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1 01:41:44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 R722.1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b)-0137-04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治疗非常容易发展成重症肺炎,最严重的结果甚至会死亡。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新生儿肺炎占新生儿疾病死亡总病例的12.6%左右[1]。反之,如果患儿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科学的护理,则患儿治愈较快,疾病转归预后较好。有研究报道显示,采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有效地提高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急救效果[2]。西安市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生儿科对收治的36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及护理配合,达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转归,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诊断为重症新生儿肺炎[3],出生时间为1~27 d,平均15 d,其中男22例,女14例,早产儿27例,足月儿9例。

1.2 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案

1.2.1 制订急救方案 根据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迅速判定所有患儿的病情。针对不同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急救方案。迅速让患儿处于有利于肺扩张的,以减少肺部瘀血及避免肺不张,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并准备好各种常用的抢救器材,如喉镜、雾化吸入装置、呼吸机等设备,以便快速而顺利地实施救治。

1.2.2 快速开放静脉通道 迅速开放双上肢静脉通道,必要时下肢静脉也可开放。遵从医嘱正确配制好各种药品,及时纠正和维持患儿的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

1.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炎患儿的呼吸中枢一般发育不良,特别是早产儿尤为不成熟,临床可表现为咳嗽无力,不足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极易使痰液阻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呼吸暂停等并发症,这样会加重肺部感染。故应让患儿抬高头部或取半卧位,及时给患儿吸入解痉药物及一定量的抗生素,以使呼吸道保持湿化,有效解除气管、支气管痉挛,并可达到消炎抗感染和稀释痰液的目的。

1.2.4 合理吸氧 依据患儿缺氧程度不同及呼吸困难症状选择个体化的给氧方式,如鼻管吸氧、面罩吸氧、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并依据其指标变化及时调节氧浓度和氧流量,切忌用高浓度氧气长期吸入而导致氧中毒[4]出现呼吸暂停、发绀等临床症状,如果经吸痰、拍背、弹足底等治疗无效时应及时用气囊加压给氧。必要时,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1.2.5 保持中性体温 本研究中的27例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且体内棕色脂肪含量较少,极易出现因体温过低而导致的硬肿症[3]应该根据这些患儿的体温变化、临床症状及体重状况采取个体化的保暖措施,使体温维持在36.5~37.5℃之间。

1.2.6 维持营养平衡 足够的热量摄入有利于患儿抵抗感染,应该结合患儿消化吸收情况,采用不同的营养提供方式,分为肠道内及肠道外营养。具体可采用自行吸吮法、鼻饲法或静脉内营养法。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儿喂养耐受情况,如出现呛咳、呕吐、腹胀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则及时调整喂养方式。进食后应该采取右侧卧位,以防止食物误吸入气管而导致窒息或肺炎加重。

1.2.7 严密监测相关指标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如出现心率突然加快、呼吸增快或暂停、咳喘、发绀加重、肺部明显湿性音等,则高度疑似肺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迅速诊断或排除。并配合处理,正确遵从医嘱应用药物治疗。预防出现水及电解质紊乱、黄疸、心衰、硬肿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1.2.8 心理护理 所有患儿在入院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极少有意识完全丧失的患儿。在抢救过程中给予患儿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护理人员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使用亲切柔和的话语安慰患儿,充分让患儿感受到信任及关怀,并且还可用眼神、手势等暗示性措施鼓励患儿,使患儿更加配合治疗。

1.2.9 鼓励家长参与护理 责任护士指导家长了解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一起评估患儿的护理需求;进行拍背技术指导,直至家长基本掌握;根据胸部X线片结果对患儿采取恰当的引流;和家长一起制订患儿的排痰计划。

1.3 评价指标

将患儿急救前后的肺活量(VC)、深吸气量(IC)、补呼气量(ERV)、最大肺活量(FVC)、每分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率(FEV1/FVC)、峰流速(PEF)等各项评价呼吸功能的基本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救措施及护理实施后,患儿VC、IC、ERV、FVC、MVV、FEV1、FEV1/FVC及PEF各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新生儿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其他季节也有发生病例的报道。新生儿一旦患上肺炎,如不能得到及时、彻底而有效的治疗,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全面控制,非常容易出现反复而多次发作的现象,这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新生儿来说极为不利,有时甚至是致命的[5]。目前将新生儿肺炎分为产前感染(包括宫内和产时)和出生后感染。这种感染大多数来自孕妇,或者经过胎盘来传染给孩子。也可能因为孕妇羊膜早破、产程过长,阴道中微生物上行感染而造成。与大龄儿相比,新生儿肺炎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少数可能咳嗽,甚至可能不会有体温升高的情况发生。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也有一些患儿,特别是早产儿不出现发热症状,而咳喘症状十分明显。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极易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6]:①心力衰竭。发病时患儿表现为躁动不安,呼吸十分急促,心率>180 次/min,呼吸频率>60 次/min。②呼吸衰竭。患儿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出现呼吸早期加快或呼吸节律紊乱等变化,危重患儿出现谵妄、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③缺氧性脑病。重症肺炎所致的呼吸困难引起缺氧,导致患儿血氧饱和度严重下降引起缺氧性脑病,患儿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并可继发昏迷惊厥。缺氧性脑病发作往往较为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凶险,又常常与多种并发症交错出现,相互影响,使病情变得更为严重而复杂,病死率极高。由此可见,对于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案后,患儿的VC、IC、ERV、FVC、MVV、FEV1、FEV1/FVC及PEF各项评价呼吸功能的基本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 0.05),说明这些治疗措施有效、护理方案合理,值得临床借鉴,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必要的针对性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十分重要。一般来说,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病情较为紧急而复杂,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诊后的第一时间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诊断资料迅速判定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而合理的综合性措施,如给予面罩吸氧、雾化吸入药物、机械通气及静脉补液等综合处理。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因为月龄小、病情重,理解能力及配合意识均较差,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儿的情绪状态进行监控,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安慰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配合度,最终达到增进抢救效果的目的[7]。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并取得家长配合的护患互动护理模式,体现了护理中的人文精神,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会在临床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8]。

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极易发生误吸奶汁、呛咳及痰液滞留气道等情况,从而导致呼吸道阻塞加重感染症状[9]。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良更易发生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等并发症[11-13]。重症新生儿肺炎易导致败血症、化脓性脑炎等严重疾病而危及生命。因此,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极其重要。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利用监护仪等先进设备设定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报警能对上述情况的发生起到及时的提示作用,但不能完全依赖仪器,工作人员加强护理巡视才是至关重要的,特别要加强夜间巡视。护士工作要认真负责、坚守岗位,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善于发现患儿病情变化,尤其是重症新生儿肺炎发病快、病情变化大,还要善于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抢救患儿时要及时有序,有条不紊,边观察边抢救,患儿康复出院时要做好健康指导和卫生宣教工作,嘱家长注意给患儿防寒保暖,喂水喂奶时注意防止呛咳及尽量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呼吸道管理及有效的心理护理会明显降低重症新生儿肺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熟练的护理技术。做到眼勤、手勤、腿勤,一切以患儿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应该注意预防交叉感染,新生儿的免疫力弱,所以要做好多方面预防交叉感染的防护工作。从医护人员角度来说,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在接触患儿前和诊疗操作前后一定要严格洗手。病区应该对探视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加强消毒,保证清洁,定时通风并对空气进行检测,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配合后,可以明显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瑞卿,王新科.230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2):120-121.

[2] 朱晓芳,毛利平,周艳玲,等.大剂量沐舒坦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874-875.

[3] 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113.

[4] 欧维琳.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16(1):28-29.

[5] 解静.65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305-306.

[6] 韦义军,陈继昌,韦拔,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新生儿肺炎84例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39-40.

[7] 唐学敏.重症新生儿肺炎36例急救措施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0):100-101.

[8] 王燕萍,王素萍.家长参与技术性互动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29-1430.

[9] 湛月娥,马恒颢.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监护[J].新医学,2006,16(1):60-61.

[10] 黄秋葵,河池.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13(2):105-107.

[11] 肖琴,张国英,郑静,等.2001~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儿童医院149例住院患儿死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 9(20):19-20.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2)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45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43-01

新生儿肺部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易受外界感染,其呼吸道分泌物无法及时排除,易导致通气受阻,从而引发严重的肺炎疾病。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良好成长[1]。为此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更好的帮助新生儿患者恢复健康,就临床疗效判定来看,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良好。

1新生儿肺炎概述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发生的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按照其病因状况可将其分为产前感染与出生后感染,这源于新生儿肺脏十分娇嫩,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空气中的细菌感染,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若不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及时诊断治疗,极有可能会引发新生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败血症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3],为了有效避免新生儿肺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新生儿患者在常规新生儿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采取了多种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了让人十分满意的效果。其中我院在新生儿肺炎患者治疗期间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引流、雾化吸入、胸背叩击震动排痰及吸痰。这些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尽快痊愈具有重要作用,其详细分析如下所述。

2护理干预

2.1引流。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引流的护理措施,促使新生儿肺部的分泌物由小支气管往大支气管的方向引流,分泌物较多,应据患者病情每隔2~4h翻身一次,右侧分泌物较多应对其进行左侧卧位,左侧分泌物较多应对其进行右侧卧位,从而改善患者肺部通气状态,确保患者支气管的畅通。

2.2雾化吸入。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可以采取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措施,应每隔8~12h进行雾化吸入一次,每次时间15~20min[1]。在雾化液中可加入地塞米松及氨溴索药剂,这些药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肺炎症状反映,将低痰黏度,有效改善肺部通气状况,对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具有辅助作用。同时对于呼吸无力的新生儿患者应采取垫高床头的方式,垫高程度一般控制在30度左右。此做法可以增大患者肺部气体的交换量,增强患者呼吸深度。

2.3胸背叩击震动排痰。新生儿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在采取引流的同时还可对患者特殊采取胸背叩击震动排痰的护理措施,利用患者胸壁震动能够使患者小气道分泌物松动脱落,有利于分泌物顺畅进入较大的气道。护理人员在胸背叩击时一般都是用手掌、手指或者叩击器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轻叩,叩击频率为10/min,叩击时间为1~2min,每个部位的叩击反复次数应控制在6次或者7次,叩击总共时间应小于10min[2]。护理人员在叩击时要时刻观察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反应,注意其心率、呼吸及皮肤等因素变化。但这种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本身的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对于一些呼吸十分困难、肺出血或者是体重在1000g以下的早产儿不适合采取这种护理干预措施[4],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胸背叩击震动排痰护理干预措施之前,要了解新生儿的病情状况及身体状况,从而选择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新生儿肺炎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4吸痰。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患者采取引流、雾化吸入及胸背叩击等护理干预措施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吸痰。首先将新生儿患者鼻内分泌物全部清理出去,而后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器官预设部位,稍退0.5~1.0cm,以免导管尖部位置损害患者气道黏膜。然后再将吸痰管在深部位置轻轻旋转,并向上提拉。每次吸痰压力应控制在100mmHg。吸痰时间小于15s[2],另外相关护理人员在吸痰护理干预过程中应保证护理干预的无菌操作[4],并且吸痰的动作要轻巧,因为新生儿肺部器官十分脆弱,稍不注意就极有可能伤害到新生儿,因此为了保证新生儿肺炎的生命安全,应严格按照护理干预相关规范进行吸痰护理操作。

3结论

新生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支气管道相对较为狭窄,软骨柔软,且黏膜丰富,同时新生儿黏液分泌物较少,排痰功能较差,出现呼吸道不畅等状况无法有效咳嗽,因此呼吸道感染易引发肺炎[2]。本次研究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引流、雾化吸入、胸背叩击震动排痰以及吸痰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快速改善新生儿肺炎患者的通气道,使患者大小气道的分泌物得以及时清除,减少新生儿呼吸道阻力,有效改善了新生儿肺炎患者缺氧等状况,降低了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尽快痊愈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肺炎患者治疗中采取引流、雾化吸入、胸背叩击震动排痰以及吸痰等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翠花.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7(17):65-66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3)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95-01

近年来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新生儿疾病逐渐增多,尤其是新生儿肺炎作为新生儿的主要多发疾病,其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率的20%左右[1,2]。新生儿肺炎尤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新生儿刚脱离母体的小生命,自身的心肺以及呼吸等系统发育并不完善,气管较为狭窄,容易导致肺炎的发生,另外再加上新生儿的自身的防御能力较差,因此其肺炎容易危及生命[3]。我院就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我院2009年4月-2011年7月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措施点,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4月-2011年7月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其中男性患儿65例,女性患儿有例55例,,年龄在1天-27天;足月出生的患儿有94例,早产儿有26例;患儿出生后的体重:其中有5例患儿小于2kg,其中有114例患儿的体重2.5kg-4kg。只有2例患儿体重大于4kg;患儿肺炎的类别患吸入性肺炎的患儿有74例,患感染性肺炎的患儿有46例,其中有21例患儿合并窒息,有32例患儿合并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有6例患儿出现硬肿症。

1.2 护理措施

1.2.1护理环境 首先要保持室温在23~28℃,使患儿的皮肤的温度能够达到36.5℃,这样能够降低患儿氧气的消耗,纠正患儿缺氧的情况。同时要保证阳光充足,环境中的空气新鲜以及干净舒适。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1.2.2供氧 当患儿出现呼吸气促、唇周青紫者应立即吸氧。 为了避免患儿的鼻黏膜受到刺激,一般多采用头罩式的给氧方式,根据患儿的情况给氧,对于足月出生的患儿给予氧流量0.5~1L/min,保持氧浓度为34%左右;对于早产儿给予氧流量0.3~0.5L/min,保持氧浓度30%左右[4]。在吸氧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观察患儿的症状是否改善。患儿安静后,可改用鼻导管法,要间歇吸氧,避免出现高氧中毒。

1.2.3 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新生儿的呼吸系统较差,咳嗽能力不足。如不及清理痰液容易出现窒息。首先给予时常改换,拍打背部,利于痰液松动,通气。另外给予患儿吸痰时,吸痰管粗细型号要合适,而且动作要轻柔,压力合适,避免过分刺激 ,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1.2.4 喂养由于新生儿的热量储备能力较低,患儿处于病理状态下容易较快的消耗热量,容易造成低血糖以及低蛋白血症。因此为了能够补充足量营养和水分,以便增强自身抵抗力,首先应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每2h一次,到患儿恢复期时每次喂奶量为30~50mL,每3h一次。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吸氧。

1.2.5病情观察 新生儿反应能力差,肺炎初常无呼吸道症状,因此要密切观察心率、呼吸,若有口吐泡沫,面色苍白,唇周青紫,拒奶时,说明病情较重,要积极抢救治疗。 预防患儿出现心肺衰竭以及生命危急症状。输液时,每分钟以4~6滴为宜,以免因速度太快引起肺水肿或心衰而加重病情。液量也不宜太多,按40~60ml/kg日计算。

2 结果

通过系统的护理措施以及积极地治疗,120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有91例治愈,有25例患儿病情好转,另有4例患儿的家长放弃进一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6.7%。治愈的患儿无再次复发,无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肺炎作为是新生儿多发的疾病之一,是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5]。如果延误病情容易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在治疗以及护理时,制定系统而科学的护理措施,控制感染,预防疾病发展是治疗重中之重。对于秋冬季节出生的新生儿,要注意保暖,以及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保持环境的舒适,是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关键[6]。

综上,通过观察对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实施发现,临床上治疗新生儿肺炎基础上,加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抢救准备,精心护理,使患儿均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5-126.

[2]红英,屈华芳.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天津护理,2007,3(17):25.

[3]To J , Issen man RM, Kamat hMV. Eval uat i on of neurocardiacigals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cyclicvomiting syndrome through power s-pectral analysis of heartrate variability [J]. J Pediatr ,2007, 135( 3 ) : 363-366 .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4)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 其原因多为患儿肺部致病微生物侵袭[1]。住院病死率1.7%~6.4%[2],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力衰竭, 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较严重的心肌损害合并症之一[3]。本文将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医院7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临床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2例住院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6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5例, 最小年龄3个月, 最大年龄3岁, 平均年龄1.3岁, 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男19例, 女17例, 最小年龄5个月, 最大年龄4岁, 平均年龄1.5岁, 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 诊断标准 两组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同时排除其它并发症如脓胸、败血症、脓气胸等的肺炎, 并排除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1. 3 护理方法

1. 3. 1 常规护理措施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表现有呼吸困难者, 应采取半卧位。新生儿婴幼儿宜取20°~30°右斜位, 绝对休息, 必要时可用镇静剂。其目的在于减少患儿需氧量, 减少回心血量, 从而相应的减轻患儿心脏负担。②伴有水肿时, 应对患儿皮肤进行相关护理措施, 如保持患儿被单及被罩干燥、规范患儿日常行为, 避免发生皮肤损伤。③按病情需要调节用氧的浓度、流量和时间、氧气浓度一般在35%左右。新生儿不宜持续高浓度吸氧, 以免引起晶体后纤维增生症而造成双目失明。④输液治疗时, 应注意控制液体总量和滴速, 新生儿输液速度为4~6滴/min;幼儿及儿童输液量应控制在6~10滴/min为宜。⑤出现发热时, 可给予物理降温, 若无明显效果, 应使用化学降温法进行降温。⑥保持呼吸道畅通, 及时进行排痰、清除鼻腔内异物等。可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 以避免患者口腔分泌物堵塞呼吸道。

1. 3. 2 护理干预措施 ①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 空气要流通, 温度以24~26℃为宜, 湿度为55%~65%。②患儿年龄较小时, 可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若患儿年龄较大, 可直接运用语言、肢体等方式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 以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效果。③患儿宜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的低盐食物, 采用少食多餐, 保证蛋白质与能量供给。耐心喂养患儿, 预防食物呛入气管。④保持大便通畅, 一旦发现便秘, 应及时进行相关护理, 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⑤长期卧床的患儿, 应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 以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1. 4 疗效评判标准 疗效可分四个标准:①治愈:咳嗽减轻或消失、呼吸平稳, 双肺啰音消失, 胸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②显效:咳嗽减轻, 双肺无啰音, 胸片阴影有所改善;③好转:胸片阴影有部分吸收, 肺部会有少许痰鸣;④无效:咳嗽症状依然明显, 有干湿性啰音, 胸片无任何改变。

2 结果

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 治愈28例(78%), 显效4例(10%), 好转3例(10%), 无效1例(2%), 总有效率达98%;。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中, 治愈15例(42%), 显效10例(28%), 好转6例(16%), 无效5例(14%), 总有效率为86%。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 加之儿童反应能力差, 及时治疗、正确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为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而且对提高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本院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诊治护理方案, 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从文两组病例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效果显示, 观察组36例患儿平均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患儿的预后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为儿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5], 给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严重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在早发现病情, 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的同时, 护理人员及时应用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去除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因素, 对降低心力衰竭并发症尤其重要。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 能够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军保,郭志良.关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心功能状态的一点看法.中华儿科杂志, 2011,39(10):638-639.

[2] 李尚娣,陈海英,李作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肺炎并发心衰的观察及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26(2):200-201.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5)

肺炎为临床常见性呼吸系统病症, 咳嗽、气喘为临床主要特征, 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将诱发各种危险性病症, 危害患儿生命健康[1]。目前, 临床均借助药物治疗, 但由于治疗期间诸多因素的影响, 间接降低治疗效果。因此, 肺炎疾病患儿住院治疗中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本文将本院接收肺炎疾病患儿作为调查对象, 行不同护理措施, 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的100例肺炎患儿作为调查对象,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各50例。干预组男26例、女24例, 年龄2~9岁, 平均年龄(4.1±1.1)岁;病程2 d~1个月, 平均病程(15.5±2.5)d;常规组男31例、女19例, 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4.2±1.2)岁;病程3 d~1个月, 平均病程(15.6±2.6)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疾病诊断 患儿均符合肺炎疾病诊断, 均经心电图、血常规、X线等检查确诊;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咳嗽、气喘等病症;排除心、肾等脏器功能损伤患儿。

1. 3 方法 常规组患儿行基础性护理措施, 如病情观察、给药指导等;干预组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措施, 该护理路径实施前期首先成立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带领小组成员实施该工作, 待护理小组建立后行护理措施、操作要点、临床过程等教育培训;根据调查资料、实践操作制定护理路径表, 叮嘱每位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该规章制度操作, 具有操作流程为:①患儿入院的第1天。患儿入院后, 护理人员需向其介绍医院环境、治疗医师、负责人等, 并耐心讲解医院制定规章制度, 告知患儿及其家属严格遵循该制度;根据患儿身体现状、疾病病情等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饮食方案, 便于缓解病情发展, 帮助患儿取合适, 告知吸氧、药物治疗等相关注意事项[2];②患儿入院后的第2天。患儿及其家属初步掌握相应操作后, 护理人员需根据其呼吸、疾病症状等检查结果讲解检查时间、临床重要性, 便于提高患儿疾病治疗依从性, 按时带领患儿进行各项检查;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教会其咳嗽方法, 并行翻身拍打背部等措施;服用药物后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以免病情加剧[3];根据患儿心理特点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鼓励患儿积极面对自身病症, 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病魔信心, 提高疾病治愈率;护理人员还应根据临床治疗情况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并做好皮肤、口腔等护理工作;③患儿入院后的第3~8天。继续监测患儿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患儿服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痰液颜色、总量等;叮嘱家属加强患儿营养, 行病症健康教育, 如肺炎疾病病发原因、疾病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 从而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疾病认知度, 随后行基础性护理干预措施[4];④患儿入院后的第9~12天。根据临床医师叮嘱再次检查相关项目, 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儿生理、心理需求, 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出院后需注意事项, 包括饮食结构、身体锻炼、按时复查等;⑤出院1周后。待患儿出院1周后, 护理人员需电话随访情况, 耐心询问药物服用后反应、饮食情况等相关内容, 以加快康复进度[5]。

1. 4 观察项目 判定两组患儿临床治疗, 包括咳嗽消退时间、气喘消退时间、肺音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判定两组患儿临床生活质量评分[6]:借助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儿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功能等生活质量进行判定, 分数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判定两组患儿临床护理结果, 患儿入院后人手1份护理调查问卷, 让患儿家属根据日常护理情况填写, 于出院前期回收后统计总分, 满意>90分、一般60~90分、不满意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干预组肺炎疾病患儿咳嗽消退时间、气喘消退时间、肺音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儿临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儿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结果比较 干预组肺炎疾病患儿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炎为临床常见性病症, 病情相对复杂、多变, 且该病症病情通常不易控制, 间接加大并发症发生率。因此, 临床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措施的实施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为新型护理模式, 根据临床病症设计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方案, 对患儿实施实用性、动态性的临床护理, 旨在实现加快康复进度、缩短住院时间的临床目的。该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实施还可保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 可从根本上避免反复性操作或操作计划性差等所造成的教育不全面、浪费资源现象, 从而保证该临床护理服务的完整性。临床报告显示:利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行标准化护理干预, 可转变临床医护人员工作观念, 减少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 提高工作质量[7-10];护理人员根据执行规范严格执行护理路径措施, 可在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疾病治疗了解度的同时, 对疾病治疗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进而提高疾病治愈率。本组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患儿经相应护理路径措施的实施后肺炎疾病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肺炎疾病患儿治疗期间行临床护理路径措施作用突出, 可缩短临床住院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昌花.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31):79-80.

[2] 杨秀芳, 王继军.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者肺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0):2164-2166.

[3] Casey C, Fullerton MJ, Somerville N. Common questions about pneumonia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Am Fam Physician, 2015, 92(7):612-620.

[4] 李伟健.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9):51-52.

[5] 冼鸿欢.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1):50-51.

[6] 石凤英, 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10):83-98.

[7] 徐秀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当代医学, 2012, 18(25):114-115.

[8] 王金燕.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儿中的效果观察.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7):910-911.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6)

[摘要] 目的 全面分析急救和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上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新生儿20例。通过有效管理新生儿呼吸道,加强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措施。同时在入院后,对新生儿做好护理工作,给予一定的雾化、吸痰、吸氧、营养和环境等支持,并要及时为患儿家属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结果 在治疗20例重症肺炎的新生儿时有效应用急救和护理等方法措施,使20例新生患儿都得到良好的痊愈。结论 急救和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采用良好的急救措施,加强住院后的护理水平,对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起到重要影响。

[

关键词 ] 新生儿;重症肺炎;急救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40-02

新生儿时期极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新生儿在感染呼吸道疾病后,病情发展迅速,父母没有及时发现病情,或没有及时将患儿送与医院治疗,则在很大程度上会转变为重症肺炎。新生儿还没有成熟的呼吸器官和功能,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时,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极易发生死亡事故[1]。新生儿患上肺炎主要是由于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在吸入性肺炎中,主要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等。感染性肺炎主要包括出生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

全文通过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新生儿的急救和护理治疗,对重症肺炎新生儿应用有效的急救措施,采取良好的入院后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下文全面分析急救与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应用。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新生患儿。其中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足月儿18例,早产儿2例。新生患儿体重均≥2400g,有3例新生儿≤7 d,17例新生儿8~28 d。检查选取2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新生儿病情都符合医院制定新生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0例新生儿中,有18例新生儿咳嗽,20例新生儿气促,6例新生患儿体温不升,5例新生儿发热,3例新生患儿合并心衰,10例新生儿合并呼衰,1例新生儿低血糖,1例新生儿休克,1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例新生儿呼衰合并心衰。其中新生儿痊愈19例,死亡1例。

2 急救处理

①确保新生儿呼吸道能够保持通畅。急救人员要立刻将新生儿置于辐射台上,摆正体位。查看新生儿体温情况,体温不升的新生儿要将其进行保暖。密切关注新生儿呼吸情况,及时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及呕吐物,保证新生儿能够通畅呼吸。若是经过以上急救处理措施后,新生儿呼吸道依然没有通畅,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气管插管[4]。

②吸氧。急救人员在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同时,要进行吸氧。

③建立静脉通道。急救人员要立即将新生儿建立静脉通道,对于休克的新生儿,需要建立2条静脉通道。部分新生儿建立静脉通道时,若是静脉难以刺穿,需要立即建立骨髓通道。

④新生儿入院时,要立即进行心电、呼吸的监测,同时要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其血压。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新生儿置于暖箱时,体温不升新生儿的暖箱温度要调整为中性温度,湿度保持在55%~65%,密切观察患儿体位,防止体位不当,造成呼吸道堵塞而加重缺氧。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嘱,科学使用抗生素。

3.2 吸氧

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小于88%,氧分压小于60mmHg时,要立即给予氧气。流量为5L/min。部分新生儿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时,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医嘱,对氧浓度进行合理调整。当新生儿病情稳定时,要立即停止给氧,并要将呼吸机立即撤离,防止新生儿氧中毒,或患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等症状[3]。

3.3 雾化和吸痰

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次15 min。雾化后,若是出现明显痰鸣要立即进行吸痰,吸痰的压力小于200mmHg。吸痰时,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SPO2不得低于86%,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

3.4 预防医院感染

保证病房清洁,每次2次空气消毒。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护理人员在患上急性感染时,禁止接触患儿。暖箱每天消毒1次,使用中的暖箱不得超过7 d。我院收治的新生患儿未发生感染[2]。

3.5 营养护理

喂奶前,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和病情,将摄入量的热卡和奶量进行计算和控制。喂奶时,抬高患儿上半身,防止发生误吸。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要立即停止喂养。呛咳严重者,可采用鼻饲。

3.6 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首先体温检测,患儿体温过高,会伴随惊厥,损害神经系统;体温过低,会导致寒冷损伤、肺出血。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变化,每4 h测量一次体温,体温异常患儿半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正常。其次密切监测患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监测。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节律,查看患儿呼吸有无窘迫、暂停情况,呼吸道有无分泌物等。监测患儿心血管系统,关注患儿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每2 h监测一次。监测患儿消化系统,关注患儿有无腹胀、呕吐情况,做好腹围测量工作。患儿鼻饲之前,查看胃内有无储留。

3.7 体位护理

每2 h给患儿翻身1次,防止出现压疮。及时改变体位,可以使患儿肺部分泌物从小气道到大气道引流,避免出现肺不张。

3.8 口腔护理

重症肺炎新生儿由于长期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极易发生鹅口疮。新生儿入院后要随时注意口腔卫生,每天两次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患儿若是出现鹅口疮后,护理人员要使用1.4%的苏打水进行口腔护理。

3.9 血糖监测

重症肺炎由于缺氧以及感染等,会造成血糖下降。患儿在过快和应激输液时,会导致血糖升高。新生儿血糖需要保持在5mmol/L,满足神经系统代谢需要。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微量血糖仪,每天4次监测新生儿血糖情况,低于2.2mmol/L时,要加快输液速度,改善过低血糖。高于7.2mmol/L时,及时告知医生,并合理使用胰岛素降低血糖。

3.10 心理护理

在做好新生儿护理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家长心理护理工作。新生儿病情发展变化快且严重,家长需要承担着较重心理负担,要有着充足的思想准备。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新生儿抢救工作,不会受到家长刺激和阻碍,需要让家长离开抢救现场。患儿病情控制后,家长要积极配合新生儿护理工作,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3.11用药护理

根据患儿体重计算滴速,密切观察,防止发生药物渗漏等情况。

4 出院指导

我院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的新生儿,出院痊愈19例。患儿出院后要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每4周随诊1次,不适随诊。出院后要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预防感染。严禁与感染者接触,并要尽量减少亲属的探望。采取合理方式喂养,加强营养摄入,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

参考文献]

[1] 杨琼,蒋恒亮.2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急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38(35):156-158.

[2] 韩红琳.2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37(1):113-115.

[3] 陈崇斌.新生儿重症肺炎58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39(28):119-121.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48-02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可分为感染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两种。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肺部和气管分泌物还不容易排出,造成呼吸道阻塞,阻塞通气和换气,从而造成新生儿肺炎的发生[1],因而必须找出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并且进行围产期护理,以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为了探讨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和护理措施,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0例,男性64例,女性56例,日龄在1-28d之间,平均为(8.1±2.1)d,感染性肺炎48例,吸入性肺炎72例。

1.2临床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肺气肿、呼吸衰竭等。

1.3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①维持新生儿合适的体温,将新生儿放置在恒温箱中,适当调节温度,使新生儿体温维持在36.5℃-37.2℃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②每天对患儿进行擦浴或沐浴,对患儿的脐部、口腔、眼部等进行护理,保持臀部清洁[2]。

1.3.2吸氧每两小时对患儿进行变化,防止患儿窒息,并且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进行吸氧治疗,采用鼻导管法,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0.5-1L,采用头罩法,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5-8L,对于呼吸衰竭的患儿采用呼吸机辅助吸氧。

1.3.3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由于新生儿肺炎病情变化较快,病情较为复杂,患儿反应能力比较低,因而要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患儿的体温、心电图、呼吸状况、精神状态等,防止出现呼吸衰竭、酸中毒等异常情况,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报告给医生,并且进行紧急处理。

1.3.4控制感染要定期对病房开窗通风,实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并且对新生儿的用品进行消毒,对医疗器械进行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1.3.5合理喂养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少量多餐的原则,既要保证奶量,维持新生儿所需的热量,又要防止新生儿胃膨胀后产生呕吐造成窒息。

2结果

2.1日龄与新生儿肺炎发病的关系120例患儿中在1周内发病72例,占60.0%,在1周后发病48例,占40.0%。

2.2围产期因素与新生儿肺炎发病的关系造成新生儿肺炎的围产期危险因素包括早产(35.0%)、宫内窘迫和羊水污染(26.7%)、胎膜早破(15.0%)、产程延长(13.3%),见表1。

2.3护理效果经过围产期积极护理,痊愈110例,痊愈率为91.7%,死亡10例,死亡率为8.3%。

3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3],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新生儿肺炎主要发病在出生后1周内,通过本研究发现,其病因主要为早产、宫内窘迫、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围产期因素,因而要根据对新生儿进行围产期护理。

本研究中通过基础护理、吸氧、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控制感染和合理喂养等,在护理中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患儿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并采取措施改善患儿通气功能,控制感染。在进行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91.7%的患儿痊愈出院。

总之,造成新生儿肺炎的主要因素包括早产、宫内窘迫、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围产期因素,因而要加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围产期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8)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1】。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2】,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疾病,与此同时配合优质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对我儿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其中男35例,女28例;早产儿26例,足月儿37例;年龄3-26d,平均年龄13.6±2.7d。观察组63例,其中男33例,女30例;早产儿22例,足月儿41例;年龄9-24d,平均年龄14.4±2.4d。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X线胸片检查,X线胸片可见不同程度的两侧肺纹理增粗,弥漫性、深浅不一的模糊影,或者两肺广泛点状或大小不一的浸润影,均符合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

患儿入院后严密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有无咳嗽、咯痰及痰的颜色、量、气味、喘息,口唇有无发绀,吸气时胸廓有无三凹征,对于气促、发绀的患儿应及早给氧,改善低氧血症,对于缺氧明显的患儿给予头罩吸氧,吸氧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氧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氧状态是否改善;对于痰液粘稠的患儿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薄利于排出,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1.2.2.2 对症护理

①药物护理,针对不同病原给予不同的抗生素治疗,金葡菌肺炎及大肠杆菌感染的肺炎可用耐酶青霉素,对于有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米配成雾化液,或用万托林与生理盐水按应定的比例配成的液体,用空气压缩本泵给患儿进行治疗。②脐部护理,观察脐部是否脱落、有无脓液,对于未脱落的患儿,用0.9%碘酊消毒,对于已脱落伴有感染渗出的患儿,用双氧水彻底清洗渗出液、脓液后涂0.75%碘酊消毒,保持患儿脐部的干燥。

1.2.2.3 健康指导

首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避免对流风,以母乳喂养为佳,少量多餐,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衣着以小儿的手足温暖而不出汗为宜,对于汗多的新生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喂养时孔大小要适宜,喂好后将新生儿竖直抱起,轻拍其背部,促进胃排空减少吐奶的发生。

1.3 观察项目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姚凤一,陈凡【4】等评定标准,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3 47(74.6) 13(20.6) 3(4.8) 60(95.2)

对照组 63 28(44.4) 20(31.7) 15(23.8) 48(76.2)

X? 3.122 3.141 3.154 3.218

P值 P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4%,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4.6%,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63 49(77.8) 13(20.6) 1(1.6) 62(98.4)

对照组 63 27(42.9) 20(31.7) 16(25.4) 47(74.6)

X? 3.241 3.273 3.259 3.285

P值

3 小结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5】,吸入性肺炎是胎儿在宫内或者娩出时吸入羊水导致肺部发生的炎症,感染性肺炎是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新生儿肺部的感染。其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等,需进行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通过我儿科的研究发现,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4%,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4.6%,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Hong Li-juan,Xu Hai-ping,Shang Guang-zhi,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high-flow oxygen-driven aerosol inhal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patients with bronchiolitis[J],Journalof Qilu Nursing,2011,17(19):345-348.

【2】张立荣,赵立明,刘海燕,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02):167-168.

【3】Chinnan NK,Shabaan AI,Saeed M. Severe pneumonia with pneumatoceles and patent foramen ovale in an infant:optimal ventilation strategy[J].Critical care and resuscitation,2006,03,209-212.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20-131-04

Nursing method and experience of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LI Yuzheng

Shenzhen Children's Hospital,Shenzhen 51802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ersonalized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lieving cough, cooling time and the ment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r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neumonia mycoplasma pneumonia;Nursing;Pediatrics;Personalized nursing

小悍窝字г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入侵机体引发的肺部炎症感染,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或疗效欠佳,很可能会发展为脓毒症,甚至发展为全身性的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3],故临床上有必要积极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由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年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因素,如小儿患者配合欠佳、患者家长心理状态欠佳等,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较为不利,故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还应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尽可能规避护理风险因素,保证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特选取了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2012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2012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经X片检查、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被真是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伴随有咳嗽、高热症状。患者家长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且此次研究及随机分组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6个月~6岁,平均(3.1±1.4)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8个月~6岁,平均(3.3±1.6)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护,并指导患者用药。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4-5]:(1)心理护理:可通过肢体语言,如抚触、摸头等,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抚;引导患者家长识别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邀请一些治疗较为成功的患者家长进行经验分享。(2)高热护理:指导患者家长学习使用体温计,患者家长在学会正确测量体温后,应定时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对患者体温变化情况予以记录,并判断是否出现高热症状,一旦出现高热症状,患者家长可通过物理降温(头部湿冷敷、温水擦拭身体)使患者体温降低,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应对患者汗湿的衣物进行及时更换,使患者皮肤保持干燥清洁。(3)咳嗽护理:为患者示范正确的咳痰方法,如患者咳嗽较为困难,可通过拍背、调整等方式,促进痰液的有效排出,必要时可采用吸痰器吸痰,同时还应定时对患者呼吸道或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春秋季节应加强锻炼,远离烟雾刺激,咳嗽加重时应注意静养,减少喊叫、跑跳。(4)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家长关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患者应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保障患者的机体营养摄入均衡,多饮水,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的摄入,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油炸、生冷食物等;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鱼、蛋类等发物的摄入,菠菜、菜心、南瓜、猪瘦肉可增加食用;在患者咳嗽未消失时,应尽量避免食用桃李、西瓜、葡萄、柑橘等水果,寒性水果和热性水果均应避免食用,还应禁止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硬等食物。(5)环境护理:患者的房间应保持舒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需控制在60%左右,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噪音,保持病房内安静,并加强对室内空气的消毒,减少探视人次,以避免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及家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其中,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总分为0~100分,以50分作为临界值,得分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6];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的总分为25~125分(25个条目,5级评分),得分越高,疾病不确定感越强烈[7];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调查问卷对患者家长进行评估,总分为0~100分,得分达到60分表示满意,60~79分表示一般满意,80~100分表示十分满意,不足60分表示不满意。

疗效判定标准[8]:显效,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在正常范围内,X线拍片显示肺部病灶基本吸收;有效,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X线拍片显示肺部病灶部分吸收;无效,即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恶化,体温未恢复正常,X线拍片显示肺部病灶未缩小。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4.10±1.25)d、退热时间(2.01±0.56)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2.3 两组患者家长的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家长在焦虑、疾病不确定感方面的评分分别为(47.46±5.94)分、(43.45±12.03)分,相比于φ兆椋观察组家长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明显降低(P

2.4 两组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致病菌为肺炎支原体,其发病较为缓慢,发病早期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以咳嗽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会逐渐出现剧烈咳嗽、不规则性发热等临床症状,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很可能危及小儿患者的生命安全[9-12]。因此,临床上应积极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而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小儿患者年龄特殊性的影响,往往伴随有一定的护理风险因素,对治疗较为不利,故还需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障临床治疗效果[13]。

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是指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护理措施较为机械和死板,在制定护理方案时未能将患者的个体化特点纳入考虑范围,导致制定的护理方案不够科学、合理,无法满足患者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护理干预效果欠佳[14]。个性化护理主要是指针对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进行分析和考虑,制定的护理方案充分体现了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有利于满足患者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从而保证护理效果[15-16]。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高热护理、饮食护理、咳痰护理、环境护理等,其中心理护理可有效安抚小儿患者,促使患者家长对护理服务全面配合;高热护理通过指导患者家长掌握科学的降温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体温的降低;饮食护理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有利于规避饮食方面的风险因素;咳痰护理可通过指导患者有效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环境护理可使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减少与致病因素的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17-18]。

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比较后发现,实施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其总有效率为96%,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还可减轻患者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郭红英,杨凯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46-47.

[2] Chang HY,Chang LY,Shao PL,et parison of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erological tests for the confirma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of atypical pneumonia[J].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2014,47(2):137-144.

[3] Lung DC,Tong EK,YanLam DS,et al.Rapid defervescence after doxycycline treatment of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associated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J].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2013,32(12):1396-1399.

[4] 陈英,王玲玲,韦翊,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366-4367.

[5] 乌兰其其格,布仁赛汗.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5):2802-2804.

[6] 黄亚娟,夏芳.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953-2954,2964.

[7] 新梅,王永军,石永生,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个性化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内科,2015,10(4):579-581.

[8] 何瑛.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8):561-562.

[9] Morozumi M,Chiba N,Okada T,et al.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in relation to genotyp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emophilus influenzae,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responsible for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J].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Chemotherapy,2013,19(3):432-440.

[10] Nomanpour B,Ghodousi A,Babaei T,et al.Single tube real time PCR for detection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Mycoplasma pneumoniae, Chlamydophila pneumoniae and Legionella pneumophila from clinical samples of CAP[J].Acta microbiologica et immunologica Hungarica:A quarterly of the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2012,59(2):171-184.

[11] 曾静.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和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8):383-384.

[12] 谢雪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2108-2109.

[13] 温美莲.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74-75.

[14] 李慧玲.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2):251-252.

[15] 俞金明,虞仕芬.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护理干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039.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10)

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机械通气成为危重新生儿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也日益增多,成为影响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病原微生物污染呼吸机治疗造成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48 h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 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 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两年间经机械通气治疗的16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了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状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接受呼吸机治疗的169例患儿通气时间均≥48 h,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的有62例。6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中,男44例,女18例;入院日龄为生后20 min~28 d;胎龄27+2~42+3周;体质量1 200~4 250 g;原发病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感染性肺炎11例、感染性肺炎并先心病3例、羊水吸入性肺炎8例、反复呼吸暂停4例、重度窒息3例、外科术后4例、气胸3例、胎粪吸入综合征2例。

1.2 机械通气方法 169例患儿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定时限压恒流型呼吸机,常频通气,接密闭式吸痰管。呼吸机机型有西门子Servo-i、SLE 5000、,Babylog 8000 plus。采用压力控制(PC)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SIMV+PSV)模式,机械通气时间为52~374 h,平均(131.5±21.5)h。根据原发疾病设置呼吸机参数,依据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使患儿血气水平基本维持PaO2>8.0 kPa,PaCO2

1.3 细菌学检测 全部病例均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经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完成操作。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 机械通气48 h后,胸部X线出现新的或进行性变化的肺浸润影;临床出现肺部感染症状或体征(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肺内细音增加、气道分泌物性质明显变化);气道分泌物培养病原菌阳性或出现新的病原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以P

2 结果

169例患儿中有6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36.7%。6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是(134.5±19.5)h;107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24.3±25.8)h,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6.9,P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 h后并发生的医源性肺部感染,它影响了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抢救成功率。国外文献[3]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9%~70%,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主要是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肠杆菌属等。本文54例分泌物培养阳性结果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90.7%,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居多。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外部医源性因素与患者机体的内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手段,损害了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入住NICU的危重患儿口咽部往往可转化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寄生,原发病越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寄生率越高,口咽部寄生的细菌和分泌物经气管导管周围进入下呼吸道。是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来源。此外,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是一个细菌留置及繁殖的场所,在接近导管处的冷凝水中平均细菌浓度可高达2×10 cfu/ml[4]。当变换患儿时,就会使含菌水直接流入下呼吸道内引起肺部感染。呼吸机治疗时的正压通气对肺泡的牵张,激活肺上皮细胞的多种促炎症介质的基因,使其强烈表达,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炎症细胞剧烈反应的同时具有保护和破坏作。炎症使肺血管向肺泡通透性增加,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条件性致病菌得以繁殖,成为主要致病菌,加重了肺部炎症[5]。

NICU危重患儿集中,医护人员多,通风不良,环境消毒不彻底等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此外,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认识不足,缺乏防护知识,实施治疗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吸痰时负压过大等,都会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会。

只有加强预防措施才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是减少其发生的最佳策略。通过对临床资料的观察分析,总结出以下综合预防措施。①医护人员做到严格规范的无菌操作,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②吸痰尽量保持无菌操作,推荐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声门下分泌物持续吸引;③加强呼吸机管理,定期对呼吸机部件进行消毒;④推荐经口插管,使用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病情允许,及早撤机,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⑤做好氧疗的监测,防止低氧血症,更要避免氧中毒,减少持续高氧暴露时间;⑥按照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避免无依据的经验性用药,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⑦在患者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45度角的半卧位,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吸入气道[6];⑧加强支持治疗,保证足够热卡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近年来,呼吸机性能的改进,如同步触发;呼吸机治疗策略的转变,如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呼吸机治疗与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的联合应用,缩短了呼吸机治疗的时间,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总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重于治疗!

参考文献

[1] Apisarnthanark A,Holzmann-Pazgal G,HamvasA,et al.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extremely preterm neonate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characteristics,risk factors,and outcomes.Pediatrics, 2003,112(6 Pt 1):1420-1421.

[2] Meduri GU.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Chest.1990,97(5):1208-1219.

[3] Minei JP,Hawkins K,Moody B,et al.Alternative case definition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dentify different patients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hock,2000;14(3):331.

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篇(11)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68-01

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是新生儿常见病,可于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患病,分别称为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及产后感染性肺炎。本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新生儿死于肺炎[1]。我院2009年8月~2012年3月以来收治肺炎新生儿64例,本文就64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作出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9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6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8 例;足月42例,早产儿22例。

2 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反复吸净口、鼻、咽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使气道分泌物松动及排出;痰液黏稠者可进行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促进分泌物排出;对痰液过多且无力排出者应给予吸痰。

2.2 改善呼吸功能:①室内空气要新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经常翻身,减少肺部淤血。有低氧血症时进行氧疗,应根据病情和血氧情况采取不同的给氧方法,如鼻导管、面罩及头罩等,使PaO维持在7.9~10.6kpa(60~80mrnHg);重症合并有呼吸衰竭者,给予正压通气治疗。②胸部理疗,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2.3 保证充足的能量和水分应少量多次细心喂养,避免喂得过饱、吐奶而窒息;重症患儿予以鼻饲或从静脉补充能量及液体;必要时输给血浆、白蛋白、脂肪乳等。

2.4 保持体温: 正常患儿的体温可能会升高或下降,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正确方法以维持体温正常。

2.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①若在短期内出现呼吸明显增快、心率加快、烦躁不安、肝脏迅速增大时,提示并发了心力衰竭,应遵医嘱给予吸氧、强心、利尿、镇静等处理。②若患儿突然呼吸急促伴明显青紫时,考虑发生了气胸或脓气胸,应立即做好胸腔引流的准备及引流后的护理[2]。

2.6 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述本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预后、治疗措施及护理要点。

3 结果

通过实施综合护理,64例患儿中治愈63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死亡1例,总治愈率98.4%。

4 讨论

4.1 新生儿肺炎感染的成因: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不明显,口吐泡沫。重症者出现青紫、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或更快,有时伴有点头呼吸、双吸气及呼吸暂停。早产儿患肺炎时,呼吸道症状常不明显,由于呼吸浅而快,肺部啰音不易听到。此时可望诊观察胸廓运动。(1)出生前感。①吸入污染的羊水由于羊膜早破或羊膜炎,阴道内细菌上行污染羊水。正常胎儿在宫内有浅表呼吸,吸入污染之羊水导致肺炎。常见菌为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3]。②血行播散妊娠后期孕母受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或弓形虫感染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全身感染,肺炎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2)分娩过程中感染。分娩过程中胎儿吸人产道内被病原体污染的分泌物,或因断脐不洁发生血行感染。致病菌以杆菌居多。此外B溶血性链球菌和官内感染常见的各种病毒、弓形虫、沙眼衣原体等。(3)出生后感染。医源性感染包括人工呼吸器、气管插管、雾化吸人等医用器械消毒不严可继发感染;新生儿患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通过血行传播而致肺炎;母亲或医护人员有呼吸道感染,新生儿接触后发病。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开始仅表现反应低下、哭声弱或不哭、吸吮力差、呛奶、体温不升或发热,病情加重后可有呼吸急促、口吐白沫、面色发灰、鼻扇,青紫、呼吸浅快、点头样呼吸或呼吸暂停等,哭闹或深吸气时可闻及细湿锣音。本病因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诊断较困难,需结合母亲的感染及生产史、病儿症状体征、X线检查作出诊断[4]。治疗原则是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营养,抗感染,对症及支持疗法。月龄小、体重低,预后不好。

4.2 护理评估:①健康史了解母亲产前有否感染,有无羊膜早破,羊水是否浑浊;询问有无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史,有否吸入羊水、胎粪或乳汁史,生后新生儿有无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是否患败血症。②身体状况检查患儿反应情况,注意有无体温不升、青紫、拒奶、吐奶、口吐白沫、有无气促等呼吸节律改变,听诊双肺呼吸音有否改变;分析周围血象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

本组观察显示,本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对新生儿肺炎实施综合护理显著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月利,任晓燕. 小儿喘憋性肺炎合并心衰 60 例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5(5):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