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土木开题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7 00:42:56

土木开题报告

土木开题报告篇(1)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结束时间的一个实践环节,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所在,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会很明显的体现在将来的实际工作当中,它是大学阶段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对我们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要求我们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实际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们要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锻炼自身的独立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要做好调查研究,要养好搜集资料和查阅资料的习惯,锻炼自我外文翻译能力,让自身向着一个合格工程师的方向去发展和努力。

此次毕业设计我的做的课题为重庆市某职业教育中心办公楼设计,我要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项知识,并利用CAD、天正、PKPM等相关软件进行机算,并手算其中部分框架,并用计算机进行验算。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能学到设计相关的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还能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等,使我对建筑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阶段,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企业也在迅速崛起,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促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服务业,这也直接导致了办公楼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经济发展区块如沿海一带,但是由于城市空间的有限,这就要求办公楼设计要做到物尽其值,这也就需要各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

以杭州为例,在2007年以前,办公楼的销售等方面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自08年开始,有相关部门出具的各项信息我可以了解到,办公楼的销售情况一直在上涨,这也从一个角度反应了现在的办公楼设计的重要性。

在国外,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状态,但是不管是何种发展状态,经济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当中,办公楼的使用和各项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其设计技术也在不断的升华中。

而现代办公楼作为城市公共化的空间,就要让人们能够感觉到其公共性,即所谓的“可进入性”形式。比如在光线感、透明度、亮度、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表达,创造出某种空间秩序,使来访者更加清楚建筑物所创造的不同空间层次氛围,传达这种场所的开放精神。信息时代的来临,则更加突出了这种需求。并且在强调开放之余,还强调信息的高速流通,人们日常交流的便捷等。因而对现有办公楼的需求从功能、形式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人们由物质的需求转向对信息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因而现有办公楼,尤其是办公建筑,往往集办公、娱乐、餐饮、休闲、购物、居住等一体,这样不但节约城市用地,节省城市市政设施投资,缩短交通联系路程,而且让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和沟通。办公楼一经建成,其结构及布局就很难改变。因此,充分考虑设计的适应性、灵活性就成为现代办公楼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兴建的相当部分高层办公楼都采用了大空间灵活平面布局形式,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由于办公的内容与方式不同,最合适的空间形式莫过于一个大空间,以适应现代办公组织体系的不断调整,不断更新。

办公楼因其自身的特点和所处位置等无可厚非的成为了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影响着城市的美观和使用等因素,这更体现了办公楼设计的重要性。

另外我的这个课题设计采用三段式,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三部分。在建筑设计方面考虑,要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实用要求,为人们生产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也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在设计中,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的特点,现则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建造房屋时一个复杂的物质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在房屋的设计和建造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做到节省劳动力,节约建筑材料和资金。设计和建造房屋要有周密的计划和核算,重视经济领域的客观规律,讲究经济效果。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建筑设计上还要考虑建筑美观的要求,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等。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候往往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与可能之间的矛盾;投资者、使用者、施工制作、城市规划等方面和设计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由于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建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矛盾;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在技术要求上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局部和整体、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非常复杂的局面。而且每个工程中各种矛盾的构成又各不相同。于是一个工程往往会产生多个设计方案,这个就涉及了方案选择的问题。

所以说,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就是寻找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最佳方案。通过长期的实践、设计者自身的创造,累积的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图纸、建模等手段确切的表达出来,并与各个工种相互交流,使矛盾得到解决。此外,为了寻找最佳设计方案,还需要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比较是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从整体到每一个细节问题,一般都要想好几个解决方案,进行一连串的反复推敲和比较。即使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也要不断设想有无更好的解决方案,使得设计方案臻于完美。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4》;

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7)《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2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0)《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建筑结构计算手册丛书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2)《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或《结构计算手册》

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3G101-2

14)《建筑施工手册》

15)《劳动定额》

16)《产量定额》

17)相关教材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1)课题任务:

本设计分为三个阶段,要求独立完成以下工作: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部分大样详图。结构设计--结构荷载计算,计算模型选择,内力分析计算,截面配筋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绘制部分结构施工图、楼梯等结构详图并完成结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部署,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工具、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质量、安全和节约措施,经济分析,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图纸用手绘制部分达到要求比例数量,其它部分图纸用计算机CAD绘制。该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饱满,能锻炼综合应用所学专业课程的能力。

(2)重点研究内容:

一:建筑设计

1、根据建筑指导教师下发的地形图,完成“办公楼”毕业设计题目的建筑方案。要求总建筑面积3000~5000平方米,层数3~5层;主要横向承重框架方向跨数含走道一般按3跨设计(也可按2跨考虑,但整个结构体系不宜过于简单),柱网尺寸为6.6m~8.4m;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设电梯,主结构考虑不设缝(设计主结构纵向长度宜控制在55m内),其它会议室等大开间可通过考虑设缝脱开处理;

3、要求功能基本完善、流线通畅、造型简洁;

4、建筑设计的最后一周,学生应在建筑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及部分建筑大样图、设计说明等要求(具体按建筑指导教师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

1、设计条件

(1)该建筑抗震设防属丙类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抗震设防:抗震烈度按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按0.10g)考虑;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3组,建筑场地类别均为II类;

(3)建筑地区基本风压值取0.3kN/m2;设计时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4)基础持力层埋置深度为h≤2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600~700kPa;

(5)要求建筑物层数为3~5层,计算单元应选择承重框架(2~3跨),柱网尺寸为6.6m~8.4m。

2、结构方案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楼、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3、设计内容及要求

(1)结构平面布置

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承重框架方向并进行柱、梁、板的布置;

结合抗震要求确定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考虑平面形心与质心位置、高宽比限值、竖向刚度变化等);

2)确定是否设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及是否将其作为防震缝等;

(2)确定计算简图

1)估算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柱计算长度,梁计算跨度;确定梁、柱截面形状;

2)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恒荷载、活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

3)计算梁、柱线刚度、抗侧刚度、刚度分配系数;

(3)选取计算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框架),手算一榀承重框架,并用计算机复核

1)内力计算

a、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恒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活荷载作用下,采用满布方法考虑;

b、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均采用修正反弯点法;

2)荷载组合、内力组合

求出各构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以进行构件的设计;

3)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a、结合构造要求,由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b、按“强节点”要求验算节点承载力;

c、正确给出节点区的钢筋锚固与接长长度;

4)抗震变形验算

进行风载及地震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限值验算;

5)利用计算机分析结果,校核手算平面框架计算结果;

(4)利用PMCAD程序,建立结构平面,通过TAT8、SAT8程序进行结构的空间分析;

(5)采用TAT8、SAT8软件计算结构内力、配筋,进行施工图绘制(平面表示方法);

(6)楼梯的设计计算(选择一部楼梯进行设计计算);

(7)独立基础设计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高度,进行抗冲切验算、抗弯计算,确定基础配筋。

4、施工图要求(1号图)

(1)手绘部分(5张,铅笔图)

1)平面框架配筋图及控制截面的剖面图(1张)

框架配筋图比例1:50;剖面图1:15~1:25

2)基础施工图(1张)

基础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1:150);不同编号的基础大样图(平面、剖面,比

例1:20~1:30);基础配筋钢筋表;基础设计说明

3)楼梯施工图(1张或插入索引大样图)

4)结构平面施工图(3张)

标准层(或屋面)梁整体配筋图(比例1:100);标准层(或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含板配筋、梁定位、梁板构造大样等);柱平法施工图(比例1:100)。

(2)计算机出图(3张)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结构屋面(或标准层)梁整体配筋图(比例1:100);

3)结构屋面(或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含板配筋、梁定位、梁板构造大样等);

(3)打印所验算的一榀横向框架的以下计算内容

1)恒载下的弯矩图、轴力、剪力图

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轴力、剪力图3)弯矩包络图4)剪力包络图

(4)打印结构整体计算的以下计算内容

1)各层构件布置及截面尺寸

2)各层的构件配筋图

5、完成结构计算书(按毕业设计要求,不允许用计算机打印)

三:施工设计

在施工专业教师指导下,确定施工方案,完成工程量计算,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施工进度计划图等(具体指标及设计成果要求由施工教研室指导教师做出详细规定)。

(3)实现途径

本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是进行方案设计,使建筑设计达到房屋设置合理,使用方便,交通安全。结构设计首先是根据建筑技术、使用条件、场地条件和抗震设计等要求,合理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等,绘制结构布置图;然后进行结构计算,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然后进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4)、进度计划

序号起止周次工作内容

11周至2周a)建筑设计,讲课,做方案,交方案草图

b)方案讲评,修改,绘正图

23周至4周1.依据建筑方案及结构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确定基本设计条件

2.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布置(平面、竖向)

3.选择结构计算单元,建立结构设计计算简图

4.荷载及作用(恒、活、风、地震作用)计算

5.整理完成文献综述,译文和开题报告

6.单工况荷载(恒、活)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及调幅

7.单工况荷载(风、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8.进行结构水平荷载下(风、地震)的弹性变形验算

9.完成框架梁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

35周至6周1.完成框架柱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

2.计算机建模,分析,计算

3.梁、柱截面配筋,节点核心区抗震承载力验算4.基础设计、楼梯设计

47周至8周1.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结构施工图

土木开题报告篇(2)

此次毕业设计我做的课题为四川宜宾育才中学教学楼设计,这不仅能使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同时也能让我了解现代框架结构的特点,使我对建筑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框架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被广泛应用,其结构外表可以设计的多元化,既美观又实用,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所以被广泛应用。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板系构成,能够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一般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均宜采用刚接模式。抗震设计时,为协调变形和合理分配内力,框架结构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以梁受弯为主要受力特点,梁端弯矩和跨中弯矩成为梁结构的控制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担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在梁柱节点处,由于协调变形使梁端产生弯矩和剪力,因此产生于柱上下端截面的轴力、弯矩和剪力是柱的控制内力。

教学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教学要求,其主要功能分为教学空间、办公空间和交通空间。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要求即安全、经济、实用、美观,教学楼作为公共建筑,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不仅有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总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楼一般为多层建筑,多层建筑的防震能力强,它的平面类型较多。

(2)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以满足教学建筑的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以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教学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为减轻结构自重,现代框架结构内部填充墙多采用加气砼砌块,外墙多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砖。

(4)教学楼为满足学生课间活动要求,一般布置为外廊式,竖向则布置多部楼梯。

(5)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功能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便于各功能部门的服务要求。

(6)教学楼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间,如合班教室,自然教室,史地教室等,由于其建筑面积很大,且内部要求空旷,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式难点,需要特别重视,重点考虑。

(7)教学环境的好坏会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现代教室应充分考虑保温隔热,消音通风等要求,采用新型无毒装饰材料,减少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8)随着现在能源的日益紧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现代教学楼建筑多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XX)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XX)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XX)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XX)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bj94—XX)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XX)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XX)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XX)

9)《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册)》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0)《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建筑结构计算手册丛书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2)《建筑结构构造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李宏男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4)《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杨志勇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15)标准图集

a、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 (西南 g-231, 西南 g-232)

b、平表法标准图集 ( 11g101)

16) 教材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1)课题任务

本毕业设计题目属建筑、结构、施工三段式类型,三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分别为建筑3周,结构6周,施工3周。要求各阶段的工作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部分大样详图及技术指标。结构设计--结构荷载计算,计算模型选择,内力分析计算,截面配筋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绘制部分结构施工图、楼梯等结构详图并完成结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部署,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工具、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质量、安全和节约措施,经济分析,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图纸用手绘制部分达到要求比例数量,其它部分图纸用计算机cad绘制。该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饱满,能锻炼综合应用所学专业课程的能力。

(2)重点研究内容

一、建筑设计:

1、根据建筑指导教师下发的地形图,完成“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题目的建筑方案。要求总建筑面积4000~5000平方米,层数3~5层;采用内廊式或外廊式;主要横向承重框架方向跨数含走道一般按3跨设计,柱网尺寸为6.6m~8.4m;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设电梯,主结构考虑不设缝(设计主结构纵向长度宜控制在55m内);

3、满足基本功能、流线通畅、造型简洁;

4、建筑设计的最后一周,学生应在建筑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及部分建筑大样图、设计说明等要求(具体按建筑指导教师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

1、设计条件

(1) 建筑物3~5层,其中需手算的承重框架3~4跨,柱网尺寸为6.6m~8.4m。

(2)建筑场地为ⅱ类,环境类别为i类;

(3)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粘性土层,地下水位很低,设计时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4)基础可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pa;

(5)楼、屋面板均现浇。

(6)根据建筑的性质、特征、地理位置等条件,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

2、结构方案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楼、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3、设计计算内容及要求

1)根据建筑方案及设计条件确定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2)结构平面布置

a.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承重框架方向并进行梁柱板的布置;

b.结合抗震要求确定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考虑平面形心与质心位置、高宽比限值、竖向刚度变化等);

c.确定是否设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及是否将其作为防震缝等;

3) 手算

a.选取计算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框架):一榀横向(或纵向)承重框架

b.确定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并分别绘出各荷载简图:

竖向荷载(恒荷载、活荷载);

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

估算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柱计算长度,梁计算跨度;确定梁、柱截面形状;

计算梁、柱线刚度、抗侧刚度、刚度分配系数。

c. 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

活荷载作用下,采用满布荷载法(梁跨中弯矩放大1.1~1.2)。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其中重力荷载代表值按手算框架近似计算;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结构效应采用d值法。

d. 荷载组合、内力组合

求出各构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以进行构件的设计。

e.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结合构造要求,由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若设计条件需要,进行1个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验算;

正确给出节点区的钢筋锚固与搭接长度。

f. 抗震变形验算

进行风载及地震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限值验算。

g 基础设计

独立基础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高度,进行抗冲切验算、抗弯计算,确定基础配筋。

h 楼梯设计

选取1部两跑楼梯进行设计。

4)电算

a、对手算的横向框架采用pk程序进行计算机复核

b、采用satwe程序对结构进行空间受力分析

4、绘制施工图(1号或2号)

1)施工图要求

设计说明 1张,机画

手绘框架施工图(立面、剖面和钢筋表) ≥1张,手画

柱平法配筋图 ≥1张,手画;

楼、屋面梁配筋图(平法表示) ≥2张,其中一张必须手画;

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包括板配筋图) ≥2张,其中一张必须手画;

基础施工图 1张,手画;

楼梯施工图 手画。

2)打印内容

a、pk手算框架验算

恒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活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风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

b、satwe整体结构计算

各层构件布置及截面尺寸;

各层构件配筋图

5、完成结构计算书(按毕业设计要求,不允许用计算机打印)

三、施工设计:在施工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工程量计算,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施工进度计划图等(具体指标及设计成果要求由施工设计指导教师做出详细规定)。

(3)实现途径

本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是进行方案设计,使建筑设计达到房屋设置合理,使用方便,交通安全。结构设计首先是根据建筑技术、使用条件、场地条件和抗震设计等要求,合理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等,绘制结构布置图;然后进行结构计算,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然后进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 、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3、进度计划

进 度 安 排

1毕业实习第四周至第四周

2确定建筑方案,确定建筑总平面,平面,立面及剖面形式第五周至第五周

3深入建筑方案,细化初步设计,为结构设计提供必要条件第六周至第七周

4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基础布置,荷载计算第八周至第八周

5建立计算简图,进行横向框架的内力及变形计算;进行梁、柱荷载组合,内力组合,进行配筋计算,进行梁、柱的节点验算;进行基础的设计计算; 进行一部现浇楼梯的设计计算第九周至第十周

土木开题报告篇(3)

1.2 意义: 和其他教学环节不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 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 践中的常用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 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次的整个毕业设计,由我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了这一复杂的课 题,对于我们即将走出学校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必定是对于将来极其深远的一课。这不 仅是对我们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掌握,而且也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 学生迅速成长和成熟。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打牢基础知识,吸收更多的 专业知识,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来创造我们的未来。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建筑设计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

1、建筑工程规模及功能设计;

2、平面布置、立面设计及防火疏散组织设计;

3、初步装饰设计;

4、结构体系选择、结构布置;

5、框架结构荷载计算和效应组合;框架截面设计;

6、建筑、结构施工图绘制;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的基本建设投入还在逐年增加。如何用好这笔投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教学、活动、生活、交往、休憩的校园环境和校舍环境空间,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成为不可缺少的育人要素,它以成为当今教育界、建筑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重视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教学室内空间;合理利用地形及屋顶平台布置活动场地和庭院绿化;重视建筑造型的多样化,使建筑外观形象具有新颖、简洁、轻快活拨的风格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日益深化;于此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多媒体时代,并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这些变革必然对学校建筑各类用房的配置、布局、环境、空间、设施等在满足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又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更多地具有创造开发学生智力的有利因素,使未来的学校建筑智能型、多功能、高效能发展。校园环境空间将是学生生理、心理、行为、文化、艺术方面的综合体现;校舍环境空间将更趋向于使用、舒适和完善;建筑风格更具有文化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总之,学校建筑的整体环境将更好地广大师生在物质、精神、社会以及视觉诸方面的需求。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出的物质空间环境。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结合物质技术、环境条件确定房间的形状、大小、高低,并进行房间的组合。而室内空间与外部体型又是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房间外部形象反映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特点,美观问题紧密地结合功能要求,这正是建筑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点之一。因此,各类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千差万别,室内空间全然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必然导致不同的外部体型及立面[2]特征。体型是建筑物的轮廓形状,它反映了建筑物总的体量的大小、组合方式以及比例尺度等。立面是指建筑物的门窗组织、比例与尺度、入口及细部处理、装饰与色彩等。体型和立面是建筑统一体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建筑外型设计中,可以说体型是建筑的雏形,而里面设计则是建筑物体型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只有将二者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意考虑,才能获得完美的建筑形象。民用建筑类别繁多,体型和立面千变万化。但无论哪一类建筑、尽管在体型和立面的处理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方法,但基本的构图原则是一致的。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功能、材料和结构等的制约因素,运用前面所讲的构图法则,从体型入手,逐步深入到每个立面,进行进行反复推敲,不断修改,使体型和立面相协调,达到完美同一。体型和立面设计不能脱离物质技术发展的水平和特定的功能、环境而任意塑造,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使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制约。因此,每一幢建筑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点。一幢建筑物从整体到立面均由不同部分、不同材料组成,各部分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它们是通过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为一幢完整统一的建筑物。这些规律包含有建筑构图中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比例和尺度等法则。建筑体型的造型组合,包括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复杂体型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根据功能与造型需要,采用主附体结合,以附体陪衬主体,或局部体量升高等方式进行转折与转角处理,不仅可以扩大组合的灵活性以适应地形的变化,而且可以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完整统一。体量的组合设计常采用直接咬接、咬接,以走廊或连接体相连等连接方式。立面设计中应注意:立面比例尺度的处理,立面虚实与凹凸处理,立面的线条处理,立面的色彩与质感处理,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

建筑设计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经综合所学知识和查阅大量文献和工程实例,大学综合楼建筑物一般包括办公室、普通教室、多功能厅、会议室、多媒体教室、仓储和辅助生活用房等,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大学综合教学楼建筑规模约为6000平米,层数4-5层。建筑设计需考虑以下方面内容:建筑物满足功能要求;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与协调;防火要求(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多层综合教学楼结构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框架结构,经济、适用,可灵活安排大、小空间。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仅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9]。随着结构高度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4]。

楼板选用肋梁楼板结构体系。结构设计内容和步骤包括[5]:结构体系选择;初选构件尺寸;结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组合;构件截面设计(楼板、梁柱和基础[8]等)。框架内力分析分别计算各荷载下结构内力,竖向荷载下内力分析采用弯矩分配法[6];水平荷载下内力分析采用底部剪力法。最后将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组合,得到各构件内力设计值,进行截面配筋设计,并符合规范构造要求。最终形成结构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书。

框架的特点是由刚节的梁和柱来传递竖向和侧向荷载[7],墙体仅起围护作用。在建筑上具有大空间,便于布置各种尺度不同的房间的灵活性;在结构上则有构件分工明确,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由于梁柱的连接是杆件的交叉,使节点构造便于检查和施工。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教学楼功能布置设计;平面及立面布置;防火设计

2、框架结构荷载计算、内力组合方法及构件截面设计。

研究思路和方法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

通过之前的毕业实习大量参观相关工程实例,搜集工程资料应用于毕业设计。设计过程中,再总结并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图集、规范等),请教指导老师和有关专家,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建筑设计(四周)

方案比较、分析、确定(1.5周)

绘制建筑施工图(2周)

编写建筑设计说明书(0.5周)

结构设计(8周)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1周)

主要框架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组合、截面设计(3周)

基础、楼板、楼梯、雨篷的计算(1周)

绘制结构施工图(2周)

整理计算书(1周)

机动(1周)

根据进度情况,酌情安排上机设计计算校核。

准备答辩(1周)

整理、打印装订计算书,整理图纸,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建筑构造图集,山东省标准图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XX)

【5】茹恩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6】程文瀼,康谷贻等,混凝土结构(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6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XX)

【8】 h. f. 温特科恩,方晓阳主编. 基础工程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社出版社,1989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X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土木开题报告篇(4)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在大一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在学院的组织下,在校内开展了为期10天的土木测量工程测量实习。

“这实习怎么比军训还辛苦啊?”,当几天之后,我们习惯了早上5点起床,扛着测量仪器外出测量的生活时,我们不再听到之前的牢骚。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和测量的时间进度,我们总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起床,带上“家伙”到了主一、主二与公一交界处的测量场地开工了!当学院其他专业同学八点走向教学楼进行实践周学习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早上工作结束收工的时候。早上回到宿舍,我们并不能清闲下来,一张张原本的空白数据表等着我们去计算、校验。要是数据满足条件还好,如果像我们小组第一天测量后的那超出容许范围外的角度闭合差,只好准备第二天更好起床,重新测量原本属于第一天的工作。在下午短暂的补充睡眠之后,当其他专业同学下午下课,准备享受丰盛晚餐之时,我们再次扛着仪器,在太阳下山之前再次出工测量。在夏天的傍晚,每当太阳下山,天色暗下之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放回仪器,学校食堂已不可能再有饭吃,走出校门来到小店,抬头一看,简直就是班级聚会的景象,大家都在小店狼吞虎咽了。原本以为晚上的可以放松下来休息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还需对一整天的工作进行一番总结,并制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提高小组工作效率,确保进度的完成。http://shixi.exam8/

实践总能发现许多问题,在这次测量实习中也同样存在。首先,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仪器的使用上,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其次,我们在实地测量的时候高效地完成测量。我们在第一天测量的时候,角度闭合差居然和容许值差距大于3倍。这个问题的出现就说明我们的能力还很有待于提高,我们忽略对中的要求要点,没有尽量对中点位,而寻求方便直接对中花杆,同时我们对天气对测量的影响没有重视。这些问题的发现也说明了我们的经验还较欠缺。最后在制图的时候,我们对陌生的地形图的绘制非常生疏,没有很好地把土木工程制图中的一些技巧方法运用到地形图的绘制中。这个也需要老师在今后教学中对我们更多的指导,促进我们水平的提高。实习报告网

再来说说这次实习心得吧,通过本次的测量实习,实习报告网网站整理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将书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的测量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不再是我们单纯看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而实际确不能很好弄懂在今后实践中的操作。测量仪器的使用和实地的测量实习工作的开展,让我们更直观接触到了土木工程测量这个学科,也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更快地使用仪器、控制测量发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明白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际操作性强的特点,触发我们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土木开题报告篇(5)

2016年11月12日上午8:30,第三届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在济南隆重召开,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主编周绪红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是世界上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难度最大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随着土木工程建设向地下、高空、海洋等多维度发展,大规模、超大规模土木工程项目不断实施,高性能材料和新技术将更加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要求。因此,未来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大有可为,必将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中国将成为世界工程界舞台的中心;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将通过建构“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打造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协同参与建设的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平台、重大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平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引领中国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行业技术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代表山东大学对出席此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土木工程学科是山东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方向,岩土工程不仅是学校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同时也秉承了科研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在国家重点、难点工程中攻坚克难、担当重任,形成了“隧道重大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预报与灾害控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为国家多个重大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土木工程行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助推行业发展。

济南市副市长苏树伟介绍了济南城市建设整体情况,强调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理念在济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本届论坛聚焦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来自全国土木工程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学者、骨干企业老总齐聚一堂,就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必将对中国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介绍了山东省建筑行业发展现状,表示加快工程创新将对山东省建设行业起到深远的影响。他表示,山东省在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地下工程建设方面,涌现出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这样的代表性工程。目前济南市地铁建设如火如荼,京沪高速和绕城高速济南连接线上国内同等跨度最大规模的小岭隧道已安全贯通,穿黄盾构隧道建设也提上日程。此次论坛的召开必将为济南市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勇介绍了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集团未来3~5年的发展思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积极发展相关的新兴产业,打造“畅行齐鲁、传播文明”品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他在发言中表示,创新是企业和高校联系的纽带,能够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

2主题报告

在论坛主题报告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王梦恕、崔俊芝、聂建国、郑健龙,以及长安大学副校长沙爱民等专家学者,围绕钢结构、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道路工程、防灾减灾、结构健康监测、绿色交通等关键问题与技术,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自身科研体会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2.1钢结构

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的报告题目是“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研究”。周绪红院士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概念、研究进展、具体工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4个方面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做了系统汇报,从结构的组成、建筑特点和结构受力特点3个角度介绍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从基本构件、组合墙体、组合楼盖研究和结构体系研究4个方面介绍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最新研究方向,最后介绍了国内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工程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同济大学陈以一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高强度钢构件在框架抗震耗能系统中的合理配置――以配置耗能跨的损伤控制钢框架为例”。他分析了高强度钢构件在框架抗震耗能系统中的应用优势,以配置耗能跨的损伤控制钢框架为例,探讨了将高强钢构件应用于框架抗震耗能系统的合理性;滞回性能试验表明,配置耗能跨的损伤控制钢框架结构呈现的稳定滞回性能、良好的变形恢复能力、高强钢构件的弹性变形能力及其耗能能力有助于实现抗震结构更高的性能要求,试验结果验证了结构的屈服时序、损伤控制行为、耗能模式演化、滞回行为转变以及低残余变形的特征;通过算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论证了高强钢构件对于改善框架系统抗震性能的贡献,明确了结构的设计要求。

天津大学陈志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复合张弦结构体系及组合房屋钢结构的研究与实践”。他主要从复合张弦结构以及组合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两方面进行阐述。针对复合张弦结构,他首先详细回顾了复合张弦结构的体系及其发展历程,然后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以及应力松弛试验等对拉索这一关键构件和弦支结构节点进行深入研究,有效地改善了结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最后介绍了复合张弦结构体系在施工方面的研究和该成果在现实工程中的应用。针对组合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他首先介绍了组合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并对组合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和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指出了全螺栓隔板贯通节点和上栓下焊隔板贯通节点的特色以及连接板开孔式方钢管组合异形柱的优越性,最后结合国内外建筑工程实例讲述了钢结构模块建筑的研究及其广泛的应用。

山东大学侯和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集成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他针对目前建筑业以现场建造为主导致的施工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建筑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了装配式结构推广的必要性,从分层装配式钢框架支撑体系、薄壁H型钢装配框架体系、开缝钢板剪力墙钢框架体系、装配式钢混凝土部分组合结构体系、基于损伤控制的震后可更换钢梁柱节点等5个方面阐述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研况;基于混凝土叠合楼板和复合墙板的优缺点分析,进行了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和复合墙板的研发和设计,最后展示了已经应用于实际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实例。

2.2桥梁工程

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的报告题目是“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结构的发展方向之一”。他首先结合当前桥梁的一些工程实例提出了传统混凝土桥梁设计中存在的耐久性不够、抗灾能力不足、设计欠合理三大问题,并分析了组合结构在中国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提出今后桥梁结构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高性能、可持续”方向发展,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可以为解决桥梁的结构难题、发展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实现高性能桥梁结构提供新的选择。为此,他结合具体的桥梁建造实例介绍了3种结构的创新:一是钢混凝土组合梁,发挥1+1>2的组合优势;二是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桥梁,实现预制装配,快速施工;三是组合结构负弯矩区抗裂新技术,解决了当前负弯矩抗裂的难题。最后,他指出年轻的工程师应该多到施工现场考察并积极进行创新,但是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年轻的工程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同济大学葛耀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国内外大跨度桥梁发展与创新”。他从创新的角度出发,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4类桥梁的跨径之最;接着从最新的建设成就、面临的技术挑战、重要的技术创新3个角度对极限跨度的梁式桥、各类大跨度拱式桥、破纪录跨度斜拉桥、超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和创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4类桥梁的发展做了简要总结。

2.3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王梦恕院士的报告题目是“重大工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王梦恕院士从中国重大工程建设的需求出发,提出了“搞工程建设应该做遗产工程,而不是遗憾、耗能工程和短命工程”的理念,强调在工程中应该重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个基本指标的重要性,工程建设必须以“安全、可靠、适用、经济”八字方针为基础,点明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不合理方案、不合理合同是工程的“癌症”,强调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全过程安全、质量监管,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分析和措施,强调了工程创新的重要性,最后以莫斯科至喀山铁路为例,对重大工程建设的理念做了具体的阐述。

山东大学李术才教授的报告题目是“TBM施工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预报方法与技术”。李术才教授基于中国重大工程建设的需求,分析了由突水突泥引发的事故并说明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预报的实际需要。针对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他分别对钻爆法隧道和TBM施工隧道两个方向中突水突泥灾害源的超前预报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超前预报技术的工程应用和该技术的先进性做了简要总结,最后对隧道不良地质超前地质预报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山东大学崔新壮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传感型土工材料研制与应用前景”。他认为,结构破坏是从内到外的渐进破坏,内部损伤演化信息若不及时获取,会导致漏警、报警迟滞或误警。目前已研制出了传感型土工材料和加筋土工结构的筋材变形自测技术,以及基于SEG的土工结构内部灾变辨识与预警技术。他通过对SEG进行室内试验验证了新材料具有优良的拉敏性、高强度和韧性,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同时具有跟踪测试土工结构变形和诊断损伤的功能,将取代传统土工材料。

山东大学李利平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深长隧道重大突涌水灾害演化机理与监测预警方法”。他从中国深长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突水事故实例出发,指出现代隧道施工应该讲究探治结合、主动防控。他通过对突涌水地质模式、突涌水灾害源等信息的研究,确定了隔水岩体结构破裂突水和充填性结构渗透失稳突水2类突水模式,并研发了适用于大比例尺岩体及其充填渗透特性测试的试验系统,揭示了不同类型突涌水通道形成的动态演化机理。然后他介绍了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并由此得出了突涌水前兆多元信息的识别以及破裂通道定位的方法。他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了一套突涌水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在全国多个深长隧道施工中的成功应用。

山东浩珂矿业工程有限公司李钊总工程师的报告题目是“高性能土工合成材料创新与工程应用技术”。他简要概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凭借优异性能在岩土、水利、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市政和环境工程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另外,他从原材料研发、涂层配方、生产工艺、应用工艺、配件工具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该公司新研发的聚酯经编土工格栅和高强有纺土工布,简要介绍了该材料在工程现场的应用与典型案例。

2.4道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的报告题目是“沥青路面强度设计新思路”。他谈到中国现在仍然面临着繁重的公路建设任务,现有的和计划修建的公路大部分为沥青路面。他概括了目前中国沥青路面强度设计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三维应力状态下沥青路面的强度准则、获得三维应力状态下强度准则的方法、三维应力状态下强度准则的工程模型,最后提出了三维应力状态下路面结构强度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从基础理论方面指导沥青路面强度设计,可为中国未来的公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长安大学沙爱民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多孔沥青路面材料、结构与应用”。他提出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存在交通噪声污染,并有持续加重的趋势,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广场、步行道、停车场等广泛使用密实型路面材料,城市地表大多被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要从道路角度解决上述环保问题,路面材料应当以多孔而不是密实为主。他通过试验得出,多孔沥青路面在满足了传统道路的承重、稳定、平整、耐久和舒适等通行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内涝、抗滑、降低行车噪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环保功能,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多孔沥青路面的相关研究将为传统沥青路面的改造和升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推动道路交通的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深圳大学李清泉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动态精密道路检测技术及装备”。他简要阐述了中国道路基础设施管理从大规模建设向大规模养护过渡这一社会需求,指出了现阶段公路检测技术与装备面临的问题。接着,他针对道路承载能力(弯沉)测量中的静态精密微距测量的动态化难题、道路路面病害检测中核心指标不全、数据处理低效等核心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介绍了轨道病害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在工程现场的应用。

2.5结构健康监测

沈阳建筑大学李宏男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结构安全监测工程应用”。他简要介绍了结构监测系统,提出了光纤传感器研发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应变传递机制;介绍了几种光纤传感器封装技术、疲劳测试以及光纤机电类传感器同步解调仪,并提出目前仪器开发上存在缺乏统一数据采集平台以及缺乏模块化和规范化模型等问题,介绍了大型结构安全运营远程监测与实时预警系统,最后展示了综合安全监测技术在多项重大工程中的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惠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结构新型监检测方法与技术”。她首先简要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然后介绍了移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针对无线传输数据丢失的难题,提出了无线传输数据丢失无损恢复算法,并对该技术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做了简要的汇报。接着,她对结构新型监测技术中动态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都做了详细的汇报。最后,她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虚拟现实以及智慧城市与区域等土木工程未来发展方向做了简要总结。

2.6防灾减灾工程

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金属承载消能双功能减震结构的概念、设计与形式”。他介绍了金属承载消能双功能减震结构的概念和减震原理,对比了阻尼器和金属承载消能双功能减震构件的区别,指出金属承载消能双功能构件兼结构承载构件和消能构件功能于一体,不影响结构抵抗小震和风载的性能,可大大提高结构抵抗中(大)震的能力;金属承载消能双功能构件用作抗侧力构件可控制结构损伤主要集中于双功能构件,减小承重结构的破坏,满足高性能钢结构抗侧承载力大、可修复性好的要求。

北京建筑大学李爱群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既有建筑减隔震加固技术及其应用”。他分析了减隔震技术的现实需求,介绍了目前已有的减隔震技术和产品,对比了粘滞流体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软钢阻尼器、防屈曲耗能支撑、摩擦阻尼器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介绍了不同阻尼器应用于大跨结构、高耸结构、多高层结构、复杂结构的减震应用案例,提出结构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实现结构性能的大幅度提升。

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城市大型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应用”。他分析了由地震引发的地下结构破坏事故并说明了研究地下结构地震破坏的前沿需求,介绍了数值分析方法、简化分析方法、物理模拟分析方法在地下结构地震破坏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地下结构的特殊性,他讲述了时域整体分析方法及软件平台的完善和发展研究,提出了城市大型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与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以及模型试验的实施技术,最后介绍了相关成果的工程应用。

东南大学吴智深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混凝土结构灾后可恢复性设计及提升技术”。他通过分析地震破坏后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说明了重大工程结构灾后可修复性(或可恢复性)亟需提高这一需求,同时认为结构可恢复性能应当成为结构复原力的关键指标之一,而结构复原力也是结构可持续性的指标之一。他提出合理利用FRP和钢筋是实现损伤可控的可恢复性抗震结构的有效方法,同时具有高耐久、智能及绿色性能等结构可持续性特点,最后特别指出设计损伤可控的FRP筋是实现高性能损伤可控结构的关键。

理工大学方秦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抗暴结构研究新进展”。他简要介绍了军用和民用工程、落石冲击、船(车)撞桥墩中冲击爆炸事件对结构的破坏,说明了抗暴结构研究的重要性,指出了主要采用结构动力学和波动力学研究强荷载对抗暴结构的作用机理。他重点对钻地弹侵彻效应及其防护、冲击爆炸(或与火灾联合)下工程结构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民用工程结构抗冲击爆炸这3个研究方向做了详尽的阐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白国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他从发展历程、政策导向、应用现状、试验研究4个方面阐述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研究背景和现状,介绍了连接技术试验和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分析了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并展示了模型试验结果。

2.7绿色交通

东南大学王炜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城市虚拟交通系统及其功能设计”。他通过分析提出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主要是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严重失衡。快速城镇化使大城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成倍增长,引发城市交通结构的转型,造成出行机动化。立足中国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他提出了“公交主导型城市交通系统供需平衡”这一缓解交通拥堵的基本策略,同时提出了“互联网+交通”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技术路线,并从城市虚拟交通系统测试平台的框架结构、城市综合交通大数据的深度开发、城市虚拟交通系统测试平台的构建、城市综合交通系统集成分析平台软件的开发、城市交通集成测试功能的人机对话与系统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城市虚拟交通系统测试平台的建设。

2.8土木工程与计算科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崔俊芝院士的报告题目是“土木工程中的计算科学和技术”。崔俊芝院士指出,大型工程是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必然趋势,土木工程全寿命期设计科学技术、土木工程精细化建造技术、大型基础设施运行和维护技术这三大技术是土木工程发展的核心。他还介绍了土木工程计算科学在大型组合结构、地下空间一体化多物理场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在多目标组合优化、抗震、防灾模拟与可靠性分析等若干前沿研究方向的具体应用,简要介绍了现代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在土木工程建造技术中的应用。3结语与展望

土木开题报告篇(6)

2014年12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广州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19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院士、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刘士杰、广州大学校长邹采荣、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周福霖等领导专家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地方政府、学会、承办单位以及会议学术委员会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周福霖、王景全、谢礼立、江欢成、王梦恕、聂建国、杜彦良、欧进萍、秦顺全9位院士及近5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周福霖、王景全、欧进萍、江欢成、聂建国5位院士做了主题报告。在2天会期里,还有近20位以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获得者为代表的土木工程领域知名学者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近50位中青年土木工程科研工作者们以分组报告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探讨。

会议不仅邀请了国内地震工程与结构工程领域众多院士、著名学者、知名科研机构及大型央企国企领导出席,也安排了减震控制领域知名信誉企业进行产品展示与技术宣传,有效地将学术研究与产品研发的交流结合起来。会议议程编排合理,从院士到学生,从资深前辈到新生力量,各层次梯队学者精英均有所发声,有所展示,真诚交流,友好互动,求同存异;会议报告内容丰富,涉及了建筑、桥梁、工业建筑、村镇建筑、海洋结构、核电站、古建筑、特种结构等各大工程领域,汇集了抗震、隔震、减震、控制、监测等地震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仿真模拟、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等所有工程环节。会议展现了我国地震工程领域前沿热点研究内容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思了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与顽固症结,指出了我国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今后的前进方向与发展构想,明确了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工作者们的使命与责任,起到了促进防震减灾技术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

土木开题报告篇(7)

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缺乏应有的认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忽视相关质量标准,不按照施工质量标准施工,或者不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细小质量问题,导致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具体来讲,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设计阶段考虑不全面,本身存在设计缺陷,导致施工质量无法符合质量标准。部分施工单位根本不了解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程序,因此时常会出现违法、违规的施工行为,举例来说,施工单位有时候不对工程可行性状况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就急急忙忙开始施工,或者在无证设计或者随意设计的情况下施工,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遵循图纸要求。另外,土木工程质量问题还表现在工程竣工阶段没有经过验收程序便直接交付使用,使土木工程质量缺乏应有的保障。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承担起自身职责也是造成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举例来说,施工单位不按照合同规定施工、不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偏差等。此外还有,施工单位采购的施工材料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也是造成施工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二)外部环境问题

土木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起最关键作用的是勘查地质工作因素,最终的勘查数据是否真实、准确,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最终对土木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天气状况在内的自然因素会对施工周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需要露天作业的施工中,这一点体现更明显。雷电、暴雨等天气因素会影响施工质量,减慢施工进度,所以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建立起科学的预防管理机制,减弱天气因素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要妥善处理填土、软土、熔岩、地基等,杜绝事故发生,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施工,才能从根本保证土木工程质量。

二、木工程开展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策略

(一)完善土木工程施工进程的质量控制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工程的施工阶段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发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到土木工程的使用年限,甚至不能充分发挥工程的原有功能,所以必须针对土木工程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目标,并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由监理人员做好监督工作,保证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这样才能将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提高到更高层次。土木工程的参与方应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合同,以便明确各方的权利以及应该承担的义务,需要注意的是,合同内容要明确各方责任、条款要详尽,还要奖惩分明,另外,合同签订完成之后应该由主管单位进行审批,批准通过之后进行公证,合同才具备法律效力。土木工程的施工图纸应该以质量为中心,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力争在施工之前保证不存在任何的质量问题。重视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并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质量体系以及有效的监管机制,在监管过程中既要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还要做好随机抽查工作,管理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监管工作有效开展。施工单位要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首先要严格考察建筑材料生产商的资质,还要检查产品的合格证,认真核实产品的认证质量报告与出场报告,确保做到万无一失。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应该签订规范化合同,目的的保证施工材料能够按时供应到位,如果出现供应变化,施工单位应立刻做出调整,以免造成工期的延长。在竣工验收阶段,验收人员必须对工程的整体设计、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总结,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工程进行验收,绝对不能出现验收人员不按照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进行验收的现象。

(二)优化土木工程建设

环境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一方面要颁布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施工人员应树立文明施工的先进理念,同时要优化外部施工环境,如施工材料应在施工现场摆放有序、符合相关规范,保证施工现场秩序。如果土木工程被承包给各个分包商,专业人员需要定期对各个分包工程进行验收检查,如果分包商的管理水平较低,且施工环境混乱,则需要接受相应的警告处罚,同时还要停工整顿。

土木开题报告篇(8)

二、CDIO模式在民办高校《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民办高校学生是高等学校中一种特殊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新鲜事物接受较快,自我意识强、参与意识强等优点,但是学习基础薄弱、团队意识弱、自主学习动力的能力和毅力不足。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我校2012级土木工程(建工方向)和2012级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学生为授课,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构建CDIO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如下:

(一)课程理论体系层次化,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学生刚刚进入专业课学习,对工程实际接触较少,缺乏对工程的了解和各种材料的认识,单凭文字的描述无法建立学生对材料的感性认识,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同时土木工程材料的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对于学习和应用造成影响。将课程理论体系层次化、渐进式推动教学,首先,以材料的基本性质为主线将各章节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通过实物图片、动画和录像,比较直观地提供给学生大量信息。其次,利用工程环境、案例分析、创设情境,土木工程材料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再次,根据现阶段土木工程材料的局限性,结合未来土木工程材料及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开发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的技术。层次化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时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更新教学理念,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因此,课堂讲授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教学内容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做到及时更新、保持时代感,不仅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先进性还有有适度的超前性。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三)开展专题讲座,施工现场教学

设立支撑CDIO模式的教学环境,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工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以案例的形式在讲座上提出,引领学生通过运用学过的知识予以解决,通过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案例讨论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分析以简明的书面报告上交,这样促使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思考理清自己的思路,用正确、简练的语言,把自己的分析转化为书面报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通过施工现场观摩教学,进一步加强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进一步加深理解,通过试验验证,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既保证了教学内容要求,又营造一个自由交流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意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性、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土木开题报告篇(9)

丰富校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活动主题:

创意生活,创意梦想。

三、比赛项目:

平面广告组、视频和flash组、现场表演组

四、时间安排:

1、宣传阶段:

2、准备阶段:

3、报名阶段:

4、作品收集:

5、初评阶段:

6、作品评比暨颁奖大赛:

7、作品展出阶段:

五、活动地点:

土木楼101教室

六、主办单位:

土木工程系分团委

承办单位:

土木工程系分团委宣传部;

土木工程系团委大学生记者团。

协办单位:

土木工程系团委青协宣传部;

土木工程系团委邓协宣传部。

活动策划书:

朴春红、张鑫

活动监督:

赵超群、张广超、历兵、王林

活动负责:

朴春红、张鑫、崔浩川、方媛、徐洋、刘畅、赵小英、马勇、孙义文、贾丽玲

七、作品设计要求:

(一)商业广告要围绕着某些商家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设计,公益广告要围绕着某些公益事业或公益活动进行设计;

(二)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语言活泼新颖、有创意,能体现出产品的特色,符合时代的号角;

(三)不得抄袭他人的作品(发现有抄袭他人的作品或已有的广告作品,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及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

(四)广告设计内容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平面广告(海报的形式,可以包括警示语、漫画等)

②flash、视频(30秒-5分钟)

③现场表演(可用多媒体做背景及背景音乐,道具自备,时间为30秒-5分钟)

说明:如果有其他形式请及时与活动负责人联系

评分标准:

1、创意好、整体效果佳(40分);

2、作品突出主题、能很好地启发观点(25分);

3、色彩搭配合理、生动逼真(20分)

4、贴近生活、真实性、实用性(15分)。

八、活动流程:

前期策划、宣传及准备工作:

(1) 策划书拟定和审批策划书经团委宣传部部长与副部长及部员集体协商起草,最终定稿后,上交团委书记审批。

活动前期宣传:

宣传方式

(1)图文宣传:由土木系团委宣传部制作1张宣传板,青协宣传部制作1张海报,邓协宣传部制作1张海报,放置于特定位置进行宣传,展板及海报内容均以广告设计大赛预告及通知书为主;

(2)活动条幅:1-2条,挂在土木楼入口处栏杆上;

(3)团委记者团:跟踪报道广告设计大赛全过程并向院报投稿;

(4)书面通知:初赛及复赛均由指定人员通知各班级团支书广告设计大赛各项内容及注意事项,以便大赛顺利进行。

活动准备:

(1)提前申请广告设计大赛比赛场地;

(2)大学生艺术团:对会场进行布置(如音箱、调音机无限话筒、灯光等的合理布置,设备要有专人管理)。提供大赛主持人(主持人应口齿伶俐、吐字清晰语言诙谐幽默,善于调节现场气氛。);

(3)宣传部:组织安排人员布置会场,并做好各方面细节工作;

(4)秘书处:安排专人维持会场纪律以保证活动有序的进行,并提供迎宾10名(6男4女);

(5)外联部:邀请赞助商加盟;

(6)团委副书记联系大赛评委,组建评审团。

报名阶段:

大一、大二各班,团委各部指定至少2件作品参赛,通过作品展现作者的个性魅力和创造思维。本活动报名在比赛开始前一周由各班团支书和各部负责人将各班,各部参赛人员名单及参赛作品名称整理并上报。

作品收集和初评阶段:

我们将派专人收取参赛作品,并对参赛作品进行统一管理,由评审团对征集作品进行初评,从中选取20件优秀作品,以保证大赛的质量。

作品评比暨颁奖大赛:

我们将参赛的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评委,选手将有3—5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并回答评委的问题,然后由评委团对作品进行评分,最后评出每个作品的分数,最终确定作品的各个奖项,由到场领导给获奖人员颁奖。

活动后期宣传:

获奖名单:

团委宣传部负责做两张获奖名单海报分别放在土木楼和阶梯楼。

宣传板展览:

团委宣传部拍照并制作一张总结板,展现广告设计大赛全过程。并将展板放于土木楼和阶梯楼各两天。

网站展览:

图委网络部将大赛图片和视频传到系网站上,扩大大赛成果的宣传力度.

九、作品整理及保存:

1、作品评审工作完成后将作品按班级整理并存放,以便归还;

2、作品整理保存工作由指定人员负责。

十、 奖项设置:

活动分为两组,每组各设: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最佳创意奖1名。

十一、作品展览:

方式:将获奖作品及部分优秀作品固定展出。

地点:土木楼大厅相关事宜:

1、作品摆放位置由团委宣传部集体协商,力求实用、美观;

2、作品展出期间由专人轮流值班负责。

十二、注意事项:

1、提前申请好场地,准备好桌子凳子,并提前联系记者团等工作人员。

2、宣传部安排好现场负责人员的具体工作,以避免出现现场混乱的局面;例如签到人员,发奖人员,保管物品人员,提供物品人员,机动人员等。

3、具体日期可根据其它情况进行调整。

十三、结束工作:

作品归还:

6月10日由各班宣传委员到导员办公室领取。

活动总结:

由副部长撰写工作总结备案,并写一份活动概况。

活动后期宣传:

将评审过程、获奖情况、作品展览、以及颁奖仪式用照片拍摄记录、并以展板形式展出,呈现出广告设计大赛的全过程。

土木开题报告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43-02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合理地选择、使用、运输和储存建筑材料。同时,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以及施工措施选择的相互关系。

实验教学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混凝土是最大宗的土木工程材料,也是该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中的混凝土拌合物实验将课题教学中混凝土的各个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中。

传统的混凝土拌合物实验教学中,主要由教师制定试验指导书,安排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试验指导书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最后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目的明确,通过完成实验使学生充分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但这种教学方式中,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本身参照实验指导书,按照步骤就可以完成实验,因此,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技巧等环节缺乏认真的思考。另外,拌合物试验一般分组进行,容易导致一组的学生依赖个别学生,而其他学生对试验内容及技巧进行思考的现象。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混凝土拌合物网络教学的改革经验,期望为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网络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思路。

一、试验课程网络教学的指导思想

实验又是配合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强调对理论教学中所讲授的基本化学原理的应用和解释。因此,实验教学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良好的动手能力。由于本课程主要针对二年级的本科学生,学生已具有基本的土木工程知识,并且本课程为其他土木工程专业课的基础,学生应培养出良好的动手能力。

2.严谨的科学思考习惯。倡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思考,去认识实验现象,领悟基本的材料科学原理。

3.敏锐的观察能力。本科毕业生是科研的后备力量,必须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特殊的实验现象,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对理论要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实验课程的网络教学在实践仿真和内容处理上,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把视频、动画、图片、图表和实物投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较形象生动,能产生独特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综合能力,包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及有效地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立了土木工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土木工程的所有专业课程网络化教学,根据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结合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的特点,设计了混凝土拌合物网络教学方案。

二、试验课程网络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网络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责任,而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完成技术、观念、乃至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成为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课题。

1.网络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精深的专业知识,更为精准的表达。因为网上教室可以清楚地查阅每一个论据,反复推敲每一个论点,绝不可以将一个未经考证的理论用一句模糊的语言一带而过。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得起逻辑的推敲,每一个论点都要有事实的论证。

2.网络教学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网络教学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教材是否符合学习者的特点,以便充分调动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开发设计出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适合网上教学的优秀多媒体教案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物理教师除了具备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一些设计多媒体教案必备的软件,如Powerpoint、Photoshop、Flash等。

3.网络教学要求物理教师具有较强的网络交往能力。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需要更多地借助在线交流,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

三、网络教学的组成

1.试验指导书。将编制的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指导书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以方便学生随时预习和查阅。

2.教学课件视频。通过软件将试验教学的ppt材料,结合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的录像转换成统一的视频资料,并配以讲解,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试验过程及试验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可通过该视频资料充分理解和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相关知识点。编制一个具有教学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软件,软件对每个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参数进行详细说明,使学生可采用该软件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充分理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理。

3.实验报告的提交和回复网络化。由于采用网络传输,我们要求学生以电子版的形式,通过网络提交实验报告。虽然学生对相应的软件应用开始并不太熟悉,但我们坚持采用这种方法,同时教会学生使用相应的软件。学生在完成2次作业后,基本都能熟练应用软件。学生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学会并熟悉了大量的应用软件,可以熟练进行文字处理、图形制作。由于采用网络传输的形式,我们可以方便地把批改完的实验报告迅速返回给学生。在自由基聚合速率的测定实验中,某一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得不甚理想,当实验报告返回后,该学生迅速对实验报告进行了大量补充和修改,并再次提交实验报告。这次实验报告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准确,我们可以再次评分,利用网络提交实验报告。

四、总结

网络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土木工程材料的传统试验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减少实验教学成本投资,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学生提高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团队精神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佳,邓德华.土木工程材料开发性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6):83-84.

[2]韩志达.网络教学在大学物理试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51-152.

[3]钱浩,张莹雪,林志勇.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网络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8):78-81.

土木开题报告篇(11)

乙方(护林员):

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规定,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同意签定本合同。

一、乙方管护责任区域

管护区名称:

管护面积(亩):

管护区域:东至西至

南至北至

管护前林地状况:

1、郁闭度(%):

2、滥伐、盗伐情况:

3、毁林状况:

4、病虫害状况:

5、火灾情况:

6、坟地管理情况:

7、野生动物保护情况:

8、其他情况:

二、管护期限

乙方对所管护区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为期壹年。

三、双方职责和权利

(一)甲方职责和权利

1、对乙方的护林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1)毁坏林地、林木进行开垦、采石、采砂、挖土和以营利为目的采搂枯枝落叶破坏土壤覆盖层;(2)在新植未成林地、幼林地、特种用途林内和封山育林区内砍柴、放牧、放蚕;(3)扒剥活树皮、挖掘活树根;(4)进入有林地区采集种子、药材和山货野果;未经批准进入林区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收购树枝、树叶和珍贵林木种子;(5)擅自移动、损坏林业标志和林区工程设施;(6)非法征占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7)乱埋散坟;(8)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未经批准野外用火;(9)捕猎野生动物;(10)盗伐、滥伐林木。

2、对乙方提供的案情,依法律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及时处理。

3、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考核,对乙方不能履行合同,造成下列后果的,甲方可解除对乙方的聘任。

(1)因,不履行管理职责,造成本责任区森林资源损失的;

(2)对盗伐和滥伐林木行为不制止、不报告,致使森林资源遭受损失的;

(3)擅自同意单位或个人进入林区施工、放牧、埋葬新坟,或不制止、不报告,造成林地破坏的;

(4)对本责任区存在的森林火灾隐患,不报告又不采取措施消除,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

(5),监守自盗,弄虚作假,致使森林资源遭受损失的;

(6)违反或不履行合同,甲方提出警告仍不改正的;

(7)在履行协议期间,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乙方职责和权利

1、对毁坏林地、林木进行开垦、采石、采砂、挖土和以营利为目的采搂枯枝落叶破坏土壤覆盖层;在新植未成林地、幼林地、特种用途林内和封山育林区内砍柴、放牧、放蚕;扒剥活树皮、挖掘活树根;进入有林地区采集种子、药材和山货野果;未经批准进入林区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收购树枝、树叶和珍贵林木种子;擅自移动、损坏林业标志和林区工程设施;非法征占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乱埋散坟;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未经批准野外用火;捕猎野生动物;盗伐、滥伐林木等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直接向乡(镇)、街道林业站和森林公安机关报告;

2、发现林火要及时组织扑救,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3、做好森林病虫害疫情监测,及时向森防部门报告森林病虫害情况;

4、积极配合森林公安机关做好各类林业案件的侦破工作;

5、积极协助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林业法规的宣传工作;

6、接受、服从甲方等上级机关对护林情况的检查。

甲方依据考核结果,应及时向乙方支付补助费,若未按规定及时支付护林员补助费,乙方有权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护林员报酬

甲方根据乙方对管护区域内林地管护情况,依据考核结果,按季付给乙方护林补助费,其中:最后一季度补助费在年终检查后兑付。按本合同书规定的检查内容,经检查在乙方管护责任区内,若存在下列问题的,按一定比例相应扣减乙方最后一季度补助费:

1、存在毁坏林地、林木进行开垦、采石、采砂、挖土和以营利为目的采搂枯枝落叶破坏土壤覆盖层的,扣减15%补助费;

2、存在在新植未成林地、幼林地、特种用途林内和封山育林区内砍柴、放牧、放蚕的,扣减5%补助费;

3、存在扒剥活树皮、挖掘活树根的,扣减5%补助费;

4、存在进入有林地区采集种子、药材和山货野果的,未经批准进入林区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收购树枝、树叶和珍贵林木种子的,扣减5%补助费;

5、存在擅自移动、损坏林业标志和林区工程设施的,扣减5%补助费;

6、存在非法征占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扣减50%补助费;

7、存在新建散坟,没有及时报告的,扣减10%补助费;

8、存在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未经批准野外用火的,扣减10%补助费;

9、存在捕猎野生动物的,扣减30%补助费;

10、存在盗伐、滥伐林木的,扣减40%补助费。

五、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六、合同自签字之日起满一年,双方便终止合同。

七、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林权所有者各持一份。

八、本合同未尽事宜,以及在履行合同中发生的争议问题,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