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30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1)

面对着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挑战,加速培养高素质的生物科学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我国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要求。但是,在长期以来存在部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学校个别教师往往只重视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德育教育,忘记了党的“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新时期总的教育指导思想,且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和恶果。为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广大中学生物课教师就必须像其他学科教师一样,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人才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学科教学,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中学生施加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而这就必须始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例如,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已经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抗黄瓜花叶病毒的基因,并且将这种基因导入烟草等作物的细胞中,得到了抗病毒能力很强的作物新品系;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受精卵中,培育成了转基因鲤鱼,与非转基因鲤鱼相比,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1993年我国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试种,与原来普遍种植的三系法杂交水稻相比,平均每公顷增产15%;1995年,我国科学家将某种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培育出了抗棉铃虫效果明显的棉花新品系;1999年,我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工作,我国因此成为参加这项研究计划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生物学方面的诸多成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大熊猫、白鳍豚、银杉、水杉等都是我国举世闻名的特有物种,鹅掌楸、大叶木兰、扬子鳄等都是我国十分古老的物种;我国在果树方面的物种数居世界第一位;水稻、大豆、粟、黄麻等20多种农作物都起源于我国。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威胁,如,新疆虎、野马等已灭绝或者在我国境内绝迹,毛脉蕨等野生植物也早已绝迹,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银杉、珙桐、人参等也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通过这些材料的介绍,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2 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

我们知道,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一门科学。生命运动的本身及生物科学的发展都充满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此,中学生物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就是关于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在中学生物教学内容中,生物是由各种化学元素化合组成的,绝大多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的结构是其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运动形式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生命是物质的,没有任何超物质的因素,逐步树立起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其次就是辩证的观点。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充分体现了辩证统一规律,而这也正是辩证法的核心。如,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物都是存在于复杂的环境中的,时时刻刻都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环境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也有影响,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又是相互矛盾的。进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极为迫切。通过生物教育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形成危机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应用生态学的观点认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要按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办事,明确保护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将这些观点融入生物教学中能切实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指导自己的人生。

3 坚持德育“渗透”,避免枯燥说教的原则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2)

常言说“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事”。要成才首先学会做人,所以教育者并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作为生物教师,我在教学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的新信息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指出目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完善。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应用这些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外,我更加注意讴歌新中国成立后在生物科学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点燃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与火。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生物课时,给学生介绍了“我国克隆羊培育成功”,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走在世界生命科学的前列,以及“我国两位博士后移植小草抗旱基因培育旱稻获得成功”等科研成就,向学生说明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是新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以生物技术为先导的新兴产业在不远的将来将占居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激励学生向这些生物科学家学习,刻苦钻研生物知识,树立远大目标,将来大有用武之地。在讲“遗传和变异”时,介绍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获世界金奖,1988年“种子太空旅行”后选育的高品质、高产的蔬菜粮食品种等;讲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已于2007年考上了西安西京大学;讲“免疫”时,介绍我国医学保健的飞速发展等。通过介绍,使学生看到我们祖国的发展前景,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学生乐学,成绩自然会提高。

二、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团结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一个班集体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班的成绩,一个好的班集体卫生、纪律、成绩等各个方面都会很好,我在讲授生物之间的种内互助时,通过蚂蚁群体生活、蜜蜂群体生活等学生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集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对于整个种群直至个体都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这些简单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可以说明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明白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从而提高成绩。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适合于大自然,同样也适合于人类社会,现在很多学生安于现状,竞争意识不强,上进心不足,导致学习劲头不足,长期以往,必将使贫穷的人更加贫穷。在讲述自然选择学说时,我适当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强调只有学好习才能在社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学生意识到,不学习就不能在社会立足,有了这种危机感,学生自然会发自内心地乐学,自然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3)

常言说“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事”。要成才首先学会做人,所以教育者并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作为生物教师,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的新信息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指出目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完善。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应用这些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外,我更加注意讴歌新中国成立后在生物科学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点燃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与火。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生物课时,给学生介绍了“我国克隆羊培育成功”,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走在世界生命科学的前列,以及“我国两位博士后移植小草抗旱基因培育旱稻获得成功”等科研成就,向学生说明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是新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以生物技术为先导的新兴产业在不远的将来将占居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激励学生向这些生物科学家学习,刻苦钻研生物知识,树立远大目标,将来大有用武之地。在讲“遗传和变异”时,介绍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获世界金奖,1988年“种子太空旅行”后选育的高品质、高产的蔬菜粮食品种等;讲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已于2007年考上了西安西京大学;讲“免疫”时,介绍我国医学保健的飞速发展等。通过介绍,使学生看到我们祖国的发展前景,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学生乐学,成绩自然会提高。

二、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团结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一个班集体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班的成绩,一个好的班集体卫生、纪律、成绩等各个方面都会很好,我在讲授生物之间的种内互助时,通过蚂蚁群体生活、蜜蜂群体生活等学生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集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对于整个种群直至个体都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这些简单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可以说明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明白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从而提高成绩。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适合于大自然,同样也适合于人类社会,现在很多学生安于现状,竞争意识不强,上进心不足,导致学习劲头不足,长期以往,必将使贫穷的人更加贫穷。在讲述自然选择学说时,我适当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强调只有学好习才能在社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学生意识到,不学习就不能在社会立足,有了这种危机感,学生自然会发自内心地乐学,自然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对一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做好学生的德质教育工作。在新课标下的德质教育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存在着些许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同心协力,寻找有效措施,提升德质教育质量,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提出几点措施,希望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些许作用。

一、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全体一线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责任者,要加强个人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会宽容,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个性魅力,富有内涵,心胸宽广的教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被老师吸引,才会从内心欣赏老师、喜欢老师。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老师而特别尊敬老师,喜欢听老师的话,认为老师是值得信任的,进而喜欢这个班级,这个学校,甚至是这个社会,从而能积极地学习和生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模仿老师的行为,因此,教师要从言行举止等方方面面给学生树立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凡是学校布置的任务、工作,教师要不折不扣、高质量按时完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给学生树立榜样。并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用自己的言行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带动学生去模仿、去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此外,教师还要和同学建立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多时候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易于接受老师的观点,从心理上接受老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每一次尊重和宽容,都会使学生终生难忘,都会促使他去思考,在思考中做人,在思考中做事。”所以,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包容学生,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才会学会尊重老师,才会愿意主动积极接受老师的教诲。教师还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心学生,要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情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要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爱。总的来说,老师作为德育工作的责任者,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只有老师的整体素质上升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更顺利地展开,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加强对学生心理、思维和行为的研究

要进一步做好高中德育工作,在提高高中教师的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还需要全体高中教育工作者在平时加强对学生在心理、思维和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并及时、积极地疏导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创伤,多找学生了解情况,多关心学生,主动帮助学生渡过难关,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加强对学生心理、思维和行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师生座谈、心理讲座或心理诊所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思维和行为情况的分析、研究与疏导;另一方面,还要经常加强学生对违纪、违法、犯罪等认识的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忠诚诚实、文明礼貌、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等思想品格,加强对学生的生理、安全、自尊等需要的情势与心理的分析研究及其对策研究。例如,教师可让学生熟读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基本道德标准》《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升降国旗规定》《违纪学生处罚决定》《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等具体的条款,并根据其内容实施,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有效融合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5)

教育是服务并伴随着学生生命成长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幸福的成长,这一切都是以学生健康的生命为支撑。教育应培养孩子“应然幸福”之生命底蕴、培养学生有生命的承担意识,教育是人性成长的追求。我们实施“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以学生生命为最高目的,珍视学生生命的唯一性、完整性和过程性,让学生更加安全、健康、美好和幸福”(肖川教授语)。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领导中落实生命教育

国家、省、市教育规划刚要都提出了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我们学校在北师大生命教育中心的指导下,申请成为中心的生命教育实验学校,借助课题研究,实施生命教育。大致做法是:成立课题组,曹福春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生命教育全面工作,主要负责保障生命教育所需经费。教科室主任谭为发同志负责具体事务,主要组织生命教育理论学习、阶段性成果总结与推广、课题的申报与结题;王鹏副校长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监控、评价;凌小金、霍忠东、主任负责生命安全演练、生命教育活动开展;卞玉红老师负责材料收集、文案等工作。

2 开发课程中普及生命常识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实施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新课改要求实施校本课程。我们选择了生命教育,经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收集有关学生生命安全、健康、幸福等问题资料,编写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生命教育校本教材编写内容。初中三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与自己、人与环境、人与宇宙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欣赏他人。高中三年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整个校本教材涵盖生存(技能,安全,应对灾害和侵犯等)、生活(态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生长(生命潜能,学习,特长,成功人生等)、生死(生命的价值,生命伦理,死亡等)、生态(与自然相处,保护环境等)内容。

3 课外活动中守护生命安全

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是人的最根本的“工具”。平安值千金,安全是生命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拥有安全,生命才会健全而长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青少年生命总面临许多不安全因素的威胁,出现众多安全问题。开展生命教育实验以来,由德育处先后在初中、高中举行序列化的生命安全保护常识训练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中开展求助电话及其用途大比拼;自然灾害预防知识抢答赛;突发事故逃生救护演练;公共卫生事件预安设置比赛;社会安全事件举报、防范、自我保护等情境模拟训练。

4 校园文化中体验生命关怀

让学生自主建设生命关怀的校园静态文化。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我们学校不同地方的安全提示语都是从学生那里征集上来的。楼道:不要推不要挤,关心别人爱自己。课间游戏要安全,上下楼梯不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走,切勿拥挤防践踏。走廊:莫抛物,伤了别人头,空悲切。敬人让人,助人爱人。校门:同学们,现在是放学时间,请准时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注意来往车辆,祝大家一路顺风!平安伴我在校园,人人事事保平安。操场:生命在于运动,安全与生命同在!若以追跑为开心,将以后悔而伤心。强民兴学子体魄。生命如此短暂,何不好好珍惜。教室:世界因你而美丽,生命因安全而灿烂。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公信人。时间就是生命。促进人、发展人、塑造人。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人生包括两个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宿舍:母亲赋予了我们以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所有这些标语构成了学校生命教育外在的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让学生体验对生命安全关怀的温馨。

5 课堂教学中培养生命意识

我们制定了《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学科生命教育指导意见》,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生物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生命是自然进化的最高表现形式。目前,人类在向太空探索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其它星球有生命存在,地球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伟大的,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生命产生后,物种的延续需要个体的繁殖,授精卵在母体中发育成熟,通过分娩一个小生命才来到世界。使学生体会到生命来到世界不容易,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人是创造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存在物,人能够自觉生命的存在与发展,能够对自身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作出自主的选择。自主是生命发展的灵魂。课堂上要创设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给学生生命自由的属性,创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领悟生命的意义。中国古代就有:马棚起火,孔夫子问人不问马;孟子认为“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些都闪耀着生命意识。近现代思想家鲁迅先生对生命的理解就非同一般。他在许多文章中都阐明了“生命最为重要”的观点,典型的“韧的战斗”就是他的生命观的体现。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感受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6 综合实践中激发生命潜能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我们先后在学生中进行了《中学生珍惜生命的现状调查》、《中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行动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活动。生命问题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极好题材,我们组织学生调查周边地区的物种情况,群众的生存情形,人们对于生命问题的看法等等,然后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调查,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会有一些真切的看法,生命问题就会更加深入学生心中。我们还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到医院、敬老院做自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我们开展了溱湖上过一天渔民生活、白马海军诞生地军事体能训练、泰州武警基地素质训练;泰山徒步远足活动。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存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生命质量。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6)

1、正确认识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2、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1、利用新教材,挖掘教育素材

(1)挖掘新教材的德育素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一环。新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德育素材很丰富,若能充分利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①利用小资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教材中有若干小资料,其中有些涉及我国古今生物科学的成就,这些成就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素材。如根据“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小资料,引导学生查询我国科学家在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实施中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②利用“科学家访谈”等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编排了我国生物科学的伟大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如新教材关于“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的一席谈”,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研究完成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就,彰显了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以及科学工作方法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探究科学的激情。

(2)利用生物“科学史话”、“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前沿”等资料,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一个“科学史话”、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素材,它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和推理等全过程,反映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严谨作风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科学前沿”等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领域的新动向,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忱。

(3)引导学生阅读新教材中的“科学・技术・社会”小资料,渗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学时要教育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科学・技术・社会”小资料增加了教材知识的延展性和可读性,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素材。教师应帮助学生挖掘资料内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4)合理运用新教材相关知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中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辩证唯物性,这些知识要在教学时合理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利用新教材中细胞癌变的内外因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内外因关系的观点。

2、利用实验课堂

针对新教材实验较多的特点,要注意对学生实验的评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点。通过实验方法及实验操作的设计、实验现象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猜想,不拘泥于常规,提倡创新。

3、利用第二课堂深化德育教育

可根据条件在第二课堂中深化德育,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设计绿化方案,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增强其求知欲望;通过知识竞赛、实验操作比赛等方法增强其勇于拼搏、敢于攀高的精神,使他们在道德、情感上受到良好的熏陶。通过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特长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注意点

1、要深挖教材内涵。

一定要从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出发,结合课本内容,结合时代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切忌漫无边际、空洞说教。

2、把握好课内外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围绕课堂教学积极创造条件,适时适度进行渗透,并注意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7)

社会的发展对中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班主任也提出了新的考验。中学德育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应该使加以调整,以适应这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学班主任如何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有利条件,全面推进中学德育教育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中学德育教育的良好开展是学校办学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其重要性具体来说,从如下几方面体现:

(1)德育教育是中学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中学人才培养基本标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一个学生智商很高,但品质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他身上的创造力今后有可能演化成对社会的巨破坏力。因此,教育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必须将德育教育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2)中学德育教育是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之举。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逐渐摆脱童年时段走向独立成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方向。班主任是中学生生活、学习方面主要的、最直接的领导者和引导者,以正确的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中学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学德育教育承载着对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的艰巨任务。因此,对中学德育教育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当前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增强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终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使中学生成为能够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提高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快推广过程教育理念

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给予者,更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倾听者。班主任要对学生付出真挚的感情,用心去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把握学生的心理,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可以借助各种媒介,如电话或者QQ、E-mail等网络手段,多与学生沟通。一旦出现问题,班主任就要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帮助学生。另外,班主任还应多和学生家长沟通,与家长共同监督、教育好学生。

2.加快推广渗透教育理念

有效的德育是需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与其他教学课程交流配合完成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顾及到了各门学科的特点,注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诚信、善良、踏实和稳扎稳打等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素质。初中班主任应该认识到青少年正处于性格不稳定、浮躁的青春期,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在玩的同时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例如,组织各种网络竞赛、讨论活动,让学生认识网络的利与弊,讨论怎样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而又不沉迷于网络,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寻找材料,开展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这样在有效利用网络的同时,又能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

3.加快推广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显然指的是在学习生活的全部过程中进行教育,扩大教育的时空范围,无论是在学校、社会、学习还是生活中。新课改下的教材使人耳目一新,选取了更多贴近生活的真人真事,让同学们更有亲切感,也更容易理解、接受。如开展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伟大神奇,亲切清新。它带给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要更好地爱惜保护它。如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奉献爱心,体会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班主任策划一些游览历史古迹活动。在游览名胜的同时,让他们感受祖先前辈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培养爱国情操,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些活动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融洽、友谊的美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加快推广科学的惩戒教育理念

科学、适当的惩戒或者适宜的奖励是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必要手段,但也有个别恶性体罚现象出现,这是不科学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将被社会唾弃。所谓的惩戒有两种方式:一是宽容、鼓励式。例如:某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不尊敬老师,不遵守纪律,沉迷电子游戏。老师想到恐怕平时并不缺少各种说教,于是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结果事实证明,这种鼓励式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慢慢地,这个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不再沉迷于电子游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二是过失自负式。如果犯了错误,就必须自己承担,想办法补救,这样也就促使他们成长为有担当的人。无论以哪一种方式惩戒学生,都是在信任和尊重他们人格的前提下进行的,必须顾及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初中生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对初中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和“惩戒”。因此,老师必须把握好惩戒奖励的方式和尺度,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实现教育的目标。

5.加强推广大爱心教育理念

当前,初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受溺爱太过,在性格上普遍存在缺陷,如不懂得关心他人等,可能还会比较自私。他们可能说起明星八卦来如数家珍,但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甚至不知道父母的年龄是多少。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对父母感恩的爱戴之情,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在班级开展活动,将各位同学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及母亲节的日子记录在班级同学册里,引导学生在上述节日里,给父母制作贺卡等小礼品,感谢父母的辛苦养育之恩;还可以开展关于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各种形式让学生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了解父母的酸甜苦辣,从而增进对于父母的孝敬和对于家庭的热爱之情。

6.加强推广赞赏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于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特质、爱好和专长,学会赞赏学生,赞赏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赞赏他们每一点点的成绩,赞赏他们对权威的质疑,赞赏他们对教师本人的超越。赞赏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赏中,学会赞赏他人和被他人赞赏,在赞赏中增强人格魅力。初中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多多赞赏学生,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中学班主任在德育的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班主任的行为方法影响到各种德育活动的展开和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因此,中学班主任应该从树立理念、营造氛围、优化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8)

生物是高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植物的起源以及发展。在生物课程中渗透德育,实现学生德育工作和生物知识的同步进行,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类发展过程中只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调整,使其能够稳定发展。因此,21世纪对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加强对学生生态道德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传统生物课程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较差,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另外,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即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目前,生物课程中增加了跟生殖健康、环境健康以及遗传等方面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加强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的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的内容和分析

通过对高中生物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德育内容,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为例,其包括了3个必修和3个选修。下面我们就其每个章节中跟生态相关的知识以及其德育培养目标进行论述。

必修一中“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章节,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还要给学生渗透跟生态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对植物以及动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在进行“细胞中无机物”一章内容讲解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维持的基本要素,即水。然后在讲解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以及缺水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和行为,从而使其在生活中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对上面两个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内容渗透中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生物学相关知识,还要掌握德育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物教学和德育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德育的教学策略

1.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

生态德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生态道德,因此,在教学中,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自我教育,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信心,在活动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的学习与发展。

比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学生对探讨的结果进行总结,进行分析与解释,这样在无形之中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2.生态化的教学策略

生态化教学要求在教材、学生、教师、课程设置等内容上进行学校教育的合理设置,保证教学的和谐性、开放性。和谐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通过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补,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开放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根据生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说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教师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强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原来的教学方法,脱离课堂对教育的限制,让学生走入社会,根据在实际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从而保证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达到理解理性知识的目的。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高中正处于其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教学中要加强对高中生生态德育内容的教学,从而实现对其道德观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参考文献: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也越来越重视,就业形势迎来了新的挑战。各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中职生将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中职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培养中初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职生就其特殊性,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并且少数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养成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可以说,在校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养成的培养是老师对其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且也将影响到中职生三年后的就业情况良好与否。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教师,我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全方面了解、分析、掌握中职生的行为习惯特点及思想感情,对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做了一些的研究,以下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总结,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从生活点滴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对任何人的习惯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得靠自身行为约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应让学生们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简单道理,让他们从自己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严格自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处理并妥善解决身边的日常小事。要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我约束做起,认真对待自身的言行举止,在日常生活的各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二、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尺。老师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课堂内外,作为教师,我们得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到表率作用,树立起好的榜样。必须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一学做人,二学本事”的就业指导理念,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为主导,切实加强职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解决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惑,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首先,从教育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开始,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挖掘自身优点,开展各种职业活动、能力测试,让学生逐步找准职业定位;其次,通过开设《职业道德》课、让学生系统的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并开辟职业指导专栏、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和实习基地、邀请校友来校作报告的形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职业,牢固树立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就业信念;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职业目标,设计未来人生蓝图。

三、注重实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敬业,勤业,乐业,创业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职业学校加强就业指导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呢?我认为,除了课堂上灌输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知识以外,更应重视在实践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并将此作为一种主要途径贯穿于始终。

社会是检验知识的最好,也是最终的场所,因此社会实践,也就是实习阶段对中职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此阶段,中职生虽然脱离了学校在社会上进行相关的实习,但却能得到实习老师的指导,因此实习是学生从校园向社会转化的关键阶段。每个学生都应珍惜并好好利用这短短的一年的实习期,把在校园里学到的专业知识真正的转化到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实践中去。引导学生珍惜实习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怕苦不怕累,在此阶段内好好的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首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课程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最后,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心理。

综上所述,加强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德育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职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也对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10)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先了解体育教育的“六性”,即:集体性、表现性、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和交往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处理好突发事件,发挥集体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之中。下面根据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

1. 集体性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如投掷课,若一个班的学生男女各分成两组,一组投掷时其中一人喊口令,大家一起做,等这一组同学全部投掷完后,另一组同学才能去拾器械准备投掷练习。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共产主义思想。

2. 表现性

中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多、广泛,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地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躁、信心、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做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3. 竞争性

为了完成课的任务,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赛的形式,充分体现出竞争性,它反映一个人的实力、意志晶质和心理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如上球类课时,要求灵活果断,有整体配合意识,上耐久跑时要求坚强,有恒心,肯吃苦耐劳,有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要使他们在成绩面前胜不骄,败不馁,发扬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乎常的教学训练中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篇(11)

前言

职业学校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多数女生对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持消极态度,她们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没有兴趣,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甚至还有部分女生害怕上体育课。这些问题局部地反映了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不足:缺少对女生群体的关注,缺乏对职校体育的思考,缺失对体育教学的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体育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习惯于为传统的普通教育观所左右,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沥去了其中的休闲、娱乐、益智、塑身等元素,使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体育课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和活力,变得沉闷而疲惫,势必导致女生害怕体育课;另一方面,部分女生片面地认为体育学科既不必应对高考,又与将来求职和工作关系似乎不大,便放松甚至放弃了体育锻炼。其实,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参与活动就要承担各种角色,就要受活动规则的约束和限制,它不仅是力量、智慧、胆略、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意志的磨练、毅力的培养,社会生产时间中所必备的受挫能力、规则意识、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都能够在体育活动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职高的体育课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责任。因此我认为,职高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不是一元的,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也不应是单一的,应针对职校女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她们现在所学专业和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性质,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为途径,探索职高女生体育教学新路,让体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职高女生变得神采飞扬。

一、激发兴趣:培养体育场上的快乐女生

女生和男生不同,男生一个篮球或足球就可以玩得满头是汗,而女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运动特点。职高女生已进入青春期,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易出现疲劳,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含蓄、敏感、畏难;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懒动、怕被嘲笑、对疲劳的耐受力差,锻炼积极性不高等等。在教学中,女生体育课的内容可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的身体锻炼。

女生一般比较喜爱姿势优美、韵律性强,显示女生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的体育活动。譬如,一轮4分钟左右的800米测试,会叫半数以上的女生腿发软,而半节课的呼啦圈训练却没有人怯场;又如在划定的石灰线后练习立定跳远,女生们都你谦我让不做第一个,而改为连跳10个呼啦圈她们却当仁不让奋勇争先。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符合顺应女生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大胆探索,适时引入那些受女生欢迎的体育项目,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有关研究表明:一切文化娱乐性的项目,可以塑造人们的灵魂,培养高雅情趣,愉悦身心,给人的创新活动提供精神活力。例如:韵律操简单易学,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既可以锻炼体魄,塑造美的体形,陶冶美好情操,还可以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并可以满足现代社会紧张节奏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娱乐,健身和社交的需要。我们曾在女生占绝大多数的几个专业(旅游服务、财会经融等)开设了韵律操选修课。开始阶段,她们还只是掌握一些简单的动作要领,能够按照音乐旋律较为正确、到位地完成整套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她们中不少人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希望学些复杂些有难度的动作,或自己进行编排并配乐。教师在这种水到渠成的条件下做出了相应的教学指导,效果较好。由此可见,当体育教学和职高女生的锻炼需求有了交点之后,她们其实也是能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的。

二、强身健体:塑造职业场上的健康女性

职高培养的目标主要是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复合型劳动者,毕业后多数人将直接面对社会,直接面对多种岗位的选择,直接面对多种角色的挑战。因此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职业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各自岗位对体质和健康的要求,而女生尤为突出——这也是职高生厌学体育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据此,职业高中体育项目和课时安排,应针对职高女生的专业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以利于提高职高女生对职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能力。

为使不同专业的女生毕业后有较好的体能体质,在体育教学中,在加强并落实全面的身体素质的锻炼的基础上,可按不同的专业,实施有鲜明的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我们在金融专业,安排前、后抛实心球练习,有利于增强有关肌肉力量,防止颈椎病及躯干后部肌肉劳损等职业病的产生,同时还要加强灵敏度,速度的训练;在文秘办公自动化专业,侧重安排训练学习的柔韧性,上肢的灵活性,以仰、卧、起、坐、踢腿等运动,加强学生的身段和体形练习,培养学生的气质等;计算机专业是中职学校的热门专业,从该专业毕业的女生大多将长期从事计算机操作,容易引起脑神经疲劳、视力下降,而且人体长期处于坐姿,脊柱处于压迫状态,容易造成肩酸背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我们特别加强一些针对性的身体练习,如头部、颈部、腰部的健身操以及向学生传授倒立的技巧,提高女生与专业相关的身体素质,可以很好地防治上述症状。同时,也可教会学生几套有针对性的生产操,供其工作间或工作后锻炼用。一言以蔽之,千方百计增强职高女生身体素质,是职高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工作目标之一。

三、锻造意志:培养职业女性的职业素质

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魂,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就应加强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以及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苦等意志品质的锻炼,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因为意志品质不仅仅是支配人的行动、思维、身体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更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种职业素质,它包含着:不盲动不专断的自觉性,坚决不犹豫的果断性,善于掌控自己的自制力,锲而不舍的坚持性,以及勇敢、机智、顽强、不畏艰苦、勇于克服困难等可贵的品质。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在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地磨炼他们的意志。那么如何在不足三年的体育教学中培养职高女生的意志品质呢?

    首先,激发出女生通过体育锻炼来磨练意志的的动机,提高训练的自觉性。虽然女生多半不喜欢体育课,但是自尊和要强使得她们不轻易服输,因此,我在女生较多的财会、旅游和公关专业常用激将法引导她们要“为专业而争先”“为班级而争光”“为女同胞长脸”,最近两届校运会团体前三名都被财会专业包揽,证明了女生在自尊和荣誉面前的不服输的精神。我还曾引用某些用人单位招工条件中性别歧视的个案来警醒她们:在实力相等的条件下,女性靠什么取胜?当然是坚强的意志品质!以此来激发女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其次,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训练中,女生在训练强度和体力上不如男生,但是在耐力和韧劲上并不逊色,因此,高强度的项目(如球类运动)和需要爆发力的项目(如投掷类、跳跃类运动),不太适合女生,而需要耐力(如中长跑、游泳)和柔韧度(如瑜伽、健美操)的项目,则有助于培养女生竞争意识以及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可见,合理地选择运动项目对女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利于她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最后,利用有效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首推竞赛法,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它能在改观女生消极的体育态度的同时,激发她们的进取精神;还有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女生进行训练,往往能够帮助她们在紧张而愉快的情况下掌握和运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机智,灵敏和独立创造能力;还有团队训练法、个人辅导法、强项突出训练法,等等都是培养职高女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

    四、终身体育:乐享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很多职高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体育的了解片面和审美观念不正确。转变她们的体育态度,关键要树立她们终身体育价值观。终身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她们所处的家庭氛围往往不愿也不让孩子在体育锻炼中“吃苦头”。因此,我们不仅要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还有义务促进形成学生家庭成员的终身体育价值观,要不遗余力地宣传:终身体育标志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终身体育;身体锻炼应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一方面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展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提倡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加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职高是实施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它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学生毕业即就业,以后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在职高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终身体育理念,充分利用学生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在教学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与爱好发展学生的专项技能,使她们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掌握一两项科学的健身方法,并坚持开展下去,为终身体育锻炼与娱乐打下坚实基础。我校以散打和羽毛球这两个特色项目为龙头,又根据女生需求开设了跆拳道、女子防身术、搏击操、嗒嗒球等独具特色的选修课程,还不定期聘请瑜伽教练来校辅导,极大地充实了学校体育的内涵,丰富了她们的课余体育活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体育项目进入社交场合,除早期的保龄球、网球、飞镖等,近几年瑜伽、跳操、跆拳道等逐渐热起来了。其中有些的体育项目,学生兴趣比较高,学校也有条件开设的,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不无裨益。

总之,职高体育教学,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的运动中感悟体育的无穷魅力,在特色鲜明的锻炼中塑造强健的身体素质,在行之有效的训练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终身体育的观念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不仅是改变职高女生害怕体育课的有效方法,也是对职高女生大有裨益的职前指导,更是职业高中教育中一条新的德育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