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9 16:35:06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1)

(一)社会公平论

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公平论即为主张社会公平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具体而言,公平正义作为国内社会所追求的根本价值,而经济法的根本特性即为社会性。所以说,公平必须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不少专家提出,中国经济早已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更加需要公平,而不是效率。一些专家认为,经济法包括各种各样的价值,例如:秩序、效率、自由和公平等等。在诸多价值之中,公平是其余价值的基础条件,也是根本价值。必须保证经济的公平性,才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

(二)社会秩序论

这一论点提出秩序乃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通常情况下,秩序才是保障社会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所以,秩序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提出这一论点的专家人士觉得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存在有国家干预,而这肯定会涉及国家政权,公权力和公民权利间的联系能否有机结合起来,便逐渐成为了经济法最为注重的话题之一。所以说,秩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此外,将秩序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在某种意义上抹杀了公平效率的价值功效。缺乏公平与效率的人类社会,人民是没有安全及自由的,这样的秩序也不是我们需要的。

(三)社会整体效益论

这一观点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为社会整体效益,绝非某个人、某一集体或者地域的效益。部分专家觉得经济法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根本价值取向有别于民商法学的根本属性。另外,很多学者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具备鲜明的经济本位以及社会本位的法律特点。第一,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犯了严重的逻辑失误。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于人类需求满足的积极影响,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但是,社会整体效益严格意义上归类于客观方面,若把社会整体效益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则在逻辑方面是无法说通的。第二,社会整体效益的定义并不清晰,具体涵盖哪些内容也是不够清楚的。所以,把其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不严谨的。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概论

顾名思义,这一论点把效率当做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确保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平。效率优先论的出发点为市场失灵,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在于保障经济效益,避免市场失灵情况的发生,或者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当怎样进行干预。所以,效率因素才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然而,由法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社会公平同样是法律的基本保障。经济法作为法体系当中的部门法,需要具备一般法律的共性,当然,社会公平也是不可或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论点仅仅关注效率和公平的对立性,却忽略了两者间的统一性,因此,此观点是不全面的。效率是市场经济必需的,而公平同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项。在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的整体环境下,效率和公平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

(五)和谐价值观

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经济自由、社会效益以及经济秩序的有机统一。和谐价值观把一切法律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令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具体针对性不足。因此,此观点并不是十分合理的。二、对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评析通过上述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结论或者观点不难发现,在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借助拆分的手段,片面地把某一经济分词孤立来看,并且以此来论证自身认为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所以,不管是以上哪一种观点,均不够完善,都应当进行补充,具体评析如下:

(一)社会公平的经济法价值取向难以充分展现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

我们都知道,公平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形态,在我们生存发展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中均存在对其的渴望,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它特有的属性令其具备更加明显的基本特征。但是,因国内公平涉及的领域太过宽泛,不仅是经济公平,中国的公平还体现于权利平等以及社会平等等一系列方面中,经济法的公平通常也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同时将社会大众集体利益的维护作为根本着眼点,所以,纯粹的把公平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不够全面、不够严谨科学的;另外,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任何组织和部门共同寻求的目标,国内法律均依靠公平作为制定、执行的前提基础。所以说,公平不具有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需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特点,比如说:教育法同样追求以公平为前提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等。经济民主重点突出的是民主,主张政府在行使经济管控职能的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社会经济发展,而是尊重人们的核心地位,这仅仅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的具体方式,并非价值取向。

(二)把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作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有待考究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在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发展的,并且是在历经多次实践最终被确定的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价值观,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而利益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客观性特征,和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特征具有鲜明不同,首先,;两者在性质以及特点上就截然不同;其次,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范畴不清晰,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经济因素,并且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也是依托个人利益这种构成基础的。所以说,个人经济利益包括在社会整体利益当中,由此可见,在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中怎样把注重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有效的区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再加上社会整体利益的保证也仅仅是经济法发展的基本方向,不可以将其和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混为一谈。

(三)单纯提倡效益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不够全面

在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最关键的作用就在于它很好地弥补了以往工商法中效益优先的缺陷性,进一步把保证社会经济公平、提升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了社会整体效益。所以,从法律价值角度出发,一味主张社会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的增强和实现经济公平分离开的论点是极为不合理的。除此之外,由现有经济法调整的状况来讲,经济管理关系已经渐渐成为经济法进行调整、优化的最关键部分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节当中展现公平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必须有效解决公平和效率两者的统一性问题。

(四)市场经济秩序下的经济自由仅为经济发展途径,并非价值取向

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针主要可以归结为,我们提倡在政府对国家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展现市场的自我协调能力, 并且在特定范围内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经济自由作为我国推行以市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为推动国内外贸易的进展而实行的一种经济策略,所以其并非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把其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是不正确的。

(五)把和谐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针对性不足

众所周知,和谐作为各个时代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均起到关键影响。但是,和谐的种类繁多,像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等等。经济法的和谐是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的,具备明显的社会和谐特点,尽管和谐也是中国经济法寻求的价值取向之一,然而却并非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同样不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时代性特征也较为缺乏,所以说,把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错误的。

三、公平和效率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经济法的整体价值当中,公平和效率毫无疑问是最为关键的两个价值取向,两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法价值取向之中,唯独经由经济法的立法与执行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整体效率,更好地体现出社会公平,也能够确保经济的自由性、有序性以及安全性。若缺失了公平及效率中的任何一项,另外的一切价值均不会具有任何意义。

(一)从国内经济法的法律属性来看,公平和效率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国家,满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彻底消灭剥削,并且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性涵盖了公平与效率,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定会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统一起来。

(二)从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来看,两者均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2)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含义

同志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深入阐述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他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同志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我们既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含义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主要是对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肯定。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包容性增长中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包容性增长始终的核心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马克思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概括性描述,其内在根源与指导思想正是这一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原则。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针对新时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重大问题的解决才有核心的方向与目标。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包容性增长是此宗旨的具体实现路径。

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同志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党的根本宗旨与执政理念,就是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面对国内外新形势的前提下,同志适时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对今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具有关键性意义,前瞻性地描绘了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对指导思想的深刻总结与具体性实践。

(三)以人为本全面反映了包容性增长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思想。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目的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群。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力量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促使人人获得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努力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相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组织和动员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使人人获得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努力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

其三,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如何分配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消除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3)

一、科学发展观和经济人假设的耦合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研究当今世界特别是我国的发展实践,汲取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的理论探索和文明成果,在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及社会各个要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这一基本观点的运用和发展。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说到底是要回答为何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这个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和体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问题上运用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什么是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仅有单纯的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变化不能构成发展。发展是在生产力量变和质变相统一基础上的社会进步过程,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不仅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而且也不符合发展的实际。坚持质变和量变相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发展是一个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变迁过程;坚持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的运动的观点,揭示发展是以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作为基础的社会进步过程,从而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

第二,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怎样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推动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经济变化,而且包括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就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唯物辩证法还认为,任何事物作为矛盾系统,都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但又不能代替和自然而然地导致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反过来,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具有制约作用,非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又会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

因此,辩证法强调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坚持通过解决主要矛盾为从根本上解决非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同时重视通过解决和缓解非主要矛盾来推进解决主要矛盾。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突出强调要解决好社会事业滞后等突出问题,是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人为本”,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宗旨,对发展观的这一核心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同时,这又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谋求发展不仅要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而且也要为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条件。为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经济人假役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延伸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也是我们的个人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假定每一个活动在经济过程中的个人都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面临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机会,每一个参与者都依据自己的偏好,用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活动。布坎南认为,人是根据他们所受的约束,为追求效用的极大化而选择的,个人应被构造成促进自己私利的人。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特点:自利和理性。人的自利性表现为:

(1)人是自私的。所谓自私是指个人的行为只受个人利益的驱使。

(2)个人的目的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所谓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是指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目的,是以尽量小的投入换取尽量多的产出;或是以尽量少的花费得到尽量多的效用。个人的这种效用最大化行为直到遇到抑制为止。

个人的理性表现为:

(1)在行动时必须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所谓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指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既注重收益,也关注成本,或是取得最大的收益;或是把所支付的成本降到最低。

(2)所谓理性包括这样三层意思:一是知识的完备性,即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具备关于所处环境的各方面知识,其具备程度即使达不到绝对完备,至少也是相当丰富、相当透彻的;二是个人的偏好体系是稳定的、有序的,理性排序是经济学对个人偏好的起码要求;三是个人拥有最强的计算能力,能计算出各种备选方案中哪个可以达到其偏好尺度的最高点。所以,有人称经济人具有“完全理性”。

选择经济人假设作为个人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经济人假设可以确保我们分析人的行为时的一致性。过去经济学与教育学的分析出于两个相反的标准:经济学假定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自私的,而教育学则认为人人都应该是利他主义者。这种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研究个人发展问题的一道障碍。现在用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个人发展问题的基本假设,这就使得理论分析有了统一的基础,不会前后矛盾。其实,经济人假设中所说的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个效用不仅包括物质的享受,也包括精神的满足;个人利益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还有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一来,利他主义就和经济人假设不矛盾了,一些英雄模范为了公众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也可以用经济人假设予以解释了。他们的行为选择也是理性的,是一种追求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需要的行为,能够满足经济人追求

第二,经济人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分析主要因素的影响。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福山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批评:“人类行为的确有百分之八十的情况符合此模型,问题是隐匿的另外百分之二十,新古典经济学只能提出难以服人的解释。”

那百分之二十不适用于经济人假设的是道德、习俗等文化因素的领地。我们且不说效用包括精神满足,个人利益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退一步讲即使这种解释仍然难以服人,那也只能这样了。因为如果我们把所有因素同时放进来分析,势必使问题成一团乱麻,难以理出头绪。我们只能先通过假设――哪怕是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假设,排除一些因素,造成一种理想的纯粹环境,然后再分析主要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的影响搞清楚了,我们还可以将被舍弃的次要因素再一一加进来,使其结果一步步接近实际的真实。何况,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不同,它“只是一种近似值,一种倾向,一种平均数,而不是直接的现实。”

有百分之八十的现实符合这些规律,已经很不错了。第三,经济人假设是建立经济模型所必需的,而经济模型是我们进人经济学殿堂的“门票”。模型分析是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具有逻辑清晰、准确的特点,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所重视。尽管模型分析也有它的局限性,但至今尚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取代它的地位。所以在国外经济学论坛上,一个研究成果中是否有经济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是否有一定的价值。

二、发展以人为本的友好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发展经济,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在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构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本主第四节以人为本实现形式的创新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着手,努力建设和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完善保障以人为本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要发展经济,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在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构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本主体,能够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有利于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以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推动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重点企业的迅速扩张,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所有制形式。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是凝聚人流、物流、发展特色经济的需要,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需要,是增加群众收入、增加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的需要,也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第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分配原则。”无论是价值形成还是财富创造,都离不开劳动、知识、管理和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而为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的迸发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生产与分配、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因此,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要做大蛋糕,就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原则。同时,必须强调兼顾公平。解决不公平问题的办法不能走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老路,不能牺牲效率讲公平,兼顾公平固然要重视结果的分配公平,但更应强调保证人人都享有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机会,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运用各种再分配手段,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此,一要努力缩小由于市场经济作用而产生的分配差距,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遗产税等经济手段来抑制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二要严厉打击非法收入,限制垄断收入,通过遏制社会腐败、走私贩私和反垄断,从源头上控制非法收入的增长;三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通过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一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最大限度地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冉贵阳.科学发展观指明中国未来方向[J].环境. 2004年05期.

[2]杨信礼.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J].中国石化.2007年11期.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4)

【中图分类号 】F091 【文献标识码】A

里根经济学及措施

1980年11月4日,罗纳德・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当时里根政府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他既要设法遏制通胀,将美国经济从衰退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又要面对西德和日本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凶猛的经济攻势,更要面对苏联在全球范围对美国施加的政治和军事压力。对此,里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措施。

减税。降低公司相应税率,通过实施加速折旧政策、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和资本增值税等,里根政府大幅减轻了美国企业的税负;降低储蓄收入的税负,对相关利息收入和股息收入进行减税;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并且简化了相关税则;规定企业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可折抵税收。

削减联邦政府预算。里根政府秉承保守主义理念,主张减少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减少政府预算开支,削减了政府有关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如食品券、儿童抚养补助、医疗补助、失业保险金、伤残保险金、退伍军人福利和老年残废救济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减少或取消,政府开支大为减少。

撤销和放宽管理企业的法令规章。当时的美国企业不仅负担着较日德等国竞争对手更高的税率,更受各种国内法规的严格限制。里根上台后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美国政府事实上放弃了严格执行反垄断的《谢尔曼法》,并对一系列不利于美国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

控制货币发行,造成了事实上的高利率。面对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趋势,里根大力支持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货币主义实验,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数量,为美国经济下了一剂猛药。货币主义实验效果明显,但代价是失业率迅速上升,达到惊人的10.8%。在货币发行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美联储造成了事实上的高利率,并且几乎贯穿里根执政的整个八年。

放松对金融机构和贷款的管制。大萧条时代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必须分业经营,并采取分业监管,特别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经营领域一定要严格分开:商业银行通过存款来融资,投资银行的主要融资方式是发行证券。里根上台之后大力推进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1982年,美国会通过了《甘恩―圣哲曼存款机构法案》,使得存款机构的贷款和投资渠道大为拓宽。1986年的《税改法》和1987年联储政策的改变,更放宽了对于银行从事混业经营的限制。

里根经济学的经济学背景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学派的批判。弗里德曼是二战后最早起来批判凯恩斯学派的重要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只要不受到大的货币冲击,经济总能保持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弗里德曼得出结论:政府宏观调控的要点在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中央银行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治理通货膨胀,从而为经济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

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随着20世纪70年性预期兴起,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当事人会主动预期到政府的经济政策变化,从而可主动采取措施将宏观调控措施化为无形,任何根据旧凯恩斯主义所指定的经济政策只会带来通货膨胀和巨额财政赤字。政府的唯一政策目标只能是解决通货膨胀,而不应该试图同时解决通胀与失业问题。

供给学派的影响。供给学派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学派认为,供给是需求,尤其是收入的唯一可靠的源泉,要想刺激经济,最好的方法就是刺激供给。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之下,供给学派提出刺激储蓄,储蓄在萨伊定律的作用下会自动转化为投资,投资会形成新一轮的供给,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供给学派的具体政策主张为减税、削减政府开支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减少管制等,由于供给学派较强的政策含义和可操作性,该学派成为里根经济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里根经济学的作用和影响

降低了企业负担,刺激了相关创新。里根经济学,减轻了美国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的负担,为美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了绑。美国以制造业起家,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其制造业却面临三重挑战:一是西欧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二是日本、西德等国工业逐渐对美国造成威胁,三是两次石油危机对美国工业造成沉重打击。里根政府推出的大规模的减税政策,有效地减轻了美国企业的负担,不仅于此,许多重要行业的企业还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补助。里根政府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从1983年开始,美国企业以强劲的势头复苏,高技术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尽管在里根时期依然有不少生产能力流失海外,但里根的减税政策地刺激了美国本土投资,延缓了美国产业转移的速度。

增加军费,既是需求管理,也是供给政策。里根经济学并未完全抛弃凯恩斯学派增加政府开支的思想,只不过将这种开支的方向扭转了:里根政府大力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和预算,却大大增加了军事方面的投入,使得美国产业进一步军工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增加军备开支,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政府购买,从而该项开支可被纳入需求管理的范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供给学派理论的刺激供给的政策,对相关企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的复苏,正是建立在军备需求强劲的基础之上。通过增加军费开支,里根政府成功保证了国内旺盛的需求,并使得美国企业在技术上占据了一个制高点。

控制货币供给遏制了通胀,但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在遏制通胀的问题上,里根政府借鉴了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采取了控制货币供给的手法来遏制通胀,美联储也相应地以M1和M2为中间目标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与此同时,里根政府坚持高利率政策,利率不断攀升。紧缩政策首先对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1981~1982年,美国发生了显著的经济衰退。但里根不顾压力坚持紧缩政策,到了1983年,美国通胀率下降到了3.2%,1984年美国的通胀率为4.3%,而同时期美国经济亦开始恢复,失业率也从历史最高点开始缓慢地下降,美国经济逐步摆脱了持续十余年之久的滞涨局面。

里根经济学的中长期效应

刺激了美国企业的创新,为克林顿时代的繁荣打下基础。里根经济学刺激美国企业的创新活动,在里根政府多项措施的推动下,美国科学界和企业界取得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为信息技术革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第一,军事技术成为技术发展的先导。美国素有军工产业与民用产业互动的传统,里根政府竭力强化美国在军工产业方面的优势,投巨资于军工产业和军事技术的发展,从德日等国手中重新抢回了技术制高点,军事技术成为美国技术发展的开路先锋。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里根政府积极推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并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计划,使得在信息技术革命中,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使得传统产业以更新的面貌出现,有力地扭转了美国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的颓势。

第三,注重以金融手段来推进创新。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资金支持,在创新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尤其如此。里根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市场的作用,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里根任总统时推动国会通过《股票期权激励法》,允许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可以股票期权作为创新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酬金,如果他们的收入是股票期权的形式支付,则课税时间可延迟到股票出售以后,这样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就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有力地支持了美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造成严重财政赤字。尽管里根经济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里根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如增加军事开支、减少企业的税负、对特定企业进行补贴等,均会造成庞大财政赤字。到了里根卸任总统的198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已飙升至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政府在经济运行中起到强有力的监督、规范和一定程度上的指导功能,政府运行的成本也随之提高,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收入作为基础来保障政府功能的实现。里根政府大力减税,短期内对创新和减轻企业的负担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从中长期来说,则不利于政府履行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从而造成政府功能的弱化和失衡。

从里根所属的保守主义经济传统来看,财政赤字无疑是应该深受谴责的,但出于刺激供给的理念,里根不得不用减税的手法给企业减轻负担,从而降低了政府收入;在节流方面除了大砍政府预算之外也找不出别的有效方法,不仅对平衡赤字无所裨益,反而弱化了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职能,从而在降低财政赤字方面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

未能从根本上扭转美国产业的空心化趋势。美国一直以制造业大国著称,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和韩国、台湾等地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制造业对于美国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情况促使当时的美国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利用它们的成本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造成了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局面。最终使得美国国内的工作机会大量流失,削弱了美国经济的基础,造成了美国在当时经济不振。

里根经济学虽然重视刺激供给,对这种产业转移却并没有做出多少有效的反应,其所能拿出的应对办法只有减税一途。但现代产业的发展,不仅是需要税收上的优惠,更重要的是政府需要发挥作用,在产业规划、供应链完善、配套设施等诸方面切实发挥影响,为企业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不是囿于保守主义理念自由放任。在这方面,里根政府没有很好地完成其经济职责,它并没有在提高和完善本国产业链方面做更多的事,相比于同期的日本、西德、法国和韩国,这种对比就更加明显。里根经济学是以刺激供给而著称的,但在完善产业政策和配套设施、遏制产业转移方面,却有着明显的缺陷。

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带来了深远的政治和经济影响。里根推出自己的经济政策,不单是为了解决当时美国的经济乏力问题,也有为了在与苏联的竞争中重新夺取主动权的考虑。里根政府大力削减政府开支,却极力增加在军事上的投入,从客观角度来说,此项政策为新的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在当时却给苏联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其跟进美国的新一轮军备计划,从而使得本就失衡的苏联经济不堪重负,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诱因。

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的现象不复存在,地区成为当时国际垄断资本的投资新洼地,更使得早就萌芽的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二战后相互分隔的两个国际市场彻底地统一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影响之下,各种经济资源重新分化组合,经济全球化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在全球推进,资本、技术和知识以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对整个世界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至今尚未消退。

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微观经营单位的活力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里根经济学高度重视供给在经济中的作用,重视微观经济单位的经营环境,将微观经济单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对当今的中国尤其有启发意义。我国企业的实力相对于国际竞争对手还有着诸多缺陷,特别是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无论在研发、制造、工业设计和营销等方面均不占优势,所以我国经济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从微观上来说正是我国企业和其他微观经营单位所遇到的问题。

里根经济学重视供给,促使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为巩固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打下了基础。我国目前虽然GDP已高居全世界第二位,但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差距。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以效率为导向,提高微观单位经营效率。从这个方面来看,里根经济学坚持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营效率,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尤其值得当今的中国借鉴。

要重视税收手段对于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里根政府综合运用减税手段,刺激了美国国民经济的复苏。在里根上台执政之前的一段时期,美国企业的税负相对于西欧和日本来说,显得过于沉重,这对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里根上台之后,大量减少对企业的税收,切实地减轻了美国企业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始复苏,并为克林顿时代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对于我国来说,税负尤其是企业税负是相对较高的,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显然,税收的高低与国民经济活跃与否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里根时代美国的宏观调控实践更是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是减税等政策使得美国机柜始终保持活力,财政困难、历史包袱沉重的美国很难在冷战中最终获胜。我国目前经济已进入一个中高速发展的时期,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微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用税收杠杆促使它们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刺激创新和供给,改善微观经营效率,增强经济活力。

制订经济政策要考虑到政策的中长期效应。回顾凯恩斯学派失灵和里根经济学遏制滞涨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宏观经济政策都具有短期和中长期双重效应,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人们往往比较关注短期效应,却忽略其可能造成的中长期效应。凯恩斯经济学的失灵,根源正在于当时的宏观调控者过于注重其提振经济的短期效应,而忽略了凯恩斯经济学可能在中长期带来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等消极后果,当滞涨开始出现时,问题已积重难返。里根经济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当时美国经济对宏观调控“向后回调”的要求,因积累的问题已较为严重,里根政府采取的强硬政策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将美国经济拖出了滞涨的泥潭。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5)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09-02

党的十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深入分析发展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性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一、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回答什么是发展、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打破了原有的发展模式,在深刻认识发展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发展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定位突出了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其次,科学发展观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这一系列基本问题。所谓发展观,必然要解决为谁发展、 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这一系列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简练而深刻的回答和解决了这些问题。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的出发点是人民,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的动力和主力是人民群众,发展成果归全体人民群众所有,以人为本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的根本追求是努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再次,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不平衡问题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过大、增长方式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注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注重推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平衡区域发展;注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注重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坚持改革开放,推行“三个转变”,提高对外竞争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科学发展观在努力实现“五个统筹”的前提下,坚持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战略要求

我国目前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经济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当前的经济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还原了市场的活力,为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大创新。科学发展观在正确认识各种经济形式相互关系和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前提下,坚持各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础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对外的国际竞争力和对内的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有力提升。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如贫富差距悬殊、分配不均、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亟需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去指导并解决。

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创新性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关于发展的系统化理论,在经济建设上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发展观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方法,统筹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经济制度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的关系,并指导我们妥善处理与统筹兼顾,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能依法平等的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中央到地方的公共财政体系、金融体系、监督体系等[1]。科学发展观肩负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统筹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对外开放经济体系等一系列任务,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促进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好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有力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二者的结合并不是单纯的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在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是所有资本家盈利的方式和手段,市场本身的不足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使得资源和财富最终落入了少数资本家的口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再是少数人获益的手段,而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市场利润而生产和为人民而生产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所在[2]。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一大不同点在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提出明确了为人民群众而发展、靠人民群众发展、发展成果归人民群众所共享的基本问题,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优越性,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市场具有其本身的缺陷,如滞后性、盲目性等,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自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根本无法克服市场固有的不足,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遇到能源问题、经融危机等各类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性质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不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固有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不再单纯的强调“增长”,是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分配制度,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发展利益,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这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突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四、科学发展观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22年,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距今已90多年,但与资本主义政权的历史相比,是十分短暂的。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更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距今仅30多年历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发展实践,在深刻分析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做出的伟大壮举。邓小平同志指出,市场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效结合,可以更好的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物质保障。

可以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指导,而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当前全球化趋势的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和解决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丰富和扩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夯实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创新性的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提出了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方式、发展的目的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问题,坚持协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理论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6)

为了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该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批归国学者自西方引入,因此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有很强的必要性。以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后,可以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让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学习相得益彰,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丰富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教育的接轨。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未能加以区别,实行学,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授课时盲目追求英语的使用比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中没有根据本课程特征和双语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未根据双语教学难度大,课时紧的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以期与同仁共飨。

一、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仍然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外语实践能力。教学实践中要处处根据这个目标调整各项教学安排,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状况,盲目强调英文使用比例,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舍本逐末。

二、合理设置课程

由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先从选修课开始。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了鼓励学生们参加双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给予学分上的倾斜等。使学生们的双语课学习自觉自愿,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三、精选教材

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外有各种版本,选择面极宽。考虑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且含有经济学模型和微积分计算,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也给学生推荐配套的中文教材,便于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反复对照学习,加强理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选择了萨缪尔森著的西方经济学,因为该书作为经典教材同时被西方高校广泛使用,全书对基本原理叙述清晰,逻辑性强,案例丰富,内容深度也较适合刚入门的本科生。我们同时推荐国内高鸿业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书结构清晰,可以与萨缪尔森教材很好地对照学习。

四、合理分配中英文PPT的比例

在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的PPT教学,以节省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图表、短文,还可以插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录像,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PPT以英文为主,课程开始阶段和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中文对照PPT,便于学生理解。PPT一般在开学后即发给授课学生,便于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本科阶段经济学知识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前沿理论。根据教学要求,三部分内容在课时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上应有明显差异。

基本原理是经济学课程的基石,也是本科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基本概念、经济学模型、基本研究方法等,应占据全部教学的70%~80%,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们理解透彻,熟练掌握。由于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图形,因此适宜制作成中英文对照PPT,便于学生们对照理解,授课时英文的比例也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由少及多逐渐增加,开始时约为30%~50%,如果学生们反馈接受良好,则继续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并逐步增加英文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并对其单独辅导,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基本理论的扩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即可,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难度,尽量使用英文讲授,难点部分则配合中文PPT,用中文再讲授一遍。

六、广泛列举英文案例,积极开展讨论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如:机票的不同折扣,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七、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内容,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仔细阅读、整理,形成思路,再设计结构,组织语言,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03,(3)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7)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亚当·斯密是第一个提出经济人思想的人,他在下面这段关于“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著名论述里面,也提出和论证了经济人思想:“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们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439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看不见的手”原理是颂扬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经济人是其核心思想。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的安乐和利益的人,在此后关于经济人的所有界定中,经济人的这一自利特点都是最基本的规定。

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经济人的性质,斯密是基于什么根据提出经济人的概念。关于经济人“自私自利”(selfishess)、“利己主义”(egoism)、“自我为中心”(self-centred)的解释,都把经济人归结为人性使然,是伦理学上的利己主义者。即使斯密是基于人性论和伦理学提出经济人概念,人们在经济领域表现为经济人,这也是有着经济领域的根据。斯密在上面的论述里面,已经给出了这种根据,即“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因此问题的症结在于斯密是不是从人性的角度解释经济人的自利动机。

“斯密问题”存在表明斯密并不是从人性论和伦理学出发提出经济人思想的。所谓“斯密问题”,是指斯密的两部主要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它们分别以“同情心”和“利己心”作为论证的出发点。如果斯密是从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的话,那么两部著作之间就存在矛盾和不一致性。

《道德情操论》是探讨人类的道德伦理问题的,斯密以利他的“同情心”作为论证的出发点,说明斯密的伦理学并不是利己主义的。斯密从人们对“他人情感和行为”以及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进行评判两种角度提出“同情心”概念。在对“他人情感和行为”进行评判时,斯密认为人类有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进行想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在看到他人的不幸或快乐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对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作出评判。在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进行评判时,斯密认为,“如果我们不离开自己的地位,并以一定的距离来看待自己的情感和动机,就决不可能对它们作出全面的评述,也决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判断。而我们只有通过努力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情感和动机,或像他人可能持有的看法那样来看待它们,才能做到这些。”(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37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因此,“我们假定自己是自己行为的旁观者,并且用这种眼光来尽力想象这种行为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能用别人的眼光来检查自己行为合宜性的唯一的镜子。”(同上,第139页)综合上述两点,斯密认为道德的起源不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某种不变的人性,而是产生于人与人关系中的同情心,斯密的伦理学是以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

从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分析人所会产生的行为和动机,这是斯密分析方法的特点,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的分析方法仍然具有这种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就在于有些个人拥有一定量的资本,这些资本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些人的行为和动机就是斯密所说的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因而经济人抽象的根据在于个人拥有资本,这些资本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能够获得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代表,斯密的经济人抽象所反映的就是这种意思。不论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家,还是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都不是人的本性使然,而是客观的社会关系和条件决定了人们具有怎样的行为和动机。

斯密经济人抽象的根据被新古典经济学形式化、具体化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假设条件。斯密所说的资本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是一些具有稀缺性的生产资源,这些生产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以产出不同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自发作用下,每种生产资源都能配置到最佳用途上去,生产出最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和服务。

新古典经济学是在边际革命的基础上产生的,边际分析方法为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应用数学方法,在一系列前提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新古典经济学从科学上证明了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理论的科学化也使经济人具有了更为明确、成熟和系统的形式。

首先,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涵盖所有的经济行为主体。经济人有多种具体形态,既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也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且然他们各自利益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行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力图在市场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因此,经济人抽象为新古典经济学对人类的经济行为作出统一解释提供了坚实的逻辑基础。

其次,新古典经济学借助边际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经济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例如,生产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消费者在收入和价格的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所购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等等。从而将动机与效果结合了起来,至少在理论上为组织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新古典经济学赋予经济人的“理性”以一个明确的经济学含义,即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权衡,对可供利用的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最优选择。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抽象的最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人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为经济学向其他学科的帝国主义扩张提供了最基本的分析工具。

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抽象是对斯密经济人抽象的继承和发展,除保持了斯密所提出的根据以外,新古典经济学又加进了新的内涵。关于稀缺性的生产资源,新古典经济学有两个限制性假设条件:生产者的技术水平不变和消费者的偏好是稳定的。在这些假设条件下,社会使用所有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就是可知的。作为生产者,他清楚每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作为消费者,他知道每种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等等。因此,经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并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

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抽象不是根据某种永恒不变的人性提出来的,这是其科学性的方面,而忽视人尤其是现实的人,又是其局限性。他们的经济人概念只是根据经济人的经济环境和条件提出来的,而没有根据现实人的特点分析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不管在历史上对人有过多少抽象,但只要是从人本身出发进行抽象,是决不可能得出人具有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假设的,这种假设只能从人之外的某种根据提出来。因此,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抽象并不能运用于现实的人,在面对实际的经济现象时缺乏解释力。

根据现实人的特点,在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抽象的基础上,使现实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得到了更好地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些很有解释力的新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分支,如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

现实人的认知能力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所以,从现实人出发,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抽象的完全理性假设首先受到怀疑和批评。西蒙指出:“古典经济理论对人的智力做了极其苛刻的假设,为的是产生那些非带动人的数学模型,用来表示简化的世界。在这方面,近年来,人们已经提出了疑问,怀疑那些假说是否与人类行为的事实相距过远,以至根据那些假说所得出的理论同我们所处的现实状况已经不再有什么关系了。”(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前言,北京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西蒙提出有限理性说来代替完全理性假设,迈出理解现实经济人行为和动机的第一步。

由于现实人具有有限理性,他不可能完全准确地了解到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因而市场交易不可能是即时完成、没有任何费用的,在买者和卖者、雇员和雇主、委托人和人等市场参与者之间必然存在讨价还价、监督合同或契约履行的费用。例如买者因不了解商品的质量而尽量低估,只愿低价购买;卖者则利用买者不了解商品的质量这一点尽量虚夸,索取高价;商品购买以后也存在一个维修保养问题,所有这些都使市场交易必然存在交易费用,暴露出新古典经济学零交易费用假设的非现实性。英国经济学家科思首先发现了这一问题,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里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此后,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进入科斯所开拓的经济学研究领域,现在已形成了由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委托理论、团队生产理论以及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所组成的庞大的新制度经济学学科体系,这对于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所产生的过渡经济学很有借鉴意义。

从信息方面看,所谓有限理性,是指经济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经济人所掌握和利用的信息必然是不完全的,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信息的假设没有现实性。信息不完全,就会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信息经济学,尤其是微观信息经济学分析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会有的行为和动机,因此,信息经济学对于经济人的分析更加接近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人。

单就经济人抽象来说,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经济人缺乏现实人的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则在现实人的基础上改造和发展了主流学派的经济人概念,因此,后者关于经济人的抽象更为接近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人,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也就比主流学派更为接近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真实的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已经使主流学派的现实性越来越少了,主流学派之所以还能居于现在的地位,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意识形态色彩,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形式化、数学化和科学化的外观。让那些具有科学主义信念的经济学家放弃主流学派,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的。

在实际应用方面,经济人抽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那种不加分析地将经济人模式无限泛化的倾向。每一种科学概念都有其产生的根据,但人类认识的形式理性主义倾向使人们常常无视其根据而把它作为一般的分析工具运用到对其他事物的研究中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在经济人抽象的应用方面,有如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以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同时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和权益,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9)

 

“西方主流经济学最大的缺陷就是追求经济学非人本的‘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与真理性就在于其人本性”[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本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都要求建立人本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观念,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

一、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人本”观的基本要求

“人本观”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按照这一要求必须在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实践以大学生为根本目的的人本观。其基本要求如下:

其一、以培养大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以人为目的,实质就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目的。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必须以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为根本目的。为此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应仅限于政治经济学知识的传授,而应既传授系统的经济学科学知识, 更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信念,塑造其完整健全的人格,发展和培养其劳动素质。免费论文参考网。

其二,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基本任务。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却忽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学得乏味。实际上,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真实进程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

其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基本标志。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所有的劳动归根到底都是生命成本,即劳动力的付出,“如果将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将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

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就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2]。因此提高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是节约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与大学生的生命成本,提高其生命活动的质量。

其三、以融洽师生情感为基本要求。在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不只是经济学知识等信息的传授交往,更重要的是心理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应坚持“人本”观,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而不搞“一言堂”和“唯我独尊”。

二、提升教师教学素质是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人本”观的基本前提

在大学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其素质自然是“人本”观实践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其一、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价值性)的统一。意识形态性(价值性)使政治经济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诸如收人分配等利益关切问题,“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3]。这就要求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索质,而且必须同时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另外政治经济学教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不仅仅是职业道德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灵魂。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要依法从教,更要以德从教。

其二、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和教育实践知识,尤其是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这就需要教师力戒浮躁情绪,认真系统地深人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通晓和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同时还要具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的知识。事实证明如果不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就无法真正讲好政治经济学,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历史地位。免费论文参考网。

其三、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创新能力。政治经济学是直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服务的,因而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很快。免费论文参考网。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淘汰陈旧的理论观点、思维习惯和研究范式,紧跟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把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及时吸引并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其四、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更新教学技巧,优化课堂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与效果。

三、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人本”观的基本要求

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人本观”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笔者将其作如下概括:

其一、认真备课。一要灵活、适时调整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与原来备课时的设想及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教师就应灵活处理,随时调整教案,而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二要根据经济实践适时变更教学内容。应根据实践的发展删除重叠和过时的内容,增加最新科研成果和前沿知识。三要全面规划、重点突出,精心设计教案。完整的精心设计的教案对每一章节都要形成系统的授课思路,要抓住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可选用的参考资料,课后需要重点学习和研究的有关问题。还要认真搜集相关案例素材。

其三、精心授课,努力增进课堂教学氛围。精心授课,努力增进课堂教学氛围的基本要求是做到课堂教学的“三讲”:讲清楚,即向学生准确、清楚地传授政治经济学知识;讲生动,即将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尽量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经济学知识;讲深刻,即适当介绍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实践动态,尤其要通过介绍教师本人在教学、科研中的一些思想,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考。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将理论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化,尤其要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去解释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晓我国现行的方针路线和经济政策;深人实际,调查研究,丰富自己的阅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谈吐优雅,进述生动的,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板书的字迹优美、工整洁净、布局合理,充分发挥板书和徒手画的作用。

其三,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寻求有效、新颖适用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揭示教学目标,可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储存教师输出的教学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可视、可听的教学材料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改进教学效果。而适当组织讨论课则可使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对一些基本原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贺汉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本性分析[].太原:生产力研究,2007.6

[2]马克思.资本论(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7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10)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第一的观点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等重要论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方针,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发展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并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后来由于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世纪交替之际,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站在时展的历史高度,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突出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综上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经历了“借鉴式发展—‘硬道理’发展—‘第一要务’发展—科学发展”的演变过程。“发展—发展—再发展”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一贯遵循的辩证逻辑。实事求是求的是“发展”之是;与时俱进俱的是“发展”之进;求真务实务的是“发展”之实。“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灵魂。

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论”与哲学的主体观、价值观和群众观是一致的

对主体、主体性问题的关注是世界性的趋势。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能源、人口、核威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日益关注。对人自身价值的关注,即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如何认识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等等,几乎成了当今世界科学、哲学界的共同话题。我们党对主体、主体性问题的高度关注,是同人们对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审视分不开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发展理念上的根本性转变。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社会历史的主体,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科学发展观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论”,与哲学的生产观、主次矛盾的原理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说到底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而生产力则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最根本的区别。生产力始终是主导的、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最强大的动力。同时,只有在承认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观的精髓的准确把握,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这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所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对整个人类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论”与哲学的物质与意识观、存在与精神观、矛盾观是统一的

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切忌片面性;坚持客观地看问题,切忌主观性;坚持辨证地看问题,切忌表面性;坚持发展地看问题,切忌静止地看问题;坚持联系地看问题,切忌孤立地看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和互相转化的矛盾统一体。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反过来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辨证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发展,又善于抓住发展的重点。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全面发展观既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重点,同时又强调促进发展、加快发展;不仅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还要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济道德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市场经济带来的究竟是道德滑坡还是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长期以来没有定论。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版第二版序言中曾经分析过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沦落问题。他指出:因为市场经济发育不全,商业道德的沦落是必然的。为什么市场经济一旦发育成熟,商业道德水平就会越来越高?经营越来越文明?这当然不是由于人性的改变和良心的发现,而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竞争条件的变化。“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恩格斯由此得出结论:“大工业看起来也有了某些道德准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74、273页)由此可见,认为市场经济必然带来道德沦落是片面的。事实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为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只要我们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存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文明与政治文明“四个文明”一齐抓,就可以肯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我国的经济社会文明程度以及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五、科学发展观的“协调论”、“统筹论”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必须依靠一定的资源。城乡之间的联系、区域之间的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联系。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要受到惩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始终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相协调。妥善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努力协调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重点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论”与哲学的永恒发展观、自然辩证法以及“天人合一观”是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点。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破坏自然,无异于人类的自我毁灭。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就积极的意义来讲,主要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两者相互依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七、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社会论”、“和平崛起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和为贵”的继承和创新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11)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