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筑工程培训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4 09:57:40

建筑工程培训

建筑工程培训篇(1)

1企业培训管理概述

1.1培训的概念

培训是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而言,培训就是企业根据其经营目标以及岗位要求,对员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学习和教育让员工增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转变工作作风,以便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达成企业经营目标。

1.2培训的作用

培训对企业和员工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训可以让员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很多在公司中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员工往往容易形成固定的工作套路和模式,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培训可以有助于这方面的转变。有些新员工可能在工作技能上还有不足,培训可以让新员工快速的胜任岗位工作需要。第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当公司引进了新的机器设备、新技术或者新的管理流程之后,只有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培训,才能使员工掌握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或新流程,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第三,培训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平时在工作中,没有业务交叉的部门及员工之间是很少沟通的,利用培训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企业形成内部凝聚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团队合作。

2建筑工程企业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培训需求分析草率

很多建筑工程企业认为培训之前没有必要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很多企业开展的培训之所以没有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而这恰恰是因为培训需求分析没跟上。有些建筑工程企业虽然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但是主要是针对各部门进行的分析,部门负责人往往凭借自己的管理经验或者主观的个人判断就决定了那些员工进行那些培训,虽然这比不进行需求分析要好,但是效果还是不太明显。实际上,对于工作业绩较差的员工有些是因为专业技能欠缺,而有些则是因为工作态度不认真,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该进行不同的培训,并不能一概而论。

2.2不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在建筑工程企业现行的培训管理中,真正有培训评估体系的并不多,很多建筑工程企业认为培训结束就完结了,至于培训的效果如何、培训的方法是否有效、培训是否还应该改进等问题根本就没有人去关心,健全培训评估体系对提高企业的培训效率非常重要。因为培训的效果有的时候很难衡量,哪些培训是有效的,哪些培训是无效的,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为以后改进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方法、控制培训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否则,企业的培训将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无法配合企业圆满的完成经营目标。

2.3员工没有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知识、技能和素质,如果员工没有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那么培训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员工缺乏培训的积极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培训课程本身枯燥无比,知识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出员工吸收新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有些员工对培训有抵触情绪,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培训的东西根本不会;或者认为参加过培训以后工作任务就会相应增加,给培训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不论是哪原因,如果不解决,就无法提高培训的效率。

3提高建筑工程企业培训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加强培训需求分析

提高建筑企业培训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不能简单的仅参考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应该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收集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培训计划。培训需求分析有很多种操作方法,具体有循环评估法、前瞻法以及任务—绩效法等,循环评估法主要是在员工和培训之间建立起一个信息反馈环,根据员工的培训反馈重新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改进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然后再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在采用循环评估法的同时要培训需求进行三个层面的分析:第一,是企业层的分析,培训管理人员要在了解企业近期经营目标和远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培训的整体目标和计划;第二,是部门层的分析,部门是具有特定作业功能的员工集合,在部门层的分析中,首先要明确部门在企业经营目标分解下所承担的责任,其次要根据部门工作的特性,明确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第三,是员工层的分析。要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个人能力与所对应的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进行对照和比较,两者的差异就是员工需要培训来改进的地方。

3.2建立培训评估体系

培训评估是建筑工程企业在培训管理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实际上,做好培训评估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根据时间跨度来划分,培训评估可以分为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两种类型。①事前评估。事前评估顾名思义就是在培训开始之前进行评估,事前评估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访谈进行,培训管理人员要在培训之前将即将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与被培训者或被培训的主管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对方对培训的真实态度,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从而在培训前就对培训方式和内容进行修订。这样有效避免了事后补救的无效。②事后评估。事后评估主要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评估主要分为调查问卷、访谈、工作绩效评估等方式。调查问卷和访谈可以在培训已结束就进行,也可以在培训结束后的数月以后进行,后者的效果可能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在培训刚刚结束时,被培训者可能会对培训的表面形式记忆犹新,对培训的评价往往也是形式上的。在培训结束数月以后,培训是否能对被培训者的工作带来改善就慢慢的显现出来,这个时候进行调查更容易获得培训真实效果的评价。

3.3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在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往往有这种情况:企业对培训很热衷,但是员工却没有积极性。很多培训管理人员把培训理解为单纯的授课,这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对于成年人而言,单纯的授课是缺乏吸引力的,所以就造成了员工没有培训的积极性。实际上,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培训管理者可以培训内容的不同灵活的选择。比如“角色扮演”就是一个很好的培训方式。角色扮演对于管理培训非常有效,因为管理知识的特点是“听起来明白,用起来难”,所以,预期让被培训者在“听”中学,不如让大家在“用”中学。角色扮演实际上就是由被培训者扮演真实的管理角色,模拟处理相应的管理事务,比如组织召开工作计划会议、与下属进行绩效沟通、处理突发事件等,培训老师在旁边仔细的观察,并随时进行点评,及时纠正被培训者的错误,通过角色扮演,被培训者的管理能力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角色扮演提高了被培训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将“被动培训”变成了“主动培训”,培训的效果自然得到了提升。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培训篇(2)

建筑装饰施工农民岗前培训课程体系建立的现状及原因

关于建筑装饰施工农民工的岗前培训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各装修公司重要发展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建筑装饰行业的岗前培训课程意志较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岗前课程培训体系,即使在国家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建筑行业的培训政策,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建筑装修行业主管等相关部门对农民工的岗前培训意识,但却不能将其落实到实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针对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持证上岗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全面行的贯彻落实;第二,由于对农民工进行的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拨款或者地区财政部门等,由此造成下发资金较少且争取难度大,最终导致培训经费短缺;第三,由于经济市场制度体系缘故,培训机构并不能与用工市场产生较大的联系,造成培训单位与受训人之间产生极大的脱节现象。以上现象充分表现了建筑装饰施工的岗前培训机构就业渠道并不畅通,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技能的培训发展。

此外,在建筑装饰施工农民岗前培训课程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施,追其根本存在以下三个原因:其一,对于相应的培训机构,因没有系统化的实用性的建筑装饰培训教材,造成培训体系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头痛医脚现象严重,造成实际得出的培训效果较差;因没有规范正规化的施工技能实训场所,造成教学设备培训质量不够好,还有就是进行培训的专业指导人员力量的组成更是个大问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于具有较强技能的培训师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很难将具有较高水平的培训教师吸引到培训机构中。其二,对于进行建筑装饰的农民工自身而言,由于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并没有按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使其虽然在作业岗位没有经过严格培训但依然可以就业,导致农民工人员对于培训机构的认可度不够,且不愿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课程。

建筑装饰施工农民岗前培训课程体系建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培训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

因为建筑装饰培训课程的意义在于使接受培训的人员最终具有其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因此,专业技能的培养就是培训课程进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建筑装饰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装饰作业时需要具有相应的规范化流程,这就需要建筑装饰施工人员不仅具有专业的技能技术,还需要其具有的设计应从专业校对出发,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出具备专业素质的装饰施工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装饰施工的合理性,更可以保障装饰装修作业的质量。

2.进行合理的实践课程作业

建筑装饰施工员在进行设计课程培训时一定要注意实践作业进行的重要性,只有在实践作业进行中才能使培训学员更好的掌握技能的培训知识,并且在实践作业中可以让培训学员掌握一定的经验,这样对于以后其实际工作中具有较为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作业进行中,培训学院不仅可以更好的了解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施工过程中涉及水电的问题,及对于施工现场的要求。只有这样培训人员在真正进入工作岗位时才能避免失误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完成工作。

3.熟练的掌握建筑装饰的基础性技能

建筑装饰施工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基础技能,才能正确的做到材料施工使用、施工流程规范以及正确的操作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装饰施工的质量,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装饰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装饰施工者当遇到施工过程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应具有一定良好的、灵活的处理方式,对于岗前基础技能知识的重点培训也是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时,施工人员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发生。

建筑装饰施工农民岗前培训课程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建筑装饰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装饰施工人员不断增加,知识人员就业情况出现问题。但是更多的施工者由于实践经验欠缺,技能掌握不到位,造成施工问题过多,施工纠纷严重等情况。而在建筑装饰行业中占有主体劳动了的农民工,多数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低,而发展迅速的建筑装饰行业中,对于技能要求却很高,因此对于农民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加强农民工的培训便成为必要性发展体系形成。另外,由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可以看出,针对农民工岗前培训体系的建立的重要性。最后,由于城市产业工人的转型,农民工若还停滞于较低的文化水平中,就会给城市产业工人的转型形成障碍,因此,加强装饰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亟待解决的。

结束语

建筑工程培训篇(3)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项目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全面提职工的安全素质,确保项目的安全顺利的竣工。

二、教育和培训的目的:

使各级人员都认识到:

1.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工作程序,以及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与他们工作有关的重大安全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影响,以及其个人工作的改进可能带来的安全因素;

3.偏离规定的工作程序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育和培训的目标:

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提项目全员的安全意识。

三、教育和培训内容:

1.安全思想教育。包括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劳动保护法规,劳动纪律、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个人利益的利害关系等方面教育。

2.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包括一般劳动安全、卫生知识、专业安全技术和安全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3.安全规章制度教育。包括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则以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教育。

4.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教育。包括国内外、企业内外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学习,促进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并通过典型事故的剖析,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

5.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高处作业、临边作业、机械设备、用电安全基础知识;

7.防火、防毒、防尘、防爆及紧急情况安全防患自救;

8.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四、培训时间安排:

建筑工程培训篇(4)

引言 根据国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28号)文件精神,2015年3月30日至4月24日,有幸参加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14年度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训班。在培训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四周共完成建筑与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相关知识等三个专业模块的培训。

1 培训项目 1.1建筑与结构设计模块

建筑与结构设计模块,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陈华副教授和翟晓尉副教授结合学院对面金地格林东郡楼盘实例和建筑设计实践,从实际的项目来讨论其设计实践的合理与否,介绍了建筑设计程序、建筑设计软件应用,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平面组合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及要求;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及住宅公摊面积计算的合理性,建筑设计中的“从大到小”的设计方法适用于建筑总平面图的设计,而“从小到大”的设计方法更适用于住宅、宾馆、教学楼等。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学习的建筑设计软件知识又懂得了建筑平面设计的一些注意事项。

1.2 建筑施工技术模块

建筑施工技术模块,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熊学忠副院长、张良斌教师共同完成,本模块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相关知识,学习内容有脚手架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柱钢筋绑扎、梁、板钢筋的绑扎、模板安装、编制砌体工程、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文件,为了把基础工程施工和防水工程施工讲解清楚,熊院长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学员们带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张良斌老师直接把学员们带到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教学,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1.3 专业相关知识

专业相关知识包括刘勇副教授讲解的建筑设备选型与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配合及专业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杨天春老师详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12G101-4)难点,武敬院长讲解土建类专业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黄老师的课堂管理技巧和老师如何培养自己的魅力,每位老师授课的侧重点不同,授课内容各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各具特色。

2 培训心得

2.1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武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560605)于2008年开始招生,是湖北省内高职院校中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特色显明、毕业生供不应求;无竞争压力、晋升空间大;多学科深度融合、就业面宽;该专业融合了建筑、设备、智能控制、通信等多学科专业知识,毕业生一专多能,专业拓展面宽,毕业生既能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管理,还可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智能楼宇工程施工管理等多项工作。

2.2 “项目化”教学,教与学相得益彰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

“项目化”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项目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2.3 BIM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武职已在筹建校内BIM模型实训室,建好后将更好的为本校师生服务,在满足本校实训教学需要的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政府部门和建设协会等的联系,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功能,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体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3 结语

总的来说,这次部级骨干教师培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职业教育主要是建筑类各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期间,不仅仅学习到了建筑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知识,还交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朋友,认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同行,开阔了眼界,相互之间学习交流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宝贵资源。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双师(能)型”专业骨干教师的作用,秉承“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的校训,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更好地为我省的城镇化建设服务,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革,王健.关于高职实训教学的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2.

建筑工程培训篇(5)

建筑工人通过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

通过对建筑工人培训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提升就业率,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社会稳定性,还可以提高人均产值,增加社会收入,减轻政府负担,提升政府的形象。

二、我地区建筑工人培训的现状

经费不足是建筑工人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建筑工人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及劳动者个人。由于政府用于培训的政策性经费少且难以争取,企业专项培训经费的提取不能执行到位,建筑工人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培训经费或不愿支付培训经费,建筑行业没有用于建筑工人培训的专项金额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培训工作经费筹集困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培训工作的发展。

建筑工人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率极低,除特殊工种如防水、电焊工、电工、架子工等国家有强制要求外,与国家建设部要求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相距甚远。笔者于2010年10月对乌海市海南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状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乌海地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的工人只占近12%,其余工人没有上岗证或者还在办理中。因为政府对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缺乏有效的监督,所以很多建筑工人不愿意通过参加培训获得上岗证书。

建筑工人数量庞大,待培训对象人数众多,给培训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其次由于建筑工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用人企业不愿支付培训费用;建筑工人由于其承担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意或没有精力参加培训;建筑工人还具有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等特点,制约建筑工人培训的实施。

三、加强建筑工人培训的途径

建筑工人培训由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共同承担,因此,应对三方的职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明确的界定,通过对建筑工人用工系统分析,提取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培训机构承担”原则,确定三方主体的职能。

政府要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库,扩大宣传。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的专项资金。加大建筑工人持证上岗检查力度,政府要求企业优先使用经培训合格的工人,落实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政府拟订建筑工人培训规划,确立培训目标,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和确定建筑工人培训机构。对建筑工人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的过程进行检查、督导、监控。对建筑工人培训效率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组织开展建筑工人技能鉴定及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政府监督企业落实培训资金,重视建筑工人培训工作。执行政府的配套措施,支付建筑工人培训期间最低生活保障费。切实做好建筑工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工作。

采取竞争机制,引导和激励建筑工人主动参加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培训机构要制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体系,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安排培训场所和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确保培训质量。配合政府做好劳务用工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工作。推进教学改革,降低培训成本。采取奖励机制,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学习热情。

政府、建筑企业和接受培训的建筑工人分别承担培训费用。

三、提高培训的质量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证。合理的培训计划包括:

培训内容:建筑工人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筑工人引导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培训与其他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基础教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工人的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内容培训。

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区分不同工种分类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培训,实际操作的培训。培训分为三个流程: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际操作。例如砌筑工培训时,先讲解砌筑的基本知识;然后到工地现场,进行操作演示;最后让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建筑工程培训篇(6)

一、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基本概念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性培训,开发建筑劳务用工体能、技能和智能资源,从而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经济生产能力。建筑劳务培训由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行业、用人单位承担,培训的内容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建筑劳务用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进行岗位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是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建筑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41%,建筑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建筑劳务用工队伍,而目前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截止2007年,全国建筑劳务用工技能培训基地1300多个、鉴定机构近1000家,累计培训742万人,其中614万人获得了职业技能证书,而建筑劳务用工总量为3653万,培训仅占总数20%左右。建筑劳用工培训任重道远。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及劳动者个人。由于政府用于培训的政策性经费少且难以争取,企业专项培训经费的提取不能执行到位,建筑劳务用工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培训经费或不愿支付培训经费,建筑行业没有用于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专项金额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培训工作经费筹集困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培训工作的发展。

2.政府对建筑劳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经调查,目前建筑劳务用工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率极低,除特殊工种如防水、电焊工、电工、架子工等国家有强制要求外,与国家建设部要求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相距甚远。笔者于2011年5月对扬州市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状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扬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的工人只占16.01%, 83.99%的工人没有上岗证或者还在办理中。因为政府对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缺乏有效的监督,所以很多建筑劳务用工不愿意通过参加培训获得上岗证书,建筑劳务企业及建筑劳务用工对参加建筑劳务培训表现出动力不足,造成建筑劳务培训生源组织困难。

3.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参与主体职责不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参与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用人企业、培训机构,在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制定政策并指导建筑劳务培训行业的发展,用人单位有义务组织建筑劳务培训,支付应承担的职工培训经费,培训机构应承担执行建筑劳务培训的职能。而目前现实是政府管理职能缺失,企业培训动力不足,逃避支付相关培训经费,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培训质量总体效果较差。

4.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难度较大

首先,建筑劳务用工数量庞大,待培训对象人数众多,给培训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其次由于建筑劳务用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用人企业不愿支付培训费用;建筑劳务工人由于其承担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意或没有精力参加培训;建筑劳务用工还具有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等特点,这点在建筑劳务用工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以上均为制约实施建筑劳务培训的因素。

三、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由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共同承担,因此,应对三方的职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明确的界定,通过对建筑劳务用工系统分析,提取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培训机构承担”原则,确定三方主体的职能。

2.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库,扩大宣传

3.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的专项资金,加强规范引导

4.加大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检查力度,要求企业优先使用经培训合格的工人,落实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5.拟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规划,确立培训目标,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和确定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

6.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承担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过程进行检查、督导、监控。

7.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效率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8.组织开展建筑劳务用工技能鉴定及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企业 1.落实企业培训资金,重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工作

2.执行政府的配套措施,支付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期间最低生活保障费

3.切实做好建筑劳务用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工作

4.采取竞争机制,引导和激励建筑劳务用工主动参加培训

5.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培训机构 1.制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计划

2.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体系,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

3.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安排培训场所和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确保培训质量

4.配合政府做好劳务用工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工作

5.推进教学改革,降低培训成本

6.采取奖励机制,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学习热情

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相关的受益主体包括企业、劳动者个人、政府。因此,培训费用应由受益主体依据受益程度不同共同分担,各方主体受益程度分析如下:

(1)建筑企业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最大受益方。对于建筑总承包企业,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培训可以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增加培训资金投入,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培训期间总承包企业应按照政府最低工作标准的规定,支付给建筑工人最低生活保障费,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

(2)劳动者个体是建筑劳务培训中直接受益者。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收益,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因此建筑劳务用工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3)政府是建筑劳务培训中根本受益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提升就业率,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社会稳定性,还可以提高人均产值,增加社会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应承担部分培训费用。为此,政府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各地要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根据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型培训对各受益主体的意义不同,建议建筑劳务培训费用承担的模式如表2。

表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培训项目 政府 企业 个人

引导性培训 50% 50% 0

技能性培训 20% 30% 50%

3.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

(1)培训内容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筑劳务用工引导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培训与其他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基础教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劳务用工的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内容培训。

建筑劳务用工职业技能培训区分不同工种分类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培训,实际操作的培训。培训分为三个流程: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际操作。例如砌筑工培训时,先讲解砌筑的基本知识;然后到工地现场,进行操作演示;最后让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2)培训方式

考虑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可开展分层次培训,先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再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或先对学历稍高工人进行培训,然后对学历低的工人进行培训。在时间上可根据工人工作时间特点,安排持续的夜校培训、短期集中脱产培训、假期或周末培训;由于工人在施工现场工作,因此可开展分地点培训,培训地点可在培训机构,也可在工地现场,引导性培训可以在培训机构集中进行讲解,技能性培训可以到工地现场,边学边练。

(3)培训手段

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培训教材不能过分偏于理论,应选用直观易懂的教材,教材要少理论、多实际, 少文字、多图形, 同时配套以各种光盘,既有规范统一的专业教材, 也有各地各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的自编教材。尽量采用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声像、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

参考文献:

[1]王冰松,杨开忠.劳务分包制度下的建筑工人培训组织机制探讨[j].建筑经济,2008,11

[2]李华一.建筑业农民工问题研究[d]. 2007,06

[3]吕春燕,邵华.地方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的责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4]王海燕.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10

建筑工程培训篇(7)

随着建筑行业的深化改革,城市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用于建筑业的劳动工人也逐渐增多。然而,许多工程部门主管在吸纳农村务工人员时,并没有为这些农民工安排工前培训内容;或者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参加这种安全培训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没兴趣接受培训,因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酿成不可预想的后果。因此,加强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任重道远。

一、 农民工培训在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建设部在1996年就全面开展并实行了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其中就要求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在实际施工前必须进行培训。在2010年,全国建设行业在农民工岗前培训的工作上也尤为重视,使技能培训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尽管如此,在实际的农民工培训中仍会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

(一)工程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的"身价"也在不断上涨,然而,施工单位的总体费用却没有增长,由此看来,整体工程在盈利上也会相对下降。农民工在与施工单位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地掌握了主动权。一些农民工认为培训活动并没有必要,不愿意参加,一方面,工程单位的管理人员为了提高工程进度,便不再强迫农民工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农民工逐渐处于强势地位,工程单位可能随时面临因工人罢工而造成的用工荒问题,因此,在农民工的培训问题上疏于管理,责任心不强,是导致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因素。

(二) 农民工无薪培训引反感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所需的时间大多较长,而且,在培训期间,施工单位并不予以工资,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农民工的反感情绪。因而,许多农民工为了更快地得到酬劳,宁愿不参加安全教育培训,而去选择一些没有教育培训但并不正规的工程单位。如此,也使工程单位在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时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影响。

案例:江苏省南通市某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老王,做瓦工已经十多年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了工资的问题。他说:"工人其实每年挣不到多少钱,如果按每个月1800元计算的话,除去伙食费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一些费用,也就没剩多少了,有时候还惦记着给家里寄去点。"老王还坦言:"工地上有安全培训,但是一训就得好几天,而且这些天没上工,就没工资拿,有些工人为了能快点赚钱,就偷偷逃掉培训,直接进施工现场,有的负责人发现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糊弄过去了。"

(三) 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培训经费不足

近些年,国家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规划建筑行业的人员极其缺乏,导致了建筑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工程单位的年利润有减无增,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经费为农民工提供安全教育培训。除此之外,政府不能及时发放安全文明的管理费用也是导致工程单位资金不足的因素之一。

二、 改善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措施

2008年,城乡和住房建设部发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新上岗以及新转岗的从事一线生产的建筑业农民工必须参加岗前培训,主要形式为观看学习安全教育影片及建筑安全法规、避险自救方法等基础性的知识培训。但是,将安全培训真正落实到实处,还需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 加强相关管理者的安全意识

作为一项工程的管理者,应对每一位建筑工人的安全负责。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对建筑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应常抓不懈,对务工人员的安全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相关管理者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消除麻痹和侥幸心理,从小事做起,真正实现有保障的生产生活。

(二) 建立健全的费用管理机制

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应依照有关规章制度,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保障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为了能够保证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的费用充足,相关部门应对工程单位收取一定的农民工安全培训税,而收取的税款将会建立为培训专项款,如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确保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费用的充足,也为农民工能够受到安全教育的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

案例:湖南省政府在建筑农民工培训问题上,对相关工程单位征收一定的安全培训税款,专用于农民工培训,加大了对建筑农民工培训问题的重视,确保农民工培训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三) 培训期间,为农民工发放生活补贴

在对农民工开展安全培训期间,应为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发放日常的生活补贴以保证农民工在培训期间的一些损失。一些农民工因为培训期间不能获得工资,而选择不正规但可以迅速获得酬劳的的工程单位,这种做法是对农民工的人身安全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培训期间为农民工发放生活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程单位与农民工之间的紧张气氛,也可以使农民工从心底感受到离家在外时人性化的温暖,为农民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制造主动因素,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生产不容忽视,尤其在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农民工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强制工人进行培训,工程管理人员要对每位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负责,将安全培训提到日程上来。建立健全的费用管理机制是保证农民工培训资金充足的有效措施,管理者应保证专款专用,为农民工培训事宜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

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不容忽视,全面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保护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为安全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娟.湖南省建筑行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建筑工程培训篇(8)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数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长,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峻,所以建筑工程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培训等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

1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无保障

在建筑行业中,技术培训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引起我国建筑行业中各企业的足够重视。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建筑行业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时间和次数都比较少,有的企业一两年进行一次技术培训,有的企业两三年才进行一次技术培训,还有的企业直接从临时市场上招募一些员工,不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就开始现场工作,这不仅不能满足建筑工程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还给建筑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培训资金方面,很多建筑企业的投入都远远不够,即使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也觉得培训的必要性不是那么强,简单的做个形式即可,有的就直接由本企业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从而节约聘请专业技术指导老师的费用。归根到底,还是不舍得在技术培训上投资,从而使得培训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以及效果,对企业的快速发展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 专业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不足

建筑行业专业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管理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专业技术培训效果反馈的重要环节,很过企业在专业技术培训完毕后,通过对培训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该培训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从而使培训管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但是在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中,只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没有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从而掌握不了专业技术培训的效果。我国建筑行业在专业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建筑行业培训管理流程不规范、培训目标不明确,所以建筑企业不明确要将员工培训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从而导致了建筑企业无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另一方面主要是建筑企业常常搞突击培训,存在着人数多、时间紧的问题,给出题、考核和阅卷等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从而使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的、及时的评估和总结。

1.3 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实用性较差

专业技术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企业员工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但是,很多的建筑企业,在专业技术培训的过程中,追赶潮流、时尚,盲目的选择培训内容,而不注重建筑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导致企业人员无法使用所受到的培训知识,从而使专业技术培训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建筑企业领导没有做好培训需求的鉴别工作,从而不知道本企业需要什么技能的员工以及什么技能等级的员工,所以就不知道企业员工需要培训什么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了培训内容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没有关系或是关系不大;另一方面是我国建筑企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整体性、系统性还不完整,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只注重眼前的问题,而注重企业长远的发展、现代前沿科技知识的培训以及企业员工智能开发的培训,导致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的技术培训,却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不了我国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

2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保障建筑行业技术培训的时间和资金

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建筑企业必须在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方面下功夫。在建筑行业技术培训时间方面,建筑企业可以定期的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例如每月的15日进行一次小型的技术培训,或是一个季度为企业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必须要制定计划,例如这月15给哪类技术员工进行了培训、培训了哪些内容,下个月好换一类员工或是换一些培训内容,当然,要是一个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那就要安排哪类企业员工先培训,哪类企业员工后培训,使他们相互错开一两天,让他们有充足时间去参加培训,同时还能够不耽误建筑工程的施工,这样培训的时间也比较充裕。在技术培训资金方面,建筑企业要做好资金预算,每年至少在培训方面的投资要大概数目,同时也要结合本企业技术员工的整体素质而定;然后对这笔资金的安排要有详细的计划,例如一个季度的技术培训费用有多少,这些培训费用要起到什么效果、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每一分培训费,提高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资金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对培训费用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一些管理人员把培训费用装进自己的腰包或是用于其他方面,建筑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的安排。

2.2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

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是检验培训效果的最好方法,培训有没有起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都要通过通过评估和总结来体现,而培训的效果也是建筑企业所关心的,因为这关系到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的问题,同时培训评估和总结的结果还决定了企业对专业技术培训的态度。为了使评估和总结更为准确,需要企业制定有效的评估标准,明确培训内容,使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有根有据。

2.3 增强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不是搞宣传、不是搞形式,对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选择要认真、全面的考虑,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首先应该清楚本建筑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实践两个方面,根据对企业员工专业技术的了解,合理的安排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内容;另外,培训的内容必须是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很多的建筑企业培训中,所培训的内容都是企业员工所熟悉的,一些最新的先进科学技术、施工技术却不在培训内容里,使企业员工觉得培训没有意思,没有作用,也确实让他们学到有用的知识,所以企业员工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也就减弱了,要想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必须使培训内容充实起来,给企业员工培训一些实用的的内容;最后,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技术培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企业员工把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己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上。

3结语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各建筑企业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技术培训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但只要相关人员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采取合理的措施,也能够使技术培训达到与期待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培训篇(9)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2002年3月建设部、劳动部联合发出《关于建设行业生产操作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所有建筑行业从业人员需换发《职业资格证书》,且必须持证上岗。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国家的高标准严要求,必然促使建筑业的装配化和工业化逐步迈向现代化。

1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契机

中国制造2025给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对精神生活、节能减排和周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建筑要兼具安全性、舒适性、艺术性、绿色节能环保的健康理念,给建筑业员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中同时还强调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必然引领向节能建筑、建筑材料、建筑装配化现代化等领域的发展,转变建筑业经济传统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升级实现建筑产业装配化、现代化、绿色化,已成为建筑行业当今发展的主体。绿色环保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深入,好的机制突破了建筑行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筑行业市场潜力日益凸显,但是要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筑业正在向利好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和工业化,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是201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当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统一的可行的管理方式和政策体系;缺乏培训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的持证上岗的建筑行业人才需要。建筑产业现代化不代表着自动化,仍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目前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成千上万的人才需要培训,不培训就无法上岗。没有技术型人才,没有大量的产业工人来支撑,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应加大建筑行业发展的责任力度,出台相应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树立服务理念,配套服务设施、科研力量、模式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紧抓建筑行业发展新契机,不断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产能。

2培训课程体系的目的意义

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建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适者生存、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的首要任务。稳定发展、改革创新的需要更加凸显了建筑行业课程培训体系的重要性,通过课程培训体系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研究,提高员培训人员的技术水平,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明确培训目的和培训计划,丰富培训方法和培训手段,形成课程体系提高培训质量,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源,让员工满意,关心关怀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发展并使其不断进步,防止培训后的优秀技术人员流失,因为员工素质最终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关系企业的创新、变革和可持续发展。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要善于分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善于把人的潜力发挥出来。培训需求、培训预算、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构成了一套流程,培训需求是培训体系中的关键点,因为每年都会做调整,预算和计划也会跟着变化,实施也要做相应优化。没有具体培训课程体系的培训是没有目标的培训,是没有手段的目的,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现实的。培训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改变就是企业的长期目标,合理完善的课程培训体系,使企业占据主动,拥有核心竞争力,跟上企业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机械员等建筑员培训是提高和改进技术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态度和行为、职业素质,不断完善发展充实自身的过程。企业要想做得长久,一定离不开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计划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训,已经成为企业进步的催化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永葆青春的动力源。培训工作的好坏,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品质,成为企业能否超越竞争对手的重要指标。归根结底,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建筑企业内部必须重视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加强科学有效地管理,精简节约提高效率,全方位现代化地发展,加强科研能力开发创新,优化集绿色材料开发、方案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后期维护的集科研、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先进模式。

3培训课程体系的注意事项

培训课程体系是指课程资料数据库,是针对建筑行业的需求如建筑员岗位的要求而进行的课程设计、规划及配置。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密切结合公司的实际和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为公司培养符合行业和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在机械员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设计上,不但要考虑机械员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同时还要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设计实训专业实操技术课程。在此,提出几点机械员培训课程体系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1)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机械员是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机械的计划、安全使用监督检查、成本统计及核算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作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员应该能运用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灵活处理遇到的问题,这更要求拥有专业职业素质。以职业培训为例,注重课程体系理念的灌输,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面对培训和施工现场遇到的新问题,懂得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k法,保障培训高质量有效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2)注重机械员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培训体系的建立,旨在要求培训人员掌握行业发展概况和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等的提高。其中,专业技能的培训是重中之重,在培训内容上要注意广度和深度,在培训方式上要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机械员在培训时,应尽量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专业职业素质的建筑行业人员,保证施工过程的合理性,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3)合理的课程分类,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一般来说,培训课程分为三类:通用类、企业文化类和专业技能类。培训课程的分类是为了得出一个结果,并通过结果对前面做的工作M行判断分析总结。实践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培训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实践课程,不断积累经验,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工作中出色的完成任务。培训中心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实训基地建设,不断补充自己的硬件设施,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这样更能学有所用、学有收获,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不断提高。提升培训策划能力、培训师发展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培训实施能力,这样做出来的培训才会有效果。

4关于培训课程体系的思考

4.1做好培训评估

评估是为了更好的培训,是一种很好的督促,它衔接着培训需求构成一个循环,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及时收集培训信息,全面反馈培训情况,提高评估对培训的指导作用,找到培训过程中的不足,对薄弱环节进行补强,尽可能地完善并不断强化培训课程体系。对培训人员的检测,是为了培训合格的能胜任工作的技术人员。对培训师的检测,是为了增强其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提高培训管理质量。学员积极参与,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有利于改进培训管理质量,促进良性循环。

4.2分级、细化课程培训,不断改革创新

建立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分级细化培训课程。机械员要懂业务,培训时可以从销售、采购到工程处理、生产制造、后勤运输、安装调试、维修保养一系列工作流程的每一部分分出一类甚至是几类的培训课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按层级设定相应的发展课程,不断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做长培训机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训课程如果是一成不变的,就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就培训不出全面的人才,更无法了解施工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培训课程应该不断充实更新,做到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信息,与时俱进,紧跟现代化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4.3明确培训指导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果视培训为成本和负担,将导致员工素质下降、观念陈旧,阻碍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培训后更要关心员工避免人才流失。让培训成为投资,明确培训指导思想有利于业绩的提升;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和推广。并根据建筑行业培训课程的特点和当今社会对机械员施工员的要求,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比如,丰富多媒体课件,进入施工现场教学,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教学中来。总之,让学生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践,体验机械员的工作职责,争取实现施工现场工作的零对接。

5结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行业机械员培训课程体系建立的研究分析,积极探索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培训模式,提出对培训课程应该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对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培训学员政府和企业多方合作,同时机械员认真学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了解建筑前沿理论,注重团队领导和协作精神,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的发展,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石新.安全员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作用[J].城市建筑,2008.

建筑工程培训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85-02

伴随着科技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各领域发展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尤其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在新的经济形势格局引领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与此同时,也对技术型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更具时代性的要求。实训基地作为专业化人才各种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操作的最佳场所,其建设水平和应用程度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意识,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重视能力与创新理念的灌输,技术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效能,为我国建筑行业输送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

高职院校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充分挖掘技术专业人才的潜能,使技术专业人才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技能和能力上的提升与巩固,最终为社会型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和生存空间。根据我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应该着重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特别是面对当下社会发展情况,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的、可靠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必须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加以强化和深入,透过实训基地建设,将整个培养过程与实际相结合,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不仅可以在知识上得到拓展,专业素质上得到提高,技能水平上得到巩固,更可以对建筑工程技术这一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有所了解和认识,激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更好进行技术学习和研究,进而为国家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奠定更加坚实的保障。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要能能够体现基地建设的针对性、能动性以及系统性。也就是说,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时刻与科学技术发展现结合,构建出适合建筑工程理念、可以加深学生对建筑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的教学思维结构模式;二是要具有合作意识,企业与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与实训基地相关的审核机制,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真实的、可操作的实践环境;三是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系统化作为实践理论基础,需要具备配套的鉴定机构和监督部门,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职业培训中心,这样实训基地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展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在满足构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和拓建,建立一个长久性的、与自身发展状况相匹配的实践性教学场所。

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逐渐实施和强化过程中,尽管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同时也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对建筑工程技g专业人才的实训造成极大的干扰。具体而言,现阶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整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数家独立高职院校走访调查发现,这些院校大部分都是由独立民办院校转变而来的。在实施独立办学之初,由于学校在办学经验、教学理念以及培养思路等方面都比较匮乏,以致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思路进行教育教学设置和安排,这样在培养过程中就会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再加上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整,从而影响实践教学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开展,导致出现学生理论知识多、动手能力较弱、实践经验稀缺的情况。因此,缺乏完整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无法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将会导致学生面临较重的就业压力。

(二)实训师资力量存在差异,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实际生活中,实训课程通常都是大班教学形式,也就是在专业课程开展中采用一对多的授课方法,加上受到设备不足等外界条件的限制,这样学生的专业能力就很难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而且在可操作程度上也存在着很大问题,由此,实训课程的教学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化。如果采取分组培养的教学模式,课时安排就成了首要难题,最终呈现管理难度大、实施效果差的教学局面。此外,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之后就直接进行教育工作,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企业实操训练,这导致很多实训教师只是停留在理论基础上,实践经验不足。

(三)实训基地资源浪费严重。一般情况下,实训基地只是在有训练项目的学期才会使用,这样内部设备设施在很多时间里就成为一种摆设,这造成实训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实训教学采用大班训练模式,但是实训基地通常规模相对较小,这样从规模上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造成很多学生得不到实训的机会。由此可见,实训基地的资源利用问题是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化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改善实训基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和重视程度,就必须使实训基地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改进和完善,进而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可靠的学习环境和训练氛围。

(一)健全实训基地内容。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该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主要是为学期项目训练提供体检,校外则是为学生就业和发展提供途径。无论是校内实训基地还是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在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思想下,实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为此,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应该尽量将实训场景具体化,扩大实训基地规模,健全实训结构,匹配完整的工程实训体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程操作当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工作热情。

现阶段师资配备是实训基地建设内容中较为突出的问题。高职院校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时,要积极扩充师资队伍,优化培训体制,聘用操作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训基地建设者和操纵者,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二)改善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实训基地能否高效利用主要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管理程度。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应建设有效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不仅要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正确的管理方案、系统的管理体系,而且还要有创新性的管理意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实操性,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做到分散性培养,集中式管理,这样实训基地才能得到更加合理地利用,进而收到更加理想的实践操作效果。

(三)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来说,由于技术性人才对实践能力具有很高的发展要求,为此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导方向,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手段,要进行周密的市场分析和市场调查,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就业市场需求,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自身状况,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所需的技能、操作区域、需求程度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制订顺应时展、有助于建筑工程技g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培养计划。比如,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存在建筑人才整体素质不高、高新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那么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就要着重强调高新技术人才数量和素质问题,这样建筑领域人才输送工作才能更加有序地开展。此外,要对专业性教学体系作出准确的调整,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教学体系应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应该本着由浅及深的教学原则,而实践环节更要与时俱进,融入先进的建筑工程技术与创新性训练思想,从而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更具时代性、权威性和代表性。

(四)注重实训课程创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创新主要是从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出发,创新思想路线要以职业岗位标准作为衡量依据。具体表现为:第一,课程创新要从建筑行业发展大局出发,在对建筑行业发展、建筑行业岗位类型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之后,方可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安排;第二,妥善对实践教育经费进行管理和分配,加大实践教学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力度,合理设置监督机构提高经费的利用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通过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更好发展,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8)

[2]卢晨怡,熊祖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9)

[3]赵艳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

建筑工程培训篇(11)

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一些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花费巨资建设实训基地,紧跟人才市场发展变化,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力度,期望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掌握最新工程技术的企业和社会急需人才。各高校的出发点都非常明确,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实训基地如何构建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额投资能否达到建设初衷,如何避免实训基地摆样子、走形式,如何充实实训内涵、提高实训质量,如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基地如何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我院建筑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与质量控制、施工组织与管理、成本控制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建设行业一线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岗位就业。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能力体系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懂设计、通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一”指搭建一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企共建的合作平台;“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三级能力指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如图1所示。

(一)基本能力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了11门学习领域课程,每一门学习领域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代表一个专向能力,因此形成11项专项能力: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建筑材料监测与应用、建筑施工放线、施工安全预防与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建筑防水与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等。

(二)综合能力

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训练、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预算、项目实施监控、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等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顶岗能力

通过在真实工作岗位上顶岗训练,使学生具备顶岗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11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需要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室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需求见表1。

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建设的实训室有工程招投标、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建造实训室。为培养学生的顶岗能力,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于是,形成以下建设思路:(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结构模型;(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材料检测中心;(3)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种鉴定中心及施工员等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我院作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既要考虑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控制建设成本。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以下建设方案: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强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结构的模型,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材料、实常数、单元类型等参数,快速、有选择地展现所要观看的构件或细部构造。

通过编制apdl程序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能达到如下的预期目标:完整地、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的结构模型,包括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真实地显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各种钢筋的形状、弯勾位置的定位、钢筋弯弧内半径、钢筋的锚固、钢筋的层次关系等,都必须与真实的结构完全一致;能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能统计混凝土的体积;能统计不同种类钢筋的体积;能显示施工缝的位置等。

建筑工程有其独特性,不仅受季节、场地限制,而且技术含量高的还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多为不可见。数字式三维仿真建筑模型是以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为蓝本,进行1∶1的全真建模;可设置混凝土为透明的而钢筋则为彩色非透明;可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训或进行建筑翻样。

仿真建模系统将提供一个巨大的仿真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施工、预算等功能,使建筑视图与施工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明白。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系已与武汉广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定位于在石家庄周边承揽检测任务,同时为我系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该中心成员以武汉广益公司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主,同时由我系教师指导配合,以后实行以我院优秀毕业生为该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我系教师为指导的模式,同时兼顾教学与业务开展。并且可以聘请广益公司的技术骨干来我系进行授课与实训指导,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开拓了渠道。

建设目标与实训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学生专项技能训练需求。该检测中心建成后可方便我系在校学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力学性能试验等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包括水泥基本性质检测、混凝土基本性质检测、砂浆拌和物基本性质检测、常见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钢材拉伸、冷弯试验及钢筋焊接试验等检测内容;能够满足本系建工、造价、监理、钢结构、建装、室内六个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2)强化施工生产性实训环节。按照建筑施工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开设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建造实训项目。利用该检测中心开发施工建造取样与成品检测、工程质量与施工现场检测等实训项目,确保学生通过技能训练熟练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作任务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我院提供了600m2的场地,武汉广益咨询公司已投入了近100万元的设备,设备调试已完成,建筑工程等专业学生将于近期在此中心实训。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在建设数字化三维结构、生产性检测中心的基础上,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建设测量、施工、管理三类方向的综合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主要实训室建设方案见表2。

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成为技能鉴定、就业培训的多功能基地。我院是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已在建设厅指导下开展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行业资格鉴定工作,因此,我们力争将建筑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建设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与质监总站合作将建筑工程检测实训中心建成质检员、取样员等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与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局合作将建筑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建设成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在我院设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该基地旨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学校共同建设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平台。该基地于2009年2月成立了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基地建设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参加企业达38家。

校企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各委员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聘请成员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将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导下,进一步扩大基地成员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员企业达到100家,以保证专业建设的需要。

结语

实训基地建设是三级能力递进培养体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我院三维数字化建筑结构模型软件、校企合作生产性检测中心以及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三个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基本上满足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