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城镇发展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8 16:36:48

小城镇发展现状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1)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2)

(一)能够提高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

温州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在山、海、江,即温州的海洋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和雁荡山―楠溪江风景区旅游发展态度良好。在旅游休闲常态化和旅游产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温州旅游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发展。而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优势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较强的依托性和重叠性。发展旅游小城镇可以为传统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促进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旅游小城镇可以提高农民福祉

新型城镇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造福广大老百姓。旅游小城镇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过渡带,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旅游可以为小城镇建提业支持,农民市民事后可以就地从事旅游业,解决了就业问题;由于旅游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能促进城镇景观美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旅游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可以克服“大城市病”,有利于提高农民福祉。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地要将乡村旅游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海洋文明、耕读文化、农业文明及旅游名镇(村)、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市场经济文化具有高度的趋同与重合性。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不但可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保护和利用,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二、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展开,一是浙江小城镇试点镇发展所确立的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平阳县鳌江镇、文成县大镇、泰顺县辖镇;二是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确立的浙江省四级旅游城镇体系,其中属于旅游小城镇的包括雁荡镇、大荆镇、南麂镇等镇;三是根据浙江省十百千工程所创建的瓯海区泽雅镇、瑞安市龙湖镇、洞头县东屏镇、苍南县桥墩镇、文成县南田镇、苍南炎亭镇、瓯海茶山街道、瑞安市湖岭镇、平阳县南麂镇、瓯海丽岙、文成百丈镇、平阳县腾蛟镇、文成县珊溪镇等旅游强镇。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热情高,已经形成了一批以旅游业为主导或支柱产业的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规划、建设投资及产品开发、服务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激发了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

(二)旅游小城镇类型多样

从资源特点、分布特点及产业动力角度,温州旅游小城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功能分,泽雅镇、瑶溪镇是典型的城郊扩展型旅游小城镇,雁荡山镇、西坑畲族镇是典型的景区依托型旅游小城镇、瓯海茶山街道是典型的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泰顺县辖镇是旅游集散型小城镇。根据城镇资源的特色,西坑畲族镇是民族文化建设型、南田镇是历史遗存保护型、南麂镇是生态环境营造型、龙港镇是特色经济培育型、丽岙镇是复合型旅游小城镇。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成长的内在机理不同,建设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小城镇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市场等情况发挥优势,特色发展。

(三)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景区的吸引力、消费的拉动力促进旅游小城镇的投资增加、基础设施改善、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而引发产业聚集,并形成良性循环。在市场拉动、政策推动的多重作用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型小城镇的城镇水平的提高。南田镇在旅游业未发展之前和其他许多普通的农业型城镇一样以农业为主。然而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城镇的发展中,南田镇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为了适应旅游的进程,南田镇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设环境文明镇,治理城镇内部环境等,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同时南田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农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有了游客的需求,以及旅游业的回馈和投入,南田镇旅游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均衡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3)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urbanization is accelerating, the flaws in the town planning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management work, there appears the phenomenon of make it rigidly uniform response problem. A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e town planning work on regional economic accurate positioning, scientific planning, reasonable layout, should see the particularity, small towns has in the c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o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big city and small city both.Keywords: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research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加快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应有之义

自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乡镇企业和一些小型城镇的经济体制逐步转为了市场经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可以看到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是符合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实现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尽管小城镇在综合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水平上不能和大中城市比较,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现阶段我国资本积累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的局面,使我国的小城镇不能不转移富裕的劳动力,而唯一实践途径就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1.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

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为1%,到末期使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0%―42%。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在1985 年为20%,小城镇占到这个总比率的12.71%,而十五年后的2000 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一年平均提高0.83%,而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每年平均提升0.46%。从上述所列数据反映,我国的城镇化总体水平的提高最终是依靠小城镇的发展。

2.小城镇的发展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人口众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程度较低,还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发展农业本身仅仅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主要的收入来源来自于进城务工,但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不能够完全接纳“农民工”,这是由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模式所决定的,这就造成了很多的农民虽然打工但不挣钱,虽然增产但收入增长缓慢,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停滞落后状态。据相关数据显示,2000 年,农村人均收入为2253.42 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6280 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79倍,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如何用好小城镇这个市场如组织和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业发展走向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最初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转型而兴起的一些手工作坊。到2000 年,我国的乡镇企业资产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这是我国政府各种政策鼓励引导和扶持的结果。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国的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活跃农村经济,推动乡镇工业化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的必然选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都存在着技术含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等等的问题。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规划滞后,认识偏差

过去各级政府不够重视农村建设,普遍存在“重城轻乡”的现象,对贯彻国家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尚未落实到农村规划建设层面,缺乏实质性措施。同时,村委会本身更缺乏对村庄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序建设严重,往往既浪费土地,又破坏资源与环境。此外.基层方面把农村建设由村容村貌建设,片面理解变成了拆旧房、建新房等简单建设行为。而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可使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治理,农村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并且使得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农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得以提高。

2.缺乏对村庄规划和建设的财政长效投入机制

目前,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困难,无力拿钱或不想拿钱做村庄建设规划,上级政府对村庄规划的政策缺乏落实措施,以及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地方政府用于农业项目的专用资金主要针对种、饲养和加工等产业的支持,缺乏对提高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及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资金,缺乏资金支持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是个大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偏低,多年来建设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甚至有些旧的建设由于缺乏后期资金投入而尚未完成,加之新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又十分庞大。因此,对农村建设所需资金试图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解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3.村庄规划建设缺乏公众有效参与

传统的村庄规划是一种偏重于物质建设规划上的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方法,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使得规划不能满足村民的普遍愿望。村庄规划中即使存在公共参与,那也只是被动的、初级阶段的参与,仅停留在有限的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等较低层面上。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4)

 

前言:城镇社区体育是城镇体育的重要摘要的意义。论文大全,小城镇。

1:小城镇社区体育的概念

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论文大全,小城镇。

2:小城镇社区体育现状

2.1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我国城镇社区体育居民活动所采用的运动项目有着很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在比较富裕的城镇有着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又有着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和地方特色项目,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大多数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体育发展政策、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及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社区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大多数居民选择在不花钱或花钱少的体育场、学校、公园、生活小区的空地、田间小道等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因此,选择运动项目主要是对那些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技术简单易学、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具有一定娱乐性的现代运动项目以及被认为有健身、防治疾病的地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居民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关系的。论文大全,小城镇。论文大全,小城镇。比如:散步与慢跑时老年人选择的首要项目,青少年喜欢比较激烈的项目,比如篮球、羽毛球、排球等在学校从事过或者教师教过的竞技运动项目。

2.2 社区体育群众参与状况

首先,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率低于城市。城镇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是在校学生,其次是科教文卫人员以及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乡镇企业工人和小城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这也许与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现象不同的是,城镇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这也许由于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老年人和妇女的运动能力和体育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其次,大部分城镇居民的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与国际国内体育人口的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国际惯例,体育人口的界定是“每周参加3次或以上的中等强度和量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很多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还不属于真正的体育人口;在许多富裕的城市如此,可想而知在城镇的情况便可想而知。

3: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3.1小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小城镇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由于以城市为主体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吸引,城镇居民模仿、学习和消费城市文明、现代文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城市先进的体育价值观念提前被城镇居民所接受,形成超前消费,从而使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超前发展的情况成为可能。

社会化是小城镇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动员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同时,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社区需求本为原则,以服务社区内所有成员,一切从群众出发,解决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社区体育资源开发的重点,从而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3.2小城镇居民体育观念意识增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视,小城镇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提高,使得城镇居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上双休日的实行,业余时间增多;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提高,享受观念逐渐普遍;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大中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和影响,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将发生重大改变,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将体育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手段。

3.3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社区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将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鉴于目前商业经营型的体育组织收费较高,一段时间内只有部分较高收入阶层的群体才能承担,因此,为适应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促进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应大力发展公益型的民间社区体育组织。论文大全,小城镇。建议政府积极主动帮助并扶持其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4小城镇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

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服务人员必须改变目前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单一的状况,开发更多的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

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提高参与率,社区体育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可采用以下方法加强运动项目的开发;首先: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简化规则,简化技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使各种运动内容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对不同参加者提出不同要求,这就是社区体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社区的情况,可将几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引入社区。再次:民族、民间传统项目的开发。最后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发;可利用各种自然形成的条件进行,最好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拓展训练,他以后会逐渐走向社区的。让人们更快的接触的。

目前,由于城镇社区体育组织不够健全,城镇社区居民都是自由组合与自发的形式为主,参加的各个单位的人数都没城市的多;随着城镇社区体育化程度逐渐提高,社区体育组织的逐渐健全,城镇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将逐渐增强,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社区体育将向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3.5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渐得到重视

社区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时一个普遍性的事实,城镇社区更是如此。体育场地设施时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条件,是现代文明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的体育设施,如何开发和改造现有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是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短缺的根本途径;21世纪是大众体育世纪,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枢纽,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对周围的农村有强烈的影响,因此小城镇社区体育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的体质问题,还与广大的中国农村人口体质强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体育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并且正随着社区人口的而进一步加剧;

因此,体育界要通过各种媒体,有关会议等各种途径是地方部门认识到,社区体育中有一部分属于公共福利事业,政府部门有义务着手进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和建设,否则日后将会造成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与社区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从而提高小城镇政府对小城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视。

3.6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壮大

专业人才决定着某一领域的成熟度和发展质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体育骨干队伍。由于城镇社区居民较多,需求多样化,仅靠城镇极少数的体育专职人员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社区体育指导活动,显然不够现实;同时,城镇居民文化程度低,“不会锻炼”的人口较多,需要有人指导;因而,指导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体育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城市对体育专业人员的减少,将有更多的人才走向城镇和农村。同时社会体育迅速发展也将促使小城镇的体育教师、有体育特长的人员积极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将逐渐壮大。论文大全,小城镇。

4结论

随着我国对小城镇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视,小城镇的经济将突飞猛进,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将使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再加上体育高等教育的扩招和体育专业人才逐渐向农村转移,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将迎来它发展的黄金阶段。目前,小城镇社区场地设施、社区体育指导员等体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无遗,并且这种状况正随着社区锻炼人口的增加而进一步加剧。这要求小城镇政府在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时,要摆脱传统的只为物质建设服务的规划思想,确立以全面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发展模式要求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规划思想,无论是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还是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软件项目的规划与发展,既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更要考虑到未来社区人口结构、素质、规模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引起的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新的需求、新的期望,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要动员社区内居民、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的共建、共有、共享,形成社会集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民办官助、民办民助、法人投资相结合的社区体育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2]周建军,仇军,罗时铭.我国乡镇体育的发展背景与模式选择[J].体育科学,2003,23(5)

[3]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0

[4]郑旗.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

[5]刘志民.小城镇政府与小城镇体育发展公共政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5)

清溪场镇距离秀山县城12公里,全镇辖20个村(居)委会,12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2083人,城镇人口14580人。全镇幅员面积83.3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8659亩,镇内资源丰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国道326线纵贯全境[1]。该集镇发展现状如下:

一是高起点城镇规划。清溪场镇1994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小城镇,攀枝花规划设计院对清溪小城镇作了总体规划。1997年清溪场镇又被列为重庆市重点小城镇,2003年被列为重庆市百强镇和45个中心镇之一。由于1994年的城镇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变化中的清溪城镇发展需要,2004年根据实际进行了科学调整,再次对清溪场镇总体规划进行了扩编,形成了目前的"五纵九横三环"总体规划格局。近年来,清溪集镇建设主要是遵循这个规划严格执行。

二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清溪场镇以打造宜居清溪的"县城副中心、城乡示范镇"为目标,通过多方努力,让集镇面貌有了极大改观。集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升级改造,老区已建设完成多栋具有现代气息的大楼,并成功引进隆福商社;完成文化广场建设,成为了广大居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建成了垃圾中转站,购买了大型垃圾运输车和小型垃圾运输车,并200多个安装了垃圾箱等。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大改善了集镇的人居生活环境,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有效提升。

三是不断强化城镇管理。严格执行集镇建设整体规划,成立集镇建设办公室,确保规划执行不走样;城镇建房一律按规定程序、按要求办理,所有项目一律经过严格审查,近年来查处和纠正违规建房50多起;成立城管中队,加强集镇摊点设置、车辆停放疏通的管理,保证交通的畅通;成立集镇环卫队,脏、乱、差现象有了明显改观,树立了美丽清溪形象。

四是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发扬民族文化特色,利用好清溪场镇的渝东南历史文化古镇优势,弘扬土家、苗族文化,继承和创新了地方文化,如具有代表性的东林汉剧、寨种花灯等。展示建筑风貌特色,城镇建设以民族特色样式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建筑多以二至三层为主,绝大多数建筑采取坡屋式建设,青瓦白墙,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凸显旅游资源特色,在清溪中心镇镇区周围有七大旅游景点呈环形分布,苗王墓、土司城、客寨桥、孔明洞、龙潮湖、古地道、红三军苏维埃遗址等,这些景点正在成为清溪场镇的宝贵财富。

二、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清溪小城镇建设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发展和不断完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集镇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城镇建设方面。清溪场集镇处于清溪大坝的中心位置,属于秀山主要的优质产粮区,土地资源约束较大,进一步规模扩展的可能性较小。历经近20年来的发展,小集镇房屋修建时间不一,居民的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不同样式的房子比比皆是,影响了整体美观。集镇电力、通讯、广播线路等未能事先统筹安排,遍布城镇街道上空,犹如一张张铺开的蜘蛛网。

二是城镇管理方面。清溪场集镇沿国道326线而建,每逢赶集日,由于街道狭窄,常常造成车辆堵塞,引起过往客商的大量抱怨;由于集镇经费紧张,聘请的环卫人员不多,环境卫生清理常常出现一些死角,加之一些居民卫生意识较差,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扔、乱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清溪场镇市场容量不大,为了展示和销售商品,一些商家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等。

三是城镇产业方面。清溪场镇目前虽有一些水泥厂、锰矿厂、豆腐乳厂、榨菜厂、钓鱼竿厂等,但总体来看,这些厂规模不大,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多。集镇以商业经营为主,由于清溪镇的辐射面不大,规模扩展较慢,吸纳的就业人口非常有限。由于产业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建房在清溪,务工在县城或者务工在外地的现象。

四是城镇投入方面。清溪场镇的集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财政支出,而镇政府可供投入的资金杯水车薪,往往靠上级政府的政策性投入,每年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争取的力度。渠道十分单一,投入严重不足。

三、对科学发展小城镇的对策思考

清溪场镇集镇建设是秀山自治县集镇建设的典型,其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进一步加快秀山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秀山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作出有效应对。

一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准确小城镇功能定位,把小城镇作为联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重要桥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有序引导农民进入城镇生活创业,将小城镇打造成为宜居宜业之地。注重可持续,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为城镇建设的价值目标,建设一切为了人生活发展更幸福的小城镇。

二是形成多元筹资机制。县级财力非常有限,"受国家经济政策影响,靠地方财力远不够满足建设需求"[2],必须不断拓宽投资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居民投入和商业投入的三元筹资模式。特别是要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小城镇建设中来,如引导商业资本进入集镇社会建设中的学校、医院等领域,既能提高社会效率,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又能节约政府开支。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街道)城镇不能以简单的扩展为目的,应该依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大做强产业经济,真正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或者兼而有之。通过实体产业带动,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确保居民拥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愿意来、留得住、能致富。

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低"门槛"准入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进集镇的同时,要切实解决农户进入集镇的后顾之忧。一方面要明确让转户农民拥有与过去市民的平等地位,充分享受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就业、入学、就医、住房、保险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形成集镇居民生活保障的良性长效机制。

五是不断创新城镇管理。创新城镇的社会管理,要加强政府主导,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让进入集镇居民迅速转换角色,实现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增强公民意识。与此同时,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制度渠道、对话平台和物质保障,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城镇居民成为了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后,城镇管理才能更加高效、有序,居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6)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颁布和近几年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充分表明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社区体育备受人们喜爱并逐渐走进小城镇广大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现代文明生活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多方面对社区体育在小乡镇开展的现状及所遇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社区体育在小城镇的繁荣发展,旨在丰富小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

一、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基本概念

小城镇社区体育是指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1]。

二、当前在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兴建了一批全民健身路径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社区体育活动室(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群众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不足,但仍无法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2]。由于小城镇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此现象尤为突出,社区中没有较多的器械设施,因此市民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简单的器械、集体舞、民间大秧歌或跑步为主,影响了人们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年龄性别比例不平衡

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给中青年人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们为生活工作学习而忙碌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娱乐场所或很少参与到社区体育中来,再者,他们的健康意识淡薄,没有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财富才能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小城镇企业工人和乡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3]。老年人一般没有中青年人那么多的生活压力,余暇时间比较充足,加上他们的身体状况不断下降,所以在小城镇中参加社区体育的人大部分以老年人居多,在参与社区活动人员性别方面,女士明显多于男士。因此,为了壮大社区活动人员的队伍,应采取相应措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

(三)缺乏专业的社区辅导员

在发达城市的人们信息接触的比较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各种健身娱乐项目,例如:跳广场舞、练太极、老年操等,并有专业社区辅导人员指导,这样就使动作的优美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得到极大的增加,从而使人们进行社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在较小的城镇没有专业的社区辅导员,导致一些新兴的娱乐项目不能及时传入,只是不断重复几个简单动作;由于无专业社区辅导员的指导,使得一些舞蹈类的活动缺乏优美性,这都使参与者不能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因此是人们对社区体育参与性降低的重要方面之一。

(四)市民对健身意识的缺乏

据全国百县市国情问卷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业余活动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看电视、读书报、教育辅导子女,而选择闲暇时间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居民较少[4]。近几年,尽管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的需要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求,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的文件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加人们的健身意识,但大多数人在余暇时间还是选择了其他活动,基本上没有健身的概念,没有意识到只有在正确健身意识的驱动下,自觉、科学、常年不懈地参加健身运动,才会有健壮的体魄,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对发展小城镇社区体育的策略构想

第一,政府要对市民的健身活动高度重视,最主要的就是对社区体育场馆和器械等给予大量资金支持,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促进人们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应大力加强对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可以不定期的搞一些比赛或小游戏的活动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参与其中,这种活动方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还有助于人们之间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

第三,聘请优秀的专业社区辅导员前来工作,使人们接受到先进时尚的娱乐项目以及增加活动项目的美感,这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以还将有利于社区体育开展的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任海,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学.1997.17(5):6-10.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7)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说, 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影响 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①。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的转变说明, 当前小城镇发展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也意味着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价值分析

所谓小城镇 ,是指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生活服务中心②。小城镇位居城市之尾、农村之首, 是连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重要节点,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发展依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化服务。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部分, 其经济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小城镇经济发展作为今后工作重点,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转移。

(一)拉动经济内需增长的重要引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 源源不断走进城市的农村人口将成为消费市场的生力军, 小城镇将是这些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落脚点。当农民转为城市人口时, 吃穿住行等需求自然而然会随之跟上 ,特别是住房需求, 整体必然会有大幅提高。

(二)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就目前而言,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能够孕育出更高的城镇化水平,作为城镇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城镇也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提升空间。实践证明, 小城镇的发展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 小城镇的发展使现代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农村得到普及, 农村也能享受城市的生活方式。这种通过小城镇经济发展, 转变农村生活方式的发展模式可以被认定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农村城市化的捷径。

(三)缩小城乡社会分配差距的互助平台。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与转型期间, 城乡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而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 它将城市中的经济、文化、科技联系推向农村, 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著名学者张五常说过 :“工业用地的资本回报率是农业的 10倍左右 ,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也很高。为了获利的需要, 工业的发展会很快,这也将加速农民向市民的过渡。"③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 一方面使农村工业化程度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是使更多人由从事较低效率的农业劳动转变为从事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劳动,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会有很大提升, 这无疑会对扩大消费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打造了一个互助平台。通过激活乡镇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使农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将会极大的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分配均衡和维护社会公平 ,客观上也就缓解了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

二、当前小城镇经济发展困境解析

(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 ,发展模式落后 ,导致投资收益率低下,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经济发展。长期以来, 小城镇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或增加物质投入的增长方式, 但随着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地方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直接威胁到了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客观上也影响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小城镇吸纳经济发展要素的天然弱质性。虽然小城镇大多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但是在国家优先发展城市经济的制度引导下 ,资源大多被大城市予以霸占。“大城市”的综合产业规划政策造成了 “大而全”的产业结构, 挤压了小城市的产业成长空间。农村经济及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相比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小城镇地区待遇和生活设施落后于大城市,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降低了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小城镇不仅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 即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也很难吸引,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妇女劳动力, 这远远不能满足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小城镇人才的结构分布流向不合理,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于行政事业单位, 而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则更为匮乏。

(三)失地农民就业压力的叠加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土地实行流转 , 大量农民土地被征占 ,加之农业规模化经营加速,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 也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 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纷纷涌入小城镇 ,小城镇就业压力进一步凸显。进城农民、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现象,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 ,其身份、生活领域、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各种制度原因, 进城农民工一直不能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 ,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就近创业就业, 小城镇无疑是首选 ,因此返乡农民工的劳动力二次转移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小城镇就业的压力。

(四)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政府在给予失地农民的实际收益补偿中, 应建立合理的土地补偿机制, 解决土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延续问题 ,使失地农民在社会政策体系中享有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地位, 并在就业扶持、居住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要给予政策扶持, 保证失地农民顺利地融入农村社区 ,实现市民化的过程。通过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以适应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提升,解决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问题;通过解决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 使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得以清除;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解决供求连接问题, 减少劳动力市场信息供求错位, 强化工资杠杆机制的作用 ,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畅通无阻。近年来的小城镇建设实践也表明, 小城镇已经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空间转移的主要渠道。

小城镇经济发展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局 ,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是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思路, 注重解决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平欣光.对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思考 [J].中共济南市委 党校学报, 2010, (3).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与预测 2008 -2009 [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方向;土地适宜性评价

Key words: tourism town;overall planning;spat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04-03

0 引言

近年来,城镇化加速、社会经济变革引发小城镇的人口集聚、用地扩张以及结构重组,对于旅游小城镇而言,随着旅游发展的大力推动,在为小城镇带来经济、人气和多样发展选择同时加剧了城镇空间的快速演变和发展,并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与冲突:生态破坏、工业污染、建设无序、利用低效、设施不足、千镇一面等[1]。而这些问题应该从总规层面就加以控制,在总体规划中,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用地布局的前提,而历来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多是由不同身份参与规划工作的人员的主观共识形成,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去探求城镇生长的方向极少被运用,缺乏强有力的数据依据,造成主观的规划结论受到不同参与者的质疑[2]。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直接影响城镇的建设用地选择和布局,说到底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是引导用地合理选择、高效利用以及防止建设无序和生态破坏等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根本。如何做出科学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引导旅游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空间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其中用地适宜性评定是确定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和空间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工程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性,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工程,公共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微观上,可以为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提供依据,在宏观上,是确定城镇用地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3]。

目前总规对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主要停留在土地的适宜性分析基础上,旅游小城镇也不例外。就总规编制科学性而言,总规重点是研究城镇建设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包括区域协调、城镇化、城镇性质与职能、城乡统筹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城镇内部结构研究,及土地利用、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系统安排等城镇物质形态要素组织两大方面[1]。结合总规所研究内容的宏观性及目前对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局限性,本文从用地适宜性评价、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三方面入手,以惠民镇总体规划(镇区旱谷坪)为例对旅游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开展研究。

1 惠民基本情况

1.1 区域位置 惠民镇地处澜沧县东南部,距澜沧县城45公里,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发展河乡接壤,南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乡毗邻,西连糯福乡,北与酒井乡交界,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称。惠民镇区旱谷坪位于惠民镇中部偏北,距离澜沧县城50公里,大部分村庄分布在镇区周围,镇区依托国道214线,交通便利。

1.2 用地范围 现状镇区范围为旱谷坪村委会所在地。镇区规划区范围包括旱谷坪村委会所在地,现状镇区建成区,及其周边北与芒青自然村接壤,南与景播毗邻,西与芒云村委会交界,东与付腊村委会衔接,规划范围面积为431.8公顷。

1.3 人口规模 现状(2011年末)人口4224人,含暂住人口249人。其中非农人口1600人,农业人口2375人。

1.4 用地条件 惠民镇镇区范围基本全部为山地,用地条件严峻,规划范围内最大高差达230米,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最高点为柏联茶厂一队西侧山体,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柏联茶厂六队,镇区最东侧,海拔930米。镇区规划范围内适宜建设的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并不多,且大部分已经被现状建成区所占,其余部分全部为山地,且在现状建成区北侧有基本农田分布。现状缺乏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绿化较差,但绿化景观环境较好,并且在镇区中心有一水塘。整个镇区周边山谷地带都有郁郁葱葱的自然山地,具有塑造良好山水田园风貌的自然基础。

1.5 土地利用现状 镇区规划范围内现状建设用地基本沿214国道两侧展开,其余用地为水域和农林用地。现状建设用地为42.0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99.57平方米,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均用地指标分为二级。

2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镇建成区外规划区内用地条件的论证,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建议城镇的发展趋势并为土地的最佳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遵循土地最佳配置原则,利用相关因素对比评价方法[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的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人文等特征的综合评价来确定其对某种用途的适宜度[4],目前这一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农业土地、城镇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等多方面的研究领域[5],这一方法的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空间发展方向的选择,同时是保障城镇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依据。开展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工作,确定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城镇建设用地,有助于规避自然灾害和工程灾害,保障城镇人居环境的安全,所以土地适宜性评价是空间发展方向决策的最基础分析。

2.1 评价因子 对于土地的建设适宜性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子叠加分析和主成分综合分析两种方法。针对惠民的实际情况,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高程、坡度、坡向、地基承载力、交通便利度、供水、风向、地震与断裂、地质灾害、矿产压覆、生态敏感性及相关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图1)。高程:惠民镇镇区范围基本全部为山地,用地条件严峻,规划范围内最大高差达230米,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最高点为柏联茶厂一队西侧山体,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柏联茶厂六队,镇区最东侧,海拔930米。坡度、坡向:镇区规划范围内适宜建设的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并不多,且大部分已经被现状建成区所占,其余部分全部为山地,且在现状建成区北侧有基本农田分布。政策:依据城镇上山政策,惠民镇域内符合城镇上山用地8%-15%坡度范围内的用地较少。大部分用地为>25%的不可建设用地。土地利用:依据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与惠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所确定的各类用地相协调,并以此确定空间管制规划。

2.2 空间管制规划 空间管制规划主要是基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中空间管制规划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建立禁止建设区、生态保育区和建设调整区三级空间分类管制机制,以此平衡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因此惠民空间管制规划通过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镇上山”等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惠民镇用地评价分区。即:现状已建成区;适宜建设用地(坡度

3 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

发展旅游与发展小城镇相互结合,不仅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增强不发达地区自我造血功能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中应重视对旅游的关注,以旅游特色化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在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上应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旅游特色引导和空间优化,促进旅游业发展。

3.1 特色引导 惠民镇拥有独具特色、秀美壮观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景观,古茶园占地约2.8万亩,被誉为“茶文化历史博物馆”。古茶园产的茶叶是云南茶叶的佼佼者,其种植早可追溯到公元160年,是世界少见的面积栽培古茶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镇内除了古茶园的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付腊温泉,而且孕育着灿烂的民间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古茶园内浓郁的傣族文化和布朗族民族文化,独特的哈尼族民居、傣族民居和布朗族民居,使山村更加的文雅秀丽。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是将是惠民镇今后发展的主题。自然风光之神奇,古老传说之悠远,镇风民俗之纯朴,特色产品之丰富,构成惠民永久之魅力。

镇区(旱谷坪)作为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旱谷坪特色景观规划着力于保护惠民及旱谷坪独有特色的“内生需求”,将当地特色材料、建造技术、建造逻辑等逐项落实到空间结构设计、空间布局、景观规划上,以促进生活方式、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共生。因此:规划区内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湿地景观三大主题景观及多个景观节点共同构成镇区优美的景观格局,周围的山体景观加以保护形成镇区良好的山地景观背景。营造独特的主题景观对用地的特殊要求,借助良好的现状资源,稍作整理便可形成优美的水体及湿地景观,这些为旅游特色而营造的景观都影响着用地的选择和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

规划对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较好的保护,确定镇区的发展方向为“东跨、南拓、西延、北圈”。东面跨过湿地公园以乡政府用地为核心增加部分建设用地;南面柏联厂区建设用地适当增长;西面延伸利用坡地新增建设用地;北面控制建设用地适当增长。形成核心商娱区、坡地住宅区、公共配套区、湿地公园区、精品商业酒店区、生态垂钓休闲区和发展新区六个功能分区(图3)。

3.2 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 为打造重要区域的特色,根据职能定位、经济产业规划、现状情况等,以现状214国道为发展中心、镇区环路为发展环线,功能上主要布局茶叶交易中心、休闲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辐射周边区域。根据地形特点,在空间上形成茶叶交易中心和休闲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南北向两个景观轴线,最终形成一线、一环、四心、两周的空间格局(图4)。

4 空间发展方向决策

根据惠民镇区的实际情况,本着保护耕地、建设用地向适建山地发展的原则,并经前期现场踏勘、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区域关系研究、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形态优化等方面综合确定,镇区共有1个建设用地更新区域,3个建设用地发展方向。1个更新区域为镇区中部,原老政府所在区域。该区域现状以无任何建设,但其地势条件较好,且是镇区核心区的制高点,景观视线较好。经改造更新可形成镇区独具特色的重点区域。3个发展方向分别为现状镇政府东北部,现状镇中学西侧,现状旱谷坪一队北部的用地。现状镇政府东北部有较好的农林用地,属于一般耕地,结合现状地势易于形成优美的高品质区域。现状镇中学西侧用地有一定局限,坡度较大,但因其靠近现状居住区域,可利用其形成文体设施、娱乐设施用地。现状旱谷坪一队北部,符合城镇上山原则,现状为农林用地,属于一般耕地,有利于形成集中发展的居住片区,但需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图5、图6)。

5 结语

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用地布局的前提,是解决一系列快速建设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的前提。旅游小城镇在进行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时,应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与旅游特色引导、空间优化等方面相结合。通过对惠民旅游小城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这三方面对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矛盾与冲突的产生,开展独特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视角,为其他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汪坚强,于立.小城镇总规阶段城镇空间形态优化探

索――以安徽六安市诸佛庵镇为例[J].城市规划,2010(4):86-91.

[2]刘贵利,顾京涛.土地适宜性评价引导的城市发展方向选择――以汕头市为例.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3]叶斌,程茂吉,张媛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探讨[J].城市规划,2011(4):41-48.

[4]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等.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05-106.

[5]李忠武,阳小聪,李裕元等.地貌在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中影响研究:以浏阳河流域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2008,35

(10):66-69.

[6]段进.城市形态研究与空间战略规划[J].城市规划,2005(2):45-48.

[7]张敏,伍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三维空间观[J].城市发展研究,2008(5):57-61.

[8]陈爽,王进,詹志勇等.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5):67-76.

[9]汪坚强,吴强,朱冀宇.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特色塑造初探[J].城市规划,2004(5):92-96.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9)

【分类号】:S68

1. 小城镇规划的必要性

县域城镇体系中的小城镇是联系农村与大中城市的桥梁和纽带,属于乡之头,城之尾,它作为农村之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城市之尾,同样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小城镇规划在促进经济建设、调整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居 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协调各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大规模进行城镇建设的今天,提高小城镇规划设计水平,建设 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成为带动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城乡物资交流和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小区域经济中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2. 县域小城镇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1)人口规模的确定一直沿用综合平衡法: 一般认为小城镇镇区人口在5万人以上,才能达到集聚效应,为了一味追求规模效应,而盲目提高人口规模指标,实为不合理。

(2)用地规模的确定

在规划时不应根据硬性指标来盲目实施,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保证 规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保证用地面积在规定的范围内,做到规划用地面积因地制宜,将防护绿地的面积不算入到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之中。

(3)城镇职能与性质的确定

目前,许多小城镇的性质都是根据现有的一点资料及现状产业发展状况来定的,多数是以商贸、第三产业的职能为主,过分着眼于现状,缺乏长远性,分析结合当地情况及发展适宜度做出规划很有必要。

3. 城镇规划编制的问题

(1)城镇规划的编制办法过于陈旧,很难适应新体制下经济的发展,编制规划的深度不够,一个规划从编制到审批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城镇经济条件有限,技术力量薄弱,对于规划编制中的一些高技术问题是不能够实施。

(2)编制规划所依据的法规、标准不配套,难以适应小城镇经济实力、地域环境差异实际,而导致规划编制存在一定问题。

(3)城镇化水平预测简单沿用数学方法,没有具体分析。

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主要通过数学方法,应用公式:城镇化水平=镇区人口/镇域人口。其实,城镇化水平还要受其它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多角度来分析;还必须对城镇现状水平,城镇化 发展速度,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各级城镇对现状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程度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变化等进行分析。最后,对城镇包括镇域内的人口和经济流向进 行分析。

忽略城镇地域特色,规划布局呆板,千遍一律。没有特点,失去了小城镇本身应有的特点,不能 吸引人,也会丧失了发展中的机遇。

(4)规划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弹性差:忽略了小城镇的现状情况,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特色而盲目追求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未把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而不顾客观事实,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这不仅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人居生活环境。此外,规划时为了刻意追求规划的漂亮、整体的美观,也加大了工程的实施难度。

(5)城镇规划滞后于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没有规划约束的随意发挥,符合了领导的意愿,但这不光在财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造成极大浪费,也为以后的城市管理和改造埋下极大隐患。

(6)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绿化体系不完整,缺乏防护绿地的建设,间接的影响了生态环境。

4. 解决措施

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的焦点在于没有很好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具体规划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规划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要解决目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小城镇体系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益,在小城镇规划时,首先必须根据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 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的拟定城镇性质,确定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把握好城镇发展的方向。其次研究各城镇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安排城镇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协调解决各镇自身难以解决的资源共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切实发挥小城镇对资源的集聚效应,以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当地情况,根据规划的标准,因地制宜的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不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脱离小城镇实际,把标准定得过高,而使规划难以实现。

(3)道路建设要做到系统合理、科学,采用数学方法,经过科学分析调查,计算现状道路的车流量、人流量来建设合理的路网体系。

(4)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结合各镇区的优势,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建立乡镇生态工业园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5)生态型工业园是一个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两者保持高度和谐,园区发展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区是具有一定循环利用资源能力的工厂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聚集区,保证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6)提高绿地覆盖率

绿地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加大绿地的覆盖率,合理布局,实现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这是保护生态环境一个简便有效的途径。 以科学的态度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不能盲目的运用过去的公式而造成失误,给规划带来不便。找出较为准确、合理的计算方法,以保证数据的 准确度。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加快,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致使小城镇成为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带动的中间和缓冲的环节,经济的发展凸显了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也逐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小城镇的给水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难以满足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从而也难以建立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增长,小城镇的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数量增多,卫生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高。随着发展而来的小城镇的供水体系的建设和规划问题成为了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给水工程现状与思考

1、市政规划与实际脱节

小城镇发展往往重建设、轻规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的无序发展,缺乏基本的建设和规划的资料。对小城镇缺乏规划意识也使小城镇实施的规划并未建立在本镇发展的实际之上,从而导致了城镇的规划不符合城镇实际,也难以具体实施。而小城镇的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将对小城镇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将造成工程建设上的浪费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城镇的整体规划占据着城镇建设的重要部分,也能实现对城镇发展的指导作用,从而小城镇的发展还应建设好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小城镇给水排水系统规划应先对城镇的基本资料和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包括城镇的需水量、水压大小、径流系数及城镇的经济发展状况等,从而为城市的给水排水的系统规划奠定数据资料基础。小城镇的规划还应建立完善的预测机制,为城镇的发展留下空间。小城镇规划还应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及建立与周边农村的共享设施建设,从而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2、水资源缺乏保障,水厂工艺简陋

小城镇的发展对供水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今小城镇的供水状况是水源地比较单一,缺乏备用水源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这些都对其供水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小城镇供水多采用地下水为水资源,而长时间地开采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加上水源地单一常常会造成供水量不足的现象。对此,在水源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开采对水文条件的影响,加强调查与监控,制定管理应急措施,选好备用水源。城镇企业的发展及排水设施的不完善造成污染逐渐加重,水源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对于此,水厂以往的处理工艺就显得简陋而不能满足要求了。

3、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小城镇给水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城镇的供水管网渗漏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小城镇水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小城镇供水不足的现状,对小城镇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供水的压力。供水管道压力不足,有的小城镇建设初期大都为平房,现在建起了多层住宅。这样原有供水压力明显不够,改建供水设施己成为紧迫要求。给水系统缺乏统一规划,随意性强;管网分布不合理,管网基本呈枝状分布,未构成环网,对安全供水不利;城镇的管道设计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管径偏小、供水量不足。为此,小城镇应加强给水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供水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小城镇还应建立具有容纳性的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从而为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预留空间。

4、水厂运营困难

由于小城镇给水缺乏规模性,从而也无法发挥供水系统的整体效益。因此,尽管对给水水质要求较低,水厂的运行成本仍然偏高,致使许多水务集团不愿接收小城镇给水项目,小城镇的水厂运营困难,小城镇给水厂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有待在市场发展的前提和状况下进一步调整。

二、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

1、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与城镇现实脱节,应建立符合实际的供水工程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专业规划、地方机构管理不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规划多处于无序状态。而其中排水系统规划的滞后甚至缺失是造成小城镇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由于小城镇的建设速度较快,缺乏勘测、竣工及一些居民生活水平基础数据及资料,使相关工程建设的管理及以后的规划建设工作难度加大。一些城镇虽已有规划文件,却缺乏可行性。诸如要建设道路规划或是排水工程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拆迁,造成了资金建设的短缺,这样的规划不仅不能指导建设,反而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从现状出发,根据发展需要切实可行地作出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小城镇的给水排水的工程系统。

2、排水体制混乱,应建立合理有序的排水体制

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及维护管理,更关系到环境保护及资金投入。而小城镇排水规划的不完善造成了其排水体制混乱的现状。小城镇的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大多采用的是合流制,而城镇新区是分流制。随着对水环境改善任务的不断加大,合流制排水体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故许多地方提出将合流制改造成为分流制。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老城区分流困难、新建区分流又不彻底、分流区的雨水系统不完善,从而导致雨水借道污水管网等问题凸出。排水体制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小城镇老城区建设规模己基本固定,街道狭小、建筑物密集、商业繁荣、交通拥挤。老城区排水系统多为合流制,由管渠、边沟、小溪和冲沟构成,有的管涵上部己修建房屋,因此在老城区,将原有合流排水系统改造成截流式的合流排水体制具有可操作性。而新城区及扩建区可采取完全分流制与截流式分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相结合的排水体,从而能建立合理的排水体制。

3、污染治理不够,应加强污染治理力度

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同时设计建设,直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水及初期雨水会对其造成严重污染。另外,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配套污水处理设备跟不上或污泥处置不当也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安全的排水系统由管网、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系统等组成,因此,必须同时建设。城镇企业的发展往往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尤其是我国东部一些城镇出现了地域上的聚集式生产格局,其工业废水在城镇污水中占较大比例,使城镇污水呈现出一定特点。然而,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逐渐出现了“模式化”现象,即处理工艺选择没有针对性,片面强调一种工艺适用于某一整片区域。这些问题都要求各级部门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污水处理技术的归纳和比较,结合当地环境及地质特点进行总结,选择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综合考虑流域的环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4、管理工作不完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随着小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最突出的就是建成后的管理问题。众所周之,城市的排水设施都有专业的管理养护部门负责日常的维护、疏通、清扫及管理,这样才保证了市政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小城镇缺乏给水排水系统的专门管理部门,从而造成了“有建设无管理的排水设施,长此以往,便造成堵塞而不能使用,长时间的淤泥堵塞造成了无法清扫疏通而只能翻建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随着排水设施的不断建设,成立专业的管理养护部门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志兵. 浅谈我国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J]. 经营管理者, 2010,(19) .

[2] 辛桂华,汪再光. 浅谈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 华章, 2010,(23) .

[3] 宁艳华. 给排水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 .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11)

关键词 小城镇体育 基本进程 中国

一、前言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和过渡性作用。小城镇体育则作为小城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方面国家给予了高度关注。

二、小城镇体育概述

(一)含义

小城镇体育是连接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的纽带,小城镇体育是指在小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区中体育。“小城镇体育集乡镇社区体育、农村区域体育和民间体育于一身,体现了农村或比农村高一层次的各种活动。它不同于城市体育又区别于传统的农村体育,共同构成我国群众体育的三元结构”。

(二)分类

我国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型:旅游体育型、企业体育型、社区体育型、学区体育型、家庭体育型等。

(三)特点

同国外小城镇体育相比,我国的小城镇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1.小城镇体育具有农村小城镇化的特色,过渡性特点较为突出;

2.小城镇体育的理论研究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进程有一定差距;

3.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地域差距显著;

4.小城镇体育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5.小城镇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较差;

6.小城镇体育与农村体育的互动增强。

三、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一)小城镇体育是我国小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结构转型阶段的客观要求

小城镇是由农村中比农村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组成,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先富”人口为主体所组成。

(二)建设体育物质和贵发文化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使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小城镇的建立,使其成为农村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社会活动的中心,为小城镇居民提供健康的健身娱乐场所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城镇体育的场地设施、管理模式和人才等基础性物质就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小城镇体育物质和规范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和教育等协调发展,对推动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三)参与主体的必要性

社会是由人组成,人的素质提高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针对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加强小城镇居民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强对体育锻炼价值取向和健身方法的宣传;加强体育认知文化方面的建设等,将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是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必要动因

农村体育的发展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巨大差异,但农村体育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确立以小城镇体育带动农村体育全面发展的战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确立了新的道路和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体育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

(一)体育硬件设施现状

我国小城镇体育设施总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体育场馆非但数量少,而且开放率低,主要集中在城市,全部向居民开放的不到总数的1/3。小城镇社区的体育设施更是数量有限,功能单一。目前的小城镇体育配套设施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难以满足小城镇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二)体育人口现状

小城镇体育人口数量总体呈现递增的趋势,且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局面。在年龄结构方面,小城镇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基本特征。

(三)小城镇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现状

小城镇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是群众体育的主要推动者,是群体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有效保障部门。从组织结构来看,多层次的体育组织尚未建立,无法分层开展工作。一般是由乡镇副职主抓体育工作,它的行政管理色彩较浓,组织形式不够多样。城镇体育组织的这种单向管理模式缺乏主动因素,管理过程缺少配套网络,组织系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坚强、务实的乡镇体育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体育干部是搞好小城镇体育的关键。

五、对策

(一)依托政府

依靠政府的体制和经费保障,确立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和制度体系。

(二)保证硬件

采用多种途径改善小城镇体育健身设施、设备和场所。

(三)优化软件

完善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建立以小城镇体育组织、社会团体为主体的群众健身指导和服务体系。

(四)角色定位

县、镇(乡)二级政府应理顺县、镇(乡)二级事权、财权,做到责任明确。

(五)确立重点

确立小城镇体育的管理模式,发挥中心城镇体育的重要作用。

(六)贵在普及

扩大小城镇体育的普及率和覆盖面。

(七)市场导向

发展小城镇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1] 李凤新.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战略研究[N].中国体育报.20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