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德育实施路径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0 16:28:22

德育实施路径

德育实施路径篇(1)

一、以课堂为路径促进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为养成教育固本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养成教育,可为什么养而不成?这是因为我们只关注习惯的养成,而忽视了习惯养成背后所蕴涵的更核心的因子――价值观。在养成教育中,如果只是将目光紧盯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而不去聚焦学生习惯养成背后真正l挥根本作用的价值观,那么养成的习惯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疏淡,养成教育的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有鉴于此,汀根小学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路径,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学校在每间教室都张贴或悬挂着各种卡片,卡片上标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警醒和提示孩子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我们倡导全体教师要善于营造融洽、民主、愉快、紧张而有序的教学气氛,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和谐、效率等价值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个性,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平等、尊重、合作、互助、理解等人与人相处的正确价值观。当课堂氛围和教学过程中始终洋溢和散发着这些价值观,耳濡目染之中的渗透,无声胜有声的教化,教师言谈举止中榜样的力量与作用,会对学生的品格产生重大影响。

二、以活动为平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为养成教育设境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学生主体的现代化。而学生主体的现代化,首要的是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对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养成,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课堂教学的氛围渗透,更多的还只是外因的诱导与推动,如果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和角色参与缺失,其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为此,汀根小学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良好道德品质和情操的养成。

比如为在学生当中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受损”的良好氛围,推动诚信机制建设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进一步把优良传统和诚信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学校每年5月重点开展“务本求真讲诚信”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有“写诚信”的征文比赛、“辩诚信”的演讲比赛、“演诚信”的小品剧表演,还有以诚信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诚信小银行、我的诚信小故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着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且让他们成为诚信活动的主体,让他们从不同的途径和侧面去体验诚信,从而在他们内心深处烙下诚信的本色。

除“务本求真讲诚信”主题月活动外,汀根小学还举办“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文明礼貌”主题月实践活动、“网络文明”主题月活动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开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以评价为动力推动学生道德养成的坚持,为养成教育助力

德育实施路径篇(2)

1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1.1立德树人的价值遵循源自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根源,例如人与国家社会发展相呼应的“天下为公”之德,人与自身修为相呼应的“君子”之德,人与人之间相呼应的“仁爱”之德。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探讨“立德树人”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文化滋养和历史积淀。从汉语词源的角度来讲,立德树人是由“立德”“树人”两个独立词汇汇聚而成。关于“立德”,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关于“树人”,最早文字记载见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古代圣贤认为,立德在前,树人在后,立德是树人的目标方向,树人是立德的前提条件。这种凝聚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内在联系,成为中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尺,对今天这个新时代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1.2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教育提出的方向和目标。立德树人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研究课题,开始于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接见全国优秀教师时发表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文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此后立德树人开始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概括和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论述中,教育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立德树人是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词汇

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教育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始终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他在多次重要会议及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8年5月2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2.1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家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作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这就在国家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共有1418所,在校生达到1134万人,[2]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有力提升了人力素质,支撑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在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更加凸显出“高素质”“技术”“技能”等职业教育特色。

2.2培养工匠精神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鲜明主题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已将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内涵融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3]就高职毕业生而言,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增加个人精神层面的成就感。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有着神圣的使命。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大国工匠、建设制造强国产业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工匠精神现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衡量标尺,成为引领人才培养方向的新规范和新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2.3立师德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4]教师“四个相统一”是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论述,是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标准和重要遵循。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是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助力,而高职院校教师是立德树人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因此师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撒播到学生的心中,才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立师德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施路径探索

3.1转变育人理念,强化德技并修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为高职院校如何育人、青年学生如何成长指明了培养方向和成才标准。始终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5]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的重要阵地,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既有较高技术技能水平、又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技并修”人才。

3.2坚守育人使命,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德育实施路径篇(3)

一、当前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

1.是新时期高职学生特点的客观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高、技校、中专的对口生组成。高职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积极的、进步的,但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大环境的影响,生源的多样性、文化基础的差异性,及其所处年龄段(大致在17-24岁)正是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部分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思想道德素质欠缺,行为习惯不良,甚至有时会惹是生非,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和创新高职德育工作,强化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2.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内在需要?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的培养时间短,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业素质上,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思想政治教育属务虚。由于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德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教师的培养及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德育工作人员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育人观念和育人水平不适应德育环境的变化,工作方法简单、途径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习惯于简单地运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而不能较好地运用情感与心理辅导的技能加以疏导。这些德育认识上的偏差和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的不适应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

3.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加强技能培养的同时,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就业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在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当作事关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以职业为出发点,针对职业要求和市场需要,围绕专业开展德育工作。?

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1.以创新德育理念为先导,构建德育创新起点?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德育理念的提升是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逻辑起点。一是德育工作应打破自我封闭形式,走开放式的德育之路,使家庭、社会与学校协调一致,构建“三教合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多样且广泛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二是德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德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三是注重互动和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德育不可缺少的渠道和途径之一,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空间?

第一,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要坚持全面性、广泛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原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努力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学生德育教育网络体系和网络工作平台,整合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形成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不断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第二,利用网络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要积极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一些认知性德育内容应尽量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加以呈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活泼,还可以将先进模范的事迹、有关专家的辅导、德育教育科研成果等资料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引入课堂教学,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第三,建立健全监控、管理机制。要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夯实德育教育基础?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说来是健康的、积极的,但由于受生活环境、学习目的、新的师生关系等影响,难免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非智力能力及其潜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从人的内心出发,以尊重“人性” 为教育起点,根据不同年级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开展,能提高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有其独特的育人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一要通过专职、兼职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加强机构建设,健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中心。二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化知识普及、人格教育和危机干预。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增强自信心等为重点内容。同时,通过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在学科专业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通心理咨询网站。?

4.以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素质为保障?

德育实施路径篇(4)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74-04

一、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贴近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拘泥于文本,偏重道德认知目标。当前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德育课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社会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内在素质。所以,德育课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更好地从偏重认知目标向“生活化”多维目标转变。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递和行为方式的引导,更多地应倾向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方法、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2]

情感态度目标:中职校德育课可将“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责任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断积极进取”作为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行为习惯目标:培养中职生学习做人的道理。中职校德育课应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的冲突和矛盾中,做出合理的正确选择,以适应价值多元化社会的需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做到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主动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

知识技能目标:人类从道德生活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系统道德知识与行为技能是职校生应掌握的精华,学生需要获得、积累对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行为技能,进而养成良好德性。

德育课教学的多维目标,应结合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针对中职德育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设定。

二、教学内容选择日常化,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多年来的传统,让德育课形成了不折不扣忠实于教材的特点,而教材中的内容,往往脱离生活世界的鲜活、多彩;教材中选用的道德案例和道德人物,往往会站在成人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倡导“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原则,要求德育课教师从契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思想、情感,贴近他们的当下生活的视角来选择教学内容。[3]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科书应是“动的、活的、真的、用的”,绝不应该是“静的、死的、浮的、读的”。[4]中职德育教材本应是引导学生融入社会、了解生活、自我完善的桥梁。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对现行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充实、改造和重组,做到与时俱进;教材以外的德育资源更应成为德育课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的资源。[5]应当植根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注重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开发德育资源,避免选择事例的“高、大、全、纯”,可参照“细、近、趣、真、实、新、奇”等原则,去筛选、补充和整合教学内容。

“细”,即要善于从细处、小处着手,于细小之处见真情,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运用小事、学生身边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讲解“恩格尔系数”时,可结合学生个体食物支出占其全部支出的总和来核算,并做出说明。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感触,而不会觉得这仅仅是一个概念,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了就不易遗忘。

“近”,就是从近处取材,从学生触手可得的事例中找寻德育资源,把高大全的目标拉近,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其身心特点。如学校组织了为生病学生募捐活动、为汶川灾区进行爱心募捐活动。此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的意识。这样能让学生在助人中体会服务的快乐,在奉献中养成无私的精神。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则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做“知行统一”的人。

“趣”,指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如上例中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情,自己的恩格尔系数,学生的兴趣肯定会大大提高。

“真”,就是要选取职校生中的真实事例和人物,展示他们的真实感受。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讨论考试焦虑问题时,可让学生自己描述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的处理方法,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

“实”,即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实物,或表征实物、实况、实景的音像媒体等。如在讲解《职业道德与法律》时,可播放一段案例审查方面的录像,通过鲜活的事例触发学生的感受,引起他们的共鸣,对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

“新”,即要尽量选取、补充发生在学生身边或社会生活领域正在进行中的生活事件。如在讲解《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内容时,结合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中职生免费就读政策等,这些都是新近才出台并正在实施的政策内容,而且与每一个学生息息相关,这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奇”,主要是利用中职生的爱幻想、喜创意的心理,有意识激发其好奇心,并与有关课题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如教学《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课时,可放一段相关视频,并让学生自己当法官,来决定案例中人物的命运。这就会大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流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传统的德育教学的基本流程一般是从理清道德概念开始,遵循道德逻辑,进而得出道德结论。这样的流程很完整,但其封闭性特质也非常明显。

德育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其教学流程必须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实践为载体。在开放式的教学流程中,要以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更多地呈现贴近生活的事实,激发学生产生相应的问题意识。教学过程可以活动形式开展,即主要通过资料搜集和处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问题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呈现。活动完成后,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向课外生活实践延伸。[6]如在《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及其改善》的课尾,安排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与他人讨论;在教学《科学消费,理财有道》的课尾,安排学生列举自己的支出状况并作一评价或与其他同学进行互评……这些都注重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学实施关注内在建构,贴近学生成长特点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最关注的是道德结论的传授,从而决定了课程实施的重心放在如何改善“注入”的技巧上。灌输就成为诸多中职校德育课教师的首选。

依照贴近学生的德育课教学原则,对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生发的感悟和体验已成为教学的切入点和关注点。为此,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教学方式时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所以,德育课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学生的参与、体验中促进其道德育养成的过程。只有做到德育实施重心的转移,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学生才能在德育课堂这一生命灵动和个性张扬的舞台空间不断生成、发展其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五、变革学习指导方式,贴近学生的主体需求

传统的德育课堂上,由于受到“走进文本”观点的影响,教师往往采取听受式的学法指导。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德育课程贴近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主体的参与性需求应成为学习方式指导的主体,德育课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指导学生从听受学习向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讨论式学习转变,进而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7]

探究式学习,即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如教学《学礼仪,讲文明》一课时,可让学生开展调查,看看自己和周边同学中有哪些文明和不文明行为。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克服不文明行为的做法。这样的探究比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要来得更加深刻。

体验式学习,即通过创造或创设具体场景或氛围,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开展学习的方式。如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相关内容时,可由学生组建模拟法庭,设定好情境,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式学习要比纯理论的灌输更能让学生入脑入心。

讨论式学习,即借助于问题讨论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教学《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一课时,让大家讨论“我中考没考好,到底是老师、家长的原因,还是我自己的原因?”讨论中,学生倾吐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有的说“老师不喜欢我,我不想学习”,有的说“还是我自己没努力,不能怪老师”等。接着,可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展开辩论,通过相互间思想的碰撞和互补,最终得出所要表达的观点。

六、充分挖掘学生自身资源,贴近学生的自我体验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宝贵的基础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学生的智慧,其已积累的自有知识经验体系,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既是课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更是德育课教学发挥效果的基石。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学务必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参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依靠学生充分调动其内生的积极性。[8]如教学《常见的情绪困扰》时,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情绪,教师再引导他们进行分类,进而推进课的进一步展开。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发表的观点、建议、意见、产生的问题与争论甚至是错误的回答等教学活动状态,都可以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多得的生成性资源。如果德育课老师善于利用、整合这类资源,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促进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

七、拓展教学时空,贴近社会实际

德育课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就要突破原来的刚性的教学时间和封闭的教学空间,跳出书本,走出教室,将学生的关注点由学校转向社会,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融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校、家庭和社区等都是可利用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主动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提供生命活动和德性生长的舞台。[9]名人故居、法庭、纪念馆等场所都可以成德育的大课堂;参观、调查、旁听庭审、人文景点的义务讲解等亦可以成为开展德育教学的有效形式。

八、使用对话式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的现实感受

在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常常使用纯逻辑性的表述和单向的独白语言,始终固守讲台,通过“要怎样”、“必须怎样”和“不要怎样”等居高临下式的生硬的指令性语言来传递信息,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校做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往往造成学生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在教学中应贯彻“三贴近”的原则,不仅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要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所感所悟。为此,德育课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对话式的语言形式,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教师的语言具有本真性、情感性、启迪性和民主性。要与学生开展民主平等的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遵循的就是对话的的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这对我们尝试建议对话式教学语言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教师要把学生当成生活中的伙伴,向他们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对人、对事的真实看法和感受,与学生共同感悟,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提要求,上纲上线,如此,方能在精神层面达成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同时,教师应让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同时教师要抱着对学生欣赏的态度与学生对话,贴近学生去提取具有学生特点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触动学生的心弦。这样的教学语言,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感受的过程,让学生在相互的对话中获得自主体验,进而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其内在的需求。[10]

九、运用发展性学习评价,贴近学生的成长历程

甄别性评价一直是传统德育课教学不易舍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采用的都是统一的试卷,通过统一的命题来权衡不同个体的道德认知状况。要确立贴近学生的德育课教学理念,在评价方式上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将评价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重视生活历程,重视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成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学中,要注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师生沟通与生生交流相结合;自评、互评、他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成长成果评价与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相结合。以激励为主导开展学生的评价,善于发现并肯定每一个体所取得的进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现实是道德规范的源泉,生活是是学生生命充实与展现的过程,随着德育课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的不断贯彻实施,我们一定能够能总结和创造出更多的有鲜活价值的经验,德育一定能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张建国.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与改革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6(Z1).

[7]杜建忠.职业学校德育课“三贴近”实施策略探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德育实施路径篇(5)

1.挖掘生命教育素材,帮助了解欣赏生命

让生命教育渗透于品德课中,充分挖掘品德课教材中可以利用的生命教育因素,让品德课堂成为学生热爱生命、分享生命快乐的最好场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是生命成长的土壤。

教师在准备生命教育教学内容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并将其融入课堂,让课堂充盈生活气息,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人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生命价值。下面是三位教师执教的《家人关爱我成长》的三个课例。

课例1:课始探索生活信息

教师课前布置了一份问卷调查:

①问问自己的妈妈,怀孕前后想到了什么?

②自己出生的时候,妈妈是否承受了痛苦?出生那天,家人心情如何?

③亲人为自己的快乐成长做过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交流感受。教师深情总结:当我们还躲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家人就寄托了无限的期望。从呱呱坠地到张开小嘴牙牙学语;从蹒跚学步到挂上红领巾,这其中家人付出了多少关爱。

课例2:课中寻找生活源泉

教师将学生搜集的童年生活照片进行整理和剪辑,然后播放“我爱我家”的音乐,这样的动态教学效果让学生对于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更增强了品德课堂的活力。

课例3:课后完成生活体验

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愿意帮父母做些什么”,学生交流后形成一份德育作业单,如帮父母洗脚、倒茶、打扫卫生,为父母准备一份早餐等。

2.开发隐性课程,引导珍惜、尊重生命

隐性课程中包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创建学校文化,构建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亭台楼阁都充满着生命气息。

(1)依托节日资源

课程中的各种节日主题很多都涉及生命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些源于现实生活的资源,使节日教育的内容充满生命气息,具有时代特征。如:

《家人关爱我成长》: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国际家庭日等。

《向白色恶魔说不》:6月26日国际禁毒日、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我们的地球》: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动物、植物和我们》: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红绿灯》:3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

这些节日资源中隐含的生命教育素材,为品德课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

(2)紧扣时事热点

作为品德教师,要关注时事热点, 如果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来进行教学,加上课堂上教师适时的点拨与引导,那么就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在学习六下第三单元《直面灾害》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将汶川地震中的元素引入课堂。

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是一场巨大的劫难!虽然说我们没有遭受到如同灾区人民那种巨大的痛苦,但是我们也同时经历了地球的颤动,也看到、听到、感受到了这场灾难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影响。

孩子们聆听着,感受着,在课堂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表情凝重的,眼睛里面含着泪水。他们在感动着、思考着,这些体现了孩子们的真情,体现着孩子们的成长!教师及时引导孩子们一起来谈谈这场灾难,一起去寻找其中的感动,去领悟生命的意义,在这个时候孩子们有话可讲,有感可发,有触动,有行动。

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情景,能激发学生循着问题情景,思考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自然触及生命教育的灵魂,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

(3)开展法制教育

这是一节有趣的法律探究课:在教学《法律,生命的保护伞》时,教师把它设定为一节讨论探究的综合课,一是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法律知识汇总,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二是把音像、漫画、小品等形式引进课堂,授课采用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社会调查、自学答疑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事实证明,这些案例材料真实、鲜活,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形式直观、生动、形象,方法灵活、新颖,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敢于与教师讨论、争辩,培养了他们独立进取、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性格,让学生生命的火花自由闪现、互相碰击,焕发出生命的热情。

二、开展主题活动,感悟生命成长的快乐

品德课堂应是一个开放的、没有时空界限的生活课堂。教师要以人的和谐、健康发展等为主线,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主题教育活动,挖掘生命教育内涵。

1.注重“生命安全教育”主题

通过生命安全知识学习与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简单的防范自救办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五上《红绿灯》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开展主题活动。

(1)真情感悟在课堂

《红绿灯》一课中教师将中小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事例展示给学生看。接着又让学生们列举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学生们纷纷感言: “我感觉很害怕。”“他们为什么不听家长和老师的话?”“现在我最想告诉大家,要千万千万珍惜生命。”

(2)活动贯穿于课中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安排了种植生命树的活动。

活动规则是教师发给四个小组各一棵生命树,生命树按外出旅游、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交通安全等内容划分,同学们把自己认为的与之相关的安全事项分别写在每棵树所结的果实上,然后再把这些写好安全事项的橘子、桃子、梨和苹果分别贴在自己小组种的生命树上。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开了:坐车不能把头伸出车窗外;手不塞进开着的电风扇里面;不能参与迷信活动;不能在小树林里玩火;不能在池溏边玩水……

看着挂满果实的生命树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教师也笑了。通过栽生命树把安全意识栽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3)主题延伸向课外

结合“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开展“走进交警队、当一天小交警”等活动,让学生清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真正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自觉的行路人,珍爱自己的生命。

2.挖掘“生命意义教育”主题

引领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生活的丰富、人性的多彩,懂得不应该轻易放弃生命的道理。

在《动物植物和我们》的教学中,笔者充分考虑到孩子天性都是喜欢动物的,他们愿意和动物成为朋友,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他们很少有机会亲近动物。因此,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带领学生去畅游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情境,为学生留下一个能够亲近小动物并和小动物交朋友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接着,在学生一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介绍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动物时,我适时地点评:“你真善良!”“你这样有爱心真让老师感动!”

课程目标所体现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的人。我想,热爱生活的前提是,首先要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光辉,鼓励学生用自己独有的慧眼去发现世间的美好。

3.体验 “生命成长快乐”主题

快乐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最具说服力的理由,让学生快乐成长,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让他们学会更好地珍爱生命。

教学《和小树一起长大》,让学生感受小树成长的快乐,可以在课中很好地渗透生命教育。从回忆一件件快乐的事情开始,比如考出好成绩,和父母一起郊游,参加一次活动,在幸福的回忆中体会到生命给予的快乐等,从而明白生命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快乐成长是自己的权利,也是责任,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来。

三、打造实践体验平台,憧憬生命的瑰丽

如何把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关注他们的体验和情感,引领他们确立生存的正确方向,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个最好的体验平台。

1.社会实践,体验生命价值

(1)参观访问

学习完《家人关爱我成长》,组织学生到社会关怀院去参观,通过一系列的敬老活动,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情感的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

(2)调查研究

学习完《我们这样生活》,组织学生观察护城河的环境,采集水样,撰写调查报告《护城河的今天与明天》,在孩子们稚嫩的文字中,反映的是对生存环境的思考,增强他们参与社会、关注生命的意识。

(3)亲子活动

在教学完《感谢你,我的父母》后,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母亲谈谈怀孕时的样子,讲讲出生时的故事,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4)护蛋行动

记得在母亲节那天,开展了一次 “护蛋行动”,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生鸡蛋,一刻不离身地保护一天,以此来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孩子们在体验日记中写道:“啊,护一天的蛋都这么累,更不用说妈妈怀我那么久了。”“妈妈,您辛苦了。长大后,我会报答您的。”“妈妈,您真伟大啊!我爱您,妈妈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

2.借助网络,体验生命美好

网络作为新的教学媒介,对学校教育、学生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在执教四上《网络世界》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走进网络、体验神奇之后,学生明白了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距离的限制,五湖四海的朋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这一现代生活现象,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精彩美好。

3.走进自然,憧憬生命瑰丽

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德育实施路径篇(6)

二、德育方法僵硬,知性不一

德育方法很多,但知性化的德育内容,使德育工作者专注于道德知识的教学,认为道德与科学知识一样是可以像自然知识来“教学”和“学习”的。尤其是实践中,相当多的教师仍以说服教育法为主要方法,使德育流于单向传递既定的价值准则,宣扬道德知识。

三、解决的方案

1.德育功能人本化

就像上文所说,德育的功能主要有二,一为社会,一为个体。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个功能。个体为其本体功能,而社会则为其衍生功能。个体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的发挥,而社会的实现也要以个体的发挥为中介。这就要求我们我们在实施德育的工程中,关注个体功能的发挥,实现德育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享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习者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习者完整的精神生活,健全的人格,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能顺应当前时代潮流的人才,进而实现德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功能。

2.德育目标现实化

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既要高于现实,又一定要扎根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制定德育目标也是一样的,要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要向人们表明什么是至善,以便使人们能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但更重要的是,道德目标应有现实性,应更多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3.德育内容生活化

“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前提,而知识本身不是目的”。所以,我们的德育内容要走出知性化的窠臼,走向生活世界,构筑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给我们指明了生活化的德育内容的方向:一是对学生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消费方式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二是对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和和谐的交往生活的指导,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且教给他们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三是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生活,而且这部分内容要“生活化”,即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可以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切忌教条化、说教化;四是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的关注。

4.德育影响合力化

德育实施路径篇(7)

研究美国公民教育及其实施路径,合理地进行批判和借鉴,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历史上不同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有益经验,更好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认识,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科学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次,有利于开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美国公民教育实施路径的理论基础

1.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理论。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对公民的道德教育方法做出了许多理论见解。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提出学校教育要有实践性,让道德规范得到实践,道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人们在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方可体验社会,感受道德的魅力。所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灌输。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这是美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学校公民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完成公民教育的任务,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这为美国公民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2.柯尔伯格认知发展模式。他对道德的认知发展研究比较多,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式,提出了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自身道德认知的规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儿童的道德行为做出及时反映。他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以道德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关心团体人员的共同发展。他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为美国公民教育注重持续教育影响提供了理论准备。

3.拉思斯的价值澄清理论。价值澄清学派提出了价值澄清的方法理论,强调价值对行为的影响,希望用正确的价值去指导学生的行为。价值澄清方法在西方各国传播很快,因为这一方法重视现实生活,具有可操作性。拉思斯认为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价值澄清的过程、方法和技巧,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灌输已有的价值观念。所以教师不能把现有的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澄清价值,使学生自觉形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教师不得干预。价值澄清方法理论对于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重视操作性具有指导意义。

二、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

1.以课堂教学为基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公民教育善于运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道德思想进行影响教育,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知识。美国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灌输美国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根据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多层次有差别的进行公民教育。美国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进行影响渗透教育,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倡导国家价值观。

2.加强校园生活的管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美国很重视校园生活环境的管理,重视在校园生活中体现国家主流意识与教育理念,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熏陶,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无形的影响作用。采用学术活动、体育运动、心理咨询、志愿者活动、社会媒介、参观博物馆等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寓公民教育于校园文化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和熏陶中受到教育。

3.采用其他社会途径进行公民教育,使公民教育取得综合的教育效果。第一,通过宗教活动进行公民教育。美国宗教势力每时每刻都以上帝名义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宗教活动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普遍的宗教团体和广泛的宗教活动进行公民教育,使人们从思想到行为习惯的转化得以顺利进行。第二,政治活动中的公民教育。美国通过政治活动,宣传美国政府自己的政治主张,影响全国的公民对美国政治的信仰,从而使民众支持美国政府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充满希望和崇拜。第三,利用大众传媒对公民进行宣传教育,影响社会舆论环境。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与整合方面的重要角色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它已经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实施路径。美国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四,美国公民教育还采用网络途径对公民进行教育。美国公民教育采用网络路径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表现。利用网络去影响公民的思想、言论,了解公民的思想状况,加强同公民的沟通交流,使公民教育更好的实现目标。

三、美国公民教育路径的借鉴价值

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首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与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次,重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再次,重视隐性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最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概言之,深入研究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坚持理性的态度,扬弃的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的吸收和借鉴其公民教育的积极因素与合理成分,优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立德树人功能。

参考文献:

德育实施路径篇(8)

1.“六有”德育基础建设

武汉市在“九五”“十五”期间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德育“六有”工作:即德育意识、工作队伍、内容系列、活动阵地、管理规范及考核标准等六个方面。旨在通过对这六个方面的系统构建,推动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建设与创新。

2. 班主任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实施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旨在培育典型、推广经验;形成工作规范和长效机制;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育人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培养了一支合格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队伍。实施了“五大行动”,即践行育人宗旨行动、升华育人艺术行动、免费培训行动、关爱班主任阳光行动及树立班主任标杆行动等,采取了“五大措施”,即创新选聘机制、建立培养培训机制、规范考评机制、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与健全工作保障机制等,切实有效地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3. 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为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1年,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启动。通过“德育课程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课题化”,将德育研究与行政推进相结合,试点探索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以 “五大体系”,即: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路径体系、推进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为目标,以“六大项目”,即:行为规范育人项目、班级建设育人项目、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实践体验育人项目、全员合力育人项目、“三位一体”项目为切入点进行过程推进,以“五大推进策略”,即行政、科研、激励、协作、调度推进策略为保障,全面实施推进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二、“十二五”有效德育体系构建的依据

武汉市“十二五”有效德育体系的构建遵循儿童的成长需要,在传承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历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参照国际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趋势,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建构起“五大”德育体系。

1. 政策依据

专家组及研制团队认真全面回顾、梳理了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的系列文件,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的精神及要求,作为五大体系研制构建的政策依据。

其中,2005年4月,《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分别明确指出了小学、中学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2. 国际视域中的中小学德育发展参照

结合当今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社会急剧转型,价值多元的大背景,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国际视域参照。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当前国际中小学德育目标呈现出五大特点:第一,公民责任与民主精神;第二,国家忠诚与国际理解;第三,个人品德与健全人格;第四,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第五,学会生活与社会现实。

3. 基于武汉市德育现状

五大体系构建前,研制团队对武汉市8个城区的管理者、一线教师进行了近200人次的座谈与访谈,形成调研报告,聚焦武汉市中小学德育问题;研制过程中先后对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及社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普适性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发放问卷5000多份,访谈人次及1000人次。在现状问题的调研与梳理,历史回溯的基础上,立足武汉市基础教育的实际,科学构架“五大”体系。

4. 遵循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五大体系中的目标体系是以儿童为中心,生活半径不断放大的同心圆为“成长场域”,以指向、价值、成长场域三维逻辑立体架构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图1)

三、五大体系及构建特点

1. 五大体系构建定位

目标体系的解构注重定位性,即确立中小学不同学段、年级关键德育要素;内容体系的解构注重针对性,即因学段不同,因年级有别;路径体系的解构以学校具体工作开展为载体,具有示范性与可操作性;推进、评价体系重在对工作的落实与推进,以便形成长效保障机制。

2. 德育目标体系及构建特点

(1)武汉市中小学德育总目标。将中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合格公民。(图2)

(2)各学段德育目标

小学:培养具有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诚实守纪的品质、乐学向上的志趣的小学生。

初中:培养具有爱国爱家的情感、举止文明的言行、遵规担责的意识、自制耐挫的品质、立志怡情的志趣的初中生。

普通高中:培养具有爱国爱乡的人文情怀、文明雅行的生活方式、敢于担当的公民意识、乐观向上的个性品质、追求卓越的理想情操的高中生。

(3)目标体系的建构特点

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与政策的一致性,符合国家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要求;其二,满足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相衔接、各年级逐步递进、各有侧重的特点。小学重点是习惯养成、诚实礼仪教育等;初中重点是意志品质、身心健康教育等;高中重点是理想信念、公民素养教育等。同时,三个学段的关键要素各有侧重(表1);其三,遵循知、情、意、行道德内化的规律;其四,汲取武汉地域精神文化,同时兼顾武汉市区域德育特色与亮点。

3. 德育内容体系及构建特点

(1)内容体系(见表1)

(2)内容体系建构特点

其一,五大衔接,彼此一致。注重内容建构的逻辑关系:与国家政策衔接;与武汉市实际、学校实际衔接;三个学段之间相衔接;三大体系之间的相匹配;每部分内容构建环环相扣,彼此衔接。

其二,分层建构,螺旋上升。注意渐进性与序列化:三个学段各有侧重,重点有别、程度有异、渐进深入,既分学段层递,又各成体系。

其三,突出重点与特色。突出各学段德育重点,兼顾学校已有特色、武汉各区域传统特色。

4. 德育实施路径体系及构建特点

(1)路径体系

围绕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按照“全员参与,便于操作”的工作思路架构,以学科教学、德育课程、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与社区协同合力育人等“七大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载体。把中小学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延伸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个领域。

(2)路径体系建构特点

第一,便于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可操作性,架构德育实施路径体系。德育实施路径体系不是完全与分层、内容相匹配,而是以学校德育工作“七大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载体,便于学校工作的可操作与落实到位。

第二,结合武汉地域、各区、校实际,把中小学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延伸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个领域。

第三,依据学生道德内化的特点,遵循知、情、意、行的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实施路径。

5. 德育建设推进体系构建特点

(1)推进体系

按照动力性、创新性、综合性原则,构建行政主导和业务指导并行的管理组织机构,完善有效德育科研培训、督导奖励、保障支撑、协作共育等长效机制。从机构、制度、德育科研、保障与技术支持四个方面形成了15项具体的推进举措,构建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推进策略(表2),为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的有效推进提供动力资源。

(2)推进体系建构特点

德育建设推进体系从五个维度:行政与研究结合、专业与人才、考核与激励、保障与技术、联动与合力,构建推进策略体系。

6. 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特点

(1)评价体系

在坚持匹配性与地域性、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科学性与人文性、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下,分别对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具体为:区教育行政部门重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组织与规划、管理与指导、激励与保障、成效与特色;学校重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路径、德育效果;学生重在德育发展状况评价,并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各学段学生德育评价目标、内容与要素。

(2)评价体系建构特点

第一,以评价各级德育工作为侧重,学生评价作为德育工作评价的佐证。德育评价体系以评价德育工作开展为抓手,侧重评价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于有效德育工作推进情况,学生评价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考核验证依据。

第二,德育评价重在发挥其导向、激励、诊断功能。德育评价体系 遵循“以评促管,以评促教,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促进发展”的宗旨。

第三,德育评价突出六个特性。评价目的体现改进性;评价的对象体现多元性;评价的领域体现全面性;评价的方式体现多样性;评价的时空体现情境性;评价的结果体现实效性。

第四,德育评价体系具有开放的特点。一是定期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合,二是各区、校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本区、校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的实施意见,三是学生抽样评价的要素没有限定,具有一定灵活性。

另外,评价方法具有多元性,评价呈现具有可操作性。采取现场观察、设置情景、问卷调查、资料查阅、访谈、听取汇报等形式。评价的呈现区级施行等级评价,学校实施“星级”评价。

四、德育特色与思考

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武汉市中小学德育逐渐彰显出较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一,德育目标与内容建构注重以生定育,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关照学生的成长需要;其二,德育实施途径注重立足德育常规与常态,重视主体体验 ,力求回归生活;其三,德育工作推进中注重德育科研,将研究与行政推进相结合,注重科学谋划与系统建构。另外,在德育改革中不断构建完善德育制度,注重长效保障机制建设。

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经过系列的探索、实践与改革,尤其是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使中小学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单纯说教轻体验感悟等现象有了较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区域德育发展不平衡。一是先行试点的区域基础较好,与后续普适性地推进中的其他区域有差异;二是在“五大”体系的构建时,为使各区域因地制宜,以便发挥其创造性,留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导致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另外,有的区域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条件差异,导致区域差异较大,保障机制制定与执行不一。

德育实施路径篇(9)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思想史上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时至今日,其实用主义学说仍指导世界各国的教育机构。道德教育思想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一贯的实用主义色彩。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医学类院校是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医学类院校的专业性非常显著,其培养目标指向性更加明显――未来的医护人员。社会对医护人员的道德要求比较高。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少部分医护人员负面新闻较多,“医闹”现象愈演愈烈,医患双方由于信任感匮乏,社会大众对于医疗事故的零容忍以及医护人员的沟通工作不到位等原因,社会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质疑。因而,在培养医护人员的过程中,医学类院校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医学院校具有一般高等院校的普遍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其医学专业性非常强,其未来职业要求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医德教育缺失

总体而言,医学院校的“大医精诚”等中国传统医学道德精神基本上停留在纸质和口号层面,没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医学生对于医术与医德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纸质层面,道德内化标准极低。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整体大环境对道德教育持消极态度,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凸显;另一方面,医学院校没有从医学生实际出发,制订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与计划,医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缺失,形成社会、家庭、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合力任重而道远。

2.只教书不育人

医学院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德育教育忽略不计,导致出现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不可否认的现实情况是,相较于其他专业和高校,医学院校的培养任务极其繁重,医学专业在校期间所学课程为其他专业的二到三倍。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医师资格认定考试”以及“医师专业规范化培训”等政策法规,再次对医学生培养加码,学校、学生对学业不堪重负。

3.德育工作人员“岗不对责”

由于我国高校特殊的行政体制,无论高校教师还是教育教辅人员除去职称之外还有行政级别的区分。高校教师教辅人员面对德育课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部分思想政治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诠释不全面,学生上课热情较低,甚至出现反感此类课程的情况,学生认为其无用并且占用大量的专业学习时间。专业思政德育工作人员,诸如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辅人员,所处岗位本应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工作中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在学生的德育工作方面,但是很多医学高校则出现辅导员岗位为行政岗位,工作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烦琐的行政工作当中,学生德育工作则放在次要位置,无法实现国家对于医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

二、杜威德育思想的可鉴之处

作为20世纪伟大的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其中,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教育的认识,杜威更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和重组”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论。

1.品德培养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

杜威认为,传统学校的德育始终局限于简单的说教,且较为狭隘,形式化重于实质,因而,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应该局限在品德课程上,而是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道德教育应该走出传统的品德教育课程,从整个民主社会的大环境进行考虑,无论在何种课堂上都应该贯穿品德培养。

知识、情感和能力是评判道德品质的主要标杆。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杜威给出的定义要大大超过前人将德育理解为单纯的仅有的道德,而是将德育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杜威看来,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内化,能力的提升等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注重德育与社会相联系

基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认为,德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人,是否适合于民主社会的良好公民。杜威的“社会人”德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思想,很少真正与社会相联系,将学校视作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但是教育系统本身的特性使人们认为,包括德育在内的学校教育是独立的,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杜威的德育思想认为,社会性的德育,应该与社会挂钩,学生通过道德教育之后,是否具有与民主社会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道德情感和社会道德行为。学生对于民主社会的认知如何?是否真正地理解何为民主社会以及其中的要求和含义?学生是否会将这种认知转化成自身的价值评定标准,并且根据这一标准,履行良好公民的道德和义务。这些问题在杜威看来,是民主社会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3.“做中学”的道德教育途径

杜威教育思想的实施路径最大的特点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在“做”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在实际中加以检验。具体到德育方面,“做中学”显得更加新颖独特。按照杜威的观点,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是“仿真”的社会系统,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系统中,可以真实地体验社会上所能遇到的问题,并且在“社会”中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到德育的相关知识,自身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才能符合良好社会人的要求。

杜威认为,“做中学”即通过各门课程、各种实践活动学习,无论是在学校开展的学习还是在社会开展的实践活动都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身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探索医学生德育教育新路径

相较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对医学生德育培养要求更高。由于目前的医学高等院校针对医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待改进,杜威的德育教育思想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1.内部、外部视角的德育实施路径

杜威认为,道德与行为有关是二元论命题,故而提出学生内部和学生外部的道德实施路径。心灵与行为相对应,学生的内部认知情感和外部的学校、社会环境同样应该互相对应。具体到医学院校,学生内部的德育实施包括学生的医学知识、技能,外部则与学校、社会环境尤其是医院环境相对应。

按照杜威的德育理论,医学生的内部德育应该包括医学基本知识、医学基本操作技能和医学相关的人文关怀。医学院校目前实行的德育内容与其他专业高等院校的德育内容大致相同。从这个角度上讲,医学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并且应该包括医学的相应专业知识。针对此类德育的实施路径,主要的实施者反而不是我国高校中传统的辅导员或者思政教学人员,而应该是医学专业教师。

我国医学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还是综合类医药事业的发展,其共同精神内核是大医精诚,广植杏林。具体到医学类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医学专业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这一群体不仅在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而且也在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应该说,绝大多数的专业医学教师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这就可以解释,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生,在面对专业德育人员的说教时往往出现反感情绪,而对某一医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专业课教师崇敬信服。积极发挥专业教师的德育作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医学生的外部德育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医疗机构的环境。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医学教育基本上是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程并行,这种培养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扎实地学好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和实践课程中可以检验自身所学。这固然是由于医学专业特需的动手能力的要求,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医学生在实验、实践中对自我的提升。这与杜威“做中学”的思想不谋而合。

我国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收治的病人绝大多数是非常负责的,学生家庭和社会整体上是认可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的。之所以出现医患关系紧张,少数是因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也有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繁重的医疗任务、医患双方沟通不到位等原因。而医学生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所看所感恰恰是最好的德育。如果医学生切身体会到医护人员的繁重工作,并且情感上认同,思想上自我批判学习,行为上改进,那么,医学生的德育定是成功的。

2.义务、兴趣视角的德育实施路径

杜威认为,良好的民主社会公民,不仅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同时应该处理好义务与兴趣之间的关系。这其中,矛盾是否可以调和?杜威认为,义务和兴趣表面上对立,但是自我意识调整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节点。

具体到医学院校而言,任何医学专业的教育教辅人员都应该清楚,很多学生选择学习医学,并不是基于自身的兴趣,而是由于家长或者其他关系亲近人的建议和影响,这有可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促使其承担相应的义务;也有可能是发挥反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并不是医学,这就导致矛盾的产生。医学院校意识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愿意学习医学的,但是往往束手无策。

某医学院校的一名同学,高考填报志愿接受了家人的建议,学习医学。但是入学后教师发现其兴趣在于文学,不在于人体解剖等课程。尽管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竭力劝说,家长苦口婆心地说明医学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但是这学生最终退学。与之相反的事例是,某医学院校新设的医学专业,学生入学后对于该专业以后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对专业学习也消极对待。该校的相关领导协同相关专业教师、实习医院、家长等多项德育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参观实习医院,请同一专业的临校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度。最终,学生积极学习,成功就业。

上述两个事例说明,兴趣与义务相对立,但是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影响,将兴趣和义务相统一,这时,学生的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成效。基于兴趣和义务的角度来探讨医学生的德育工作,相较于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政课或者辅导员、班主任谈话更有作用。

3.智力、性格视角的德育实施路径

杜威认为,“学校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就是获得知识的问题――这种知识与冲动和习惯的系统有关系”。杜威的观点认为,学校中的德育问题归根到底是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的获取问题。学生和学校教育教辅人员应该认识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或者周围人是具有一定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是需要学习者和周围的人物、事物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于协调个人与周围人和事的关系。换言之,学生的德育归根到底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杜威还认为,当学生获取知识,意识到知识背后的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之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从智力和性格的视角来看,学生的智力不仅仅包括自身的智商水平,还应该包括学生的情商水平,这种情商发展更多依赖于学生本身的性格。性格是情商的展示形式,问题的关键在于,智商与情商是否可以通过知识的获取和关系的协调达到统一,如果达到统一,那么其德育教育的实施就是成功的。

4.社会、道德视角的德育实施路径

杜威认为,学生的行为意义上的道德特性与整体社会的道德特性相统一,学生乃至学校各项事业的开展有赖于社会道德精神的鼓舞。学校应该被视作社会的缩影,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社会生活的含义,教育者也应该明白,只有将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互相联系起来,德育工作开展才算有意义。杜威的德育思想将社会道德与学校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以社会普遍价值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其思想对当代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有哪些意义呢?

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我们不能笼统地对其进行批判。应该说,总体上社会价值趋向于理性,中华传统美德开始复苏,国学开始在社会群体中广泛传播,年轻一代的学生对于多元文化持包容开放的态度。

医学院校的学生,由于本身课业压力较大,在面对学校的德育过程中,往往采取避而不答的态度。我们的教育者应该反思,为什么思政课或者辅导员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简言之,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工作的脱节是主因。当我们告诉学生,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但是学生内心的想法却是,为什么要奉献?社会上需要奉献的仅仅是医护这一个行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教育,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学生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接受、不认可。

具体到医学院校来说,德育工作的开展任务非常艰巨,但是,也有其特殊的情况。社会的普遍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医学院学生的道德水平,医学大学生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可以由医学院任意书写,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与社会道德相联系开展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注意事项:首先,调查和掌握学生道德水平,认识到学生思想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普遍联系;其次,社会道德与学校生活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医疗行业的普遍道德与未来医护人员的联系;最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德育培养。“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故而医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广泛联合医疗机构、社会其他相关机构及学校、家庭等各方组成合力,切实可行地开展。

四、小结

医学类院校的未来医护人员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杜威的德育思想,我们认为,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开展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内部、外部视角,智力、性格视角,义务、兴趣视角,社会、道德视角等德育途径实施对医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德育实施路径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102-05

公民教育对于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已被学界反复地讨论和强调。但应当通过何种路径实施有效的公民教育,还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台湾、香港学界的研究早已指出:除学校系统外,家庭系统和社会系统都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很好路径。研究者们都很清楚:仅靠学校教育一途来达成公民教育,几无可能。没有家庭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的共同参与,从学校系统获得的公民教育最多只能让人记住教科书的只言片语,而失去行动系统的支持。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系统都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有力路径,三位一体,不可偏废。但尽管如此,仍少有研究者能在这三种实施路径上给出具体建言,即便有,也多是把重心放在学校系统之上。

上述实施公民教育的三种路径,却在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系列作品中有很好的诠释。龙应台并不是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介入公民教育,但却丝毫不妨碍她成为这个领域的先知和积极的推动者。她的《野火集》(1985),可谓台湾民众公民意识的启蒙读本,甚至对推动台湾解严也起到相当的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龙应台就已意识到,公民教育并非仅靠几堂公民课就能见功效,而必须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系统共同发力,公民教育方能觅到出路,公民社会成长才有希望。其后20余年,龙应台作品更是一直紧扣此三大系统,直触公民教育核心。她的作品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台湾民众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因此,作为台湾公民社会成长历程的标志性人物龙应台应当是研究台湾公民教育不可遗漏的名字,其作品亦应成为研究台湾公民教育的重要文本和宝贵素材。

一、公民教育的学校路径

学校系统的公民教育可归结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路径。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1968)中首先使用了隐性课程一词。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应与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同样重要,但“在历来的课程研究中都受到忽视”。

龙应台并非教育研究者,学校系统的公民教育并非其发力重点,但每一发力,便是一针见血。在20世纪80年代,她便通过《幼稚园大学》、《机器人中学》、《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又是公假》等系列文章,探讨学校系统应当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其中无论通过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实施公民教育,她都有独到见解。

(一)显性课程的路径

在《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一文中,龙应台回忆读高三时上公民课“三民主义”,对课本中“三民主义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主义”这句话产生质疑,但课本显然将此当成斩钉截铁的结论,毫无解释引证。当她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还很惊讶,回答:“课本这么写,你背起来就是。联考不会问你为什么。”龙应台认为这并非“公民教育”而是“臣民教育”:“基本上,课本编者与授课老师并不认为学生有自己作判断、下结论的能力,所以才会有这种你别问为什么,记住我的答案就行的态度。他们因此所剥夺于我的,是我求知的权利与独立判断的能力。”

洪泉湖曾梳理过台湾公民教育的进程,认为台湾直到80年代,三民主义课程才“较能去除意识形态色彩,偏重社会科学之学习”。龙应台高三之时所处的60年代,其公民课显然“意识形态色彩”仍较重。于是她不禁要质疑这种显性课程,是否只打着“公民教育”的幌子。正如杜威所说:“一个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选材时必须以改进我们的共同生活为目的,使将来比过去更美好。”三民主义属于过去的一种美好,但是否永远美好而毋庸置疑?其后台湾几十年的变局已为龙应台当年的质疑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进入新世纪后,龙应台更是在游历西方多年的基础上开始着意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教育课程。比如,在关注儿子安德烈就读的德国学校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后她发现,德国的公民教育不仅仅是在公民课里,而是把公民教育渗透进入所有学科里,实可为台湾公民教育课程所借鉴。

她曾谈到安德烈高二时在德文课上读布莱希特的一个剧本《伽利略》,老师是怎么教、怎么组织讨论的事。布莱希特的剧本写的是伽利略发现了地球的原理,但是这个原理是教会所不容的。而课堂讨论到最后的核心就是个人跟群体之间的关系问题,面对教廷或国家这种巨大的机器,个人什么时候要抗争、要牺牲,什么时候是可以妥协、可以退让的。德国公民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渗透程度让龙应台震惊,“这群17岁孩子是这样在上语文课吗?个人面对国家机器如何自处,不正是公民教育最核心的题目吗?”

(二)隐性课程的路径

如前所述,隐性课程是容易被忽视的课程,但在龙应台笔下,其对公民教育的意义甚至还要重于显性课程。在《机器人中学》一文中,她极力反对当时台湾学校的高压性管训教育,认为教育者所不自觉的矛盾是:“他们在智育上希望学生像野兔一样往前冲刺(当然也有为人师者希望学生在智育上也如乌龟);在所谓‘德’育上,却拼命把学生往后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她认为这两者并存是一种幻想,并且一针见血地戳破了这种幻想,“我们如果一心一意要培养规矩顺从听话的‘乖’学生,就不要梦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庸才’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

杜威曾尖锐地批判学校教育的不民主,指出传统学校教学以静听为主,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室如同牢狱,儿童如同囚犯,教师如同看守,书本如同刑具。他的矛头实则指向隐性课程,认为必须要改变这种权威结构,“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应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如杜威一样,龙应台眼光犀利,就连上课点名、规定学生穿着这些小事,她也能揪出这些隐性课程对公民教育的伤害:“我们对大学教育的期许是什么?教出一个言听计从、中规中矩、不穿拖鞋短裤的学生和教出一个自己会看情况、作决定、下判断的学生――究竟哪一个比较重要?为了塑造出“听话”、“规矩”的青年,而牺牲了他自主自决、自治自律的能力――这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吗?”

她更看到隐性课程中一切可用于公民教育的机会,在《不会“闹事”的一代》中疾呼:“学生对学校措施有所不满而投书、开会、抗议的时候,不正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机会,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去理性地、公平而民主地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反而以记过处分作为……的手段?为了表面的安静稳定而扼杀年轻人的正义感,代价是否太高了一点?敢于表达意见、敢于行动的学生在一次两次的申诫记过之后,当然也学会了保护自己;他发觉,这个社会根本不希望他有道德勇气或正义感。”

龙应台并非专业教育研究者,但也许正是如此,才不囿于“专业”,反而挖掘出影响台湾公民教育实施路径的更深藏的因素。她认为公民教育的显性课程要以理服人,引发思考;也不能单纯寄望于一门公民课,而应融公民教育于各种课程之中;更加重要的是,不要让隐性课程中的“规训与惩罚”成为公民教育的伤害者,而应在隐性课程中寻找一切可用于公民教育的机会。

二、公民教育的社会路径

亚里士多德曾强调:“真正的公民必定在于参与行政统治,共同分享城邦的利益。”亚氏主张公民身份的主要标志就是作为城邦这个公民自治团体的一员,公民享有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政治权利,城邦中一切重大事务必须由公民集体讨论决定。参与城邦事务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龙应台在台湾社会的不同时期,便采取了不同的路径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并藉此影响台湾民众。

(一)公民社会启蒙期的抗争路径

20世纪80年代,台湾尚未解严,公民社会仍如镜中水月,龙应台采取了一种抗争的路径来进行台湾公民教育的启蒙。当时她从美国留学回到台湾,对当时之威权体制及顺民社会处处不适应。因此她早期的作品,便主要是选择社会系统为批判对象,采取抗争路径来宣扬公民教育。《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是她在被“酱缸文化”浸泡的台湾社会烧起的第一把野火。接着,又陆续发表《生气,没有用吗?》、《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不一样的自由》、《欧威尔的台湾》等文章,迅速引起台湾社会的强烈反响。1985年,这些文章结集成的《野火集》出版,21天再版24次,创下出版界纪录,野火已成燎原之势。

龙应台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往往选择教育、环保、交通、消费、治安等切实可改的方面去努力,采取让普通民众可接受和操作的方法来宣扬公民意识。她选择一种抗争但非革命的务实路径,不求“毕其功于一役”,而把改变社会状况的希望寄托在民众身上,希望唤醒民众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抗争意识并推动社会变革。正因为她选择的这种路径,使她的作品在当时的威权体制下释放了最大能量。她告诫台湾民众,不是生气没有用,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气的人太少。“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于是,很多人不再继续做“沉默的大多数”,台湾民众的公民意识开始觉醒。可以说,《野火集》对唤醒、培养台湾民众的公民意识,推动解严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公民教育发展期的传教路径

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后,台湾社会开启民主化进程,尤其是1996年实现总统直接民选和2000年政党轮替首度实现,标志着台湾社会趋向自由化和多元化,已进入公民社会发展期。在这个时期,龙应台也因应变化,写作方式从原先“野火”式的言辞犀利变得更为娓娓道来。她认识到:处于公民社会发展期的台湾,更需要一种传教式的路径去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这个阶段的台湾民众,也更需要一位公民教育的传教士而不是斗士。

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龙应台都是旅居国外,但她并没有放弃对台湾公民社会发展的关注,反而站在“地球村”公民的高度,将台湾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纳入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观察。她依然想念那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强韧的地方”,并且看得更加深远:“有些基本信念,譬如公正、自由、民主、人权等等,必须超越民族主义的捆绑。”

1999年,龙应台回到台湾任台北市文化局长。2003年卸任,她更是立言不减,且更有意识地融公民教育于台湾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她认为台湾的公民教育,是活生生的公民教育,是每天生活里的公民教育。的特别机要费案、的贿案等,都被她当作给台湾人民最好的公民课教材。

如她在《我怎么上“”这一课》中便写道:“最该被快斗的对象,不是这个任期不到二十个月、威望不到膝盖高的总统,而是培养了他这种人物而且容许他苟延残喘的整套制度以及制度背后的人民自己脑里的文化思维。……打倒一个人,只需要热情和愤怒;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厘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的却是极度、极度的冷静,深刻的思辨能力,长程的眼光,宏大的器识,锲而不舍的精神。”

台湾社会任何一个重要事件,她都希望通过言论和社会讨论来推动公民教育。她认为真理越辩越明:这些不同的认知必须经过长期的交锋摩擦之后,才能得出共识,也就是一组共同的核心价值;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就没有公民社会。她始终笃信民主便在生活里,而并非选举投票、国会争执之类的表演构成的“小方格”里。她相信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民主会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呼吸的空气:“民主并非只是选举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而事实上,解严后的台湾,社会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台湾民众也更懂得如何在这些社会政治生活中获取公民教育,从而大大推进了台湾公民社会的进程。

三、公民教育的家庭路径

家庭是最小的组织,但在这个最小的组织里实施公民教育,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却是最困难的。杜威认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应“相信平等,这是民主信条中的一个因素。……每一个人都同样是一个人;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来发展他自己的才能,无论这些才能的范围是大是小”。此话自然也适用于家庭。而家庭由于代际关系的存在,恰恰最容易成为不平等组织。尤其是中华文化的“礼”“孝”传统,使得父母总天然地处于权力掌控者的位置,这是非常不利于公民教育的实施的。因此,即便很多专治公民教育的专家,一回到家里,扮演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的角色的时候,也甚少再思考如何通过这个系统来进行公民教育。就算有思考,但实施起来也是难之又难。在这方面,龙应台还是能通过其文字和身体力行,探讨如何在这个最小组织内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台湾公民社会,已进入更为成熟的发展阶段,因此,龙应台转由家庭教育之路径来探讨公民教育,看似无心插柳,却又再度起到了启蒙和引领作用。

龙应台关注家庭系统的公民教育是从结婚生子后开始的。她育有二子,《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两书便是孩子成长过程及母子之间心灵对话的记录。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看似是与走向成年的儿子之间的家庭教育,但公民教育的思想却无时无刻不渗透其中。

在此书中,她与大儿子安德烈探讨理想和人生、亲子关系、自由与责任、民族和国家、民主和公民、公平与正义等问题。他们有两代人的价值观,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相互间也充满追问、反诘、质疑和交锋,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人看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代际关系中只有年龄上的差距,没有绝对的对错和高低。安德烈在质疑母亲权威,在阐述自己观念的时候,毫不逊色,毫不退避。一个没有公民教育信念的家庭,是无法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和交流的。在公民理念主导下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单向度的灌输和接受,而是双向度的交流和相互教育。正是双方骨子里的公民理念,所以龙应台认为:“我这个1950年代在台湾成长的母亲和1990年代德国的儿子之间,竟然有了对话的历史基础。”这句话也足以概括此书对公民教育的意义所在。

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流传最广的篇章――《给河马刷牙》里写到一段凌晨三点的母子对话:

儿子安德烈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并问,“你会失望吗?”

我们无法得知龙应台是否“失望”,但且看她是如何回应儿子的: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龙应台和儿子的对话,超越了世间许多母子间不痛不痒的问侯,成为了一种彼此深入的了解和尊重。家庭系统中的公民教育,最难得的是对彼此价值观的尊重,而非“望子成龙”般的价值观强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是公民社会形成的根基。尤其是长幼之间,长辈不必总是扮演权威,在这方面中西方社会有着显著差别,龙应台的书中,就记录了小儿子菲利普对此方面的观察。

15岁的菲利普和她说:当他见到妈妈的华人朋友的时候,妈妈的朋友明知道他会讲中文,还是会看着他妈妈问“他几岁了”,而不直接地对着他说“你几岁了”。因此他认为在这方面欧洲人和华人的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学校里,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妈或爸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由‘大人’来为你代言。”

德育实施路径篇(11)

[关键词]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德育;实施路径

很多学校的德育依然存在着脱离儿童的生活,忽视儿童的德育体验的现象,甚至由于评价手段的单一,导致德育走向量化的道路。为此,笔者以为,学校德育迫切需要寻求一些新的突破,探寻一些新的方法,关注儿童的德育体验,让德育的功能实现最大化。

一、学校德育寻求新突破

要改变当前一些不良的德育实施状况,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1.如何构建全员德育新路径

当前,小学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的转变。而,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科教师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只注重自身的学科素养的修炼与传递,对学科所承担的德育功能意识缺失。即使关注到学科的德育功能,由于缺乏巧妙的手段和技巧,很难将德育融进自身的学科中。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路径,实现学科与德育的融合,让全体教师有法可依地挖掘自身学科的资源去落实德育。

2.如何去伪求真明辨真德育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抽象空洞,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方式以简单灌输为主,途径单一,缺乏情感体验;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缺乏有效的整合模式,以致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显得苍白、空洞。”[1] 学校德育要用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将学生的德育认知与行为相结合,使学生德育认知的获得是主动的、潜移默化的。

3.德育评价如何实现个体化

德育评价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德育素养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德育评价主体单一,形式单一,很难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很难有效关注学生内在的成长。为此,我们思考,要有一种评价方式,能够关注学生的德育过程性评价,不是让教师知道去哪带着学生去那,学生始终是被考核、被量化的对象,而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去哪,怎样去那,从而实现学生德育行为的自我监控,达到个体内在的自我调整。

基于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笔者以为,运用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突破上述三个层面的局限,有效深化学校的德育。所谓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M的形式针对某一主题展开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实践性学习活动。[2] 下面,笔者将以教师的职业研究为例,具体阐述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深化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

二、学校德育探寻新途径

学校德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和学生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3] 德育的内化主要靠“做”,靠“行动”,靠主体体验,这是开展主题式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校园中的人和物就是德育的资源。我校开设的《走进职业世界》的校本课程,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安排的主题是走进校园中的职业。

1.开题指导:真实+优势

在开题指导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把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用简单的词语写一写。起初,学生很随意地出现了“崇高”“伟大”“和蔼可亲”等空洞而正规化的评价。在教师与学生深入的交流之后,学生逐渐呈现出了一些内心的真实想法。

那么教师究竟是一份怎样的职业呢?学生对此也充满了好奇。经过自由组队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各小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爱心小队关注到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似乎很轻松,于是他们决定把主题定为:考试学科与考查学科教师的比较研究;太阳小队队员对教师充满崇拜,他们很想知道全能的教师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于是他们把主题定为:教师工作中的困难研究;阳光小队对教师一天都要做什么工作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商议的主题是:跟踪采访教师一天;微笑小队的队长是一位研究意识很强的学生,他们选定的主题是: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雄鹰小队另辟蹊径,他们小队有一位学霸,博览群书,于是他们确定研究主题为:教师职业演变研究。

2.制定研究计划:恰当+小锦囊

如何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走进职业世界》课程的第一单元,学生走进了身边人的职业,在了解身边人的职业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并且尝试使用,比如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等等。小队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方法菜单,结合自己主题的特点,分别确定了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爱心小队将对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教师进行对比,于是他们选择对比研究法;太阳小队想了解教师工作中的困难,最终他们商议决定采用访谈法;阳光小队要研究教师一天的工作,他们觉得观察法比较好,在教师的建议下,他们采用视频的方式跟踪采访;微笑小队觉得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的选题,他们商议之后决定采用问卷调查法;雄鹰小队针对教师职业演变,采取了文献法。

虽然在第一单元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研究方法,但真正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各小队采用的研究方法又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想到了一个妙招,提供学生小锦囊,为学生示例比较研究法、确定比较的对象、设计比较的维度、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比较的角度)、得出结论等方法及过程。

有了这些小锦囊,学生比较明确每种研究方法的步骤,照此步骤分步去实施。爱心小队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制作了对比研究量表(见表1);太阳小队列出了访谈提纲;阳光小队设计了观察的脚本;微笑小队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自行完成了调查问卷的设计。

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教师对比研究量表

3.实施研究:合作+沟通

学生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的问卷、访谈提纲等进行了调查。然而不久,问题逐步显现。爱心小队因为找到自己的科任数学、科学、体育教师,教师们都很配合他们的调查,第一个完成了对比研究量表;太阳小队调查的面希望广一些,所以去寻找学校的领导、其他年级的教师等等,但最终挫败而回。反馈的信息是教师很忙,没有时间接受他们的访谈;微笑小队发出去的问卷最终回收不到五分之一;阳光小队的问题是他们每天在上课,没有时间跟踪采访老师;雄鹰小队学霸最先发怒,小队成员不配合,最终都他一个人在完成任务等等。学生情绪低落,觉得研究做不下去了。

针对小队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开展了一次中期指导,各小队抛出问题,全班同学互相支招。最终太阳小队选择改变自己的方式,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用更加诚恳的方式邀请教师做访谈;微笑小队发动全体队员的力量,用一对一盯梢法,每个成员负责一到两个办公室,发放问卷后及时回收;阳光小队重新编制自己的脚本,一是选择一位教师进行跟踪,并与教师事先约定时间。二是抓几个重点场景进行拍摄,不再全天每时每刻;雄鹰小队重新进行了分工,明确每位成员的任务,人人有事做。经过这样的调整,虽然中间还出过一些小差错,但最终各小队都顺利完成了调查。

4.撰写报告:提炼+微课

学生完成调查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提炼,对数据的运用教师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以及抓住突出的显著的特征。比如微笑小队的报告中就选取了5个代表性问题做成了柱形图、饼图的形式直观呈现统计数据。

撰写报告是一个技术活,为使学生明晰报告需要呈现几大板块和如何让报告更吸引人,教师制作了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的微课。运用微课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只要有电脑的地方随时随处都可以,而且受众的范围更广,多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使用。

5.成果交流:整合+拓展

学生在真实的调查中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急于向大家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让学生的成果获得最大的效能,不仅能向大家展示他们研究的能力,在情感方面也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各学科教师的商议,我们发现,在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刚好有一课《园丁赞歌》的学习内容,与我们教师职业的研究主题不谋而合。通过研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笔者也为研究性学习运用于品德课的教学找到了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W与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于是,笔者决定进行一次课程的整合。指导学生通过研究,能够对教师压力、不同学科教师差异、教师工作状况等方面认识教师职业;通过小队展示,了解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教师职业的感悟,尝试用不同方式感恩教师。

【案例】

问题1:您一天的的累计工作时间?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下的只有7人,占5.3%;8~10小时86人,占65.6%;10小时以上的38人,占29%。说明绝大多数老师一天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具体见图1.1。

问题2:一天工作结束时,您总是觉得?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选择虽然累,但心里满足,有83人,占63.4%;选择疲惫不堪的有46人,占35.1%;选择心里很轻松的只有2人,仅占1.5%。具体见图1.2。

……

三、学校德育走向新体验

1.构建全员德育新路径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学校德育的新途径,其明确的操作步骤为全员德育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德育资源,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融汇知识实现德育内化。具体实施路径见图2。

如教师的职业探究中,调查了解教师初印象(即研究的初始目标定位),结合初印象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各小队制定研究计划并实施,在收集资料撰写报告和成果汇报过程中与初印象形成冲击,建立新的教师形象定位,达到德育的内化;再如学校厕所文化的主题探究,先确定理想的厕所文化有哪些要素,结合这些要素选定研究的主题,制定计划、实施,在交流汇报中明晰现实与理想厕所文化间的差异与成因等,从而影响自身的德育行为。

2.学校德育更加真实化

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观察、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及对得到的材料加以分析和思考,为学校的德育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措施,解决学校德育工作浅表化、形式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辨别真伪的思维能力,使学校德育不再虚无和飘渺,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3.实现德育自我建构

在教师职业探究中,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主题式的探究性学习让受教育者道德实现“自我建构”,从根本上解决德育导行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