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德育一体化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4-02-19 15:26:31

德育一体化建设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1)

高等教育不仅要教育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都属于大学思想教育的方面。高校道德责任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以及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实践能力,大学文化建设重在建设优良的、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以此来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教育,二者在教育形式与教育策略上各有不同,但是二者的教育目标有着本质的共性,都是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坚定的思想保证。

一、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内涵

大学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一切与校园生活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既是指大学校园文化的空间构成形式,又是指承载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校园文化宣传设施、各种奖励物品等硬件设施,这些看得见的空间构成和物质文化载体本身既是一种物质文化,又承载着一种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态度、作风、观念、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目标等精神层面的教学文化内涵,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体现着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个性特色,统领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方向;制度文化是指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大学各项规章制度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制度习惯或风气,它以制度的形式强制调控着大学校园内部的各种关系,是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大学校园文化的三层内涵是相互影响,互为基础的,三者的协调发展能够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和谐,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高品质校园文化。

道德责任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范畴,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标准与规范,是保证一切社会关系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自我行为约束;责任是个人应该承担或者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或义务。道德和责任是一对内涵相关的范畴,任何道德问题必然涉及责任,责任亦涉及道德问题,二者共同规范人的行为。道德责任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道德教育离不开责任教育,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心,培养大学生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符合全面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从个人的发展来看,道德责任教育一是要发展人,二是要通过发展人的道德责任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是个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二、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互动

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为大学校园文件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保障,大学文化建设为道德责任教育提供重要的展示舞台。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功能可以互动,高校道德责任教育越成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责任意识就越强,那么各种大学文化建设活动就更容易展开,文化建设就更容易朝着更高的方向迈进;反过来,大学文化建设的质量越高,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就越会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就会越高,道德责任意识就会越强,因此,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充实着道德责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增强道德责任教育的影响。大学道德责任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责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内容贴近生活性的可接受性,然而,传统的道德责任教育重在课堂上传授单调的道德责任概念和高深的道德责任义务与重要性等,这种空泛的、单一的道德责任教育,往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造成学生对大道理空谈的厌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正好可以填补道德责任教育高谈阔论,将道德责任教育拉回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使学生与道德责任教育产生共鸣,从而提高道德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校园文化能营造良好的道德责任教育氛围与环境,创造道德责任实践条件。道德责任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合适的环境,恰当的道德责任教育环境能对道德责任教育起着感召、熏陶和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对道德责任教育正好可以起到一种环境影响与促进作用。

道德责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道德责任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与道德责任行为上,道德责任意识强的大学生,道德行为就很有责任,同时综合素质就随着提高,其结果必然为大学文化建设增添极大的活力与生机。道德责任意识高的大学生必然使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制度文化的硬性影响力逐步弱化,精神文化的柔性影响力逐步提升,同时,精神文化在高尚的道德责任意识的影响下更加具有品味,更加具有魅力。另外,道德责任意识很强的大学生会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必然会带来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更新与促进物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高效的道德责任教育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不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高品质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反过来又有利于道德责任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不能孤立片面的看待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而是要将二者的关系统一到大学生的综合思想素质教育上来,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文化建设与加强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互动的举措

高校道德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即,都是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道德责任教育的好坏与大学文化建设效果的高低都体现在大学生身上,一个道德责任意识很强的大学生很难说就一定就是道德责任教育的直接效果,其中不乏优秀校园文化的影响,反之,优秀的大学校园文化也不一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结果,其中也必然受到道德责任教育效果的影响。可以说,道德责任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亦对道德责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成功的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对大学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建设也对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加强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物质文化教育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是高等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物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基础,时刻以无言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认识、情感与行为。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校园物质文化对于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宏伟目标,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责任感和发扬与传承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构建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行为文化,以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教育大学生道德责任。虽然大学校园人数众多,但是占主流的校园行为文化能够统领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的行为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精心设计与策划多种多样有意义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对大学自身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高尚的、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以崭新的精神理念教育大学生道德责任。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能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启发、熏陶与感染,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大学校园文化本身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内在功能,它能够将这种凝聚力作用于大学生,培养大学生共同认可的价值目标,包括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与理想信念等。社会心理学有一个概念是趋同性教育,它是指群体中多数人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等常常会影响其他的个体,使个体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最终与整体的一致,所以,大学生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很重要的同化作用,因此,高尚的、先进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是很大的。

总之,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互为基础,互相影响,高效的道德责任教育必然带来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对道德责任教育有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要加强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使二者的共同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新时期,我国新的道德文化还没有完全树立,传统道德文化也没有完全失去它的影响力,我国道德文化处在各种道德文化激烈交锋期,需要全面加强新时代道德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的道德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要吸收与借鉴各方面有益的道德文化成果,建立当代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要使符合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深入人心,就要将道德责任建设纳入国民教育,在全国兴起道德责任教育建设高潮。高校道德责任教育是我国整个社会道德责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祖国未来道德责任发展前途,所以,加强大学生高校道德责任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卓有成效的当代道德责任教育体系是我国道德责任教育的紧迫任务。只有在高校德育工作者、大学生以及高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长效体系才能逐步形成。

基金项目:2010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应用性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01066);2011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新闻出版与大学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YKF26);2012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K2012B487)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范跃进.论制度文化与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2).

[3]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张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思想研究,2010(5).

[5]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引领作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5).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2)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89-05

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正式设立德育研究课题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无论从最初“泛政治化”色彩浓厚的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研究,到反映德育学科自身建设的德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还是从“知识”、“技术”、“制度”到“文化”、“生态”、“和谐”的德育价值研究体系的变迁,抑或是实践层面的德育工作基本经验分学段的调查研究到初、中、高等学校德育体系整体构建的推进,学校德育始终是德育研究的主阵地,而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作为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过程融合,随着“八五”时期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开创阶段、“九五”、“十五”时期提高“理论一体化”水平阶段以及“十一五”时期探索学校德育体系实践模式的实验及推广阶段,日益成为实现德育研究实践转向,从而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一、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理念的开创阶段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关于大中学德育衔接的研究”、“大学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问题研究”以及“我国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德育体系的实施研究”等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的现状,研究者认为要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必须建立“大德育体系”的思路,[1]要“从整体上改革德育,建立稳定、持续、协调的德育体系”,[2]强调德育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统一是认识并解决德育整体化的关键。从侧重于德育外部环境的角度,“宏观”上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指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纵向衔接与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配合;从侧重于德育内部要素的角度,“微观”上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指德育者将社会发展要求内化为德育对象的需要,德育对象将个性发展要求外化为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矛盾运动的各种状态和全部过程。[3]

同时,研究者们也针对学校德育实验及实践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上海市崇明县实验小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小学德育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的实验与研究,逐步建立起“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效果信息化”的结构体系,[4]南京大学从自身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完善学校德育体系这个重要环节,从“全员育人、优化环境、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完备学校德育体系。[5]

“有没有一个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年轻的德育学科,只有获得自己的科学体系,才能尽快发展和成熟起来,找到自己的位置。”[6]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要求,为未来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明确了方向和内容。“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方针强调,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7]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开创阶段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虽已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思路,但由于学校德育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大多数的研究尚处在经验阶段,成果比较零碎、片面和分散,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纵向与横向的综合研究较少。

二、提高“理论一体化”水平的建构阶段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研究自90年代中期逐渐进入德育体系学科建设阶段,德育思维也相应地发生了转折: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建构阶段关于“学校德育体系”比较系统的研究是由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主持的从“八五”开始的“我国现阶段各级学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及其成因与对策的研究”、“九五”的“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到“十五”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三个从调查研究阶段到理论建构阶段再到实践运用阶段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其成果从德性论、德育论的本体论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构建了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校德育体系。[8]同时,在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实践运用和成果推广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课题研究历经八个春秋,在全国设立了一千余个实验地区,五千多所大中小学 (含高职、幼儿园)先后参与实验,实验教师达万人。“整构实验”将理论体系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践相结合,构建了主要由德育途径、德育方式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系统构成的“结果验证”与“过程体验”辩证统一的操作机制。[9]

另外,部分学者主张在建构当代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传统道德的原始理论或某些具体做法融合到现代道德之中,而是把传统道德中所蕴含的基本精神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中,[10]从而真正增强当下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度与感染力;要注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开掘中国传统德教思想的丰富资源,即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关于如何认识、实施、推进道德教化的理论思考中所体现出的具体实践路径,从而增强德育活动的有效性。[11]同时,要充分考虑大众媒体、网络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冲击和影响。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文件和通知中多次强调了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问题。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强调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003年底,教育部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中共中央在的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中,再次强调了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05年4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前承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的要求,整合并深化发展了《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内容体系,总结吸收了近十年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德育体系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研究的建构阶段将经验性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上重建了研究对象的“真面目”,并在解释、预测与研究对象相关联的现象和事件的过程中形成了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大大推进了德育体系学科建设的理论水平。同时党和国家也更加强调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能力,而切实解决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即提高学科理论与学科实践的吻合程度,成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

三、反思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实践困境的全面推进阶段

“十一五”期间是学校德育体系由实验期向全面推进期的转换阶段,实验期间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研究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对学校德育建设的反思上,进而寻求摆脱学校德育实践困境的思路,提升学校德育的实践力。“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学校德育的使命研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等也体现了全面推进阶段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杜时忠教授经过系统研究指出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着十大矛盾:“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大德育”与“小德育”的矛盾,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矛盾,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的矛盾,德育工作者队伍数量大与专业化程度低之间的矛盾,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之间的矛盾,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之间的矛盾,[12]其中,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学校道德教育能否做出合乎历史和逻辑的文化选择,将是制约未来道德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13]面对百余年历史沉积中的“德育政治化”、“德育知识化”问题,有学者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中国德育创新的必然选择,[14]因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生活的建构;[15]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德育改革,不是要放弃学校德育的政治方向,也不是要全盘否定道德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在确保德育的政治价值导向和道德知识基础的前提下”,[16]使学校德育“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视域融合,克服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的脱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赋予学校德育更多的生活趣味,丰富和扩展学校的德育资源”。[17]

在对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困境反思的基础上,有的研究者从课程的视角系统提出了提高德育实效的教育对策:各级各类学校应依靠本校教师集体研究,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系统,进而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8]以“生命·实践”学校德育理论为取向,立足于人的生命实践,通过整合知识、学生与社会的影响选择道德课程知识,从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三个层次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19]有的研究者则从教师的视角提出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认为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指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标准),教师的素养结构从内容上由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三个基本维度构成;[20]强调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该具备良好与广泛的知识基础与有效的教育方法,真实、专业地意识到自身的德育教师身份。[21]还有学者从现代道德教育的文化建设的视角,认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文化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22]同时,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大众传媒为交往媒介的交往伦理的重建,唤醒青少年道德生活的文化自觉。[23]另外,研究生、职业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丰富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使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愈加全面和系统。

实验及推广阶段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更加关注“建设”,关注以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价值选择的建设基点,关注当前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时代困境、制度困境、文化困境,关注影响学校德育体系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建设主体,从而从根本上加快学校德育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真正实现德育研究的实践转向,从而提升学校德育的实践力。

“十二五”期间,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将更加推向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24]

四、关于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思考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其研究经历了“两个转变”,即在价值主客体层面,从满足“构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理论需求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实践应对的转变;在空间维度,从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条”状研究到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学校德育系统的全面建设的系统研究的转变。以两个转变为标志,未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德育体系的融合;更加关注德育环境的变化,注重“虚实结合”创造性地应对全球化和多元世界观彼此相撞对德育产生的巨大影响;继续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为推进学校德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更加关注德育主体间的意义建构,注重德育个体存在意义的体验式的自我教育;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思想指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现期并存的关键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科学技术的强势及其软实力,所形成的文化霸权语境,对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日趋尖锐和复杂,如果缺乏科学的价值体系引领,那么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往往会是非不分。因此,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校德育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植根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使之在行为上进行自觉的践行,是德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校文化诊断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升实践力的现实基础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实现学校德育体系本身组成要素时间上的全程性和空间上的全面性,更要关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学校德育体系是在社会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发展的,它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因此,开展学校文化的诊断研究是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力的重要基础。“学校文化诊断的核心是发现学校文化现状与其理想状态的差距,从而为学校文化的变革提供方向和指导。学校德育的改进,必须以整个学校文化的变革为前提。”[25]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体系面临社会经济转型期建设力度日益增强与社会诚信缺失加剧并存,学校文化无力规避社会道德风险。学校文化的空场将意味着教育灵魂的缺失,它可能使学校道德教育失去应有的文化敏感、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自主性和生命力,而一味沉沦于道德教条的传输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学校文化规避社会道德风险不仅是解决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也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3.道德教育制度建设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紧要任务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制度不仅规范着德育主体的行为,也影响着德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是德育主体德性生成的土壤。制度德育理论认为,当前学校德育要走出实践困境,有两点是必须做好的:一是社会制度本身要体现公平和正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二是学校德育不能回避对于道德制度本身的德性考察,要不断去完善自身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体系,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人。[26]德育制度提供道德规范、营造德性氛围、引领符合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和谐德育制度的保障。目前,建立现代德育制度的问题虽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就德育制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方面来说还没真正纳入德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以至在一些学校,制度规章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成分稀少甚至制度本身就是有违制度伦理的。[27]因此,目前的紧要任务首先是如何在多元化背景下,揭示制度环境下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从而通过德育制度建设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

4.增强德育主体的合力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根本举措

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德育理论中争议极大的一个问题。有学者认为德育主体通常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发挥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28]。另外,根据道德教育的活动领域,德育主体被归纳为三个基本模式: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以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同时,道德教育面临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在家庭、学校、各种社会组织为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方式之外,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价值理性建构功能不容忽视。[29]“文化赋予我们自我反思的能力。文化赋予我们判断力和道义感,从而使我们成为有特别的人性的、理性的生物。我们正是通过文化辨别各种价值并做出选择。人正是通过文化表现自己、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善、怀疑自己的成就、不倦地追求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成果,由此超越自身的局限性。”[30]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正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31]另外,相对于人的本质力量而言,任何社会存在都无法拒斥人的实践,无法斩断与人的主体性的联系,道德教育的个体也理应成为自我教育的责任主体。当然,个体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必须要具备充分的道德理性思维能力。德育主体是一个动态的复合体,有不确定性,如何找到各种德育主体道德教育方式之间的契合点,共同推动学校德育体系形成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是未来研究需要深思的问题。

5.类主体生存意义的自我建构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意义的价值原点

“如果从类主体、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这三种意义上来看待‘人是主体’这一命题之内涵的话,在全球化时代,类主体这一主体的存在维度就会凸现出来,类主体教育就成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新任务”。[32]类主体中人的生存是具体个人的生存,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主动地、以个体的生命为承担,个体生命也在意义追求中得以生成和自我觉醒;个体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因此,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其意义决不是仅仅体现为理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学校德育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甚至生活方式。通过学校德育的内容把个体带入“生存”之中,让“生存”成为“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世界”。陌生于“生存”的个体受德育内容的导引,逐渐地进入“生存”之中,让“生存”不断地为“我”的“生存”。本真道德教育即启发人去看生存、理解生存、发现生存、体验生存,从而真正地进入生存,在生存中生活。[33]

参考文献

[1] 李德焕.落实德育首要地位,构建大德育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2(1):5-12.

[2] 鄢 究.建立稳定、持续、协调的德育体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号),1990(3):150.

[3] 辛 旸.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1992(5):7-9.

[4] 郭志超.整体优化小学德育系统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5):48-51.

[5] 郭广银.完善高校德育体系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J].思想教育研究,1995(1):26-27.

[6] 马 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工作体系[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1):1-2.

[7] 袁 名.对“整体规划德育体系”的认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1):19,33.

[8] 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1(10):9-13.

[9] 冯铁山,詹万生.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J].德育与心理,2005(5):47-50.

[10] 于钦波.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87-90.

[11] 沈壮海.中国传统德教方法论及其现代意义[J].教育研究,2003(10):52-55.

[12] 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47-49.

[13]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23-29.

[14] 黄书光.生活世界中的当代德育反思[J].理论探索,2006(2):5-8.

[15] 鲁 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

[16]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17] 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1-4.

[18] 詹万生.整体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校本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4):44-46.

[19] 易连云,邓 达.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J].教育研究,2007(2):17-21.

[20] 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4.

[21] 易连云.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2.

[22][29][31] 魏则胜,李 萍.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J].教育研究,2007(6):13-19.

[23] 张茂聪,王培峰.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J].教育研究,2007(7):66-70.

[24] 袁贵仁.扎扎实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2-2-21.

[25] 段 鸿,姚 君,刘次林.德育研究:理论与现实的对话——第全国德育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1:108-109.

[26]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38-42.

[27]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28]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5.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92-02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指的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基层工作人员为主要教育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开展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校园文化基本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亚文化,是依托社会文化,在校园和学生中产生的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不管是学校中学生,还是教职人员,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他们的信仰、价值追求、生活习惯、思维结构是一种群体反映出来的特点和体系结构;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独特的校园精神是在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价值追求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为依托,以建立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职业道德精神为目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受众群体,适合校园内部建设和发展的文化建设模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基点是培养独立人格和职业道德的专业技能人才。

二、德育工作的定位问题

第一,德育工作的内容定位问题。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以前的中专和大专发展而来,这些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有其优秀的地方,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身缺乏完善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系,使得德育工作的内容不能很好地面对当今发展的社会,德育工作仅仅把自己束缚在以前的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上,特别是关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外,由于以前我国高职教育理论方面和国外交流的欠缺,使得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注意的侧重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很少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不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德育工作执行者的定位问题。在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依然是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来制定实现校园建设方案。在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内容主要是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制定学校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握学生思想的动向,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这种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地位问题依然在我国大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比如说在学校制度建设方面,现在依然是学校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和规则以惩罚和奖励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规则而没有参与其制定和修改的权利。同时,由于体制和传统校园文化的原因,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执行主体的选择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各个方面人群的具体任务和使命,这必然导致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接受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熏陶。

第三,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实践方式的定位问题。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定位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很好的定位,虽然在国家的各级的教育机构的指导中和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很明确的目标,培养全面人才,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所致,“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却没有很好地定位,各种利益的充斥,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多地顾忌学生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时间的安排,造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观不明确”[1]。结合实践,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现在存在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传统的。继续延续传统中专和大专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还停留在对学生的约束和管理上,不管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都是陈旧的、落后的,这样的德育工作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的执行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学生以消极的方式面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甚至有些学生由于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更多地选择叛逆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和反抗自己不喜欢的社会理念和学校管理文化。二是创新的。面对社会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现在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的传人,使得在一些较为先进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吸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甚至有些校企合作办学的学校选择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并举,这些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中国,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校园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它的特殊性体现在校园的独立精神上,我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是学生的“育人”教育,就是具备基本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学说的人生观。这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德育工作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他以学生为主体,以塑造校园健康昂扬的精神面貌为主要目标,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氛围。”[2]以此为目标,我们结合实际的工作,对德育工作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结合传统,积极创新。由于现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这都使得作为培养国家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校园文化必然会对社会这个大的文化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结合传统的教育思想,深刻认识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准确地位。同时也要结合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当前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充分地认识到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及其对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结合传统,特别是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工作理论和实践方式的德育工作经验。

第二,德育工作的执行,应该在学校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培养学生。首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执行者主体应该是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各个方面的文化建设,例如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等。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制度方面的建设一般都是国家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学校根据其指导文件和精神制定出具体的执行方案,而执行的主体学生却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这样的定位是不正确的。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地正视和吸取学生在这个环节上的需求和建议,把学生的意见考虑进来,让学生参与整个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制定和颁布、执行过程。其次,我们看到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一般是以学校党委、团委为领导,以各级学院和班级为组织骨干,以大学生辅导员为具体的执行者,这样虽然可以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精神被很好地执行,但是作为执行主体的学生却没有很好地参与。我们现在应该把重心放到学生自我的德育培养上,依然是校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但是具体的执行上,大学生辅导员应该处在引导和服务的定位上,只有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中遇到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学校才应该出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大学生社团建设,应该给其优越的自,应当以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为根本,执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方针。最后,我们应该注意这样一部分老师,由于许多学校是校企合作办学,这就使得一些学校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师傅,应该看到这些既是老师又是师傅的学校教职人员,他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执行者中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可以很好地把学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结合点生动具体地反映给学生,特别是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他们的优势更加明显,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有职业道德的成分,这个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学生如果可以在学校培养很好地职业道德,就可以很好地面对职场和人生的各样挑战,这是企业对毕业生最大的期许。”[3]这些老师的加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者的构成,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更加立体和生动的德育引导,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就业和人生的成长,达到百年树人的目标。

第三,德育工作的目标必须明确,实现方式应该多样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进行解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学习的是面对社会就业的一项技能,这样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反映在德育工作上的影响就是,我们在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就业文化以及其职业道德在学生道德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就业文化参入是因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决定的,这就要求在德育工作方面,我们必须看到这样的特殊性,在德育工作的目标上加以体现,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比重,特别在德育目标实现的考核方面,我们必须加入学生能否具备一定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素养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传统的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基础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完善德育教育的体系,使学生成为全面的就业人才很好地就业。

现代社会信息和科技高度发达,年轻一代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同时也渴望被理解和支持,心理上获得爱与尊重,这些现实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方式应该不断革新和多样化。革新是指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普遍学习和接受各种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的更新。“不管是什么样的校企合作形式,我们面对的市场,服务的是学生,立足点是学校,所以我们要以校园文化的实际为发展校企合作的基础”[4]。这是我们革新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必须以此为起点和目标;多样化是指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利用,不管是互联网的普及还是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都使得现在的学生群体交流得更加迅速和手段更加多样化,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师生共同建设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方面充分考虑现在的科技优越性,同时也应该重视在网络和其他的一些交际平台中,学生群体暴露出来的一系列思想上和成长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面对现实,积极创新理念和方式,才能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奇锦玉.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4)

高职院校指的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基层工作人员为主要教育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开展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校园文化基本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亚文化,是依托社会文化,在校园和学生中产生的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不管是学校中学生,还是教职人员,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他们的信仰、价值追求、生活习惯、思维结构是一种群体反映出来的特点和体系结构;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独特的校园精神是在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价值追求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为依托,以建立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职业道德精神为目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受众群体,适合校园内部建设和发展的文化建设模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基点是培养独立人格和职业道德的专业技能人才。

二、德育工作的定位问题

第一,德育工作的内容定位问题。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以前的中专和大专发展而来,这些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有其优秀的地方,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身缺乏完善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系,使得德育工作的内容不能很好地面对当今发展的社会,德育工作仅仅把自己束缚在以前的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上,特别是关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外,由于以前我国高职教育理论方面和国外交流的欠缺,使得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注意的侧重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很少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不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德育工作执行者的定位问题。在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依然是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来制定实现校园建设方案。在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内容主要是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制定学校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握学生思想的动向,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这种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地位问题依然在我国大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比如说在学校制度建设方面,现在依然是学校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和规则以惩罚和奖励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规则而没有参与其制定和修改的权利。同时,由于体制和传统校园文化的原因,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执行主体的选择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各个方面人群的具体任务和使命,这必然导致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接受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熏陶。

第三,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实践方式的定位问题。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定位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很好的定位,虽然在国家的各级的教育机构的指导中和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很明确的目标,培养全面人才,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所致,“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却没有很好地定位,各种利益的充斥,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多地顾忌学生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时间的安排,造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观不明确”[1]。结合实践,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现在存在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传统的。继续延续传统中专和大专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还停留在对学生的约束和管理上,不管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都是陈旧的、落后的,这样的德育工作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的执行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学生以消极的方式面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甚至有些学生由于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更多地选择叛逆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和反抗自己不喜欢的社会理念和学校管理文化。二是创新的。面对社会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现在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的传人,使得在一些较为先进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吸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甚至有些校企合作办学的学校选择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并举,这些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中国,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校园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它的特殊性体现在校园的独立精神上,我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是学生的“育人”教育,就是具备基本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学说的人生观。这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德育工作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他以学生为主体,以塑造校园健康昂扬的精神面貌为主要目标,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氛围。”[2]以此为目标,我们结合实际的工作,对德育工作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结合传统,积极创新。由于现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这都使得作为培养国家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校园文化必然会对社会这个大的文化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结合传统的教育思想,深刻认识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准确地位。同时也要结合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当前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充分地认识到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及其对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结合传统,特别是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工作理论和实践方式的德育工作经验。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5)

“生态化德育”强调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实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遵循规律的教育,是一种整体和谐的教育,是一种关怀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一、建设校园环境,大力营造生态德育氛围

校园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它对学生的德育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构建生态德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生态校园德育文化的建设要以真实、具体、生动、开放的环境为载体,为师生营造一种人性化、艺术化的德育生态空间,如在校园中设置些供师生休息、读书的设施、场所等。优美的校园文化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能在无形中熏陶师生,感染师生,让师生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更能让学生感到心旷神怡,进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校园布局上要做到科学合理;校园标语要体现“动静结合”的教育理念,既主动交往,又内敛智慧;搞好班级文化,创设本班特色等等。

二、以机制为保障,建立生态德育制度文化

学校德育制度文化作为校园德育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只有健全规章制度,才能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才能保证各方面的开展和落实。制度的建立要以师生为出发点,建立为大家的制度,保证学校这个团体健康稳步地发展。因此,加强生态德育制度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生态德育得以发展的依托。

1.加强对生态德育的领导,确保生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校长为领导,以校组织部为调控,以教师为具体实施者,调动每一个校园人参与德育活动,形成人人都是生态德育工作者,

事事处处能育人互动的氛围。

2.切实推进生态德育理论学习,把开展生态德育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组织教师讨论生态德育理论,剖析生态德育内涵,撰写生态德育工作体会,切实推进生态德育理论的学习。

三、组织生态德育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多姿多彩的德育活动是生态教育的重要载体,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活动的内容也要形式多样,关注思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如,每个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给不同学段的学生组织不同的教育活动,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一些文明礼貌的教育活动,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以引导转化的方式,进行文明礼貌养成的训练,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管理的方法,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创设活动时要努力与学生兴趣、特长相结合,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地学,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教育、自我成长。

四、建设生态化德育舆论文化,促进学生感知德育

1.校风建设

校风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校风的建设要有深刻的强制性和感染力。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创设教育环境,让不同阶段的教师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从而推动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3.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学校要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优质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和谐的人。

五、以构建生态德育网络为统领,积极创设和谐环境

生态德育不仅仅要在学校进行,还要紧密联系家庭、社会,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参加活动,同时让社区委员会把学生的活动表现记录到学生的考核中,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

体化的活动体系。

2.建立家校联系卡,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

组织家长上德育课,给家长渗透德育理念,集思广益,让家庭教育也融入生态德育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感染作用和教育功能。

生态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生态德育活动时,要做到合理有序地发展,在体验中加深对生态德育的理解,在体验中升华对生态德育的认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成为“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38-02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或自发课程,是由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菲利浦.W.杰克逊1968年在其著作《课程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所谓隐性课程,就是潜藏在正规或显性的认识性、活动性课程之后或之外的课程,特别是教育环境中的体制性和气氛性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学校显性课程而言的,它并不是习惯意义上的课程,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其自在说明学校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也在对学生的成长发生影响作用,这些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有意安排的课程活动。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隐性的、非公开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享受其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其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独立性强的优点,同时又处在怀疑、否定、敏感、批判的特殊年龄段,往往呈现出逆反心理强、表现欲强和苛求个性的特点,这使得传统的显性德育课程因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要而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尴尬境地。因此,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必要搞好隐性德育课程建设,以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①

2.高校德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根据社会主义学校性质和基本要求,构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社会主义德育课程模式,即显性德育课程模式。这种高校德育模式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德育模式的优势。但是,于受传统分科课程观念、传统德育课程观念的影响,学生在理论上对德育课程理解存有偏差,以及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中存在从理念到实践把德育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显性德育课程上,而忽视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关注的现象,有的高校甚至把高校德育课程完全等同于显性德育课程。②正如有些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高校存在“德育教学化、智育化的情况,存在大量以背记政治概念、定义、常识等条条框框为特征”的情况。②因此,必须加深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加大对其实践探索,从而推动高校德育课程的发展,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适应现代大德育课程观念的需要

目前,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当代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新面貌,现代大德育观念的字眼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刺激了人们的神经。作为德育主阵地的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则首当其冲,随之就产生了现代大德育课程观。现代大德育课程观是一种包含教学论的大课程观,也是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和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观念,也就是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使得受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现代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类。②因此,我国高校应从其德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和改革趋势着眼,主动接受现代大德育课程观的洗礼,整合高校教育中一切有道德影响的、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使德育真正实现“全员育德、全程施教和全过程育德”的要求。②

三、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里孕育、产生、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无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催化剂。积极、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对高校隐性德育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媒体文化四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保证,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而媒体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可以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媒体文化就像校园文化的四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在四肢协调运作的基础上,校园文化才能和谐地发展。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必须从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健康的校园媒体文化四方面着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再上新台阶。

2.加强德育主体建设,发挥德育主体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由教育者的活动、受教育者的活动、决策者的活动和管理者的活动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是德育的主体。其中,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在德育中应发挥其主导性,受教育者在的德育中应展现其主动性。③开展隐性德育课程建设,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在德育中的主导性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教育者的教育育人的功能,即教育者不仅仅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教育者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要有科学性,更要有艺术性。另一方面,管理者和决策者作为“幕后者”,不仅要掌握好“指挥棒”,还要发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其次,要激发大学生自教自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自主负责。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向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因为,源于社会生活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他们的道德理念,进而形成他们应有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建构大学生团体,发展大学生团体的自我学习功能,通过团体成员的相互感应、理解与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团体精神和道德责任,即形成团体的精神文化。团体精神文化作为团体成员共同生活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推动团体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是大学生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平台”。

3.挖掘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长期以来,显性德育课程承担着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显性德育课程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通过挖掘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弥补显性德育课程的缺陷,实现高校德育的目标。第一,要改变传统德育课程观念,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在把握好德育课堂教学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等,向学生传递显性德育课程以外的更多德育信息,实现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的有机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互补充。第二,破除传统分科课程观念,在其它学科课程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开发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德育信息与资源,注重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学的理论、先进的资源和正确的观念。第三,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在课外活动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将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到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或研究生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课外活动中。这样,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都可以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并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渠道。课外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由于课外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多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活动参与的自主性、民主性,其隐含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易为学生所接受。②

参考文献:

[1]秦永芳.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初探[J].德育论坛,2005,(12).

[2]曹有光.对高校隐性德育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0,(2).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7)

一、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

(一)紧迫性。

(1)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现状令人担忧。

爱心意识的缺乏。我们经常在大学校园内外看到大学生做出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如经常发生的有图书馆占座,对公共设备的不爱惜,践踏草坪等。校外经常发生的行为比如有在公交车上不给有需要的人群让座,以及新闻上频频报道的老人跌倒,却无人帮扶等。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本应该是素质比较高的群体,但从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表现来看,不容乐观,时常做出有悖社会公德的行为。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高校来说,不得不在爱心教育方面,引人深思。

(2)高校自身和谐校园构建,需要强化爱心教育。

戴国立老师的《爱心教育与校园和谐》中也指出我国高校在智育与德育的问题上,明显重智轻德,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上也过于笼统,加上高校贫困生的存在和独生子女人群的出现,对高校的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名教育家梁披云先生也曾说过“不仅要教他们知识,还应把他们塑造成真正的人”,“我们要有理想,有纪律,还要有爱”。某些教师对爱心培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所以爱心教育更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而高校也有义务有责任强化爱心教育,切实为构建和谐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必要性。

(1)是国家和社会的所需人才也体现出了现阶段对于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国家社会所需人才培养做出了指示,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爱心文化尤其应成为高校和谐校园道德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2)是素养教育对学生自身的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部分成功人士的成功来自于他们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细致的个人习惯。许多的大学生都有远大理想,但是,不少大学生,一边谈论自己的理想远大、目标宏伟时,却将手中的垃圾随意的丢在地上,为少走几步路而翻越栏杆,看见身边的人有困难却未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等待。一个人想要成功,富有爱心很重要,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往往要比那些落井下石的人成功的几率大很多。

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一)“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的含义。

爱心意识的培养涵盖在一个人的德育休养之内,那么高校从德育着手,去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营造校园爱心文化氛围就显得多么重要。

“以德育人”指教育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而爱心,它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出高尚的道德人文休养精神,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的行为举止上。“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指的是育人者将爱心意识融入德育教育中,从德育角度培养学生以尊重、关心每一位有需要帮助的人为基本出发点,积极弘扬爱国奉献、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民族优秀传统和道德情操。

(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

通过“以德育人”的方式去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1)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建设。(2)有利于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爱心培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水平。(3)有益于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文化力与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高校爱心文化建设,其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把“以德育人”作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能够增强学生个体的道德自觉性。

(一)“以德育人”要求在进行校园爱心文化建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爱心本身具有极大的教育性与感染张力,奉献爱心必须源自学生内部。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地设计爱心活动,也能促使他们成为教育者。所以,就爱心文化建设而言,应当树立“人人都是教育主体、人人都是受教育对象”的理念,要感召学生自觉实践爱心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自觉地去奉献他人与服务社会。

(二)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爱心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爱心文化的建设既能形成精神财富,也能有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也同样有利于促成校园爱心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在爱的氛围中督促着自己去变成一个同样具有强烈爱心的人。有调查表明,增加爱心活动的文化性,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郁的爱心文化氛围,会让身居其中的成员自觉受到熏陶,在无形中产生爱的行为。

这些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多样的,比如校园内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爱心活动、爱心基金、主题教育班会、爱心讲座、爱心个案等等。从具体的活动形式、物质形态中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心意识,从而也营造学校爱心氛围。

(三)以“以德育人”从精神层面去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爱心文化建设也必须要有平台和载体这个物质层面去保障。

一个良好的平台或载体,对于高校爱心文化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校除了聘请相关爱心专家或者有名的爱心志愿者到学校进行言传身教外,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或从学校层面,去建立一个相对管理规范、运作透明的爱心文化组织。比如高校爱心社,它应当成为高校学生社团中相对比较固定的常设社团,以利于爱心文化的建设。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里各种爱心活动以及社会的公益组织中去,从而让他们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爱心教育。

比如组织敬老院之行,为贫困山区、受自然灾害地区,捐资捐物,组织全校师生为校园内特殊困难、突发重大困难学生提供帮助等等。

总之,“以德育人”校园爱心文化建设,有利于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它是贯穿大学生思想、行为乃至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举措。各高校要站在德育高度,抓好校园爱心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出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爱心教育与校园和谐》(J).中国青年研究,2008,(3)

[2]《大学生爱心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

[3]《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人民出版社,2008.

[4]《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1999(3).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文明进程,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当前农民面临科学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道德观念较为淡薄、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因此,必须从思想认识、培养教育规划和推进策略、建立和健全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经费投入、资源共享、创新农村文化生活载体和手段、建立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专职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民道德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农村现代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人才支撑。

一、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内涵、内容和作用

农民思想道德文化是当代农民的世界观、信念、道德、理想、觉悟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农民的理想信念、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组织纪律性等。主要包含相联系的几个基本点:分为这政治道德文化、职业道德文化、社会道德文化、家庭美德文化。加强农民道德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发展先进思想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道德文化具有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能够引导农民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包括凝聚力和感召力。先进思想道德文化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反对和抵制腐朽的和反动的思想文化对农民精神的侵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为建设新农村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当前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1.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社会不良风气有所抬头

由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不丰富,一些农民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并且在婚宴和丧宴还会上演一些庸俗的节目。有的农民说:农村里大操大办婚宴的陋习,成为生活刚刚有点起色的农民们的沉重负担,他们深感苦恼。调查显示,有70%的农民反映村里文化活动设施缺乏,村里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很少。农闲时,有80%的看电视,35%的打麻将或玩扑克,45%的阅读书籍和报刊。有些农民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还沾染上了恶习。问卷表明,农民们认为村里在社会风气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之风、迷信现象、子女不孝敬老人、讲排场比阔气、邻里不和、治安不好。

2.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加强

随着网络等传媒在农村的普及一些农村青少年,特别是在那些升学、就业未成却又丧失土地的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缺乏理想信念,对祖国、对家乡、对家庭感情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对长辈缺乏尊重、感恩和孝敬;痴迷网络游戏、热衷偶像崇拜和高消费,导致学业荒疏,生活技能缺乏,“啃老”现象时有所闻;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奋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农村青少年犯罪现象有所增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对这一群体的重视不够,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有待进一步加强。

3.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价值观、人生观也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少老年人对一些年轻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缺失很不满,一些年轻人对家庭和社会所进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感到无所适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人认识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和方便,赞同并支持国家对于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但同时部分村民也认为在改革过程中,村民更加在乎个人利益的得失,不利于农村诚信建设,造成村里集资建设推进的困难,村民之间的关系因为利益冲突而偶尔发生不和睦的现象。

4.存在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有很大的进展,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但在重GDP的传统思维模式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投入还远远不够,这就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相对滞后,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造成消极影响。一方面,各级政府与领导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还不够。另一方面,部分农民群众也不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尽管不少村已具有了活动室和文艺队伍,但大多数村民停留在以直观具体的活动为主,参加读书、看报、以及体育锻炼等活动明显较少。大多数富裕起来的农民用于精神文化消费的资金较少,对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投入也不够。仍然有相当部分村民认为富裕了就理所当然要顿顿有肉吃,当然要买汽车,要新盖楼房,却较少想到要买书或者出外学习深造。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农村还处于物质文化消费为主,精神产品的消费和长远规划的理念迫切需要加强

三、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途径

1.加强提升农民的政治道德素质

主要通过抓教育阵地建设,丰富教育载体,用多种方式提升农民的政治道德素质,使农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抓好教育阵地建设,主要是抓好党校、社会主义学校、道德学校、市民学校的建设,使这些场所成为全镇农民学习政治,践行道德的主要场所;要创新教育载体,通过设立农民思想道德建设讲坛、农民夜校等为载体,做好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道德文化和道德建设关系等传达与教育,全面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要发挥广播、有线电视、宣传窗等作用,对全镇农民开展政治、道德宣传,开展文艺宣传活动,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开展教育。

2.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要注重教育手段的创新。要把理论转化为具体规范,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组织农民工学习。二是明确教育的侧重点。要把重点放在注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在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文明礼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老实守信、注重公共卫生等方面进行教育,要建立一种社会信用保障机制和奖惩机制,用制度来保证社会信用的建立。三是要关心农民工的生活、学习和娱乐。为农民工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实事。要改善生活环境,让农民工住得安心、顺心,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四是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要切实关心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创建和倡导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农民工在学习、娱乐、消遣、健身强体中增长了知识,陶冶性情,变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3.加强公民社会公德建设

一是推广农村道德建设成功经验。如浙江省余姚市马渚镇沿山“道德立村”的成功经验要大力推广,特别是该村在新时期倡导实施“三事新办”(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神事不办),建立道德文明示范区,倡导文明乡风值得学习和借鉴。二是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形成氛围。要动员全体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公德大讨论,在全镇树立主人翁意识。三是建立社会公德长效管理机制。要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发挥志愿者和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建立一支维护社会公德的志愿者队伍,使他们长期成为社会公德的维护者、监督员。

4.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和创建谐家庭

要把家庭美德各项创建活动纳入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创建活动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齐抓共管,资源共享、良性互动、覆盖社会的“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要准确把握好妇女组织在家庭美德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虚功实做,促进家庭美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把宣传教育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抓住广大家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各种服务、培训、咨询和环境整治美化等活动,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家庭美德教育送到千家万户。大力宣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和家庭新风尚,以正确的舆论教育和引导家庭成员。

5.加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首先要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和影碟、游戏软件。其次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教育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教育。再次要深化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创建活动。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和评选标准,纳入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诚信家庭”的评选标准中,通过创建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同时大力开展道德文化进校园活动,创建和谐校园,创新载体,促进道德文化在校园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单孝虹《四川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与思考》 2008年12月.

左成林《浅析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表现及危害》《农村农业农民》2010年6期.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9)

近年来,涪陵区教育系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以实施“三项工程”为核心,以强化“四项教育”为重点,以加强“五项建设”为抓手,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实施“三大工程”,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创特色

一是实施课程育德工程。以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为重点,全面落实课程育德的主要任务。推进课程育德全员培训计划,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课程育德水平。建立课程育德校本研究制度,加强课程育德校本教研,促进德育研究与学科教学研究的有机整合。组织每2年一次的课程育德优质课竞赛活动,展示课程育德优秀成果。

二是实施行动育德工程。推进习惯养成行动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深入开展“爱心在行动中成长”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争做“四好少年”和“雷锋式学生”。

三是实施文化育德工程。以“促进成长”为目标,加强和谐班级文化建设。以“滋养心灵”为核心,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以“培育个性”为重点,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着力铸造学校精神文化,实现文化铸魂,文化育人,文化立校。深入开展市区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开展建党九十周年廉政书法大赛,增强廉政文化意识。

二、强化“四项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全区中小学主题班会序列化方案,形成以爱国主义经典电影、感动重庆10大人物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德育视频库,建成课程育德优质课、主题班会优质课等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二是强化公民素养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抓好公民素养的学科渗透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增强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重点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努力把良好习惯的养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咨询活动。本区已有10个学校建成了标准化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配备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治疗、心理干预等活动逐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五项建设”,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师培训力度。开设德育课程,使用德育教材,配备专兼职德育辅导员。加强主题班会活动课的建设,实现班会活动课主题的序列化、活动的多样化。抓好三级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课程主体主导、地方课程生动补充、校本课程有机延伸的德育课程教学体系,部分学校可因校制宜地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二是加强德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涪陵德育网的建设,开展学校优秀德育网站评选活动,建立和完善“家校互动、城乡结合、校际共享、资源整合”的数字化德育网络体系。创新网络德育方式,增强网络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培训长效机制,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加强班主任岗前培训。改革班主任管理机制,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性评价。搭建班主任展示和交流平台,建立和完善班主任表彰激励机制。加强课程育德骨干队伍的建设,培养课程育德骨干教师。深化德育科研,提升德育科学化水平。建立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长效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和能力。

四是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挖掘本地德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活动基地。与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烈士陵园、企业厂矿、街道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践体验基地。

五是加强“三结合”育人机制建设。推行“家长义工制”,成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活动开放日,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建立学校与社区协同发展的伙伴关系,依托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对后进学生、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六个一关爱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留守儿童5+2教育行动。加强“五位一体”校园安保体系建设,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努力形成无缝隙、全方位的德育环境。

【参考文献】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10)

一、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小学德育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将“发展为本”的核心主题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进去,并自觉而主动地落实到促进德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三大发展目标上来。

(一)德育工作目标取向

众所周知,在诸育中,德育为先。然而,在以升学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常常本末倒置,德育经常被当作服务生或保姆,人们只关注它为智育的辅助功能。

事实上,德育与智育的“正本”关系不是先后之别、轻重之分和主次之争的关系,而是融合互动、整体发展、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综合性本质特征决定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是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升学为本,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德育经常处于无位、无力、无效、无为、无奈的“五无”状态,德育人怀抱的常常是不自信、不自豪、不自强的“三不”心态。因此,无论是重德厚德,还是尚德立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落实“德育首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尚德以正教、正本以清源,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树立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厘清、端正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和互动发展关系,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学校发展目标取向

学校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形式。但相对校长、教师、学生“流水的兵”式的成长性动态变化发展而言,学校是更为稳定的“铁打的I盘”。正因为如此,学校更需要内涵与品质发展,以求优质发展及与时俱进;更需要特色与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性与普及性是基本的、共同的要求,然而偌大一个国家,41万多所中小学校,地情、校情各异,共同性显然不能模式化,更不可能千人一面。规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实事求是的发展之道,才有利于发掘学校的优势资源,激发各自的动力与潜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笔者应邀为全国各地近300所中小学校的德育创新做设计,规划学校的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发展模式,寻找特色兴校之路。我的体会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可以使质量高原期名校更上层楼、使曾经辉煌的学校再造辉煌、使徘徊不前的学校突破瓶颈、使排位居后的弱校绝处逢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生长点。

(三)学生发展目标取向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对德育而言,创特色树品牌不是根本目的,立德树人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能眼中只有特色品牌。相反,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点都应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特色品牌只是载体而已。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一定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定要坚守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从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核心理念的提炼与设计、目标愿景的提出与预期、内容体现的组织与规划,还是过程步骤的实施与调控,以及结果效果的实现与达成,都应该围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生成以及知、情、意、行等各品德要素协同发展的目的而展开。

二、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德育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导向,正知以正念,正念以正能,正能以正行,正行以正品。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同样要体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功能。不同的是,德育的目的和功能更多体现在引导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上,而德育品牌的目的与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中,其价值引领基本原则具体体现为文化构建与精神引领、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三个方面。

(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是价值引领与文化构建相整合的过程,是德育特色创新与学校文化营造相融合的过程。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是价值引领的第一原则,是价值引领在德育品牌培育上的主要形式,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核心是理念体系的整体营造。学校德育品牌的培育,主要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的整体营造,可以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也可以进行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潜在文化体系营造,还可以实施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识别系统构建。针对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构建应着力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家校文化等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围绕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理念,进行诗意校园、校本课程、友好课堂、和谐班级、共育家校五大特色主题文化的整体营造,合力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

第二,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关键在于学校精神的树立。一所学校“学校精神”的树立,从内涵上说,是确立一个愿景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形成一种理念以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建立一种信念以唤醒立德树人情怀,设立一个支点以激发学校教育团队智慧,经历一个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践经验证明,学校精神的树立是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杠杆点。学校精神可以通过办学理念、教育愿景、育人理念,尤其是校训体现出来。如,承德小学校训是“承天之德正己之行”,推行“正行教育”;康有为纪念小学校训是“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推行“有为教育”;顺德一中校训是“以学为本学以致远”,推行“学本教育”。

第三,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品牌发展一般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控制方式:由标准控制的外推式发展、由愿景控制的内生式发展和由联系控制的共生式发展。外推式发展偏重于规划引领,内生式发展注重内动生成,共生式发展侧重互动促进。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三种发展方式不可偏废。然而,就德育品牌的生命力及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来说,更应强化内生式发展,激发内动力,真正发挥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作用,助力学校内生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二)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是一种凭空的设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为了特色而创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是一种校本发展研究、规划与行动,同时也是一种改进性、发展性的校本创新行为,着眼点是创特色品牌促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着力点是挖特色资源炼核心主题营造学校文化。校本化、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性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两大原则。

校本传承是在诊断、整理、挖掘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延伸,目的是营造和形成学校的特色德育文化。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包括校名、校训、德育传统等。校本传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对校本特色资源的准确诊断,包括问题诊断、优势诊断和发展诊断,通过精确诊断把握优势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而形成特色文化核心主题。以校名文化资源为例,我们根据金沙小学的校名中“金沙”闪亮的特质,Y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校书香的特点,创建形成“自华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依据里水中心小学校名的“里水内生,生生不息”原理构建“内生德育”模式;依据顺德李兆基中学的“顺李”成章之意蕴,构建学校遵循规律办学和助人“成章-成人-成才”的富有独特校本意义的“成章教育”体系。

创新发展是在对校本特色资源传承基础上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向是创建正念、正向的学校德育品牌。创新发展是一种正面导向原则,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传递德育的正能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可以进行平凡化精彩、不利转有利、消极变积极的正向性转化。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创新发展为德育特色品牌:可以将跆拳道特色发展为“乐道教育”(源自“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语),将咏春拳特色打造为“自强教育”(源自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男儿当自强》歌曲),将足球特色开展为“可能教育”(源自“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等等。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发展。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原则,是提供促进学校德育品牌建立、形成和健康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效保障。传承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新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因此,学校要在传承校本德育特色文化基础上,用创新发展的意识、思路来指导德育品牌培育主题理念的提炼和顶层规划的设计,进而整体而有序地构建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发展的模式体系。

(三)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

德育一体化建设篇(11)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5-0065-03

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德育工作围绕“强化、充实、研究、服务、效能”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六好六和谐”为工作目标,以创建行为规范学校为工作主线,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以创建行为规范学校为载体,强化德育管理规范

2005年12月,韶关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更加坚定了我们“习惯就是素质,抓素质教育,就是抓习惯养成”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研究并决定在全县开展以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者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安全行为、规范学生行为等“五个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学校创建活动,并以此为主线,紧紧围绕“六好六和谐”的工作目标(“六好”是指:创建家长满意、学生留恋的好校园,创建学生热爱的好集体,争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创建学生满意的好课堂,争做同学心目中的好伙伴,争当大自然的好朋友。“六和谐”是指:社区与学校的和谐,家长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家长与孩子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自然的和谐),努力打造绿色、温馨、书香、平安和文明的和谐校园。

2006年1月,我们召开了全县创建行为规范学校工作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出台了《乳源县中小学创建“行为规范学校”活动实施指导意见》、《乳源县中小学“行为规范学校”评估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由于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做法,各中小学都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校根据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精心实施,严格管理,全县掀起了创建行为规范学校的热潮,有力推动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步伐。我们通过自查―整改―申报―评估等程序评出两批共10所行为规范学校,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并给予每所学校三千元的奖励。我们由此层层向上推荐,目前我县共有10所县行为规范校,三所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两所省安全文明校园。

实践证明,我县的行为规范学校创建活动对德育管理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制度建设,充实了德育内容,拓展了德育途径。不少学校通过创建活动,总结了经验,形成了特色,还找出了问题,初步达到了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加快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进程的目的。

二、不断充实德育内容,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感恩教育、“弘扬中华文明,倡导中华美德”、八荣八耻、快乐中国年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活动。如在“文明修身、习惯养成,知荣明耻、共建和谐”的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在组织“十个一”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全县各中小学老师、班级、级组层层推荐,评选了“乳源县2006学年感动校园人物”,不但举行了隆重的表彰活动,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全县中小学生和教师当中积极宣传榜样的感人事迹。我们力图通过强化评选过程,引导学生努力挖掘、感悟、体验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道德和精神,寻找自己身边的榜样和道德新事,在亲身的体验活动中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让榜样真正影响学生的行为。

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德育工作的手段,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规范自身行为的过程,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明确目标,整体构建(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规范机制,骨干带动;挖掘内涵,注重传承;关注需求,引导参与;提高活动品味,突出活动体验。

我们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四个层面引领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全县中小学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已达到一定水平的实际,我们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德育主任参观学习了乳源县一小、乳源中学的校园文化和教室文化建设。我们还组织了全县德育交流研讨会及片区德育工作观摩交流活动,把先进学校的亮点和特色展示出来,树典型、作示范,引导全县校园文化建设的进行。为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档次,我们分期分批组织了针对中小校长的短期培训,请一些著名专家和名校长主讲,不断探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少中小学校结合自已校园的特点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创造,给校园内的物质景观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附加了教育价值,让本来没有生命和情感的校园建筑物和生态环境也变得“活”起来,成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一个个亮点。不少学校已形成了尊重师生、理解师生、关心师生的共识,建立和完善了调动师生积极性的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一些突出学生特点,关注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行为文化活动,已被学校打造成为特色活动;以继承传统,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创建良好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为核心目标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追求。

此外,我们还大力推进了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的建设。在我县学校的很多班级和宿舍里,班门装饰是全班同学精心设计创作的,班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室里显著位置张贴着同学们共同商议的班级奋斗目标和班规、公约,还有内容丰富、催人奋进、展现自我的栏目,如“我进步了”、“欣赏别人,欣赏自己”、“一周明星”、“我成长我快乐”等,据不完全统计,这样各具特色的栏目全县有300多个。同学们在自己参与设计、布置、美化栏目及充实栏目内容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集体情感,还让教室、宿舍显出了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也为每一位同学创设了展示自己,发展自己个性特长的各种平台、条件和机会。这种学生自己创造,又能自我教育,充满勃勃生机的教育资源,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了德育研究,积极拓展德育思路

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

1.研究主题教育课

创建“六好六和谐”校园是我县德育的中心工作。我们首先确定了从创建“学生热爱的好集体”入手,狠抓班集体建设,以一“好”带动五“好”的策略。主题教育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在沟通师生情感,引导师生互动,落实德育内容上起着重要作用,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以主题教育课作为班集体建设的一个抓手,分别在乳源中学和桂头中心小学组织了全县中学和小学班集体建设暨主题教育课交流研讨会,观摩了主题教育课,研讨了主题教育课的有效教学,研究、总结出上好主题教育课的八条经验,即主题的选择和设计要基于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活动的内容要做到“三贴近”;活动过程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活动本身要能激感共鸣;活动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设计要安排课后实践强化的教育措施;主题教育课的设计要注重系列化。为更好地推广和交流,我们还组织乳源中学、桂头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主题教育课开放课活动。

针对中小学德育内容分类较多,如常规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学法指导、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而安排课时少的实际,我们尝试将一节主题教育课分为3~4个栏目,每个栏目10~15分钟,冠以一个品牌名字,如用哲理故事引导人生感悟的“小故事大道理”栏目,进行安全教育的“平安你我他”栏目,反思全班一周行为得失的“一周常规看台”栏目等,每个栏目由教师或学生主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打算继续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县推广。

2.研究校本德育课程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学校都坚持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新生入学教育、环保教育、规范养成教育、书香校园活动、“中国年”活动等,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将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到课程管理的水平,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尝试用一个基本模式引导学校创建校本德育课程,这个基本模式包括的格式和内容有:一是学校开展某项主题教育的总目标和活动宗旨;二是分年段、分阶段的具体活动目标;三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活动内容、形式和过程、领导与组织机构、活动的评价、表彰与奖励);四是开展活动过程中的优秀案例资料(应收集教师们的优秀活动设计、优秀教学案例、活动反思材料等);五是有关该主题的相关资源。以这种方式提炼成的德育课程,对德育处、年级组和班主任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作为学校德育的特色和亮点,便于学校间的交流和共享。目前我们已有10所学校初步整理了12门校本德育课程,进一步提高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3.研究山区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良好规范和习惯。2007年,笔者向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申报了《山区中小学生学习策略教学与训练实验研究》课题,被批准为省级重点课题,目前我们有5所学校、40多名教师参与研究。

四、服务基层,帮助学校提高工作效能

服务基层,引领学校有效开展德育活动,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本职责。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服务。

1.确立指导学校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

我们针对不少学校在德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订并实施了县域推进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一是“三级联片、区域推进”。我们成立了县中心德育研究组、片德育工作组,与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共同构成了“三级”、“联片”的德育工作网络。二是“评估引导、固优育特”。我们以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为手段,结合自查、评估、整改,促进学校不断巩固德育优势,培育德育特色。三是“典型引路、滚动发展”。即努力挖掘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全县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如我们构建的“三级联片”的德育工作网络,县中心德育研究组由教育股负责,承担研究制订、部署全县德育工作,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片德育工作组则由同类型、同层次学校组成,分为山区片、瑶区片、平原片、县城片,承担着校际间德育交流、研讨的平台和纽带的作用。一年多来,县中心德育研究组共组织了四次全县德育交流研讨现场会,五次德育分片活动,对全县德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挖掘典型和亮点,推广先进经验

我们通过现场办公、调研等办法,指导学校努力挖掘、整理、完善其自身德育特色和工作亮点。如乳源一小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等文化建设活动已作为素质教育的特色被省教育厅推荐给教育部有关部门;乳源高级中学、乳源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民族实验学校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的校本德育课程受到了在我县召开的全国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的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