑入心,迅速在全厂范围掀起“网络问企”活动高潮,有关部门开始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一是通过厂局域网、“即时通”、调度会、班前会、研讨会、专题培训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网络问企”活动的目的、意义等,使全体员工对开展“网络问企”活动正确理解,达成共识。二是选派骨干人员参加矿业公司组织的“网络问企”知识培训班,回厂后进行规模性内部培训,使广大员工尽快了解掌握“网络问企”的特点、优势及操作方法,很快使“网络问企”队伍形成了规模化。三是采取“传导”式帮带,一个教一个,几个带一帮,使“网络问企”活动迅速在齐选厂的员工中扎下了根。

二、建立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

制度是执行力的基础,有了制度工作就有了依据,就有了保障。为扎实有效开展“网络问企”活动,按照两级公司要求,齐选厂承接制定了《鞍钢集团公司齐大山选矿厂“网络问企”活动实施办法》为齐选厂顺利开展“网络问企”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有效依据。

齐选厂成立了 “网络问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归口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及各作业区的职责。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网络问企”工作会议,总结评价上个季度“网络问企”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下个季度“网络问企”工作要求。

活动开展中,厂长亲自部署工作,综合管理室主任负责相关业务培训、组织协调等工作,企业管理业务主管负责“网络问企”建议的预审。为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选厂还下发了“网络问企”记录薄,并明确了各部室、作业区“网络问企”记录薄专管人员。综合管理室定期对部室、作业区“网络问企”实际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和检查,以确保各类建议和问题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

三、加强过程管控,定期总结评比

一是严格审核严格把关。“网络问企”建议的质量至关重要,它是决定“网络问企”工作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网络问企”建议的质量,齐选厂综合管理室安排专人对各室、作业区将要录入“网络问企”系统的建议进行审核、把关,审核通过后,再将符合要求的意见反馈给相应的作业区、室,再由各作业区、室自行录入“网络问企”系统,保证了“网络问企”建议的建设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等要求。

二是定期评比奖励通报。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网络问企”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管理室按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对“网络问企”建议进行评审,分别评选出优秀组织奖、质量奖和数量奖,其中,优秀组织奖奖励优秀组织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每人300元;质量奖按照建议评审等级不同奖励200―1000元不等;数量奖每提一条奖励10―20元。每季度按照上述标准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并将评选奖励结果在厂局域网上进行公示。仅2013年就有四个部室、四个作业区获得优秀组织奖,24条建议获得优秀质量奖,347人次获得数量奖。

四、持续稳步推进,活动效果显著

一年多来,通过持续稳步推进,齐选厂在“网络问企”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一是员工潜能得到释放。从2012年11月24日开展“网络问企”活动以来,齐选厂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广泛提合理化建议,共257人或多或少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网络问企”建议,按现有在岗人员963人计,全员参与率已经达到26.69%。

针对齐选厂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治理现场跑冒滴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生产技经指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广大员工通过“网络问企”这个广阔而有效的平台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为齐选厂实现降本增效、管理升级和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尾矿作业区员工王盛钰针对φ53米浓缩机溢流含炉灰渣子影响二选作业区供水问题,提出增设除渣筛的建议被采纳,实施后,大大提高了尾矿作业区对二选作业区的供水质量。动力作业区员工王志远针对高压母联倒合闸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在母联柜加装电流表的建议被采纳实施后,避免了电工由于高压操作判断困难可能造成的生产、设备及人身安全事故。

二是员工综合素质提高。自‘网络问企’活动开展以来,齐选厂将此项活动作为强化民主管理、凝聚员工智慧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员工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员工敬业爱岗,关心企业的人多了,想事干事,献计献策的人多了,刻苦钻研,求知学技,利用“网络问企”平台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人多了。团队之间、员工之间在智慧上、对企业贡献上形成了比学赶帮、互动共进的良好氛围。同时,“网络问企”建议的层次、质量、可行性等方面都在不断提高。“网络问企”平台发掘了员工的潜质,员工又以素质的提升更好地参与投入“网络问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是活动效果十分显著。“网络问企”活动开展以来,选厂员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894条,其中设备类754条,占建议总量的39.81%;综合管理类404条,占建议总量的21.33%;安全环保类318条,占建议总量的16.79%;生产类188条,占建议总量的9.92%;工程类49条,占建议总量的2.59%;科技类39条,占建议总量的2.06%;其它类142条,占建议总量的7.5%。1894条“网络问企”建议中,已解决763条,占建议总量的40.29%;实施中393条,占建议总量的20.75%,总有效率为61.03%。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7-016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7.079

企业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中发现的质量、成本消耗、设备工具、方法效率、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合理性改善、优化的建议和想法的活动。企业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的建设旨在充分调动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运用集体智慧解决企业存在问题,鼓舞士气,提高主人翁精神,获得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合理化建议是员工智慧的凝结和体现,企业开展合理化建议管理,也是针对员工隐性知识进行挖掘和管理的很好切入点。那么如何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开展合理化建议管理,使合理化建议成为企业行之有效的知识积累和沉淀的载体?本文基于知识螺旋理论,提出一种合理建议管理的构建模型,探索两者的有机结合。

1 知识螺旋理论简述

知识螺旋理论是由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理论指出知识的创造和转换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促进、转化并不断螺旋成长的模式,并提出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图1),它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1 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

即通过人际交流的形式,使存储在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深入交换,形成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换。比如企业员工在会议中探讨某项问题的解决办法,分享解决思路,在对方头脑中激发出好的创意,形成隐性知识的交换和转换。

1.2 外部化过程(externalization)

即通过语音、文字等有形的形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如形成可读的企业文件、标准、多媒体等。

1.3 结合化过程(combination)

即将显性化的知识进行整合管理,建立联结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提升知识价值以便更好地使用,如建立知识库对企业显性知识进行内容管理。

1.4 内部化过程(internalization)

即将经过上述三个步骤整理的显性知识,通过学习、培训、实践等方式内化为个人隐性知识,达到知识增值,又可循环应用于社会化过程。

知识经过以上四个步骤持续、动态地演化,不断相互作用、循环反复、螺旋上升,达到知识创新和增值的效果。

2 合理化建议管理对知识螺旋理论的借鉴

2.1 核心管理对象的借鉴

知识螺旋理论的循环起始是对个人隐性知识的挖掘和转换,核心是对个人隐性知识的管理。

合理化建议体现的是职工个人对于企业生产、管理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和想法,亦是个人隐性知识的一种体现,对于合理化建议的管理核心问题也在于对个人隐性知识的调动和应用。

2.2 基本流程的借鉴

知识螺旋理论呈现的是对个人隐性知识的交流和激荡,激发形成群体知识,进而固化为企业知识,又内化为个体知识,重新促进个人知识的增长的过程。

合理化建议提出并递交上级或审核人评审,产生知识交流;合理化建议付诸实施,是知识落地显性化的过程;将落地实施的成果进行总结、标准化,沉淀为易于使用和传播的组织知识,是将显性化的知识成果进行系统固化的过程;企业对取得的知识针对性开展培训或学习,又将知识在员工之间传递内化,并使其获得相应知识并能够“温故知新”提出新的合理化建议。合理化建议知识转换流程模型见图2。

两者在知识的传递、转换路径上,都体现为知识不断被挖掘、转化、管理、应用、创新,在个人、群体和企业集体之间不断形成和流动,激活个人知识,实现组织知识沉淀,达到一种正向促进和自我创造的作用。

2.3 隐性知识激发的借鉴

知识螺旋理论对个人隐性知识的激发体现为群体头脑风暴法的形式,即在社会化交流的过程中达到相互启发的作用。头脑风暴法是最为人熟知的创意思维策略,通过这一形式能够充分调动群体的思考,促进隐性知识的深入交流和转换,并且群体范围的扩展有助于激发更多有价值的创意,提高隐性知识激发的效率和价值。

合理化建议在创意的形成和隐性知识的交流中存在局限性,首先合理化建议多形成于个人对问题的发现和思考,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是个人隐性知识的表达,当提报上级或审核人评审和指导时,体现的是一种“点对点”知识交流形式,该过程在参与的范围上缺乏对群体的调动,势必无法充分应用头脑风暴法激活群体的智慧,达到更优的隐性知识激发效果。同时在合理化建议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广泛存在先形成解决方案再行落地实施的过程,对于解决方案仍然可以视为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承载,发起头脑风暴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优化,使之更具可行性和成效。

3 基于知识螺旋视角的合理化建议管理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对知识螺旋理论的研究,以及合理化建议对知识螺旋理论借鉴点的梳理分析,以下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导向,融合头脑风暴法,构建一套有别于传统合理化建议管理的新模型,将合理化建议的管理流程重新架构(如图3所示)。其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3.1 合理化建议提报审核并讨论

合理化建议提报审核并讨论如图3中的1。个人针对企业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审核通过后公开群体讨论。此过程将传统合理化建议提报中“点对点”的知识交流形式,转变为先“点对点”再头脑风暴的形式,使个人好的想法向更大范围传播,从而促发局部的隐性知识交流向群体的隐性知识挖掘转变。

3.2 解决方案制定及讨论

解决方案制定及讨论如图3中的23。经群体讨论后合理化建议传递具体负责人,负责人综合合理化建议的想法和群体交流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及个人经验编制解决方案。此处将传统合理化建议中确定解决方案的过程显性化,达到集各方隐性知识并显性化的目的(全面,较优)。同时将方案公开群体讨论,进一步发动头脑风暴促发第二次群体隐性知识激荡。

3.3 方案优化与实施

方案优化与实施如图3中的4。负责人综合方案讨论的结果进行方案优化,并付诸实施,完成隐性知识的落地增值及显性化。

3.4 成果总结及标准化

成果总结及标准化如图3中的5。将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成果进行提炼、总结、加工、分类、存储,使粗略的显性知识标准化,固化为易于使用和传播、系统性强且价值量大的显性知识,沉淀为组织知识资产。

3.5 成果培训学习与应用

成果培训学习与应用如图3中的67。将上述经过整理的合理化建议成果知识通过企业培训、个人学习等方式,向组织其他人员进行传播,经过个人消化吸收,进一步内化为个人隐性知识,并帮助其应用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的思考,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完成新一轮合理化建议的闭环和知识的螺旋上升。

如此循环反复,不断挖掘出群体知识,持续固化和应用创新,在获得组织知识不断增长的同时,激活合理化建议的内在活力,保证合理化建议管理长效有序。

4 基于知识螺旋视角的合理化建议管理模型优点

以上探索的合理建议管理模型具备三方面优点:(1)通过头脑风暴法的有机融合,打破传统合理化建议管理“点对点”、单线条流动的格局,让更多人参与到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的提报和评价范围中,有助于个人隐性知识的充分挖掘、交流与共享,激活了群体知识;(2)通过群体讨论的形式对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进行充分评判和优化,避免仅由审核人独立评价带来的不够全面的风险,有助于合理化建议解决最优化;(3)以推动知识螺旋的形式激活了合理化建议的内生动力,解决了传统合理化建议开展一段时间后劲不足的问题,实现管理的自我循环。

5 结语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9)

增强企业工会工作活力是企业工会生存的根本。要增强企业工会活力,就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会工作评价体系,促使工会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运行状态。建立工会工作评价体系要勇于创新实践,积极构筑探索特色工会工作的新格局,用特色的优势谋求创新发展,以特色求活力、以特色谋发展。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发展中提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推进工作,打造工会工作新品牌,提升工会工作活力和生命力。真正使企业工会转起来、活起来。如何建立工会工作评价体系,我个人认为要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1 积极推进“幸福员工工程”,营造员工与企业和谐环境

幸福员工工程是评价企业进步的标准,是企业进步的表现,对于构建企业和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其核心是双向的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和人生目标的实现,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现代企业发展是为了员工,发展也必须依靠员工,发展成果要与员工共享。因此,必须关注员工幸福指数,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员工的幸福指数与工会工作的组织行为息息相关,只要从员工的精神需求出发去开展工会工作,那么我们就能够找到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关键性组织行为,让工会工作朝着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方向迈进,那么企业建设与员工满意指数提升就将成为良性循环,并最终推动企业取得持续成功。因此,“幸福员工工程”必将成为工会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价内容:一定要把增强员工幸福指数作为新时期创新工会工作的切入点。正视员工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生活需求趋于多样、期盼和追求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此调查了解不同层级员工群体的实际情况,掌握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及发展需求。按照经济上兼顾公平、效率上相互平等的原则,帮助公司化解问题、理顺情绪。要把一线员工作为主要工作对象,把低收入员工、困难员工作为突出维护职能的重点,把帮扶困难员工作为工会工作的亮点。从源头参与,反映呼声,表达意愿,要持续抓好“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要建立和完善帮困救助工作机制,切实为员工排忧解难,把送温暖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要建立员工思想分析制度、员工困难必访制度,要有针对性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新方式。使员工在企业中真正体验到事业成就感、组织温情感、企业依恋感、生活温馨感、政治尊重感,提升幸福感和体面度。要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做好员工心理疏导,要让基层员工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减轻压力,同时做好自我压力管理。在遇到工作和生活压力时可以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通过及时倾诉发泄、转移情绪、寻求他人支持等方式将压力化作动力。可以给基层员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分析和疏导,以理性心理降服负面情感,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积极进行正面思考。多引导基层员工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做利他思考;做好沟通,消除误解等,都可以让基层员工提高幸福指数。另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更容易让基层员工产生幸福感。企业要努力改善基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重视解决基层员工的生活之忧。例如餐饮、住宿等基本生活方面可以尽量提供条件。丰富基层员工文化生活,通过组织员工参加团队活动,如:拔河比赛、团队爬山等,都可以促进基层员工幸福感的提升。

评价指标:

①及时调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

②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③帮助公司化解内部矛盾、理顺员工情绪,关心员工心理健康。

④掌握一线员工、低收入员工、困难员工和伤病员工及家属情况。

⑤及时掌握及督促处理员工最关心、反映最热烈的问题。

2 积极培养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保障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活力

员工合理化建议是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开辟的一条“智慧航线”,是最佳的“民主通道”。作为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运用集体智慧的重要手段,员工合理化建议也为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改进做出不小的贡献。尤其是在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充分发挥员工合理化建议的作用对企业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实现集思广益,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寻求新的增长机会,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员工合理化建议的企业,他们的经营状况、业务发展、干群关系都是比较和谐而超前的,合理化建议体现了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再现了员工的聪明才智。征集合理化建议,一直是企业安全生产、改进管理、挖潜降耗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是对技术创新工作的有益补充,是工会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工会工作一定要把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作为合理化建议的主攻方向,把企业发展的重点、生产经营中的主攻点作为合理化建议的着力点,企业决策来自员工才有坚实的基础,正确决策的实施,只有变成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因此,合理化建议活动必将成为工会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价内容: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要做到制度保障。一是要对制度有效宣传,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才有可能得到贯彻和执行;二是对制度执行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以科学的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它;三是对制度进行适时修改和完善。旧的管理观念一旦进入管理者的潜意识,就容易根深蒂固,所以,因地制宜的适时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度,需要管理者有足够的勇气去自我调整或自我否定。另外,要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难点作为合理化建议的重点,要通过各种形式全面构筑合理化建议的快捷透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员工合理化建议,要通过“质询”与“答复”,实现建议处理过程的公开透明,职能部门的处理结果将直接与绩效挂钩,增强建议的成果转化,全面形成提案处理的闭环控制。进一步完善推广多种特色的合理化建议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加大合理化建议的宣传力度。要坚持直面问题,广泛沟通,在参与互动中提升水平,对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中的质询要组织合理化建议活动面对面座谈,相关领导、职能部门要面对面接受员工代表的质询,向员工代表解答问题,使员工代表对自己建议的处理进度、完成时间、责任部门一清二楚,使合理化建议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成果。增强员工创新实践的内在动力,要及时推广价值高、效益好的合理化建议,选树员工创新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使其在更广范围内产生更大的效益。

评价指标:

①合理化建议活动要紧密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工作开展。

②合理化建议质询监督系统实施效果。

③全面形成合理化建议处理的闭环控制。

④推广具有特色的合理化建议活动。

⑤深化成果转化和表彰激励平台。

3 积极推动工会文化导向,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工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发展工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凝聚员工队伍,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是提升工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积极研究和探索工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于实现文化兴企、文化育人、文化强会,培育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员工队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工会文化最贴近员工群众,最清楚员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工会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员工动员和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使员工更好地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养成科学的态度和自觉规范行为的习惯,从根本上做到了转变员工的心态和状态。因此,工会文化建设必将成为工会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价内容:工会文化要充分体现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帮助员工、取信于员工,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工会文化要重点对员工进行价值取向教育,安全理念、文化理念的灌输。使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感受工会文化的熏陶,让员工在理念渗透过程中,产生归宿感,成为一种动力,创造出和谐环境。要充分利用电视传媒和网络平台等现代化宣传手段,全面提升和丰富工会文化,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员工的根本需求上寻求“缘”的融合,从员工的事业追求上寻求“志”的融通,营造氛围,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良好形象。在实际的工会文化创建中,可以从企业文化中寻找着力点,因为工会许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是一致的。如劳动竞赛、建家建线、民主管理、文娱活动、签订集体合同、帮扶救困等工会日常工作,与塑造员工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是相一致的,能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经营工作的稳步发展,同时带动了企业文化的不断深入,引导职工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要由员工被动参与向主动策划开展过渡,通过建立兴趣爱好者协会,提高员工组织活动能力及自身素质,不断发展壮大文体活动积极分子队伍,健全群众文化活动网络,让员工在活动中张扬个性,认识自己,展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评价指标:

①对员工进行价值取向教育、安全理念、文化理念的灌输。

②充分利用电视传媒和网络平台,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③文体活动由员工被动参与转向主动策划。

④主题活动突出互动、参与、特色。

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进员工身心健康情况。

4 开展各具特色的劳动竞赛,培育学先进,比贡献,创精品的竞赛氛围

劳动竞赛是工会紧密围绕企业中心、服务工作大局的工作,也是企业发挥广大员工主力军作用,是推动企业改革、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群众性劳动竞赛的普遍开展,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劳动竞赛又是员工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在劳动竞赛中,广大员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劳动竞赛是员在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项重要活动,劳动竞赛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群众性、广泛性和灵活性,从内在质的规定性上看,是它的“围绕、奉献、赶超”的价值观念。劳动竞赛正是要通过比学赶帮超,培养造就出大批的先进员工,通过开展有广大员工共同参加的、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培养了员工忠诚企业、奉献岗位、渴望成功、献身远大理想的高尚情怀,它的精髓是艰苦奋斗、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正是这种以奉献为核心的竞赛活动,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正是一个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因此,劳动竞赛必将成为工会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价内容:工会工作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这一中心,准确定位工会组织在劳动竞赛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开展以“安康杯”为主题的多种形式劳动竞赛。要深化落实综合性竞赛与基层自身实际相结合的单项竞赛,专题性与系列性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竞赛格局,要广泛开展全员行动反“三违”,杜绝一切不安全行为。在开展劳动竞赛中,要特别注重过程管控,加强竞赛检查小组过程中的随时抽查,发挥标兵在生产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并且接受员工有效的监督。要做好竞赛的“三到位”即宣传到位、组织到位、奖励到位,不断探索研究和创新劳动竞赛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引导基层分工会开展各类特色竞赛,以其新颖性、竞争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竞赛要注重结合实际,创新方法,科学组织,激发员工热情,加大竞赛技术含量,不断激发员工智慧潜力,引导员工科技创新。在竞赛目标的设定上,突出创新创效。将劳动竞赛的目标确定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指标、创造效益上。提升员工竞赛热情,改进奖励机制,强化精神激励,实施荣誉激励。

评价指标:

①要做好竞赛的“三到位”即宣传到位、组织到位、奖励到位。

②强化竞赛的主动控制、过程控制,注重实效性。

③发挥竞赛标兵模范带头作用,并接受员工有效监督。

④引导员工科技创新加大竞赛技术含量。

⑤提倡“综合激励”,提升员工竞赛热情。

总之,建立工会工作评价体系要以员工满意为标准,工会工作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必须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工会必须坚持的标准,工会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立足遵循科学性与可测性相结合、导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全面评价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在考虑工会工作的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工会工作评价体系的效度和信度,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开拓创新,凝聚员工力量,担负起历史赋予工会的重大使命,使工会在新时期不辱使命,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10)

在湛江卷烟厂推进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过程之中,虽然硕果累累,但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第二、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质量有待提高。第三、合理化建议的落实及反馈环节有待提高。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我厂的合理化建议推进活动遇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为了突破瓶颈,开创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新局面,并使其有效地与TNPM设备管理体系相结合,我们需要创新思路与做法。

2 近年来合理化建议工作推进思路及情况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湛江卷烟厂自2006年以符敏同志为首的厂领导班子成立后,便提出了“精细成就未来、创新引领未来、人才决定未来”的三项管理理念,其中“创新”在厂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了切实发挥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除了在重点工作中创新思维,想新点子、用新办法外,开展全民合理化建议活动也是推动企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向企业提出的一种改进工作状态、方法的建议,与重点工作的创新不同之处在于,合理化建议的提出人不受岗位、职务、工作经验的限制,依靠的是对本职工作的熟悉、细心的观察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样反而更加能发现一些企业管理层无法发现的问题。所以湛江卷烟厂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思路就是要发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倡导全体职工参与其中、仔细观察并用创新思维来对待眼前的每一项工作,力求做到更好,从细处着手进而推动厂内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加顺利及规范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同时让更多的职工参与到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来,我们除了内部挖掘外,还到各兄弟厂进行了取经,综合各方面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

第一,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合理化建议活动能在湛江卷烟厂顺利开展,厂领导对此项工作相当重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成立了以符敏同志为首的合理化建议评审领导小组,对全年的合理化建议站在全厂的高度进行综合把关;其次,由于合理化建议的评审是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关键一环,为了保障合理化建议评审质量,厂领导组织并成立了合理化建议及技术革新的评审小组,小组成员分别由来自不同部门并且在各自业务上比较熟悉的职工组成,评审组的知识面涵盖了生产工艺、设备维护、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基本涉及了合理化建议内容的全部方面,从而有效保障了合理化建议及技术革新评审的准确性及公正性;最后、厂领导对每年的合理化建议实施情况进行关注,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从而保障合理化建议的实施,切实发挥合理化建议的作用。

第二,制度的建立为合理化建议的推进提供了保障。为了使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有制度保障,湛江卷烟厂制定了《湛江卷烟厂合理化建议及技术革新活动实施细则》,用以规范及明确合理化建议活动中的各项制度及内容。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首先明确了以工会办公室为主要责任部门的合理化建议工作的责任部门,以便明确在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过程中得权力责任、减少了相互推诿的情况;其次、明确了合理化建议的分类标准及评审程序,使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过程更加规范;再次、建立了合理化建议的激励机制,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物质奖励是提高了合理化建议的奖励额度,加大了被评为可行等级以上的合理化建议的奖励力度,而精神激励方面是设立了合理化建议的金点子奖,对全年内非常突出的少数合理化建议,我们给与金点子的称号,并在全厂范围内发文进行重点宣传,以激励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最后明确了合理化建议的整体程序,完善了从提出到实施的整体流程、从而实现合理化建议的闭环管理。

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篇(11)

[中图分类号] F2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8-0074-04

以促进技术创新、改善企业管理为主要目标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在我国有良好的传统,1947年在刚刚解放的大连就兴起了“生产合理化运动”,但近几年的效果却不那么令人满意。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将员工合理化建议列为新时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重难点问题之一[1]。本文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结合作者的咨询和培训经验,探讨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一、合理化建议的科学内涵

(一)合理化建议的定义

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他们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体现在他们能够做出更多本职工作外的贡献,合理化建议就是主要的一种贡献形式。合理化建议包括所有以改进现行企业运行和管理体制,提高产品质量,简化工艺程序,节约材料和工作时间,提高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为目的的具体建议。建议不仅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而且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按照建议的领域划分,可分为技术类合理化建议和管理类合理化建议;按照变革程度划分,可分为渐进型合理化建议和变革型合理化建议。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技术类合理化建议要比管理类合理化建议更容易实施,渐进型合理化建议要比变革型合理化建议更容易实施。

(二)合理化建议的作用

中国人非常强调“和谐”,它的字面意义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话说”。前者指员工有分享企业利益的权力,后者指员工有提建议的积极性、权利和义务。员工不提建议,虽然对避免冲突、维护和谐与团结有积极意义,但是可能会降低企业效率、减少对员工的激励、提高员工离职倾向[2]。从而限制管理层获得真实的、多元化的信息,降低组织对错误的察觉和纠正能力,影响决策和改革的效果。除降本增效这一最主要的目的以外,合理化建议的宗旨是使员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满意度、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加快对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外,合理化建议还能达到改善工作环境和气氛,促使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建言献策以及提高生产安全与企业形象等间接目的。

(三)合理化建议的重点不在“建议”,而在“合理化”

我们中国人凡事讲究情、理、法依次排列,全面照顾所有人的利益[3]。首先,一条建议是否符合人情,是否照顾到所有人的情面,是否理顺了各种人际关系。再好的建议,如果不符合人情,就不会有好的结果。例如,裁员是外企提高生产效率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在国企就不是一种好办法。其次,一条建议是否符合道理、公理、科学规律。再好的建议,如果说不过去,大家都想不通缘由,大家都不认可,不符合客观规律,就不会有好的结果。例如,一位员工经常加班,加班次数比其他人都多,他如果提建议多给加班工人发工资的话,大家一般不会理解,说这是你的“私理”,不是“公理”。最后,一条建议要符合国家法规、地方条例、企业制度。一条建议如果不符合(或者违反)国家法规、地方条例、企业制度,就不会有好的结果。例如,一些政府官员提议公款出国旅游,这符合人情(所有官员一致要求)、道理(官员工作辛苦,放松身心,考察学习),但是不合法。因此,从广义上来讲,“合理化”就是要符合情、理、法的顺序,还要兼顾各方面利益。从狭义上来讲,“合理化”是指符合道理、公理、规律,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不是瞎提建议、乱提建议、无理取闹(部分员工将“建议”等同于“意见”),提建议者有合理的回报。

二、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员工经常会感到并不能自由地、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统计情况看,我国职工人均每年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到0.2条,合理化建议先进单位约1条。一项基于浙江省73家企业、4,248位员工的调查发现,50.7%的员工认为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程度不够,28.1%的员工对合理化建议活动兴趣不大[4]。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员工私底下建议很多或者牢骚满腹。“主人翁”何以变成“主人嗡”?本文总结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四条原因:

(一)建议提了白提

即员工所提建议失去了效果。具体原因有:合理化建议活动往往是走过场,应付上级检查,“活动”成了“运动”;员工的建议被领导代表甚至歪曲;人微言轻;只发现问题,没找到对策;没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或者主要的问题,使得所提建议经常不受重视;有些已经形成的决议,尽管可能是错的,但是有时连一把手都难以更改,何况是一般员工;若要实施所提建议,可能需要暂时的利益牺牲(如购买新设备、暂停作业、调换岗位、打乱生产秩序等),大家不接受;没有落实好的建议(以“八五”期间为例,全国合理化建议的实施率为31.25%,与发达国家40%以上的实施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不敢提建议

在中国,我们很难将人与事截然分开。一是很难将别人的人与事分开;二是很难将自己的人与事分开[5]。加上其他原因,导致员工在提建议时有畏惧情绪。具体原因有:顾全面子,不愿当面辩论;朋友的建议一定要支持,对头的建议一定不要支持;怕报复,大多数员工并不相信管理者会替他们保密;在员工之间关系不够良好时,员工会倾向于把别人的建设性意见理解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如果所提建议是针对别的部门的,会被认为多管闲事或不怀好意;如果所提建议明显有利于自己的部门,会被别的部门强烈反对;怕提的好建议被更高的管理者接受,对直接上级功高震主;怕提了一个好建议之后,不得不“能者多劳”;管理层不喜欢听批评性的建议,这意味着挑战他们的权威;经常提建议的员工不被认可,认为此员工刁钻、发牢骚或故意制造麻烦;大多数人不认可的建议会被认为是不好的建议;担心观点不正确或不成熟;只提一些鸡毛蒜皮的渐进型建议,不敢提伤筋动骨的改革型建议;担心他人以组织或集体的名义压制建议……

(三)不愿意提建议

很多员工对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感兴趣,缺少提建议的积极性。具体原因有:领导都在明哲保身、得过且过、不敢改革,我急什么;领导没有以身作则,家大业大浪费得起,我瞎操什么心;自己享受不到建议的好处,被动做了贡献,创造几百万效益的建议,却只得到几百元的奖励费甚至只得到一份荣誉证书(从搜集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媒体仅仅报道了合理化建议带来的效益,但没有报道给员工的奖励情况。以德国企业为例,合理化建议的奖金总额占到了增加的效益的20%以上);缺少宣传,生产改进了,别人却不知道是我做的贡献;别人提的短期效益和直接效益明显的建议奖励很多,自己提的短期效益不明显,但长期效益、间接效益和整体效益很大,所获奖励却很少;提了建议,别人(同事、领导)抢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单位的发展和效益操心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领导可能会将员工本职工作以外的建议作为他的本职工作,从而奖励较少,或者将其他人的本职工作以内的建议作为额外贡献,从而奖励较多;一些改革型的建议,会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个性内向,不愿意提建议…… (四)不能提建议

即员工没有权力、能力或途径提建议。具体原因有:资格、资历不够,没有权力提建议;由于受岗位、知识、能力、阅历等条件的限制,员工发现不了问题,没有能力提建议;有提建议的能力,但是缺乏辩论和解释的能力;很多员工并不知道每个部门和主管的明确分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提建议方便,更不知道那么多条建议通道那条能用,导致不清楚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向谁提建议……

三、我国企业有效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主要措施

(一)管理层应大力支持员工提建议

研究表明,当组织主动提供支持性措施时,员工的建议行为会比非主动的情况高6倍[6]。第一,通过多种途径使员工(尤其是工作时间较短的员工)深入了解企业的历史、现状、重点、难点,从而使员工所提建议更具针对性。第二,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培训(如奥斯本的“创新检查目录法”、TRIZ理论、发明创造学等),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员工更科学有效地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第三,给员工提供表达观点和建议的机会,深入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及时评价和反馈员工的建议,使员工感到受重视,体验到个人在组织中的存在价值。第四,成立专门的网络系统供员工提建议,要有专门的部门(如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合理化建议管理办公室)和人员(如点子经理)负责处理这些意见。例如,从2003年3月开始,奥克斯集团员工的所有合理化建议都通过合理化建议系统进行通报,每一条建议从内容、奖金到提出者只要是奥克斯的员工都可以点击查看。这样,既能接受大家的监督,也能使其他员工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7]。第五,建议制度的设置要人性化,不一定要求实名制,但必须有详细的论证。第六,经常听取德高望重的员工的意见,他们往往能表达基层员工的心声。第七,明确区分员工本职工作与非本职工作,对员工的任何非劳动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贡献及时提供相应的不打折扣的回报,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奖励(如晋升、荣誉、奖金等)和利益的分享(如效益提成)激发员工“说有用的话”。企业还应该通过正式渠道宣传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例如企业网站与刊物、公告栏、员工奖励大会、当地媒体、项目命名等。对于员工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和建议落实部门的人员,也应该给以奖励。从而使负责人重视激励下属提合理化建议,使落实部门有动力实施合理化建议。第八,领导要学会“让功劳”。如果员工提的建议刚好是领导考虑的或计划实施的,不如将此功劳让给下属。这不仅能够激励其他员工大力提出有助于组织长远发展的良好建议,而且有助于培养提建议员工的威信。

(二)营造良好的沟通与言论氛围

首先,管理层应该表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的态度,鼓励员工提建议。让员工获得安全感,是提高员工对组织和工作的依恋程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安全感,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就会非常不稳定,员工难以建立长期的期望效用函数,从而不可能对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不要有过重的政治倾向,在站稳立场的同时在企业中营造“就事论事”的健康风气。其次,要注重建立顺畅的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内部信息流通渠道,缩小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和陌生感,学会倾听,对员工的建议坦诚相待,不搞形式主义。第三,管理层要树立威信(每时每刻都要考虑会不会人走茶凉),通过各种方法与员工建立信任关系。领导要信任员工,让他们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充分满足他们的受尊重感、被重视感和成就感,要让他们感到企业需要他,他有责任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领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员工提建议的积极性。变革型的领导方式,包括清楚表达未来愿景、以身作则、激励员工接受整体目标、提出较高的绩效预期、提供情感支持,以及鼓励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超越个人的狭隘利益、将企业的成败当作自己的成败等行为,都有利于提高员工提建议的积极性。第四,帮助下属打破沉默。在决策和日常管理过程中,上司对下属有礼貌,周全考虑下属的尊严;领导经常向下属传达应有的信息,给予下属一定的解释,充分考虑下属的知情权。第五,兼顾“80”与“20”。对于建议不要“嫌贫爱富”,能带来较高效益的20%的建议要重视,能带来较低效益的80%的建议也要重视,因为两者累加的效益可能是相等的。要制造一种“争先恐后”而不是“瞻前顾后”的提建议氛围。最后,适当制造不公平。不同职能领域的建议所获奖励要保持平衡,使员工明白不仅重大的技术创新建议是好建议,重大的管理创新建议也是好建议。同时,通过在不同职能领域制造适当的、动态的不公平,通过竞争激励员工提建议[8]。

(三)建立完善的合理化建议规章制度

通过制定合理化建议规章制度,将建议的采集、整理、落实、奖励、监督等环节都形成制度,使员工对合理化建议的范围、领域和规范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了解建议的奖励标准和激励措施。使合理化建议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具体包括:①合理化建议征集的范围、程序、方法。保证范围明确、程序严密、方法简单实用;②评价制度和申诉制度。对哪些建议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要有一套科学严格的评价标准;如果员工觉得自己的建议被错误评价,要有相应的申诉程序;③落实、推广制度。让合理化建议得到落实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多的社会效益;④与时俱进的激励制度。包括激励的标准、要求、兑现方法;⑤监督制度。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部门协调运作,严格监督建议的落实情况、效果如何、奖励落实情况、员工情绪如何等,以监督促落实,以监督保规范;⑥反馈制度。保证合理化建议条条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于没有价值的建议,要向提建议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保护好员工提建议的积极性;⑦总结制度。做好合理化建议的统计、核算和建档等工作,积极引导员工提建议的方向和重点。

(四)开好会议

除了员工个体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召开会议是我国企业最常用的群体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方式,但是效果往往不好。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有事不开会、没事就开会,已经成为会议的通病。本文认为要开好中国式会议需要遵循以下8个要点:①不要什么事情都开会,会议必须是必要的。开会之前,弄清楚哪些人必须来、哪些人可以来、哪些人不用来?提前若干天会议通知,通知相关参会人员会议内容与程序并做好准备。会前准备好文字材料,会后整理出会议记录并反馈给与会人员(不仅以后有据可依,而且使一些参会人员不能乱说话,从而保证建议的落实少受干扰);②开会时间定在下班前(以保证没有人偏离会议主题,因为大家都急着回家),会议时间要严格控制,发言必须精简、明确、突出重点;③主持人不要定基调,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与会人员的建议,不要表露明显的喜恶表情,尽量使每个人都要发言;④对不合理的建议任何人都有权力提出明确的反对,形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⑤任何发言必须以事实为根据,有理有据,有问题有对策;⑥明确反对歌功颂德式的、好好先生式的、附和雷同式的或是自吹自擂式的发言;⑦任何问题都在会议室里面解决,出了会议室的门,所有人都必须统一口径;⑧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电子会议法等有助于减轻面谈压力的新式会议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泽炎.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实施概况[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9):82-85.

[2] Morrison,E.W.& Milliken,F.J.. Organizational silence: a barrier to-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a pluralistic world[J].Academy of Manag-

ement Review,2000,25(4):706-725.

[3] 曾仕强. 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谢章澍,杨志蓉. 创新共同体:企业全员创新模式的新探索[J]. 科学学研究,2006(10):775-779.

[5] 孙景华. 中国人的管理逻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 徐荣,曹安照. 组织沉默研究述评及启示[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6):18-21.

[7] 刘孟校. 奥克斯合理化建议管理调查[J]. 中外管理,2007(5):69-71.

[8] 何轩. 为何员工知而不言:员工沉默行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J]. 南

开管理评论,2010(3):45-52.

How to Carry Out th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Activity Effectively:

Based o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Wang Yuanyuan1,2

(1.School of Business,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