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安全防护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5 17:03:29

安全防护问题

安全防护问题篇(1)

引言

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存在已久,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在对网络进行侵害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手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通信网络的安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策略,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

1 通信网络安全定义

所谓通信网络安全指的是在网络系统中,其硬件、软件以及所有的数据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不会受到又或者无意的破坏,保证网络中的资源不会受到更改或者是泄露,从而对网络系统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行进行保证,从而对网络运行的可靠性进行保证。

网络安全的具体定义与其他概念是不同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其定义也就不同。如从网络运行以及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网络安全就是对其他人对于网络的访问等操作行为进行控制。而从网络用户方面来说,那么网络安全就是自身的隐私以及信息能够受到有效的管理以及保护,能够保证信息安全,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如果从社会教育方面来说,那么网络安全指的就是要探讨对于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如何进行杜绝以及控制,避免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对人类以及社会产生影响。

2 通信网络安全问题防护策略

2.1 网络安全综合处理

在对网络安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的运用安全技术或者产品,那么是无法对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的,也无法对全部的安全无问题进行解决。只有采用综合的处理手段,根据网路实际情况,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2.2 防病毒软件

在网络安全问题是,病毒对于网路安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病毒在网络上的传播和危害特别大,产生的威胁也比较严重。通常主要有两种威胁:一是来自于电子邮件的威胁;二是来自于文件下载的威胁。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如果能够对防病毒软件进行适当的配置和执行,并且对防病毒软件进行有效的操作,那么防治一些病毒对于网络的危害就会大大的减少。但是在运用防病毒的软件过程中,必须知道防病毒软件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对所有的病毒都是有效的,对于一些侵入者如果采用合理的程序进行访问,那么还是无法对入侵者的访问权限进行阻止。

2.3 访问控制

在网路系统组织中,基本上每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是基本用户访问身份权限的控制的。如果说计算机系统具备正确的配置,并且系统中的文件的访问权限被进行合理的设置,那么访问控制就可以对访问者的访问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超出其权限的访问就可以进行避免。但是访问控制也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它并不能对一切来访进行控制,如果一些人对计算机系统的漏洞进行利用,这些访问者就可以获得和管理员一样的访问权利,虽然这是一次网络攻击,但是对于访问控制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合法的访问。

2.4 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被广泛的运用在网络安全防护中。可以说防火墙是各个不同的网络之间的信息的唯一出口,能够根据设置要求对网络的信息流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并且防火墙自身也是存在非常强的攻击力的。防火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信息安全服务进行提供,并且对网络通信的安全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实现。通常来说,根据防火墙设置原则,其组成机制有两种:一是查阻信息通行,另一种是允许信息通过。可以说防火墙可以对网络中的任何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对网络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证。

2.5 智能卡

在网络安全中,如果需要对身份进行鉴别,那么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比如说你有什么(比如说智能卡)、你知道些什么(比如说密码、口令什么的),或者是你是什么,利用指纹来表明你是什么。其中利用口令或者密码对身份进行鉴别的方法是一种传统方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为口令或者密码很可能被别人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而智能卡是目前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口令鉴别的方法的风险进行降低,但是智能卡也不是完全有保障的,因为如果智能卡丢失被别人捡到或者直接被别人偷走,那么别人也可以利用智能卡来扮演合格的用户。

2.6 仿生网络安全

仿生网络安全是属于你是什么的鉴别机制,也是一种减少口令猜测网络的机制。如同其他的鉴别方法,仿生网络安全的有效也依赖于用户通过正确的进入路径访问系统。如果攻击者能发现绕过仿生网络安全系统的通路,则仿生网络安全系统也将失效。

2.7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系统曾被宣传成能完全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有了它就无须再保护我们的文件和系统,它可以检测出何时、何人在入侵,并且阻止它的攻击。事实上,没有一个入侵检测系统是完全安全的,它也不能检测合法用户进入超权限的信息访问。

2.8 漏洞扫描

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可帮助组织发现入侵者潜在的进入点。然而,漏洞扫描本身并不能起到保护计算机系统的作用,并对每个发现的漏洞及时加补丁。漏洞扫描不检测合法用户不合适的访问,也不检测已经在系统中的入侵者。

3 结语

在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不可能独立于网络之外,所以加强对网络的安全防护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必须加强对防护技术以及机密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丁全文.浅谈通信网络的安全与防护[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5).

[2]李雅卓.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管控系统的研究设计[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8).

安全防护问题篇(2)

计算机通信常见安全威胁问题往往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等有着重要关联。一般而言,诸如窃取信息、病毒木马侵入、非法访问、窃听等是最为常见的通信安全威胁问题。如,没有经过正常访问手段就对重要文件数据进行非法访问而导致的机密信息被盗取、窃取。

同样,计算机面临恶意、违规攻击存在多种技术手段,但不外乎是通过非法攻击手段导致计算机系统崩盘,出现系统内部软件、硬件损坏,重要通信内容被篡改、窃取等。

再如,病毒木马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其能够使病毒木马的编制者通过对系统的缓冲溢出攻击,从而侵入计算机系统程序,不断篡改重要系统内部文件,达到控制系统的目的,严重时会大规模复制病毒并且在网络上加以泛滥传播,使计算机系统与通信内容受到严重威胁。

总之,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技术的大规模快速发展,虽然诞生了很多先进产业技术,但也由此增添了很多安全威胁问题。如果不能被我们正确对待与认识,势必会导致计算机系统与网络通信内容遭受严重性打击,面临安全威胁隐患。

2 网络通信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2.1 电磁波辐射防护措施

电磁波辐射可以说是影响我们正常作业、学习、办公的通信安全环境重要干扰问题。一般解决的主要控制手段是改善计算机内部设备的运营环境,即对设备构件部分加以屏蔽,待到安全检测指标合格后在进行开机作业。

具体应用技术是电子干扰技术,其运用的是电子对抗原理,通过电子干扰达到降低干扰辐射、控制辐射扩张的目的,进而解决了根本的辐射信号传递,使通信内容信息、数据接收更为容易,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计算机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对抗泄密、窃取的防护措施

主要防护技术是对以防火墙等基础防护技术的正确运用。其原理事在两个网络之间设立安全屏障,这种安全屏障能够事先根据防火墙系统的设置来实现自定义控制数据、信息传递的作用。

此外,防火墙除了过滤信息、数据,保证信息数据安全外,还能检测出对方的数据的IP来源。而具体防控措施可以采用数据检测、监听、以及安全预警的防控手段。

即一旦防火墙的自定义设置判断出对方属于违规访问,就能对其进行阻断与屏蔽。同样,配套的相关技术还有安全检测、身份验证、信息摘要、计算机检测入侵等技术。

如,信息摘要技术的运用,它主要通过单向HASH加密算法去作用一个信息载体,从而取得该信息载体的一个对应值,而这种信息对应值通常有着固定的长度。也就是说,在服务器传递信息过程中,发送端会把信息同摘要一并发送,当接收端接收到内容时,会利用HASH函数对收到的信息内容加以加工,从而才能产生一个对应的摘要,这样在通过对应摘要和收到的摘要加以对比,就会看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否经过改变,如果改变说明就不是原有信息,即被篡改过,进而在采取反入侵检测等技术来保证通信内容安全。

再如,通信信息、数据的二次加密及伪装技术应用。它们的应用能够拒绝对方访问,并对信息加以伪装,使对方无法识别重要通信内容,从而使对方窃取信息者无功而返。

总之,预防通信内容窃取、失窃的安全防护技术,除了防火墙、信息加密、身份验证、软件安全检测技术等的应用之外,我们还要正确认识通信安全防护,正确对待,及时做好系统维护工作,才能降低通信内容的安全隐患,保证信息的完整与可靠。

2.3 加强网络通信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出机房,将机房尽量选择在有保安措施的地方;

2)权限控制。权限控制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防范手段。一般会采取对通信内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级加密,配备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等加以落实;

3)尽职尽责。不论是系统操作人员还是计算机管理员都应当恪守职责,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此外,还要保证信息分析工作人员与计算机作业使用人员能够职责分离,以保证信息安全的可靠程度。

3 结论

网络信息时代莅临,通讯安全防护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保证计算机通信内容免受侵袭,从而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可靠。因此,我们要重视并正确对待网络通信的安全防护问题,这样才能不影响我们正常作业及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安全防护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047-02

1对电力调度自动化进行安全防护的意义

电力系统的发展促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迎接新的发展与机遇的同时,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防护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现阶段,电力调度中心的任务不再是单一、独立,调度中心的内部包含有多类型的应用系统,需要各个系统间协同工作,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和共享,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兼容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管是技术方面、系统规格方面,还是在运行管理方面,都在不断升级和完善。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对其进行安全防护也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意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工作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工作人员作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直接管理者,时刻影响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状态,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责无旁贷。首先,存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信息技术的更新非常快,这也就要求各岗位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些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操作方法不熟练,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出现安全问题时不能够及时妥当处理,导致出现电网安全问题。同时,一些工作人员工作的时候比较随意,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就是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工作人员粗心大意,不注重工作细节的话,特别是现在各个系统间联系非常紧密,一旦一个系统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所有的系统出现故障,造成电网安全事故。另外,电力公司在人员管理方面也比较疏忽,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调度人员不清楚自己的职责,容易出现角色错位,不能够在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监控和调度的安全性。

2.2系统本身存在问题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更新速度比较快,特别是现在一些电力公司还处在从传统的电力调度向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转型期,所以,系统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需要各种硬件支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的,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以及一些自然因素和外部因素对系统设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系统设备出现了老化现象,对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执行的是无人值班模式,这能够减少一定的工作人员,但是,在建设该系统时,由于施工不够细致认真,导致系统中留下了一些安全隐患,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系统设计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告警的信息特别多,有些告警信息是无用的,有时候就很容易把真是安全事故的信号给忽略掉,从而无法监控到安全事故。

3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提出如下几点解决措施:

3.1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公司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加强调度中心、监控中心、远程中心的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掌握的只是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自动化的操作需求。既要让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也要让他们拥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拓宽工作人员的知识面,让他们能够具备协调不同专业的能力。同时,还要形成切实可行奖惩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3.2强化运行管理,防患于未然

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首先,要健全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实行制度化的管理。其次,要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各司其职,确保各项工作都能认真完成。第三,要定期对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对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要求技术人员及时处理,防止出现漏洞。

4结论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认真落实安全防范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安全防护问题篇(4)

中图分类号:TM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全球各个领域都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信息的传播和资源的共享范围已经跃出了某一个地区的限制,信息网路的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是到潮流。在这其中信息化在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网络的系统的一体化的迷失已经形成,可以形成全行业内部的自己的信息网,所以电网的调度机构主要的技术提供平台也由计算机网络所接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网络成了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模式,并且日益的控制着我国的电力系统,随着国际上有关资料显示,百分之三十的入侵是在有防火墙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特点,从国家电力部分颁布的《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中的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缺点出发,研究有效的保护措施,旨在提高电力自动化调度的安全,保证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

二、电力二次安全防护系统的现状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电力信息是电业公司二次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下面就针对这三个方面做一简要的介绍

(一)首先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他的主要作用是数据的猜忌和监控、发电控制、发电计划、存储电网实时数据信息等。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其中的某一部分发生了故障都会造成原始数据的无法采集,无法传递有效的系信息,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材料,造成了一定的判断失去和经济上的损失,所以整个系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二)其次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它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主要是:自动化分站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动化当地监控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及其广泛的,由于它微机保护、网络监管自动化的程度高,运行稳定,所以在各级的变电站都有应用,他能独立的文成各种操作,而且在整个电网的自动化和运行中都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三)最后是对电力信息系统的介绍:电力信息系统主要的对日常的生产进行的管理,并且主要是由调度管理信息和办公管理信息等很多的子系统组成的,在电力信息系统中各部分对应的子系统单独完成日常的生产工作。由于电力系统中的资源共享,数据大多的直接给用户开放的,所以这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病毒可以直接通过局域网传播达到破坏整个系统的目的。这些病毒足以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和电脑的死机。

(四)在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1.双向的数据交互存在于管理区和生产区

2.整个系统的密码保护不健全,没有同意的认证机制 ,遭到入侵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反应出来

3.没有楼同的扫描和系统的自动修复,受用的垃圾文件得不到及时的清理

4.小一级的地方系统的调度比较麻烦,数据之间的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则。

三、二次系统自动化安全防护的主要目标

对于目前的二次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危险主要是来自相互联网的外部的网络,而非自身。网络的黑客和计算机病毒,是当今对计算机互联网中信息的主要威胁,所以,在设计二次系统自动化安全防护问题上,加大对电脑黑客和病毒的入侵是首要的目标,抵御黑客和病毒采用各种媒介和各种手段对电力系统发起的恶意的攻击和肆意的破坏。同时设计二次系统自动化安全防护问题上不断能够抵御单独的病毒的攻击还要防御集团性质的攻击,所以极大岁电力实施闭环控制以及数据的调度的重点保护是主要的,因为任何一个小的故障都有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二次系统自动化安全防护的主要目标是防止网络黑客或是病毒对系统采取的攻击和入侵;防止未曾授权或是没有任何认证机制的用户访问本系统,亦或是分发的传播、复制大量的非法信息,和进行非法操作;在使用时对于某一个区域,每一个工作点都要实施分区分工的操作自己本地区的电力系统;最后还要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和责任心的教育,旨在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电力二次安全防护的策略

通过以上对在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的分析,国家经贸委《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结合全国各大电力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整个二次安全防护的设计要求,得出结论,主要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加强对二次安全防护系统的检测。

(一)首先进行安全分区。应该将整个电力二次系统分为几个不同的安全区,这主要是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分布的,在不同的安全区内要有各自不同的针对本区的安全防护要求和规定,以此作为标准来制定不同等级的防护标准和安全等级。

(二)其次是采用先易后难,在各个安全区中,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属于本安全区的网络安全设备,并对此进行相应的隔离,也是出于对网络安全的考虑,并且根据安全区的不同设置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安全策略进行有效的防护。是的整个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

(三)再次实施横向隔离和纵向认证。为了黑客的入侵和病毒的侵害,以及非法的用户肆意的修改、传播、复制有破坏性的信息,所以本系统要设立对于非法的操作和修改行为予以一定的摧毁,起到对本系统实施监控的作用。

(四)最后制定规章制度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有关部门要定理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

五、二次系统的四个安全分区

由于二次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其中的所有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很难设立一个统一的安全标准来监控整个系统。所以真毒这种情况,我们主要是根据系统中重要性高的或是哟相类似功能和作用,属于同一种安全调配的要划分到一个区域内,根据每个区域的重要性和安全隐患问题出发设立每个区专有的防护要求,从而制定不同的安全等级和防护水平,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文件,综合我国现在电力网的运行情况和实际的情况出发,将整个电力二次系统分为四个安全区:Ⅰ实时控制区、Ⅱ非控制生产区、Ⅲ生产管理区、Ⅳ管理信息区,如下表示:

I区:实时控制区:包括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广域相量测量系统;调度员中心EMS系统;

II区:非实时控制区:包括水调自动化系统;负荷预测;发电测电力市场交易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

III区:生产管理区:主要包括信息游览WEB服务器;雷电监测系统;EMS资料平台;气象信息接入;

IV区:管理信息区:包括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服务

(一)安全区Ⅰ是实时控制区, 包括实时监控系统或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系统其监控功能部分,是安全保护的重点和核心,可见在整个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实时虚拟专用网是这个区域的所使用的网域网,其主要的工作人员是调度员和系统运行的操作人员。

(二)安全区Ⅱ是非控制生产区。这个区域包括的是:系统中不进行控制的部分和不具备控制功能的生产业务系统。电力调度数据网的非实时虚拟专用网是它所使用的局域网。主要的工作人员是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计划人员。

(三)安全区Ⅲ是生产管理区,,这个区域主要包括的是:生产管理的系统。本区所使用的局域网是电力数据通信网,这是由于本区的系统可以自行提供WEB服务

(四)安全区Ⅳ是管理信息区。这个区域的重要的组成是: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该区所使用的局域网是SPT net和INTERNER。

(五)经过以上的安全分区吗,在各个分区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分区的需要建立各自的适应本区的安全强度的隔离装置。安全区的这个隔离装置,必须要使用经过国家或是电力部分的相关印证,并且还要充分的考虑宽带的及时性和整个网络的安全使用性。硬件防火墙可使安全区Ⅰ和Ⅱ之间形成有效的逻辑隔离。物理隔离装置可使安全区Ⅰ、Ⅱ和安全区Ⅲ、Ⅳ之间形成有效的物理隔离。但是在形成相应隔离的过程中,逻辑隔离中安全区Ⅰ和Ⅱ之间的E-mail、WEB等是禁止跨越的。在物理隔离中禁止跨越的是非数据的应用穿透,单向数据传输是物理装置中安全防护强度适应。首先经过安全区Ⅰ、Ⅱ内的进程发起联接的是安全区Ⅲ、Ⅳ向安全区Ⅰ、Ⅱ的数据传输。S P D N E T的实时V P N与非实时VPN是安全区Ⅰ、Ⅱ采用的连接;VPN网络是同一安全区间纵向联络进行连接;电力数据网的VPN是安全区Ⅲ、Ⅳ所使用的。各个安全区是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部署的,旨在为了保护网络的安全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总结

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和运行是和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国的各个区域的电力网络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政策法规建立可靠的网络安全体系,于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规范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操作的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网络文明使用条约,并且使用互联网的电力公司都要签订相应的文明公约,并且对于分法的破坏和入侵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电力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建设要做到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达到保障电力网络安全。随着电力行业的环境、人员的技术水平、电力不断的扩大的应用,调度的自动化的运行环境的发展,对于电力行业的安全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存在随时发生着变化,对于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要做到不段的完善,不断的开阔新技术、不断的对网络进行维护和系统的修复,要设立严格的加密和用户印证,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高校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雷云,凌玉华,廖力清.物理隔离在电力系统中的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4,(1):107.

安全防护问题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5-0205-02

21世纪,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的加强,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不能或缺的内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信息的虚假、网络诈骗、网络犯罪、网络黑客入侵等,网络一旦出现问题,单位或个人的信息将会被泄露,严重者造成国家信息的失窃,个人的财产受到损失。网络安全问题已经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每个网民每天在网络交易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就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进行阐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问题提出一些有力的解决措施。

1 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分析

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操作下,保持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计算机信息在网络运行的环境下处于使用和保密状态,不会因为在外部恶意的攻击下或者偶然的因素导致计算机数据的丢失或者信息的泄露,以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网络安全运行中信息安全是最为重要的,需要对计算机相关数据进行保护,保证信息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对计算机的依赖度越强,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节约了成本。计算机网络具有自由和开放的特点,为网络的安全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网络在运行中对个人进行加密,防止个人计算机信息失窃。当前,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受到严重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病毒和木马程序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的或者计算机程序中插入影响和破坏计算机正常运行的,能够随着计算机程序运行而发生变化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重复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病毒可以改变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程序,是计算机运行的效率很低,计算机数据被篡改或者被丢失,最终导致计算机系统整体瘫痪。计算机病毒的传送的突进主要是发送邮件、计算运行过程中传播和数据传输,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中,U盘、网络、移动硬盘和光盘是主要的病毒传送方式,大大小小,各种代码的病毒经常在计算机中出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病毒,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病毒的种类有成千上万中,病毒对电脑的损害程度是非常大的,可以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例如,前几年出现的“熊猫烧香”病毒就是一个非常强的攻击性病毒,给整个通过市场进行传送和交易的各种数据和信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木马程序是计算机非常常见的病毒,其粘附在应用软件和其他下载的文件上,通过下载的方式进入到计算机中,木马程序通过网络运行系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将用户的信息盗取。

1.2 黑客攻击

黑客利用系统软件的漏洞进入到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操作、篡改、损坏和泄重要信息,或者通过用户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法操作,获取第三者计算机的信息数据,造成多个用户的信息泄露和损害。黑客对计算机的攻击分为网络攻击和网络侦查,网络攻击将破坏破坏计算机的信息,网络侦查是在不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用户机密的信息进行窃取和破坏。 黑客一般利用系统软件的漏洞和后门进行网络攻击。软件的“后门”是软件设计者为了方便进一步修正编程而设置的,一旦“后门”被黑客发现,打开之后,必将给用户造成信息的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后果。黑客在对用户计算机的攻击中使用sniffer等具有嗅探功能的程序对网络和计算机的系统进行扫描,在从中发现存在的安全漏洞,黑客利用用户的身份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伪造和篡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客对网络和计算机的攻击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厉害。

1.3 网络本身的脆弱性

TCP/IP是网络系统中的脆弱点。TCP/ IP协议族是Internet中比较重要的协议,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协议族,其协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网络运行系统具有协调功能,但是TCP/IP协议族并没有深入的对相应协议内容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使得IP网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使黑客得到了可乘之机,用户计算机中的大量信息将会被盗窃。目前,比较出现的问题是IP地址经常被盗用,源路由攻击及截取连接攻击等。

由于网络的安全防止系统还不成熟,缺少网络环境下系统产品的安全评价准则和工具。此外,我们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安全意识认识不足,当网络系统出现安全隐患时,缺乏相应的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和对策措施,如网络安全事故的通报、网络风险的评估以及相应的不就措施等。

2 防护策略分析

2.1 设立防火墙

防火墙是计算机连接网络数据包来监控计算机,其主要目标是在安全性较低的网络环境尽可能的构建安全性相对较高的子网环境。防火墙技术是当前比较常用,也比较实惠的维护网络安全方法。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能够有效的阻止黑客和病毒的入侵。防火墙安装的最佳位置在内部网络的出口处,使防火墙处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可以对外网的数据进行隔离和控制。防火墙具有网络地址转换功能,必须控制外网进入的信息数据经过保护层的检测。防火墙还可以对外网活动和状态进行监听,对于入侵的可疑信息进行分析和拦截,只有被管理员授权入进得数据才能通过此检测层,这样达到了保护内网信息免遭非法入侵。比较常见的防火墙类型有应用型、网络地址转换的NAT和监测型和包过滤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反检测和隐蔽数据信息可以躲过防火墙的检测进入计算机中,对计算机进行危害,为此防火墙的设置技术要不断的改进和升级,提高防火墙的信息识别能力和提高检测功能。

2.2 设置信息加密

加密手段也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条途径。现存的网络通常是利用通过密码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的,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网络数据输送过程中的安全,特别是一些远距离传输的信息,只要通过安全技术加密信息才能确保其输送的安全性。网络信息加密的主要方法包括端点加密、链路加密和和节点加密三种。端点加密的目的是对信息传输端用户到目的用户的信息进行保护,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连接点数据传输的安全,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起始点与最结点之间的链路提供保护。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加密技术技术比较灵活,使用与开放性的网络。

2.3 数据备份和恢复

为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建立合理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数据备份就是通过存储技术将计算机或网络的重要信息存储在另外一个储存器中的过程。数据备份的目的是当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丢失或者系统奔溃后,能够启用已经备份的数据来恢复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在平常就要做好数据库的备份与维护工作,一旦数据或者系统出现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挽回损失。

2.4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黑客攻击的网络安全技术,它提供了对网络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入侵检测技术能准确地实时地检测到用户的网络使用痕迹,它是一种主动防御的安全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系统被入侵的可能性。入侵检测技术按照攻击方式主要分为行为入侵检测与知识入侵检测,其中行为入侵检测指网络的入侵与否是根据用户的使用行为或者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而定;而知识入侵检测运用模拟的攻击手段来分析跟踪到的入侵轨迹,进而判断是否有网络入侵事件的发生。

3 结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不应仅仅提供对于某种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而应该涵盖对于各种可能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隐患的整体防范能力,能够随着计算机安全需求的增加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吉,柳继.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防护策略探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0).

安全防护问题篇(6)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2

计算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在二十一世纪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人类生活、工作、学习必不可缺的工具,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开始逐渐危害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网络安全主要是指在计算机通信环境中,通过高科技手段和网络维护办法,来确保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最终目标是确保数据免遭破坏、安全传输。国家保密局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两种方案,分别是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是指通过物理断开连接的形式,使数据免受传输型破坏,这种安全手段却不能达到网络方便快捷的目的。逻辑安全则是指通过一些安全技术来保证信息的可用性和完整性。这种形式关注的重点是数据安全。总而言之,信息时代,数据就如同人的隐私,谁都渴望自己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技术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很多,本文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入手,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物理层安全问题

物理层位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最底层,顾名思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接口均属于这一层,物理层作为各项系统设备结点服务的载体,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如通信环节受到干扰、链接通路受到破坏、通路遭到窃听等。这些问题主要与物理层的安全防护设备有关。常见设备有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另外,核心机房的网络交换设备、精密仪器、UPS等也会成为黑客攻击的手段。

(二)网络层安全问题

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核心层,也是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最多的一层,该层的主要安全问题在于黑客通过不法手段利用网络传输协议在这一层进行大肆的信息收集和破坏工作,最容易造成信息危害。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设计者对网络服务的界定没有严格划分。在进行网络安全配置时,操作人员如果不能合理配置协议形式,也容易造成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另外,由于用户自身安全意识薄弱,主动与他人共享信息,账号保护不够科学也都会导致网络层安全问题。

(三)系统层安全问题

系统层是计算机应用数据的实现,是操作系统数据信息的最终展现,每款操作系统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问题。黑客往往会针对这些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常见的蠕虫、木马、病毒均在这一层大展拳脚,轻则窃取用户数据、破坏系统程序,重则掀起网络风暴,侵袭整个互联网的数据安全。

从上文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要想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下成长,就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而目前互联网安全管理方案仍不够完善,大多采取亡羊补牢的手段勉强维系,这种形式虽能缓解危害的进一步加深,但对于那些已经遭受威胁侵袭的用户而言已经于事无补。而当前的大多数安全问题在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任追究不够明确、操作机制不够健全,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的管理问题。首先,网络管理员必须设置安全的用户口令,杜绝黑客的密码破译。其次,用户自身也要认真学习网络管理相关指示,明确权限管理机制。当出现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主要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对策研究

(一)物理层安全对策

物理层是计算机数据与外界传输的接口,保障物理层安全能够是计算机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运行。在这一层中,计算机硬件、环境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机房是互联网数据存储和传输的中心,也是存放计算机设备非常重要的地方,机房安全是确保设备安全的重要全体,从外部环境上考虑,机房所在位置要相对安全,周边要杜绝干扰带的存在,一些中心机房还应设立多层隔离防护带,做好防火、防雷、防水等安全措施。另外,还需要做到对于访问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身份认证,采取科学的访问控制手段,对于用户的活动范围进行合理的限定等。以此来保证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安全。

(二)网络层安全对策

网络层安全防护的手段很多,例如信息监测设备、防火墙设备、防毒墙设备等都有成熟的技术支持,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他们是计算机安全最有利的保障。

防火墙被称为边界保护设备,它是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络沟通的桥梁,从本质上讲,既能在阻止外界用户对内部信息的非法访问,又能防止外界不安全信息进入内部网络。一般情况下,企业用户通常通过防火墙设备并辅助一些安全策略来保障内部网络安全。它具有良好的抵御攻击的能力。目前,防火墙技术软件作为介于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间的安全技术已被大范围利用,虽然我国对于防火墙技术的攻关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国内IT厂商生产出不少防火墙设备,这些设备从技术水平而言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模式,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在防火墙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攻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传统防火墙在应对当前高科技攻击手段时也难免力不从心。在它基础上设计的隔离技术、智能网关技术、utm技术也开始逐渐走向主流市场。

计算机病毒也对网络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对于病毒而言,一般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措施。首先,应该做好病毒防范工作,要通过一些检测和监控技术检查计算机系统中是否存在病毒文件,这样可以良好的预防病毒滋生。病毒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病毒特殊信息的检测来判断,例如关键词、文件长度等特征值是判断是否病毒晚间的关键。其次是要消灭病毒,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某一微小的系统文件已经破坏就极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一方面要有效消除病毒文件,另一方面还需要恢复原文件。

(三)系统层安全对策

针对于系统层安全对策而言,关键问题在于管理,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能够确保计算机网络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运行。对于计算机安全管理而言,如何确保它与物理层安全、网络层安全三者间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只有确保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佳效果。实施对策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提高计算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2)建立专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组织;(3)强化安全执法力度,建立相关章程。我国目前建立的法律体系已较为完备,但发挥法律效益,促进计算机网络安全仍需各部门共同配合。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内部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自律意识,严明法律,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应不断加强宣传,提高广大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促进网络环境的不断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保证了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曼维,徐立君.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2008(02).

[2]杨伟建.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4).

安全防护问题篇(7)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常见问题

1.1自身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受环境的影响,会引起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的影响,这样就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也大大的降低,在网络环境之下,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定,所以经常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威胁,在TCP/IP协议的依赖之下,也极大的缺乏安全性,因而这样也同样存在着对数据截取以及篡改的威胁。

1.2计算机病毒威胁的安全问题计算机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用户缺乏安全意识,设置密码口令过于简单,容易破译,这样账号是很容易被泄露的,从而带来网络安全方面的威胁,另一方面,认为的攻击性破坏行为,也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比如对信息的完整性进行破坏,或恶意的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植入,将病毒隐藏在一些可执行的程序之中,加上病毒的传播性和潜伏性,大大加剧了信息安全的威胁。

1.3不明邮件及计算机犯罪的安全问题现在的网络存在着极大的不安全,电子邮件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着公开性的特点,通过邮件一样可以将病毒植入进行强行的破坏,对系统中的内容进行窃取,对用户的隐私进行威胁,为计算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犯罪就是结合口令进行窃取信息的过程,非法的侵入计算机系统中,对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恶意的破坏。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策略

一般来说,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进行影响的因素大致上可分为两个层面,即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

2.1技术层面在技术层面,用户要定期的对所使用的计算机进行扫描的检查,并要及时的进行修补与软件的漏洞修复,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测试进行解决,俗话说,防范于未然,只要养成很好的习惯才能使计算机在网络的环境之下可以安全的运行,用户还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手段,比如数字签名技术、密码保护技术等进行安全的加密,并且要建议一套强大的病毒防范的体系,通过防火墙等技术对病毒进行查杀,一定要不断地更新,才能对新的病毒进行很好的防御。

2.2管理层面管理层面就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要避免由于管理人员的原因而导致损失的造成,并且要相应的建立安全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在进行任何一项操作之时,都要严格的遵循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操作的流程,并且要建立健全的管理监督机制,定期的对设备和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这样才能够很好的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具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策略中,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2.2.1IP地址的有效隐藏当黑客进行网络攻击时,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探测技术来获取到用户的IP地址,从而来进行攻击,因此,要对IP地址进行有效的隐藏。IP地址是计算机唯一确定用户信息的标志,当黑客要对计算机进行攻击的时候,若无得到地址,就无法进行攻击的实施,通过的服务器将IP地址进行隐藏,黑客所能探测到的只是的服务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保护用户的网络安全。

2.2.2数据加密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是开放性的,这就是说我们的计算机是处于一种非常不安全的状态之中,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的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强保护,加密主要是通过密钥来进行的,也就是说通过将解密的函数和解密的密文还原成为明文,这样即使当数据被窃取了,也无法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和数据,这样就可以极大的保护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2.3建构强大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入侵的检测系统可以对防火墙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对网络的流量和网络的各种行为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时当发现到反安全策略的流量就会及时的进行报警和防护,目前来说,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对网络的监控和响应的环节,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漏洞的扫描,建立病毒的防护体系,对文件及数据进行加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一些企业的网上会议,电子邮件等,还有用户进行的网上银行的操作,尤其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人们更加的沉迷于网上购物,这些都是基于网络而生的,可以说网络应用无处不在,但是正如前面所说,计算机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便捷的同时自然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安全到每个用户的切身利益,并且会对工作学习带来一定的威胁,使个人的隐私受到侵犯,个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因而,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要认真分析产生威胁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防护策略,以确保用户的安全。

参考文献

安全防护问题篇(8)

3G通讯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快速发展和在社会的广泛应用普及,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通讯条件,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网络的传输终端,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用户人群数量巨大,各大商家、科技人才也在不断加强对智能手机功能的创新和改进,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日渐多元化,各种功效在手机上可以随意使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安全问题,智能手机的安全隐患和危险病毒也随之而来,导致手机使用者的个人隐私被严重泄露、大量重要数据丢失和手机内容被不法窃取,给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到通讯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加强对智能手机的安全防护势在必行。

1智能手机的概述

1.1智能手机的概念

智能手机是以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依托,通过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进行手机软件运行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自由地安装软件、导航、游戏、浏览器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网络运行程序,运用移动通讯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的使用来实现网络接入手机的功能,从而实现用户生活的快捷方便。智能手机是在传统手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新改革的新成果,是我国通讯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成为传统的键盘式手机的终结者。智能手机具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并且因操作系统的不同应用软件也存在互不兼容的特点,因而智能手机具有内容充实的扩展功能。智能手机以其独特的使用方式和高科技含量获得众多消费人群的青睐,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无线接入互联网能力、掌上电脑的功能、人性化设置、开放性的操作软件、功能强大、运行快速的6大特点。

1.2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

1.2.1塞班系统

塞班系统是塞班公司为手机而设立的操作系统,塞班软件是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多重任务性质的32位内存操作系统,具有低效耗能和内存使用量少的特点,在有限的内存和运行情况下,符合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使用规律。塞班系统是以联合的数据库、使用者界面构架和使用工具的参考为主要运行方式,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它具有标准性的典型特征,塞班系统的核心技术是通用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图形用户界面技术相区别,对不同输入方式的平台有着更好的适应性,厂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研发产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多样化操作界面,具有个性化的显著特征,从而实现手机功能的有效扩展。

1.2.2安卓系统

安卓系统是以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和开放元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运行基础的,是谷歌公司在2007年的新款手机操作系统。安卓系统以沙箱为主要载体,进而实现各个程序之间的分离和权限设置,在用户进行软件安装时进行允许或者拒绝的有效询问的设备资源。

1.2.3苹果公司的移动操作系统

苹果公司的移动操作系统英文缩写为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运行的移动操作软件,属于尤尼斯操作系统。苹果公司的移动操作软件的技术核心是软件开发工具包技术,这需要拥有英特尔运行处理器及其独特的运行系统才可以有效使用。苹果公司的移动操作系统以多点触控为直接操作方式,主要以滑动、触碰开关或按键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苹果公司审核的第三应用程序可以有效地在苹果手机软件下载商店中进行和下载,苹果手机的使用者不对手机进行不合理的手机操作,只要安装专门的下载软件,安装该系统设备的智能手机安全性能还是相对较高的。

1.2.4WM系统

WM系统是Windows Mobile,是微软针对移动设备而开发的操作软件,将电脑中的系统关键界面有效地扩展到了智能手机中来,WM操作系统具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3个方面来进行安全维护的,分别是程序执行、设备配置、远程访问,分为2个访问等级,并且通过配置独特的标志位来进行灵活配置。

2智能手机的安全问题

2.1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存在漏洞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在给使用者带来一定使用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安全问题的产生,系统平台成为大量网络黑客的重点攻击对象,黑客针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开发和研制出大量的进入智能手机的漏洞工具,导致防护系统一度瘫痪,其中以窃取用户私人信息和商业机密、对使用用户的手机费用进行恶意扣除和以木马为主的恶意软件为主要工具,这类病毒与网络自动连接,在开机或者自启时手机满足一定条件病毒就被激活,从而进行一系列的破坏行为,在手机系统启动后会危害手机信息,窃取用户的大量信息,给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智能手机系统对软件安装缺乏严格的审核监管体系

智能手机由于其使用系统的本身基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问题的范围扩大性,导致其自身的验证机制不够完善,基础较为薄弱,在对软件安装下载过程中只能保证软件的完整性和安装的快速性,却无法保证手机软件性能的安全性。第三方手机下载商店多种多样,导致手机软件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监管相对宽松,甚至存在盗版克隆的不良商业现象,加大了手机安全问题的危险性。

2.3无线接入方式的多样性导致病毒的大量入侵

智能手机在对网络的接入方式上存在多样性,在接入权限上带来很大程度上的不一致,很多的无线局域网不需要进行有效验证便可以轻易接入,导致安全问题大大增加,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存在很大的虚线局域网风险,大多数的智能手机用户都习惯用手机安全软件来管理手机,在为用户使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在开放性的无线局域网环境中,同一网络的攻击者可有效地盗取手机用户的个人资料、图表数据等内容,给用户带来了极大危害。

2.4手机防护系统科学技术含量不足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在飞速扩张,各种品牌的智能手机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防护措施也在随之进行着空前力度的改革,指纹锁、丢失定位等功能的实现,使得智能手机走上了越发完善的技术发展之路。然而无论智能手机技术怎样更新,针对手机防护技术措施的反作用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智能手机的防护系统建设始终处于“亡羊补牢”的状态之中,而未能切实做好“未雨绸缪”。究其根源,本文认为均是手机防护系统科学技术含量不足所致,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技术漏洞,留存了为安全隐患提供可乘之机的巨大便利。由于智能手机的技术先进性实在较难以满足科学技术前沿的切实需求,使得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始终难以保全。

3智能手机的防护技术分析

3.1优化智能手机系统,及时漏洞补丁

智能手机系统漏洞是智能手机安全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断言,归根到底在于智能手机系统是智能手机应用的奠基石,有效利用智能手机系统,将可令生活轻松惬意,从而实现智能手机的应用价值。然而,系统漏洞是时刻威胁智能手机使用的危险分子。若想解决智能手机安全问题,首先应根据智能手机系统漏洞进行补丁更新,以及时填补漏洞后门来增强手机的安全性与使用功能。故此,立足于漏洞补丁为优先考量的智能手机系统优化,是当前智能手机安全保障的根本所在,应受到相关机构的高度认知及积极开发,从而确保社会群体智能手机的使用安全。

3.2科学开发手机病毒防范功能

首先,对手机病毒的防范需要建立在技术保障基础上。要提高对编程技术的应用效果,对存在的技术漏洞不及时进行修补,让技术上的提高可以对手机病毒的防范获得最核心的支持。其次,要对手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趋势进行把控,对手机在,面向市场所展开的手机功能属性要进行研究,得出手机应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趋势的得出分析得出未来手机病毒的出现区域,进而提前研究应对方法。最后,要进行同步应对功能,在病毒出现后,可以利用目前的云技术让病毒可以在出现后的最快时间,获得病毒的详细资料,得出如何应对的方法。

3.3加强杀毒软件的无线监控

智能手机作为当前重要的通信工具,做好其杀毒软件的无线监控工作至关重要,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中,通常存在公共无限接入点,为免费实现上网功能,运用智能机连接无限设备,但无限接入方式中存在众多不可确定性,在连接后智能手机安全性能无法保证,因此应加强杀毒软件的无线监控,在连接开放性无限局域网环境中做好监控工作,以便于时刻保障智能机处于安全状态,当出现安全风险时,及时隔断智能机与无限网络连接,以保障用户相关合法权益。

3.4提升手机防护系统科学性

安全防护问题篇(9)

1.1系统自身安全防护问题

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主机管理、存储管理、硬件管理等。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使用。一些不法组织或者个人专门以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为首要攻击对象。或者是把病毒等潜在威胁嵌入到某个安全应用程序中,使计算机用户在下载文件的时候遭受风险。

1.2网络安全防护问题

计算机数据文件破坏主要是指外部因素导致的计算机上存储、传输或者处理的数据遭到破坏。影响计算机数据文件安全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简单来说就是一组程序代码或指令,但它却如生物病毒一般具有极强的危害性,能够影响计算机的使用,破坏或者盗取计算机数据文件。一旦感染计算机病毒,危害性极大,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全部数据文件,计算机病毒还能够破坏计算机安全防护程序,盗取个人隐私文件或者重要账户密码,给用户造成极大损失。此外,计算机病毒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很难被杀毒软件检查出来,而且即使被查出也很难根除。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数据文件泄密已成为威胁计算机用户的大问题。

2计算机安全防护对策

2.1强化身份识别

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就企事业单位来说,必须要提高对计算机数据安全的重视,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培训,并建立起计算机数据安全防护系统,加强对计算机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从而阻止非相关人员接触计算机内部机密文件。就计算机用户个人而言,也应时刻注意对自己的账户密码、重要文件的保护。完善用户识别是每个计算机使用者都能够做到的低难度的自我保护措施。目前,计算机用户识别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一是,证件识别,如IC卡、指纹卡等;二是,密码指令识别,用户可自行设置密码或者指令符号用于身份认证;三是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如指纹、虹膜、面部识别等。比较而言,指纹、虹膜、面部识别等更具唯一性和安全性。完善用户身份识别对维护计算机数据文件安全具有极大意义,能够很好地防范因为内部管理漏洞造成的数据文件泄露或损坏。

2.2操作系统正版率提高

据调查,市场上很多盗版软件都存在系统漏洞,给用户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所以要提高计算机正版系统的使用率,并通过标准化配置安全系统,对计算机各部分进行规范管理,以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等级,有效地降低计算机使用风险。

2.3桌面安全软件的应用

通过安装使用专门的计算机安全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级别。具体来说,可以把计算机安全软件安放在桌面等便于操作的位置,及时升级病毒数据库,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清理、管理,必要时对系统进行补丁修复和升级,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2.4控制访问

控制访问是保护计算机数据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用户身份,限制访问用户的权限,从而防止计算机数据的泄露。计算机用户权限管理,对计算机使用者进行身份限制,用户根据权限访问相应的数据文件,有效防止了非授权用户接触重要数据文件。此外,控制访问系统还要防止非授权用户进入计算机系统修改用户管理权限。控制访问主要有三种策略:一是自主访问控制,即具有计算机管理权限的用户,通过系统设置,自主决定其他访问者可以接触访问的计算机数据文件;二是强制访问控制,根据数据文件的安全级别及用户权限决定用户是否能够访问该数据文件,在强制访问控制中,只有计算机系统管理用户才有确定用户访问权限的权利;三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将每个角色与访问权限对应,用户分配到角色后,就相应地具备了该角色的访问权限。

2.5网络安全措施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攻击已成为威胁计算机用户数据安全的大问题。因为其隐蔽性特征,一般很难被发现。因而,为了维护计算机安全,除了选择性能良好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按时对计算机进行检查杀毒外,最主要的是要提高计算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访问不熟悉、不安全的网站和软件,并对重要文件做好备份隔离。

安全防护问题篇(10)

前言

随着企业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等经营活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如果这些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数据损坏,信息泄漏,不能提供服务等问题,则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高技术在带来便利与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和问题。

一、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电力公司信息安全的主要风险分析

信息安全风险和信息化应用情况密切相关,和采用的信息技术也密切相关,电力公司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存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最为广泛:计算机病毒自产生以来,一直就是计算机系统的头号敌人,在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中,计算机病毒发生的频度大,影响的面宽,并且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也列在所有安全威胁之首。病毒感染造成网络通信阻塞,系统数据和文件系统破坏,系统无法提供服务甚至破坏后无法恢复,特别是系统中多年积累的重要数据的丢失,损失是灾难性的。

在目前的局域网建成,广域网联通的条件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更加迅速,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在两三天内可以感染到区域内所有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病毒传播速度,感染和破坏规模与网络尚未联通之时相比,高出几个数量级。

(2)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网络的联通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企业有许多应用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用电营销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等,通过广域网传递数据。企业开通了互联网专线宽带上网,企业内部职工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收集获取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

网络联通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企业内部广域网上的用户数量多且难于进行管理,互联网更是连接到国际上的各个地方,什么样的用户都有。内部网,互联网上的一些用户出于好奇的心理,或者蓄意破坏的动机,对电力公司网络上的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进行入侵,攻击等,影响网络上信息的传输,破坏软件系统和数据,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等,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更有极少数人利用网络进行非法的,影响国家安定团结的活动,造成很坏的影响。

如何加强网络的安全防护,保护企业内部网上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保证对信息网络的合法使用,是目前一个热门的安全课题,也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安全问题。

二、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方案

1、加强电力信息网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其实施力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策略被理解的程度和被执行的效果。为了保证安全的成功和有效,高级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用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所有的企业人员必须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策略。在安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普遍性。

主管信息安全工作的高级负责人或各级管理人员,重点是了解、掌握企业信息安全的整体策略及目标、信息安全体系的构成、安全管理部¨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负责信息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技术人员,重点是充分理解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掌握安全评估的基本方法,对安全操作和维护技术的合理运用等。

信息用户,重点是学习各种安全操作流程,了解和掌握与其相关的安全策略,包括自身应该承担的安全职责等。当然,对于特定的人员要进行特定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应当定期的、持续的进行。在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并纳入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2、电力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是企业局域网到外网的唯一出口,所有的访问都将通过防火墙进行,不允许任何饶过防火墙的连接。D M Z区放置了企业对外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器,既能够保证提供正常的服务,又能够有效地保护服务器不受攻击。设置防火墙的访问策略,遵循“缺省全部关闭,按需求开通的原则”,拒绝除明确许可证外的任何服务。

(2)物理隔离装置:主要用于电力信息网的不同区之间的隔离,物理隔离装置实际上是专用的防火墙,由于其不公开性,使得更难被黑客攻击。

(3)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先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构架,最大限度地、全天候地实施监控,提供企业级的安全检测手段。在事后分析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界定责任人和责任时间,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入侵检测系统采用攻击防卫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识别率、规则更新迅速等特点。

(4)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网络隐患扫描系统能够扫描网络范围内的所有支持TCP/IP协议的设备,扫描的对象包括扫描多种操作系统,扫描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路由器、路由交换机等。在进行扫描时,可以从网络中不同的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生成详细的安全评估报告,采用报表和图形的形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方便直观地对用户进行安全性能评估和检查。

(5)网络防病毒:为保护电力信息网络受病毒侵害,保证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可用性,应构建从主机到服务器的完善的防病毒体系。以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对整个网络部署查、杀毒,服务器通过Internet从免疫中心实时获取最新的病毒码信息,及时更新病毒代码库。同时,选择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应能够适应各种系统平台、各种数据库平台、各种应用软件。

(6)数据加密及传输安全:通过文件加密、信息摘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来实现文件存储和传输的保密和完整性要求,实现对文件访问的控制。对通信安全,采用数据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对通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保护,实现数据在通信中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赖性安全要求。对远程接入安全,通过VPN技术,提高实时的信息传播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7)数据备份:对于企业来说,最珍贵的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信息。数据备份和容错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数据备份设施及切合实际的数据备份策略。

(8)数据库安全:通过数据存储加密、完整性检验和访问控制来保证数据库数据的机密和完整性,并实现数据库数据的访问安全。

三、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理顺技术与管理的关系。

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能仅仅只从技术上考虑,要防止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2)解决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关系。安全方案要能适应长远的发展和今后的局部调整,防止不断改造,不断投入。

安全防护问题篇(11)

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1]。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展,人们依法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理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日益彰显,ICU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且床位周转快,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医疗费用高,家属期望值高,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因此,找出存在于ICU的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或避免其发生,是保证ICU护理质量的关键。

1 护理安全问题

1.1护理人员的因素

1.1.1法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强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忽略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导致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处于被动地位。

1.1.2服务观念不到位,服务意识欠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的模式在改变,有些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现代护理观念的步伐,而患者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ICU病种复杂,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相对配置不足,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欠缺[2]。表现在主动关心患者不够,有时不注意说话的语气、方式和方法,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得过于简单或缺乏耐心导致患者误解等。有时病情导致诊断、治疗较困难,疗效不满意,因ICU护理人员日夜守候在患者身旁,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时,易把怨气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

1.1.3工作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及核心制度 如工作中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引起发错药、挂错液体等;未按交接班制度去严格交接班造成该做的治疗护理未按时做或漏做;让护理实习生单独完成护理技术操作,未做到放手不放眼,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外,对ICU患者的基础护理如翻身、洗头、洗脚、喂饭等做的不到位可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

1.1.4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偏低,技术操作不熟练 一方面,由于病区的快速扩大和床位数的急剧扩张,低年资护士增多,导致技术操作熟练度低,经验不足,协作精神不强,观察病情不够细致等,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3];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手术的不断开展,ICU抢救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多与更新,护士自身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导致护理工作技术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1.5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在ICU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繁琐,特护记录单记录的内容较多,特别是在抢救时,护士有时不能按时记录或记录内容不够完整,措词不够严谨,记录有涂改,都使护理记录失去了真实性、完整性。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势必造成举证困难,甚至举证失败。

1.2患者及家属的因素

1.2.1医疗费用高与期望值太大 在ICU,由于高新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大量新型药物的使用,医疗费用较高,使有些家庭不能承受,还有部分患者因为治疗效果与其期望值差距太大,产生抵触情绪,把医患矛盾转嫁到护理人员身上,成为患者和家属发泄和迁怒的对象。

1.2.2患者的不配合,延误病情 如我院1例患儿需入住ICU,因经济原因家长不同意而转院,待病情加重其他医院告知让其转院时,再次入住我院ICU,病情已不可逆转,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2 护理安全防范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的证据意识,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管理,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

2.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核心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沟通技巧 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核心制度去做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工作中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掌握沟通技巧,态度诚恳,仪表大方,绝不能语调生硬敷衍了事,必要时可通过手势、体态等非语言交流方式向患者传达关爱之情,要尊重和关爱患者及其家属,利用一切操作、护理的机会与患者沟通,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赢得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2.3掌握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操作技能 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规范的医疗护理技术是ICU护理安全的基础。加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加强ICU内新仪器与新设备的学习使用与管理维护,遇到危重患者做到心不慌、气不急、手不抖、腿不软,头脑清醒,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安全保障。要积极培养护士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观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鼓励护士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确保护理质量[4]。

2.4具备较高应急能力[5]ICU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随时需要进行抢救,ICU护士若应急能力不强,可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熟练掌握各种药物、抢救仪器设备及技能,通过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理解。

2.5及早发现隐患,避免矛盾激化[6] 及早发现隐患,使纠纷及时得到化解或消失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对每一次的纠纷,都作出总结讨论,传达到护理班组的每一个人,纠正薄弱环节,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3 小结

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患者病情危急,病情变化快,工作繁重,是一个高风险、高要求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各种护理操作规范及核心制度去做,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安全,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穆纳新,燕云,李丽红,等.我国护理历程的研究现状与建议[J].护理研究,2008,8(7):20-21.

[2]席淑华,周立.15起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2,1(37).

[3]冯凤霞.浅谈心内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13(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