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并购风险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7 15:33:42

并购风险的概念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1)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并购可以促成有限资源的更为合理的流动,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实际意义上讲,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快速业务扩张,或尽快进入某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实际上企业并购的动力就在于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快速整合资源,分散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以及进入新的领域,以期在未来得到更高的市场地位或更高收益的能力。

一、npv法及其应用缺陷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或资产)做出的价值判断,通过一定的方法评估标的企业总体价值,以此作为购并交易活动的价格基础。npv法是企业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几乎适用于所有具有能产生回报的企业。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的:将未来经济效益用反映相对风险的回报率折现,就可以计算出价值。但npv法是存在缺陷的:一是企业并购投资决策的不可延缓性,即企业并购决策不能延迟而且只能选择马上并购或永不并购,同时项目在未来不会作任何调整;二是认为项目投资后产生的现金流是确定的,未考虑未来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现金流的影响;三是认为管理者的行为也是单一的,没考虑管理者的经营灵活性。

二、实物期权的含义及特征

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是一个合约,它赋予合约者在某一时期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的权利。而实物期权,是以期权概念定义的现实选择权,是指公司进行长期资本投资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决策时尚不确定的因素改变行为的权利,是与金融期权相对的概念,属于广义的期权范畴。期权具有三个特点:着眼于未来的高收益,投资者购买期权是为了能在未来对应资产价格发生有利变化时行使期权获利,有利变化的幅度越大,获利越多;损失有限,期权的购买者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对应资产的价格在未来发生有利的变化则行使期权,对应资产的价格在未来发生不利的变化则放弃执行,投资者损失有限:不确定性,投资者购买期权能否获利由于环境的变化事先难以确定,但获利的概率可以通过对应资产价格的历史变动中分析得出。

三、企业并购的期权特性

并购具有以下特征:并购收益的不确定性。并购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协同效应的大小、市场前景的好坏等都会对并购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收益的不确定性越大。用收益的期望值替代收益产生的误差就越大:并购的可延迟性。并购的机会不一定马上消失,并购方拥有购买被并购方的机会时,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留这一机会,等到市场相对明朗之后再作决策,降低并购风险;并购过程中的可转变性。在并购中,可以采用债转股、分期购买、分期报价、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灵活地进行并购,并购方可以在被并购方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中止并购,减少损失。并购的这些性质说明并购具有类似于期权的性质。并购机会的发生相当于买方期权,并购发生相当于执行期权。传统用于并购价值评估的方法(如npv法),忽视了并购方拥有的并购中隐含的期权价值,从而进一步低估了并购的价值,进而可能错过了有利的并购机会。

四、企业并购中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

在并购决策中,应用实物期权理论,目标企业价值应视为是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净现值与一个期权价值之和,即:目标企业价值=npv+期权价值此时的判断准则为:目标企业价值>0,项目可行,但不一定马上并购。在公司并购决策中,投资的机会往往取决于项目的未来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虽存在风险,但风险也伴随着机会。风险越大,期权就越有价值。因为如果项目顺向发展,行使期权,进行并购,就会增加公司盈利的可能性;如果项目逆向发展,期权不会被行使,限制了公司的亏损。

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式种类较多,主要估值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考克斯、罗斯、罗宾斯坦等1979年提出的二叉树定价模型;二是费雪·布莱克和梅隆·舒尔斯创立的布莱克一舒尔斯模型。其中二又树模型是一个重要的概率模型定价理论,它同b—s模型在很多方面相似,运用这两个模型对期权定价的结果基本上一致。从逻辑原理来看,二又树定价模型可以说是b—s模型的逻辑基础,虽然b—s模型是被较早提出。但b—s模型过于抽象,且其中包括pindyck所提出的项目未来受益的不确定性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假设,导致模型复杂求解困难,成为实物期权推广中的最大障碍。而二叉树定价模型直观易懂,其优点有:适用范围广;应用方便,仍保留npv法分析的外观形式;易于理解,易列出不确定性和或有决策的各种结果。为提高模型的可操作性,假设不同阶段收益服从二叉树过程且相互独立。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二叉树定价模型。

二叉树定价模型估值有一个假设:风险中性假设。风险中性假设假定管理者对不确定性保持风险中性的态度,其核心环节是构造出风险中性概率。期权定价属于无套利均衡分析。因此比较适合于风险中性假设。

风险中性假设的核心环节是构造出风险中性概率p和(1一p),设v0为被并购企业的当前的现金流入价值,v+是并购后成功经营的期望现金流入价值,v_是并购后失败经营的期望现金流入价值,c是并购的期权价值,c+是并购成功时的期权价值,c_是并购失败时的期权价值,r表示无风险利率。然后由公式c=[pc+(1一p)c_]/(1+r)得出期权的当前价值。其中风险中性概率为:p=[(1+r)v0-v]/(v+-v_)和(1-p),显然p和(1一p)并不是真实的概率。由于期权定价属于无套利均衡分析。参与者的风险偏好不影响定价结果,所以可用风险中性概率替代真实概率。

五、扩张期权的实例分析

某公司拟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准备兼并某一企业,预计需要投入1=300万元的并购成本,并购后每年可以产生税后现金流量100万元,项目可以再持续经营4年,经市场部门调研,该项目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未来的市场竞争状况,估计产品未来现金流量波动率为45%。根据项目的风险性质,公司期望投资回报率为15%,4年期国债利率为5%。问公司是否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先计算该项目的npv值=一300+10(p/a,15%,4)=一15.5万元<0,根据传统判断规则,该项目不可行。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2)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4―0071―02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保险营销策略是指保险公司通过各种营销理念来提升营销能力和营销质量水平,从而提高保险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的一种策略行为。由于目前市场上各保险公司提供的商品大同小异,营销就成为争取客户投保的首要因素。谁能提供独具特色的营销服务,谁就能最大限度地赢得保户,称雄市场。采用营销策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市场条件下客户多层次、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把服务真正送到客户的心坎儿上。

本文尝试首先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分析影响客户投保决策的主要认知行为因素――风险理念的形成及其影响机制,然后提出相应的“攻心策略”,使保险公司在对客户进行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始终占有优势和主动的地位。

一、行为人风险理念的形成及其对投保决策的影响

(一)行为人风险理念的形成

标准金融常常用预期效用理论来分析行为人在面临风险或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但近年来,大量实证研究的结论与预期效用理论的观点相背离。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人在做出决定时,往往会受到主观系统性偏差概率分布的影响。而且,行为人对各种事件的认知水平亦会制约其决策的准确性。同样的,在保险决策中,行为人对出险概率的判断,是依据主观感受的风险理念,而不是以客观存在的风险来度量的。

风险理念即风险认知,是行为人对出险概率的决策。行为金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风险理念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乐观的风险预期

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普通人在耳闻目睹不幸事件时,脑子里会本能地反映出“此事与我无关”的想法。心理学实验结果也表明,行为人大多坚信,假如遭遇事故,例如哪天出车祸的话,他本人受伤的概率非常小。另外,大家都乐于想像自己比别人过得好,比别人更长寿些,更健康些,事业更成功些等等。换句话说,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容易被不真实的乐观情绪(unrealistically optimistic)所控制。但心理实验同时也表明,各种对自身的乐观预期只是行为人的美好愿望罢了,跟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无关。

在风险理念形成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倾向于选择乐观的信念,但这种认知态度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的知识层次、阅历、经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会发展为“盲目乐观”的情绪。

2.准确体验(taste for accuracy)

“准确体验”是对乐观风险预期的调整过程,行为人将风险预期与现实处境相结合,作出对自身出险概率的主观判断。

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来观察普通人对风险概率的思考判断过程,发现“准确体验”的过程依赖于启发式(heuristics)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对应于理性思考的一种思考捷径,又被称为经验法则或拇指法则(the rule of thumb)。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表现为可得性与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andavailability heuristics);二是表现为锚定与调整启发(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s)。

“准确体验”的过程,就是行为人依赖启发式思维,对个人各种乐观的风险预期进行筛选的过程。然后在筛选出的信念的基础上,得出对自己出险概率的主观评价。

3.风险理念对投保决策的影响

风险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意愿支付的基本保险费率。由于“准确体验”的心理计算过程并不是对现存客观风险的概率统计,更可能是过度自信和自信不足情绪的混合物,因此基于这一混合物定的保险费率常常也是错误的。

一旦行为人对基本保险费率的决策做出后,他就开始着手在市场上选购相应的保险产品,来规避或最大限度地冲销各种自我认知的风险。因此,保险营销的目标应立足于影响和引导客户的风险理念,刺激客户的投保需求。

二、相应的保险营销策略

针对行为人对投保决策的认知过程,我们制定的相应保险营销策略如下:

(一)在产品营销过程中避免由客户先提出保险需求

由于行为人在风险理念的形成过程中,乐观预期的影响很大,准确体验的心理调整常常显得并不充分。因此大部分情况下,人们还是会低估自己面临的各种风险,导致风险认知度偏低,保险购买需求小。在保险营销的过程中,营销人员应首先掌握各类保险产品的特点和功能,并且熟悉客户的身体状况和职业特点,针对不同客户的具体情况,详细描述并推介不同的保险产品,举一些客户熟悉的保险购买或理赔的实例,引导客户利用启发式的思维方式,提高风险认知水平,促进产品的顺利销售。

(二)在理念营销过程中避免对不可控风险的过度渲染

从投保决策确立的过程来分析,客户之所以花钱买保险,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冲销他看重的各种风险损失,从而使主观预期效用达到最大化。因此,营销人员在仔细聆听了客户担心或害怕发生的事件后,应提出切实可行的化解该风险的产品或产品组合,使客户自信能从容地控制风险,引发客户的购买欲。

若营销人员在与客户交谈的过程中,大肆宣扬不可控风险肯定会带来的损失,常常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行为人在面对无法化解的风险时,倾向于选择“这不关我事”的乐观预期。例如,在“禽流感”疫区,保险人若片面强调“禽流感”病因的不可知性和对人体生命的威胁,会造成潜在的保户会少买或干脆不买健康险产品的后果。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3)

一、存货管理风险的概念及特性

1.存货管理概念的界定。一般来说,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是沿着两条线展开的,一是从实体运动的角度出发,对存货实物进行管理;二是从价值运动的角度出发,对存货价值进行管理。因此,在研究存货管理风险之前,有必要对存货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所讨论的存货管理特指存货价值的管理。

2.存货管理风险的概念。什么是风险,不同的研究视角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管理学领域,人们通常将风险定义为“以一定的发生概率存在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存货管理风险:它是指企业在进行存货管理过程中,由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以及企业自身等各方面原因所导致的,可能发生的损失。

3.存货管理风险的特性。存货管理风险具有以下特性:①客观性。由于导致存货管理风险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原因的客观存在,由此使得存货管理风险也具备了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②潜在性。存货管理风险是 “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结果或既定事实,即其发生的概率大于零而小于1;③不确定性。虽然存货管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形式却是不确定的;④复杂性。存货管理风险的成因、表现形式、影响力和作用力是复杂的,由此使存货管理风险呈现出复杂的形态;⑤相对性。即存货管理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转化。

二、存货管理风险的类型

企业的存货可能会由于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也可能会破损、冷背过时、腐烂变质;还可能发生盗窃、挪用;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是企业蒙受损失,形成存货管理风险。经过分析总结,笔者将企业存货管理风险概括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1.购置风险。企业在采购存货时,可能面临存货价格上涨或下降,由此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购置风险即指由于存货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而形成的风险。

2.储备风险。企业通常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存货,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但储备存货却会给企业带来储备风险。储备风险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存货储备过多造成占用资金过多,从而失去这些资金的机会成本;二是存货破损、冷背过时、陈旧、腐烂变质等导致价值减损而形成的风险。

3.短缺风险。过多的存货储备会使企业承担储备风险,而储备不足同样会引起风险,这就是短缺风险。短缺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损失。短缺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由于原材料、燃料等的短缺,造成停工待料和未按期完成生产任务,或紧急采购代用材料所发生额外支出的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二是企业由于产成品和库存商品的短缺,造成延迟供货而向客户赔偿的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三是企业未能按合同供货形成的商益损失,或丧失销售机会从而丧失获利机会引起的机会损失所形成的风险。

4.盗失风险。盗失风险是指存货被盗窃、挪用或因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导致存货在采购、储备、发放使用等各环节被盗窃、挪用造成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二是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非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存货价值减损而形成的风险。

三、存货管理风险的控制措施

存货管理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既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存货的需要,又能将存货管理风险降至最低的目的。控制存货管理风险的基本思路是:在加强存货日常管理的基础上,运用ABC分析法,将存货分为重要存货、一般存货和不重要存货三类,进而对重要存货采用经济订货量模型进行管理和控制。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4)

定投,简单点说,就是由机构在固定的日期,帮你投资固定的基金。

这个概念本来只应用于基金业,但由于定投具有积少成多、分散风险且手续简便等优点,保险公司也打起了它的主意,玩起了“保险定投”。

市场上最早打出“定投”概念的险种,当属投连险。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一些月缴型投连险都以“类似基金定投的方式购买”作介绍,称有平衡分散风险的显著特征。

太平人寿也推出一款名为“财富定投”的两全保险,就是以“保费定期投入”为卖点,炒起了“定投”概念。

“定投”只是噱头

保险公司之所以热捧“定投”概念,就是猜透了投资者“怕钱不值钱”的心理,将基金定投的做法套用在保险产品的设计上。

其实,单从太平人寿“财富定投”这款产品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妥。

根据宣传彩页,这款产品具有缴费统一、年年返还的特点,返还次数为“缴费次数+10”,产品在保单满一周年后,可每年领取生存保险金。

比如,每年缴1万元保费,缴足20年,30年后收回全部本金。自缴保费第二年起,每年领取当年保险金额的20%,即2000元,连续领取30年期满,30年累计领取约6万元,期满后返还所缴的全部保费共20万元。

但是,中国平安资深人张先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除去保险公司的分红,30年每年累计返还保费加上最后保费本金共26万元,纯收益为6万元,平均年化收益2000元,约占总保额1%。而目前银行1年期零存整取的利率即为1.71%,5年期的更高达2.25%,远高于这款理财类保险产品的收益。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5)

二、企业海外反向并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外部宏观环境、拟上市公司本身、目标壳公司、中介机构、及整合五个方面,阐述我国企业海外反向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大 这里的外部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这也是在所有的海外并购中都会存在的问题。政治动荡、战争以及壳公司所在国有关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大环境等都会对借壳公司产生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出于保护当地企业或者国家安全的考虑,采用政治手段干预、阻挠,迫使反向收购失败。又如,在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概念股可以算得上是美国资本市场上的强心剂。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价几乎全线上涨,平均收益在130%左右。

(二)拟上市公司本身资质低,对游戏规则不熟悉 不具备国内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得以通过反向收购在海外证券市场实现间接上市,是因为海外场外交易市场的上市条件相对较低,对拟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状况没有严格限制。拟上市公司本身盈利能力偏弱、信息披露不透明、公司治理不足、内部控制薄弱,经营风险较高。

深入分析上文提到的遭受会计质疑40家公司,可以发现其中23家是因为中国企业对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美国上市规则以及监管要求不熟悉造成的,这占了全部受质疑公司的58%。可见,不了解境外上市规则就像一根随时都能引爆炸弹的导火线,蕴藏着风险,一旦操作不当企业就有可能因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而陷入诉讼、甚至遭受并购失败。

(三)目标壳公司内部不确定性 由于参与并购的双方在信息认识上的不对称,以及壳公司的所有者想尽快将公司出售或者根本不想完成并购,目标企业有条件也有动机隐藏内部不利信息、阻碍整合过程。并购之前,借壳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获取准确信息以评估壳公司的真实价值上。

(四)中介机构“唯利是图” 中介机构为了其自身经济利益,往往夸大上市的好处,故意忽略可能遭受的损失,更有甚者帮助企业“包装”业绩。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经济上依赖于客户,难以做到完全的客观独立。有些海外会计师事务所还会把业务外包给中国当地的中小型事务所,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五)并购双方整合障碍 在并购后期阶段,问题主要存在于企业合并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整合障碍中。Mirvis和Marks(1992)作为企业跨国兼并专家曾指出,企业兼并失败的原因除了兼并交易价格、目的、对象和兼并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兼并后的整合控制失当。我国企业海外反向并购不仅要面临一般企业并购整合中存在的如管理制度整合、会计核算体系整合、人员整合、经营理念整合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两个不同国家之间语言、文化等方面差异带来的整合困难,这都是海外反向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海外反向并购风险分析

由于存在上文所述的种种问题,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反向并购存在诸多风险,且贯穿反向并购的整个过程,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类型的风险。在这里,本文根据风险的种类分别分析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风险。

(一)财务风险 并购前,目标企业故意隐瞒财务状况或者借壳公司没有充分做好并购前的价值评估工作,都有可能造成借壳公司完成反向收购后才发现逐渐暴露的财务风险,陷入财务困境,不能实现预期的并购效果。

并购中,通过反向并购实现上市的公司一般为难以满足IPO上市条件的中小型企业,缺乏海外并购的经验,在并购过程中往往会付出更高的成本,加大了并购后面临的财务风险。此外,企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很难以单一的融资方式加以解决,而不能娴熟运用壳公司所在地的法律法规,使得国内企业不能进行充分的税收筹划,也会增加并购成本。

当并购双方谈判失败,借壳方发起恶性收购时,壳公司很可能采取的反收购措施将使并购成本远远超过预期,一旦借壳方融资不力,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有时,收购过程中还会遇到竞争对手的恶意报复,也会提高并购成本。

在并购完成后,企业还面临着再融资风险。若整合后的上市公司经营无以为继,无法满足再融资的资格,借壳公司将不能实现上市的目的,除了前期投入的资金难以回笼外,还可能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另外,所有的并购都需要一个过程,反向并购相对所需的时间较短,但也需要至少3~6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汇率的变化也会使借壳公司发生汇兑损失,带来风险。

(二)信用风险 并购前,目标壳公司所有者为了尽快出售企业,可能会粉饰或隐瞒其表外事项、或有负债、资产质量等不利信息,借壳公司面临着完成并购后才发现其欺诈行为的信用风险。投行、券商、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有鼓吹企业进行海外反向并购上市的动机。另外,海外一些中介机构在反向收购公司中持有比例很小的一定股份。这都使得这些中介机构有可能包装公司经营业绩,甚至篡改数据、伪造经营成果。

(三)整合风险 整合是对并购双方资源的重新配置,整合得好会实现并购目标,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整合不当则会造成企业成本上升,价值下降。根据整合的内容不同,整合风险可以分为战略整合风险、财务整合风险、人力资源整合风险和文化整合风险。战略整合风险是指借壳公司和壳公司战略不匹配所带来的并购失败的风险。财务整合作为并购后整合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发挥财务的传统作用,还可以通过财务手段实现对企业有效的管理、对财务目标的完成、对风险的控制以及跨区域之间的价值认同。然而,通过对1950年至1977年95家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Ravenscraft&Scherer(2007)发现样本企业息税前收益与总资产的比率低于同期同行业控制样本的1%,且差异显著,从而得出大部分并购企业财务协同效应不明显的结论。这说明财务整合风险广泛存在于各种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是两个公司之间软实力的整合过程,如若整合不当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并购失败,因而不容小觑。

(四)政治、政策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权不稳定、政治动荡、战争给企业带来投资损失的风险。政策风险指目标公司所在国相关法律法规所带来的风险。例如,其可能规定采用差别税率来降低并购企业价值,给企业带来损失。

四、企业海外反向并购风险解决对策

受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反向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资本运作,只有采取严谨的风险态度、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才能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和效率,继而使我国企业资本运作更加国际化和规范化。根据并购的流程,本文将反向并购划分为四个阶段:制定战略规划,寻找目标公司、整合和评价,并基于反向收购的阶段以借壳企业的视角阐述如何防范风险。

(一)并战略规划阶段 首先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等。其次是对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识别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正确评估自身的财务能力。最后要结合这些分析调查确定并购目标,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并购战略规划,最重要的是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财务预算和融资计划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以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寻找壳公司阶段 借壳公司应该根据制定的战略规划寻找符合条件的目标壳公司。符合条件是指目标公司能够与壳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匹配、与壳公司的资源能够做到兼容或者互补,且具有可观的潜在协同效应,以降低整合风险。另外,可以雇佣专业可信的中介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全面考察壳公司的财务状况,尤其要关注其隐性债务。这就要求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审慎的全面性调查,并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

(三)整合阶段 整合阶段是反向并购中的关键阶段。不同于一般的并购,海外反向并购涉及到的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语言、文化、人事、会计核算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企业应该建立符合企业战略规划的财务管理体系、会计核算体系、人力资源计划和文化氛围。在整合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要及时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以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并购。

(四)评价阶段 整个并购的过程都离不开监控和评估。借壳公司要建立风险控制评价体系,设计选取合理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评价并购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以控制风险、保证并购活动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崔永梅、余璇:《基于流程的战略性并购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会计研究》2011年第6期。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6)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171.02

1导言

如今网络商家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保留好顾客的同时增加他们在自己的店铺里购买不同商品的数量成为了网络商家急需考虑的问题。

Verhoef等将顾客在同一个商家(企业)处购买不同种类型商品(服务)的行为定义为交叉购买。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信任对于交叉购买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网络购物情境下信任如何影响消费者交叉购买的问题尚未提及。因此本文拟构建网络购物情境下信任对消费者交叉购买意愿影响的模型,进一步丰富有关交叉购买的研究。

2文献回顾

2.1网上信任

信任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心理学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对信任进行研究,将信任定义为个人或组织所持有的信赖另一方的言语、承诺及口头或书面声明的期望。哲学认为信任是个人的心理属性之一,是相信他人能力的一种倾向。管理学强调了信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及价值,认为信任是组织与个人或组织与组织间相互信赖的表现。营销学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交易双方的关系上,信任表示交易双方皆相信对方有可信度,并且真诚的愿意替对方的利益着想。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人们的消费逐渐由传统渠道转移到了网上,其交易过程、形式、以及与商家互动的方式都随之发生了改变。在传统渠道购买中,消费者通过与商品及销售人员直接接触,获取产品服务相关信息,综合自身偏好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最后做出购买决定。而到了网上,消费者则要经过上网搜索、下单、支付、收货等环节。其交易过程具有新的特征,如匿名性,无法直接接触到实际商品、物流与资金流分离(消费者有时必须先支付钱款然后才能收到物品),提供个人信息等。在缺乏相关法律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消费者在购买中的不确定性上升,购买的风险加大。如果能在交易中有效地建立网络商家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则必可以促进网络购物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网络信任的研究。

在对网络信任的概念定义中,Mayer(1995)提出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Mayer认为信任是指当信任者在缺乏对被信任者有效监督、控制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将自己暴露在易受伤害的状态下,并相信被信任者会采取对自己有利或者善意的行动。从Mayer对于信任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信任的概念有如下特征:(1)信任是一种双方的关系。(2)信任者将面对一定的风险和损失。(3)信任者对于被信任者可能的行为持有积极的期待。此外由于信任涉及双方,Mayer在其提出的动态信任模型中指出,信任者的信任倾向及被信任者的特征(包含能力、善意、诚实三方面)都会对信任产生影响。

McKnight和Chervany(2002)提出了一个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信任模型,模型包含四个主要概念:信任倾向、制度信任、信任信念以及信任意图。四个概念是相互影响的,且最终共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并且他们也给出了四个概念的具体定义。信任倾向:信任者对被信任者所展现出来的信赖程度。制度信任:信任者因非人为的结构制度而感到安全进而产生信任。信任信念: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知觉(包含能力信任、善意信任、正值信任与可预测性)。可预测性:个人相信他人的行为会符合自我预期。

国内学者王全胜,姚砚清等(2007)指出有别于传统渠道下的购物,互联网环境下的购物是人和网站的互动。因此网站技术层面的因素,如安全性,功能完备性等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网站的整体印象,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于网站的信任。

田博,覃正等(2008)分析了B2C电子商务中在线信任的概念和特点;然后从主、客观两方面讨论了B2C电子商务中在线信任的构成,建立了包括主观感知信任(包含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和客观制度信任的在线信任系统模型,并简要指出了此模型应用于B2C电子商务中在线信任评价的实证方法。

2.2交叉购买

交叉购买是指消费者在同一家产品(服务)提供商处购买不同的产品。与之相对应的是交叉销售的概念。从关系营销的角度来看,交叉购买可被看作是关系拓展,关系宽度的表征,在过往对于关系营销的研究中较少被关注。Verhoef等(2001)将交叉购买定义为在某段特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同一个服务提供商那里购买不同商品(服务)的数量。Ngobo(2004)认为交叉购买指除去已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还从现有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购买额外的商品和服务的行为。Kumar(2008)在其研究中指出Ngobo等人关于交叉购买的定义是在契约条件下的,而在非契约条件下,例如在零售交易中,没有与服务终止对等的概念,用两个连续时期购买的不同商品的数量差来测量交叉购买似乎没有什么意义。Kumar(2008)等提出契约条件下的交叉购买应定义为从第一次购买起,消费者在该企业购买的不同类型商品的数量。我国学者陈明亮(2002)认为交叉购买指的是消费者购买以前未曾买过的商品类型或者拓展与公司的业务范围。

2.3信任与交叉购买的关系

感知风险理论指出消费者任何的购买行为,都可能无法确知其预期的结果是否正确,所以,消费者购买决策中隐含着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最初的概念。消费者一旦感知到某种风险的存在,就会产生焦虑,进而寻求减少该风险的方法。当感知风险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或者完全消失,消费者决定购买。交叉购买与普通的重复购买行为不同,消费者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商品,其购买中所遇到的不确定性和感知到的风险比重复购买更高。而信任则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信任被学者们视为是交叉购买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变量。

Tsung-Chi Liu(2007)等以银行客户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服务便利性(地点便利和一站式购物便利)、公司特征(公司声誉和公司专长)、信任、满意度对交叉购买的影响。他们指出交叉购买会使新的购买决策产生很高的不确定性和感知风险,而在消费者感觉到服务提供商是值得信任的时候,他们所感知到的不确定性则会降低。在之后的研究中,Tsung-Chi Liu等又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模型,他们将服务质量纳入交叉购买的驱动因素之一,他们所定义的服务质量包含两个方面,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分别涉及销售人员的特质(礼貌,友好,关怀)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专业性。并且将关系长度、产品数量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Soureli,Lewis(2008)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在金融服务领域中信任、感知价值、满意、形象对于交叉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他们指出信任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态度、意向及最终购买行为都会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信任与形象对于消费者的交叉购买意愿具有直接影响,但对于信任如何影响交叉购买未进行研究。Kumar(2008)针对交易特征、公司营销努力对交叉购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了信任的中介效应,却没有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2.4理理论

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又译作“理性行动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和阿耶兹于1975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关注基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理理论模型如图1。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行为意向合理地推断,而个体的行为意向又是由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准则决定的。人的行为意向是人们打算从事某一特定行为的量度。而态度是人们对从事某一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它是由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的估计所决定的。主观规范(主观准则)指的是人们认为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人希望自己使用新系统的感知程度,是由个体对他人认为应该如何做的信任程度以及自己对与他人意见保持一致的动机水平所决定的。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外在社会或参考群体的压力。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便产生了行为意向(倾向),最终导致了行为改变。

由理理论可知网上消费者的信任会影响他们对于交叉购买的态度,并最终影响他们的交叉购买行为。

3模型构建

通过回顾前人的研究文献我们知道信任是影响交叉购买的一个重要变量。之前学者们对于交叉购买的研究情境多集中于银行、金融领域的研究,对于网络情境下交叉购买的研究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因此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购物情境下信任对消费者交叉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模型如图2。

模型主要涉及三部分:网上信任、交叉购买态度、交叉购买意愿、

网上信任由卖方信任、环境信任、推荐信任三部分组成。卖方信任指消费者相信网络商家在交易过程中会为消费者考虑,采取对消费者有利或者善意的行动。环境信任包含对制度环境以及网站技术的信任。推荐信任指消费者对所熟悉的朋友个体推荐的信任、和对其他网络买家整体评论形成的声誉的信任两部分。

交叉购买态度:消费者对交叉购买行为所持有的评价。

交叉购买意愿:消费者在同一网络商家处购买不同类型产品的倾向。

4结语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购物情境下的信任对于交叉购买的影响模型。此模型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尚未进行实证检验,缺乏一定说服力,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及完善。

参考文献

[1]Kumar V.,George M.and Pancras J..Cross.buying in retailing: 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J].Journal of Retailing,2008,(84):15.27.

[2]Mayer R C,Davis J H,Schoorman D..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709.734.

[3]McKnight D.H.,Chervany N.L..What trust means in merce customer relationships: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ual typolog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2,(3):35.60.

[4]Paul Valentin Ngobo.Drivers of customers' cross.buying intentions [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4,(38):1129.1157.

[5]Peter C.Verhoef,Philip Hans Franses and Janny C.Hoekstra.The impact of satisfaction and payment equity on cross.buying: a dynamic model for a multi.service provider [J].Journal of Retailing,2001,(77):359.378.

[6]Soureli M.,Lewis B.R.,Karantinou K.M..Factors that affect consumers' cross.buying intention: a model for financial services [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2008,(13):5.16.

[7]Tsung.Chi Liu,Li.Wei Wu.Customer retention and cross.buying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an integration of service attributes,satisfaction and trust [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2007,(12):132.145.

[8]Tsung.Chi Liu,Li.Wei Wu.Cross.buying evaluations in the retail banking industry [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9,( 29):903.922.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7)

风险(risk)的概念最早是被哈佛大学教授Bauer在1940年美国营销协会的年会上从心理学引入到消费者行为学中的。根据他的观点,因为消费者自身无法精准预测到购买活动完成以后产生的后果,同时消费者也无法在考虑是否要进行购买行为时能够肯定预知到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效果、能否达到预期心理要求。所以,在购买的整个决策过程中,消费者的主观潜意识中就有一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最初的概念。他特别强调感知风险不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客观风险,而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购买行为是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形成购买意愿、采取购买行动的连续过程。其中购买意愿是导致实际购买行动并最终完成购买过程的关键。业内学者普遍认为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对网络购买意愿直接或间接产生负向影响,所以本文在研究假设中对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的关系进行了相应假设。

二、实证分析

1.问卷定性分析本次调查主要在校园女大学生中展开,共发出200份纸质问卷,收回195份,回收率为97.5%,剔除其中16份明显敷衍、不符合填写要求以及违反问卷逻辑的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为89.5%。

2.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的相关分析本小结对感知风险各维度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得到表3。由表中可以看出,感知风险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说明感知风险各维度与购买意愿负相关;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小于0.5,说明感知风险各维度与购买意愿的线性相关性都不显著;时间风险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检验,其他风险维度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检验,而身体风险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不显著。所以,经济、功能、隐私、社会、时间、服务、心理风险与购买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即本文的假设H1、H2、H3、H4、H5、H7、H8成立,假设H6不成立。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8)

全球零售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企业在经营方面必须在不降低竞争能力的原则下,来有效降低营运成本,因而零售品牌延伸出具有保护利润的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或称商店品牌(store brand)。在过去十五年,在欧美地区几乎所有的超级市场及大型零售连锁店均有售卖自有或商店品牌,过去八年间平均增长大约24%,相比于全球品牌( national brand)仅为8.7%(Corstjens and Lal,2000),两者相比较下,自有品牌的增长趋势十分迅速( Quelch and Harding,1996),自有品牌将成为零售商掌握营销权力的表现,一方面可从制造商获得较低廉的价格,转而针对高价格敏感区间的消费者获取稳定边际利益与商品周转率之外,另一方面可作为抵抗同业在价格竞争上的压力,并可成为提升交易量与商店忠诚度的防御工具(Dick et al.,1997)。

本研究主旨为探讨影响消费者自有品牌态度中,所潜藏的相关变数,针对消费者对价格知觉、交易促销与心理因素方面,探究这些相关因素、自有品牌态度与购买行为之关系,进而区分出消费特性,最后再分析不同消费区特性对于自有品牌态度与购买倾向的看法。

一、自有品牌的起源与意义

由于零售商具有“从消费者吸收信息,操控回馈给制造商”的能力,故衍生出自行开发商品的优势。所谓自有品牌,是零售商所拥有、操控并专卖的品牌,也就是说自有品牌是零售商贩卖贴上自有标签的商品,而不是制造商品牌名称(Kotler and Armstrong,1996)。自有品牌源自于100 年前,最先是茶类等商品所使用,到目前为止,在一般杂货品类有高达60%以上是由自有品牌所涵括(Raju et al.,1995)。一般而言,自有品牌与商店品牌两个名词常会互换使用,在定义上并没有确切的划分,根据Retail Business 对自有品牌的定义为:“凡消费者产品是以配销商利益为着眼,并又以配销者的名字或商标为名,就称之为自有品牌(private label/private brand,PB)”。

二、价格与态度的关系

价格是市场上一项最重要却不甚可靠的线索,但总是存在于各个购买情境中,反应在消费者购买交易活动需要支付的费用,事实上,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扮演着一项十分复杂的刺激,价格意味着从事特定购买交易所必须牺牲货币的数量,因此价格对购买机率或购买意图具有负面的影响(Zeithaml,1988)。由于产品质量往往被视为价格印象的反映,价格与质量间成比例的操弄是极为重要的,高质量品牌降价吸引消费者购买,但质量低的品牌本身并不会吸引消费者购买(Raju et al.,1995)。这是因为消费者觉得高质量品牌降价,其所能获得的利益较高。一些研究提及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质量认知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消费性非耐用产品,其质量判断是依消费者长期以来,所建立对产品的认知作为准则(Bagozzi,1981;Cunningham et al.,1982),而消费者对于零售商自有品牌的质量认知比制造商品牌低(Richardson et al.,1996)。主要是因为自有品牌价格的要求,会较制造商品牌价格来得低,而消费者就把价格当成质量的指标(Zeithaml, 1988)。

三、促销与态度的关系

Thaler(1985)提出交易效用理论(transaction utility theory)来说明促销与消费者知觉关系,假设有两种效用伴随消费者购买而产生,即获得效用(acquisition utility)与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所组成,该理论认为当消费者暴露在广告等讯息下,心理会产生此两阶段的程序。获得效用是经由交易而产生经济上获得或是损失,是从获得商品而产生的价值与金钱支出两者间权衡所得到的,也就是消费者对产品所产生的知觉利益(perceived benefit)与对产品所知觉的代价(perceived sacrifice)两者间的取舍;而交易效用是一种满足(或不满足),与交易本身所呈现或于内部参考价格联想在一起,是基于从交易中所获得的额外效用。

四、心理概念

(一)品牌忠诚

过去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定义是以行为测量的操作性定义来解释品牌忠诚,即以实际行为指标,如:购买率、购买品牌,以及再购同一品牌的机率来定义品牌忠诚。而近年来,后续有关品牌忠诚的研究(Bloemer and Kasper, 1995),对于品牌忠诚的定义多采用Jocoby (1978)所提出的六点概念性定义:(1) 非随机:强调行为有偏好的概念;(2)行为反应:所指为购买行为;(3)长时间存在:表示行为的持续性;(4)决策单位:指的是个人、团体或是组织;(5)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不同品牌:表示在不同品牌间作选择;(6)一种心理承诺的历程。故可将品牌忠诚视为“非随机的行为反应,是长时间存在,对于某决策单位在考虑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的品牌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决策与评价,对于品牌承诺(commitment)的购买历程”。在心理概念部分,“品牌忠诚”与自有品牌态度有负向相关。

(二)风险规避

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得知,一般消费者对于风险,大多是保持着规避的态度,Webster (2000)认为全国品牌提供消费者一种产品质量的保证,较自有品牌的品质变异幅度小,可给予消费者较低的认知风险,拥有长久良好的声誉与品牌印象会相互连结(Montgomery and Wernerfelt, 1992; Kotler,2005)。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全国品牌商品可以降低风险,且自有品牌的质量变异较大,综合前述所提及的价格与知觉质量关系,消费者为规避风险而宁可选择高订价的品牌,以获取较佳质量来降低风险,所以当消费者具有高度风险规避特性时,可能较无法接受自有品牌,所以对于自有品牌态度是负向相关。所以本研究推论如下:在心理概念部分,“风险规避”与自有品牌态度有负向相关。

(三)冲动性

根据Thaler(1985)认为交易效用由于消费者支付花费低于自己内部参考价格所获得的满足感的购买行为而引起,所谓内部参考价格是消费者心中对于产品价格的适应水平,而内部参考价格和全国品牌所订定的市场一般价格有关, 也是形成交易效用与自有品牌态度的评估基准,消费者会通过心理计算进行深思与努力去评估交易的价值,若消费者对于自有品牌购买决策是会思考价格、质量与声誉等属性,其冲动性购买的情况将大幅降低,因此在消费者心理计算过程中,自有品牌相较于全国品牌而言,其冲动性对于自有品牌态度将呈现负向关系。在心理概念部分,“冲动性购买”与自有品牌态度有负向相关。

(四)消费者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与品牌形象具有一致性的关系,消费者会偏向购买符合与自身具有一致性关系的品牌或商品(Sirgy,1982),而在Burtonet al.(1998)研究指出购买自有品牌消费者,其在购买的过程中不受外在影响,而从事大量的购买决策,对自己的选择拥有较高的自信,进而建构自己是“精明购买者”的自我意识, 且不易受到全国品牌的影响(Blattberg and Neslin,1990)。Walker(1991)说明至少在购买自有品牌的消费区间,对于不同品牌间的评比较为热衷,可视为“高层次精明购物者”,并认为在这种交易行为中可获得优势。综合上述假设为:在心理(下转第61页)(上接第59页)概念部分,“消费者自我意识”与自有品牌态度有正向相关。

(五)品牌态度

消费者通过自有品牌态度,可以比价格知觉、交易促销倾向与心理概念更能有效解释自有品牌购买行为的总变异。根据Ailawadi et al. (2001)认为全国品牌或是自有品牌促销,所吸引的区间都是具有价值意识的消费者,依据促销活动偏好与自有品牌态度倾向可区分出:重视促销者、重视自有品牌者、同时注重促销与自有品牌者、两者都不重视者等四个区间,显示消费者不同区间对于自有品牌态度与实际购买金额会具有差异存在。因此提出假设:不同的消费区间集群对自有品牌态度与购买金额上具有显著差异。

五、结论与建议

消费者自有品牌态度相关因素根据文献可归纳出三个概念,分别为价格知觉(包括价格意识、价值意识、价格-质量知觉)、交易促销倾向(包括一般促销倾向、价格促销倾向、非价格促销倾向)与心理概念(包括品牌忠诚、风险规避、冲动性购买与消费者自我意识),此为消费者潜藏心中与自有品牌态度具相关性的因素。研究发现在价格知觉部分,“价格意识”和“价值意识”与自有品牌态度评估有显著的正向相关,而“价格-质量知觉”与自有品牌态度则呈现负向相关。在交易促销倾向部分,“一般交易倾向”、“价格促销”和“非价格促销”与自有品牌态度评估有显著正向相关,而“价格促销”相对于“非价格促销”与自有品牌态度有较强的正向相关。然而,在心理概念部分,“品牌忠诚”、“风险规避”、“冲动性购买”和“消费者自我意识”与自有品牌态度评估皆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其中消费者自我意识未能符合原先假说的正向相关,推测原因为精明消费者可能还会考虑其他重要因素,例如:商品品牌权益、质量保证等,所以消费者自我知觉对于自有品牌态度是呈现负向的关系。

对营销或是零售业相关研究学者而言都具有启发性的意义的是,本研究仍然支持态度与购买行为具有高度相关,自有品牌商品是零售商店品牌的延伸,更佐证品牌经营的重要性,而由于自有品牌在促销、广告等经营策略上与全国品牌完全不同,所以未来应开始针对自有品牌态度发展多重问题衡量的方式,来建构自有品牌态度与购买行为的专属量表。而经由本研究论文可了解到影响自有品牌购买的主因素以态度、价格-质量知觉与一般交易促销倾向最为关键,目前消费者能接受自有品牌的原因,仍基于经济—实用利益为主。未来探讨自有品牌的相关研究,除了考虑品牌忠诚度、最适价格水平与利润模式建构之外,尚可加以考虑商店印象或是品牌权益的中介或调节影响,使研究能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9)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网络团购的研究,主要基于前期的团购研究进行延续,并结合互联网的运作模式特点加以展开,主要是从定性上对网络团购的运作和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在定量上从总额折扣角度进行价格发现机制的探讨。国内学者对网络团购的研究则主要从现象阐释、内涵分析、运作特点、模式探讨等方面初步加以展开。

2.文献理论及假设

2.1 技术接受模型

Davis(1989)在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TAM 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行为意向是由某人使用的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的,而使用的态度是由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和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共同决定的。

2.2 感知风险

自从Bauer 在1960 年将感知风险(Perceived risk)引入消费者行为以来,这一概念被概念化为一个两因素、多维度的概念,以不确定性和结果损失的乘积来衡量感知风险,其概念维度通常认为包括财务风险、功能风险、身体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时间风险。

2.3 研究模型与假设

消费者接受网络团购模式类似于一个接受新技术的过程,因此,我们借鉴技术接受模型建立大学生接受网络团购的理论模型,以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作为影响大学生对网络团购服装的态度和参与意愿的重要变量。

Taylor(1974)认为消费者购买决策与其感知到的风险有关,当感知风险较高时,容易让消费者形成负面态度,从而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愿。网络团购具有网上购物和团购的双重特性,存在着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因此,我们将感知风险引入作为影响大学生对网络团购的态度变量。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大学生网络团购服装参与意愿模型研究假设:H1:感知有用性越高,大学生对网络团购服装的态度越正面。H2:感知有用性越高,大学生参与网络团购服装的意愿越强。H3:感知易用性越高,大学生参与网络团购服装的态度越正面H4:感知风险越高,大学生对网络团购服装的态度越负面。H5:大学生对网络团购服装的态度越正面,大学生参与网络团购的意愿越强。

3.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

我们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团购特性,对各个变量的测度量表进行借用和再设计,初步形成了本研究的测度量表,共31个题项,从1-7 打分。为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在调研之前,我们发放了34 份预测问卷。根据反馈,剔除3个题项,修订5个题项,确定最终量表。考虑的分量包括: 感知网络团购服装有用、感知网络团购服装易用、感知风险、态度。态度代表对事物的喜好、关于态度的测量、参与意愿。

(二)数据收集。

2011年9-10 月,笔者通过在浙江理工大学校区发送了150 份问卷,其中男生75人,女生75人,回收了114份有效问卷;同时,通过QQ发送了150 份问卷,回收了102 份有效问卷,总计共回收了216份有效问卷,样本量符合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基本要求。

(三)数据分析。

1.信度、效度检验。我们通过spss17.0,采用Cronbach's α对整个量表以及每个变量的分量表进行了信度分析, 同时采用KMO 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对整个量表进行了结构效度检验。每个量表的Cronbach's α 均>0.65,而KMO=0.782>0.5, 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χ2 值为1685.972(df=406)达显著(Sig.=.000)。因此,总的来说本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均通过。

2.因子分析。感知风险是一个潜变量,为了让被调查者能够更好地反映他们的感知风险,我们的感知风险测度量表共有16个指标。但是指标太多会使模型显得过于繁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指标分组以减少指标数目,使模型变得简洁。通过SPSS17.0中的因子分析功能,我们从16个指标中提取出若干个因子,这些因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对网络团购服装的感知风险,并将作为下一步结构方程模型的指标。分析结果显示,16个指标的KMO=0.837>0.5,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χ2 值为1864.913(df=120)达到显著(Sig.=.000),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子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共提取了4个因子,累计解释了方差变动的66.213%。因子1包含的指标与网上商家服务、信用有关,成为" 网上商家服务风险"(A1)因子2 包含的指标与网络平台信息安全性有关,命名为" 网络平台信息风险"(A2)因子3 包含的指标都是与网上购物伴随而来的风险,称为" 网上购物伴随风险"(A3)因子4 包含的指标是网络团购所特有的风险,笔者将其命名为" 网络团购特有风险"。

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们利用Lisrel8.70软件,使用结构方程(极大化似然估计)的方法来检验。结果显示,基于理论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所有指标均超过了最低值。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各项指标均较好地满足所设定的拟合指数标准。

4.研究结论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10)

一、企业海外并购相关概述

(一)海外并购的相关概念

要了解海外并购首先要知道并购的相关概念,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种,兼并又包括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司共同组成一个新的公司,原有的公司注销;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多家独立的公司合并为一家公司,只保留一家公司的名称,其他公司都注销;收购是一家企业用用现金或者是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该公司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对该企业实施控制以实现战略目的。企业并购实质是一种权利让渡行为,是一部分权利主体出让权利而受益,另一部分权利主体付出代价而获得前者出让的权利。

海外并购就是进行跨国兼并和收购,是指一国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二)跨国并购的现状

在经过五次并购浪潮三大海外并购时期后,我国的海外并购已经由个案发展为一种普遍现象了,并且并购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据权威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的海外并购总额不到10亿美元,2006年有17起海外并购事件,交易金额有90.89亿美元,到2010年有57起海外并购事件,交易总额为131.95亿美元,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并购主体也开始多元化,由最初的国企海外并购到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并且行业分布也趋于广泛和稳定。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经济的迅猛的发展,但是快速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

任何的商业行为都会伴随着风险的产生,更何况是进行海外并购了,海外并购的风险存在于并购的每一个过程中,本文就从时间顺序来分析一下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面临的风险。

(一)并购前面临的风险分析

并购前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风险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目标企业所在国的的政治力量对并购的态度的转变,对并购条件的修改以及对法律法规的运用等方面发生变化而是并购方面临的风险,政治风险作为非市场性风险,会直接影响国外投资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该风险常常是难以避免的。任何并购行为都会在并购前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支付的对价,但是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评估的时间短,使并购企业不能充分了解被并购方的信息,中介机构也会因为佣金水平与并购规模的比例关系而倾向于高评估并购金额,这样就会使目标企业的价值与该企业的实际价值偏离,而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二)并购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分析

并购过程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并购融资成本过高而带来的风险。企业在并购中要支付巨额的资金,不可能仅仅靠自身的积累就可以满足,因此进行外部融资是不可避免的,那融资往往就涉及带融资成本的问题,如果融资成本过高就增加了并购成本,而且并购成本是没有税收优惠的,因此一旦收购失败,企业将会面临资金大幅下降的风险。此外跨国并购是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的,因此必须将本国货币兑换成目标企业所在国才能支付收购价款,所以汇率也影响收购成本,增加收购面临的风险。

(三)并购后面临的风险分析

并购后面临整合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其中整合风险是并购完成后面临的主要风险,并购成功并不是指完成付款之后,每个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海外并购不仅要克服各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更要整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和习俗差异,面临的整合风险更大,一旦整合不成功则会直接导致并购失败,例如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后就因企业文化及员工文化之间的差异没有得到正视,从而导致并购失败。经营管理风险是并购完成后因经营不善,没有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没有达到1+1>2的效果,从而拖累并购企业。

海外并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需要并购企业在并购前做好各种准备,并购企业的战略管理人员能正确认识遇到的各种风险,及时作出调整以保证并购成功。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风险的防范

根据上文并购风险的分析,本文也从并购前、并购中、并购后三个方面对其面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并购前风险的防范

防范政治风险和目标企业定价风险。对于政治风险,本文认为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政治风险的预警机制,由于双方企业政治风险不同,因此并购企业可以不能准确的获得被并购方政治环境的变化,所以预警机制就必不可少,其可以收集国政治环境的资料,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预测可能的政治风险并且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这样就可以减少政治风险对并购的影响;其次是开展有针对性的政府商业外交。对于目标企业定价的风险,其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首先,目标企业筛选要谨慎,在确定目标企业时应当要考虑委托国际水平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并且要考虑并购后两个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经营方向,这样才能并购成功;其次是目标企业价值要科学评估,要获得充分的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定价过高问题。

(二)并购中风险的防范

并购的企业一般都要进行融资,因此融资风险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风险,企业主要是要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渠道来降低风险。首先是量力而行,千万不可盲目的依赖债券融资或者是股票融资,应该是选择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其次是利用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适当的套期保值,以控制汇率风险和降低利率分析,同时企业可以开拓国际化的融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扩宽融资渠道,同时也能降低融资风险。

(三)并购后风险的防范

并购后主要目的是整合和经营管理,这样才能达到并购的目的。在整合过程中,要关注文化的整合、管理一体化的整合、管理制度的整合,其中文化的整合是关键。在进行文化整合时首先要对双方文化进行分析,然后在提取各自文化的精华,消除缺陷,调整相冲突的文化,最终整合成全新的文化。(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并购风险的概念篇(11)

陈一舟说他最喜欢的人是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巴菲特把自己一生的事业比做一张卡片,在这张卡片上,最多只能打20个孔,这意味着每一次冒险和机会都是弥足珍贵的。这句话也一直影响着陈一舟的投资生涯。

陈一舟的创业历程,是典型淘金互联网的“海归”成功之路。1999年以麻省理工机械工程硕士、斯坦福商学院MBA名份回国,创办ChinaRen.省略的经历使陈一舟熟悉了创业过程,第二次创业的失败经验,也让他对风险从容面对。思量再三,他悟出了要“做自己最懂的东西”。

“自己最懂的就是社区,唯一懂的可能也是社区”。于是他再次回国开始了创业之路。

此后他的投资历程可谓是一帆风顺,陈一舟说:“以前吃过不赚钱的亏,现在这次创业就特别明白――在保证发展的前提下,一定要抓现金流。”

之后陈一舟的投资组合中包括了诸如UUME这样刚刚出生不久的创业型企业,也包括像空中网这样的上市公司。2004年6月投资购买的腾讯母公司MIH的股票“翻了10倍”。此时的陈一舟玩起资本游刃有余,导演了一系列并购。他最得意的作品是2004年3月,通过股权置换方式,从个人手中购下当时的猫扑网。两年后,猫扑网络流量排名从全球的3000位开外,提升至目前的30位。陈一舟称买下猫扑的原因很简单,他很喜欢猫扑既嬉笑怒骂,又能发人深省的定位。这与陈一舟从来不安分的天性或许有关。

投资就像找女友

收购猫扑后,2005年陈一舟获得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今年3月,陈一舟的千橡集团宣布获得来自于General Atlantic(GA)为首的国际知名私人资本和风投机构共计4800万美元投资,这是今年年初最大的一笔互联网风险投资,也是Web2.0概念中融资额最大的企业。

给千橡注资的三个机构都对陈一舟和他所领导的团队信心十足。陈一舟在透露如何打动投资人的时候说,Web2.0这个概念对于投资人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因为投资人大部分都会受到一些符号化概念的影响,国外的投资者如果错过国外较大的Web2.0的网站,他们会希望在中国找一个类似的公司。

陈一舟笑着说,“投资就像找女朋友一样,他们要看你挣钱不挣钱,现在挣多少钱,未来有没有可能挣更多的钱,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成长潜力如何,团队是不是很敬业,是不是有创新精神。而一个概念、噱头仅仅是个引子,不是决定的因素。”

2006年千橡互动集团规模至少扩张一倍,员工数量也翻了一倍,达到了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