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5 16:20:16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1)

随着建筑施工工程项目资料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状况不佳现象也十分突出。一般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档案应当包括准备阶段建筑施工文件资料的整理工作,施工过程中有关工程文件资料的审核工作,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文件资料的递交工作。通过目前建筑工程资料的相关数据表明,建筑企业档案接收的范围和内容在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扩大,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不注重档案的鉴定工作,忽视建筑档案的归档范围,容易导致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的遗失和一些无价值档案混入档案的管理中,导致一些有归档价值的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结语和工程结算等重要资料归档不全,阻碍了建筑施工档案的有效利用和优化管理。施工人员档案意识的淡薄也容易导致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使得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错过了最佳时机,这给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归档问题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缺憾。

1.2建筑施工单位的档案资料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绝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在形成档案资料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档案保管当导致档案资料不慎丢失或者因制作份数不够导致在移交建筑竣工文件时经常用复印件代替。还有的会因为建筑项目负责人不在施工现场导致一些重要的审批文件和竣工图章的签字工作不完善,施工单位工作人员随意代签的现象极为普遍,造成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法律效力的降低,不利于顺利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

1.3建筑施工单位对企业资料重视不够,归档不及时

传统的建筑施工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建筑企业的发展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对企业资料的重视不够,使得企业档案归档十分不及时。由于整理资料是件苦差事,因而管理人员不愿意去认真细干,以至于在建筑工程的收尾阶段,绝大多数技术人员往往撤离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建筑施工单位的一般项目部往往缺少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使得建筑企业资料往往分散于各个岗位人员手中,建筑工程后期人员的陆续撤离使得施工单位留下的人员不熟悉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资料,使得档案资料的签字手续极不完备,监理人员或者施工单位往往不重视亲笔签字活动,拖延了建筑施工单位档案资料的整理时间,造成了建筑施工档案的遗失和档案的损坏,进而影响了工程档案归档的及时性。

2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探究

2.1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机制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向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使得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能够熟悉和掌握《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条例》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项目管理人员还应当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增强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建筑工程标准,尤其要贯彻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实现纳入工程施工程序计划管理、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程项目竣工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的三纳入制度和布置施工任务、编制工程档案和工程施工进展的三同步制度,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档案文件的积累、整理、归档工作职责明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确保工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形成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项目管理人员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当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由项目责任人员负责签字工作,绝不允许代签问题的出现。对于确实因为特殊原因不能进行亲笔签字的,项目责任人员需要出具委托授权书,保证授权委托书与同竣工文件归档保存的一致性。在形成建筑施工档案的过程中,应当防止数据或者文字表达错误的出现,一旦发现问题,责任人应当立即修改,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当将档案工作融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自查工作,进行工地的文明考核,跟踪调查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和进展情况,限期整改检查出的档案管理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建筑单位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对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工作,提升档案管理的法律效力和真实性。

2.3增强档案意识,确定施工企业工程档案适当的归档范围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的归档范围应当包括:在工程准备阶段的档案文件材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有建筑工程开工审批表的填写工作,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建筑工程的规划许可证的申请工作等,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和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做好施工文件材料的整理工作,制定好原材料汇总表,施工设计变更图的修改和完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检验报告的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工程洽商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还应当正确移交竣工验收报告、详细的竣工图和竣工验收证书等。项目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归档范围做好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材料的归档范围,进而保证建筑施工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和科学合理性,实现建筑施工档案的优化管理。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设工程档案是企业的宝贵财产, 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真实记录, 是工程建设者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通过对它的管理、编研、开发和利用, 必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 为社会积累更多的财富。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要时刻牢记所肩负的使命, 本着“对历史负责, 为现实服务, 替未来着想”的宗旨, 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保驾护航。

一、地方建筑项目的基本现状

在我国,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低,资本积累缓慢,优质工程少,信誉度不高。企业的资质低,使企业不能直接承揽较大工程的建设项目,只能承接一些规模小、利润小的一些项目。在市场经济中,信誉也是企业的生产力。信誉度高的企业,在市场中客户多,企业兴旺发达。相反,信誉度差的企业,则在市场中难以生存。

2地方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业的生产环境差,危险性大,技术要求较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易进入的一个行业。行业的特性,客观上影响了队伍素质的提高。同时企业也很难吸引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加入。另外,由于企业不具备与同行业的大企业相抗衡的竞争能力,使得企业施工项目不连续,影响企业效益,造成企业员工流动性过大,人才大量无序的流动使队伍素质的提高也受到冲击。

3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属于粗放经营。由于企业职工队伍多采用民工,施工队伍的构成和水平参查不齐,现场管理粗放,材料浪费严重,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不高,施工技术含量低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套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在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少,这样不但劳动生产率低,而且易诱发质量安全事故。

4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不高。施工能力是指为完成施工项目所采取的各种直接活动的能力。由于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力量较低,施工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较低。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中心,没有普及应用计算机管理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收集等,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上述现象, 影响了地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质量,使得企业在承接施工项目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应该从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找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加强我国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有效对策

1 加人档案的宣传管理力度, 提高领导的档案意识

我们要从国家的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入手,加强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宣传,自上而下增强企业的人员档案意识。档案人员应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好平时的档案工作。针对施工中点多分散的特点,加强组织对各级档案人员的档案业务培训。企业领导要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全力支持企业的档案工作。对档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理,建立工程的档案网络体系,成立综合档案室,设立专业档案员和项目部的兼职档案员,持证上岗,由兼职档案员负责平时项目的文件资料收集工作。

2 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设计、监理、承包商中的人多数人员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对工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参差不齐。另外,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多数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的档案工作业务技能,因此,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对参与档案管理的人员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介绍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制度,学习档案积累形成和整编的基础知识,对工程项目档案的制成材料、收集范围、整编要求、移交时间、竣工档案验收的基本要求进行详细地讲解。这样,各单位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在增强档案意识的同时也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一定能够为工程档案收集齐全、整理、安全以及有效利用发挥重要作用。

3 转变观念, 抓好工程项目档案的过程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档案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与之相适应,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强调过程管理。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工程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及早收集,否则, 档案收集的有利时机失去,就可能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每项工程项目的开始阶段, 档案人员就提前介入, 在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时,同时提出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做到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检查工程质量的同时,档案人员也随同检查施工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情况,在每项工程质量验收时,档案人员同时验收相应的档案。通过在工程档案工作中的过程管理,可以确保工程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安全性和有效利用。

4 做好工程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第8条第2款规定,在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重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后,建设单位应在6个月内向城市建设档案接收单位报送与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有关的项目档案。档案部门在接收工程归档文件时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严格保证工程竣工档案的归档质量。

工程档案保管工作, 就是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指导下科学地维护工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采取有效的保护技术和管理方法,限制和消除一切损坏工程档案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延长工程档案寿命的工作。只有做好工程档案的保管工作,才能使集中起来的工程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才能满足各方面利用的需要,因而要切实做好工程档案的保管工作。工程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使工程档案中储存的信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它从保管状态变为利用状态, 发打出它的技术效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工作。工程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是整个工程档案工作的目的,要尽力做好工程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允分发打工程档案的依据和查考作用,为社会服务。工程档案除传统的借阅服务利用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通过网络型开发利用、编研型开发利用、展览型开发利用等各种方式,主动提供工程档案开发利用。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服务当代、惠及后代的重要事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对推动城市化建设步伐、改变城市面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历史记录, 也是工程项目投产后运行、维修、管理、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杨长明. 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06(04)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3)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在开展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前期,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调研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如果企业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整合、进行检索以及编码工作,就可以很容易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企业信息档案的规章制度,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形成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库,做到真正的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档案信息的管理,实现档案信息化。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只有2%的企业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企业档案信息等相关数据的管理。由此可见,建立数字化的档案数据库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更有利于企业更好的收集、处理、积累具有信息价值的庞大的档案数据。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期,要加强对其调研。

(二)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档案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档案信息化建设受到很多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比如高层领导不够重视,导致协调沟通不到位,又如档案人员对档案的管理能力不够好,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纯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对工程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因而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和专业人才,导致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业务水平偏低、来源杂乱,这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三)档案信息化的探索、开发和建设传统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开发都流于“表层化”,仍然以比较简单的介绍、汇编和存储为主。比如在数字化的扫描或者目录录入方面,只是由传统方式转变为数字化的网络化的保管,在建立开发的工作中,更多的是改变了档案信息存储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没有实质上的突破,甚至有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不进行档案的编研及相关的检索工作,至于具有综合性、专题性的档案信息化的调研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二、关于解决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方案

(一)通过几种手段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管理。

加强对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有针对的根据建筑企业档案的实际情况进行,要着重于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系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操作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软件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这其中包含:数据的管理、各个业务模块使用权限的控制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等。加强建立档案移交、管理分类方案。对于工程项目竣工档案,集团公司档案管理部门要形成一整套的收集、整理、移交规范。对企业档案、文件的分类以及其组卷原则,都要有统一的要求。

(二)从顶层设计入手,同时培育复合型人才,积极建设并完善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

将档案信息化管理规划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依照国家及行业的规划,同时结合企业自身档案信息化发展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发展规划。总体规划要从信息化现状、建设目标、系统构架、行动路线、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等方面出发,既要有短期要求,又要保证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长期目标,使档案信息化不盲从、杂乱。要加强基础理论、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对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学历要求、专业对口性要求。加强对相关人员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在恰当的时机引进专业人才,增强团队实力,为企业更好地服务。

(三)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引进新的方法,用应用来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立。

改变企业档案一归档、保管工作为主的局面,注重档案的应用、扩展范围,提高员工参与档案管理的比例,形成全员参与的好局面。同时应用更加专业档案管理方法,充分利用IT新技术。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4)

2、产权结构调整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改制最本质的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清晰是对公司制企业的基本要求。为了做到产权清晰,改制企业必须对原来负无限责任的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经中介机构评估后注入新创立的母、子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各原股东应明确各自出资的范围,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母子公司之间也要明确注入资产的数额和性质,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这些资产的评估、确权、过户、变更不仅需要档案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依据,而且由于档案是无形资产,需要随公司母体参与产权变更过程。在国有企业实行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下,如何服务企业改制并保证改制前后档案的有机联系,成为档案工作的必然课题。

3、管理关系变革对档案工作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普遍建立的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机制彻底改变了原来企业领导机构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的管理关系。如何把决策、监督、执行机构在各自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档案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提供利用,成为档案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在新的母、子公司体制下,母公司对子公司已不再是原来意义的行政管理关系,而成为了基于股权管理和政策指引为主的新型管理关系。在行政管理权弱化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档案管理的集中统一和齐全完整,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改制后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现状的滞后

1、管理力量相对不足。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影响,目前国有建筑企业的档案工作仍然是以满足企业内部需要为主,显示不出档案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难以引起单位领导的重视。更有甚者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把档案部门作为撤并、精简的首选部门,或是安排一些不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员凑合了事,使得档案工作的领导力量、作业力量以及其他投入都被弱化。

2、管理方式相对分散。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特殊的流动性质,产生档案的项目和负有档案收集、移交责任的生产指挥机构经常变动,散存在项目上的档案资料常因地域和机构人员的变化无法保全。企业改制重组,涉及的产权单位和部门多,相关的程序复杂,所产生的档案资料多家保管、多处存放,极易导致档案资料的流失。

3、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中,虽然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计算机,但单机应用的情况比较普遍,纸质载体和手工作业为主的管理方式仍占很大比重。

4、管理制度相对缺失。改制后的建筑施工企业,对档案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公司治理结构中“三会一层”的档案如何区别管理并保持有机联系、有相关关系但又权属不同的档案如何管理并保证正常利用、母子(分)公司和施工项目上的档案如何集中统一并做到资源共享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加以规范。

三、建立适应型国有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1、恢复健全组织体系,增强档案管理力量。首先,要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调整原有的档案工作领导机构和专兼职档案管理队伍,特别要注意吸收决策、监督机构的领导和新设部门的同志参与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消除系统性“缺位”和管理“真空”。其次,要恢复健全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符合国家档案局关于建立企业档案馆条件的母公司,可以恢复或建立综合档案馆,对全公司的档案工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并负起日常的指导、监督、检查责任;子公司也要视档案规模设立专门机构。第三,努力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在进口关要建立档案岗位任职标准,严格按标准选拔学有专长的人员;对现有人员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自培或送培,更新知识,增长才干。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5)

2当前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

2.1库房不足

档案库房不足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虽然大多数拥有特级或者一级总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都拥有较完备的办公设施,却很难在有限的办公用房中再腾挪相当部分的办公场地用于存放和管理工程档案。多数企业的工程档案都是和公司的文秘、行政档案一道被挤在狭小而拥挤的空间里,更难以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而对于这些企业的下级分公司或者工程项目部而言,多数单位的工程档案库房甚至为零。这些都为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2缺乏档案意识

对施工企业而言,普遍存在着重施工生产轻档案管理的现象,这也是造成上述档案库房不足,甚至没有档案库房问题的原因。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能形成工程施工和工程档案“两手抓两手硬”的责任意识,使得本应始于工程开工终于工程竣工的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存档等工作不能与工程施工同步,从而造成了工程档案管理流于形式疲于应付检查的被动局面。

2.3信息化工作滞后

档案的生命在于应用,而要防止工程档案不至于长眠于库房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程度。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档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比较落后,在案卷检索、材料编研、信息传递、服务手段、项目协作等方面均难以有效利用。不少企业虽然花高价购买了档案管理系统,但却没人用、不会用,甚至一边是计算机操作,一边仍是手工操作等现象依然存在。

3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保证工程质量等级是工程企业的头等大事,而施工档案能够准确反映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作为工程质量等级查验和评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后期工程进行扩建或者是修改的非常重要的资料。在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以后,可能由于施工中存在质量隐患或施工单位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使用质量下降,使用年限缩短。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施工单位就必须认真查阅施工档案信息,工程设计人员和技术规划人员也要按照施工档案所记录的信息了解整个工程的布局和走向等,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此外档案管理还能够完整反映出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我们依然能够发现有很多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建设不完善,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施工记录过程不真实、不规范,导致档案的参考价值、凭证作用无从谈起;施工档案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不及时,而且施工进度与施工资料脱节,缺乏时效性;在进行原材料试样试验时,材料的选择缺乏代表性;施工资料的横向与纵向关联不密切等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综合性发展。如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为了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减少质量缺陷,延长工程使用年限,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紧跟时展步伐,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工程管理发挥最大效用。

4实施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4.1提升对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知

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来说,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自己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与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因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在观念上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工作主动性不强,势必会影响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和理解,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而转化为自身行动,才能够尽职尽责做好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4.2主动推进施工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1)拓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路。对于档案管理来说,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作为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在始终坚持为大众服务的思想前提下,积极拓宽工作思路,改变以往的档案管理方式。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信息化管理方式,不仅要注重维护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对其进行精心保护,也需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利用,让更多人了解档案信息管理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手工式的管理逐步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并注重信息化建设,这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与专业知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自身要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不能够停留在传统的档案保管员水平上,要积极利用档案为企业发展服务。而加强施工档案管理的利用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工程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政务的积极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施工企业档案部门应该建立企业局域网,并购置光盘刻录机、计算机以及扫描仪等软件设备,为档案管理提供有效工具。多种多样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为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是因为电子文件是档案管理软件的工作对象,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仅能够对电子文件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开发,还能够为档案管理形成单位和社会创造效益。二是因为一般档案管理软件的安全系数都比较高,都带有密码设置、访问受限等功能,从而为电子文件信息安全提供了有效屏障。三是因为档案管理软件具有智能、便捷、高效、全面等多种优点,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4.3强化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建设

建立适应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制度是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国家要出台专门的有关工程档案信息化的制度、标准。只有在档案管理制度上推陈出新,制定出符合时展,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制度和规范,才能确保在实际的工程档案管理中,各施工、设计、监理等个单位能够按照制度和规范的要求将各种文件、材料、图纸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归档,并及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上传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在确保档案资料完整的同时,也便于工程建设者和决策者对项目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档案的综合运用水平。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6)

2文件档案的实践经验

企业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经过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如:文件立卷归档制度、文件档案工作流程起点到完成,由文件档案管理员立卷后交本企业档案室保管。我国企业文件档案单一的管理模式、以往过细的管理原则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束缚了企业文件档案工作的发展。僵化的文件档案管理与灵活的管理机制相矛盾。文件档案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真实的历史,记录了本企业的发展历程,平时工作感觉不重要,但让你查找时临渴掘井那可不行,档案工作不是一下子能做好的,做不好是无法补救的。对文件档案的管理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我国的文件管理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档案事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并且面临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科学安排大力倡导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形成档案工作氛围,认真总结档案工作的好经验,用新的思路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制度不断把关,加强管理意识,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利用现代化整理档案。才能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完美的结合,突出档案资源建设和服务全局的重要性。

3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7)

(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偏低

由于中小企业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在人员配备方面也力求精简。一个职员兼多种职务的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是常有的。据调查,许多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办公室某一人员兼管,很少有设立专职档案管理员。这种兼职档案管理员,要么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素养,要么由于一身多职,顾此失彼,难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中小企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也不够重视,影响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自觉学习意识不强,对企业工作流程和技术知识不熟悉,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中小企业档案工作的需要。

(二)档案材料因竣工拖后而无法按时报送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化,国务院、建设部分别颁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增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竣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建筑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的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工程竣工时不能整理出完整的竣工档案,造成了工程竣工档案不能及时的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如一些建设单位注重工程进度、重资金管理,忽视编制工程竣工档案管理体系,在工程验收完成时,工程竣工档案都无法正常完成,造成建设工程档案移交滞后。

(三)竣工后由于人为原因档案移交不及时

由于施工到了后期,大多的技术人员都撤离到了别的地方,加上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竣工档案管理的要求在施工中整理必要的资料,造成工程竣工后不能按时完成工程竣工档案,造成工程竣工档案移交不及时;有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建材供应单位之间存在工程款拖欠的情况,致使工期延长,造成档案归档停滞,材料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工程竣工档案的编制;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进行部门重组,档案管理人员更换,致使材料分散、缺失,在工程验收后无法收齐,这些原因都会造成了施工档案移交不及时。

二、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加强重视变革建筑工程档案理念之后,企业应当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逐步将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放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位置。所以,需要将建筑工程档案划入一个单独部门,与项目建设同步发展和建设。同时,保障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针对档案管理也应发放专项资金,避免方案管理经费不足。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购买诸如计算机、扫描仪、传真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档案业务培训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要加强档案业务培训,首先,必须根据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特点和要求,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档案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培训的内容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将档案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传授给受训者,增强档案人员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时代意识,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满足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三,要重视档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教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标准,了解现代社会有关档案管理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围绕档案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从根本上提升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

(三)革新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8)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我国国有建筑企业一般工程项目巨大,项目的复杂程度高,其档案管理起来也相对困难,虽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采用了纤细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但是由于本身和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当前国有建筑企业在档案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档案管理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问题,应该首先认识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在评定过程中需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参考资料,而完整规范的建筑工程档案则可以为其提供需要的参考资料。由此可推断出建筑工程档案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建筑工程档案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参考,这样,相关单位就可以根据以往的城市建设经验,利用工程档案中的丰富资源,对城市进行高效、合理的规划和管理;2.竣工之后需要对工程进行维修管理、扩建和改建等工作,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依据规范而完善的建筑工程档案提供的充分资料和信息数据,对后续工程进行完善和管理;3.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以及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都需要参照建筑工程档案,以工程档案对实际工程质量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促使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另一个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档案散、乱、缺、散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中的档案管理工作采用的是多头管理方式,原本具有连接性的档案却分布在不同地方,这样就导致档案资料的分散;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分公司在收集档案时,收集人员往往是固定在办公室中对工程档案进行收集的,由于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等各方面实际情况不熟悉,使得收集的材料不完整,甚至有些企业在工程建设之前不进行适当的检验,工程竣工之后也不进行验收,而是将工程过程中一些散乱的资料分次移交给档案收集人员,从而导致档案收集散乱、不规范;有些档案收集人员的档案鉴定水平较低,在整理档案时缺乏相应的能力,使得管理的档案不集中,较分散。

(二)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档案管理与企业管理水平协调一致,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新的管理观念,采用新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提高企业档案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然而,当前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仍然没有摆脱守旧的管理思想,在实际管理中不能将档案管理工作融入到企业所有部门中去,相应的管理制度仍然不健全,信息化管理方法不完善。

(三) 人员设备不足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热暖设备不足问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现行的工程档案管理体制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分别是:总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分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和工程项目部资料室。其中总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和分公司档案管理部门人员配备的较少,相应的设备也较为陈旧,甚至有些单位出现档案库房不足的问题,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工程项目部虽然配备了充足的人员,但是专业的资料管理人员却几乎没有,相应的专业设备也甚是缺乏,这就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丢失或毁灭。

(四) 档案质量差

国有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一般是有严格的质量规定的,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很多档案质量并没有达到规定质量的要求,甚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有的项目部为图一时的简单,在填写原始资料时偷工减料,使得填写的资料不完整;有些归档的资料没有办理完备的法律手续;有些工程项目的档案资料与实际资料不符等。

三、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依法治档,不断加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

加强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档案工作者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深入学习和掌握国家关于档案的法律标准,经常与领导沟通,获得领导的理解和重视,而企业也用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对档案管理的人员配置、设备配备等予以保证;其次,应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者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的能力,在加强自身法律法规培训和学习的同时,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再者,建立完善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档案管理工作加强考核,从企业基层中贯彻落实依法治档。

(二)建立对国有企业档案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国有企业档案损失责任追求制度,实质上就是针对国有企业档案的重要性,在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重视档案管理对公司各项建设的服务,全方位完善企业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完善综合档案室制度的过程中,向下属公司推行二级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在综合档案室实行年检考核制度,而在二级档案管理制度部门实行年度考核,这样,便可以及时发现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对问题加以解决。

(三)不断强化建档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基础

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的“散”、“乱”、“缺”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散”的问题可以采用“收”的方法,通过构建档案管理机构对现有档案和新建档案进行接收和保管;针对“乱”的问题可以通过聘用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对国有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整理,可以称之为“整”的方法;针对“缺”的问题,可以采用“查”的方式对问题加以解决,具体做法是由相关档案管理负责行业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的指导工作,然后相关单位做好档案移接工作,相互之间明确责任。

(四) 提高档案质量

档案质量的提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项目经理的档案质量提高的意识,其次是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最后是加强档案管理过程的监督。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项目经理的主要责任是组织、协调和管理各部门的工作,由此项目经济的档案质量意识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工程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仅仅依靠单个部门或者个人是不可能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必须建立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加强档案管理的全过程监督,保证全过程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结语:总而言之,国有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时发现档案管理中已经存在和即将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9)

一、建筑施工企业电子信息档案的特点

1.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纸质档案多以文字搭配图案的形式记录工程现场作业情况,相关的查阅人员需要逐行逐字去读文字,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在读取文字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理解偏差。而电子信息档案其形式多样,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多种数据类型整合在一个界面上,做成录音、视频或者三维动画的形式,声文并茂地还原施工现场的真实场景,便于人们阅读和理解。

2.信息存储量大

电子信息档案的存储载体通常有电脑硬盘和移动硬盘,其存储量大大高过传统的纸质媒介,尤其是移动硬盘,不仅有着海量的存储空间,而且便于携带和数据的传输,可以有效缓解传统建筑企业中因存放纸质档案而空间不足的问题,进而为企业节约成本。

3.便于储存和查阅

传统的纸质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出现腐蚀、字迹模糊或损坏等问题,而电子信息档案存放在电脑硬盘中,只需要做好相关的数据备份工作,可以避免纸质档案的这种自然损害。

二、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1.档案归档效率低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技术和工艺不断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来,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同时也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增加了压力。建筑信息档案要求将工程中涉及到的工程图纸、施工合同、施工组织涉及、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人事档案等信息全部录入到系统中,但在实际的建筑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许多企业虽然应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但在管理理念上仍旧延续着传统的管理办法,只是象征性的将合同、图纸等重要信息予以归档,忽略了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变更以及施工中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等信息的收集和归档。甚至还有些企业在施工中只重视质量和造价管理,在临近竣工时找专业的资料人员将验收所需要的档案一次性补齐,这种做法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中极为常见,它严重破坏了档案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缺乏系统性管理

目前,多数建筑企业在内部都建立了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但就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各部分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问题。例如,档案管理人员面对收录到系统中的电子档案,只是按照类别机械地归属到不同的存储文件夹内,并没有相关的备份工作。一旦电脑中病毒或者出现故障,所存储的信息档案便容易遭到损失。而且,许多企业中的电子档案只能满足一对一查阅,没有公司内部信息共享平台,有些技术人员需要查阅过往的工程案例时,还需要向领导申请,然后才能到档案部门查阅,这样便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流程浪费。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建筑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更加意识不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便捷性,他们通常认为档案管理无非就是将资料录入到电脑中然后保存起来,方便日后调取、查阅。因此,在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上要求极低,有的建筑企业是以公司综合办公室行政人员兼职来管理档案的存储。还有的企业中虽然设置了专门的信息档案管理人员,但由于专业的信息技术不熟练,不会使用规范化的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只是单纯的录入、保存,其效率和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三、加强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规划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每个项目建设都是独立的,而档案管理则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末。为此,企业应该从设计之初就着手完善信息档案管理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流程,制定符合实际的信息档案管理规划方案。具体来讲,规划方案应由企业档案部门负责组织牵头,各类档案信息形成部门和负责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网络中心人员共同参与、沟通,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对规划方案提出合理性建议,从而取长补短。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则需要加强设计、质检、技术、安全文明等档案信息材料形成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合理划分、编制各类档案信息材料的归档范围和归档目录,从而提高信息档案的归档效率。

2.加强档案信息化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在职信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建筑企业可针对这部分员工开展岗位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将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数据的规范采集、各类办公软件的综合运用以及建筑施工一线专业术语的学习等方面。通过技能培训,让员工熟练地掌握好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最后,建筑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注重就档案管理工作引进专业性的人才,并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更新档案信息化软件,聘请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套系统平台,以供企业内部各级员工就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并做好企业信息档案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3.拓展档案应用新方法

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主要工作重心都集中在信息档案的收集和存储方面,而缺乏对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其结果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为此,可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完善:①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计算平台的档案数据库系统,然后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施工企业内部的电子档案馆,以此来作为提升档案应用水平的基础。②建立施工企业竣工资料和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以便于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能及时通过系统平台提交电子档案,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③以虚拟化和云计算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建立起分布式档案检索访问门户,便于企业不同项目的员工能快捷地利用门户搜索数字档案馆的信息,分享企业的信息数据和施工经验。

结语: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日常工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工程档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施工现场的各类工作细节。而另一方面,施工企业档案内容繁多,不同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文件种类也较多,再加上管理流程复杂,涉及到众多不同的部门,采用传统的手工录入档案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这正是我国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加强企业内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有效地将各类资料合理分类,简化编制流程,充分调配各部门的资源,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蔡雪梅.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初探[J].一重技术,2015,2(16):89-93.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10)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桑梓的德政工程。因此必须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对推动城市化建设步伐、改变城市面貌做出应有的贡献。当然别忘了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历史记录,也是工程项目投产后运行、维修、管理、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1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的种种问题及原因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收集工程档案信息,准确鉴别工程文件材料,规范整理工程档案,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和系统,不仅是为在建工程做好当前服务工作的需要,也是为工程项目投产者开展各项工作做好服务的需要。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工程档案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工程项目施工中对内业资料重视不够,归档不及时。其主要原因有:a. 整理资料是苦差事,没有人愿意去干;b. 工程到了收尾阶段,大部分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又撤离到新的工作岗位;c. 一般项目部没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内业资料分散于各个岗位人员手中,工程后期人员陆续撤离后,留下的人员对资料不熟悉,加之有些资料签字手续不完备,需要施工单位或监理人员亲笔签字,但这些人员又很难随时召来,拖延了资料整理时间,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工程档案的遗失或因保管不当造成档案的损坏,从而影响了工程档案的及时归档。

2) 工程资料数量增多,质量不佳。作为施工企业的工程档案应包括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文件资料;施工过程形成的有关文件资料以及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文件资料。但从目前工程资料数量接收的范围和内容上分析,主要是不注重鉴定工作,忽视归档范围,造成一些无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也进入档案,滥竽充数,而一些有归档价值的工程总结、工程竣工验收和结算等重要资料归档不全,影响了档案的优化管理和有效利用。

3) 工程档案资料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有些工程档案资料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制作份数不够或因保管不慎丢失,在竣工移交时就时常以复印件代替,有的因项目负责人不在现场,一些重要性文件如一些审批文件、竣工图章的签字等,工作人员随意代签,使形成的工程档案资料真实性和法律效应大打折扣。

4) 施工人员档案意识淡薄。一般情况下,一项工程竣工验收后就交付给业主使用,短期内没有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企业也就认为大功告成,万事大吉,随即将有关施工档案束之高阁,无人过问,错过了收集整理的最佳时机,给工程档案资料归档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在档案的利用方面,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档案即使有一部分利用者,因此,部分施工人员认为城建档案馆与建设单位是今后工程的使用、维修单位,需要归档保存完整的工程档案资料,而我们是施工企业,再保存成套的工程档案资料仿佛显得多余。

2 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考虑到管理本身的四个基本特征: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因此,只有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涵义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

1) 要增强项目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要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熟悉和掌握《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90号令) 等法规文件,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制定好档案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标准,认真贯彻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三纳入”(即纳入工程施工程序、计划管理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 和工程项目竣工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及移交的“三同步”(即布置施工任务与布置工程档案编制同步;工程施工进展与工程档案形成积累同步;工程验收交接与工程档案交接同步) ,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职责明晰。

2) 明确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的归档范围。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的文件材料,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开工审批表,施工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的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资料等;只有明确了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的归档范围,严格按照归档范围进行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才能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为实现档案的优化管理奠定基础。

3) 确保工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形成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必须明确法律责任,规定由责任人签字的必须由责任人本人签字,绝不允许代签,在工程档案形成过程中,确因失误造成的文字表达或数据错误,要求责任人必须对其进行修改,并在修改处加盖修改人印章,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重视工程资料形成过程的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将档案工作融入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对工程档案的管理,项目部除开展自查外,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应定期、不定期结合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检查、文明工地考核、贯标等工作对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管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时效性,还必须制定保证金制度,要求必须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有关档案管理部门移交一套完整的工程档案资料,待工程档案资料如数移交完毕后,再拨付施工单位的保证金。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篇(11)

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企业及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日益与企业的招投标、生产经营、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活动息息相关,是企业内外部住处的载体和归缩,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1 档案管理的宏观性薄弱

当下的施工企业档案室名为档案室,实则就是存放各类档案的仓库,档案人员实则就是保管员,绝大多数的时间档案室无人问津。在衔接与沟通的管理体制方面体现的微不足道,由于管理上的被动,造成了对全局性和局部性情况掌握不灵、史料鉴定滞后,电子文件、信息化管理无从下手等问题。完全不能达到社会多元化的要求。

2 服务水平与信息化管理差距大

档案管理是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的目的。档案的生命在于应用,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在提供各类信息利用与服务方面,无论是案卷检索的方便性、材料编研的针对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服务手段的多样性或服务的主动性、协作性等方面均存在许多不足。如不少单位的档案编研、利用仍是手工操作,有的单位网络档案信息化管理甚至尚未起步。

3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档案资料的重视度各部门参差不齐,部门员工尤其是项目施工人员对《档案法》知之甚少,对档案法制观念有待提高。对专职和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宣传工作及工程资料要及时完整的整理归档,制定完善的档案入库、档案借阅制度等方面都有待加强。

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要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到紧密结合现实情况,又能够符合时展的必然趋势。主要应体现在如下几点:

(1)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来展开,要把研究档案工作自身的形成、生长、发展规律置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之中,要在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之中寻求档案工作自身的创新与突破,并着力解决企业急需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档案工作才能在创新中赢得主动,争取支持,提高地位,实现发展。否则就难免陷入“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甚至偏离创新的方向。

(2)十以后,加强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民主管理职能等一系列重大而深层次的问题,这既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提出的严峻课题,也是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创新的极好机遇。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只有牢固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发挥“鉴古喻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企业的中心工作及时提供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种信息,才能寻求自身的定位与发展。

(3)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储存档案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利用好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作为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智慧结晶,就应该从原有的封闭状态中走出来,在不违背保密、保管期限等前提下调整服务思路,建立新的优质服务体系,采用有偿或无偿相结合的办法,向整个社会、单位及个体使用者开放。通过对档案资料的编研,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如公司各部门(如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亲身体验到档案的价值,也会促进他们积极的投身到档案搜集整理的工作来,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在推进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4)档案人员要不断解放思想,做到“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在实践中抓住新机遇,探索新途径。要积极吸收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经验,真正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概括地讲,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要从过去传统的封闭型和半封闭型向开放型、社会化转变,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手工作业型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管理型转变,同时,还要对现存的档案理论进行大胆改革。

(5)信息时代的企业档案工作要实现技术创新,重点应在以下两个各方面着力用功:一是要结合胶片、光盘、磁盘、新型感光材料等新的档案载体、介质转换与修复手段,资源网络化管理与资源共享等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及电子档案信息化,使技术创新成为档案信息收集、传递、开发、应用等主要功能的源泉。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上,而不是用在管理档案的载体上。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档案技术创新得以实现,必将把固有的管理模式引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使得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过渡到计算机管理、网络管理模式。档案室也必将从档案的保管基地转换成对社会公众提供广泛利用的信息中心。

(6)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应用,要形成资源科学、有效管理的手段综合。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运用中,要充分结合档案管理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实现设备管理、技术应用等管理的全面运用。一是要构建计算机的使用系统,在对施工企业人员的全面管理上,加强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录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工作人员、设备管理等多种信息平台,通过现代化检索功能,实现对计算机随机管理的综合运用。二是强化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渠道。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贯穿在管理工作的全局,在丰富个人施工企业档案信息的同时,突出个人特色,实现档案的动态管理和补充。并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用,在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的设备添加上,备足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全面实现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4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了解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掌握每一施工阶段可能形成的档案资料。采取追踪、分阶段收集、强制性收集等方法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要积极进行档案编研,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紧紧围绕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工作,使档案资料源于施工生产,服务于施工生产。

参考文献:

[1]刘华龙.计算机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青春岁月,2012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