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1 14:59:03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1)

 

  

 

 

 

清远科技局

2020年12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总体布局

三、重点领域和方向

(一)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二)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三)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五)谋划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四、主要任务

(一)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

(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三)培育发展创新主体

(四)强化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五)优化创新环境

(六)引育创新人才

五、保障措施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二)加强创新政策保障

(三)加大财政资金的引导投入

(四)加强组织协调

(五)强化监督落实

 

 

清远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清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清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推进全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社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部分科技创新指标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9年全社会R&D投入达到13.7亿元,R&D占GDP比重预计达到0.8%,比2015年增长1倍以上。“十三五”期间,引进广东省“扬帆计划”团队9个,居全省第一。2016年以来,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6项,科技成果登记189项。

二是产业载体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清远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并进入全国百强行列(位列95名),获得园区“双创升级”中央财政5000万元支持。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成功认定首批省级高新区。英德市、清新区成功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

三是科技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19年,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80家,科技性中小企业达到400家;新增国家工程中心1家,省级工程中心120家,市级工程中心220家,总量位居粤东西北前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8%。

四是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时期,华南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成功落户,新增5家省新型研发机构(省财政科技支持经费共4086万元);新增2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建成部级孵化器3家。

五是重大科技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承担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获得经费近5000万元,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出台《清远市激励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清远市建设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先行市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科技金融结合创新有序推进,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环境明显改善;科普工作亮点频现,获得中小学科技馆建设项目居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我市科技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但与国内省内先进城市相比,科技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仍然有限,突出表现为:一是R&D经费投入和投入强度总体偏弱,R&D投入强度仅为0.8%,低于全省2.88%的平均水平。二是科技资源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稀缺,布局我市的国家和省级层面重大创新平台很少,落户我市的重大科技项目凤毛麟角。三是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成效有待提升,科技产业金融“三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偏慢,科技引领社会发展作用不凸显。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清远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难得机遇。

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对于正在“入珠融湾”清远提供集聚创新资源的难得条件。

二是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广东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发展新格局。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为清远科技创新赋予新使命。

三是建设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两地正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率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为清远科技创新工作带来了政策优势。

四是广清一体化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以广清一体化为示范,推动环珠三角地区与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有利于我市积极利用广州优势创新资源,加快创新资源流动与共享,这为清远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市也面临新冠肺炎影响、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创新资源区域竞争激烈等严峻形势。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贯彻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视察广东、视察清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省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粤东西北“入珠融湾”先行市、全省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的排头兵”总目标和战略定位,按照“南部重点开发、北部生态发展”的路径,围绕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创新作为清远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创新平台体系,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把清远建成粤北生态发展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和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先行市。

(二)基本原则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大科技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调,坚持上下联动,统筹全市创新资源,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集中力量共同推进,不断取得新突破。

市场为主,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等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更好发挥政府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宏观管理、政策扶持、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开放融合,协同创新。围绕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国外创新创业资源;强化部门协同、园区协同、县区协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活力。

面向需求,远近结合。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面向未来10-15年,围绕产业发展和培育需求,坚持“重点突破,加快转型”的工作方针,广泛聚集各种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生态农业现代化”,形成具有清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科技促进内生增长与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全市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主要创新指标居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列。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每万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50人年。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巩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基本建有研发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50%。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形成1-2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

——创新体系日益完善。高新区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建成省级以上高新区3家;形成适合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平台,拥有新型研发机构超20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全社会基本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激励创业、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氛围。

(四)总体布局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的原则,结合全市空间布局,将清远高新区、英德高新区作为“两核”打造成引领全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带动广清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广佛产业园、广德产业园)、中以创新小镇、民族工业园等全市“多支点”发展,构建“两核多节点”创新发展格局。

    三、重点领域和方向 (一)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优先发展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特殊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铝镁轻合金加工与应用技术等,重点培育半导体材料、功能玻璃、功能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力争取得技术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科学诊断产业链、创新链缺失环节,积极对接大湾区的产业外溢,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招商。依托清远高新区重点培育发展半导体材料、金属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英德高新区加快集聚精细化工领域创新创业要素。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与专用装备,引领清远新材料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二)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中大医学创新园,与“广东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业园”及生物医药专业园协同发展,形成全链条特色产业体系。优先发展医疗器械,加强生物技术、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与技术大品种研发。重点技术领域包括:(1)医疗器械:可穿戴诊疗设备及大健康设备、医用机器人、新一代电子医疗器械等现代诊疗设备与关键部件,体外诊断试剂及试剂盒等;(2)生物药研究开发:蛋白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疫苗的研发,生物药开发评价服务和平台建设等;(3)中药天然药物技术与产品:突破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推动中药新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开发和现有品种的二次开发、中药农业(中药提取物用于抗病虫害,抗污染,生态处理等)、野生中药材的规模种植产业化等;(4)化学药的研究开发:仿制药的开发与一致性评价、重大新药品种的研发等;(5)轻化工生物技术及产品:生物技术在饲料、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等。

(三)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组织实施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推进村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研制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全、资源高效利用、适应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研发推广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生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突破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作物根圈生物组应用、新材料配套增效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一批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新型复合及专用等绿色高效生物肥料新产品。开展绿色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联合协作攻关,积极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健康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对功能性食品新功能、新原料的研究与开发,加强推进功能性食品的上市后再评价,支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金属材料加工、陶瓷水泥、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端环节延伸。鼓励优势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组织实施传统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如汽车轻量化、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碳酸钙深加工、陶瓷建材、水性环保涂料等),构建政府运用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模式。围绕新材料、新型建材、有色金属等领域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培育若干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集群。

(五)谋划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围绕省职教城优势专业和学科,探索设立省职教城科研专项,支持开展科研工作和科研平台建设,提升教师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鼓励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在清远开展创新创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开展重点科技创新应用示范,积极引入数字经济技术,探索开展“5G+园区”、“5G+农业”、“5G+医疗”等场景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依托腾讯云计算基地,探索在清远打造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高端产业链,推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推动5G技术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加强社会治理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建设智慧绿色科技示范园,开展智慧社会探索,提升科技服务效率。

    四、主要任务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清远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创新主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效融合,建立完善的全领域创新体系,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努力把清远建成为粤北生态发展区科技创新示范市和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先行市,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不竭动能。

    (一)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

激发国家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活力。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高新区建设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研究出台《促进清远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国家高新区发展后劲。用活用足省赋予高新区土地利用、“三旧”改造等各项政策,继续组织实施高新区专项,全面提升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规划建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专业园区,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高新区“5G+智慧园区”建设,建立智慧园区全视角全场景集成化接入管理平台,探索智慧园区无人化运营与管理模式,建成粤北生态发展区5G+智慧园区的样板园区和示范园区。对照国家高新区监测评价指标对标找差,引导和支持高新区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实现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稳步提升,到2025年建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持续推动建设省级高新区。贯彻落实省级高新区的各项政策,加快建立适合高新区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提升英德高新区发展水平,加强高新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注重与周边城镇的有机衔接,建立更高的技术准入门槛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争取建设生态型园区;谋划建设高水平产城融合专业园,建立特色突出的创新综合体,集聚高端创新创业资源,提升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能力,适时启动英德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在全市县域范围继续布局建设省级高新区,争取新增1家省级高新区,支撑引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各类产业园区提升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

超前布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面向主导农业产业需求,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孵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每年争取组织2个以上条件成熟的县域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依托现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到2025年,建成1家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的部级农业科技园,谋划布局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提升“三园一城”科技创新水平。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快的科技企业到广清(清城)、广德(英德)、广佛(佛冈)三个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落户,筹划建设多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数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发挥我市临近粤港澳大湾区的突出优势,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重点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成果及科研团队,推动企业积极承接和转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围绕产业链快速应用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和创新解决方案,建立生产研发总部基地,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基地。

    (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中山大学规划建设中大医学创新园,建设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细胞生物学实验平台、免疫学实验平台、公共仪器平台、生物样本存储平台,谋划建设通用实验动物平台、模式生物实验动物平台、生物安全实验动物检疫平台以及药物、疫苗临床前评价实验动物平台等动物实验基地,推动建设多组学研究及分子标志物发现与诊断试剂转化平台、创新药物研究及转化平台、疫苗研究及转化平台,配套建设国家顶尖、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形成“医学创新研究-转化应用-放大生产”的全链条体系,加速整合和集聚基础研究、模式动物、成果转化等创新资源,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发展新高地,同时积极争取省在清远布局建设生物医药领域省实验室。

完善科技孵化育成平台体系。对标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省职教城大学科技园,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集聚为主要任务,推动各高校结合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按照“产业技术研究院+学科型公司”的院地、校地结合模式,以产业、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学科知识技术化、核心共性技术工程化为主要任务,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链条,打造美妆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持续扩大“华炬杯”粤东西北创新创业大赛举办规模,提升办赛层次。到2025年全市建成部级孵化器5家、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孵化器(加速器)3家,在孵企业总数500家以上,孵化毕业企业累计300家以上。

加强农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特色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清远市三农科技服务站”布局建设,支持线上新型服务平台与线下村级服务实体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打通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对接渠道,开展科技服务农业模式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助推乡村振兴,争取到2025年,累计备案部级“星创天地”5家,省级“星创天地”15家,建成并运营“清远市三农科技服务站” 100个。

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以高新区、“三园一城”、六大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建设一批运行模式先进、配套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质的创业创新综合服务机构。加快华南863、天安智谷、万洋众创城、广东材料谷等综合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建设科技成果验证中心、中试基地、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豪美新材、先导稀材等企业与高校和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培育一批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开发院、行业技术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

    (三)培育发展创新主体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进行阶梯式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资金、人才、科研成果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诉求办理、融资增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产品展示和创客空间等综合性公共服务,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持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开展“一企一策”重点培育,推动一批规模以下高企转规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

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创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大中型企业参与和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争取率先在半导体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玻璃纤维、精细化工材料等细分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龙头企业创新生态圈,引导大企业与国内外科技资源对接,推动先导稀材建设国际稀散金属研究院、推动豪美新材与中科院中金所建设高水平高性能金属材料研究院,带动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重点扶持和储备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组建“创新联盟”,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细分领域“单打冠军”。鼓励先导、豪美、聚石化学、致远等科技创新型企业集团化经营,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和改组上市,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力量。

培育提升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引导各县区、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园区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整合国内外高校院所,建设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孵化育成、人才培育等功能的研究院,打造企业创新生态圈。推动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十四五”期间,争取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新增省级工程中心25家,市级工程中心50家。

    (四)强化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清远市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目录,明确我市产业急需突破的核心技术。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到2025年实施不少于30项重大科技项目,集中资源支持或引进一批创新性较强、产业化成熟度高、市场前景明确的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新技术与新业态发展,深入推进智慧灯杆和“5G+”建设,鼓励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应用等新技术手段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含产品、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的全面创新,加快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连樟村“100+N”农业科技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开展适合当地产村产镇发展下的废污水治理、农产品副产物价值链提升等综合示范。围绕农业“3+X”产业体系,实施清远鸡从种苗培育、养殖、推广、屠宰到冷链运输全链条管理技术研发;建立以柑橘为主体的病虫害生物防疫防治体系;推动英德红茶5G+智慧农业、智慧茶厂等建设,构建以茶叶产业种植、采摘、管理、加工全流程的现代农业装备和数字农业体系。

    加快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建好5G+AR党建示范。依托洲心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开发VR党建历史内容和当前事件场景,有效保障智慧党建学习成效。谋划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银行建设。加强与粤科金融集团合作,以“珠三角9市+清远”形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银行建设,争取成功转化一批绿色技术成果。建设一批规范南药种植基地。在粤北连阳地区,引进国内南药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南药药材种植(养殖)企业和种子种苗企业,建设一批中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GAP种植(养殖)基地。支持疾病防治等科技创新,推动5G技术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科技支撑。组织实施好英德高新区“工业园区 VOCs 精准在线监测预警溯源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清远消防救援战评系统”“基于工业大数据陶瓷窑炉的节能降耗优化设计”等项目实施,提升社会治理科技支撑能力。

   (五)优化创新环境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广泛听取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等创新主体的意见,对我市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和完善。积极推动《清远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清远市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工作方案》《清远市促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清远市高新技术创新标杆企业遴选方案》、“双十”产业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落地并实施。

深化广清科技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探索广州科技政策延伸覆盖至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推动“三园一城”企业及机构申请广州相关科技政策。共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推动广州科技成果优先到清远转化和产业化;共同开展科技招商引智工作,共同推动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探索广清两地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共同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深化广清科技人才合作,鼓励和引导两地科技人才参与对方创新创业活动。推进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创新发展,推进广州开发区与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各园区协同创新。积极对接深圳产业需求,引导清远企业主动融入深圳产业体系。

广泛开展科技招商。依托“三园一城”等产业共建平台,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快的科技企业到清远落户。重点对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落地。继续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合作,深化北京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合作,承接更多疏解非首都功能科技项目转移;加强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导长三角科技成果落户清远转化。同时,积极引导并鼓励清远企业走出去,参与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产业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扩大联合信贷风险保证金规模,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给予风险补偿。争取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创业企业提供创投支持。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大力实施《清远市扶持企业上市办法》,加大对改制上市企业上市的政策扶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建立“清远市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对上市企业按标准进行奖励,推动更多企业通过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或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探索开展悬赏制、揭榜奖励制等方式组织开展技术创新试点,集聚全省优质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推介科技创新工作,着力营造鼓励创新、服务创新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加大科研领域严重失信行为惩戒力度,构筑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氛围。加强科学普及基地建设,丰富科普活动载体。大力推进清远市科技馆展陈设计项目及开放运营工作,建立科技馆等科普设施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实施“青少年科技行”专项行动,推动科普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谋划新一批中小学科学馆(室),提高科普活动的水平。

   (六)引育创新人才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优化调整人才结构,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学科, 创新本科、专科生培养模式,支持发展新型联合培养基地, 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 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业人才。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 实施“起航计划”,引进市级创新创业团队。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靶向引才和定点育才。

加强创新人才交流合作。实施创新型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培育一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搭建清远引进海外人才、聚集创业创新人才的综合平台。积极实施省“扬帆计划”入选项目,促进人才向基层、北部地区流动。

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粤东西北人才发展高地, 设立人才创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创新平台。大力实施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 出台高层次人才在住房、教育、医疗、户籍、配偶安置等方面配套政策。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人才供需预测和监测。

    五、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职能,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总体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市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功能,加强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科技宏观统筹方面职责,强化对县区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力量,强化“一把手”工作机制,成立以县(区)书记亲自挂帅的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优化县(区)科技创新管理及服务机构设置,独立设置创新办,或在县区经济科技信息局等相关部门加挂创新办牌子,建立健全县区(园区)科技部门人员配备机制,充分激发各县区(园区)创新创业活力。

(二)加强创新政策保障

按照国家、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进一步细化相关创新政策落地的措施,特别是实施好清远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不断突破阻碍创新的政策瓶颈。

(三)加大财政资金的引导投入

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科技经费预算。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建立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相结合的扶持机制。推动财政科技投入向研发活动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放大公共财政投入的撬动效应。推动各县区(园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科研机构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四)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统筹科技创新协调领导机制,统筹安排全市科技资源配置、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县区科技投入重点领域以及产业项目区域布局。协调各级管理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科学谋划和有序推进各县区(园区)产业布局与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对接,主动承接国家和省级优质科技资源。加强市、各县区(园区)科技政策联动,建立市县(区)两级共同抓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全市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

创新型科技园区规划模式 企业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目前我国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经济严重依赖外资企业和核心企业、政策使用不当、主导产业定位不清等问题也开始显现。在园区规划上,主要体现于园区的 “集”与“聚”的不协同,空间上与产业上的集而不形成产业发展聚力,往往导致土地与建设资本的浪费,发展效率的降低,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科技园区规划发展趋势和问题的研究与阐述,对国外先进的园区的发展方向的研究,提出创新型科技园区规划发展方向的一点见解。

我国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需求及背景

科技园区指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概念发展于传统的产业园。规划中,用地类型较为复杂,一般为工业,商业用地性质,也有部分是混合用地性质;建筑类型常规为写字楼、研发单元、高端生产厂房等,常规配套了商业物业设施、居住宿舍,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等。在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竞争制高点的世界发展大趋势下,建设科技园区已成为中国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科技园区规划理论仍停留于传统产业园区的范畴,落后于科技发展和企业需求变化,所以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用地规模的确定问题,太小不利于将来发展,太大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

2.就业人口估计问题。因科技园区不同于常规产业园区,工作人口密度及配套需求依照经验估算就会导致实际项目定位的错失。

3.区内功能构成比例问题,特别是对配套居住及商业需求与档次的定位。

4.基础设施不配套,如交通拥挤、缺少停车场地、水电气等配备不足。

5.环境处理问题。景观设计未能根据科技园区需求进行。

6.区内各项目建筑风格不统一不协调的问题,形象参差,缺乏规划管理。

在最新的实践中,创新型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的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已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规划工作方式。它是以项目发展策划与规划为龙头,配套基础设施和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并行,依托城市原有建设风格或以龙头企业园区风格为特色的专业园或园中园。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对传统科技园区的升级发展和未来科技园区的规划有着重要价值。

我国科技园区的建设进展与趋势

1)以政府为主导模式

美国硅谷在世界产业园发展中树立了科研、教学、生产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新典范。但是,硅谷这种自发性科技园区缺乏总体长远规划和协调管理,在交通、环境和生活配套质量等问题上往往落后与产业发展。以此为鉴,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到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当中去。一种把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用地,基础和公共设施布局、市政、交通、通讯、环境等问题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已在成为中国新建科技园区所遵循的一条原则。

2)规划模式从单纯模仿向依据地方特色独创发展

由于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对当地科技产业项目的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地方政府往往对兴办科技产业园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地方政府主导,或由政府与大学共同主持创办的科技园区大批出现。经过近10年的的模仿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印度班加罗尔建设热潮之后,我国逐渐走出发挥地方的科技产业优势,以一个或几个优势领域为核心,进而构筑出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是城市科技园区策划与规划的一条重要经验。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的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包头稀土科技园就反应出这种规划模式的发展。

3)园区定位从地方科技产业走向国际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科技园区发展也呈现出明显国际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外国研究机构和公司在中国科技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和企业,独立和合作建立科研单位,生产加工基地等。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就吸引了近100家世界500强企业或著名高科技企业在园区内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之间的学术和经验交流会等相互交流活动促进了园区内的发展和园内企业的国际化。

4)规划模式由传统单园大园逐渐向 “园中园”或专业园集聚发展

以往在政府推动的科技园区建立过程中,处于预留发展考量,初期规划范围往往大于实际建设面积。这种模式往往导致在实际的项目引进与科技园区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专业项目需求,往往需要调整规划,这样就使整体科技园区内部分化出多个专业园,因为个园区的专业各自自成体系,逐渐形成了“园中园”或专业园集聚为主的发展模式。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部的软件园、生命科学园、上地产业园,武汉“中国光谷”内部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科技园等。

5)以小型科技园为主的规划与建设逐步成为主流

地方政府对兴建科技园区积极性未曾衰减。但跟进近10年分发展经验,逐步形成一套以项目落地为核心的规划操作模式,避免大面铺开的空园大园,所以根据项目类型落入原规划的大园,根据项目需求调整规划让小型科技园区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地逐步成为科技园区规划发展的工作模式。另外,大学也愿意将自己的高技术研发成果进行自行“产业化”,“肥水不流外人田”,独立或合作兴建小型科技园独享高技术产业化的盛宴成为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我国大学科技园蓬勃发展,呈现出体制多元化、运营企业化、竞争国际化等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40多个,依托高等学校100多所。可以预期,城市的科技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将是未来小型科技园区的主体。

国外科技园区的建设进展与趋势

1)科技园区以各种内部组织合作成为园区发展特色

创新型科技园区内部通过各种机制或组织方式促进有组织的合作已成为激发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关键。《竞争的未来――建立知识驱动的经济》报告中表明“聚集区在促进增长方面的关键作用是鼓励公司互相合作”。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公司间面对面的联系,并有效促进了技术推广和新技术与知识的传递与扩散,同时也会激发新创意的产生。频繁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技术的传播,并推动了技术资源的互补和技能机构间的合作。通过加快技术和创新的传播又从另一方面增加了组织的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也表明了这种互动与合作带来的知识传播与创新活动间的积极联系。

2)科技园区内的聚合和互动不断增加

科技园区运营及发展以推动园内和园外都尽可能创造更多的聚合和互动为根本出发。不仅是和政府组织,大学及研究机构,也包括任何与区内单位有关的部门。这些聚合和互动产生更便捷的知识传播、更多的创新和更有效的管理,并共同提高各产业单位的中长期竞争力。而产业单位的成功与发展就代表了科技园的成功与发展。这种动态的环境也吸引更多相关人在科技园旁设置他们的机构。从而产生新一轮的集聚。

3)便利的金融服务成为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配套基础

金融价值链对于科技园的发展以成为重中之重,成功的园区的发展需要有力的金融价值链。这个链条由研究支持机制、先进的偿还工具、种子基金、风险投资者、银行和担保提供者组成。此外园区会帮助企业家完善他们的金融方案并避免任何由企业和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等而产生的误解。这可以通过天使投资人网络、投资准备计划和风险投资峰会来达成。如何高效发挥金融价值链的作用,已成为众多科技园区的重要发展课题。

4)便利的经营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全面化发展

除了传统的公司支持服务,比如关于如何建立新公司、如何写商业计划书、如何得到生产许可等之外,园区已开始提供更多的增值性支持服务,如检测设备、孵化空间、顾问服务、世界经济智囊、知识产权保护建议等。通过完善的配套服务,简化工作提高效率增强园区竞争力;服务产业的集聚是一个科技园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创新型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园区发展和研究的新方向

在以上趋势下,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规划理论需求应运而生。我国创新型科技园区从发展模式来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龙头企业为先导,吸引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如西溪文创园以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研发部门为龙头,聚集了众多第三方开发者和相关中小企业,形成了围绕互联网巨头的生态系统;第二类以专业化产业为核心,以点带面发展,如昆山小核酸科技园以小核酸产业为核心,突出了专业化优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第三类是由跨越地域的、分工不同的企业部门所组成的科技园,它们往往以园中园的形式存在于各个园区中,又由企业的信息交换网络联系成为整体,如腾讯公司在成都、杭州、深圳等多地科技园中设有园中园,组成跨地域网络。

国外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的园区更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从硅谷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发现,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大致遵循“分散――集中――聚集――园中园”的模式。以Google和苹果公司为例,它们从起步时的小型公司,渐渐发展为与其他公司相互合作、共生共荣的产业集群,再进一步发展为有自己独立园区和文化、同时又联系其他公司的科技产业园。

结语

和传统科技园相比,创新型科技园区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与产业特点为导向,园区功能和规模合理,运行效率高,集聚效应明显,服务和配套设施先进。对创新型科技园的发展特色进行研究将会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园建设和传统科技园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俞孔坚,黄国平.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以广东省南海信息产业园为案例 城市发展研究第八卷2001年第三期

2.王世营. 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园区――我国城市产业空间新的发展范式 上海城市规划 2009(03)4-7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3)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思路 

(一)国外文献梳理 

国外从国家创新体系角度探讨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相关问题的文献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与当时国家创新体系理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pproach,NIS Approach)在发达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政策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影响迅速扩大有着直接关联。[1][2][3][4][5] 

Metcalfe(1995)从创新演化的视角分析了技术政策制订过程中最优政策制订者与适应性政策制订者(optimizing and adaptive policy-maker)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专门分析了技术范式、技术体系,并将它们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中。[6]Teubal(2002)则直接将创新及科技政策看作是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从创新体系和动态演化的角度分析了创新及科技政策的实施如何引导企业行为,促进各主体、要素以及外部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创新体系的不断演进。[7]Albert和Laberge(2004)指出,创新体系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科技政策的制订,为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的制订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而通过科技规划制订和科技政策的实施,又可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架构,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且制订新的科技规划,还需要继续以创新体系理论作为指导,着眼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系统的布局和规划,最终形成动态良性循环格局。[8] 

还有很多文献侧重于对各国科技政策(规划)制订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进行实证分析。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4)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职能、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各主体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分工与定位。

第一节

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职能和主要任务

一、关于创新的几个基本观点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主体是企业。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创新包括制度、组织、管理和技术创新。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活动内容。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的作用。

二、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职能

(一)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特点

1、系统性(横的方面)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涉及:自然科学、教育、技术、金融、投资、税收、分配、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发展方向、需求、对外开放和社会氛围等领域的巨大系统工程。

2、过程性(纵的方面)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是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永不间断的过程。

无论是从系统性还是过程性看,也无论是从现实还是历史看,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中,政府都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二)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和政府

1、大学与科研机构——处于实施地位,发挥着先锋作用

一方面担负着现代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知识的创新任务;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创新现有技术,或将现有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

2、企业——实施者地位,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转化

主要任务是应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现代技术的再开发与创新,将其产业化,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企业也从事大学和科研机构所担负的任务,但那是少量的、局部的。

3、个人——实施者地位,发挥着生力军等作用

《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1.0版本的主要活力是国家,2.0版本的主要功力是公司,全球化3.0版本的独特功能就是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平坦的世界是个人电脑、光缆、工作流程软件的综合产物。许多个人的非职务发明正在对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个人作用予以证实。

4、政府——主导性作用,处于宏观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地位

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提出未来的目标,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方针,对未来的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

组织——引导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配置,使其实现计划提出的目标。

指挥——让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具有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的个人,都发挥其作用按照政府的意图办。

协调——对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考虑,使其能配合行动。

控制——纠正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中的偏差,按已制定的规划和规章进行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当然,控制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愿。

三、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主要任务——八项

(一)制定科技规划及相关规划

1.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规划

包括制定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规划的依据、规划目标、发展内容与重点、指导方针、基本措施,等等。

2.产业发展规划——相关规划,是开发与创新规划的重要依据

只有明确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方向,才能使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规划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使科技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企业技术进步规划——属于相关规划

企业是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力军。既是现代技术的主要需求者,又是主要供应者。

4.自然科技发展规划——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

5.人才培养规划

人才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规模、水平和成效。人才培养规划不仅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各种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等,还包括教育规划在内。

6.其他相关规划

(二)制定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和法律

1.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研发政策。

2.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政策。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政策。

4.鼓励企业发展新产品、采用新原料、新能源、新工艺、新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

5.激励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政策和表彰政策。

6.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激励政策。

7.

鼓励国外的大公司、大学、科研机构在中国设立研发分支机构的政策。

8.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普及政策。

9.制定国家的技术标准,等等。

(三)建立部级的重点技术开发与创新基地和实施平台

如,建立部级的重点技术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心,建立部级的信息库,建立和发展实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科技平台——部级的科技工业园区等。

(四)组织实施跨部门、跨区域、跨企业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有些重大项目不是哪一所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单独完成的,也不是少数单位通过协作能解决的,这就需要由政府来组织和协调,联合攻关。“嫦娥奔月”工程就是由政府组织的具有跨部门、跨区域、跨企业特点的重大项目。

(五)分配政府掌握的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或科研经费通过课题招投标的形式,由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

——科技部、地方科委或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配置给项目中标者使用。这是政府分配科技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

(六)改革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管理体制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也能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既需要宏观管理,也需要微观管理。宏观科研管理体制内容包括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机构的设置和运转,职能的确定;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的成果评价体系的建立;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的处理,等等。

(七)创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当社会处于**或者迷信、愚昧盛行、拜金主义猖撅之时,人们对科学技术是不重视的,这样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现代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基础;人力资源

这既能加强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社会基础,又能扩大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参与度,为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提供长期的,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第二节

(中国)政府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重大举措

即政府在特定环境下所采取的特定措施,是政府主要任务的体现。其影响深远、成效明显。

一、“863”计划——中国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一)来历

1986年3月,中国著名的四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新技术的建议,经邓小平批示后,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国家制定了《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其方针是“有限目标,突出重点”。

(二)主要内容与目标

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与新材料七个领域的15个主题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通过15年的努力,实现下列目标:

1.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中外差距,并有所突破。

2.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科技人才。

3.通过伞形辐射,带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4.为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

5.把阶段性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三)成就

通过“863”计划的实施,中国在“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航空遥感实时图像传输处理技术”、6000米水下自动机器人、高温气冷反应堆、大功率激光器及其应用、人工晶体及全固态激光器、快中子实验堆、超级服务器的研究与开发等重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促进了中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见表3-1,教材P45-46)

二、“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一)主要任务

1997年,由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该规划的主要任务有四方面:

1、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六大领域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开展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2、

布置相关的重大的前沿性基础研究。

3、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优秀人才队伍。

4、

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二)与“863”的区别

“863”计划重在高新技术、应用技术;而“973”计划则重在自然科学前沿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例如,2003年启动的“SARS”防治基础研究就是为从根本上防治一SARS病毒提供科学依据。

(三)成效

加强了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了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科学基础。

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政府组织实施的指令性综合性科技计划,1983年

(一)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解决农业、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重大装备研制、新兴技术、社会发展

等领域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

已完成“六五”~“十五”5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任务。

(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实施纲要》

指导思想: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解决社会所需的公益性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重大的、关键性的共用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与高技术的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具体成就

P47

四、重大科技专项——“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

(一)主要内容——1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

2.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及电子金融。

3.功能基因和生物芯片。

4.电动汽车。

5.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

6.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

7.主要农产品深加工。

8.奶业发展。

9.食品安全。

10.节水农业。

11.水污染处理。

12.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二)主要目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变

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和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主转变,提高核心产品和新兴产业竞争力。

(三)主要特点

1.属于高新技术开发和创新,占领新世纪的一批技术制高点。

2.与中国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3.强调自主创新。

4.集中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各方面的力量,联合攻关。

五、“火炬”计划——指导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计划,科技部组织实施

(一)主要技术领域

1.电子与信息技术。

2.光机电一体技术。

3.生物技术。

4.新材料技术。

5.新能源技术。

6.高效节能及环保技术。

(二)主要任务——其技术领域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相一致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组织实施以开发高新技术为目标的“火炬”项目;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培养“火炬”计划所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

六、“星火”计划——经国务院批准,1986年,政府组织实施,面向农村

(一)主要任务

把先进适用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一批以科技为支撑的企业和区域性支柱产业,推动农村乡镇企业中的重点行业的技术进步;

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

培养农村适用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内容

1.组织一大批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乡镇企业的、具有先进适用性的技术项目。这些项目利用农村资源,投资少,见效快。

2.建立一批科技先导型示范企业。

3.建立“星火”培训基地,培训农村人才。

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校而建立,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的重要实验,它是一个开放型的科研基地。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主要依托科技实力雄厚的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或大学。它的特点是具有完备的工程技术试验设施,主要任务是通过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促进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国家重点实验室(截止2018年,349个)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止2016年,346个)。

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年2月国家公布

(一)中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的主要含义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跨越的含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选择关键、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优先主题

1.能源

2.水和矿产资源

3.环境

4.农业

5.制造业

6.交通业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8.人口与健康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10.公共安全

11.国防

第三节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完善方向

一、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

(一)取得的成就

1.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规划。

2.组织、实施跨区域、跨部门、跨企业的重大科技项目。

3.通过课题招投标分配政府直接掌握的科技资源。

4.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部级科技工业园区。

(二)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

1.薄弱环节

制订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与法律;

改革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科研管理体制;

创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产生薄弱环节——系统工程

实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不是政府主管科技活动的职能部门单独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涉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地方各个层次的协同配合,统筹兼顾。

3.对策

深化改革;制度创新;解决条块矛盾或冲突,构建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制。

二、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完善方向

(一)开发与创新体系的系统性构成

1.科学技术发展及相关规划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企业技术进步规划;人才培养规划。

2.科学技术发展相关政策

科技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投融资政策;金融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3.相关各方积极性的调动

调动科学技术人员、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家和技术工人、技术农民等的积极性。

4.规划与政策的实施

地方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政府及其不同职能部门和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以及个人认真实施,把宏观决策行为转化为各部门、各单位的行为。

5.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

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理论、制度、组织、管理、流程、政策创新等内容。

(二)完善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方向

建立创新型国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当其他创新处于相对落后时,技术创新很难“孤军独进”,保持长久。

建立创新型国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既是长远的奋斗目标,也是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三、完善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关键举措——体制;政策;积极性;社会氛围

(一)建立有效、统一、科学的宏观科研管理体制

配套政策分属于政府不同职能部门制定,所需要的人、财、物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需要一个统一、高效、权威的组织协调形式。

这只有通过探索和改革才能解决。

(二)制定实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各项配套政策

(三)充分调动企业推进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积极性

中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在于,就企业整体而言,积极性、参与度不高。

1.通过外部环境给企业以压力

政府制定企业产品国家技术标准,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应达到的技术水平、规定等政策。

2.通过调动企业内部积极性,使其有动力

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给他们以动力和利益。

(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由于在思想文化方面受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影响,对技术是重视不够的。

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把“从政、做官”作为基本目标,在社会中“士农工商”,士为其首,工为农后。

由于历史上科学和技术发展道路的分离,科学由知识分子掌握,技术由“工匠”拥有,形成鄙薄技术的传统。

营造重视技术、重视技术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施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

思考题:

1.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是如何分工的?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5)

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增强国际竞争力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多年来,国家高新区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企业集中、民营科技企业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金融资源关注并进入的区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国发[2009]4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促进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目

标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规划纲要》,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重要基地的优势,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贡献。(二)目标。国家高新区应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三)原则。一是始终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二是以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深化体制改革和软环境建设;三是坚持合理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四是在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二、重点工作(四)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国家高新区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度提高研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上市、兼并和收购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和产业规模;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高新技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持。(五)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运行质量和扩大规模,重点办好专业孵化器;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产权交易等机构增强服务能力;选择国家高新区已有基础和有优势的领域,支持建立若干专业化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六)促进创新资源在国家高新区的集聚。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紧密结合,支持区内科研机构和企业承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带动效应明显的科技项目;鼓励高等学校与区内机构开展合作,吸引高等学校及其师生进入国家高新区创业;发挥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高

新区二次创业创新源泉的重要作用,建立大学科技园孵化毕业成果及企业进入高新区的便捷通道;制定并实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大对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完善引才机制,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优先引进符合《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的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立海外科技园,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七)进一步完善支持国家高新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金融政策。逐步扩大国家高新区内的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流通的试点范围;优先支持区内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国家高新区要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基金(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和科技担保机构等,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发展;国家政策性银行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用事业项目及自主创新活动给予信贷支持。(八)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要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要改变高新区分散布局的局面,通过整合调整,逐步实现集中布局。国家高新区用地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依法审批和供应土地。要加强对国家高新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考核,建立国家高新区土地集约合理利用和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价制度。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用地,有关部门应依法供地、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三、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规范管理和宏观指导(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规范管理和指导。制定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并与国家及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充分衔接。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区在新形势下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软环境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增强集聚效应,进而培育有竞

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制订必要措施,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高技术人才数量、科技型企业孵化能力、园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比重、单位面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十)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宏观指导。按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高新技术产业、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完善配套功能的原则,修订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对国家高新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不同区域发展的实际,调整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对于少数管理不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不大的国家高新区,要给予警告;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整改的,取消其资格。(十一)国家高新区要根据本意见制订具体落实方案,并组织实施,坚持把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和提高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努力在新的时期勇往直前,与日俱进,实现跨越发展。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6)

一、“北跃”战略的内涵意义及思路目标

(一)“北跃”战略的提出基于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哈尔滨是我国北方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一条大江横贯东西,万顷湿地卧居城中,众多水渠纵横南北。哈尔滨是科技优势十分明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科研机构众多,大专院校云集,科技人才密集。“北跃”战略,就是要按照“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构想,树立“以水定城,科技兴城”的发展理念,坚持“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的发展定位,把水生态和高科技两大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借助人们的亲水心理,通过生态景观的建设,丰富滨水文化内涵。用环境和文化的魅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吸纳集聚各类高端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业者,通过高新技术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增强发展实力,实现在江北再造一个哈尔滨的奋斗目标。

北国水城是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以水兴城、以水富城、以水丽城”的重要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水与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郊区、风景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的和谐发展,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展现“城中有田、村中有城、楼在水中、人在景中”的新景象。北国水城规划578平方公里,计划用20年时间构建“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网体系,使水面率达到12%,城市由“绿色”升华到“蓝色”。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建设生态城镇和生态社区,实现城乡融合,打造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生态新城。

科技创新城主要是依托我市科技人才资源、产业基础优势,通过推进部级高新区、松北区、大学大所大厂联动,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搭建研发和产业化平台,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科技资源最富集、科技创新成果最多、产业转化能力最强的技术创新中心,部级一流研发中心,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提升哈尔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科技平台。科技创新城规划137平方公里,计划用20年时间,构建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孵化、高新技术市场三个体系,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孵化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竞争有实力、发展有后劲的科技名城。

“北跃”战略包含着全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再造一个哈尔滨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省委对哈尔滨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支柱、科技创新的先导、城乡建设的表率、服务全省的平台”重要职责。实施“北跃”战略,是全市发展格局的调整,是用松北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市科技产业集聚,加快全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增强创造力、创新力,实现哈尔滨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实施“北跃”战略,是全市发展空间的拓展,是用松北快速扩张,促进哈尔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加快产业转移,人口转移,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转移,实现哈尔滨“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大发展格局;实施“北跃”战略,是全市发展势能的积蓄,是用松北现代化新城的建设,促进我市现有优势特色资源集聚,带动和提升整个哈尔滨的高品位和高层级,积累发展后劲,实现哈尔滨在全国的晋位升级。

(二)“北跃”战略的实施基于科学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

松北区、高新区依据“北跃”战略的丰富内涵,围绕再造一个哈尔滨的目标,确定了近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即,立足全市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两轮驱动”,通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高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两高支撑”,努力在综合实力上有大跨越,在项目引进上有大突破,在城区功能上有大提升,在民生改善上有大作为,实现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具体讲,就是实现六个跨越:

一是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城,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跨越;

二是通过构建“三横三纵”交通骨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新跨越;

三是通过打造北国水城,实现景观建设新跨越;

四是通过太阳岛深度开发,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新跨越;

五是通过城乡统筹,牵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跨越;

六是通过增加土地储备,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计划到“十二五”末,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全面完成科技中心、文化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和太阳岛国际会议中心建设,哈尔滨大剧院、科技中心内创新创业大厦、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厦等哈尔滨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沿江一线高楼林立。以“三横三纵”为支撑的城区路网基本建成。构建起“交通、产业、景观”三大骨架。建成一个集生态、科技、文化、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二、“北跃”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进展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7)

科学技术部

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促进自主创新,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现就“*”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计划及管理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适应了各个阶段科技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不同时期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确定,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对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还存在着重复分散、效率不高等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对科技计划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纲要》精神,以促进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宗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重要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

二、基本原则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的主题,既要充分吸收和继承现有计划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更要与时俱进,坚定改革,大胆创新;既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解决当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求真务实,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取得突破,又要加强总体设计,综合集成配套改革措施,积极有序推进。重点要突出以下几项原则:

1、体现国家目标。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纲要》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重大需求,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等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促进自主创新。把促进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类科技计划要鼓励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类科技计划要面向市场,突出集成创新,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问题,提高科技的支撑能力。

3、加强统筹协调。围绕国家整体的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考虑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统筹科技发展与改革,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安排,统筹集成各方面的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

4、明确权责划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要进一步明确计划、项目决策、管理、实施、咨询、服务等各类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强化责任制,加强监督,逐步建立咨询、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5、完善管理制度。围绕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新机制,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和办法,规范科技计划管理运行的秩序,强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依法行政和计划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保证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和公开。

6、提高管理效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要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益为目标,进一步简化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共享机制,保证国家科技计划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改革措施

为切实保证“*”国家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计划管理改革要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1.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对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科技计划是政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部门(行业)科技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等。作为科技计划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对现有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后,“*”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主要由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构成:基本计划是国家财政稳定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等;重大专项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由政府支持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重大工程建设,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在若干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实现科技创新的局部跨越式发展。

2.明确国家科技计划的定位。围绕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各国家科技计划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和支持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要突出原始创新,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计划构成,主要定位分别为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导向的战略性基础研究;科技攻关计划要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撑作用,加强集成创新,突出公益技术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为目标,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重点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要突出资源共享,以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等建设为主要内容,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政策引导类计划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措施,重点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化、面向农业、农村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国际科技合作等的引导和支持。重大专项按照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明确实施的目标,根据需要和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3.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配置的战略重点。根据公共财政要求和创新活动的特点,调整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配置和结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重点加大对基础研究、公益研究、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的稳定支持,加大对科研基地、条件平台和科技队伍建设的支持。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其他力量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全社会投入自主创新的良好局面。

4.加强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围绕国家的整体创新目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之间、国家科技计划与部门、地方科技计划之间的协调衔接和集成,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制度性的沟通协调机制,适时就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各类科技计划当年进展及下一年度安排等情况进行沟通协调,形成科技计划的年度报告制度,以加强集成,避免重复交叉。

(二)进一步推进部门(行业)和地方的自主创新工作

5.发挥部门(行业)在促进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国家科技计划目标的确立及重大项目的确定,要充分听取部门(行业)的意见。把征集部门(行业)等科技需求和重大项目建议,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措施。有效集成部门(行业)的资源,加大对行业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在攻关计划项目和863计划重大项目中的组织实施作用。加强部门(行业)的监督作用,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行业引导项目,由部门(行业)负责管理和实施,重点支持行业科技发展中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储备、应急反应和基础性工作等,提高行业科技发展的持续创新能力。

6.提高地方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强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其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共建实验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统筹区域科技协调发展,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区域引导项目,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和实施,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集成中央和地方的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县(市)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县(市)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

(三)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7.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听取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反映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应用及产业化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要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项目的评审要更多地吸纳企业同行专家参与。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于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企业联盟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

8.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对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的支持,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国家工程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建设一批企业的研发中心,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加大现有研究开发基地与企业的结合,建立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的有效机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9.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整合科技资源,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政策引导类计划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建设一批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创新的新机制和环境。

(四)促进科技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建设

10.加强对项目、人才、基地的统筹安排。国家科技计划从以支持项目为主,逐步转向统筹安排项目、人才、基地,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的综合目标转变,把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作为项目论证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优先支持改革取得实质成效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加强项目实施与能力建设的有机衔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造就一支创新队伍,建设一批创新基地,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11.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支持青年创新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优秀创新团队以及“小人物、小团队”的成长。鼓励科学家的自由探索,高度关注具有创新性的“非共识项目”并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费用支出比例,鼓励科技人才的流动与交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海外留学人才等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12.加强和统筹创新基地的建设。制定国家创新基地的发展规划,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建设的统筹和支持力度,合理布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把创新基地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支持。改革国家创新基地的管理运行模式,对创新基地实行分类支持和管理,对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基地实行稳定支持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化、产业化性质的基地,实行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和共建的方式;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及其他综合性基地通过竞争择优、后补助或项目倾斜等多种方式支持。鼓励共建创新基地或联盟,制定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标准与规范,促进资源共享。

(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13.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态势分析,建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专利查新制度,并把它作为立项的重要依据。突出自主创新,把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形成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可用于支持重大成果国内外发明专利的申请和保护。

14.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鉴定与管理机制。改革科技成果鉴定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成果鉴定与管理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导向作用。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国家层面不再组织成果鉴定,对技术水平的评价不作为项目验收的内容。制定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共享机制和办法,建立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数据库,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创新成果的报告、登记和信息制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转化和共享。

(六)积极推行有利于创新的科技计划管理新机制

15.加强技术预测工作。建立面向社会和产业需求的技术预测制度。把技术预测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技术预测机构和队伍,完善技术预测方法,建设国家技术预测平台,提高技术预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调整、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以及研发资金投向和重点等提供决策支撑。

16.建立和完善独立的评估制度。在国家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中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的制度。加强科技计划评估专家队伍和独立评估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评估程序,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适应不同科技计划和管理工作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和基地等的评估工作,为计划项目调整和科技工作的绩效考评提供科学依据。

17.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制定分类管理办法,规范中介机构的服务,提高其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职责,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参与计划项目评审、评估、监督、成果评价与推广等管理工作。

18.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加快制定科技计划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用管理数据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机构、主要承担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咨询、评审专家等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并将其信用状况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19.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网上科技计划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运作和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储备数据库、科技计划项目信息数据库等,加强综合信息管理,避免交叉重复,提高科技计划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

(七)进一步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

20.完善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参与项目评审、验收等同行专家,要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扩大专家遴选的范围。充分发挥专家在战略、技术、经济、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咨询作用,规范专家参与计划项目管理、咨询、监督的方式和程序,建立回避等制度,完善专家参与管理的机制。

21.改革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机制。规范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严格项目的申报评审要求,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实行网上申报管理。建立立项决策和评审咨询相互分离的机制,根据计划项目的不同特点,逐步实行网上评审等制度。加大竞争性项目的招投标力度,实现决策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根据科技创新的自身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需求,建立项目立项的快速反应机制。

22.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在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程序,凡不涉及保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评价等信息,都要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等及时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

(八)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23.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按照国家公共财政改革要求,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决)算制度,建立科技经费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统一的科技计划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经费的支出科目、报表体系和使用范围。加强对项目配套资金的监管,保障科技经费的及时拨付和合理使用,提高科技计划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4.建立制度化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资产的管理,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督,逐步形成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监督和项目组织部门及承担单位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的绩效考评,逐步形成制度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8)

一、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实施

全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后,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全区科技事业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主要负责规划文本起草工作,工作中充分考虑全区科技事业发展实际、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科学合理地确定“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我局对《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精心部署、统筹安排。一是充分摸清底子。在前期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区科技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行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增强规划的针对性,确保规划符合我区科技发展的实际和长远要求。二是科学谋划全局。科技工作需要各部门单位形成合力,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认真听取和采纳相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使科技发展规划更加全面、协调、可操作和更具前瞻性。三是积极对接联系。“十二五”规划编制讨论稿形成之后,我局召开专门会议,对规划逐项逐条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论证,各科室根据论证结果进行修改,形成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呈报市局征求意见,反复修订,形成规划初稿。

二、规划(初稿)基本情况

规划(初稿)从“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基本情况、“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十二五”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我区“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与支撑条件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十二五”期间我区科技发展总的奋斗目标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区产业竞争力;着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为促进经济、科技加快发展创造条件。到年,力争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同等城市先进水平,使科技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社会化科技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全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25家。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较大发展。到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培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

全社会科技投入有较大增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3%,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年销售额的比例要达到5%以上。

三、“十二五”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

(一)农业高新技术。围绕建设农业强区,充分发挥农业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增强农业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农业生产标准化、食品安全生产示范为重点,加大在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方面研究和示范力度,带动区域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固堤西瓜、昱合集团肉鸡良种繁育养殖加工一条龙产业链条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提升,打造我区农业高端品牌。重点扶持昱合、金河食品等为主的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食品加工产业链与技术推广项目。

(二)新医药及生物技术。围绕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重大生物技术攻关研究,开展生物信息学、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的研究,重点在中药现代化、创新药物与生物制品、资源高效利用、生物材料等领域提高研究开发水平。重点支持以亚康药业、圣德药业等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鹏飞生物肥、奥丰作物病毒防治等生物技术研究推广。

(三)电子信息技术。围绕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软件技术、数字化电子产品及配件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和传统产业。重点支持华光精工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华铃动力汽车电控系统技术研发。

(四)新材料技术。充分利用我区资源优势和化学工业优势,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开展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新型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染料中间体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海龙系列节能环保新产品、圆友创智新材料膨胀玻化微珠项目等技术研发推广。

(五)先进制造技术。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研究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模式等先进制造技术,加强大型成套设备生产能力。重点扶持柴铸锻、圆友集团等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六)新能源技术。重点支持研究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培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生产基地。

(七)资源与环境。根据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的需求,研究开发污染物综合治理及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流域、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城市与区域污染综合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9)

规划院始终坚持“科技立院、人才兴院、质量强皖、开门办院”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构建“部级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和“部级现代农业规划咨询工作体系”为抓手,紧紧围绕中央“三农”政策精神和农业部中心工作,深人推进“政府服务、科技创新、工程集成”三大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并推动了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

1.1科研领域不断拓展“十二五”规划院始终坚持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需求、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针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工程问题,开展了 大量研究工作,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部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70余项,较“十一五”增长了75%。科研内容涵盖农业资源遥感监测、生物质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的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工程集成和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成果,许多重要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实现产业化开发和规模化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1.2规划咨询水平稳步提升规划院拥有农业行业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建筑行业和农林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现代农业规划咨询业务一直是规划院主要的工作职能之一。进人“十二五”以来,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以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恪守“公正、客观、科学、可靠”的咨询准则,积极服务于农业部、全国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龙头企业等单位,共承担完成各类咨询项目1900余项,包括省级、地市级农业规划200余项。咨询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为政府农业投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的科学决策和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的咨询和参谋作用。

1.3科技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手段和载体,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二五”以来,规划院围绕学科建设,以产学研一体化为主线,深人谋划条件建设项目,科技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先后承建了农业部生物质工程中心、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装备分中心,以及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和农业设施结构工程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同时,为了满足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的需要,先后投资建设了苏家屯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顺义杨镇中试转化基地和河北永清示范基地。通过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髙了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1.4科技成果培育效果显现规划院依托国家(省部级)科研攻关课题和各级政府委托的农业咨询项目,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规划院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8项(部级1项,省部级47项),较“十一五”期间的6项有大幅提高,其中,“秸杆成型燃料高效清洁生产与燃烧关键技术装备”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青海省‘十二五’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荣获2014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成为当年农业专业领域唯一获得咨询成果一等奖的项目;国家(行业)标准18个;鉴定成果1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14个;发表学术论文475篇(其中,SCI12篇,EI83篇),主持参与编著著作20部。大量的优质科技成果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5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院通过积极做好选拔干部、评优选先、推选专家、专业培训、职称评审等工作,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共培养博士后26人,引进博士25人,取得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40人。多人获得国家荣誉和奖励,其中,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农业先进个人1人。2014年,规划院还推荐评选出规划、遥感监测、有机肥料、设施园艺、农产品加工等8个院级优势创新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遴选,进一步凝练了学术方向、整合了学术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队伍,形成了学术梯队,提高了全院整体科研实力。

2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因此,农业科技发展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1创新驱动,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人口耕地、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亟须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201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方式关键靠科技。通过科技创新,重点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科技支撑;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带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培育和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w,使农业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2深化改革,促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了构建

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2014年年底国家启动实施了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将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形成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和基金,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和资源“碎片化”的痼疾,改革管理体制,统筹科技资源,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改革从源头上破解了科技计划体制机制的弊端,为科技改革带来了春天,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整合后的重点研发计划将以重点专项的方式从基础前沿、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从终端目标出发,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亟须攻克的关键问题。

2.3需求导向,促进产业链跨域集成协同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农业科技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技研发成果解决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科技工作应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坚持支撑产业、服务产业的目标导向,完善体系、统筹资源、强化服务,为保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农业科技将催生新产业,如大生态农业、大生物农业、大健康农业、大数据农业、大品牌农业和大城市农业等?,农业研发模式将从单向技术研发向产业链式集成技术研发转变,而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各级各类科技资源与社会力量,共同开展研发、转化和推广,形成各产业科技力量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的大联合、大协作格局[51,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4“一带一路”,促进农业“走出去”

2013年9月,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带来极其广阔的市场。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能把农业“走出去”面临的基础设施落后、贸易不便利、融资困难等问题逐步解决,为农业“走出去”带来绝佳机遇夂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实现更高起点上的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巩固和提升利用国际资源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2.5人才战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农业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科技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核心问题还是缺乏人才。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程度决定了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人才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原始技术创新人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人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凝聚智慧力量,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大繁荣。

3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农业现代化建设应顺应新常态下提质增效升级的内在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抓手,努力构建保供与增收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协调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格局'规划院的农业科技工作将立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调整新重点,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3.1加强重点领域集成创新研究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以关键技术组装集成为重点,开展农作物资源监测技术、生物炭应用技术、能源环保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温室节能改造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创新集成研究,发挥规划院多领域的工程技术和装备集成优势,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形成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业大联合,打破部门、单位、区域和学科界限,凝聚科技力量,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农科教结合新局面。解决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瓶颈,提髙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2构建农业产业综合研发体系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课题大多来源于国家与各级政府的项目计划,按市场需求的自主研发项目相对较少。科研与市场脱节,在产出成果的效率和效果上无法与国外大企业的团队式、工厂化相比,难以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因此,农业科技要转变从文献到研究的科研思路,将农业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将技术应用变成科研的第一要务,围绕国家目标、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以实验室、创新团队与产业技术体系等为载体,实现科技人员、研究基地与应用平台的有效衔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研究与市场的结合,赋予科技成果真正的活力和生命力。

3.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研基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衡量科研院所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科研人员掌握实验方法、科技创新和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因此,要充分利用规划院现有的五大科研基地,加强基地条件建设,协同推进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和农业设施结构工程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聚焦高端研发,创新和试验一批优秀科研成果,使基地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真正的效用,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3.4充当农业“走出去”的“智囊团”和“实践者”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为农业“走出去”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农业工程技术装备集成创新、农业发展与区域规划、农业项目建设咨询等方面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在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布局、重点区域与关键行业的选择、投融资方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咨询等方面充当“智囊团”;在农业“走出去”的农业资源普查与监测、农村沼气与生物质能源环保技术与装备、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充当“实践者”,努力推动形成农业“走出去”工作合力,为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1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mode of scienc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erience, proposed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China in hefei science wisdom city space and vision, an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fei city China scientific wisdom,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Hefei; Scientific wisdom city; Strategic positioning; Space idea.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建设合肥中国科学城是合肥由来已久的战略。2004年,科技部明确将合肥市作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重点支持合肥市相支体制综合改革,共同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型示范基地(合肥科学城)。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合肥高新区开工建设,以此为契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提出“省院合作、市校共建”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创新联合体和创新载体。未来,合肥将以“院(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引领,以“岛(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为支撑,以“城(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核心示范区)”为载体,以“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打造“中国科学智慧城市”,形成科技智力汇集新高地。

1 建设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的意义

1.1 是落实国家科技资源战略型布局,探索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具体实践。

目前,以国务院名义批准的科技城只有绵阳一个城市,此外还有中关村、东湖、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中,中关村、东湖已分别开始启动中关村科技城和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合肥密集的科教资源、鲜明的研究特色、雄厚的研究积淀、卓越的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相对完善的产业化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人文资源以及未来国家交通枢纽地位等都构成了合肥建设中国中国科学智慧城的区位优势。

1.2 是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时,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投入驱动,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技术来实现,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创新能力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12年,合肥市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已进入整体跨入创新驱动型发展阶段。因此,从准确把握未来国内外环境变化趋势入手,从调整本地发展要素资源战略性布局开始,突出前瞻性,启动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是合肥作为加速崛起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下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国内外科学城建设的模式与经验

科学城作为科学、教育与工业相结合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和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知识、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化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科学城内的活动主要是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城。如前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等,二是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主的科学城。如美国硅谷及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英国剑桥科学园、印度班加罗尔等。从现实情况看,多数科学城的功能都已经大大扩展,发展成为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体,集科研、生产、服务和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形态。我国的中关村未来科技城、天津未来科技城、武汉未来科技城、广州科学城和中新知识城、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无锡太湖科技园等均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国内外科学城的发展模式

基本类型 主要功能 运作模式 主要促进措施

一是以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城;二是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主的科学城。 一是通过聚集效应提高科技研究开发能力;二是通过辐射效应发展高技术产业;三是发挥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国家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二是地方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三是国家和地方联合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四是大学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是争取国家、省、部支持;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谋划空间载体和平台,合理选址和规划;三是制定法律法规,出台人才、创新、产业等方面优惠政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争取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支持;五是优化环境,加强创业文化氛围培育。

3、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的定位思考与空间设想

3.1 战略定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端打造科学智慧城成为城市在整合创新资源、壮大经济规模、发展新兴产业、汇聚高端人才、打造生态城区、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战略承载空间,这为合肥建设科学智慧城提供了宝贵经验。

立足合肥雄厚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基础,从打造区域创新战略高地和支撑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规划设计合肥科学智慧城的战略愿景,应该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引领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创新平台。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布局一大批战略性产业技术创新载体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产学研各类创新要素充分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机制,带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改革探索进程,成为争夺战略前沿技术领先地位的主战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支撑区域经济崛起的经济增长引擎。壮大园区经济规模,培育发展总部基地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把握全球产业分工网络重构契机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成为支撑合肥特大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

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高地。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体系,激活区域科技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活力,围绕新兴产业领域培育聚集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成为新兴产业孕育成长的创业领航区和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示范区。

富集现代服务产业的金融商务载体。聚集整合金融服务资源,完善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的机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区域性科技金融商务中心。

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国际人才特区。申请创建部级人才特区,推动研发运行机制创新,大力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加快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全球创新人才流动网络和全球技术合作网络的重要节点。

融合科技山水人文的智慧田园新城。高标准建成国际水平的基础配套设施,布局融田园风光、科技公园、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开放式绿色空间,深化智能化数字城市管理应用,建成智慧化运行的现代田园科技新城。

3.2 空间设想

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选址东起大蜀山、北到新桥国际机场、南至派河、西到小庙和官亭,围合区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内。规划建议利用城市西部的山、湖、河、渠、田自然格局,依托复合交通走廊,按照“轴向延伸、组团布局”的思路,构建“一轴延展、两区推进、四城环绕、山水田园”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轴延展”:依托长江西路、312国道,强化其快速通道作用,“集束式”布局服务中心、生活中心、研发中心和产业中心,打造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东西向带状拓展的复合空间发展主轴。

“两区推进”:依托发展主轴,打造启动区和拓展区。启动区以高新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和合肥创新平台(一中心,三基地)为基础,打造整个中国科学智慧城的知识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拓展区以高新区和肥西县合作区为平台,努力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强的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组团环绕”:依托核心区和拓展区,结合新桥国际航空枢纽和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向西、南、北跨越式发展,构建新桥空港新城、科学岛、高店田园风光农业区、官亭现代制造基地、紫蓬生态旅游区。

“山水田园”: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调,充分利用和依托现有的山体和水体,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原生态,形成“山水环绕、田园嵌入、轴带生长、组团簇群”的集中紧凑型发展格局。

4加快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的相关建议

4.1 成立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领导小组

参照中关村、武汉东湖等示范区的合作共建模式,争取建立由安徽省、科技部、中科院、合肥市共同组成的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四方共建”机制,成立共建领导小组,协调重大决策事项,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布局和政策先行先试,设立日常合作工作机构,落实推进各项工作;设立由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推进各项具体工作。

4.2 加强战略研究和智库建设

聘请国内外著名研究咨询机构开展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发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具体可以下设新兴产业、产业金融、国际合作、科技中介、智慧园区、管理创新等专业领域;同时,成立高层次战略咨询顾问机构,成为谋划合肥科学智慧城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的智囊智库,指导制定整体竞争发展思路,并能够借此成为搭建国际合作渠道、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以及拓展国际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

4.3 编制《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

聘请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开展《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之后,建议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报送国务院,由国务院进行审议、批准和。

4.4 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和互联网宣传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营造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筹划举办高规格的中国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专家高峰论坛,邀请安徽省、科技部、中科院等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共同探索适合安徽特色的科学智慧城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合肥中科智城战略规划研究(草案)》.2012年10月

[2]肖刚.广州市科学城及其规划建设的思索.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1期.P25-27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11)

1概述

在2011年实施《俄罗斯到2020年创新发展国家战略》的基础上,俄罗斯开始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并且,在基础研究领域制订科学基金中期发展计划,成立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在传统优势领域,制定、实施领域发展战略,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加大投入、给予重点扶植。而在科研机构方面,整合研发力量和成果,形成合力,为实现具体专项领域的“世界一流水平”积蓄力量;在科技园区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增加科技园区的数量,扩大规模。除了政府投入外,斯科尔克沃园区筹措到大量私营投资,这为实施总统委员会批准的优先领域项目研发提供了保障。

2俄罗斯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2011年,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到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针对规划的要求,2012年,俄政府致力于解决以下主要社会经济问题:一是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兴建科技园区、实施创新项目等措施促进研发的发展及科技成果的应用,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条件;二是提高各级政府的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公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为达到上述目标,俄罗斯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利措施。例如,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012年,俄罗斯实施了多达56个中长期国家专项计划,并加大财政投入,国家投入总额10615亿卢布(约合353.8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超过了15%,涉及经济、能源、教育、基础设施、国防等领域。

3俄罗斯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俄罗斯为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规划与政策探索,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中远期规划、资金技术支持、人才激励制度三个方面,为科技创新发展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3.1科技创新的中远期规划。3.1.1实施“到2020年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也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从2011年起,俄罗斯政府开始实施“到2020年俄罗斯创新发展国家战略”,其目的是使俄罗斯在2020年走上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该战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3年):提升全社会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经济部门对科技创新产品的需求。第二阶段(2014~2020年):将进行行业部门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大幅提高高新技术生产产品在GDP的比重。3.1.2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从2012年起,俄罗斯开始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按照该计划,到2020年俄罗斯政府将投入26155亿卢布(约合872亿美元)用于:提升本国研发部门的作用和地位,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创新发展创造条件;改善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提高科技工作对青年的职业吸引力;在本国传统优势领域和技术优先发展方向形成超前的科技研发基础;在形成技术突破的科技领域建立“优势中心”网络;加快本国科技与全球创新的融合,确立俄罗斯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3.1.3实施《到2020年生物技术发展综合计划》。2011年,时任总理普京签署通过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生物技术发展综合计划》。该文件包括:制订计划必要性、计划的目的和任务、支持生物技术发展的主要手段、发展生物技术的重点、计划实施管理等五大部分及附件。3.1.4制定本国材料科学发展新战略。俄罗斯全俄航空材料研究所会同本行业相关研发机构对全球材料学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评估,结合新型材料主要应用企业(包括俄罗斯航天集团、联合航空集团、航空发动机集团,以及战术导弹生产集团)所制定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到2030年俄罗斯材料科学发展战略。3.2实施资金技术支持。3.2.1制订科学基金中期发展计划。俄罗斯科学基金包括,基础研究基金、人文科学基金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良好、高效的运行机制,三大基金对基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的认可。3.2.2成立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2012年初,俄政府设立了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该基金的建立是支持和发展俄罗斯国防工业现代化计划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和支持国防科研领域的基础和探索性研究项目。由于先进武器的研制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该基金还将发挥类似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的功能,为俄罗斯的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的经费保障。3.2.3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近年来,俄罗斯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鼓励青年科学家投身科技,并且出台的科技政策和计划多向青年科学家倾斜。例如,从2011年起对青年副博士或博士实施的科研项目给予经费支持,而在“2009年至2013年俄罗斯科教师资创新国家专项计划”框架下青年科学家参与的研发项目总数超过了6000个。在科技人才奖励政策方面,2008年俄罗斯专门设立了科学创新总统奖;从2012年起设立总统奖学金。

4俄罗斯科技创发展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启示

4.1合理制订长远科技规划,多领域全面均衡发展。中长期科技规划对国家科技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导向意义。在《俄罗斯到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俄罗斯科技发展注重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同时提高了政府在科技发展上的服务质量,具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众多社会问题,提高了公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4.2提高科技投入比例,保障科技发展。科研经费的投入是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也是反映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科技投入的强度大小,对于国家或区域科技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俄罗斯科技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研经费的大力投入,高比例的科研经费投入为其科技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4.3增强基础研究扩展延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照科技研究划分理论,按研究内容可将科技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处于科技研究的初始阶段,对于未来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科技研究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技研究往往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如何实现科技研究的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研究以及成果转化一直是困扰科技发展的关键环节。俄罗斯在基础研究基金和人文科学基金的评价体系中,引入了“成果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份额”这一重要指标,并且在基础科学基金中增设“结题课题中可建议开展应用研究的项目份额”指标,对于基础研究的扩展延伸促进了科技成果向应用研究转变,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4引入市场机制,增加科技创新主体。俄罗斯在科技规划的制订与科技发展的实施中引入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参与,改变传统的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增加科技创新的主体,增强科技发展的活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来培育多元的技术创新主体,使不同的技术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角色。鼓励公私部门合作,促进科技的全面发展。积极扶植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4.5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的进步,源于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创造。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如何培养科技人才,激励科技人才,挖掘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的潜力,是目前科技发展的关注热点。俄罗斯科技发展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助力科技发展。俄罗斯重视教育发展,培养科技人才,教育领域成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尤其重视中等和高等教育投入,增加中高级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技术工人培训资金,按照市场导向为创新经济培养人才。同时,设置一系列的科技奖励措施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尤其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促进科技人才结构上的衔接。

作者:亓琳 贾永飞 崔英英 单位: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迟岚.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与战略[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2).

[2]欧阳向英.俄罗斯创新战略的目标和效果[J].欧亚经济,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