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发展的前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31

农村发展的前景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1)

一、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变与机构组成

(一)制度演变

自1979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农村金融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基本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93年)。以中国农业银行的恢复为标志,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以农村其他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2.第二个阶段(1994~1995年)。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设立为标志,形成了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合作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根据国务院1994年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计划在1994年基本完成县联社的组建工作,1995年大量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不过,实际进度大大落后于这一阶段所设计的目标。另外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就是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改由县联社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督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

3.第三个阶段(1996年至今)。以199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决定》为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机构组成

经过近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1.正规金融机构

可以把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者活动称为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重建,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四大行中分支机构数量最多的一个银行,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中国所有的乡镇。和其它国有商业银行一样,从80年代起中国农业银行就一直进行着商业化改革。但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立之前,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兼具商业性和政策性,此后一部分政策性贷款业务,例如主要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政策性贷款被划转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1994年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银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农发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

2.非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包括所有处于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之外发生的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期,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得到了经济管理当局的默许甚至支持。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转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并在1999年解散农村合作基金会,结束了非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农村合作基金会是80年代中期兴起的准正规金融组织,其经营资本主要依赖于农户的资金注入,其经营活动归农业部而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管辖。到1996年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存款规模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1/9。由于农村合作基金会不受货币当局的利率管制,因此其贷款利率较农村信用合作社更为灵活,贷款的平均收益也更高。为了消除来自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竞争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所造成的冲击,1997年,当局做出了清理整顿、关闭合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决定。

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农业保险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由于邮政储蓄具有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只提供储蓄服务;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及其农业发展银行。在2002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贷 款余额约占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的78%。由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和资金使用的控制、高额的运营成本以及缺乏赢利的激励等,农村信用社长期陷入困境,据估计,农村信用社积累的历史坏账达数千亿之多,不良资产率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在50%以上,在某些经济不发达省份甚至高达90%以上。尽管农村信用社一直被官方认为是合作社,然而在1980年到1996年间农村信用社受到农业银行的控制,其后由人民银行管理,社员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没有决定权,故农村信用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2)

一、农村信用社的内涵

农村信用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农村信用社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解放初期到1958年,这段时间是信用社普遍建立和大发展时期,当时,全国好多省市根据中央政府“三大合作”的指示,纷纷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那时的信用社是由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规模比较小,管理水平低,但我国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由此起步。

第二阶段是1958-1978年,这段时间是信用社经历挫折和摧残的时期。当时,受“左”的路线和错误政策的影响,农村信用合作事业损失重大。这二十年,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给人们公社、生产大队,以及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受到严重的损害和损失。信用合作事业从总体看,这段时间在萎缩,很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

第三阶段,从1978-1983年,这段时间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始恢复的时期,农村信用社交由国家银行管理,首先交给人民银行管理,后来交给农业银行管理。当时,虽然在国家银行的领导下,信用社的业务得到了一些恢复,信用社走上官办的道路,信用社的发展受到约束,自受到伤害。

第四阶段,从1983-1996年,农村信用社进入初步改革和发展阶段。农村信用社被办成合作金融组织。在此期间,业务也得到了一些发展,内部管理也都有一定的加强。

第五阶段,从1996年至今,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

三、农村信用社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不当,官办化严重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应适应当地的经济环境,信用社的管理与政策应当因地制宜。但目前信用社的发展存在着很大问题。《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人们公社、生产大队、贫下中农以及现在又交给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目前,农信社实行由农业银行进行领导和管理,还在其内部设立了管理部门。机构体制官办化,导致行社之间的体制摩擦、资金摩擦、利益摩擦从未间歇,严重阻碍了农信社的发展。

(二)产权不明晰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曾有人提出不同的主张。有人主张实行股份合作制,即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混合。但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兴的企业组织形式,目前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内容还没有规范定型,尚无准确的概念和范畴界定,这种方式不好实施,产权不明晰。假若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时各参股社员就有推卸责任、不认账的的可能,“责、权、利”未得到充分落实,产权关系被严重扭曲。还有人认为,既然股份合作制有股份制内容,就干脆实行股权原则,其权利和义务均以股东所注入的资本额为标准,以股金的数额确定对企业的管理权,实行一股一票,股股平等,大股控权;即由大股东当家作主,小股东享受劳动分红。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着问题,这种方式是只要钱多,肯出资,就可为信用社的大股东,拥有绝对的管理权。假若比较富裕的某些人出巨资买下信用社的大部分股份,在信用社拥有绝对的管理权。这时,信用社的某些政策可能就会偏离信用社的宗旨――为三农服务。

(三)经营困难

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不到位

(1)农村信用社资产运用主要形式的贷款业务受到国家政策的局限,如不允许从事一般加工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允许农村资金进镇入城,限制贷给非农企业,不得按商业贷款条件自主贷款,这些限制造成其业务经营范围过于狭窄。

(2)在税收方面,西方大多数国家对其信用社实行优惠扶持政策,而我国却将农信社视同银行企业,在征收所得税的同时,相继开征10 多种税赋,营业税税率与银行相差无几。

2.不良资产增加

农村信用社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业,市场定位主要为农业。按照要求,农村信用社要首先安排农业贷款。新增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必须达到60%以上。农业风险比较大,再加上我国农业保险步伐的滞后,致使风险全部转嫁给农信社。“三农”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农民是主要的贷款对象。贷款的主要用途就是农业生产,包括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及生产设备或者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较大、附加值较、低利润率等特点。而且农业的生产还会受到气候的影响,一旦生产受到不利气候的影响,农村当年很可能就会血本无归,更不说还贷款了。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政绩和地方利益的考虑,对农信社贷款进行干预,使其不良资产比重不断上升。

3.行业品种范围与金融工具创新上受到限制

国家对信用社行业品种范围和金融工具创新上予以限制,商业银行能办的业务农信社不能办。这就导致了信用社经营品种单一,业务比较单调,风险过于集中,不能有效分散风险,信用社获利能力低,资金利用效率低。

4.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农村信用社作为乡镇的银行,其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信用社的性质决定的,信用社最初的设立宗旨是为三农服务。其管理层一般是社员,其所选拔的员工一般也是当地的社员。员工所受专业的培训不多。另外,若人们想找在金融机构的工作,一般首选都是一些大银行,很少有人会首先想到去信用社。这就造成了大的金融机构和信用社人才的不均衡分布。不过在近几年有所改善。

(四)金融创新能力不强

金融创新是指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金融创新的本质在于创造出新的金融要素,或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相对于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程度来讲,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能力更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主性创新较少,吸纳性创新较多

这主要是由于制度体系造成的,农信社金融创新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严格控制创新活动,基层农村信用社有时按照上级要求推广创新产品。可以看到,上级部门可能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而严格控制创新,下面也不能有新的想法,结果就很难推出自主创新的金融产品,更多的是在别人创新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而已,这显然抑制了下面的创新活力。

2.资产业务创新较多,中间业务创新较少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了银行业务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农信社中,中间业务创新力度还不强,没有开展衍生产品业务和商业票据业务,“表外化”品种的贷款业务也没有得到推广。比如贷款证券化、回购协议等。

3.品牌收益少,低附加值产品多

目前在市场上主要的创新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缺少在知识密集和科技含量高的创新产品方面的研发。这种做法增加了产品创新的成本,减少了收益。

四、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建议及其前景分析

(一)深化省联社模式的改革

省联社模式,是指将县联社和信用社原来的两级法人合并为一级法人,在县联社的基础上,出资建立省级联社。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看,一般是谁出资谁受益,进而承担相应的负债,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决定了农信社不适合这种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信用社既具有政策性又具有商业性,说其具有政策性是指农村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的,以农业为主要市场定位,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业发展的。说其具有商业性,是因为农村信用社也是一个盈利性机构,是要自负盈亏的。我觉得农村信用社可以采取省控股的方式,就是说将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集中到省一级,下面的市级县级通过参股建立市级县级分社,但省级的具有绝对控股权。同时对参股人员和参股比例进行一些设置。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偏离其建立宗旨。

(二)转移信贷风险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重要是农业贷款,贷款品种较为单一,而农业经营的风险一般较大,所以农信社贷款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农业,风险较集中,一旦农业经营出现问题,信用社可能就会增加一大笔坏账,这对信用社的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针对这一问题,转移风险是降低信贷风险的一种有效办法。降低信贷风险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对申请农业贷款户认真做好贷款前的审查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审查。首先,从其家庭的经济状况,看其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是否还有其他的贷款;然后再看其信用状况,以前的借款是否按期偿还;最后看其贷款所从事的行业,看其是否属于高风险行业,是否属于朝阳行业,针对其贷款所从事的行业采取适当的贷款政策,还应对其所从事的行业经营方面给出一些指导意见,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要求贷款需要必要的抵押品,可以采取以有价资产进行抵押,所押资产要求市场需求好,易变现,且能够保值。也可采用质押的方式,如果贷款人不能还款,信用社则可以收回抵押财产,来抵消贷款人的还款。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贷款风险转移给贷款人,也就实现到了风险转移。还可采取以人担保的形式,当贷款人不能按时全额偿还贷款本息时,信用社可以要求担保人偿还贷款,这样就减少了信贷风险。不采用无抵押、无质押、无担保方式的贷款。

3.给贷款买一份保险,信用社也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这样就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当贷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信用社可以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其损失。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向保险公司投保,一种是信用社在放贷的时候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在保险范围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贷款无法收回时,保险公司负责偿还贷款本息;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贷款对象向保险公司投保,转移借款人的风险,进而保证了贷款安全。

4.积极推荐金融产品创新,避免单一贷款带来的集中风险,如回购协议。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将贷款证券化,分散风险。

(三)加大业务创新力度

农村信用社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力量之源,是竞争力的核心之所在。农村信用社要想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群众,进行调查,察看当地农民的实际经济状况,察看农业的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发出不同的产品。

2.实现贷款抵押品多元化,鼓励农民生产,让农民有款可贷。

3.增加贷款业务品种,贷款种类呈现多样性,使得不同的贷款适合不同的客户需求。比如小额贷款业务,因为许多农业经营生产具有规模小的特点,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所以开发小额贷款是适合农村小规模的生产的。还可以推出助学贷款业务,帮助农村的困难家庭子女上学。还可推出金融租赁业务,帮助农民买一些生产性农具。

4.开发理财产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向农民宣传金融方面的知识,鼓励投资。

(四)提高员工素质,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

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下、各类专业人才匮乏,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招聘员工时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应当任人唯贤,不可任人唯亲。

2.积极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广揽四方人才,有目的、有计划地从社会和高等院校引进优秀的计算机、法律、金融等专业人才,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3.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用待遇、事业、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各类人才能够满腔热情地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福成,曹京芝,尹程,李子刚.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金融研究,2005(01).

[2]张雪春.政府定位与农村信用社改革[J].金融研究,2006(06).

[3]庄岁林,谢琼,王雅鹏.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比较研究[J].金融与保险,2007.

[4]赵丙奇.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6(05).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3)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国民的生活中越来越频繁。而对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农村的经济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使得农村往另外一种模式发展――淘宝村。几乎每个人都会接触到淘宝这个领域。现在的农村也是越来越重视淘宝,好多农村里的农民都不再是过着以前的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而是摒弃以前的传统观念,走上了电子商务的道路,学会了做淘宝,在淘宝上销售自己产品,收入可观。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产品质量的优势以及产品的生产优势,投身于淘宝的事业当中。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比较晚,在1995年开始发展,这一年中国的互联网也开始迅速的发展,人们在步入网络时代的同时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马云创办的“中国黄页”率先的将互联网应用于商务,把互联网中的电子商务的门槛降低了,同时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体系、配送体系和支付体系,奠定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地发展,电子商务不断地普及和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产生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也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给民众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使了新的商业文明的发展。现在的发展形势是挡不住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经过互联网的交易我国的经济进一步扩大,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缺憾。但是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去改变,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新的容貌。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迅猛发展,前景可观。但是从电子商务进入中国以来,其主要的发展市场是在城市地区。毕竟长期以来,农村的通讯不够宽阔,农民的视野也不够广阔,其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具有风险的。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的消费需求是需要得到相应的满足,同时也可以在互联网的连接下接通农村市场的发展,让农村与市场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农村的农业产品生产率,同时增加农民的日常收益,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意义

对于农村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对于通讯不够广泛和畅通的农村来说,加快了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互联网已经逐渐步入农村,大多数的村民都给自家装上了宽带,用上了电脑用上了智能手机,对于外界的新闻和消息也都很明了了。通过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首先,将信息变成了商务化和数字化,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结合到一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避免盲目l展。其次,减少了农业产品的不流通的问题。最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村村民的知识,提升其知识文化的素养,促进了农业文化传播,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人才

对于农村的电子商务的运行大多数是一些对于智能网的信息了解还不够充足的农民,他们对于电子商务的处理和运行还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这样一来对于处理相应的事物就需要大量的精力。因此,农村的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参与,也需要培养、引进、挖掘大量的专业人才。

(二)同质化竞争严重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家因为对于电子商务的市场化发展缺乏相应的知识了解,只是知道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没有自己相应的主见,盲目地自己跟随别人进入市场,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感觉,很多的网店都是一样的。

(三)缺乏自己的创新

现在农村淘宝对于其网店的开设卖的产品都是一些没有质量保障的产品,而且大多数都是盲目模仿别人的设计以及想法,没有自己的创意和创新。

三、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虽然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毕竟其发展的时间是相对短暂的,存在相应的问题。为了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一)培养、引进和发掘专业人才

因为缺乏相应的人才,所以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并不会那么顺畅。所以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群众的相应配合来提高其发展。培养、引进和发掘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改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提高其运行的效率。当然这样的发展形势也不是个人所决定的,其需要当地的相关机构积极地配合。比如政府机构,可以结合相关的资源、给予相应的规划,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以引导农村对于电子商务的开展,同时加强对农村网商的扶持。

(二)实施品牌化战略

因为现在农村网店的模仿性的设计太多,导致其各个网店都失去了运行特点。所以未来的农村网商需要通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想法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卖特色和技巧。

(三)优化网商的关系

对于农村网商都是小小的个体户,但是数量居多。需要有相应的协会在更多相应的方面发挥其主要的作用。借鉴相关地区的相应经验,以提高相应的网商之间的协调关系。相互合作相互采纳和吸取建议。作为农村网商,在平时的经营生活当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营销能力,同时还要充分的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点。将农村电子商务这一虚拟经济融入到农村经济、农业生产这一实体经济中,不断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长久地从农村电子商务中获得利益。

(四)利用当地产品的优势吸引外地客户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相应的特色产业,而别的地区是没有的。这样一来,农村的网商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产品特色,做出相应的相关的广告宣传,让外地的人了解自己产品的优势,以增加外地客户对于本地产品的了解和购买的数量。同时还可以与外部的合作,加长销售的链条,敞开怀抱大量吸取外部的资源,拓宽发展的渠道。鼓励外部网商、服务商和其他非赢利性等各类主体的进入和竞争,特别要欢迎那些长期合作和落户于当地的市场伙伴,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将他们融入到当地已有的市场生态体系中来。

(五)把培训和引进人才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为了满足农村淘宝的有效发展,就需要更多地借助外力满足本地的人才需求。在农村所属城市和周边城市,通过联合高校、电子商务企业共建实习和培训基地,鼓励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等方式,打通网商与所需人才之间交流与合作不足的障碍;鼓励有条件的网商或协会直接与高校建立更为灵活的“订单式”培训课程,以应对网商对人才的急切需求。

(六)建设多元化农村金融路径

淘宝村的农民网商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经济实力微薄,现金流通紧张,可抵押物价值低的问题。因此其融资贷款方面的需求在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被满足,资金问题就成了淘宝村的网商们的困扰之一。但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相应的金融机构可以加强对于农村网商的调查和研究,以便了解农民网商的实际需求,用灵活的方式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农村网商的借贷需求,便于支持农民的小微企业创业的发展。政府也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民提供无抵押贷款,加强信贷扶持。

总之,对于“淘宝村”而言,电子商务的运行是可观的,但是其发展是需要相关的组织机构的积极配合和需求。网商们也需要加强对于电子商务的知识的了解,以及对于其相关专业性知识也有相应的了解。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尚未完全开发的中国农村,是电子商务未来的蓝海市场。然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开发与拓展,不仅要打开市场,更要从农村自身的角度出发,自下而上的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系统与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小农家与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品质,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梅英,宾宁,杨可莹,林逢春,张成科. 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调查――基于揭阳市军埔淘宝村的调查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10).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4)

一、如何估算当前农村人口的数量

1.三组不同的统计数据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截止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12.95亿,其中大陆人口12.66亿。大陆人口中,居住在城市镇的人口为4.56亿,占总人口的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07亿,占总人口的63.91%。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年末总人口为12.6亿,其中城镇人口3.89亿人,占30.9%,乡村人口8.70亿,占69.1%。

根据现行户籍统计,2000年我国乡村人口数为9.28亿,城镇户口人数为3.38亿 。按户口统计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26.7%,乡村人口占73.3%。

这样,我们便面对着三组不同城乡人口数字,三组数字之间相差巨大,其中户籍统计数与“五普”统计结果相差1.21亿,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相差9.4%,这无论如何是一个惊人的差距。

2.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城乡人口统计的办法

之所以出现这种统计结果的巨大差距,是因为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对城乡人口统计办法作了新的规定,这就是国家统计局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其中第六条规定,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包括:设区市的市区和不设区市的市区。设区市的市区是指:市辖区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市区为区辖全部行政区域;市辖区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平方公里的,市区为市辖人民政府驻地和区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前款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不设区市的市区是指:市人民政府驻地和市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市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全部行政区域。

第七条规定:镇,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包括:县及县以上(不含市)人民政府驻地、行政公署所在的建制镇的镇区和其他建制镇的镇区。镇区是指:镇人民政府驻地和镇辖其他居委会地域;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村民委员会的驻地,如果未设居委会或居委会地域不明确的,则为村委会地域。

此外,第五次人口普查采用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常住地进行登记,一个人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已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常驻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以外的人”和“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常驻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均在现居地登记。按照这两条,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劳动力的绝大多数被计算为城镇人口 。

3.第五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数的还原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依据常住人口来登记的,这种登记办法由于将进城镇务工经商农村人口计入城镇人口,而使城镇化水平大为提高。那么,有多少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而被计算成为城镇人口了呢?考虑到城镇人口到农村常住的情况很少,可以忽略,则依2000年户籍统计数据,城镇户籍人口为3.38亿,对照“五普”居住在城镇人口为4.56亿,则大约有1.18亿户籍在农村的人口被计算为了城镇人口。

户籍在农村的约1.18亿被计入城镇人口的农村人口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进城务工经商农村人口,这部分人的数量可以有一个大致估计。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6%,据此推算,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其中80%以上转移进入城镇或东部发达地区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2002年“长安论坛”中提供的数据为“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经商务工人员接近9000万” ,邱晓华9000万的数据显然包括了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从以上引述中,我们大致可以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即约有8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这约8000万人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被计入了城镇人口。

户籍在农村的约1.18亿被计入城镇人口的农村人口的第二种情况是《关于统计上划入城乡的规定》(试行)中将部分农村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扣除市辖县后,219个设区市(纯市辖区)人口密度的平均值为1246.42人/平方公里,接近本次“市辖区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市区为市辖区全部行政区域”的标准,而几乎所有大的设区市人口密度的平均值都超过1500人/平方公里,但在这219个设区市中,从事农业生产人口比重为21.9%,说明市辖区中有相当的农村部分 。不设区的市、县辖镇和建制镇的农村成分更高。取中间值作为估计数,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约有10%的城镇人口实际上在从事农业生产,为农业人口,这部分从事农业人口的大多数为农村户籍人口,考虑到这部分农业人口城郊经济的特点和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拥有城镇户籍,可以再作50%的折算,计算出来的这部分被记入城市人口但实际上是农村人口的总数就为4.56亿×10%×60%=2280万人。

以上两项相加,第五次人口普查户籍在农村但记入城镇常住人口的总人数为8000+2280=10280万人,接近前述1.18亿的数字。

除以上两项相加以外,还有一项在“五普”中计入城镇人口的农村户籍人口,即约8000万进城务工经商者的子女和家属。这部分人口的总数不会很高,从以上计算来看,这部分人口的数字可以计算为1.18-1.280=0.152亿,即约在1500万人左右。这当然只是一个很粗略的数字。从进城(含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经商者的经验数字来判断,当前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经商者   

的家属仍然居住在农村,没有进入城镇生活,这方面的数据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4.一个可以接受的城镇化率

若上述数字的估算大致不错的话,我们可以再来计算一个出于我们讨论目的的较为客观的城镇化水平。以常住地来计算城镇人口的最大缺点是忽视了城市化的本来含义。城市化不仅是指在城市居住着,而且指在城市生活着,而且可以生活下去,可以进行人口的再生产,或者说可以在城市定居下来。作为标志,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在城镇务工经商而将家庭搬到城镇定居,一是可以让子女进城上学,二是可以让父母进城养老,三是自己退休可以在城市居住生活下去。以此标准来看,8000万进城务工经商者总共只有约1500万家属人口,以1个劳动力带1个家属计算,这8000万农村劳动力中只有1500万劳动力可以计算为城镇人口,6500万农村劳动力不过是到城镇通过务工经商来补贴农村的家用,他们的子女在农村成长,父母在农村去逝,他们自己年老之后也要回到农村生活,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仅够在农村生活。这方面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再来看2280万因为“五普”城乡人口计算方法产生的农村户籍的城市人口。总的来讲,这2280万农村户籍城市人口,可以看作城郊人口,城郊人口因为离城区近,可以享受到城市公共设施的相当部分好处,且随着城市向外扩张,农村土地升值,这部分农村户籍的城市人口的大部分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这样,将这部分人口的一部分计算为城镇人口是合理的,但全部计入城镇人口不合理,因为其中相当部分得不到以上两项好处,这部分人口可以假定占50%,这样需要在“五普”城市人口中再剔除2280×50%=1140万。

这样计算下来,我们校正的可以接受的城镇人口数即为45600-6500-1140=37960万人,以3760万人除以12.66亿人大陆总人口,城镇化率为30.0%。这个数字与国家统计局《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30.9%的比率十分接近。

相关地,农村人口总数即为12.66-3.78=8.88亿,这个数字为2000年数。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70%。

5.为什么不能按常住人口计算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依托的区位选择。一个人住在城市中,并不就代表这个人已经城市化了。城市化必须要求这个住在城市的人可以生活下去,可以依托城市来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来完成家庭生活和家庭人口的再生产。简单地说,城市化意味着劳动者可以在城市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他有房子可住,有基本的生活来源,她可以养育自己的父母,可以抚育自己的子女,可以过上完整的家庭生活。这个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劳动者至少可以在城市完成家庭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这个住在城市的家庭也同时可以享受到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福利的好处。

以此来衡量目前在城市和沿海务工经商的约8000万农村劳动力,除约1500万劳动力是带家属在城市居住以外,还有约6500万劳动者仅仅是在城市挣钱,挣十分微薄的收入,这些收入不能维持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简单再生产,他们必须让自己年老的父母住在乡下:这个生活费很便宜的地方,他们也必须让自己的子女在乡村长大,在乡下接受教育和医疗,他们年老的父母和半成年的子女是农业生产的半劳动力,就是由这些“386199”的半劳动力来耕作不多的田地,收获不多的粮食,维持日常温饱的生活。这些外出打工者的收入不足以维持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简单再生产,却可以补贴农村家庭的家用,这些外出打工者从城市挣钱来维持他的家庭在农村的简单再生产。这些打工者还年轻着,等到他们年迈力老,出卖劳动的价钱太低,他们也就回到乡下的家庭,他们的子女接替他们到城市挣钱维持他们在乡下家庭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我们可以看到在城市打工者是在乡村完成他们人生的循环,城市只是一个过场,他们并没有成为城市的一员,他们的子女也很难成为城市的一员,因为他们打工的收入不足以维持他们在城市完成家庭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哪怕是简单再生产:当然,如前所述,这8000万进城务工经商者中约有1500万人可以在城市生活下来。

为什么有6500万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离开乡村就不能完成家庭的简单再生产?原因是他们的报酬太少。为什么务工经商农民的报酬会太少?因为农民人太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太多,而就业的机会太少。

众所周知,最近十年,农民到沿海打工的报酬不升反降,劳动条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典型调查表明,一个农村劳动力在一家外向型企业打工的日工作时间一般在10—12小时,每月挣500—600元报酬,其中100—150元用于食宿,100元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此外的收入一年不足4000元,除去往返路费,一年可以净挣3000元,这还是没有任何疾病和意外情况下的收入。3000元收入在城市当然是购买不起房子的,甚至租不起房子,也无法拖家带口,而仅仅可以补贴在农村的家用。农民打工的报酬少,就不可能用少得可怜的报酬来购买物品,来享受生活,第三产业因此发展不起来。

为什么农民打工报酬在最近10年不升反降,劳动条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因为农民工基本是在产业末端的加工业从事简单的装配劳动,这些装配工业诸如玩具、服装、皮革制品、小电器等,由于世界市场的供过于求,而利润很低,且这些产业以专利和商标为典型的利润端多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使得国内外向型企业的利润微薄,支付不起打工者较高的报酬。最近10多年,随着中国经济外向程度的提高,中国制造的加工产品销往全球(有人乐观地称之为“世界工厂”),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出现饱和状态,世界市场的供过于求使最近10多年来,中国加工产品陷入“出口增一倍,利润降一半”的恶性循环。

换句话说,当前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建设世界工厂的发展战略,一方面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处于利润末端,而利润微薄,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剩余劳动力使生产处于利润末端的加工产品很快就供过于求,供过于求的处于利润末端的加工产品相互竞争,进一步压缩了这些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缺少利润空间的加工企业不可能支付打工者较高的报酬。

而从世界市场来看,不仅中国,而且大量发展中国家在处于利润末端的加工产业上相互竞争,越南、印度、拉美等一个又一个雄心勃勃的希望现代化的国家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出口加工产品的竞争,而越来越没有利润。而发达国家因为处于利润上游,掌握着以专利和商标为主的垄断利润空间,而赚得脑满肠肥。中国之所以近10多年加工产品“出口增一倍,利润降一半”,与世界性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加大加工产品出口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在这其中,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问题是,造成今天严重国际市场加工产品供过于求局面的中国外向型加工业仅仅吸收了约7000万农村劳动力,而中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约在4.5亿左右,农业劳动力最多需要1.5亿。也就说,除去目前在沿海以生产出口加工产品为主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以外,还有2亿以上的巨额农村劳动力等待着进入沿海利润微薄的加工企业中来。

这样,一方面世界市场对加工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生产加工产品的能力几乎是无限的,这就加剧了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降低了加工企业的利润,同时也限制了加工业本身无限扩张的可能。在加工业上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有限的就业机会与几乎是无限的发展中国家的过剩劳动力结合起来,那些利润微薄的加工业企业就会无限降低打工者的工资。从国别来讲,哪一个国家的打工者可以接受更低的报酬,可以接受更恶劣的工作条件,国际   

资本掌握的加工业能力就向这个国家转移。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打工者只要很低的工资收入即可以做很长时间工的特有可能性,使国际资本不断进入中国,中国越来越象一个世界工厂,中国越来越占有那些越来越少的加工产业的附加利润。

极低报酬即可以雇请良好劳动者的前提正是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是由乡村培养出大量优质劳动者,为劳动力提供了廉价的再生产场所,也就为加工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正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不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可能。要知道,如此低廉价格劳动力的收入,在城市不能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在农村却再可能生产出源源不断的优质劳动力来。

而仅仅是中国还有2亿多农村待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使那些利润微薄的企业向打工者转嫁困难提供了方便。这些加工企业甚至不提供打工者维持农村家庭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报酬。这些加工企业更不可能提供让打工者在城市实现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报酬。只要中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完全转移出来,只要中国产业仍然以加工业为主导,那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就只能是城市的匆匆过客,他们就不能算作城市人口,他们离不开农村的家。

另一方面,正如龙永图2002年12月20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引用经合组织一个研究报告所说的,中国吸引外资的一大优势是拥有相对廉价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这是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无法比拟的。中国劳动力成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上升,中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至少将保持20至30年 。经合组织研究报告正确指出,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向城市。二是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当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中西部廉价劳动力很快就补充过来。当然,经合组织不理解也不关心中国廉价劳动力是如何在农村家庭中再生产出来的。

6.小结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不是从表面相似性而是从内在相关的方面讨论农村人口的数量,按劳动力再生产的地域来划分城乡人口,就会发现第五次人口中普查按常住人口来计算城乡人口的规定是大成问题的。依托于农村生活并且只能算作是农村人口的人数不应该是“五普”公布的8.07亿,而应是8.8亿左右,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应为70%,而不是“五普”公布的63.91%,相应的城市化水平不应是36.09%,而只有约30%。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了。

二、估算未来50年城镇就业吸纳能力

要对未来50年城镇就业吸纳能力作正确估算,需要先解决几个重要的基本判断。当前经济学界和决策部门在估算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城镇化前景时,存在严重的理论误区,抽象对比和形式推论众多,理论模型表面化,结论往往带有盲目性。如何建立动态的理论模型而不是目前理论界流行的静态的形式化的理论模型,对于正确预计中国未来发展的可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

首要需要讨论的理论问题是,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根本上不同于一些小国或地区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从博弈论的角度,大国经济必然构成与系统(即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互动,而不能将国际经济仅仅当作背景。一个小国经济出口一般不会影响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但如中国这样庞大的以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会深刻改变国际经济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加工产品为主导的发展战略,深刻改变了国际市场上加工产品的利润分配格局,特别是初级加工产品的利润分配格局。诸如中国出口加工产品中最多的纺织品、鞋帽服装、玩具、自行车、皮件、电话机等,在中国扩大出口的背景下,这些产品的价格下降几乎一倍,利润更是大幅下降。亚洲金融危机就与中国大量出口挤垮东南亚一些小国经济有关。

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在改变国际经济格局,决定性影响初级加工产品价格从而挤垮同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小国经济之外,也对本国经济构成了危胁。据计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鞋子,每年平均每个美国人4双。在美国或任何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制造的初级加工产品充斥市场。初级产品利润很低,市场也很有限,一旦欧美主要初级产品市场被中国制造占领,中国还有2亿富余农村劳动力再进入到这些初级加工业中劳动,就会引起中国产品之间的竞争、这一点在今天已是十分明显了,其结果,是劳动力甚至连简单劳动力的再生产也无法维持下去。

如果理解当前中国出口加工产品的过程是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这些企业的主要雇工是农村劳动力,这些农村劳动力的总数量不足7000万,而这些企业出口的加工产品就已经充斥欧美市场 ,就已经相互竞争的没有利润空间了的话,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未来50年,富余的2亿农村劳动力根本就不可能被这些初级的加工业吸收。

不能靠出口初级产品的加工业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只有一是劳动内需,二是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上是资本代替劳动,这种升级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长远活力,在对于增加就业没有作用。拉动内需的前提是劳动力有购买力,今天中国劳动者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单纯出卖劳动力的人,他们的典型地处于马克思所描述的简单劳动力再生产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越来越没有购买能力,生产过剩的危机便会到来。

进一步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大国经济的一组数字,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2亿,城镇下岗职工约4000万人 ,两者之和,接近美国总人口数,等于西方七国集团劳动人口总数。而中国劳动力总数更是接近西方七国人口总数。这种情况下,中国希望依靠出口初级加工产品来发展自己经济,实现自己的充分就业,实在没有可能。

加工出口工业不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中国的充分就业,那么,第三产业是否可以实现这种充分就业呢?

2.第三产业不可能大规模吸纳农村劳动力

当前理论界和政策部门普遍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是影响城市化水平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关键环节,他们认为,无论是开放户籍,还是发展小城镇或是国家投资建造新城,都可以为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机会。他们举例说西方七国集团第三产业(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3%,远高于中国目前的32% 。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统计资料,1999年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27%左右,而一般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5%—45%,发达国家的就业比重更是高达60%—80% 。有人据此认为第三产业的不少行业如商业零售、交通运输、旅游、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等,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们举例说,零售业是美国就业数量最多的行业之一,1995年零售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美非农就业人数的18%,相比之下,1996年我国批发零售业的就业职工占全国职工的比重仅为12.10%。他们认为,当前中国第三产业在就业总量方面不足以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金融、保险、通讯、房地产、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

那么,中国有无可能通过发展第三产业而大规模地扩大就业?为什么中国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我们可以先将第三产业划分为两种类型的第三产业,一是服务型的第三产业,诸如批发零售、金融保险,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广告娱乐等,一是生产性的第三产业,如信息产业,科学研究。就当前我们所说的第三产业来说,生产性的第三产业还极少,以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养第三产业的例子如美国电脑行业,印度软件行业   

,只是很少的例子,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就业性的第三产业,首先是服务业,主要也只是服务性行业。

服务性行业发展起来的前提是有消费者,消费者不仅要有消费意愿,而且要有消费能力,而正是在消费能力上,当前中国的消费者出了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的生活水平一直维持在温饱线上,他们很少有现金购买能力,他们除了购买必要的生活品之外,最大的能力是购买一些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自行车等,没有能力购买服务性产品如保险、餐饮、旅游。他们甚至不能到电影院买票看电影。也购买不起教育和医疗。可以统计,当前农民子女上高中的百分比是连年下降的,农民“大病看不起,小病不用看”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进一步看,农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这部分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其中现金收入不足1000元,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和人情、子女该书的开支以外,所剩无几,服务性的第三产业要想在农民那里赚钱很困难。二是外出务工经商特别是务工农民的收入,在最近10多年不增反降,除了最必要的生活费用开支和往返交通费用外,农民一年打工收入仅3000元左右,他们无力购买服务性的第三产业。

另一方面,最近10年来,中国的新贵发展迅猛。据匡算,目前中国百万以上家产的家庭已经超过1000万户以上 ,千万富翁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这部分人购买得起也需要服务性的第三产业,问题是这部分富裕起来新贵的消费口味严重洋化,他们穿洋装,喝洋酒,开洋车,到国外旅游,送子女在国外接受教育,将钱存在国外的银行,甚至在国外卖房,等等,因此,他们购买的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大部分贡献给了发达国家,而不是中国的第三产业。他们的消费品味严重洋化了,他们这种洋化的消费品位还造成了国内消费的断裂:他们有能力制造出消费品味和时尚,他们让那些消费不起的人期望得到这些消费,他们让那些期望这些消费不能满足的人对社会不满,而让整个社会的价值出现问题,问题的关键就在,因为中国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所有劳动者的收入都处于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低位。农民依托农村低生活标准来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所产生的低报酬要求,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价格均拖降至极低水平,这种情况下,服务性第三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理由。

此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本身严重依托于出口型的加工业,这些加工业因为竞争激烈而利润很低,很低的利润不仅无法支付劳动者高的报酬,而且这些加工业本身也没有能力创造附加产值。1996年9月22日《洛杉矶时报》刊登的文章《芭比娃娃与世界经济》列举的芭比娃娃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这篇文章说,从中国进口的“芭比娃娃”玩具,在美国的零售价为9.99美元,而从中国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在这2美元中,中国仅获得35美分的劳务费,其余65美分用于进口原材料,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用。再具体一些,在美国的7.97美元用于美国境内的运输、市场零售、广告、批发及利润,每个芭比娃娃仅广告费即达50美分,难怪美国第三产业发达;而在剩下的2美元中,香港占了1美元的管理运输费,台湾、日本、美国及沙特阿拉伯方占了65美分的原料费,剩下的35美分由中国获得了劳务费,包括厂房、劳力和电力 。其中支付给打工妹的劳务费,平均一个芭比娃娃不足10美分,远远低于平均在每个芭比娃娃上面的广告费用。难怪有美国人游行抗议美国商人对中国劳动者的过度剥削。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国内的企业还是劳动者,都不可能有为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创造产值的利润和工资。

3.建国以来的城市化

先来看一看建国初期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率。据统计,1949年中国大陆只有69座城市,约2000个县城及建制镇,城市人口5765万,占全国人口的10.64%。但我们又常见到另一个建国初期城市化率的统计数据为12%。12%的数据是以5765万城市人口除以1949年9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估计的中国有4.75亿人口而得出来的,事实上,到1953年7月1日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该年中国人口总数已超过5.94亿,由此推算1949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量即已达到5.42亿 。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中国城市化的现状,我们回顾一下建国以来城市化的历史,这个回顾分两方面进行,一是城市人口的变化状况,二是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状况。

先看城市人口的变化(单位:万人)。

1949:5765

1950:6169

1953:7826

1956:9185

1959:12371

1962:11659

1965:13045

1968:13045

1971:14711

1974:15595

1977:16669

1980:19140

1982:21480

1983:26366

1989:29540

1992:32372

1995:35174

1998:37942

1999:38892

数据来源:参见许涤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统计年鉴。

若以1982年为界(之所以以1982年为界,是因为1982年为第三次人口普查年,且1982年可以作为改革开放前后的分水岭),则1949年—1982年共计33年,城市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了21480万人,增长2.73倍,平均每年增长11.30%。

1982年—1999年共计17年,城市人口由2148万人增加到了38892万人,增长0.81倍,平均每年增长10.60%。

对比看来,若以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来作比较,1949年—1982年城市人口净增长的速度略快于1982—1999年城市人口净增长的速度。

再来看城市人口在整个人口所占比重的增长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82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13%,1999年为30.89%。以1949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60%来计算,1949年—1982年城市化率提高10.53%,城市化率刚好增加一倍,33年间,平均每年提高3.0%。1982年—1999年,城市化率提高30.89%-21.13%=9.76%,城市化率增加为46.2%,1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7%,也就是说,以城市化速度来作比较,1982年前的33年比1982年—1999年的17年,城市化速度更快。

这是一个与我们想当然的结论相当不同的结论。其原因大致可以在前述讨论中寻找。

4.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可能速度

从前面的讨论来看,中国未来城市化的道路将十分艰难,目前一些人预期中国很快就会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这种预期缺乏依据。

首先,我们说的城市化是指可以在城市安居下来的城市化,而不是如拉美国家,城市贫民在贫民窟中艰难生存的那种城市化。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张曙光教授曾说城市出现贫民窟不会给政府丢脸,因为贫民窟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贫民窟的生活质量远远低于农村的生活质量,同样的收入,在农村可以过得有体面,甚至可以生活得比较舒服,而在城市,就可能只能住贫民窟,不能受到好一点的教育、住房、衣食都存在问题。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前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双层经营,赋予农民长期使用权的政策,使农民可以在城市获得并不多的收入,而在农村维持一个较为过得去的生活水平(如何过得去,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讨论)。那种不能在城市安居也不能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贫民窟式城市化,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这种城市化也解决不了中   

国发展中的任何问题。相反,这样的城市化可能加剧城市的动荡与无序,并在一些偶发事件中作为社会不满群体来引起整个城市乃至全国的秩序混乱。

第二,城市化要以就业者可以在城市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为基础,就是说可以依靠工资收入购买住房,结婚生子,生活下来。他上可以养育父母,下可以让子女上学读书,并过上较为有保障的生活,他才可以算作已经城市化了。若就业的劳动者依靠工资收入只能住在贫民窟中,子女不能接受义务教育,生活环境很差,或甚至他们工资收入只能补贴在农村的家用,他的家庭劳动力再生产是在农村完成的,这样的城市就业者就不能算作已经城市化了。

而在中国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之前,城市打工就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就一定会陷入一个较低的水平,正如龙永图所正确引述的,中国劳动力成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上升,中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将保持至少20至30年。这样一来,中国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村劳动者将难以取得在城市安居下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最低费用,他们不能实质上城市化。不仅这些农村来的劳动者不能城市化,而且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与城市劳动者争夺就业机会,将城市劳动者的工资降下来,使这些原本可以在城市定居下来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城市劳动者家庭安居不下来,难以完成家庭劳动力的再生产。除非城市政府通过诸如最低生活保障、再就业工程等专门偏向原来城市劳动者的政策,这些城市劳动者会发现,他们自己越来越被赶入了贫民窟中。若城市劳动者与农村劳动力有相同的工资收入和政策保障,城市劳动者显然不能获得农村劳动力同样的福利和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因为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在农村的家中完成劳动再生产的主要环节,农村的生活费用较低,且农村的承包地可以提供温饱所需的基本收入。这也是当前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对保护城市劳动者的原因。

第三,更遭糕的是当前变得越来越不利的加工产业的处境。最近二十年来中国主要依靠农村劳动力在沿海生产加工产品出口世界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来获得劳务收入与经济发展。但是,因为中国加工产业过于庞大,几乎所有初级加工产业的国际市场都被中国产品占据。中国进一步加大在生产初级产品上的出口力度,将会进一步恶化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环境。考虑到目前沿海加工出口工业仅仅吸纳不足一个亿的农村劳动力即对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我们就可以知道,还有近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到以出口为主的初级加工产品中来的机会是少之又少。

换句话说,因为中国劳动力数量实在太过庞大,仅仅目前集中在沿海不足一亿农村劳动力加工的初级加工产品就彻底改变了世界市场上初级加工产品的供求关系,其他农村富余劳动力再进入到这些出口型的加工业中来,就没有大的空间,出口加工业不能成为将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何况中国在改革开放,越南、朝鲜等发展中国家也在或要改革开放,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比中国更便宜,而出口加工业的产业结构与中国十分相近,这种背景下,中国目前在沿海打工的农村劳动者还可能被挤出来。

最近10年,沿海以出口为主的加工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几乎停滞也是证明。

第四,初级产品加工业因为国际市场的有限性及国际市场环境的恶劣,而要求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问题是,高附加值产业往往是资本代替劳动,在资本可以代替劳动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价廉的优势就没有意义,外资也不会进来。龙永图指望中国以廉价劳动力来长期吸引外资,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大有疑问,且这些外资进来了,也不能解决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问题。

第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近于无限供给,将劳动力价格压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面。这种劳动力的低价格对于资本是有利的,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都可能借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来赚取大量利润。问题是,外资赚取的利润迟早会汇回本国,内资赚取大量利润后,他们有能力在世界市场上尤其是欧美市场上形成自己的消费能力,他们在欧美国购买住房,接受教育,穿世界名牌衣服,开世界名牌轿车,喝世界名牌饮料。总之,无论是劳动力价格很低因此报酬很少的劳动者,还是那些赚取大量利润的国内国际资本家,他们或不能,或不愿在中国消费,这些人要么购买不起中国国内服务业的产品,要么不愿购买中国国内服务业的产品,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起来的希望就很小,第三产业可以吸纳的就业人数就不会太多。目前中国第三产业之所以不能吸纳更多的就业者,完全不是什么政策或制度问题,而是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以上严重问题。到任何一处城市或乡村,都可以看到那些萧条零售业,那些等着顾客上门购物的无所事事的商店服务员们。

有一种普遍说法,认为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就会有一个城市化的高潮到来。他们举例说,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他们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都表明,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他们预测,在2020年前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54%甚至60%以上 。《2001——200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预测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5%。

但是,一是我们要实现的城市化是什么样的城市化,拉美的贫民窟式城市化是否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目前仍然没有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而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后进国。中国是后进国家,中国就没有办法向其他国家转嫁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危机与成本,这是中国与目前的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与城市化中完全不同的处境。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这样庞大的大国在发展过程中会对国际经济的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如前面已经分析过的中国最近二十年来初级产品加工业的例子。因此,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前述所谓的国际经验对于预测中国城市化的前景没有意义。

目前发展中国家,拉美的城市化率最高,达到75%,拉美4.98亿人口中,有3.8亿人居住在城市。但是,这3.8亿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一为贫困人口,其中相当部分住在贫民窟中,有约2000万人流浪街头,这样的城市化带来的是问题成堆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不仅没有促进拉美的发展,反而进一步加深加重了拉美病 。

何况整个拉美的人口近不足中国人口总数的一半!

以下,我们对中国未来五十年的城市化水平作一估计,这一估计是以可以在城市定居的人口作为城市人口数依据的,换句话说,我们是以劳动力再生产的所在地为依据来划分城乡并计算城市化水平的,进城打工但不能在城市安居下来的农村劳动力,不作为城市人口计算。这样来看目前中国城市化的水平,约在31%左右。

假若不出现奇迹也不出现灾难,中国经济仍然可以象建国以来50多年一样平稳发展,那么可较为乐观地估计,在未来5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维持过去50年的增长速度,即由1949年的10.6%。到1999年的30.8%,五十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1999年至2049年,即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再增加20个百分点,达到51%,这就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果了。根据预测,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峰值,51%的城市化水平就意味着8亿中国人在城市安居,比目前约4亿人在城市安居增长了足足一倍。这当然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而回过头来看农村人口,到21世纪中叶,以人口峰值16亿计算,农村人口还有8亿。目前中国农村人口约9亿,50年后,中国农村人口还有8亿。

也就是说,在未来50年,中国农村人口会在一个相当稳定的高位基数上运行。其实,这个高位在1970年初就已经开始了。1971年中国农村人口已经突破7亿的大关。农村人口不会像一些人想象那样,在未来几十年随着城市化而自然消失。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5)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06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金融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传统的原因和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的运行,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措施力度不够,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增长与资金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因此,对于农村金融的体制改革很有必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解决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需不平衡、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的背景

1.1 政策背景

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开始逐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连续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文件,允许设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三类机构,并在机构性质、市场定位、业务范围、存贷利率、内部管理等方面对三类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作了具体的规定。

1.2 微观背景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虽然几经改革,至现在处于农村金融体制的逐步开放阶段,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条比较漫长的道路,并且在改革的路上,我们可以看见,农村金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2.1 农村金融机构少,银行网络覆盖面低

自1999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撤步,基本上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和放款权,至2010年共撤销了约31000多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乡镇农村金融基本被排除在网点之外。大量撤并农村金融机构,不仅削弱了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力量,而且不能为农民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

1.2.2 农村金融抑制严重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其表现是政府过多的干预农村金融导致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效率低,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二元性。结果是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目的难以达到,导致农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1.2.3 农村金融资金供需不平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经济也有了飞跃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致使资金需求向集中、大额方向转变。据有关部门初步测定,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亿万亿元,农村地区存在巨大的信贷需求。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网点收缩,大量吸收存款而贷款规模不足,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开办不久、规模较小,农村资金严重外流,直接导致新农村建设出现巨大资金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1.2.4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运行效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尤其是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撤销机构以后,农村金融市场几乎被信用社垄断,缺乏外在竞争和内部改革的动力,致使其不断出现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达到金融服务“三农”的目的。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

2006年12月,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2007年3月,首批3家村镇银行挂牌成立。自此,中国农村金融开始了新的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国已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19家;从经营情况看,截至2010年2月,已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5.1万户、65.5亿元,小企业贷款0.5万户、91.2亿元,分别占其贷款余额的36.2%和50.4%。

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金融需求,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了较好的成绩。以四川省为例,截至2010年5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17家,总资产共56.99亿元,总负债49.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57亿元,小企业贷款余额19.08亿元,农户贷款7.2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2.5亿元,对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填补县域农村空白、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服务功能上还是不足的,它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其无法完全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3.1 内部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3.1.1 基础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较差

由于村镇银行的规模决定了其营业网点不能覆盖到更广的地区,并且业务处理还是靠简单的内部网络,结算系统不完善,资金清算渠道不通畅;小额贷款公司的营运需要现代信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成本是小额贷款公司无法承担的,因此它不能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系统,制约了其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李英军、周宏斌,2009),大多数村镇银行的高管素质尚可,但客户经理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夏,2010)。

3.1.2 资金来源不足,使用效率不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资金的渠道比较少,受到比较多的限制。其一,由于这些机构处于农村地区,农民的闲置资金比较少,限制了资金的来源;其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比较短,农民还没有对其有充分的信赖,造成吸储困难;其三,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虽然撤出了网点机构,但是也带走了大量的存款,导致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比较严重。这些机构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选择中高收入群体的“城市化”农民和大企业发放贷款,那些真正需要贷款资金的农村客户就很少得到他们的支持了,这样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大打折扣,支农惠农的作用就减弱了。

3.1.3 服务功能不全,创新能力不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单一,贷款呈脱农化、短期化趋势,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开办的业务仅仅局限于储蓄存款业务、质押贷款业务、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和票据转贴现业务,几乎没有中间业务,其提供的金融服务面比较狭窄,功能还不全。

3.1.4 运营成本较高,赢利较小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都设立在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农村地区,客户基本上都是农民,经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金融机构的利润率本身就比较低。另外,由于农村居住人口的分散性,金融要充分的覆盖农村地区需要设立很多网点,也要求金融机构有很高的流动性资产,这其中的成本是很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承担的。

3.1.5 风险大

第一种是操作风险。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人员兼职情况普遍,内部的监控力度不够,增加了操作风险;第二种是信贷风险。由于农业具有周期短、自然风险大的特点,农村地区的保险和抵押担保业务等发展跟不上农村金融的发展,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一直比较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一般都是信用贷款,面临着比较大的道德风险。第三是政策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成立的,对政策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但是我国目前国家政策扶持不到位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

3.2 外部环境问题

3.2.1 准入门槛低

根据现有的政策法规,我国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在县(市)设立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在乡(镇)设立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在乡(镇)新设立信用合作组织,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在行政村新设的信用合作组织,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设立的圈子贷款公司,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降低准入门槛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更好地支持三农建设,然而较低的准入门槛会吸引大量的投机者,使一些实力比较差的机构混入其中,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风险隐患;另外,由于农业生产风险高,农民贷款信用风险高,较低的注册资本不能很好地使得金融机构抵抗风险。

3.2.2 社会认知度不高,法律地位不明确

国内外的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缺少抵押品、特质性成本与风险和非生产性借贷为主的四大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解决这四大问题首先就要让农民接受这一事物。然而,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是其社会认知度仍然不高。虽然国家颁布了很多政策法规,但是对于三类金融机构的地位仍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这些机构在进行经营过程中由于身份地位问题会遇到很多的阻碍。

3.2.3 监管困难

我国放宽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门槛,因此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机构就比较多,使得监管机构的监管任务繁重,很多机构出现监管人员由其他职务的人兼任,可能造成监管不到位。另外,由于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监管机构不能很好地对这些金融机构进行现场监管,也提高了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

3.2.4 政策制度体系有限制

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并且由于一些优惠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各部门相互牵制,难以真正落实,使得这些政策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3.2.5 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不完善

一是农村信用环境不完善,阻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的开展。二是农村保险体系不健全。由于农业的周期长、季节性强,面临着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两大风险,使得大多数保险机构不愿意为农民的经营承保,因此农村地区的保障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保障环境来支撑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上的发展缺乏足够的环境保障。

4 关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前景的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其绩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农村地区发挥了一定的金融纽带作用,发展前景很明朗。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打破了传统的信用合作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单一主体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了其在农村连接资金剩余者和需求者的纽带作用,促进了农村地区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

(4)作为金融纽带,它填补了有些地方金融机构网络覆盖空白,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前景的建议

4.2.1 国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现在国家已经颁布了一些工作指引、意见及规定,但是这些政策体系并不完善。国家还应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政策方面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国家应该继续推行对这些机构的支持政策,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充分的支持后盾。另外,还应针对农村地区服务手段落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等问题,推进银保合作,促进农村保险业务的拓展,保障农业生产。

4.2.2 完善功能定位,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按照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新型金融平台,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完善产权结构,改善组织结构,规范经营行为,准确定位市场功能。另外,要优化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尤其是村镇银行要因地制宜、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原则,精简部门,建立质量比较高的人力资源团队,提高村镇银行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4.2.3 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准入机构的整体质量

国家应该要严格市场准入条件,让真正能服务三农的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可以从审批流程及审批规则方面严格把关,这样有利于试点机构在农村地区建立比较好的信誉机制,得到农民的认同,更好地在成立初期开展工作。

4.2.4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建设

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建设首先要从提高农民相关的金融知识入手,增强他们的信用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水平。还应逐步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机制,减小新型机构的信贷风险;其次保险行业应该重视农村这个市场,充分挖掘农村中的可保风险,第一,拓展业务。第二,提高农村市场的保障程度,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第三,在创新抵押担保物方面,可以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农民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土地使用权等纳入抵押物范围,减少土地流转限制,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可以改善抵押物品不足的问题。另外,还可以适当放松利率管制,中央银行可以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让这些金融机构在允许的范围内自主的制定利率,更好地发挥他们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

4.2.5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

农村金融存在产品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地位,要想有新的突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加快和农业银行、农发行、农商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合作,利用它们的力量完善自己在农村地区的服务网络,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可以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满足农村地区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4.2.6 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

监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对这些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和完善非现场监管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属地监管、并表监管、联动监管等方式优化监管资源。另外,中央的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细则来对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指导,并帮助培训具有专业知识经验的监管人员,从而更好的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赵小晶.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0.

[2]邵红岭,崔玉姝,高春景.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

[3]陶月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金融观察,2009(9):9-11.

[4]马丽华,宋亚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特区,2010(4).

[5]郭金金.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52):155-156.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6)

1、分布式发电的概念

分布式发电技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定义,国际大型电力系统委员会(CIGRE)将分布式发电定义为“非经规划的或中央调度型的电力生产方式,通常与配电网连接,一般发电规模在50-100MW之间”。目前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通常指的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用户的需求,支持已有的配电网的经济运行而设计和安装的在用户处或其附近的小型发电机组(一般小于30MW),或坐落在用户附近使得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都得到增强,或者由于就地应用热电联产使得效率得到提高的发电形式。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规模不大且分布在负荷附近;满足一些特殊用户的需求、支持已有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未经规划的或非中央调度型的电力生产方式;能源利用效率较高或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等。

2、分布式发电的种类

(1)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技术

微型燃气轮机是目前最成熟、最有商业竞争力的分布式发电设备,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都极具竞争力;发电效率高,污染少;微型燃气轮机单独用于发电,效率可达30%,可与大型火电厂媲美;若实行热电联产,效率可提高到75%运行维护简单。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单元运行时既可在本地监控,也可由中心监控站来管理;当出现故障时,由于重量轻,安装快,可以马上整机替换,然后把故障机组整体运往维修中心维修。

(2)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富含氢的燃料(如天然气、甲醇)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水,氢氧离子的定向移动在外电路形成电流,类似于电解水的逆过程。它并不燃烧燃料,而是通过电化学的过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具有巨大的潜在优点:其副产品是热水和少量的二氧化碳,通过热电联产或联合循环综合利用热能,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几乎是传统发电厂发电效率的二倍;排废量小(几乎为零)、清洁无污染、噪音低;安装周期短、安装位置灵活,可以省去配电系统的建设。

(3)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具有不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规模灵活、无污染、安全可靠、维护简单等优点。在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地区,已经有由屋顶式光伏电池发电设备联成的PV(photovoltaic)系统与当地电网相联。白天发电的盈余倒送电网,晚间用户从电网取电,在供电企业和用户问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关系。

(4)风力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从能量转换角度分成两部分:风力机和发电机。风速作用在风力机的叶片上产生转矩,该转矩驱动轮毂转动,通过齿轮箱高速轴、刹车盘和联轴器再与异步发电机转子相联,从而发电运行。风力发电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比较成熟,经济指标逐渐接近清洁煤发电。我国可利用风能十分丰富,风力发电前景广阔。

(5)生物质能发电技术

世界上生物质资源数量庞大,形式繁多,其中包括薪柴,农林作物,尤其是为了生产能源而种植的能源作物,农业和林业残剩物,食品加工和林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城市固体废弃物等。

生物能具备下列优点:提供低硫燃料;提供廉价能源;将有机物转化成燃料可减少环境公害(如垃圾燃料);与其他非传统性能源相比较,技术上的难题较少。

(6)海洋能发电技术

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不同的能源形态。目前,海洋能发电多数处在实验阶段,比较成熟的是潮汐能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和水力发电厂相似,就是利用海水涨落及其所造成的水位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来发电。

(7)地热发电技术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其和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将蒸汽的热能经过汽轮机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所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像火力发电那样要具有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

3、农村电网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集中式供电网的规模迅速膨胀。这种发展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对于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说,特别是农牧地区和偏远山区,要形成一定规模的、强大的集中式供配电网需要巨额的投资和很长的时间周期,能源供应严重制约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分布式发电技术则刚好可以弥补集中式发电的这些局限性。在我国西北部广大农村地区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像内蒙古已经形成了年发电量1亿kW·h的电量,除自用外,还可送往北京地区,这种无污染绿色能源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除风力发电外,还有太阳能光伏电池、中小水电等都是解决我国偏远地区缺电的良好办法。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偏远地区负荷的供电需要发展分布式发电大电网对于偏远地区的负荷不能进行供电。一种情况是负荷距离现有电力系统太遥远,输配电系统的投资太大;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现有电力系统到用户的输电线路根本无法架设或建成后会经常出现故障。采用小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的分布式发电方式是解决偏远地区的用户用电的有效方法。中国小水电资源极其丰富,可开发量约13亿kW,居世界首位。到2002年底,小水电装机达到3104万kW,向边远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的电力。2003年启动的“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小水电的发展。中国国家计委于2002年启动的“送电下乡”工程,也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解决、青海、四川、新疆等西部省(区)边远地区的生活用电问题。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7)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16-01

我们知道,近年来,文化产业的产值在GDP所占的比重越来越突出。大量的传统企业由于文化因素的注入而正在悄悄改变着其原有的生态,品牌、设计等非物质因素在商品价值构成中愈益凸显,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青海省吾屯热贡文化艺术村为例,该村因擅长绘制唐卡而被称为“唐卡村”。村内现有农民446户,其中从事热贡艺术品制作销售业的就有43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8%。热贡艺术品销售收入已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该村被青海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由此可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前景光明,前途无量。那么如何才能使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呢?

一、发掘保护、整合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进新农村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

广大的乡村民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以我市为例,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即有形文化、静态文化方面有于凤至故居、日军侵华时期的古建筑、俄罗斯式的古居宅、军事驻地、响铃公主的陵墓及传说、秦家屯古城遗址、大青山遗址等等;在无形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方面有著名的秫秸皮画、泥塑、农民画、撕纸画、剪纸、雕刻、锁呐演奏、二人转、秫秸皮口哨演奏等;民族特色的有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等和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这些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内涵形成了我市独特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且大多数植根于农村乡里,流行在山间地头,传承于农夫村妇。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资源的作用是独特的,它既是文化活动的内容,又是文化产业的基础,更是文化传统的传承载体,是激发农民群众热爱家乡的精神动力。所以,首先要加以保护,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文化资源的涵义,了解文物的性质和价值,增强保护意识。并且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培育一批文化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其次是对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结合时代特色,传统与现在有机融合,创造载体,加工推广。例如举办民间艺术节、民俗节、民族歌舞会、书画展览、艺术演出、开发旅游景点等形式,向外界推介农村文化资源;引导农民和有识之士积极开发农村文化经济,推进农村文化资源泉的综合利用,引导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扶持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健康有益的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引导农民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军。第三是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打击各种非法经营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积极引导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培育新型农村文化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我们说,文化下乡这种服务形式,农村群众是文化的享有者和受益者。但同时,他们更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是新农村文化的主体,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贫弱问题,除国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农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力培育新型农村文化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

农民自办文化来自于农村基层,成长于乡间地头,服务于农村群众,是近几年来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生现象,包括民间小剧团、农村文化户、文化大院、农民电影放映队、农民书屋、农村文化经纪人等各类形式。农民自办文化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发展农民自办文化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在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的过程中,推动各类农村文化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这其中包括国家的政策扶持、行政审批的快捷、方便等。比如有的地方的相关部门,把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经营性文化专业户和特色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市的如晓峰艺术培训学校、大地艺术剧团以及农村的“网络经营”、农民书社等群众性的文化经营活动逐步走向文化市场。初步展现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向。这种文化经营形式运作机动灵活,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开拓精神,贴近群众,内容丰富,补充了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促进农村文化人才发挥主体作用

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我们知道,在农村缺乏具有开拓精神和勇气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的人才和农村文化产业的不发达,这与政府关心重视国有制形式文化主体的程度以及相关政策的不协调有关。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部门“重城市轻农村、重国有轻民办”的问题。《意见》中指出,“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从当前来看,新农村文化并不只是唱唱戏、扭扭秧歌、逛逛庙会那么简单,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关注农村文化对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影响,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文化所承载的知识情感等深层价值内涵。在一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文化底蕴丰厚的农村,虽然经济贫困,但农民的文化生活并不单调。只是在现代环境的影响下和政府部门的忽视下,许多民间文化得不到开发利用,更谈不上产业化发展。所以,政府部门除了承担起必须的管理、扶持、引导职能,还要花大力气,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掘和调动文化人才的热情,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促进农民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开发农村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力。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到文化中心户讲课等方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增进业务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农民文化骨干进行系统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8)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7-01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初中教育逐渐凸显出其内在问题与矛盾,如教育教学配置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现象严重等,与城镇化进程不符,为了解决矛盾与问题,提升农村初中教育水平,必须在教育投资、师资改善等方面入手。

一、农村初中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受的影响

农村初中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是双重的,利与弊兼得。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够使得农村居民不断的向功能完善的城镇聚集,改变其原有的生活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使得农村初中教育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脱离贫困,逐步与城市接轨,向文明靠拢。农村初中教育具有辐射性的影响,接受教育的农村学生可以向其父母传递文化信息,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进程。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促使乡村工业升级、集聚的过程,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布局调整。有研究学者指出,对于乡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每提高百分之十,将会使得近百分之七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性劳动。此外,城镇化也使得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与“市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农民更愿意提高其精神生活档次,以文化知识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空闲时间。

而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局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转移,架空了整个农村的内核,填充着农村主体的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农村表现出衰败迹象。与此相对照的是农村初中教育规模的缩小,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镇,生源急剧减少。

二、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初中生源急剧减少

农村初中教育出现学生大量转学、生源流失现象。农村中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收入结构单一,并没有太多的剩余资金供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而,许多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不得不辍学,这是导致农村地区初中教育生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农村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后性也是导致初中生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农村家庭仍然脱离不开“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并不支持学生继续学业,而是要求他们尽早离开学校,打工赚钱。这些短视行为也是影响农村初中生源减少的重要因素。

2.农村初中师资力量水平下降,师资配备不足

农村初中师资水平有限,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当前农村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难题。由于农村初中生源减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转入到了县城中学就读,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执教信心,教学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起来;而学生人数的减少,也使得农村教师基本处于饱和兼剩余状态,教师会时刻担心失去工作,生活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很难集中精力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师资队伍也就难以稳定,出现农村教师向县城中学转移,农村教师数量减少。

3.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短缺,软硬件配置落后

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农村初中生均可享受“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农村中学的教学经费主要是由政府补贴而来的,随着教师工资发放到个人的政策及农村中学办公经费的日益拮据,农村初中教育机构对教师收入的调控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没有调控,这就导致农村初中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无法调动教师办学的积极性。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不少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设备配置落后,有的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语音室,英语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与县城中学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农村初中图书馆资源总量少,资源更新速度缓慢,不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学习需要。而计算机的学习与实际操练,更是受到硬件配置水平的限制,计算机教育基本上处于应付层面,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执教教师,学生的实际操作得不到指导和提升。

三、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前景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方面使得农民接受知识信息的机会增多,更多的农村子女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实现农村人口结构比例的优化;另一方面,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初中教育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生源减少、师资队伍不足、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因而必须正面应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初中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师资水平,因而,必须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重视农村初中学校领导的选拔和任用,为学校的管理阶层提供优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二是,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2.加大对农村初中的财政倾斜力度

农村初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中,最大的就是教育经费短缺,因而,必须加强农村初中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购置更多的软硬件设施,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工具,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要积极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政策,适时调整教师收入,让教师的收入与其付出更加相当。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资源短缺、教学设备落后的问题,要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专门的语音室,改善英语教学环境;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及时更新图书馆资源,购进新书,丰富馆藏,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材料,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四、结语

总之,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如生源减少、学生整体素质差,师资力量水平达不到既定要求,教育教学经费短缺,软硬件配置差等问题,应对这些问题,要从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初中的财政倾斜力度方面做起,以提高农村初中教育水平,更好的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9)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06-01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1.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截止2008年底,在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已经有7860个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达到293万户,共有约753.7万户从中受益,从业人员总计26.8万人,在从业人员中,相关技术人员达到4.2万人;采用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农田作业面积达到12000kh时,其中包括机播作业面积2571.3kh,机耕作业面积467.7kh,机收作业面积3364.7kh,机械植保面积836.7kh;其中服务所得总收入达到56.5亿元,仅天剑作业收入就高达49.6万元;同时,各类农机农具数量达到38.4万台,包括大中小型拖拉机共计13.2万台,水稻插秧机1.6万台,联合收割机4.5万台,配套农具设备21.8万台,总资产超过2.6亿元。此外,相较上年同期,农机专用合作社数量增长77.2%,服务总收入上涨60.6%,服务总面积增加67.3。

2.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2.1组织形式的构成

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牵头主体进行划分,其组织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种:首先是能人带头型,主要是由某一地区的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等农业带头人为主,由这些人牵头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其他农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愿参与。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主要就是以这种模式进行的;其次是农机服务机构兴办型,由相关管理部门牵头,进行资源优化和重组,在农村地区不断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再则是村委会主办、督办型,村委会干部和村民有脱贫致富的决心,在村委会的带动下利用村委会的资金来进行扶持,鼓励村民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最后是协会与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通过协会会员的模式来传递农机发展的优势,进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协会会员中的影响,并以龙头企业作为标杆,不断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其中构成的会员主要由两类,一类是农机手相互之间的合作,扩大农机合作社的影响力,使起规模不断扩大,进而提升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另一类是农机手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努力实现农机与农民之间的对话,实现农业耕作的机械化,为农业自动化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服务模式

在服务模式方面,可以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模式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土地托管”模式,农户以出租土地的方式将土地托管出去,合作社在一定时限内会对出租土地的农户给予土地租赁金或现粮,农户可以不用自己劳作即可获得现金或口粮;其次是“一条龙服务”模式,主要是利用合作社的高度机械化,农户支付给合作社一定数量的资金,这笔资金作为服务费来雇佣农机合作社来代替农户完成农业作业,每季粮食收成全部归农户所有;再则是“菜单式农机服务”模式,农户可以自行选择所需要的机械化服务,缴纳相应的费用后,农机承包者将会为农户完成农户指定的农机作业服务,这样针对简单的农活农户可以自行解决,复杂劳动量大的农业作业则雇佣农机作业来完成;最后是“跨区作业”模式,跨区作业模式是现代农业开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农民农业作业的效率,同时跨区作业正在由单一的小麦机收向多种机收模式转变,极大的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

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利用机械来完成农民的田间作业,将农户与农机联系起来,完善了农村地区的土地承包机制,使农村地区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具有鲜明的时代标签。

1.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产能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资金方面相对充足,因而能够购入普通农户无法购买的大型机械设备,采用现代化、机械化的耕作以提高农田作业的效率,并且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来讲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覆盖率。黑龙江省采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松土、翻土作业,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翻松的效率,改善了农作物的种植质量,粮食单产提高20%左右。

2.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重组,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速

农机专业合作社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作业方式,采用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农村劳力能够向其他行业分流,促进农村产业的多样化,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机专用合作社推出的“一条龙”式服务模式使更多的农村劳力可以外出务工,而不必过分担心田间地头的农事,实现“坐收渔利”。资料显示,浙江省有85%的撂荒农田转包给农机专业合作社。此外,合作社利用机械化实现大幅增产,一方面减少了土地生产性支出,另一方面也使农民在种植业方面的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3.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为农民创收

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农村农田作业效率与生产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依托于技术优势使农民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顺利实现“科技下乡”工程,在原有农机工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拥有标准的农机设备,同时还有高性能收获机、深耕机、精密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激光平地机等多种高技术农机。据了解,仅在山东、山西两省的调查中,加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与单独使用农机的农户在产量上增加20%-30%,纯利润提高3成以上。

4.保证安全生产,构建专业化管理平台

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人们对农机的使用量较大,因而需要注意农机的安全与维护等问题,在农村地区积极宣传国家的农村政策,让农民朋友掌握农机使用技巧,并定期进行专业化培训;在农机的保养方面指派专人进行走访,确保农机使用的安全性,并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新农村的政策下,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应农业现代化趋势而生的,极大的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农业耕作的问题,因而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入产业化、正规化。

1.实体化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势必要导致市场恶意竞争情况的发生,因而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单一性的发展模式,利用实体经济来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2.专业化服务

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要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切实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为农民创造福利才能够得到农民的认可,同时壮大自身实力,引进科技含量更高的机械化设备,继续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构建新型的农业产业结构。

3.完善农机技术培训机制

若要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推广和普及,确保农户掌握和了解农机的使用和维护技巧,就必须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有助于农户更好的操作农机,进而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

4.精品工程的建设

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比较混乱,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明显,没有比较权威的品牌,要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形成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将其融入到市场经济中进行市场化运作,多方融资来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品牌。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思路

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提供农地作业效率,似乎连接农业快速步入机械化与现代化的重要纽带,在前言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任务量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在机械化的带动下有条不紊的发展,使农地的出产率、农户的作业效率和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是改变农村经济生活水平落后局面的重要力量。

针对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而言,其发展思路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注重规划制定的科学性,结合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农机的发展方向;其次在政策上要加大补贴力度,政府要在财政上进行统筹并划拨资金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不仅包括机械设备的引进,同时还包括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再则要强化针对农机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方式来组织学习,从整体上提高合作社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具活力;最后要注重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标准化,不断开拓和延伸服务领域,在内部形成明确的管理制度,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更趋规范。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新生事物近年来的发展速度的非常快,尽管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就其在农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必将会引起人们的重视,进而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使管理日趋标准化,对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整体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10)

中图分类号:F41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饮水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了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监管,及时了解农村供水动态,因此在水厂施行电气自动化进行实时监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水厂实施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1、实施自动化可以提高水厂的经济效益

电气自动化系统建成后,将能远程监控水泵机组的启停及运行状态,能够使水量、水位、水质等数据采集由手工变为自动,使数据传输网络化、管理电子化,从而减少水厂运行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工作量,改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益。此外,通过对水源水位和清水池水位的监控,实现与泵站开停机及阀门开度的联动,不仅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还可以实现部分优化调度,实现节能降耗。

2、实施自动化是丰富行业监督管理手段的重要措施

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发展速度快,目前很多地区农村都实现了集中供水。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还需建设20余万处集中式供水工程,工程数量的剧增也给传统的管理方式(人工管理、现场管理)带来了挑战。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嵌入式软件,可以在任何能上网的位置或通过手持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了解水厂的关键供水参数,为精细化的行业监管奠定技术基础。

3、实施供水自动化监管是开展高效技术培训和展示农村供水发展水平的直观窗口。

系统实施后,可通过卫星照片、标准地图等多种地图格式,分层、直观地展示辖区范围内所有农村供水工程的相关信息。如供水范围、系统组成、管网分布等,并具备地图数据的编辑、查询、统计等功能。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的城市水厂全都应用了自动化监控技术,而农村供水由于条件和对象不同以及经济和管理水平较差等现状,对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有着更高的需求。这无疑更需要自主研发创新技术,研究建立不同的监控模式,并对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二、水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架构

1、水厂级系统

水厂级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监控和视频安防系统两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结合当地地形特点、网络环境,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使用传感器、控制器实时监控农村供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并把分散的数据采集控制点,集中传送至水厂监控中心或上位系统。视频安防系统,通过在水厂关键位置安装摄像机、云台等,在供水覆盖范围内建立视频安防系统,视频能实时传输到本地水厂的监控中心或中控室,确保水厂运行安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主要包括:电源配电柜、取水泵控制柜、变频控制柜、供水泵(含加压泵)启动柜、PLC控制柜、计算机通信柜等。这些设备通过特定的通信方式与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并通过专用组态软件进行供水关键参数和设备设施运行状态的监控。

视频安防系统主要由室外监控前端、传输电缆和视频监控中心构成。室外监控前端包括室外云台、摄像机、解码器等,主要完成视频图像的采集;监控中心可以遥控云台,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以监控更大的区域范围。视频信号、云台控制信号通过专用线缆与视频监控中心连接;视频监控中心主要包括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等,可对室外监控前端传送的模拟或数字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和存储,同时将对云台的控制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遥控云台动作。

2、区域级系统

该系统包括水厂自动监控系统和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两部分。以现有已实施水厂自动化监控的系统为基础,在县级或者更高区域汇总水厂级监控的实时数据;同时对未实施自动化监控的水厂,通过静态数据的录入和及时更新,实现信息化管理功能。

区域级监管系统一般安装在依托适度规模水厂的中控室、县级甚至更高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中控室等,由区域监控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组成。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农村饮水安全区域级监管系统架构

系统特点和主要技术优势该项目建立的农村饮水安全电气自动化系统,针对目前农村供水工程特点和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开发,参考了相关技术标准,合理制定了监控指标,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首次研究形成了多套农村饮水安全自动化监控模式:综合考虑不同水源类型、供水规模、外在环境、当地经济状况、管理能力及用户需求等,形成了包括现地控制单元、水厂级监控系统、区域级监管系统等多套模式。区域级系统具备数据采集、自动监测、信息管理等多重功能;水厂级系统明确了不同供水环节的监测、控制指标,构建了规范数据库字段,建立了多通道现地控制单元通信方式,提高了系统规范性和稳定性。

(2)自主研发了区域级水厂组态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Web组态软件,能定制区域级系统的水厂监控组态,能远程实时模拟水厂监管现场,汇总、存储、展示实时数据,支持Web浏览器访问和在线可视化组态编辑,支持远程异地更新维护且扩充成本较低。在农村供水自控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市场上商业级组态软件的功能,为今后建立更大区域甚至全国级的农村饮水安全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可能。区域级监管系统水厂组态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区域级监管系统的水厂组态界面

(3)自主研发了区域级地图管理及编辑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地图引擎技术,实现区域级地图的绘图、编辑、图层管理功能,如绘制供水管网、供水设施、覆盖范围等;能分图层、直观展示农村供水工程的地理分布、供水范围、管网路由、运行状态等。在供水信息管理方面达到了GIS软件的部分或全部功能。GIS地图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GIS地图管理界面

(4)自主研发了智能移动终端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定制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用户只需嵌入研发的软件到平板电脑或手机上,即可在移动终端上访问区域级软件系统,满足随时随地的监控需求。

三、应用前景展望

我国城市水厂及发达国家的农村水厂全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自动化监控技术。按照“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要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这就意味着农村供水的工作重心不可避免地要转移到后期管理上来。农村供水工程数量的增多意味着以人工、现场管理为主的传统技术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对适度规模(如千吨万人)的工程实施自动化监控技术已势在必行。

水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系统建立了基于不同供水条件、经济基础、管理水平的农村饮水安全自动化监控模式,可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自主研发的区域级水厂组态技术,不仅可自主定制设计界面,更关键的是能降低成本,为今后建立全国级农村饮水安全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自主研发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使不同层级的用户可随时随地地了解并管理工程。

四、结语

随着我国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监控技术必将稳步发展成为农村供水的核心技术,其他供水技术在自动化、信息化的统一监管和整体布局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发展的前景篇(11)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82-03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对该职业的评价,意即该职业对教师需求的满足程度,包括对教师职业的地位、作用及其对个人生活意义的看法等。国内外很多实证研究已经表明:教师职业价值观对个体态度和行为具有导向性。中老年教师在农村担任教学工作时间较长,熟悉教育环境,适应当地文化,教学技能较为熟练,是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但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中老年教师职业价值观出现危机,直接影响到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也对刚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当代农村中老年教师职业价值观危机现状

根据教师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要处理的主客体关系,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本文将以上五个方面中出现不同程度相反表现的教师定义为价值观危机教师,并将以上五个方面具体化为五个方便于研究者观察的教师行动特征,即教学特征、科研特征、学生管理特征、个人生活特征、人际关系特征。

本人对云南省某市1区、1县共6所农村中小学的40岁以上教师进行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参与调查102名中老年教师中,有35名教师出现不同程度职业价值观危机,占被试总体的34.3%,超过中老年教师群体的一半。这些教师的行为特征可概括为教学方面:缺乏活力,得过且过;科研方面,惰性严重,反感抵触;学生管理方面,推卸责任;个人生活方面:贪图物质享受;人际关系方面:缺乏与学生和家长的合理沟通。调查结果证明,农村中小学中老年教师的价值观危机已是值得大家关注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倘若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老年教师的价值观危机,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将不断扩大,教育公平难以实现。

此外,结果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中老年男性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危机比女性教师程度严重,究其原因是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对于女性而言,教师是较好的职业,而男性则不然;乡镇中小学中老年教师的价值观危机与村小中老年价值观危机程度无明显差异;在教师行为特征方面,科研、学生管理、个人生活方面价值观危机较为严重,价值观危机在中度和严重度的教师人数分别为28、26、31,可能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工作任务,教师较为认可。

二、农村中老年教师职业价值观危机出现原因探究

(一)职业的发展前景

首先,存在职业价值观危机的中老年教师普遍缺乏成就感,认为在教育界奋斗多年,一直默默无闻,所教学生之中少有成就突出者,而自己一生也未获得任何值得自豪的荣誉。

其次,中老年教师认为自己的发展已经定型,目前工作生活不能提供发展的机会,这就造成农村中老年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已无职业上的发展空间。比如,学校的很多发展机会已经倾向于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去县城参加的培训次数都少的可怜,更不用提出国这些奢侈的机会了,有个别教师甚至认为该职业阻碍了自己以前可能在其他行业的发展。

第三,中老年教师认为该职业竞争机制不公平。一是新课改以来,各项改革措施更倾向于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教育理论相对青年教师陈旧,而且在性格上较传统保守,习惯于墨守成规,因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二是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小学的地域环境、硬件设备都与之相差甚远,所培养学生学业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遥不可及,缺乏公平竞争的机会。

(二)职业对于个人生活意义的态度

从调查中得知,很多中老年教师对职业持负面评价。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业压力较大。第一,体现在工作任务繁重上,在被调查教师中有80%的教师每周承担课程20节以上,此外还要批改作业,应付各级各类检查,而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精力已大不如前,身心疲惫。第二,体现在完成工作任务难度上,中老年教师从事教学时间较长,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这些模式化了的教学被中老年教师视为经验,而频繁的课改与教改却与自己的经验相冲突,适应新课改较为困难。第三,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加重使得教师心灵疲惫。社会的不良风气、留守儿童数量增多而家庭教育缺失都使得中老年教师倍感学生难教,教化难行。

其次,工作与生活难以和谐。第一,农村中小学教材与城市保持一致,课堂教学内容与农村实际生活相脱节,很多教师认为教学是教学,生活是生活,教学工作机械单调,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毫无联系,无法从教学中找到乐趣。第二,人到中老年家庭事务繁杂,教师下班后还要批改作业、备课、家访,占用了太多业余时间,职业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较难处理。

第三,教师职业物质报酬低下。我国学者袁立新的研究发现: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年龄差异,青年教师更强调心理与精神因素的需要而相对地淡薄物质因素,中老年教师则较重视物质因素而较淡薄精神因素。农村中老年教师最不满意的就是现在的经济收入与物质条件,工资较低,工作环境艰苦,交通不便,甚至不如农民工打工的收入;福利与一些企业也无法相比,唯独可以认可的是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在此次调查中,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很多教师追求物质享受。35名价值观危机教师中有31名在个人生活方面追求物质享受的程度为中度到严重。

(三)职业的社会地位

中老年教师对于自身的社会地位自我评价较低。

首先,在农村,由于生存条件较差,很多年青教师来了不久就又离开,流动性大;另外一些善于钻营的老师想法设法跳出学校,从事其他部门工作,比如借调到乡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在当前社会崇尚权力、崇拜金钱的现状下,中老年教师自认为是没有本事,没有能力,安于现状的庸人。

其次,目前我国社会舆论导向有偏差,学校中的暴力事件、教师的不良行径成为媒体的关注 焦点,而农村中小学,教师辛苦工作并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造成的负面效应是大众误解了一大批辛勤耕耘在一线的广大教师。农村中老年教师比较注重教师的声望,这些以偏概全的不公正的评价严重伤害了中老年教师的感情。

第三,新课改使得学生地位上升,教师权威地位下降,一些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不尊重现象严重,对教师职业苛求,造成教师自信心跌落,对教师职业评价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

第四,当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拜金主义流行,经济地位成为评判社会地位的标准,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蔓延,使得教师地位处于难堪境地。

三、提升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有效建议

加强对中老年教师的关爱,改变中老年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调动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已成为农村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需要社会、学校、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层面

1. 提高中老年教师的工资与福利待遇。增加工龄工资,对于坚持在教育战线上10年以上的教师应设立特别津贴,使中老年教师认识到自身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与价值,更加坚定在教育战线上奋斗的信心。

2. 改革农村教育内容。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学校应建构适应本地学生发展的本土课程,从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情感出发,充分挖掘本土社会中的课程资源,消除学生与课程、教育与生活、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使学生学有所用,对知识产生敬畏感。

3. 加强教育立法和舆论宣传。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教师、学生、家长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同时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教师在社会中的高尚地位。

4.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良好氛围,加大力度致力于教师成长的科学研究,既要注重对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加强对教师情感、意志的培养,使教师有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强对自己职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二)学校层面

1. 区别对待。学校制度可根据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两个层面区别对待。比如,在工作量的界定上,对于体弱多病的中老年教师或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就可以给予适当的照顾;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有关听课、写教案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也不宜都搞一刀切,可以根据老、中、青的不同对象提出不一样的要求。这样既切合实际,又体现对中老年教师的关怀。

2. 搭建发展平台。学校尝试为中老年教师搭建新的进步平台,加以正确引导。作为学校管理者要转变中老年教师“人老不中用”的思想,使他们积极学习,与时俱进。中老年教师经过多年教育教学的积累,一般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学校可以让他们做某一方面的模范。比如,有的在做班主任方面是很成功的,可让他们传授班级管理经验,指导年轻教师开展工作;有的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应有意识地多让他们带教些年轻教师。

3. 做好思想管理。学校要按排一定的时间让教师进行政治、业务学习。通过学校、支部、科室、教研组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业务学习,使教师充分认识肩上重任,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

4. 建立合理的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做到奖勤罚懒,实施目标管理,为教师创建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平台。

5. 给与家庭关怀。中老年教师的家庭事务繁多,学校可给与其人文关怀,婚丧嫁娶学校都应关心、过问,并给与一定的帮助。适当时候可调动青年教师积极帮助中老年教师。

(三)教师个人层面

1. 要完善职业价值观。教师要将个人的心理需要导向学校和社会需要的轨道上来,自觉调整心态,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完善自我,改进教学,才能在其职业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从教师职业活动中体验到生命的内在欢乐,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念。

2. 重新树立教师权威。新一轮课改走向深入的今天,传统的教师权威受到冲击在所难免,教师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重塑崭新的教师权威。任何时候,即使是人到中老年,也不应该放弃努力与梦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老年教师应利用自己经验、阅历丰富的优势继续努力,扎实的专业功底、精湛的授课艺术以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必将重新树立教师权威。

综上所述,中老年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转变至关重要且势必可行,职业价值观的转变将直接作用于教育价值观,使得农村教育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正平.凝练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2,7.

[2]张传学,李皓瑜.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