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4 16:33:56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1)

 

望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在中医四诊中位列第一,古人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可见望诊对于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性。望舌与望面部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对于中医舌色、面色诊断客观化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理论相互争鸣,新科技、新方法不断被应用到中医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研究之中。 

 

1 舌色 面色诊断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问题 

 

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之主要问题在于要探索出能够真正与中医临床诊断实际相符合的诊断模型、诊断数据与诊断仪器,其核心环节在于如何客观化表达中医对于颜色的特殊认识。在中医诊断中,望色主要按五色诊方法进行,即青、红、黄、白、黑五色进行,当然还有淡、暗、深等程度不同的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中医的望诊五色与现代色谱上的相应颜色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医望诊中,将所有病人舌色或面色等的颜色变化均归属在五色之中,故而中医的望诊五色具有非常广泛的颜色内涵,是中医对于客观颜色的主观感受集合。现代色度学虽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但却不能完全实现可见光谱与人体视觉感受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无法以现代色谱中的某一颜色代替中医的望诊五色。 

现代色度学研究认为,颜色最基本的3个要素是色调、饱和度和亮度。其中,色调表示光的颜色,它决定于光的波长;色饱和度指彩色的深浅或鲜艳程度,通常指彩色中白光含量的多少;亮度表示某种颜色在人眼视觉上引起的明暗程度,它直接与光的强度有关。对于颜色的计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使用比较多的几种颜色模型有:RGB模式、YUV模式、HIS模式、Lab模式、Ohta模式、Hue模式、YCrCb模式等。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用于中医色诊的客观化研究、更能准确的描述中医的望诊五色的各种参数特征,目前尚无定论,这也正是中医舌色、面色望诊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难点问题。 

 

2 各种颜色模式在舌色面色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在近些年关于中医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研究中,研究者们根据各自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颜色模型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2.1 RGB模式 

刘文兰等采用了“中医舌诊专家系统”检测了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人的舌质、舌苔、舌下络脉、面部和手掌的颜色,测定了RGB值,结果表明通过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手掌、面部RGB的检测,既可区别慢性乙肝与健康人的色诊特征,也可以对慢性乙肝各证型进行鉴别诊断,徐志伟等采用RGB颜色模型对青紫类舌色的量化特征进行研究,采用R、G、B各分量值与其总和的比值作为指标,结果得出了青紫类舌色与其它常见舌色的数量特征,青紫类舌色特征为B比值最高,G比值较高,R比值最低。 

 

2.2 YUV模式 

危小健等研制了“舌色仪”,该舌色仪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七·五”攻关指导项目,采用YUV模式,通过对正常人、病患者1355人次进行测试,计算u值、V值,结果临床符合率正常人达83%,患者舌象达70%以上。

2.3 HIS模式 

张志枫等研制了WZX中医舌色分析系统,采用HIS颜色模型,主要功能有舌体图像提取、舌象区域分割、色度测量等。张志枫等应用该套舌色分析系统,对343例胃病患者的舌象进行了信息处理,结果得出了不同证型中医舌色特征、不同病种(胃痞和胃脘痛)舌色特征、以及现代西医胃病不同病种舌色特征。张志枫等还应用WZX舌象颜色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了中成药疗效的评估,在治疗前后进行舌色H、L、S值的测定,结果治疗后H、L、s值渐趋正常,认为可以应用该系统进行舌色视觉计算并作为中药疗效客观评价的方法。 

 

2.4 Ohm模式 

王爱民等采用基于学习矢量化(LVQ)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了舌象分析中的舌色、苔色自动分类。在分类器的设计中,提出了基于“2σ”准则的训练样本筛选方法,并用Fisher比率作为色度空间选择的依据,在RGB、HIS、Ohta、YUV等中,Ohta色度空间Fisher比率最大,并以此为颜色模型设计制作了舌象分析仪,经实验表明,上述方法能够获得与中医专家相一致的结果。

2.5 Hue模式 

龚一萍等采用Hue颜色模型进行6种常见病理舌色的定量分析及与高血压和其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认为采用该颜色模型更符合人眼对颜色的心理感知,各舌色可以用数值来量化,其定量值能反映不同的舌色,具有特异性。不同舌色在高血压病中出现的频率说明肝火与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理机制,高血压病各证型其舌色的定量值不同。 

 

2.6 Lab模式 

徐顺潮等运用光电积分法的测色原理,以Lab模式为颜色模型,研制出了智能式光电积分法舌色仪,经临床测试表明。该仪器所获得的色度学参数能确切地反映舌质的颜色。王鸿谟等采用Lab色度系统,应用全自动色差计对广州市、北京市女性面色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广州市、北京市女性面色变化可以用色度学方法进行阶段性探索、实现数字化表达,并可以指导化妆品的研制和生产。孟智宏等运用SHSY-1型舌色测定仪对4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舌色进行了测定,颜色模型采用Lab,结果其色度学参数与健康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2)

颜色是具有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实际上,宝石的颜色是人眼对可见光的一种反应。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可见光只是一小部分,一般取 400~700纳米(nm)波长作为可见光的范围,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可能会比其他人能见到的波长更长或更短一些,可观察到的可见光范围可达 380~780nm。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对应着不同的颜色,从700~400nm的可见光波长分别与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相对应。

而宝石的颜色是宝石对可见光在400~700nm范围内的光波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后, 透射或反射出的光波的混合色。

当白光到达宝石的表面,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进入宝石。如果宝石选择吸收了某些波长的色光,则透射或反射色光的混合色,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宝石的颜色,相当于被吸收色光的补色或补色的混合色。因此,尽管两颗宝石可能选择性吸收的色光不同,最终却有可能呈现相同的颜色。

若宝石普遍均匀的吸收所有色光,则随吸收程度不同,宝石呈黑、灰或白色;如果所有的色光都通过宝石,则宝石为无色透明的。

宝石中的致色元素

宝石以美丽的颜色深受人们的喜爱,自然界产出的宝石或多或少含有各种产生颜色的致色元素,这些常见的元素有:钛(Ti)、钒(V)、铬(Cr)、 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以及一些稀土元素,如钇(Y)、铈(Ce)、铯(Cs)、锶(Sr)等,它们是宝石产生颜色的物质基础。在宝石中,有一类宝石的颜色与其化学组成的某一主要元素有关,这种元素出现在它的化学式中,而且其颜色往往比较稳定,这类宝石叫自色宝石(即由作为宝石主要化学成分的过渡族元素致色的宝石)。如:含锰的蔷薇辉石和菱锰矿总是呈红色、橙黄色;含铜的孔雀石和透视石总是呈绿色;含铜的蓝铜矿总是呈蓝色。尽管孔雀石、透视石和蓝铜矿这三种矿物都含Cu2+,但由于蓝铜矿的结构导致了铜离子在其中的吸收不同于另外的两种宝石,因此颜色也不同。

另一类宝石叫他色宝石。他色宝石是由微量元素致色的宝石,即组成宝石的主要元素不产生特征的颜色。当它纯净时,宝石无色透明或不透明时呈现白色;当它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时,则会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的颜色。这些微量元素通常含量极少,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几的含量,就可使宝石呈现鲜艳的颜色。因而,他色宝石的颜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比无色的宝石更常见,如红宝石和蓝宝石就是他色宝石。

红宝石、蓝宝石的矿物名称是刚玉,刚玉的化学式为Al2O3。当它纯净时是无色的,若微量的铬代替铝时,刚玉就呈红色( 红宝石),当刚玉中含微量的铁和钛时,就呈蓝色(蓝宝石)。如果刚玉中混入其他的杂质元素,还可呈现黄色、绿色、橙色等不同的颜色。

由于不同宝石的内部结构不同,同一种致色元素在不同宝石中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也会不同,因此对宝石颜色的贡献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铬在刚玉中呈红色,而当它在祖母绿中出现时却使祖母绿呈绿色的原因。

物理因素致色

物理因素致色是指由于宝石内部的结构、裂隙、构造、包裹体等因素,对光发生物理光学作用而使宝石呈色的现象。这些作用主要有:干涉、衍射、散射等。

市场上的珍珠除了本身的体色外,大多数能见到漂亮的晕彩和伴色。在珍珠的结构中具有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无机层(文石)和有机质层,它们彼此呈同心层状交替排列,构成十分精美的同心放射状结构,当光线照射到这种特殊的结构上时,就会发生干涉、衍射等一系列的光学作用,使珍珠表面产生漂亮的晕彩。石英中若存在充填于裂隙中的气、液薄膜,也会出现特殊的蓝色晕彩现象。

欧泊的表面可见到多种光谱色,呈不规则的各种彩片分布,每个彩片的色彩随着宝石的转动而变幻无穷,这种现象叫变彩效应。欧泊产生变彩的原因与其内部规则排列的球粒结构有关。扫描电镜观察证明,欧泊由直径 150~400nm 的非晶质 SiO2 球粒在三维空间定向排列、紧密堆集而成,空隙中常有水和空气充填,同一彩片范围内的球粒大小相等,球粒间的空隙形状相同,距离相等,构成了可以衍射可见光的空间格子,彩片的颜色取决于硅球的大小,并随着入射光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古罗马自然科学家普林尼说:“在一块欧泊上,可见红宝石的火焰、紫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包裹体致色

有些宝石可能本身并没有颜色,但会因机械地混入了其他矿物包裹体而呈色。这种现象在石英中很普遍,如市场上流行的发晶,就是一种含有针状或纤维状包裹体的石英,石英中的针状包裹体有金红石、电气石和角闪石等多种矿物,金红石通常为红色或金黄色、电气石和角闪石则呈绿色或黑色,那么发晶的颜色也会依包裹体的不同而出现金色发晶、红色发晶或绿色发晶、黑色发晶等多种颜色。

近年来,绿幽灵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实,它是无色透明的石英中含有绿色的尘点状绿泥石包裹体而呈现的颜色。同样,含有绿色硅孔雀石包裹体的玉髓呈绿色,含有红色赤铁矿包裹体的玉髓则呈红色。不同颜色的黏土矿物包裹体也会使碧玉呈现各种各样不同的颜色。东陵石玉的绿色是由内部的绿色铬云母包裹体引起的;市场上的日光石也因含有赤铁矿的片状包裹体而呈现红橙色或金黄色。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3)

一、文化的共性使英汉部分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相同

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其共同之处,人类思维存在着同一性,使得人们对颜色词使用有一些共通或近似的地方。下面以常见的颜色词为例来讨论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产生的相同的联想。

1.红色(red)

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比如a red letter day是指“大喜日子、纪念日、公众假日”,在西方一般指一切值得高兴的日子。当今日历所有的公众节假日全都用红色印刷,成为red-letter days。再比如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意思是(铺展红地毯)隆重地欢迎某人。而中国人更是用“红”来代表好运气,如“开门红”,“红双喜”在举行婚礼时总是能在门上、墙上见到它的身影。

此外,红色在中西方都可用来表示“负债,收支不平衡”。如red figure(赤字),in the red(亏损),red balance(赤字差额)等。表示“危险,紧急”如:red alert(紧急警报,红色警报),red light(危险信号)等。

2.黑色(black)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少词语表明黑(black)与“不好的”、“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如black death(黑死病),blackguard(恶棍),black sheep(害群之马),black magic(妖术)。汉语中黑色一词也表示贬义。例如:“黑色交易”(shady deal)、“黑暗统治”(dark rule)、“黑势力”(forces of darkness)等。此外,“黑”在汉语里往往与政治上的人物、帮派联系在一起。我国上世纪60年代末,五种非劳动人民出身的人被贬称为“黑五类”,英语中的black也有此意,如美国的Black Panthers(黑豹党)。

3.灰色(grey)

灰色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义基本相同。在汉语中指“消沉”、“失望”、“阴暗”。如:“灰溜溜”、“心灰意懒”、“灰色收入”、“灰色市场”等。英语中grey也有“阴暗”、“沮丧”、“无望”的引申意思。如:Look what grey angry clouds...it will rain soon.(看,乌云密布的……要下雨了。);The future looks grey.(前途显得无望。);Young people should not have grey thoughts.(年轻人不应该有沮丧的思想。)等。

二、文化的差异使英汉部分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相异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颜色词往往也打上了民族的烙印,不同的文化常常造成英汉语言中颜色内涵的不对等,形成了一定的距离和差距。下面以常见的颜色词为例来讨论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产生的不同的联想。

1.黄色(yellow)

黄色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尊贵的颜色,从“黄土地”到“金黄的庄稼”,从“黄皮肤”到“黄袍加身”,都体现了中国人对黄色的崇拜。虽然在英语里黄色意味着胆小懦弱,但是1978年英国女王访华,却身着黄色服装,就是因为黄色在汉文化中有崇高、尊严、辉煌的含义。除此之外,在汉语中,黄色还有色情之意。如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书刊、录像制品被称为“黄色书刊”“黄色录像”。英语中yellow有“胆怯、懦弱、卑鄙”等含义。如:He is yellow.(他胆小如鼠。);He is too yellow to fight against her.(他太懦弱了,不敢跟她斗。);a yellow dog(卑鄙之人)等。

2.蓝色(blue)

蓝色使人想起了蓝色的平静的海洋、晴朗的蓝色的天空。蓝色在中国人心中极具韵味,它纯净、悦目,令人心旷神怡,所产生的联想也往往是褒义的。如:“蓝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田生玉”等。在英语中,blue这个词则表示不快,所产生的联想也往往是贬义的,如:Paul was in a blue mood.(保尔情绪低落。);It was blue Monday and he just didn’t feel like going back to work.(又是倒霉的星期一,该上班了,他可真不愿意。)。blue还可表示“低价的、下流的、黄色的”,如:blue films(黄),blue jokes(黄色玩笑)等。

3.绿色(green)

绿色象征着充满希望和生机,但green在英语的引申义却与汉语大不相同,green在英语中可用来表示嫉妒,如:green-eyed(妒忌的),green with envy(心中充满妒忌),汉语则用“眼红”来表示嫉妒。另外,green还可用来表示“没有经验”,如:He is still a green hand.(他还是个新手。)绿色在汉语中也有一种意义是英语中所没有的,那就是中国人通常用“戴绿帽子”来表示男子的妻子对他不忠。

4.白色(white)

在西方文化观念里white代表着纯洁,用白色表示“善意、幸运、吉利”,如:white Christmas(白色圣诞节,即圣诞节前后下大雪,预示来年吉祥);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white lie(善意的谎言);white man(正直高尚的人)。而在汉语语言中,白色的引申义则多为贬义,含有“无代价,无报酬,空的”的意思。如:“白费事”、“”、“白眼”、“不分青红皂白”等。

总之,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只有善于分析、研究民族文化,积累文化知识,了解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正确理解、使用颜色词。

参考文献:

[1]梁天柱.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对比与翻译.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4)

一、汉英语言中的复合颜色词

1.汉语复合颜色词

(1)重叠式,是指单音颜色词加上重叠的后加成分构成的颜色词的生动形式。其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A类:单音颜色词十双音后缀,如:白茫茫、红通通、灰蒙蒙、绿油油等等。B类:单音颜色词+三音后缀,如:黑不溜秋等。

(2)形容式,即由一个表示感觉、性状或程度等意义的形容词素加上一个单音颜色词构成的。如:嫩绿、浓黑、明黄、淡蓝等等。

(3)组合式,即由两个单音颜色词相互组合构成的颜色词。如:绛紫、紫红、青紫、灰白、苍黄、青绿、蓝灰等,它们表示的是一种混合的颜色,前一个颜色语素表示辅色、后一个颜色语素表示主色。

(4)比喻式,即颜色词中的前一语素含有比喻的意味,表示像……一样的意思。具体来说,又可以分为两类:A类是由表示物体名称的语素加上“色”构成的,如:米色、驼色、茶色、鼻烟色、古铜色等等。B类则由表示物体名称的语素加上单音颜色词构成。如:草灰、桃红、粉红、米黄、金黄、鹅黄、土黄等等。

2.英语复合颜色词

英语中复合颜色词的构成常见类型如下:

(1)实物名称+基本颜色词,如:rose red、coal black;

(2)实物名称+色,如:earth-coloured、beaver-hued;

(3)实物名称,如:apricot、jade、marigold;

(4)实物名称+实物名称,如:mint-cream、maple-sugar;

(5)基本颜色词+实物名称(+色),如:blue-violet、pink carmine;

(6)程度形容词+基本颜色词,如:pale-green、bright-red;

(7)评价形容词+基本颜色词,如:dirty yellow、bloody red;

(8)基本颜色词+后缀/修饰词,如:pinky、reddish;

(9)基本颜色词+基本颜色词,如:black-green、blue-white;

(10)基本颜色词+and+基本颜色词,如:yellow and black.

二、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1.红色的文化内涵

汉语的颜色词体现了汉民族心态,相当多的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象征意义。人们可以从红色联想到太阳和火的颜色。这方面常用的词语,也常用“红”作语素,组成的词语有红利、红运、分红、红榜、红日高照等。由红色的顺利、成功等联想意义又可引申为受群众欢迎、受领导重视的含义。如走红、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等。人们由红色还可以联想到战火和鲜血的颜色,近代常用红色来象征革命与进步。如红军、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红色资本家等。此外,红色还有一个联想意义就是“忠诚”,从古至今我们都把忠于国家和人民能奉献自己的人和思想称为“赤子、赤胆、丹心、红心、赤诚”等。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之,汉语中红色的联想意义多为褒义。

英语中的red(红色),亦贬亦褒。西方文化中的红色主要指鲜血(blood),而blood在西方人心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就会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产生了一种颜色禁忌。是一个贬义相当强的词。如red revenge血腥复仇,a red battle血战;它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运动,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红色同时也包含褒义色彩,如red ribbon bath法国荣誉团勋章;red-cross圣乔治十字架等等。

2.黑色、白色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两色都象征不详。“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如黑帮、黑市、黑名单等。汉语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中“黑”也是坏的、不好的寓意。“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色”。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彩,故称“白衣、布衣”。古代知识浅薄、没有功名的人叫“白丁”。在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往往含有轻视、无价值等贬义。如白送、吃白食等。在中国文化里,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表达哀悼之情。

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黑(black)用在比喻上总是给人一种可怕的、甚至邪恶的感觉。如black man恶魔、a black 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但有的时候,黑色也象征着庄重和尊贵。Black suit和black dress是西方人最崇尚的传统服装。与“black”对应的“white”(白)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好、幸福的涵义。圣诞节是西方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A white X-mas意指“银装素裹的圣诞节”。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教学

(一)汉语颜色词教学的现状

1.对颜色词的文化涵义教学重视不足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中高级课堂上对颜色词的文化知识涉及的并不多,甚至有些颜色词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可见,颜色词的教学无论是在中级水平,还是在高级水平的对外汉语课堂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文化教学,尤其是文化词汇教学的必要性。要是放弃了代表文化的词汇教学,那么文化教学也就等于听听故事,而并没有实际的东西可以为学生所用。

2.颜色词的文化涵义讲解不够透彻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往往我们只是讲解其中一个方面的意义,而忽视了其他的意义。让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对一种意义的讲解也不够透彻,只是反复强调这种意义的存在,没有去解释其深层意义。在中、高级的对外汉语教学阶段,给学生讲解文化涵义是很有必要的。而我们在课堂上讲解颜色词时,通常忽略不同文化间的对比,只是一味的加强汉语中该颜色词所表示的意义的讲解。

(二)重视汉语颜色词教学及教学策略

1.了解差异,重视文化内涵的对比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5)

一、提出问题

铁盐和硫氰酸钾反应非常灵敏,溶液中1ppm的铁离子都可以用硫氰酸钾检验出来。但同时该反应是一个复杂的配合反应过程,其中第一步反应:Fe3++SCN-

[FeSCN]2+所得产物[FeSCN]2+是溶液显血红色的关键 物质。

在不少人看来使该平衡发生移动,不外乎通过调节酸碱度和改变铁离子或硫氰根离子的浓度等操作来实现。而KCl浓度变化对于该反应没有影响,且有两个常见的现象支持该观点:1.在血红色硫氰化铁溶液中加入KCl溶液,颜色虽然会变浅甚至褪色,但是用溶液被稀释似乎可以讲得通;2.在硫氰化铁溶液中加入固体KCl,血红色不变。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二、实验过程

先配好0.1mol・L-1FeCl3溶液、1 mol・L-1KCl溶液、 1 mol・L-1KSCN溶液备用。

(1)考虑到0.1 mol・L-1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颜色较深,先稀释再做第一组的对比实验。取0.1mol・L-1的FeCl3溶液1mL,加水7mL稀释并滴入两滴1mol・L-1 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将溶液分成四支试管A、B、C、D。实验操作与现象,见表1。

但四支试管的颜色深浅程度为:C=D>A>B。

(2)为了进一步探究颜色变浅的可观察性,准备了五种不同浓度的FeCl3溶液重复上述试管C的实验,见表2。

三、实验分析

(1)第一组实验:试管A、B说明加入KCl溶液血红色变浅不仅是因为溶液被稀释;试管C、D说明这种现象是Cl-造成的,与K+或Na+无关。

(2)第二组实验,FeCl3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要想明显地观察到颜色变浅,FeCl3溶液浓度最好控制在10-2~10-3 mol・L-1之间。

四、结果讨论

Fe3+的价电子构型为d5,可以与弱场配体,如与Cl-形成[FeCl4]-(黄色)四面体型配合物。在硫氰化铁溶液中加入固体KCl时,由于存在[FeSCN]2++4Cl-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6)

“跑”得最快的颜色

可见光被粗略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而现代科学方法验明的颜色已高达三万多种,仅从极白到极黑之间可辨认的深灰浅灰色,便有六七百种。

这么多颜色,认全可不容易,认得快却不难。

人类识别不同的颜色速度不同,识别红色时最快,其次是绿色,再次为黄色,所以,交通灯选用了这三种颜色,红灯作为停车的信号,绿灯指示可以通过,黄灯则是帮助提醒。

原来,在不同光线的影响下,眼睛中的视细胞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视柱细胞,负责分辨光线的明暗;视锥细胞,负责分辨光线的颜色。而大脑将会得到相应的信号。

所以,颜色“跑”得快慢,视锥细胞是“裁判”。

“分量”最重的颜色

颜色进入眼睛,却在影响心灵。

黄光可使大脑感觉到“高兴”和“愉快”,蓝光则使人沉静,而绿光使人舒服。科学家一致认为,人在一定条件下会喜欢某一种颜色,颜色影响我们的情绪、健康和工作能力。

曾经有一个英国工厂主把自己工厂的墙壁、机器和桌子都涂上黑色,结果工人中出现了精神病人。后来有人告诉工厂主:你破坏了“对比”的规律,不能在黑色的桌子上用黑色的线来缝黑皮包。黑色是令人忧愁的颜色,它是产生精神疾病的元凶。

德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运动员的更衣室刷成天蓝色,因为蓝色使人沉静、放松,事实证明,运动员们在这种颜色中感觉轻松,激烈比赛后,心率恢复往往更快。

另一个实验同步进行:比赛前,把运动员带到一个红色的长廊里休息,由于运动员受到红色的影响,比赛时情绪更加高昂,往往能取得好成绩。

1988年,美国戴尔教授还发现,颜色居然还有“重量”。他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分别是:红、蓝、绿、橙、黄、白。当你看见一只白色箱子和一只黑色箱子,你认为哪一个更重?没错,黑色更重。

看,颜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闭上眼睛也能“看见”颜色

四川人生麻疹时,家人通常会用红布或红纸罩住油灯,使满室通红,再点燃浸了油的纸管,去照病人的患处,麻疹便能得到控制。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红光的免疫效应有关。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受试者眼睛蒙上,领入红色房间,结果表明,受试者脉搏跳动明显加快;蓝色房间则让脉搏跳动变慢;黄色房间没有使人产生变化……要知道,受试者可没有看见颜色,这个科学实验旨在证明,人们不用“看见”颜色,颜色也能对人体产生影响。

科学家还发现,人的体温也会因房间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从红色的房间移到蓝色的房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同时有助于高烧病人退烧。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7)

1.常见固体的颜色

(1)复分解反应中生成沉淀的颜色

Cu(OH) Fe(OH) CaCO BaCO AgCO Mg(OH) Fe(OH) BaSO AgCl AgSO

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和稀硝酸,而在稀硫酸中沉淀不消失。

(2)黑色固体

CuO FeO MnO FeO 炭粉 铁粉

(3)红色固体

铜粉 FeO(红棕色) HgO CuO(砖红色)

(4)紫黑色固体

KMnO

(5)黄色固体

S

(6)白色固体

KClO KCl NaCl NaCO PO MgO CuSO

2.溶液的颜色

铜盐溶液CuSO、Cu(NO)溶液蓝色 CuCl溶液蓝绿色

铁盐溶液 黄色

亚铁盐溶液 浅绿色

高锰酸钾溶液 紫红色

其他一般为无色。

二、化学反应中的特殊现象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2)黑色粉末遇无色液体有气泡产生有两种情况: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二是铁粉和稀盐酸(稀硫酸)。

(3)试验中黑色固体变红,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是由氧化铜生成铜,如果在常温下则是由铁粉生成铁锈。

(4)试验中红色固体变黑有两种情况:一是由铜生成氧化铜;二是由三氧化二铁生成铁粉。

(5)试验中石蕊试液变红则遇见酸,变蓝则遇见碱。

(6)酚酞试液变红则遇见碱。

三、从物质组成上着手

1.常温下是液态且组成相同的是HO和HO。

2.常温下是气态且组成相同的是CO和CO。

四、在分析推断题时注意几个特殊的三角关系

五、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以及复分解反应前后阴阳离子个数和种类的变化情况,抓住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复分解反应前后阴阳离子个数和种类不变。

六、从反应个数着手

一些图示性的推断题,既没有给出物质的颜色,又没有给出某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只靠图中给出的物质之间的发生反应的情况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推断,我们就从每一种物质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个数入手,反应个数最多的或最少的物质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典例分析】例题:(2010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分析】因为A和C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所以A和C分别是HO和HO,则B是O,E是常见的建筑材料,说明是CaCO;又知D是常见的碱,C 是HO ,C和G反应生成D,那么G是CaO,在光合作用中CO和HO反应生成O,F是CO。

正确答案:(1)HO;

(2)+2;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8)

1.水晶的特性

水晶是一种石英族矿物。结晶体大多为透明或半透明,化学成分二氧化硅,摩氏硬度7,比一般的宝石硬度要高。密度2.66g/cm3,抛光面呈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呈油脂光泽,折射率1.544~1.553,在偏光镜下察看有四明四暗的变化现象,并有特殊的压电性(在晶体的两端加压加热会产生电流和电荷)和光学性(猫眼效应、星光效应)。

在矿床中水晶最常见的结晶习性是短柱状、长柱状、宝塔状、双锥状,经常以晶簇的形式出现,偶尔也有“日本双晶”“道芬双晶”的双胞胎形式出现,在它的柱面上常有平行分布的横纹。纯净的水晶是无色透明的无解理一轴晶非均质体。当它含有微量的其它元素时便出现各种各样美丽的颜色,如紫色、黄色、粉色、黑色、褐色等。在晶体上颜色常常分布不匀并有不规则的色带、色斑,颜色深的多色性强,颜色浅的多色性弱,用二色镜方可观察到。受打击后可形成凹凸不平的单晶体贝壳状断口(玉石多为集合体参差状断口)。

水晶的特殊光学效应有“猫眼效应”(弧面形水晶在光的照射下表面呈现出一条可以平行移动的光带,像猫的眼睛一样)和“星光效应”(弧面形水晶在光的照射下表面呈现四射、六射或十二射相互交会的光线像天空的星光)。

紫外灯下无萤光。

放大检查:晶体常见色带、气液二相包裹体、气液固三相包裹体、针状金红石及负晶。

2.水晶的主要产地

(1)中国:除天津、上海、宁夏以外其他20多个省都有产出。其中江海最为著名,为“水晶之乡”多产无色水晶。山西五台山紫晶块大、色深、透明度好享誉中外。新疆主要产出茶晶。

(2)国外:彩色水晶主要产地有巴西、美国、俄国、缅甸,紫水晶主要产地有巴西、乌拉圭、韩国。其中巴西是出产大国,占世界总量90%。盛产的紫晶粒大、色深,有目前世界最大的紫晶洞。乌拉圭的紫晶也非常优良不仅色深而且非常娇艳,常常带有酒红色的“火光”,在高级珠宝店很受宠爱。是优质彩色水晶的主产地。

3.水晶的分类

3.1以它的颜色分类,可分

(1)无色水晶 略带浅灰或浅褐色调。常有与晶体形状相同的负晶(负晶为空穴时与水晶界限分明;内有气液充填时就形成了气液包裹体。)、气相、固相、液相包裹体及裂隙(无裂隙的大块水晶非常难得)。固相包裹体主要有金红石、电气石、针铁矿、黄铁矿。含有大量微细裂隙的晶体,在光的干涉作用下还可形成美丽的晕彩。

(2)紫晶 紫色的水晶。从浅紫到红紫色,越接近晶体的尖端部颜色越深,红紫色水晶价值最高,不受欢迎的浅紫色水晶,大多数被人工加热优化成黄色水晶。(用二色镜可观察到水晶紫和蓝紫、紫和红紫的二色性)

(3)黄晶 黄色系列的水晶。天然形成的黄色极为罕见,价格昂贵被誉为财富之石。外观常与宝石黄玉(托帕石)相混。

(4)烟晶 一种黄褐色的水晶。有清凉、避光的作用,可作成眼镜的镜片,市场上多是白色水晶经人工优化改色的制品。

(5)绿水晶 绿或黄绿色水晶。罕见几乎没有。民间被称为绿幽灵的水晶,实际上是无色水晶中含有绿色的包裹体,不能称为是绿水晶。

(6)双色水晶 水晶中共同存在紫色和黄色两种颜色。两种颜色界限清晰。

(7)玫瑰水晶 玫瑰花的颜色(外观可与寿山芙蓉石相混)。透明或半透明多呈云雾状,色浅普遍,裂隙发育,玻璃或油脂光泽。

3.2按光学效应分类,可分

(1)水晶猫眼。

(2)星光水晶。

3.3按包裹体特征,可分

(1)发晶:晶体内包裹纤维状、草束状、丝状、放射状、针状、或发丝状的矿物质,整体就像发丝一样,故名发晶。这些矿物质有金红石、黑色电气石、绿色阳起石等,其中结晶成板状或粗针状的发晶和红发晶最为名贵稀有。

(2)水胆水晶:在水晶中肉眼就能明显见到液体的滚动,品种珍贵。

(3)幽灵水晶:在水晶中有山水、云雾、字形、风景等奇观。

4.水晶饰品品种

(1)首饰类型:戒指、手镯、手串、项链、挂件、耳饰。

(2)装饰类型:衣帽、手表等。

(3)摆件类型:山水、人物、花鸟、天然结晶体等。

5.合成水晶及仿制品的特征

用人工办法,使用天然种晶生产出来的在物理特征、化学性质等方面与天然水晶几乎一致的物质就是合成水晶。其特征:(1)颜色均匀,无色的合成水晶为纯白色没有淡淡的灰色调。(2)种晶与合成的水晶之间有明显规则的板状或带状界限。(3)高透明高净度,偶见气泡和面包渣状、桌面灰尘状包裹体。

目前水晶主要仿制品是各种玻璃。其特征:有气泡、搅动状纹理,抚摸发温,放在有字有线条的纸上各个方向旋转360度观察无双影,放在偏光镜下察看全暗或异常消光,颜色艳丽,硬度小表面可见刀具的划痕。

6.快速鉴定技法

(1)看颜色 ,天然水晶一般颜色不均,常有不规则的色带、色斑,而且光泽柔和并有淡淡的灰色调。而合成水晶和玻璃颜色均一,鲜艳,无伴色,光泽死板发呆。

(2)用10倍放大镜察看晶体内部,是否有天然水晶的气相、固相、液相包裹体,裂隙和与水晶晶体形状相同的负晶,纤维状、草束状、丝状、放射状、针状、或发丝状的矿物质。相反合成水晶有明显规则的板状或带状界限(种晶板),高透明高净度,偶见气泡和面包渣状、桌面灰尘状包裹体。玻璃有气泡、搅动状纹理,硬度小表面可见刀具的划痕。

(3)抚摸玻璃有温感,水晶凉爽。

(4)放在有字有线条的纸上各个方向旋转360度察看是否有双影,无双影的则是玻璃。

(5)玻璃放在偏光镜下察看全暗或异常消光,水晶则有四明四暗的现象。

7.结束语

宝石的鉴定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只要把握住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最本质的区别以及每种宝石的具体特性,仔细观察其内部特征,不以貌取宝,不片面断定,不轻信他人,综合考察,真假不难分辨。 [科]

【参考文献】

[1]赵建刚,王娟鹃,孙舒东.结晶学与矿物学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4.

[2]孟祥振,赵梅芳.宝石学与宝石鉴定,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

[3]张义耀.宝玉石鉴赏,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9.

[4]董振信.宝玉石鉴定,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1.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9)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43-2

一、 引言

语言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颜色词是语言词汇里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颜色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一方面反映着色彩,另一方面也反映着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信息。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与颜色词相关的文化交流占相当大的比例。“颜色”词汇作为一条贯穿语言王国的彩虹,它除了直观地展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外,运用在不同的语言中,也体现着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可以说,颜色词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本文中笔者以“黑”与“白”这两个颜色词为例,在探索其基本意义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其潜在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总结出“黑”与“白”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手法,以及作此翻译的原因。

二、“黑” 与“白”的基本含义

“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主要意思是“像煤或墨的颜色”, 而“black”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为“the very darkest color, like night or coal”。

“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主要意思是“像霜或雪的颜色”,而“white”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为“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milk”。

由此可见,英语和汉语对“黑” 与“白”的看法上基本相同。颜色词除了其基本意义,还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黑”与“白”在中西文化中的涵义

黑色在西方文化常被称为“死色”,因为黑色象征着悲伤、痛苦与死亡。如西方国家举行葬礼时,人们总是穿着黑色的礼服,戴着黑色的手套、帽子参加已逝者的葬礼,表示对逝者的哀悼。

在西方的历史文化里,黑色与黑人是密切相关的。黑色表示蔑视,究其根源,西方国家曾经有强烈的种族歧视,歧视黑人,剥夺他们与白人同等的权利。

黑色同样象征着邪恶与黑暗。在影视作品里,与巫术和鬼魂联系的总是黑色,各种邪恶的、黑暗的力量总是与黑色密切相关。例如,午夜一只黑猫出现,总会预示着接下来会有邪恶或不幸的事情发生。

白色在西方文化里表示神圣和纯洁。西方举行婚礼,新娘身穿白色婚纱,手捧白色鲜花,白色象征着新娘纯洁、婚礼的神圣,接着新娘步入神圣的殿堂,在上帝面前,与新郎结为夫妇。

白色同样象征着正直和善良。白色在西方国家基本上是一个褒义词。“white lie”表示善意的谎言。表示好人的词汇里通常也会white一词。

黑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表示坏的、邪恶的和腐朽、反动。“黑心”这个词汇就表示人心是坏的、恶毒的和邪恶的。“黑暗势力”、“黑暗统治”,表明反动势力和统治阶级腐朽的统治。

黑色也象征着权力、地位以及公平、正义。黑色也是中国古代的贵族色,象征着贵族高贵和纯正的血统,在庄严正式的场合,人们总是身着黑色西装。此外,中国古代人人皆知的包青天,一张黑脸代表着公正不阿、铁面无私。

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表示死亡和腐朽、反动。中国自古以来,亲人去世,家属就会披麻戴孝以及给逝者烧白色的纸钱。在中国革命期间,与红军作对的总是被称作“白军”,他们代表着反动势力。

白色也象征着阴险和狡诈。在中国京剧中,白脸角色总是那些阴险狡诈的人的代表。

四、“黑”与“白”的翻译手法

颜色词无处不在,它们反映着我们不同国家的文化。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经常涉及与颜色词有关的翻译。笔者以《呼啸山庄》中英版本为语料(中文版本以忠实原作的方平译本),展现中英版本中带有颜色词的句子,总结出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的主要翻译手法,使用倾向及其文化内涵。

(一)直译

直译就是把源语言直接呈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直译成目的语形式。《呼啸山庄》中,黑色词一共使用四十次,白色词一共使用二十四次。笔者列举出了《呼啸山庄》中英版本中的部分直译例句:

1. …when I beheld his black eyes withdraw so suspiciously under their brows….

看到他眉毛底下,那双乌黑的眼珠只是猜忌地往里缩…

2. …and eyes full of black fire, but it was subdued.

…和充满着黑色火焰的眼睛里,不过已经给抑制了。

3. …and her white teeth watering for a snatch.

白牙齿上淌着口水,只想咬人一口。

4. …and set them before the fire, which quickly put colour into their white faces.

…安排他们坐在壁炉前。一会儿,那两张白白的脸儿泛起了红意。

经统计,黑色直译成目的语占小说中颜色词翻译的85%,而白色词则占79%。可见,直译在文学作品的颜色词翻译中是比较常用的手法。

(二)意译

意译则指源语言与目的语并无直接对应翻译时,源语言采用类似于表达源语言的词汇来替代。

1. …and that humouring was rich nourishment to the child’s pride and black temper.

可是我们这种迁就对于那孩子的骄傲和坏脾气正好是丰富的营养剂。

2.‘God forbid that he should try!’ answered the black villain.

“他想试试吗?上帝可不容许呢!”这阴险的坏蛋回答道。

3. Hindley threw it ……but staggered up immediately, breathless and white…

亨德莱把铁秤砣扔了过去,…可是继续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面无血色,气都喘不过来。

4. Linton was white and trembling.

林敦脸色苍白,还在颤抖。

《呼啸山庄》中,黑色意译成目的语占小说中颜色词翻译的10%,而白色词则占17%。由此可见,相对于直译,意译使用比例远远小于直译,但还是占一部分比例的。

(三)改译

改译则是指使用目的语中表达同样意义的另外一种颜色词替代源语言中所使用的颜色词。

1. …and show him my arm, which is black to the shoulder.

让他看看,我的手臂一直到肩头都是乌青。

2. …if you had not tried to gouge them out, and made them black and red…

你却是想把这双眼睛挖出来,把他的眼窝打得青一块红一块。

3. She had precious little rest, one could guess by her white face, and heavy eyes…

看她那张灰白的脸,沉重的眼皮,就可以想得到她难得有片刻的休息。

《呼啸山庄》中,黑色意译成目的语占小说中颜色词翻译的5%,而白色词则占4%。由此可见,颜色词改译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常用。因此,翻译家在翻译外文小说中的颜色词时,经常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但也不忽略意译和改译的运用。这表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意义大部分是对应的。

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有着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就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若只采用直译的方法,颜色词在译本中就会显得生硬、无趣。若迎合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更生动的语言呈现源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则会有另一番风味。因此,意译和改译的方法不可或缺,它们是颜色词的增味剂。

英语颜色词与汉语颜色词存在繁杂的差异, 给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和翻译造成了很大障碍, 翻译作为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的语言的转换, 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尽量消除两种文字间的文化交际障碍, 达成不同语言与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掌握英汉颜色词在文学作品里的翻译方法,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五、 结论

颜色词作为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积淀物。颜色词的基本意义只是表象,主要是颜色词深层的涵义起着主要作用。英语和汉语颜色词之间互相的交流与补充不可或缺。虽然英语和汉语颜色词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了解颜色词不同的文化内涵却有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

在中西方颜色词汇交流的过程中,翻译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在翻译中,大量颜色词出现意义等同的情况,伴有少量的意译和改译。虽然意译和改译中西颜色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频率较低,但是它们的作用却非常大,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Emily Bronte.Wuthering Heights[M].England: Penguin Classics, 200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方平.呼啸山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金瑜.汉英颜色词“白”与“White”的文化内涵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7).

[5]李莉.英汉几个主要颜色词的不同[J].外语研究,2006,(6).

[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廖飞.“黑”和“白”颜色词的汉英文化探析[J].时代文学,2011,(8).

[8]马永峰.汉英颜色词文化内涵之比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6).

[9]马贞如.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7).

[10]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

[1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29.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10)

而在众多宝石中,最珍贵则要属红宝石了。

红宝石的“Rub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ubens”,意为红色,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它与蓝宝石同属于刚玉族,但不是自然界所有红色的宝石都是红宝石,只有由Cr(铬)致色的红色的刚玉才能够叫作红宝石。它属三方晶系、复三方偏方面体晶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摩氏硬度为9,是仅次于钻石的自然界中第二硬的天然矿物。同时它可以承受约2000摄氏度的高温而不熔化,这要比钻石不到1000摄氏度的熔点高出许多。红宝石的颜色主要有红色、玫瑰红色等。透明度为透明至半透明,一般呈现较强的半金刚光泽。折射率在1.762~1.770之间,双折射率为0.008~0.010。二色性明显,常表现为:紫红/褐红,深红/红,红/橙红,玫瑰红/粉红。部分具有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红宝石中常含有大量的呈针状的金红石包体,当这些包体作规则的定向排列时,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同时也有由钛原子引起的变色效应。

红宝石的产地及价值

红宝石的红色无与伦比,虽然在自然界中红色的宝石有很多种,但唯有红宝石的红色能够给人带来足够的震撼与视觉冲击。它既温暖又热烈,那抹红色有人说像是血液在宝石里燃烧,很是形象。在欧洲,红宝石更多时候被用来装饰皇冠,代表着无上忠诚,是皇家尊严的象征。同时人们还用它来代表如火的爱情。它是“宝石之王”。

天然的红宝石大多来自缅甸、莫桑比克、泰国和斯里兰卡几个地区,另外,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和南卡罗莱那州也有少量产出。

全球最著名的红宝石产地是缅甸抹谷,其以产出鸽血红闻名于世,以至于“缅甸红宝石”现在已经成为宝石市场优质红宝石的代名词。缅甸抹谷红宝石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其红色的最高品级被形象地称为“鸽血红”,即红色纯正,且饱和度很高,日光下显现荧光效应,其各个刻面均呈鲜红色,熠熠生辉,非常美丽。鸽血红宝石又常含丰富的细小金红石针雾,形成星光,更加美不胜收。

相较缅甸抹谷,非洲莫桑比克作为高品质红宝石的新兴产地,所产出的高品质红宝石近年逐渐引起世界各国藏家的关注。莫桑比克红宝石在颜色和品质上非常接近缅甸顶级产区所出产的红宝石,其净度尤为优异,是迄今所知仅次于缅甸红宝石品质的高级别红宝石,且目前其价格略低于缅甸红宝石,尚处在高性价比阶段。

泰国也是红宝石的重要产出国和交易中心,产地位于泰国东南部的占他武里。泰国红宝石中铁元素含量高,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多呈暗红色至棕红色。日光下不具荧光效应,只是在光线直射下的刻面看起来较为鲜艳,其他刻面则发黑。颜色比较均匀,少灵动。缺失金红石状包裹体,所以无星光效应。属于普通的红宝石。但其毕竟属红宝石类,因而到泰国淘红宝石的人多年来络绎不绝,以致泰国的宝石市场比较混乱,真伪混杂。

红宝石的分级评价标准

红宝石作为天然宝石品种,自然颜色形态各异,不同的红宝石颜色、颗粒、净度每差一个级别,市场价格就差别很大。因此要收藏红宝石就必须了解什么样的红宝石才是好的红宝石。

红宝石的分级评价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依据1T和4C:即透明度(Transparency)、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克拉重量(Carat)来衡量、评价。

1.透明度。指宝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在红宝石的肉眼鉴定中,一般将透明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亚半透明、不透明5个级别。达到透明级的红宝石最具美感,价格自然也最为昂贵。以此类推,亚透明次之,亚半透明再次之。同翡翠“水高一分,价高十倍”一样,透明度极佳的红宝石,价格是相当高的,往往高一级别会比低一级别高出数倍价格。

2.颜色。这里具体指宝石所呈现的色彩。红宝石的红色要求发色要纯正,不能有邪色,或含有其他色调,色泽要求饱满。其中以“鸽血红”最具收藏价值,这是一种几乎可称为深红色的鲜艳强烈的色彩,能够把红宝石的美表露无遗。它的红色除了纯正外,饱和度也很高,给人以“燃烧火焰”的感觉。但鸽血红宝石产量极为稀少。鸽血红之下,艳红色红宝石最佳,玫瑰红、粉红色次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光源会对红宝石的颜色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红宝石颜色的观察方法是有明确要求的。

3.净度。红宝石是一种杂质相对较多的宝石,大多数红宝石均有裂缝、瑕疵、绺裂等。但也正是因为杂质多的缘故,纯净度高的红宝石才显得更为珍贵。红宝石的内含物并不一定绝对影响着它的品质与价格,主要还是要看这些瑕疵处于宝石内的位置及其是否影响了宝石的眼观效果。相反,内含物还可以看作是一颗红宝石天然形成的特征。

4.切工。红宝石的切工相当重要,只有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的切割才能将红宝石这位“宝石之王”最耀眼、最迷人的光芒呈现给世人。红宝石标准的切割方式与钻石不同,加工者不会为达到最大灿烂光芒而按几何设计切割,而是会强调还原红宝石本身之美。对于颜色较浓的红宝石,最佳切割会比平均水准浅一些,以便更多光线透过宝石;而对颜色较浅的,较深的切割有利于反映颜色。切割良好的红宝石在整个表面上均匀反射光线,光线间相互作用,热烈丰富,又富含动感。中国古代对宝石认识不足,有很多因为不懂切割加工而造成天物暴殄的憾事,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5.克拉重量。同钻石一样,红宝石在同等品质下,重量越大价格越高,尤其是1克拉以上的优质红宝石。3克拉以上属非常稀见之品,5克拉以上就更不用说了。造成大克拉红宝石稀少的原因,是因为百万年前,在地心深处红宝石的形成过程中,Cr赋予了它鲜艳的红色,但与此同时,也是Cr元素造成了红宝石晶体上的细纹和裂缝。因此,极少量的红宝石晶体能在那样的条件下生长到足够的大小并结晶形成。

红宝石的鉴定步骤

1.辨别是否为替代品。在宝石鉴定中,首先要确定宝石的品种,尤其是面对红宝石这种高档宝石时更要注意,谨防相似红色宝石如红色尖晶石、镁铝榴石等冒充红宝石。红色尖晶石与红宝石的区别在于红色尖晶石颜色均一,无二色性。镁铝榴石同样,颜色均一,也无二色性。此外,红碧玺有气液包体,可见棱面刻面重影。又如红玻璃,有气体包体,密度小,手掂轻,呈玻璃光泽。

相较以上几种相似物,最易迷惑我们的是人造红宝石,其在比重、硬度、颜色等方面与天然红宝石极为相似。但是也有破绽,比如人造红宝石过于完美,星光过于诱人,质地太过匀净,无天然杂质,色匀又正,荧光性强,且常常颗粒较大,缺少自然感。

2.分析确定产地。不同产地的红宝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缅甸红宝石颜色呈鸽血红色、玫瑰红色等,颜色鲜艳而不均一,多色性明显,呈红色糖浆状。常见星光效应。常见的固体包体有尖晶石、方解石、榍石、赤铁矿等,这些矿物多呈圆滑状分布。泰国红宝石颜色呈带褐色调的红色或玫瑰红色,色带与生长纹平直,包裹体较少。斯里兰卡红宝石颜色浅,包体少,透明度好。越南红宝石颜色呈浅粉色、粉红色和玫瑰红色,可见云雾状包体。我国云南红宝石颜色呈红色和玫瑰红色,含有气液包体。不同产地的红宝石价格差距很大。

3.判断是否经过加热优化。目前市面上所见80%~90%的红宝石都是经过热处理的,可是笔者发现在很多鉴定证书上并不注明,一些无良商家就把这些红宝石当天然的卖。实际上,把红宝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可使其颜色得到改善,透明度提高,还可消除部分色带和某些内含杂质,愈合某些裂隙,使本来较低品质的红宝石的观感得到改善,国人俗称“烧过了”。但热处理后的红宝石不等于假宝石,只是对其进行了优化而已。这一技术在今天已十分普及,而业界内其实也已经接受红宝石的加热优化。

经热处理的红宝石,其内部的针状金红石包裹体变得短而粗,并且部分已发生熔融。有些固态包裹体周围可见到呈断续圆环状或不规则状的应力裂隙,这些裂隙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可见到干涉条纹。还可见气液包裹体爆裂的现象。在宝石腰棱及其附近的小面上,亦常见热处理形成的一些熔蚀坑和麻点。此外,仔细观察,经热处理的宝石局部有颜色不均匀现象,红色基底上有橙红色的色斑。

4.是否经染色处理。主要是采用扩散处理技术染色。扩散法是通过化学处理的手段,让化学试剂中的氧化铬涌入刚玉的晶格中去,从而使那些无色的刚玉产生红色。虽然它的呈色机理与天然红宝石完全一样,而且也不会随时间而褪色,但人们还是把这种方法视为一种后期处理,被这样染色处理过的红宝石不能等同于天然红宝石。扩散红宝石的颜色呈不规则的蛛网状、网状、斑纹状分布,宝石棱角处、裂隙处颜色深,其他地方颜色浅,可以在鉴定时重点观察。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篇(11)

什么样的固体我们称其为晶体呢?

晶体的结构有其特殊性,其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内会呈周期性重复排列,这种固体,我们就称之为晶体。反之,如果物质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话,我们则称之为“非晶体”。

举个简单的例子,水晶和玻璃的化学成分都是SiO2,通过对两种物质内部结构的观察发现,作为晶体的水晶,其内部具有规则的格子构造,而作为非晶体的玻璃,其内部的结构排列则杂乱无章。这就决定了水晶具有晶体的特殊性:一是有一定的几何外形;二是有固定的熔点;三是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因此可以概括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状构造的固体,或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矿物晶体都长什么样?

矿物晶体会具有一定的几何外形,同一种矿物在自然条件下自由生长,所形成晶体的几何外形是一定的,这是由晶体特殊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造成的。晶体的外形多种多样,我们一般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晶体沿一个方向延伸生长,形成柱状、针状、纤维状等长条形的晶体。比如水晶、绿柱石、电气石、金红石等矿物,会长成柱状晶体。

2.晶体沿平面内的两个方向延展生长,形成板状、片状、鳞片状等形态的晶体,如黑钨矿、云母和石墨等。

云母是一种主要的造岩矿物,是片状矿物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连续层状硅氧四面体格子构造,因此呈现出六方形的片状晶形。其特性是绝缘、耐高温,工业上用得最多的是绢云母,广泛应用于涂料、油漆、电绝缘等行业。

3.晶体在空间内的三个方向上均匀发育,呈块状、粒状等形态,如钻石、黄铁矿、石榴石等。

石榴石族的矿物是非常典型的三向等长的矿物,通常具有完好的晶形,常见的晶形有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单形名称)以及上述二者的聚形。石榴石因形似石榴的果实而得名。

电气石(俗称碧玺)是典型的柱状晶体,晶体表面发育有纵纹。碧玺颜色十分丰富,常见单个晶体上出现多种颜色。

绿柱石是典型的六方柱状晶体,它是提炼铍的主要矿物原料,色泽美丽者是珍贵的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

五光十色从何而来?

晶体的颜色是对入射的可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后,透射和反射的各种可见光的混合色。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格子构造,使得晶体对光的吸收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看到的晶体是五彩缤纷的。晶体的颜色按其成因,分成三种类型:

自色:主要由矿物本身固有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所决定,是矿物本身的颜色,例如橄榄石。

橄榄石的颜色是中到深的草绿色(略带黄的绿色,亦称橄榄绿),部分偏黄色(绿黄色)。橄榄石的致色因素就是其本身所含的铁等化学成分,因而是一种自色矿物。它的颜色相对稳定,其色调主要随含铁量的多少而变化,含铁量越高,其颜色就越深。

他色:指矿物因含外来带色的杂质、气液包裹体等所引起的颜色。他色矿物的颜色非常丰富、同种矿物的颜色变化也很大,是多彩矿物世界中最主要的部分,例如彩色刚玉。

刚玉属他色矿物,刚玉的化学成分为Al203,纯净时无色,当微量的杂质元素(Fe、Ti、Cr、Mn、V)以等价离子或异价离子形式代替晶格中的Al3+,或以机械混入物的形式存在于晶体中时,不同的微量元素就会导致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所以我们能看到刚玉宝石几乎涵盖了可见光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所有颜色。

矿物晶体喜欢“抱团出现”

自然界中的矿物晶体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同种矿物的多个晶体生长在一起,以“矿物集合体”的形式产出,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其单个晶体的形态及集合方式。

如果我们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矿物晶体的颗粒,那么这样的集合体就是显晶集合体。常见的显晶集合体形态有柱状、针状、板状、片状等。特殊形态的集合体还有纤维状集合体、放射状集合体、晶簇等。

晶簇是指在岩石的空洞或裂隙中,丛生于同一基底、另一端朝向自由空间发育,并且具备完好晶形的簇状单晶体群。较为常见的有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辉锑矿晶簇等。

假色:自然光照射在矿物表面或进入矿物内部,会产生反射、干涉、衍射、散射等物理光学效应,从而引起的矿物呈色,可以被理解成一种能够看到却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光学现象。这种特殊光学效应的出现,使矿物晶体的颜色变得神秘莫测,如具有月光效应的月光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

月光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宝石矿物,是正长石(KAlSi3O8)和钠长石(NaAlSi3O8)两种成分层状交互形成的,通常呈无色至白色,也可呈浅黄、橙至淡褐、蓝灰或绿色,透明或半透明,具有特殊的月光效应(是指随着晶体的转动,在某一角度,人们可以见到晶体表面白至蓝色的发光效应,似朦胧的月光)。这种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正长石中出溶有钠长石,钠长石在正长石晶体内定向分布,两种长石的层状隐晶平行相互交生,折射率稍有差异,于是能对可见光发生散射,当有解理面(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并且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这些平面称为解理面)存在时,可伴有干涉或衍射,这种对光的综合作用,使这种晶体的表面产生一种蓝色的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