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牙周病护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7 15:53:25

牙周病护理

牙周病护理篇(1)

(2)病人准备:术前1周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男性病人嘱刮胡子。血常规、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者,感冒鼻塞者,女性月经期间,局部口腔溃疡者暂停手术。

(3)环境准备:手术在门诊单人治疗室或专用小手术室进行,手术前需进行空气消毒,降低手术感染率。室内应舒适、安静,使病人身心放松,配合手术治疗。

(4)用物准备:灭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帽,手术包,X线平片,局部,0.2%氯己定,生理盐水,牙周塞治剂,遵医嘱备特殊材料如人工骨、组织再生膜等。

手术器械准备齐全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必要条件。护士必须熟悉各种手术过程及各种器械的名称和性能,还要了解不同医生对各种器械的使用习惯。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好配合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

(5)调整医生、护士与病人位置,使病人仰卧在手术牙椅上,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器械台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

(6)协助局部麻醉:递1%碘酊棉签及局部,协助扩大手术野。

(7)术区消毒:0.2%氯己定20ml嘱病人含漱1min,协助医生用1%氯己定消毒棉球消毒手术区(包括口唇周围半径5cm的范围)。论文百事通

2术中护理

(1)巡回护士打开无菌手术包。

(2)洗手护士:洗手护士穿戴无菌手套,配合手术护理。

铺孔巾:注意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为宜。

保持术区清晰:左手持强吸管,随时吸除口内及术区的积血和唾液,防止积血和唾液刺激病人咽部,引起吞咽反射造成呛咳危险,保持术区清洁无血。吸引器必须保持通畅,用蒸馏水抽吸冲洗吸管,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

手术部位冲洗:递0.2%氯己定与生理盐水给医生进行交替冲洗,及时清除术中刮除的结石及炎性组织。

协助压迫止血:不要用纱布用力擦伤口,以免损伤软组织。

协助龈瓣复位:用湿纱布压迫,使之与根面贴合。

协助缝合:递缝针线,护士借助持针器(或弯血管钳)协助过针、剪线、止血,以提高缝合速度,避免发生脱针事故。缝合完毕彻底检查口腔内是否有残留的缝线头、小敷料、缝针等,并及时清除,防止掉入气管、食管发生意外。

上牙周塞治剂:待医生用纱布拭干伤口表面,递牙周塞治剂敷于伤口处,并协助用湿棉签或湿棉球在牙周塞治剂表面轻轻加压,长宽要盖过伤口。操作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渗血及黏附情况。新晨

清理用物: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确保无误。用湿纱布清洁病人唇周血渍,揭去孔巾,撤离手术用物。

牙周病护理篇(2)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98

牙周病为牙科常见病,很多成年人丧失牙齿都是因牙周病所致,该病会导致牙周组织受损,引起牙痛、牙松动或者牙脱落,也有患者会出现溢脓、口臭等一系列并发症。牙周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均有好处。

1 牙周病病理过程

很多成年人丧失牙齿都是因牙周病所致,该病起初为一种炎症,对牙龈、牙周韧带及牙槽骨造成感染。其病理呈现进行性。开始因食物受唾液分解形成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若不及时刷牙,牙齿表面的菌斑则会变硬滞留在牙齿上,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牙结石,很难清除。接着牙结石继续发展就会导致牙龈发炎,而发炎的牙龈会与牙齿之间产生袋状缝隙,这就为细菌滋生提供了场所。随后破坏牙槽骨及牙周沟糟,进而引发牙齿松动。通常引发牙周病的非细菌因素有以下几种,吸烟、营养不良、糖尿病、血液病、遗传、HIV感染、怀孕、高龄、男性、肿瘤及损伤(用牙不当所致)。经研究发现,牙周炎症对冠心病及糖尿病也有很大影响,发病人群多数为35岁以上成年人。通常该病是因细菌感染引发的,同时会并发缓慢进行性骨破坏。因年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病程,在青春期到35岁之间,发展速度较快,典型特征为严重的牙槽骨损。在青春期早期可导致第一臼齿或门齿产生明显菌斑,在性成熟期以前,多数为恒牙萌出时发病[1]。

2 牙周病治疗

2.1 龈上洁治术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超声波洁治术,倘若在治疗前患者出现牙龈红肿且大量出血症状,应先使用抗生素口服消除炎症,3 d之后再采用超声波洁治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必须控制菌斑,也是临床对牙周病基础治疗的关键。完善洁治是更好地进行牙周病下一步治疗的重要前提。因此洁治相当重要。

2.2 龈下刮治术 龈下刮治术也称根面平整术,通常在洁治术完成4周后进行。临床上有手工龈下刮治法和超声龈下刮治法两种。龈下刮治多数为分区治疗,藏在牙周袋中的牙石、菌斑使用器刮。然后用药物对牙周袋进行消炎处理。在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浓度为20~100 mg/L,能够使牙周韧带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牙周形成新附着,使得牙周创伤短时间内得到愈合以及组织再生。

2.3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当牙周病的病情严重,出现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松动和牙齿脱落等症状时,必须采取手术治疗。一般治疗牙周病的手术分为切除手术、重建手术和再生手术3种。切除手术指切除牙龈和翻瓣术,主要是切除受损的牙龈组织以及坏死的牙槽骨,切除手术的治疗较为彻底,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几率较大,很可能会产生附着龈变窄、畸形等,因此选择时要慎重。而激光和微波等新方法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切除术的时间,且简单易操作,治疗时患者痛苦极少,临床治愈率相对较高。

3 牙周病的护理

3.1 牙周病患者基础护理时要密切结合其治疗的特点,重点为术后常规护理。临床上普遍采用超声波洁牙疗法,在此治疗过程中对牙齿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护理工作是否到位将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的护理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做好个人防护,能够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认真叮嘱患者采用0.2%氯已定液漱口,为了降低超声洁治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对治疗诊室内造成的空气污染,要常开窗户,尽量保持室内通风[2]。下班后,要采用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5 h。

3.2 护理人员要以热情、饱满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并要营造一种整洁、舒适、健康的治疗环境。患者就诊时,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让患者坐在牙椅上,指导其以正确的就诊。操作时要保持动作轻柔、精神集中,使患者能够切身体会到被关心和被重视,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能够以轻松、放心的心情就诊。要切实做到关心、理解患者,为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在治疗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关于牙周病治疗知识及基本程序,为患者消除顾虑。并向患者介绍同类口腔疾病的成功治疗病例,使患者树立信心,从而正确认识病情。认真、仔细地倾听患者的述说,要站在患者角度考虑其心情。当排除因血液性致病因素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提出针对性的详细治疗方案,并就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一些不适感向患者解释,从而使患者内心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和信赖感,消除焦虑或紧张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3 指导患者日常保健及必用药的使用。叮嘱患者要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保持口腔卫生,要掌握正确使用牙线的方法,坚持每天正确刷牙,且饭后要漱口。口腔的环境特殊,很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为了保持疗效,患者必须要做好口腔卫生。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在对牙周病采取系统治疗时,用药量相对较少,通常采用局部用药,患者视病情严重程度口服少量的消炎药物,口服药可能会引发头晕、胃肠不适、呕吐、嗜睡等副作用,用药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半小时。不能长时间用抗菌性漱口液漱口,或者用药用牙膏刷牙,防止造成口腔内菌群紊乱[3]。除此之外,要对口腔进行定期检查,定期除掉黏附于牙齿表面的污垢和牙结石,并去除不良修复体,对于咬合不当的要进行调整,防止咬合时受伤。要控制烟酒,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保持心情良好,向患者介绍牙周病的致病因素、病程及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在治愈后定期作口腔检查[4]。

参考文献

[1] 吴亚菲,赵蕾.牙周病药物治疗及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6,8(4):168-169.

[2] 施育才,曾健,陈一,等.局部应用黄芪粉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4):24-25.

牙周病护理篇(3)

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患病率很高。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成年人中约80%~97%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牙周病早期病变仅局限于牙龈,临床上患者以牙龈出血、红肿、口臭多见。若早期未得到及时治疗,病变迅速发展,侵犯牙周组织,出现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逐渐松动、最后导致牙齿脱落。因此,治疗牙周病需要采用系统的治疗方法,按一定的程序制定治疗计划。

1 基础治疗

1.1 局部治疗

1.1.1 龈上洁治术 通常采用超声波洁治术,洁治前如果患者牙龈红肿、出血较多,先给予口服抗生素缓解炎症,3 d后再进行超声波洁治术。菌斑控制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必要措施,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点。洁治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下一步牙周治疗的效果。所以对于牙周病,只有完善的洁治后才可以进入下一步的龈下刮治等治疗。

1.1.2 龈下刮治术 即根面平整术,一般在龈上洁治术后4周进行。通常采用手工龈下刮治法或超声龈下刮治法,分区进行龈下刮治,利用器刮除位于牙周袋根面得牙石和菌斑。在刮治后可使用药物处理袋壁以控制炎症。临床上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牙周袋内,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20~100 mg/L),米诺环素能显著提高牙周韧带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从而促进牙周新附着的形成,有利于牙周创伤的愈合和组织再生。

1.1.3 建立平衡的咬合关系 找出早接触或(和)干扰的牙和部位进行磨改,使患牙消除创伤,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健康。调合应在牙周组织炎症被控制后进行。

1.1.4 对松动的牙进行夹板固定 牙周夹板是牙周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牙周夹板能将松动牙互相连接,并固定在健康稳固的邻牙上,形成一个咀嚼群体,从而分散合力,减轻患牙的负担。牙周夹板可分为暂时性牙周夹板和恒久性牙周夹板,暂时性夹板使用时间较短,一般几周到数月不等,待牙周组织愈合后,可拆除夹板。暂时性夹板戴入后,当组织对治疗反应良好,牙周组织显示有初步的修复或再生现象时,可考虑换用恒久性夹板。恒久性夹板与控制病理性松动牙和修复有关,患者需长期戴用。对于过于松动的严重患牙,已无保留价值的应尽早拔除。

1.1.5 牙周病手术治疗 当牙周病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松动和移位脱落,就需要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切除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及再生性手术。切除性手术包括牙龈切除术和翻瓣术,其目的是将病变牙龈组织和坏死牙槽骨切除,疗效彻底,但不良反应较大,可能使附着龈变窄、畸形等,在适应证选择上要慎重。由于激光和微波等新方法的出现,使切除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明显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1.2 全身治疗

1.2.1 抗菌治疗 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常用药有甲硝唑、替硝唑、乙酰螺旋霉素等抗生素类药。

1.2.2 支持治疗 积极治疗与牙周病有关的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心血管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免疫功能缺陷等,并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牙周病的护理

2.1 心理护理 护士要承担起重要的角色,关心、理解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向患者介绍牙周病的有关知识及治疗程序,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向患者介绍同类疾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病例,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2.2 基础治疗的护理 在口腔内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基础上结合各种基础治疗的特点,做好洁治术和刮治术及牙周手术的常规护理。

2.3 预防交叉感染 首先做好个人防护,治疗前嘱患者用0.2%氯已定液漱口,减少因超声洁治产生的气雾对诊室空气的污染。尽量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并每天下班后使用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达5 h。

2.4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使用牙线,正确刷牙,餐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去除留存于牙面的垢、牙结石,去除不良修复体,调整咬合关系,避免咬合创伤。控制吸烟及饮酒等不良嗜好,保持饮食结构的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情。指导患者认识牙周病的发病原因、病程、治疗原则、预后,并定期检查。

参 考 文 献

[1] 周伟群,朱靓,李军.牙周病临床治疗及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221-222.

牙周病护理篇(4)

【摘 要】目的:探讨口腔牙周病就诊过程中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牙周病患者就诊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口腔牙周病;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牙周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根据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15 岁以下少年中牙石检出率高达67%,中年人牙周炎患病率为14%,老年人牙周炎患病率为22%[1]。受经济、个人认知、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口腔科存在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或者耽误了口腔疾病的治疗。加强口腔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心理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笔者选择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80 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15~75 岁,平均为(46.34±7.14)岁,其中21 例为牙周炎,19 例为牙龈炎,观察组40 例,男20 例,女20 例,年龄17~69岁,平均为(44.62±6.04)岁,其中25 例为牙周炎,15 例为牙龈炎,两组在年龄、性别及患病类型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40 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讲述牙周病病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治疗前心理护理。

(2)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3)治疗后心理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

若P<0.05 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牙周病是牙骨质、牙龈及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受菌斑微生物的影响,产生的一系列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病病因通常是局部牙垢、菌斑、牙石等引起的,属于牙周深层组织受损的慢性破坏性疾病,目前还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牙周病患者在就医时,大多数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即牙科畏惧症,主要是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者某些环节存在恐惧心理。其中害怕疼痛是产生牙科畏惧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也会产生牙科畏惧症,比如注射器、牙钻等,都会让患者产生恐惧感[3]。牙周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不良情绪便是焦虑,都希望尽快结束治疗,但候诊厅患者比较多,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并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尽量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此次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还提高了其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其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牙周病患者就诊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牙周病护理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applied in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evidence-based nursing implement condition into basic nursing group (12 cases) and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30 cases).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had better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s, bacterial plaque index, and bleeding index than the basic nursing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improve bad emotion and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Periodontal disease; Evidence-based nursing; Effect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生活的不断发展, 人口老龄化的各种问题也日趋严重。糖尿病并牙周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统计学资料显示[1, 2], 糖尿病患者并牙周疾病是正常牙周疾病患者的2~3倍。牙周疾病治疗过程中, 因老年患者生理和心理有特殊需求, 可能对于口腔疾病不是十分重视, 认知程度较低, 因而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影响了临床效果和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3, 4]。本研究通过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拟探讨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42例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汇总和观察, 根据是否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分为基础护理措施组和循证护理措施组。基础护理措施组12例, 男7例, 女5例, 年龄61~84岁, 平均年龄(70.7±6.2)岁, 职业类别:工人5例, 农民3例, 干部4例。循证护理措施组30例, 男14例, 女16例, 年龄62~82岁, 平均年龄(71.1±6.9)岁, 职业类别:工人11例, 农民7例, 干部12例。纳入标准:参照WHO针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牙周疾病诊断标准主要参照美国牙周病分类国际研讨会中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排除标准:排除对于自身牙周健康有不良影响的疾病, 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排除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针对糖尿病的病情给予降糖药物等基础性治疗, 对牙周疾病进行常规治疗, 主要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等。

基础护理措施组主要针对牙周病给予基础性护理措施。循证护理措施组首先是建立循证问题:①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呈现两极分化, 有些患者不重视疾病, 对于牙周病可能存在的诱因不注意, 另外一部分患者可能对牙周病过度担心和忧虑, 心理负担沉重, 加上糖尿病临床症状, 促使其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 影响了治疗的配合度。②口腔卫生知识匮乏, 对于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使用、牙签使用等认识不足, 不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③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年龄较大, 可能因不良心理情绪等原因影响, 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突发性风险事件, 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采用查阅资料和结合临床经验的方法建立循证支持, 根据循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方案。实施循证护理措施:①首先患者在叙述病情时, 医护人员认真的倾听其倾诉, 尽可能不随意打断, 保证患者自尊心, 提高治疗的自信心, 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根据治疗需要详细地询问老年各种病史, 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 以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重要性、优缺点、口腔修复的费用、诊疗的时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加强护患沟通, 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②护理人员向患者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牙刷毛束针对牙龈缘, 刷毛和牙齿呈现45°, 稍微施压, 促使牙刷毛可以进入牙龈沟, 另外一部分深入到邻近牙面间隙, 水平颤动进行刷洗;正确的使用牙线, 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绷紧线圈, 两手指距离2 cm, 保持咬合面正确的接触, 牙线紧贴在一侧牙面的颈部, 呈现C型对牙面进行包绕, 紧贴在牙面进入牙龈缘以下的牙龈沟, 向着切端方向运动, 从而对牙面的菌斑进行刮除。牙签主要适用于牙间隙乳头退缩较为明显、牙间隙较大的患者。牙签放在牙间隙, 紧贴在牙面或者牙根面, 做颊舌方向的移动, 通过摩擦, 消除牙菌斑。

1. 3 观察指标

1. 3. 1 观察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SDS、SAS评分情况 参照SDS和SAS对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心理情绪进行评价, 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均可在独立的情况下完成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回收率100%。

1. 3. 2 观察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SDS、SAS评分情况, 循证护理措施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基础护理措施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情况, 循证护理措施组牙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低于基础护理措 施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牙周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并且随着糖尿病的不断发展牙周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5, 6]。牙周疾病是诱发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 牙菌斑中含有大量的细菌, 其是牙周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主要因为牙菌斑可以让血液凝固加快, 促使血栓形成, 微小血栓形成可能诱发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微血管病变的发生。血糖升高使血液流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促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 抗凝血因子减少, 增加了红细胞的脆性, 使组织出现缺氧, 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破裂, 使得毒素、病毒等有机会侵入, 从而诱发一些列的病变。

糖尿病患者多数为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 随着年龄增长, 生理机能明显衰退, 中枢神经系统各项功能发生迟滞, 患者在口腔修复过程中配合程度明显降低, 动作缓慢, 影响了诊疗的效果。另外患者生理年龄增大、口腔卫生、营养状态和生活饮食习惯等造成患者牙齿缺失数目较多, 余留牙条件不好, 牙齿出现移位、伸长、龋齿等情况, 残根残冠较多, 咬合关系和颌位关系紊乱, 牙槽骨有吸收等现象[4]。年龄较大的患者社会关系单一, 负性情绪的排解途径较少, 孤独感、失落感强烈, 同时脑功能明显减退, 其在治疗过程中固执、自卑、急躁及多疑等不良情绪明显增多, 影响了临床修复诊疗质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获得了患者对于医护人员和医疗服务的信任感, 减少了不良情绪的发生, 赢得了患者的耐心配合和坚持。另外通过牙周疾病的健康宣传提高了患者对于牙周疾病的认知程度, 利于治疗后牙周疾病的自我护理和防止复发。了解老年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的系统性疾病病史, 掌握患者生理动态和心理动态的变化特点, 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 给予一定程度的预判。对于一些年龄较大、自理能力较差、交流困难的老年患者, 要注意安排家属陪同进行诊疗, 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感, 利于通过护患沟通掌握老年患者的需求。

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42例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分组, 分为基础护理措施组(12例)和循证护理措施组(30例)。结果表明, 循证护理措施组SDS、SAS评分、牙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均优于基础护理措施组(P<0.05), 提示糖尿病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牙周病护理篇(6)

糖尿病为具有较高发生率的终身性疾病,容易并发牙周病等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干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上升,而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炎的风险远高于其他人群。为了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挫伤患者的治疗勇气,必须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提升,本次研究特就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预防保健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选择于2011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治疗的45例患者,所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生活无法自理、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存在认知障碍和药物或者酒精依赖的患者均排除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7.9±3.6)岁,年龄27~62周岁,病程19~62个月,16例男性,9例女性,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8.2±3.3)岁,年龄25~64周岁,病程20~63个月,14例男性,6例女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1明确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对患者的疾病防治态度、危险因素、生活状态以及糖尿病、牙周病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了解,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明确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1]。

1.2.2推动具体护理措施的制定 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寻找护理实证同时及时掌握患者需求,保证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

1.2.3健康教育 使患者明确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进行牙周炎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了解牙周病的发病原因。向患者演示刷牙的正确方法并使患者学会应用牙线清洁口腔。叮嘱患者定时进行口腔检查,饭后及时进行口腔清洁,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和牙周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2]。向患者发放口腔卫生保健小册子,丰富患者对牙周病的了解和掌握。

1.2.4饮食护理 保证一日三餐热量的合理搭配,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等身体所需成分的均衡摄入,坚持饮食疗法,尽量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以及低盐、低脂和低糖食物,适量摄食纤维等,少食多餐,饮食规律[3]。

1.2.5运动指导 为了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掌握运动疗法的禁忌症和适应症,避免病情加重。必须确保运动强度在患者承受限度内,采取有效的低血糖预防措施[4]。

1.2.6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药物用量和药效以及用药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同时使患者明确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叮嘱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切忌随意更改药物用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5]。

1.2.7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口腔清洁行为是否科学合理并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指导,强化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

1.3观察指标 于患者出院前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仪器设备应用的熟练情况、应对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越高,得分越低则护理质量越差,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越低。不满意:得分100分。于患者出院1年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对患者的牙龈出血率和正确刷牙进行调查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共24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其中,9例患者比较满意,15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其余1例患者不满意,占4%,对照组共15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其中,6例患者比较满意,9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其余5例患者不满意,占2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水平对比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差异较大,两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牙龈出血率和正确刷牙率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18例患者牙龈出血,占90%,2例患者正确刷牙,占10%,护理后7例患者牙龈出血,占35%,13例患者正确刷牙,占65%,护理前实验组23例患者牙龈出血,占92%,3例患者正确刷牙,占12%,护理后4例患者牙龈出血,占16%,21例患者正确刷牙,占84%,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牙龈出血率和正确刷牙率差异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同时并发难治性或者重度牙周炎的几率更高,不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而当前大部分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对牙周病等相关预防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牙周病的部分原因在于患者的不良行为以及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因此,为了控制牙周病的发展,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保健,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认识,推动患者不良行为的改善并使患者的口腔健康观念获得增强,同时也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6]。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有效结合患者的愿望、临床经验以及科研结论,保证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获得优化,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循证护理注重以人为本,护理方式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更加重视和彰显患者人格[7]。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能够使常规护理的缺陷得到有效纠正和改善,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态度、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进行充分掌握,有利于推动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从而保证治疗和护理进程的顺利进行。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模式不但能够加深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从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还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动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8]。

本次研究中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但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获得有效提高,优化护患关系,推动良好医院形象的树立,还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牙齿保健意识,使患者的牙龈出血率得到有效降低,可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春霞.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89-90.

[2]赵萌遐,王慧连.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障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111-115.

[3]李凤民.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09-110.

[4]孙晓芳.循证护理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54-55.

[5]吴永慧.对社区合并牙周病患者实施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干预的随访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78-279.

牙周病护理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77-02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1.3亿人。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当前有68.3%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有牙根出血症状,88.9%的老年人有牙结石,51.7%的老年人患有牙周袋[1]。老年人牙齿缺少、掉落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牙周炎。据医学资料显示,牙周疾病可能会引发人体其他部位疾病如颅脑炎症、血液疾病等。当前绝大多数老年人对于牙周病的认识不清晰,对日常的口腔保健不重视,因此导致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基于以上原因,我院牙科门诊尝试着对前来就诊的老年牙周炎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老年牙周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与常规治疗的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的50名年龄在63-78岁的老年牙周炎患者共计60颗病牙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5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27人、女性患者23例,共60颗病牙,其中后牙27颗,前磨牙13颗,前牙20颗。病例的选择标准:①轻度或中度牙周病;②3个月内没有使用抗生素;③没有其他全身性质疾病;④可以定时复诊。按照病牙数量随机将60颗病牙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颗,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后3个月各复诊一次。

1.2方法对于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的龈上洁治术以及龈下刮治术。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措施。

1.2.1心理护理做好诊前3分钟,在诊前3分钟与患者积极沟通以及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部分老年患者对于诊疗过程不了解,需要对他们详细的进行牙周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过程,做到令患者心中有数,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令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2口腔健康宣教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口腔卫生以及相关保健知识的宣传:①为患者发放口腔保健小知识的册子;②口头口腔健康宣传;③为患者在牙齿模型上演示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刷牙时长;④对牙周疾病进行必要的宣传;⑤在导诊台挂壁电视机播放牙周疾病宣传片;⑥教导患者如何正确的使用牙线与牙缝刷;⑦讲解如何正确的选择保健牙刷以及药物牙膏。

1.3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在复诊的时候对菌斑指数(PI)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进行检查并记录、比较、分析。

1.4数据处理对两组患者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在初诊、1个月复查以及3个月复查的PI指数分别为为(1.39±0.59、0.87±0.32、1.19±0.61),SBI指数为(1.90±0.69、0.76±0.51、1.16±0.90)。而干预组的PI指数为(1.35±0.59、0.51±0.31、0.71±0.34),其中1个月复诊以及3个月复诊的P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月复诊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牙周炎可引起牙髓炎,导致剧烈牙痛。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牙齿丧失部分甚至全部咀嚼功能[2]。老年人牙齿缺少、掉落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牙周炎。老年牙周炎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危害。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病情比较其他年龄段患者更加严重,原因主要是长年的致病因素累积所导致的,较重的牙周疾病对于治疗以及日常护理也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本次实验的统计,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初诊时的两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1个月复诊时,PI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牙周疾病的治疗不能够单纯成为牙周医生的工作,对于口腔卫生的日常护理需要病人自身的积极合作。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护士对患者关于口腔健康的宣传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牙周疾病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现代医学赋予护士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帮助病患恢复并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3]。医护人员应该增强对患者口腔护理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发挥牙科疾病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作用。

参考文献

牙周病护理篇(8)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牙周炎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60岁;(2)符合牙周炎诊断标准:符合其中2项即诊断,①牙周袋形成,深度在3.5cm及以上,X线片显示骨吸收大于1度,牙龈炎症;②牙周袋溢脓;③牙齿松动;(3)患者知情同意,并能配合调查;(4)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妊娠妇女;近2个月使用过抗生素。本次研究共纳入138例患者,同时按1∶1配对与病例组年龄差距在2岁范围内,同一居住地区的健康体检者138例作为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自行制作口腔情况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牙周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刷牙习惯、负性生活事件(近期生活及精神压力较多)等,对两组患者调查内容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1.3评价指标

牙周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共有10条题目,每题目1分,总分为10分,其中总分≥6分可认为了解知识,<6分则认为不了解。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例组牙周情况

138例牙周炎患者患病部位比较,其中上下颌相比,上颌有1087个患病部位,下颌有872个患病部位;磨牙有1243个患病部位,前牙和双尖牙有876个患病部位。按照Amaitage推荐标准,138例牙周炎患者,轻中度牙周炎患者112例,占81.16%,重度牙周炎26例,占18.84%。

2.2两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两组牙周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吸烟、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时间、负性生活事件和定期口腔护理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多因素分析

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以否发生牙周炎作为因变量(是=1,否=0),将牙周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吸烟、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时间和负性生活事件、口腔检查作为自变量,其中牙周疾病知识了解赋值1,不了解赋值0;吸烟是赋值1,否赋值0;每日刷牙次数0次赋值0,1次赋值1,2次及以上赋值2;刷牙时间小于2min赋值1,2~4min赋值2,>4min赋值3;负性事件有赋值1,无赋值0;定期口腔护理是赋值1,否赋值2。结果显示:牙周疾病了解情况、刷牙次数和时间、负性生活事件和定期口腔护理是牙周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定期口腔护理比值比最高。

3讨论

3.1牙周病患者对致病危险因素知识的了解对预测及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牙周炎主要是由各种局部因素,包括牙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口呼吸等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3-5]。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炎发生的基本条件,但随着对牙周炎病因机制研究的深入,很多证据显示大多数牙周组织损害并不是由病原菌直接引起的,宿主对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才是真正的元凶。牙周炎的发生与包括基因、种族、年龄、环境、先天免疫缺陷、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在内的多种因素有关[6-9],因此对牙周病患者致病危险因素的询问、检出和评估危险因素对制定治疗计划和预测疾病治疗反应意义重大。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考察了性别、经济情况、对牙周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吸烟、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时间、负性生活事件和定期口腔护理等因素,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定期口腔护理、对牙周疾病了解情况、刷牙次数和时间均是牙周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2负性生活事件的减少、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次数可明显减少牙周病的危害

吸烟是公认的牙周病危险因子[7],现代临床实验研究提示吸烟与牙周病在多个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降低局部氧张力和血液循环,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导致口腔卫生较差,牙面菌斑和色素沉积多,牙结石形成增加;抑制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生长,从而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降低牙槽骨矿化组织的比例,加重牙周炎性牙槽骨的吸收。有研究[8]表明牙周炎与牙结石量呈明显正相关,但牙周病的致病原因并非是牙结石本身,而是牙结石面的菌斑,牙结石的多孔结构为菌斑的积聚提供理想的环境,因此去除牙结石是牙周治疗和疗效维护的基本原则。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卫生机构都曾提出按照正确方法刷牙并保证刷牙的次数可以明显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和牙结石的产生[9]。本实验中对照组的每日刷牙次数和时间明显高于病例组,再次印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有助于预防牙周疾病的产生。定期进行口腔护理有助于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卫生,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滋生,预防口腔感染,促进口腔功能正常。护理方式多种多样,除医院或牙科诊所提供的专业护理外,病人或健康人都应该在家使用牙线、舌苔刷、口腔护理液等在日常刷牙后进行额外的清洁护理工作,进行过种植修复的患者更加应该注意[10-13]。负性生活事件与牙周炎的产生呈正相关,这可能与不良情绪、压力等所引起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有关,如内分泌的改变有可能影响唾液的成分和质量,影响牙周微循环[14]。

牙周病护理篇(9)

2牙周维护治疗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2.1在牙周病中的应用

牙周病治疗后短期内,牙周致病菌即可重新积聚并引起再次感染和病变的进展。有研究显示,牙周病患者的缺失牙数与维护治疗的间隔期呈正相关,牙周治疗后10年内定期维护治疗的患者,其牙周整体状况优于未定期维护治疗的患者,通过定期维护治疗不仅可预防或减少牙周病复发,同时使牙龈炎得到很好的控制,预防和减少牙齿的缺失,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他疾病和不良状况,有效维护牙周状况的稳定,降低破坏率。Holtfreter等[6]报道,牙周炎在德国成年人中具有较高发生率,目前持续牙周维护已经成为牙科医生在牙周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提出应该将牙周保健重要性宣传工作在社区中有效落实,以提高人们的牙周维护意识。章彦彦等[7]研究发现,在牙周维护中应该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护方法,其中牙线及间隙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韩佳佳和林晓萍[8]也指出在牙周病治疗中,应该做好定期牙周维护,构建预防为主的保健理念,从而有效防止牙周病复发。周铨和徐炬光[9]研究指出,在牙周维护中关于其方法的选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不同方法均能够对菌斑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作为维护治疗的一部分,手工和超声刮治器可以有效治疗牙周和牙龈疾病,但是仍有局限性。Caffesse等[10]报道,残留牙石的多少与牙周袋深度有关。牙周袋深度越深,完全没有牙石的牙面百分比逐渐下降[11],对于洁刮治和根面平整,探诊深度为2.9mm被称为临界探诊深度。对于所有探诊深度>4.2mm的牙周袋,由于手工和超声清除率的局限,非手术治疗可以作为首选[12],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纵向研究表明,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只要治疗恰当且密切随访,牙周病的效果可长期维持[13]。牙周维护治疗是有效监控牙周病的唯一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龈上、龈下菌斑,从而使牙周病的发展控制到最低程度。其以彻底消除牙周病诱发因素,恢复牙周组织健康为目的,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又是一种预防措施。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实施牙周维护治疗患者和未实施牙周维护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14-15]。Becker等[16]研究发现,未实施牙周维护治疗患者的失牙速度为0.36颗/年,实施者为0.22颗/年。另有研究报道,在实施有效临床治疗后,没有实施牙周维护治疗患者的附着丧失风险是实施者的5倍[17]。由此可以看出牙周维持治疗在牙周病治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2.2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正畸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带固定矫正器,易出现食物滞留,牙齿最难清洁的部位是托槽间牙面、牙龈缘及牙齿邻接位置,长此以往会形成菌斑,对牙周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对其牙周组织健康产生影响[18]。固定矫正器不可避免地使口腔卫生维护的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维护的重要性。张娟和刘瑜[19]研究表明,定期牙周维护可以降低患者固定正畸过程中牙周疾病的发生。王慧茹等[20]也同样指出牙周维护在正畸的应用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减少菌斑形成。张春辉等[21]指出牙周维护有利于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牙周健康,比单纯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更好地降低牙周不良反应,同时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正畸综合治疗过程中,认真清洁矫治器托槽、带环与龈缘之间的区域,清理的辅助卫生工具包括经常使用橡胶牙签和邻间隙刷,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一旦出现炎症表现,应立即看牙周病专科,及时控制炎症,对未达到牙周组织健康的牙齿进行正畸治疗,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目的,还会加重、加速牙周组织的破坏,甚至使牙周病患牙脱落。通常中度牙周损害的患者2~4个月需进行1次牙周维护治疗以保证牙周健康。对于重度牙周损害的患者,需注意的是缩短牙周维护治疗的间隔时间,其频率与正畸复诊加力调整的频率保持一致。有文献证实,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以及中草药牙得安牙粉也能够作为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维护措施[22-23]。因此,对于伴有牙龈炎、牙周炎固定矫正的正畸患者在治疗时进行常规的牙周维护非常必要,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减少菌斑形成[24],强调牙周维护对正畸矫治效果的重要性,以利于正畸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2.3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赵文化等[25]和胡荣丽等[26]研究表明,牙周维护在固体义齿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至关重要,关系到修复体的修复成败和使用寿命。Ikai等[27]的研究对固定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基牙及固定义齿未进行定期牙周维护,导致牙菌斑增多,引起许多牙周问题,这是导致修复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及并发症。Mine等[28]在可摘除局部义齿基牙牙周病复发的风险进行研究,并指出不实施牙周维护患者如果其间隔复诊时间>6个月,就会导致其牙周微生物致病菌显著增加。修复治疗中的维护治疗分为临床医生制作过程中的牙周维护和患者使用过程中的牙周维护。在实施修复前,首先需要对基牙进行牙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建立健康的牙龈和龈沟。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口腔环境发生了变化,义齿戴入形成了新的菌斑滞留区,也对部分基牙增加了负担。如果不能做好牙周维护工作,义齿修复会产生新的问题。如基牙松动与疼痛,基牙龋坏,牙槽骨的吸收以及义齿性口炎等。临床医生制作的修复体完成的同时,要指导患者如何进行个人日常牙周维护。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每日早晚刷牙3min。可以配合使用漱口水、牙线、牙间隙刷等有效清除滞留的细菌。此外,对于固定义齿的桥体使用牙间隙刷重点去除邻间隙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可摘除义齿用清洁片浸泡义齿,可有效去除附着在义齿表面的细菌、真菌、烟渍及食物残留,防止其对口腔卫生进行二次污染。如果出现牙石堆积、牙龈红肿、出血等情况及时进行牙齿洁治及牙周刮治。因此,强调定期的牙周维护在义齿修复的重要性。

2.4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随着口腔种植骨重建技术的日益成熟,种植修复学在医学领域逐渐受到重视,种植修复已广泛应用于局部或全口牙缺失的患者。种植修复并行使功能后,由于患者对种植修复后的牙周维护重视程度不够,菌斑堆积。菌斑在矿化牙齿表面的黏附力较强,而在钛表面的黏附力较弱,因此种植修复体表面清除菌斑比牙表面容易,但某些种植修复体形态复杂,很难去除其特征性结构区的菌斑,造成种植修复体周围菌斑堆积,刺激机体发生炎性反应,种植修复体周围组织炎病变可突破黏膜屏障及骨组织,导致附着丧失及骨吸收,最终导致种植修复体松动脱落而失败[29]。微生物学研究发现,微生物牙菌斑是种植修复体周围炎发病的始动因子,与天然牙牙周炎相似,都是由口腔厌氧菌引起。种植体修复后的牙周维护是种植修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种植修复体周围炎的关键,是种植修复体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30]。目前对种植修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去除种植修复体周围袋内的微生物,以及对种植修复体表面和骨整合区进行去污染和表面处理。张筱薇等[31]研究发现,种植修复后时间越长,且伴有牙周病史者,其种植修复体周围炎的发生概率升高。林莺和潘在兴[32]研究发现,牙周维护能够显著提高种植修复体周围边缘骨稳定性,从而提高种植成功率。杨光艳等[33]对重度牙周炎致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的中短期效果进行分析,指出必须加强种植修复体维护以提高患者中短期存留率。关于种植修复体维护方法的选择,田淳等[34]研究发现牙间隙刷在维护中可以对其牙邻面实施有效清洁,减少患者牙周菌斑和感染发生率。黄远亮等[35]在种植修复中应该依照患者的实际特殊性采用专业工具和方法。徐欣[36]也指出必须要严格掌握牙周病患者种植修复的恰当时机和种植时机,在种植修复完成后,必须要加强对其实施牙周维护和种植体维护。为了保持牙种植修复体周围组织健康,重要的是设立一个有效的维护方案,口腔中有种植牙时,患者应特别注意种植牙的卫生状况,清洁的重点部位是种植牙的颈部以及周围的牙龈组织,应使用软毛、刷毛尖端经过磨毛处理的牙刷。除了坚持每天早晚刷牙1次、饭后漱口之外,由于种植牙的颈部一般较天然牙缩窄,尤其是后牙,两牙之间的牙间隙相对较大,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和牙间隙。种植牙维护治疗的方法为超声波洁治、机械性洁治,洁治需要使用专用的牙周洁治器械,研究证明碳纤维洁治器头的效果更好,不可用普通的牙周洁治器、刮治器等对种植牙进行洁治和刮治,否则会损伤种植体表面。种植义齿的维护治疗是由种植专科医生对种植义齿进行专科检查和对症处理。复诊时间常规在种植修复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以后每半年或1年复诊1次。复诊时间应根据患者的依从性和口腔菌斑控制情况相应调整,依从性差或口腔菌斑控制不良的应增加复诊次数。

牙周病护理篇(10)

【关键词】 牙周病; 依从; 护理; 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Method: To select 470 periodontal clinic patients. Basic inform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ral hygiene habi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corded and assessed. Result: 301 cases completed the final assess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initial value was (19.10±2.82) points. After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oral health education, i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 (23.68±2.82) points (P

【Key words】 Periodontal diseases; Compliance; Nursing; Related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 Pei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5.028

牙周炎是影响口腔健康,导致失牙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40%~75%的人群都存在着牙周炎[1]。该疾病是口腔内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以导致牙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与丧失[2]。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延长,中老年人比例增加,牙齿的工作强度和时间也在增加。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牙周问题日益突出,牙周病的防治工作变得更加重要。WHO已将牙周健康状况列为人类保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3]。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更是位于龋病之上。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和疾病有着双向的密切关联[4]。因此,对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现有的证据表明牙周病可以通过有效地控制菌斑进行预防,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牙周炎的防治一方面需要牙周医生彻底地清除牙石、菌斑、软垢等刺激因素,抑制牙周炎的进展;另外一方面,需要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口腔清洁,其日常维护依从性对牙周炎治疗的远期效果息息相关。大量文献表面,患者对疾病的客观认识可以影响其治疗疾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日常口腔维护的依从性,并且让他们早期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及时就医。

椅旁口腔卫生宣教是临床上易于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是牙周炎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干预举措。牙周炎患者就诊过程中,牙周科专业的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敦促患者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考察椅旁口腔卫生教育对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知晓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2015年5月,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牙周科门诊的患者群中,选取因牙龈出血、牙周溢脓或脓肿、牙松动或口腔异味就诊,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或侵袭性牙周炎,需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14~65岁;住居于深圳市或邻近城市,可参与牙周基础治疗。排除标准:患严重的未控制的系统疾病(如血液病、冠心病、结核、肝炎等),不宜行牙周基础治疗;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全口有望保留的自然牙

1.2 研究方法 回顾文献[3-6],设计出《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包括以下3个方面:(1)牙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如牙周病发生的全身、局部因素,牙周病的短期治疗与终生维护观念);(2)口腔卫生观念与态度(如正确与不良的口腔习惯的辨识);(3)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如刷牙、牙线、间隙刷的使用知识)。每个方面10个条目,每条目1分。

患者就诊时,由3名有经验的牙周医师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对象,在告知牙周炎的成因和治疗方法之前,嘱患者填写上述调查问卷。护理人员进行椅旁指引,确保患者能正确地填写问卷(称为初评)。填写完毕,牙周医师作详细检查,有针对性地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做详细的口腔卫生指导,回答患者的提问。安排洁治员完成龈上洁治和抛光。约患者分次完成后续的牙周系统检查、分区段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局部或全身辅助使用抗菌药物。每次复诊均强化口腔卫生指导。

牙周基础治疗后两个月,邀患者进行复查,重新填写上述问卷(称为复评)。本研究得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医师向患者解释本调查的目的,并告知调查结果不影响正常的治疗流程,患者知情同意。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用(x±s)表示,分类变量采用%表示,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两次调查评分的差异,P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的情况 本次研究最初纳入的患者共470例。填写完初次问卷,完成牙周治疗,并在两个月后复查,填写第二次问卷的患者共有301名。其中男166例(55.1%),女135例(44.9%)。全体患者平均年龄(35.6±11.6)岁,小学和中学学历52例(17.3%),大专学历115例(38.2%),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者134例(44.5%)。脑力劳动者243例(80.7%),体力劳动者27例(9.0%),无业或退休者31例(10.3%)。219例患者(72.8%)以医疗保险为支付方式,其余82例(27.2%)付费方式为自费。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初、复评评分比较 301例患者中30岁以下115例,30~40岁82例,40~50岁55例,50岁以上49例。结果显示,初评及复评结果中,各年龄段患者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而各年龄段患者牙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口腔卫生观念与态度及口腔卫生维护方法评分比较,差异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2.3 治疗前后患者问卷评分比较 301例患者初评值为(19.10±2.82)分,经牙周治疗及多次口腔卫生宣教后的复评分显著提高至(23.68±2.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上世纪70年代,WHO指出牙科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认识到并能终身保持口腔健康[6]。椅旁健康教育能较直观地掌握患者对牙周病的知识知晓度及心理状态,能及时准确给予指导,在提高患者对牙周病治疗的知-信-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中有80%~97%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且牙周病占成年人失牙原因的35%~40%[7-8]。因此,做好口腔宣教、提高牙周病患者的依从性是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

牙周病护理篇(11)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对口腔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时,更易引起口腔疾病, 表现为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干燥等,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口腔治疗和护理,对促进糖尿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对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护理评估

检测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了解糖尿病病人的口腔保健态度、知识和行为。检查和评估糖尿病病人的口腔状况,有无牙龈炎、牙周炎等情况,有无口腔黏膜干燥、溃疡等,是否使用义齿等。应对患者口腔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1]。

2 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一般护理

2.1积极控制血糖 严密监控血糖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随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并及时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对于血糖控制不良或严重感染的患者,改为胰岛素强化治疗。

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多倾听患者诉求,并给予安慰支持,必要时解说典型治疗病例或邀请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增强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

2.3 饮食护理 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应按照患者具体身高、体重决定每日饮食总热量,限制糖、油脂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根据需要适量进食瓜果、奶类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及坚果类[3]。

2.4 健康教育 向病人讲解糖尿病合与口腔疾病的协同和促进作用,如牙结石、牙菌斑积聚是糖尿病合并牙周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牙龈红肿、出血是糖尿病合并牙周病变的早期临床表现等[1]。

2.5 口腔清洁 无论病人有无口腔异常,均要求病人注意口腔清洁卫生,指导病人选择合适的牙刷,宜选择刷毛较细的牙刷;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应教会病人正确掌握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持续时间,刷牙方法以及牙刷的清洁,放置和更换时间[4]。必要时选用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牙膏,如康齿灵、田七、云南白药和两面针牙膏等。每天早晚刷牙,饭前、饭后和睡前用温水漱口,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5]。

3 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特殊情况护理

3.1 义齿因素 佩戴义齿患者对不良义齿给予重作或修改,应纠正戴义齿睡觉的习惯,定期清洗义齿,必要时使用专门清洗液,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可能。

3.2 放、化疗因素 糖尿病患者放、化疗时易发生口腔感染, 口腔溃疡、出血等,应做好有效的口腔护理。多饮水, PH值低时使用3%酸酸氢钠予口腔护理,PH值高时用3%硼酸稀释液予口腔护理。大剂量5一Fu药物化疗时引起的口腔溃疡,可予0.05%CF溶液口腔护理。口腔粘膜溃疡出血、疼痛剧烈时,可选用0.9%盐水加人2%利多卡因,VitB12、庆大霉素作含漱,达到消炎止痛作用。还可使用超声雾化吸人,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3.3 颌面间隙感染 应需要严密监控血糖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随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并及时纠正紊乱。高度重视患者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除保充分给予氧气吸入外,还应注意呼吸道通畅情况,应做好抢救准备,备好气切包[6]。同时还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调整患者的情绪,增强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4 手术因素 术前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施以预防性抗菌素,以减少术后切口的感染机会。糖尿病患者因机体抵抗力低,且颌面部手术多为二级切口,更易发生切口感染,要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水肿、加压包扎的绷带是否脱落,有引流管的患者观察引流的量、色、性质和引流是否通畅、扭曲、脱落。一旦发生感染,要密切注意病人体温变化,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有无红肿。

3.5 牙龈炎和牙周炎 血糖的合理控制,牙周局部治疗及术后口腔卫生保健3个方面齐抓共进是牙周病治疗成功的保障[7]。采用龈上洁治术或龈下刮治术消除牙结石和菌斑;采用复方氯己定、0.1%洗必泰漱口或1%过氧化氢溶液棉签擦洗以减少菌斑形成;局部治疗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周袋,袋内涂以碘甘油或碘酚等药物, 消除牙周袋。经局部治疗牙周袋仍不能消除者,行牙周手术清除牙周袋,术后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参考文献:

[1] 佘燕朝,刘纯艳.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口腔合并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4):943-945.

[2] 林亚琴,张菊红,戴杰.应用多媒体对腮腺肿瘤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22,140.

[3] 李志进,郭家平,王虎中,等.糖尿病患者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6(5):668.

[4] 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病人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4,21(11):31-33.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