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11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1)

“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是国内会计本质论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对于会计信息论最早的权威性解释是由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在其发表的《基础理论说明》中提出的。该说明指出“会计是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就本质而言,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后的1978年,FASB在其发表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指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娄尔行译,1992)。我国以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余绪缨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论者也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起反映职能;又能起监督、预测、规定和等控制职能”(葛家澍,1983)。

应当承认,会计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时刻相伴、密不可分,从刻契记事、绘图记事、结绳记事等单式记账到复式簿记的发展历程;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和程序,处处映射和打上了“记账”的烙印。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逐渐分离及公司制企业的发展,企业或业主靠自身的积累难以满足规模急剧扩张的要求,向外筹资已成必然。会计信息从而成为联系股份公司与资本市场的纽带,并对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财务会计则主要承担了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的工作。若循着这些“轨迹”的表象来看,得出会计是一个按照特定规则处理、以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是合乎逻辑的,“财务会计对外”也就顺理成章。但是以信息系统来概括会计的全部仍有以偏概全之嫌,即使抛开很难用信息系统来概括的管理会计的内容不说,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内部控制制度、财产清查等防弊措施也无不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

(一)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化和外在表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本质是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本质是对现象和实践的抽象,必须透过现象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系统论的原理也告诉我们,本质是“结构的描述”,“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类要素统一组合的秩序和方式”,功能是“过程的秩序”;系统的特性首先取决于它的结构,结构的不同可以使同类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只是由于结构不同,以致面貌、功能和性质完全不同。亦即结构决定功能、功能表现结构。会计职能作为客观内在于会计系统中的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体现,它回答了会计能干些什么的。既然信息系统者自始至终也承认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预测、规定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并认为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化,或者说,是会计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要求(葛家澍,1986),那么会计的本质属性归结为一种管理活动,形成会计管理的概念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二)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会计是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AAA.1966)。这个过程也是对各种行为及产权关系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计始终发挥“反映及监督、预测、规定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即使从事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也要做大量的抉择工作,如分析确认各项资产、负债及各种营业收入和费用;选择据以计量各种资产的属性——原始成本、现时重置成本、市场价值、预计可变现净值或期望的现金流量现值等;从可供选择的众多方法中选择合理的方法,将成本在各产品、各期间(如折旧),或者在各工序之间进行分配;最后还必须就财务报告所载信息汇总或分解程度作出抉择。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分成几个业务或地区分部?应将哪些附属公司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的范围?尤其是在编制报表时,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各项质量特征要求,将引导他们在各种反映经济情况的可用办法之中作出有效的抉择,特别是那些准则或制度尚无明确规定的业务。诸如此类的抉择可以说无处不在。这种抉择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作为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也只是相关者决策所需的一种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最终着人们的决策行为,执行这些决策的结果从微观上看,促进企业提高效率;从宏观上看讲,则使社会的资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其中会计信息成了会计发挥引导各利益相关者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的媒介。即提供信息是为了相关者的管理决策而非会计的根本目的。而决策是相关者在经济活动中,对于稀缺资源的各种备选用途作出合理选择的一个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它绝不仅指“拍板定案”的一瞬间,而是包括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备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的一个完整过程。

(三)会计从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目的而产生的。从本质而言,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一是反映(观念),二是监督(控制);……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杨纪琬、阎达五,1980)。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都由财务会计报告,以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出来,它是一种价值抽象。目的是总结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规划未来的目的是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而行动产生实践,将实践记录下来并加以总结,再与目标相比较,所得差异作为反馈信息去校正行动的偏差,使之与目标相一致。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当实际运行状态与目标偏离时,反馈得越及时,越容易得到控制。因而需要将整个过程分为若干时段,定期取得监测数据,以便与目标相比较。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从时间序列上所进行的人为划分,实际上它们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会计侧重于实际运行状态的记录和总结;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决策和预算编制等是设定目标所必须的技术。记录、分类、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计算期间损益并非会计的根本目的,而是管理控制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必然要求,即观念总结是手段,过程控制才是根本目的。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象的同一性:融合的客观基础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人直接参加的、按照预定目标,通过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讲求效果的一种社会实践和管理活动,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传统的会计过多地注重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资金等物资资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即注重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而忽略了主宰和决定这些因素的人及其行为。随着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主体认识和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会计客体被作用的范围及深度便不断得以扩展。如何核算、监督和控制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等已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共同面对的难题。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经济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成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战略性资源。企业成为作业链、价值链、知识链和行为链的统一体,会计管理模式将从以财务资本为核心向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转化。出于对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企业在利用会计对经济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同时,必然要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以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对象已不仅包括物资或价值的运动过程,还应包括与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时刻相伴的、体现出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关系的产权流。换句话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物资运动过程及“信息流”只是会计对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会计不仅影响和控制社会再生产的物资方面,它还要影响和控制处于社会再生产各阶段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进一步对再生产过程施加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对象应该是一致的,即是以物资运动和价值运动为基础,以信息运动为纽带,体现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信息来人们的决策及其行为;管理会计则运用了一些特殊的和技术对的生产经营活动及人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本质而言都是对企业的各资源要素的产权变动及其交易所进行的确认、计量、报告及规划、控制。只不过由于分工的不同,二者在“时”、“空”两方面各有侧重而已。财务会计的对象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主;管理会计则是利用相关信息对企业及其活动进行组织、控制和指导,它是对财务会计的客体“情况”进行的再加工。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最终目标的一致性:融合的主要原因

会计目标是会计管理意欲达到的境地或实现的要求,它决定于会计的本质。受信息系统论等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财务会计主要是向外部用户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通用信息,管理会计则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事实上,不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或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他们均忽视了:(1)财务会计或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不等于会计的目标。作为会计信息的输出载体,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的结果而非财务会计乃至会计的全部。而且财务报告也只是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信息的一种来源,相关者需要将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和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有用信息结合起来才能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2)管理会计是基于会计的和管理的需要,在原来主要为财务报告服务的成本会计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脱胎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也正是在管理会计产生之后,会计管理的和方法才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知识经济,各利益相关者更加关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也需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提供的信息。会计(财务会计)一方面要着重体现为各产权主体——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管理当局等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则应突出法人所有权的管理权能(管理会计),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来维护各产权主体的收益权、分配权等财产权利。二者统一服务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共同实现“维护各利益相关者权益、提高效益”这一会计的终极目标。

维护权益:在会计管理系统中,财务会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纯核算工作,确认、计量、报告会计事项的目的在于认定或确认产权关系,反映产权结构的变化,并将结果输出给各产权主体;会计监督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检查、验证企业法人与各利益相关者是否按照既定的制度或契约运行及界定好的产权结构是否遭到了破坏,产权主体的利益有无受到侵蚀。管理会计通过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价等合理运用和配置企业的以智力资本为核心的各项资源要素,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各产权主体的切身利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均运用了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反映和,二者皆是出于保护产权关系、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这一根本目的。

提高效益:(1)经济效益。人类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合理地分配和有效地使用资源。而对资源分配和使用加以反映和监督的有效且最佳形式就是会计。因此,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仅仅依靠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是无济于事的,还必须综合运用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诸如投资决策分析法、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预算管理等具体措施和方法。(2)社会效益。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只是复杂社会契约网络的结点,它不应仅仅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出发,而且还必须有效地利用和培养人力资源,并从空间上将周围的环境纳入到会计管理系统中去,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提高其在所处社区的良好形象,衡量和揭示其活动对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2)

关键词:

会计基础管理;财务工作水平。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强化内控流程管理一是结合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完善财务制度。近3年,进贤县公司结合财务集约化实施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推行财务管理“六统一”。按照国网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范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的账、证、表以及信息披露、会计档案等管理要求;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及省公司的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修订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印鉴管理制度》、《电子支付密钥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二是结合财务集约化对关联业务内部控制流程进行规范。对在ERP系统中与财务相关联的检修、营销、物资、人资、资产等业务内部控制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对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并明确了关联业务流转涉及部门的工作职责。三是严格执行现金支付风险控制。公司各部门严格执行月度现金流的预测、上报,强化了资金使用的预算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资金支付从资金支付申请、审核、审批、支付形成了闭环管理,管理流程更趋合理,进一步加强了对资金管控,规避了资金支付管理风险。

(二)以诊断稽核为方法,促进会计基础提升一是定期开展财务诊断与分析。定期开展财务诊断与分析,深入经营管理流程的各个方面,查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开展诊断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规范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全面规范财务经营的工作。二是强化财务稽核和检查工作。充分利用财务管控系统的在线稽核功能,通过梳理、完善业务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各种经济业务处理程序,强化财务部门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审核及处理,开展财务稽核在线监督,建立内控评价手册,开展内控评价,强化风险常态化、日常化管理,实现内控从建设、创新到再生的闭环管理。根据财务管理的关键风险点及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制定相应的稽核规则库,开展日常在线稽核工作,及时纠正日常会计基础工作差错。三是建立会计基础自查机制。从2011开始,每年在上半年组织开展会计基础自查工作。通过自查,查找出会计基础方面存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财务人员结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并与关联部门协作,逐项进行整改,确保符合规范。

(三)以专业培训为抓手,提升财务业务素质一是对新进的财务人员开展有计划的会计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从而更好地促进会计基础工作。二是加强非财务人员培训,增强全员依法治企意识。针对公司历年依法治企检查反馈大部分存在主要问题是由于非财务经办人员不熟悉相关财经法规,对具体经办流程不熟引发,着重从非财务人员依法治企知识培训上下手,分期组织中层管理人员、供电所长、核算员等,对现行的财经法律法规、会计核算基础知识、业务规范工作流程进行讲解,并列举公司系统依法治企过程出现的典型案例,从而增强公司全员的依法治企意识,为公司依法治企和规范化管理更进一步提供基础。

二、主要成效

(一)财务制度执行更加有效一是财务制度更加健全完善。通过完善财务制度,使得公司财务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财务集约化和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会计岗位设置更加规范。通过规范财务各岗位设置,明晰岗位职责,为财务工作规范化运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三是内控执行更加有效。实现营销应收实收、物资采购订单与收发货、检修运维项目工单与财务成本核算、基建项目工单与工程转资、人资应付职工薪酬等各类业务信息与会计核算信息的实时衔接。使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并促使各部门相互之间的配合更加高效和顺畅,增加了各业务部门之间横向融合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一是会计报销附件更加规范。通过开展会计基础创优建设,强化财务报销审核,严格执行国网、省市公司财务报销管理有效规定,使得县公司会计报销附件更加规范。二是会计核算更加准确。通过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创优活动,开展员工业务专业培训,强化报销凭证审核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流程,准确记录经济业务,梳理内外部审计检查意见,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大大提高了各类经济业务事项的合理性、合规性和规范性,使其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是前端业务处理更加融合。通过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创优活动,增加了财务对经济业务事项的掌控力度,经营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规范前端业务处理,使得业务部门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办事,并利用信息系统集成互联控制前端业务信息质量,实现了财务控制关口前移,有效堵塞财务管理漏洞,切实消除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三)依法治企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对依法治企重点领域进行工作流程的财务规范化工作,加强了对经营活动的管控力度,减少了员工违规违纪现象,减少了经营风险,使得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提升了依法治企管理水平。

(四)财务工作质量得到提升通过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创优工作,推进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公司以统一的财务应用系统为依托,实现证、账、表的关联一致;实现内部关联业务双方同步处理、同步核对、同步生成会计凭证,保证内部关联业务准确一致;以SAP系统业务处理为基础进行财务核算,促进业务的高度集成和横向融合,实现了月度财务报表“一键式”生成。一是资金集中管理方面:银行账户资金归集率从2009年的80%提高到现在的99.8%,提升19.8个百分点;有效减少了资金的流通环节,避免了因资金分布分散而潜在的风险,实现资金及银行账户的可控、在控。二是会计集中核算方面:由集约前的“账务分散、科目各异、手工制证、手工编表”到集约后的“账务集中、科目统一、财务业务协同”,财务与营销、职工薪酬、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重点低值易耗品管理建立了高度集成和横向融合,从2013年开始业务凭证集成率为100%,实现了报表“一键式”生成。经过会计基础创优工作,合并抵销业务凭证处理合规性、协同账务处理准确率、系统内跨数据中心集团对账规范率、集团内单位对账规范率均达100%。三是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在深化财务成本预算管控方面,以年度财务预算为龙头,全力推行项目储备制度,对营销、大修、基建等专业项目进行预算统筹,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有机融合。开展预算执行过程控制,重点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公务车辆成本核算、差旅费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在县公司开展供电所标准成本体系应用,全面实施县公司预算垂直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定期开展会计基础自查,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将继续开展会计基础年度检查专项工作,结合国网、省公司的要求,查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点,抓好工作整改,督促会计日常工作质量的提升;挖掘公司会计基础工作亮点,进一步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二)继续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打造优秀人才队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要创优,离不开“人力资源”因素。下一步将加强对财务人员会计基础业务培训,特别是结合财务集约化及ERP系统操作、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财务人员资质认证进行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从而促进会计基础工作创一流。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3)

二、自查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公司全体财务人员先通过学习了解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认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有了认识之后,根据《关于填报〈深圳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调查问卷〉的通知》以及《关于深圳辖区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常见问题的通报》中的内容逐条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并确定整改计划。

三、整改提高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整改措施,提升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自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逐项对照《调查问卷》和《常见问题通报》进行了认真、全面地自查。自查情况:

1、财务人员和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1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情况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决议聘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未在其它单位兼职,不存在人事关系在其他单位情况,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1.2会计人员岗位设置情况

会计岗位设置合理,符合内部牵制要求。制定了岗位轮换制度,并按要求执行。尽管公司有回避制度,但未制定专门的财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

整改措施:在财务人员管理制度中,增加关健岗位财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

责任人:财务部

整改期限:10月15号以前

1.3会计人员专业制度培训情况

公司有安排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企业内外部各种专题培训,包括参加新会计准则、税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内部和外部的相关培训和讲座。公司制定了《员工外出培训管理规范》,财务部会计人员遵照执行,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情况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4)

根据工作方案,公司对本次专项活动作出如下组织部署:

成立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会室,由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实施,x月31日以前,由财务部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向各区域财务部和各子公司财务部传达深证局发[xx年]109

号文《关于在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全面深入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中的文件精神,以及公司的工作要求,范文之整改报告:关于在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全面深入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中的文件精神,以及公司的工作要求,范文之整改报告》以及《关于深圳辖区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常见问题的通报》中的内容逐条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并确定整改计划。

三、整改提高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整改措施,提升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自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逐项对照《调查问卷》和《常见问题通报》进行了认真、全面地自查。自查情况》,财务部会计人员遵照执行,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情况

2.1会计凭证编制及管理情况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5)

关键词 会计确认基础 现金流量制

一、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涵义

会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两种较为系统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情况”作为计量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而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各个经营期间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是按照权利或义务是否真正发生为标准来将经济业务确认为收入、费用及其它相应的会计要素。这两种确认基础在会计实务中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权利、义务的形成时间与现金收付行为的发生时间不一致所引起的。它们之间是同一记账对象的两个不同方面,是能够统一并有机结合起来的。

二、现行会计确认基础的缺陷

目前,在各国财务会计实务中,企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益激励,市场环境千变万化,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财务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逐步向“决策有用”转变,权责发生制下生成的信息有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与配比原则的矛盾。在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与现金流经常发生背离,不利于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由于收入支出的确认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实施,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生产经营业绩相脱钩。

其二、与稳健性原则的矛盾。权责发生制将应当计入本期的收益费用等,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支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费用处理,据此计算利润并进行利润分配。这样就有虚增利润的可能,因为当期没有取得款项的那部分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不稳定性,有可能存在坏账,从而导致了账面利润与支付能力的不一致。

其三、与相关性原则的矛盾。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而往往无法确认。在理论上,权责发生制应该完全按照权、责是否产生作为标准来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但事实上,在财务会计实务中,却往往只对交易活动产生的结果进行确认,凡不存在明确交易活动,即使已形成权利和义务,也一般不予确认。最典型的是自创商誉,虽符合资产定义,却没能纳入会计报表中。

其四、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信贷决策以及其他类似的决策,这是由“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目标所决定的,而在权责发生制下,由于只考虑交易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其五、有可能造成企业提前交税。权责发生制原则计量下的企业报表对费用支出估计不是很充分有可能造成利润虚增,导致企业实际负担的税收过重和多分配利润,使得后续的生产经营风险加大。

三、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改进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志,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之间的差额,恰好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确认基础与现金流保持高度一致,因此有必要重新考虑实行收付实现制。

1.财务会计目标是为了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给相关的信息使用者,而使用收付实现制所提供的现金流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使用最有用。因此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而权责发生制能够取代完全的收付实现制必然有它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满足相关的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应该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者结合使用。

2.现金流量制是从盘存制思想出发,根据期末净资产和期初净资产来确定利润的。其中期末净资产和期初净资产均以现行市价来计价。另外,考虑到现金流量在未来公允价值的计算,在今后投资人的投资决策中越来越重要,新增的确认基础应当加入现金流量制,才能更全面,并适应经济的发展。我们知道,会计确认的最终目的是将发生的经济事项全面准确地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处理,而财务的最终目标是要求提供与决策有关的信息。权责发生制由于与现金脱节,不可能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信息,这就有必要引入现金流量制,实现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量制的融合。

3.公允价值即公允市价,是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交易价格,它的本质是基于对市场价格的认定。而现金流量制下的资产分为四类,即已变现资产、容易变现资产、不容易变现资产和不可变现资产。这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与现金流量制结合起来了。

四、现金流量制是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趋势

单纯从确认方法的角度来看,权责发生制或现金流量制都有让人满意之处。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借助财务会计信息,它的真实性、完整性将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为了保证报表信息的权威并能使各个报表使用者能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建议现行的确认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制的结合。然而,现金流量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加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实施,它势必会取代权责发生制。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6)

一、权责发生制局限性

1.与配比、稳健性原则的矛盾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使得损益信息严重失真。比如当前各国会计准则中普遍运用的成本于市价孰低法中,当市价低于历史成本时,常常确认持有资产的跌价损失,这种会计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但这样做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大部分国家会计准则都同意这种会计处理。

2.与相关性的矛盾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用途有关。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还应能够用来评价企业业绩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要成为企业外部和内部决策的依据。其中的现金流动信息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财价值。无论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还是外部投资人、债权人作出决策都会重视现金流动状况,而不是单纯以传统的净利润指标来进行判断。而权责发生制恰恰是不考虑现金实际收付,因而不能提供现金流动的信息。

3.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矛盾

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在会计核算只处理与反映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则不予处理与反映。如衍生金融工具以高风险、高报酬的特点对企业报酬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并没有明确的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对这种市场风险与报酬的变化不予处理与反映,这显然是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又一个方面。

4.权责发生制收入确认造成企业提前纳税

权责发生制计量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项目的根据是可以为计量企业的效率提供有用的量度,并可为预测企业未来活动提供相关信息。但现行的会计制度对费用的估计不足而使利润虚增,导致企业实际税负过重和超常利润分配,使得后续经营风险加大。另外以取得收款权力作为收入实现的标志,低估坏帐的影响,使企业虚收税负过重。

二、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

1.缺少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反映

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相关费用在发生时一次性列入相应的支出科目,而没有进行资本化,没有在使用期限内分期计入有关支出和费用。加大了固定资产购入当期的支出,造成各个会计期间支出的不平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在账务处理中没有体现出来,会计报表只列示固定资产原值,没有列示固定资产净值,实际上是虚增了资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不能准确反映已经发生的债务

在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下,不能反映当期已发生但尚未以货币资金支付的债务。如:银行贷款所应付的利息,不在当期计提列支反映,而是在实际支付时列支;维修项目是付款时列入支出,没付款前,不管是否完工决算都不进行账务处理;在物资的采购过程中,有货到未付款,有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有的扣下质量保证金等形成的应付未付款项,只在收到付款单据时按付款金额确认和计量购入的物资。这种会计处理,造成了各个会计期间支出的不均衡。

3.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

收付实现制只能反映实际支付的部分,不反映那些当期虽然已经发生,但尚未用货币资金支付的部分,导致隐性负债的存在。财务报告中不能及时反映隐性负债,容易导致决策考虑不周,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

4.不利于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内容很简单,不能提供合理的、完整的成本数据,无法为制定决策、实施监管以及预算编制与审批提供依据,不利于教育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5.会计报告信息不够完整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不能做到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财务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使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给决策带来风险性。

三、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方向

作为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回作为营业收入确认的标志,以现金的实际支出作为费用发生的标志,现金收回与现金支出之间的差额,恰好反映了经营活动的结果,即现金净流入或净流出,因此现金基础确认的损益与现金净流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在现金流量信息日益重要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考虑收付实现制。

1.会计目标与现金流量信息

美国财务准则委员会在第1号概念公告②中明确地将会计目标作为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并将目标定为“向现在与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的有用信息”。现金流动基础所提供的现金流动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最为相关。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性和现金流动基础必须联系在一起。

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

完全的收付实现制在商业信用日益普遍和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的今天其适用性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被权责发生制所取代。然而,收付实现制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的反映有很强的优势。因此,为弥补权责发生制的缺陷,二者应结合使用,以满足不同目的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要,从而更有助于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3.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①合理确定赊销对象。在具体发生赊销前,对客户进行全面的资信调查,就偿付能力作出评估,科学地确定赊销对象。可规定赊销企业的信誉等级和偿债能力指标达到一定的标准时,赊销企业应在收到贷款之前确认收入,否则只能在货款实际收到后再确认收入。

②运用有效的信用政策。确定适宜的现金折扣,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测定赊销规模。扩大赊销能够实现较多的收入,但同时又会招致一定的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收款费用、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等。因此,企业应权衡得失,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最为有利的赊销规模,以此来控制收款总体发生额。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7)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4-0005-08

一、引言

多年以来,会计学究竟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在学术界存在争论。其实我认为,这种争论并不必要。许多科学具有相互性。最早(中世纪)作为会计学的先驱――“簿记学”,曾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后来脱离数学而独立,曾引进不少经济学的概念,深受经济理论的影响,有人把会计学视为应用经济学,这也没有错。20世纪以来,现代管理理论又向会计学进行渗透,会计学又运用了现代企业理论的若干原则与概念。把会计学视为管理学的一部分也有充分的理由。其实,管理学中的工商管理,很多理论也来自经济学。各门经济科学就是这样错综复杂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本文在承认会计学运用了管理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的同时,着重分析:作为会计的一个主要分支,财务会计是怎样受经济学的影响的。

经济学和财务会计都要研究企业和市场,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立足企业、面向市场,描述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也属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过后者的研究视野更广阔而且着重定性分析;财务会计,则着重于研究所在的特定企业,进行定量描述。定量描述离不开定性分析的概念、原则和其他理论。其中,一部分理论被引进财务会计,甚至构成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中,影响并指导它的经济理论不胜枚举。例如“收入”和“收益” (利润)这两个会计中的重要概念,就深受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欧文・斐雪(Fisher Irving)和他的名著《资本和利息的性质》 (1906年),以及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Hicks J.R.)和他的名著《价值与资本》 (1946年)的影响,尤其是按资产负债观确定企业的全面收益(期末净资产减期初净资产),可以说是希克斯的个人收益概念在企业收益中的体现。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列举经济学对会计尤其是财务会计的贡献,我们只能简单研究对财务会计影响最大、最全面的几位经济学大师和他们的理论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这几位大师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同时又是伟大而杰出的经济学家马克思(当然也包括恩格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交易成本的发现者、产权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创始人科思。

二、马克思《资本论》对财务会计的基础性作用

卡尔・马克思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的代表作――《资本论》不只是一部解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百科全书,而且是唤起全世界无产阶级觉醒并联合起来,为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剥削本质,为最终消灭这个人剥削人的制度而奋斗的革命宝书。

即使从经济学的角度,《资本论》也是经济学发展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他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即商品经济)的深刻分析,绝对不逊于斯密(更不用说科思)对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写《资本论》这部巨著整整花了四十年。在第1卷出版之后,第2卷和第3卷是由他的亲密战友,另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和经济学家弗里德里斯・恩格斯整理、修订完成的。当我们在以下提出马克思时,实际上,同时也指另一位伟大经济学家恩格斯。

西方经济学家的拿手好戏是捕捉市场经济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并且对于预测未来极感兴趣。然而,正如张五常所批评的,“经济学家不去观察真实的世界,对世界发生的事一点兴趣也没有,不去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或只是解释没有发生或不存在的事。”张五常先生还批判刚过世不久的美国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萨缪尔森曾培养过五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他死后,赞誉之声排山倒海,但张五常指出:“萨缪尔森的推断,没有对过一次,全部都错!”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不同。他们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是从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了西方经济学家们所不敢、也不能揭示的经济现象中的本质与规律。

贯穿于《资本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研究包括会计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的指针。

由于《资本论》是从解剖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细胞――商品开始的,与商品价值有关的概念是正确认识财务会计基本概念的最重要的科学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当然要研究并引进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对财务会计的有用的成果。但是,我们应当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有关相同、相似概念的深刻而精辟的分析加以对比、检验,“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能认识真理。

这里,只介绍《资本论》中关于商品价值等几个基本概念(其中也包括货币资本循环的原理)。

(一)商品――利用价值与价值(交换价值)的统一

市场经济必然是商品经济,即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统一。商品首先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物品,它们是有用物,例如可供人类吃、住、穿、用、交通、娱乐享受、提高文化修养或可用来制造人类更需要的东西等等。马克思把商品的这一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但商品作为有用物,即其使用价值不是供商品生产者自己消费的,它是供他人消费的。由于商品是商品生产者私人的产品(财富),他不可能白白送给别人,所以要通过交换,才能把有用品转移给别人,同时换来货币(现金),用以购买他所需要的其他商品。商品生产理所当然地引发商品交换。因此,每一种商品除使用价值外,必然具有另一种属性即能够用来进行彼此交换的交换价值(或价值)。交换价值(即价值)既不能吃、也不能用。即不能供商品生产者消费,但它却是把有用物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主要依据,也是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商品生产之所以关心使用价值,不断增加产品的有用性,不断增加某些商品的技术含量,并不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关心使用价值,他不过是为了关心价值的实现才关心使用价值的。在市场上,如果不考虑供需的变化,那么,交换得以成立的法则是因为互相交换的物品等价(价值相等)。

马克思认为,商品是劳动创造的。人类的具体劳动(有差别的专业化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则创造商品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这里,并没有两种劳动,而是同一种劳动。而且在现象上,人们所看到的都是有差别的具体

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创造千差万别有用物品的劳动),可是在本质上,一切具体劳动都可以抽象为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马克思因此发现了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等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事物的本质,是看不见的,但它既无质的差别,就可以量化(加减乘除)。

马克思深刻指出,每一个商品,不管它怎么颠来倒去,它作为价值物总是不可捉摸的。但是通过交换,在已由消费者(购买方)确认其价格并在已实现的货币(现金)量中,就会被人们发现。货币作为共同的价值形式,乃是价值存在唯一可以捉摸的形式,也是价值可以量化的形式。

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一个企业的商品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换,借助于价格,在流入货币量上才得到体现的论述,对于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的选择与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FASB推行FASl57,在市场已不活跃的情况下,仍通过三级估计,由企业自行输入不可观察的变量估计“公允价值”,其可信性总受到金融界的质疑。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质疑是否受金融界自身利益的驱使,是否公正,但由企业一方估计的公允价值,显然背离了真正公允的价格,只能通过市场,并由公开、公正的市场参与者共同决定的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再三强调,也是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

(二)商品的价值被划分为补偿价值与剩余价值是成本与利润两个概念的基础

在现象上,一个商品的收入分为成本与利润,而在实质上,商品价值是由两部分价值构成的(补偿价值与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的资本耗费和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资本耗费按持续经营的要求必须获得补偿属于补偿价值,补偿价值就是企业的成本,成本是不能用来分配的,它是一个企业再生产起码要求的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资本)。新增价值属于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价值)。它在实现后才转化为企业的利润。利润应按照企业的性质和法律规定进行分配。如果价格是由市场决定而企业不可控的,销售数量也因市场占有而相应固定,那么,企业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应是降低成本(对企业来说,总体上,成本是可控的经营因素)。

(三)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是货币资本循环”的论述最有力地说明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与其利益相关的各方普遍地、特别地关注现金流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在一开始研究资本的流通时就指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存在形式是货币资本循环,用最简单的公式表示为:G…G'(式中,G为投入循环的货币额即现金量,而G,为通过循环流回的更多现金量)。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但当期的利润并非都能转化为现金。而且把商品和劳务转化为体现更大价值量的现金,必须通过市场。只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市场认可即为消费者所接受,则内含于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实现了价值,也就实现了生产中新增的剩余价值,这只有从流入更多的现金中看出来:G'-G=现金净流入,是企业到手的赚得财富。利润只是表示收入大于成本,企业有可能赚钱,由于市场存在着各种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而现金净流入则表示看得见摸得着又数得清的赚到的钱。

为什么凡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方面都普遍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尤其是现金净流量?由于工资奖金的发放、利息的支付、税金的缴纳和股利的分配均取决于流入企业的已赚到手的现金。

马克思的G--G'的循环原理为现代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中十分重视现金流量信息也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亚当・斯密(Adam Smith)可称为经济学之父。他是全面描述并揭示市场经济的第一位经济学家。他的代表性著作《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尽管至今仍有争议,但同时至今又被人们奉为市场经济的“圣经”。虽然他所描述的是理想化的完全竞争的西方市场经济,然而他对市场经济特征所作的精辟评价,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市场经济为什么仍被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接受,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引起我国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不容置疑的积极意义。同样,从财务会计的视角看问题,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在资本市场中所起的作用,更能深刻地从根本上加以理解,也离不开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揭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让我们先介绍斯密是怎样描述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特点的。在《国富论》第4篇(政治经济学体系)第2章(论限制进口国内能生成的商品)中,他写道:“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转到最有利的用途。当然,他所考虑的是自身利益。但是他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自然会使他青睐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接着,他在分析为什么每个人都尽可能用其资本来维护国内产业并努力经营时又说,为了“使其产品的价值达到最高程度,因此,他就必然使社会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的确,通常他并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之所以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考虑的只是自己资本的安全;而他管理产业的目的在于使其产品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的程度,所想到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此种情况之下,与在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有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而并非出自于本意的目的也不一定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就是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 (无形的手)的理论。它所概括的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如果从事正当的投资经营,其目的在于利己(争取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但客观效果则是在利己的同时,也能利他(即促进社会的利益)。而后者并非他投资经营的本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即市场规律使他做一些不以他个人意志为转移(开始从未设想过,事后也未考虑)的事,其后果一般来说对社会是有利而无害的。概括地说,个人利益的追求(当然必须是用正当的手段追求自己正当的利益),往往能对社会有利和促进社会进步。斯密所揭示的看不见的手的规律,在市场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体现。企业的财务会计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设置在特定企业中的信息系统,财务报告的本意是专供企业的资金供应者(主要是投资人)去监督企业人(经理层)经管责任的履行,特别是为了他可作出有利的投资决策而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但由于企业的主人(投资人)分散于市场,上述信息的提供不得不通过财务报告公开呈报,甚至要通过报纸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体进行传播。财务报告原先是属于特定企业的私人资源(私人产品),然而却不得不使之变成公共资源(公共产品),为市场所有参与者共同利用,其中甚至包括企业的竞争对手(同行业中互相争夺市

场的同类企业)也可利用。这从整个社会看,乃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在资本市场上,真实而公正的企业财务信息,越是不断地增长和流动,则对投资人作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策将越有利,这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一点,同样不是每个企业向市场传递其财务报告的主观动机。从这一角度去观察财务会计(财务报告) “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基本属性,也可以理解为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所导致的结果。在表面上,企业财务信息的这种产生和传递方式似乎是政府证券监管的直接要求,但证券监管机构要求上市公司向市场公开各自的财务秘密。从根本上看,仍然以市场经济的规律为依据。

亚当-斯密所揭示的有一种看不见的手在无形地指引着每个人或每个企业在进行旨在利己的经济活动的同时,却产生利他(即导致社会利益的增长)的后果,讲的是完全竞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他设想这种经济:第一,能够自我调节,而不会产生“市场失灵”;第二,经济体的相互交易是没有任何成本的。事实上,斯密分析的市场经济是理想化的。即使在他所处的18世纪英国,造成市场失灵的行业垄断也比比皆是。至于交易成本,在另一位经济学大师――科思的大作(1957)发表以前,还没有经济学家考虑过。

四、科思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理论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罗纳德・科思(Ronald Coase)是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交易成本和企业的经济性质即企业理论的发现和阐述是开拓性的。他还创造性地认为,市场和企业同时并存,后者也是资源配置的工具的论述。这些都大大推动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而他发现市场经济下经济体的交易总是存在着交易成本,人们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必须明确产权并进行各自相应的制度安排也进一步发展了斯密其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许多经济的论述。

科思在他的大作《企业的性质》 (“The Nature ofthe Firm”,1937)中写道:“市场运行要花费成本,通过成立一个组织,允许某一权力(“企业主”)指导资源配置,可以节省某些成本(即交易成本)。企业主以较低的成本行使自己的职能。因为他可以比他取得的市场交易更低的价格获得生产要素”。

科思发现市场经济下为达成任何交易(特别是确定交易的价格)都会发生交易成本。企业之所以出现,从经济性质上看,是由于在企业内部,在企业主的统一指挥,取得生产要素并使之相协调,形成企业现实的生产力,把投入的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资源(商品或劳务)。虽然也要通过一系列的外部交易或内部协商的合同,也会产生交易成本,但市场的价格机制被企业主的统一指挥所取代(后者,科思曾认为是在竞争基础的“计划”之后),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了(例如,生产要素之间的结合与安排和不断调整,不再存在着讨价还价的成本)。如果企业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利益,企业就不会存在。

科思在发现市场交易成本之后,进一步指出,在企业内,由企业主去组织生产要素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论断。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情况下, “企业主”应不是企业的所有者即“投资人”,而是具有专业管理企业才能的“经理层”运用他们的权威与才能。

按照科思的上述发现,可以得出两项极为重要的结论:

第一,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价格机制(即市场)和企业主(现代企业为具有经营企业才能的管理层)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具体地说,社会资源的初次配置,一般是在资本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包括股票与债券的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把资源分配给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企业,并从那些效率低、效益差的企业中抽走。股票与债券每天买进卖出,就代表市场每天都在重新配置资源。得到市场投入的资源(初始形式为现金),将用来购买生产要素,并把它们组成现实的生产力,借以生成新的产品或劳务,这是资源在企业内部由经理层统一指挥、组织的第二次配置。其目的既要力求减少生产前的交易成本,又要降低投产后产品(劳务)的生产经营成本。这样,实现投资人和经理层双重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权利和制度安排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最小化交易双方的费用从而最大化企业的利益,也使交易的对方的(另一方)以及整个社会都得到好处。科思在发现交易成本之后,就着眼于确认产权和制度安排来降低交易成本。他在另一大作《}土会成本问题》 (1960年)曾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

虽然能够使交易成本降低,是“企业”存在的经济原因,而在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着各种合同(契约),从而产生合同(合约)成本。所以现代企业被看成是若干契约(合同)的联结。例如,在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着供应和销售合同;而在投资人和经理层之间,则存在委托和关系的合同。在企业内部,在经理层的统一指挥下,还有与一般员工的聘用合同,以及为了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之间可能设置若干个与权利义务相关的责任中心,企业经理层与这些中心的负责人也要缔结合同。因此,在企业内部,市场交易不存在了,合同仍然存在,而且错综复杂,彼此交织。合同的制定、履行和监督其履行同样要花费成本,这也是交易成本。要降低此类交易成本,明确合同双方的产权并作出明确的制度安排就必不可少!总之,合同是参予合同各方对其应承担的义务的强制性的承诺,但承诺义务并履行义务,应能获得相应的权利。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从来是对称的,形影不离的。明确权利并用制度予以保证才能调动人们认真履行义务,从而努力节约成本、增加利润的积极性。科思及其同一学派的经济学家十分强调明确产权并作相应制度安排的必要性。例如,在现代企业中,委托、关系是最重要的一项合同。要使这一合同奏效,即既能充分调动经理层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投资人(至少不使投资人受损),就必须在投资人与经理层之间明确产权。在企业中,所有权是一切资源的基本产权,显然它只能属于所有者即投资人,但产权是可以分割的,任何一项资源的产权除所有者外,还包括控制权(含使用权、交换权和资源所生利得的分配权等等),为了使经理层的利益更紧密地与企业经营成效联系在一起,力求做到企业的利益,即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经理层也能参予,就应当明确:在企业的产权中,投资人享有所有权,而经理层享有控制使用权。企业净财富的增长即剩余产品价值,不仅投资人因持有所有权而有权参予分配,经理层因持有经营权也有权参予分配。但是资源配置与运用的所得应如何分配和分配的比例要作出制度安排。当前,世界上许多大公司都对经理层等高管的经济激励采用发给股票期权代替现金分红,实际上就是科思理论的一种实践。

此外,科思的交易成本理论和由此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理论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第一,科思关于在企业中进行交易发生的交易成本低于在市场上运用价格机制进行交易所发生的成本的理论使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了充分的经济根据。科思的理论肯定了在市场经济下资源的配置需要依赖于市场,而像生产要素的配置则要依赖于企业。企业的经理层能以较低成本来优化已成为企业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然而,这些资源的主人(投资人)则在企业外部,它们作为市场参予者而在市场中配置资源。管理资源的在企业,资源的主人在市场,这可以作为财务会计具有最重要的特征――“一个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经济系统”――作出在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之外的又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

第二,科思对经济学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指出经济交易中,产权的明确界定能够带来交易各方受损最小、受益最大!

现代企业理论明确了在投入企业的资源配置后,投资人具有所有权和经理层具有控制权,而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这就明确了企业会计的目标是向投资人(当然也包括债权人)提供有利于他们了解企业资源是如何在配置和使用着,以及人受托控制和组织这些资源配置与使用时,是否忠实地履行了受托责任。因此,迄今为止,各国制定的,和IAsB与FAsB联合制定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都把“决策有用性”(主要是投资人的投资决策或扩大为包括债权人在内的资金供应者的资源配置决策)和“评估经理层受托责任” (也主要是满足投资人监督经理层降低成本,制约其侵蚀所有者权益的需要)列为财务报告的两大目标;同时按这两大目标,规定了财务报告应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企业的资源、资源的以及由各项交易和事项引起它们变动的信息。通过财务报告列示的主要财务信息,投资人和债权人可以从中分析评估在委托与之间,已明确界定了企业资源的产权(属于投资人所有,但交由经理层控制使用),并借助于各种合约(合同)找到恰当的制度安排之后,经理层是否能带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效果(这对投资人和经理层都是有利的),并进行相应的决策。如果投资人对所投资的企业尚无力控制,甚至尚不能施加重大影响,则他可以出售该企业的股票,转而把资金投向他所满意,即能最大化他的投资所得的企业。显然,投资人的决策,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一个企业产权的变化,从而推动企业通过新的产权界定,寻找成本更低的制度安排,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努力提高效率,增进效益。产权界定和制度安排是在确认交易成本不可能消失,但可以降低的前提下调节经济的一种力量。

由于斯密是在未发现市场经济下必然存在交易成本(即零成本)的条件下,才揭示“看不见的手”的规律,认为只要市场完全竞争,则任何个人或企业进行旨在利己的经济活动时,可以产生他所不适的,甚至并非情愿的利他效果。斯密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实践所证明。然而现实的市场经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企业内部的交易都会产生交易成本,因而导致为了旨在降低交易成本的产权界定与制度安排的科思理论。明确界定产权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必能降低交易成本,增大社会利益,所以由科思倡导的产权理论和新制度学说于是成为在认可交易成本的前提下的“看得见的手”。如果说,“看得见的手”是被科思发现的一种经济规律,政府自觉利用这一规律对市场进行干预是有效的,那么,它同斯密揭示的规律――“看不见的手”一起,(而后者即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运用得当(即个人或企业追求的利益必须合法合理,手段必须正当),两者都能使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或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使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应当指出,斯密在发现“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时没有详细深入地探讨他的重要发现。科思则不同,科思在发现交易成本之后,却通过《社会成本问题》分析了问题的相互性。在这篇名著的开始和结尾,科思全面深刻地阐明“看得见”的理论的思想精髓。在这篇文章的开始,科思直截了当地提出“有待分析的问题”和“问题的相互性”。他以一个有害企业给邻近的财产所有者带来的有害影响为例,按照一般经济学家的观点,无非是要企业主对邻近居民财产造成的伤害进行赔偿或征税或责令其迁走。科思认为这些解决办法并不合适,也不是人们满意的,因为这里的问题具有相互性。问题的实质是: “允许该企业伤害附近居民,或是允许居民伤害该企业,关键在于较严重的伤害”,后来科思又说:“我们在处理有伤害后果的行为时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简单地限制那些有责任者。必须决定的是,防止妨害者的收益是否大于作为停止生产该损害行为的结果而在遭受其他方面遭受的损失。”科思认为,法院在判决时常常清楚地考虑到比较防止具有有害效果行为的收益与损失,但权利的界定也是法律制定的结果。科思把生产要素视为权利,则有些企业之所以会作出有害他人和社会的事(如污染环境)就来自生产要素即企业的权利。0科思在这篇文章的结尾说:“如果将生产要素视为权利,……行使一种权利(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正是该权利的行使使别人所蒙受的损失。”“显然,只有得大于失的行为才是人们所追求的。……我们必须记住,将导致决策的改变的现行制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决策的变化。而且,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不论它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理机制),以及转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我们应当考虑总的效果。”

科思关于“相互性”和“力求得大于失”,以及“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等观点,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对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就财务会计而言,科思的相互性的论述,也影响信息披露的内容。

在西方,有些企业财务报告中的自愿披露已包括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社会影响――增加“社会效益”(福利)或增加“社会成本”的信息。

例如,企业基于自身资源配置和我们的需要,可能产生如下的正面结果,即增加社会利益。

1 不断地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虽然有“专利法”可以保护发明者的知识产权,但或迟或早总会把这些新科技成果流转于社会,为其他企业所仿造,或在模仿的基础上研发出更新的成果,其结果是推动了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

2 许多企业都把员工(即人力资源)视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创造力,许多企业都花费大量资源去培训员工:把一般工人提高到熟练工人,把熟练工人提高为技师、工程师,甚至于提高到高级工程师。但员工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他们不可能一辈子服务于一个企业。这样,提高员工的素质与水平,从客观上看,也是为社会增加无形财富。

3 企业为便利自己的经营条件,经常治理周围的河流,修建周围的道路,甚至设立专用的机场和码头。同样地,它会改善社会交通,增进周围的居民的福利(治理河流后还可能为周围居民带来清洁河流中的捕捞收入)。

另外,企业的生产活动也会给社会(特别是周围的居民)带来伤害。

1 一些能耗高、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多的企业会恶化空气、河流和周围环境。不仅降低空气质量,有时会赶走或消灭一些可保护生态环境的动植物。

2 能耗高的企业往往消耗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如焦炭、石油、柴油等,这也是对社会稀缺资源的浪费。

3 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是容易爆炸的危险物。这些产品保存在仓库中,若不十分小心谨慎或违规操作,极易引起爆炸,影响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 类似上述情况的企业是餐饮行业,餐饮行业在营业期间,一直与火打交道。若管理不当,或缺乏严格的消防措施,引起火灾就会给居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上面所列举的只是极少数引起或可能引起社会成本的案例。每一个面向市场即面向社会的企业,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既要反映自己的经营活动可能替社会带来的福利,更应关注它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伤害。这些利益和伤害,即使不能用货币量化,只要有可能产生,应“警钟长鸣”,在财务报表以外,按“谨慎”原则,定性披露是值得鼓励的。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8)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离不开规范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财务会计工作自身的要求,也是记录、反映、监控企业管理行为和经济活动的需要,更是加强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的需要。实行模板化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有效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

1 开展模板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规范化。将企业财务活动、会计核算等工作,以模板的形式固化下来,有助于企业管理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规范,防止管理随意性,便于稽核、检查和监督。

(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财务会计工作模板化,能够贯彻企业内控要求,将管理制度格式化、表单化、程序化,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3)有助于充分发挥财务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对各类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等按照规定的模板进行撰写,能够从全面性、强制性等方面进行深刻财务分析,支持企业管理决策,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有助于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模板化简洁明了,使财会人员既能从全局、又能从微观了解具体工作,能够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

(5)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活动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会计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反映,通过实行模板化的措施,能够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模板化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1)会计基础工作类模板。主要包括:①各类自制原始凭证,例如原始凭证粘贴单,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报销单,原材料入库、领料单,产成品出入库单,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础表,无形资产摊销基础表,应缴税费计算基础表,各种收入和成本费用结转基础表,应付职工薪酬计算表等。②会计手册,记账凭证格式,会计账簿格式,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档案管理等。

(2)财务基础工作类模板。主要包括:①货币资金收支活动方面,例如货币资金收支预算及执行表(年度、季度、月度)、货币资金收支日报表、资金支付审批单、借款单等。②财务管理方面,例如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表、合同审批表等。

(3)财务分析类模板。主要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季度、月度),企业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析,资产负债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4)财务管理业务类模板。主要包括:①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类模板。财务决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利润分配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关于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关于公司向银行借款的议案,关于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议案,关于关联交易的议案,关于收购股权的议案,关于调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等。②汇报请示类模板。会议纪要,考察报告,尽职调查报告,财务负责人履职报告以及有关财务事项请示等。③财务会计制度类模板,按照企业统一要求制订。④财务协议合同类模板,按照企业规定和交易方的要求统一制订。⑤可行性分析模板。投资可行性分析,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可行性分析,收购股权可行性分析,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的可行性分析等。

3 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要求。

(1)模板设计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财务会计工作政策性强,设计模板时,要认真研究、学习和执行国家相应规定,体现模板的政策性。

(2)模板设计要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防范风险、规范运作的有效办法。各类财务会计模板,要将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化,以表单为载体,体现模板的流程性。

(3)模板格式设计要规范。无论是表单式模板还是文字式模板,务必按照国家写作规范来进行,反映企业文化特色,结构清晰,内容完整,避免随意性,体现模板的规范性。

(4)提升模板的执行力。模板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加大模板的推行力度,提升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加大对模板执行的检查监督和考核,体现模板的强制性。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各项财务会计工作模板,要根据模板所反映的内容,充分利用财务核算系统、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模板的先进性。

(6)及时更新模板内容。模板内容要结合企业管理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体现模板的及时性。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9)

一、会计职能的再认识

从会计内涵的角度来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别完成的两大职能是核算与管理。核算职能是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的、连续的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会计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的需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渗透、紧密依存的。核算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时,管理职能则是核算职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过程的出发点。离开了管理职能,核算职能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

二、如何在做好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挥企业会计的管理职能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会计体系中源于同一母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企业会计的有机整体,共同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都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核算出的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从而参与分析、修订经营计划,并为企业经营战略方案的实施、控制、评价和修订提供信息和依据。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直接约束。由此可见,企业在注重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的同时,首先要将财务会计的核算、收集、整理数据的工作做精做细,以此为基础,发展管理会计,使企业的财务部门真正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带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提高。

如何在做好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挥企业会计的管理职能?首先是一个组织落实问题。目前我们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能一般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计划统计,可以先将财务管理的一块搞大,使其承担管理会计的职能。公司财务部为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大胆调整人员结构,积极引进人才及补充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财务队伍整体素质。一方面在财务部内部原有岗位的基础上补充设立了专职预算员、经营分析员,将财务管理职能真正落实到实处:专职预算员主要负责编制预算框架,汇总平衡各部门预算,形成财务预算,分析财务预算、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并提交报告,考核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及时性、准确性;经营分析员主要负责研究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指标体系,提高分析质量,做到反映科学、分析到位,高质量地完成每月的财务经营状况分析工作,做好相关专题分析工作,并联合相关部门跟踪解决;除上述新补充岗位外,财务部原有的会计岗位职能也有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从传统单一的“只核算”的“报账型会计”逐步向集核算与管理于一体的“管理型会计”转变,在日常做好核算工作的同时,更注重整理分析核算得出的数据,把它们与预算的控制、分析紧密相连,做好费用开支效果的评估,最终为预算编制的滚动调整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使我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更为科学健康地实施。另一方面,在各业务部门内部设立了专职预算管理员,负责本部门预算控制、执行、分析工作,并在每月末做出预算执行差异报告,上报财务部进行分析查找差异原因,进而找出不足之处。

其次,是系统落实问题:建立一个数据搜集、整理、报送的完整体系。在内部,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个“衔接紧密、流程严密、任务明确、职责分明”的管理体系,根据目前人员状况结合公司制订的岗位职责,充分协调内部人力资源,做好人员分工,细化工作任务;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内部业务流程,使内部数据传递更为流畅。同时不断加强财务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部门之间的联系,使资源共享,逐步建立数据传递流程,从而打造一个数据搜集、整理、报送的完整体系。

最后,是职能落实问题:对数据比较、差异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去伪存真、得出事实结论。管理会计的工作源于财务部门,又跳出了财务部门,它的成果为企业各职能部门提出了管理课题和工作要求。因此,财务部门首先必须提出问题,如果提不出问题,一切力气都是白花的。如果财务部门能够向各业务部门提出问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也就确立了。这就需要财务部门必须迅速跟进业务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市场研究、营销策划、投资效益分析等业务管理过程,由单纯的“事后反映”前移到“事前参与策划”、“事中参与控制”、“事后参与评估”的业务运营管理全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公司财务部注重加强财务、统计分析,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力求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为公司的经营、投资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加强预算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的偏差和问题,为企业经营提供预警;扩大视野,紧密联系网络、经营、投资领域,从深层次挖掘数据背后的连带关系,认真做好对投资政策、促销行为等方面的专项分析,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撑;充分利用每月经营分析会的机会,提供有较高水平的分析报告,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分析工作渐上轨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对基础数据的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反映公司营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同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对异常情况和重要事项进行的专题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加强会计职能的现实和未来意义

企业要加强对分管财务负责人和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把握住重要环节;控制住重要工作岗位,加强对现金、出纳、收支事项及凭证的核准、实物负责人的管理;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严格控制电算化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享有的操作权限;对软硬件、文档资料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设置多级保密措施等等。这些都是企业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企业快速转型的基本条件。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10)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发挥的作用,它是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是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会计的要求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会计职能也将不断增多。我国会计职能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受马克思关于“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论述的影响,对会计职能基本倾向于“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到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从“一职能说”、“二职能说”直到“八职能说”以至“全职能说”并存的局面。但这些研究始终以马克思对簿记的论述为基础进行,没有考虑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不利于会计理论结构内容的完善。

从现代会计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的职能应总结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比较合适。反映职能是指将会计信息向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和披露;管理职能是指会计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会计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为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是会计的固有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实践证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越高,会计管理职能也就发挥得越充分。不同会计人员由于其岗位责职不同,一般地应分别发挥不同的职能,这就为监事会和会计委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财务会计的工作要求--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工作总的目的性要求,它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往往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由于会计目标和会计职能的内在联系,西方会计学界强调会计目标,我国会计学界则强调会计职能,这是由于对财务会计体系运行的目的不同造成的,是期望达到主观要求还是发挥客观功能。目前会计界普遍接受会计目标的概念,但不同学派对会计目标的理解也有不同。如“决策有用性学派”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经济责任学派”则认为,会计目标是反映和报告受托经济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的定义是:为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外部投资者以及内部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决策有用性观点,笔者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原因在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研究应具有前瞻性,应该从长远观点出发,以确保其框架的稳定和适用。

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同的国家和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表述为:相关性与重要性、形式与实质、可靠性、避免偏向性、可比性、一贯性、可理解性。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则强调相关性和可靠性。笔者认为,既然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相关性、可靠性和一贯性。相关性是决策有用性的最重要质量特征,能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的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可靠性能保证信息使用者获得可靠的信息,避免虚假和误导,以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一贯性能使信息具有可比性,保证多个会计数据具有相同的基础。

3财务会计的技术规范--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财务会计进行业务处理提出的规范要求和判断标准,是财务会计的一种技术规范。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抽象和总结,它又反过来指导和规范会计实践,为会计人员处理具体业务提供操作规则。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会计准则不仅是技术标准,在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带有经济性和政治性。美国的会计准则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由会计学界开始明确提出会计准则的概念,为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国际会计协调确立依据。我国的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准则就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作出了规定。

4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按照经济特性对经济业务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它是财务会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经济管理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同国家的会计要素项目是不同的。会计要素的划分应充分考虑项目内容的基本特征,即项目的同质性、独立性和系统性。这是因为只有根据同型内容和同质特征进行分类才能够对财务会计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核算;而各会计要素在其本质特征上又应该区别于其他会计要素,这样才有其独立设置的意义;同时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应存在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能充分体现会计等式的内在联系。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特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只有明确规定了会计要素的内容,才能规范会计实务,会计人员才可能在极其复杂的会计实务中得心应手地进行业务处理。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篇(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形式也随之丰富,规模不断加大。大型企业的拆分上市,让企业的产权价值由较为单纯的内外运动模式,转变为以股权为基础的产权价值变化。而财务会计作为指导企业决策和行为的信息提供者,基本任务记录企业资产和价值的变化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产权运动的角度分析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对财务会计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产权价值角度的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程序与方法,着重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企业产权价值运动最真实的体现。

企业管理层次的建立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立,一方面形成了企业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法人产权的分配,也是各种投入资本在企业内部的配置。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置及其权利安排,决定了企业的资本运动,决定了组织的功能和绩效,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率和制度效率,从而直接影响产权价值所有者产权价值的实现。论文写作,信息技术。论文写作,信息技术。

企业内外的产权关系和产权交易过程可表示如下:产权交易契约的形成――企业法人产权的确立――企业内部的权利安排――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济业务――企业的绩效――产权价值的实现与分配――产权交易契约的解除,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传统财务会计着重于通过对“经济业务”的核算来从现象上反映“资金运动”过程和“企业的绩效”,而不注重决定或影响“资金运动”过程和“企业的绩效”的产权关系。广义资本会计把上述企业产权交易的全过程作为自己的对象,并以资本运动背后所体现的产权关系作为重点。因为上述过程开始于产权交易契约的形成,结束于产权交易契约的解除,其本质是产权契约的履行过程,其目的是产权价值的增值。

二、财务会计中产权价值要素的内涵

在传统财务会计要素中,“产权价值”是指“所有者产权价值”,或“业主产权价值”、“股东产权价值”,即狭义的产权价值。

从计量的角度,把产权价值定义为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从会计计量的角度,先界定资产和负债,然后计算所有者产权价值,所有者产权价值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而不是直接对所有者产权价值的性质做出规定。

站在企业外部所有者(业主或股东)的立场上对产权价值要素进行界定,而不是站在企业主体的立场上。认为所有者产权价值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依据工业经济时代“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界定产权价值,认为企业是股东或业主的企业,股东或业主是企业的所有者,“所有者产权价值”就是“股东产权价值”或“业主产权价值”。

三、产权价值理论的分类

产权价值理论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对企业性质的认识息息相关。企业组织形式经历了从独资企业到合伙企业再到股份公司的演变,对企业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从“经济人”到“社会生态经济人”,从股东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转变。相应地,产权价值理论也有业主权理论、企业主体理论、企业理论等。

(一)业主权理论

在独资和合资企业,业主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业主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企业的资产是业主所拥有的权利,企业的负债是业主所承担的义务,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就是业主产权价值,即资产减去负债即为业主产权价值。在业主权理论下:

企业的收入是业主产权价值的增加,企业的费用是业主产权价值的减少。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额形成收益或损失,引起业主产权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独资企业可直接增记“业主产权价值”或“资本”账户,合伙企业可按约定的方法和比例对净收益或净损失进行分配之后,增记或减记每一业主的“业主产权价值”或“资本”账户。论文写作,信息技术。

债务利息是合伙企业的费用,企业的所得税也视为合伙企业的一项费用,应在计算收益时从收入中扣除。在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私用提款不是合伙企业的费用,而应作为合伙人资本的减项。。支付给合伙人的工资、津贴不是合伙企业的费用,而是一项损益分配项目。

(二)主体理论

主要适用于股东和债权人出资形成的公司制企业。主体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实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应把企业与企业的出资人(股东、债权人)区分开来。在主体理论下:

企业是股东和债权人的产权价值监护人,企业对股东和债权人的产权价值负有经管责任,资产是企业履行经管责任的工具,即资产为负债与所有者产权价值的总和。

资产是企业自身的权利,负债是企业自身的特定义务,所有者产权价值(股东产权价值)是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是一种剩余产权价值。

收入是企业的成果,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消耗的物品和服务,收入和费用并不代表股东产权价值的增减,收入减去费用得到的净收益也不是直接属于股东:只有通过股利分配发放的股利才属于股东,股利分配后的留存收益不是股东的产权价值,而是企业本身的产权价值。股东获得的股利、债权人得到的利息都是收益分配。

(三)企业理论

适用于利益相关者共有的现代大公司。论文写作,信息技术。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了股东和债权人之外,还有职工、客户、国家等。企业是为了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的经济组织,企业具有广泛的社会责任。企业应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对他们有用的信息,比如,支付给股东的股利、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以及向国家交纳的税收和企业的留存收益等。论文写作,信息技术。股利、利息、工资、税收、留存收益等构成了企业的收益或增值额,可通过编制增值表来予以反映。

四、产权价值中的综合资产

资源的泛化和资本的泛化,必然导致资产的广义化。与经济资源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相一致,综合资产包括“硬资产”和“软资产”。“硬资产”是指传统财务会计中建立在财务资源或财务资本基础之上的物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存货等流动资产,以及长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资产。“软资产”是指建立在“软资源”和非财务资本基础之上的资产,包括人力资产、社会资产(关系资产、顾客资产)、生态资产(环境资产)、组织资产等。论文写作,信息技术。

在传统财务会计中,“资产”主要是指“硬资产”,不包括“软资产”,这是传统财务会计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所以,要将“软资产”纳入会计核算,建立起与“泛资源”和“广义资本”相一致的、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资产、能力和价值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现代财务会计必须完善的。

参考文献:

[1]李家和.财务会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2]裘宗舜.财务会计基础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3]施先旺.财务会计基础概念:基于产权价值运动视角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