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31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1)

现我国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地面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地下灌溉。

1.1地面灌溉杈术ife面灌溉运术主要有畦灌沟灌膜上灌以及低压管道灌溉畦灌是指利用防渗沟渠或是管道*将用于灌溉的水源引入畦田当中,然后水源的就可沿着畦田上的纵坡逐渐渗入泥土当中此技术多用于小麦或是谷子等行距较窄种植较密集的作物。

1.2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输水就是指将水渠用管道代替,然后通过低压将水源输送到田间,低压管输水系统主要有移动式半固定式及固定式3种'1.3喷灌喷灌是指经台加压后将水喷射到空中,水流形成水滴再洒落到地面使地面保持湿润喷灌技术主要有固定式半固定式以及移动式相比于地面灌概,其可节约30%到50%的永,可增产10%到30%/其具有省地保地及保肥等优势进行喷灌要用到的机具很多,喷头的种类也比较复杂,比如有摇臂式垂直摇臂式全射流式及蜗轮蜗杆式等。

1.4地下灌溉地下灌溉主要有地下水浸润灌溉和地下渗灌其主要是行在地下修长管道,然后利用地下管道将水源引入田间,通过毛细管将水渗入泥土当中。

2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多种优势可知,该技术势必会在将来的农业发展中有更加广阔的应用而通过研究发现,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在技术方面含量会更高并且逐步向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其次,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今后的应用中,其管理水平也会向着精确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再次,在农作物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方面,木仅仅只是依赖于喷_技术,而是要向着综合利用方面发展,从而在节能方面做到更好总而言之,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是未来我国农业灌溉方面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我们相信,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广泛的运用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并且为农业的进步,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3农田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以及对于水资源的节约等都有看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农田灌溉领域要不断的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如研究,并且着眼与未来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其技术发展的方法和对策笔者在此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k可以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做出一些贡献

3.1大力发展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这方面首先可約用水稻

旱育抛秧覆盖地膜秸秆还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施有机肥等措施*加强土壤对雨永的蓄集能力以及保瑜能力其)欠,可通过引进抗旱品种或是对作物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对干旱缺水的地区,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实现节水从农作物的生长阶段来看,灌溉主要发生在播种前催苗期生长_以及冬季等。

3.2要因地制宜地推产节水灌溉技术4使节水灌溉工程能够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就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全局及长远出发,决策慎重,管理严格,以使令水灌溉工程能够合理推进另外还要注意,节水灌溉技术不仅仅是一项工程,其关系着整个社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若不能使农民从中受惠,那么此技术就得不到农民的拥护,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因此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来决定其发展方式及管理模式

3.3提高人们的节水灌溉意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同时更需要农民在实际的灌溉中加以应用而要想使得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田领域,就必须要高人们的技术灌溉意识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视宣讲等多种媒介来对农田节约用水重要性如宣传,从而从思想上运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给予政策上设备上的支持和鼓励,进而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4加强科研投入,改造技术要想提高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水平,除了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土作外,还需要在科研方面进行进-步的提高,进而使得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有更有效的实施方法因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科研接入,使得更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之上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多,所以,对于其技术及趋势的研究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而以上仅仅只是笔者对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其发展趋势的几个圭要方面的研究,并且由于笔者对于该技术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以上研究也比较浅显,因而仅仅凭借这些研究来提高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结束语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2)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下,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相继形成。在产业分布上,现代工业集中在城市,传统农业集中在农村,城市享有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处在落后状态,由此形成现代城市和传统农村并存的区域“二元”社会结构,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差距越显突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越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到了工业、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时候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上升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主题。

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发展的水平紧密相关。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发展上产生的差别,是一定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不可避免的。城乡分离和对立问题的最终解决,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和良好愿望,归根到底靠社会生产力发展来实现。生产力发展达不到一定程度和水平,城乡之间的对立和失衡就不可能消除,城乡关系的完全协调、融合也不可能实现。与过去比,我国城乡生产力均有迅猛的发展,在经济不断增长,社会全面开放的今天,我国城乡联系日益紧密,城乡相互作用也日益加强,无论是传统的城市发展观还是传统的农村发展观,最终都将被现代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观所取代,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上,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本身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城乡之间互为开放和互为关联,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表明,城乡之间的分割、封闭是违反客观规律的。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随着城乡物质财富的不断扩大,必将一点一滴地填平城乡之间存在的鸿沟,一步一步地缩小城乡之间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别。城乡从开放到协调,再到城乡融合即一体化,这乃势所必然。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无疑为我们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提供了新的的发展思路。按照这条发展思路顺势而上,我们就一定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要求,决定了我国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要走城乡一体化。

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3000美元门槛时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经济高速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从国际国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阶段,经济增长表现出以下一些趋势和特点:

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前后发展阶段,一般经济保持了左右的高速增长,在此阶段日本、韩国分别保持了12年和11年的高增长。从国内部分城市看,在此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保持在10%以上。人均GDP水平加快提高。研究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再从3000美元到4000美元,所用的时间逐渐缩短,而且较晚进入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提升的速度相对较快。因为,后起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借鉴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引进先进技术等手段来加快发展,形成所谓后发优势。

2、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从反映经济效益状况的主要指标劳动生产率看,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增长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研究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率变化轨迹,可以发现这样的趋势;人均GDP2000美元前,经济增长波动性较大,进到入人均GDP2000到3000美元阶段,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而国内部分城市在人均GDP2000美元以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就开始显现。

3、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美国、日本及香港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人均3000美元左右阶段,明显呈现出一产持续下降,二产稳中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50%,居三次产业之首。国内部分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也与国际经验趋向一致。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化工业比重明显上升。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历程看,人均美元左右阶段,工业结构重心呈现出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的趋势。国内部分省市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

技术创新日趋活跃,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技术创新经历由引进为主到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的发展过程,高新技术产业也呈迅速发展趋势。城市化发展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根据钱纳里的研究,当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和800美元、1000美元、1000美元以上时,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2.7%、60.1%、63.4%和65.8%

从国内部分城市看,在人均GDP2000到3000美元左右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是相当快的。外贸外资快速增长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55~1970年间,日本进出口贸易一直以15%到20%的速度递增,确立了日本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支撑了日本经济在这一时期的高速增长。国内部分城市在人均GDP2000美元3000美元左右发展阶段,经济外向度提升很快。深圳尤为突出。

随着发展阶段的升级,各国普遍重视对外直接投资。上世纪60年代后,日本加紧资本输出,迅速成为世界上主要资本输出国之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住房轿车快速增长。根据联合国《国民核算年鉴》资料,对美国、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食品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二是衣着类、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支出逐步下降,三是交通通讯、文化娱乐 教育等其他消费比重迅速上升。国内部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也与上述国际经验趋向一致。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房、轿车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联合国相关资料,人均GDP800到8000美元之间为房地产业的起步和快速上升阶段,只有当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以上时,房地产业才步入下降阶段。据北京统计应用研究所研究分析,人均GNP3000-5000美元之间,大部分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水平为100辆左右,随着人均GNP的增长,小汽车的拥有量呈上升趋势,在人均GNP达到25000-30000美元之后,又出现下降。目前,国内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也出现了住房和轿车热销的势头。社会发展指标快速提高经济社会趋向协调发展。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二、浙江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可达10%。根据国内外经济增长一般规律,今后5-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浙江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态势,到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30000亿元,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

第三产业成主导,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成。今后5-10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浙江省第一产业比重还将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从发展趋势看,重化工业比重上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钢铁、机械、石化、汽车等重化工业,同时,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若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特色产业为支柱,高度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消费奔向10万元级,城乡居民生活步入富裕。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支出将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向住房、汽车、教育、旅游为主的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消费能级将不断升级,从目前以家用设备为主的千元级、万元级的小康型消费,向以住房、家用轿车为主的10万元级的富裕型消费转变。

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根据国际发展经验,浙江企业对外投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20年,境外投资企业总数将超过6000家,基本建成国际营销体系和国际生产体系。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进出口贸易将继续快速增长,有望保持年均增长10%到20%。到2020年将接近400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110%。同时,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逐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利用外资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目前发展态势,到2005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同时,更多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将进驻浙江省,形成内外资企业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2020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为51.9%。但2003年已经达到53%。根据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对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浙江省将逐渐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乡加速融合的发展阶段。

总之,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时,通常的规律是:开始高度重视并有能力反哺育农业农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阶段上,整个工业化与城市化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了,所以工业的发展不再需要农业再来提供资源和积累,城市化的发展也不再依靠剥夺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来进行扩张;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从业人口开始迅速下降,比重基本上是在20%以下,农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的份额降到15%以下;与此同时,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文明以更快的速度向乡村辐射和传播。参照这些指标,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了,农业从业人口2008年底降到29%,城市化率按照五普己达到53%。根据种种迹象,我们可以判断,“十一五”时期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将进入到黄金时期,省域内城市现代化和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将加速发展,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农村人口和产业快速集聚,乡村的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文明程度和生活方式加速逼近城市化的目标点。

参考文献:

1、 曾晓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3期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3)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07-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牧产品 产量不断增加,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大力 支撑。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在地域上存在巨大差异。在过去的60年中,受经济因素、地域因 素等多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在南北方、东西方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现象,主要农产品生产格 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地认识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及其趋势,对于新时期我国 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大量历史资料,从农业经济格局、农 产品生产格局、畜产品生产格局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发展格 局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以期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 农业经济格局演变及其趋势

1.1 过去60年来农业经济格局演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8.5%,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 要源泉,当时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到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降为30 %左右,农业的经济创收功能已明显落后于工业。至2008年,农业所创造的产值仅占GDP的 11.3%。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前30年农业所创造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40%左右,与 工 业基本相当;后30年为22%左右,约为工业的50%左右。从省域来看,我国农业占GDP的比 重存在较大差距,波动在0.8%-30%之间。在经济发达的北京和上海,农业占GDP的比重已 经下降到1%左右,与当今世界的美国、日本较为接近;在四川、海南和广西,农业占GDP的 比重仍高达18%以上,相当于巴基斯坦、印度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稳步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不断上 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种植业为主向农牧并重、林渔同步发展的现 代农业转变。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2008年农业所占比重为48.4%,比1952年下降了37.5 个百分点,农业内部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 ,2008年蔬菜水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2008年林业产值所占比重为3.7%,比1952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林业的发展由木材生产 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2008年畜牧业所占比重为35.5%,比1952年提高了24.3个百分点 ,畜产品中牛羊肉、禽肉比重明显上升,结构更趋合理;2008年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为10%, 比1952年提高7.7个百分点,渔业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副业迅速成长为繁荣农业经济的重 要产业。

从省域来看,牧业与农业的比值波动在0.3-1.5之间(见表1)。牧业产值超过或接近农业产值 的省市 有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湖南、四川和青海;牧业/农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有山西、上海、江苏、浙江、海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畜牧业比 重明显偏低表明我国的农牧结构调整并不与区域经济水平密切相关,而作为全国6大主要牧 区的新疆和甘肃畜牧业比重也明显偏低又表明中国的畜牧业发展也不完全决定于区域自然资 源赋存。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农业在地域结构调整中有着自身的规律。

1.2 对未来农业经济格局的基本判断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一般在3%以内,农业占国民经济的 比重下降也被看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过去的60年,中国农业从占国民经济比重的 50.5%迅速下降到了11.3%,下降幅度达77.6%,是一种“急进式”的下降。但是,在多重 因素影响下,今后一定时期内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可能转变为“温和式”下降,到2 020年仍保持6%以上。其依据主要是:第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展望未 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以往10%以上的高增长将极为困难,危机面前,农业相对于其他行业 所受的影响较小;第二,2006年我国废止了农业税,标志着正式将“以农补工”的国家发展 战略调整为“以工补农”,随着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有可能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获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第三,国际社会 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使中国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发展方式转变将不再是停留在口头而必须 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节能减排面前农业有着一定的优势。孙新章:中国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与趋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2期

在农牧关系问题上,改革开放初期曾有着激烈的争论,即“以牧为主”论和“以农为主”论 。“以牧为主”论认为,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已经或正在进入以畜牧业为主的时代,不以畜牧 业为主我国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到20世纪末期中国畜牧业的比重就应该超过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的40%。“以农为主”论认为,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以粮食为主,耕地有限,又有 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只能以粮食为主,辅之以肉、蛋、奶、菜等 副食。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农业既没有大踏步进入“以牧为主”时代,也没有长期坚持“以 粮为纲”。从发展趋势看,在产值上畜牧业必将替代种植业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的第一产业 。在2020年前后,中国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40%以上,种植业所占比重 下降到45%以下,中国农业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在经济发达、较发达、较落后和落后四 大类区域中,首先实现以牧为主的区域即不是经济发达地区,更不是经济落后地区,而是经 济较发达和较落后地区,即农牧关系转变首先出现在经济发展的“中间地带”上。

2 主要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及其趋势

2.1 过去60年来粮食生产格局演变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口粮消费量无论在总 量还是比重上都呈下降趋势,而对主要作为饲料用粮的玉米消费量增加显著。粮食消费结构 的变化对粮食生产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1949年以来,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比重缓慢下 降;小麦所占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升幅度较大,之后有小幅下降;玉米所占比重上升 幅度较大,2008年达到总产量的1/3;其他种类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显著 下降,之后在小幅波动中缓慢下降。

1978年以前,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在南方和东部,这种传统南重北轻的粮食生产地域格局从20 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演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变化日益剧烈,粮食生产重心呈“北上”、“西进 ”的趋势[1,2]。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等向东北、华北等北方粮食产区集中, 南方地区仍然是稻谷的主产区,但其生产规模相对萎缩。从流域的角度探讨我国粮食生产格 局的变化,可以发现,松辽河区、淮河区、西南诸河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增加明显, 而长江区、东南诸河区、珠江区下降显著。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松 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到21世纪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

2.2 对未来粮食生产格局演变的基本判断

回顾过去的6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起起落落,但增产的总体趋势未变。从发展趋势看,我国 的粮食生产仍有潜力可挖。一是我国具有依靠政策调整刺激生产的潜力。实践经验证明,抓 好粮食生产首要是保护农民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正在使广大农民重新 燃起依靠农业发家致富的希望。二是我国具有依靠增加投入提高产量的潜力。多年来,受农 业低效益和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等因素影响,亿万农民背井离乡,弃农从工,农业沦为“三八 六一”产业,科技与物质投入严重不足,潜力远未发挥。不过,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粮食保 障的压力也将继续加大。这主要是由于从长期看,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种植 面积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气候变化对农业将带来不利影响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演变趋势是向北方和中部集中。从发展趋 势看,我 国粮食生产将进一步延续向主产区集中的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东北地 区和蒙新区在国家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尤其是东北地区无可争辩地成为 “国之粮仓”。黄淮海地区在短期内仍扮演商品粮基地角色,但受京津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影 响,从长期看将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格局。长江中下游地区将由目 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变为“供不足需”,曾经为中国粮食安全和“南粮北运”格局形成 立下赫赫战功的历史难以再现。长三角和珠三角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亏缺地区。

3 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及趋势

3.1 过去60年来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无论是畜禽饲养量,还是畜牧 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畜产品生产结构深 度变革。改革开放前,我国比较偏重于发展肉类和禽蛋生产,奶类发展相对缓慢。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肉、蛋、奶全面发展,尤其是奶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奇迹。在1985年,我国奶类 总产量为289.4万t,仅为肉类总产量的15%;2008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了3 781.5万t, 比1985年增长了12倍,为肉类总产量的52%。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30 kg,由世界奶业生 产中的“侏儒”跃升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

从肉类生产来看,在历史上,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是我国肉类生产的核心区域, 与“南粮北运”相似,肉类生产也呈现“南肉北运”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生产的 “北上”,肉类生产也开始向北方转移。在1985年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肉类产量分别占30.6 %和69.4%,2008年分别占43.4%和56.6%。从三大区域来看,肉类生产呈现由西部向 中部 转移的趋势,东部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从区域来看,肉类生产由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 向黄淮海、东北和蒙新地区转移,华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比重基本稳定。

从奶类生产来看,北方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奶类生产重点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又进 一步由南向北大规模转移。在1985年,北方、南方地区奶类产量分别占67.9%和32.1% ,20 08年分别占91.1%和8.9%。南方地区在奶业生产中的地位已经微乎其微。从三大区域来看 ,奶类生产呈现由西部向中部大规模转移的态势,东部地区基本稳定。从区域来看,牛 奶生产由高度分散向高度集中转变,正在呈现以蒙新为雁头,以东北和黄淮海为双翼的发展 模式。

从禽蛋生产来看,在南北地域格局上,总体上由南方向北方转移。1985年北方、南方产量分 别占52.1%和47.9%,2008年分别占67.3%和32.7%。从三大区域看,禽蛋生产呈现由 西部 向中部转移的态势,东部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从区域来看,禽蛋生产由长江中下游地区 向黄淮海和东北转移。禽蛋生产呈现河北、山东、河南“三足鼎立”局面,2008年三省合计 生产量高达1 147.7万t,占全国的42%。

3.2 对未来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的基本判断

从肉、蛋、奶三大类畜产品发展趋势看,奶业生产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根据FA O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肉类生产量占全球的31.7%,蛋类生产量占全球的44.9%,为全球 最大的肉类和禽蛋生产国,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奶类生产量仅为 全球的5.5%,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主要农产品的 消费数量来看,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肉类消费量较1990年增加了0.6倍,城镇居民增加了0.2 倍;蛋类消费量农村居民增加了1.3倍,城镇居民增加了0.5倍;奶类消费量农村居民增加了 2.1倍,城镇居民增加了2.3倍。奶类的消费量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对肉、蛋的消费增速。

从地域发展趋势看,肉类、蛋类生产将进一步向东北、黄淮海集中,蒙新、东北和黄淮海地 区在奶业生产中的优势地位将长期保持。从区域供需均衡的角度看,尽管三大类畜产品均存 在北强南弱的现象,但奶类生产的区域不平衡性最大,几乎可以认为是区域失衡。目前中国 80%的牛奶产在北方的内蒙古、黑龙江和河北等地,而60%的消费市场在南方。造成奶业发 展南北失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南方高温、高湿,缺少广袤草原,主 观原因是多年来国家在奶业发展方向上向北方地区给予政策倾斜。从今后的发展看,以西南 低山丘陵为重点的南方地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完全具备 奶牛饲养所需的土地、水、气候和青草饲料四大要素,尤其是西南地区的草坡、南方中部地 区的秸秆类饲料资源为奶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南方地区奶牛多以圈养为主,规 模化、集约化程度比北方要高;南方地区城市密布,人口众多,需求巨大,在与北方 奶竞争中尤其是鲜奶消费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可以认为,只要解决相应的技术难题 ,政策措施得当,奶业生产南北失衡的局面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有可能缓解。

4 农业多功能性演变及趋势

4.1 过去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

农业多功能性可分为四类,生产功能、经济社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 3]。生产功能与经济功能在上文已经做了阐述,本部分将重点对农业的社会功能、生态 环境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予以讨论。

农业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承担就业和社会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占社会总就业的比 重高达90%,至改革开放初期降到70%左右,目前又进一步降到40%左右。虽然60年来农业 从业人员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绝对数量直至1991年达到3.9亿人的历史最高点后才开始 缓慢下降,目前仍达3亿人左右。不过,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如此庞大并非真实需求,在二元 社会制度下,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城无门,不得不以隐蔽性失业方式赋闲于农业。这些剩 余劳动力虽然在家乡无法充分就业,但由于农业能够给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因此不会 像城市失业那样直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震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这个 意义上说,中国农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据测算,我国目前由农业担负的社会保障 人数高达1.3亿人,保障价值为733.1亿元/年[4]。

纵观60年来我国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负面效应要远大于正面效应。从新中国成 立直至20 世纪80年代,在“以粮为纲”口号下,全国上下围着粮食转,倾全社会之力去抓粮食生产, 毁林(草)开荒、填海造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空前的破坏。农业开垦的另一严重后果是大 大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储量,尤其在东北、华北等农业主产区最为严重[5]。除大规 模垦殖外,中国农业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大量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加上农 机、农用塑料薄膜等的不断推广普及,农业土壤也遭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在部分集约 化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甚至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据统计,1952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折 纯量,下同)仅为7.8万t,单位面积施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化肥施用量已经超 过5 000万t,平均施用量达400 kg/hm2以上,是国际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左右。

文化休闲功能方面,传统农业中的桑基鱼塘、梯田种植、坎儿井、间套复种、轮作制、淤地 坝、农林复合、猪-沼-果、“四位一体”等生产方式,在世界农业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6]。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现代农业的 追捧,中国的传统农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盛行于粤桂南部的稻田养鱼已难以为继,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基本上被淘汰,从南至北各种以作物和绿肥为主体 的轮作、混作、间套作等优良传统耕作方式已经消失,林粮间作、果粮间作不再提倡,这引 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与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全面衰落。

4.2 对中国可持续农业未来的基本判断

解决农业的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 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国农业环境现状和 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应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节水农业补偿 、保护性耕作补偿、牲畜饲养方式转变补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补偿、农业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补偿等。

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衰落是中国农业市场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尽管FAO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但在经济全球化面前, 该行动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难以改变农业文化传承功能衰落的总体趋势。保护农业文化 传承功能,需要采用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事实证明,农业休闲旅游功能的日渐加强不仅有 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于历史的积淀,许多传统农耕 方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农耕方式采用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保护, 是一种双赢(既保护了农业文化又实现了经济创收)的措施。

作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机农业在全球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中国面临着 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有机农业又以否定化肥、农药等现代品投入、 以牺牲产量为代价,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中国农业必须走集约持续 型道路[7],即以环境无公害、经济高效、能充分吸纳就业等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 展模式,是中国可持续农业的未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玉杰, 杨艳昭, 封志明.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J] . 资源科学, 2007, 29(2):8-14.[Liu Yujie, Yang Yanzhao, Feng Zhiming. The Change

of the Main Regions of China's Food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J].

Resources Science, 2007, 29(2):8-14.]

[2]鲁奇,吕鸣伦. 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趋势及原因初探[J]. 地理 科学进展, 1997,16(1):31-36.[Lu Qi, Lu Minglun. The Change of the Main Regions f or China's Food Grain Production since 1950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J]. Progr ess in Geography, 1997, 16(1):31-36.]

[3]孙新章. 新中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71-75.[Sun Xinzhang.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since

1949[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71-75.]

[4]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07,17(4):55-60. [Sun Xinzhang, Zhou Hailin, Xie Gaodi. Ecologic al Services and Their Values of Chinese Agro ecosystem [J]. China Population R 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17(4):55-60.]

[5]吴乐知, 蔡祖聪.农业开垦对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水土保持[KG0.14mm]学报,

2007, 21( 6):118-121.[Wu Lezhi, Cai Zucong. Effect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on Soil Or ganic Carbon in China[J]. Journal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2007, 21(6): 118-121.]

[6]王献溥,于顺利, 陈宏伟. 从传统农业的衰落谈农业遗产的继承与发展[J]. 安徽农 业科学, 2007, 35( 8): 2468-2469. [Wang Xianfu, Yu Shunli, Chen Hongwei. Discuss ion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s from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 35(8): 2468-2 469.]

[7]刘巽浩. 论中国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21(1):1-8.

[Liu Xunhao. On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J].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0, 21(1):1-8.]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attern

SUN Xinzhang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th e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attern in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 c function, crop production function, animal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agricultura l multifunc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u lts show that the percentage of agricultural sector in GDP will decrease more sl owly than before,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crop production and animal production

will be equal around 2020. The “middle reg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i rstly become the “animal production prominent” region in agricultural sector.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4)

随着“三化同步”不断推进和农产品贸易开放度不断提升,外部经济波动向农业和农村经济传导的渠

道日益多元化,农业和农村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

从国内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物价涨幅趋于下降,这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生深刻影响。首先,经济增长放缓抑制农产品需求特别是工业用农产品需求,物价涨幅回落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涨有限。今年4月,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价格上涨5.8%,增速下降7.5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呈下跌趋势。5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4%,增幅下降5.3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上涨乏力,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却持续在高位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影响明显。其次,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农民外出务工的稳定性和工资增长的持续性。农民工就业最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都是此轮经济波动中受影响较大的行业。据国家统计局监测,一季度全国外出务工农民16371万人,同比增长3.4%,增幅与去年全年增幅持平;月平均工资为2173元,增长16.6%,增幅比去年全年增幅下降4.6个百分点。

从国际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额仅增长5%,远低于2010年13.8%的增幅;世界生产总值增长2.1%,比2011年下降0.3个百分点。受此影响,今年1—5月,我国劳动密集的服装、纺织、机电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2.5%、1.4%、9.9%,增速分别同比下降20.6、30.1、21个百分点,对农民工就业和增收带来不利影响。

从农产品贸易看,目前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增加了农产品进口的复杂性。5月,大宗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受此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增加。1—4月,农产品进口352亿美元,增长28%;贸易逆差157亿美元,扩大83%。总体上看,进口依存度上升的现象呈现从经济作物向粮食作物、从种植业产品向畜牧业产品蔓延的趋势。下一阶段,全球气候和政治局势的不确定还将深刻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势,为我国农产品进口增添很多变数。

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要保持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密切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农产品供给、农民收入、农村改革等,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着力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

加强农产品供给调控,保障农产品供给,需要把握好四个平衡,即供需总量平衡、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结构平衡、自给和进出口平衡、主要农产品产销平衡。其中,关键是总量平衡。保持供需总量平衡,主要难在需求增长迅速。近几年,受人口绝对增长、消费结构变化、农民市民化以及粮食能源化等因素影响,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需求急剧增长,超过了供给增速,粮食以外的大宗农产品无论进口品种还是进口规模都在不断增加。我国是农产品消费大国,主要农产品都存在巨量需求,要全面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立足于优势产区。推动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作物单产,降低农作物争地的压力。粮食生产应更多依靠主产省、主产县,充分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同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让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不吃亏;逐步提高粮食价格,加大重大技术专项补贴,让农民种粮增收。对菜篮子产品优势产区,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通过提高这些地区菜篮子产品产量,降低粮食主产区发展菜篮子产品的压力。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凸显。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关键是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将新增或新设农业补贴和财政奖补资金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把涉农建设项目优先委托其承担,同时设立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专项资金,帮助其尽快发展壮大,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中坚力量。

加强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应着力抓种业,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基础研究应有长期打算,着力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田资源高效利用等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突破。科技推广应公益性和经营性并重。科技人才培养应加强本土学生定向培养,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紧缺实用人才。

更加关注进出口。随着国内农产品需求的增长,进口规模持续扩大趋势不可逆转。关键是评估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自给情况,结合品种结构平衡战略目标,及时调整产业保护政策,确保主要农产品自给率维持在安全水平。同时,加大海外农业投资力度,建立稳定的进口渠道。

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主要是加强菜篮子产品价格调控,防止大起大落。完善菜篮子产品生产区域布局,鼓励大城市周边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实现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强化菜篮子产品产销信息监测预警,引导生产者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发展鲜活农产品设施化生产,调节鲜活农产品供应档期。发展农超对接、合作社门市直营、定点配送等模式,促进产销衔接。对菜篮子产品重点品种进行差价补贴,并及时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5)

大城市既对农村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又对中小城市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大城市以城带乡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呈现出以下五种趋势。

(一)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趋势,即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准市民”转变为市民的趋势

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使农民人均资源增加,才能更快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呈加快趋势。

重庆市2010年农村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1000多万,农村房屋闲置和耕地撂荒问题突出。为此,重庆市出台了加快“农转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实行“地随人走”和“带地进城”的做法,转户农民在土地处置上可选择继续保留、按规定流转或退出土地。土地是农村福利的核心,新的政策使农民不用土地换户口,提高了农民转户口的积极性。一年多来,全市累计“农转城”26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了6个多百分点。

天津市2005年以来实行以“宅基地换房”模式建设示范小城镇的政策,到2011年底和2015年将分别有40万和100万农民喜迁小城镇居住,小城镇居民有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并已完成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均可申请办理户口的“农转城”。

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一些城市,通过“积分入户”等形式,也加大了外地农民工在当地落户口的力度,大量无户籍的“准市民”变为有户籍的市民。

(二)农业农村资源的资本化趋势,即通过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使农业农村资源变为致富和发展资本的趋势

城乡二元结构之所以差距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要素交换不平等,在劳动力、土地、存贷款等要素交换方面存在较大的“剪刀差”。要缩小二元结构的发展差距,就必须创造条件使城乡二元之间建立平等、双赢的要素交换关系,提高农村资源变为资本的价值量和变现能力。

重庆市创造性地提出“地票”概念,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截至2011年10月,交易总金额已达140多亿元,每亩“地票”的交易价格由几万元、十几万元,增到30多万元,除去土地整理等成本(约占地票收入的三分之一)后的收益,按85∶15的比例分给农民和农村集体,平均每户农民可获得几万、十几万元的收入,农民可在规划区内建新房或者到城镇买商品房。这样由市场发现价格的土地要素交易,比传统的模式更公平,可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村,农民的宅基地变成了致富资本。即使远离城区的农村,也可合理分享城镇和工业用地的增值收益。

北京市农民的房屋租金,2011年1―8月份人均达到701元,同比增长52.4%,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趋势,即千家万户的土地通过流转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的趋势

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经营效益。规模化经营的实现路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实践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近年来,大中城市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速度呈加快趋势。

天津市截至今年年底,可建成100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

上海市2010年设施农业覆盖率达60%,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120家,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7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2家。

北京市拟在3年内新建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创建25个蔬菜生产大镇、新建15个千亩设施蔬菜标准园。

武汉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300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大力推广机械化全程养殖模式,保障食品安全和粪便污水达标排放。

成都市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2592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7家,带动农户面65%。

苏州市鼓励耕地的规模经营,在每亩每年400元耕地保护基金的基础上,对连片1000―10000亩的稻田,按每亩200元补助;对连片10000亩以上的稻田,按每亩400元补助。

(四)农业功能的多元化趋势,即农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的趋势

农业的首要功能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城市农业首先要落实好“菜篮子”市场负责制,保障蔬菜和肉禽蛋奶等鲜活农产品的供应。蔬菜生产要统筹考虑城郊“菜园子”与优势产区,稳定提高城市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大城市要确定常年菜地最低保有量,重点发展设施栽培,提高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的自给率。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除了生产功能外,还有生态、示范、旅游等多方面功能。

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其中包括大量的生态型农业项目。

苏州市对耕地、湿地、水源地、公益林等都给予生态补偿,其中,对县级以上集中供饮用水的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补助100万元,重要湿地所在村补助50万元,列为县级以上公益林的每亩每年补助100元,同时对水源地、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的农民,凡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给予一定补偿。

天津市已经启动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37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70亿元。

北京市今年前三季度的种业实现总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3.2%。农业观光园已达1300多个,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32%。

上海市农业旅游发展迅速,已建成具有万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农业旅游点85个。

武汉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045个乡村休闲游经营单位共接待1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5%。

(五)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趋势,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的趋势

城乡一体化不是一样化,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城乡功能差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要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尤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市计划到2012年实现每个郊区设置一所三级医院,居民一小时左右可到达三级医院;农民养老金收入,5年增长8倍多。成都市市县两级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安排20多亿元,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农民每亩耕地每年可得到300―400元,用于养老保险补贴。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5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0年,5个城市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在2―2.5∶1之间,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3.23∶1相比,差距小而且进一步缩小差距的趋势明显。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来自于政府补贴。我国大中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强,也应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幅度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社会保障的补助。

二、解决“三农”问题要顺应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趋势

凡是顺势则事半功倍,逆势则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顺势而为。

(一)顺应全球化趋势,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国与国之间、重要经济体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是长期趋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在今天经济发展等领域越来越变为现实。

由于世界上耕地分布不均,粮食生产也极不均匀,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缺粮,日本粮食自给率约40%,韩国粮食自给率25%左右,非洲等地区长期面临粮食短缺危机,全世界约有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拉动了粮食需求;国际游资炒作农产品期货,加剧了粮价波动;再加上全球气候危机日益增加、工程建设和生态需要造成耕地持续减少、主要产粮国出口政策管制等因素,使世界粮食形势日趋严峻。目前,全球人口超过70亿,人口增长加重粮食负担。由于粮食供求紧张,2005年以来,国际粮价不断攀高并剧烈震荡。尽管我国粮食自给率比较高,但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上升,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由1995年的179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700多万吨(其中净进口大豆5480万吨),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相当于利用国外6亿多亩播种面积。一定时期内,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大量进口还将是长期趋势。

今后,我国要继续坚持粮食安全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要重视统筹研究和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进一步解决好水土资源可能与农产品供给需要的矛盾。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近三分之一,按照使用外汇储备“有偿使用、境外使用”的原则,可以进口国内需要的农产品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

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要把眼光放开一些,企业在国外生产粮、棉、油料等农产品,有利于解决我国的供求缺口,按市场规则即使有些不销往国内,从增加全球农产品资源量的角度来讲,也利于平抑价格,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也能起到间接作用,同时有利于缓解非洲等地区的缺粮状况,尽一份国际义务。

(二)顺应市场化趋势,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解决三农问题

市场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由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农业的竞争力较弱,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内外成功经验都证明要靠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又要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对市场的调控。

1、借鉴国外支持农业、调控市场的经验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CAP)对农场主按经营面积实行直接补贴,对耕地的补贴标准一般为每公顷300―400欧元。农场生产经营的品种、规模等,完全由农场主决定,政府不干预,但对农场有环保要求。德国农民收入的40―60%来源于政府直接补贴,2010年德国对农场的直接补贴总额达55亿欧元。

韩国的“新村运动”(包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精神领域教育等内容),1971―1982年政府投入27987亿韩元,占新村运动总投入的51%。韩国农民的收入中有50%左右来自于各级政府的直接和间接补贴。

日本不仅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多,已超过农业GDP的40%,而且70%以上的农产品在价格上受到政府的支持和管理,其中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间接管制。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使农产品能够保持在较高的价格,保护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积极性。

俄罗斯政府新世纪以来,不仅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财政预算支持,而且加强了对农业的信贷支持。2006年,俄政府农业贴息贷款支出135亿卢布,对农产品生产者提供的贷款贴息补贴比例高达70―95%。同时,为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支持对农业的保险,作物保险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从2006年的18%到2012年将提高到40%。

2、我国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政府与市场“两手”都硬,“两手”结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农村改革,确立了亿万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在解放思想的同时解放了生产力。近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在坚持市场化趋向的同时,政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结合,实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放活”是为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好的环境,“多予少取”是政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竞争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建设补助资金、生态补偿资金和其他惠农资金,逐年大幅度增长。以2011年为例,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了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对农民的“四补贴”增加到了14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0亿元,其中农资综合直补的增幅超过20%,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为确保粮食价格处于合理水平,粮食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通过粮食收购托市,让农民在地里种粮,心里托底。这些强农惠农政策,对我国粮食总产量8年连续增长和农民收入连续8年较快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要求企业实行最低工资制,人工成本上涨必然带动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在内的原材料涨价。在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涨价,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再加上资源制约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等因素,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看到,农产品和食品的供给和价格,对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总理指出“食品的供应、价格都连着政府的心”。要使农产品价格既合理上涨,又不大涨大跌,根据国内外经验,要综合利用法律、行政手段,在财政资金、金融政策和价格调控方面,加大对农户和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同时,要创造条件提高基层的民主化程度,让农民做主,而不是所谓的“为民做主”,干预其生产经营活动。还要创造条件,使城乡之间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交换中,让农村、农民更多地受益。

(三)顺应信息化趋势,加强对三农的信息服务,改进农村社会管理

在现代化进程中,信息化既是助推器,也是伴生物。发展现代农业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取得了好的效果,比如2010年全国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河南省利用电子商务完成了458笔交易,成交金额7亿元,信息和成交量均居全国第一。重庆市39个涉农区县已有33个农牧业行政部门设置了信息工作机构,900个乡镇基本建立了信息服务站。

推广三网融合,在同一网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用户用一条线就可以打电话、看电视和上网,对小生产在大市场的海洋里寻找商机和效益可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方便。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的一个切入点,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大,应在农村更广泛地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的智能化水平。

政府应加强市场信息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生产、流通和消费主体及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使产销更好地衔接和平衡。据报道,目前中国网民已达4.8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6.2%。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项目审核、计划执行等环节,应通过信息手段为政务公开创造更好的条件,集聚民智和接受民众监督。

三、多措并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今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种措施并举和结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科研与推广相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5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要更加重视提高科技含量,“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1、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业靠科技,科技要靠人。世界上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都非常重视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总体上说比较低,今后应加大智力投资的力度。当前尤其要注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和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为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条件建设,2011年中央补助了10亿元用于购置设备和改善业务用房,今后中央有关部门将继续补助资金,用于加强能力建设。各省(区、市)要在进一步调查情况、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节俭实用、满足需要”和“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填平补齐、因地制宜、标准适当”的原则,编制和实施规划。乡镇农技推广站,是解决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应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2、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

百业农为先,农业种为先。我国的良种繁育和推广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推广了超级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突破性优良品种。近年来,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精选包装和标牌销售,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我国的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商业化的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与发达国家相比,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育种方法技术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闻名全国的蔬菜第一大县的山东寿光,洋种子占据了半壁江山,有些蔬菜种子一粒就要一元左右。

加快我国种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当务之急。今后要在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的同时,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建立商业性育种体系、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强化市场监管等措施。努力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相对集中、运行持续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快速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建立和完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保障。

3、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

我国水土资源的人均水平低,淡水和耕地分别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和40%。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和化肥的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加重。1978―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74%,而化肥的年使用量增长5.1倍。我国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法国、德国、美国的3.5―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河湖、水库、海洋和地下水污染加重,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威胁。

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先进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一是加大推广节水增效技术的力度,在输水环节要采取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在田间要推广管灌、滴灌、喷灌、渗灌、小畦灌溉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二是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过腹还田(家畜粪便作肥料)和过池还田(沼渣沼液作肥料)技术。三是改革耕作制度和改进种植方式,北方旱区加快推广深松整地、免耕播种、化肥深施和缓释等技术,南方水田推广高效整地、机电排灌等技术。要进一步加大节水、节肥、节能、生态、环保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对于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政府应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二)统分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统”主要是指提高组织化程度,即通过协会、合作社等形式,把农民与农民、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提高抗风险能力、经营水平和效益。“分”主要是指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行为的分散。统分结合可以把“统”的优越性和“分”的积极性结合起来;统分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特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不断创新统分结合的实现形式。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场经营情况看,无论是平均经营规模大的美国、德国、法国,还是平均经营规模小的日本等,协会、合作社等与农场主的合作在不断加深,“统分结合”的原则在世界上具有通用性。同时,近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农场平均经营规模呈逐步扩大趋势。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我国种植业农户平均经营规模比较小,近年来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有些种田能手通过土地流转而经营的土地已达几公顷、十几公顷、数十公顷甚至更多。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比较快,以生猪为例,小、中、大规模的比重,由2003年的71.2%、23.6%、5.2%,到2008年发展为44%、44.2%、11.8%,5年间大中规模增长27个百分点。种养业加快规模化发展,既非常必要,也越来越具备条件和可能。

从我国的情况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日益完善,在充分发挥生产经营者积极性并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统”的方式和效果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河南漯河市大片大片的麦田“异户同型”,虽然“地主”和“粮主”属于千家万户,但不同地块、不同麦畦的长势基本一样,原因是从播种到管理和收割多个环节都实行了统一。

在基层农技员的指导下,主要由专业合作组织实行机械化作业。吉林农安县有的种田能手通过土地流转一人经营600亩,玉米平均亩产1吨左右,从播种、管理到收获全过程机械化。良种、良法、良田有机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2010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约17%,还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一些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浙江省94%的县、80%的乡镇、41%的村建立了土地流转组织,土地流转比例从2006年的20%提高到2010年的36%,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11302.6元,比全国平均数5919元高出91%,连续20多年在全国各省区排第一。

以资产为纽带的合作组织多种多样,创造了很多好经验。苏州市作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城市,以土地股份合作推进土地流转;以产权制度改革,再造集体经济;以新型合作经济引导农民抱团发展;全市农户基本实现“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

据有关报道,截至2011年3月底,全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0.76万家,入社农户超过12%。存在的问题是入社农户比例较低,合作社规模小,合作关系不够牢固,竞争力和效益提高慢,服务功能和抗风险能力弱,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低。今后,各地在鼓励支持农民兴办合作组织的同时,要认真培育懂经营、善管理、热心合作事业的带头人,通过政策扶持、能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乡村干部推动等形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将租赁的土地非农化、非粮化,不利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保障;有些企业租农民的地,没有建立动态增长的租金机制,不利于农民增收。有些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虽然互利,但利益分配不公平。有的合作组织,基层政府支持服务少,行政干预多,不利于生产主体的经营。在今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这些问题,避害趋利。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要坚持“三个不得”,即土地流转不得改变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对“以租”等方式非法改变土地用途的要严肃查处。允许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以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耕地、草地承包经营权不得抵押,流转后也不得抵押。禁止直接租赁农户承包地再转租、发包。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的司法支持。

关于农地的产权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要正确把握方向。我国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实际上保障了产权的稳固。在保持现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同时,要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承包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同时,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组法》的规定,支持、引导和规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落实相关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扶持以及产业引导措施。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更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变化,使生产经营主体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三)设施建设与设备购置相结合,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灌溉面积从2.4亿亩增加到目前的9亿亩,为增产粮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对灌溉的依赖程度高,占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面积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90%以上的蔬菜等经济作物。但是,农田水利薄弱的问题仍是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是水资源短缺。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0%,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问题突出。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工程成本高等原因,工程性缺水问题也很突出。18亿多亩耕地,一方面没有灌溉条件的9亿多亩是“望天田”,缺少水资源和灌溉工程;另一方面,有灌溉条件的9亿亩中,有相当一部分因水资源不足而灌溉保证率不高。而且,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一些井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二是水利工程建设滞后。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多的中小型灌区、50%左右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水资源短缺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重建轻管等问题突出。灌溉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灌溉保证率很低。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比较低,比发达国家低20―25个百分点。正如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要按照一号文件的要求,在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等方面,加大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加快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建设,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按照“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为主”的原则,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标准。在技术指导、资金补助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技术。

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推广膜下滴灌和膜下旱作农业新技术,实现节约用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多赢目标。要努力形成新的投入和建设管理机制,通过政府增加补助、民办公助、奖补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对农田水利投入和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要将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更好地相结合,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农田,要通过坡耕地改造、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大治理力度。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既可促进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又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0―2010年全球农机销售总额年均增长5.4%,其中亚太地区年均增长8.1%,我国年均增长13.1%。全球总的趋势是向大功率、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发展,拖拉机和收割机械仍是农机市场的主角。一些国家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激光制导、现代微电子等高新科技用于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的少耕、免耕联合作业机械,节约化学药剂的精密喷雾植保机械,节水增效的喷滴灌机械设备等节能环保型农机,正在加快推广。复式作业机具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得到应用。随着国际农机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农机企业兼并重组趋势明显。从趋势看,世界农机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民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2004年以来,国家实行了对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从2004年的中央补贴7000万元起步,2011年的中央补贴资金已达到175亿元(浙江等省的省市财政还给予补贴)。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粮食作物机耕机收面积持续增长。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04年的35.7%,到2010已超过50%。按照2010年7月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其中排灌机械动力达到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2亿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水平达到65%。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6)

网络与信息的发展是当今社会的进步标志,而农业生产在此基础上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化水平,将这一理念充分地落实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也就顺势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农业建设性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机工程的绿色加工技术的实际开展,这一技术将时下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绿色的生产理念结合到了农机的革新层面,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作用,但是实际的执行层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阻碍性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一体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了解,进而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对这些阻碍予以一定的突破性解决,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性发展与建设。

1 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的使用现状

1.1 设计方案匮乏

西方发达国家完整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改革,传统制造工艺手法成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也高于我国。相比工业强国的制造业技术,我国的制造业工艺粗糙,现在化水平较低,尖端技术仍在开发中。

1.2 制造行业落后

工业强国经过原始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业制度,在体制内的所有制造业企业都具备相应的准则。而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大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只有少数的企业运用了计算机管理模式,而大部分小型企业仍然处于人工管理阶段。

1.3 自动化程度低

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自动化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全自动机械,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集成化以及智能化。而我国仅有极少的大型企业采用柔性制造系统,大部分民间的制造企业处在刚性自动化阶段,非常依赖人工管理。

2 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根据对我国目前以及国际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发展分析研究,其在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方面将不断的呈现出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并行化、智能化以及产业化等发展趋势。另外,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决策目标体系是现有制造系统目标体系与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集成,农业机械绿色制造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并且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实施将导致一批新兴产业的形成,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装备制造业、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服务产业、绿色产品设计与制造业以及实施绿色设计与制造的软件产业等。

3 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的特点

3.1 对传统的农机工程的突破

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传统的农业机械发展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农机的繁重而无效率的生产模式,而取而代之的是农机的小型化、高效化,进而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农业劳动,同时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这也就使得农业在发展上获得了更多的投资与技术基础,因此农业机械的开发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这一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推动下,农业机械的绿色加工技术实现了简单的自动化执行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农机还融入了一定的微电气机制、仪表自动控制机制等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以此为指导和建设手段,在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特色,并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这一体系建设的保障性机制,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我国的农业用机械的实际工程体系建设环节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协调性发展建设,进而创造出了兼备电子机械通性以及专业化机械生产效率的全新绿色科技农机。其试用性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整体农作物的绿色化质量。

3.2 经济效益与绿色发展的兼顾

农业机械在经过绿色化的环保性革新与处理之后,在实际的使用上发生了一定的质变性变化,其排放的废弃物更少,并且其排放出的废弃物中的很大一部分还能够为农业生产以及其它生产性活动所重复利用,进而通过这一二次生产的规划全面贯彻了绿色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提升了自身的生产效率,进而也就使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与十足的发展,这一生产模式并渐渐随着开发与利用的逐渐深入而逐渐成为了农机工程的实际优势所在。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改革趋势下,人们正迫切地想改变生产环节中的自然性能源的过度浪费的现象,并且迫切渴望实现资源的重复性利用,而这一农机体系的推出是人们的这一追求得到了贯彻与落实。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进一步收集和积累农业发展信息,对于肥料、农药、以及能源的使用上利用绿色环保的观念精确使用份量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农业绿色可持续经济观念的正确引导下,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

3.3 与社会整体形势相契合

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体系较为成熟,因此在这基础上我国开发了一系列的具备我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机制,但是因为当今社会的整体节奏都是绿色化和环保化,因此农业的生产大方向也就要与这一趋势相符合,而我国的农业体系虽然得到了较为成熟化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实际的能源使用方面依旧存在过度的浪费情况。但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来说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主要因素的系统结构出发,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传统农业机械产品周期取得了全局性与一致性层面的发展与进步,在使用年限后依旧能继续作业,进而为相关的机械体系结构建设分担了一定的压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的国民经济需要进行长足而有效的发展,以便于能够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大趋势相匹配,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二次复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各产业都大力开展一定的革新建设项目,并且为了符合当今的绿色生产的要求,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以绿色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建设项目,而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全面符合上述的全部要求,因此这一体系建设的全方位完善能够较为直接地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与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带动我国的经济建设体系向合理化的方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延富.浅析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J].河南科技,2013.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7)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首先阐述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他说,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下发的11号文件,全面分析了上半年经济形势,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总体要求、原则、主要任务和措施。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1号文件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有关部署上来,认真完成好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关于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杜鹰同志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5]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这两大主要任务,做了大量工作。从目前看,农村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各个方面进展都比较好。一是粮食继续恢复性增产,扭转了被动局面。二是农业生产正朝着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三是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关于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杜鹰同志强调,做好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围绕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两大重点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在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加强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要充分考虑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后面临的困难和当前粮价走势,把明年粮食产量的预期目标确定为在保持今年产量基础上,力争有所增加。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农民收入增长仍没有完全走出低速增长期,面临的困难还非常多,明年农民增收形势比今年可能更为严峻,要力争使明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预期增长5%以上。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8)

经济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当代贵州》: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每一个个体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贵州乡镇企业其实已经建立起了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基本价值”。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州乡镇企业发展沿革,好吗?

叶韬:贵州乡镇企业脱胎于农业、根植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推动贵州跨越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贵州乡镇企业发展至今,突破了单一公有制的限制,突破了单一计划经济的限制,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组织形式竞相发展的格局,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主体,全省地、县两级地方工业的主体,全省农村经济的主体。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紫气东来”,今有“和气东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下,贵州乡镇企业正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

《当代贵州》: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贵州乡镇企业已经奠定了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种独特版块的“引擎”位置作用,正在释放贵州崛起的后发潜力。请问新形势下的贵州乡镇企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叶韬:这个问题提得好。多年以来,这一概念的深化,关键在于我们全方位落实了“先谋而后动”的科学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

一是增长产业向生态产业、服务业延伸的趋势日趋明显。目前,以茶叶、辣椒、医药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以乡村旅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增速分别达到43.5%和35.1%。其中,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乡镇工业的2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乡镇企业增加值的40.8%,“十五”以来比重分别提高了2.1和2.7个百分点。

二是增长重点以规模经济为支撑的趋势日趋明显。目前,约占企业总数0.4%的规模工业,创造的增加值现已占全省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37%,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拉动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2.4个百分点,分别比“十五”期初提高了10.6、23.3和4.6个百分点。

三是增长区域向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大的区域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乡镇企业向贵阳、遵义等区位优势相对明显、产业关联度较大的地区聚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区域的产业集中度和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四是增长模式向集群化方向转变的趋势日趋明显。经过多年的引导和扶持,全省共形成各类乡镇企业集聚区157个,区内企业12776户,集聚区实现增加值90.2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5.6万人。集聚区企业户数、增加值和从业人员三项指标较“十五”期初成倍增长。产品规模化、产业聚集化、加工园区化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乡镇企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正成为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形式。

上述四个新趋势显示出我省乡镇企业已步入创新提高、再造优势的新阶段,同时也为我省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大提高积累了经验。

《当代贵州》: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乡镇企业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成为多彩贵州走向未来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请您谈一下贵州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那些显著成效?

叶韬:数十载筚路蓝缕,贵州乡镇企业正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省情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经测算,2007年,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已达到514.3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7%。

乡镇企业已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目前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从1978年的33.4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85.4万人,增长了7.5倍,约占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的15.7%。这不仅有效缓解了我省的就业压力,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的和谐、稳定。

乡镇企业已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途径。乡镇企业的兴起,使县域经济脱离了仅仅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县级财政税收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一翼。2007年全省乡镇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5.5%,乡镇工业对全省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36.9%。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我省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找到了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合点,加快了全省工业化的进程。

融资难再次考量政策智慧

《当代贵州》:长期以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感慨与焦虑: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乡镇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难题。面对这样的社会真实,请问我们是如何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的?

叶韬: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一直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乡镇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创造性地把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性引导作用和担保体系的融资作用结合起来,打造了政府、银行、企业合作的新型融资平台,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乡镇企业投融资难题的新模式,在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以体制再造寻求创新势在必行。

准确摸清融资难状况是解决资金瓶颈的基本前提。2007年以来,我们针对当前乡镇企业融资难的状况进行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造成当前资金缺乏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不利于融资。二是银行现行的运作机制不利于乡镇企业融资。三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不利于乡镇企业融资。因此,从2000年以来,金融部门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解决融资难题,按照以往的模式,主要采取以企业自筹为主、部门协调为辅、财政资金直接补助的方式。每年省政府用于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资金仅为2000万元,尽管2006年、2007年相继增加到4000万元和6000万元,但是这对于规模企业总数达2100余个,企业每年有50亿元的流动资金缺口来讲,只能是杯水车薪。这种被动式的发展模式,在现行金融机制的条件下,对解决融资已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扶持力度十分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题;另一方面,财政资金也难以发挥出国家产业政策的传导作用和扶持作用,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要使乡镇企业在新阶段更好地发挥“异军突起”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释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的潜能,必须在解决融资这个难题上创新,必须千方百计在解决乡镇企业资金瓶颈上破题。2007年,我们做出了集中资金办大事的决策。这一决策的核心,就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集中起来,以财政扶持资金为基础,以信用担保为杠杆,以新型的融资模式为平台,撬动金融资金支持乡镇企业发展。这一决策突破了被动解决融资的模式,改变了以往财政资金直接从面上对企业进行扶持的做法,使财政资金能够从更宽的领域发挥国家产业的传导作用和扶持作用。

思路确定后,要把集中资金办大事的设想付诸行动,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政、银、企三方共同认可的融资平台。为探索建立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新型合作机制,打造各方认可的合作平台,2007年3月,我们与多家金融机构和数十家企业建起 “县、市推荐项目,专家银行评估项目,企业申报贷款,多形式连环担保,省局财政资金贴息,企业承贷承还”的新型融资机制。这一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金融部门、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担保机构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在政府、主管部门、银行和企业之间打造了一个共同推进经济发展的诚信体系,有利于将各方风险化解到最低程度,有利于提升项目的信用度。今年,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以此为平台,累计实现在保企业273户,在保余额4.89亿元。

为把新型的融资机制具体落实在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上,实施了大项目推进计划。以新型融资平台为基础,通过重点扶持一批富民强县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型大项目,引导特色产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把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传导到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传导到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富裕农民的经济优势上。由于组建的企业集团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融资需求得到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支持,目前已有8家企业或集团与担保中心签订了2.6亿元的融资担保协议,极大地缓解了企业资金紧缺难题,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9)

(一)经济增长实现了缓中趋稳,但稳定回升的态势仍待巩固

今年以来,同全国的发展趋势一样,全区经济也经历了趋缓的发展态势,增幅回落明显,但一季度后在国家、自治区的调控努力下,全区经济增长开始趋稳甚至微有回升,呈现出了缓中趋稳的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673.15亿元,同比增长12%,虽低于上年同期3个百分点,但较一季度增速加快了0.8个百分点,也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速4.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除第一产业外,第二、三产业增长均比上年同期有明显回落(第二产业增长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总体看,全区经济虽缓中趋稳、微有回升,但下行的压力依然不小,完成全年的增长预期目标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但势头仍需巩固

一季度后,在国家及自治区的调控努力下,全区工业增长开始稳步回升,但步伐较缓,势头仍需巩固。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2%,较国家统计局认定的一季度增速回升2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但低于上年同期增速5.3个百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非公有制企业增长较快,表现较好。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1%,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6%,均高于公有制企业。第二,分行业看,增速同比下降的行业逐步减少。在41个行业中,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的行业从一季度的8个减少到了上半年的4个。第三,从产品看,煤化工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上半年,作为煤化工的重要产品合成氨产量达64.54万吨,同比增长92.5%;而平板玻璃、铁合金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53.8%和0.5%。此外,煤价的持续下跌也影响了全区原煤的产量,据统计,6月份内蒙古煤炭价格同比去年下降10.5%,环比5月下降0.5%;6月份,原煤产量仅同比增长6.8%,今年2月以来当月增速首次降到一位数。第四,工业产销率有所下滑。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五,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自治区政府将今年确定为“中小企业服务年”,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据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统计,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实现工业增加值47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第六,经济效益增长乏力。随着整体经济的放缓及部分行业的低迷,全区企业的效益状况普遍表现欠佳,企业利润增长逐月回落,企业亏损额大幅增长。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40.69亿元,同比增长14.7%,较上年同期增速回落25.3个百分点;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4.46亿元,同比增长5.7%,是今年以来各月累计的最低增速,低于上年同期增速近50个百分点,但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比下降2.4%);亏损企业亏损额81.14亿元,同比增长81.6%,是上年同期增速(12.1%)的6.7倍,而且亏损企业个数也大量增加。

(三)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呈现出五大特点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10)

虽然今年粮食增产较多,但产需缺口仍然较大,粮食库存继续减少,品种结构矛盾仍比较突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减少,农民继续增收困难。农田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所以,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切不可估计过高、盲目乐观。

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篇(11)

中图分类号:$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84-01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就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一探讨。

一、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永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二、节水灌溉新技术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1)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2)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C,PS)和地理信息系统(C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T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3)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三、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