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0 16:32:28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08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053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模式固化刻板,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学习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而且,学生能力培养受到严重忽视。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教学方案的实施,学校及教师开始进行反思,并逐步推进教学形式的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高二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阶段,必须为高三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高二历史教学成效的研究值得深入,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目前高二历史教学的现状,找出了这其中的各项弊端,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整改意见。

一、高二历史教学现状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高二处于学生学习承前启后的阶段,在此之前既有初中以及高一历史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为高三学习奠定基础。然而,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言,部分学生出现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现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良好养成,对历史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一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积累基础知识,给高二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压力,这阶段要倍加努力学习,不然就不能更好地为高三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未能与高考紧密结合

由于高二处于过渡阶段,部分教师放松警惕,没有与高三的学习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未能与高考紧密结合。尤其是教师没有从高考的角度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为高三的学习打下基础,忽视了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在课时和教学内容设计上也不够合理,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导致学生出现知识体系欠缺和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同时还出现了与高三历史教学脱节与断层的现象。

(三)课时安排不够充足

较之于其他学科相比,高二历史课时安排较少。传统意识里,把历史看的不如三大主科重要,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主要科目上。课时少导致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教师在教学安排上也出现较大困难,一堂课进行太多教学内容怕学生吃不消,可是少教了,教学计划难以按时完成,尤其对于难题无法解释清楚,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体会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基于此,高二历史教学应该适当增加课时,丰富教学方式,寻找合适的突围策略,从而达到不断提升教学成效的目标。

二、提升高二历史教学成效的具体策略

(一)整合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具有系统和规范的特点。为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利用。依托教材,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生活,考虑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丰富教学方式,不要总是用那些陈旧的教学方式,而要不断拓宽学生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丰富化和趣味化。这样,教师教得有趣,学生学习得也有趣,达到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通过拉近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进程中,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转变方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性,历史学科也是一样。历史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教学结构和体系,同时也兼具其自身的优势和乐趣。为此,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实际,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教师要学会充分运用教材设置新情境和新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实现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刻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要多多提问,通过课堂和小组谈论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样,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进而牢固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为高三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更加牢固,不容易忘记。

(三)善于创新,运用探究式教学理念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2)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总体教学目标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清河中学学校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争取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

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习题要精选。

教师要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习题。做到习题要精选,反馈要及时。要通过习题讲评评出方法、规律,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对试题的掌握。进行复习时,重在理清每一专题的框架,尽量使每一专题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学习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重点抓好基础,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二、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总结

④注意学习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习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习,每章都有阶段练习,练过后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教学工作计划《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

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习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继续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根据学校和教务处本年度教学工作要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教学教法,积极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落实“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二年级的历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努力!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以学期教学进度为标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统一练习,精选学习情景材料,扩充教学内容,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了解掌握学情,开展希望班师生的交流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3、研究课标和现代教育思想,研究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组内学术研讨,开展拓展型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

4、定时定点,规范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组成员及时到教室阅览室集中,按集体备课工作安排,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二)加强高一高二高三互动教研,把握高考方向,交流高二会考的经验和课改经验与反思。以备课组为载体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实抓常规教学——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⑴课堂上,做到精讲到位,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从点、线、面、体(立体)的知识网络图,上课求质量不求进度,真正提高课堂实效。文科班实验班重抓培优扶尖,勤抓帮困促稳,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⑵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做到及时巩固。作业方式以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检查方式以定期上交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订正方式以集体订正与个别面批相结合。

⑶通过阶段测试和点评,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每月底备课组各科要进行一次自测,自测时间和方式由任课老师协商决定。

⑷加强听课评课,学习优点,指出不足,提高实效性。

(四)以科研促教研。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学习方式优化”、“提高课堂实效”等方面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加县市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加强学校的教研交流。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级部颁发的《20__级高二第一学期级部工作计划》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把“巩固内涵、全面发展”的教育主题具体落实到历史教学的细节中。

把教学目标定位于高效完成历史必修3的教学工作。

2.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一切立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养成。

3、在教学方式上,坚定不移地推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在高一认知、感悟、收获的基础上,高二学生在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多数同学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内在需求已比较强,所以高二上学期历史教学除了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外,还要进一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向适应高考要求的过渡。当然,由于我们在高二年级要实行选课走班,对选择人文(科学)倾向的同学务必做到区别对待,对选择科学倾向的同学,教师仍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泼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地帮助学生通过会考。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4)在不同层次、不同学情学生的班级教学中,课任教师要从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管,切忌在教学标准和训练任务上搞“一刀切”,力争做到个人的教学设计是适应所任教班级的设计。

(二)具体措施:

1、精心备课

(1)按照级部安排,继续加强学科周集中教研活动和日常研讨机制

教学组长提前思考每周集中教研活动的议题和内容,即按教学进度,须提前一周备好下周要上的课,并将不同的议题内容分配给教师个人,提前准备发言提纲(包括每课时的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环节),会后由主备人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教研会纪要于学科网。

(2)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完善三次备课机制。第一步,人人自备,形成初始教案。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己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具体要做到,在教案中,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框架明确,便于其他老师操作。多阅读教辅资料,使题目精选,要求学生彻底完整解决并记忆。教研会上叙述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突出重点)1

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第二步,集体备课,形成备课组教案。每周确保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人员到位、主备人落实,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基础上,教师人人都要主动参与和发言,解决好疑惑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分课时备课的要求;第三步,精细备课,形成课堂教案。在教学组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统一思路的基础上,教师个人依据组教案再次进行深入具体的思考、归纳,形成更为细化、实用的课堂教案。

2.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课时少,必修3内容多,还要在本学期进行会考的紧迫形势,我们应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准备课,高效落实课,开诚布公听评课,认真反思提升课。

(2)进一步完善三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当堂训练

复习课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生生互评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落实并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和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了解决选课走班规范办学行为带来的课时少与教学任务重的矛盾,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日日清、月月清。

(1)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做到日日清。

(2)根据人文倾向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重的现实,实行“一月一集训”的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测查,把当月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利用习题课进行)

(3)利用级部组织的考试,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4、做好“师徒结对”工作,继续强化听课制度。

新教师要坚持随堂跟踪听课,带徒教师每周听评徒弟课2节,备课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在教学组内计划地自主开展学科组内部教学活动,组织好组内教师的说课、听课、评课和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使学科教研、学科教学活动常态化。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5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1)(2)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学习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二、基本思路:

重点抓好基础,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总结

④注意学习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⑥努力做好讲练结合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习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习,每章都有阶段练习,练过后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

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习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72

高中历史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对历史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学生总是觉得历史课呆板无聊,对历史的学习主要是背,背过就好。带着对历史这样的印象学习历史,学生不免在历史课时容易走神,导致课堂沉闷,历史课堂效率低下。所以学生要转变这样的学习历史的态度,老师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活跃高效的历史课堂。本文主要从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来解决,从这两个方面简析一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活跃度和效率,下面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方式太过于古板,教学模式不够新颖。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老师针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时,首先会先讲述这个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像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具体内容、参与人和结果,然后历史老师会进一步的讲述这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它对后世的影响。传统的历史课堂让每个历史事件的教学都变成一样的教学模式,让历史课堂没有新鲜感可言。学生对高中历史课堂感到无聊,课堂效率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改变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的呆板无聊是非常急迫事情。

第二个方面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主要靠死记硬背,没有找到更好的记忆方法,而枯燥的背书会让学生坚持不下去、让学生感到无聊。例如,在学习王安石变法时,学生要学习变法的时间是在宋神宗时期,目的是解决“三冗”问题和抵御内忧外患,内容有发展农业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还要学习变法的结果、影响和失败的原因。上述的这些方面都需要学生来进行背诵,大段大段的文字,学生感到困难,背不下去也是很正常的。改变学习历史时的死记硬背也是改变老师课堂呆板、低效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三个方面是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不够重视。高中历史在部分学生的心中没有语数英那么重要,在学习历史时,对历史的态度难免会懈怠。高中语数英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历史高,学生对其重视的程度自然就高,并且现在的高中还是分文理科的,所以部分觉得自己肯定要去学理科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自然就不够端正,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上课走神导致历史课堂的效率提不上去。

二、针对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活跃课堂气氛,打造互动课堂

高中历史老师要想打造活跃、高效的历史课堂,一是要活跃历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历史老师在讲课时不仅要将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讲述清楚,还可以讲一下,一些历史名人的轶事。例如,在讲王羲之的书法时,老师除了引领学生赏析王羲之的书法,还可以给学生讲述王羲之“书成换鹅”的故事,王羲之喜欢观察鹅,因为他可以从鹅中观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他看上了一个道士养的鹅,道士想要他写的《黄庭经》,他就用《S庭经》与道士换到了鹅。历史老师通过给学生讲述这样的名人轶事,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是建立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老师可以抽出来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课,这样,学生就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历史老师可以找一节理论性不是很强的课程,让学生来讲课。讲课学生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备好课,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试讲。讲课学生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再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听课同学更加喜欢听历史课,讲课同学在备课过程中早已对这节课了熟于心,提高历史的课堂效率。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早已走入课堂,多媒体的出现也在推动着传统历史课堂的改变。历史课堂不仅仅靠老师的讲述,不仅仅靠黑板和粉笔传述。在多媒体课堂中,老师可以给学生看历史事件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历史事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学习戚继光抗倭的历史事件时,历史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戚继光抗倭的动画片,通过观看动画片,学生能够将戚继光抗倭的画面录入脑子中,比通过文字转化更加直接、更加深刻,让学生对戚继光抗倭的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在历史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记住历史事件,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三)发散学生思维,改变背书方式

传统历史的学习方式很大一部分是靠学生背诵,通过机械的记忆来达到学好历史的目的,过程枯燥而且艰辛。而且现在高中历史练习和考试的很多题目都是要靠学生理解,通过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才能将题目做对。所以,在现在的历史学习中仅仅靠死记硬背已经不能学好历史。目前的形式下,历史老师要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在背诵历史事件时,可以通过一些联想方法,一些简便方法,一些对比方法,来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高中历史在学习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时,就可以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做对比。可以将两者的时代背景、阶级、发展程度、结果做对比,通过将两者做对比,可以找到两者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一下可以记住两个历史事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4)

高中历史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因此,在历史教育中,学生的态度、愿望、激情和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诸多的主观因素中,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发学习激情的唯一桥梁。

一、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对高中历史教育而言,专家们认为新课程目标体现出学生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值得借鉴。

一是材料学习法,即在各个专题的学习中,运用识读、记忆、体验、表述、制表归纳、置疑、比较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材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和实物的),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热爱历史学习的激情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是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在历史学习中,通过观察学习法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如历史文物、历史遗址等,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相联系。通过观察对金字塔、故宫等历史图片的观察,从而理解为什么联合国为把它们列为人类的文化遗产。通过观察学习法,可以使学习者具有更为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从而为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思辨学习法。指的是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置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同时,在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运用思辨学习法的关键是善于选择需要学习的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并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在运用思辨学习法时,要善于同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解释更接近真实与客观。在思辨学习过程中,要正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获得对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掌握历史概念、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历史事实和性质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和认识历史的目的。

四是实践学习法。所谓实践学习法,是指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情境模仿和解释现实问题等途径来学习历史的方法。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关键是事先要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如要去社区访问某一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事先就要做好采访计划,设定访问内容和问题大纲,熟悉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过程,了解被访者的性格、经历和其他自然概况等。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这种实践学习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二、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走好新课改之路,显然是十分迫切和关键的问题。

(一)把握教学目标改革方向

认真解读课标,把握脉搏不少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新课标,觉得新课标理论性较强,读起来费劲,觉得自己只要吃透教材就行,殊不知教材就是根据课标编写的,不认真研读课标怎么能吃透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新课标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及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管理、教材编写等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这些内容包含了新形势下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我们必须细细研读,才能把握新时代教育的脉搏和方向。

(二)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清除障碍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实施者是教师。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师角色不转换,课程改革就会面临强大的阻力,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根据新课标的新理念,历史教师必须树立新观念、塑造新角色。要做到以下4点:一是历史教材不是历史课程资源的全部,历史教师应成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二是历史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三是历史教学既要重教师的“教”,更要重学生的“学”,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四是历史教学既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学生,历史教师应成为学生体验与感悟的关注者。要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

(三)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培养

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主张通过历史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历史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历史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历史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隆庚,对《全日制中学历史大纲(修订本)》的说明[J],历史教学,1990(7).

[2]王少君,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6).

[3]张亚星,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形成与政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6).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5)

(一)高中历史教学任务不科学

受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中历史学科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具有自身的特性,特别是与其他学科比较,呈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一个历史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讲到,只能从考试重点出发,为学生讲解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记忆。因此,高中学生无法获得考试知识点之外的更深层次的知识。同时,教师教学的不足会造成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欠缺,使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因此而认为高中历史学习就是背诵知识点,没有其他的学习重点。然而,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强化很重要,关乎学生的综合实力。可见历史教学重点不明晰,易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成为空谈。

(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当前高中历史所用教材中的内容有些呆板,都是为了满足考试需求而设计的。教材内容的单一,使得历史知识枯燥,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高中历史老师一直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加以了解,让学生记忆重要的知识点。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创新度提高,教学设备的丰富性也得以增强。但是,某些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教材内容不变化的情况下,不会主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没有从教育发展方向及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历史教学时间来讲就是一种浪费。

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教材内容的不科学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所以,变革教材内容成为改革的前沿力量。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与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内容的传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的。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与改革,能明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在学科教学中,老师要掌握教学内容转换的方法,利用不同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如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引导,也就可以利用独立思考的方式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教材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层次。高中学生智力与心理发展成熟,有必要接受一些层次较深的历史学习内容。教师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让高中学生的知识面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有必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出发,为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合理设计,让教材内容的结构更符合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明清的君主专制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提问开展教学。如“你们心中的专制是什么样的”,这种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思考模式的开启及学习主动性的提高都较重要。教学中,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从横向,也就是文化与思想方法为学生引出一些西方国家的君主制度;从纵向,也就是古代与现代的角度为学生分析国家政治。在这样的联系密切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可以跟上老师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

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当代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利用创新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交流是教师的重要关注点,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会使学生认识到轻松课堂氛围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丰富,有利于历史学科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6)

新学期伊始,教师每教授一个新班级,拿到课本,就应该在上学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准备领悟新课标的精神,及时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此外最重要的是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熟悉教学,吃透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教师备课时不能闭门造车,而要积极参加科组和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一起取长补短,交流思想,寻求共同进步。

教师备教材的同时应该备学生,对学生基础不同的班级,备课时教师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排名靠前的优等生,教师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不但要学习眼前的知识,更要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对处在班级中间的中等生而言,教师要教给他们高效学习方法,有些态度很好,很想努力学好,但是花了跟别人一样,甚至更多的时间,却不能获得一样的成绩,致使他们自信心受挫,对学习历史失去兴趣。而对于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后进生来说,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他们对历史学习投入更大的精力。

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历史教师应灵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不断创新。尤其高二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深入理解教材更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高考考纲对历史课程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要具备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论证能力、合理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简洁通畅的文字表达能力。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一是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表达能力,二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高二年级是基础年级的重要环节,要为高三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1.比较学习法

很多学生不是不喜欢历史,而是不喜欢记忆繁多的历史知识点,为此,教师应有计划性地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如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划分明显,而且几条线索非常清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即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都有涉及,教师要提醒学生学习时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中共同点和不同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十七八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资产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结局和影响有所不同。

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和方法

历史知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客观性指史实是客观的,主观性指结论具有主观性。历史结论时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十分明显的个人意识,学生学习时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思想,不能“只唯书”,而要学会思考。

史实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不是绝对的历史真实,也存在谬误。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却是垂而不死,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以前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几年前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适应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方法。今后教学中,教师要加倍努力探索,争取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三、教学反思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构建高效历史教学课堂外,还要注重课外教学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反思的重要性。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7)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课中的应用是指老师根据历史教材的内容,利用情景再现和整体氛围渲染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直观深刻的了解历史课本所陈述的历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历史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也符合我国现阶段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历史故事的情景教学法

初中历史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属于历史故事的范畴。现在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讲解这部分历史故事的内容时,改变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景教学法,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历史故事的人物、情节,加深了学生对历史故事的记忆,直观的了解历史故事的内容,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历史故事所呈现的历史意义以及当时的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等内容。

(二)历史文物的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另外一项内容,就是历史文物的情景教学法。从实际的情况来讲,这种教学应用的具体方式是初中历史课教学时,老师带领学生去参观历史文物、大型博物馆等,再分别介绍文物、遗址的历史来源,让学生在感受文物的同时学习文物所展现的历史知识,这种方式的教学方式相比在课堂中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讲解要直观且深度,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三)历史知识的情景教学法

初中历史教材中讲述了很多历史知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老师将历史知识所呈现的人物、时间、发生事件、地点等内容用问题的方式来提问,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让他们积极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且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印象。

二、初中历史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一)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生在初中阶段时,好奇心比较重,在课堂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讲解方式无疑不会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学生拉入到历史教学中,而且历史教材中很多知识都可以联合创造情景,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大大的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能够很好的学习了解历史知识。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初中历史课本所讲述的历史知识彼此间的朝代联系、内容联系比较多,老师如果将这些联系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搭建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历史基础上学习到新的历史知识,同时又巩固了以往的历史知识。

三、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方式

(一)加强情景教学法在语言上的应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是多方面互相配合实施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以往的传统历史知识教学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讲,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思维能力,但是情景教学法的应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情景教学法的应用,首先要从语言上来渲染气氛,感染学生。老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可以根据历史知识来感受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然后通过语言的魅力来讲述,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气氛和情景,这样可以极大的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来学习,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二)加强情景教育法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现阶段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相关内容,在教学手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其中就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将多媒体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并且采用情景教育法,让二者相结合,可以将历史知识生动的展现出来,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历史知识,不再同以往历史知识的抽象表达,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极大的引起学生的注意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三)课堂氛围的情景教育法应用

以上各种方式的情景教育法应用,都不是单一的教学,是需要和其他教育手段、方式结合应用,但是这些方式的应用都缺不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可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的。

总之,现阶段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实现教学目标,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以及以后的发展。而且,在初中历史教学时,情景教学法的应用需要老师的尽心尽力,注重创造科学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8)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氛围营造 兴趣培养 教学方法

主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前提倡历史教学改革,随着教改和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历史老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开拓进取,为筑好历史教学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在处理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发挥创造性,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能力、学生素质的途径和办法。

一、营造学校历史知识的良好氛围

学校有良好的历史学习的环境和气氛,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好处。如福建邵武五中,墙报上有很多有关历史内容的材料,内容新颖,师生都喜欢看,这对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很大的好处。

1.营造学校历史知识的良好氛围,必须依靠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力支持,如主办各种历史活动,学习,钻研讨论;组织浏览历史古迹,为历史老师提供历史教学交流和切磋的机会等。

2.营造学校历史知识的良好氛围,必须依靠历史教研组和历史教师备好课,出好刊,组织历史老师开课和集体讨论,历史老师应该发挥所长,如开讲座、上好课等。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伟大的动力产生伟大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历史学习目的的教育,向学生转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历史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对将来的执政、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有所帮助,可以把自己和古今中外的人物进行对比,学习别人好的方法和经验,激励自己去奋斗、去学习、去努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向学生灌输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并讲一些历史伟人学习历史的故事,如、司马光、郭沫若等人是怎么学习和精通历史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得更自觉和认真。

2.情境激励法。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以旁观者的角色讲授历史,必然游离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外,使教学变得单调乏味。教师要学会进入历史故事情境的角色中,渲染课堂气氛,巧妙构思每一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用激情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细胞。对历史重点内容作一些补充,在讲解叙述的过程中带上一些情节故事,进行一些绘声绘色的描绘,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历史再现的过程,

3.歌词助兴法。历史教材内容多,学生容易产生疲劳,甚至感到乏味,我们可以把历史内容编成歌词,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把红军长征的主要过程编成歌词:“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水一曲民族歌,奋勇抢渡大渡河,敢攀雪山过草地,凯歌会师在吴起。”通过这首歌谣,学生大体记住长征的简要过程,然后根据这个大体过程展开联想,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记忆。

4.游览历史古迹,观看历史文物助兴法。游览历史革命古迹和到当地游览地观看历史文物,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游览历史古迹,让学生为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感到自豪,如到当地革命烈士园扫墓,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又如延平的学生可以到九峰山观看历史古迹,邵武的学生可以到和平古镇、熙春园观看历史古迹,建阳的学生可以到麻沙寻访雕版印刷技术,浦城的学生可以到溪盖山看看,在看的过程中教师解说,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5.形象教W法。一定意义上说,实物演示、图解说教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可使他们学习兴趣倍增,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因此历史教师应尽量搜集史料,特别是搜集史料中的直观形象的素材,如模仿制造的唐三彩等,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史实的渲染,加强形象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有很大的帮助。

6.其他方法。如讲历史故事、观看历史题材的电视等,这些都是形象直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大有好处。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堂就会显得生动活泼,对培养学生的智能、促进思维的不断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采取以下方法比较可行。

1.讲述法。将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到结果,从头到尾,有条不紊地表达给学生,或对典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进行富有时代色彩的描绘,以再现往事;或概括历史要点,或提示历史事物的性质,或揭示历史的意义。在应用讲述法的时候必须观点正确,做到具有形象性、感人性,有激情。如在讲解《佛教的诞生地》时,先从头到尾把故事叙述一遍,然后概括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教规及如何评论,在叙述的过程中带有形象色彩加以描绘。

2.比较法。主要是进行纵向联系的比较和横向联系的比较。纵向联系比较法有利于网络体系中“经线”的编织,构成历史知识网络体系,让学生在这种“编织”中轻松愉快、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的基本规律。如历史升学考试的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再次认识熟悉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在第二轮复习中抓“点”理线,边“线”成“面”,编织成一张历史知识网络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构成“纵横”向的比较。

3.图表应用法。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经常应用图表法,如在初三复习时曾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这样的表格,在表格横的第一排写上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在表格的竖行依次写上:皇帝名、主要功绩、政策得失、在历史上的作用,让学生找课本和资料填写,从而对教材内容分析总结,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4.谈话法。由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它主要是师生之间对课本内容进行交流,主要分为启发式谈话、概括性谈话和课堂讨论等,要依教材的内容,灵活地采用。“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节其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选自《学记》),这反映了应用谈话法在古代即有,我们应该灵活地应用好它,通过谈话让学生记得更牢。

5.史和论结合法。历史老师照本宣科是不够的,课本上的史料都很有限,应该寻找史料,尤其是结合地方乡土的史料证明理论,这样课堂就更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仅罗列史料,没有很好地概括理论,也达不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多搜集史料,熟悉课本的教材,从而更好地上好课。

6.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历史贴近现实。在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上各种主体面临的是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历史》第二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看课本、想问题。然后教师再回答,进行小结和评价。

7.应用电教法。应用录像、电脑等影像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视线、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过去的历史。我们必须学会应用计算机技术,如在讲世界二战时,先组织学习观看二战时期希特勒发动二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的录像,然后在上课时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8.提纲法,教师可以把讲课的内容列成提纲或板书成提纲,提纲往往是内容的归纳,应有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便于记忆。如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过程,在提纲上概括为一个原因、两个因素、三种途径,这样概括便于学生记忆。

9.评注法。针对重点和难点材料,教会学生在书本上或评或注,以强化理解,σ恍伪旧厦挥薪馐投又比较重要的历史概念,可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在书本上或评或注,这样便于记忆。

10.提醒学生采取的学习方法。“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同样也要采取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交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方法的金钥匙,如期末复习采取多轮学习方法、重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学习办法,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1.采取研究性学习。其目的之一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由机械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变为灵活主动的创新性学习,其目的之二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自主学习”学习法,学习的目的不是掌握具体的知识或结论,而是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培养研究的能力,开阔视野,发展创新思维。

总之,历史教师应该树立很好的教学信心,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和进修,教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搞好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推进历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建军.学科教学详解・初中历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2]罗超,魏授章.历史教材与教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3]杨有德,陈玉銮.南平市中学历史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汇编[C].南平: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2009.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9)

二、引导高中历史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10)

一、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特点

高中历史学习应遵循这样的公式:整体―局部―整体。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再去探究部分,一定要在全面熟悉和识记基础知识点包括课题、节题和框题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的结合,以此为前提,突破重点。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最终达到结构化历史科学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整体。

1.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体系必须注意三点:①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以时间为序列的纵线索和以地域为区位的横断面相互交织而成的柱形历史舞台;②把每一人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横断面看作是一幅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③打破教材的编排程序,沟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把具体的历史知识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

2.各个历史专题的总结

历史专题的总结在高中复习阶段至关重要,通过阶段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构建各个专题的知识结构。例如中国古代史先秦的阶段特征总结:

先秦:【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原始民主制―分封制和井田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①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②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③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④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阶段复习方法

根据学科复习特点,以及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高中历史阶段复习比较有效的方法。

1.目录记忆法

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课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3课 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二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6课 雅典民主

第7课 罗马法

2.提纲复习法

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如阶段复习特点里提到的总结方法。

3.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

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4.反复复习法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反复及时复习,就遗忘得很少,否则就忘得很多。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篇(11)

一 高一历史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初中历史教学与己无关”转向“关注初中历史教学”

据笔者观察,尽管不少高一教师对初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意见,但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则很少,致使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就像两个相互隔绝的世界。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现高效高一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深入调查研究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学习值得借鉴的地方,找出存在的问题。因此高一教师应带着熟悉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和摸清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方法及基础的目标,以此来规划自己的高一历史教学。

2.从实质的以师为本转向真正的以生为本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当前的高一教学中,虽然不少教师知道“以生为本”的理念,但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却背离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其表现有:第一,一些老师开学不考虑高一新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惯例大讲历史学习的作用和方法;第二,一些刚从高考一线调到高一的教师不考虑高一新生的实情,在教学上还习惯性地沿用高三的做法。上述做法我们称之为实质的以师为本,它对高效的高一历史教学的实现毫无益处。只有我们在灵魂深处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教学才会高效。

3.从忽视教学管理转向高度重视教学管理

与高二、高三教师相比,高一教师既没有高二教师承担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也没有高三教师的高考压力。没有压力也就缺乏足够的动力,在一些教师身上很容易出现只重视教课而忽视管理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会导致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纠正。为了实现高一历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应尽快实现从忽视教学管理到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的转变。

二 高一历史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变”

1.学习观念上帮助学生实现变“轻视历史”为“重视历史”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读史无用论”有相当大的市场,这使得不少学生形成了“历史是副科、不重要”的观念。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而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知到历史的魅力与价值,感知到历史在促进自身发展和处理现实问题中的作用。这个感知既需要学生自己感知,也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渗透。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的子目“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时,笔者有意列出一组数字:1923年中共三大时的党员为432人,而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北洋军阀的兵力达75万人,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你认为中共能打败北洋军阀吗?如不能,该怎样办?学生在情境创设的引导下很快意识到了合作和互助在促进个人成功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总之,只有积极引导学生从灵魂深处感知历史学习对促进他们个人发展的“好处”,才有可能转变他们“历史无用”的错误观念。

2.在学习习惯上帮助学生实现由不良转为良好

一般而言,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历史学习也不例外。不少高一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存在着不良的习惯,主要表现在:习惯于依赖老师,缺乏主动预习;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探究;习惯于孤立掌握,缺乏系统归纳。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就谈不上历史教学的高效性,因此高一教师应尽快帮助学生摆脱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主动预习、自主探索、手脑并用等良好习惯。

3.在学习方法上帮助学生实现从单一性转为多元化

第一,针对不少学生历史知识记忆机械单一的问题,笔者给他们推荐了年代推算、数字概括、诗歌口诀等记忆法。例如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1967年欧共体成立等间隔为10年的事件可以用年代推算记忆法记忆;一些历史大事可用顺口溜记忆法,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可以用以下顺口溜记忆:1911辛亥年,封建帝制被推翻;1919重叠年,新民主主义开端;1949国庆年,中国独立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