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4 17:03:39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1)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1现如今,上学、就业都需要考试,那位什么要考试呢?单单像父母所说的“为检验你们”吗?不,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

一人参加了某公司的三次考试,第一次是99分,排行第一。第二的名叫小米,是95分。第二次考试,题目竟和第一次一样!这人懒得去想,自信的把笔一挥,不到考试时间的一半,她就交了卷。这次她还是99分,第二的还是那个小米,98分。第三次的试题仍是一样的,她连试题都没看,挥笔把答案都写上了,这次她又是99分,但没有独占鳌头,那个小米也是99分,第一。这个人并没紧张,认为她不可能挤下自我。但第四天公布的名单上竟没有自我!

她去找经理,经理说:“我们很欣赏你的考分,但我们没许诺谁分高就录用谁分数的高低对我们来说只是录用职员的一个依据,并非最终结果。我们需要的职员不单单要有才华,她更应当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漏洞的人才能有提高职员有提高的公司才有发展,这三次考试主要考的是你们的反思本事。”

考试另一方面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考试后进行反思。这一次次考试犹如一面面镜子,它是用来照出你的不足,并进行反思的,不是让你伫足欣赏自我的美貌的。考试并不是白考的,要把反思后的经验、教训作为帮你进取的一根拐杖,充分发挥反思的力量,考试也算是物有所值。考试,便要清除我们那清高心,不经过考试,我们会自命不凡,不再反思,停滞不前。但考试会毫不留情的把我们的缺点抖出来,让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增加进取的热情,努力奔向成功。不要最好,只要更好。反思会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冲的!

不要畏惧那些花样多变的考试,它们的共同理由仅有一个?在考试后反思!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2时间就像流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初二的“称号”很快就要离我们而去,只要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我们就从一个初二生“变成”一个初三生了。

回忆起初二的学习生活,真是有点舍不得,因为到了初三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边的更紧张,从此以后就没有这么自在了。在初二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例如: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等比证明题、说明的方法、句式的运用……真是非常丰富。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终于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可是我并不会骄傲,因为我的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回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当然,有高兴的事也必定会有不高兴的事了。而最令我不高兴的事就是我对物理越来越搞不懂,在第一学期的时候还好,可是一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和物理就好像成为了两个“陌生人”一样,互不相识。不知道为什么的,凡是一到了上物理课的时候,我很自然的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当我集中精神的听的时候,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发起呆来,等我“醒”来后,老师要讲的内容都已经讲完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我和物理怎么会不变得“陌生”呢?但是,我绝不会放弃物理,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初三的“来临”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初三的“来临”。

老师们都提过,初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能否升上好的高中就要看你在这个阶段中学得好不好,知识掌握得牢不牢。所以我决定在正在到来的暑假里发奋!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3考试后反思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怎样样,可是我明白父母、教师对我还有着很大的期望。这次考试我却又考砸了,并且考得异常糟(数学倒数第二),教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仔细地浏览了一遍,考砸的主要原因是:粗心、马虎。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必须要端正我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要改掉做题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就看题目的前半段,就开始解答题目了,结果是答非所问。这也许和其他一些学习技巧有关系。总之,以后必须会在做题的过程中认真审题,细心读题,把题目看准、看清楚。做完题目后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我再犯相似的错误。其次,我最主要的是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学习。在平日大家都聚在一齐做同样的题目,我都觉得会做。可是一旦题目稍作变动,我就不会做了。我最终明白:其实,平时我没有真真正正地去理解它,也许有时是碰巧做对的。我不能允许自我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必须要加倍努力,赶上其他同学。吸取教训,为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在下次考试中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学习的技巧在于不断的练习,生活中,我要多多加强自我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我期望教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不梦想,可是我相信自我。我要经过自我的奋发努力,必须不使教师失望。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4这一学期,真的觉得自己收获不少,能成熟的看待成绩的进与退,冷静的面对学习上的起起落落,长大了,懂事了,不再因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

这一学期,我也明白了,随着课程的增多,我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

这一学期,我比以前更认真了,但解题的技巧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以后在这方面还应加强。

好的成绩是靠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绝对离不开预习、认真听课和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我认为听讲最重要,只有听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预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书,对于语文,应画重点字词、概念和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数学则要着重看例题和定理、概念;英语要了解基本句型构成,多背单词。复习很重要。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复习,一个月后,来一次总复习,就可以牢牢记住了。

通过一个学期学习,我得出了三点启示:

1、学习必须循序渐进。

学习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2、学习必须勤于思考。

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3、学习必须一丝不苟。

学习切忌似懂非懂。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一定要坚持不懈,加倍努力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5经过了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我感觉我自己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殿堂,不管从学习或生活上来说,都跨越了一大步。在这学期我经历了许多活动,增长了许多经验,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能力。

在这半个学期,我完成了从一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适应了中学——这个新的环境。在本学期我参加了定向越野、知识竞赛、艺术比赛等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许多综合能力。学习提供了很多新奇的活动。如:科技节知识问答,这类有趣的活动让我收获了不仅是快乐,更重要的是学习上的收获,在这方面我觉得当初选择北师大朝阳附中是个极其正确的选择!

在学习方面上,我是一步一步在进步,从第一次考试到最后一次进步了20多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收获了一条条数学公式,听懂了一种种英语语法,写出了一片片语文作文,读懂了一本本深奥的书,这都是我在这学期以来的收获。当然知识是无止境的,我希望下学期期末坐在这里写个人总结的我能收获、体会的更多。

下一个让我吃惊的收获是体育。还记得刚开学那时的我最多只能跑5圈,因为在小学的我根本没有好好上过体育课,更别说跑5圈了,最多的一次还是3圈。所以当开学的我跑步是最让我头疼的了。没想到的是学期末的我对于跑圈是感觉最轻松的了,随便的10圈已经对我们来说是很轻松的了,这在以前我都没想过!现在我的意志竟然增强了这么多,真是太神奇了!我觉得这么三年下来后我的体质一定比别的学校的同龄人好很多。

这学期收获的东西令我吃惊,我希望下学期的我继续进步,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在体育上更加棒!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学期末个人总结范文五篇精选

初中学生个人期末总结范文3篇

初中生上学期个人总结范文5篇精选

中学生个人总结范文3篇

中学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

中学生学年个人鉴定个人总结

初中学生期末总结范文

中学生学期总结范文3篇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2)

一、“身份”概念的界定

“身份”的含义为“自身所处的地位”[1],这种地位是特定时代历史的反映,不是后人所强加的,更多是思想家的自我认同。如《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增加的“遗民”就是这样的身份概念。

中国古代“每当新旧王朝更替之际,总要涌现出一批缅怀故国,隐遁乡野,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习惯上把他们称为遗民。”[2]遗民是真实的历史群体。历史教学中引入的身份概念必须是客观的,杜绝随意臆造。遗民的存在是明末清初的普遍现象,这一群体与当时儒家思想的活跃有极大关联,“从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年约三四十年间,完全是前明遗老支配学界……康熙二十年以后,形势渐渐变了。遗老大师,凋谢略尽。后起之秀,多半在新朝生长,对于新朝的仇恨,自然减轻……所以这个时候的学术界,虽没有前次之波澜壮阔,然而日趋于健实有条理”。[3]以上梁启超把明末清初思潮的涨落与遗民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可谓公允。《王夫之自题墓志铭》中写到“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他两人也是视已如此,可见遗民身份是思想家自我认同的。

二、增加身份概念的依据

围绕教学目标,有助于突破重难点,是增加身份概念的根本依据。《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该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认识思想家思想的价值。这里准确认识思想价值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前提是对思想本身的理解,而这必然要触发对思想生成原因的探究,但如何引导学生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认识其原因并理解四大思想家的思想呢?笔者把突破口确定为从时代背景来理解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调整教材叙述逻辑,把明朝中后期李贽的思想列入背景考察,通过对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在发展脉络的考察,选择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共有的“遗民”身份去破解其思想及价值。

一般认为增加非教材概念,是不可取的,但笔者认为此课教学中可以而且应该引入“遗民”这一身份概念:

首先,教学应基于学情和重视理解。高三文科学生在语文等学科或课外阅读中已接触过类似“遗民”群体的人,比如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相比宋明理学,此课课文学生较易“读懂”,教师如果仅罗列思想并简单比较共性,完全可应付考试,但却达不成三维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思想要了解思想本身的逻辑性,而这又根源于思想家的思考起点,起点又可定位于其身份。

其次,理解应有逻辑。笔者力图引导学生逐渐认识的思想演进逻辑是:明遗民反思明亡教训,认为明亡于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和思想上心学(儒学)的空疏。因此,他们在政治上提出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思想上不自觉地发展了李贽的儒学思想,改造或否定心学,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明亡清兴之际,出于对儒家文化命运的危机感,他们又提出国与天下之辨,进行讲学或著述等活动,传承儒家文化。清康熙时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遗民群体变化,活跃局面渐趋平和。由于遗民的身份,他们提出的种种主张,虽然活跃了当时的思想界,但不可能是近代性的。需要指出的是从客观上来说,这一活跃也是有价值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其遗民身份,把握分析的分寸,他们的思想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转化、近现代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有显著的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试图改变就“思想论思想”的思路,从身份概念去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及其价值,达成教学目标。

三、渗透身份概念的策略

(一)确定身份,培育情感,再现历史现场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遗民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密切关系,笔者充分利用教材史料,培育学生对遗民的敬畏感,再现历史现场。

材料一:

乾隆41年编纂《贰臣传》,分甲乙两编,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改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清初遗民(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人数之多,无从统计。——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

材料二:

黄宗羲希望自己死后将头发散开,盖上一条单被,放在一个石头棺材里裸葬。——黄宗羲为何坚持裸葬自己环球人物2011年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精卫,顾炎武1647年

第一,教师出示材料一引导学生认识明末清初两大立场对立的知识分子群体,即出仕新朝的贰臣和不仕新朝的遗民。第二,利用材料二,师生合作探究丰满遗民的形象。教师简述黄宗羲散发裸葬的故事,学生结合清人扎辫的形象,形成对黄宗羲遗民身份的确认。第三,朗读教材史料顾炎武的《精卫诗》,诗人通过精卫鸟矢志填海,不惜捐躯的精神,比喻和歌颂了坚持抗清的志士,而以燕、鹊之流只知道筑造自己的巢穴鞭挞了民族的败类。

通过分析材料,学生确证了三大思想家的遗民身份,遗民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

(二)运用身份,分解知识,体悟思想内涵

环节一:明遗民从政治层面反思明亡教训

在了解遗民及其生活的历史现场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阅读教材并想象明遗民可能会做哪些事?学生很自然得出他们会反思明亡教训或参加反清斗争。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思想原典,探究反思的内容。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分享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顾炎武日知录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设世官之奖。——顾炎武郡县论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思想文本,结合必修一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史实,得出以下认识:遗民反思得出明亡于君主专制,因此,他们批判专制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第二,教师以顾炎武《郡县论》为例,引导学生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知识,得出他解决郡县之弊的方法: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之后,教师再解析“尊令长之秩,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并让学生结合古代选官制度的知识,分析“世官之奖”的含义,导出其思想实质仍旧是对旧体制的改良,这符合遗民的身份。

环节二:明遗民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明亡教训

思想家的批判并不是一味的否定,也有继承。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继承性,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4]思想史的教学应避免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附会,“但是,在中学他们的思想仍被解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反应”,我们可以从遗民身份认清他们的思想既来自于作为儒家学者对明亡的反思,又来自于对李贽不自觉地继承。可以说,遗民这一身份恰好体现了他们既是儒家,又是一群批判者(需要反思亡国教训),彰显了时代背景和思想发展脉络的影响。

材料四:

嘉靖以来,王门弟子……提倡下,终日清谈成了整个官场的作风。什么国计民生……一概不学、不懂……心学蛊空了人们的灵魂。——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庙丘墟。——顾炎武

材料五:

就此百姓日用处提撕一番,如好货,如好色……是真迩言也。——李贽

夫私者,人之心也……若无私,则无心矣……学必经世——李贽

材料六: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黄宗羲

第一,阅读材料四,概括王阳明去世后心学的发展态势和历史影响:发展迅猛,成为了一股思潮,造成了明末社会风气的空疏,最后造成“神州荡覆,宗庙丘墟”,明朝灭亡。而李贽就是那批最先出来反思的思想家。

第二,根据材料五探究李贽思想,教师先让学生摘要能体现李贽发展王阳明心学的关键词,之后运用逻辑推理,得到以下信息链: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是私的,私心是讲实际的,上升到做学问就是必须“经世致用”。再让学生比较材料六中顾、黄、王与李贽思想的类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认识到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为明末清初思想家再次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

最后,精读材料六,指导学生找出顾、黄、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黄宗羲“自私自利是人之常情”的观点。如此铺垫,教师就可解释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观:黄宗羲认为人心是自私自利的,这当然要重视工商业这一最能体现本性的行业,自然就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这或许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更有说服力。

环节三:从遗民视角去认识国与天下之辨。

对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的思想,如果从遗民的视角去分析,或许会得出更好的理解。

材料七:

一般的改朝换代只是朝廷变姓易主,衣冠礼乐还是照旧……而像赵宋亡于蒙元、朱明为满清取代,异族入主中原,情况就不同了。王夫之曾说:“历代亡国,无足轻重;只有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了。——陈平原 追忆章太炎

阅读材料七和人民版教材资料卡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就是文化的沦亡。在遗民们看来,当时满清入主中原,儒家(汉族)文化也就沦亡了,天下也亡了。

(三)依据身份,把握分寸,思辨思想价值

以往分析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价值时,一般有两种倾向:其一,过度和当下生活联系,强调道德意义,导致学生对思想认识的迷惘;其二,空泛地阐述思想的进步意义,或突出其民主性,或肯定对思想解放的价值。其实这都不太符合他们的遗民身份,有些拔高或片面化。

材料八:

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黄爱平论明末清初学术向传统经学的回归

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岳麓版教科书

黄宗羲、全祖望以“宇宙元气”、“天地正气”来表彰明末清初的遗民,不单是局囿于传统的忠义,而是从民族精神着眼的——朱义禄论黄宗羲与全祖望的“遗民”观

历史阐释是多元,从遗民身份去探究其思想在短、中、长三时段内的价值,体现了阐释的多维性。根据材料八,论短时段,遗民们虽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但却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延续、转变和发展。论中时段(清末),遗民们在反思明亡教训中发展起来的反专制思想,客观上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的理论武器。论长时段,遗民重气节,这已成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之所在。

思想史是意识体系的历史,它似乎比其他专门史有更多的难以捉摸,这才显得如此的丰富多彩。解释和领悟历史可以有多种方法,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的视角,远比记忆单纯的知识更有意义。笔者认为从遗民视角尝试解读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或许对思想的主人会多一些尊重,让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同情之理解。诚然,此视角可能并非应试的方向,但历史教学的价值诉求提醒我们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历史教师的基本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08.

[2]邓乐群.论宋明遗民的不同特点[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1):75.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纪事本末;教学组织逻辑;案例分析

有这样一个试题: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封建统治,各朝代都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措施,请说说明朝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别是什么?各起了什么作用?

这个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首先体现在综合性较强,不过过半学生还能写出几个措施来,只是对作用非常模糊,即使能够回答,也不敢坚持,说到底,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要真正理解是非常困难的。我在评这个题时,却发生了意外。好些学生说八股取士不仅仅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还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这些内容教材上有比较明确的表述。在评讲之前,我认为“为皇帝选取忠实的奴仆”的参考答案值得商榷,改成“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了,没想到学生总坚持他们的观点,我只好以“为了不失分,增加得分的可能,都答”敷衍过去。

过后静下来想想,学生说得非常正确。因为选取了忠实的奴仆,所以君主专制统治加强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因为变成忠实奴仆,所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如果只回答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显然是片面的。参考答案过于笼统,不便于学生理解,应该修改,但只修改为“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也是不全面的。我想起我的纪事本末教学思维来。这些学生坚持,固

然与他的思维独立性有关,应该还与纪事本末教学思维训练密切

相关。

史书的体裁,最初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编年体以时间为核心要素记载历史,纪传体以人物为核心要素记载历史,都反应了历史学科逻辑,各有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后来的历史学家便取两家之长,补两家之短,形成了纪事本末的体裁。“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纪事本末体史书,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先讲它的起因,再讲过程,最后讲结果,完整地讲述一个历史事件。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也往往按照纪事本末的思想,按照起因、过程、结果这样的顺序教授历史。但是,这是历史学科逻辑,没有反映学生的生成逻辑。学生的历史认知逻辑,是先认识历史事件本身,再前推原因,后_结果的。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我摸索出一套以学生生成逻辑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对于任何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以按教学的重要性由强到弱提出下列四个问题:第一,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了什么;第二,主观目的是什么,目的达成没有,还造成了其他什么影响;第三,事件背景是什么;第四,从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比如:郑成功。第一个问题:1662年,郑成功。第二个问题:他想借台湾反清复明,也达到了目的,而且使台湾摆脱荷兰殖民魔爪,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第三个问题:清朝明朝,但统治还没有稳固;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台湾。第四个问题:我们不仅要加强经济建设,也要加强国防建设,为维护领土完整提供强大的后盾。

就这个试题的争议,涉及第二个问题,即目的是什么,目标达成没有,还造成了其他什么影响。显然,八股取士的主观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但客观上造成了禁锢人们思想,阻碍文化发展的后果,因此加强君主专制和禁锢思想阻碍文化发展都可以是作用。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我们错误地把历史学科逻辑当成历史教学逻辑,对学生的生成逻辑照顾不周,形成历史就是“背背科”、学历史主要是记忆历史事实、讲历史主要就是讲故事、要成绩好就搞期末突击的错误认识,造成学生“学时高兴,考后全忘”的怪

现象。

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材不断翻新,但教材历史学科逻辑的主线没有真正撼动,学生生成逻辑没有体现出来。不适应学生自学,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强调学生的认知逻辑,并不否定历史学科逻辑,相反,我们要在历史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之间取得平衡,形成专业的历史教学逻辑。这方面需要更多理论探讨,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抛砖引玉足也。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4)

新的学年,新课程改革要在科学操作、整体推进、自觉反思、不断调整的基础上,把握重点难点,把握推进节奏,力求课程改革改出实效、改出质量。

1、科学操作。深入研究新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

2、整体推进。鼓励教和倡导教师尽可能在7-9年级实行循环,重视研究教材体系,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3、自觉反思。利用各种反思形式开展教研工作。①课标教材学习深度的反思;②反思新课堂教学的效度;③反思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程度。

4、不断调整。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不断的调整,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反思我的课堂等活动不断的调整我们教学行为。

二、聚焦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新的一年里,一要加强新课程实验研究,聚焦课堂教学,关注研究常态教学,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途径。积极组织开展以“读懂课标、读透教材”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和“人人上达标课”活动,以此为载体,组织教师研究课堂、评价课堂、改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盘活教育资源。

二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有效性课堂要实现“五个转变”:

①目标上,由单纯的为学生考试而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②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变到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上来;

③对象上由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转变到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上来,树立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思想;

④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变到发展学生个性上来;

⑤方法上由被动式转变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来,变学会为会学。

三、强化管理,创新校本教研制度

1、加强集体备课,把握基础知识,用集体智慧打造智慧的集体。

2、加强教学管理,落实常规。

3、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群体成长。

教师培训从四个方面促其成长:①认真学习研究成果,提升理论素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②学习研究历史知识,提升课堂驾驭能力;③学会怎样引导学生学习;④为青年教师成长打造平台,创造各种条件。

四、深化课题研究,更关注过程,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有效载体,是解决教育教学关键问题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不要觉得太高深,要树立“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解决即成果”

附: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1、做好上学年末科学文化素质调研测试初中历史成绩的质量分析; 2、对全区初中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征文进行评选;3、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4、做好市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初评工作。

十月份:1、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送课到校活动;2、召开历史学科研讨会; 3、期中测试命题;4、参加对峪山一中教学视导工作。3、推选参加全市初中历史说课竞赛的优秀选手。

十一月份:1、组织好全区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 2、参与对鹿门中学教学视导工作;

十二月份:1、参与学段统一组织的教学工作检查;2、认真做好2011—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科学文化素质测试初中历史的命题工作;3、搞好对三个年级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小结。4、组织教师参加全省历史教学年会。 「 1

2011年元月份:1、做好本学期科学文化素质调研测试历史试卷的质量分析。

附:历史教学进度安排表:月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九 月

第1—6课

第1—5课

九(上)第1—12课

十 月

第7—11课

第6—11课

九(上)第13—17课

十一月

上旬期中考试

第12—17课

上旬期中考试

第12课—15课

上旬期中考试

九(上)第18—20课

十二月

第18—22课

第16—22课

九(下)第一、二单元

2011年元月

复习、期末测试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5)

二、培训目标

研究型骨干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英语学科教学能力和愿意对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的积极态度与基本技能,包括:

1、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教学的目标、具体过程、结果和存在的教学问题;

2、对个人教学有自我监控的意识与能力(包括能够有效观察课堂、记录、反思和讲述自己的教学决策思路);

3、能够对教学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和诊断,并能够处理自己的教学问题;

4、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内容分析、学会对教学进行比较与归纳;

5、能够用有关语言、学习、教学等相关的外语教学理论对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推理和解释;

6、习惯于与其他同伴教师进行反思性交流与合作;

7、对自己的教学问题或某种课堂现象能够采用正确方式进行调查;

8、能够对自己的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并能将自己的调查过程与结论撰写成行动研究报告。

三、培训内容

海师大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英语学科从06年12月开始至07年12月结束,在琼中县进行为期两个学期的周末培训活动。

本培训着眼于提高教师个人对外语“教”与“学”的个人理解,发展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

识与对个人教学行为与思维过程进行研究的意识。为此,教师将以所在学校教研小组为单位学会开展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与交流活动,以提高其自我专业发展的技术和能力,特别是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方法、手段与技巧,并通过这种互助性的(Peer-Support)小组研究活动,在交互性的学习与研究中学会总结和扩展自己的教学实践知识,为教师专业的终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矗

第一学期(06-12-16至07-7-21)集中培训14个周末,培训内容主要为

(1)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交流;

(2)英语课堂教学的分析与评估;

(3)英语教学反思与交流等三部分,包括训练营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学习4×14学时,案例分析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4×14学时,校本互助型教学反思与研究,并辅之以网络上的教学研究指导共7个月,每周一次,约2×28学时,共计168学时(详见上学期培训安排)。

第二学期(07-8-1至07-12-15)集中培训5个周末,培训内容主要为

(1)英语教学基本理论的应用;

(2)英语教学的研究方法;

(3)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等三部分,包括训练营的英语教学理论讲座与教学研究方法讲座共4×5学时,行动研究案例分析4×5学时,通过网络进行的教学研究指导5个月,每周一次,约2×20学时,共计80学时。

四、培训与检测方式

1、主题性集中培训

每次集中培训都以一个教学主题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分析与研讨活动,邀请本县全体初中英语教师共同参与,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全县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化的整体进程,同时为研究型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师教育氛围与同伴教师之间相互支持和交流合作的人文环境。凡积极、认真参加每次主题培训活动、并能大胆发表个人意见的教师均可获5学分。

2、自主性记录培训

每位研究型骨干教师必须填写专业自查表,包括:

(1)本校英语教育的水平、条件和问题;

(2)本人从教英语的历史及特长;

(3)本人参加培训的需求与打算;每次训练后都要撰写训练笔记,总结收获体会;每次校本的小组反思后都要写教学反思日志;培训期间还要通过电子邮箱和写博客的方式与指导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每周至少一次。凡认真完成以上学习与反思记录工作的教师均可获5学分。

3、任务性检测培训:

每位研究型骨干教师必须完成以下“专业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行动研究”三项专业培训任务,以便进行培训目标的全面检测,凡达标者可获10学分,执行细节如下:

(1)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任务与检测:

每位研究型骨干教师必须在基地学校或所在学校演示1-2节公开课,清楚描述自己的教学目标、过程、结果和所存在的教学问题,接受其他教师的评价与建议,并写出自己公开课的反

思报告。完成公开课任务的教师可获1学分,优质课可加0.5学分,能够在反思报告中清楚描述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思想过程的教师可再加1学分(共2.5学分)。

(2)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的任务与检测:

每位研究型骨干教师至少要将自己的1-2节课进行录音,转录成课堂话语文本资料,以便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性分析,并在指定时间与地点向其他教师报告自己的分析结论。完成分析文本的教师可获1学分,在分析报告中能正确归纳自己教学行为要点的教师可加1学分,能够在互助组内推广该课堂教学分析方法的教师可再加0.5学分,(共2.5学分)。

(3)教学行动研究的培训任务与检测:

每位研究型骨干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至少1个教学行动调研方案,并写出相关的调查报告和行动研究报告,完成该任务的教师可获1学分,在研究报告中能正确运用研究方法和手段调查问题、处理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讨论的教师可加1学分,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进行后续研究、并在互助组内推广该研究方法的教师可再加0.5学分,(共2.5学分)。

教师在培训期间所撰写的其他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实验报告或相关论文、教学实践指导报告等都可分别获1、2或2.5学分。

以上各项培训的学分为20。凡获18学分以上(含18学分)的教师,评估总成绩为“优秀”、凡获得17-15分的教师为“合格”,获15分以下的教师为“不合格”。

评价考核工作由培训导师,研讨小组,及教师本人共同完成。流动学院英语学科工作站将为每位教师统一建立“研究型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个人档案(包括纸质与电子两种文本)。评价以量化记分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利于教师的继续发展与本流动学院对我省贫困地区外语教师教育现状的深入调查和研究。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6)

一、层级责任制考核方案的确立

1.任课教师期末考核办法

(1)将学校拨发的教师期末考核奖金,参考学校以往分配原则,分为五个等级:突出贡献奖8000元,达标优秀奖6000元、达标优良奖4000元、达标奖3000元,不合格者不发奖金。

(2)根据初一年级的工作要求,从岗位职责、教学成绩及绩效反馈等三方面制定特级、Ⅰ、Ⅱ、Ⅲ、Ⅵ五级达标细则并在学期初公布。

(3)每学期结束前两周接受教师申报,申报后两周为督导组审核认定的时间。

(4)反馈认定结果、接受咨询、最终等级认定。

2.班主任工作期末考核办法

(1)从岗位职责、班集体发展状况及满意度反馈等三方面制定优秀班主任达标细则并在学期初公布。

(2)每学期结束前两周接受“优秀班主任”申报,申报后两周为督导组审核认定的时间。

(3)反馈认定结果、接受咨询、最终等级认定。

(4)优秀班主任期末奖金为1000元。

3.优秀备课组工作期末考核办法

(1)从岗位职责、教学教研、团队合作、班级发展差异及满意度反馈等几方面制定优秀备课组达标细则并在学期初公布。

(2)每学期结束前两周接受“优秀备课组”申报,申报后两周为督导组审核认定的时间。

(3)反馈认定结果、接受咨询、最终等级认定。

(4)优秀备课组期末奖金为800元。

考核方案的三项实施原则是:工作要求达标制、工作业绩申报制、 督导组考核认定制。

二、层级责任制的积极作用

通过两个学期的正式实施,我们发现层级责任制确实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级责任制增强了老师们的责任感,使更多的老师对待工作有更认真的态度。实施方案的制定与落实过程中,老师们意识到应该为自己的教学和管理行为负责,学期末的考核结果是由自己平时的表现决定的。为了争取获得更好的评价结果,平时各项工作都应该力争做得更好。

(2)考核制度中,将不同等级的指标细化,目标激励作用增强,老师们可以有更明确的努力方向,积极向上、力争上游蔚然成风。

(3)各项目组负责老师尽职尽责,保证了整个考核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是由于各项目组负责人的辛苦工作,才比较真实地反馈了老师们的工作业绩,在学期末考核汇总时,有最真实的原始资料,有据可查,使之公平、合理。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7)

(一)农业教育兴起的现实背景。相较外国而言,我国农业教育有着发达的过去、落后的近代。我国古代农业教育源远流长。当欧洲人还在使用木犁时,我国已推广了铁犁,当他们的农业还是休闲制时,我国已进入轮作复种精耕细作阶段。但为何我国近代农业远落后于西方呢?中西农业的差距始于十八世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进入近代,特别是清末民初阶段,这种差距迅速拉大。西方的产业革命带来农业革命,也促进了农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中国传统农业长期处于一种停滞状态,进入清末民初,甚至时至今日,不少地方农民的土地耕作仍沿袭古制,与千百年前并无两样。《科学世界》在论述农业和科学的关系时,特别指出:我国农业生产的弊病就是不讲科学,不讲教育,“我中国固素称以农立国者也,而何以农作物之产出远不逮欧美,近日水旱连年,一夫之所获,尚不足供一家之需,曰是无理科固,今夫土壤学,肥料学,家畜饲养学,植物病理学,固农家最要之学科而缺不可者也”,“我国虽有四万万人民,但是不重视科学发明,不用新的科技而单靠一手一足的辛苦劳作,要想富国是万万不能办到的。”从现在看来,当时的传统农业不但不能富国,且将灭国,国家面临严重生存危机。清中后期以后,人口迅速膨胀,人多地少,粮食供应成为严重问题。据统计,1841年人均耕地仅为1.64亩,远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土地数。缺乏新式农业教育、技术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晚清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衰落,特别是丝茶出口的大幅降低。19世纪70年代中国丝茶出口货值占出口总额的87℅左右,20年后,明显衰落,1893年丝茶出口货值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下降为48℅。清末民初时期农业教育匮乏及农业科技落后的现实,不能不引起一批有识之士的警醒。他们认为,我国农业要改变落后、走向发达,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即:在继承发扬传统农业中的精华部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为此必须兴办农业教育。

(二)农业教育兴起的具体过程。探究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其发展,可以发现它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萌动于洋务经世派,形成于早期维新派,集大成于孙中山。

第一,洋务经世派对农业教育的影响。在晚清特殊的社会局势下,社会经历了多次思想领域冲击与革命。纲常礼教的捍卫者曾国藩,在西方列强炮口的威逼下,思想价值不得不发生微妙的变化,开始从传统儒学中发掘“经世致用”的思想资源,逐渐重视“一技一艺之流”,并且吸取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提出“师夷智以造船制炮”,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教育思想。引起后来的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力图富强的官僚纷纷响应。为提倡农业教育、科技兴农,这些洋务经世派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具有先导性的观点。为了劝农,包世臣很注意改进农业技术的问题,主张把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列为士人治学的一部分。魏源的农业思想有不少新的创见,如对水患的原因他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一方面固然是天灾,但另一方面,更根本的是人祸,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内在平衡关系的破坏所导致。这种观点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够认识到的确难能可贵。洋务经世派提倡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虽因固守“中体西用”,没有涉及西方的根本政治及教育制度和深层观念问题,但却实现了从德到艺的价值转换,开始触及到新式农业教育、科技兴教和科技兴农的理念,更为早期维新派农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指引了方向。

第二,早期维新派对农业教育的推动。晚清时期,早期的维新派受到西方思想的更大影响,代表人物有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冯桂芬、郑观应等。他们力图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大力提倡兴办新式农业教育,采用先进农业科技。冯桂芬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出在农业中使用机器的第一人,此后,使用农业机器成为早期维新派的共同主张。他们向国人大张旗鼓地介绍西方农业的概况及其优越性。当时的西方各国不仅一般的学校都开设农学科,而且还设立了许多专业性农业学校,早期维新派热切期望中国大力发展农业教育,以改变“农者不学”的局面。郑观应就曾建议当时的晚清政府下令设立各种学校,专设农学一科。陈炽则提出在农业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博采中西,并做到通俗易懂。早期维新派科技兴农、发展农业教育的思想全面而深入,不仅提出了系列主张,还详解了实施策略。他们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后来康梁维新派及孙中山农业教育思想的宝贵源泉。

第三,孙中山对农业教育的伟大贡献。我国传统意义的农业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播农业知识和发展农业生产中都起过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业技术教育并未受到真正的重视。时至清末民初,孙中山等一批先贤和精英看到日本和美国农业教育的大发展对他们国家的重要贡献,看到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有效的农业教育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科技之后,提出在当时的中国要兴农会、办学堂,发展农业教育以振兴中华农业乃至中国经济。他坚决主张用机器代替沿袭几千年落后的手工耕作,以发掘中国无限之富源;他赞同施用化肥,说化肥比农家肥更为有效;他认为换种可使土壤得到交替休息,生产力便能成倍增加;他还把农业上的害分为两种:一为植物的害,如薭和野草;一为动物的害,如各种害虫。

对于植物的害,他要求农民用科学的方法去治;对于害虫,他要求国家培养专家进行详细研究,想方设法来消除。他提出,只有深加工才有利于农产品的保存和运输,并强调中国最大的问题便是运输,因为运输不便,所以生出许多耗费。经过分析,他提出了解决运输农产品的四大方法,即:运河、铁路、公路和挑夫。他认为如能把运输问题解决好,广大民众才有很便宜的饭吃;他又把灾害分为两种,即:水灾和旱灾。关于水灾的治理,他认为筑堤只是治标,只有种树才是治本。关于旱灾的防治,他也认为种树是治本,而用机器抽水是治标。他还早在1890年致郑藻如书》中提出创办农会,以引导农业科技的推广,在《上李鸿章》书中还提出农务有学,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要掌握农业知识,离不开农业教育,并对在中国这样一个毫无农业教育基础的国度里如何创办农业学堂,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总之,孙中山农教思想是兼采众家而成一统。可以说,孙中山是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真正发起人。他的兴农及农教思想是在洋务经世派、早期维新派等基础上的总结和综合。孙中山比他们都更全面地论述了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产生的原因

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思想的产生既有源于当时人们自身思想的革新,也有源于外部的现实需要。是思想与现实相互交织催动的产物。

(一)农业教育产生的思想根由。解决生存危机,革新图强是促使清末民初时人农业教育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而人们自身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内在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变易观方面。清末民初很多有识之士都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变易历史观,他们都坚持历史是进化的。开风气之先的龚自珍主张变革:“自古以来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只有“变则通,通则久”。薛福成强调生今之世却泥古之法,是“犹居神农之世而茹毛饮血”,就是历史的倒退。王韬则明确提出:“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断不拘泥古昔而不为变通。”梁启超更是强调一切皆变:“凡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他坚决反对泥古,说今人“勿为古人之奴隶也”,他还以印度、突厥为例说明泥古不变的祸害。概言之,变易观可使他们突破“悉遵成法”、“率由旧章”思想的束缚,要求用一种异于传统的、新的方法来发展农业、振兴农业,即借鉴西方、兴办农业教育、注科技入农业。

第二,功利观方面。自古以来,中国一直特别推崇贵义贱利。贵义贱利以言利为耻,以重义为尚,过分强调义而忽视利,极力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由此导致对求利活动的过多束缚,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尤其到晚清之后,其束缚作用更加凸显出来。这种功利观也极大地压抑和窒息了当时中国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是一个“重本抑末”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但这是仅就经济领域内部而言的,一旦超出这一特定经济领域,发展农业这种“利”与所谓道德上的“义”发生矛盾时,唯一的取向是:舍利取义。否则将被讥为唯利是图,遭万人唾弃。在这种功利观思想禁锢下人们怎敢尽力发展农业?又何敢探寻新方法去振兴农业?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农业,最大限度地用新方法去振兴农业,必须要突破这种贵义贱利功利观的束缚,改贱利为贵利,对贵利不应批判而应大胆宣扬。其实这样一种观点早在古代就已初现端倪,进入晚清更是破晓大明。当时有识之士大谈言利之说,宣称功利就是动力,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是发展经济的动因,当然也是发展农业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龚自珍抨击“耻言富”的论调,他认为“五经大义始终饮食”。善经济之学的包世臣更是自称为“好言利”之人,同讳言财利唱反调“留意经济之学”,认为“言利”是孔孟圣门所重视的大事,大倡兴利之说。王韬曾著《兴利》一文,专论如何兴利。薛福成对于戒谈言利的古训不以为然,他反对贱利,认为中国本来地博物丰,为世界精华所萃之区,但“徒以怵于言利之戒”,致使见“中国之财每岁流入外洋者白金二三十万两”也无动于衷,长此以往,“中国将何以为国乎?”有鉴于此,他力倡贵利。

(二)农业教育产生的现实动因。清末民初,我国社会一直处于危机之中,矛盾冲突不断,尤其是我国的农村社会,危机更加深重。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中国的农业在近展的停滞。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顶峰是在乾隆时期,此后即呈下降态势,我国近代农作物的单位亩产量相对于鸦片战争前夕不升反降,“若以1821—1830间亩产量指数为100,1831—1850年间则为92,1871—1890年间为80,1891—1911年间为78”;与美国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情况就更糟:“一个农民工作一年的平均产量到了20年代(20世纪)也还只有1400公斤,美国可以比较的数字是20000公斤,高出14倍。”其二,人口急剧增长,而耕地因受到种种限制并未同步发展。在中国全部国土面积中,平原不足10%,山地占了大部分,这使耕地面积的扩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基数却极为庞大,1850年,中国人口大约4.15亿,而该年世界全部人口据估计约11.7亿,比重超过35%。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的尖锐性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1650—1850年间在人口增加的压力下中国耕地面积扩大了1倍,由6亿亩增加到12亿亩左右,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却由4.8亩减少至2.93亩,中国确已人满为患、地不足养。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8)

一、适应便于反映历史进化,便于传播历史知识,唤起国人的民族感情的需要,编撰篇幅较小、文字浅显明快的历史教科书。

前,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权基本上操持在西方传教士手中。他们编撰的教科书存在很多问题,当时就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这些译著“大都以阐扬彼教为宗旨”,因此呼吁“速自译编”各种教科书,或“集通儒取旧有各本详加改订”[iii][p172]。屠寄也竭力争取教科书的编撰权:“国民教育,以本国之伦理、语言、文字、地理、历史、宗教及法制经济为精神。此类教科书,必有本国学术家苦心斟酌编订,方为适用。”[iv][p1]但是,由于当时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的呼声被时代淹没了。

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在“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和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蓬勃发展。时期,西方的进化论和政治、社会学术不断地传播到中国,在新思潮的影响和启发下,史学界着手重新编写中国历史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普及新的历史观,适应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清末一些进步学者编写教科书重要指导思想就是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达到以“史教救国”的目的。1903年商务印刷馆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中说:“盖处今日物竞炽烈之世,欲求自存,不鉴于古则无以进于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不足,虽在髫年不可不以此植其基也。其于本国独详,则使其自知有我以养其爱国保种之精神,而非欲谨明于盛衰存亡之故也。”[v]编者把“养其爱国保种之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培养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同当时“爱国”、“存学”的时代潮流是一致的。湖南留日学生曾鲲化著《中国历史》,目的是为了彰显民族主义,陶铸国魂。他在《中国历史出世辞》中指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之特色,必有什百千倍于十九世纪西洋反动时代和活动时代。”并在《附录》中指出:“痛国家之脔革,愤种族之犬羊,忾然创办东新译社,就我国之性质上习惯上编辑中学校各种教科书,熔铸他人之材料,而发挥自己之理想,以激动爱国精神,孕育种族主义为坚确不拔之宗旨。”[vi]曾著出版后,学界对其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上的成就,给予高度的评价。如1903年,《浙江潮》第七期“绍介新著”专栏说:“ 历史为国魂之聚心点,国民爱国心之源泉。······横阳翼天氏痛之,特编中国历史一种。其上卷于今年初夏出版,体裁新辟,材料丰多,而又以民族主义为宗旨,诚我国历史界开创之大作,而普通学教科书中稀有之善本也。国民国民,不可不急读。”[vii]1904年,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也把自己对民族前途的关心融进史著中。他说:“智莫大于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以为推而已也。……目前所食之果,非一一于古人证其因,即无以知其夷险,又不能不亟读史,若是者将奈之何哉?是必有一书哉,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其足以供社会之需乎!”[viii]夏曾佑说的“目前所食之果”,指的是二十世纪初年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面对危机现状,从历史中探讨造成民族危机深重的原因,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思考民族的前途,成为其著史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正是他确立“足以供社会之需”的宗旨,才可以写出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的著作。

1905年1、2月间,由邓实、黄杰、刘师培等人创办的国学保存会,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他们编撰历史教科书也以提高民族自尊自信为目的,注重乡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知识性和时代性的统一,获得了社会的良好评价:“本会所编乡土教科书出版后,颇受海内教育家之称许,以为书之图画文字引证,皆具有精神特色,最足以助长儿童爱乡爱国之心,为效至巨。故公私学校采用至夥”[ix]。

由上可知,这批新的历史教科书的编纂者与传统士大夫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有着新的知识结构、视野开阔而富有激情,他们将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与爱国、爱家紧密联系起来,因而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历史教科书。

封建史家孤立地研究历史的方法、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史学思潮的需要。因此,以资产阶级的进化史观来考察和分析中国历史,就显得十分必要。绝大多数中国历史教科书运用进化论,来批判和改造封建旧史,探索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和社会进化的轨迹。如《普通新历史》的“凡例”强调:在“我国民渐渐与世界相见优胜劣败”之时,“我国民之眼界断不可仅注意内国数十朝兴替沿革中,须考察种族势力之强弱,文明之高下,能力之大小,以为大众警醒振拔之标准。”因此,其书即以中国历史为标准,并且按照社会政治的变化,将中国历史分为三大时代:“唐虞以前记载未盛,概谓之太古时代”;“唐、虞、夏、商、周为封建时代”;“自秦以后至今(清)二千余年为郡县时代”[x]。以此表明中国历史的进化。曾鲲化著《中国历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他强调编写历史要重视进化因果关系。他明确指出撰写历史要“调查历代国民全部运动进化之大势,摘录其原因结果之密切关系,以实国民发达史之价值,而激发现在社会之国魂。”[xi]

综上所述,在新史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开始注意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表述历史发展的进化情况,表明中国历史教科书已经冲破传统史学的藩篱,具有创新意义。

章节体历史教科书是在新史学思潮勃兴的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史学思潮要求表达历史进化的情况,寻求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据往事以知来”。新的历史观点,新的历史内容,需要有新的形式来表现它。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开头几节是“史学之要”、“地理”、“人种”、“历史源流”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在新形势下史学研究的新课题。因此,要叙述过去封建史家所没有接触的新内容、新问题,在编撰方法上不摆脱旧的编年体、纪传纪事本末体是不行的。夏曾佑将西方输入的分章叙述的方法,和中国传统的纪事本末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古代史》按篇、章、节叙述,同时又寓含以大事为纲的特点。刘师培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也是用章节体叙述中国历史的杰作,作者在“凡例”中表示:“其用意与旧史稍殊。其注意之处,在于历代政体之异同,种族分合之始末,制度改革之大纲,社会进化之阶级,学术进退之大势。”[xii]关注的重心,由旧史的王朝政治,治乱兴衰,转到对政治、民族、学术、文化等关系整个历史发展进化的探索。

综观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不仅数量日益众多,而且种类繁复,除了一般的中外通史著作,还出现了乡土历史和时务掌故教科书等。这些教科书的编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满足了新式学堂对历史教科书的需要;其次,它也是用新观点、新体裁编写中国历史的尝试,将历史从帝王的庙堂中解放出来,为普及教育与发扬爱国主义思想服务。总之,清末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不仅促进了中国历史编撰学的发展,在中国传统史学近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以史教救国,迅速成为清末社会各阶级“教育救国”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了救亡图存的舆论先导作用。

二、探索用综合体编撰通史。

1900年,章太炎撰写了《中国通史略例》一文,吸收了章学诚“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的主张,采用多种体裁配合的方式撰写中国通史,提出要使这部新的中国通史“旨在独裁”,做到“熔冶新哲理,以祛逐末之陋,钩汲眢沈,以振墨守之惑”,以求阐明“古今进化之规”,“异夫策缝计薄相斫书之为”,从通史编撰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以进化论为指导的编撰思想。二十世纪初,一批进步的学者倡导学习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蓬勃兴起。这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竭力维护民族的自信力,提倡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它是戊戌后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章太炎和梁启超对通史的理论问题作了深刻的探讨。

最早倡导重新编修中国通史并提出新的体例的是章太炎。1900年,章太炎撰写了《中国通史略例》一文,吸收了章学诚“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的主张,采用多种体裁配合的方式撰写中国通史,提出要使这部新的中国通史“旨在独裁”,做到“熔冶新哲理,以祛逐末之陋,钩汲眢沈,以振墨守之惑”,以求阐明“古今进化之规”,“异夫策缝计薄相斫书之为”[xiii][p332],从通史编撰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以进化论为指导的编撰思想。1902年,章太炎在给梁启超和吴君遂的论学书简中,对编修中国通史的问题有所论述,并说明他已经着手编修中国通史的工作。

章太炎设想的通史目录,主要是参考了司马迁《史记》的体例,在体例的设计上有因袭的一面。许之衡认为:“余杭章(太炎)氏拟著之《中国通史》,体例仿史公,改列传为别录,所搜颇挂一漏万。书固未成,体例亦未殊精。”[xiv]章太炎是古文经学的大师,对“汉学”十分推崇,反映在体例设计上,受传统史学影响较深,具有浓厚的封建意味。

章太炎在通史体例改造上,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第一,用纪事本末体来改造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主要以记事为主,“起讫自如,首尾相顾”,利于彰显历史发展的大势,便于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近代史学家注意用纪事本末体改造纪传体。章太炎通史目录中的十篇“记”,就是吸收纪事本末体的优点设立的。他说:“诸典所述,多近制度。及夫人事纷纭,非制度所能限。然其系于社会兴废、国力强弱,非渺末也。会稽章氏谓后人作史,当兼采《尚书》体例,《金滕》、《顾命》,就一事以详始卒。机仲之纪事本末,可谓冥合自然,亦大势所趋,不得不尔也。故复略举人事,论纂十篇,命之曰‘记’。”又说:“犹有历代社会各项要件,苦难相贯,则取机仲纪事本末为之作‘记’。”[xv][p333]章太炎编撰通史时,注意吸收纪事本末体的优点,这样做确实为通史编撰在阐明历史大势上解决了难题。许之衡在《读〈国粹学报〉感言》中认为,编写通史“其体必当祖机仲(南宋袁枢)、君卿(唐杜佑)一派。”又说:“《史记》自五帝至汉武,卷帧已多,况至今日乎。此所以必不能不用机仲之体。”[xvi]这些论述表明,章太炎在通史编撰中采用机仲纪事本末体,符合近代社会形势对通史体例的要求。第二,重视典志的作用。他说:“有典则人文略备,推迹古近,足以臧往矣。”[xvii][p335]这表明他旨在打破以皇朝为本位的历史体裁,力求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通史体例的设计中,章太炎继承了章学诚“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的编撰思想,并根据当时的条件向前推进了一步。章学诚是在纪传体旧框框以内用纪事本末体救其弊,而章太炎不是简单地利用旧史体裁,他注入了为旧史体裁所未有的“新思想为主观”的历史哲学,在治史的方法和风格上,吸取了西方史学的科学精神,因此正如有些论者评价的:“章太炎关于撰述《中国通史》的理论和方法,有的已超出它本身的范围而具有普遍的意义。”[xviii][p808]

梁启超是二十世纪初创立通史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研究中国历史,极为重视会通的观点,认为通史可以使人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更好地鉴往知来。因此,他十分重视探索通史的体例和内容。

梁启超探索通史理论是逐步成熟完善的。1901年,梁启超写了《中国史叙论》一文,这是梁启超早年计划写的中国通史的叙言,概述了中国史研究的内容和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中国的地形和民族,中国史的纪年和时代划分等问题。这些独到的见解奠定了中国通史的基础。1902年,他撰写的《新史学》则是为中国通史从编撰思想、方法等方面作的进一步研究。

梁启超对通史的体例十分重视,1918年,他致陈叔通的信中谈到通史的义例问题:“所著已成十二万言(前稿须复改者颇多),自珍敝帚,每日不知其手足之舞蹈也。体例实无暇作详书告公,第自信前无古人耳。宰平曾以半日读四万言稿两遍,谓不忍释,吾计凡读者或皆如是也。顷颇思先秦杀青(约端午前可成),即先付印(传志别行,此惟有年表、载记、志略三种。先秦之部都十一卷,冠以总叙一卷,约二十万言也),故愿与公一商此事。”[xix]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试图用总叙、载记、年表、传志、志略五体配合来撰写通史。梁启超设想的中国通史总叙可能指《中国历史研究法》,他曾说撰写《中国历史研究法》的目的是为写通史服务,又说此书是他“治史所持之器”,“吾发心殚三四年之力,用此方法以创造一新史。”由此可知,中国通史总叙就是从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年代、史料的情况和史学史等方面对中国史学加以全面概括的总论,这在体例和内容上都是新的创造。

载记的作用是用记事的方法概述某一历史阶段的军、政大事和演变,叙事简单清楚,不做具体的记述,只讲史事大致的发展经过。梁启超设想的体系明确地以“载记”为主干,其他“年表”、“志略”、“传志”都与之相配合。载记的设立,实际上借鉴了西方章节体和传统史学纪事本末体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梁启超在载记前,均撰写总叙,概述做史方法,说明各章内容安排和撰写意图,分析该段历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探求史料的选择和运用。总叙的撰写,借鉴了章节体善于提挈历史发展大势,说明篇章之间的关系的特点。设立载记也是对纪事本末体的创造性运用。梁启超既看到了纪事本末体的优点,又能看到其不足,因此他写“载记”着意突破传统纪事本末体范围太窄的弊病,力图说明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历史大势。

“志略”借鉴传统书志体并加以发展。传统的书志体只是静态地记叙典章制度的发展演变,缺乏对与典制密切相关的事件的考察分析。梁启超写的《志语言文字》、《志三代宗教礼学》是书志体的发展,是用纪事本末体写的语言发展简史、宗教礼俗简史,内容详实,有考证、评论、图表,这种写法是传统书志体所没有的。作者综合运用诸体写“志略”,值得后世参考借鉴。

梁启超设想的通史体例,主要以载记为中心论述每一历史阶段中的军政大事的经过和历史影响。然后,在军政大事之后,附以年表、事表、书志和人物传记。这种体例设计,既吸收了纪事本末体和纪传体的优点,又汲取了西洋史学的长处,而形成新的综合体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就体例的创新而言,是“前无古人”的。

章太炎、梁启超对通史体例探讨的共同特点是:善于吸取传统史学的丰富遗产,而又具有别识心裁,勇于创造。这一探索的趋势不但有利于改进史书的编撰,且又说明史家对于考察和反映历史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因而也就具有历史哲学上的意义[xx][p71]。我们今天的史书编撰,应该从章、梁探索新综合体的经验中得到借鉴。

三、运用进化论观点指导学术思想史研究。

传统的学案体因为没有先进的历史哲学指导,主要对学派之间的师承传授情况进行记录,无法总结学术思想发展的大势和特点。新史学思潮兴起后,在进化史观的指导下,学者们见识提高,视野空前开阔,因而能对学术思想变迁的大势,学术发展的特点作出中肯的分析。 学术史研究能否开新,取决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学术大师思想观念的变革。二十世纪初年,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构成进步知识分子研究传统学术的指导思想。他们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压迫下,重新估价学术的重要作用,强调“天地间独一无二之大势力……曰智慧而已矣,学术而已矣。”[xxi][p110]热切希望振兴中国学术,并运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观点对封建文化遏制下的“奴隶之学”进行批判。1902年,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说:“弟子以为救今日之中国,莫急于以新学术变其思想(欧洲之兴全在此)。然初时不可不有所破坏。孔学之学不适于新世界者多矣。而更提倡保之,是北行南辕也。”[xxii][p279]梁启超对儒学的正统地位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在这样的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学术史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本世纪初,梁启超突破传统学术史的模式,于1902年发表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长篇学术论文,它是中国史学界运用进化论哲学观点指导研究思想史第一次结出的硕果。

同传统学术史相比,这篇文章的创新之处表现在:

(1)它提出了新的学术史分期法。以往的学术史分期,基本上是按朝代的先后为序,宋明以后则以理学家“闻道早晚”为序。梁启超打破常规,提出以学术思想的内涵、性质及其发展变化作为学术史分期的标准,将中国学术史划分为七个时期:一,春秋以前为“胚胎时代”;二,春秋末至战国为“全盛时代”;三,二汉为“儒学一统时代”;四,魏晋为“老学时代”;五,南北朝迄隋唐为“佛学时代”;六,宋元明为“儒佛混合时代”;七,清代为“衰落时代”。梁氏之所以清晰地划分出学术演变、发展的阶段,同它运用西方进化史观的指导密切相关。梁氏对达尔文进化论学术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视,预言进化论学术“将磅礴充塞本世纪而未犹已也。”他希望借进化论学术激发国民发愤图强,争取民族光明的未来,为此他提出以进化论引起人类思想的一切革命:“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政治、法制之变迁,进化也;宗教、道德之发达,进化也;风俗、习惯之移易,进化也。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xxiii]梁启超对进化史观的接受,为梁氏以新的标准划分学术史奠定了基础。

(2)梁氏对学术思想发展的公理公例十分重视,力求对学术思想的发展作出新的解释。梁启超在《新史学》一文中指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认为历史家应从人类活动总背景中求得人群进化的真相,总结出历史进化的公理公例,使后人循历史进化的公理公例,“以增幸福于无疆”。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梁氏强调近世史家的任务在于“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及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关系”。梁氏将新史学的理论主张贯彻到学术史的研究中,《论大势》开宗明义即对“公理公例”表示了明确的认识:“生理学之公例,凡二异性相结合,其所得结果必加良······我中华当战国之时,南北两文明初相接触,而古代学术思想达于全盛,及隋唐间与印度文明相接触,而中世纪学术思想放大光明。”[xxiv][p3]并将“公理公例”作为分析学术思想变迁的理论依据。

(3)深入地论述了学术思想和社会条件的关系,论述不同学派和学者间的互相影响和推动,第一次生动地呈现出学术变迁动态的格局。关于战国时代学术勃兴的社会条件,梁氏从由于社会急剧变动,思想学术出现自由局面等项进行分析。他指出:“获麟之后,迄于秦始,实为中国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上自国土政治,下及人心风俗,皆与前此截然划一鸿沟。而其变动之影响,一一皆波及于学术思想界。盖阀阅之阶级一破,前此由贵族世家所垄断之学问,一举而散诸民间,遂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观。周室之势既微,其所余之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河出伏流一泻千里之概。”[xxv][p12]从中可看出时代的急剧变动,造成了学术思想由“学在官府”到出现“百家争鸣”的巨大变化,其论深入中肯,极具见识。再如对明末清初学术风气演变的论述,也紧紧抓住时代条件的影响,梁启超曰:“呜呼!吾论次中国学术史,见夫明末可以变为清初,清初可以变为乾嘉,乾嘉可以变为今日,而叹时势之影响于人心者正锯且创也,而又信乎人事与时势迭相左右也。自明中叶,姚江学派,披靡而下,一代气节,蔚为史光,理想缤纷,度越千古。顾其敝也,摭拾口头禅,转相奖借,谈恭说有,与实际运用益相远,横流恣肆,非直无益于国,而且无以自淑。逮晚明刘蕺山等人一派,已几于王学革命矣,及明之既亡,而学风亦因以一变。”[xxvi][p77]这里,明确指出了学术变迁的格局同社会变动之间的关系。

(4)梁启超对学术史的考察,并未局限在传统学案体的旧框架内,而是依据学术发展本身的特点,在材料组织上对旧体学术史著作进行了改造和发展。旧体学术史叙事全按学派立案,虽便于对各家学派作细微考察,但也易于使各学派之间相互孤立,难以看清其间的前后演变和相互影响。梁启超此书,首创章节体的学术史新体裁,其主要特点是:以章节为纲,按所要论述的问题性质分章立节,以“论”说“史”,以“史”证“论”,史论结合。例如,他将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进程分为七个时期,按时期分章,每章又根据内容不同立如干节,如原因、派别、历史、结果等等,章与节之间联系紧密,脉络分明。再如,他对史论十分重视。全文之首冠以“总论”,表达梁氏对学术思想在世界史和中国史上重要性的认识,表明梁氏撰述学术史意在激励国民的爱国热情,论述了对于传统学术思想的态度。每一章之前,梁氏简要地论述这一时期学术思想变迁的大势,以及这一时代思想的主要特点、成就和不足,并简要地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远因和近因。在每一节中,在“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作者的观点。因此,读者于其史论中可以明晰梁氏对于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梁氏在编撰上的创新,更能展示学术史新体系的思想特色。同时,梁启超还突破旧史学术史著的狭隘格局,扩大了学术的考察面。传统的学术史对儒学以外的学派论述较少。梁启超认为:“叙一个时代的学术,须把那时代重要各学派全数网罗,不可以爱憎为去取。”学术史的任务应是反映各时代有代表性的各种学术发展情况。在《论大势》一文中,梁启超力戒门户之见,试图把各家学术展现给读者。在《全盛时代》中,特立《论诸家之派别》,作者说:“先秦之学,既称极盛,则其派别自千条万绪,非易论定,今请先述古籍分类异同之说,而别以鄙见损益之。”[xxvii][p15]把先秦时期重要的派别都罗列出来,然后加以分析、评述。

梁启超的这篇文章系统地提出了对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看法,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胡适在《四十自述》里评价到:“《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以外还有中国学术思想。梁先生分中国学术思想史为七个时代,现在看这个阶段,也许不能满意。······但在二十五年前,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第一次给我们一个‘学术史’的见解。”[xxviii][p105]它为梁启超以后撰写《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史学的发展确立了新的路标,对于史学近代化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奠基意义。

四、进化史观对地方志编撰的影响。

进化史观的引入和运用,修志目的从资治垂训向反映一地之历史发展转向。清末的方志编纂者开始对进化论观点表示赞成,如说:“且旧志目例,于现时之观念不合者,宜增者增,宜减者减,务期于人心进化概念能相合,而借以鼓吹其精神。”[xxix]以进化史观来指导编志,来看待历史发展,比起古代方志观无疑是一种进步。在进化史观的指导下,史学界开始重新认识方志的功能。他们认为传统方志以资治垂训、教化褒扬和为国史取材为目的的历史功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新的方志观主张方志编撰要从“中外优劣之势”出发,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反映真实的历史情况;方志要有利于改良现在,规划未来,反映社会嬗变,体现社会发展的因果联系,取代道德空谈。如张元奇说:旧志“皆矜矜于文字之雅驯,其于古今世界政治,往往封固自足。”“斯志自目例,故亦不无文胜,而详于民事,谂于中外优劣强弱之势,其为功既甚勤。其思所以慎固疆域,以保我子孙黎民之心,盖亦亟矣。”[xxx]修志目的的改变,必然会导致编撰方法的革新。旧志的弊病,仅为片断的簿录,偏于横剖,而缺少纵贯。新的方志编撰方法,必须有利于反映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扩大资料来源,提出述论结合,借鉴西方史书体裁,编撰章节体志书,以便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纵横交错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从进化史观对史书编撰产生的影响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第一,进化史观主要是“叙述社会进化之现象”,“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及其“相互之关系”,基于这样的目的,传统的为封建帝王“资治”、“垂训”服务的旧的史书编撰方式必须经过改造,才便于容纳新的内容。章太炎、梁启超探索用新综合体撰写通史的方式,以及对传统学术史的改造,表明他们比较好地掌握了史书编撰中“破”与“立”的关系,既吸收前人编撰中的成果,又根据变化的形式创造出新的编撰方法。历史观的进步为他们创新体例提供了思想指导。第二,进化史观是由严复等人翻译介绍到中国的新的历史理论,着意于说明历史的进化和因果关系。而从西方传入的章节体编撰形式的优点在于反映历史大势线索清晰流畅,能够说明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便于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章节体史书在二十世纪初的流行不是偶然的,表明随着历史观的进步,史家必须吸收西方历史编撰学的长处,才能使史书的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繁荣以及其它一些章节体史书的出现,就是这种趋势的反映。

参考文献:

[i] 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a]。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ii] 胡适.四十自述[a].胡适作品集[z].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83.

[iii] 张元济.答友人问学堂事书[a].张元济诗文[m].上海:商务印刷馆,1986。

[iv] 屠寄。中国地理学教科书·凡例[m]. 上海:商务印刷馆,1905。

[v] 曾鲲化.中国历史·附录.1903,东新译社本。

[vi] 曾鲲化.中国历史·附录.1903,东新译社本。

[vii] 浙江潮[j].1903(7)。

[viii]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叙[m]. 上海:商务印刷馆,1933。

[ix] 国粹学报[j].1907(27)。

[x] 普通新历史·凡例[m]。上海:普通书室,1902.

[xi] 曾鲲化.中国历史.附录[m].1903,东新译社本。

[xii] 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m].商务印刷馆,1907。

[xiii] 章太炎.?书·哀清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8。

[xiv] 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a].国粹学报[j],1905(6)。

[xv]章太炎.?书·哀清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8。

[xvi]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a].国粹学报[j],1905(6)。

[xvii]章太炎.?书·哀清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8。

[xviii]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出版社,1999。

[xix]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xx] 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xxi] 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a].饮冰室合集·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xxii]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xxiii]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a].饮冰室合集·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xxiv]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xxv]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xxvi]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xxvii]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9)

1、强化对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

学期初我们及时贯彻落实市教研室数学科组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教研室和教务处的教学工作计划,数学组制定了相应的教研计划,各教师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以及培优补差计划,课外活动等。期末阶段各年级组又制定了复习计划,并认真详尽地落实。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较好地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交流学案卷的书写,探讨教学方法,交流得失,及时做好、上传下达,评课交流。

2、加强对学案卷的书写使用的监督管理。

本学期初,校教研室在任菲老师的组织下,理科组实施学案卷教学,数学组教师迅速行动起来,各年级备课组长根据自己对学案卷的理科率先书写。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之后,学案卷的使用日趋规范。每位教师按计划书写,提前一周交稿,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带者问题进课堂,有目的性的测评。其中组织教师进行三次研讨,总结学案卷使用过程中的优劣,不断进行修正。同时初一初二数学组针对学案卷的使用,展开了同头微型课的讲评,各位教师各显神通,上出自己的特色,同组教师积极听课,评课,最后推选王慧,徐睿老师上两节学案卷使用观摩课,受到教师一致好评,老师们在活动内中也受益匪浅。本学期,每位数学教师平均书写学案卷20-30份。初一初二在预习卷的书写上有特色,初三在复习卷的书写上有创新。通过学案卷的使用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得到确实提高,教师们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情的分析,对试题的筛选都更加有针对性,目的性。今后我们会积累经验,改正不足,把这项工作干得更好。

3、期末复习工作落实到位。

在期末复习阶段,对初一初二年级的期末复习工作进行详细安排,理出切实可行的复习思路,在编制复习学案时,充分发挥全组的智慧和力量,加强对历届统考试题的研究,理清考试的题型和思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编制出高质量的学案。

4、教学研究做到“三主”和“三有”。

教学研究以集体备课基础上的学案书写为基础,以作课、听课、评课活动以及出考卷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论文、案例撰写为提高。在数学教学研究中努力做到“三为主”(教学研究以学习理论为主导,大纲课程标准为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为主线)和“三有”(教学研究对教学实践有指导,对教学质量有促进,对教师有提高)。在研究状态下理性的工作,使我组教师养成了教学反思的习惯。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根据校教研室的安排,本学期安排有“532”人员汇报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案教学微型课,学案教学观摩课,市录象课比赛选拔课等形式多样的课,我组教师在整个听评课过程中思想重视,准备充分,团结协作,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听课前同备课组老师认真进行集体备课,一起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重点是否突出,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案卷的使用是否恰当,学案卷的编写上是否存在问题,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过硬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通过全组人员共同听课、评课,自我反思,相互学习,不断改进,创造了互相促进的人文环境,使全组教师的授课水平在讲课中提高,在市录象课比赛中,张新美、胡建梅两位老师获市级一等奖,郭亮、王慧获市级二等奖。张新美老师代表伊犁州参加自治区录象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2、对竞赛进行辅导。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10)

初中的生物,一般是平时几乎没有考试,到期末一次统一复习,然后学生就直接参与期末考试。缺乏即时的检测,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全面的、整体的评价。而且期末复习与之前的学习间隔时间太长,学生对之前的知识遗忘太多,很多知识在复习的时候必须重新再讲。所以,复习不要等到期末,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每一节的新课中适当覆盖上一节课的内容,让课堂环环相扣地进行下去;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短时记忆的遗忘,可在每章结束的时候,针对本章让学生或教师做出章的小节,不一定要书面的检测,但教师此时一定要舍得停下来,花上长短不一的时间,总结的同时,顺便发现学生的问题,做出即时的查漏补缺,让学生的短时记忆变成不易遗忘的长时记忆。

二、期末的时候,如何最有效地复习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是命题的依据,教师必须首先清晰地了解课程标准的变化,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尤其是课程标准中所出现的新变化、新题型将会是考试的热点。教师在学期的开始就要对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对于课程标准中列出的知识点要全部让学生在平时掌握,对课程标准中不作要求的知识点,应在复习中果断放弃。

复习开始后,生物学科的特点中背诵是无法逃避的,这时候很多教师喜欢以小组的方式,让小组成员到组长那里背书。小组多的可以有七八个成员,少的也有三四个,在实践中我观察到这样的方式耗时长,效率一般,不仅纪律容易涣散,而且任务量的安排很难把握,适合课堂外背书,不适合课堂上。而学生期末的时间有限,学生的任务又很重,我们每科老师都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复习内容,不应该再侵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若是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背书的形式,内容多一点,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量,那小组成员在课堂上没法全部通过小组长的检测,若是内容安排少一些,让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在课堂上到组长处过关,那每个学生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将浪费在等待中。所以,在我的课堂上,背书都采取同桌互背的形式,这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是组员的同时,也都是组长。最大效率地利用课堂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有事情可做。在当组长、组员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但同桌互背有一个问题,教师监控,了解学生背书情况提高了难度。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小组背书的优点,在每个既成的座位小组中选取一位背书快且责任心强的学生当组长,当他完成任务之后,抽查每个已经在同桌处过关的同学,再将本组情况即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在之后的课堂中,检测学生情况,但表扬时,要连同桌一起表扬,批评时,也要连同桌一起批评。让同桌有竞争的乐趣,也有互助的快乐,更有对同桌负责之后获得进步的满足感。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个同学背书的热情高涨,效率也得到提高。

三、长时间的复习,如何维持学生的积极性

经常背书,容易让学生疲倦,有时候也干扰相邻班级上课。这时候,书面检测也是必要的,可以在一堂课中,将知识的背诵与书面检测统一起来。可在课堂的一开始将一份空白的试卷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前半节课看着试卷到书上找到答案,并记住答案,但这段时间中,不能在试卷上答题。后半节课,将书闭上,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答题。在前半节课中,学生有了检测的压力,背书格外有效率。而后半节课的闭卷书面检测,让学生将知识彻底巩固。但这种形式只适合基础性知识的背诵阶段,只适合在复习的初级阶段使用。对于探究思考题这些需要思维的发展、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型并不适用,对此,可安排专题复习,让学生注意总结和反思,思考从一道题中可以学到哪些知识和方法,从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通过对学生严格训练、培养其解题技巧,让其养成仔细、认真、严谨的良好习惯,避免因表达不确切而导致丢分。

结合以上几点,师生共同配合与努力。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复习。让初中生物复习在轻松中前行,不必害怕任何形式的检测。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生物复习方法点滴谈.生命的世界,1999(5):28.

初中地理期末教学反思篇(11)

 

一、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兴起

清末民初,我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演化。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要取得社会进步和有效的迎接西方的挑战,农业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发展,必须摆脱传统,寻求新的出路。当时的一些精英分子和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这一变化,他们开始宣传借鉴西方,师其所长,“汇择其长者而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运用他国文明新思想移植于本国,以造福于其同胞”。[1](p49)他们提出要向西方那样运用科技来发展农业,要兴办农业教育。我国的农业教育从此开始由典型的中国式向中西结合式转变,由传统向近代转变。

(一)农业教育兴起的现实背景

中西农业的差距始于十八世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免费论文参考网。进入近代,特别是清末民初阶段,这种差距迅速拉大。西方的产业革命带来农业革命,也促进了农业和农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中国传统农业长期处于一种停滞状态,进入清末民初,甚至时至今日,农民的土地耕作仍沿袭古制,与千百年前并无两样。《科学世界》在论述农业和科学的关系时,特别指出我国农业生产的弊病就是不讲科学不讲教育,“我中国固素称以农立国者也,而何以农作物之产出远不逮欧美,近日水旱连年,一夫之所获,尚不足供一家之需,曰是无理科固,今夫土壤学,肥料学,家畜饲养学,植物病理学,固农家最要之学科而缺不可者也” [2](p67-72)从现在看来,当时的传统农业不但不能富国,且将灭国,面临严重生存危机。清中后期以后,人口迅速膨胀,人多地少,粮食供应成为严重问题。据统计,1841年人均耕地仅为1.64亩,远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土地数。缺乏新式农业教育,技术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晚清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衰落,特别是丝茶出口的大幅降低。19世纪70年代中国丝茶出口货值占出口总额的87℅左右,而 1893年的丝茶出口货值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下降为48℅。[12](p4)

清末民初时期农业教育匮乏及农业科技落后的现实,不能不引起一批有识之士的警醒。他们认为要改变落后,走向发达,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即在继承发扬传统农业中的精华部分

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为此必须兴办农业教育。

(二)农业教育兴起的具体过程

探究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其发展,可以发现它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萌动于洋务经世派,形成于早期维新派,集大成于孙中山。

第一,洋务经世派对农业教育的影响。为提倡农业教育,科技兴农,洋务经世派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具有先导性观点。为了劝农,包世臣很注意改进农业技术的问题,主张把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列为士人治学的一部分。魏源的农业思想有不少新的创见,如对水患的原因他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一方面固然是天灾,但另一方面,更根本的是人祸,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内在平衡关系的破坏所导致,[3](p62-64)很合乎事实道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够认识到这点的确难能可贵。洋务经世派提倡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虽因固守“中体西用”,没有涉及西方的根本政治及教育制度和深层观念问题,但却实现了从德到艺的价值转换,开始触及到新式农业教育,科技兴教和科技兴农的皮毛,更为早期维新派农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指引了方向。

第二,早期维新派对农业教育的推动。晚清时期,早期的维新派受到西方思想的更大影响,代表人物有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冯桂芬、郑观应等。他们力图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大力提倡兴办新式农业教育采用先进农业科技。冯桂芬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出在农业中使用机器的第一人,[9](p5)此后,使用农业机器成为早期维新派的共同主张。他们向国人大张旗鼓地介绍西方农业的概况及其优越性。当时的西方各国不仅一般的学校都开设农学科,而且还设立了许多专业性农业学校,他们热切期望中国大力发展农业教育,以改变“农者不学”的局面。郑观应就曾建议当时的晚清政府下令设立各种学校以农学作为一科。陈炽则提出在农业教育的内容的选择上博采中西,并做到通俗易懂。[3](p41-45)早期维新派科技兴农,发展农业教育的思想全面而深入。不仅提出了系列主张,还详解了实施策略。[4](p3)他们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后来康梁维新派及孙中山农业教育思想的宝贵源泉。

第三,孙中山对农业教育的伟大贡献。清末民初,孙中山等一批先贤和精英看到日本和美国农业教育的大发展对他们国家的重要贡献,看到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有效的农业教育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科技之后,提出在当时的中国要兴农会,办学堂,发展农业教育以振兴中华农业乃至中国经济。他坚决主张用机器代替沿袭几千年落后的手工耕作,以发掘中国无限之富源。他还把农业灾害分为两种,即水灾和旱灾,关于水灾的治理,他认为筑堤只是治标,只有种树才是治本,关于旱灾的防治,他也认为种树是治本,而用机器抽水是治标。[11](p6-8)他还早在1890 年《 致郑藻如书》 中提出创办农会,以引导农业科技的推广,在《上李鸿章》书中还提出农务有学,[4](p21-23)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要掌握农业知识,离不开农业教育,并对在中国这样一个毫无农业教育基础的国度里如何创办农业学堂,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可以说,孙中山是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真正发起人。他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产生的原因

(一)农业教育产生的思想根由

解决生存危机,革新图强是促使清末民初时人形成农业教育思想的外部因素,而他们自身思想观的变革是内在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变易观方面。清末民初很多有识之士都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变易历史观,他们都坚持历史是进化的。开风气之先的龚自珍主张变革,认为“变则通,通则久”。薛福成强调生今之世却泥古之法,就是历史的倒退。王韬则明确提出“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断不拘泥古昔而不为变通。”梁启超更是强调一切皆变,坚决反对泥古,说今人“勿为古人之奴隶也”,他还以印度、突厥为例说明泥古不变的祸害。[6](p7)概言之,变易观可使他们要求用一种异于传统的,新的方法来发展农业,振兴农业,即借鉴西方,兴办农业教育,注科技入农业。

第二,功利观方面。自古以来,中国一直特别推崇贵义贱利,极大地压抑和窒息了中国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发展农业这种“利”与所谓道德上的“义”发生矛盾时,唯一的功利取向是:舍利取义,否则将被讥为唯利是图,遭万人唾弃。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农业,最大限度地用新方法去振兴农业,必须要突破这种贵义贱利功利观的束缚,改贱利为贵利,对贵利不应批判而应大胆宣扬。其实这样一种观点早在古代就已初现端倪,进入晚清更是破晓大明。当时有识之士大谈言利之说,宣称功利就是动力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是发展经济的动因,当然也是发展农业不可或缺的推动力。王韬曾著《兴利》一文,专论如何兴利。薛福成对于戒谈言利的古训不以为然,他反对贱利,认为中国本来地博物丰,为世界精华所萃之区,但“徒以怵于言利之戒”,致使见“中国之财每岁流入外洋者白金二三十万两”也无动于衷,长此以往,“中国将何以为国乎?”[8](p3)有鉴于此,他力倡贵利。

(二)农业教育产生的现实动因。

清末民初,我国社会一直处于危机之中,矛盾冲突不断,尤其是我国的农村社会,危机更加深重。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 ,中国的农业在近展的停滞。免费论文参考网。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顶峰是在乾隆时期,此后即呈下降态势,我国近代农作物的单位亩产量相对于鸦片战争前夕不升反降。其二,人口急剧增长,而耕地因受到种种限制并未同步发展。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的尖锐性,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1650 一1850 年间在人口增加的压力下中国耕地面积扩大了1 倍,由6 亿亩增加到12 亿亩左右,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却由4 .8亩减少至2.93 亩,[10](p6)中国确已人满为患,地不足养。这相当于要求中国在同一块耕地上,以同样古老的耕作方式,却要养活成倍于以前的人,农民的生活怎能不艰辛,其生存又怎会不处于极大的危机之中。农业发展停滞,再加上人口剧增耕地未同步扩展,导致生存危机,造成民变,而对这样一个连锁式问题,惟有寻求新的出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孙中山就说“国中户口甲于五洲,倘不于农务大加整顿,举行新法,必至民食日艰,哀鸿遍野,其弊可预决者。”[11](p68)新法如何寻找?西方农业发达之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效仿的参照,而西方农业之所以发达,“详考来源受科学之赐为多。”科学对西方农业像神奇的魔法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生产效益。免费论文参考网。近代时人要求中国效法西方,也走科学兴农,教育兴农之路,认为中国农业的出路在科学,在教育,“农业非科学莫由振兴,”科学实为挽救中国农业之上策,“欲救垂危之农业,舍图科学之发达,其道末由.”[3](p72)他们清楚科学和教育是我们民族最缺乏,但又是最需要的,“一切兴作改革,无论工商兵农,乃至政治之大,日用之细,非科学无以经纬之故.”中国如“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方法改良,则同此面积之土地,可使其出产更多,故尽有发达之余地也,他们对中国农业的前途充满信心,我们中国这一块土地是世界上最肥美的,如果把那农学讲究起来,好好的桥种,莫说是现今四万万人吃不尽,就是后来再生上几万万也是吃不尽的。”[112]p7

三、结语

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观念和科技思想在当时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的极力倡导下,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认识,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开始有了点滴的了解,开始用新眼光注视农业教育和科技带来的变化,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觉不自觉的去效法模仿,农业教育和科技逐步得以实施和运用。从理论上讲,他们所宣传的农业教育是能够推动中国农业走上近代化之路,促使其走出统的畜力铁器农业状态。近代农业教育思想集中了众多精英的思想精华,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呐喊和深思,它激昂悲壮而又深沉无比。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和伟大不在于它是否取得了历史的丰功伟绩,而在于它曾给人们心灵所带来的强烈而持久的震撼;不在于他自身理论的如何完美,而在于它曾给予并继续给予人们的启示和思索。清末民初农业教育思想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和未来。它对更新我国农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制定我国农业教育的战略规划,探索我国农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2]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第二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3]钟祥财.中国农业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4]王红谊,章楷,王思明.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5] 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钟祥财.中国近代农业思想管窥[J].复旦学报,1989,(1).

[7]刘建中.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总和考察[J].历史教学,1991,(1).

[8]张福记.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简论[J].史学月刊,1991,(1).

[9]杨士谋.中国农业教育战略研究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1992,(4).

[10]陈为民.略论冯桂芬经济思想的矛盾性[J].南大学报,1995,(6).

[11]尚明轩.孙中山与中国农业现代化[J].学术月刊,19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