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实现经济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28

实现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篇(1)

(一)要不断更新思想

大力发展“适度”农业传统的农业生产在没有满足温饱的时期所提出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家庭已经进入小康,农业市场经济也不断与国际市场接轨,要使中国农民依靠种植的农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分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能有竞争优势,因此“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不符合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新时期,在充分把握市场变化的规律,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把握农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的适度要求,根据两个市场的需求量制定种植计划,真正做到遵循市场,审时度势。

(二)发展特色农业

培育优良产品我国疆域辽阔、气候类型多变,物产丰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应地制宜的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培育优良产品。例如在我国的东北三省,拥有先天的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可以发展园林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杂粮杂豆和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可以以长白山的林业为依托,建设中药材的培育基地实现中药现代化生产,发展品牌中药材。在中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地理和温度优势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并将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绿色产品种植业发展成为外向型经济的特色农业。在西部地区,可以依托经济作物优势把杂粮杂豆、牧草和淡水养殖业发展成主导型的产业经济。

(三)深化市场开发力度

建设培育市场农产品的种植基地消费者都希望获得质量好、食用无害、价格便宜并且供货充足稳定的产品,根据这一市场需求,在优势地区建立一些优质产品的种植基地,专门对口国外市场培育优质绿色农作物产品。以吉林省为例,其松辽平原是最佳的玉米种植地带,可以充分利用该地区土质、水质和气候的优势条件建成玉米种植基地,在保证国内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市场。在该地区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向国内外招商引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品市场化的销售,给予产品出口关税、征地和产品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尽可能的划入生产种植基地的范围之内,真正的建成国家粮仓,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

(四)使市场运行更加规范化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体系农产品要到国内外的消费者的餐桌上,这期间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市场流通。当前,影响我国市场流通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缺少精通外贸业务的人才骨干;农户获知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畅;检测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规范;保障市场健康运行的法制不健全,市场上不平等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培训工作体制的建立,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尽快建立市场网络信息平台,增强农户获知市场信息的水平和能力;加快建成农产品检测的统一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完善市场监控体系,建设规范的市场竞争体系,将市场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农产品市场竞争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篇(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篇(3)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03-02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给我们的警示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为标志,爆发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业健康稳定,为什么也会在这场冠名“金融”的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占的比重比较小。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使中国出口大幅下滑,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使中国认识到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这种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后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压力

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从当前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第一,限制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就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特别是煤在中国能源构成中占的比重最大,而煤又是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少,中国“富煤少油缺气”。 “减排”意味着限制我们的发展。第二,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我们的发展方式是高消耗、高排放的,我们生产的产品碳含量就高。发达国家会以此为借口对中国产品征收所谓的“边境调节税”、“环境和气候税”等,或者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等施加其他制裁措施。另外,现在欧洲、美国的很多产品都有“碳标签”,消费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低碳产品,如果我们的产品碳含量比较高,别人不买,我们就失去了市场。第三,限制中国在世界各地购买石油、农产品、矿产及其他产品。发达国家可以以中国“碳排放”太多为借口,限制中国购买石油等产品。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让世界瞩目,也意味着中国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三)中国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国际贸易顺差偏大,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不可持续。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量低水平产业粗放生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不仅造成投资和消费不平衡,而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一)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居民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是中国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4%,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30个百分点。而投资率2003―2007年均达到42.4%,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特别是钢铁、水泥、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产能严重过剩。提高居民消费率,降低投资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二是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三是扩大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征信体系,优化消费信贷市场环境。四是围绕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调整投资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建设以铁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建设,促进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五是把促进房市、车市、股市联动发展作为扩大消费的战略重点。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消费,不仅经济结构得到改善,而且人民生活水平将有较大提高。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根本目的。

(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一、二、三产业结构相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产业结构中的突出问题,造成就业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发展。在第三产业中严重落后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研发、物流等生产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围绕科技研发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风险投资市场、技术培训市场的技术进步服务体系,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中国技术市场尽管发展较快,但远远满足不了企业需要,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差距很大。同时,物流业发展落后,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造成物流成本较高。扶持、壮大物流业,建立跨国、跨地域的现代物流体系,建立一批物流中心,发展一批物流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会计、审计、法律、咨询、价格评估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比较完善。从业人员众多,在许多方面代替了政府的一些职能,对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优化要素结构,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地区和企业能逆势而上,奥秘就在于它们注重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提高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靠消耗大量资源和付出环境代价来实现。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扩大居民消费提供制度保障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已经下降到43%。中国企业工资收入占企业运营成本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其次,缩小收入差距,加大财政、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收入差距太大不利于消费。富人边际消费倾向(最后一个货币收入单位用来消费的比例)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主张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即通过提高穷人的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最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居民负担。在西欧、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财政的钱45%以上是用在社会保障上的,美国财政也有1/3的钱用在社会保障方面。在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大概占到国家财政的12%左右,甚至低于印度、孟加拉以及非洲很多比我们贫穷得多的国家。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

改革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的财税体制。现行的分税制,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的考虑,地方政府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高污染的项目。比如,中国钢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但要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难度和阻力非常大,因为要触动地方利益,影响地方政绩、税收和就业。应该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改革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的财税体制。研究完善资源税、开征环境税等。中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有偿使用。国家通过收取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体现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但是记税方式不合理。如煤炭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是以煤炭产量和煤炭销售收入为基数征收的。由于煤炭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未与矿井动用的资源储量挂钩,不利于激励企业珍惜和节约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征收的资源税和补偿费太低,相对于资源的价格几乎微乎其微。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中国矿产资源总体上人均储量低,相对贫乏,但普遍存在矿产资源税费过低,甚至无偿开采;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异常珍贵,但在招商中常常出现低地价或实质上零地价;水资源短缺,但缺乏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和价格形成机制。

实现经济发展篇(4)

【中图分类号】 F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11-01

目前岚山区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适时进行区域建设,发挥工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建立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对于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社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 发展社区经济的必要性

面对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区也想到了要迅速发展社区经济,提高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区文化,所以就要采取相关措施,快速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发展既要促进区域经济生产的增长,振兴社区经济,增加区人民收入,让人民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还要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在全区形成良好的风气;又要通过对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改造,让社区居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民主管理也应有所发展,真正实现居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的综合管理机制。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仅体现了新形势下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和区发展等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规划,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是社区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只有社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居民收入,让社区居民实现物质生活宽裕和精神生活的富足,才能实现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成败,关系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否能够提高,关系党在群众中的地位是否稳固。我们在发展社区经济时,要做到物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的双赢;同时,又要在经济发展中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社区建设和区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 发展社区经济的意义

目前,岚山区正在建设岚山区特色区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十以后,面对多变的竞争的局面,作为传统区域经济大国的岚山区,需要不断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社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全社区经济实力水平和百姓生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的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必须不断深化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改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武装区域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管理创新层出不穷,区域经济经济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科技化的大浪潮中,区域经济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岚山区为适应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提高也采取了积极措施来发展社区经济的各项水平。

目前岚山区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岚山区目前的区域经济机械化程度不高,提升的空间非常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强化区域经济经济是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所在。现阶段,国际市场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的经济格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岚山区处于这一大环境中,具体到每一个村,必须不断加强经济的发展,以此来适应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区域经济经济是经济体系的基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 加强对社区经济发展的管理

岚山区针对社区经济的管理提出了可行的要求。首先,要全面加强区域经济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搞好区域经济种植、渔业养殖及海洋捕捞等区域经济基本建设,严格绿色养殖;增加区域经济、渔业的生产投入,保持农产品、海产品价格稳定,构建农产品、海洋捕捞产品及养殖产品的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其次,要进一步加大促进社区居民增收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社区居民收入,加大社区居民的补贴,建立社区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三,要大力发展区公共事业,加强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使区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由城市转向区地区,切实解决好区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改善区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环境,降低区域经济生产和社区居民生活成本,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第四,要加大对区生态环境的改造治理力度,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维护区域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让区域经济生产保持低消耗、低污染的良性循环。

社区经济服务组织,应逐步成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在推进区域经济产业化经营中,要不断发展、壮大社区经济服务组织,使其逐步成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因此,在加快社区经济服务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区组织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四 岚山区社区经济发展中的困难

区域经济综合生产能力弱也是制约社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全区区域经济技术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减少、人员素质低下、年龄结构不合理、职能弱化等问题。部分地区的科技人员待遇低过低,损害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之全区的科技推广投入不足,推广区域经济体系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新阶段区域经济社区经济发展和社区居民群众需要科技的需求。

区域经济社区经济发展投入不足。日照市对区域经济产业特别是产业化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优势特色区域经济资源开发程度低,优势特色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慢,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在拉大。

区债务负担加重,影响了我们加强经济建设的能力。一些必须的公共事业支出,如贷款修路、建校等活动,又形成了巨大的债务负担。这样一来,不但使区的集体经济处于困难处境,而且影响了区与居民的关系,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区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 岚山区社区经济发展对策

发展海洋产业成为社区经济的首要产业。海洋产业主要有近海捕捞、远洋捕捞,海产品养殖。区有着在家门口看海景的优势,建设了海上公园,公园可进行海上游泳、冲浪等功用,呼吸新鲜空气、吹海风、观海景、吃海鲜更是不在话下。每年夏天,各地的游客会来到此地避暑、休假、玩耍,这为社区经济的发展及区的知名度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为顺应经济发展,区积极招商引资,兴办工厂及建筑,一座座商品房、居民海景房拔地而起,旧城改造做的如火如荼,当然也取得了可人的成绩。居民们都住上了楼房,而一批批的其他城市居民也慕名而来,购买商品房开门头、居民楼居住,社区经济的经济一天上一个台阶,除自己进行养殖业、做生意的居民外,很多居民也到工厂上班,学手艺,居民的钱袋也慢慢鼓起来了。

实现经济发展篇(5)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选择。徐州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城市,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实现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地区,都被迫加快产业结构转型,走低碳发展之路。

一、低碳城市是我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徐州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原有的基础、传统的结构、固有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要扭转这一局面,发展低碳经济走产业优化升级之路乃是当务之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排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在城市内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低碳徐州建设

我市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结构失衡。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资源依赖程度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我市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徐州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居于前几位的分别是普通机械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煤炭采选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还有木材加工及门、藤、棕、草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产业链延伸能力弱。从三次产业在江苏省和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来看,徐州同其他十二个城市相比,第一产业排名比较靠前,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后。虽然呈现“二三一”格局,属于工业化中期,但其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升级还需要继续。除烟草加工和煤炭开采等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业外,徐州市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2)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建设低碳徐州的必要条件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徐州,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是重头戏。徐州产业结构中食品、原材料、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传统行业占绝对大头,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不足,占工业投资的 3.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 2.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少[2]。徐州应抓住在金融危机中全球投资商信心缺失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全面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尽多的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和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支撑作用的项目。,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优化调整要以重大项目为着力点,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改变产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工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全面提升全市工业整体水平,加快徐州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的步伐。

(3)抓住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提升我市的核心竞争力

徐州总体规划中对产业规划有明确目标,至 2020 年基本实现把徐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到规划期末,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其中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900 亿元,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徐州建成以工程机械、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化工、能源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从其产业结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徐州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性,及时的转型势在必行。

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低碳徐州跨跃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徐州经济虽然增长较快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还相当明显。因此 ,徐州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紧抓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历史机遇,争取实现我市跳跃式的非线性发展。

(1)将低碳发展列入我市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淮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徐州目前已经具备建设低碳城市的条件。徐州要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根据这一要求,建议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当中全面导入“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建设理念,认真借鉴新加坡、香港和欧洲一些城市实行集约化建设的范例,配合高效的城市交通运作系统,弥补城市生存空间资源的不足,有效减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新城区开发建设要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做到城市建设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影响碳汇森林容积量,不影响城市的文脉及其周边的环境等,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低碳徐州需要公民、企业与政府共同协作

低碳城市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是一种政府同市场,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首先,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起到领导、指导、引导的作用。在考虑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从而展开相应的城市规划,并同本地的企业和公众合作,同上级政府、其它城市合作,甚至同国外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多方合作,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其次,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形成和良好运行。低碳产业和与其相关的环保产业形成了低碳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现有的市场体系引导到低碳方向,完成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产品,积极引导低碳的消费,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嵌入低碳因素,是建立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方面。第三,低碳城市的核心和可持续的动力是拥有低碳理念的城市居民。进行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理念教育和低碳生活宣传是提升公民低碳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未来建立低碳决策的全民参与、以及设立低碳的全民监测体系的基础。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从徐州来看,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也迫切需要推动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为此,我市宜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发展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将低碳战略全面融入“十二五”规划,并把低碳标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针和衡量尺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度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争取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我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

总之,徐州应该及时地做出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J]中国社科学,2009-6.

实现经济发展篇(6)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选择。徐州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城市,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实现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地区,都被迫加快产业结构转型,走低碳发展之路。

一、低碳城市是我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徐州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原有的基础、传统的结构、固有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要扭转这一局面,发展低碳经济走产业优化升级之路乃是当务之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排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在城市内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低碳徐州建设

我市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结构失衡。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资源依赖程度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我市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徐州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居于前几位的分别是普通机械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煤炭采选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还有木材加工及门、藤、棕、草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产业链延伸能力弱。从三次产业在江苏省和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来看,徐州同其他十二个城市相比,第一产业排名比较靠前,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后。虽然呈现“二三一”格局,属于工业化中期,但其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升级还需要继续。除烟草加工和煤炭开采等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业外,徐州市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2)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建设低碳徐州的必要条件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徐州,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是重头戏。徐州产业结构中食品、原材料、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传统行业占绝对大头,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不足,占工业投资的 3.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 2.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少[2]。徐州应抓住在金融危机中全球投资商信心缺失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全面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尽多的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和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支撑作用的项目。,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优化调整要以重大项目为着力点,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改变产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工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全面提升全市工业整体水平,加快徐州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的步伐。

(3)抓住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提升我市的核心竞争力

徐州总体规划中对产业规划有明确目标,至 2020 年基本实现把徐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到规划期末,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其中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900 亿元,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徐州建成以工程机械、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化工、能源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从其产业结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徐州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性,及时的转型势在必行。

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低碳徐州跨跃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徐州经济虽然增长较快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还相当明显。因此 ,徐州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紧抓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历史机遇,争取实现我市跳跃式的非线性发展。

(1)将低碳发展列入我市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淮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徐州目前已经具备建设低碳城市的条件。徐州要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根据这一要求,建议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当中全面导入“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建设理念,认真借鉴新加坡、香港和欧洲一些城市实行集约化建设的范例,配合高效的城市交通运作系统,弥补城市生存空间资源的不足,有效减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新城区开发建设要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做到城市建设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影响碳汇森林容积量,不影响城市的文脉及其周边的环境等,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低碳徐州需要公民、企业与政府共同协作

低碳城市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是一种政府同市场,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首先,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起到领导、指导、引导的作用。在考虑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从而展开相应的城市规划,并同本地的企业和公众合作,同上级政府、其它城市合作,甚至同国外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多方合作,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其次,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形成和良好运行。低碳产业和与其相关的环保产业形成了低碳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现有的市场体系引导到低碳方向,完成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产品,积极引导低碳的消费,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嵌入低碳因素,是建立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方面。第三,低碳城市的核心和可持续的动力是拥有低碳理念的城市居民。进行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理念教育和低碳生活宣传是提升公民低碳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未来建立低碳决策的全民参与、以及设立低碳的全民监测体系的基础。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从徐州来看,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也迫切需要推动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为此,我市宜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发展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将低碳战略全面融入“十二五”规划,并把低碳标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针和衡量尺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度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争取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我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

总之,徐州应该及时地做出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J]中国社科学,2009-6.

实现经济发展篇(7)

近年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镶黄旗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两大主题,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经过连续几年的奋起追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呈现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自2003年“蓝旗会议”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总体要求和“城乡统筹、三化互动”发展战略,大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三大明显突破”和“三个有效提升”。2008年,镶黄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5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近12倍:地方财政总收入1.8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38倍:城乡居民收入也都超过了2007年全盟平均水平,达到11850元和4070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

为切实解决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旗委、政府坚持“三化互动、基础先行”的思路,全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5年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旗公路通车里程达730公里,新增黑色路面244公里。境内省道208线贯穿南北,黄白公路横贯东西。通信、供电事业发展迅猛,全旗已拥有110千伏输变电站2座,35千伏输变电站3座,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取得明显突破

一直以来,旗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理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立足于“人口数量少、国土面积小、消费市场弱、资源禀赋差、地理位置偏”的基本旗情,确立了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使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财源渠道不畅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一是工业成为支柱经济。5年来。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基地集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力度,努力摆脱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整合和淘汰了20多家小熔炼、小炼铁,改善了环保设施。按照“一园多区”的理念,规划了石油天然气、石材建材、畜产品加工和绒毛纺织业。以“双石”产业为龙头,工业经济保持了长周期、快增长。5年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31%,到2008年,全旗工业增加值达到11.58亿元,是2004年的37.8倍,工业占GDP比重达到63%,成为旗域经济支柱产业。二是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5年累计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7000多万元,围栏封育草场48万亩,建设奶牛养殖小区5个,开发种植高产饲草料基地4.1万亩,建设畜圈15万平方米,购置各类机械800台(套),牧民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按照“减羊增牛”的要求,坚持以草定畜,逐步提高基础母畜和适龄母畜的比重,加快牛羊改良及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优质奶牛饲养、小畜经济杂交繁育和育肥业。大力推行“托牛所”、“德美羊两年三胎”、“公司+基地+牧户”等集约化养殖模式。集聚整合生产、流通、服务等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牧区22个专业协会、1107名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规避了牧民市场风险,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2008年全旗牲畜良改比重达到96%,牲畜头数由70万头只减少到51万头只,牧民人均纯收入却由2004年的1586元提高到2008年的4070元,2009年将提高到4900元。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坚持把新兴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拉动消费增长的重点来抓。依托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本地运输业:同时,立足二连口岸与天津港优势,做好“通疆达海”运输通道要塞文章,稳定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旅游经济稳步发展,2008年成功承办了“全盟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展现了草原文化、民俗风情的特色和魅力。倡导区域合作、共同开发的理念,与二连和蓝旗联手,推广北京一黄旗一二连和呼市一黄旗一蓝旗休闲度假旅游,已有良好开端。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牧区信息化建设和政府电子政务走在全区前列,已成为国家牧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地区。金融保险、会计事务、网络宽带等新兴服务业开始发展,服务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2004年以来,第三产业年均增长40%。

(三)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明显突破

2004年,按照盟委、行署“两转双赢”发展思路,镶黄旗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发展政绩和环保政绩一起考核,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转变思路,开始用工业化的视角和手段研究解决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对牧区人口布局、种养结构、养殖方式、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方式进行调整,全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禁牧休牧和舍饲养殖,加快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通过“转人、减畜、增效”,实现草畜平衡,创造草原自我修复的条件。特别是发现和推广“联户经营”模式,使中小户牧民发展得到保障。实践证明,“联户经营”模式已成为破解超载放牧、更好落实“两转双赢”战略和“两项基本制度”的有效手段。5年来,累计转移牧区人口6821人,约占牧区总人口的41%:全旗有150万亩沙化退化草场得到恢复,75万亩京津风沙源得到了治理,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6%以上,初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局面,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5年来,镶黄旗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本地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实现了“三大明显提升”: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2004-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保持54.8%和41%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区、全盟的位次有所前移。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数高于全盟平均水平,经济增长方式已由过去单一靠投资拉动逐步向投资、消费协调拉动转变。

(二)产业层次明显提升

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40:25:35,调整为2008年的10:69:21。一产在GDP中的比重降低,但总量扩大,效益提高。二产主导地位突出,呈

现多元发展,产业层次由低端、短链条向高端、长链条演进。2004年二产增加值为5205万元,到2008年达到12.63亿元,翻了4番多。三产质量不断提高,服务业日渐繁荣,物流运输产业蒸蒸日上,文化和旅游事业呈现好的发展势头。

(三)发展后劲明显提升

5年多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依托特色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发展举措,“双石”产业基地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势头强劲。以“双石双增”带动,风电、畜产品加工等产业跟进战略初见实效,工业园区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源。截至目前,人驻工业园区企业已达54家。巴音矿业、宁蒙石化、塔星石材、晨春实业、翔宇羊绒、戎立特纺织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华巍公司、北京新能源风电项目等正在规划建设当中。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石材建材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畜产品加工产业“四轮”驱动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经济自主增长的机制和平台,基本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实现经济发展篇(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既说明改善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生活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又体现了党中央已经把加强残疾人事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这一切对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为把握机遇,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残疾人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我区社会发展大局之中,以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推动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建设。

一、奋斗目标

到20xx年: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使城乡重度肢体残疾人享有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服务,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着力解决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生活问题,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改造残疾人危房40户;加大对全区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比例;发展特殊教育,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到98%以上,继续资助大、中专新生上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及市级组织的各类赛事;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建设盟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

二、做好七项工作,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机遇,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努力在我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中,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使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积极争取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把残疾人工作列入区残联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

(二)、认真实施康复工程,推动康复工作全面开展。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相结合,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全区卫生工作规划,纳入村街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完成社区康复示范区建设和白内障无障碍建设,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康复工程,着力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难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救助办法,对贫困残疾人康复给予补贴。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9例,为截肢肢体残疾人装配假肢1例,为脑瘫儿童做矫形手术,为重度肢体残疾人配备轮椅及座便椅11件,为听力残疾人安装助听器20件,切实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

(三)、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扶持残疾人尽快摆脱贫困.

根据残疾人特点,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每年扶持50-70人,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重点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做到每年改造34户以上,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所有残疾人危房改造目标。进一步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救济和补贴政策,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稳定扩大残疾人就业。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落实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纳入劳动监察的范围。鼓励就业岗位多、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扩大残疾人就业面,使残疾人就业率逐年增加十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 构功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和指导服务,加大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多种形式的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保护措施,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

实现经济发展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既说明改善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生活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又体现了党中央已经把加强残疾人事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这一切对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为把握机遇,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残疾人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我区社会发展大局之中,以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推动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建设。

一、奋斗目标

到20xx年: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使城乡重度肢体残疾人享有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服务,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着力解决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生活问题,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改造残疾人危房40户;加大对全区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比例;发展特殊教育,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到98%以上,继续资助大、中专新生上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及市级组织的各类赛事;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建设盟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

二、做好七项工作,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机遇,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努力在我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中,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使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积极争取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把残疾人工作列入区残联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

(二)、认真实施康复工程,推动康复工作全面开展。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相结合,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全区卫生工作规划,纳入村街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完成社区康复示范区建设和白内障无障碍建设,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康复工程,着力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难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救助办法,对贫困残疾人康复给予补贴。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9例,为截肢肢体残疾人装配假肢1例,为脑瘫儿童做矫形手术,为重度肢体残疾人配备轮椅及座便椅11件,为听力残疾人安装助听器20件,切实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

(三)、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扶持残疾人尽快摆脱贫困.

根据残疾人特点,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每年扶持50-70人,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重点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做到每年改造34户以上,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所有残疾人危房改造目标。进一步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救济和补贴政策,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稳定扩大残疾人就业。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落实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纳入劳动监察的范围。鼓励就业岗位多、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扩大残疾人就业面,使残疾人就业率逐年增加十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 构功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和指导服务,加大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多种形式的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保护措施,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

实现经济发展篇(10)

 

一、我国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1.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农产品的生产

 

在现在的市场农业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一直是农产品发展的关键,而且还会对农产品的生产结构、销售情况等产生严重的影响。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农产品生产者为了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在大力销售已经推出的农产品的基础上,还在持续推出全新的产品,从而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虽然现阶段农产品的种类一直在改变,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仍然没变,因此,我国市场农业经济农产品的生产都是在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

 

2.农业经济趋向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农产品也逐渐进入了国际市场,使我国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成为了国际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变的更加适应农业市场的发展,充分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求,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对农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价格等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对农产品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想使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其质量是最有效的方法。从农产品供求关系出发,在产品供大于求时,产品的质量通常都会对其销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市场农业经济培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1.围绕市场的需求不断发展

 

对于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言,一定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创建相关的农业生产基地,从而实现市场农业经济的培育。另外,还要对市场的变化引起重视,如果市场的需求量比较大,就要根据地区的优势来进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创建,促进企业龙头的建设,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再有,还应该转变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理念,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时,预测市场的消费水平,有一些地区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限制,经常会忽略市场消费需求的作用,导致农村经济不能实现持续发展。所以说,要想实现市场农业经济的培育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一定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企业的销售水平。

 

2.创建农业市场的种植基地

 

一般来说,消费者都希望能够买到质量好、无公害以及价格合理的农产品,而且还要在人们需求的基础上稳定供货。因此,可以在适合的地区创建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种植基地,可以专门向国外市场进行流通。拿吉林省来说,松辽平原地区是种植玉米最适合的地区,所以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该地区的土质、气候条件以及各种优势条件来创建玉米种植基地,从而提高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该地区的玉米还可以向国外市场销售,实现农产品市场化的营销,进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3.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体制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受到市场规范化的影响,我国的市场农业经济体制一直在不断完善,但是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体制还不够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农业经济不能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而且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市场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一定要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标准,建立健全的市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尤其要对农产品质量体制的建立引起重视,对农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控制,进而提高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4.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

 

在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只有具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会将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带上正轨,提到更高的发展层次。在进行人才的选择时,要采用竞争上岗的机制,避免出现腐败的现象,而且对于综合水平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人才,要适当的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进而加强工作人员的动力。另外,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掌握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时俱进,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实现经济发展篇(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规划科学发展的主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在2011年至2020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政府的一系列新的发展政策的出台给林业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认识自身的不足,以创新的经济管理方式来把握这一机遇。

一、传统林业企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使之得以改进就必须创新

1.传统管理模式中习惯依靠经验进行管理。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把自己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运用的新发生的事物中,而不能认清当前的形势和时展的新要求、新需要,从而导致管理观念落后,使企业不能得到有效地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发展停滞的状况。

2.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主管者占据主导地位。在管理层次中,下级永远服从上级的领导,并且工资的多少也往往取决于职位的高低。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企业会因为主管人员的错误而使得企业陷入困境。

3.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在利用最少的资源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多的经济效益的要求。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自己生产的产品的多少和质量而对当时市场的供求关系等信息缺乏科学的、清晰的认知,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林业企业管理创新的领域

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包括管理观念、管理理论、管理文化、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等方面。林业企业管理途径的创新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而必须是从各方面进行创新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林业企业管理彻底的脱离原有的管理方法而得到有效地改进,进而实现林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1.观念的创新才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石。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管理理念从而产生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要求我们最先在观念上实现创新。要有管理观念的创新必须具有时刻与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相接轨的发展眼光,同时要具备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思想。

2.管理理论是实施管理的理论依据,先进的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的前提。现今的世界上还存在着比较多的管理学派,具有各自的管理理论体系。不管学派多少,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通过科学理论知识,来寻求一种最科学、经济的管理方法实现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并能给企业管理带来无限活力。美国管理学家特雷斯

迪尔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认为:每一个企业,事实上每一个组织都有一种文化,而文化强有力地影响着整个组织,甚至每一件事。把一个企业做成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该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如美国的“可口可乐”、“耐克”等。作为管理者,在完成对企业战略、组织、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上,把企业团结成一个全新全意为目标努力的团队。

4.科学的管理制度能为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管理制度的创新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活力。我们所说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指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违规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制度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因此,管理制度的创新具体表现为人事选拔的创新、制度的制定的创新和内部工作流程的创新等。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5.组织的创新可以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组织包括部门设置、人员分配、权利分配等方面,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成效。科学的组织应当是一个柔性的有机体,僵硬的组织机构是不能适应现代经济、技术的变动的。林业企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合理”的原则“高效”的原则、“科学”的原则。在人员管理的方面,要建立精简,要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才可以有效地推动林业企业的迅猛发展。

三、管理创新在林业企业的作用

1.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管理创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管理创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