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茶文化的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4 17:00:13

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篇(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方各省茶文化的发展方兴未艾,茶文化研究机构不断出现,茶文化活动欣欣向荣。此时,泰山茶文化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南方,既没有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也没有任何大型的茶文化活动在泰山举行,仅有些文化研究学者对泰山茶文化历史进行了研究[4]。近年来,随着泰山茶产业的发展,泰山茶文化的氛围也逐渐浓厚起来,有学者开始对泰山茶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5]。目前,泰山茶文化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校园茶文化蓬勃发展

2002年,山东农业大学兴建了茶学学科,开设了选修课《茶文化学》,使茶文化首先在山东农业大学校园传播开来。此后,园艺学院成立了“茶文化协会”学生社团,每年举行一届“研茶致学”茶艺技能大赛,参加者围绕茶文化,确定不同主题,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茶文化,有反映“南茶北引”的日照绿茶茶艺、反映崂山茶的“茶之道”茶艺、反映山东特有饮茶习俗的“沂蒙干烘情”茶艺等。“研茶致学”茶艺技能大赛不但吸引了山东农业大学众多学生的参与,也吸引了泰安市众多茶文化爱好者前来观看,泰安市的一些茶馆作为表演嘉宾给观众带来各自特色茶艺,成为泰安市同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个平台,传播茶文化的同时,也是对山东茶文化的整理与创作。此外,山东农业大学茶文化协会还定期举行小型茶文化活动,例如“全民饮茶日”、校园“无我茶会”等。目前,在山东农业大学的影响下,泰安市的泰山学院、泰山医学院、泰山服装学院等都已成立茶文化协会,在泰安市高校中掀起一股学习茶文化、传播茶文化的热潮,泰山各高校茶文化社团组织已成为宣传泰山茶文化的中坚力量。

2社会茶文化氛围逐渐浓厚

“泰山女儿茶”作为泰山历史名茶,已被泰山女儿茶公司恢复生产,其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带动了一批其他品牌女儿茶的生产。泰山女儿茶公司建设的“泰山茶苑”是结合观光、品茶、餐饮于一体的项目。古色古香的生产车间,独具北方特色的生态茶园和茶餐,形成了浓郁的泰山女儿茶文化特点,也是宣传泰山茶文化的重要窗口。泰山一些颇具特色的茶馆,近年来也成为传播茶文化的场所。如泰山“一枝莲”茶俯,它是附设于泰安四星级宾馆“泰山名人酒店”的一家茶馆,其装修古朴典雅,主题突出,结合佛教中莲文化,处处突显其宏扬传统文化的用心。还经常举办一些茶文化交流活动,如“首届中华茶友会”、泰安市“无我茶会”,吸引了青岛、北京、济南等其他城市的茶友参加。目前,定期举行“雅会”,茶道与香道、书画、中医等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学习讨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泰山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发展。2011年,泰安市成立了茶文化协会,协会成立后,定期举办活动,如在“东尊茶馆”和“弄影轩”举办“品茶沙龙”,一些爱茶人士和茶学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品香茗,形成了日益浓厚的茶文化氛围。2012年3月,茶文化协会又在金女儿茶公司成功举办了“探春—2012年春茶品鉴会”,泰安日报等媒体专门报道了品茶会的情况。在泰安电视台、泰安日报等媒体上,有关茶文化的报道逐渐多起来,这也是宣传泰山茶文化的重要途径。

泰山茶文化发展建议

要使泰山茶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升泰山女儿茶的知名度,还需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发展泰山茶文化。通过对泰山茶文化发展现状的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牵头,重视泰山茶文化的建设与宣传

目前,泰安市政府主要对泰山茶种植与加工进行了扶持。作为政府部门,一方面可以设立一些专项课题支持茶文化方面的研究,对泰山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也可设立、策划一些有关茶文化的项目,如建造泰山茶文化主题雕像、公园、展览馆等。此外,还可在泰安乃至山东的主要媒体上宣传报道泰山茶文化,促进泰山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2进一步挖掘整理泰山茶文化,丰富泰山茶文化内容

目前,已有学者对泰山茶文化历史做了初步研究,但关于泰山茶文化还有许多有待挖掘和整理的地方。如冯玉祥将军曾写了一首《大碗茶》诗,描写的是山东泰安地区民间饮茶的习俗,因此有关泰安地区从唐、宋、元、明、清至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间饮茶文化、习俗方面的资料有待进一部整理。其次,泰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处,那么皇帝封禅时到泰山,与泰山茶是否存在一些值得整理挖掘的资料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此外,泰山泉水众多,泰山泉水与茶存在怎样的故事。泰山茶文化历史的深度研究和挖掘,有助于丰富泰山茶文化内容,宣传泰山茶。

3结合泰山旅游文化特色,营造茶文化氛围

茶文化的发展篇(2)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又有文人雅士提出“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和艺术结缘,茶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开始追求养生保健、返璞归真和文化品位,而茶文化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茶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茶文化旅游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国内对于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涉及较少,而且人们过于从微观上关注某个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类型大都是从表象研究茶文化活动对旅游的影响,缺少从深层次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问题。

本文以茶文化形态的区别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城乡茶文化的形态分别进行描述和概括,在此基础上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求城乡茶文化互补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茶文化旅游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化旅游,是以茶叶资源为载体,以享受与茶叶资源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内容,以旅游为形式的一种文化专项旅游。茶叶资源多在农村,茶叶的消费多在城市,所以茶文化在乡村与城市都具有发展的条件,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即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开放性和感召力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激发茶文化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在城市。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和民俗性使得乡村茶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满足这种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在乡村。二者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茶文化发展的两种形态

(一)都市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都市本不是产茶地,但是因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特别是文人雅士、知识分子比较多,他们在品饮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把对茶的认识上升到精神境界。他们喝茶讲究的是以“舆论倡导”相关群体,影响着其他人们。所以都市茶文化也称“艺术型”茶文化,由此决定了都市茶文化不可能仅仅发展到“实用型”为止,还会继续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可以这样说,茶资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人”的参与,才逐步形成一个文化分支,也就是俗称的“雅文化”。

1 都市茶文化的特点

包容性与开放性。都市是各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地方,包括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各种茶文化的亲和力,无论是英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论是高雅的茶艺还是各少数民族茶俗,凡是先进的、优秀的、经典的茶文化,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感召力与辐射力。都市是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甚至是全国、世界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现在无论是本土的、还是他国的文化都会争相汇集;辐射力体现在文化的影响上,它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多个地区以及全国,全世界。我国的茶文化在历史上就已经走出国门,传向世界。如今上海少儿茶艺出访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国引起轰动,精彩的表演令观众称绝,同时在全国各地演出影响深远,香港等地还派专人来沪学习取经加以推广。

创造性与多样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多样性与创造性的特质。都市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较快,不断接受新文化、新事物,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势必不断赋予都市茶文化新的内涵、新的理念。过去闻所未闻的各种新品名茶、茶饮料、保健茶、减肥茶……还有茶艺展示、少儿茶艺、家庭茶艺、茶席设计等这些新名词接踵而来,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充分体现。

时尚性与休闲性。结合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精粹于一体的茶,无疑是这个社会里最具吸引力的饮品。去茶馆喝茶成了时下都市人最喜欢也最惬意的休闲活动。茶馆中文人雅士自不必说,其中不乏商贾白领,在这里,滚滚红尘、功名利禄挥洒脑后,轻啜杯中香茗,个中妙趣难以言传。都市茶文化满足了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所以能蓬勃发展。

2 都市茶文化主要表现形式

都市茶文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广泛贴近日常生活的层面、茶文化艺术形态的层面、与都市内涵和茶科学相结合的层面。

其一,茶的生活层面。茶与服务行业的结合,有悠久的历史。如曲艺演出采用传统的形式:剧场有茶水供应,如解放前上海成都北路的沧州剧场、八仙桥附近的“雅庐”等等。平时主要供应茶水,有时兼有戏曲清唱或曲艺演出。而如今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是茶融入百姓生活最好的诠释。茶艺馆与传统老茶馆的区别在于,除了是一种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弘扬茶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品茗、赏艺为主要形式。由此也不难解释各种茶艺馆旅游线路何以得到大众的亲睐。都市不是产茶地,反而有多种名茶可供选择和消费。像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南京的玄武湖、武昌的滕王阁等处,都配有好茶供游客消费。

其二,茶的艺术层面。都市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地,也是艺术型茶文化发展的根据地。其表现形式包括各茶文化研究机构、茶报刊杂志、茶文学创作、茶戏曲、茶电视剧等。如20世纪中期的《茶馆》,20世纪末期的《茶人三部曲》,颇受人们欢迎,随着茶文化艺术作品的问世,人们喝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其三,茶的科学层面。茶文化与人们的消费观相关,它呼唤茶人以现代营销理念和良好的经营素质,不断地为茶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以此来影响茶的经营环境和氛围。如现在流行的袋泡茶、茶饮料、各种加工再加工茶类、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企业开拓市场创新的做法对茶文化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对于茶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茶文化

乡村茶文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茶乡丰富的茶叶资源。茶树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旱,只有高山云雾的滋养才会形成优秀的自然品质。所以茶叶一般都长在深山之中;二是茶农与茶树同生同长,在长期的种植和品饮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比如过去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每隔五里、十里必有一个供人小憩、喝茶、对山歌的路亭,这就是乡村茶文化。

1 乡村茶文化的特点

自然性与生态性。陆羽《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所以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产茶区特别是名茶产区一般都处于深山野外。“生于山野,得云雾之仙气,汲甘泉之灵性,因而,它得以成为天地间仙凡同享、雅俗共赏的灵物”。茶叶的自然之美,是其自然地理环境赋予茶的一种审美属性。我国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道家的“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与此不谋而合,给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高雅感觉。

原生性和民俗性。乡村茶文化内涵,尤其是茶与民俗、民风相结合的内容,由于很少受外来文化的侵犯,文化形态原始,很受游客欢迎,所以乡村茶文化不同于都市茶文化,它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也就是俗称的“俗文化”。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胼手胝足的农民为你沏上一杯茶,那种感动是在高档的茶馆里感受不到的。没有任何表演和修饰成分,有的只是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平实。

2 乡村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生态观光茶园。“片片茶园绿如染,重重茶山接上天”,茶园为湖光山色增添了诗意。茶树虽然是一种经济作物,但跟一般农作物相比又有点像观赏植物,置身于自然盆景的茶园中更感到淡淡的茶香,让人陶醉。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能写出“人间何处是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如此美妙的诗句。这一切对久居钢筋水泥之中的人们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茶乡特色民俗。茶文化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茶乡民俗游之所以能吸引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游客,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差异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吸引力。如白族三道茶、彝族盐茶、苗族虫茶,光是这些名字就已经勾起人的兴趣。而且这些民俗活动都有较强的民众参与性,游客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形成对生活、人生价值的真切体验,达到了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

茶文化遗址遗迹。茶乡劳动人民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我国乃至世界流下了诸如茶事井泉、茶韵寺观、古老茶山、茶所遗址、纪茶碑刻等众多的茶文化遗迹。目前,现存于世,有较大影响,又在历史上有过重大作用的茶文化遗迹有近百处之多。在这些遗迹中,既有2000年以前的名山黄茶院、邛崃文君井等;又有1000年以前的天台山葛玄炼丹名圃、长兴贡茶院、云南野生大茶树林、茶马古道等。茶文化遗迹,既是宝贵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和逆转的茶历史资源,更是人类的价值不可低估的一份文化遗产。大部分茶文化遗迹都散落在乡村,鲜为人知,这些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对茶研究者有着独特吸引力。

三、城乡茶文化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发展

(一)优势互补

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各有特色,一雅一俗,构成了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要,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可以把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经典茶文化旅游线路,如都市茶馆游和乡村生态茶园游相结合等,游客也可以全面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

(二)统筹互动

1 都市茶文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提高茶叶资源知名度,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广而告之。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茶博览会、名茶评比会等来打造名优茶的名气。上海茶文化节自1994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了来自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0多个国家的各界人士共140万人参加了历届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达到了“扩大影响、积聚人气、提升形象、体现实效”的效果。浙江新昌、开化、诸暨等地由于发展名优茶,在茶文化节亮相,并通过冠名活动、申请指定专用茶、与上海联合发展茶乡旅游等方式打响品牌知名度。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前夕,举行了“上海一新昌、上海一安吉茶乡旅游首发式”,上海市民纷纷报名参加茶乡旅游活动。茶文化节的开展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开辟了新的客源市场。

其次,复兴茶文化,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旅游动机。都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还有茶博物馆、甚至茶小说、茶戏剧都是普及茶文化的好方法,使得饮茶和品味茶文化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都市是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都市茶文化也代表了茶文化发展的最新形态。而都市又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如何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把这些潜在客源变成现实的乡村茶文化旅游者,使他们到茶乡去旅游,是都市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可以说,都市茶文化旅游打开了人们认识茶文化的窗口。

最后,改变农民的意识,增加开展乡村茶文化旅游的动机。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刺激农民的意识:没有种茶的地方茶叶都火了,种茶的地方茶叶还能不行?促使他们认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都市人的特权,农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农村生活需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也非都市的专利,农村照样可以搞旅游,在开展茶文化旅游上甚至更有优势。近年来都市茶艺馆风风火火的开展,使得很多小镇和农村派专人去大城市的茶艺馆学艺、充电。他们也意识到,没有文化的内涵,旅游的生命力不会长久。

2 乡村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源泉和归宿

茶文化的发展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业也越来越繁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也使旅游业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其中自然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内容。

1茶文化旅游发展概述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茶为媒介,通过旅游的方式传播出去,使消费者在获得茶知识的同时实现休闲娱乐的目的。茶文化旅游是生态旅游的新兴项目,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也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了以茶为主题的茶展展览馆、茶艺观光园等景点,希望能够以此来提升茶文化的传播力度,不仅使茶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项目,而且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茶文化旅游的内涵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文化主要指茶业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茶艺设施等等。精神文化主要指茶物质文化在人们思想与精神中的反映与感悟。其中主要包括茶艺、茶道等。茶文化的发展既推动了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以茶文化的物质文化作为载体,通过对茶的生产方式、茶的消费方式、风俗礼仪等内容进行展现,让消费者从中感受到茶文化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以广西桂林为例,在桂林的尧山风景区里,有一处茶园,这里风景秀丽,茶园整齐成片,路旁有桂花树、山峰奇石相衬,空气清新,具有质朴的自然风貌,如将这一景区与茶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清新质朴的自然之景,而且也能够体验浓厚的茶文化特色。在1999年,桂林尧山旅游观光园内建立了茶叶科技园,这里不仅是茶叶的研究与生产地,同时也将茶的游览、品茶作为主要内容,成为茶文化旅游的一个代表。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亲自观看到茶叶的制作生产过程,同时体验品茶、茶艺等活动,对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茶文化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茶园的设置中,既有茶树和茶叶的示范园区,也有茶叶的加工、展示及知识科普区,通过不同的示范窗口展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突出茶叶发展的自然生态特性。游客可以在茶园中亲自参与茶活动,与自然相融,感受茶之乐趣。

2.1茶树品种示范区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的茶树种植地,茶树品种丰富。在桂林尧山茶叶科技园中有300多个茶树品种,这些茶树品种为茶树的繁育及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资源,同时也为游客展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茶树资源。在众多的茶树品种中,以科学先进的茶树种类建立示范区,不仅能够有效推动茶树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广大游客亲身体验到自然质朴的田间风光,使他们对茶树品种、种植、采摘等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亲手采摘以体会茶之乐趣,提升茶之审美。

2.2茶叶加工区

茶叶加工区展示的是茶叶的加工设备以及各种茶类的加工方法,通过图片等方式加以介绍,对不同设备的功能及用途进行说明,向游客宣传茶叶加工知识及各种加工技术,使其充分体验到中国茶叶品类之多,感受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2.3茶叶科普展示区

茶叶科普区主要是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等方式介绍茶叶相关知识,从茶的起源、发展及传播进行讲解,内容包括茶叶的主要功能、营养价值和各种茶具的使用以及存储、茶艺特色等。在展示区主要展示中国多个茶叶种类,例如红茶、绿茶、黑茶、白茶等品种。向游客介绍丰富多彩的茶叶、茶具产品。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使游客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自然纯朴的气息,了解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2.4茶艺、品茶厅

茶艺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在自然古朴的环境中,在音乐背景下,通过茶艺表演,让游客充分了解饮茶的方法和技艺,在饮茶过程中体会到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茶艺品茶厅的设置对宣传中国茶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2.5观光区在茶区还设置了观光区,这里可以将茶园景色尽收眼底。游客可以通过观光台看到整个尧山风景区的秀美景色,远处有尧山风景及索道,周边群山环绕,成片的田园农庄,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近处有整齐的绿色茶园,两旁的桂花树相互衬托,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立于一旁,茶园中的茶农正在忙碌着采茶,整个景区如同诗画一般,充满了自然和谐的特色。游客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感受茶园的自然风光。此外,游客也可以选择参与到实际的采茶活动中,亲自体验茶事活动的乐趣。

3茶文化旅游对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1茶文化旅游能够提升茶业发展价值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为基础资源的旅游产业,其中包括了茶叶生产、茶产品、茶园风光等内容,以此带动茶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茶文化旅游包含的内容与形式十分丰富,游客不仅能够在景区观赏自然风光,实际了解茶的采摘、生产过程,而且能够参与到实际的茶事活动中,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等项目,这些活动给游客带来了无限乐趣,受到游客的喜爱。茶文化旅游将茶作为核心,与茶相关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景观、餐饮还是购物都围绕茶文化展开,也有效地带动了茶文化旅游消费,提高了旅游收入,也提升了茶叶的综合价值。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都来到这里感受茶香茶韵,在自然茶区中休闲娱乐,感受茶文化的艺术魅力。

3.2茶文化旅游推进茶业经济发展

茶文化旅游不仅带动了茶景区的旅游产业,而且也有效推进了茶业经济的发展。茶文化旅游让游客对茶的生产加工、茶的采摘制作、饮茶品茶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尝试,游客可以从中感受到茶香,了解茶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茶产品,从中加深对茶的欣赏之情。游客在购买茶产品之后,除了自己饮用外,更多的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这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茶叶的知名度,无形中起到了推广作用,有效地提升了茶叶的知名度和消费能力,进一步拓宽了茶叶市场。对于茶生产者来说,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茶产品的结构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茶叶经济的发展。

3.3茶文化旅游促进茶文化发展

茶文化旅游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旅游的发展,茶叶作为旅游产品也受到了游客的喜爱,成为馈赠亲朋的佳品。作为茶文化旅游中的核心产品,茶产品已经成为旅游景区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产品,因此,一方面游客希望可以买到高品质、包装精良的茶产品;另一方面景区也希望可以将更多的茶产品推销出去,提高茶产品的经济价值,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茶文化旅游发展中,提高茶产品质量,促进茶产品发展,是茶文化旅游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茶叶园区中,所推广的茶苗品种及茶园的良性发展,一些高品质的茶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在茶文化旅游中,景区也以宣传方式向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使游客体验实际的茶事活动,这种方式有效地推动了茶业的发展。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茶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使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得到充分体现。茶已经成为文明的象征,沟通的桥梁。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发展中,茶成为了友谊的象征,有效地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发展和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作用。

4茶文化旅游未来发展之路

随着人们对茶文化旅游的关注和推动,茶文化旅游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因此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真正挖掘出茶文化旅游的核心价值,克服其存在的项目单一、宣传不够、产品匮乏等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发展茶文化旅游。首先,茶叶相关部门要重视茶文化的相关项目发展,给予更大力的支持,积极提升茶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深入挖掘茶文化的深厚思想内涵,有效地推动茶业发展。其次,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特点,制定更为切实有效的茶文化旅游规则,不仅要充分发挥茶文化特色,同时也符合旅游特性,丰富内容和形式,全方位地展现文化旅游特点。最后,根据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与科教相结合,以扩大茶叶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茶叶景区作为茶文化宣传基地,向各学校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茶知识普及,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茶文化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提升茶文化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京传,赵修华.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中国茶叶,2005(6):22-23.

[2]李沈阳,黄任辉.略谈观光茶园创新模式[J].中国茶叶,2005(6):5.

[3]文南薰.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81-85

茶文化的发展篇(4)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茶文化的传播范围极其广泛,在世界范围内,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热爱饮荼,茶文化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有千秋。在中国,茶文化则是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文化底蕴与礼仪文明。

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的喧嚣与尘世渐渐模糊着人们的心灵,人们渴望身体与精神得到放松,体验种顺其自然、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此时约上三五好友或是独自前往一个清静的地方,听琴品茗,欣赏诗书文化,放松身心于茶艺馆的环境中,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礼仪的承载者,深深渗透在茶艺馆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茶艺馆的空间氛围营造又反映出茶文化在中国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茶艺馆的设计中,了解茶文化、反映茶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礼仪的继承和发扬。在我国,因地方与民族的不同,饮茶文化也稍有差异。汉族相比其他民族茶种类较多,历史悠久,在日常交往中,以茶待客,客来敬茶。地方茶文化中北京人喜欢用大碗饮茶,广州人喜好喝早茶。因此,茶文化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饮茶习惯,但反映出的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礼仪的继承和发扬。

茶艺馆的分类

经过翻阅相关资料与调查研究,可以将茶艺馆分为仿古式茶艺馆、园林式茶艺馆、现代式茶艺馆、主题型茶艺馆和综合型茶艺馆。

1.仿古式茶艺馆

仿古式茶艺馆遵循古代传统习俗,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中国茶文化的内在涵义,并以现代的方式演绎出来,为消费者呈现不管是环境、服装、茶具、装饰还是语言、表演等方面,全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服务。

2.园林式茶艺馆

园林茶艺馆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建立于相对较开敞的场所,一般依山傍水而建,多用于景区等开阔地带。园林式荼艺馆的风格多种多样,但大体都崇尚清新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相比室内的品茗场所来说更使人获得宁静致远、心旷神怡的效果。因它在选址、环境等因素要求高,所以数量相对较少。

3.现代式茶艺馆

现代式茶艺馆多紧跟时展潮流,因经营者的不同兴趣、审美建立形式多样的品茗场所。在现代茶艺馆的设计中,最多见的是家居厅堂式结构。现代式茶艺馆的设计各具特色,有传统的拱形门、中式传统镂空屏风,也有现代筒约的回廊造型;有彰显华丽的室内传统装饰,还有体现高档气质的陈设壁柜。现代茶艺馆多与时代融合,对人们的需求的满足也逐步完善,注重开发茶艺的研究,力求为顾客提供质高价优的选择。

4.主题型茶艺馆

主题型茶艺馆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习俗为蓝本,将文化的主题渗入到品茗场所中,渲染茶艺馆的文化氛围,是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主题型茶艺馆多以乡土民俗、戏曲、书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辅以茶艺的表演与展卖,丰富茶艺馆在我国的形式结构,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传播作用。

5.综合性茶艺馆

综合型茶艺馆为满足顾客的个体需求,追求人性化的经营方式,以茶艺为基础,还添置自助餐、咖啡、、住宿等服务内容,顾客至上。

茶艺馆的发展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茶文化随着历史的显现与变迁中,需要一些固定场所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承载茶文化的茶艺馆应运而生。茶艺馆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表现,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在中国,茶艺馆随着社会发展,其功能和文化内涵也在逐步完善与传播。

茶文化的发展篇(5)

作者:蔡江(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点,为了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整体发展,需要重视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作用。茶文化内容丰富,能够为汉语言文学作品提供更多创新方向,深刻体会茶文化内涵理念,能够对茶文化进行更有效地传承,进而带动汉语言文学顺利发展。

1基础概念理解

1.1茶文化的概念理解

茶文化的定义主要为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中国是茶的故乡,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茶文化包括茶画、茶德、茶道、茶艺、茶具、茶联、茶书、茶故事、茶精神、茶学等。茶文化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传扬着美德和美感,茶通常是中国待客的主要习俗,不同地区茶的配制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苏州的香味茶、杭州的龙井茶、蜀山的侠君茶、太湖的煎豆茶、湖南的姜盐豆子芝麻茶等。

1.2汉文化的概念理解

我国汉文化即华夏文化,是我国历史以来的特色文化,自春秋战国开始的八大派别思想为根底形成的汉民族文化,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整体发展。我国汉族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可考证的时间已有五千多年,期间的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内容非常丰富,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历史的深入考究[1]。汉文化几千年来,从军事、史学、政治、文学、经济、艺术等方面诠释了更多我国文化发展进程,为现代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汉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知识素养,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

1.3汉语言文学的概念理解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最主要的语言文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更多实际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汉语言文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在更多需要文学评论、教学、科研的工作中发挥个人才能。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中、高等学校中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是汉语言文学主要的培养对象。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主要有文字学、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等。

2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2.1茶文化发展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茶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其自身体现了多层面的内容,茶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整体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茶文化逐渐渗透入中国的宗教、绘画、诗词、医学及书法中,其凸显了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了大量有关茶文化的内容、精神,丰富了文化学的内容、概念。

中国茶文化其中的精神及物质文化不断发展,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茶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具有特色,进而使得茶文化丰富了汉语言文学内容。茶活动发展过程中通过茶礼、茶艺、茶诗等文化内容,创造了更多相关的词汇,比如品茗、茶德、沏茶、茶话等这些词汇均由茶文化精神文化发展而得。此外,随着茶文化物质层面在历史中的发展,茶叶的制作、种植及品种等物质基础也逐渐发生变化,丰富了相关联的汉语词汇。就茶叶的品种来说,逐渐产生了很多相关词汇,主要包括铁观音、大红袍、六安瓜片、西湖龙井等等。

2.2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汉语词义发生变化

茶文化整体思想概念随着时展而变化,茶起初被指为茶树、茶叶或茶水,现如今茶的含义被扩展至茶制成的饮品,更便捷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冰红茶、龙井茶都为茶的范畴,此外还有一些由菊花、柠檬等泡成的茶,这些都是茶文化的扩展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文化现象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比如与茶有关的词汇中,一些老旧的词汇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如茶会这一词汇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会如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茶会友的聚会方式,兼具茶话会和物品交易意识,这是随着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新文化形式。

2.3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导致汉语词汇没落

茶文化伴随社会整体发展,其相关词汇也不短更新,一些旧的文化元素受时代影响不断没落。中华民族对于茶文化依然十分热爱,一些古老的有关茶的词汇被代替掉,随着文字的演变,对于我国整个文化概念也随之变化[2]。比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文学的区别,就体现着时展的特征,茶文化中的检、劳这两个文字,主要表达茶树、采摘时间较晚,现已经很少见,被更现代化的词汇所代替。再例如奉茶、斗茶等茶文化中的一些动词,也逐渐演变和消失,当今更多表达为倒茶、泡茶等。

3茶文化的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3.1茶的物质文化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通过对茶生长、制作、茶具等等的研究,结合日常生活应用,会有很多新的汉语词汇产生。新品种茶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大种植面积,随着对不同地区茶的推广,确立了地方特色,比如西湖龙井茶、祁门红茶、兰溪毛峰茶等。在时展推动下,茶文化发展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不断变化,就茶的名称来说,根据之前的苦茶、茗茶等,逐渐新添了检格(茶树)、茗井(茶)等词汇。茶的制作发酵情况不同,会创造更多新的词汇,比如黑茶、红茶、清茶等;茶的制作方式或材料不同,也产生了新的有关茶的词汇,比如茶宪、茶碾、茶笼等[3]。因此,茶的物质文化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茶的活动内容很多,在生活中不断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冲击,具有更高文学价值。

3.2茶的精神文化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茶文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在精神层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茶艺、茶道等精神文化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发展机会。沏茶、选茶、品茶都是茶艺内容,能够培养人对美感的要求,茶艺内容丰富,严格要求选茗、烹茶这一过程,汉语言文学受到茶文化的影响,拓宽了相关词汇量,比如茶农、品茗等。

茶文化中的茶礼也推动着汉语言文学的整体发展,茶的礼仪或礼品即茶礼,而古代风俗中将“受茶”意为女子婚礼受聘,“茶礼”就是聘礼。茶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多的来自于茶礼,新添了一些词汇,例如奉茶、冲茶、侍茶等,都体现了茶礼的道德内涵。

4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融合发展的策略

4.1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茶文化发展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两者融合发展是我国文化整体发展的重要策略,需要重视茶文化更大力度地弘扬。国家应该重点关注茶文化的宣扬,及时保护茶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在我国福建具备良好的产茶环境。我国大力弘扬茶文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茶文化整体发展的基本保障,让人们体会茶文化的历史魅力,亲身感受茶文化为社会带来的贡献,进而对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我国应遵循社会发展潮流,不断弘扬茶文化,需要结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情况,选择更优化的销售形势,进而将当代市场与茶文化的传扬紧密联系起来,将推广与文化建设同时进行,有助于我国汉语言文学最直观的发展。茶文化在弘扬发展过程中,能够推动汉语言文学内容的拓展,提升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价值,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内容的融合,能够为中国整体文学作品提供创新素材,实现中国文化整体提升。

4.2汉语言文学教育端进行茶文化的引入

为了促进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我国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茶文化内容引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茶文化,进而达到教育传承的目的[4]。在教育教学端引进茶文化比较容易,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将茶文化贯穿在文学教育实践中,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更多的了解有关茶文化内容。在教育中普及茶文化,或组织一些有关茶文化发展的挥动,提高大家对茶文化了解、探究的兴趣,同时能够帮助教育机构提升教学质量。

茶文化对于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应用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可将其内涵思想,有效地进行传达,强化语文教育中美德、品行等精神层面的教育力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不断吸取茶文化相关内涵,有助于传承茶文化及相关思想,促进茶文化在新时代下的繁荣发展。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协同发展,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茶文化的发展篇(6)

苗王城现有生态有机观光茶园面积达一万余亩,是贵州省重点高效原生态有机茶叶种植基地及保护基地,茶区内已建成茶海观景楼、茶馆茶楼、茶文化长廊等旅游功能性主体设施和水、电、路、通讯、餐饮、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

1.2茶叶品牌建设

目前,已建成的当地茶叶品牌有:“苗王城牌”苗王顶芽、苗王神茶、苗王雪茶、苗王油茶;“苗茶”系列苗王剑、苗乡春;“玉瀑牌”松桃翠芽、梵净山银针、梵净山碧螺春;“净山牌”净山翠芽、净山翠叶;“梵羽牌”梵净翠芽、梵净云雾等。在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中茶杯”一等奖3个,“国饮杯”一等奖3个,“恒天杯”金、银奖各一个。

1.3茶文化的挖掘

在茶文化内涵建设上着重挖掘苗家茶道,成立了苗乡春苗家茶艺表演队、盛世茶艺表演队、梵净山茶艺表演队等,松桃苗茶文化的挖掘尚处于初始阶段,任重而道远。

2.苗王城茶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茶文化旅游业起步较晚

相对全国而言,苗王城茶文化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虽有一定成效,但建设期尚短,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弱,缺乏特色旅游路线,本土名牌茶叶产品较少,与市场需求脱节。

2.2茶叶生产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茶区只建成茶叶初制加工厂,只能进行茶叶初加工,无法进行茶叶精深加工,茶叶附加值较低,精制茶及茶叶深加工产品研发较少,茶叶生产科技含量总体不高。茶区缺少茶叶交易市场,茶叶产品销路少,旅游消费带动力较低。

2.3品牌推介意识薄弱

苗王茶叶缺乏大市场、大品牌意识,缺少名牌产品,难以形成集团品牌效应,市场管理混乱,产品定价不一,茶叶企业品牌意识淡薄,茶文化旅游缺乏宣传、营销,旅游景点鲜为人知。

2.4景区交通发展滞后

苗王城距铜仁机场10公里,距铜仁火车站25公里,距凤凰古城39公里,距梵净山110公里,目前尚未开通高速,根本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城区经济较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极大限度地制约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3.对策和建议

3.1加强苗王茶品牌塑造及宣传力度,提高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苗王城是中国西部苗王城影视拍摄基地,可通过拍摄影视广告、大型影视剧,利用媒体公共资源开展电视传媒宣传;搭建网络宣传平台,建立苗王城茶文化旅游门户网站;在景区、市区长期开展“一周一评一展”茶文化宣传活动,发动全民饮茶,宣传茶叶知识,展现苗王茶的独特品质及文化魅力,提高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2开展茶乡生态产品及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发

投资修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茶馆及茶道养生体验中心,研发当地的茶乡生态产品、茶叶土特产品、茶具和文化纪念品等,建立苗茶文化博物馆,集茶史、茶俗、茶事、展览、学术交流于一体,突出苗茶民俗茶礼文化与苗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

3.3不断挖掘苗茶文化内涵,深入探析苗茶文化精髓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神秘,不断挖掘苗茶文化内涵,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技艺、茶道和茶具等,深入探析苗族传统的茶礼、茶歌、茶舞、茶情、茶俗、茶事等文化精髓,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艺表演人才,把苗茶文化和苗族民俗融入茶艺表演中,让游客更多地了解苗王茶叶。

茶文化的发展篇(7)

中国・北方茶城始建于1995年,原址位于沈阳中街东段,经十余年发展,年销售额已达两亿多元。然而,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规模无法满足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业态水平,切实促进茶城持续、有序、健康发展,吸引更多名优厂商,茶城经营者借助沈阳中街东扩的有利商机,在东中街投资兴建了中国・北方茶城,以市场为导向,厚积薄发,重振茶城雄风。

中国・北方茶城定址于沈阳市最繁华的中街商业圈,这里周边商业成熟聚拢,百万人口汇聚其中,交通四方,人气鼎旺,是商家抢滩登陆的“黄金地段”。

中国・北方茶城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22000余平方米,营业面积13300余平方米,共分三层:一楼经营茶叶,二楼经营茶叶、茶具茶包装,三楼经营茶叶、茶具、茶包装、荣保健品,荣叶机械加工设备、茶附属产品等。招商定位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知名厂商和经销品牌,具有较好信誉度与美誉度的经销商。茶城内设万米停车泊位、万米仓储和大型物流配送体系等,可为会展等各项活动提供良好的展示空间及物流运输保障。商场内配备有八部自动扶梯、两部大型载货电梯、中央空调、分户宽带通讯网络等现代化的配套迎检设施,整合资源优势,最大程度满足现代商业经营的需求。在布局上,北方茶城有精品屋式、敞开式、柜台式的经营格局,中西合壁的经营格局具有深厚的中幽古老茶文化气息和氛围,同时又具有现代化的舒适购物环境,使顾客陶醉在如梦如画的意境中,显示出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景观。

茶城以茶叶批发、零售为龙头,集高档茶具、荣包装、茶保健品、茶叶机械加工设备、茶附属差评、多功能展示厅、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东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专业精品茶城,经销商铺覆盖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预计商品年交易额可达8亿元。中国・北方茶城的建立,将成为国际茶叶品牌推介与价格信息平台、国际名茶拍卖与国际茶叶贸易博览会承接平台、中国精品茶叶展销平台和形象窗口、茶文化休闲旅游基地,也必将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信誉度最好的茶叶“第一城”。

美酒干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中国・北方茶城以博大与深沉、开放与兼容的态度致力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与交流,引导当代人在饮茶中领悟“精行俭德”的茶的精神,体味“清、静、寂”的禅意生活。使大众晶茶之色、香、味,并味器之形与意,在“荣与人”、“荣与器”的意趣中感受共生与和谐,在茶与器的体验中感悟生活,在茶与器的品味中了悟生命。中国・北方茶城以“中国茶・新生活”的时尚理念,为当代茶人提供完美饮茶体验的新方案,以“尚象制器”的理念与“和美廉敬”的精神专注于中国茶文化的不断创新。

天马茶业

北方茶城1801号

福建省安溪天马茶业是一家集铁观音、乌龙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为一体的专业茶业公司。东北总部现业务范围遍及东北三省、内蒙古、俄罗斯、朝鲜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主营本厂“裕香源”牌铁观音,同时销售全国各著名厂商的名茶名具,形成了经营茶叶、茶具的综合性实业公司。天马茶厂坐落于铁观音原产地福建安溪县虎邱镇,镇上有一座名山――“天马山”,山脉海拔较高,长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为乌龙茶和铁观音生长之最佳环境。天马茶厂在此山脉开发大量茶园,种植铁观音和乌龙茶品种,优质的茶叶加上本厂老师傅们按照国家“QS”质量安全标准的精心制作,而成享誉海内外的优良品种茶――铁观音。

铁观音因韵而闻名世界,因韵而让人感觉回味无穷。现在的铁观音变得十分漂亮:翠绿的干荼颜色,圆圆的干茶粒,绿色的茶汤,鲜香顶鼻。虽然如此,众多老茶仙们却直摇头:茶好看了却越来越喝不懂了,观音韵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感觉找不到了。

以前的铁观音多属于传统工艺制作,它必须经过半发酵才能炒制而成,半发酵过程分为晒青、凉青、摇青。其中摇青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技术要求最高。摇青分为3次,每一遍时间都要根据掏茶青变化而随着改变。摇青过程当中茶青随着滚动互相碰撞而产生热量,让水分能充分从叶脉走到茶梗上然后散发掉。水分散发好,茶青又不会凋谢,这样就成功一半了。后面才会有绿叶红镶边,茶汤喝起来才不会有生涩味。烘焙是最后最关键的一道工艺,分木炭、煤火两种烘培方式。烘焙时间以及火候要求根据不同茶叶而定。烘焙好坏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如茶有没有青味、口感好坏、耐冲泡和耐储存都与烘焙时间有关。茶香纯正柔和而不生,花香幽远下沉而不清,茶汤入口醇厚柔滑,微苦而后回甘,喉韵极佳,好铁观音应是如此。

鼎茗茶业

北方茶城1B41号

郎河茶厂创建于1995年,企业十分注重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共同研究制茶工艺流程及产品研发,特别是将普洱茶清洁化生产这一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中,在“质量取胜,品牌发展”的经营战略理念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企业发展到现在有职工200多名,占地8万多平方米,生产车间3万多平方米。成为集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职工宿舍、品茶楼等基础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并建立了自己的茶叶基地,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产品包括普洱茶、红茶、绿茶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还在广州等地建立了出口营销体系,产品远销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茶文化的发展篇(8)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28-01

1 祁门红茶发展现状

2015年,我们祁门红茶以24.2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六年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今年是我们祁门红茶获巴拿马金奖一百周年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兴起了红茶热, 6月份我们刚刚在北京开展的2015年茶博会,我们的祁门红茶再次荣获了不少奖项。祁门县是全国产茶大县,是红茶之乡,目前我们生产祁门红茶的企业大大小小有近400家,全县茶叶产量、产值再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县一产共生产茶叶6850吨,产值7亿元,分别比去年增3.55%,16.27%;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729元,首次突破4500元大关。在全国茶产业发展低谷时期,红茶企业生产情势平稳,共加工红茶4700吨,比上年略减6%,加工产值8亿元,比上年增12.68%,其中高、中端红茶生产450吨,预计产值4亿元以上。茶叶综合产值22.5亿元,比上年增12.5%;其中一a7.06亿元,二产11.5亿元,三产3.94亿元。2015年,祁门县再次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百强)称号。

2 祁红茶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祁红茶文化与祁红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

2.1.1 祁门红茶宣传氛围不浓。一是我县境内对祁门红茶宣传氛围不浓,高速路口及主要交通干线关于祁门红茶宣传的广告不多;二是目前仅天之红、祁眉等为数不多的企业品牌宣传有所建树;三是生产祁门红茶的企业省外宣传力度不足;四是邓小平同志特别提到的“祁红世界有名”宣传意识不强等。

2.1.2 祁红生产企业多数没有注重祁红文化发展。祁门红茶的企业大大小小有近400家,虽然多数都有自己的商标,但品牌意识的不强,多数企业没有意识树立文化意识,不注重构建企业文化、未能提升品牌的品位和内涵、未将品牌建设与企业自身发展有机结合来确立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2.2 祁红茶文化发展落后于祁红产业发展

2.2.1 祁门红茶冲泡工艺欠缺。我们祁门人喝茶还是以前的旧习,一把茶,一个杯子,茶水不分,再好的茶叶也展示不出它的内质。县内一些茶叶经营店虽然有一定的茶具,但没有开发出能够体现出祁门红茶特色的茶具,也没有专门的茶艺人才来介绍和推广祁门红茶的冲泡及祁门红茶文化历史与故事,多数茶叶经营实体店没有专门的茶艺师,对祁门红茶的文化与品质介绍不充分,难以留住客人。

2.2.2 祁门红茶缺乏品鉴活动。一是祁门红茶基本上都是在北京、伤害等大城市开展一些茶博会与推荐会,祁门做为国家红茶之乡未开展过一次全国性的茶博会与推荐会,北京开展的2015年北京茶博会其实就是一个茶叶品鉴会,让全国各地茶区选出自己的好茶,再让专家审评,来确定奖牌的;二是祁门红茶企业与家庭作坊雨后春笋般发展,也开发了一些新的名优红茶,新的名优红茶品质的鉴定也未公开进行过;三是祁门工夫红茶标准制订了,很少企业遵照执行,名优红茶的标准也有待尽快制订。

2.2.3 茶旅结合不足。每年都有不少旅游者来祁门参观茶叶,由于缺乏茶旅结合,留不住客人,当天就离开祁门,无法带来整体经济效益。

3 祁红茶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开展祁门红茶品鉴活动。一是成立祁门红茶品鉴委员会,从安徽农业大学、祁门茶叶研究所及县域茶叶专家选取专家库,并从国内其他红茶产区聘用红茶专家共同组成祁门红茶品鉴委员;二是每年组织开展祁门红茶品鉴活动,激励祁门县红茶生产企业与个人积极参与,并设立一定奖励;三是在祁门县筹办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红茶茶博会与推荐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祁门与祁门红茶;三是鼓励生产祁门红茶的乡镇举办祁门红茶品鉴活动,进一步提升与创新祁门红茶的品质;四是借助祁门红茶节,开展区域性茶博会或茶叶展销会,吸引外商了解祁门红茶,采取一定措施吸引外地茶企业、茶经销商及茶叶爱好者参与,提升祁门红茶影响力。

3.2 置办茶叶学校。①将茶叶学校作为民生工程,对于企业员工及对茶叶感兴趣的群众进行职业教育,主要培养茶叶制作技师、茶艺师与品茶师,同时学习茶园管理与农药残留控制。具体操作方法为一年理论学习,一年实践,之后与劳动部门或中国茶叶学会对接,对他们进行考核确认技能。②将茶叶学校作为普及茶叶知识与文化的平台,建议对高中生及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开展为期一周的茶叶知识与文化学习,让祁门走出去的大学生熟悉并能够宣传祁门红茶,让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熟悉祁门产区有哪些名茶,可以让他们为祁门的经济发展提出更好的工作建议。要让茶叶学校成为祁门红茶文化发展的摇篮。

茶文化的发展篇(9)

茶文化旅游,是我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拉动国内旅游内需所提出的新型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的特点是人文性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形式新颖丰富,旅游层次多元化,旅游周边产品繁多等,不仅能够满足当下人们游历美景的旅游需求,而且能够释放人的压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当代节奏紧张的生活环境下,茶文化旅游十分受青睐。而基于低糖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在旅游内容、形式、内涵上更具生态性,更加环保、绿色,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未来茶文化旅游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1低碳旅游的发展概述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所谓低碳旅游不是表面上的减少碳排放的简单含义,它更包含着深层次的将资源的有限性创造无限性价值的含义,旅游本身就是为了达到精神和身体的满足,旅游更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的GDP的增长,大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旅游行业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关于碳排放不合格的问题,对于旅游业在节能减。最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实际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许多城市旅游业的开发不惜以环境为代价,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这种以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国家针对旅游业的开展和实施也没有明确的条例规定,一切都是由当地政府做主,由于国家对这方面没有一个总体的把控,就会导致很多不是太乎规矩的事情发生。旅游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标杆,从低碳旅游、文化开发、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低碳旅游的力度,提升低碳旅游的影响力。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

虽然我国目前的旅游业逐渐展现出上升发展的迹象,但在旅游业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像景区的工作人员对游客的服务态度以及一些景点的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形成了制约。又因为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方便之路,所以,对于现在的旅游业中的问题应该加以解决,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将生态环保的概念加入到景区的建设中,一方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对游客产生了影响;第二,在旅游业发达的城市,设立专门的旅游条线车,方便游客的乘坐,同时也鼓励游客乘坐公共交通,低碳出行,提高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通过政府与公益组织的努力,让很多人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使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得以转变;首先,在住宿上,不再选择星级宾馆等一些设施全面的地方住宿,多数会选择一些环境整洁的旅馆居住;其次,在出行方面,更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或者徒步旅游,减少了碳排放;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低碳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社会中的哪一方单方面提出来的,他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完成的,需要国家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和一些旅游企业对政策的支持和实际应用,还有游客对一些旅游法规的遵守。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分析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的提出,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使人们对于旅游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旅游需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助力,其中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助推者。旅游业是隶属于服务业中的一种,茶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将二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一定会达到意外的效果。首先,茶文化是极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并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一定会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其次,茶叶集天地之灵气,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因此具有明显的原生态性,加之中国4700多年茶文化历史,更显其文化底蕴。如果在当地的茶文化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加上后天的旅游业的开展,不仅使茶文化走出去,还会使贸易走进来。当茶文化与旅游相撞,一定会撞出一条新形式的旅游之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当开发绿色低碳旅游的意识已经被接受之后,接下来培养人们的低碳消费的理念就成为了首要目标,因为光有意识是不够的,只有意识不行动还是看不见效果,所以要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只有这种理念的形成才能够促使着人们去行动。从目前我国绿色环保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取得的成绩是不能否定的,比如上海世博园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环保景区。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低碳一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可以建立在低碳基础上的。这两处地方充分证明了低碳旅游理念是值得被践行的。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近些年我国为了拉动旅游内需,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旅游事业建设上,开始倡导物质与文化的相结合,单一的旅游方式逐渐为多元化的特色旅游所取代。相关部门开始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茶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茶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茶还具有凝神静气的功能,茶可以驱走心烦气躁,茶中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可以结合一些地区所产的特色茶,开展新的旅游模式,新的旅游模式中不仅包含之前的对景色的浏览还包括对茶的了解,一举两得。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建设茶文化旅游的项目,不仅是对茶文化的传播,也是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的利用,在结合自然资源和茶资源的同时开展旅游业,开设多种体验活动项目,让游客实际动手采摘茶叶,为茶喷水等活动,来吸引广大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茶的源来开展一些艺术表演,加深游客对茶文化的记忆,同时,对茶的采摘,加工等形成一个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链,树立一个自己的品牌,看到这种茶就会想到当地的茶文化《印象大红袍》演出,演出极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包括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内容,能够将游客拉入到茶文化情境之中,使人们深深体悟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茶叶本身具有药用功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茶叶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茶树生长在大自然中,集天地之精华。采茶的工艺也十分精湛,茶歌、茶舞也极具艺术价值。这些都是属于茶文化的范畴,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然而随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好,其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像对一些资源的利用不到位,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大力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同时,还要时刻记忆茶文化旅游还是低碳环保的旅游,不能忘记根本。如何让茶文化旅游与低碳、资源优化相辅相成,是政府和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低碳的茶文化旅游才能够实现。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3.1做好科学规划

开展低碳茶文化旅游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过程中,一定要将低碳进行到底,不能因为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而将原来的茶文化破坏,在这里要在开始建设前找准当地以及国家的规定,按照法律法规来建设茶文化基地,与此同时也要对茶文化进行保护,不要对茶文化造成一种不可恢复的局面,运用先进的技术,保护好茶区不受破坏。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起点,不仅需要旅游行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广大人们群众的配合。对于低碳旅游中的新型茶文化旅游,就更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协作,各自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以及自身的能力,为茶文化旅游的建设起一个良好的作用。这种茶文化旅游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茶文化进行不同的规划,针对不同的茶其身上带有的不同的特点,来设计茶文化旅游方式。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养来自四而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这种示范推广很有作用,会引导一些具有独特茶文化的地区进行茶文化旅游的开展。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文化的旅游基地的建成之后,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运营方式,不能再沿用之前的粗放式的旅游方式,应该针对其所在地区的茶的特点来设计运营方式,改变之前的粗放型运营方式,建设集约型的运营模式,通过对茶区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茶所具有的文化来设计旅游方式。例如浙江湖州的顾诸茶文化乡村旅游区。

3.4提高环保意识

当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又回到了提高人们的意识上,因为意识这一东西是会随着时间,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而改变的,所以,提高环保意识这个事是需要长久保持的,当新的茶文化旅游景区建好之后,会有一些人慕名而去,但见到如此“简陋”的景区可能心中的兴奋被浇掉大半,这样就会影响景区的收入,所以环保的意识很重要,它是引导社会大众衣食住行的消费观念的起源。

4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流趋势,各个领域的发展,势必要基于低碳经济之上,寻找符合其发展的策略,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趋势,茶文化旅游当然也是如此。研究低碳经济内涵,结合茶文化的特点,寻找到适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渠道,成为了当代茶文化旅游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国内茶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低碳经济理念的普及,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国斌,党美丽.低碳经济时代吉林省县域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1(1):114-120.

[2]张建美.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4):123-124

[3]李晓娜.提倡低碳经济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06-107.

茶文化的发展篇(10)

茶文化旅游,是我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拉动国内旅游内需所提出的新型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的特点是人文性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形式新颖丰富,旅游层次多元化,旅游周边产品繁多等,不仅能够满足当下人们游历美景的旅游需求,而且能够释放人的压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当代节奏紧张的生活环境下,茶文化旅游十分受青睐。而基于低糖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在旅游内容、形式、内涵上更具生态性,更加环保、绿色,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未来茶文化旅游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1低碳旅游的发展概述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所谓低碳旅游不是表面上的减少碳排放的简单含义,它更包含着深层次的将资源的有限性创造无限性价值的含义,旅游本身就是为了达到精神和身体的满足,旅游更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的GDP的增长,大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旅游行业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关于碳排放不合格的问题,对于旅游业在节能减。最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实际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许多城市旅游业的开发不惜以环境为代价,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这种以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国家针对旅游业的开展和实施也没有明确的条例规定,一切都是由当地政府做主,由于国家对这方面没有一个总体的把控,就会导致很多不是太乎规矩的事情发生。旅游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标杆,从低碳旅游、文化开发、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低碳旅游的力度,提升低碳旅游的影响力。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

虽然我国目前的旅游业逐渐展现出上升发展的迹象,但在旅游业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像景区的工作人员对游客的服务态度以及一些景点的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形成了制约。又因为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方便之路,所以,对于现在的旅游业中的问题应该加以解决,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将生态环保的概念加入到景区的建设中,一方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对游客产生了影响;第二,在旅游业发达的城市,设立专门的旅游条线车,方便游客的乘坐,同时也鼓励游客乘坐公共交通,低碳出行,提高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通过政府与公益组织的努力,让很多人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使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得以转变;首先,在住宿上,不再选择星级宾馆等一些设施全面的地方住宿,多数会选择一些环境整洁的旅馆居住;其次,在出行方面,更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或者徒步旅游,减少了碳排放;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低碳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社会中的哪一方单方面提出来的,他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完成的,需要国家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和一些旅游企业对政策的支持和实际应用,还有游客对一些旅游法规的遵守。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分析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的提出,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使人们对于旅游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旅游需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助力,其中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助推者。旅游业是隶属于服务业中的一种,茶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将二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一定会达到意外的效果。首先,茶文化是极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并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一定会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其次,茶叶集天地之灵气,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因此具有明显的原生态性,加之中国4700多年茶文化历史,更显其文化底蕴。如果在当地的茶文化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加上后天的旅游业的开展,不仅使茶文化走出去,还会使贸易走进来。当茶文化与旅游相撞,一定会撞出一条新形式的旅游之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当开发绿色低碳旅游的意识已经被接受之后,接下来培养人们的低碳消费的理念就成为了首要目标,因为光有意识是不够的,只有意识不行动还是看不见效果,所以要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只有这种理念的形成才能够促使着人们去行动。从目前我国绿色环保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取得的成绩是不能否定的,比如上海世博园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环保景区。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低碳一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可以建立在低碳基础上的。这两处地方充分证明了低碳旅游理念是值得被践行的。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近些年我国为了拉动旅游内需,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旅游事业建设上,开始倡导物质与文化的相结合,单一的旅游方式逐渐为多元化的特色旅游所取代。相关部门开始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茶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茶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茶还具有凝神静气的功能,茶可以驱走心烦气躁,茶中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可以结合一些地区所产的特色茶,开展新的旅游模式,新的旅游模式中不仅包含之前的对景色的浏览还包括对茶的了解,一举两得。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建设茶文化旅游的项目,不仅是对茶文化的传播,也是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的利用,在结合自然资源和茶资源的同时开展旅游业,开设多种体验活动项目,让游客实际动手采摘茶叶,为茶喷水等活动,来吸引广大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茶的源来开展一些艺术表演,加深游客对茶文化的记忆,同时,对茶的采摘,加工等形成一个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链,树立一个自己的品牌,看到这种茶就会想到当地的茶文化《印象大红袍》演出,演出极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包括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内容,能够将游客拉入到茶文化情境之中,使人们深深体悟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茶叶本身具有药用功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茶叶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茶树生长在大自然中,集天地之精华。采茶的工艺也十分精湛,茶歌、茶舞也极具艺术价值。这些都是属于茶文化的范畴,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然而随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好,其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像对一些资源的利用不到位,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大力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同时,还要时刻记忆茶文化旅游还是低碳环保的旅游,不能忘记根本。如何让茶文化旅游与低碳、资源优化相辅相成,是政府和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低碳的茶文化旅游才能够实现。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3.1做好科学规划

开展低碳茶文化旅游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过程中,一定要将低碳进行到底,不能因为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而将原来的茶文化破坏,在这里要在开始建设前找准当地以及国家的规定,按照法律法规来建设茶文化基地,与此同时也要对茶文化进行保护,不要对茶文化造成一种不可恢复的局面,运用先进的技术,保护好茶区不受破坏。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起点,不仅需要旅游行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广大人们群众的配合。对于低碳旅游中的新型茶文化旅游,就更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协作,各自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以及自身的能力,为茶文化旅游的建设起一个良好的作用。这种茶文化旅游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茶文化进行不同的规划,针对不同的茶其身上带有的不同的特点,来设计茶文化旅游方式。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养来自四而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这种示范推广很有作用,会引导一些具有独特茶文化的地区进行茶文化旅游的开展。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文化的旅游基地的建成之后,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运营方式,不能再沿用之前的粗放式的旅游方式,应该针对其所在地区的茶的特点来设计运营方式,改变之前的粗放型运营方式,建设集约型的运营模式,通过对茶区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茶所具有的文化来设计旅游方式。例如浙江湖州的顾诸茶文化乡村旅游区。

3.4提高环保意识

茶文化的发展篇(11)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互联网无疑成为了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开放整体的催化剂,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世界各国各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互联网的时代是通过信息的共享,信息资源的高度传输等方式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出去,实现资源信息的高度融通。我们不难看到,在互联网上,大家相互利用手中的资源,将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分享,同时也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信息和事件予以批评。这就使得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上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的人和其他的地方中去。茶叶文化旅游是和茶叶文化相互联系着的旅游方式,茶叶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人的文化精髓。茶叶文化旅游则更是与茶叶的内涵和精髓相联系的旅游文化的结合体。这种以茶叶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经济文化方式是符合茶叶文化的推广需要的方式。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为茶文化与茶叶旅游双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更多的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一种共享来带动整个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使茶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潮流和旅游生活方式。

1互联网与茶叶文化旅游结合的优势

1.1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开放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是高度开放的,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国家的都不再是一个闭塞的地方,只要有互联网的存在,各种信息都会传递到各个地方中去。互联网的资源的开放性,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的特点,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同时,也使我们自己文化走出去成为可能。中国的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具有灿烂的文化,中国的茶叶文化具有一定地域性,这就是茶叶旅游成为一个产业的基础。同时互联网的资源的开放性,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茶叶文化旅游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有对中国茶叶文化旅游有兴趣的世界各地的人来中国参观,也使得中国的茶叶旅游和茶叶文化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传播的世界各个地方。

1.2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资源是高度共享的,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朋友圈可以将自己手中的资源与大家进行分享。这就使得世界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是灵活的,是高度交流存在的。在这种高度灵活的信息共享的互联网的资源模式下,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可以通过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微信、微博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中去[1]。在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里,人们对于一种好的资源都愿意进行分享,这种以一传百的方式可以使得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更快更好地传播出去,从而带动整个茶叶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大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不仅可以在线享受到茶叶旅游的视觉效应,也为实体的旅游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1.3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便利性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资源是十分便捷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互联网上迅速获得想要得到的信息和资源,这也就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流动的速度。信息资源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便利性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得以迅速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便利性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相应的可能,网上查阅路线、网上预订酒店以及网上的旅游景点咨询,这些都是互联网给我们茶叶文化旅游带来的巨大的优势。

2茶叶文化旅游的特点

2.1茶叶文化旅游的地域性

茶叶文化旅游必然是与茶叶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的活动,我国的茶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的特点,相应的茶叶文化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特色。一些茶叶旅游的集中地区无疑主要集中在一些茶叶的产地[2]。茶叶旅游的形式也大多是茶叶景区的观赏,茶叶的品尝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伴随着茶叶文化的地域性相至而来的。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突破茶叶文化旅游传播的地域性的局限性,不仅可以实现实体的旅游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线的茶叶旅游方式的推广。而茶叶旅游的在线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茶叶旅游的迅速的发展。

2.2茶叶文化旅游的季节性

茶叶的生长是具有明显的季节的特点的,因此,茶叶旅游也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们的茶叶文化旅游大多是在产茶或者是茶叶的生长的季节。这种季节性的特点往往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但是互联网的视域下,我们可以突破这种茶叶旅游的季节上的限制,通过线上的视觉的享受,发展相应的茶叶文化经济。

2.3茶叶文化旅游的人文性

茶叶文化旅游无疑是茶叶热爱者的舞台,茶叶文化旅游是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色彩气息的旅游方式。这种人文气息十分浓烈的环境下,会使得旅游文化的传播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又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传播有了更好的平台,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面进行茶叶文化的交流,茶叶文化的探讨,同时也可以带动身边那些对茶叶文化有潜在爱好的人投身到茶叶旅游和文化的宣传和追随的队伍中来。

3利用互联网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策略

3.1利用互联网对茶文化旅游的线上推广作用

3.1.1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茶叶旅游

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大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可以通过构建网站,微信、微博、朋友圈等方式将茶叶文化旅游的信息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去,从而实现一种资源的共享和互动[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茶叶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带来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建立特有的网站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公众号进行推介,实现茶叶文化旅游文化的迅速的传播。

3.1.2利用互联网形成茶叶文化旅游群体

旅游通常是人的活动,人的群体性的活动,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茶叶的文化的旅游具有更强的团体性。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茶叶文化旅游的宣传,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茶叶爱好者和茶叶文化的爱好者的向往,大家往往更加热衷于茶叶文化旅游的集体性,从而促使了一些集体性的网上团购方式的旅游的出现。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带动潜在茶叶文化旅游爱好者的加入,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参与到茶叶文化旅游中来。

3.1.3利用互联网带动跨境茶叶文化旅游

互联网的宣传推广作用不仅可以渗透到国内的每个角落里,同时茶叶文化也会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各个地方和国家,利用好茶叶文化的互联网的推广作用,可以让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热爱中国茶叶文化的人参与到中国茶叶文化旅游的活动中来,这样使得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走出国门,吸引了更多的人,为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3.2利用好互联网对茶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

3.2.1茶叶文化旅游的网上线路查询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也使得信息变得更加的流畅,以前的旅游大多是旅行社进行的团体性的活动,而如今的互联网下的旅游方式,则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方便和可能。茶叶爱好者可以利用好互联网的平台,选择自己想要去的茶叶旅游的地区,然后选择相应的路线,选择住宿的方式,使得茶叶文化旅游完全成为一种自助文化旅游。

3.2.2茶叶文化旅游的网上订购服务

茶叶文化旅游由于存在着地域性,一些茶叶的产地往往是一些山区和少数民族的区域,这些区域的旅游的承载量不高,旅游文化的基础设施不够全。利用互联网充分实现信息的交互,将茶叶文化旅游的地点、酒店、旅游的行程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应的订购服务,提前预约、提前对接,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服务需求,也可以节约旅游者的大量时间,提高茶叶文化旅游的满意度[4]。

4互联网下茶叶旅游文化更当注意的问题

4.1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

利用互联网推广茶叶文化的旅游,一定要注意和关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利用更多的互联网媒介进行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使得茶叶文化的推广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去。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因此,日常的平台的维护,以及与时代同步的互联网的手段和方式都要跟上,这样才能吸纳更方面的信息,实现平台资源的共享,推动茶叶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

4.2注重诚信和大众口碑的宣传作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大众传媒和大众传播的视域下,大众的口碑已经变得日益重要[5]。这就使得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茶叶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注重诚信的建立。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对于茶叶文化旅游的正面的推介作用,从而形成更好的宣传和传播效应。

4.3注重互联网宣传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