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2 16:30:30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

感悟之一:明战略之道

提出质量效益年,是基于战略的思考。第一,质量是航空工业的生命,航空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航空产品的质量事关国家地位和形象。牢固树立质量效益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到集团工作中,最根本的就是提高航空武器装备的质量。中航工业上下一致,视质量是政治、是生命。质量问题决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讲质量就是讲政治,提供高质量的航空武器装备产品就是高度政治责任感的体现。在短短的一年内,集团将质量效益的思想融入重点型号、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创新性地把歼15舰载机、运20大型运输机等一批重点装备放飞蓝天,令国人振奋。第二,质量是进入国际化大公司俱乐部的入场券。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是中航工业不二的战略选择。集团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毫不动摇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二是从军机向军机民机共同发展转型;三是从单一市场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转型;四是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型;五是从低水平的产品供应商向高水平的风险合作伙伴转型;六是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从工贸结合向产融结合转型;七是从卖产品向卖服务、从卖硬件向卖软件转型;八是从做大向做强做大转型;九是从发展实体经济向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转型,从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012年,企业整体能力及品牌价值均在国际上大幅跃进。

感悟之二:立企业之本

企业是什么?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三流的企业谋求生存,二流的企业追求利润,一流的企业创造价值。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理念,是中航工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

中航工业把质量效益的价值观融入科研生产经营工作的全过程,以此规范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中的价值取向,体现了集团在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定位。所谓质量效益,不仅是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更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集团追求的不仅仅是利润,更是价值。把未来价值创造的能力,作为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一年来,集团强化管理者和员工对集团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之真正成为价值链运作发展的灵魂,深深植根于员工的思想,使企业发展取得持续竞争力、自主创新获得强大驱动力、队伍建设强化团队凝聚力,社会责任赢得广泛影响力。集团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单位的战略实施中,融汇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融汇到企业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一是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民品产业的规模效益;二是提高型号研制质量,创造武器装备的战略效益;三是提高改革质量,创造专业化整合的集群效益;四是提高创新质量,创造支撑发展的长期效益;五是提高运行质量,创造降本增值的管理效益;六是提高保障质量,创造软实力的增值效益,不断提高了集团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至2012年底,中航工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增加128亿元,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增加0.02%,应收帐款同比减少2.2%,平均存货下降0.5%,资产负债率下降0.81%,在国资委年度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继续获A级。在多型航空装备首飞震撼国人之外,罗阳的先进事迹还感动了全中国,为航空人树立了“蓝天铸剑”的精神丰碑,成为全行业坚守宗旨、履行使命、取得卓越质量效益的不竭精神动力。

感悟之三:固管理之基

管理是价值创造的基础。产品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管理质量的提升。中航工业致力于培养、提升、形成与跨国公司相称的管理能力,引入了价值管理和价值创造的全新价值观,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成长的管理观转变,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基础管理为重要抓手,以流程管理为主要任务,以战略管理为重点方向,以思想管理为更高追求,建立EVA绩效考核体系,力求提升企业管理考核预期性和综合性,重视将EVA指标与经理人的激励挂钩,改革财务管理基础,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管理体系。

一年来,中航工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强化全员成本意识,加强全方位的系统成本控制,杜绝不创造价值的经营和管理行为。一是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与军品价格管理,全力提升经济效益;二是狠抓管理提升活动,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完善,清理和处理低效投资近百项,回收资产超过6亿元。三是积极盘活存量资产,资产经营效率大幅改善。如中航发动机公司通过开展盘活固定资产、整顿对外投资,降低存货和控制工装刀具费用等专项活动,重点成本指标明显改善,全年军品收入同比增长12.5%,而军品质量损失却同比下降了18%。EVA实现同比增长23.2%,经济指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2)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而就业更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和谐之源。党中央、国务院历年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并着重提出,要“着力发展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努力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对于全面落实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建设对接意义重大

(1)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建设对接是推动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需要。高等教育发挥的最主要作用有三项,即培养各专业人才、集中力量开展科研、将科研转化为成果服务社会,而三者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环环相扣。其最终目的在于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一方面高校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将理论与创新成果回馈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产业和企业不断前进,真正体现出高校的功能与成果。另一方面高校能够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参照社会用人需求准则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2)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建设对接是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前进的智力资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建设对接能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紧密相连,发挥高校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改变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问题,变压力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建设对接有效增强地区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方向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大势所趋,是加快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建设有效对接,能够极大地发挥高校思想集中和智力丰厚的天然优势,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步伐,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产业集群的内涵和人才需求

(1)产业集群的内涵。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并且地理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作为一种盛行于世界各地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已经超越一般产业范围,形成了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区域特色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与人才需求。以辽宁为例,产业集群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成为14个城市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承载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在不断地创造辉煌。高等学校应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地区经济社会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深入了解各经济体系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后,主动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沈阳经济区内的产业集群建设,重点需求装备制造、原材料、高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的专业毕业生;沿海经济带开发扶持的产业集群,主要需求航运、石化、电子信息、软件、现代物流的专业;而围绕突破辽西北战略,重点需求面向临港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专业群体,立志打造现代运输业、建筑业的技能型人才供给基地。

3、高校围绕产业集群建设调整办学的基本思路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3)

从20世纪产业集群现象产生以来,集群以其聚集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集群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而且对加强集群自组织能力、构筑成本优势、提高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化程度以及集群创新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

一、定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把传统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灵巧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产业集群是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本质在于,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在相关产业链或其部分环节上的企业或机构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空间,既竞争又合作,既分工又协作,在集群内形成一个关联互动机制和企业网络,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集群由集群内节点级企业、网络级产业链、平台级辅助机构三大要素组成,其合理的组织结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现资源循环和高效利用的最有效组织形式。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发展中最为强劲的一个板块。虽然他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很多的不利因素也逐渐的暴露出来,比如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样的问题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此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衰退点。到底产业集群的发展到底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环境上,产业集群具有区域集聚性,大量的中小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相对的企业废弃物排放速度必然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得排放污染的总量超过环境容量,造成了产业集群内的水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污染治理制度建设滞后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若没有制度约束,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必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必然会把污染治理成本外在化,因此环境问题与制度建设密切相关。科技力量相对滞后是产业集群生态恶化的客观制约因素。由于我国科技力量不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集群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

三、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一个调整手段

循环经济作为国际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具体强调的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进行物质闭环流动,使绝大多数污染物内化于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界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减轻环境污染,有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是其活动的行为准则。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绝不是20世纪初崛起的“工业城市”的克隆体,也不是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制造者,而应成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因此,坚持发展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的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要手段。

1、可以避免企业末端处理的弊端。解决产业集群的污染问题一般是实行末端处理,即关停并整顿企业、统一排污处理、征收排污费等。但是末端处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政府的监督成本和治理投资费用过高,资源、能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不持久等等。循环经济它使污染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使原料和能源能够循环利用,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从而大大减少需要末端治理的污染物总量,减小治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减少由于末端治理产生二次污染的机会,进而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在企业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尽管也可以减少污染排放,但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被丢弃的资源数量不多,很难产生在企业内部彻底推行循环经济的动机。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是产业集群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通过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可以促使物质和能源的重复和多级使用,通过建立互利共生的产业网络,可以尽可能地使产业集群不向外界排放污染物,有利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的解决,产业集群也在与循环经济的结合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企业分散布局地区的生态问题比产业集聚地区更加严重,并且循环经济也只有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实现。因为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企业分散布局难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很难推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项目的关联配套互补,可以把产业链上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类似于自然界的“生物链”,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的生态网络关系,对于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从而形成具有循环特点的产品链和废物链的产业集群,使集群区内物质、资源达到共生与平衡,把对外污染物的排放降到最低,实现园区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样,循环经济的推行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还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企业之间建立起生态链系统,充分利用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通过贸易的方式把上个企业的废弃物整合成为下个企业的原材料,然后又把它的废弃物整合成下一个企业的原材料,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利用,形成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从而可以促使企业对产业集群产生依赖感和认同感,加强产业集群的稳固性,促使培育出集群协作与合作乃至集体生存的文化,从而也使产业集群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与吸引力。

四、建设循环经济型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能获得外部经济效应,节约企业成本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3R”原则,可以减少输入端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并且通过资源化处理,使垃圾、废物又一次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了物质能源的多级、层次利用,提高了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物质能源的需要。同时在产业集群层次实行循环经济对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染实行集中治理,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负担。从传统产业的以产品为媒介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生态产业的以对社会服务的功能为经营目标,使产品整体效益最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同时,实现了外部经济。同样,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成本,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增强了议价能力、节约运输成本、加大信息共享、共担产业风险,以集群弥补个体企业的不足,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各种运行成本,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加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集群内其他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它们的收益,实现了外部经济。

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集群在特定地域内将多数企业集中,不仅可以使企业克服分散经营的劣势,分享集群的集聚优势,而且,在集群内部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就不仅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也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自然减少了废弃物一污染物的排放。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塑造集群品牌新形象

集群品牌具有地域性、产业性两个特性,是一个集群区别于其他集群或企业的标志,代表了集群内企业的一种潜在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是集群内企业长期规范经营,通过良好的质量、周到的服务等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导致消费者对集群内所有生产同类产品、厂商的信任和忠诚。集群品牌会产生品牌效应,使人们将产品和区域联系起来,如西湖龙井、嵊州领带、永康五金、宁波服装等。区域集群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

提高集群创新能力

集群内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各种技能、知识、信息的沟通交流,形成累积效应。同时,生产企业、供应商、用户在地缘上的聚集,创新费用和压力就可以分散到集群的各个组织中去承担,缩短了新的创新反馈回路。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集中在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等方面。利用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通过对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信息。可以说,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循环经济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

自组织能力的加强

自组织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复杂性适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自组织性,即它具有明显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进化的特征,体现出很强的目的性。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有完善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多样化、趋异化的企业、机构等实体间形成了协作共生的关系。系统实体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使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集群生态系统内一个企业的变化必然受到集群中其他企业、机构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进化作用于其他实体的选择,引起其他企业和机构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整个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自发产生对于环境的动态调整,实质上集群生态系统具备了自组织能力的适应性和动态调整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自组织能力——内生发展力。

五、促进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结合的途径

循环经济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等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规、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1.进行循环经济改造。包括三个层次,即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和社会的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层面,要对不同的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对传统的产业集群进行循环改造,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与相关企业进驻,并补偿性地迁移出一些非相关企业,较快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对新兴的产业集群,要利用不同产业或企业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关联和互动关系发展工业生态园,通过园区内集中式的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促进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使之建立起工业生态链,对于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进行集中、无公害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从而形成具有循环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在社会层面,要把产业集群内的循环经济与集群外的循环经济统一起来,建立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和再生产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和生产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建立社会生态网络,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4)

中图分类号 F121.3;O4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66-07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或某几个产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物质流中相关的支撑企业在一定地域内高密度地集聚乃至聚合的过程。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可以造就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融合,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产业经济活动上。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显著的地区,无一不是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倚重的恰恰是数量庞大的产业集聚。然而,近几年来,高度密集的产业集聚地区由于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势强劲,频繁出现了能源全面短缺、土地资源强约束、水质性缺水和民工荒等突出现象,表明产业集聚的可持续性问题有所显现,也表明依靠高消耗、高污染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要彻底摆脱现实窘况,迫切需要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去触发产业集聚系统的建设性力量,推动现存的产业集聚系统向产业集聚生态系统跃升,促进其持续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尤为关键。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约束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把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必须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必须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理性选择。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和特定的制度安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在产业层次,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每一个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都构成循环经济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产业集聚系统则更具载体优势。本文将对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关系及互动机制进行研究。

1 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

自然界在上亿年的演化中通过精密高效的分工,形成了囊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种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营养物质在闭合式的循环中得到高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为产业系统提供了可模拟的物质循环模式。

人类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分工细化逐步形成了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系统运行依赖于过度利用甚至滥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和废物吸纳功能,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表征,产业系统自身不循环、不利用,缺乏“分解者”,庞大的物质代谢规模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良好物质循环,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

冯 薇: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资本密集型产业增长快而比重大,经济增长靠偏高的投资率拉动,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原材料工业和一些加工制造业增长速度快,导致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强约束。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电力消耗大、煤炭消耗多,我国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大量出口产品的同时,也承接了这些产业消耗的资源负担,承接了这些产业在生产中的污染排放。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2-2004年分别为每万元1.30、1.36、1.43 t标准煤,2005年与2004年持平。2006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下半年才有所回落,2006年全年下降1.2%,尽管如此也没能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的约束性指标。

总之,已经形成了一种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体系,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成本竞争优势基础之上,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竞争优势会消耗殆尽。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总体成效并不十分显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观层面逐利、缺乏社会责任的原因,也有宏观层面制度缺失、规制不力的原因。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产业经济活动中资源与环境要素的“价格失灵”普遍存在,要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变成各级政府的实际行动,的确是“知易行难”之事。

我国的产业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我国在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更加迫在眉睫。我国的新型产业体系必须具有生态化的基本特征,这样的新型产业体系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它追求低投入下的高产出,高效、集约、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它追求低排放下的高附加价值,把产业运行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前提下增进经济绩效,达到产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在我国现阶段被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提出。

产业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的主要组分,我国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在生产领域,依托在产业层次。我国循环经济现阶段是一个产业问题,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产业链延伸和废物利用等等,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提出的一项挑战。循环经济主要着力点在过程控制的动脉产业,当然也要逐步发展末端控制的静脉产业,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我国的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新型产业体系一定是环境友好型、生态化的新型产业体系,每一个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都构成循环经济的物质载体。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把产业系统作为子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增大物质流和能量流在产业系统内部的循环流动,将产业系统不能循环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再生能力阈值内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

皮尔斯和特纳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型,将自然循环物质流和产业循环物质流都看作是循环经济的内容,这显然是个大循环的概念。自然环境有为生产系统提供资源投入,吸纳开采、生产和消费各环节所产生的废物,以及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慰藉等效用的直接来源三种经济功能。产业活动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这些功能,在其可恢复限度内提高产业经济活动的效益。

循环经济把物质流和能量流在产业系统内部及其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流动视为生命第一线,它通过重构产业经济流程,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只关注货币流而不考虑物质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的最终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经济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体系)。而产业集聚系统则更具载体优势。

2 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关系

2.1 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的“3R”原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其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减量化原则作为源头控制方法,意旨从资源开采、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流通到消费乃至最终处置等所有环节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以减少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产生量,预防和控制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产业集聚是在一定地域内,上下游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高密度地集聚着大量的企业,由此形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产业网络。产业集聚为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途径。当产业集聚区某一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过程中率先开发出材料、能源等资源节约技术,原材料替代技术和废弃物减排技术后,同一生产工艺的其他企业可以共享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集聚特有的社会环境可以加速循环经济技术的扩散,在一定的经济激励机制作用下必将促进企业竞相开展技术和工艺创新活动,材料、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又为下游产业提供更为便宜的中间品,下游产业同样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层层传导直至最终产品。伴随着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生态设计、生态制造和生态包装为赢得绿色市场的青睐做好了充分准备,并由此带来可观的产品差异化利润。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变传统的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既降低了资源消耗,又减少了废弃物排放量,还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有利于产业集聚系统向生态化方向发展,而产业集聚生态系统就是循环经济理想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

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循环经济迫切需要解决土地、水、能源等基础要素的严重约束问题,而产业集聚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恰恰为循环经济缓解此类问题的严重状况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分布密度高,可以充分集成共享基础设施,提高土地、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等设施的利用率,集约化地使用这些资源,相对于产业或企业的分散布局其实质也是一种资源的减量化。产业的空间接近既缩小了物料、能源、副产品和废物的供给距离,又节省了交易成本,直接构成能源的节约。产业集聚的上下游产业、旁侧辅助产业对水、能源的需求呈不同等级,通过水资源集成和能量集成以达到按质用能和梯级利用的目的,提高资源的集约使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量。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还可以共享公共服务,如金融、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事务所、行业协会、商会等等,集约化地共享服务本身也包含着物质和能量的节约,从而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

产业集聚为循环经济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落实提供了重要途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很难在单个中小企业内部实现,由于单个中小企业生产流程相对简单,“分解者”不容易构建,同时这类企业的规模小,废弃物质量不够大,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再者此类企业也无能力开发资源化技术。循环利用资源必须在废弃物排放量具有规模化循环利用的可能时,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往往需要在企业集团层次或在产业集群层次来完成。在产业集聚区循环利用资源则更具优势。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性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整个产业群落中有几十家、数百家甚至几千家企业构成,有初级材料加工企业、中间产品加工企业、各类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种群组成。产业集聚区内不同的种群有不同的要素需求,废弃物数量足够大,引入的“分解者”企业对这些剩余物质进行分解,它们通过开发废物资源化技术,将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废料完全变成另一个产业或企业的“食粮”,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节能减排甚至达到污染物零排放。在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集聚区,核心企业的副产品具有规模化特征,吸引特定生态位的多个企业进入,形成新的代谢生态链关系。货币流牵引着物质流使之尽可能地在产业集聚系统内部循环,物质和能量都尽量在不断进行的物质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边界上,有限的资源进入产业集聚系统,有限的废料排出产业集聚系统,从而将产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尽可能小的程度,使之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在产业集聚区推行循环经济,在原有的生产者、消费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专业化分工者――分解者,构建物质循环流动新方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产业集聚这种空间组织承载了循环经济活动,产业集聚这种产业组织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当然,对于产业集聚区内无法自行消化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必须予以集中处理,通过吸引专业化的、再利用废弃物的静脉企业加入集群,或者同类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废物再利用和处置企业,规模化处置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浓度高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价值大,无法再循环利用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纳入“生物――地球――化学”自然循环,在环境容量阈值内又进入下一轮的产业物质循环,此类情景依然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

2.2 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

2.2.1 现存产业集聚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及其深层次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规模庞大,促进了这些区域经济率先快速增长。但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增长方式付出很大的代价。近几年来,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来浙江、江苏、广东等省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省份,近年来在出现严重的“土地荒”、“煤荒”、“电荒”、“民工荒”的同时,也饱偿了“水荒”之苦。不是没有水资源,而是水质太差,严重的水污染导致这些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浙江省通过建立各类特色工业园区把原来散、乱、小的企业集中起来,园区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依然没有跳出末端治理的旧框框,环境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同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市场拥挤、技术锁定等负面效应也有所显现。要彻底摆脱现实窘况,迫切需要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产业经济活动流程,循环经济被推到实践的前台。

熵是能量不可获得性的度量,也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是一种依靠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来维持其自身有序性的开放系统。产业集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它靠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资金等来维持其非平衡有序态。产业集聚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个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摄入高能量的低熵物质,又把退化的高熵废物排放到环境中的过程,产业集聚系统的有序态是以环境中的熵增无序为代价换取的。然而,当生态环境的混乱无序达到一定程度后,则无法再向产业集聚系统提供其服务功能,产业集聚系统因得不到持续的负熵流输入而不可持续。目前产业集聚的产品市场拥挤和要素市场拥挤,表明系统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流和必要的投入要素负熵流,技术锁定显示出系统缺乏应有的技术创新负熵流供给,所有这些因素都程度不同地引发现存产业集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

我国产业集聚系统不可持续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以化石燃料和矿物为主要能量来源及原料的线性的、开放的物质流动系统。产业集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它只与太阳交换能量,与宇宙不能交换物质。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和矿物是稀缺的低熵物质,尽管人们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筛选此类低熵物质,对其利用也越来越经济,但是低熵物质存量毕竟有限。依据经济学家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的观点,能量以两种状态存在,在利用过程中从自由能量(可获得的)变成了被束缚的能量(不可获得的),如燃烧一块煤时,它原始的自由能以热、烟和灰等人们再也无法利用的形式消散了,变成了被束缚的能量,亦即变为无序分散的能量,它可以用熵来量度,遵循熵增定律。自然生态系统以完全的物质循环流动方式运行,碳、氧、水、氮、硫等营养元素的自然循环是封闭的,进入系统的惟一能量是太阳能,这种自由能流持续不断地供给保证了封闭系统的持续性。而产业集聚系统是一个线性的物质开放流动的系统,它不再循环它的营养物,输入系统的是稀缺的低熵物质和能量,输出系统的是低熵的产品和高熵的废物,它完全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地球――生物――化学”封闭物质循环。故此,产业集聚这种开放系统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系统除了物质流、能量流匮乏之外,人员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负熵流也相对不足,直接造成系统进化受阻。产业集聚系统作为局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由于前者施加给后者的高熵废物过多,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环境无法吸纳或同化这些物质和被束缚的能量,必将打破局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致使二者进入机能递减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不仅要看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还要改造产业集聚系统的物质流动方式和内容,以防止经济负载过大沉没我们的生态方舟。

2.2.2 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持续发展

基于产业集聚不可持续性是由于其线性、开放的物质流动方式所致,而自然生态系统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已被证明是高效可行的系统,其物质流动方式是循环封闭的。产业集聚系统通过近似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循环经济应该且能够为我国产业集聚系统的跃升和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运用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产业集聚活动流程,使其物质流动方式向闭路循环方式趋近,增大产业集聚系统自身负熵流,减少自身熵增,降低施加给生态系统的高熵物质的数量。在建设性因素刺激下,通过自组织的非线性放大作用,“微涨落”变成“巨涨落”,促成产业集聚跃迁到新的有序结构。必须明确指出,虽然我们力图构建产业集聚系统的物质闭路循环,实际上完全的封闭循环目标不可能达到,因为即使系统接近物质闭路循环,再循环利用仍然需要从外界输入新的低熵物质和能量,所以产业集聚系统依然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它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技术、人员的交换,以维持其自身熵的恒定及“耗散结构”的有序态。以下分析循环经济成为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动力的作用机理。

第一,循环经济的“减量化”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系统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和服务,原材料、资本、劳动和能量等投入要素的减量化,其实质是为再生产过程“储备”了更多的负熵流物质,保证产业集聚系统后续的生产有充足的负熵流输入,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减量化又减少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高熵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阈值之内使之充分消解,保持生态系统的正常服务功能。减量化必定要建立在坚实的自主技术创新基础之上,产业集聚区内同类种群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利于推动创新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流既是产业集聚系统的负熵流,更为重要地,它又是一种“涨落”因素,能够诱发系统的跃升。减量化还表现在采用替代技术减少相对稀缺的可耗竭性资源及毒性物质的使用量,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减量化不仅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且引致资源生态效率的提高。我国东部产业集聚区出现的资源约束、要素短缺等现象,根源就在于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建立,负熵流输入难以保证。目前浙江省为缓解成长中的烦恼而采取的“腾笼换鸟”、“借地升天”等做法正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具体举措,其实质就是资源的减量化。

第二,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系统是多样化种群组成的经济群落,每一种群都独立进行生产活动,种群之间结成产业链条或产业网络。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原则,产业集聚系统吸引“补链”企业或“分解者”进入,延伸产业集聚区内的生态链,在副产品或废气、废热、废水、废渣还没有排向环境之前,在能量还没有完全被束缚之前,利用管道等其他设施对其进行集中传输或回收处理,使之变成低熵的可利用物质和能量,作为下一个生态链的投入,如此持续构建再下一个新的物质流循环,增加整个产业集聚系统的负熵流供给和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降低系统的资源消耗,遏制环境恶化态势,推动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当然,循环利用的必要条件是废弃物循环消耗的物质和能量低于从中可获取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产生的再生物质之价格低于系统外原生物质的价格,否则,“循环不经济”是不可取的。产业集聚的竞合型特征为循环经济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层次来分析,循环且经济是其推行物质循环的动力源泉。产业集聚系统内循环利用物质的经济性存在,微观主体具有主动推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循环经济才具备发展的微观基础,进而循环经济成为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还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熵增最小化或熵的恒定,恢复并增强自然生态环境的正常服务功能,实现产业集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

第三,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系统的跃升,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当一个系统满足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机制和涨落条件时,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普利高津在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通过引入负熵流来抵消熵产生,说明系统可能从混沌无序的状态向新的有序状态转化。产业集聚具有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特征,它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进入稳定的有序态。然而,稳定有序是相对的,任何开放系统的状态都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现存产业集聚陷入种种困境,存在不稳定和无序的潜在危险,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主要是由于负熵流不足高熵物质过多而致。运用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和基本原则去触发产业集聚系统待挖掘的建设性力量,增进系统的负熵流,减少自身熵产生和排向环境的高熵物质,推动产业集聚系统向新的稳定有序态跃升,系统有了跃升,产业集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我国现存产业集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已经到了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阶段。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地理位置接近,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的溢出和扩散,创新集聚效应易于产生。然而,只是简单的模仿甚至仿冒并不是真正的创新,我国产业集聚显著的制造业,产品以低端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较少,创新水平低下,且制造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我国产业集聚区资源与环境的强约束,对区域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向循环经济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发展方式转变。

循环经济需要一系列技术群的有力支撑,循环经济触发一个又一个产业集聚系统的自主技术创新“涨落”因素,这种建设性力量通过集聚体内子系统间的相干性和正反馈机制,自组织产生一轮又一轮的放大作用,形成推动产业集聚系统跃升到新的稳定有序态的强大力量,最终系统进化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集聚生态系统,产业集聚得以持续发展。图1简单示意了产业集聚系统在循环经济推动下的进化过程。图1 产业集聚系统的进化图

Fig.1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ystem

针对产业集聚系统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循环经济触发自主创新“微涨落”因子,在集聚区内引起某些企业率先开发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替代技术,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排放物的数量和毒性。毕竟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系统内创新行为没有形成足够的冲击,低于临界值,在线性非平衡区,“微涨落”就会被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所衰减,最后回归到原先的低层次稳定状态。此时,小的涨落和扰动不足以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在线性区系统的自调节负反馈机制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涨落”因子高于临界值,对产业集聚系统的冲击较大使之失去稳定性,激发集聚系统对循环共性技术联合开发,同时形成你追我赶、竞相攀比的创新冲动和氛围。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在分支点之后,“涨落”在各个子系统的相干效应作用下不断增强而形成“巨涨落”,此时,系统的自增强正反馈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自主技术创新突破原来的路径依赖及技术锁定,直接导致负熵流的增加,低污染、低消耗的产品附加值直接得到提高,自组织的协同效应降低系统的熵产生,废弃物资源化或处置技术大大减少了排向环境的高熵物质,最终促使产业集聚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升至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至此,产业集聚系统完成向产业集聚生态系统的进化,进而,产业集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产业集聚生态系统就是远离热力学平衡的稳定态,它的稳定性和熵的恒定需要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来维持,产业集聚生态系统仍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然而,它的突出特点是采纳循环经济新方式重构自身活动流程,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闭路循环,使产业集聚系统内不同行为者的物质流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实现产业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故此,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

3 建立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良性互动机制

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循环经济则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呈互动关系。如何建立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首先,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作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使得私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在不自觉地为公共利益服务。产业集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靠市场机制的牵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都是以经济开放这种偶然事件为诱因、以市场利益为先导引发的自我增强过程而生成,区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育成熟,对产业集聚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循环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发展循环经济要倚重市场,只有发挥产业中微观主体的作用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循环经济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循环经济要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我国要逐步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改变目前资源价格过低、偏离价值的状况,才可能对企业过量使用自然资源形成挤压,迫使微观主体采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进行生产,促进物质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我国工业化先行的产业集聚密集区已经符合这些条件。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主动自发地运用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生产流程,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集聚,形成种群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善的产业群落,产业集聚的生态化跃升确保其发展可持续。同时,循环经济因产业集聚的优越条件而具备良好的试验和发展基础。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格局。

其次,发挥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强有力的控制作用。对公共资源的肆意占有被哈丁称为“公地的悲剧”,公地的悲剧也表现为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形象地称其为“看不见的脚”,“看不见的脚”意指私人无限制地使用公共物品,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把公共利益踢成碎片。环境从其物质特性来看,具有公共财产的性质,难以将其放入市场之中赋予价格,这是它被滥用的根源所在。政府必须发挥“看得见的手”的控制作用,对公共财产的使用进行强有力的限制。守夜人要严加监管“看不见的脚”的破坏活动,禁止其任意践踏自然资源与环境等公共财产。循环经济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只有建立了反映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硬约束,实施严格的产业规制政策、资源节约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循环经济才可能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我国已明确提出限制“两高一资”产业的发展。我国现存的产业集聚,在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政府环保标准日益严格的形势倒逼下,不发展循环经济就越来越没有出路甚至走向衰败。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产业及其企业自发地寻求和参与“循环”,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网络。这是一种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以自主技术创新为重要支撑,形成资源深度利用、产品附加值提高和环境友好的良好局面,循环经济借助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对产业的广度渗透,发展的视阈越来越宽。我国多数产业集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在其发展完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是去替代市场,而是去辅佐市场,起到催化剂和中间人的作用。园区管委会的“绿色招商”、“补链招商”,正是把循环经济新理念引入产业集聚区的具体体现。企业有生产和逐利的权利,而共享良好环境已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和获得社会福利的标志。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的调解和裁断。在产业集聚园区营造创新的制度和文化氛围,重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政府的严格规制,在循环经济的激发下,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园区。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在政府的调节下,相互制衡、相互推动,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格局。

4 结 语

产业集聚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它以产业的高密度集聚、聚合为内在规定性,以区域为空间载体,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我国产业集聚显著地区出现资源与环境强约束,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产业集聚则是循环经济理想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循环经济触发自主技术创新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二者呈互动关系。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作用和“看得见得手”的控制作用,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良性互动的格局,它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必将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薇.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理论综述[J].改革,2006,(12):113~116.[Feng Wei. A Theoretic Summarizat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 Reform,2006,(12):113~116.]

[2]张志强,杨巧英.循环经济与产业规制[J].今日国土,2006,(9):8~10.[Zhang Zhiqiang, Yang Qiaoying. 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y Regulation[J].China Territory Today,2006,(9):8~10.]

[3]David W Pearce, R Kerry Turner.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M].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4]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J].现代财经,2005,(4):8~11.[Li Huiming, Zhu Hongwei, Liao Zhuoling. Researches on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y Ecosystem[J]. 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5,(4):8~11.]

[5][美]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熵定律和经济问题[A].[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7~103.[Nicholas GeorgescuRoegen. 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A].edited by Herman E. Daly and Kenneth N. Townsend. Valuing the Earth: Economics, Ecology, Ethics[C].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1:87~103.]

[6]徐大伟,王子彦,郭莉.工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耗散结构理论分析[J].管理科学,2004,(12):51~56.[Xu Dawei, Wang Ziyan, Guo Li. Entropy Analyses and Distinguishing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System Evolution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2004,(12):51~56.]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5)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提高经济管理质量,需要几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而且可以通过转变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观念、实施开源节流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办法、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手段、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等方式来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管理质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信息披露水平不够高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许多农村地区对信息披露的重视不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组织信息作为经济管理的内容之一。农民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和管理的理解仅在表面上。然而,这些因素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管理顺利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1.2缺乏激励保障体系

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然处于正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它在经济管理中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仍然会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人力资源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1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想要在农村逐渐发展起来,仍然需要面对很多难关。不仅需要利用经济管理促使内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需要外部力量给予相对应的支持。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贯穿每个环节。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尽可能减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经济管理的水平,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顺利实施打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2.2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手段

在现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创建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逐渐的实现资金信息化核算,全面的经济管理的时效性与质量。另外,在综合考量农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创建信息化的经济管理体系,执行统一的资金核算方法,式的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处于相同水平,避免交叉产生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另外,要全面的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度,责任到人,根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构建并完善各种责任制度,并且保障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相协调,确保制度能顺利且规范的应用于各项经济管理流程。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的完善经济财务的监督、追究责任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报告制度,通过认真的核查各项监督任务,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再执行相应的管理办法,从而全面的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质量。

2.3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应当全面的实施“以人为本”,同时,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全面的培养、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如:岗前培训,在聘用相关人才时,要格外的重视其综合素质的考察,并且对通过岗前审核的人才进行教育,将管理工作中各种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详细的告知应聘者,并且开设专门的培训班,经培训,再次急性综合素质考核,考核通过者,才能正上上岗。另外,为了有效的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者的业务水平,需进行“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拓展,尊重工作人员的个性特征,且保障管理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尽可能的调动其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转化为强大的、优异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的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质量。

2.4仿真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结构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其独立运作的时候,可以模仿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结构。其实村委会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日常运作过程中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两者与经济管理的质量、水平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相关部门要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其自身的经济管理进行指导,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政策能够落实到实处。

2.5培训指导,切实加强集体经济组织能力建设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后,必须和村委会进行分账管理。一是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区县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乡镇村组组建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采取集中统一培训、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培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监事会等主要负责人,逐步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业务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二是提高会计核算能力。区县业务主客部门要按照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及时组织培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人员,建立新的会计账务,独立开设银行账户,全面实行自主经营,独立进行核算。

2.6全程监督,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的权益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6)

一、研究背景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后以接入Internet为标志,数字经济主要以提供内容服务网站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政府和企业重点实施信息化建设。第二阶段是2003年后以第三代通信技术应用为标志,在商业贸易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如B2B、B2C,政府建立和应用信息化服务平台。第三阶段是2013年后以“互联网+”为标志,建立数字中国,数据体现价值,大量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繁荣发展。常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532”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通过数字技术升级改造实体经济并相互融合发展的方针,常州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常州市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常州市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关于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表1),从大数据应用、工业互联网、跨境电商等方面谋划发展和壮大数字经济。自从我国提出“互联网+”、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之后,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数字经济有关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成果众多,呈井喷之势。宁家骏提出传统企业经济在线化、数据化,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方向①。贾奇统计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影响因素,采用平稳性检验与VAR模型、Jo-hanso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得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②。沈运红等通过浙江省的面板数据认为,实证研究数字基础建设、数字化产业发展、数字技术创新科研等方面对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③。赵涛等研究分析22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动因、效应、机制和地区差异④。姚维瀚等从研发投入和大学生占比两个角度进行研究,认为这两个因素对数字经济影响显著,应该加大对中等规模民营和三资企业的研发资助以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⑤。张红伟采用时间和个体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发现中国数字经济显著强化财政分权,存在区域差异性⑥。专家学者数字经济研究集中在数字经济战略、数字经济与金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个体城市数字经济研究成果比较少。

二、常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不足

常州十四五规划提出“532”发展战略,即五大中轴、三个中心、两个示范区,积聚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创新爆发力,提升长三角中轴枢纽的综合能级,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高质量的数字经济是发展关键,数字化可以引领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数字化对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有放大、叠加、倍增效应。2021年9月,根据赛迪顾问的《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南京排名全国第7位,苏州排名第9位,无锡排名19位,常州排名39位,与南京、苏州、无锡差距明显。常州城市数字经济排名,根据国家统计局、阿里集团等的数据,在基础设施、商业、产业、政务和民生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如表2所示。根据表2进行测算赋分,得出常州的数字经济指数,寻找常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与问题。从苏南四市来看,南京是省会城市,是国家通信枢纽、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之一,数字经济基础好,数字产业化优势明显,数字经济优势产业包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苏州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方面有优势,体现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无锡努力推动数字产业化,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其中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1432亿,设计、制造、封测占全国11.22%。苏州在数字产业规模领先,南京在数字民生领域领衔,常州在数字经济指标中除了数字基础设施指数相差不明显,其余指数全面落后苏州、南京、无锡,特别是数字产业指数差距明显(图1)。当然,常州在数字经济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0年常州数字经济规模3549亿元,占常州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5.4%,位居所有城市第26位。常州拥有常州飞机制造厂、江苏北斗科技、新誉集团与今创集团等重点企业,在航空装备、卫星应用以及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优势突出。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变化来看,2018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0家,产值同比增长11.3%,占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3%。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1家,累计1760家,列全省第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8%,64家苏南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其中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排名江苏省第三。2019年,常州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超过1000亿元。2020年常州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4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5%,占比规模工业总产值47.6%(图2)。

三、常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

高质量发展包括要素投入产出比、内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等指标。数字经济能用较小的要素投入及环境代价实现经济增长,体现发展的有效性和绿色性。数字经济能调整优化经济内部结构,有利于升级供给、需求、产业。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要素能拉动技术、管理等知识要素创新,提供持久发展增长的动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是常州市“十四五”发展的战略定位,常州要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必须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经济与传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经济保障

完善提升4G、光纤、5G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规模建设,建设一批基础性、关键性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提升数字经济支撑能力。推进基础网络升级,优化城乡光纤宽带网络,完成光纤到户改造,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有线、无线、卫星三网融合发展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推动奔牛机场空港、常州站、常州北站、常州南站、金坛站、常州汽车总站等的数字化建设,落“532”战略中的交通中轴目标。推动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利用数字技术保障民生。

(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打造高质量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利用云大物智移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新技术对制造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提升智能制造服务水平,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常州市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与其他省内地级市有比较优势,行业集中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纺机、机器人、传感器等行业,推进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巩固智能制造装备关键优势产业,打造国际化高质量智造名城。

(三)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化,培育高质量数字经济产业

合理规划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发挥其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吸引带动力,吸引行业龙头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合作和数字产业布局。目前,常州高新区已经形成以光伏、新能源汽车、新医药及医疗器械、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两特三新一现代”产业集群。常州科教城培育机器人、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着力构建打造国际合作、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产教融合的示范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赋能常州高质量发展。

(四)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造,打造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农业综合信息资源、应用和管理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生态农业、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农产品数字化溯源、脱贫等业务提供统一、权威的数据支撑及应用系统。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在生长环境监测、智能灌溉、测土配方、动物疾病诊断、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互联网”新业态,开展生鲜农产品“合作社(生产基地)+商超”等新型电子商务直供方式,缩短中间环节,线上溯源、线下销售融合运营。打造基于数字技术的冷链物流、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涉农产业一体化发展。另外,还要创新政府管理数字化,打造高效率数字治理典范。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政府治理转变,再造电子政务服务流程,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数字政府治理水平,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大数据辅助决策的城市治理。

四、常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措施

(一)引进人才,保障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或团队,对照市政府“新龙城英才计划”,对成功引进总部大型企业所需的领军型人才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按“新龙城英才计划”享受政策支持,提供各类保障服务。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鼓励总部企业与在常高等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开办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合作办学,培养数字经济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二)拓宽融资,保障资金需求

加大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对数字经济企业的信贷支持,包括提供贷款贴息、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对数字经济企业知识产权、收费权及大宗商品仓单质押融资,为符合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给予更多资金支持。加快数字经济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推进上市公司海外投资并购。

(三)优化营商,服务企业发展坚持公平原则,保证各类竞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保护企业物权、股权及其他的数字财产权。强化企业信用评价,健全社会化信用服务,以信用为基础建立长效市场监管机制,分级分类管理。鼓励企业应用数字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提升企业创新活跃度。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各级政府提出的解决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不适应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始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离开了人的发展,一切形式的发展都将失去其所存在的意义。因此,研究人口发展对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对于山西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发展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三个方面。人口数量主要指人口发展速度和规模;人口质量主要指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人口结构包括人口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和地域构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

一、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从世界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方面,增长的人口规模可以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大幅增长导致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大量劳动力闲置,增加了贫困人口比重,其中,妇女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同时,人口规模的扩大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各地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人文背景和人口素质状况等方面的不同,适度人口规模也将会不同。因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山西省的情况而言,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口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现阶段,山西省经济发展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贡献份额较小,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和地区(耕地、森林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很低,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基础服务供应短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迫于压力不得不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和气候变化恶劣,导致经济发展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传统粗放式的低水平上徘徊。因此,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促进贫困人口减少,有利于妇女地位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山西省人口均衡发展,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问题,应该多角度、多方向地审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既不能放松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又不能单方面追求人口的零增长;既要控制数量的无节制增长,更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分布。

二、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素质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一个国家劳动者体力、智力、思想觉悟和科技文化知识水平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方式和人口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从生产要素角度来看,人口素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的生产优势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资本和劳动力构成的要素比率。但事实上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经济不一定发达,而人口素质高的国家往往具有竞争力(如美国、日本),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在首位。

经济发展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从根本上来讲,人的因素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因素。人口素质的变化对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提高人口素质的直接结果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者素质低,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粗放型。因为低素质劳动者不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以在同样劳动耗费的情况下,不能生产出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产品。在这种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商家往往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等措施来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即粗放型增长。相反,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可以造就大量高素质的决策人员、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逐步增加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这样实现经济增长就可以较少地投入人力和物力。高素质劳动者能够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可以制造和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身体健康,这样可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促进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消费品的价格,使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趋向协调发展。最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因此,人口所具有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拥有高素质的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就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果人口素质尤其是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低下时,这一现状会极大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

从实际情况来看,山西省人口数量较大,人口素质偏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反映,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62029人,文盲率为2.13%。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居中①。劳动者素质低,必然使得劳动效率低。以农业为例,山西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比农业发达省份低几倍,甚至十几倍。山西农业劳动效率低的原因,除了资金投入和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以外,就是劳动者素质低。在劳动者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会遇到很大阻力。

三、人口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一)人口性别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性别比失衡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人口性别构成对消费和投资,进而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大影响。在长期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于体力劳动,特别是在许多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落后的社会生产使得农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生育男孩上,这是导致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原因。在城市也存在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现实状况,城市妇女在就业、劳动分配方面与男性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性别角色要求她们承担起生育的责任,这必然会离开职场一段时间,以技能生疏和岗位缺失为代价,进而有可能导致失去工作。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衡,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同时,对消费和投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据统有关计数据显示,山西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而且这一比例已经远超过联合国设定的正常值范围102―107,甚至预计在未来的数十年这种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象将更加严重。妇女对经济生活的参与层次和参与比例与男性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导致家庭生育男孩的愿望大于女孩,由此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性别比失衡使得男性劳动力过剩而出现就业性别歧视;迫于紧张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压力,传统的女性职业如打字、缝纫等也逐渐被男性所接受,如此就业形势,对女性劳动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这一现状势必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二)人口年龄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按照国际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理解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绝对意义说,人口老龄化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被认为是人口自身的不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资源缩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高速发展时代,老龄劳动力人口在接受新的知识和科技方面比青年劳动力要相对弱一些,对新产业和新岗位的适应能力也处于弱势。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截止2010年底,山西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70.5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8%,山西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②。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保障滞后,经济实力不足,社会承受力还很弱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这一变动趋势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障碍。具体来说,一方面靠资源消耗的劳动力扩张型经济增长得不到劳动供给的支持;另一方面由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实际工资水平必然提高,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成本上升,形成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总之,由于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和持续低水平,山西未来人口必然向老龄化、劳动负担重、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小的年龄结构发展,粗放的依赖廉价劳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不能够得到支持。因此,山西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与人口发展趋势相吻合,由劳动密集型将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变,经济结构将逐步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方向转移。

(三)人口地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是人口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该时点当地的人口密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地域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劳动者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或更高的收入水平是引发人口迁移主要原因。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无疑是吸引人口迁移从而造成人口地域分布的重要力量。

人口地域分布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局部地区人口规模增长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人口增长产生的需求压力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高度集中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出,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反而推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建立更加顺畅的人口流动机制的同时,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加强区域经济建设和人力资本建设,是实现山西人口地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还需注意,人口地域分布过度集中、中心地区的过度城市化会造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破坏、住房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混乱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人口区域分布的变化。

(四)人口城乡分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推进,出现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由此而引发人口城乡分布的变化。人口城乡分布的变化以及其变化的内容、变化的过程都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巨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化绝对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简单转移,而是百万人口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且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教育相对落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很少,综合素质与劳动技能也较低,多数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相比之下,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的集中,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同时也具有资本、信息和高新技术等优势,所以城市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同,一般来说非农人口比例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城市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针对山西的人口城乡分布现状,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针对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正确处理发展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注:

①②数据来源: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参考文献:

[1]王兆萍,郭建华.健康投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析―基于人口均衡发展的视角[J].西北人口,2011(5)

[2]彭希哲,黄苏萍,姜忠毅等.上海人口、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转型[J].科学发展,2011(9)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8)

依照我国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经营体制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方式。“三农问题”历来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壮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为根本的抓手。我国农村现实条件差距较大,不同地区的农村在基础条件,管理水平和资源要素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发展过程中以本地区的农村实际情况为基础,探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对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1.1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行农村改革的重要前提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战斗力不足,创造力有待提升,领导干部之间的凝聚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在一个较低水平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阶段,难以有效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低下,集体经济领导队伍号召力与领导力有待提升,是制约基层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实现农村基体经济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对于盘活农村地区经济,深化农村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集体经济一方面属于农村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该地区基层党建水平,当地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基本经济,能够为农村改革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持,打下坚实基础。

1.2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下,不同地区应发挥农村的各自优势,实现不同的发展路径。经过多年的乡村振兴实践,一个稳定、持续、健康的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产业壮大的必由之路。没有经济支持和产业支撑,农村集体经济难以发挥在农村发展中的依托和支撑作用。高质量的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形成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进而实现内外部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对于产业结构优化有重要的意义,最终实现产业水平提升,规模提升,内部结构优化的良性循环。

1.3集体经济壮大是提升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如何通过提升农民的收入,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问题,也是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本质目标。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农业、农民现实情况,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结构中的积极因素,是实现农民和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能够吸纳就业,直接提升当地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村集体经济的壮大能够实现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提供技术条件,最终实现村民的集体富裕。最后,通过大力大战农村集体经济,能够为农村其他公共事业提供一定的财力和经济支撑,大大降低农民的负担,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除此之外,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能积累财富,为农村地区的公共事业提供财力支持,减轻农民的负担,大幅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2.1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支持政策

在宏观政策的制定层面,首先应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法律、政策、制度,针对于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个性化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不同村集体经济成员和定位和职责;其次,细化和完善现有的操作性指导意见,为各类人员提供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最后,通过土地、财政和金融等手段,补足农村集体经济大战的薄弱环节。在土地管理层面,一方面应加强耕地红线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应向土地综合整治给予资源倾斜,在村集体土地的出让领域不与村集体更大的自,保证土地出让合理,合规,合法。在金融保障层面,应依据不同地区发展集体经济的产业化内在要求,在信贷层面予以大力支持,尽可能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在财政层面,应有效整合不同部门之间的支农、惠农资金,做到科学统筹,保证惠农基金发挥最大效能。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优选风险可控,发展前景广阔,领导团队强的优质项目进行补助和贴息等政策支持,保证集体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2.2以农村实际情况为基础,创新发展方式

首先,应深入分析不同地区农村的优势条件,具体包括交通资源、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等优势条件,深入研究所在区域的发展现实情况,在时展的浪潮中融入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和规划。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争取上级组织的支持的引导,分析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重点提升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服务性产业。有条件的地区可借鉴互联网加模式,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发展电子金融和电子商务的经验,注重新经济方式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引导作用。其次,在发展中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坚持市场导向,创新现阶段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自发地建立专业合作社,应从信息、技术、生产、销售等多个方面,实行全链条的帮扶。应大胆尝试,高效整合现有资源,采用资产股份化的方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2.3深入推动改革,增强经济活力

首先,应从现有资源科学配置入手,改革集体产权制度。重点做好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耕地的确权工作,全面摸清集体经济的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重点提升现有资源的生产效率,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全体村民增加收入的目标。其次,建立活力更强,流动性更好的产权交易平台。针对于资源禀赋较好,效益不佳的地区,可利用灵活的资产交易平台实现对产权使用权的高效配置,实现村民对集体经济资产的市场化改革。建立科学有序的资产占有、收益分配,抵押担保,继承,有偿退出等产权交易环节,深度挖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借助于产业升级、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兴国等战略布局,做好政策之间的衔接工作,确保扶持政策能够真正发挥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2.4建立规范有效的农村集体经济监督体系

首先,从加强管理的角度实现集体经济资产的保值增值。不同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应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完善的发展章程,运营规则和内控制度,系统核算固定资产收益和债权债务,建立和完善台账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提升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应构建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以集体经济经营状况为依据,开展员工的绩效评定,充分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成员的主动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其次,探索建立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在资本运营重大决策方面实行集体决策和领导人负责制,明确内部部门的职权划分,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使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将集体经济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绑定。最后,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督,保证每一笔资金流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重点处理好债务问题,对历史遗留问题,村集体经济应尽可能做到未来发展不受历史问题的限制。

2.5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通过科学的程序选拔农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充分发挥集体经济负责人的带头一样作用。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旧观念,积极吸纳乐于奉献,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加入到领导班子中,发挥不同人员的潜能。对于资源极度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可适当的打破身份限制,跨地区的吸引和招纳人才,实现领导班子的优化和提升。其次,开展多领域的跨地区人才交流。积极支持村集体经济领导干部,通过上级领导搭建的各类平台赴外地学习,到其他村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沟通。与此同时,应有组织的进行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尤其是对经营类领导干部,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对于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可以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嘉奖和物质奖励。最后,加强人才引入工作,建立健全有竞争力的人才管理制度。一方面充分发挥土秀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借助于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吸纳专业人才,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

3结语

在新时期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一项重点的经济建设工程,同时也关系国际民生,对于解决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不同地区应仅仅在深刻学习领悟中央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探索多种形式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杨长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7):46-47.

[2]孙国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3):1.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9)

二、建筑企业经济质量调整的内容分析

改善组织结构是构建企业经济质量调整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发展需要从自己的特点,建立符合建筑企业经济发展目标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优化以提高企业发展水平。施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少量的大型企业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从根本上促使全面协调发展。建筑公司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结合,可以促进经济水平提高,同时有利于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为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建筑业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必须建立承包商与分包商的协调发展的组织结构,促使组织结构成为连接总包与分包的桥梁,专业化建筑企业必须要以劳务承包与分包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此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水平,建筑企业只有在“十二五”阶段建立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体系结构,方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调整门类结构是建筑施工企业现阶段经济质量提高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以及标准,构建企业经济必须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任务。现代建筑必须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一流的质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益,构建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高。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配备与建筑行业施工监督管理、勘察、设计、监理和咨询相适应的行业,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能力提高。只有不断加强项目管理,施工企业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能使建筑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建筑企业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结构的制度建设来提高经济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体制结构发展目标,因为体制结构对一个行业的展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才能提高建设水平的经济发展。我国要实现“十二五”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必须促进企业发展能力,深化系统结构。建设需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同时解决好所有权的问题引起的冲突,从战略高度调整建筑业发展布局,以增强经济实力和建筑行业的水平。建筑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集体模式,国有建筑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只有通过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yantai urban lan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on the basis of give attention to two or morethings attention economy, so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 construct a new highlight of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yantai city land intensive use level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yantai city land intensive use level is a more intensive, and combining with actual situations, th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urba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yantai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Keywords: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System; Process; yantai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促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式、低效益向集约化、高效益转变,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注重考虑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从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三方面构建出新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指标体系对烟台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寻求促进烟台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与象征,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场所,但城市同时也是人们高密度聚居的地区,需要为在此生活工作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即城市土地的社会、生态功能必须得以体现,所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不能简单地局限于经济上的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提高,还应综合体现社会、环境效益,使得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可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定义如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特定时段中、特定区域内的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它是指现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规模、使城市获得最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基础上,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来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1]。

2 烟台市土地利用概况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截止到2010年底,烟台市区辖5个区,市区总面积2722.30 k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357.25 km2,交通运输用地84.525 km2,采矿用地21.6336 km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8.6039 km2。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1.1 系统性原则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全面、系统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各个方面,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互相促进[2]。

3.1.2 科学性原则

合理完善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并结合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3]。

3.1.3 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选择应简单明了,通过尽量少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从多层面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状况。且选择指标时应考虑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4]。

3.1.4 层次性原则

由诸多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应该根据研究系统的结构,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分出层次,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易于使用。

3.1.5 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在各城市之间的普适性[5],尽量选择多数城市共有的指标,避免个性指标,使应用指标体系得出的结果具有城市、地区间的可比性。

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全面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的状况,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经验和对试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结,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是目标层,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经济产出,土地利用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第三层为具体指标层。具体指标结构如下表1:

表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3.3本指标体系较之于一般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区别

由于我国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人们对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是以单纯经济价值观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注重土地利用的经济产出,而忽略了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但城市不仅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使城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不仅要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要实现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因此,传统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难以从整体上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的状况。本指标体系重视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效益,选取了能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代表性指标,如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园休憩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空气质量二级达标率,力求较全面地反映出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全面反映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

 4 烟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

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贡献程度。烟台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采用特尔菲法,将制定出的指标体系送到各位专家手中,专家根据已有的经验,逐层确定准则层、指标层各因子相对于目标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权重,具体如表2:

表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相对于目标层权重

4.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4.2.1 评价指标标准的选择方法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旨在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合理集约利用状况的接近程度。因此确定指标的标准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评价内容和因素的指标特征,本文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确定标准值:(1)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4] 。(2)从目前城市发展状况,通过选择典型区域的方法来确定合理值的取值[6]。青岛与烟台同属山东省内环渤海城市,在发展环境上具有相似性,且青岛又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因此本研究将土地利用集约利用评价经济指标标准值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没有相关标准的指标以青岛市的水平作为取值标准。

4.2.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在多指标评价中,由于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量纲不同、数量级也不同,不

便于分析。因此,为统一标准,首先要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将其转化成无量纲、无数量级差别的标准值,然后再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值 ,如下表3示:

表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值

注:数据来源:烟台市2010年统计年鉴,青岛市2010年统计年鉴

4.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过程

4.3.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考虑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及其指标的可获取性,本研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多因素综合评分法是通过求取所选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并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土地利用集约指数,依据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确定集约度大小,公式为:

式中:P―烟台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Gi―烟台市第i项指标的无量纲化值

Wi―烟台市第i项指标的权重

n一指标个数

4.3.2 评价结果确定

根据本文所应用的评价标准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及烟台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并参考专家的意见和其他城市的经验,本文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态分为粗放、基本集约、较集约和高度集约4个等级,具体如表4所示:

表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级标准

注:长沙市、哈尔滨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等级标准

根据本研究所应用的方法,得出烟台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值为0.6071。对照表4所列等级标准,烟台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属于较集约,但在较集约等级中属于较低的水平。

从各方面具体来说,烟台市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较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各项指标值都达到较高水平,同时在土地利用程度与结构方面都与青岛市水平相当。但由于烟台市市区面积较大,是青岛市市区面积的2倍,使得烟台市的地均经济指标各项值与青岛市差距很大,造成烟台市经济产出水平较低,同时土地投入水平也较低,与青岛市差距较大。

5 提高烟台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途径

5.1 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烟台市近两年经济发展较快,各项经济指标总量增长较多。但烟台市市区土地面积较大,其中所辖五区中牟平区的土地面积最大,但经济效益最差,地均GDP不到城市核心区芝罘区的九分之一,造成城市总体经济效益较差。在今后的发展中,烟台应该仍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在保持传统优势地区的良好发展势头之外,重点建设牟平、福山两个经济较弱区。在集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根据两区各自特点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效益,力争将两区建设成为烟台市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提高烟台市整体经济效益。

5.2 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

烟台市城市环境质量在全国一直处于较好水平,在本文的集约利用评价中其生态环境效益各项指标值得分较高,从整体上提升了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并未像许多其他城市那样成为制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在今后的发展中,烟台市应继续保持并力争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效益,争取经济与环境双赢。

5.3 加大城市土地投入程度,以投入增效益

烟台市城市土地投入程度方面,除了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度水平较高外,其他各项指标值均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政府应加大土地投入,通过招商引资与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与劳动力投入。同时增加在公共服务设施上的投入,进一步扩建医院,增加公车数量,在生活上更便利于人们,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4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烟台市市区面积较大,而综合效益却较低,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严格控制城市用地的外延扩张,注重挖掘存量土地使用潜力。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安排也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内。同时,城市发展要根据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准确定位城市功能,科学地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7]。

参考文献:

[1] 查志强.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浙江统计,2002(4):9

[2] 杨东朗,安晓丽.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实证研究[Z]. /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DIDD200609002535&dbname=CPFD2006,2008-01-04

[3] 孙建.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天津大学,2007

[4] 张亚卿.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05

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1)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25-0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集体建筑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取得重大突破和辉煌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回顾改革历程,总结改革成就与经验,对于促进集体建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动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集体建筑企业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前三十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几经挫折,发展缓慢,一直处于建筑业拾遗补缺的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1984年国家实行"允许集体和个人兴办建筑业"和"民工可以进城"之后,建筑业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城乡集体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成为建筑业的主体力量。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全国建筑企业发展到95956个,其中国有企业9650个,城镇集体企业29872个,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农村建筑企业51939个,城乡集体企业合计81811个,占建筑企业总数的85. 26%;1997年全国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349万人,其中国有企业828. 6万人,城镇集体企业1148 .2万人,农村建筑企业1372. 2万人,城乡集体企业合计2520. 4万人,占建筑业从业总人数的75. 2%,比1978年增加4. 1倍;1997年全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462.57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4526 52亿元,城乡集体企业完成7261 9亿元,占58. 27%,比1980年增长56. 6倍。1997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244万平方米,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8507. 3万平方米,城乡集体企业合计完成39859. 3万平方米,占64 .04%。在建筑业比较发达的一些省份,集体建筑企业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按完成总产值和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城乡集体企业合计完成数占全省总数的比例,江苏省为90%和93%,浙江省为84 .3%和92 .4%。尤其令人瞩目的经济特区深圳市,全部新建房屋的70%、高层建筑的60%是城乡集体建筑企业完成的,而在国有企业完成的工程中,也离不开集体建筑企业的合作。集体建筑企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为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打下了基础 现在,集体建筑企业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有企业,而且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工程质量、经济效益诸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过去只能盖一些低矮的平房,现在有相当多的企业具备了承建高大难新工程的能力。企业实现利润、上交税费及企业自身积累都赶上或超过了国有企业。1997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利 润总额109. 92亿元,其中仅城镇集体企业就实现75 .56亿元,是国有企业16 69亿元的4 5倍,占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的68 74%;1997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利税总额381 58亿元,其中仅城镇集体企业就完成199. 57亿元,比国有企业的144 .19亿元多55 .38亿元,占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的52 .3%。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通过企业自我积累,到1997年城镇集体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785. 53亿元,比1980年的10 .3亿元增长了75倍,家底明显增厚。企业的资质等级大幅度提高,到1997年底,全国集体企业绝大多数都获得了四级以上的企业资质,其中获得一级企业资质的近300家,还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如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公司,原是一个农村建筑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不仅股票上市,而且在1998年9月收购了重庆市一个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开始了面向全国的资本扩张之路。集体建筑企业广泛吸纳城乡劳动者就业,为社会稳定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曾出现三次大的就业压力,都是主要通过扶持和发展集体经济而缓解的。据统计,安排知青就业的第一个高峰期1979年至1982年,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安排就业107万人,占同期全国各行各业安排就业人数的六分之一。第二、三次就业高峰期,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又安排了948 .1万人。农村建筑企业的发展更是为大批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出路,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1985年,农村建筑企业从业人数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达到1170 .17万人,到1997年又增加到1372. 2万人。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建筑业发达的省份,建筑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例已超过10%;许多市县财政收入的30%和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建筑业。全国不少乡镇企业都是依靠建筑业起家的;整修水利、兴办工厂、发展教育、修路架桥等造福后代的事业,也都依靠建筑业。山东省桓台县有两个41%长期引人瞩目。一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1%,二是全县人均收入的41%来自建筑业。因以工补农,建筑业的发展又促使它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全国由建筑业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遍布大江南北,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建筑企业创造的劳务收入,1992年就达904 1亿元。在这种收入中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仅"七五"期间就达60亿元,河南省林县十万大军下太行,十年带回劳动收入30亿元,有利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集体建筑企业率先进入市场,推动了全行业改革与发展。建筑业是竞争性行业,也是国家首先进行全行业改革的行业。而集体建筑企业又以其自身性质、地位和特点,较早离开"市长",进入市场,从而锻炼了在商海中游泳的本领。当国家逐步调整计划与市场关系,出现开放的建筑市场以后,他们"驾轻就熟",率先挺进,主动降低工程标价,不取远征费,不要搬迁费,以致迫使一些包袱很重的国有建筑企业大声疾呼:我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早在1985年至1987年全国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中,三分之二以上被集体建筑企业夺走了。市场经济这所大学校,进一步增强了集体建筑企业的搏击能力,经受了建设规模多次起伏的考验。在治理整顿中,它们不惧政策"倾斜",任务不足就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自我调剂,保持"东方不亮西方亮",较少出现"下岗"待业问题。1990年全国有500万集体建筑企业职工,离开城市和工矿区,回归本乡水利、农村建设工地,又活跃了另一个市场。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省漯河东风建筑公司甩开"铁饭碗",不开"大锅饭",实行"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机制取得成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河南省获嘉县育新建筑公司实行资产股份化,河北省藁城建筑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开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先河,也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这期间,集体建筑企业进行的集团化以及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基本上都走在了全行业的前面。集体建筑企业职工物质生活显著改善。

随着集体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办公环境和职工生活都有较大改善。多数企业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不少企业建成了花园式的办公区和生活区,企业形象与传统的建筑公司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二、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为稳定我国建筑业乃至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 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 首先要认真总结前三十年发生的两次所有制结构大改组,搞升级过渡,追求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纯越好,"遵国营,排集体"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清理"左"的思想影响,为集体建筑经济争取生存的权力,使它在建筑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积极落实"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的政策。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依据集体建筑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紧紧抓住以变官办、官管、官有为民办、民管、民有这个中心,解决归还三权(财产所有权、经营自、管理民),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的问题,发挥集体建筑经济适应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 必须坚持集体建筑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 集体建筑经济是以集体建筑企业的形式实现的。抓住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也就抓住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改革始终是集体建筑企业前进的原动力。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只能靠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集体建筑企业的实践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改革,归根到底要靠改革。集体建筑企业就是由政策拉动发展为体制推动,靠改革才发挥了集体资产集体所有这一生产关系所包涵的潜在优势。集体建筑企业的改革要以转换经营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并且要不断进行深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调动广大集体职工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积极性。

(三) 必须坚持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既是十五大提出的新命题,也是对过去所有制问题的科学总结。二十年来,对集体建筑经济的实现形式,不仅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也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既有集体建筑企业,也有由此派生出来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出现了多种内容、不同深度和范围、个人和经营班子的承包制、租赁制等。不拘一格,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什么办法都可以试验。广泛的试验,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股份合作制即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一些做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得到普遍认同,显示出集体建筑经济的无限生机、活力和希望。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都极大地调动了集体建筑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 必须坚持不断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 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广大集体建筑企业,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全面地提高其整体素质。首先是加大推进科技进步的力度,制定科技进步规划,明确科技发展目标,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其次是实施全方位的人才培训计划,开发智力资源。集体建筑企业中相当多的单位已由人海战术转化为人才战术,启用和招徕能人创新,培养和造就经理人才。集体建筑企业的经营者,已经有相当多的人经过培养和锻炼,具有了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水平。凭着"一把瓦刀"创业的历史,即将过去。

(五) 必须坚持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 中国集体建筑企业协会及各级地方集协,坚持双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企业深化改革,研究集体经济的一些特殊问题,以及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集体建筑经济得以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1985年,根据主管部门开展初级岗位培训的部署,组织编写了经理、质量安全、财会等五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材,并组织上百万人参加培训;1987年,围绕"三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由主管部门印发各地参考;1989年,提出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的的实施集体建筑企业战略转变,由量的扩大转为质的提高,也为主管部门和会员单位所接受;1991年,受建设部委托,完成了集体建筑企业施工员、预算员初级转中级岗位培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任务,并组织六个培训中心广泛开展了培训工作;同年,制定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等六个文件,在集体建筑企业中广泛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对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各级集协在维护集体建筑企业合法权益,收缴工程欠款,减轻企业负担,明晰产权制度,以及宣传、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其特有的敏感性和针对性,广泛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活动,得到多方面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各级集协的活动方式,做到了既有独立性,又不越位,而且与主管部门紧密结合,发挥了协会的独特作用。

三、集体建筑经济所以能够蓬勃兴起,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民意,合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别指出: "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并且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分"。这就为公有制的改革以及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从十五大总的精神看,国有经济要抓大放小,实施战略重组,而公有制中的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则要有一个新发展。这就是说,国有经济的重组,混合经济的出现,不是淹没了集体经济,消灭了集体经济,恰恰相反,是加强了集体经济,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对于劳动密集占主导地位的建筑业来说,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将甚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集体经济同国有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相比,在建筑业必将有更快的发展。从十五大精神看是如此,从经济上分析也是这样。发展集体建筑经济国家不投资,反而在依法纳税中得到好处; 若发展国有建筑经济,国家财政对每个新增职工至少要投资15370元(按1997年统计,国有建筑企业每增加一名职工,国有资产要负担12000-16000元)。 试想,如果国有建筑企业少增加100万人,国家就可能节省153. 7亿元,如果少增加500万人,国家就可能节省768.5亿元。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