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1 17:11:42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1)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一、引言

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法国的一些经商的贵族由于原因被驱逐出境,形成了第一代瑞士的私人银行家,欧洲的皇室高官们迅即享受了这种私密性很强的卓越的金融服务。

私人银行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通俗的讲,它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是专门针对富人进行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要对富人及家人,孩子进行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现状

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在北京开业,成为国内首家设立私人银行部的中资银行。经过5年的发展,中资私人银行已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成为多元化理财客户的首选,并带动了其他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2007 年也成为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的行业肇始。

5年来,中资银行借鉴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成熟市场的运作经验,结合中国本土高净值客户的投资态度和行为特点,在客户积累、品牌推广、服务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

(一)行业蓬勃发展,业务规模增长迅速

1.开业概况

2007 年3 月28 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率先开业,此举引发了中资银行的连锁反应,同年8 月6 日,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中心开业。两天之后的8 月8 日,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开业。

截止2011年年底,我国主要中资商业银行中有8 家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私人银行服务。此外,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也纷纷设立私人银行部门,筹划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北京银行等城商行也在积极筹划推出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正显示出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向城市商业银行扩张的趋势。

2.客户数量和资产规模

截止2011年年末,我国私人银行拥有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总数达8万位,管理总资产规模约16000亿元。经过5年的探索和发展,私人银行初步完成了私人银行客户的积累,实现了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二)品牌初步树立,服务理念日趋成熟

1.客户认知度大幅提高

5年来,我国私人银行致力于树立品牌,推广业务,以提高私人银行在潜在客户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目前,约90%正在使用中资私人银行的服务,中资私人银行的接触度在各类财富管理机构中位居首位,中资私人银行吸引的高净值客户资金占比也呈现增加的趋势。

2.服务模式日趋成熟

目前我国私人银行的服务模式一是满足了客户一站式购齐不同类型的产品以实现特定的流动性和风险收益配置的需求,二是为客户提供诸如投资顾问、医疗保健、海外移民、子女教育留学、商务旅行、尊贵生活体验、奢侈品消费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支持。

(三)推动我国财富管理事业进一步发展

当前,中国财富管理机构除中资私人银行外,还包括外资私人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各类机构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门槛和方式各不相同。而中资私人银行经过5年的发展,已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地位,成为多元化理财客户的首选,并带动了信托、阳光私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财富管理业态进一步丰富。

三、我国私人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历经5年多市场的竞争,在中资银行“群雄并起”,外资银行更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等因素的作用之下,中资银行已成为中国私人银行市场的主导者。但总体上,国内的私人银行市场尚处在客户、金融机构、监管和宏观金融业态之间互动磨合的过程之中,中国私人银行业既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裹足不前。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受限制

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商业形态体现出明显的客户归集和渠道集成角色。受限于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中资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维度上更多扮演者集成中间商。私人银行具有充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局限于商业银行传统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相关领域,银行体系内不具备独立的资产管理的资格,也欠缺相应的人才和技术准备,难以形成对超高净值客户的定制服务能力,私人银行服务依然留有传统零售银行业务的色彩。

(二)业务受限制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范畴圉于为客理财,符合私人银行客户需求的授信融资服务尚未出现。各部门间协同性差、摩擦成本高,在客户资源共享交叉产品设计与销售资产管理以及其他合作共享不到位。

(三)监管需升级

目前国内监管法规体系尚未就私人银行业务进行专门的规定。2009 年7 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首度提及私人银行。

四、我国私人银行未来发展之路

(一)我国私人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1.产品和服务多样化

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只有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供自由选择和组合管理的金融产品,才能获得高净值人士的青睐。

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方面,花旗银行可谓起到了领头作用,它一方面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种完善的顶级服务,包括投资基金管理、客户交易活动、信托服务、结构性贷款、资产衍生外汇交易等,另一方面还提供许多市场上独特的服务,如通过家庭咨询服务帮助高收入客户解决资产管理问题、通过艺术品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挑选、定价、谈判、融资、保管艺术品和股票。

因此,未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应致力于产品创新,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在现金管理、资产组合、信托等领域的产品种类,通过这种产品创新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

2.业务模式跨越式发展

私人银行经历了卖产品到卖组合的转变,再到未来将要实现的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模式,定位已经很清晰。

所谓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是指私人银行业务在注重客户需求和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为单个客户单独订制投资产品。私人银行将更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密切的关系,除金融服务外,还涉及到法律税务咨询、不动产投资、艺术品投资、子女财富教育、慈善等非金融领域。随着财富管理需求的变化以及私人银行业务的日渐成熟,高净值人士也会越来越倾向于由“亲力亲为”转为适度选择专业财富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私人银行客户愿意将他们的核心资产交到私人银行手中,全权委托私人银行专业团队运作其资产,通过设计投资组合、管理资产等一系列的规划,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3.管理财富模式和理念发展

从私人银行业务起步以来,各家私人银行主要通过推销理财产品来吸引高净值人群将财富交给其专业化团队打理。经过5年发展,在这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无论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还是信托、基金、PE等金融机构,都致力于服务形式的完善,但是这种财富管理却依然局限在仅仅是管理客户的净资产。

而未来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当资本市场日臻完善、私人银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时,完全有可能实现客户资产负债的同时管理,既通过各种投资组合的构造和整体的合理规划来实现风险收益均衡基础上的客户资产增值,又帮助客户经营负债,通过成本收益的权衡和比较来达到财富最大化。这也符合私人银行提供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服务理念和宗旨。

(二)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

经历5年的探索,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已在竞争与考验中发挥比较优势,占据境内高端财富管理市场并稳固了市场地位,为未来的稳步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展望未来,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模式的成熟还将对高端财富管理市场、银行业务和体制转型、金融业态的优化发挥更为广泛的积极作用。

1.加快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在资产、负债领域均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者。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发展迅速,它以更低的融资成本吸引了众多客户,造成了银行资产业务客户的流失。负债业务方面,保险和证券业的发展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了更多保值升值的机会,银行的负债业务客户大量减少。

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是重视批发业务而轻视零售业务。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赢利模式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战略选择,是现代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和拓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平台。

2.积极的探索银行体制创新

由于历史与体制原因,中国银行业仍然沿袭着类行政体制的“总分行制”、表现出明显的“部门银行”文化。私人银行其业务范围远远超出传统的零售银行范畴,由于其业务体系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可以称之为“银行中的银行”。

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把事业部制或者子公司制引入到我国商业银行再造中来,通过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实现“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可以使银行在成本质量、客户满意度和银行应变能力方面有质的突破,进而使其原来“以产品为中心”的银行文化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这一创新必将对中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3.推动我国金融业态的整体转型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2)

一、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现状

随着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相继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国内商业银行进军私人银行领域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从今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有望步入全面竞争时代。据介绍,私人银行业务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当中层次最高的个人金融服务。根据欧美市场经验,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能达到零售客户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去年3月中国银行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其后招行、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宣布成立各自的私人银行中心,服务对象大都是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或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客户。今年以来,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启动满周年之际,中资银行布局私人银行市场明显提速。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这项业务。“相比去年,今年国内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提速,表明各家银行已经对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达成了共识,意味着国内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开始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国内银行加速开办私人银行业务原因有三:一是这项业务本身利润率高、回报优厚,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的快速增长。二是出于自身战略转型的考虑,特别是在今年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可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减少银行对传统利差收入的依赖。三是布局业务空白点,目前中国大片的高端财富市场仍未被开垦,而与外资银行相比,这一领域也是中资银行的短腿,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私人银行业务其实是银行服务中高端市场的一种延续,是对个人银行服务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近期私人银行业务的竞相开办,也标志着中资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需要指出的是,私人银行业务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除了对客户财富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之外,往往还涉及法律、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非金融类的增值服务,这对中资银行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发展私人银行需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国内银行可参考起步、扩张、创新三阶段的发展路径,在客户、产品或服务、渠道、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实现目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1.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短缺

当前国内私人银行团队中年轻人较多,虽然专业背景、个人综合能力都不错,但是缺乏经验,很多国外的私人银行家,都是在行业中工作了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历了长期工作的历练和几轮经济周期,经验、阅历都十分丰富,而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人员的认证体系、培训体系都不完善,客户经理经验有待积累。人才缺乏成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2.银行产品研发和创新不够

当前私人银行产品创新机制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求金融企业分业经营,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银行除了提供各类标准化产品之外,难以适应复杂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只能更多专注于服务形式上,如服务团队配备、专属场所、亲情服务等等。但服务的改善有时并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的资金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这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3.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由于私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与普通理财业务所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不同,原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私人银行的业务,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私人银行的业务很难完全开展。

三、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对策建议

1.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及客户关系,争取潜在客户

由于长期的经营,国内银行已经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在庞大的个人业务及理财业务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富裕人士。国内银行必须付出努力去发掘这些私人银行业务的潜在客户,尤其是在我国富裕人士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国内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在这几座城市的经营网络重点发掘高端客户群。

2.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

针对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国内银行在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对相关员工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同时,还可以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要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和开发力度。

3.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监控框架

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内银行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在业务开展初期就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三大风险的管理要以防范为主,立足于完善且严格执行的定性管理基础。国内银行应该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控环境以此管理操作风险,制定一套识别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由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内部控制部门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执行。对于流程之中的每一个程序及风险易发点,都要制定专门的操作准则加以预防。一个规范的操作风险监控框架可以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的发生。

4.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服务

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以零售业务为基础的私人银行而言,核心竞争力拼的就是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对服务更为注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在充分认识到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快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私人银行客户,应专门为其设定一套快速、方便、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并且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将其与普通地银行客户区别开来。参考文献: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3)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104-02

私人银行的业务是商业银行面向社会高收入阶层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金融业务取得的进步,为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但是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时候,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障碍,会影响到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速度和质量。这就需要中资银行充分认清发展现状,克服面临的困难,积极推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快速发展,造就了一批富裕阶层的兴起,且这个阶层的人数还在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随着个人财富的广泛积累,富裕阶层的金融服务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富保值、增值、传承的问题接踵而来。那些高收入阶层的群体则是需要银行为他们提供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理财,且保密性极强。富裕阶层成熟的投资理财服务需求的增加为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机会。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现状

1.外资银行抢滩私人银行业务市场

近年来,外资银行凭借其在高端财富管理领域的优势,将目标瞄准了我国新晋富裕阶层,开始了在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2005年9月,美国国际集团旗下的瑞士友邦银行,经银监会批准,成为首家在我国获得私人银行代表处牌照的外资私人银行,标志着外资私人银行正式进入我国。从2006年开始到至今,各外资银行已经陆续进驻到我国,并以其成熟的经验先后开通了私人银行业务。

2.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显露头角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面对外资银行的抢滩布点,中资银行积极应对挑战,纷纷着手备战私人银行业务,陆续推出私人银行业务。2007年3月,中国银行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首开中资私人银行先河,由此掀开国内银行开展高端财富管理业务的帷幕。随后,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全新打造的私人银行相继开业。进入2008年后,这场国内商业银行为争夺高端客户布下的战局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各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宣布加入这一阵营。中资银行由于受到分业经营等方面制约,对全球资产运作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虽然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己经初尝高端战略的甜头。

二、制约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分业经营的限制

1993年我国正式提出实行分业经营模式。2003年修订了《商业银行法》,依然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能从事证券经营或信托投资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作为直接面对客户的机构,其固有的严谨的风险管理文化难免与合作方产生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进而影响产品管理流程上的衔接。这使得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很多产品在开拓过程中举步维艰,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都比较有限。这也使得国内的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十分的单一,同质性很强,缺乏差异性。这既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要求,同时也有很高的风险性,使得私人银行的发展更加的艰难。

2.缺乏成熟的金融消费环境

我国目前的金融消费环境尚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不利于零售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比如,在银行有偿服务方面,社会公众的意识不强,普遍存在对银行金融服务合理收费采取不理解、不支持态度的情况。虽然已经颁布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为推动银行中间业务收费进程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但是,因为社会公众对于银行长期提供的“免费午餐”式的金融服务存在依赖和惯性,所以,在现有的金融消费环境中有偿服务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实践。

(二)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1.服务理念落后

在服务理念上对于私人银行服务,中资银行是不够成熟的,首先,私人银行不能充分认识到客户服务属性,其中心主要是产品销售,投资咨询还基本停留在充当理财顾问的阶段,多数情况仍是局限在现有的产品上,不能很好的满足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同时在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二是不能充分且全面的认识私人银行客户以及客户需求,容易局限在客户表层、一般的需求层次上,不能准确且清晰的洞悉客户潜在、独特的需求;三是缺少整体性经营结构调整的战略规划,不能充分发挥服务性业务收入对银行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

2.相关专业人才匾乏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4)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2005年5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提出私人银行概念,“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客户进行有关投资”。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友邦、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银行纷纷在中国设立私人银行,并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007年3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作为我国第一家私人银行在北京开业,自此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国内商业银行银行陆续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1.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潜力巨大。据《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超过70万人,相比于2010年增加2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18%。同时,高净值人群共持有22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为3100万人民币。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拓展,高净值人群对于私人银行的认知不断加深,越来越倾向于寻求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甚至是财富传承。

2.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在客户数量方面,中国银行2013年末达到6万客户,较之2012年末客户数量增长50%。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截止2013年末私人银行客户数也分别达到45000户、31300户、25496户,相比于上年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管理资产规模方面,如下图所示。除中信银行2011年未公布数据,其余四家商业银行过去三年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均获得稳定增长。其中,招商银行2013年数据增长约32%,超越中国银行5700亿元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达到5714亿元。其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截止2013年末也分别达到5413亿元、5050亿元及1613.05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整理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投资渠道较少,综合投融资理念尚未完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能够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的产品通常集中在银行内部产品以及的第三方机构产品。以“产品为导向”的投资理念,大大局限了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来源,不能够为客户提供跨行业、跨机构、综合全面的投资理财方案。而且大多数商业银行业务的产品也存在同质化、简单化的现象,多以理财产品、信托、基金、保险等产品,投资渠道较少。

2.业务经营模式简单。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仅作为总行一级部门或准一级部门设立。一方面要承担管理职能,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方案、政策及流程,同时还要承担总行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这种双重职能定位类似于分行,不能充分体现私人银行业务的专职性。

3.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为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由于我国一直存在的分业经营体制,使得从业人员知晓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对整体金融领域的诸多专业知识,面对高净值客户的综合理财需求,不能够提供全面的、完善的理财方案。

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分析

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投资理念,开发创新型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私人银行所面对的客户有更为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因而“以客户为中心”的投资理念尤为重要。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高效实现客户的理财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加客户忠诚度和客户粘性。

2.借鉴国外私人银行发展模式,提升经营水平。国外私人银行多采用单独核算的事业部,独立法人、独立核算,并由各地分中心拓展市场以及营销客户。这些模式充分体现私人银行产品个性化、服务专业化、经营独立化的特点,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提供良好的范例。

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人才主要是两个领域,首先是业务精英,其次是高学历人才。业务精英具有充分的经验,在与客户的接触中能够游刃有余,但由于缺乏过硬的理论知识,应对高净值客户的需求有所不足。而对于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因为缺乏经验,给销售、客户维护、客户管理造成困难。一方面应按照两种人才的不同特点进行再教育,系统、完善地给予相关业务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绩效考核机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招商银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M].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R].2013.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5)

一、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现状

随着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相继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国内商业银行进军私人银行领域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从今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有望步入全面竞争时代。据介绍,私人银行业务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当中层次最高的个人金融服务。根据欧美市场经验,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能达到零售客户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去年3月中国银行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其后招行、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宣布成立各自的私人银行中心,服务对象大都是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或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客户。今年以来,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启动满周年之际,中资银行布局私人银行市场明显提速。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这项业务。“相比去年,今年国内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提速,表明各家银行已经对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达成了共识,意味着国内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开始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国内银行加速开办私人银行业务原因有三:一是这项业务本身利润率高、回报优厚,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的快速增长。二是出于自身战略转型的考虑,特别是在今年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可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减少银行对传统利差收入的依赖。三是布局业务空白点,目前中国大片的高端财富市场仍未被开垦,而与外资银行相比,这一领域也是中资银行的短腿,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私人银行业务其实是银行服务中高端市场的一种延续,是对个人银行服务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近期私人银行业务的竞相开办,也标志着中资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私人银行业务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除了对客户财富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之外,往往还涉及法律、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非金融类的增值服务,这对中资银行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发展私人银行需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国内银行可参考起步、扩张、创新三阶段的发展路径,在客户、产品或服务、渠道、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实现目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1.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短缺

当前国内私人银行团队中年轻人较多,虽然专业背景、个人综合能力都不错,但是缺乏经验,很多国外的私人银行家,都是在行业中工作了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历了长期工作的历练和几轮经济周期,经验、阅历都十分丰富,而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人员的认证体系、培训体系都不完善,客户经理经验有待积累。人才缺乏成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2.银行产品研发和创新不够

当前私人银行产品创新机制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求金融企业分业经营,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银行除了提供各类标准化产品之外,难以适应复杂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只能更多专注于服务形式上,如服务团队配备、专属场所、亲情服务等等。但服务的改善有时并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的资金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这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3.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由于私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与普通理财业务所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不同,原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私人银行的业务,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私人银行的业务很难完全开展。

三、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对策建议

1.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及客户关系,争取潜在客户由于长期的经营,国内银行已经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在庞大的个人业务及理财业务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富裕人士。国内银行必须付出努力去发掘这些私人银行业务的潜在客户,尤其是在我国富裕人士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国内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在这几座城市的经营网络重点发掘高端客户群。2.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针对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国内银行在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对相关员工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同时,还可以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要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和开发力度。3.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监控框架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内银行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在业务开展初期就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三大风险的管理要以防范为主,立足于完善且严格执行的定性管理基础。国内银行应该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控环境以此管理操作风险,制定一套识别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由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内部控制部门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执行。对于流程之中的每一个程序及风险易发点,都要制定专门的操作准则加以预防。一个规范的操作风险监控框架可以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的发生。4.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服务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以零售业务为基础的私人银行而言,核心竞争力拼的就是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对服务更为注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在充分认识到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快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私人银行客户,应专门为其设定一套快速、方便、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并且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将其与普通地银行客户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6)

一、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现状

随着交通银 行、工商银行相继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国内商业银行进军私人银行领域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从今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有望步入全面竞争时代。据 介绍,私人银行业务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当中层次最高的个人金融服务。根据欧美市场经验,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能达到零售客户平均水平的 10倍左右。去年3月中国银行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了私人银行服 务,其后招行、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宣布成立各自的私人银行中心,服务对象大都是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或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客户。今年以来, 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启动满周年之际,中资银行布局私人银行市场明显提速。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这项业务。“相比去年,今年国内在 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提速,表明各家银行已经对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达成了共识,意味着国内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开始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国内银行 加速开办私人银行业务原因有三:一是这项业务本身利润率高、回报优厚,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的快速增长。二是出于自身战略转型的考虑,特别是在今年信贷紧缩 的背景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可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减少银行对传统利差收入的依赖。三是布局业务空白点,目前中国大片的高端财富市场仍未被开垦,而与外 资银行相比,这一领域也是中资银行的短腿,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私人银行业务其实是银行服务中高端市场的一种延续,是对个人银行服务市 场的进一步细分。“近期私人银行业务的竞相开办,也标志着中资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私人银行业务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除了对客户财富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之外,往往还涉及法律、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非金融类的增值服务,这对中资银行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发展私人银行需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国内银行可参考起步、扩张、创新三阶段的发展路径,在客户、产品或服务、渠道、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实现目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1.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短缺

当前国内私人银行团队中年轻人较多,虽然专业背景、个人综合能力都不错,但是缺乏经验,很多国外的私人银行家,都是在行业中工作了20年甚至更长的时 间,经历了长期工作的历练和几轮经济周期,经验、阅历都十分丰富,而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人员的认证体系、培训体系都不完善,客户经理经验有 待积累。人才缺乏成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2.银行产品研发和创新不够

当前私人银行产品创新机制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求金融企业分 业经营,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银行除了提供各类标准化产品之外,难以适应复杂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只能更 多专注于服务形式上,如服务团队配备、专属场所、亲情服务等等。但服务的改善有时并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的资金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这 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3.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由于私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与普通理财业务所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不同,原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私人银行的业务,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私人银行的业务很难完全开展。

三、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对策建议

1.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及客户关系,争取潜在客户由于长期的经营,国内银行已经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在庞大的个人业务及理财业务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富裕人 士。国内银行必须付出努力去发掘这些私人银行业务的潜在客户,尤其是在我国富裕人士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国内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在这几座城市的经营网络重点发掘高端客户群。2.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针对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国内银行在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对相关员工进行专业教育和 培训的同时,还可以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要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 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和开发力度。3.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监控框架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内银行是一项 全新的业务,在业务开展初期就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三大风险的管理要以防范为主,立足于完善且严格执行的定性管理基础。国内银行应该着重建立一个风 险监控环境以此管理操作风险,制定一套识别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由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内部控制部门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 执行。对于流程之中的每一个程序及风险易发点,都要制定专门的操作准则加以预防。一个规范的操作风险监控框架可以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的发生。4. 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服务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以零售业务为基础的私人银行而言,核心竞争力拼的就是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中资银行相比, 外资银行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对服务更为注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在充分认 识到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快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私人银行客户,应专门为其设定一套快 速、方便、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并且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将其与普通地银行客户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060-02

私人银行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现有的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又由于私人银行应对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在私人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主要的原因还是私人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主要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私人银行改善经营模式和未来发展、壮大的对策。

一、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述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结构

私人银行在组织性质上还是属于商业银行,仍然是以营利为主要的经营目的,以下分别以主要的私人银行的组织结构展开分析和研究。首先就是职能型组织机构,因为大多数私人银行在初次建立时规模都比较小。因此,在组织机构上大多选择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指私人银行的各个部门和职位的分类主要是依靠每个职工的智能和能力来进行安排和布置的,这样的组织机构安排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优势,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就是事业部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机构主要是根据每个岗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来分配的,这样的组织机构分配方式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所有岗位的职能效率化,提升银行的整体服务效率。

(二)私人银行的业务服务模式

与大型的国有银行和市级银行或者外资银行相比,私人银行在业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首先就是私人银行在信誉方面没有保障,银行是人们辛苦劳动最基本的保障,在各种理财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银行利息虽然低但却是最有保障的,但是私人银行在这一点上还有所缺乏。因此,私人银行为了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服务模式。首先,私人银行必须要保证存款人的资金安全,这不仅是客户最关心的,同时也是作为银行最基本的服务信誉;其次,银行要能够保证对客户的合理需求尽量满足的基本保障,这是私人银行赢取客户信任的最基本保障;最后,银行必须要意识到自身的服务模式的重要性,也只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才能把银行的服务工作做好,私人银行的业务服务才是最重要提升银行业务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私人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私人银行的业务发展缺乏科学的理财观念

尽管当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持续增长的稳定状态,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人们普遍的理财意识还不够,尤其是在一些私人的小型银行里,大多数银行设计和计划自己的理财产品是抓住了大众期待高收益的心理,以高额的回报作为诱饵为自己银行的发展和壮大做准备,但是明显可以看出这些高收益要不就是必须要有入门的基本存款(一般情况下这些数值都不会低),要不就是对存款的时期有限制。总之,银行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在存款人自己获得相对较高利益的同时,银行获得的收益将会更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算是真正含义上的投资。这主要还是由于很多私人银行的负责人对待投资和理财的问题不够理性,这样不仅会影响银行未来更长久的发展,而且如果遇到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后果将必然是不堪设想的。

(二)大多数私人银行无法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服务的服务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主要是指银行的服务必须要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基本,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私人银行都存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落实不够彻底的现状,这其实并不是银行自身的问题,而是银行的管理和负责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安排和岗位设置方面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这方面很多的大型国有银行就做得非常好,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银行的服务都可以全天24小时在线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客户是支撑银行运作的最基本元素,要保证银行的各项业务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在员工和银行管理者心中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核心理念,维护好客户就是为银行的发展做出了最大的基础工作。

(三)私人银行财富规模和理财观念不相符

随着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国家居民的财富规模和富裕阶层一直在不断增加,这一现状在很大程度上给私有银行的创立以及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富规模就是支撑私人银行发展的支柱。人们的经济财务增加无形中就增加了对银行财富管理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更是为了保证在银行的管理下这些资金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多、更客观的收益,尤其是面对一些大型的私人客户的特殊银行业务需求,私人银行应该给予一定的满足,比如有很多的客户会选择利用自己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或者相关的理财咨询,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要有专业的理财服务人员,这些人员必须要对整个理财市场或者每个金融产品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帮助客户分析利弊情况,而不是帮客户做决定。

(四)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发展私人银行的业务

目前国家和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普及和推广,更是推进了互联网时展的步伐。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为自身服务。一是因为很多的私人银行没有开通网上银行的服务模式,另外就是很多私人银行的客户都是属于个人客户,对网络电子银行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私人银行的规模有限,有的相对来说大一点的私人银行可能会有几个分支机构,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私人银行规模较小,不具备有开通电子银行的条件和需求,而这也是限制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改善我国私人银行发展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私人银行应该从意识上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正确的理财观念包括对客户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还包括对业务的处理措施等的完善和改革等。在新型的经理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观念之下私人银行要学会扬长避短,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专业优势,保证给客户一种放心把资金放入银行的感受和体验,这不仅是私人银行的服务问题,更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的专业程度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理财挂念要求银行在招聘员工时必须要对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严格的考验,选拔专业水准的人才为银行的业务能力的提升服务,其次就是在新经济背景下,私人银行必须要学会打破传统的理财观念,传统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对私人银行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做好这一点将必然成为私人银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二)提升私人银行的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银行业是一个服务业,服务业要想做得优秀,必然要对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严格的要求。对于私人银行来说更是如此,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员工的服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是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方面的重要一步,关于这点,笔者认为是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服务制度来对现有的服务员工进行约束,或者像一些大型的银行一样设置客户对银行服务人员的满意度调查或者回访等。这些虽然简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的工作方面会有很大的约束作用,而且对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私人银行必须要严格规范自身的服务管理和服务质量,其核心就是必须要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发现和观察问题,为客户的利益着想,这样客户才会愿意和银行合作,把自己的血汗钱交给私人银行来保管。总之,在于客户沟通和合作的过程中私人银行必须要具备“服务员”应有的素质和基本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现金设备和信息

现代化的设备和信息可以为私人银行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做出特殊的贡献,因为目前所处的这个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社会和大众都在享受这样的高科技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因此作为银行、尤其是私人银行,必须要用于抓住这次机会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哪怕只是简单地在某个网页上进行自己企业的产品介绍或者银行介绍和宣传等都会在大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未来银行推广自己的产品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另外,开展电子银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银行的业务开展成本,这些资金完全可以用来研发银行的理财产品或者说是开发银行的其他服务业务。总之,对于银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四、小结

时至今日,社会上各行各业之间竞争激烈,尤其是对着社会经济的增速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时代里,人们对于银行的安全性以及银行的业务服务能力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私人银行必须要改善自身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服务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关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方面的讨论比较简单,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的私人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不可估计的,私人银行也必然会成为国家银行服务体系的核心。

参考文献: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8)

 

银行会计作为会计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以货币银行学作为理论依据,对私人银行的各项活动和业务进行监督、核算、考核及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随着我国金融事件频繁发生,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中陆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管理漏洞,制约了私人银行的发展和进步,给私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深入对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势在必行,已然成为摆在财会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二、私人银行会计的特征

 

私人银行主要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范围广、业务众多、综合性强的特征。私人银行是新兴行业,私人银行会计相对于传统银行会计其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私人银行会计与各项业务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私人银行需为私人银行客户的家庭和个人管理财富,为其商业活动提供金融和发展支持,可提供资金结算、投资理财、保险、贵金属、订制化服务方案、综合理财计划等,这一系列程序的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过程由私人银行会计完成。因此,私人银行各项业务存在的风险由会计体现出来,称为“银行会计风险”。

 

(二)私人银行会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私人银行的经营活动具有社会性特征,包括国民经济部门和个人。银行在办理业务时,应严格按照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约束,特别是反洗钱相关业务,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业务或活动都会给私人银行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私人银行会计核算流程与其他业务存在差距

 

私人银行与传统业务流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的不同,以及私行规章制度的细化,每一个服务环节都不可忽视,否则造成客户无法正常周转资金,最终给银行带来风险。

 

三、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现状

 

(一)缺乏总体规划

 

私人银行的会计风险控制建设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其中案件触发型制度较多,虽然这一制度在案发时具有针对性,能够抑制许多类似案件事故的发生,但是实际上,私人银行的点多面广,各种形式的案件层出不穷,会计风险控制制度无疑不能满足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存在控制滞后问题。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

 

私人银行的风险范防意识虽然在不断的强化当中,但是部分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却与其初衷有所背离。传统银行会计控制设计阶段陷入了一个误区,即 “控制得越多越好”,但往往与现在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不相适应。过多过严的传统会计制度往往使私人银行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而基层工作人员在面对多重管理时,容易出现两难的局面,因而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近而产生抵触情绪,如此一来更容易造成案件事故的发生,另外,过于繁琐的制度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符合实际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才有利于私人银行的健康发展。

 

(三)控制方式过于单一

 

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与事后控制,这是根据其控制的方式与时点的不同进行划分的。现阶段,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主要方式为会计主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检查、指导与授权,并且在差错发生之后进行稽核、检查与规范,这种控制方式属于过程控制与事后控制,缺乏事前控制。如果只是单一的用这两种方式对银行会计风险进行控制,则控制效率极容易受到管理者业务水平、专业素养的限制。并且现场控制容易导致管理者与员工处于对立的尴尬局面,而事后控制时案件已经发生,由此可见私人银行现阶段的控制效率较低。

 

四、提高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效率的相关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私人银行要强化其会计风险控制效率,首先需要将控制环境进行改造,增强内部控制的动力。第一,应重视银行会计内控文化建设。在进行会计风险控制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之间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让银行员工自愿配合会计内部控制行为,从而促使银行员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一同致力于银行内控目标的实现;第二,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岗位体系,使之能高效、科学、合理的运转。各层会计管理部门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结合银行员工及银行设施等实际情况,对会计岗位进行合理分工,细化岗位职责,保证内部控制的有力进行;第三,要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敬职爱岗的私人银行队伍,通过制定和完善私人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指导、培训、检查和监督流程,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私人银行风险管理氛围。

 

(二)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私人银行应在关注宏观金融政策的同时,致力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一方面应改革现有的内部稽查制度,重新整合各项管理部门的职能,督促其发挥自身的保障作用,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全体员工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检查责任制度,强化各岗位间的相互监督,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并将各项职责落实到个人或部门,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还应遵循交叉检查的原则,促使银行各项业务、活动都处于检查范围内。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近年来,由于私人银行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导致各干部人员缺乏对各类制度的重视,工作较为随意,没有正确的制度意识,针对这一现象,私人银行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积极开展员工培训活动,强化员工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和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自觉意识,让全体员工的在风险控制上发挥作用。

 

四、结束语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9)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我国私营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却比私营企业的发展更加开阔,追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当今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导致私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出现了瓶颈问题,融资的渠道较国有企业要狭窄,直接制约了我国私营企业的长足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因此,分析和解决我国私营企业当今存在的融资困难问题,研究并提出解决我国私营企业现存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我国私营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外合资企业,外国对中国的融资比重不断增加[1],从而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的金融管制机构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依靠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长远发展。但是,又由于私营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规模较小的问题,造成了私营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从而更难于解决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私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政府和私营企业个体的双重努力,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融资服务体系。

二、我国私营企业出现的融资问题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大的市场份额,私营企业的发展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增加了各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收入。但是,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导致我国私营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存在问题,尤其是融资问题的出现,直接制约着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

(一)我国私营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的原因

从当前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私营企业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有人说这是由于社会主义金融经济体制的问题,这个我们不能否认。但是,这却不是根本性的原因,我国私营企业无法从银行中获得融资,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国私营企业自身贷款信用出了问题,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因此,银行不愿意将自己的自己投入到偿还能力不确定、偿还意愿不确定的私营企业手中。

1、我国私营企业存在的严重的偿还风险问题

私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方式不合理、管理的决策不明朗、企业结构不够完善等等[2],从而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营问题,造成私营企业偿还能力出现信用问题。出现我国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私营企业的管理大都是家族式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家族式的经营模式造成了我国私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致,企业的决策权就落到企业的所有权一人手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也造成了私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严重的排他性,都有家族人员掌握着重要的职位,亲情的成分在私营企业的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说私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不健全,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不能保证各项决策和重大方案的实施。同时,私营企业由于是个人经手进行管理,因而企业并没有合理的规划和长远的目标,私营企业的持有者仅仅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最大的经济利润,再次,家族企业式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要,从而导致私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的危机,企业内部长期对外来人员的打压和施压,造成企业内部没有一个良好和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因而不利于当今私营企业的发展,导致私营企业整体的道德水平降低,不利于个体私营企业对银行信誉的维护,直接造成我国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2、私营企业还款的意愿存在风险

由于私营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信誉贷款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很多企业在银行的贷款或企业的债务到期时,选择不配合清偿所借债务或是恶意逃避债务,有些私营企业在银行清收债务的过程中寻找着种种理由,拒绝还钱,有的就是想拖延或者骗取银行的贷款,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偿还。还有的私营企业经营倒闭,丧失了还款的能力或者是利用假执照骗取贷款,然后将自己的私营企业私自注销,造成恶意逃废债务。从调查显示,近几年存在着许多逃废债务的私营企业,各银行均有资金的损失。但是,对于这一部分人,目前的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处罚措施,仅仅是将其适用于民法的范畴,《刑法》对这种恶意逃废债务的情况仅仅有四条相关的规定,其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其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其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其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因此,想要完全符合这四种可能,然后对其定罪的寥寥无几,所以,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和不明确也造成了我国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信息的不对称情况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信息的不对称情况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的信息,另一些人没有拥有这些信息。企业银行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企业自身拥有的发展状况信息和银行所掌握的信息不一致,私营企业作为银行支持的产权项目,能够全面随时的了解和掌握银行的信贷政策、还贷制度和信贷监管等对其有用的银行信息,但是银行作为贷款的另一方,完全有权利随时了解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私营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容易造成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银行的逆向选择问题,造成潜在的高风险的投资者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寻求资金方面的帮助,同时,贷款者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会试图不断提高贷款的利率,造成市场规模的萎缩和不振。因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多次发生,就需要贷款者有能力来区分贷款的好处和坏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在交易达成之后,借方就有积极性从事某些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在贷款者看来是不合适的。贷方需要监督借方的行为,更有权力限制某些不当行为的发生。

4、我国私营企业不完备的契约也会造成融资困难

所谓的完备契约就是指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规定在未来的状态下,契约持有者的各方所具有的责任和权力,将来各方都不用再对契约的问题进行协商或者是重新修订。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时间短,信用的程度本身就不高,银行为了减少或者是防范风险的可能发生,银行采取以私营企业资产信用为前提的贷款方式,就有了现实的依据,但是,从目前不完备的契约制度来看,这种方法也不能够很好的减少或防范损失。

(二)我国私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和必要性

首先,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的速度迅速,而且呈平稳趋势,私营企业的注册数量和企业 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甚至要高于国有企业和集体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同时,私有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也在进一步的扩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扩大,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直接性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增加了就业的从业人数,提高了同期内的就业率,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提高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其次,私营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均,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东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较快,大多数私营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并且呈稳定增长趋势[3]。私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也在逐步的扩大,原先私营企业主要是以从事第二产业为主,例如,工业、产品的制造业和产品加工业,几乎占据了私营企业总数的70%以上。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私营企业也逐渐将自己的行业扩大到商业、饮食业、科技、教育、广告、家政服务、旅游服务和房地产等方面,导致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占据了私营企业的领先地位。

再次,企业的组织形式正在发生着质的改变。个人独资企业法的顺利实施,使私营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拓展空间,为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尤其是私营科技企业的崛起,成为了私营企业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经济增长点。融合了市场机制和知识密集的双重优势。私营企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对国企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造成大量的下岗职工,私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吸纳了大量的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同时,还对国有企业实现兼并、收购、承包、租赁等方式,帮助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重组。

三、解决我国私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案和对策

(一)私营企业的自身调整

1、私营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制度

建立完善和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摒弃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减少私营企业的管理权和经营权的重合,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领域,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竞争优势,提高私营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私营企业要想赢得银行对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企业就必要要不断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私营企业的发展模式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2、不断增强私营企业的信用意识

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诚实守信问题,企业自身必须要加强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形象,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实守信是私营企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先决条件,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也是获得利润。因此,私营企业要想从商业银行中得到贷款,就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信用额度。同时,还需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型和流动性。如果企业的诚信观念淡薄,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不仅损坏了自身的利益,也损害了其他私营企业的利益。

3、私营企业之间做到强强联合,完善财务制度

我国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后两者的企业投资数量多、规模大,资金的实力也比前两者强, 自身发展较弱的私营企业通过联合其他企业,可以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同时,企业直接也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实行互助担保和相互抵押,完全可以到同一家银行开出各自的账号。但是,企业在实行兼并和联合的过程中首先要自身强大起来,只有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实力,才能更好的获得融资的途径。私营企业在财务的处理问题上必须要做好[4]。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保障企业内部各项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不断规范会计处理和财务的报告制度,保证企业所提供的各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需作出调整

首先,银行要不断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的改革和调整。银行对于效益好的企业,不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在对企业融资问题上一样对待,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有银行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一直都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保护的重点对象,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就要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因为股份制可以明确国有银行的产权归属问题,使国有银行真正实现企业化的管理。

其次,银行还要不断改进贷款的审核和发放的方式。不断加强对私营企业的信贷服务,目前银行现存的贷款流程是针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模式而设计的,这种贷款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小型私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因此,银行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和放宽相应的政策,适当的开辟一些绿色通道,允许银行对私营企业发放适当的信用贷款,保障私营企业的融资。

再次,银行还要组建专门为私营企业融资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创造新的金融品种。银行在地方设立专门为私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既能够保证地方银行对私营企业发展信息的获得,降低或减少银行与私营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又能有利于私营企业的融资速度,大大提高了银行办事的效率,还能够打破国有银行对私营企业垄断的局面,不断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让银行能够更好的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服务。

(三)政府对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需要作出努力

第一,政府应该建立全面化的服务体系,特别是针对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私营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服务和技术上的指导。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需要金融融资问题的解决,更需要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政府在这一方面需要作出应有的努力。一方面既保证为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作出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不断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和各种资信评估机构的行为,保障各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政府要不断改善私营企业的投资环境,不断拓宽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目前,私营企业在一些投资领域中受到限制,这不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政府需要不断放宽投资的领域,保证私营企业的发展规模,让私营企业真正享受到政府的发展政策[5]。

第三,国家政府要不断放宽利率的管制制度,让利率的发展进入自由化发展的进程,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实施相关的政策,确保银行和私营企业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值。政府还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制约、监督和失信惩罚制度,不断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不断形成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保障合法权益。利用传媒监督对社会舆论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尊重劳动成果。

四、结语

我国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要想得到合理有序的解决,首先,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指数。其次,需要银行对私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改革和调整,加大对私营企业的服务。再次,还需要国家政府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为我国私营企业的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伍光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南有色金属,2009

[2]蔡辉前.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10)

一、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状态简介

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尚处于起步阶段,自2007年以来,多家中资银行成立私人银行部,开始提供私人财富管理服务。此后,服务机构迅速增多,开设网点逐步渗透,并且中外资并举。除了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之外,证券公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信托公司(中融信托、平安信托),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设立了私人银行业务单元,基金公司“基金专户”和证券公司等资产管理业务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私人银行市场的竞争。

但是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尚处于起步阶段,自2007年以来,多家中资银行成立私人银行部,开始提供私人财富管理服务。此后,服务机构迅速增多,开设网点逐步渗透,并且中外资并举。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中国银行出现诸多问题,诸如产品较为单一,产品创新机制不够完善;私人银行人才匮乏,培训体系尚不成熟;组织框架,难以适应私人银行的发展。

而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和独立运作模式,相比国内银行具有的竞争优势相当明显,以致存在着“只有在外资银行才能真正享受私人银行服务”的说法。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国有四大银行及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民生、中信、光大、浦发、兴业、北京银行、广发和杭州银行等纷纷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其中,中信银行仅去年一年就流失了49.13%。如果考虑2012年中信银行曾把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门槛从800万下调至600万这个因素,该行私人银行客户实际流失率更高(见表1)。而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有24%的私人银行客户在过去一年内更换过私人银行。

二、国内私人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中国私人银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私人银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困难,这其中既包括现有银行制度以及相关银行法律政策的障碍,也包括缺少明确的监管以及缺乏高端人才带来的瓶颈等等一系列问题。

(一)金融监管制度带来的障碍

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处在严格的分业经营金融体制下,私人银行服务犯愁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有所不同。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无法全面涉足证券、信托、保险公司单家都难以向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全面的私人银行服务,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也就受到限制。

(二)外汇管制的限制

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私人银行境外投资产品的品种和金额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私人银行代客进行境外投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结构性产品实现;二是通过将人民币的本金通过投资境外的基金或者股票来进行投资,第二种投资方式需要足够QDII的额度支持。但是目前中国境内有限的具备QDII资格的机构,以及有限的QDII额度不足以满足私人银行客户日益增长的境外资产配置需求。因此,需要有更加灵活的外汇管理政策来促进私人银行的境外投资业务的发展。

(三)银行内部因素

首先,当前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缺乏,现有产品不能满足私人银行业务。随着高端客户投资意识和投资能力的提升,那些传统的金融工具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特定的投资目的。其次,目前我国的客户经理尚欠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阅历,私人财富管理业务进展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经理与客户的交流过程,私人财富管理业务进展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经理与客户的交流过程,在交流中打动客户,与客户产生共鸣,赢得信任才有利于业务的顺利展开。

(四)相关法律不够健全

目前在中国,有关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尚处在空白阶段。其他很多国家的税法相对稳定,对免税事项、起征点、投资收益如何纳税都有明确规定并常年保持稳定。这些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都尚处在形成阶段,由于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对于市场环境了解具有滞后性,因此造成了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缺乏稳定性。

(五)客户认知误区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私人银行业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存在许多误区。首先是国内高端客户经常把企业运营资产和个人家庭财产混为一谈,这种认识误区不利于财产的保护。其次大多数高端人士缺乏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对高回报的期待值较高,所以承担较高的风险,缺乏有效资产配置的理念。再次我国第一代富豪的财富管理方式和渠道有限。最后,私人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各种服务型费用,其业务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消费有偿服务意识的真正建立,但是中国国内客户对于私人银行收费存在不理解的情况。

三、中国私人银行发展对策分析

面对以上私人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政府、金融业监管机构、银行等三个主体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银行业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可以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从政府角度看对策

深入研究金融市场现状,积极借鉴国外税收制度和银行业监管制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金融业监管制度。针对当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制度,可以根据国际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适度的放开分业经营的体制,同时有效的做好银行业风险防控的准备。

(二)从监管机构看对策

根据有效金融监管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建立中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建议将现有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合并为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三)从银行自身看对策

当前中国经济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候,但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有待转变,各家银行如何结合自身情况,把握发展机遇,掌握私人银行市场主动权,抢占先机尤为重要,应该作为战略举措来对待。

参考文献: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11)

一、前言

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法国的一些经商的贵族由于原因被驱逐出境,形成了第一代瑞士的私人银行家,开始专门服务于200万美金以上的超级富翁家族。其实,私人银行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通俗的讲,它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是专门针对富人进行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要对富人及家人,孩子进行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私人银行服务是银行服务的一种,专门面向富有阶层,为富豪们提供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的服务,一般需要拥有至少100万美元以上的流动资产才可在较大型的国际金融公司或银行中申请开设此类服务。私人银行服务最主要的是资产管理,规划投资,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特殊服务,也可通过设立离岸公司、家族信托基金等方式为顾客节省税务和金融交易成本。因此私人银行服务往往结合了信托、投资、银行、税务咨询等多种金融服务。该种服务的年均利润率可达到35%,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私人银行业务客户开发能力明显不足。中国高净值(即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10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达50万人;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9万人,年增长率为22%。其中,超高净值人群超过2万人,可投资资产5千万以上人士超过7万人。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10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达15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2011年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将达到18万亿元,而根据长期从事从事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研究的普益财富研究员黄琦的统计,2010年中资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的总规模大约在1万亿元左右。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高达15~18万亿元,而私人银行业务总规模也就在1万亿左右,仅占可投资投资的5~6%,而2004年瑞银集团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额就高达1.295万亿美元。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客户开发能力低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一是品种单一,缺乏广度和深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仅仅是以储蓄为主体的单一的产品形式,与发达国家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二是在现有的产品构成中,结构也不尽合理。例如,在各项中间业务产品中,成本高、收益低的劳动密集型中间业务如代收代付占比很大,而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比例很低。

2.分业经营模式人为割裂私人银行业务。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我国沿用了美国多年的分业经营模式,完整的金融业被人为地分割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及其他金融业。在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过程中分业经营模式功不可没,然而分业经营的现状却成了私人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的法律、体制障碍。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一揽子金融服务,服务种类包括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以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有时甚至要对客户的旅行、商务、子女教育等提供相应的生活服务,业务领域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外汇、期货等多个市场。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分业经营使银行仅能代销证券、保险等产品,获取低廉代销费用,既无法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又难以实现服务收益最大化。同时,分业经营使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的专业分工过于细化,不同机构间的竞争受到束缚,缺乏金融创新的动力,商业银行所推出的理财服务主要还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水平上,并不能为客户提供真正的增值服务,这不仅限制了私人银行业务向其他市场的交叉和延伸,限制了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投资产品组合的品种,也极大地削弱了产品组合的回报率和吸引力。

3.高层次金融跨业务综合经营人才奇缺。私人银行业务涵盖范非常广泛,使得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有别于我们传统的客户经理,通过一对一的专职客户经理,客户可打理分布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基金市场和房地产、大宗商品、私人股本等各类金融资产,从而对客户经理专业素质、从业经验、职业操守要求要远远高于传统业务。私人银行的骨干人员应在投资银行、公司银行、个人银行等领域工作多年资深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应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了解资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以及保险、税收、信托的规则和运作等。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经理大多是对公业务或储蓄业务的转岗人员,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远不能适应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要求,从业资格与经历难以令人信服,其产品推销、轻理财规划的观念仍未改变,风险提示不足,客户利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局限于本行产品,对市场整体状况不甚了解、投资管理能力不高,不能完全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4.电子化网络化技术制约私人银行业务。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电脑网络的联网程度偏低,电子化服务还很不完善,一些先进的自助银行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电话银行还不普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刚刚起步。据统计,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中90%以上仍由柜面人工办理,许多简单的存款支取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完全可以采取机器处理或客户自助的方式解决,却往往集中在柜台办理,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柜台压力,挤占了其他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造成业务处理速度低,营运成本居高不下。据统计,目前恒生银行80%、花旗银行79%的业务量靠自动化设备处理,电子银行系统不仅为客户提供一般的账户查询、转账、付款等服务,而且还提供客户贷款申请与迅速批核服务,以及通过电话银行或电脑进行股票、外汇、基金等投资的服务。

三、创新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1.深度挖掘潜在目标客户群。由于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达程度不同中西方高净值客户的理财需求和投资行为明显不同:西方高净值客户愿意全权委托银行管理其财富亚洲高净值客户则更喜欢亲自参与决策。因此,根据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资产结构、地域分布和客户群体方面的差异和特点,商业银行应加强市场调研,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制订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利用商业银行无与伦比的人脉资源,深度挖掘出最有潜力成为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对象的客户。一是根据我国私人金融资产结构的实际情况,找准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市场。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国内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在重点突出极富裕阶层的同时,应兼顾中产阶级的需求,不宜将服务门槛定得过高。二是根据沿海发达地区个人收人水平较高、外资银行机构较多的特点,国内商业银行可以有针对性选取若干经济金融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开展私人资产管理、私人客户经理制等业务的试点,突出重点地区,而不必一开始就大规模铺开。三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顾客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多样化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2.推动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服务涉及多个领域,只有在混业经营的体制下,才能真正实现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随着1999年美国《金融现代化法案》的颁布,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从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监管部门应在健全立法、提高监管水平的基础上,稳健有序地推进混业经营的进程。首先在金融监管层面上,要打破“一行三会”的相互分离相互扯皮的格局,要组建直隶于全国人大的金融监管委员会,整合金融业的全面监管职责;其次,仿效美国制定《金融业混业经营法》,或先制定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的单行条例,迟早扫除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的法律障碍。

3.培育引进高端综合金融人才。在私人银行业务中,需要客户经理和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客户经理和专家团队既要熟悉基本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还要具备税收筹划、退休计划等理财策划能力。同时,客户经理还掌握着银行的高端客户资源。因此,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和专家团队是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关键。对于客户经理缺乏的现状,通过短期业务培训来解决并不现实,但完全从海外引进也会丧失熟悉本土文化的优势,这中间必然要经历市场发展中的人才成长过程,要处理好短期引进和长期培养的关系。客户经理的背后是强大的专家顾问团队,所以团队建设也非常重要,打造一支专家队伍,除涉及人才的培训和队伍的组建以外,机构设置、薪酬体系等也要随之调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此外,相关部门也应积极推进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认证体系建设,完善我国理财服务体系中贵宾理财、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三级认证机制,为国内银行尽早建立起合格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市场提供评价标准。国外的私人银行通常会通过经营业绩对现有的客户经理进行评估,其调研部门会不断跟踪和测量客户经理的投资业绩,并与适当的市场指数或业内同行比较,动态地检验评估投资策略。

4.构建高效安全的IT系统。我国商业银行的IT系统建设不完善,处于分散状,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综合、高效的财富管理需,而完善的IT系统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省时、准确地提供优质服务、舒缓人手、改善银行形象、扩展客户网络和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私人银行业务全球性、快捷性、创新性等特点,力发展全球性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等网络支持服手段,构建高效、安全的技术平台,开发一套独立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包括客户信息、管理信息和创的网络解决方案的IT系统,以充分满足客户交易的密性等需求,方便客户经理跨区域开展业务,提高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亦.本土私人银行业务的缺憾及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2):52-55.

[2]杨林,颜金林.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03):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