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程社会价值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9 16:13:46

工程社会价值

工程社会价值篇(1)

从区域动力学的模型来看,城市是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中的漩涡,以巨大的能量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全国乃至世界,城市的进程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能量格外集中的若干闪光点。这个母性主要是对原有资本的概念做了扩展,原来提到城市驱动力投资都是作为实际资本,顶多说人才也是一种资本。但是随着对经济社会认识的深入,一种早已存在,但是我们没有认识的社会资本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除了经营土地之外还可以经营虚拟资产,就是城市居民的数据和人和人之间的信用。这也成为信息化重要的切入点。所谓社会资本,就是通过社会联系或者是社会关系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获得实际的利益,包括人力资本、个体或组织拥有的资源。促进了个体、社会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目标的实现。

北京市社区建设发展把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条块分割,以纵向为主的社会关系结构逐渐调整为“条专块统”的社会结构,这一进程尚未停止,正在进行过程中。我们是和政府专网沟通的,是新型连接,而不是树型连接。我们认为IT技术不是目的,实际上是提供一种社会治理手段。由管理走向治理实际上是参与角色的大大扩展。以前管理是政府管别人,现在讲社会治理参与者就多了,有企业、居民、社会中介组织等等。在社区范围内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这样一种社会治理呢?基本思路是这样的,包括政策体系、业务体系,还要有技术体系。我们在技术体系上架构了社区便民服务网络,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建立,第一是区、街都有一批本地化的服务队伍,从保姆、维修、开小店开始,逐渐有一批自管队伍。把所有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全部法人化,这样能够进行统一的社会管理。因为优势在于快速、简便、低廉;如果不是法人难以承担市场风险,一旦网络社会化之后会造成很多服务的弊病。通过这样一个行政手段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把社会品牌商家引入社区。当我们把架构设计好了之后,平台对商家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社区品牌是公益品牌。用这样一种方法开业时吸引了3750多家服务商,现在已经稳定在一千家服务商了。对于政策体系,由于社区信息化是非常新的事带来了很多与现行法规体制的冲突,比如说北京市900万户籍人口,数据库全在我们这里,我们国家没有个人隐私法,所以对数据的利用非常谨慎,但是无疑这是我们平台最重要的资源。本质上我们是一种信息中介服务,如果给商家推荐老百姓修理电视机,出现了问题的话应该是商家赔,但是老百姓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我认的是你的公益品牌,商家赔我不认可。所以应该通过法律来规范。按照以上的思路初步建立了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是由市区街居社区服务中心支撑,以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系统连接,各级社区服务组织和服务商参与,为政府、企业、居民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工作的体系。这是我们平台业务上的大体结构。

我们这个模型的特点,首先,这个平台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物理活动场所,信息互联网络,运营管理体系。社区信息化的复杂,它的模型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都是单一利益主体、单一法人、单一流通,或者是不多的几种业务,是长时间的固定流程。而电子社区不一样了,电子社区有多种利益主体、多种利益机制、多种流程。所以在社区一般不太爱说管理,因为政府和企业可以讲管理,社区我认为就是治理,是多个角色在起作用的,并不是一声号令。在模型、战略设计时我们绝对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平台竞争力。在模型机制上是价值导向,在流程上是短时间内灵活设置的,或者说更反映现在IBM的双耦合力的技术手段,或者叫网格化的平台。它的特点是一个有效整合公共资源、社会资源、社区资源的平台。我们是把社区的工作作为一种价值,或者用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把原来我们的负担变成一种资源。第二形成高技术支撑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态。2400个公共服务社每个服务社有两个人为居民服务,就是五千人,加上物流配送、管理等等,应该是近一万人的单位,这么一个单位在北京也算是中型企业了,拉动相关服务产业及其就业就不用说了。所以国家发改委在下岗再就业基金里支持我们900万进行项目扩展。实际上开辟了一种新型业态,是一种高技术、网络形态的业态。第三是形成了具有“第三部门”形态特征的组织体系,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国家没有真正有影响的第三部门。第三部门目标改革也遇到很多障碍,只是初步形成这样一个特色,公益性特色、普遍、非盈利性,我们平台连接了北京28万志愿者,可以为孤寡老人免费提供200多项服务,包括社会化服务、资源服务和政府的公共产品等等。

社区是政府、社会成员和社区组织三大行为主体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层面进行互动的体系。重点要说的是,工作人员习惯把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拆成两件事,这是困扰社区信息化很大的障碍,全国很多城市都是这么做的。把社区管理看成是电子政务的窗口,看成政府的一条腿,这个观点我们坚决反对;居委会是居民的自治群体,而不是政府的一条腿。当从社区成员居民往上看的时候,政府给我们提供的是公共产品的服务,所以说管理和服务是一件事。我们在工作中把这两个模型捏在一块儿,很多城市把管理变成电子政务的窗口,把服务变成独立的商业网站、家政网站、保姆网站,自己闯市场都淹死了。我们是将二者捏合在一起,一个平台,两个系统,互相依托,才成为完整的价值链。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我们去采集老年人患病的事,通过社区卫生站登记健康手册,居民就怕填的不详细,因为要享受这个服务。我们跟医生谈隐私权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所以服务可以带来隐私权的让度。

平台机制非常复杂,是一个混合运营机制,有行政管理机制、市场配置机制,运营模式是分布式服务与集中式管理相结合。所有的需求信息统一到市中心,然后派送到街道,最后在数据库里按信用公式找到服务商,与他们联系、找他们服务。社区服务是一个低成本、快捷的服务,当以一个城域的范围进行调度时会产生一些问题,直接让街道调度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当我们通过信息系统把全北京市一千多万人口的日常需求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完整的订单。这时我们对我们的服务商和投资商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价值。现在找我们的投资方很多,看重的就是北京的居民市场,所以我们坚持把需求统一管理。在执行时用分布式的服务体系让每个街道成为执行中心。刚开始也设计全市调配,后来发现不行。因为面向百姓的服务是最复杂的,不管多少数据都表达不了。但是街道居委会是住在当地的,对情况特别熟悉,所以能够灵活调度。

工程社会价值篇(2)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同时界定了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教义,宣扬平等、博爱思想。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其本土化,其中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交往方式多依据于自身的差序格局,在这张由差序格局交织的网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圈,而非个人。每一个现实的人首先不是单独的个体,而往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与社会工作所言的“人在环境中”的概念不同,后者虽然强调环境的互动与所处人群的影响,但它所关注的仍是个体自身的发展,并把个体自身的发展置于首位。而在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发展乃至于生存都是与周围一些个体密切相关的。

    杨中芳认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着重于通过个人成就来带动整个社会,使其成为一个更能培养个人成就的场所;而中国传统社会中“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观是着重由成员通过集体的努力来带动社会,从而使个人获益。

    西方社会理论的解释对象,无论是宏观的社会制度还是微观的个人行为,其背后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同取向的差异,当蕴含了西方文化价值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在中国运用时,我们若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指导,极有可能会遭遇中国传统观念的抵触,这多半会让一些社会工作者感到较难下手。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源头可追溯到基督教义,其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尊敬,对弱者置之不理就是对上帝最大的损害。教义中告诫人们人本性中存在原罪,只要他能尊敬上帝,爱护芸芸众生原罪就可获得救赎。这能使信徒爱人如己。韦伯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向人们阐述宗教如何促使人们把勤劳奋斗、禁欲寡欢作为信仰,创造财富为上帝争得荣誉跻身其子民行列作为天职(calling),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基督教义以上帝名义在人们中营造平等、博爱、主动关怀帮助苦难之人,也确定了最初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雏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将个体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个体应有的价值、自由与尊严,反对宗教倡导的禁欲主义、出世主义。那时许多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反对特权、集权和神权,为大众争取参政议政的权利,认为教会中所宣扬的“人人平等”只是口号、欺骗世人的抽象之物而已,现实中并未真正存在。通过人文主义派的斗争,社会工作又深受影响,开始把解决个人问题、满足个体需求上升到绝对高度。

    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生活贫困,苦不堪言。此时少数人身体力行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最大多数苦难之人面前犹如杯水车薪,因此人们转而怀疑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早期批判主义敏锐地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预言社会主义必将实现。其他古典社会学流派,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论等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寻求社会秩序和整合,以为个体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由此可得出对个体的高度关注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核心,这种理念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氛围,关键取决于两者能否相互调适。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社会工作本土化。为此,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通之处。要想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相融合,才能有健康而长久的发展。

    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他们认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尽管三家的思想也存在分歧与争论,但他们亦是可以相互吸收、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与性格的。下面浅谈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一)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许多学者一直强调的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实际上就是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不了解和深知儒家文化,就很难称之为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笔者认为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比较契合的主要有:一是大同理想。《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大同理想所追求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极为吻合的:老人福利(老有所终),就业服务(壮有所用),儿童福利(幼有所长),社会救助与残障福利(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中的具体目标,正是现在社会工作所致力的,况且大同理想在中国有极为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是“礼”的思想。“礼”是儒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孔子虽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但他对社会秩序与规范的高度重视是非常值得社会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一般认为,礼有两个涵义:社会制度和仪式。李泽厚提出礼当属周礼,一种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等;一种是上下级、尊卑长幼之间的严格秩序。不管如何解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礼”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规范,社会若失去这个规范(礼崩乐坏),就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动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修复和修补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或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一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三是孝道观。儒家认为“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治身莫先于孝”,非常注重和推崇孝道。孝道观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压力作用,它不但体现了亲情之爱,给老人以心理上的慰藉,同时它又维持了家庭稳定,解决了养老问题。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的变迁,家庭传统的养老功能衰退,家庭的承受能力和照顾功能减弱,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很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孝道观念和体制仍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还占主流。就是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也仍然要重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而不是把老人扔了就万事大吉。因此,社会工作依然要推崇孝的理念,尊重孝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四是人世观。《大学》中载“物格而后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知曾经激励和引导着多少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去拼搏和奋斗。其人世的思想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人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有所成就;人应对社会和家庭承担责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人是社会性的。因此,追求人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是儒家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一个契合点。

    (二)道家文化

    道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系统,把人本主义传统和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提倡“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虽然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但却提出了政治和谐的理想。另外庄子认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万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它们的根源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异,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既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都没有真正的差异等级,那么人类社会自身中的尊卑贵贱又何足挂齿!人人平等,甘苦与共。而今天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对于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框架中来考虑,是十分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三)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互补,其中的释就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而前面所讲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则是一种人文。佛教本起源于印度,在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对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佛教认为功名利禄只是镜花水月、烟花泡影,人们如能淡泊功名利禄,也就减少了社会生活中为功名利禄而进行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自然大有裨益。同时佛教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我们经常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其中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很多烦恼和痛苦,而佛教的解脱主义理念,就是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问题,这正好适应中国人的需要。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关于宽容、接纳的理念,说的就是要求人要善于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能够容忍和接纳诸多困难和痛苦之事,甚至于死。另外佛教主张互助互爱、众生平等的理念。佛教认为父子、夫妇、主仆等甚至于众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扫地不伤蟠蚁命”对缕蚁尚且留一命,更何况是人呢?它要求大家要相互尊重,自由对待,不要相互残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教生命至上的思想,高举以生为本的旗帜,把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把尊重、保护、优化生命作为道德的核心价值。平等的理念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观,只有秉承平等的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体、精神康复群体、吸毒群体、艾滋病群体、低保户群体等,社会工作者没有平等的价值观,就不会去接触这些群体,甚至是鄙视这些群体,更谈不上去尊重和帮助他们。如坟川地震中产生了大量的难民,即弱势群体,需要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地震的阴影,重建家园,迎接光明美好的明天。这不仅是每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三、中西价值观传统的比较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工程社会价值篇(3)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同时界定了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教义,宣扬平等、博爱思想。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其本土化,其中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交往方式多依据于自身的差序格局,在这张由差序格局交织的网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圈,而非个人。每一个现实的人首先不是单独的个体,而往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与社会工作所言的“人在环境中”的概念不同,后者虽然强调环境的互动与所处人群的影响,但它所关注的仍是个体自身的发展,并把个体自身的发展置于首位。而在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发展乃至于生存都是与周围一些个体密切相关的。

杨中芳认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着重于通过个人成就来带动整个社会,使其成为一个更能培养个人成就的场所;而中国传统社会中“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观是着重由成员通过集体的努力来带动社会,从而使个人获益。

西方社会理论的解释对象,无论是宏观的社会制度还是微观的个人行为,其背后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同取向的差异,当蕴含了西方文化价值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在中国运用时,我们若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指导,极有可能会遭遇中国传统观念的抵触,这多半会让一些社会工作者感到较难下手。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源头可追溯到基督教义,其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尊敬,对弱者置之不理就是对上帝最大的损害。教义中告诫人们人本性中存在原罪,只要他能尊敬上帝,爱护芸芸众生原罪就可获得救赎。这能使信徒爱人如己。韦伯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向人们阐述宗教如何促使人们把勤劳奋斗、禁欲寡欢作为信仰,创造财富为上帝争得荣誉跻身其子民行列作为天职(Calling),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基督教义以上帝名义在人们中营造平等、博爱、主动关怀帮助苦难之人,也确定了最初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雏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将个体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个体应有的价值、自由与尊严,反对宗教倡导的禁欲主义、出世主义。那时许多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反对特权、集权和神权,为大众争取参政议政的权利,认为教会中所宣扬的“人人平等”只是口号、欺骗世人的抽象之物而已,现实中并未真正存在。通过人文主义派的斗争,社会工作又深受影响,开始把解决个人问题、满足个体需求上升到绝对高度。

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生活贫困,苦不堪言。此时少数人身体力行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最大多数苦难之人面前犹如杯水车薪,因此人们转而怀疑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早期批判主义敏锐地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预言社会主义必将实现。其他古典社会学流派,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论等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寻求社会秩序和整合,以为个体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由此可得出对个体的高度关注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核心,这种理念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氛围,关键取决于两者能否相互调适。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社会工作本土化。为此,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通之处。要想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相融合,才能有健康而长久的发展。

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他们认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尽管三家的思想也存在分歧与争论,但他们亦是可以相互吸收、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与性格的。下面浅谈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一)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许多学者一直强调的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实际上就是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不了解和深知儒家文化,就很难称之为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笔者认为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比较契合的主要有:一是大同理想。《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大同理想所追求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极为吻合的:老人福利(老有所终),就业服务(壮有所用),儿童福利(幼有所长),社会救助与残障福利(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中的具体目标,正是现在社会工作所致力的,况且大同理想在中国有极为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是“礼”的思想。“礼”是儒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孔子虽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但他对社会秩序与规范的高度重视是非常值得社会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一般认为,礼有两个涵义:社会制度和仪式。李泽厚提出礼当属周礼,一种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等;一种是上下级、尊卑长幼之间的严格秩序。不管如何解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礼”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规范,社会若失去这个规范(礼崩乐坏),就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动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修复和修补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或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一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三是孝道观。儒家认为“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治身莫先于孝”,非常注重和推崇孝道。孝道观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压力作用,它不但体现了亲情之爱,给老人以心理上的慰藉,同时它又维持了家庭稳定,解决了养老问题。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的变迁,家庭传统的养老功能衰退,家庭的承受能力和照顾功能减弱,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很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孝道观念和体制仍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还占主流。就是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也仍然要重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而不是把老人扔了就万事大吉。因此,社会工作依然要推崇孝的理念,尊重孝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四是人世观。《大学》中载“物格而后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知曾经激励和引导着多少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去拼搏和奋斗。其人世的思想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人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有所成就;人应对社会和家庭承担责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人是社会性的。因此,追求人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是儒家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一个契合点。

(二)道家文化

道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系统,把人本主义传统和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提倡“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虽然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但却提出了政治和谐的理想。另外庄子认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万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它们的根源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异,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既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都没有真正的差异等级,那么人类社会自身中的尊卑贵贱又何足挂齿!人人平等,甘苦与共。而今天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对于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框架中来考虑,是十分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三)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互补,其中的释就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而前面所讲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则是一种人文。佛教本起源于印度,在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对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佛教认为功名利禄只是镜花水月、烟花泡影,人们如能淡泊功名利禄,也就减少了社会生活中为功名利禄而进行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自然大有裨益。同时佛教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我们经常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其中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很多烦恼和痛苦,而佛教的解脱主义理念,就是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问题,这正好适应中国人的需要。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关于宽容、接纳的理念,说的就是要求人要善于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能够容忍和接纳诸多困难和痛苦之事,甚至于死。另外佛教主张互助互爱、众生平等的理念。佛教认为父子、夫妇、主仆等甚至于众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扫地不伤蟠蚁命”对缕蚁尚且留一命,更何况是人呢?它要求大家要相互尊重,自由对待,不要相互残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教生命至上的思想,高举以生为本的旗帜,把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把尊重、保护、优化生命作为道德的核心价值。平等的理念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观,只有秉承平等的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体、精神康复群体、吸毒群体、艾滋病群体、低保户群体等,社会工作者没有平等的价值观,就不会去接触这些群体,甚至是鄙视这些群体,更谈不上去尊重和帮助他们。如坟川地震中产生了大量的难民,即弱势群体,需要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地震的阴影,重建家园,迎接光明美好的明天。这不仅是每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三、中西价值观传统的比较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工程社会价值篇(4)

心理认同是形成有效人际互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基础。就整个社会而言,有效心理认同机制的形成,对于凸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张扬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中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在新时期党建中的作用,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充分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从而使党的建设出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以上这些对于加强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将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总体来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在党建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促进理论创新成果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心价值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向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心理形态的转化,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心理认同基础和自觉意识,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从理论形态向心理形态转化,关键在于宣传教育。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教育和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党所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各方面。就内容方面而言,要坚持让广大党员干部及时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尤其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就途径方面来说,要充分利用各媒体,尤其是信息网络领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方法上遵循心理接受的规律,加强党内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亲和力,真正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修养和道德素养。

2、促进党员的个体行为逐步趋向主导价值观认同倡导的行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套价值评价体系,是一个参照系。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行为实际地体现出来,实现从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的转化,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功能和建设功能。促进个体行为逐步趋向主导价值观认同倡导的行为,根本在于要使广大党员在内心形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人们的行为准则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评价标准,就要用这个系统统一思想、维系人心、指导行动,弘扬真善美,扶正祛邪,形成人人自律的心理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位党员的个体行为都具有代表党员群体、代表党的整体形象的特性。因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的作用,促进党员的个体行为逐步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当前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念,在塑造党的形象、塑造党员干部队伍的全面素质方面意义重大。

3、促进党员价值规范的订立向树立党员榜样的示范转化。价值规范的订立明确了人们行为的标准和依据,榜样示范则是价值的现实表现,说明了价值的现实规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示范的社会导向比理论形态的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更有说服力,教育效果更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尽可能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其中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可以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相一致,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表率,为广大群众的价值行为做出榜样。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而且也将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的现实教材和先进典范,促进全社会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原则

在积极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学习,加强自律,充分把握和严格遵循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和为贵三个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人本原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要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党通过有效的社会教育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递给社会成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更要体现在执政过程中党能立足社会生活实际,了解民情、关注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切实做到“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使广大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获得实惠和利益;只有持续不断地拓宽社情民意的沟通渠道,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冲突,才能切实解决当前人民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和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真诚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心理、文化心理、道德心理层面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以德为先”的德治原则。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都存在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其中的核心部分即是社会的整合力量源头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采取社会认同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标尺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当代中国,“以德为先”的德治原则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和践行上。2006年初,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讲话,涵盖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方方面面,是对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八荣八耻”荣辱观既是对中国儒家“德治”思想的传承,又是对“以德治国”治国方略的发展和创新,更符合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社会道德的各个方面,将“以德治国”的总原则丰富具体到操作层面,更具现实针对性,合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在党的领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3、“以和为贵”的和谐原则。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①和谐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在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贯彻“以和为贵”的原则,积极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社区、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大环境与和谐的小环境。

在我们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要着力发展和谐文化,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营造。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社会治安,完善国家的安全战略体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在工作的开展中,党员干部要通过各种方式,依靠广大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的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中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的功能,才能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意识形态领域风云激荡的条件下,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把握时代潮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作为内在践行机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强大的凝聚作用,引领社会思潮。一个社会内部成员在心理上的、价值观上的普遍认同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基本保证。心理认同机制的有效运行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在我国当前阶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心理认同感,而且能够使全党、全社会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社会思潮。

2、强大的动力作用,坚定理想信念。人类有意识的心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个体的心理和谐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群体心理和谐。在价值观念领域,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认同感,有利于在党内形成一致的理想信念,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社会生产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因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心理认同机制的作用,有利于调动每一个党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信念,从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进步。

3、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提供道德规范。人的行为受到人的意识和思想的支配。任何一个党员的意识状态必然会影响到党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观念、舆论评价和行为趋向,而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也必然对所有的党员的思想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每一位党员的内心,使其发挥强大的导向作用,将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参照系和评价标准,从而推动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不断进步。

工程社会价值篇(5)

党的十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建小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光荣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I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个国有股份制煤炭企业,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首先,要从理论上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过理论学习、载体宣传等各种方式,让广大职工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广大职工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得带头践行,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带好头、领好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影响更多的职工群众,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再其次,加快对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日常工作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职工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职工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体干部职工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国有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三个倡导”,对于实现管理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学习,人人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二、弘扬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导向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缤纷繁杂的宏观大势,公司在积淀和传承优秀文化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企业性质决定了公司除了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之外,还肩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者的重任;二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公司寄希望于通过优秀文化及企业精神的代代传承,长远保持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三是长期以来,作为国有企业在党建方面的优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和有利条件。面对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如何让员工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在提高认识、工作结合、抓出特色、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1.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充分认识到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发挥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是软实力的灵魂,也是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支撑人才因素的动力源泉。公司要充分利用内部宣传载体,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推进对劳模、先进个人等各类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加强示范引领,营造学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尊重先进的浓厚氛围,深入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理念。

2.在搞好结合上下功夫。要与精神文明建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基础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企业、进机关、进区队、进班组,持续开展“岗位学雷锋,(下转第42页)(上接第39页)争做好员工”等主题活动,以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学雷锋活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等为抓手,通过干部职工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促进公司广大员工价值观水平的提高。

3.在抓出特色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抓好煤炭企业的文化建设,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

4.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党员干部要带头加强道德修养,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司形成领导示范、上行下效的局面。同时,逐步探索制定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对违反核心价值观等不文明行为做出相应的惩罚制度,努力形成文明风尚、人人向往,失德言行、及时责罚的良好氛围。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促进知行合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需要扎扎实实从企业实际出发,从员工身边入手,抓好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和员工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1.融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个基础的坚强保障。我们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离不开职工的价值取向,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整个企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企业职工的价值实践,才能达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围绕核心价值观把安全作为组织发力点,广泛开展“反三违、查隐患、促整改”、“青年安全监督岗”“安全质量标准化”等活动;鼓励员工将金点子、好建议和遇到的难题转化为科技成果,鼓励“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引导技术攻关、爱岗敬业常态化,让职工从身边工作中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2.融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宣传公司各个时期的工作主}、目标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发展,激发斗志。同时把面临的外部严峻形势向广大职工讲清楚、内部问题讲明白,对标先进企业,找出差距,动员职工与企业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要积极宣传先进典型。采取全方位宣传广大职工投入降本增效、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工作的积极性和做法,鼓励职工勤于思考、乐于“小改小革”,勤练技能,以过硬的技术生产过硬的产品、控制较低的成本。充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努力在公司内部形成爱岗敬业、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

工程社会价值篇(6)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56-04

Abstract:The new sports fitness of rural farmers effec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is to ensu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undertakings in rural areas essential element of service system for building an important fitness component.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building of the rural farmers develop fitness backgrounds in China, exploring rural sport fitness project re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socialism new rural, study summary new fitness project farmers in rural area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social value of rural farmers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sport fitness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ference.

Key words: socialism new rural; rural sport fitness project; re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social value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国60多年来,由于我国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村体育明显落后于城市,城乡体育发展差异较大的状况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1]。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场地850080个, 乡(镇)村66446个,仅占8.18%。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1.03m2,农村农民人均体育场面积仅有0.6 m2,且功能单一、设施简陋、标准较低[2]。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影响着农村建设的大局。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任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子系统,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支持实效性建设。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推动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社会价值,这对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事业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之关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对全面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效性建设是一项“亲民、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效性建设既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3]。

自从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起在全国试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来,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发挥的功效是有目共睹的[4]。以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为例说明。

山东省截止到2009年年底,共投入体育公益金4000多万元,实施了7期“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为山东省1915个乡镇、3927个行政村、2800多个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捐赠了体育器材,山东省初步实现每个行政村建有一片以上篮球场的目标,同时投入公益金为山东省大部分乡镇文体站捐建体育场地,改善体育设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山东省体育局组织实施的“一点三线” 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展顺利,已经形成了以济南市为中心点、以16个市级城市为支点的“沿海、沿黄和历史文化” 3条全民健身景观线[5]。目前山东省政府资助建设的157个全民健身中心已竣工10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完成近3.8万个,力争到2010 年年底完成40000个行政村建设有以水泥硬化篮球场为主、小型实用的体育设施,方便农民就近就地参与健身活动。如潍坊市昌乐县在2006-2008年度第一批就为全县的435个行政村中的 174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顺利完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任务。截止2009年年底,昌乐县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任务已完成96%。如今在昌乐县昌乐镇的东风村,新建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由标准的水泥硬底化篮球场和几张室外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组成,篮球场周围还开辟了宽不少于5m的平整空地供村民观看比赛使用。每天清晨或傍晚,在东风村新的健身广场上,不少村民前来打球和开展其他健身活动,该村还把篮球场当成多功能场所,村里的聚会、文娱表演、放电影等均在此举行。目前,山东省通过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的建设,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一些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和体育活动项目,如潍坊的风筝节,泰安、青岛的登山节,青岛、威海的沙滩运动,菏泽的武术表演,日照和聊城的水上运动等。这些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和体育活动项目,为山东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提供了支持。

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就把农村文体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中,省政府把100%的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2006、2007年的50项重点工作。截止到2007年年底,所有行政村100%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其中苏南绝大部分村、苏中苏北部分村还增建了健身路径、室内健身房、室,乃至健身广场、体育公园等场地设施,在全国第一个高标准实现“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6]。

河南省体育局从2006年开始与省发改委联合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仅2006年就在全省完成了570个行政村的建设任务。2007年在焦作市武陟县三阳乡小刘村举行了河南省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启动仪式[7]。从2007年正式开始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争取利用4年的时间在全省48064个行政村完成1/5惠及约1400万名农民体育场地设施。目前,河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如淇县2007年已建成13个高标准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08年建成6个村,2009年建成17个村,计划2010年建成的16个村,现以完成10,争取提前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任务。

安徽省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体育健身中。如铜陵市截止2009年年底,全市所辖15个乡镇(办)和140个行政村,已有13个乡镇(办)、127个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镇(乡、办)工程覆盖率高达90.3%(超过城市社区健身路径79%的覆盖率),力争到 2010年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铜陵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追求的不仅仅是在农村建成体育场地,更重要的是推动农民体育发展。在工程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使用率的问题,5个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4个建设在农村学校,1个建设在人口集中的村部,极大的解决了农村学校无体育场地的问题。工程建成后使用率十分高,学校体育课走上正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场和农民的休闲地,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群众知晓度达到95%,满意度98%,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体育下乡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截至2009年底,我国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已经超过100万个。中央和地方总投入资金超过36亿元,全国已建成7.9万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正在建设的2.1万个,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建设兵团, 使长期落后的中国农村体育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给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目前,随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实施的加快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加大对西部地区(重庆、广西、河南、福建)乡镇农民体育工程支持的发展机遇。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成果更加深入人心,农民更加关注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效性问题,并更多地参与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活动之中。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增进农民体质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质、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移风移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对全面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对农村各项工作扶持的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农民余暇时间增多,消费需求逐步增长,消费结构也逐渐发生了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公布的统计公报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2004年45.6%下降到2006年的43.02%,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经从温饱型步入小康型。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70%以上为绝对贫困,60%左右为相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文体活动日益丰富,精神面貌日益更新。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日渐有了物质基础。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在着重抓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各级体育部门要全面加大农村体育工作力度。推进农村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和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发挥其对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带动和指导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坚持与生产劳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农民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并形成制度。做到组织到位、骨干到位、活动到位,引导更多的农民群众投身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切实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8]。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参加的事业,它以广大农村居民为参与主体,以健身、健心、益群、合作为基本特征,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一致。传统的农村社会通过宗族关系联结,但随着生产活动的家庭化、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和独身子女制度的实施,以宗族血缘为联系的社会结构在不断地瓦解,同时农村社会分工日趋细致,农村居民在利益、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整合就非常必要。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应围绕“一个理念的转变”(由偏重富裕乡镇农村建设到贫穷乡镇农村全面重视建设的理念)和把握“两个重点与难点”(发展农村特色体育健身工程、农民体质持续增长和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和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村)及“实现四个提高”(各级领导意识、健身锻炼率、竞技体育人才和综合体质);使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实现融自然、人文、场(馆)于一体,充分体现“以农民为本”的体育理念,突出“健身促进健康”的主题,建立科学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总体目标[9]。通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一些集体性体育健身活动,如篮球、乒乓球、体育舞蹈、健身秧歌、体育趣味运动会等,使农民在体育健身活动过程形成同一个集体,消解村民之间潜在的冲突和矛盾,增加了农民对生活的认同感,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凝聚力,减少了农民因无所事事而引发的吵架斗殴等矛盾发生的机率,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如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党委和政府近年来以每年一次的农民运动会为平台,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实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在举行农民运动会期间,把招商印资对象作为贵宾请来观看农民体育表演盛会,使农民体育运动会成为展示全民健身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果、物资交流、招商引资3大功能。通过农民运动会,不仅吸引成功人士返乡投资、也把本地的农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2009年大王镇实现生产总值113亿元,镇级财政收入2.57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840元。镇政府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仅2009年,镇政府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活动的投入达80万元。大王镇的实例表明,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农民体育不必仅仅把体育资源作为一种福利向农村输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发展农民体育作为一种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手段。根据200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调查及目标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的调查研究发现,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显著的(见表1)。

从调查表1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1156位当地农村居民中,有574人认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190人认为对促进新农村和谐乡村建设有重要作用;有156人认为对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有76人认为对促进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有44人认为对休闲娱乐与放松具有重要作用。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提升农民开展科学健康文明健身活动的载体,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在利用这个载体提供新农村体育服务的过程中,使农民身心素质的提高促进了自我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第一,农民通过利用这个载体开展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给农民更多的满足和愉悦,使农民身心获得平衡,而这种身心平衡是农民自我实现,获得幸福感的基础。农民依个人意愿选择喜欢的体育健身器材和活动场所进行健身活动,更易获得有意义的体验和生活自由,更利于农民的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第二,农民通过利用这个载体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农民个体发展完善的热情与活力;农民在闲暇时间里从事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不仅让农民可以得到娱乐和休息,还可以净化了自我心境和提升自我情操,发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断得到重视的农民与社会的矛盾逐步化解,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中涌现出了一些经验典型特色模式,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借鉴,这些成功典型主要有: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胡集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胡集书会相结合”的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发展模式;河南省温县番田镇东口村――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的基础上,开发以休闲娱乐为特色的体育服务发展模式;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中共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小学体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以政府为主导投资建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假日风景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张家洼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花园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山东省平阴县玫瑰镇丁口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玫瑰之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河南省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建设相结合”的双赢发展模式;广西省桂林市龙胜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德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山东省邹平县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社区体育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些经验典型特色模式使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得到认同,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村居环境,为村委会广泛联系群众和村民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了平台,为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方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条件,满足了农民体育活动的需求,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3 满足农民健身需求,体现 “以农民为本”理念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是全民健身事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十一五”时期体育场地建设的重点,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体育大政方针的重要举措,又是落实让广大农民共享公共体育资源服务的成果展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要从“以农民为本”的体育理念出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体育健身纲要》和《“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等文件为指导,综合运用体育社会学理论、农村体育发展理论、农村体育管理理论等,采用现状分析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分析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建设环境、健身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障碍要素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保障机制和服务体系,制定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发展策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农民多样化的体育健身工程需求。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由于农村社会的需求和农民生活需要而存在和发展的。就农民体育体育健身工程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社会选择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而不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选择社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必须附属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才能找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解决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问题。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总体目标所具备的能够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本能力是农村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引擎;既是是农村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村容整洁的内在要求;又是农民增收和劳动力平稳转移的根本之计;更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新型农民健康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使农民的身体素质差,造成机体免役功能的下降,削弱了生产力的发展。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效性建设能够引导农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健身意识,开展既健康文明又简单的体育健身活动,建设花钱少、对场地要求不高、健身养生效果明显的健身活动场所,使农民“少吃药,多流汗”,获得强身健体之益,享受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带来的乐趣,满足农民的健身需求,是 “以农民为本” 体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以农民为本” 体育理念,就是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依靠农民,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在坚持农村、农民实际和慎重发展的前提下,明确 “三个重点,一个标准和一个难点”的建设思路,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主要以行政村为实施对象和重点在有经济条件的农村建设发展;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整个农村;重点提倡在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地区和在尊重农民体育意愿的前提下,增加健身面积、体育器材,形成体育文化广场;坚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应以“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的场地建设”标准;突出解决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中的难点,即:从农村体育实际出,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农民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当地需要什么,我们就建设什么。在总体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建设与农民体育项目相适应的场地和器材,特别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当地环境和农民健身习惯,选择与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适应的场地与器材,使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不仅能够建得起来,更要用得普遍。通过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使广大农民形成健康的休闲方式,形成健身运动与农村体育文化的有利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有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更能缓解心理压力,促使被压抑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生活的质量。

4 培养了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和体育娱乐方式,为文明乡风和村风建设提供了人文精神支持

新农村建设应包括新房设、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美德、新风尚和新的体育风貌等诸多方面。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宗旨为以农村居民(包括学生)为主要参加者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场地,逐步改善农民的健身环境,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根据课题组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8个首批试点地区不同类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80个行政村的调查发现,通过各级政府的投入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参与,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健身条件,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农民健身不再打“游击”,体育广场、健身路径、场所等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农村体育设施落后的面貌,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

通过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培养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和体育娱乐方式,革除农民身上的不良传统和习惯,防止不良风气的形成,这是乡风和村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利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的体育场所开展的健身活动形式上看是一种人的有机体物质运动形式,但伴随着人体运动时,更突出的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了变化,从快速、多变的动作过程、动作的效果、目标实现中,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顺利与挫折中,体验在体育健身运动中的娱乐感、参与感、自我效能感和满足感,人的精神思想产生超越,促使人的身心健康整合与调适,在塑造健美身体的同时,健全人的心理,实现着健心和健身活动的统一,达到“身心双修”,“身心和谐”的健身与健康目的,为文明乡风和村风建设提供了人文精神支持。

5 结论与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创新理念,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的最大化。农民体育健身作为一种新型的深受农民欢迎的“新民、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基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10]。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是投资少、见效快、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健身需求,而且还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悄然变化。政府应在抓住《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日” 颁布实施的契机,组织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现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镇(乡)、村级体育健身工程的制度管理,将好事办好,使人民满意,为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制度化、全民化、社会化的生动反映,是促进农民健身与农民健康同行长效化、机制化,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更加充分地发挥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综合效益和巨大社会作用的重要杠杆,是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巨大力量。建议在正确认识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重要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工作的示范效应,做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加强与健身工程建设配套的其他系列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李林,茹秀英.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1-7.

[2]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5-02-03.

[3] 曾翰民.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科教文汇,2007(7):37-39.

[4] 胡庆山,王健,王维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J].体育科学,2007,27(10):40-48.

[5] 关博,懂新秋.对影响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若干因素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1):60-63.

[6] 李一宁,戴伟,金世斌.新农村 新体育 新生活――江苏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调查[N].群众,2008(3):67-69.

[7] 赵金龙.省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启动[N].焦作日报,0007-12-07.

工程社会价值篇(7)

8月13日,由南京出版社策划出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重点图书的《中国纪念馆故事》(1-10册)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联袂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强、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司锦泉、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徐毅英、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宁等领导出席了首发式。

《中国纪念馆故事》首批10本图书,由南京出版社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牵头组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韶山同志纪念馆、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爱辉历史陈列馆、新四军纪念馆等十家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的革命纪念馆负责编撰。各册分别将各纪念馆中故事性较强、意义较大的建筑、文物、人物、事件等元素抽出,改写成通俗易懂、激励人心的一个个小故事,配上大量真实的照片,按专题分篇,并加上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相关介绍。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一桩桩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一个个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生动地带到人们面前,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南京出版社今后每年将出版该丛书10-20册,力争在“十二五”末完成总体出版任务。

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政府新闻学》及《公共外交》的倡导者赵启正同志对丛书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在为丛书写的总序中指出:“出版这套丛书是一件值得肯定和支持的好事。我相信《中国纪念馆故事》的出版问世,一定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也为我国开展公共外交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徐毅英在首发式讲话中对《中国纪念馆故事》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充分肯定,认为“《中国纪念馆故事》是一部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俱佳的优秀主题出版物,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和载体”。并要求:“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这部书的作用。要利用一切渠道和载体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让这部书进入更多读者的视野,引起大众关注,形成消费热点,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

(常仟慧 书宣)

工程社会价值篇(8)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本土化 价值伦理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在西方社会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历史,社会工作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产生于一个与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宗教背景完全不同的社会之中,因此不能将西方社会工作的那套理论方法和工作模式完全的照搬到中国社会,社会工作必须要在中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和工作模式,也就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问题。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的。当时社会工作本土化被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1](P22)。所以,要将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体系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体系,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价值观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社工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实践和服务活动的精神动力。“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2](P238)我国大陆学者王思斌(2007)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强烈的助人观念驱动的社会互动,它是一种价值相关的社会互动。”[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价值基础是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理念。一般情况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指,一种观念和思想,是一种指导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的理念和思想,是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准则,指导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尊重案主的权益,接纳案主,承认案主的个人潜能,注重案主的个别化,保护案主的隐私等。社会工作价值观包括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作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作用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专业社会工作目的和使命确立的依据。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的指导原则。社会工作价值和伦理在处于会工作专业体系的关键和地位,因此确定适合我国社会现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十分重要。

社会工作源于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等理念,对所有人平等、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是其基本的价值观念。如果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融合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社会福利等核心思想,并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研究、教育和实践等方面加以应用和不断完善,社会工作在中国就能够很好的实现本土化过程,以更好的在中国开展社工服务。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过程,既是吸收和借鉴的过程,也是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工作价值本土化过程要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所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价值本土化要对现有社会工作价值观有所发展和创新,在这一过程别要注意“文化整合”。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的专业,其价值的核心是对人及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而中华文化当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注个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关怀,在当今社会中,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的和谐等都是发展社会工作价值的根本依据和要求。

欧洲工业革命时期,许多社会问题开始层出不穷,大量的工人失业生活状况严重恶化,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健康质量下降,出现大量的流浪儿童和老弱病残的人。为了,改善当时的社会问题,受古希腊罗马思想的影响,爱心人士和基督教徒开始举办一些慈善活动,后来在基督教的博爱,平等的思想影响下,社会工作价值观初步形成。从社会工作教育产生和发展背景、思想渊源上来看,伦理价值观能否为社会接受特别是社会工作人员自身接受,是社会工作者能否安心本职工作,能否有持久动力开展专业助人活动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能否在我国真正成为一项独立的专门职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再构建。

结论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是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根本要求,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关键的是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体系。在构建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吸收和借鉴西方社工工作价值伦理中的优秀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在原有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同时,要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总之,要构建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体系,以更好的指导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工程社会价值篇(9)

2.教学缺乏明确的本土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依据。面对现有教材内容差异较大的现状,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的老师不得不在参考它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自组织。但是,无论如何组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由核心价值转化而来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都包含哪些具体规定,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无疑是本课程应当教授给学生的最为核心内容。然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在这两个问题的界定上却存在着标准不够明确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各国社会工作协会及其分支机构承担着界定本协会倡导的社会工作核心价值并制定本协会认定的伦理守则的职能。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社会工作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在这两个方面的界定上都过于简短、原则化和抽象化。例如,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制定的社会工作者守则,其中没有对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进行非常明确的说明,而在伦理守则方面全文从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工作规范三个方面也仅做出了总计17条的原则性规定。②这些原则性规定与香港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及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伦理守则相比,明显过于笼统、抽象、模糊。

3.价值与伦理难以进行课堂传授的困难。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唐纳.哈林顿等人曾提出过“专业伦理可以传授吗”这一问题。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赞成苏格拉底的疑问“:我不知道价值观是如何获得的,也一点不知道是否能否教授价值观”。基于此,他们对于通过课程教学能否全面促成学生更符合专业伦理要求的行为表示疑问。他们主张价值与伦理的内化必须辅之以身体力行(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唐纳.哈林顿,2005:11—13)。如果同意这种主张,那么目前《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面临严峻挑战。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主要将本课程定位于理论课程,至少也是偏理论性的课程。这种定位决定了本课程教学多数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个别学校在理论讲授的同时辅之以案例研讨、少量的实践等教学方式。如果承认拉尔夫.多戈夫的观点,那么,现有教学方式很难担负起向学生传输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伦理的职责,这也是本课程教学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和困难。面对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如上主要问题,作业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底应当如何应对与解决呢?

二、解决《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的途径

1.加强教材建设,深入研究和严谨组织教学内容。面对本课程目前仅有两本专门教材和一本专著,并且它们之间内容差异还较大的情况,最理想的解决途径应当是加强本课程教材的建设。为此,社会工作教育界以及国家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尽快争取将本课程的教材建设列入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中,广泛发动和联合社会工作实务界、理论研究界和教育界联合编订全国统一性的教材,以便为各高校进行本课程教学提供比较标准化的参考。为了使本课程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并完成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起的作用,每个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本课程现有教材,其中既包括认真研究国内现有的教材,也包括认真研究西方和我国港台地区的教材,在分析其共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现实国情以及社会制度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有所取舍又有所创新地确定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框架和基本教学内容。

工程社会价值篇(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统领和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能够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能够极大地抑制价值观多元化导致的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践行,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同程度的缺失和学生主体的抗拒等诸多原因,尤其是学校教育对当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具体目标、形式、保障、评价及连贯性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不容乐观,从而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学校乃至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持久深入开展。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障碍性因素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科学规划尚未完成,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作缺乏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目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直接作为各层次学生教育内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顾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考虑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直接导致学生的厌烦和逆反。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间比较短,包括“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四项基本内容之间还有交叉重复”等很多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中围绕学校教育情境科学规划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工作也正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因此导致学校教育缺乏具体的阶段性目标。

社会重点关注高校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弱化中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作缺乏连贯性。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方面,对其他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工作不够重视,在中学阶段围绕“提升高考升学率”这个目标,甚至出现了教育者以功利主义思想错误引导学生的严重现象。

教育者自身尚未完整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作缺乏合格的教育者。教育者肩负着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神圣职责,但是目前许多教育者对价值的追求呈现出动态、多元化现象,这种现象强化了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困惑和多元。原因之一是身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者们面对社会物质层面的深刻巨变,同中国社会大多数人一样,产生了社会价值观的迷失问题,同样遭遇价值比较选择和整合上的困难;原因之二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缺失带来的危害,相关要求和措施没有到位。

教育者受困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之中,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作缺乏合适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目前许多教育者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同于知识传授,并坚守客观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为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终极性、中立性、实证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一致性等特点的知识是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且传递得越多越好,因此采取的教育方法就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单一,使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作缺乏系统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有利于把握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方向,规范培育工作的过程。但是,由于核心价值观本身的建构尚未完成,系统的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同样没有形成,使得我们很难把握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绩效。

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作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有力支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共同作用,才能促使青少年从基本的养成教育开始,逐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外显于具体的行为。然而,面对家长自身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多元化,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受到了较大的抑制,降低了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现实路径

高度重视、加快进行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科学规划。从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要充分认识到融入不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原有的教育教学内容简单相加,而是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确定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所有教育内容中应占的比例,并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阶段设定阶段性的培育目标,围绕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活动方案,同时还要修改和完善包括学生守则等在内的原有学校教育中与价值观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制度和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培养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积极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使分数不再成为选拔学生的唯一依据,同时在中小学、幼儿园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保障教师有精力去研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律和方法,学生有时间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实践来加深对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

着力培养造就一代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者。教育者自身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学校在招聘教职工时要将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条件,在日常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同时还应严格考核教职工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绩效。

继承中国德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各门学科理论成果和最新方法,科学开展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①学校应该充分挖掘中国德育这一传统的当代价值,把培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视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重视认识层面、情感层面、意志层面和行为层面四位一体的教育。当代德育还注重渗透,认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上,更重要的是贯穿于语文等其他学科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时也注重依托本地文化和红色资源等有形化的载体开展价值观教育,这些都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学校教育必须有“百年方能树人”的自觉,避免急功近利思想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具体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积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方法。在加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借鉴建构主义认识论的理论,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活动的形式,将学生当前的认识和以前的经验结合起来,建构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形象的认识。

系统构建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包括对学校组织的评价和激励、对教育者的评价和激励以及对青少年的评价和激励三个方面。②对于学校组织的评价主要以教育主管部门、家长、社会(其他学校、相关企事业单位、新闻传媒等)和学生为主体,侧重于评价学校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工作开展的连贯性、对教职工的教育和监督等方面;对于教育者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其他教职工为主体,侧重于评价教职工以身作则情况、教育方式和效果等方面;对于青少年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家长和其他同学、本人为主体,侧重于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之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来强化或弱化。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及时对学校进行激励,学校应及时对教职工进行激励,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社会和家长、学生通过传媒和口碑对教职工、学校乃至教育系统进行激励,并把握好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的程度,能够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浓厚培育氛围。学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因此应该在做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广播、影视、互联网、宣讲、报纸、杂志等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反过来,浓厚的氛围又会积极促进学校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顺利开展。(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工程社会价值篇(11)

一、教职工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形式

1、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传播媒介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是巨大的。网络等新兴媒体由于具有参与性、交互性等特点,具有很强的传播影响力。在我们的调查中,78%的教职工是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他们通过网络查询、了解、研究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如在网络上推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概括的大讨论,有的教职工结合对文化、对生活的感悟阐述自身观点等等,都是通过网络媒体这一接受方式。因此,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便捷、传播的形式和内容灵活多样,既可有文字、也可有视频、图片、歌曲等等,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后,更易于教职工接受这一思想观念。

2、电视媒体

在我们调查中,约有40%的受访者是通过电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电视媒体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和大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通过吸引受众并改变社会的潜能,电视媒体的社会性决定了它应当引导社会主流价值。电视媒体要为大众服务,同时又影响着大众。正因为如此,电视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是具有很大积极性的,同时,由于电视媒体传播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丰富性和吸引力,教职工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电视媒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率大,易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

3、报刊书籍

报刊书籍也是教职工群体接受较多的一种传播媒介,在我们的调查中,约有33%的受访者是通过报刊书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当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报刊书籍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介绍的,属于普及性的。此类传播过程中,报刊书籍都是从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努力去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另一类是理论研究的,属于更深层次的传播与接受。在这个方面,书籍报刊发挥了学术理论引导作用,形成了一批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成果。在教工群体中,有的教工是以阅读的形式接受,还有的是以参与理论研究的形式进行接受与再传播。

二、教职工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接受总结

1、人际传播与新媒体相融合

我们可以发现,在教职工群体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人际间的传播与新媒体的传播想融合、相促进。人际传播通常在两个人之间进行,这时传播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更容易使接受者接受并产生认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中对人际传播在时效性等方面的束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人际交流模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务的提出正是在这样一个新旧媒体相互碰撞融合的时代,载体形式的改变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教职工群体中关于某些社会现象、思想观点不需要面对面的进行交谈,通过新媒体便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同时,人际传播与新媒体的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打破了地域的局限。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职工群体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另一个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应该着眼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教职工群体来说,一方面,教职工群体在接受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逐步研究它、深入了解它,特别是一些教职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系统性,因此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做到了既接受又传播。另一方面,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自身做起,特别是广大教职工群体更应当身体力行,为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表率。而在我们教育一线工作岗位上,很多教职工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正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