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8-30 16:32:35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电影产业;现状;成效;策略

作者简介:金波(1961-),男,工作单位:开封市委党校职称技师。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261-01

一、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电影产业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发展到至今,我国电影产业在影片制作、影片放映、电影票房、院线影院建设、电影出口等方面都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艺恩资讯在《2009-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电影产业从2002年起,电影产量便以连续超出20%的增幅高速增长,到2008年增幅第一次减缓,至2009年再次大幅度增长,电影产量达到了了400多部,电影产量持续走高。我国电影票房在2009年突破了60亿元,据此发展态势,艺恩资讯预计我国电影票房在2011年将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时,国家在制片、发行、放映等环节不同程度地放开了金融资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数字电影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成为利用数字技术拍摄电影最多的国家之一,数字电影也由城镇向农村转变;电影出口在国外获得的版权收入也逐步提升等。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电影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将迎来大好的发展局面,业内人士也对此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

但我国电影产业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香港导演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吴思远曾对内地电影产业的发展问题指出,内地电影市场基本山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一些相关的电影政策需要紧跟时展步伐做出相应的修改,要不然国内电影就难以发展。

我国电影的市场化开始于1993年,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电影改革的步伐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明显落后,主要是因为电影属性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一次指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文化的必经途径。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指导下,电影成为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电影观念,紧跟时展步伐,树立电影发展新观念。

二、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取得的成效

1、从制片到放映都融入了时尚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影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电影紧跟时展步伐,从制片到放映都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融入一些时尚文化,让观众感受到中国电影不仅好看了,而且电影院也越来越漂亮了。现在人们走进电影院不仅仅是观看电影,更多的带有对时尚文化的享受与体验。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数字电影越来越普遍,并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接近,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电影的表述形态。

2、电影产业的市场化空间获得扩展

对于电影是不是商品的问题,曾引起人们的热烈争议,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在电影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的文化氛围内,我国电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大众生活中站稳了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观众对电影的热情也随着电影体制的不断改革、电影魅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高。这一切都可以从我国电影的市场回报中得到依据。

3、电影产业发展趋向多元化

我国电影艺术的总体面貌是趋向多元化,不仅体现在一个叙事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体现在电影类型、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如有以民营企业为原型的《背水一战》;有以优秀法官尚秀云事迹进行改编的《法官妈妈》;有以牧民生活为原型的《天上草原》等。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源于我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为其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4、反映与体现了国家形象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下,还要坚持弘扬主旋律的创作风格。中国电影在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决定了电影不仅仅具有消遣娱乐作用,还具有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激励大众的作用。如果仅把中国电影看做是商品的话,必会走向萎缩。我国电影以体现主流意识形态为总体指导思想,以娱乐观众为表现形式,在注重商业化、娱乐化的同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国家本色,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

三、提高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我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进入人们所期待的电影高潮,还徘徊在低迷状态中。如电影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和电影发展需求不相符,电影产品的品质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电影市场管理急需公平、良性的市场环境,电影资金、人才短缺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一切都需要深化电影体制改革,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规。

1、进一步深化电影管理体制改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健全的电影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电影产业深层次改革的基础。这首先需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更新观念,准确定位电影产业,各级电影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使电影真正走向市场,促进电一产业的发展。其次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健全电影市场的准入资格、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公开性与透明度。最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必须深化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增强企业的经营理念。

2、注重电影产业资本的有效运作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离不开产业中的一个核心字眼即资本。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应注重有效地资本运作,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多渠道融入其他资金,建立健康的资本运作平台,促进我国电影产业规模的提升。电影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领域;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合资或者独资拍摄影片,改建电影院等;降低投资风险,建立投资风险的有效减低政策,接触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加大电影产业优惠政策。加快电影产业市场化运作。

3、电影产业要贯彻电影市场观念

电影产业包含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要贯彻市场观念,这是电影走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影产业化发展中,解决了政策与资金问题,但在具体实践中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贯彻电影市场观念,也无法保证电影产业化的顺利实现。发行环节要多渠道、多方面融资;放映环节要深化院线制改革,给影院更多的自主经营权。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我国,国内电影市场自90年代中期以来,电影业的市场生产力就有了很大的提升,稳定中求发展,电影公司推出的国产电影也有了一定的竞争力,电影市场正迎来一个再度振兴、走出困境的良好机会。但是,另一方面,国产电影的质量与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电影市场的要求,电影市场的潜力依旧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国内市场被大量的进口影片占去了份额,国产电影在市场以及票房的份额上很难与其它影片进行有力的抗衡。另外,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城市以及部分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制片业、放映业以及发行业出现了一系列的利益冲突激化,这些矛盾的出现也预示着中国的电影业正处于关键的调整、发展时期,把握好机遇才能给电影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

中国的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电影业发展落后于世界电影业近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一度处于低迷的状态。在我国进入计划经济的时期,电影的主要作用使宣传国家的意识形态,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放映和发行方面都是有事前的计划,不会存在任何的问题。中国的电影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也绽开了繁荣、缤纷的花朵,电影在当时称为了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同时,电影市场的扩大也充实了电影制造的队伍,电影经营的规模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市场运营出现机制不畅,大众文化方式增多的影响,中国的电影市场出现萎靡。表现在从事电影放映的单位大幅度减少,电影队伍涣散,观影的人数也减少了很多,甚至出现了放映电影的时候,观众寥寥无几的现象。有数据显示,在1999年,国产电影的数量为100部左右,但是真正得到赢利的影片只有不到20部,有将近60部影片出现亏损的局面。虽然当时的电影公司大胆引进国外的影片,以刺激电影市场的消费,可是,由于中西方在信仰、传统、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国外的影片并没有救活当时的国内电影市场,反而将其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

其次,我国目前在电影人才的培养方面仍然做得不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十几亿的潜在观众,相对于这一庞大的数字,国内现有优秀的摄影师、演员、导演以及编剧等的数量就显得非常无力了。能够让人记住的导演也是屈指可数,近年来的张艺谋、李安、陈凯歌等优秀导演并不能够满足所有观影群众的需要,并且同时还受到了演员、编剧、剧本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都是造成电影市场现状很关键的原因。

同时,要想创作出良好的电影并非易事,近几年来在电影市场上依然会出现道德观、价值观有误的电影,艺术质量较差,审美情趣、格调低俗等问题依旧会在当前电影市场上出现。还有一部分影片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不惜以畸形的人生状态,荒诞不经的故事发展灌输到影片中。这样的举措,对赢得电影市场的份额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当前国产影片的力不从心,缺乏预测性、策略性,投产盲目,措施不力,功力不力,许多影片依旧在中国电影的市场中滥竽充数。

二、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展望

解放生产力是发展中国电影的根本目标和动力,将电影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创建出公平、竞争、开放的新时代电影体制,促进中国从本质上成为能与其它国家进行抗衡的电影大国,为民众创造多样化的精神财富,同时促进电影行业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展示民族优良的民族文化。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长久的探索与努力,可以说,当今电影人的责任重大。

(一)提升国产电影的质量。吸引观众观看影片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有优秀的电影质量,故事情节满足客户,这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影片想塑造成精品所必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经验和叙事经验也会出现变化,传统模式下的叙事方法和故事情节已经很难打动客户,吸引观众前往观看。现代国际电影的发展趋势也是朝向日益复杂化的结构方式、日益加快的情节节奏、日益巧妙的讲述故事方式,日益新鲜离奇的故事情节。但是这也不能排除在我国电影市场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国产电影使用的叙事方式过于传统,因此就会造成电影面临的群体类型较窄,卖座率低等问题。

(二)积极开拓后电影市场和国际市场。中国电影的发展不应该局限在某一领域,可以对二级电影进行积极的争取,如音像制品、电视播映、复映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等等。借鉴国外在开拓二级电影市场的成功经验,在有些国家电影附属产品、音像制品、电视播映、复映市场在电影总收入中可以占到超过半数的收入。虽然我国在这个方面的探索还是处于初步进行尝试的阶段,但是可以进行长远的考虑,国际市场和后电影市场将会是促进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一剂强心剂。

(三)协调电影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电影的改革应该是在全方位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带入深入的层次。因此,我国的电影业就要首先对电影的体制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行业垄断和行业干预的局面,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调整电影行业深化的步伐。其次,还要改善放映、发行与生产等环节队里、脱节的现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然后,还可以打造电影行业联合式的组织机构,朝着大中型的方向发展,规范电影行业市场,带领中国电影人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当然,在当前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中要面临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只有将当前电影行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平衡,才能真正使得中国电影展现出自己以及民族的魅力,朝向更加辉煌的方向。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3)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概况

本调查问卷设计为五个模块,共68个问题:

(1)能力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的吸收、转变、开发能力。

(2)影响力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的人力、模仿、强制能力。

(3)管理因素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的经营理念、管理参与、管理人员的IT知识状况。

(4)技术因素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外部流程集成、内部流程集合、技术兼容性、标准化情况。

(5)运作因素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的竞争强度、销售影响、采购影响、内部操作影响等方面情况。

调查问卷的统计方法主要采用了均值法。均值法的区间为[1,7],7表示“非常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本文反映了17种能力的值,每个数据为每四个小指标的均值。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走访企业和在线问卷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58份,去除无效问卷3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27份。被调查企业涉及我国1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各种规模、经济类型及行业的企业。本文主要分析不同行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

三、调查数据分析

从所属行业类型来看,企业可分为四类: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在下表中分别由A、B、C、D来表示。四种行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和程度各有不同,本报告着重分析电子商务在四种经济类型中的应用状况。(参见表1)

(一)能力模块

能力模块主要考察企业的吸收能力,转变能力,开发能力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纵向比较得出,各个企业能力中都是开发能力最强,转变能力其次,吸收能力最后。从行业划分角度分析,流通行业和服务行业在该模块的分值明显高于制造业。可以得出,流通业更易于接受电子商务,也善于将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电子商务运作中。服务业有较强的开发能力。而制造业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有一定的困难。(如表2所示)

(二)影响力模块

对迫使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人员影响力、模仿影响力和强制影响力。纵向比较来看,企业受到强制影响力的因素较大。即企业在竞争中,受到行业或者其他竞争因素的影响,“被迫”应用电子商务的因素很多。横向对比四个行业在影响力模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影响力方面流通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流通业使用电子商务的环境最好,使用电子商务的驱动力最大。而制造业的外在驱动力相对较少。(如表3所示)

(三)管理因素模块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中,经营理念、电子商务的管理参与及管理人员的IT知识等管理因素对于决定一个企业是否应用电子商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向比较,在管理因素模块的三个因素中,经营理念在各种规模的行业中得分都较高,管理人员的IT知识得分其次,而管理参与的得分最差。由此可以看出,在经营理念方面,各种规模的公司都相信电子商务会给公司带来正面的影响。而在管理参与方面,也就是在应用电子商务方面,各公司的高管还做的不够。横向比较,在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中,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管理因素方面流通业高于其他行业,制造业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流通业得高管人员更愿意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使用电子商务,而且高管人员以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如表4所示)

(四)技术因素模块

电子商务的应用在技术方面要注重外部流程集成、内部流程集成、技术兼容性及标准化四个因素。这四个技术因素有利于企业内外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是电子商务进一步推广的基础。从数据分析结果看以看出在技术因素方面服务业略高于流通业,制造业居于最后。服务业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但其运营模式更易于受其商业伙伴的影响。(如表5所示)

(五)运作因素模块

运营因素模块主要是从竞争强度、销售影响、采购影响、内部操作影响四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情况。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流通业和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具有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对流通业销售影响较大,因为流通业的经营情况(销售收入)易受到其服务对象的影响。(如表6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不同行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状况如图1所示: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反映了我国不同行业的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有如下特点:

(1)不同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状况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分布,流通业在各个模块都处于领先地位。流通业整体居中,具有技术优势,但其使用电子商务的情况易受到其合作伙伴的影响。制造业在几个行业中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接受能力较弱,技术高层人员对电子商务重视较少,行业使用电子商务的气氛也较差,但其认同电子商务会对其运作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管理因素模块流通业比制造业调出7.8%,影响力模块高出9.5%。

(2)目前,企业在技术因素模块做的表现有待提高,企业在外部流程集成方面做的较好,但在技术兼容性和标准化方面还要提升。在基于电子商务的需要重新设计自己的商务流程方面也不够积极。这将成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障碍。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4)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生产和加工企业的需求,直接决定了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的发展。我国目前的生产和加工企业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是相应的业务量和工作量并没有对应的提高,由于电焊机的质量和功能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因此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失去了市场的信任,经济效益受损。在这个时候。很多的企业并没有想到更新设备,而是采用一些表面化的措施,尽快处理掉积压的产品,电焊机也没有重新购置。恶性循环由此形成,电焊机的行业经济运行也开始出现问题,逐渐的,整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开始下滑。在此,本文主要对我国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现状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现状

(一)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品产量逐年增长

随着我国制造企业和钢铁产业的不断发展,电焊机的产量呈现出逐年的增长的趋势,并且获得经济效益也非常理想。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目前的出口额以及出口量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会有一个更大的成就。电焊机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非常良好,未来的前景也值得肯定。但是,电焊机行业在目前的经济运行上,成长速度似乎有点快,因此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必须提防成长过快引起的市场饱和,我们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让电焊机行业经济平稳的运行,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扩大社会效益。

(二)目前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的突出点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经济运行状况非常良好,但是在实际的发展当中,依然展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因为电焊机属于实体的机械设备,在制作和出口销售的时候,很多的环节都会对行业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控制好这些环节,再加上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行业经济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的突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剧增,利润增幅回落明显快于产销增幅。在电焊机行业当中,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过快,比方说铜、铝等一些重要的材料,在价格方面呈现出了较大的涨幅,虽然国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涨幅仍然偏高,对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二,需求放缓,产能膨胀,恶性竞争愈演愈烈。电焊机行业虽然属于高精度的机械设备行业,但是低端产品在任何一个行业当中都有涉及。在电焊机行业经济发展的时候,由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情况不断的加重,电焊机企业已经丧失了价格上的话语权,因此目前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态势;第三,国外产品本土化经营对电焊机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相对来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外的很多企业进驻到我国,本土化的经营模式对我国的电焊机行业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部分电焊机企业的客户骤减,业务量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减少。

二、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发展对策

(一)充分发动内需的作用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的糟,在很多方面依然展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势。比方说,目前我国的经济内需依然非常强劲。第一,钢铁行业在迅速的发展当中,强烈的刺激着电焊机行业的发展。第二,造船、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等产业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大幅度上升的态势。在两种积极作用的情况下,我国电焊机行业经济的运行依然拥有一个较为广阔的未来。因此,要在日后的工作中,让电焊机的经济运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度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现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成本问题是抑制经济运行的重要问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首先要采购合适的原材料,虽然原材料的价格在不断的提升,但是物美价廉的原材料还是存在的,同时要严格控制燃料、动力、运输等购进价格。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经济法律必须及时的,避免不法分子钻空子,从而对整个行业的经济发展产生恶性影响。本文认为,在控制成本方面,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第一,因为我国在2011年12月5日起,央行开始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所以要借助大环境方面的优势,采用融资来降低成本。第二,由于电焊机的行业门槛较低,为了避免浑水摸鱼的情况发生,可以适当的提高门槛,通过一些条文和适时的文件声明来保证有效性。第三,电焊机行业必须通过一些领头企业来树立行规,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帮助行业经济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

(三)行业整合

电焊机行业经济在目前的发展中,部分问题已经得到了亟待解决的状态。从现有的情况来分析,电焊机行业的产能大于需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加剧电焊机企业的优胜劣汰。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在于,让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迅速崛起,彻底淘汰产品和工艺都没有特色的企业,在客观上实现了净化市场的效果。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宏观调控和一些方针政策的,减少企业的数量,优化企业的运作模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型电焊机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可以通过异地扩张办厂、收购、联合的方式来促进行业整合。通过以上几点的阐述,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不仅会拥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可以较好的处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总结:

电焊行业是当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而经济作为各个行业发展的支柱,在电焊行业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的。当前,电焊行业的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没有对本行业的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加强电焊行业经济运行现状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发展对策的落实,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我国电焊机行业经济运行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很多地区的经济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电焊机行业的各方面指标也有所稳固,相信在日后的不断努力下,通过结合地方优势与国家的优惠政策,电焊机行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进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卓越的奉献。

参考文献:

[1]于庆胜,彭亚萍.我国电焊机行业在调整中前进[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

[2]四川华神钢构有限责任公司[A].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员工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这必然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电力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长时间处于这种工作压力下,员工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对电力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状况和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造成员工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原因

由于供电企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因此,电力生产对安全性、规范性的要求极其严格,员工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较大。同时,电力生产岗位专业性要求高,供电企业生产班组通常分工较细,这也就导致员工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

例如:从事配网运维工作的员工,由于工作的危险系数比较高,如果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精力、专业技术等不强,很容易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很容易造成员工工作压力,从而引起心理问题;工作地点比较偏远的集控所、变电站或换流站的员工,由于轮班工作性质,平常与本单位其他人员接触时间少,导致他们的人际交流面比较狭窄,并且他们需要长时间和家人分离,这很容易造成员工心理封闭,引起心理问题;对于监控岗位的员工,受工作性质的影响,他们需要24h不间断的倒班工作,处于夜班的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着很大的工作压力,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员工生理、心理双重疲劳。

2 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对员工的影响

2.1 员工工作压力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

对100名职工工作压力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2.2 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对员工的影响

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对员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生理方面,员工经常会感受到身体不适、睡眠不足、饮食不良,很容易患各种疾病;在心理方面,员工会感受寂寞、空虚、丧失自信心,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症等现象;在情绪方面,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暴怒、烦躁等现象,受情绪的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会发生变化,这会对员工的责任感、工作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价值观方面,员工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每天机械的重复进行着工作,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也会逐渐降低,当员工感觉无聊时,会产生离职的想法或者行为。

2.3 案例分析

某省某供电公司由于供电的乡镇比较偏远,山路比较多,配电线路架设、管理比较困难。同时,当地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线路运行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线路运维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有很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已有十多年工作经历的老员工张某完成某次大风天气设备特巡任务时,没有认真巡视检查线路状态,导致发生线路短路,引起火灾。

由于张某负责的线路所经过的区域人口稀少,环境恶劣,长期处于单调的工作环境中,导致张某心理封闭,很少与人交谈,逐渐出现孤僻、抑郁等心理疾病,在工作过程中安全意识逐渐下降。所以在接到大风天气巡视任务,出现了巡视检查时疏忽大意,最后导致发生线路短路事故、引起火灾的后果,对当地社会的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

3 解决员工工作压力的和心理问题的对策

3.1 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员工人格的培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人格培养能有效的预防员工出现心理问题。企业文化的建立能极大的满足员工精神追求,增加员工的荣誉感。电力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号召力、感染力,引导员工建立完善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员工积极主动地进行工作。员工的人格对情绪、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

3.2 多方疏导员工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及时对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发现员工工作压力大、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时,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疏导。首先,要尽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例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篮球比赛、歌唱比赛、组织员工进行爬山等活动,这样不但能让员工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还能通过这些活动,有效的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放松心情。其次,针对班组长等高压力人群,可定期开设情绪管理讲座、心理咨询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每一个员工都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三,积极开展沟通谈心活动,在充分了解员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各级负责人要积极地和有心理困扰的下属交心谈心,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及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团队成员心理健康。

3.3 加强事后补救尽量减少影响

受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影响,员工很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例如与人相处时容易暴怒,产生过激行为,既伤害同事感情,更影响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经观察,供电企业内员工之间发生过激行为,大多数是因工作上的不同意见而起,绝少发生因私人恩怨产生过激行为。因此,当员工之间发生过激行为时,公司应采取合理的方式快速反应处理,尽量减小事件对双方的影响。一是注意保持中立;二是立即控制事态发展,阻止双方情绪进一步激化;三是尽量帮助当事人发现对方的优点、化解误会;四是处理和调解要公正,防止某方口服心不服,双方再起争端;五是处罚通报范围尽可能小。

如员工出现危及安全生产或优质服务的过激行为,应立即将其暂时调离原岗位,以防止对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更大的风险。在调查处理时,坚持深挖员工思想根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员工重新进入工作岗位前,应心理状态稳定且心理评估合格。

总之,员工的工作状态对企业的总体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而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员工的工作状态。因此,帮助员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对企业的贡献度,为供电企业的进一步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6)

1.引言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将影响我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了解现状、借鉴外国成功模式并解决问题,有助于我们提升国产电影占领国内更大市场,还有助于寻找进军国际市场的突破口,最终逐步形成适合中国电影产业情形的良性运作模式。

2.我国电影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我国电影产业现状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产出以涨幅高达30.18%的成绩达到了票房170.73亿,国产电影票房占48.5%;国产电影上映172部;新增数字影厅银幕3832块;2012年电影产业规模超过250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

2.2 我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我国电影产业取得了进一步突破的同时,不难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国内电影票房增速迅猛,但国外电影占份额比重逐年增加。国产电影票房占总票房比例已经由2008年的59%降为2012年的48.5%。国产电影也是近年来首次不敌外国电影。

(2)国内电影产量持续走高,但上映比例低。2012年全年国产电影893部,但上映的只有172部,上映比例仅为19%。

(3)国内电影陷入怪圈:高投资低回报,低投入高收益。2012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钗》,投资方投资6亿,但是投资方收到的票房分成仅为2.4亿,亏损了3.6亿;而《人再囧途之泰囧》凭借着3000万的投资,投资方票房分成竟然达到了4.4亿,堪称2012年最赚的电影。

(4)中国电影技术支撑不足。国内对电影技术的人才培养和研发不足,国产电影摄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大多产于国外,影片后期处理过多依赖外国公司完成。

(5)电影衍生产品的产业发展落后。我国电影业衍生品开发较少,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过早、过窄终止于影院。

(6)电影作为载体的市场文化开发不足。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将超过250亿,虽然是大踏步前进,但相比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电影产业所占比重甚微。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剖析,得出造成我国电影产业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为:

(1)国内缺乏专门培养电影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和相关技术设备的研究所,关键设备没能实现国产化,电影制作缺乏工程化管理;

(2)产业的发展与剧本创作的发展不同步。目前的剧本选材内容旧、范围窄,多为抗日战争题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物质文化需求;

(3)企业认识不到电影衍生商品产业的巨大价值,通常情况下,电影衍生商品只发挥着电影宣传的作用,没有发挥出其自身的巨大商业价值;

(4)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彼此相对独立,没有形成互相助益的综合体。

3.我国优化提升电影产业的对策

针对我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要切实提高中国电影的原创能力。一方面要鼓励剧本的创作,不仅形式要新,而且内容更要新颖,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上映出来才能深入人心,赢得观众好评。另一方面,在电影剧本的审核上,也要放宽对内容的限定,而不能一味青睐过去题材的老故事。

第二,要培养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的电影人才,而不是一味地培养专业演员。目前我国的电影产业院线发展迅速,但高端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可以由大学、研究机构、电影公司,联合成立电影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电影工程学院等,培养与当代传媒和创意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第三,设计多元化的电影文化旅游线路。将旅游和电影文化相结合,让游客零距离感受电影拍摄场景风光。在电影文化旅游的带动下,大力发展电影商品如服饰、玩偶、唱片等。当今的迪士尼已经远远不止于从事动画电影这一个行业了,涉及迪士尼手表、饰品、少女装、箱包、家居用品、毛绒玩具、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获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

第四,开发电影地产。中国目前的电影产业链是“拍摄发行院线影院”,为解决该产业链过短、过窄的问题,依托影视文化开发建设商务购物中心、电影主题酒店、文化高级住宅等电影地产,开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模式。“综合体模式”为中国电影产业突破原有模式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4.结语

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中,对文化产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而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电影产业,其还有无限提升的空间,其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也将愈加凸显。而且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电影产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为国民经济创造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一个主要的国家文化宣传窗口。所以,只有突破原有产业链模式,优化原有产业结构,解决原有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迎来中国电影下一次飞跃。(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7)

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还能保障电网的安全、提高电力行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电网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对电网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存在问题的电力设备,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补救,传统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电力企业工作者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从多方面着手,提高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水平。

一、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概述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以感知、应用和网络为出发点,对电力变电设备进行技术控制,是检测变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维护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由变电设备的监测技术和变电设备状态的诊断技术共同组成,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必须高度重视监测技术和诊断技术的发展。

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该应注意的问题

(一)电磁干扰对变电设备监测的影响

变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电磁波,尤其是自动化控制部分,存在严重的电磁污染。电磁波会严重影响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动作误动、通信困难以及元器件受损等问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电磁波对变电设备的影响,为变电设备的安全化运行提供保障。

(二)统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关系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应该统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之间的关系。一次检修结束后,在节约检修成本的前提下,检修人员还应该对经常出问题或者检修比较困难的设备进行二次检修或者多次检修,减少多次停电现象的发生。

(三)规范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均建立了电力设备运行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直接记载设备的运行状态、缺陷故障以及检修情况等内容,检修工作人员还应该规范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三、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运用的方法

(一)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

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是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运用的基础保障。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在综合多方面发展因素的同时,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首先,明确变电设备监测的对象,结合企业发展状况,扩大监测方位,丰富监测对象。在企业内部设置覆盖交流测量系统、直流操作系统以及逻辑判断系统等;其次,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丰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方法,综合使用信息收集、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制定以及设备状态评价及决策等方法,全面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抗电磁干扰措施如图1所示。

图1 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抗电磁干扰措施

(二)建立健全的状态检修体制

建立健全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体系是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制定变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完善定期检修制度。进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之前,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依据,而状态检修体制的建立必须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规章制度作为指导性文件才能完善状态检修体制,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提供动力保障。

(三)检修风险分析与决策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据侧以检修评价的内容为依据。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检修风险评价结果对设备状态检修风险分析与决策的影响。在进行变电设备风险评估时,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增强检修风险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

(四)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比较复杂,检修工作中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协调工作,设备越复杂设计的专业种类越多,为了提高变电设备的检修质量,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电力企业在提高检修人员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加强检修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对新上岗的检修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地培训,引导其正确认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定期检修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发展,技术人员应该在了解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概念的前提下,明确我国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如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建立健全的状态检修体制以及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10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9.048

就当前电力事业发展现状来看,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对于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检修质量逐渐下降,其中存在一系列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电力行业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当前电力生产区域人员不充分,加之输电线路分布较广,所以很难严格遵循检修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供电质量下降,严重危及到电力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由此,转变以往输电线路检修技术,应用更为先进的状态检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检修质量,提升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由此看来,加强对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必要性

输电线路应用状态检修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是电网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应用更加先进的检修技术和设备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检修质量。状态检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实际情况,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检修技术存在的盲目性,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电力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可以说,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在传统检修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先进的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监测技术,这些技术是电力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如何能够更加充分地运用和发挥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优势,成为当前首要工作开展的方向。传统输电线路检修技术单纯地以时间为周期的检修制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通过状态检修,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线路检修盲目性,进一步降低检修和维护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得到显著增强,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有助于电力检修人员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技术钻研方面,不断完善和巩固知识基础,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电力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应用

输电线路由于线路较长、分布的区域较广,非常容易受到天气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除此之外,工业污染同样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由此看来,输电线路运行环境十分恶劣,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引进先进技术,构建更为全面的实时监测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2.1 电气监测系统

对输电线路绝缘情况的监测,主要包括玻璃、瓷以及其他绝缘材料的检测系统;对绝缘子污秽监测,主要是针对自动检测系统和光纤测污系统等建立和完善;雷击监测,则是对输电线路重点故障区域安装自动寻迹系统,这样一旦雷击事故出现,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输电线路故障位置,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判定雷电反击导线,在造成更多损失之前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接地系统监测,主要是构建更加全方位的接地装置测量系统,对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实时检测。

2.2 机械力学监测系统

针对导线的监测,构建自动监测系统、导线舞动监测系统,对于导线可能出现的磨损部分监测系统;杆塔监测,主要是针对杆塔材料是否出现锈迹和腐蚀现象的监测,杆塔内部零件和螺栓是否出现松动的检测,塔位和偏斜监测;对基础运行情况的监测。

2.3 环境监测

主要是针对输电线路运行环境监测,构建完善的监测系统,对输电线路运行中金属、绝缘子可能对无线电产生的干扰进行监测;自然环境中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产生的影响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等粉尘气体监测,对可能影响到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天气因素监测。

2.4 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

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主要可以借助红外测温仪、望远镜以及测温枪实现,也可以在输电线路上贴上示温蜡片,这样输电线路运行时的温度高低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传送到监测系统,发出预警信号;污闪检测主要是针对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绝缘子表面很容易出现污秽,这些污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线路运行安全,同时也是造成输电线路污闪安全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输电线路上的污秽同空气中的水分联合作用下,导致输电线路绝缘能力下降,出现污闪安全事故,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损坏,成为当前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绝缘检测,作为输电线路监测重点环节,其监测对象是输电线路的绝缘子,其中包括合成绝缘子和瓷质绝缘子,这些绝缘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其中合成绝缘子在当前输电线路绝缘维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较为突出的防污性和防水性,被广泛应用其中。对输电线路绝缘检测应根据线路运行情况以及合成绝缘子周围电场周围分布情况,综合判断输电线路绝缘子是否存在故障,输电线路运行情况。

3 输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开展思路

3.1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原则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应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于存在的线路损坏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对线路检修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后,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输电线路检修质量,为电力设备正常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状态检修技术实际应用中,对输电线路运行情况的检测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以此为基础,展开状态检修工作,充分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监测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输电线路运行情况,为电力设备正常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

首先,应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输电线路检修人员在工作开展中,还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对基础设施施工的任务,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状态检修工作开展,维护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应提高电力企业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落实责任制度,规范输电线路检修流程,对状态检修情况及时记录,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线路绝缘子分布电压和零值进行检测,包括带电作业和线路的常规监测。

其次,建立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推进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应按照电力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综合考量自然环境的影响、污秽等级以及设备评级等方面,对设备运行状况重新划分,综合考量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由检修人员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和维护,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来侦测周围环境,实时了解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使用寿命和功能状态,是否有发生线路事故的前兆等。

最后,开展微机管理。主要是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为电力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帮助,合理规划输电线路运行动态监测,并将相关技术数据记录在系统中,有助于后续维护工作查阅和分析。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计算机将其他外部监测设备收集得到的数据信息整理、储存,有助于后续输电线路故障发生时,根据以往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和检修经验,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减少人力劳动强度,提高检修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十分有必要的,推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有助于及时有效地判断线路故障位置,结合电力系统以往存储的检修数据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维护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对于电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振全.试析22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18).

[2] 蒙慎存.有关22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3,(14).

[3] 田忠仁.50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J].低碳世界,2014,(7).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9)

中图分类号:TM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13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各行各业在此推动下,也获得较大的发展。其中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对于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是促进了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笔者针对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此类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电气工程自动化

当前关于电气工程的定义较为广泛,一般情况下认为与电子系统相关,并且涵盖电气生产的工程,可以称之为电气工程。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电气工程的应用极其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例如:汽车工程、家装工程、航空航天、运输行业等等方面。电气工程的应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因此其整体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多人群的关注[1]。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整体电气工程的促进性极大。当前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实现自动化的工序为:作业自动化、信息自动化处理等方面。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工程整体的发展较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整体的发展较为稳定。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但在部分企业实际经济效益比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部分现实原因,我国此类技术的发展还需继续深入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进行改善。

3 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当前的发展,整体的态势较为稳定。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针对此类问题,分析案例将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自动化技术质量问题、工程运行中的节能问题、工程施工中的标准问题、全面自动化运行能力较差、技术研究人员匮乏。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3.1 自动化技术质量问题

当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整体的实施较为稳定。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突出的问题之一即为:自动化技术质量问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对于整体作业的运行,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了企业的收益,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质量问题也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质量问题,使得企业在前期的收益状况较好,但在后期的应用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维护资金过高等现状。

3.2 工程运行中的节能问题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运行的过程中,理论上第一步启动的操作为人工操作,后期的运行全部为自动化操作。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自动化运行存在长期的无工作业。因此关于能源的消耗问题,也引起了企业管理人员的注意。由于电气自动化操作启动期耗电量较大,因此其在较长时间段内处于运行状态。此类状态下导致能源的长期消耗,因此对于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比对人工操作方面能源消耗的支出也较大[2]。

3.3 工程施工中的标准问题

我国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较晚,因此当前在部分企业的实施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企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造成较多的问题。此类问题突出的现状即为:工程施工中的标准问题。此类标准问题的差异,使得企业在后期的维护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企业后期技术的应用体验,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长期的积累对于企业的收益方面,也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对于技术的发展前景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4 全面自动化运行能力较差

由于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投入使用的时间较短,因此当前在部分技术的发展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直接的问题即为:全面自动化运行能力较差。企业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初衷为减少企业人工资金支出,提高企业收益。但由于技术现状,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针对全面自动化运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只能针对部分操作进行自动化运行,集成自动化运行能力差。无法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此类问题也为当前研究人员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之一。

3.5 技术研究人员匮乏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科技方面的发展较为迟缓。关于高精尖技术的发展,由于人才的匮乏,我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处于短板中。部分的高精尖技术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和封闭,我国无法获取技术直接进行利用。因此关于部分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科研人员还需继续深入研究。

4 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改善 对策

当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整体的发展较为稳定。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笔者分析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例如:出台行业统一标准、注重整体自动化工程的整体优化、注重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质量以及验收测试、优化自动化工程运行中的能源消耗问题、注重人才的培养。针对此类改善对策,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4.1 出台行业统一标准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当前由于标准化的问题。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技术本身的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改善此类问题对企业以及技术发展造成的影响,国家执行标准的相关部门,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联合研究人员共同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出台行业的统一标准。以此规范技术的发展,并促进使用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技术在发展的后期,达到预期的目标。促进我国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发展的竞争能力[3]。

4.2 注重整体自动化工程的整体优化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对于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体现的局部自动化应用现状,使得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此类问题以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投资失误现状。对于技术本身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的问题即为实践性较差难以总结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研究人员应加强对整体技术的优化,推进技术在集成自动化运行,以及全面自动化运行中的发展。以此达到发展技术的目的,并达到提升技术实践性的意义。

4.3 注重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质量以及验收测试

当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由于其质量原因引起的问题也较多。此类问题造成应用企业在后期的应用中,投入了大量的维护费用。增加了企业的额外支出,使得企业对此类技术的信任度下降,对于技术的后期应用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员以及应用企业,应注重技术测试中的压力测试。以此保证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加强验收过程中的验收测试,以此确定技术的落实效果。并减少最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提升企业收益的稳定获取。

4.4 优化自动化工程运行中的能源消耗问题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当前整体的态势较为稳定。从技术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检测都取得了较为稳定的效果。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能源消耗过大,此类问题对于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影响重大。为了有效的改善此类问题,研究人员应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进行发展,通过智能化系统对作业流程的识别。以此降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升企业对技术的认可度,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提升企业的收益,加强后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对技术的支持。

4.5 注重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由于历史等方面的现实原因,前期的发展较为迅猛。但在后期尖端技术的发展中,还缺乏一定的能力[4]。针对此类现状,国家应加强针对此类技术人员的培养。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落实。首先应注高等院校对此类基础人才的培养,以此加强我国此类技术基础发展的现状。此后也应注重对尖端人才的引进,引进国外尖端人才进入我国,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以此促进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整体发展,并为之后技术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5 结 语

我国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整体发展较为稳定,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此类现状笔者分析案例,将此类问题总结如下例如:自动化技术质量问题、工程运行中的节能问题、工程施工中的标准问题、全面自动化运行能力较差、技术研究人员匮乏。

为了有效的改善此类现状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影响,笔者针对应用现状提出以下了改善对策:出台行业统一标准、注重整体自动化工程的整体优化、注重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质量以及验收测试、优化自动化工程运行中的能源消耗问题、注重人才的培养。以此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并为我国科技强国梦想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申振宇.浅析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

山东工业技术,2014,(19):196-196.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10)

二、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发展

上海受历史环境影响,成为我国电影的发祥地。在1949年以前,中国大部分电影产自上海,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电影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

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9年11月16日,剧作家于伶任厂长,戏剧家钟敬光任副厂长,电影艺术家、剧作家陈白尘和张俊祥出任艺术委员会的正副主任。1950年初,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美术片组调入,由此上影厂成为以拍摄故事片为主,拍摄少量美术片、纪录片及译制外国影片的国营电影厂,同年拍摄完成了处女作――故事片《农家乐》。

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组为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后于1958年改为上海电影局,管辖范围包括:江南、海燕、天马三家制片厂和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以及电影技术供应厂、电影演员业余剧团、电影乐团、电影发行公司等十个单位。这10年间,上影厂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匹黑马,创造了《林则徐》《羊城暗哨》《女篮五号》等多部经典电影。也因此,上海电影的发展迎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期。1973年后,海燕厂和天马厂重新合并为上海电影制片厂。50多年来,上影厂创作的《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鸡毛信》等多部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节“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童牛奖”等200多个奖项。

1996年,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成立,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技术厂等单位合并组建,一举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影集团之一。上影集团推出以“华语电影”为品牌的理念,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存为方针,以组建优秀团队为重要目标,保证作品质量,以企业思维思考绩效成果。上影集团影片生产能力逐渐增长,票房收入在2003―2005年连续3年位居全国首位,并创建了24小时播出电视频道――东方电影频道。电影技术与其服务双发展,共同进步成熟,实现了形成影视文化产业链的战略目标,成为我国电影行业的领导者,并在国际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上海电影的文化美学特征

上海电影受上海历史原因的影响,传承了海派电影的文化精髓,具有都市性、娱乐性的文化特征,一般比较重视对民众文化的表现,符合民众生活、关注民众心理状态,并且善于刻画都市女性,对都市女性的心理特征、人生经历、感情波动、心灵感受等表现细致,有特色。而娱乐性体现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共存,通过电影艺术面向大众传播民族文化,丰富艺术感染力,体现商业价值的同时,赋予影片深刻的内涵。但是上影也存在一部分影片,一味追求商业价值,使影片质量产生偏差,致使影片缺乏艺术性、文化性等内涵,这也体现了海派电影存在一些弊端。另外,上海电影能够跟随时代脚步与时俱进,对行业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艺术上勇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这也是上海电影一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都市性

电影的发展需要依靠城市环境,城市环境对其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电影起源于上海,上海在历史时期的风云万变,市民生活心态也随之产生变化,这些都在电影艺术中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展现。上影厂拍摄出的上海电影更加注重对上海都市生活、都市变化的展示。

首先是对市民生活状态及心理状态的刻画。海派电影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对时代下的都市特征的表现。上海电影传承了海派电影的这一特征,例如对上海弄堂文化的刻画,从中体现出时代变迁过程中弄堂发生的变化,展示了特有的区域文化特征。弄堂文化是上海市民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市民邻里关系、情感、生活等在弄堂环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影片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艺术效果,烘托了影片的文化内涵。另外,对经济意识的描写体现了市民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例如,在《上海新娘》中,特意刻画出阿福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具有灵活的商业头脑,勇于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前端,这不仅仅代表阿福一个人,而是体现了整个上海市民的经济意识及心理状态。并且,在海派电影中,对都市女性形象的塑造堪称完美,上海女人与其他女人的不同在海派电影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父权下母亲形象的塑造、追求自由与尊严的都市女性形象等,都是海派电影着重体现的方面。而上海女人的小巧、精致、婀娜等更是必不可少的展现内容。

能够展现电影的都市化特征,在题材上会更加贴近公众生活,符合大众审美特点,更易产生经济效益。当下电影艺术商业化是电影的必经之路,因此,上海电影的都市性特征带给上海电影产业更便利的发展条件。

(二)娱乐性

电影作为精神文化的寄托品,娱乐性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娱乐性也是大众消费观念引导的趋势。上海电影实现了电影艺术的娱乐性与海派电影文化的商业性双融合。例如,《乔迁之喜》《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等都是娱乐性与商业性共存的经典之作。喜剧元素的加入,增添了影片的娱乐性,赋予了影片新的活力与生机。娱乐性与影片是否吸引观众有重要的关系,在成功的娱乐性影片中,不仅体现喜剧的元素,增添观众乐趣,同样注重对人情冷暖、时代变迁等社会现象的描写,娱乐并不等同媚俗。有些影片对娱乐性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娱乐性表现在低级趣味、暴力、媚俗等方面,缺失了电影作为艺术作品在传播中应发挥的艺术性与社会性。

(三)创新性

上海在电影创作中具备地域优势。上海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城市,汇集了许多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并且受西方文化熏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经验。电影人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利用技术的革新、艺术的前卫性,为推出新颖的电影立意提供了技术条件与艺术根基。例如,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体育题材电影《女篮五号》就是出自上海,这部影片不仅在题材上有革新,在故事构造方面更有所创新,是电影发展史上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另外,上海电影的发展有其历史优势,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不论从经验还是技术上,都要比其他地区有优势,因此,便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目前上海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及未来发展对策上海电影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随着科技信息的进步以及上海大都市的快速发展,电影产业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电影产业体系,但是仍旧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上海电影的发展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完善,才能为大众提供更多更优秀的电影作品。

(一)目前存在问题

1.电影产业机制不够灵活,人才与作品出现贫乏现象。首先,因为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对电影人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传统电影人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就无法适应当下电影艺术的发展形势。因此,目前电影艺术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多功能型的。既能够看清市场动向、控制投资风险,又能够熟悉电影技术且具备深厚的电影艺术根基,是当前形势对电影制作人提出的要求。目前上海已经出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

其次,上海电影行业生产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少,缺乏有质量、有内涵的原创电影作品。据统计,近5年内,每年全国范围内出品的电影作品有600多部,而出自上海的仅占39%,市场占有率相比前几年严重下滑。

再次,上海电影产业机制不灵活。很多优秀的电影人会选择在其他区域进行电影创作、拍摄,主要原因是因为机制相对宽松,审批容易,相反,上海在这方面的管理部门过多,审批手续过于繁琐,不利于电影创作的开展。

2.对电影产业主体激励不够,企业生存软环境堪忧。一是受国有企业的传统机制制约,导致上影集团在电影创作方面的投入不够,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国企的制度改革、考核等方面。二是民营电影企业受行政审批限制,没有发展空间。三是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不足,经济来源发展单一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仅靠票房维持,对电影的副行业关注不够,没有对相关电影产品进行有力的开发,如影视基地参观、电子游戏、纪念品、书籍等方面的开发相对滞后,没有形成体系。四是上海作为大都市,本身商业投资成本较高,不利于中小电影企业的发展。因此,上海整体的电影企业软环境不成熟,导致目前电影产业整体绩效下滑。

3.城市文化氛围不足。首先,没有对传统电影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与开发,历史优势没有发挥作用;其次,对老电影的保护力度不够,对电影文化遗产、遗迹的重视度不足,并且没有将旅游文化等相关文化产业与电影文化相融合;再次,没有建立专项的电影人服务平台,缺乏对电影人的相应激励机制,致使上海缺乏电影文化氛围。

(二)未来发展对策

1.构建多元化市场体系,提升电影产业创造力。首先要改变上海单一的电影产业,不能仅靠上影集团一个龙头企业的力量,应多扶持民营电影企业,建立完善机制,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建立新的市场模式,推广电影界的新技术,以此形成新的行业竞争,激发电影业的活力。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行业平台的建立,向国际性的高空间发展,同时为电影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如制定更优越的融资条件,积极培养、吸引优秀电影人才,制定相关政策留住人才、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的原创电影作品等。

2.加强电影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性。电影产业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要加强其与其他产业的对接融合,如旅游产业、金融产业、高新技术等方面,提高电影文化带来的冲击力,拉动市场对电影艺术的需求消费。

首先,电影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非常契合的,尤其是在电影的发祥地上海,优势更是明显。其次,加快电影与文化休闲娱乐产业的融合,如建立电影主题乐园、大型商业综合圈等,都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影行业的发展。再次,增加电影衍生品的种类,如玩具、大型游戏、电影音乐等方面。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28-01

大电网的建造与运行具有明显的客观优势,它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并带动其规模经济效益的扩大,提升电网稳定运行的安全水平。随着电网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各区域间电网的互联,如果大电网发生突发性事故或故障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处理,严重时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如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等,这类事件将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同时,此类事故涉及面广、影响行业众多的消极影响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这种两面性的存在,才促使电力系统不断加快电力技术的创新和管理体制的完善。在当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电力行业应尽快建立健全电网安全运行机制。

1 电力工业安全的特点

(1)电力工业安全具有广泛的内容。电力工业的安全主要有两大类,即电网安全和电力市场安全。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同时,电力市场安全则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其具体表现体现在供求关系等方面,若供求关系出现问题后,其恢复时间较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电网安全的突发性电网安全的事故与故障突发性同样也表现在全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电网故障或事故的往往在瞬间发生,没有预兆性,而其恢复的时间一般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往往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对事故的预防能力较低。

(3)电力工业具有重要基础产业的性质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生活资料和工农业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将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发展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电力工业的发展也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

(4)电网安全生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电网安全关系到社会的每一个区域,触发电网事故的因素众多而复杂,涉及一次能源,到发、输、配、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其酿成的后果严重。同时,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也是电网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地震、台风、洪水、山体滑坡等都会危及电网安全。电网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因素相互间的关联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电网安全控制的这种复杂性。

2 我国电网安全的现状

(1)电力建设面临压力大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增长带动了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及时我国已有新建电源项目陆续投产,但是各省级地级区域内的电力建设仍有不协调发展的现象出现,这具体表现在:输配电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负荷中心受端电网建设滞后于送端电网建设,城乡配电网建设滞后于主网建设。厂网分开后,建设电源的速度远远快于建设电网的速度,致使相当长时间内仍存在着有电输不出的尴尬现象。

(2)电网运行条件恶化。运行条件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火电建设速度,在水电资源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火电容量的迅速增加致使水电容量所占比例下降,进而导致了用电高峰期时电网调峰能力下降;其二是风电建设项目的迅猛增长,相继有一些大型风电建设项目投产。但由于风电具有不稳定的特性,为了平衡其场所产生的大幅度的出力波动,必须留有足够的备用容量,很多省份已经察觉到与当地负荷不符合的风电出力易导致调峰困难。

(3)部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薄弱我国电力行业为垄断性行业,其中有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水平有待提高,安全观念相对滞后、防范意识差。该行业规章制度执行不严、部门壁垒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其安全整体发展格局的形成。行业中很多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差,业务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安全意识急需加强。与此同时,本行业内部的安全工作基础相对而言还比较薄弱,管理理念与方法上也与国际上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某些高危用户的安全用电管理现状堪忧。煤炭等高位用户的安全用电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煤炭企业的安全工作有所偏废,一般重井下、轻井上,行业内普遍缺乏对供用电安的足够重视;其二,部分煤炭企业并没有制定相关的企业停电应急处理预案,有的企业即使制定了预案,但编制的相关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三,煤矿企业供电设施陈旧,缺陷过多,维护不当。由于价值观的偏差,国内煤炭企业在电气设备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维护不当,导致了煤矿企业电气设备老化陈旧,变压器渗漏、电杆裂纹、等重大缺陷大量存在。

3 对建立完善电网安全预防措施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新体制下电网安全运行的法律体系。

如今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是多家电力企业共同责任,只有法律的保证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维持电网的正常生产秩序。为了建立健全电网安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就应该严格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对与电网安全相关的一些企业要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实现以法规范安全生产的目标,并成立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当前虽已初步形成了新的管理体制,但相应的电力安全并没有立法,从而导致了呈真空状的安全管理。

(2)继续坚持电网统一调度。

我国电力工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经验是无论电力体制如何改,都必须坚持电网的统一调度,以免造成指挥混乱、职责不清的状况。电网安全有瞬时性、多方性、不可预知性等重要特点,上述特点对电网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要求提高,在面临突发状况的危机时,与电力安全相关的所有部门和企业要反应迅速,统一行动,密切协作。

(3)构建安全投入的补偿机制。

电力企业作为从事电力生产、输送以及销售的生产兼服务型企业,电力企业中的任何一项安全投入都应该是普遍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电网安全特点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电网事故所造成的自身的经济损失和影响远远比不上其社会经济损失和影响。加大安全投入会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所增加,如果让电力企业对这部分投入进行内部消化的话,一般会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公司一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增大安全投入则与之相违背,必然会造成企业在加大安全投入方面的踟蹰;其次是如果安全投入来源不明的话,企业会为了掩盖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以增加安全投入为借口。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安全投入的补偿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完成其生产经营目标进而实现双赢。